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0268B - 光碟及其製造方法、信號處理方法、信號處理裝置、影像描繪方法、光碟記錄裝置、及光記錄媒體 - Google Patents

光碟及其製造方法、信號處理方法、信號處理裝置、影像描繪方法、光碟記錄裝置、及光記錄媒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0268B
TWI430268B TW095132137A TW95132137A TWI430268B TW I430268 B TWI430268 B TW I430268B TW 095132137 A TW095132137 A TW 095132137A TW 95132137 A TW95132137 A TW 95132137A TW I430268 B TWI430268 B TW I4302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it
recording layer
optical disc
laser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32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15279A (en
Inventor
Michihiro Shibata
Hiroshi Kubo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846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09519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305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3780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320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12284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715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15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0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026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11B7/263Preparing and using a stamper, e.g. pressing or injection molding substrat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2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 G11B7/0037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with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9Zoned data area, e.g. having different data structures or formats for the user data within data layer, Zone Constant Linear Velocity [ZCLV], Zone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ZCAV], carriers with RAM and ROM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85P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Description

光碟及其製造方法、信號處理方法、信號處理裝置、影像描繪方法、光碟記錄裝置、及光記錄媒體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藉雷射光作資訊之記錄再生的光碟,尤以藉雷射光並可描繪(可見資訊之記錄)的光碟。並涉及適於該光碟之製造的壓模及光碟之製造方法。更涉及可用於本發明之光碟的信號處理方法、信號處理裝置、影像描繪方法、光碟記錄裝置,及光碟記錄媒體。
藉雷射光只可記錄一次資訊之追錄型CD(所謂CD-R)其代表性構造係於透明圓盤狀基板上依序以積層狀態設有,有機色素構成之記錄層(資訊記錄層)、金等金屬構成之光反射層及樹脂製之保護層。於此CD-R記錄資訊係以近紅外範圍之雷射光(通常為波長在780nm附近之雷射光)照射CD-R為之,資訊記錄層之照射部分將該光吸收,局部溫度上升,起物理或化學變化(例如坑之產生)其光學特性起變化,資訊即為所記錄。
近年來,有記錄密度更高的稱為追錄型數位多功能光碟(所謂DVD-R)的光碟之提議,並已實用化。此DVD-R之用以追蹤所照射之雷射光的導溝(紋路),其間隔(軌距)和CD-R比較係為窄的0.74~0.8 μ m。此DVD-R具有,在形成有導溝之透明圓盤狀基板上設有色素構成之資訊記錄層、通常的該資訊記錄層上之反射層及必要時之保護層而成的碟片二片,或將形狀與該碟片相同之圓盤狀保護基板以接著劑貼合使該資訊記錄層為內側之構造。資訊之記錄.再生於DVD-R,係以可見雷射光(通常為波長630~680nm之雷射光)照射為之,記錄密度可高於CD-R。
而上述光碟,於記錄有音樂資料之記錄面的反面,已知貼有印刷出記錄在記錄面之音樂資料的樂曲標題、用以識別所記錄之資料的標頭等可見資訊之標籤。如此之光碟係以列印機等將標題等預先印刷於圓形標籤片上,將該標籤片貼於光碟記錄面之反面而製作。
可是,製作如上之將標題等所欲可見影像記錄於標籤面(記錄時或再生時雷射光照射之側的反面)時,必須要有光碟機以外之列印機。因此,使用光碟機於某光碟之記錄面進行記錄後,必須自光碟機取出該光碟,將另外準備列印機所印刷的標籤貼上等之繁雜作業。
因而有藉雷射光不只資訊之記錄再生,尚可於標籤面描繪影像之光碟記錄裝置的提議(例如專利文獻1)。此光碟記錄裝置係以標籤面側具感熱層之光碟為對象,以雷射讀寫頭掃描將雷射光以影像模樣照射於感熱層(影像記錄層),使照射部分變色形成可見影像。
並已有設受墨層(印刷層)於標籤面之光碟的實用化。使用者可用噴墨列印機等印刷相片、圖畫於印刷層上。
然而噴墨列印由於為形成影像須另準備噴墨列印機等,成為使用者之成本負擔。且將資訊記錄於光碟後,將光碟移往噴墨列印機等形成影像,乃費事之作業。將資訊記錄於複數之光碟並形成影像時,更感覺繁雜。
因而有,於記錄面之資訊記錄(數位資料記錄)以外,對於光碟能以高對比記錄影像的影像形成裝置及影像形成方法之提議(例如專利文獻2)。可是,該影像形成裝置及影像形成方法,因不作追蹤而進行描繪記錄,有描繪之正確性、安全性闕如之問題。此可藉由先將涉及描繪之資訊等搭載於光碟,由記錄機讀入該資訊而改良。
而記錄資訊(數位資訊)之資訊記錄層的反面有,由於雷射光照射部分與非照射部分反射率之不同引起的對比,可表現可見資訊之記錄層(影像記錄層)的光碟亦有種種提議(例如專利文獻3~5)。
如前敘之具影像記錄層的光碟,該影像記錄層內周圓並非真圓,此圓係多少變形之形狀。因此,若將影像描繪至影像記錄層內周緣部時,則因記錄成局部超出內側之狀態,影像記錄層內周緣部之外觀會受損。又,影像記錄層之內周與中心孔之間(例如半徑21mm至24mm之區域)存在有記錄碟片的資訊之預坑、紋路時,將影像描繪至影像記錄層內周緣部,則於預坑、紋路有不良影響,讀取時有產生錯誤之虞。
前敘之具影像記錄層的光碟因於影像記錄層側形成有預坑,可由光碟機辨識係光碟之影像記錄層側,或者,先於預坑記錄有每一碟片之最適描繪條件等之資訊,影像描繪時讀取該條件並根據該條件以作描繪,即可作更精良之描繪。又,雖預坑區係例如形成於光碟側之內周側區域(例如半徑21mm~24mm之區域),但將上述影像記錄層亦形成於如此之預坑區時,於信號之讀取會有問題。亦即,預坑區之上層有及無影像記錄層存在時,會有如下差異。易言之,預坑區上層無影像記錄層存在時,預坑部位之反射率低於預坑間之反射率,根據該反射率之差產生信號,經等化、解碼可得預坑資訊,反之,預坑區上層有影像記錄層存在時,預坑部位之反射率高於預坑間之反射率,產生信號之極性與前敘者相反,直接於該狀態無法解碼用作預坑資訊。
將影像描繪於標籤面之際,必須以光碟記錄裝置辨識光碟。然而,上述專利文獻3~5之光碟中並未揭示可由光碟記錄裝置辨識之手段。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3-203348號專利文獻2特開2004-115848號專利文獻3特開2000-113516號專利文獻4特開2001-283464號專利文獻5特開2000-173096號
本發明係鑑於以上之先前問題而創作。
亦即,本發明之第一形態提供,(1-1)包含有藉雷射光之照射能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及記錄有碟片資訊,設在比上述影像記錄層之描繪影像區域更內側的預坑或紋路之光碟,其特徵為:上述影像記錄層之形成區域包含,描繪上述可見影像之影像描繪區,及影像描繪被禁止的影像描繪禁止區,上述影像描繪禁止區之位置資訊係記錄於上述預坑或紋路。
一較佳實施形態(1-2)中上述(1-1)之光碟,上述影像描繪禁止區係位於上述影像描繪區與上述預坑或紋路之間。
又,本發明之第一形態提供,(1-3)描繪可見影像於光碟的影像記錄層之影像描繪方法,其特徵為:包含辨識設在比以記錄有碟片資訊作為特徵的影像記錄層之影像描繪區內側的,記錄於預坑或紋路之影像描繪禁止區之位置資訊;及控制成在已辨識之影像描繪禁止區不進行影像描繪,藉雷射光之照射可於上述影像描繪層描繪可見影像。
又,本發明之第一形態提供,(1-4)描繪可見影像於光碟的影像記錄層之影像描繪方法,其特徵為包含在上述影像記錄層之形成區預先定出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區,及禁止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禁止區域;及控制成僅於上述影像描繪區進行影像描繪,藉雷射光之照射可於上述影像記錄層描繪可見影像。
又,本發明之第一形態提供,(1-5)能描繪可見影像於光碟的影像記錄層之光碟記錄裝置,其特徵為包含辨識預坑或紋路,以獲得影像描繪禁止區的位置資訊之機構;及控制成於上述影像描繪禁止區不進行影像描繪之控制機構,藉雷射光之照射可於上述影像記錄層描繪可見影像,該影像記錄層之形成區域包含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區,及禁止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禁止區,且上述預坑或紋路記錄有上述影像描繪禁止區之位置資訊。
又,本發明之第一形態提供,(1-6)可於具有藉雷射光之照射能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的光碟之影像記錄層描繪影像之光碟記錄裝置,其包含將上述光碟的影像記錄層之形成區域預定為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區,及禁止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禁止區2區域,控制成僅於上述影像描繪區進行影像描繪之控制機構。
又,本發明之第二形態提供,(2-1)根據以雷射光照射於設有預坑之光碟所得之返光來處理信號之信號處理方法,其包含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預坑區以讀取預坑信號,反轉上述預坑信號之極性,及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
藉上述(2-1)之信號處理方法,輸出與解碼器所辨識之信號相反之預坑信號時,經預坑信號之極性反轉步驟而成為正信號,可供作解碼處理。
一較佳實施形態(2-2)中上述(2-1)之信號處理方法包含,於上述預坑信號之極性反轉前後進行等化。
更合適之實施形態(2-3)中上述(2-1)或(2-2)之信號處理方法係以,上述光碟乃具有藉雷射光之照射可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的光碟,及上述影像記錄層亦形成於上述預坑區為其特徵。
藉上述(2-3)之信號處理方法,如上,影像記錄層亦形成於上述預坑區時,雖產生之信號的極性與影像記錄層不形成於預坑區者相反,但經預坑信號之反轉步驟,預坑信號可被反轉為正極性,以供作解碼處理。
又,本發明之第二形態提供,(2-4)根據以雷射光照射於設有預坑之光碟而得之返光來處理信號之信號處理裝置,其包含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預坑區以讀取預坑信號之機構;反轉上述預坑信號的極性之機構;及解碼經反轉的預坑信號之機構。
由上述(2-4)之機構,輸出和解碼器所辨識之信號相反之預坑信號時,藉預坑信號之極性反轉機構而成正信號,即可供解碼處理。
又,本發明之第二形態提供,(2-5)於包含藉雷射光照射可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及設於該影像記錄層之形成區域的一部分之預坑的光碟之影像記錄層上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方法,其包含以雷射光照射預坑區以讀取預坑信號;反轉上述預坑信號之極性;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以得預坑資訊;及根據上述預坑資訊描繪影像。
藉上述(2-5)之方法,因影像記錄層形成區之一部分有預坑,雖輸出和解碼器可辨識之信號相反之預坑信號,但藉預坑信號之極性反轉機構成為正信號,即可供解碼處理。
又,本發明之第二形態提供,(2-6)於包含藉雷射光照射可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及設於該影像記錄層形成區之一部分的預坑之光碟的該影像記錄層上描繪影像之光碟記錄裝置,其包含以雷射光照射預坑區而讀取預坑信號之機構;反轉上述預坑信號的極性之機構;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以得預坑資訊之機構;及根據上述預坑資訊描繪影像之機構。
藉上述(2-6)之裝置,因影像記錄層形成區之一部分有預坑,雖輸出和解碼器可辨識之信號相反之預坑信號,但是藉預坑信號之極性反轉機構而成為正信號,即可供解碼處理。
又,本發明之第二形態提供,(2-7)包含基板及形成於該基板上,以雷射光照射可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的光碟,其特徵為上述影像記錄層形成區內之上述基板上,由預坑記錄有涉及光碟之資訊,且上述預坑部位之反射率係高於該預坑間之反射率。
又,本發明之第三形態提供,(3-1)具有基板及形成於該基板上,以雷射光照射可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的光碟,其特徵為上述基板之上述影像記錄層側之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之平均深度hp 係100~400nm。預坑600之平均深度hp 為100~400nm,偵測信號之信號振幅增大,信號之讀取精度可提高。於此,更詳細說明預坑之平均深度hp ,則預坑形成區位在較影像記錄層形成區更內周側時,預坑之平均深度hp 係以100~250nm為佳,100~170nm更較佳。此時如後敘,因信號特性優於預坑形成區上形成有色素記錄層者,故預坑之形狀設計更廣。
而預坑上亦形成有影像記錄層之至少一部分時,預坑之平均深度hp 以150~400nm為較佳,150~350nm更佳,200~330nm又更佳,230~330nm再更佳,230~300nm尤佳。預坑上形成有影像記錄層時,因雷射之返光受色素影響,由提高信號讀取精度之觀點,上述範圍為較佳。
又,本發明之第三形態提供,(3-2)具有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以雷射光照射可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的光碟,其特徵為上述基板之上述影像記錄層側之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之平均半值寬W係200~500nm。
又,本發明之第三形態提供,(3-3)具有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以雷射光照射可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的光碟,其特徵為上述基板之上述影像記錄層側之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凸部上之上述影像記錄層之平均厚度h1 ,與上述預坑凹部上之上述影像記錄層之平均厚度h2 之比(h1 /h2 )係0.1~0.9,上述預坑凹部上之上述影像記錄層凹陷深度(hp +h1 -h2 )係70~250nm。
藉上述本發明之第三形態,藉於該預坑搭載有涉及光碟之產品資訊或描繪之資訊,即可由光碟記錄裝置辨識該光碟。本發明之光碟因上述資訊滿足上述特定條件,可充分確保來自光碟之返光,易於作信號偵測。使用涉及描繪之資訊,可發揮高度描繪特性。預坑係上述特定形狀,則偵測信號之信號振幅增大,信號之讀取精度可予提高。
而上述(3-1)~(3-3)之形態各自單獨亦各可充分確保來自光碟之返光,達到易於作信號偵測之效果,組合該等條件更加可提高信號之讀取精度。亦即,上述(3-1)及(3-2)之組合、上述(3-1)及(3-3)之組合,(3-3)及(3-2)之組合,(3-1)、(3-2)及(3-3)之組合乃更佳。
本發明第三形態之光碟,以採用下述(1)~(8)中至少其一實施形態為佳。
(1)上述預坑係形成於比上述影像記錄層之形成區更內周側之實施形態。
(2)上述預坑形成區上形成有上述影像記錄層之至少一部分之實施形態。
(3)上述預坑之平均半值寬W係200~500nm之實施形態。平均半值寬為200~500nm時,可更確保來自光碟的返光。又,若為本實施形態時,訊軌間方向之干擾變小,可獲得充分之訊號振幅。
(4)上述預坑凸部上之上述影像記錄層之平均厚度h1 ,與上述預坑凹部上之上述影像記錄層之平均厚度h2 之比(h1 /h2 )係0.1~0.9,上述預坑凹部上之上述影像記錄層凹陷深度(hp +h1 -h2 )係70~250nm之實施形態。「h1 /h2 」及「hp +h1 -h2 」在上述範圍即可更充分確保來自光碟之返光。若係本實施形態,影像記錄層之形成有反射層之面即具讀取雷射光之適度凹凸,可得良好之再生信號。
(5)沿上述影像記錄層形成有反射層,上述影像記錄層之凹陷深度(hp +h1 -h2 )係100~200nm之實施形態。可更充分確保來自光碟之返光。若係本實施形態時,即可得更良好之再生信號。
(6)上述影像記錄層包含色素化合物之形態。以該形態即可為所謂色素型光碟。色素型光碟因可得明晰之坑,故可得充分之對比及可見度。
(7)上述影像記錄層係用包含上述色素化合物之塗液,以旋塗形成之形態。以旋塗形成即可簡便形成影像記錄層,可為生產力高之光碟。
(8)上述基板之厚度在0.5~1.1mm之形態。為0.5~1.1mm時即可藉搭載於例如DVD-R及DVD+R光碟機,DVD錄影機之雷射描繪。
(9)上述影像記錄層係雷射光複數次照射約略同一軌跡,以記錄可見資訊之記錄層,偵測雷射光照射上述預坑後之返光,進行可見資訊的記錄之形態。以該形態,光碟機、錄影機即可辨識係可描繪之光碟。複數次照射可提升描繪對比。
(10)上述影像記錄層係使雷射光於光碟半徑方向擺動且複數次照射約略同一軌跡,以記錄可見資訊之記錄層,偵測雷射光照射上述預坑後之返光,進行可見資訊的記錄之形態。以該形態可比第9形態更提升描繪對比。
本發明不限於碟狀物,亦可係卡片狀光資訊記錄媒體。
上述第三形態之光記錄媒體係以用於如上複數次照射雷射光於約略同一軌跡之系統,或雷射光於光碟半徑方向擺動且複數次照射約略同一軌跡之系統為佳。使用上述光記錄媒體於如此系統時,裝置亦可充分辨識光碟資訊,順暢進行可見資訊之記錄。
具上述特定形狀預坑之光碟可用於CD用途(雷射波長700~800nm)、DVD用途(雷射波長600~700nm)、藍光光碟及HD DVD用途(雷射波長380~450nm)等光碟裝置之任一者。這些裝置中,因具上述特定形狀之預坑,光碟的信號偵測可順暢進行。這些用途之中,上述具特定形狀預坑之光碟係以用於DVD光碟裝置為佳。上述特定形狀之預坑者,即使雷射波長在600~700nm亦可充分偵測信號,可見資訊的記錄能順暢進行。
又,本發明之第三形態提供製作前敘本發明之光碟基板的壓模,其特徵為設有用於形成上述預坑用之凹凸。使用該壓模即可高效率製造本發明之光碟。因於基板形成具前敘形狀之坑,本發明之壓模,上述凹凸的凸部之平均高度以150~400nm為佳。
本發明之第三形態提供包含,製作前敘本發明第三形態之壓模;使用上述壓模製作形成影像記錄層之側有預坑之基板;及於上述具預坑之基板上形成影像記錄層之光碟製造方法。以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可高效率製造本發明之光碟。
本發明之第三形態提供包含,於前敘本發明光碟之預坑區以雷射光照射讀取預坑信號;反轉上述預坑信號之極性;及解碼經反轉的預坑信號之信號處理方法。
本發明之第三形態提供包含,於前敘本發明光碟之預坑區以雷射光照射讀取預坑信號之機構;反轉上述預坑信號的極性之機構;及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的機構之信號處理裝置。
本發明之第三形態提供包含,於前敘本發明光碟之預坑區以雷射光照射讀取預坑信號;反轉上述預坑信號之極性;及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而獲得預坑資訊;及根據上述預坑資訊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方法。
本發明之第三形態提供包含,於前敘本發明光碟之預坑區以雷射光照射而讀取預坑信號之機構;反轉上述預坑信號極性之機構;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而獲得預坑資訊的機構;及根據上述預坑資訊描繪影像之機構的光碟記錄裝置。
本發明之第三形態提供具有,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以雷射光照射可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的光記錄媒體,其特徵為上述基板之上述影像記錄層側之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之平均深度hp 係100~400nm。該光記錄媒體亦可發揮與本發明之光碟同樣之效果。
依本發明之第一形態可提供,影像記錄層內周側設有特定之影像描繪禁止區之光碟,描繪影像於該光碟之方法,及光碟記錄裝置。
依本發明之第二形態可提供,光碟之預坑信號極性與規格極性相反時,仍可解碼該預坑信號以獲得預坑資訊之信號處理方法,及施行該信號處理方法之信號處理裝置。
又,依本發明之第二形態可提供,於具有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的光碟之影像記錄層,可更精良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方法,及可用該影像描繪方法之光碟記錄裝置及光碟。
依本發明之第三形態可提供,易於偵測涉及描繪之信號的光碟。本發明之第三形態並可提供,用以高效率製造該光碟之壓模及光碟之製造方法。本發明之第三形態並可提供,可對於上述特定光碟,解碼該預坑信號以得到預坑資訊之信號處理方法,及施行該信號處理方法之信號處理裝置。本發明之第三形態並可提供,於具有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的光碟之影像記錄層,能更精良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方法,及可用該影像描繪方法之光碟記錄裝置及光記錄媒體。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尤以可用於本發明之信號處理方法、信號處理裝置、影像描繪方法及光碟記錄裝置的光碟(光記錄媒體)。
本發明之光碟係具有以雷射光照射可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的光碟。
本發明之第一形態中,該光碟係在比該影像記錄層的影像描繪區更內側以預坑或紋路記錄有碟片資訊之光碟,其特徵為上述影像記錄層的形成區存在有2區,即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區及禁止影像之描繪的影像描繪禁止區。
更詳言之,預坑或紋路係形成於接近影像記錄層的基板(詳細如後敘)之影像記錄層側的表面。
第1A圖係本發明第一形態之光碟的一例之層構造示意部分切面圖。如第1A圖,本發明之第一形態中,光碟500具有於第1基板512上依序積層資訊記錄層514、第1反射層516而成之第1積層體520,及於第2基板522上依序積層以雷射光照射記錄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524、第2反射層526而成之第2積層體528,而第1反射層516及第2反射層526係使第1反射層516和第2反射層526對向的方式而介著接著層530貼合。第2基板522之影像記錄層524的形成區之內周側形成有預坑600(或紋路)。
第2A圖係顯示第1A圖之構造的光碟500由第2基板522側所見之圖。本發明中,影像記錄層524之形成區存在有2區,如第2A圖,即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區524A及禁止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禁止區524B。影像描繪區524A及影像描繪禁止區524B並非以各可與另一區別之狀態存在於影像記錄層524,而係假設之區域。影像描繪禁止區524B之位置資訊係可記錄於預坑600,後敘之光碟記錄裝置偵測出預坑600,辨識影像描繪禁止區之位置資訊,描繪影像時即可控制不於該區描繪影像。
如上,本發明之光碟係於影像記錄層之形成區有禁止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禁止區存在,該影像描繪禁止區係以構成為如第2A圖所示,位於影像描繪區與預坑(紋路)之間為佳。將影像描繪禁止區設於該處,可防讀取預坑(紋路)時發生錯誤。無預坑(紋路)之形成時,不成真圓之影像記錄層內周緣部附近因禁止描繪影像而作成具無損及外觀之效果。
影像描繪禁止區受影像記錄層形成區之大小所影響,以光碟半徑的23.5至25.0mm之區域為佳,半徑的24.0至24.5mm之區域更佳。例如,影像記錄層之內周徑為20.0mm時,半徑20.0mm至20.5mm之區域可為影像描繪禁止區。預坑形成區之外徑係24.0mm時,半徑24.0mm至24.5mm之區域可為影像描繪禁止區。
本發明之第二形態中之光碟係以,於上述影像記錄層形成區內藉預坑記錄有涉及光碟之資訊,上述預坑部位之反射率高於該預坑間之反射率為特徵。且最接近影像記錄層之基板的影像記錄層側表面形成有預坑。
本發明中因該預坑,涉及描繪雷射功率、發光圖案等影像記錄層之描繪的資訊可予記錄,涉及影像記錄層之信號即易於偵測。每一光碟不同之描繪條件已預先作為預坑資訊而記錄,根據該預坑資訊以最適描繪條件描繪,即可發揮高描繪特性。其它得自預坑之資訊有製造商資訊等。上述最接近之基板乃指不具為讀取光學資訊而設之坑的基板,或,配置成比有助於光學資訊之記錄再生的資訊記錄層更近之基板。
第1B圖係本發明之第二形態及第三形態之光碟500的層構造之一例的部分切面圖。光碟500具有,於第1基板512上依序有資訊記錄層514及第1反射層516之第1積層體520,及於第2基板522上依序有,以雷射光照射記錄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524及第2反射層526之第2積層體528,第1積層體520及第2積層體528係使第1反射層516和第2反射層相對的方式而介著反射層接著層530相向貼合。第2基板522於形成影像記錄和第層之面,形成有預坑。
本發明第二形態之光碟,如第1B圖,至預坑600之形成區為止形成有影像記錄層524。亦即,預坑600之區域上形成有影像記錄層524。
本發明之第三形態中,預坑之形成區無特殊限制。易言之,預坑亦可形成於比影像記錄層之形成區更內周側。亦即,如第2C圖所示,形成有預坑600之區域(預坑形成區)可位於比形成有影像記錄層之區域(影像記錄層形成區602)更內周側。位在內周側時,因預坑不為色素化合物埋沒,有信號易於偵測之優點。
本發明之第三形態中,為了不於預坑形成區形成影像記錄層,預坑形成區之最外周與影像記錄層形成區的最內周之間必須係邊際區。由確保影像記錄層形成區能盡量大之觀點,如第1B圖所示,形成有預坑600之區域亦可與形成於其上之影像記錄層524有一部分重疊。亦即,預坑600上亦可形成有上述影像記錄層524之至少一部分。此時,因影像記錄層524之形成位置設定可較為自由,故製程中良率提升。
本發明之第三形態中,設預坑於基板內周時,以設在基板中心起半徑21~24mm之範圍為佳。
如第2B圖,預坑600平均深度hp 係使之為100~400nm。在100~400nm時,偵測信號之信號振幅增大,信號讀取精度可予提高。於此詳細說明預坑之平均深度hp ,預坑形成區在比影像記錄層形成區602之更內周側時,預坑之平均深度hp 以100~250nm為佳,100~170nm更佳。此時,如後敘因信號特性優於預坑形成區上形成有色素記錄層者,故預坑之形狀設計可較寬廣。
而預坑600上形成有影像記錄層524之至少一部分時,預坑之平均深度hp 以150~400nm為佳,150~350nm更佳,200~330nm又更佳,230~330nm再更佳,230~300nm尤佳。預坑600上形成有影像記錄層524時,雷射之返光因受色素之影響,由提高信號讀取精度之觀點,上述範圍為較佳。
預坑600半徑方向之平均半值寬W係以200~500nm為佳,250~450nm更佳,390~440nm尤佳。在250~450nm,軌跡間方向之串訊小,可得充分之信號振幅。預坑600周向之長度(半值寬)因取決於記錄之資訊,係予適當設定。
預坑600之凸部600A上影像記錄層524之平均厚度h1 ,與上述預坑600之凹部600B上影像記錄層524之平均厚度h2 之比(h1 /h2 )以0.1~0.9為佳,預坑600凹部上影像記錄層524之凹陷深度(hp +h1 -h2 )係以70~250nm為佳。
「h1 /h2 」及「h2 /hp +h1 」在上述範圍時,影像記錄層524之反射層526的形成面,為以雷射讀取信號,具適度凹凸,可得良好之再生信號。「h1 /h2 」之更佳範圍係0.2~0.8。「hp +h1 -h2 」之更佳範圍係100~200nm,更佳為120~180nm,130~170nm尤佳。該「h1 /h2 」及「h2 /hp +h1 」在上述範圍時,預坑之平均深度hp 及預坑半徑方向之平均半值寬W各在上述合適範圍內則尤佳。
又如第2B圖所示,沿影像記錄層524形成有反射層526為較佳,預坑600之凸部600A上,反射層526之平均厚度t1 ,與預坑600之凹部600B上反射層之平均厚度t2 的比(t1 /t2 )係以0.8~1.2為佳,0.9~1.1更佳。
上述hp 、h1 及h2 等可由AFM、透過光譜及橢圓偏振計求出。其它方法者,完成之光碟切面以SEM等觀察亦可求出。預坑形狀之測定可用AFM裝置SPI3800N/SPA500(SEIKO INSTRUMENTS(股)製)及探針NCH-10V(日本VEECO(股)製)。
具如上述之預坑的基板,可用本發明之壓模製造。本發明之壓模,設有形成上述預坑用之凹凸。該凹凸中,凸部之平均高度以150~400nm為佳。使用該壓模,可高效率製造本發明之光碟。
該壓模之製程可採用大致如同通常之CD-ROM壓模的製程。具體而言,可於玻璃圓盤上將光阻成膜,進行顯像等,以鎳等金屬濺鍍,經電鑄製作壓模。
上述光碟係以用於,如上述以雷射光複數次照射於約略同一軌跡之系統或雷射光於光碟半徑方向擺動並於約略同一軌跡照射複數次之系統為佳。上述光記錄媒體在用於如此之系統時,裝置可充分辨識光碟之資訊,順暢進行可見資訊之記錄。
具上述特定預坑之光碟亦可用於CD用途(雷射波長700~800nm)、DVD用途(雷射波長600~700nm)、藍光光碟及HD DVD用途(雷射波長380~450nm)的光碟裝置之任一者。於這些裝置,因具上述特定預坑,故光碟之信號偵測進行順暢。這些用途之中,具上述特定預坑之光碟係以用於DVD用途之光碟裝置為佳。雖DVD用途之光碟裝置因雷射波長在600~700nm,而不甚適用於預坑之信號偵測,但上述特定預坑者即使於雷射波長600~700nm亦可充分偵測信號,可見資訊之記錄能順暢進行。
本發明之光碟構造若係形成有前敘之預坑,只要具影像記錄層之構造的話即無特殊限制。亦即,可係唯讀型、追錄型、可重錄型等之任一者。其中以追錄型為佳。記錄形式有相變化型、光磁型、色素型等,無特殊限制。其中以色素型為佳。
本發明之光碟的層構造例如下。
(1)第1之層構造係,於第1基板上依序形成資訊記錄層、反射層、接著層,於接著層上貼合具影像記錄層之第2基板。
(2)第2之層構造係,於第1基板上依序形成資訊記錄層、反射層、保護層、接著層,於接著層上貼合具影像記錄層之第2基板。
(3)第3之層構造係,於第1基板上依序形成資訊記錄層、反射層、保護層、接著層、保護層,於該保護層上形成具影像記錄層之第2基板。
(4)第4之層構造係,於第1基板上依序形成資訊記錄層、反射層、保護層、接著層、保護層、反射層,於該反射層上形成具影像記錄層之第2基板。
(5)第5之層構造係,於第1基板上依序形成資訊記錄層、反射層、接著層、反射層,於該反射層上形成具影像記錄層之第2基板。
(6)第6之層構造係,於第1基板上依序形成資訊記錄層、反射層、保護層,另於第2基板上依序形成資訊記錄層、反射層、保護層,介著接著層貼合該二保護層。
上述(1)~(6)之層構造僅只例示,該層構造不只上述順序,亦可予部分更換。將一部分(資訊記錄層及影像記錄層除外)省略亦無妨。又,各層能以1層或多層來構成。
以下說明基板及各層。以下之說明中,有時將第1基板及第2基板統稱為「基板」。
其中以用於DVD(DVD以外包含DVD-R、DVD-RW、HD DVD等)之構造為佳。亦即,貼合型光碟之至少其一基板上有資訊記錄層,於另一基板上之形成有預坑之面側有影像記錄層,這些予以貼合之構造。
以下就第1圖之層構造例說明各層。
資訊記錄層
資訊記錄層係以用於記錄及再生之雷射光來進行資訊之記錄及再生之層。尤以記錄數位資訊等之符號資訊(編碼化之資訊)。資訊記錄層係可為色素記錄層,亦可為相變化型記錄層,而以色素記錄層為佳。
包含於色素記錄層之色素的具體例有花青色素、氧雜菁色素、偶氮色素、酞花青色素、三唑化合物(包含苯并三唑化合物)、三化合物、份菁化合物、胺基丁二烯化合物、桂皮酸化合物、苯并唑化合物、亞甲基吡咯化合物、方形鎓(Squarium)化合物等。這些亦可於配位中心有金屬原子。
亦可用特開平4-74690號公報、特開平8-127174號公報、同11-53758號公報、同11-334204號公報、同11-334205號公報、同11-334206號公報、同11-334207號公報、特開2000-43423號公報、同2000-108513號公報及同2000-158818號公報等記載之色素。
上述化合物之中,光資訊記錄媒體係「CD-R」者,以花青色素、偶氮色素、酞花青色素為佳,「DVD-R」者,以花青色素、氧雜菁色素、偶氮色素(包含Ni、Co錯合物)、甲撐吡咯化合物為佳,「藍光光碟及HD DVD」者,以花青色素、氧雜菁色素、偶氮色素、酞花青色素、苯并三唑化合物、三化合物為佳。
「CD-R」者,以花青色素、偶氮色素、酞花青色素為更佳,「DVD-R」者,以花青色素、氧雜菁色素、偶氮色素(包含Ni、Co錯合物)為更佳,「藍光光碟及HD DVD」者,以花青色素、氧雜菁色素、偶氮色素、酞花青色素為更佳。
資訊記錄層係將色素等物質連同結合劑等溶解於適當溶劑調製塗液。其次將該塗液塗於基板上形成塗膜後,乾燥而形成。塗液中記錄物質之濃度一般在0.01~15質量%,0.1~10質量%較佳,0.5~5質量%更佳,0.5~3質量%最佳。資訊記錄層之形成可由蒸鍍、濺鍍、CVD或溶液塗敷等方法為之,以溶液塗敷為佳。
塗液之溶劑有例如乙酸丁酯、乳酸乙酯、乙醯化溶纖素等酯;甲基乙基酮、環己酮、甲基異丁基酮等酮;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等氯化烴;二甲基甲醯胺等醯胺;甲基環己烷等烴;二丁醚、二乙醚、四氫呋喃、二烷等醚;乙醇、正丙醇、異丙醇、正丁醇、二丙酮醇等醇;2,2,3,3-四氟丙醇等氟系溶劑;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丙二醇單甲醚等二醇醚類等。
上述溶劑可考慮色素之溶解度單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塗液中亦可隨目的更添加抗氧化劑、UV吸收劑、塑化劑、潤滑劑等各種添加劑。
使用結合劑時,該結合劑有例如明膠、纖維素衍生物、葡聚糖、松脂、橡膠等天然有機高分子物質;及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異丁烯等烴系樹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乙烯基系樹脂;聚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醯樹脂;聚乙烯醇、氯化聚乙烯、環氧樹脂、丁縮醛橡膠、橡膠衍生物、酚.甲醛樹脂等熱固性樹脂之初始聚合物等合成有機高分子。
併用結合劑作為資訊記錄層之材料時,結合劑之用量一般在色素質量的0.01~50倍,0.1~5倍較佳。
上述溶液塗敷之塗法有例如噴霧法、旋塗法、浸沾法、輥塗法、刀塗法、刮輥塗法、網印法等。資訊記錄層可係單層或多層。資訊記錄層之厚度一般在10~500nm,15~300 nm較佳,20~150 nm更佳。
為提升耐光性,資訊記錄層可包含種種褪色防止劑。褪色防止劑一般係用單態氧淬降劑。單態氧淬降劑可用記載於習知專利說明書等刊物者。其具體例有特開昭58-175693號、同59-31194號、同60-18387號、同60-19586號、同60-19587號、同60-35054號、同60-36190號、同60-36191號、同60-44554號、同60-44555號、同60-44389號、同60-44390號、同60-54892號、同60-47069號、同68-209995號、特開平4-25492號、特公平1-38680號及同6-26028號等各公報,德國專利350399號說明書以及日本化學會誌1992年10月號第1141頁等所記載者。
上述單態氧淬降劑等褪色防止劑之用量通常係在色素質量之0.1~50質量%之範圍,0.5~45質量%較佳,3~40質量%更佳,5~25質量%尤佳。
構成相變化型資訊記錄層之材料的具體例有Sb-Te合金、Ge-Sb-Te合金、Pd-Ge-Sb-Te合金、Nb-Ge-Sb-Te合金、Pd-Nb-Ge-Sb-Te合金、Pt-Ge-Sb-Te合金、CO-Ge-Sb-Te合金、In-Sb-Te合金、Ag-In-Sb-Te合金、Ag-V-In-Sb-Te合金、Ag-Ge-In-Sb-Te合金等。其中因可多次重錄,以Ge-Sb-Te合金、Ag-In-Sb-Te合金為佳。相變化型資訊記錄層之厚度以10~50nm為佳,15~30nm更佳。
以上之相變化型資訊記錄層可藉濺鍍法、真空蒸鍍法等氣相薄膜沈積法等形成。
第1基板、第2基板
本發明之光碟,第1基板及第2基板可任意選擇使用於習知光碟基板之各種材料。
基板材料之例有玻璃,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醯樹脂,聚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等氯乙烯系樹脂,環氧樹脂,非晶質聚烯烴及聚酯等,必要時亦可併用該等。這些材料係以膜狀或具剛性之基板而使用。上述材料中,由於耐濕性、尺寸穩定性及價格等,以聚碳酸酯為佳。
第2基板係經,使用前敘本發明之壓模製作於形成影像記錄層側有預坑之基板製程而製得。相當於預坑深度之凸部高度可藉調整光阻膜厚而控制。
第1基板及第2基板之厚度係以0.1~1.2mm為佳,0.2~1.1mm更佳,0.5~1.1mm又更佳。在0.5~1.1mm,即可藉例如搭載於DVD-R及DVD+R光碟機、DVD錄影機之雷射描繪。基本上第1基板係以形成有紋道或追蹤用之伺服信號為佳。第2基板亦可用形成有如此之紋道或追蹤用之伺服信號的基板。第1基板之紋道,軌距以280~450nm為佳,300~420nm更佳。紋道深度(溝深)以15~150nm為佳,25~100nm更佳。
為了於影像記錄層記錄高度精彩影像,第2基板亦可設追蹤用之紋道(溝)。此時,紋道軌距由記錄雷射強度分佈之觀點係以0.3~200 μ m為佳,0.6~100 μ m更佳,0.7~50 μ m又更佳。
記錄影像時施以追蹤,且雷射光入射側之基板厚度為0.6mm時溝深係以50~250nm為佳,80~200nm更佳,100~180nm又更佳。溝寬以100~600nm為佳,200~500nm更佳,250~450nm又更佳。溝之形狀,最適範圍會隨雷射光之波長、NA、基板厚度等而異。
第1基板正面(形成有紋道之面(ROM者乃形成有坑之面)),為改善平面性,提升接著力及防止資訊記錄層變質,亦可設底塗層。
底塗層材料之例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聚乙烯醇、N-羥甲基丙烯醯胺、苯乙烯.乙烯甲苯共聚物、氯磺化聚乙烯、硝纖維素、聚氯乙烯、氯化聚烯烴、聚酯、聚醯亞胺、乙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高分子物質;及矽烷耦合劑等表面改質劑等。底塗層可將上述物質溶解或分散於適當溶劑調製塗液後,此塗液以旋塗、浸沾塗敷、押出塗敷等塗敷法塗於基板表面而形成。
底塗層之厚度一般在0.005~20 μ m,0.01~10 μ m較佳。
而描繪於影像記錄層之可見影像,為防止鏡面反射光映入周圍,以於第2基板表面施以粗面化處理為佳。
於第2基板之粗面化處理,雖有種種方法無特殊限制,但以採用如下第1~第5粗面化處理之任一為佳。
(1)第1粗面化處理係於第2基板所接觸之一面,用已施以粗面化處理之壓模,將第2基板之影像記錄層之形成面粗面化。具體言之,首先於用在製作第2基板之際的壓模施行粗面化處理。該粗面化處理之方法係,行噴砂等噴刷處理至所欲之粗度。亦可施以如第5粗面化處理中說明之化學處理。然後設置模具使此壓模之經粗面化的面與第2基板之樹脂材料接觸以習知方法成型,製作僅有一面粗面化之第2基板。上述「所欲之粗度」係以例如該面之十處平均粗度(Rz)為0.3~5 μ m,且粗度曲線要素之平均長度(RSm)在10~500 μ m為佳。
(2)第2粗面化處理係,成型後於第2基板所接觸之一面使用已施以粗面化處理之成型模具,將第2基板的影像記錄層之形成面粗面化。具體言之,於第2基板之成型用模具的其一主面施以粗面化處理。該粗面化處理之方法係如同上述第1粗面化處理者,使用該模具以習知方法成型,製作僅有一面粗面化之第2基板。
(3)第3粗面化處理係,製作第2基板後,於影像記錄層之形成面塗敷分散有微粒之樹脂,使樹脂硬化,將第2基板之影像記錄層之形成面粗面化。上述樹脂可用丙烯酸酯系紫外線硬化樹脂、環氧系、異氰酸酯系熱固性樹脂等。
微粒可用SiO2 、Al2 O3 等無機微粒,聚碳酸酯、丙烯酸酯系樹脂粒子等。微粒之體積平均粒徑以0.3~200 μ m為佳,0.6~100 μ m更佳。調整該微粒之粒徑及添加量,可將粗面化之面粗化為所欲之粗度。
(4)第4粗面化處理係,製作第2基板後,於影像記錄層之形成側之面施以機械加工處理,將第2基板之影像記錄層形成面加以粗面化。機械加工處理可採用種種處理,以採用噴砂等噴挫處理為佳。
(5)第5粗面化處理係,製作第2基板後,於影像記錄層之形成面施以化學處理,將第2基板之影像記錄層形成面加以粗面化。化學處理可採用,於成型後之第2基板的一面以溶劑塗敷、噴霧作蝕刻之處理。該溶劑以二甲基甲醯胺等有機溶劑為佳,此外有硝酸、鹽酸、硫酸等酸性溶劑。將如上之酸性溶劑調整為適當之當量濃度、調整塗敷時間,可達所欲粗度。
第1反射層、第2反射層
為提升資訊再生時之反射率,設置鄰接資訊記錄層、影像記錄層之第1反射層、第2反射層。屬於反射層之材料之光反射性物質係對於雷射光的反射率高之物質,其例有Mg、Se、Y、Ti、Zr、Hf、V、Nb、Ta、Cr、Mo、W、Mn、Re、Fe、Co、Ni、Ru、Rh、Pd、Ir、Pt、Cu、Ag、Au、Zn、Cd、Al、Ga、In、Si、Ge、Te、Pb、Po、Sn、Bi等金屬及半金屬或不銹鋼。這些物質可單獨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或作為合金使用。這些之中較佳者為Cr、Ni、Pt、Cu、Ag、Au、Al及不銹鋼。尤佳者為Au金屬、Ag金屬、Al金屬或這些之合金,最佳者為Ag金屬、Al金屬或這些之合金。反射層可例如將上述光反射性物質藉蒸鍍、濺鍍或離子鍍敷,形成於基板或資訊記錄層上。反射層之厚度一般在10~300 nm,50~200nm較佳。
接著層
接著層係用以接著第1A及1B圖之第1積層體520及第2積層體528之層,位於第1反射層516與第2反射層526之間。接著層之接著劑可使用習知之紫外線硬化樹脂等。
影像記錄層
本發明之光碟如前敘,於資訊記錄層之反面有影像記錄層。於影像記錄層可記錄文字、圖型、花樣等使用者所欲之可見影像(可見資訊)。可見影像有例如碟片標題、內容資訊、內容摘要、相關花樣、設計花樣、著作權資訊、記錄日期時間、記錄方法、記錄格式、條碼等。
記錄於影像記錄層之可見影像,係指視覺可辨識之影像,包含文字(列)、花樣、圖形等所有可見資訊。文字資訊有可使用者之指定資訊、使用期間指定資訊、可使用次數指定資訊、租賃資訊、分解能指定資訊、層級指定資訊、使用者指定資訊、著作權人資訊、著作權編號資訊、製造商資訊、製造日資訊、販售日資訊、銷售店或銷售者資訊、使用組編號資訊、地域指定資訊、語言指定資訊、用途指定資訊、產品使用者資訊、使用編號資訊等。
影像記錄層若可藉雷射光將文字、影像、花樣等影像資訊記錄成可見即可。考慮坑之明晰形成,則影像記錄層以包含色素化合物為佳。且其構成材料可用,於前敘資訊記錄層所說明之色素。此時考慮成本,影像記錄層係以使用包含色素化合物之塗液,經旋塗法形成為佳。
於本發明之光碟,前敘資訊記錄層之構成成分(色素或相變化記錄材料)可與影像記錄層之構成成分相同或不同,因資訊記錄層及影像記錄層各有不同要求特性,構成成分以不同為佳。具體言之較佳者為,資訊記錄層之構成成分以記錄.再生特性優者為佳,影像記錄層之構成成分以能提高記錄影像之對比者為佳。使用色素時,由提升影像對比之觀點,尤以於影像記錄層使用前敘色素中之特別是花菁色素、酞菁色素、偶氮色素、偶氮金屬錯合物、氧雜菁(xoonol)色素為佳。
亦可使用無色系染料。具體言之有結晶紫內酯;3,3-雙(1-乙基-2-甲基吲哚基-3-基)酞酮、3-(4-二乙胺基-2-乙氧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基-3-基)-4-氮雜酞酮等酞酮化合物;3-環己基甲胺基-6-甲基-7-苯胺螢光黃母體、2-(2-氯苯胺基)-6-二丁胺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6-甲基-7-苯胺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6-甲基-7-二甲苯胺螢光黃母體、2-(2-氯苯胺基)-6-二乙胺螢光黃母體、2-苯胺基-3-甲基-6-(N-乙基異戊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6-氯-7-苯胺螢光黃母體、3-苯甲基乙胺基-6-甲-7-苯胺螢光黃母體、3-甲基丙胺基-6-甲基-7-苯胺螢光黃母體等螢光黃母體化合物等。
將上述色素溶解於溶劑調製塗液,塗敷該塗液可形成影像記錄層。溶劑可用如同用於前敘資訊記錄層之塗液調製者。其它添加劑、塗敷方法等亦同前敘之記錄層。
影像記錄層之厚度係以0.01~200μm為佳,0.05~100μm更佳,0.1~50μm又更佳。
較佳者為,影像記錄層係雷射光於約略同一軌跡照射複數次而記錄可見資訊之層,偵測雷射光照射預坑後之返光以進行可見資訊之記錄的形態,或,影像記錄層係雷射光於光碟半徑方向擺動且於約略同一軌跡照射複數次並記錄可見資訊之層,偵測雷射光照射預坑後之返光進行可見資訊之記錄的形態。
使之為該形態,即可由光碟機、錄影機辨識係可描繪之碟片。並因以雷射光照射複數次,可提升描繪對比。
以下說明保護層。
保護層
為了第1反射層、資訊記錄層,第2反射層、影像記錄層等之物理及化學上之保護,可設保護層。
用於保護層之材料有例如,ZnS、ZnS-SiO2 、SiO、SiO2 、MgF2 、SnO2 、Si3 N4 等無機物質,熱塑性樹脂、熱固性樹脂、UV硬化性樹脂等有機物質。
熱塑性樹脂、熱固性樹脂者,可將這些溶解於適當溶劑調製塗液後,塗敷該塗液,經乾燥而形成。UV硬化性樹脂者,可塗敷該塗液,照射UV光使之硬化而形成。這些塗液中,可隨目的更添加抗靜電劑、抗氧化劑、UV吸收劑等各種添加劑。保護層之厚度一般在0.1~1mm。
本發明之光碟具有,於第1基板記錄有可藉雷射光再生之資訊的記錄部(坑),如前敘亦適用於所謂唯讀光碟。
尤其本發明第三形態之光碟的變化例,可為如第20圖及如第21圖之構造。第20圖係印刷區702形成於標籤面,碟片內部(基板720之標籤形成面側)自內周側形成資訊區704、影像記錄區(影像記錄層)706之構造的頂視圖。其部分切面構造,如第21圖所示,基板710與基板720之間,自內周側形成有影像記錄區706、資訊區704。基板720上面形成有印刷區702。印刷區702係為印刷例如產品名稱、製造商名稱等。印刷方法可係網印。如第20圖,形成該印刷區702於最內端部,光碟最內端部可予遮蔽,以提高使用者之視覺效果。
資訊區704係形成有本發明之預坑的區域,於影像記錄區706可藉雷射光描繪如前敘之可見影像。
第21圖中,印刷區702之內周端r0係以8~21mm為佳,外周端r1以21~23mm(唯r0<r1)為佳。資訊區704內周端r2係以19~22mm為佳,外周端r3以22~25mm(唯r2<r3)為佳。影像記錄區706之內周端r3係以22~25mm為佳,外周端r4係對應於影像記錄區706之最外周(唯r3<r4)。
以上本發明之光碟,可用在說明於下的本發明之信號處理方法、信號處理裝置、影像描繪方法、光碟記錄裝置。其次說明,本發明之光碟記錄裝置及影像描繪方法,藉以說明本發明之信號處理方法、信號處理裝置。
光碟記錄裝置
本發明之光碟,於影像記錄層之影像記錄,及於資訊記錄層的光資訊之記錄,可例如以具有對兩層記錄之功能的光碟機(記錄裝置)進行。如此使用1光碟機時,可於影像記錄層及資訊記錄層之任一進行記錄後,翻面而於另一層進行記錄。
上述本發明之光碟,尤適用於如下裝置及方法。
例如,上述本發明之光碟適用的光碟記錄裝置係,(1)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記錄面(例如色素記錄層(記錄層))進行資訊記錄之光碟記錄裝置,其特徵為具備照射雷射光於光碟之光讀寫頭;調整上述光讀寫頭對於上述光碟之雷射光照射位置的照射位置調整機構;於一面形成上述記錄面於另一面形成有影像記錄層之光碟,該影像記錄層係設置為與上述光讀寫頭相向時,控制上述光讀寫頭及照射位置調整機構以形成對應於影像資訊之可見影像於上述光碟之上述影像記錄層的影像形成控制機構;及控制上述光讀寫頭使形成上述可見影像之際上述光讀寫頭照射於上述影像記錄層之雷射光的光點徑,大於進行資訊記錄之際上述光讀寫頭照射於上述記錄面之雷射光的光點徑之光點控制機構。
以此構造,依影像資料照射雷射光於光碟之影像記錄層,隨該影像記錄層之吸光度變化反射率即依影像變化,可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可見影像。形成如此的可見影像之際,使照射於光碟的影像記錄層之雷射光的光點徑變大,則光碟旋轉1次之間雷射光可照射較大區域,可縮短形成可見影像所需之時間。上述本發明之光碟,以如此方法並可記錄出良好的可見影像。
另一實施形態之光碟記錄裝置係,(2)照射雷射光於光碟之記錄面以進行資訊記錄之光碟記錄裝記錄裝置,其特徵為具備,照射雷射光於光碟之光讀寫頭;調整上述光讀寫頭對於上述光碟之雷射光照射位置的照射位置調整機構;於一面形成上述記錄面於另一面形成有影像記錄層之光碟,該影像記錄層係設置為與上述光讀寫頭相向時,係控制上述光讀寫頭及上述照射位置調整機構以形成對應於影像資訊之可見影像於上述光碟之上述影像記錄層的機構,其係控制上述光讀寫頭照射於上述影像記錄層之雷射光強度為,上述影像記錄層幾乎不根據上述影像資訊而變化之第1強度,或大於該第1強度而上述影像記錄層起變化的第2強度之任一者的影像形成控制機構;及偵測涉及上述光讀寫頭照射於上述光碟之雷射光的資訊,根據該偵測結果,而控制上述光讀寫頭以照射所欲之雷射光的伺服機構,上述影像形成控制機構依根據上述影像資訊之控制,上述光讀寫頭所照射之雷射光強度連續為第2強度之時間超過一定時間之情況,則無關該影像資訊之內容,控制照射自上述光讀寫頭之雷射光強度僅於規定時間為第1強度,而上述伺服機構,根據以上述第1強度照射之雷射光的有關資訊之偵測結果,來控制上述光讀寫頭。
以此構造,依影像資料將雷射光照射於光碟之影像記錄層,隨該影像記錄層之吸光度變化,反射率即依影像變化,可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可見影像。形成如此的可見影像之際,依影像資料的雷射光強度使影像記錄層起變化之第2強度之時間長久持續時,則因不受限於該影像資料,控制雷射光而以影像記錄層幾乎不變之第1強度的雷射光照射,亦可進行根據其照射結果之雷射光控制。上述本發明之光碟以如此方法並可記錄出良好的可見影像。
又另一實施形態之光碟記錄裝置係,(3)以雷射光照射於光碟之記錄面進行資訊記錄之光碟記錄裝置,其特徵為具備,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光讀寫頭;調整上述光讀寫頭照射於上述光碟之雷射光位置的照射位置調整機構;於一面形成上述記錄面於另一面形成有影像記錄層之光碟,在該影像記錄層係設置為與上述光讀寫頭相向時,控制上述光讀寫頭及上述照射位置調整機構以形成對應於影像資訊之可見影像於上述光碟之上述影像記錄層的影像形成控制機構;及上述光碟係設置於該光碟記錄裝置之際,根據上述光碟之與上述光讀寫頭相向之面係上述影像記錄層或上述記錄面,而調整上述光碟之與上述光讀寫頭相向之面與上述光讀寫頭的相對位置關係之相對位置調整機構。
以該構造,依影像資料照射雷射光於光碟之影像記錄層,隨該影像記錄層之吸光度變化,反射率即依影像變化,可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可見影像。並當設置光碟時,依光碟之設置為影像記錄層或記錄面之任一者與光讀寫頭相向,光讀寫頭及與其相向之面間的位置關係可予調整。因此,記錄面係設置為與光讀寫頭相向時,及影像記錄層係設置為與光讀寫頭相向時,即使光讀寫頭與其相向面間之距離不同,該距離之差引起之種種控制,例如聚焦控制等無法控制之問題可予抑制。上述本發明之光碟,以如此方法並可記錄出良好的可見影像。
又另一實施形態之光碟記錄裝置係,(4)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記錄面進行資訊記錄之光碟記錄裝置,其特徵為具備,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光讀寫頭;調整上述光讀寫頭於上述光碟之雷射光照射位置的照射位置調整機構;於一面形成上述記錄層面於另一面形成有影像記錄層之光碟,其係於上述記錄面形成有螺旋狀導溝之光碟,在該影像記錄層係設置為與光讀寫頭相向時,根據上述光讀寫頭所照射之雷射光自上述光碟之反射光,而控制上述照射位置調整機構使雷射光沿上述導溝照射之伺服機構;及控制照射自上述光讀寫頭的雷射光使依上述伺服機構沿上述導溝移動上述雷射光照射位置期間,可形成對應於影像資訊之可見影像於上述光碟之上述影像記錄層的影像形成控制機構。上述本發明之光碟以如此方法亦可記錄出良好的可見影像。
以該構造,依影像資料照射雷射光於光碟之影像記錄層,隨該影像記錄層之吸光度變化,反射率即依影像變化,可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可見影像。此時,可不進行比偵測形成於記錄面之導溝,沿該偵測出之導溝移動雷射光照射位置而於記錄面實施記錄者更複雜之雷射光位置控制,而形成可見影像。
又另一實施形態之光碟記錄裝置係,(5)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記錄面進行資訊記錄之光碟記錄裝置,其特徵為具備,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光讀寫頭;使上述光碟旋轉之旋轉驅動機構;藉上述旋轉驅動機構輸出對應於上述光碟旋轉速度之時鐘信號的時鐘信號輸出機構;於一面形成上述記錄層面於另一面形成有影像記錄層之光碟,係設置為該影像記錄層與上述光讀寫頭相向時,控制上述光讀寫頭使對應於影像資訊之可見影像可形成於上述光碟之上述影像記錄層的機構,其係依上述信號輸出機構之時鐘信號在每一週期根據上述影像資訊控制照射自上述光讀寫頭之雷射光的影像形成控制機構;偵測出藉上述旋轉驅動機構使上述光碟自特定基準位置旋轉1圈之旋轉偵測機構;及在上述旋轉偵測機構偵測出為了於上述光碟之上述影像記錄層形成上述可見影像,上述光讀寫頭之雷射光照射狀態下上述光碟已自上述特定基準位置旋轉1圈時,使上述光讀寫頭之雷射光照射位置,朝設置在該光碟記錄裝置的上述光碟之特定徑向,移動特定量之照射位置調整機構。
以該構造,依影像資料將雷射光照射於光碟之影像記錄層,隨該影像記錄層之吸光度變化,反射率即依影像變化,可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可見影像。此可見影像的形成之際,因對應於光碟旋轉速度之頻率的時鐘信號之每一週期,易言之光碟每旋轉一定角度,進行用以形成可見影像之雷射光照射控制,故可於光碟的每一定角度之位置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內容(例如濃度)之可見影像。上述本發明之光碟以如此方法亦可記錄出良好的可見影像。
又另一實施形態之光碟記錄裝置係,(6)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記錄面進行資訊記錄之光碟記錄裝置,其特徵為具備,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光讀寫頭;使上述光碟旋轉之旋轉驅動機構;偵測出藉上述旋轉驅動機構使上述光碟自特定基準位置旋轉1圈之旋轉偵測機構;於一面形成上述記錄面於另一面形成有影像記錄層之光碟,係設置為該影像記錄層與上述光讀寫頭相向時,控制上述光讀寫頭使對應於影像資訊之可見影像可形成於上述光碟之上述影像記錄層的影像形成控制機構;及在上述旋轉偵測機構偵測出為了於上述光碟之上述影像記錄層形成上述可見影像而由上述光讀寫頭之雷射光照射狀態下,上述光碟已自上述特定基準位置旋轉1圈時,使上述光讀寫頭之雷射光照射位置,朝設置在該光碟記錄裝置的上述光碟之特定徑向移動特定量之照射位置調整機構,上述影像形成控制機構控制上述光讀寫頭,由上述旋轉驅動機構所旋轉之上述光碟的上述影像記錄層之上述特定基準位置起,使上述光讀寫頭照射雷射光以形成上述可見影像,另一方面不使用來形成上述可見影像之雷射光照射從該雷射光照射位置之達上述光碟的上述特定基準位置僅特定量之前方位置起至上述特定基準位置之區域。
以該構造,依影像資料照射雷射光於光碟之影像記錄層,隨該影像記錄層之吸光度變化,反射率即依影像變化,可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可見影像。如此形成可見影像之際,一面使光碟旋轉,一面由該光碟之基準位置起以雷射光照射形成可見影像,對雷射光照射位置即將返回該基準位置前之區域,不以用來形成可見影像之雷射光進行照射。因此,使光碟旋轉不穩定之何種原因下雷射光照射位置控制紊亂,而使雷射光由基準位置起持續照射則使光碟旋轉1圈,使該照射位置再度通過基準位置,易言之即使隨後在雷射光照射位置已移動至雷射光照射位置重疊之位置時,亦可抑制用來形成可見影像之雷射光照射於該位置,結果可防止形成之可見影像之劣化。
又另一實施形態之光碟記錄裝置係,(7)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記錄面進行資訊記錄之光碟記錄裝置,其特徵為具備,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光讀寫頭;調整上述光讀寫頭對於上述光碟之雷射光照射位置的照射位置調整機構;取得用以辨識設置在該光碟記錄裝置之光碟的種類之碟片辨識資訊之碟片辨識機構;於一面形成上述記錄面於另一面形成有影像記錄層之光碟,係設置為該影像記錄層與上述光讀寫頭相向時,控制上述光讀寫頭及上述照射位置調整機構使對應於影像資訊之可見影像可形成於上述光碟之上述影像記錄層之機構,其係隨上述碟片辨識機構所辨識之光碟種類來控制上述光讀寫頭及上述照射位置調整機構之影像形成控制機構。
以該構造,依影像資料將雷射光照射於光碟之影像記錄層,隨該影像記錄層之吸光度變化,反射率即依影像變化,可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可見影像。形成如此的可見影像之際,可依設置之碟片的種類進行用以形成可見影像之控制。
又另一實施形態之光碟記錄裝置係,(8)具備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光讀寫頭;調制自外部供給之資訊的調制機構;及依供給自上述調制機構之資訊控制照射自上述光讀寫頭之雷射光的雷射光控制機構之光碟記錄裝置,其特徵為具備,於一面形成上述記錄面於另一面形成有影像記錄層之光碟的上述影像記錄層形成可見影像時,禁止上述調制機構之對於供給自外部的影像資訊之調制的禁止機構;及上述光碟之上述影像記錄層係設置為與上述光讀寫頭相向時,控制上述雷射光控制機構以不作供給自上述調制機構之調制而可形成對應於影像資訊之可見影像於上述光碟之上述影像記錄層的影像形成控制機構。
以該構造,依影像資料照射雷射光於光碟之影像記錄層,隨該影像記錄層之吸光度變化,反射率即依影像變化,可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可見影像。形成如此的可見影像之際,因於記錄面記錄資訊時對於記錄資料施以調制之調制機構的調制已被禁止,影像資料不被調制。因此,為隨該影像資料形成可見影像可不設特別之資料轉送構造,而以在記錄面作資訊記錄之際的資料轉送構造併用。
另一實施形態之光碟記錄裝置係,(9)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記錄面進行資訊記錄之光碟記錄裝置,其特徵為具備,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光讀寫頭;調整上述光讀寫頭對於上述光碟之雷射光照射位置的照射位置調整機構;於一面形成上述記錄面於另一面形成有影像記錄層之光碟在設置為該影像記錄層與上述光讀寫頭相向時,控制上述光讀寫頭及上述照射位置調整機構使對應於影像資訊之可見影像可形成於上述光碟之上述影像記錄層的影像形成控制機構,上述影像形成控制機構依上述影像資訊所示之灰階度而控制照射自上述光讀寫頭之雷射光。
以該構造,依影像資料將雷射光照射於光碟之影像記錄層,隨該影像記錄層之吸光度變化,反射率即依影像變化,可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可見影像。形成如此的可見影像之際,可依影像資訊所示之影像記錄層上各位置(座標)之灰階度控制雷射光,可形成有色階表現之可見影像。
另一實施形態之光碟記錄裝置係,(10)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記錄面進行資訊記錄之光碟記錄裝置,其特徵為具備,使光碟旋轉之旋轉機構;對於由上述旋轉機構旋轉之光碟,自上述之面照射雷射光,同時可於該光碟之約略半徑方向移動之光讀寫頭;於影像記錄層形成可見影像之際調整射出自上述光讀寫頭之雷射光的能階之機構,其係根據表示應形成之可見影像的影像資料,而調整射出自上述光讀寫頭之雷射光的能階,而成為幾乎不使上述光碟之上述記錄層及上述影像記錄層起變化之第1強度,或,幾乎不使上述記錄層起變化同時使上述影像記錄層之顯色起變化之第2強度的雷射光能階控制機構。
以該構造,對於上述本發明之光碟,如同習知以雷射光照射於記錄層可作資訊記錄,同時可於影像記錄層形成可見影像。且因資訊記錄、可見影像之形成皆可由光碟之同一面照射雷射光來施行,故使用者不必進行將光碟翻面重新設置等繁雜操作。
又,尤以本發明之第三形態中其一實施形態之光碟記錄裝置係,(11)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記錄面進行資訊記錄之光碟記錄裝置,其特徵為具備,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光讀寫頭;調整上述光讀寫頭對於上述光碟之雷射光照射位置的照射位置調整機構;控制上述光讀寫頭及上述照射位置調整機構使對應於影像資訊之可見影像可形成於上述光碟之上述記錄面之機構,其係控制上述光讀寫頭照射於上述記錄面之雷射光強度,而成為上述記錄面幾乎不根據上述影像資訊起變化之第1強度,或大於該第1強度而使上述記錄面起變化之第2強度的任一者之影像形成控制機構;及偵測上述光讀寫頭照射於上述光碟之雷射光的相關資訊,根據該偵測結果,控制上述光讀寫頭以照射所欲之雷射光的伺服機構,而上述影像形成控制機構,在依根據上述影像資訊之控制上述光讀寫頭所照射之雷射光的強度連續為第2強度之時間超過一定時間時,無關該影像資訊之內容,控制使照射自上述光讀寫頭之雷射光強度僅於特定時間為第1強度,上述伺服機構根據以上述第1強度照射之雷射光的有關資訊之偵測結果控制上述光讀寫頭。
以該構造,依影像資料將雷射光照射於光碟之影像記錄層,使該記錄層之反射率依影像變化,可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可見影像。形成如此的可見影像之際,依影像資料之雷射光強度為持續使記錄面起變化之第2強度時,不限於該影像資料,因雷射光之控制而能以幾乎不使記錄面起變化之第1強度的雷射光照射,故可進行根據該照射結果之雷射光控制。上述本發明之光碟以如此方法亦可記錄出良好的可見影像。
本發明中,於光碟之影像記錄層形成影像之方法,係使用具有照射雷射光於光碟之記錄面以進行資訊記錄之光讀寫頭的光碟記錄裝置,於形成在光碟之上述記錄面的反面之影像記錄層形成可見影像之方法,其特徵為一邊使上述光讀寫頭之雷射光照射位置於上述影像記錄層沿特定螺旋狀或同心圓狀之路徑移動,一邊控制上述光讀寫頭所照射之雷射光使對應於影像資訊之可見影像形成於上述光碟之上述影像記錄層,該雷射光之控制,係使包含上述光碟區分為複數之各扇形部分所包屬相鄰之特定數(複數)的該路徑之區域作為單位區域,而控制各照射在屬於該單位區域之上述路徑的雷射光照射時序,以表現上述可見影像於該單位區域之濃淡。
以此方法,依影像資料將雷射光照射於光碟之影像記錄層,隨該影像記錄層之吸光度變化而使反射率依影像變化,可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可見影像。形成如此的可見影像之際,可依影像資料所示之影像記錄層上各位置(座標)之灰階度控制雷射光照射時序,形成有色階表現之可見影像。
光碟記錄裝置之具體構造
光碟記錄裝置係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記錄面記錄資訊之光碟記錄裝置,不僅對如此記錄面的資訊記錄,而且具有於記錄面之反面形成有影像記錄層之光碟的該影像記錄層照射雷射光而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可見影像的功能。該裝置對於使用特定色素之光碟,不只影像記錄層,亦可於記錄通常之數位資料的記錄層記錄可見影像。
光碟記錄裝置之構造
第3圖係光碟記錄裝置之構造的方塊圖。如該圖,此光碟記錄裝置100係連接於主機個人電腦(PC)110,備有光讀寫頭10、主軸馬達(旋轉驅動機構)11、RF(Radio Frequency)放大器12,伺服電路13,解碼器15,控制部16,編碼器17,策略電路18,雷射驅動器19,雷射功率控制電路20,頻率產生器21,步進馬達30,馬達驅動器31,馬達控制器32,PLL(鎖相迴路)電路33,FIFO(先進先出)記憶體34,驅動脈衝產生部35及緩衝記憶體36。
主軸馬達11係轉動作為資料記錄對象之光碟D的馬達,由伺服電路13控制其轉數。本實施形態中光碟記錄裝置100乃以CAV(定角速度)方式實施記錄等,故主軸馬達11係以依來自控制部16等之指令設定的一定角速度旋轉。
光讀寫頭10係對於依主軸馬達11旋轉之光碟D照射雷射光之單元,其構造如第4圖。如該圖,光讀寫頭10備有射出雷射光束B之雷射二極體53,將雷射光束B聚焦於光碟D面之光學系統55及收受反射光之受光元件56。
於光讀寫頭10,雷射二極體53係由雷射驅動器19(參照第3圖)供給驅動電流而射出對應於該驅動電流之雷射光束B。光讀寫頭10將射出自雷射二極體53之雷射光束B由繞射光柵58分離出主光束、前光束及後光束,使此3雷射光束經偏光偏光光束分離器59,準直透鏡60,1/4波長板61及物鏡62,聚焦於光碟D面。並使由光碟D面反射之3雷射光束,再透過物鏡62,1/4波長板61及準直透鏡60,由偏光光束分離器59反射,經柱面透鏡63射入受光元件56。受光元件56將收受之信號輸出至RF放大器12(參照第3圖),該受光信號則介著RF放大器12供給於控制部16或伺服電路13。
物鏡62係支持於聚焦致動器64及追蹤致動器65,可於雷射光束B之光軸方向及光碟D之徑向移動。
聚焦致動器64及追蹤致動器65各依供給自伺服電路13(參照第3圖)之聚焦錯誤信號及追蹤錯誤信號使物鏡62於光軸方向及徑向移動。伺服電路13係根據供給自受光元件56及RF放大器12之受光信號產生聚焦錯誤信號及追蹤錯誤信號,如上述移動物鏡62以進行聚焦控制及追蹤控制。
光讀寫頭10具有未圖示的前監視二極體,雷射二極體53射出雷射光時,在收受該射出光的前監視二極體上產生電流,該電流由光讀寫頭10供給於第3圖之雷射功率控制電路20。
RF放大器12將供給自光讀寫頭10之經EFM(Eight to Fourteen Modulation)調制的RF信號放大,將放大後之RF信號輸出至伺服電路13及解碼器15。解碼器15於再生時EFM調制供給自RF放大器12之經EFM調制的RF信號,產生再生資料。
於伺服電路13則供給有,來自控制部16之指令信號,供給自頻率產生器21之依主軸馬達11轉數的頻率之FG脈衝信號,及來自RF放大器12之RF信號。伺服電路13根據這些信號,進行主軸馬達11之旋轉控制,光讀寫頭10之聚焦控制及追蹤控制。於光碟D之記錄面(參照第1圖)記錄資訊時,或於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參照第1圖)形成可見影像時,主軸馬達11之驅動方式,可為以固定角速度驅動光碟D之方式(CAV: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或將光碟D旋轉驅動為固定記錄線速度之方式(CLV:Constant Linear Velocity)之任一者,第1圖起說明之光碟記錄裝置100係採用CAV方式,伺服電路13以控制部16指令之固定角速度旋轉驅動主軸馬達11。
緩衝記憶體36儲存供給自主機PC 110之,應記錄於光碟D之記錄面的資訊(下稱記錄資料)及對應於應形成於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的可見影像之資訊(下稱影像資料)。並將儲存於緩衝記憶體36之記錄資料輸出至編碼器17,輸出影像資料至控制部16。
編碼器17將供給自緩衝記憶體36之記錄資料進行EFM調制,輸出至策略電路18。策略電路18對於供給自編碼器17之EFM信號進行時間軸校正處理,輸出至雷射驅動器19。
雷射驅動器19依照,經依供給自策略電路18之記錄資料調制之信號,及雷射功率控制電路20之控制,驅動光讀寫頭10之雷射二極體53(參照第4圖)。
雷射功率控制電路20係用以控制照射自光讀寫頭10之雷射二極體53(參照第4圖)的雷射功率。具體言之,雷射功率控制電路20控制雷射驅動器19,使光讀寫頭10照射出與控制部16所指令之最適雷射功率目標值一致之值的雷射光。此所進行之雷射功率控制電路20的雷射功率控制,乃用供給自光讀寫頭10的前監視二極體之電流值,而控制使光讀寫頭10照射出達目標強度之雷射光的回饋控制。
於FIFO記憶體34依序儲存介著控制部16供給之,供給自主機PC 110而儲存於緩衝記憶體36之影像資料。於此,儲存於FIFO記憶體34之影像資料,亦即自主機PC 110供給於該光碟記錄裝置100之影像資料,包包含如下資訊。此影像資料係用以於圓盤狀光碟D之面上形成可見影像之資料,記載有呈示各於如第5圖,以光碟D之中心為中心之多數同心圓上的n個座標(圖中以黑點表示)的灰階度(濃淡)之資訊。該影像資料係表示這些各座標之灰階度的資訊依最內周側圓之座標點P11、P12....P1n,到其外周側次1圓之座標點P21、P22....P2n,再到其外周側再次1圓之座標的順序到最外周之圓的座標點Pmn之各座標點的表示各座標點之資訊的記述資料,而於FIFO記憶體34有表示如此極座標上之各座標的灰階度資訊依如上順序供給。第5圖係用以說明各座標位置關係之示意圖,實際上各座標係配置成比圖示者密集。主機PC 110在製作以一般使用之位元對映形式等形成於光碟D之感光面的影像資料時,可將該位元對映資料轉換為如上之極座標形式的資料,將轉換後之影像資料由主機PC 110傳送至光碟記錄裝置100。
根據經如上供給之影像資料,在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形成可見影像之際,於FIFO記憶體34即供給有來自PLL電路33之影像記錄用的時鐘信號。FIFO記憶體34,每有此影像記錄用的時鐘信號之時鐘脈衝的供給,就將表示最先儲存的座標之灰階度的資訊輸出至驅動脈衝產生部35。
驅動脈衝產生部35產生,控制照射自光讀寫頭10之雷射光的照射時序等之驅動脈衝。於此,驅動脈衝產生部35係產生,對應於供給自FIFO記憶體34之表示每一座標之灰階度的資訊之脈衝振幅的驅動脈衝。例如,一座標之灰階度較大時(濃度大時),產生如第6圖上段的寫入階(第2強度)之脈衝振幅經放大之驅動脈衝,至於另一灰階度較小之座標則產生如第6圖下段的寫入階之脈衝振幅經縮小之驅動脈衝。於此寫入階係指,以該階之雷射功率照射光碟D的影像記錄層之際,影像記錄層起變化,反射率明顯改變之功率階,如上之驅動脈衝供給於雷射驅動器19時,光讀寫頭僅在對應於其脈衝振幅之時間內以寫入階雷射光照射。因此,灰階度大時照射寫入階之雷射光較久,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之單位區域中於較大區域反射率起變化,結果使用者等視覺上即可見此區域乃濃度濃之區域。本實施形態係以如此之使每單位區域(單位長度)之反射率變化區域長度為可變,來表現影像資料所示之灰階度。而伺服階(第1強度)指,以該階之雷射功率照射光碟D的影像記錄層之際,此影像記錄層幾乎不起變化之功率階,對於無反射率變化之需要的區域不照射寫入階之雷射光,以該伺服階之雷射光照射即可。
驅動脈衝產生部35產生對應於表示每一如上之座標的資訊之驅動脈衝,並在有必要實施藉雷射功率控制電路20之雷射功率控制,或藉伺服電路13之聚焦控制及追蹤控制時,不限於表示上述各灰階度之資訊,插入非常短期間之寫入階脈衝或伺服階脈衝。例如,如第7圖上段,為依影像資料中一座標之灰階度表現可見影像,時間T1期間有必要照射寫入階之雷射光時,該時間T1長於用以控制雷射功率之特定伺服週期ST時,在產生寫入階的脈衝之時間點起經過伺服週期ST之時間點插入非常短時間t之伺服用OFF脈衝(SSP1)。而如第7圖下段,為依影像資料中一座標之灰階度表現可見影像,有必要在伺服週期ST以上之期間照射伺服階之雷射光時,產生伺服階之脈衝起經過伺服週期ST後插入伺服用ON脈衝(SSP2)。
如上,藉雷射功率控制電路20之雷射功率控制,即成根據供給自收受照射自光讀寫頭10之雷射二極體53(參照第3圖)之雷射光的前監視二極體之電流(對應於照射雷射光之強度的值之電流)而實施。更具體言之,如第8圖,雷射功率控制電路20將,對應於由如上的前監視二極體53a受光之照射雷射光的強度之值抽樣保持(S201、S202)。然後,以寫入階為目標值而照射當中,亦即產生有寫入階驅動脈衝(參照第6圖、第7圖)時,根據抽樣保持之結果進行雷射功率控制(S203),以照射供給自控制部16的寫入階目標值之雷射光。並在以伺服階為目標值之照射當中,亦即產生有伺服階驅動脈衝(參照第6圖、第7圖)時,根據抽樣保持之結果進行雷射功率控制(S204),而照射供給自控制部16的伺服階目標值之雷射光。因此,繼續在長於特定伺服週期ST(抽樣週期)之時間無寫入階或伺服階之脈衝輸出時,不限於影像資料之內容,如上強制插入伺服用OFF脈衝SSP1、伺服用ON脈衝SSP2,如上之各階的雷射功率控制即為可能。
如上插入伺服用OFF脈衝SSP1,不只為作雷射功率控制,亦為由伺服電路13作聚焦控制、追蹤控制而實施。亦即,追蹤控制及聚焦控制係根據,由光讀寫頭10之受光元件56(參照第4圖)收受之RF信號,易言之,雷射二極體53射出之雷射光自光碟D之返光(反射光)進行。於此,第9圖示經雷射光照射時由受光元件56收受之RF信號的一例。如該圖,經寫入階之雷射光照射時之反射光包包含雷射光上升時之尖峰部K1,及其後之能階固定的肩部K2等要素。圖中斜線部分可視為用於影像記錄層之影像形成的能量。且用於如此之影像記錄層之影像形成的能量不限於經常之穩定值,應係依種種狀況而變動。因此,圖中斜線部分之形狀應係隨其情況而變動,易言之寫入階雷射光之反射光雜訊等多未必可得穩定之反射光,使用此反射光則有妨礙正確的聚焦控制及追蹤控制之虞。因此,如上寫入階之雷射光長久繼續照射時,不能獲得伺服階雷射光之反射光,而無法進行正確的聚焦控制及追蹤控制。
因而,如上插入伺服用OFF脈衝SSP1,以能週期性取得伺服階雷射光之反射光,根據該取得之反射光實行聚焦控制及追蹤控制。形成可見影像於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之際,與在記錄面作記錄之際相異,不必沿預先形成之紋路(導溝)等描繪。因此,本實施形態中係使,追蹤控制之目標值為固定值(預先設定一定之偏移電壓)。如此之控制方法,不只於影像記錄層形成影像資訊之時,亦適用於在記錄面形成影像資訊時。亦即,若使用經雷射光照射時不只反射率而顯色亦變化之材質於記錄面(記錄層)時,則如同影像記錄層,亦可於記錄面形成影像。如此可於記錄面形成可見影像,則因已形成可見影像之部分當然無法作原來之資料記錄,以預先分出資料記錄區及可見影像形成區為佳。
如上插入伺服用OFF脈衝SSP1、伺服用ON脈衝SSP2之時間係以無礙於雷射功率控制、追蹤控制及聚焦控制之各種伺服之實行的最短時間為佳,使插入時間非常短,即可幾乎不影響予以形成之可見影像,進行如上之各種伺服。
回到第3圖,PLL電路(信號輸出機構)33使,供給自頻率產生器21之依主軸馬達11的轉數之頻率的FG脈衝信號倍增,輸出用以形成後敘之可見影像的時鐘信號。頻率產生器21係利用主軸馬達11之馬達驅動器所得之反向電流輸出對應於頻率之FG脈衝信號。例如,如第10圖上段,頻率產生器21於主軸馬達11旋轉1圈,亦即光碟D旋轉1圈之間產生8個FG脈衝時,如第10圖下段,PLL電路33輸出該FG脈衝已予倍增之時鐘信號(例如FG脈衝信號5倍之頻率,光碟D轉1圈當中H階之脈衝為40個),易言之輸出對應於由主軸馬達11所旋轉之光碟D的旋轉速度之頻率的時鐘信號。如此自PLL電路33輸出FG脈衝經倍增之時鐘信號至FIFO記憶體34,該時鐘信號於每1週期,易言之光碟D每旋轉某一定角度之座標的表示灰階度之資料即自FIFO記憶體34輸出至驅動脈衝產生部35。而可如上用PLL電路33產生FG脈衝經倍增之時鐘信號,主軸馬達11係用旋轉驅動能力十分穩定之馬達時,亦可取代PLL電路33改設水晶振盪器,產生如上之FG脈衝經倍增之時鐘信號,亦即對應於光碟D的旋轉速度之頻率的時鐘信號。
步進馬達30係用以使光讀寫頭10於設置在該光碟記錄裝置100之光碟D的徑向移動之馬達。馬達驅動器31僅以供給自馬達控制器32之脈衝信號的對應量旋轉驅動步進馬達30。馬達控制器32依控制部16所指令之光讀寫頭l0的包含往徑向之移動方向及移動量的移動開始指令,產生對應於移動量、移動方向之脈衝信號,輸出至馬達驅動器31。經步進馬達30之使光讀寫頭10於光碟D徑向移動,及主軸馬達11之使光碟D旋轉,可將光讀寫頭10之雷射光照射移至光碟D之種種位置,這些構成要素構成照射位置調整機構。
控制部16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構成,而可依儲存於ROM之程式控制該光碟記錄裝置100之裝置各部,並作光碟D記錄面之記錄處理及光碟D影像記錄層之影像形成處理的中樞控制。
以上已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光碟記錄裝置100的構造。
尤以本發明之第一形態中,光碟記錄裝置具有(1)辨識預坑或紋路,以得到影像描繪禁止區位置資訊之機構,及(2)控制以不於影像描繪禁止區進行描繪之控制機構,取得記錄在預坑(或紋路)之影像描繪禁止區位置資訊,根據該資訊控制描繪影像而不於影像描繪禁止區進行影像描繪。
本發明第一形態之影像描繪方法包包含,對應於以上機構之(a)記錄在預坑或紋路的影像描繪禁止區之位置資訊之辨識,及(b)不於辨識出之影像描繪禁止區進行影像描繪的控制。
上述(1)之機構,於藉主軸馬達11旋轉之光碟D的影像記錄層側之預坑區,由光讀寫頭10照射雷射光,偵測所得返光讀取預坑信號。此機構則如同前敘之信號處理機構,亦可採用習知預坑信號讀取機構。輸入讀取之預坑信號於解碼器,由該解碼器解碼可得預坑資訊(位置資訊)信號。
(2)之機構,依(1)之機構讀取的影像描繪禁止區之位置資訊,施行影像描繪而控制不於該影像描繪禁止區進行影像描繪。例如,影像描繪禁止區之位置資訊已事先記憶在控制部之ROM,控制部自ROM讀取對應於偵測出之預坑信號的位置資訊,依讀取之位置資訊不於影像描繪禁止區進行影像描繪而進行描繪。
尤以本發明之第三形態的光碟,在形成有預坑之區域上形成有影像記錄層之至少一部分時,及本發明之第二形態中,光碟記錄裝置具以下機構,取得記錄在預坑的涉及描繪之資訊,根據該資訊描繪影像。亦即具有,(1)以雷射光照射預坑區讀取預坑信號之機構(2)反轉預坑信號之極性的機構(3)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得預坑資訊之機構(4)根據預坑資訊描繪影像之機構。
本發明第二形態及本發明第三形態之影像描繪方法包包含對應於以上(1)~(4)之機構的以下(a)~(d)。
(a)以雷射光照射預坑區讀取預坑信號;(b)反轉預坑信號之極性;(c)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得預坑資訊;及(d)根據預坑資訊描繪影像。
上述(1)之機構,於藉主軸馬達11旋轉之光碟D的預坑區,由光讀寫頭10照射雷射光,偵測所得返光讀取預坑信號。此機構則如同前敘之信號處理機構,亦可採用習知預坑信號讀取機構。
上述(2)之機構係反轉由上述(1)得到之預坑信號的極性之機構。如前敘,本發明之光碟因於預坑區上層存在有影像記錄層,與預坑區上層無影像記錄層存在者,預坑信號之極性相反。而直接輸入信號至既有之解碼器,亦無法產生控制部能判讀之預坑資訊。因而,將信號極性反轉,轉換為無影像記錄層存在之狀態下讀取時可得之信號,供給於解碼器。易言之,正極性之部分轉換為負極性,負極性之部分轉換為正極性,使預坑信號波形正負互換。亦可於上述(2)之預坑信號極性反轉前或後,將信號等化。
上述反轉極性之機構只要係依控制部之指令而反轉輸入之信號的正負之機構即可,可依習知之極性反轉器反轉。
於(3)之機構,將極性經反轉之預坑信號輸入解碼器,由該解碼器解碼得預坑資訊。極性經反轉之信號如前敘,係無影像記錄層存在時讀取之原有信號,直接由解碼器解碼可得預坑資訊。
於(4)之機構,依預先記錄之影像描繪條件等預坑資訊描繪影像。例如,將對應於預坑資訊之描繪條件預先列表記憶於控制部之ROM,控制部參照表列讀取對應於偵測出之預坑資訊的描繪條件,依讀取之描繪條件進行描繪,即可依最適描繪條件描繪影像。
光碟記錄裝置之動作
其次,說明上述光碟記錄裝置100之動作。如上述,此光碟記錄裝置100係構成為可於光碟D之記錄面記錄供給自主機PC 110之音樂資料等資訊,並可於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形成對應於供給自主機PC 110之影像資料的可見影像。
以下參照第11圖及第12圖說明可進行資訊記錄及可見影像形成之處理的光碟記錄裝置100之動作。
首先,設置光碟D於該光碟記錄裝置100,則控制部16控制光讀寫頭10等,偵測設置之光碟D與光讀寫頭10相向之面係何種格式之光碟。例如,係DVD-R時,偵測碟面預坑信號、預錄信號之有無,係DVD+R時,偵測ADIP(Address in Pregroove)之有無,判斷是否為資訊記錄面(資訊記錄層)(步驟Sa1)。無這些資訊之記錄時不將其辨識為光碟。
於此,自設置之光碟D,例如,係DVD-R者,偵測出碟面預坑信號、預錄信號,係DVD+R者,偵測出ADIP時,判斷光碟已設置成資訊記錄面與光讀寫頭10相向,控制部16進行用以於記錄面記錄供給自主機PC 110之記錄資料的控制(步驟Sa2)。於此進行之用以將記錄資料記錄之控制,因與習知光碟記錄裝置(DVD-R、DVD+R光碟機)同,其說明予以省略。
而自設置之光碟D偵測出表示係可描繪之光碟的預坑信號時,判斷光碟D已設置成影像記錄層與光讀寫頭10相向,控制部16判斷是否可取得設置之光碟D的碟片ID(步驟Sa3)。而光碟D之碟片ID可搭載於預坑信號中。例如,如第13圖,沿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側最外周部分之圓周記述有對應於經編碼之碟片ID資訊的可見影像。第13圖中,沿最外周部分之圓周形成對應於上述編碼之長度的反射區301a及非反射區301b,以記述碟片ID於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控制部16沿光碟D之最外圓周描畫光讀寫頭10之雷射光照射位置,自其反射光取得碟片ID。
因此,影像記錄層最外周部分不形成如上之對應於碟片ID的反射區301a及非反射區301b時,可判別該光碟D係不具影像記錄層之一般光碟D(CD-R、DVD-R等)。如此無法取得碟片ID時,控制部16判斷係不能形成可見影像之光碟D(步驟Sa4),進行將之通知使用者等之處理。
而可自光碟D取得碟片ID時,待機至有包含影像資料之影像形成指令來自主機PC 110(步驟Sa5),有影像形成指令時控制部16進行形成可見影像於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的初始化控制(步驟Sa6)。更具體言之,控制部16控制伺服電路13使主軸馬達11以特定之角速度旋轉,或往馬達控制器32送出將光讀寫頭10移至光碟D徑向最內周側之初始位置的指令,以驅動步進馬達30。
於此,本發明之第一形態的初始化控制中,如前敘,辨識記錄在預坑(紋路)之影像描繪禁止區的位置資訊,可控制成不於辨識出之影像描繪禁止區進行影像描繪。易言之,本發明之第一形態在上述初始化控制中,為不於影像描繪禁止區進行描繪,可控制成使光讀寫頭10之初始位置為影像描繪區之最內周部。
為形成影像之初始化控制中,控制部16亦可對於伺服電路13指令聚焦控制之目標值,而能以大於往記錄面進行資訊記錄時之光點徑的雷射光照射於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
經指令如上目標值時聚焦控制內容之更具體說明如下。如上述藉伺服電路13之聚焦控制係根據輸出自光讀寫頭10之受光元件56的信號而進行。於光碟D之記錄面記錄資訊時,為使如第14圖受光元件56之4區56a、56b、56c、56d收受圓形返光(圖之A),伺服電路13驅動聚焦致動器64(參照第4圖)。亦即,驅動聚焦致動器64以使56a、56b、56c、56d各區之受光量為a、b、c、d時,(a+c)-(b+d)=0。
而於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形成可見影像時,進行聚焦控制以大於如上記錄資訊於記錄面時之雷射光徑照射於影像記錄層。如第14圖受光元件56收受之返光係橢圓形(圖之B、C)時,因該雷射光之光點大於上述圓形A者,伺服電路13驅動聚焦致動器64以使受光元件56收受如此之橢圓形返光。亦即,驅動聚焦致動器64以使(a+c)-(b+d)=α(α非0)。因此,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16、伺服電路13構成光點控制機構。
如上,形成可見影像之初始化控制中,控制部16於伺服電路13指令設定α(非0),即能以光點徑大於記錄資訊於記錄面時之雷射光照射於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如此於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形成可見影像時,以光點徑大於記錄資訊於記錄面時之雷射光照射,可得如下效果。亦即,本實施形態中,形成可見影像之際亦如同記錄資訊於記錄面之際,係使光碟旋轉同時以雷射光照射。因此,加大雷射光之光點徑,即可於更短時間於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全區形成可見影像。其理由參照第15圖作說明。如該圖所示意,將照射之雷射光點徑BS大者(第15A圖)及小者(第15B圖)作比較,則使光碟D旋轉1圈時光點徑BS大者形成影像之對象區域面積較大。因此,光點徑BS小者為於全區形成影像必須多使光碟D旋轉(圖示之例中,大者4圈小者6圈),影像形成很耗時。因以上理由,此光碟記錄裝置100係於形成可見影像之際以光點徑大於記錄資訊時之雷射光照射者。
形成影像之初始化控制中,控制部16並於雷射功率控制電路20指令各階目標值,以使光讀寫頭10照射出對應於取得之碟片ID的寫入階及伺服階之雷射光。亦即,控制部16之ROM記憶有,複數種碟片ID之每一的應設定成寫入階及伺服階之目標值,控制部16讀取對應於取得之碟片ID的寫入階及伺服階目標值,於雷射功率控制電路20指令這些目標值。
如此對應於碟片ID設定功率目標值乃根據以下理由。亦即,依光碟D之種類,影像記錄層的色素特性應係不同,特性不同則以何功率之雷射光照射,反射率方可起變化之特性當然亦不同。因此,對於一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以某寫入階的雷射光照射可使其照射區之反射率充分變化時,對於另一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以相同寫入階的雷射光照射則未必亦可使其照射區之反射率充分變化。因此,本實施形態中係,如上於逐一對應於種種碟片ID之每一光碟,先以實驗求出可形成正確影像的寫入階及伺服階目標值。並使求出之目標值對應於各碟片ID而事先儲存於ROM,而能隨如上之種種光碟D的影像記錄層之特性,進行最適之功率控制。
如上說明之初始化控制若由控制部16進行,實際即係進行用以於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形成可見影像的處理。如第12圖,首先控制部16將介著緩衝記憶體36供給自主機PC 110之影像資料轉送至FIFO記憶體34(步驟Sa7)。而控制部16,由供給自頻率產生器21之FG脈衝信號判斷藉主軸馬達11旋轉之光碟D的特定基準位置,是否已通過光讀寫頭10之雷射光照射位置(步驟Sa8)。
於此參照第16圖及第17圖,說明特定基準位置及雷射光照射位置是否已通過之偵測方法。如第16圖,頻率產生器21在主軸馬達11轉1圈,易言之光碟D旋轉1圈期間輸出特定個(圖示之例為8個)FG脈衝。因此,控制部16使供給自頻率產生器21之任一FG脈衝與基準脈衝其上升時序同步,輸出基準位置偵測用脈衝,然後使之與基準位置偵測脈衝起1圈分的第數個(圖示之例中為第8個)脈衝之上升時序同步,產生輸出基準位置偵測用脈衝之基準位置偵測用脈衝信號。產生如此之基準位置偵測用脈衝,即可偵測出,產生該脈衝時乃光讀寫頭10之雷射光照射位置通過光碟D的基準位置之時點。亦即如第17圖,產生最初之基準位置偵測用脈衝時光讀寫頭10之雷射光照射位置為圖中粗線(因光讀寫頭10可於徑向移動,可成為照射位置之位置以線表示)位置,則其1圈後產生之基準位置偵測用脈衝產生時光讀寫頭10之雷射光照射位置當然亦係圖中之粗線位置。如此即於最初產生基準位置偵測用脈衝之時,以雷射光照射位置所屬之徑向的線為基準位置,如上根據光碟D每轉1圈產生之基準位置偵測用脈衝信號,即可偵測出雷射光照射位置已通過光碟D之基準位置。而圖中單點鏈線示,一基準位置偵測用脈衝之產生起至次一基準位置偵測用脈衝產生時雷射光照射位置的移動軌跡之一例。
根據上述基準位置偵測用脈衝,雷射光照射光碟上之約略同一軌跡複數次。該約略同一軌跡係隨光碟之旋轉的約略同心圓狀之軌跡。而此時光讀寫頭10以於光碟徑向擺動為佳。擺動即可增大雷射光照射面積,而增大可見資訊之記錄面積。照射約略同一軌跡之際,轉數隨要求之對比而異,例如,以最短時間描繪時係7~8轉。而本發明之描繪方法以特開2002-203321所揭示之以雷射光照射約略同一軌跡複數次,且雷射光擺動之方法為佳。
收受來自主機PC 110之影像形成指令後,以如上手法偵測出光碟D之基準位置已通過雷射光照射位置,控制部16即於表示轉數之變數R加1(步驟Sa9)後,判別R是否為奇數(步驟Sa10)。
於此,收到影像形成指令後,最初偵測出已通過基準位置之際,R=0(初始值)+1=1,此時,步驟Sa10中R即判別為奇數。如此判別R係奇數時,控制部16進行自光讀寫頭10照射雷射光於光碟D的影像記錄層形成可見影像之控制(步驟Sa11)。更具體言之,控制部16自收受上述基準位置偵測用脈衝之時間點起控制各部,以與輸出自PLL雷路33之時鐘信號同步依序自FIFO記憶體34輸出影像資料。經此控制,如第18圖,FIFO記憶體34於每一供給自PLL電路33之時鐘脈衝,輸出表示1座標之灰階度的資訊至驅動脈衝產生部35,驅動脈衝產生部35產生對應於該資訊所示之灰階度的脈衝寬度之驅動脈衝輸出至雷射驅動器19。結果,光讀寫頭10僅在對應於各座標之灰階度的時間以寫入階之雷射光照射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其照射區之反射率起變化,即可形成如第19圖之可見影像。
如該圖所示意,光碟D因正由主軸馬達11旋轉,光讀寫頭10之雷射光照射位置於時鐘信號1週期(脈衝之上升時起至次一脈衝上升時之期間)中,即僅沿圖中C所示之區域的圓周移動。如上使此區域C的雷射光照射位置通過之間應以寫入階照射雷射光之時間依灰階度變化,即可如圖依每一區域C之不同灰階度使不同面積之反射率起變化。如此依各座標之灰階度控制通過各區域C時之寫入階的雷射光照射時間,即可於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可見影像。
經如上依影像資料控制之雷射光照射作形成可見影像之控制,則控制部16之處理回到步驟Sa7,將供給自緩衝記憶體36之影像資料轉送至FIFO記憶體34。並偵測光碟D之基準位置是否已通過光讀寫頭10之雷射光照射位置,若偵測出已通過基準位置則於R加1。此結果R成為偶數時控制部16控制裝置各部,停止如上之藉雷射光照射控制的可見影像形成(步驟Sa12)。更具體言之,控制FIFO記憶體34,以不與供給自PLL電路33之時鐘信號同步輸出表示各座標之灰階度的資訊至驅動脈衝產生部35。易言之,控制部16係控制以使,在以寫入階之雷射光照射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形成可見影像後,於光碟D旋轉次1圈之間不進行使影像記錄層之反射率起變化之雷射光照射。
如此停止用以形成可見影像之雷射光照射,控制部16指令馬達控制器32使光讀寫頭10僅以特定量移往徑向外周側(步驟Sa13),依該指令馬達控制器32介著馬達驅動器31驅動步進馬達30,以此使光讀寫頭10僅以特定量移往外周側。
於此,使光讀寫頭10於光碟D之徑向移動之特定量,可依如上照射自光讀寫頭10之光點徑BS(參照第15圖)適當決定。亦即,於圓盤狀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形成可見影像之際,使光碟D面上光讀寫頭10之雷射光照射位置幾無間隙地移動,即為形成更精良的影像所需。因此,使如上之光讀寫頭10的往徑向之單位移動量,與照射光碟D之雷射光點徑BS幾乎相同,即可於光碟D面上幾無間隙地照射雷射光,可形成更精良之影像。而依影像記錄層之性質等種種要因亦有顯色區大於照射光點徑者,此時可考慮其顯色區之大小,決定出相鄰顯色區不重疊之單位移動量。本實施形態中因使光點徑BS大於在記錄面作記錄時(例如約20 μ m),控制部16控制馬達控制器32使光讀寫頭10僅以幾乎與此光點徑BS同之長度於徑向移動而驅動步進馬達30。近年來步進馬達30因利用微步進技術,可作以10 μ m為單位之移動量控制,如上使用步進馬達30使光讀寫頭10以20 μ m單位於徑向移動可充分實現。
如上進行使光讀寫頭10於徑向僅移動特定量之控制,則控制部16於雷射功率控制電路20指令成為目標之雷射光的寫入階值應予變更的,在以寫入階雷射光照射之際應為目標之變更後的寫入階值(步驟Sa14)。本實施形態中,形成可見影像之際的方式係,一邊維持光碟D之角速度於一定值旋轉一邊照射雷射光之CAV方式,如上使光讀寫頭10移往外周側,則線速度加大。因此,將雷射光在如此於徑向(往外周側)移動光讀寫頭10時,如上變更寫入階之目標值至比此時點為止大,依此線速度起變化亦能照射可使光碟D之影像記錄層的反射率充分變化之雷射功率。
如上實行光讀寫頭10於徑向之移動控制及改變寫入階之目標值的控制,則控制部16判別是否有形成可見影像之未處理影像資料,易言之未供給於驅動脈衝產生部35之影像資料,若無該影像資料則終止處理。
而有未供給於馬達控制器32之未處理影像資料時,回到步驟Sa7,繼續進行處理以形成可見影像。亦即,自控制部16往FIFO記憶體34轉送影像資料(步驟Sa7),判別雷射光照射位置是否已通過光碟D之基準位置(步驟Sa8)。然後,通過基準位置之際,於表示轉數之變數R加1(步驟Sa9),判別加1後之R是否奇數(步驟Sa10)。於此,R係奇數時,控制部16控制裝置各部以照射用來形成如上之可見影像的雷射光,R係偶數時進行控制以停止用來形成可見影像之雷射光照射(照射伺服階之雷射光),如上之光讀寫頭10的朝徑向之移動控制,及寫入階之目標值變更等。亦即,控制部16作控制使在一周中已於光碟D以用來形成影像之雷射光照射(包含寫入階)時,於其次一周不進行用以形成影像之雷射光照射,及該周中實施光讀寫頭10的朝徑向之移動控制等。如此在不進行影像形成之周次中實施使光讀寫頭10移動之控制、寫入階目標值之變更控制等,即可於伴隨該控制的照射位置、所照射之雷射光功率值等的變動之間無影像形成,照射位置、雷射光強度穩定時起施行用來形成影像之雷射光照射。因此可抑制,起因於如上之光讀寫頭10的徑向移動控制等之形成的可見影像之品位降低。
以上說明者乃光碟記錄裝置100之主要動作,藉光碟記錄裝置100,可不另搭載印刷機構等,盡可能利用用來於記錄面作資訊記錄之光讀寫頭10等的裝置各部,於形成有影像記錄層之光碟D的該影像記錄層照射雷射光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可見影像。
以上動作中,於本發明之第一形態,對於具有記錄影像描繪禁止區之位置資訊的預坑之構造的光碟可不作控制,而本發明之第一形態之另一實施形態中,對於無如此之預坑(有預坑亦無上述位置資訊之記錄)的光碟,亦可作控制以不於影像描繪禁止區進行影像描繪。
亦即,本發明之第一形態的另一實施形態之光碟記錄裝置係於前敘之光碟記錄裝置具有控制機構;控制成將光碟之影像記錄層的形成區,預先定出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區、及禁止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禁止區,僅於影像描繪區進行影像之描繪。
本發明之第一形態的另一實施形態之另一形態的影像描繪方法可包括控制步驟,以於影像記錄層之區域預先定出進行影像的描繪之影像描繪區及禁止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禁止區,僅於影像描繪區進行影像之描繪。
亦即,藉於影像記錄層預先定出影像描繪區及影像描繪禁止區,控制成能於定出之影像描繪禁止區不進行影像描繪,僅於影像描繪區描繪影像,可得如同前敘之光碟記錄裝置、影像描繪方法之效果。
具體言之,例如,影像記錄層之形成區的內周半徑為20.0mm時,影像描繪區預定為內周半徑20.5mm,自半徑20.0mm至20.5mm之區域預先設定為影像描繪禁止區。
以光碟記錄裝置100作說明之上述實施形態中,利用依主軸馬達11之轉動產生之FG脈衝產生之時鐘信號,亦即因根據依光碟D之旋轉量產生之時鐘信號來控制雷射光照射時序,不自光碟D側取得位置資訊等,由光碟記錄裝置100即可掌握雷射光照射位置。因此,以光碟記錄裝置100,即不受限於必須使用於影像記錄層施以形成紋路(導溝)之特殊加工等之光碟D,對於不預先形成紋路、位置資訊等之影像記錄層亦可形成對應於影像資料之可見影像。
其次說明於資訊記錄層之資訊(數位資訊)記錄。資訊記錄層係色素型時,首先使未記錄之前敘光碟以特定之記錄線速度旋轉,一邊自光讀寫頭照射雷射光。因該照射光,資訊記錄層之色素吸收該光而局部升溫,產生所欲之坑而其光學特性改變,以記錄資訊。
雷射光之記錄波形,於形成1坑之際,可為脈衝列亦可為1脈衝。對於實際記錄之長度(坑之長度)的比率則重要。
雷射光之振幅寬度係以占實際記錄之長度的20~95%為佳,30~90%更佳,35~85%又更佳。於此,記錄波形為脈衝列時,係指其和在上述範圍。
雷射光之功率隨記錄線速度而異,記錄線速度為3.5m/s時,以1~100mW為佳,3~50mW更佳,5~20mW又更佳。而記錄線速度為2倍時,雷射光功率之較佳範圍各為21 / 2 倍。
為提高記錄密度,使用於光讀寫頭之物鏡的NA以0.55以上為佳,0.60以上更佳。
本發明中,記錄光可用振盪波長350~850nm之半導體雷射。
另就資訊記錄層為相變化型者作說明。相變化型者係由前敘材質構成,可因雷射光之照射重複作結晶相及非晶相之相變化。
記錄資訊時,短時間照射經集中之雷射光脈衝,部分熔化相變化記錄層。熔化部分因熱擴散快速冷卻固化,形成非晶狀態之記錄標記。抹除時以雷射光照射記錄標記部分,加熱至資訊記錄層熔點以下、結晶溫度以上之溫度,並經徐冷使非晶狀態之記錄標記結晶化,回到原來之未記錄狀態。
實施例
其次,舉實施例更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限於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以聚碳酸酯樹脂為原料,經射出成型製作具螺旋狀導溝(紋道)之基板(厚度0.6mm)。導溝深130nm,半值寬300 nm,軌距0.74 μ m。將下述「色素A」1.50 g溶解於2,2,3,3-四氟-1-丙醇100ml調製塗液(1),以旋塗將此塗液塗於上述基板之導溝形成面側形成資訊記錄層(平均厚度:80 μ m)。其次以濺鍍法於資訊記錄層上形成銀反射層,製作第1碟片。
幾乎如同通常CD-ROM壓模之製作,製作半徑21mm至24mm之區域形成有用來形成預坑之凹凸(凸部高度等係經調整為相當於下述表1之預坑深度),半徑24mm之更外側係鏡面之壓模。首先於玻璃原盤上旋塗光阻成膜,並烘烤。之後以雷射光束記錄機依格式器產生之信號,僅於半徑24mm的更內側區域之光阻照射光束後顯像。於其上以鎳濺鍍,以電鑄製作壓模。
其次,為形成影像記錄層,使用上述壓模,經射出成型製作0.6mm厚之基板。經壓模的轉印形成之預坑深度及寬度等如下述表1。
將下述化學式所表之「色素B」1.40g及下述化學式所表之「色素C」0.60g溶解於2,2,3,3-四氟-1-丙醇100ml調製塗液(2),以旋塗法塗於上述基板,形成厚度0.1 μ m之影像記錄層。影像記錄層形成區之最內徑(影像記錄區之最內周)等如下述表1。更於影像記錄層上以濺鍍法形成80 nm厚之銀反射層製作第2碟片。
將用以貼合2片碟片之接著劑,紫外線硬化樹脂DAICUREACRYA SD640(商品名,大日本印刷油墨化學工業(股)製)擠出於第1碟片之反射層上,使第2碟片之反射層面側與第1碟片的擠出有接著劑之側貼合後,自第2碟片側壓合使紫外線硬化樹脂散開,高速旋轉下以離心力甩去多餘接著劑,形成內周至外周膜厚均勻之接著層。為使此接著劑硬化,通過第2碟片照射紫外線使接著劑硬化。此時所用之紫外線燈係高壓水銀燈,紫外線照射量0.3J/cm2
實施例2~14,比較例1~4
預坑深度、半徑方向之半值寬及影像記錄層最內徑等改為如下述表1及表2以外,如同實施例1製作光碟。
預坑深度及半徑方向之半值寬係以AFM測定基板表面而求出。第2B圖中之h1 、h2 係,由透過光譜及橢圓偏振計求出影像記錄層之平均厚度,並由基板之坑深及影像記錄層形成後以AFM測定之值求出。測定係進行3次各測定最大值及最小值,求出其平均。測定係用AFM裝置SPI3800N/SPA500(SEIKO INSTRUMENTS(股)製)及探針NCH-10V(日本VEECO(股)製)。
光碟之評估
實施例1~14,比較例1~4之光碟,用光碟機以雷射波長660nm再生,評估預坑信號品質。具體言之係用光碟機(商品名:DDU1000,PULSETEC公司製,雷射波長=660nm,數值孔徑=0.65)。結果如下述表1及表2。
表1中,實施例1、13及14係預坑形成區在影像記錄層形成區之內周側。此時分散非常之優,可得良好之信號特性。
由表1及表2之結果可確認,實施例之光碟能輕易進行涉及描繪之資訊的偵測。又,由預坑平均深度hp 在150~350nm之範圍,預坑平均半值寬390~440nm,hp +h1 -h2 為130~170nm,可確認預坑再生信號品質指標3T坑分散、3T碟面分散、11T坑分散、11T碟面分散尤為良好。而分散係信號變異之標準偏差,其大時例如3T信號被偵測為4T,成為讀取錯誤。此讀取錯誤之發生頻率低時,錯誤可予訂正,無礙於搭載在預坑之資訊的讀取,錯誤之發生頻率高,則搭載在預坑之資訊即無法正確讀取,產生碟片辨識失敗等問題。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提供,於影像記錄層內周側設有特定之影像描繪禁止區之光碟,於該光碟之影像描繪方法及光碟記錄裝置。
本發明並提供,光碟之預坑信號極性與規格極性相反時,解碼該預坑信號仍可得預坑資訊之信號處理方法,及施行該信號處理方法之信號處理裝置。
本發明並提供,於具有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的光碟之影像記錄層的影像描繪可更高度精良進行之影像描繪方法,以及可採用該影像描繪方法之光碟記錄裝置及光碟。
本發明並提供,可輕易進行涉及描繪之資訊的偵測之光碟,用以高效率製造該光碟之壓模,該光碟之製造方法,對於該光碟,解碼預坑信號可得預坑資訊之信號處理方法,及施行該信號處理方法之信號處理裝置。
本發明並又提供,於具有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的光碟之影像記錄層的影像描繪可更高度精良進行之影像描繪方法,以及可採用該影像描繪方法之光碟記錄裝置,以及光記錄媒體。
10...光讀寫頭
11...主軸馬達(旋轉驅動機構)
12...RF放大器
13...伺服電路
16...控制部
17...編碼器
18...策略電路
19...雷射驅動器
20...雷射功率控制電路
21...頻率產生器
30...步進馬達
31...馬達驅動器
32...馬達控制器
33...PLL電路
34...FIFO記憶體
35...驅動脈衝產生部
36...緩衝記憶體
53...雷射二極體
53a...前監視二極體
56...受光元件
64...聚焦致動器
65...追蹤致動器
100...光碟記錄裝置
320...編碼器
D...光碟
500...光碟
512...第1基板
514...資訊記錄層
516...第1反射層
520...第1積層體
522...第2基板
524...影像記錄層
526...第2反射層
528...第2積層體
530...接著層
600...預坑
602...影像記錄層形成區
702...印刷區
704...資訊區
706...影像記錄區
720...基板
301a...反射區
301b...非反射區
第1A圖本發明之第一形態的光碟之層構造的一例之部分切面圖。
第1B圖本發明之第二及第三形態的光碟之層構造的一例之部分切面圖。
第2A圖本發明之第一形態的光碟由影像記錄層側所見之圖。
第2B圖本發明之第二及第三形態的光碟之基板、影像記錄層及反射層的層構造之一例的部分切面圖。
第2C圖本發明之第三形態的光碟之頂視圖。
第3圖可取用本發明之光碟的光碟記錄裝置之一例的構造方塊圖。
第4圖上述光碟記錄裝置之構成要素光讀寫頭之構造圖。
第5圖用以藉上述光碟記錄裝置於上述光碟之影像記錄層形成可見影像的影像資料之內容說明圖。
第6圖上述光碟記錄裝置在於本發明之光碟的影像記錄層形成可見影像之際,用以表現影像之濃淡的雷射光之照射控制內容說明圖。
第7圖上述光碟記錄裝置對於上述光碟之影像記錄層形成可見影像之際的雷射光控制方法之說明圖。
第8圖藉上述光碟記錄裝置之構成要素雷射功率控制電路控制雷射功率之內容說明圖。
第9圖自上述光碟記錄裝置之光讀寫頭照射於上述光碟之返光的圖。
第10圖上述光碟記錄裝置之構成要素頻率產生器21依主軸馬達之旋轉量產生的FG脈衝及根據該FG脈衝產生之時鐘信號的圖。
第11圖說明上述光碟記錄裝置之動作的流程圖。
第12圖說明上述光碟記錄裝置之動作的流程圖。
第13圖記錄於上述光碟之影像記錄層的碟片ID之圖。
第14圖由上述光碟記錄裝置之上述光讀寫頭的受光元件受光之雷射光的返光之形狀圖。
第15A圖上述光碟記錄裝置之上述光讀寫頭照射於上述光碟之上述影像記錄層的雷射光光點徑(BS)大者之圖。
第15B圖上述光碟記錄裝置之上述光讀寫頭照射於上述光碟之上述影像記錄層的雷射光光點徑(BS)小者之圖。
第16圖偵測上述光碟記錄裝置之雷射光照射位置已通過上述光碟之基準位置的方法之說明圖。
第17圖偵測上述光碟記錄裝置之雷射光照射位置已通過上述光碟之基準位置的方法之說明圖。
第18圖於上述光碟之影像記錄層照射雷射光形成可見圖像時上述光碟記錄裝置之動作的說明計時圖。
第19圖由上述光碟記錄裝置照射雷射光之上述光碟的影像記錄層之圖。
第20圖於本發明之第三形態的光碟其有印刷區等者之頂視圖。
第21圖於本發明之第三形態的光碟其有印刷區等者之部分切面圖。
500...光碟
502...碟片中心
512...第1基板
514...資訊記錄層
516...第1反射層
520...第1積層體
522...第2基板
524...影像記錄層
526...第2反射層
528...第2積層體
530...接著層
600...預坑

Claims (30)

  1. 一種光碟,係包含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之光碟,其特徵為上述基板於上述影像記錄層側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之平均深度hp 在100~400nm,上述預坑凸部上之上述影像記錄層的平均厚度(h1 )與上述預坑凹部上之上述影像記錄層平均厚度(h2 )之比(h1 /h2 )在0.1~0.9,以及上述預坑凹部上之上述影像記錄層之凹陷深度(hp +h1 -h2 )在70~250nm。
  2. 一種光碟,係包含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之光碟,其特徵為上述基板於上述影像記錄層側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之平均半值寬W在200~500nm,上述預坑凸部上之上述影像記錄層的平均厚度(h1 )與上述預坑凹部上之上述影像記錄層平均厚度(h2 )之比(h1 /h2 )在0.1~0.9,以及上述預坑凹部上之上述影像記錄層之凹陷深度(hp +h1 -h2 )在70~250nm。
  3. 一種光碟,係包含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之光碟,其特徵為上述基板於上述影像記錄層側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凸部上之上述影像記錄層的平均厚度(h1 )與上述預坑凹部上之上述影像記錄層平均厚度(h2 )之比(h1 /h2 )在0.1~0.9,以及 上述預坑凹部上之上述影像記錄層之凹陷深度(hp +h1 -h2 )在70~250n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的光碟,其中上述影像記錄層包含色素化合物。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的光碟,其中上述影像記錄層係用包含有上述色素化合物之塗液經旋塗形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光碟,其中上述影像記錄層係以雷射光於大致同一軌跡照射複數次並記錄可見資訊之層;偵測雷射光照射上述預坑後之返光而進行可見資訊之記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光碟,其中上述影像記錄層係雷射光於光碟半徑方向擺動且於大致同一軌跡照射複數次並記錄可見資訊之層,偵測雷射光照射上述預坑後之返光而進行可見資訊之記錄。
  8. 一種光碟之製造方法,係包含製作壓模;接著使用該壓模,製作於形成影像記錄層之側形成有預坑的基板;及接著於該基板上形成該影像記錄層,其特徵為該壓模係用以製作設有用來形成預坑之凹凸的光碟之基板之壓模,該光碟係包含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 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之光碟,上述基板於上述影像記錄層側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之平均深度hp 在100~400nm。
  9. 一種信號處理方法,係包含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預坑區以讀取預坑信號;反轉該預坑信號之極性;及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的信號處理方法,其特徵為該光碟係包含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之光碟,上述基板於上述影像記錄層側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之平均深度hp 在100~400nm。
  10. 一種信號處理裝置,係包含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預坑區而讀取預坑信號之機構;反轉該預坑信號的極性之機構;及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之機構的信號處理裝置,其特徵為該光碟係包含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之光碟,上述基板於上述影像記錄層側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之平均深度hp 在100~400nm。
  11. 一種於光碟之可見影像描繪方法,係包含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預坑區而讀取預坑信號;反轉該預坑信號之極性;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以取得預坑資訊;及 根據該預坑資訊而描繪影像的於光碟之可見影像描繪方法,其特徵為該光碟係包含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之光碟,上述基板於上述影像記錄層側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之平均深度hp 在100~400nm。
  12. 一種光碟記錄裝置,係包含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預坑區來讀取預坑信號之機構;反轉該預坑信號之極性之機構;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以取得預坑資訊之機構;及根據該資訊而描繪影像之機構的光碟記錄裝置,其特徵為該光碟係包含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之光碟,上述基板於上述影像記錄層側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之平均深度hp 在100~400nm。
  13. 一種光記錄媒體,係具有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的光記錄媒體,其特徵為上述基板於上述影像記錄層側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之平均深度hp 在100~400nm。
  14. 一種光碟,係包含可藉雷射光之照射而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及 記錄有碟片資訊,設在比上述影像記錄層之影像描繪區更內側之預坑或紋路之光碟,其特徵為上述影像記錄層之形成區包含,描繪上述可見影像之影像描繪區,及影像之描繪被禁止之影像描繪禁止區,上述影像描繪禁止區之位置資訊係記錄在上述預坑或紋路。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光碟,其中上述影像描繪禁止區係位於影像描繪區與上述預坑或紋路之間。
  16. 一種影像描繪方法,係於光碟之影像記錄層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描繪方法,其特徵為包含以記錄有碟片資訊為其特徵而設在比影像記錄層之影像描繪區更內側,記錄於預坑或紋路的影像描繪禁止區的位置資訊之辨識;及控制成不於經辨識之影像描繪禁止區進行影像描繪,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於上述影像記錄層描繪可見影像。
  17. 一種影像描繪方法,係於光碟之影像記錄層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描繪方法,其特徵為包含於上述影像記錄層之形成區,預先定出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區,及影像描繪被禁止之影像描繪禁止區,及僅於上述影像描繪區進行影像描繪之控制,而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於上述影像記錄層描繪可見影像。
  18. 一種光碟記錄裝置,係可於光碟之影像記錄層描繪可見 影像之光碟記錄裝置,其特徵為包含辨識預坑或紋路,取得影像描繪禁止區之位置資訊的機構;及控制成不於上述影像描繪禁止區進行影像描繪之控制機構,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於上述影像記錄層,該影像記錄層之形成區包含,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區,及影像描繪被禁止之影像描繪禁止區,並且上述預坑或紋路記錄有上述影像描繪禁止區之位置資訊。
  19. 一種光碟記錄裝置,係可於具有可藉雷射光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的光碟之影像記錄層描繪影像之光碟記錄裝置,其包含將上述光碟之影像記錄層形成區,預先定出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區,及影像描繪被禁止之影像描繪禁止區2區,並控制成僅於上述影像描繪區進行影像描繪之控制機構。
  20. 一種信號處理方法,係根據以雷射光照射設有預坑之光碟而得到之返光來處理信號之信號處理方法,其包含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預坑區而讀取預坑信號,反轉上述預坑信號之極性,及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信號處理方法,其中包包含於反轉上述預坑信號之極性的前後進行等化。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信號處理方法,其中上述光碟 係具有可藉雷射光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的光碟,且於上述預坑區亦形成有上述影像記錄層。
  23. 一種信號處理裝置,係根據以雷射光照射於形成有預坑之光碟而得到之返光來處理信號之信號處理裝置,其包含以雷射光照射光碟之預坑區而讀取預坑信號之機構;反轉上述預坑信號之極性之機構;及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之機構。
  24. 一種影像描繪方法,係於包含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及在設於該影像記錄層之形成區的一部分之預坑的光碟之影像記錄層上描繪影像之影像描繪方法,其特徵為包括以雷射光照射預坑區來讀取預坑信號;反轉上述預坑信號之極性;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以取得預坑資訊;以及根據上述預坑資訊描繪影像。
  25. 一種光碟記錄裝置,係於包含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及於設在該影像記錄層之形成區的一部分之預坑的光碟之該影像記錄層上描繪影像之光碟記錄裝置,其包含以雷射光照射預坑區而讀取預坑信號之機構;反轉上述預坑信號之極性之機構;解碼經反轉之預坑信號以取得預坑資訊之機構;以及根據上述預坑資訊描繪影像之機構。
  26. 一種光碟,係包含基板、及形成於該基板上,可藉雷射 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之光碟,其特徵為於上述影像記錄層形成區內之上述基板上,由預坑記錄有涉及光碟之資訊,且上述預坑部位之反射率高於該預坑間之反射率。
  27. 一種光碟,係包含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之光碟,其特徵為上述基板於上述影像記錄層側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之平均深度hp 在100~400nm,其中上述影像記錄層係以雷射光大致於同一軌跡照射複數次並記錄可見資訊之層;偵測雷射光照射上述預坑後之返光而進行可見資訊之記錄。
  28. 一種光碟,係包含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之光碟,其特徵為上述基板於上述影像記錄層側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之平均半值寬W在200~500nm,其中上述影像記錄層係以雷射光大致於同一軌跡照射複數次並記錄可見資訊之層;偵測雷射光照射上述預坑後之返光而進行可見資訊之記錄。
  29. 一種光碟,係包含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之光碟,其特徵為上述基板於上述影像記錄層側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之平均深度hp 在100~400nm,其中上述影像記錄層係雷射光於光碟半徑方向擺動且於約略同一軌跡照射複數次並記錄可見資訊之層,偵測雷射光照射上述預坑後之返光而進行可見資訊之記錄。
  30. 一種光碟,係包含基板、及形成於上述基板上可藉雷射光之照射描繪可見影像之影像記錄層之光碟,其特徵為上述基板於上述影像記錄層側表面形成有預坑,上述預坑之平均半值寬W在200~500nm,其中上述影像記錄層係雷射光於光碟半徑方向擺動且於約略同一軌跡照射複數次並記錄可見資訊之層,偵測雷射光照射上述預坑後之返光而進行可見資訊之記錄。
TW095132137A 2005-08-31 2006-08-31 光碟及其製造方法、信號處理方法、信號處理裝置、影像描繪方法、光碟記錄裝置、及光記錄媒體 TWI4302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52426 2005-08-31
JP2005284692 2005-09-29
JP2005284693A JP2007095195A (ja) 2005-09-29 2005-09-29 光ディスク、画像描画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2006230545A JP4637800B2 (ja) 2005-08-31 2006-08-28 光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スタンパー、信号処理方法、信号処理装置、画像描画方法、並びに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2006232021A JP2007122848A (ja) 2005-09-29 2006-08-29 信号処理方法、信号処理装置、画像描画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15279A TW200715279A (en) 2007-04-16
TWI430268B true TWI430268B (zh) 2014-03-11

Family

ID=37808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32137A TWI430268B (zh) 2005-08-31 2006-08-31 光碟及其製造方法、信號處理方法、信號處理裝置、影像描繪方法、光碟記錄裝置、及光記錄媒體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29231A1 (zh)
EP (1) EP1930893B1 (zh)
KR (1) KR20080041273A (zh)
TW (1) TWI430268B (zh)
WO (1) WO20070268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54559B2 (ja) 2005-09-30 2010-04-21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画像形成装置
TWI376687B (en) 2005-09-30 2012-11-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thereon
JP4689426B2 (ja) 2005-09-30 2011-05-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システム、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画像描画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
JP2008179068A (ja) * 2007-01-25 2008-08-07 Fujifilm Corp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可視情報記録方法
JP2008179067A (ja) * 2007-01-25 2008-08-07 Fujifilm Corp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可視情報記録方法
US7724627B2 (en) * 2007-04-22 2010-05-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ncoder spokes detection prior to forming image on optically writable label surface of optical disc
US20100260023A1 (en) * 2007-11-24 2010-10-14 Janssen Matthew J Virtual spoke signals for controlling optical disc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25184B2 (ja) * 1987-05-29 1996-08-14 日本コロムビア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媒体
US5274623A (en) * 1990-07-19 1993-12-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high modulation degree
JPH10112068A (ja) * 1996-10-04 1998-04-28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及び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EP1102248A4 (en) * 1998-07-28 2004-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OPTICAL DISC AND OPTICAL DISC DRIVE
JP4278820B2 (ja) * 2000-03-31 2009-06-1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
JP2001344812A (ja) * 2000-06-02 2001-12-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
KR100455078B1 (ko) * 2000-10-23 2004-11-06 미쯔이카가쿠 가부시기가이샤 광기록매체
JP3577005B2 (ja) * 2001-06-27 2004-10-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図形書き込み方法
JP3956756B2 (ja) * 2001-10-31 2007-08-08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US6775839B1 (en) * 2002-03-15 2004-08-10 O'brien Patrick J. Optical storage device with print layer surface feature
US7394738B2 (en) * 2002-03-20 2008-07-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dentifying optical disc properties from information read from label side of optical disc
JP4062976B2 (ja) * 2002-05-31 2008-03-19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へ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797285B2 (ja) * 2002-06-28 2006-07-12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の動作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該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012925B2 (ja) * 2003-09-30 2007-11-2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データ記録装置
JP4213568B2 (ja) * 2003-11-18 2009-01-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方法
JP4408106B2 (ja) * 2005-04-14 2010-02-03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スタン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41273A (ko) 2008-05-09
US20090129231A1 (en) 2009-05-21
WO2007026813A1 (ja) 2007-03-08
TW200715279A (en) 2007-04-16
EP1930893A1 (en) 2008-06-11
EP1930893A4 (en) 2009-07-29
EP1930893B1 (en) 201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0268B (zh) 光碟及其製造方法、信號處理方法、信號處理裝置、影像描繪方法、光碟記錄裝置、及光記錄媒體
JP4689426B2 (ja) 光ディスクシステム、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画像描画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
JP5042995B2 (ja)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EP1771842A1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method
JP4637800B2 (ja) 光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スタンパー、信号処理方法、信号処理装置、画像描画方法、並びに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US20080274332A1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and Stamp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07095273A (ja) 信号処理方法、信号処理装置、画像描画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2005149644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JP2007122848A (ja) 信号処理方法、信号処理装置、画像描画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
JP2008159194A (ja)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08059700A (ja) 光記録媒体
JP2008059701A (ja) 光記録媒体
JP2006107620A (ja) 光ディスク
KR20080039888A (ko) 광 기록 디스크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8041152A (ja) 光記録媒体用スタンパの製造方法
JP2007095195A (ja) 光ディスク、画像描画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2007102866A (ja) 光ディスク、光記録装置、光記録方法
JP2007102913A (ja)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02858A (ja) 光ディスク
JP2006260750A (ja)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基板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スタンパ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85167A (ja) 光記録媒体
JP2006031882A (ja)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6031899A (ja) 光ディスク
JP2006040440A (ja) 光ディスクに対する画像記録方法
JP2006031883A (ja) 光ディス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