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1149B - 可快速調整定位之虎鉗 - Google Patents

可快速調整定位之虎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1149B
TWI421149B TW100142919A TW100142919A TWI421149B TW I421149 B TWI421149 B TW I421149B TW 100142919 A TW100142919 A TW 100142919A TW 100142919 A TW100142919 A TW 100142919A TW I421149 B TWI421149 B TW I4211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king
pressing
hole
pressing member
fixing se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2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1136A (zh
Inventor
Chun Te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Rexon Ind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xon Ind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Rexon Ind Corp Ltd
Priority to TW100142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114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21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1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1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1149B/zh

Links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Description

可快速調整定位之虎鉗
本發明與虎鉗有關,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快速調整定位而完成工件定位的虎鉗。
一般在對工件進行加工作業前,通常必須要將工件固定在一工作表面,以便進行後續加工,而在工件的固定上,大多是使用一虎鉗將待加工的工件夾持固定住,就習用虎鉗的結構來說,主要是利用可縱向移動的定位桿來完成工件的定位。
美國公告第5,913,509號專利案揭露出一種虎鉗,其主要是藉由按壓壓鈕來迫使壓鈕之迫緊部或螺紋部與夾桿分離,讓夾桿可以快速地相對固定座上下位移,待夾桿之底端抵住工件時,再釋放壓鈕而讓彈性件將壓鈕推到按壓前的位置,使夾桿被壓鈕之迫緊部或螺紋部定位住而無法移動,藉以完成工件的夾持。然而在前述專利案中,若壓鈕所受的的推力不足以讓壓鈕之迫緊部或螺紋部與夾桿確實分離時,夾桿很容易受到干涉而無法順暢地上下位移,導致操作上的不方便,再者,夾桿的螺紋部極易受外物碰撞受損而影響夾桿上下移動的順暢,此外,彈性件設置在固定座內,不易組裝維修,且經長期使用後會有彈性疲乏的狀況,如此將會造成壓鈕所受到的彈性作用力不足,連帶會影響壓鈕之迫緊部或螺紋部對夾桿的定位效果。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虎鉗,其操作方便,並可快速地且穩固地完成工件的定位。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虎鉗包含有一固定座、一壓制件、一制動件,以及一彈性件,其中,該壓制件穿設於該固定座且可沿其本身軸向相對固定座上下位移;該制動件可偏擺地設於該固定座且具有一供該壓制件穿設之制動孔,當該制動件位於一制動位置時,該制動件之制動孔的孔壁與該壓制件之表面之間形成干涉,使該壓制件無法相對該固定座上下位移,當該制動件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制動件之制動孔的孔壁與該壓制件之表面之間未形成干涉,使該壓制件能相對該固定座上下位移,此時便能快速地完成工件的定位;該彈性件設於該固定座與該制動件之間,用以將該制動件保持在該制動位置。
在本發明所提供之虎鉗中,更包含有一控制桿、一連動件,以及一彈性件,該控制桿樞設於該固定座且具有一控制端,該控制端伸入該固定座之一第一安裝部內,該連動件套設於該壓制件且與該控制桿之控制端抵接,可受該控制桿之控制端的抵壓而連動該壓制件向下移動,該彈性件套設於該壓制件且頂抵於該連動件,用以提供回復的力量給該連動件。藉此,使用者可在該壓制件之底端抵住工件時進行微調,以確保該壓制件能夠穩固地將工件定位住。
在本發明所提供之虎鉗中,該固定座具有一座體及一支撐桿,該座體之一端具有一供該壓制件穿設之第一貫孔,該座體之另一端具有一第二貫孔,該支撐桿可上下位移地穿設於該座體之第二貫孔。藉此,使用者可依照實際需要調整該座體與工件之間的距離。
為了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結構、特徵及功效所在,茲列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下列圖式說明如後。
請先參閱第一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虎鉗10,包含有一固定座20、一壓制件30、一制動件40、一彈性件50,以及一微調組件60。
如第二圖所示,固定座20具有一座體21、一支撐桿23,以及一迫緊件25,其中,座體21係由板金件一體成型所製成,座體21之一端具有一第一安裝部27,第一安裝部27具有縱向貫穿之一第一貫孔272,座體21之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安裝部29,第二安裝部29具有縱向貫穿之一第二貫孔292與橫向連通第二貫孔292之一迫緊孔294,迫緊孔294之孔壁具有螺紋;支撐桿23穿設於座體21之第二貫孔292,使得座體21能沿著支撐桿23之軸向上下位移;迫緊件25為一旋鈕,係螺接於座體21之迫緊孔294內且迫緊支撐桿23之表面,用以定位座體21的位置。藉此,使用者便能依據實際需求調整座體21與工件之間的距離,而在此需要加以說明的是,若不需要前述可調整座體21距離的功能,支撐桿23可直接固設或一體成型於座體21之第二安裝部29,此時的固定座20即可不配置迫緊件25。
壓制件30具有一軸桿32與一壓板34,其中,軸桿32穿設於固定座20之第一貫孔272內,使得軸桿32能沿著本身軸向相對固定座20上下位移;壓板34藉由一螺絲36鎖固於軸桿32之底端,用以穩固地夾持定位工件。
制動件40具有一按壓部42、一由按壓部42一體延伸之傾斜連接部44,以及一由傾斜連接部44一體延伸之勾部46,其中,傾斜連接部44與勾部46之交界處貫穿形成一供壓制件30之軸桿32穿設之制動孔48,制動孔48具有一分布在按壓部48之第一部分482及一分布在傾斜連接部44之第二部分484,使得制動孔48分布在按壓部42的面積大於分布在傾斜連接部44的面積,而勾部46則勾扣於固定座20之第一安裝部27的側邊。藉此,當制動件40之按壓部42未受外力按壓時,制動件40係位於一制動位置P1,如第三圖A所示,制動孔48之第一部分482的孔壁及第二部分484之底端會同時與壓制件30之軸桿32的表面之間形成干涉,如第三圖B所示,使壓制件30無法相對固定座20上下位移,當制動件40之按壓部42受外力按壓而讓制動件40偏擺至一釋放位置P2時,如第四圖A所示,制動孔48之第一部分482與第二部分484會同時與壓制件30之軸桿32的表面之間解除干涉狀態,此時制動孔48的孔徑會略大於壓制件30之軸桿32的外徑,如第四圖B所示,使壓制件30能相對固定座20上下位移。
第一彈性件50套設於壓制件30之軸桿32,並且位於固定座20之座體21與制動件40之按壓部42之間,用以提供彈力將制動件40保持在制動位置P1。
如第二及三圖A所示,微調組件60具有一控制桿62、一連動件64,以及一第二彈性件66,其中,控制桿62藉由一樞軸68樞設於固定座20之座體21且具有一控制端622,控制端622係伸入座體21之第一安裝部27內;連動件64具有一供壓制件30之軸桿32穿設之穿孔642,並以其一端與控制桿62之控制端622抵接;第二彈性件66套設於壓制件30之軸桿32,並頂抵於連動件64之底面,用以提供回復的力量給連動件64。藉此,當控制桿62未受外力作用時,連動件64之一端不會受到控制桿62之控制端622的抵壓,如第四圖A所示,此時的連動件64之穿孔642的孔壁與壓制件30之軸桿32的表面之間未形成干涉,如第五圖B所示,當控制桿62受外力作用產生樞轉時,連動件64之一端會受到控制桿62之控制端622的抵壓而產生偏擺,迫使連動件64之穿孔642的孔壁與壓制件30之軸桿32的表面之間形成干涉,如第五圖C所示,同時連動件64會向下移動而透過與壓制件30之軸桿32之間的干涉來連帶壓制件30移動相同的距離,如第五圖A所示,接著當釋放控制桿62之後,連動件64會受到第二彈性件66的彈力作用而回復至第五圖B所示之位置,壓制件30則是保持在向下移動後的狀態,因此,只要使用者反覆地操作控制桿62,便可讓壓制件30持續向下移動來達到微調的效果。
經由上述結構可知,當要夾持固定工件時,使用者可先施力按壓制動件40之按壓部42,使制動件40偏擺至如先施力按壓制動件40之按壓部42,使制動件40偏擺至如第四圖A所示之釋放位置P2,此時便能快速地下拉壓制件30,直到壓制件30之壓板34抵住工件之後,即可釋放制動件40之按壓部42而讓制動件40回復到如第五圖A所示之制動位置P1,接著使用者可再對控制桿62反覆地向上拉提,如第四圖A及第五圖A所示,讓連動件64受控制桿62之帶動而迫使壓制件30不斷地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以微調壓制件30之壓板34與工件之間的間距,進而完成工件的夾持固定。
綜上所陳,本發明之虎鉗10透過解除制動件40與壓制件30之間的干涉狀態,使壓制件30可快速地相對固定座20上下位移,用以快速地完成工件的定位,另外再利用控制桿62之反覆作動,使壓制件30與工件之間的距離能夠再進行微調,用以將工件穩固地定位在工作表面。
本發明於前揭實施例中所揭露的構成元件,僅為舉例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案之範圍,其他等效元件的替代或變化,亦應為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0...虎鉗
20...固定座
21...座體
23...支撐桿
25...迫緊件
27...第一安裝部
272...第一貫孔
29...第二安裝部
292...第二貫孔
294...迫緊孔
30...壓制件
32...軸桿
34...壓板
36...螺絲
40‧‧‧制動件
42‧‧‧按壓部
44‧‧‧傾斜連接部
46‧‧‧勾部
48‧‧‧制動孔
482‧‧‧第一部分
484‧‧‧第二部分
P1‧‧‧制動位置
P2‧‧‧釋放位置
50‧‧‧彈性件
60‧‧‧微調組件
62‧‧‧控制桿
622‧‧‧控制端
64‧‧‧連動件
642‧‧‧穿孔
66‧‧‧第二彈性件
68‧‧‧樞軸
第一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A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局部剖視圖,主要顯示制動件位於制動位置之狀態。
第三圖B為第三圖A之局部放大圖。
第四圖A類同第三圖A,主要顯示制動件位於釋放位置之狀態。
第四圖B為第四圖A之局部放大圖。
第五圖A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另一局部剖視圖,主要顯示壓制件進行高度微調之狀態。
第五圖B為第五圖A之局部放大圖,主要顯示連動件之穿孔的孔壁與壓制件之軸桿之間未形成干涉。
第五圖C類同於第五圖B,主要顯示連動件之穿孔的孔壁與壓制件之軸桿之間形成干涉。
10...虎鉗
20...固定座
21...座體
23...支撐桿
25...迫緊件
27...第一安裝部
29...第二安裝部
30...壓制件
32...軸桿
34...壓板
40...制動件
48...制動孔
50...彈性件
62...控制桿

Claims (6)

  1. 一種可快速調整定位之虎鉗,包含有:一固定座;一壓制件,可沿其本身軸向位移地穿設於該固定座;一制動件,可於一制動位置與一釋放位置之間偏擺地設於該固定座,並具有一供該壓制件穿設之制動孔,當該制動件位於該制動位置時,該制動件之制動孔的孔壁與該壓制件之表面之間形成干涉,使該壓制件無法相對該固定座位移,當該制動件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制動件之制動孔的孔壁與該壓制件之表面之間未形成干涉,使該壓制件能相對該固定座位移;以及一彈性件,設於該固定座與該制動件之間,用以將該制動件保持在該制動位置;其中該固定座之一端具有一第一安裝部,該第一安裝部具有縱向貫穿之一第一貫孔,用以供該壓制件穿設;其中該制動件具有一按壓部、一由該按壓部一體延伸之傾斜連接部,以及一由該傾斜連接部一體延伸之勾部,該制動孔形成於該按壓部與該傾斜連接部之交界處,該勾部勾扣於該固定座之第一安裝部的側邊;其中該制動孔分布在該按壓部的面積大於分布在該傾斜連接部的面積。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快速調整定位之虎鉗,更包含有一微調組件,係具有一控制桿、一連動件,以及一彈性件,該控制桿樞設於該固定座且具有一控制端,該控制端 伸入該固定座之第一安裝部內,該連動件套設於該壓制件且與該控制桿之控制端抵接,可受該控制桿之控制端的抵壓而連動該壓制件向下移動,該彈性件套設於該壓制件且頂抵於該連動件,用以提供回復的力量給該連動件。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快速調整定位之虎鉗,其中該連動件具有一供該壓制件穿設之穿孔,當該連動件受該控制桿之控制端的抵壓時,該連動件之穿孔的孔壁與該壓制件的表面之間形成干涉,當該連動件未受該控制桿之控制端的抵壓時,該連動件之穿孔的孔壁與該壓制件的表面之間未形成干涉。
  4. 一種可快速調整定位之虎鉗,包含有:一固定座;一壓制件,可沿其本身軸向位移地穿設於該固定座;一制動件,可於一制動位置與一釋放位置之間偏擺地設於該固定座,並具有一供該壓制件穿設之制動孔,當該制動件位於該制動位置時,該制動件之制動孔的孔壁與該壓制件之表面之間形成干涉,使該壓制件無法相對該固定座位移,當該制動件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制動件之制動孔的孔壁與該壓制件之表面之間未形成干涉,使該壓制件能相對該固定座位移;以及一彈性件,設於該固定座與該制動件之間,用以將該制動件保持在該制動位置;其中該固定座之一端具有一第一安裝部,該第一安裝部具有縱向貫穿之一第一貫孔,用以供該壓制件穿設; 其中該固定座具有一座體及一支撐桿,該座體之一端具有該第一安裝部,該座體之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安裝部,該第二安裝部具有縱向貫穿之一第二貫孔,該支撐桿可上下位移地穿設於該座體之第二貫孔。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可快速調整定位之虎鉗,其中該座體係一體成型的板金件。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可快速調整定位之虎鉗,其中該彈性件套設於該壓制件。
TW100142919A 2011-11-23 2011-11-23 可快速調整定位之虎鉗 TWI421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2919A TWI421149B (zh) 2011-11-23 2011-11-23 可快速調整定位之虎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2919A TWI421149B (zh) 2011-11-23 2011-11-23 可快速調整定位之虎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1136A TW201321136A (zh) 2013-06-01
TWI421149B true TWI421149B (zh) 2014-01-01

Family

ID=49032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2919A TWI421149B (zh) 2011-11-23 2011-11-23 可快速調整定位之虎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114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3509A (en) * 1997-01-14 1999-06-22 Black & Decker Inc. Clamp for a power tool
TWM283719U (en) * 2005-06-20 2005-12-21 Ferng-Jong Liou Improved transmitting structure of clamping tool
TWM309488U (en) * 2006-09-27 2007-04-11 Bo-Ren Zheng Improved clasping and releasing device of clamp
CN201023545Y (zh) * 2007-05-11 2008-02-20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后悬挂装配夹具
CN201164975Y (zh) * 2008-03-07 2008-12-17 汶定踱 落地虎钳
CN201304631Y (zh) * 2008-11-21 2009-09-09 天津天汽模车身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车身的装焊夹具定位销手动推进装置
TWM374395U (en) * 2009-08-31 2010-02-21 Wei-Chen Deng Safety device of quick action toggle clamp
CN101310931B (zh) * 2007-05-24 2010-06-02 纬泰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直角定位装置、大力钳和f夹
TW201041699A (en) * 2009-05-19 2010-12-01 Pard Hardware Ind Co Ltd Improved pliers structure
TWM413575U (en) * 2011-04-13 2011-10-11 Ehoma Ind Corp Clamp capable of quickly regulating adjusted span rang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3509A (en) * 1997-01-14 1999-06-22 Black & Decker Inc. Clamp for a power tool
TWM283719U (en) * 2005-06-20 2005-12-21 Ferng-Jong Liou Improved transmitting structure of clamping tool
TWM309488U (en) * 2006-09-27 2007-04-11 Bo-Ren Zheng Improved clasping and releasing device of clamp
CN201023545Y (zh) * 2007-05-11 2008-02-20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后悬挂装配夹具
CN101310931B (zh) * 2007-05-24 2010-06-02 纬泰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直角定位装置、大力钳和f夹
CN201164975Y (zh) * 2008-03-07 2008-12-17 汶定踱 落地虎钳
CN201304631Y (zh) * 2008-11-21 2009-09-09 天津天汽模车身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车身的装焊夹具定位销手动推进装置
TW201041699A (en) * 2009-05-19 2010-12-01 Pard Hardware Ind Co Ltd Improved pliers structure
TWM374395U (en) * 2009-08-31 2010-02-21 Wei-Chen Deng Safety device of quick action toggle clamp
TWM413575U (en) * 2011-04-13 2011-10-11 Ehoma Ind Corp Clamp capable of quickly regulating adjusted span ran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1136A (zh) 2013-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40609B1 (en) Clamping fixture
US8702077B2 (en) Quick clamp
AU2014100207A4 (en) Clamping and spreading tool
EP0892182A1 (en) Adjustable handle assembly
CA2757120C (en) Quick release bench vise system
US20080088071A1 (en) Release mechanism of bar clamp
TW201111096A (en) Positioning device used for supporting rack
US20090172927A1 (en) Holding device
JP2010023196A (ja) クランプの固定具
US7007936B2 (en) Spring clamp
US20130269491A1 (en) Hand tool with pivotable shank
TWI421149B (zh) 可快速調整定位之虎鉗
JP6280914B2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JP4404895B2 (ja) 一般的に光学および写真装置用の高速方向付けヘッド
US6101906A (en) Adjustable spanner having releasable engagement securing mechanism
US20080143153A1 (en) Seat rod of a bicycle
US20050160567A1 (en) Auxiliary locating mechanism for spring clamp
US20070012729A1 (en) Glue gun apparatus with remote operating mechanism
JP4836673B2 (ja) クランプ装置
TWI670194B (zh) 自行車工作台之夾具
JP4549337B2 (ja) マニュアルブレーキ装置の張力調整機構
CA2616482A1 (en) Holding device
JP5207764B2 (ja) 釣り竿
JP5686665B2 (ja) 樹脂管の加工装置
KR101584713B1 (ko) 차량 시트용 워크인 가동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