TWI430718B - 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及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 - Google Patents

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及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0718B
TWI430718B TW99143678A TW99143678A TWI430718B TW I430718 B TWI430718 B TW I430718B TW 99143678 A TW99143678 A TW 99143678A TW 99143678 A TW99143678 A TW 99143678A TW I430718 B TWI430718 B TW I4307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able
narrow
cable harness
diameter coaxial
sm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43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5757A (en
Inventor
Takeki Ishimoto
Yasuhito Masuda
Nobuyuki Yamazaki
Jin Sayama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Priority to TW99143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071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25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5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0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0718B/zh

Link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Description

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及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細徑同軸纜線呈扁平排列的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及線束的兩端部連接於基板之帶有基板的細徑同軸纜線線束。
習知有將相對移動之框體間予以連接之具備有複數條細徑同軸纜線的細徑同軸纜線線束。例如行動電話備有彼此可滑動地重疊之二個框體,依使用狀況使二個框體滑動而使全體長度伸縮。
此種行動電話中,線束係將設於各個框體之基板彼此連接。線束全體彎曲成U字狀(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或是彎曲成S字狀(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而收容於行動電話中。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國際公開編號WO2007/136040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9-17377號公報
再者,行動電話及小型攝影機等之電子機器中,為謀求機器之薄型化,而要求減少用以將分別收容於彼此滑動之框體的基板間予以連接之同軸纜線線束的收容部之厚度。另外,伴隨功能的進一步升級,同軸纜線之數量增加,線束之束徑亦有變大之趨勢。
因此,在薄的收容部中收容同軸纜線線束時,會有框體彼此因框體與線束之摩擦而無法良好地滑動的情況。此外,也會造成線束之損傷。因而,難以減少收容部厚度以謀求機器之薄型化。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確保框體彼此良好滑動並可收容於薄的收容部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及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
本發明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係複數條細徑同軸纜線呈平面狀排列而成,其特徵為具有:複數個扁平部,係將前述各細徑同軸纜線在細徑同軸纜線之長度方向隔開間隔而間歇地一體化;及至少二個彎曲部,係藉由前述扁平部間之前述細徑同軸纜線的部分而形成,並沿著前述長度方向朝相反方向彎曲。
前述各扁平部中,該扁平部在長度方向之長度宜比鄰接之彎曲部在同方向的長度長。
此外,前述各扁平部中,該扁平部在長度方向之長度宜為該扁平部之寬度的5倍~15倍。
此外,本發明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除前述細徑同軸纜線之外宜包含絕緣纜線。
此外,本發明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除前述細徑同軸纜線之外宜包含光纖,或包含絕緣纜線與光纖。
此外,前述各彎曲部中,形成該彎曲部之前述細徑同軸纜線的部分,宜從排列寬度方向之一方側的細徑同軸纜線部分向另一方側之細徑同軸纜線部分逐漸加長,而彎曲前述一方側之部分作為內側。
此外,前述各彎曲部中,形成該彎曲部之前述細徑同軸纜線的部分宜扭轉成概略為均等之長度,且排列面之表面與背面為相反。
本發明的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的特徵為:上述細徑同軸纜線線束連接於設於上下重疊而直線狀滑動之二個框體內的各基板。
根據本發明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時,由於是將細徑同軸纜線排列成平面狀,因此可抑制線束之厚度。又,由於扁平部間之彎曲部係交互地向相反方向彎曲,因此可使彎曲部在平面內輕易地彎曲伸展,使全體線束伸縮。藉此,可在收容於薄的收容部之狀態下使線束伸縮。
根據本發明之帶有基板的細徑同軸纜線線束時,可減少細徑同軸纜線線束之收容部的厚度,以謀求框體之薄型化。如此,在收容有細徑同軸纜線線束之框體中,在收容部內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可滑順地伸縮,以謀求兼顧細徑同軸纜線之連接構造的機械可靠性與電氣特性。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有關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例的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及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係連接二個基板11、12。基板11、12上下重疊而配置,並在前後(第1圖、第2圖之左右方向)相對地水平移動。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具備平面狀排列之複數條(10~60)細徑同軸纜線24。
例如第3圖所示,基板11、12分別被裝入行動電話10等機器的相對滑動之框體13、14內。該行動電話10係在一方框體13中設有顯示器,並在另一方框體14中設有鍵操作部。
第1圖顯示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兩端部21a、21b最接近的狀態,第2圖顯示兩端部21a、21b相距最遠之狀態。基板11、12之相對水平移動距離,亦即各框體13、14彼此的滑動行程S例如為30mm至80mm左右。第1圖及第2圖所示之例係各框體13、14的寬度W例如約為60mm,且滑動行程S例如約為40mm。
如第4圖所示,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各端部21a、21b係藉由安裝連接器25進行終端處理而容易與基板11、12連接。將連接器25安裝於各細徑同軸纜線24之方向或將連接器25安裝於各基板11、12的位置不拘。連接器25不限於在各端部21a、21b上安裝一個,亦可將細徑同軸纜線24區分成複數個群,按各群安裝複數個連接器25。
第4圖顯示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的在扁平部31之細徑同軸纜線24的並列間距比在連接器25之並列間距短的例子。但亦可為,例如在扁平部31之細徑同軸纜線24的並列間距是與在連接器25之並列間距相同。
在各細徑同軸纜線24的與中心軸正交之直徑方向的剖面,從中心向外側依序有中心導體、內部絕緣體、外部導體、外包覆層,並在細徑同軸纜線24之各個端部21a、21b實施終端處理,外部導體、內部絕緣體、中心導體係呈階差地各露出指定長度。
此外,在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中,除了複數條細徑同軸纜線24之外,亦可包含無外部導體之細徑絕緣纜線。另外,圖式中係減少細徑同軸纜線24數量地予以簡化顯示。
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具有呈平面狀排列之例如10~40條細徑同軸纜線24。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具有在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長度方向隔開間隔所設置的複數個扁平部31。扁平部31係將細徑同軸纜線24在其長度方向之複數部位間歇地一體化而形成。扁平部31間之細徑同軸纜線24不予以一體化而露出,並在平面內彎曲而形成有彎曲部41~43。第1圖及第2圖所示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具有三個彎曲部,不過只要至少有二個彎曲部,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即可追隨框體之滑動而伸縮。
在一方之框體13中形成有可收容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在上視圖呈長方形狀的收容部30。該收容部30係藉由在與框體14對向之框體13的面形成溝而設置。收容部30亦可藉由在與框體14對向之框體13的面形成引導壁而設置。引導壁位在框體13與框體14之間。
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一端部21a固定於框體13內的基板11上,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另一端部21b固定於另一方框體14內的基板12上。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另一端部21b側通過形成於與框體13對向之框體14的面之孔部(省略圖示)。
此外,在框體13之背面(與框體14對向之面),亦可設置至少在打開框體13、14的狀態下,於除了各框體13、14重疊之部分的部位堵塞收容部30之蓋34。藉由該蓋34以抑制在打開框體13、14時收容部30之露出。另外,在要設置蓋34之情況,係在對應於框體14之孔部的蓋34之部分形成縫隙(省略圖示),使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可通過蓋34。
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兩端部21a、21b配置於收容部30的一側部側(在第1圖(a)與第2圖(a)之下側),並以在框體13、14之長度方向往返二次之方式配線成波形形狀。藉此,在打開框體13、14之狀態(第1圖之狀態)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係被以形成有朝框體13、14之長度方向的一側凸出的彎曲部41、43及在彎曲部41、43之間朝另一側凸出的彎曲部42之波形形狀收容。
在各彎曲部41~43中之細徑同軸纜線24的長度,分別從在排列寬度方向之一方側的細徑同軸纜線24向另一方側的細徑同軸纜線24逐漸加長。各彎曲部41~43以長度短的一方之細徑同軸纜線24成為內側的方式彎曲。
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各細徑同軸纜線24,即使在關閉框體13、14之狀態(第2圖之狀態)下,仍具有維持波形形狀之長度。
在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的各端部21a、21b之細徑同軸纜線24之長度,亦為可追隨框體13、14之滑動而伸縮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的方式,從排列寬度方向之一方側的細徑同軸纜線24向另一方側之細徑同軸纜線24逐漸加長。要加長哪一側之細徑同軸纜線24係由在框體13、14間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的波形形狀來決定。
有關以長度短之側的細徑同軸纜線24成為內側之方式彎曲這點,端部21a、21b及彎曲部41~43均相同。
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扁平部31,係藉由從呈平面狀排列之細徑同軸纜線24的兩側貼合樹脂膠帶36,使細徑同軸纜線24一體化而構成。樹脂膠帶36宜由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樹脂、或是PTFE(聚四氟乙烯)等之氟樹脂所形成。細徑同軸纜線24之外包覆層係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稀基醚共聚物)時,宜藉由對PFA具有良好接著力之聚矽氧系接著劑貼合樹脂膠帶36。第1圖、第2圖及第5圖係顯示長方形狀之樹脂膠帶36,不過樹脂膠帶36亦可為梯形或平行四邊形。以從細徑同軸纜線線束之彎曲部外側至內側具有斜邊且接續彎曲部外側之邊與前述斜邊之角度是呈銳角的梯形或平行四邊形之樹脂膠帶來形成扁平部較為適宜,其原因在於,比起使用長方形之樹脂膠帶的情況,未被樹脂膠帶固定之彎曲部的細徑同軸纜線之長度差會縮小的緣故。
在扁平部31內,細徑同軸纜線24可彼此密接,亦可不密接。在扁平部31內使細徑同軸纜線24彼此密接時,亦可藉由接著劑使排列成平面狀之各細徑同軸纜線24彼此接著,或亦可使細徑同軸纜線24彼此之外包覆層熱融著而一體化。熱融著時,細徑同軸纜線24之外包覆層宜為熱融著性良好之ETFE(四氟乙烯一乙烯共聚物)。
細徑同軸纜線24宜採用例如比AWG(美國線規(American Wire Gauge))之規格的AWG42更細的極細同軸纜線。藉此,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彎曲容易,可減少兩基板11、12滑動時之阻力。此外,使複數條細徑同軸纜線24排列成帶狀(平面狀)而形成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時,能形成薄厚度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而可謀求機器之薄型化。
將具有AWG46之細度的細徑同軸纜線24捆紮成剖面圓形時的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外徑(厚度),當使用40條細徑同軸纜線24時約為2.0mm,使用10條細徑同軸纜線24時約為1.0mm。相對地,將細徑同軸纜線24排列成帶狀時,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厚度極薄而約為0.5mm,即使在高度約為0.5mm之收容部30中亦可配置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另外,使用10條具有AWG46之細度的細徑同軸纜線24時,扁平部31之寬度d約為2.5mm。扁平部31之長度約為15~30mm。
其次,針對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伴隨框體13、14之伸縮而移動進行說明。
從關閉框體13、14彼此之狀態(第2圖之狀態),使框體13、14相對滑動而緩緩打開時,藉由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兩端部21a、21b挨近,各彎曲部41~43之曲率增加,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在收容部30內形成具有將彎曲部41、43作為頂點之2個尖峰的波形形狀。
再者,打開框體13、14時,將彎曲部41、43作為頂點之尖峰的高度緩緩增大,並以折彎成波形之狀態收容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參照第1圖)。收容部30於此時在框體13、14之長度方向具有可收容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尺寸。
此時,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細徑同軸纜線24在各彎曲部41~43的長度係分別從一方側之細徑同軸纜線24向另一方側之細徑同軸纜線24逐漸加長,並將長度短之一方的細徑同軸纜線24作為內側而彎曲。
如第1圖所示,在框體13、14打開之狀態下,各彎曲部41~43為大致半圓形。細徑同軸纜線24無間隙地並列時,外側之細徑同軸纜線24與內側之細徑同軸纜線24的長度差為(細徑同軸纜線24之直徑)×(細徑同軸纜線24數量-1)×π。
在關閉框體13、14之狀態下,各彎曲部41~43外側之細徑同軸纜線24的長度過剩。各彎曲部41~43內側之細徑同軸纜線24的長度例如為數mm。外側之細徑同軸纜線24比內側之細徑同軸纜線24還長了前述之差的部分。
扁平部31在長度方向之長度1係比鄰接之彎曲部在該方向的長度r要長。扁平部31之長度1宜為彎曲部之長度r的2~4倍。
從打開各框體13、14之狀態(第1圖之狀態)緩緩關閉框體13、14時,藉由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兩端部21a、21b疏離,各個彎曲部41~43的曲率減少,將彎曲部41、43作為頂點之尖峰高度降低(第2圖之狀態)。
反之,從關閉各框體13、14之狀態(第2圖之狀態)緩緩打開框體13、14時,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兩端部21a、21b挨近,各個彎曲部41~43之曲率增加,成為扁平部31彼此接近平行之狀態(第1圖之狀態)。
如此,開關框體13、14時,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係在收容部30內之平面內不纏繞地滑順地伸縮。
根據上述實施形態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由於將細徑同軸纜線24排列成平面狀。故可抑制其厚度。此外,由於扁平部31之間的彎曲部41~43係交互地向相反方向彎曲,因此,在平面內使彎曲部41~43彎曲伸展可使全體輕易地伸縮。藉此,可在收容於薄的收容部30之狀態下使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伸縮。
例如,並列10條具有AWG46之細度的細徑同軸纜線24時,扁平部31之寬度d成為2.5mm。在打開框體13、14之狀態下,可使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終端間的寬度方向距離D約為15mm。框體13、14之行程S為30mm時,可使各扁平部31之長度1為扁平部31之寬度d的5~15倍,例如約為20mm。此外,在關閉框體13、14之狀態下,各彎曲部41~43之角度θ,亦即相鄰之扁平部31形成的角度θ約為40°。
根據將該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連接於基板之帶有基板的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可減少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收容部30的厚度,而謀求框體13之薄型化。此外,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可在收容部30內滑順地伸縮,而謀求兼顧細徑同軸纜線24之連接構造的機械可靠性與電氣特性。
因此,即使在框體13中搭載顯示器之構造的行動電話10中,仍可在框體13中形成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收容部30。因而,可在框體14中確保大的零件組裝空間,而可組裝更多零件。
此外,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構造者,可適宜變形及改良等。
第5圖所示之變形例係在彎曲部41~43中之各細徑同軸纜線24的長度概略均等者。而該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係在其彎曲部41~43以彼此相鄰之扁平部31為表面與背面相反之方式扭轉180°。
該構造之情況,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亦是伴隨框體13、14之開關而藉扭轉的彎曲部41~43滑順地彎曲。在打開框體13、14彼此的狀態(第5圖(a)之狀態)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在收容部30內折彎,在關閉各框體13、14之狀態(第5圖(b)之狀態)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在收容部30內伸展成波形形狀。
此外,上述實施形態係針對在兩端部21a、21b上安裝連接器25實施終端處理的情況作說明,不過如第6圖所示,亦可將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細徑同軸纜線24直接配接於基板11、12來實施終端處理。將細徑同軸纜線24直接配接於基板11、12情況,只需將並列之細徑同軸纜線24的終端對基板11、12以薄膜等臨時固定間距,再將細徑同軸纜線24之終端的中心導體焊接於基板11、12之連接端子加以連接即可。
此外,即使在外部導體上連接接地棒26,並從其相反側配置另一接地棒27或是擠壓構件27而挾著各細徑同軸纜線24,仍可固定間距。細徑同軸纜線24亦可直接配接於基板11、12的單面(參照第6圖(a)),直接配接於基板11、12之端部時,亦可直接配接於基板11、12之兩面(參照第6圖(b))。連接於上方之基板11時,係配接於基板11之下面,連接於下方之基板12時係在基板12之上面連接細徑同軸纜線24。經由連接器25等而將細徑同軸纜線24連接於基板11、12時,亦可連接於基板11、12之兩面。
此外,亦可將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端連接於例如具有金屬箔等之配線圖案的軟性基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軟性印刷電路))或硬質基板等的中繼基板,來取代連接於連接器25,並將該中繼基板連接於設置在基板11、12上的插座。
此外,本發明的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中亦可如前述地適宜混合無外部導體之細徑絕緣纜線。可將細徑絕緣纜線用作接地線或是饋線。
此外,如第7圖所示,本發明的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亦可包含光纖51。此時,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之端連接於由具備資料變換器52之連接器25的金屬環(ferrule)及光電變換元件等所構成的光零件53。另外,連接器25上亦可沒有資料變換器52。
光纖51可使用以外包覆層被覆直徑85μm之玻璃纖維,形成外徑為125μm,進一步藉由外塗層覆蓋其外周形成外徑220μm之機器內配線用的光纖。採用該光纖51時,容許彎曲半徑極小約為1mm,亦可向狹窄部位配線。
而使用光纖51時,可高速大容量傳送,可大幅減少細徑同軸纜線24的數量。例如使用2條光纖51時,可將40條之細徑同軸纜線24減為8條,因而可形成由合計為10條之纜線構成的線束。因此,採用包含該光纖51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時,可大幅縮小其寬度尺寸,亦可進一步提升伴隨框體13、14之開閉的伸縮性。
例如,細徑同軸纜線24具有AWG46之細度時,由包含光纖51之10條纜線構成的細徑同軸纜線線束20,可將扁平部31之寬度d作成約2.5mm。
10...行動電話
11、12...基板
13、14...框體
20...細徑同軸纜線線束
21a、21b...端部
24...細徑同軸纜線
25...連接器
26...接地棒
27...接地棒(擠壓構件)
30...收容部
31...扁平部
34...蓋
36...樹脂膠帶
41~43...彎曲部
51...光纖
52...資料變換器
53...光零件
D...寬度方向距離
d...扁平部之寬度
1...扁平部之長度
r...彎曲部之長度
S...滑動行程
W...框體之寬度
θ...角度
第1圖(a)係裝入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例的細徑同軸纜線線束之框體的平面圖,且顯示打開各框體之狀態,(b)係其側視圖。
第2圖(a)係裝入細徑同軸纜線線束之框體的另外平面圖,且顯示關閉各框體之狀態,(b)係其側視圖。
第3圖(a)係裝入細徑同軸纜線線束之行動電話的斜視圖,且顯示打開行動電話之各框體的狀態,(b)係行動電話之另外斜視圖,且顯示關閉各框體之狀態。
第4圖係顯示在細徑同軸纜線線束之端部安裝連接器的狀態之平面圖。
第5圖(a)係裝入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變形例的細徑同軸纜線線束之框體的平面圖,且顯示打開各框體之狀態,(b)係框體之另外平面圖,且顯示關閉各框體之狀態。
第6圖(a)係顯示將細徑同軸纜線線束直接配接於基板之一面的狀態之例的側視圖,(b)係將細徑同軸纜線線束直接配接於基板之兩面的狀態之例的側視圖。
第7圖係顯示在包含光纖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的端部安裝連接器之狀態的平面圖。
11、12...基板
13、14...框體
20...細徑同軸纜線線束
21a、21b...端部
24...細徑同軸纜線
25...連接器
30...收容部
31...扁平部
34...蓋
41~43...彎曲部
D...寬度方向距離
S...滑動行程
W...框體之寬度

Claims (11)

  1. 一種細徑同軸纜線線束,係複數條細徑同軸纜線呈平面狀排列而成,其特徵為具有:複數個扁平部,係將前述各細徑同軸纜線在細徑同軸纜線之長度方向隔開間隔而間歇地一體化;及至少二個彎曲部,係藉由前述扁平部間之前述細徑同軸纜線的部分所形成,並沿著前述長度方向在與前述扁平部相同之平面上彼此朝相反方向彎曲,在前述扁平部中,複數條前述細徑同軸纜線各個未被固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其中前述各扁平部中,該扁平部在長度方向之長度係比鄰接之彎曲部在同一長度方向的長度還長。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其中前述各扁平部中,該扁平部在長度方向之長度係該扁平部之寬度的5倍至15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其中除前述細徑同軸纜線之外,還包含絕緣纜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其中除前述細徑同軸纜線之外,還包含光纖。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其中除前述細徑同軸纜線之外,還包含絕緣纜線與光纖。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之細徑同軸纜 線線束,其中前述各彎曲部中,形成該彎曲部之前述細徑同軸纜線的部分,從排列寬度方向之一方側的細徑同軸纜線部分向另一方側之細徑同軸纜線部分逐漸加長,前述一方側之部分被彎曲作為內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其中前述各彎曲部中,形成該彎曲部之前述細徑同軸纜線的部分被設成大致均等之長度,且扭轉成排列面之表面與背面成為相反。
  9. 一種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其特徵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被連接於設置在上下重疊且呈直線狀滑動的二個框體內的各基板。
  10. 一種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其特徵為: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被連接於設置在上下重疊且呈直線狀滑動之二個框體內的各基板。
  11. 一種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其特徵為: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被連接於設置在上下重疊且呈直線狀滑動之二個框體內的各基板。
TW99143678A 2010-12-14 2010-12-14 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及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 TWI4307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43678A TWI430718B (zh) 2010-12-14 2010-12-14 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及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43678A TWI430718B (zh) 2010-12-14 2010-12-14 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及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5757A TW201225757A (en) 2012-06-16
TWI430718B true TWI430718B (zh) 2014-03-11

Family

ID=46726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43678A TWI430718B (zh) 2010-12-14 2010-12-14 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及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30718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5757A (en) 201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0140B (zh) 光电复合缆及光电复合缆组件
US806331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arness for wiring electronic devices
KR101004112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들을 배선하기 위한 하니스
US201200089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optical fibers in flexible circuits
JP5172285B2 (ja) ハーネス一体型スライドヒンジ及びスライド型電子機器
JP2011017985A (ja) 光コネクタ組立体、光コネクタ組立体用のケーブル及び光コネクタ組立体用のプラグ
US20130062116A1 (en) Shielded flat cable and cable harness using the same
WO2011065430A1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243293A1 (en) Cable wiring structure of sliding-typ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iring harness
TWI430718B (zh) 細徑同軸纜線線束及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纜線線束
JP2009224142A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15377B2 (ja) 複合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171665B1 (ko) 소직경 동축 케이블 하니스, 및 기판이 붙어 있는 소직경 동축 케이블 하니스
JP5549318B2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JP5463953B2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60466A (ja) 細径同軸電線ハーネス及び基板付き細径同軸電線ハーネス
JP2009141627A (ja) スライド型電子機器の配線構造及びスライド型電子機器
JP5621206B2 (ja) 複合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09005B (zh) 帶有基板之細徑同軸電線線束
EP1244177B1 (en) Electr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cable to the same
WO2011152270A1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CN116990919A (zh) 含光纤的柔性整体线束及柔性整体线束的生产方法
JP5229198B2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70033B2 (ja) 基板付き細径同軸電線ハーネス
JP2014132365A (ja) 光伝送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