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7812B - 具有箭羽狀翼片之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 - Google Patents

具有箭羽狀翼片之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7812B
TWI417812B TW98142720A TW98142720A TWI417812B TW I417812 B TWI417812 B TW I417812B TW 98142720 A TW98142720 A TW 98142720A TW 98142720 A TW98142720 A TW 98142720A TW I417812 B TWI417812 B TW I4178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prevention unit
unit according
rotary pull
pull preven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42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2172A (en
Inventor
Toru Seki
Shinya Izawa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Kinsen Kika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Kinsen Kikai Kk filed Critical Nippon Kinsen Kikai Kk
Publication of TW201112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2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7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7812B/zh

Link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Description

具有箭羽狀翼片之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箭羽狀翼片之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是用來防止藉由將有價紙券上所連接的線拉回而從書面處理裝置的內部將有價紙券不當地抽取。
裝載於自動販賣機、貨幣兌換機、自動提款機、自動存款機、遊戲機等的紙幣鑑別裝置,為了防止抽取紙幣的不當行為(在所插入的紙幣的鑑別動作完成之後,將事先固定在紙幣的後端之線、繩子或帶子等的抽拉手段拉回),通常是設有用來防止連結於抽拉手段的紙幣被拉回之紙幣抽拉防止裝置。
例如下述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紙幣處理裝置,是在凸狀彎曲的通路面(用來形成彎曲的紙幣通路)上設置沿著紙幣搬送方向的長溝槽,將複數個長溝槽沿著紙幣通路的橫越方向排列,且具備從複數個長溝槽的各側壁或底面突出之突起。該紙幣處理裝置,是在突起設置:傾斜配置在長溝槽的底面側而將和紙幣一起搬送的線誘導至長溝槽內之第1面、以水平或比第1面更小的角度傾斜配置在長溝槽的底面側而阻止一旦進入長溝槽內之線脫離長溝槽之第2面。貼合在所搬送的紙幣上之線無法沿著長溝槽的側壁移動而進入長溝槽內時,被突起的第1面誘導的線會朝向長溝槽的底部移動。到達長溝槽底部的線,被突起的第2面拘束在長溝槽的內部而無法返回紙幣通路內。因此,若將貼合在紙幣上的線拉回,紙幣會卡止在長溝槽的側壁,而阻止紙幣進一步往拉回方向移動,以防止紙幣被抽取。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338593號公報
然而,具有突起的側壁無法旋轉之上述專利文獻1的紙幣處理裝置,即使將連接於紙幣之線拉回,設置在長溝槽的側壁之一列突起很難將線卡止,若線無法卡止於突起,線會朝抽拉方向移動,而有紙幣被不當抽取的危險。
於是,本發明之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具有箭羽狀翼片之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可防止藉由拉回連接於有價紙券之抽拉手段來抽取已經收容或堆疊於關連裝置內之有價紙券。此外,本發明之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具有箭羽狀翼片之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具備:讓連接於有價紙券之抽拉手段捲繞而防止書面的不當抽取之可旋轉的轉子。
本發明之具有箭羽狀翼片之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21),係具備轉子(22)、將轉子支承成可旋轉之支承框架(43)。轉子(22)係具備:在同軸上配置成一列且互相隔著間隔之複數個盤體(25)、朝向隔著間隔相鄰接之盤體(25)之相對向的徑向面(25a)而從盤體(25)之至少一方的徑向面(25a)往軸向突出之箭羽狀的複數個翼片(26)。各翼片(26)係具備:形成於翼片(26)的徑向外側緣之朝徑向外側漸細的導引面(26a)、形成於翼片(26)的徑向內側緣之顎部(26b)。轉子(22)和沿著盤體(25)的各外緣(與所搬送的紙券(70)接觸)而被搬送的紙券(70)一起旋轉,讓連接於紙券(70)之抽拉手段(71)沿著翼片(26)之漸細的導引面(26a)朝徑向內側移動後卡止於翼片(26)的顎部(26b),藉此,讓抽拉手段(71)纏繞在轉子(22)及單數或複數個翼片(26)上而防止紙券(70)被不當抽取。
本發明之具有箭羽狀翼片之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之前述目的及優點以及其他目的和其他優點,根據參照所附圖式而說明之較佳實施形態的下述說明即可明白。
適用於書面處理裝置或紙幣鑑別裝置之本發明的具有箭羽狀翼片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之相關實施形態,參照第1圖至第29圖來說明。
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紙幣鑑別裝置係具備:組裝有本發明的有價紙券用滾子裝置之搬送裝置(D)、可拆裝地裝設或連結於搬送裝置(D)之識別裝置(H)。
如第8圖至第14圖所示,搬送裝置(D)係具備本發明的具有箭羽狀翼片之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21)。如第11圖至第14圖所示,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21)係具備:支承框架(43)、被支承框架(43)支承成可旋轉之轉子(22)、在沿著盤體(25)的各外緣搬送紙券時讓轉子(22)旋轉之轉子驅動裝置(23)。如第16圖所示,轉子(22)係具備:在支承框架(43)上被支承成可旋轉且在同軸上排成一列之複數個滾子(24)、被滾子(24)支承在同軸上且構成轉子驅動裝置(23)一部分並和滾子(24)一體地旋轉之轉子滑輪(36、37)。如第16圖至第21圖所示,滾子(24)係具備:圓柱部(29)、固定於圓柱部(29)且從圓柱部(29)往徑向外側延伸之複數個盤體(25)、從互相隔著間隔配置之複數個盤體(25)之各徑向面(25a)朝向相對向的滾子(24)之盤體(25)的徑向面(25a)而往盤體(25)的軸向突出之複數個箭羽狀翼片(26)。
換言之,一方的盤體(25)之一方的徑向面(25a)係具備:朝向隔著間隔相鄰接之另一方的盤體(25)之相對向的徑向面(25a)而往軸向突出之翼片(26);隔著間隔相鄰接之另一方的盤體(25)之相對向的徑向面(25a)則具備:朝向一方的盤體(25)之一方的徑向面(25a)而往軸向且朝相反方向突出之翼片(26)。一方及另一方的徑向面(25a)之最接近的2個翼片(26)成為一對,在一對的翼片(26)之間形成圓周方向的間隙(47)。在圖示的實施形態,盤體(25)之各徑向面(25a)是具備:以90度的等角度間隔形成於徑向面(25a)上之4個軸向翼片(26);各盤體(25)是具備:形成有朝軸向突出的翼片(26)之背靠背的徑向面(25a)。然而,按照需要在盤體(25)的各徑向面(25a)設置:以規則或不規則的角度間隔形成在徑向面(25a)上之2個或2個以上的翼片(26)亦可。滾子(24),可藉由選自ABS樹脂、聚醯胺樹脂、聚縮醛樹脂、聚碳酸酯樹脂當中的材料而一體地形成。第16圖所示的轉子(22),雖是具備3個滾子(24)和配置於相鄰滾子(24)間之轉子滑輪(36、37),但滾子(24)數目、轉子滑輪(36、37)的數目及形狀,乃是熟習此技術人士按照需要所能適當決定的。
如第17圖至第20圖所示,在各滾子(24)之兩側面的圓柱部(29),形成有扇狀的凹部(44),如第16圖及第22圖所示,在轉子滑輪(36、37)之兩側面的凸座(29a)形成有:與各滾子(24)的圓柱部(29)之扇狀凹部(44)具有互補形狀的扇狀的突起(45)。若形成於轉子滑輪(36、37)的凸座(29a)之扇狀突起(45)和形成於各滾子(24)的圓柱部(29)之扇狀凹部(44)互相嵌合,可成為相鄰的轉子滑輪(36、37)和滾子(24)一體地旋轉之嵌合一體化構造。換言之,只要將至少一對的扇狀凹部(44)和扇狀突起(45)形成在滾子(24)的圓柱部(29)及轉子滑輪(36、37)之一方和另一方,並使扇狀突起(45)嵌合於扇狀凹部(44),即可將相鄰的滾子(24)和轉子滑輪(36、37)有效且強固地接合,而形成沿軸向機械性地連結且一體地旋轉之嵌合構造。嵌合一體化構造,不並限定於扇形突起和凹部的形狀,也能形成具有圓筒狀截面、矩形截面、或其他截面的形狀。作為其他手法,可將複數個盤體(25)及圓柱部(29)和單一的滾子(24)一體成形,或藉由熔接、黏著來連結在一起。各盤體(25),相對於其中心軸具有對稱的形狀。
如第12圖及第13圖所示,支承框架(43)係具備用來支承轉子(22)的托架(28)。為達成此目的,第16圖所示的托架(28)係具備:與滾子(24)(相對於固定的凸座(28a)可平順地旋轉)的圓柱部(29)相對向且直接接觸之一對的凸座(28a)。若在轉子(22)的軸向端部配置轉子滑輪(36、37),可不設置突起(45)而讓轉子滑輪(36、37)的凸座(29a)和托架(28)的凸座(28a)直接接觸。托架(28)可藉由選自ABS樹脂、聚醯胺樹脂、聚縮醛樹脂、聚碳酸酯樹脂或其等的混合組成物當中的樹脂材料,或是金屬材料來形成。
如第12圖至第15圖所示,轉子驅動裝置(23)係具備:被保持於支承框架(43)內之驅動馬達(32)、被保持於支承框架(43)內而藉由驅動馬達(32)驅動之小齒輪(93)及傳遞齒輪(94~100)所構成之齒輪裝置(33)、藉由齒輪裝置(33)驅動之驅動滑輪(34、35)、捲繞在滾子裝置(21)的轉子滑輪(36、37)和驅動滑輪(34、35)上之驅動皮帶(38、39)、將驅動皮帶(38、39)保持在既定位置上之複數個惰輪(40)。在沿著盤體(25)的外緣(與被搬送的紙幣(70)接觸)搬送紙幣(70)時,藉由驅動馬達(32)的動作而使轉子滑輪(36、37)和轉子(22)一體地旋轉。在紙幣(70)通過抽拉防止單元(21)時,驅動皮帶(38、39)具有將紙幣(70)進一步往傾斜路(63)的出口搬送的功能。支承框架(43)是將轉子驅動裝置(23)及抽拉防止單元(21)一體地支承。
在第16圖所示的實施形態,轉子(22)係具備支承軸(31),其兩端被形成在托架(28)之凸座(28a)的中心之對應凹部(30)所支承。在滾子(24)的圓柱部(29)內形成貫通孔(24a),如第22圖所示,在轉子滑輪(36、37)之凸座(29a)形成有同樣的貫通孔(36a、37a)。支承軸(31)配置在滾子(24)的貫通孔(24a)和轉子滑輪(36、37)的貫通孔(36a、37a)內,轉子(22)被支承軸(31)支承成可旋轉。各滾子(24)的圓柱部(29)和轉子滑輪(36、37)的凸座(29a)是採用一體形成構造,或藉由機械性連接、熔接等的連接手段來連接,若使用各滾子(24)的圓柱部(29)和轉子滑輪(36、37)的凸座(29a)作為中心軸,不須使用支承軸(31)即可在托架(28)將滾子(24)支承成可旋轉。
如第17圖至第21圖所示,在各翼片(26)的徑向外側緣形成漸細的導引面(26a),在翼片(26)的徑向內側緣形成顎部(26b),在導引面(26a)和顎部(26b)之間的翼片(26)的前端形成鉤部(46),各翼部(26)整體是形成大致箭羽狀或三角形。能以平坦、彎曲或平坦和彎曲所組合成的傾斜面的形式來形成漸細的導引面(26a)。能以平坦、彎曲或平坦和彎曲所組合成的平面的形式來形成顎部(26b),或是能形成相對於滾子(24)的中心軸呈平行或傾斜的顎部(26b)。為便於圖示,是將一對翼部26用翼部27表示,而如第20圖及第21圖所示般,4個翼片(27a)是沿著軸線(L1 )(朝順時針方向離徑向中心線(L0 )一定距離(P))以90度的角度間隔形成於盤體(25)的各徑向面(25a),軸線(L1 )和徑向中心線(L0 )互相平行。相對於此,在隔著間隔相鄰接之盤體(25)之相對向的徑向面(25a)形成虛線所示之4個翼片(27b),翼片(27a)及翼片(27b),亦即翼片(26)是沿著軸線(L1 )(朝順時針方向離徑向中心線(L0 )一定距離(P))以90度的角度間隔來形成。4個翼片(27b)和4個翼片(27a),是互相朝相反方向成對地交互突出,且相對於徑向中心線(L0 )形成互相對稱。如此般,各翼片(26),是形成在離徑向中心線(L0 )(通過盤體(25)的中心軸)距離(P)的位置,翼片(26)之各導引面(26a),是形成平行於包含徑向中心線(L0 )之長方向的中心面之箭羽狀或三角形。
如第17圖及第18圖所示,形成在翼片(26)前端之鉤部(46),是在寬度方向朝內側,亦即在圓周方向朝徑向內側從翼片(26)突出,以防止線、繩子、帶子等的抽拉工具71從形成在顎部(26b)和圓柱部(29)之間的捕捉空間(26c)脫離,如此可防止紙幣(70)被不當地抽取。如第17圖所示,各翼片(26),是朝向隔著空間相鄰接之盤體(25)的相對向的徑向面(25a)而從盤體(25)之徑向面(25a)大致垂直地朝軸向突出,相對於盤體(25)導引面(26a)是形成銳角;鉤部(46),比起從相對向的徑向面(25a)往軸向突出之鉤部(46),是更接近隔著空間而相鄰接的盤體(25)之相對向的徑向面(25a)。因此,相對向的翼片(26),是隔著圓周方向的間隙(47)(第19圖及第23圖)而從隔著空間相鄰接之盤體(25)的對應徑向面(25a)朝相反方向延伸,翼片(26)之至少一部分,亦即鉤部(46)全體或一部分及視需要之導引面(26a)的一部分是在軸向重疊。
如第1圖至第6圖所示,搬送裝置(D)係具備:形成搬送通路(5)之水平通路(20)、連接於水平通路(20)之圓弧狀通路(53)、用來連接圓弧狀通路(53)和出口(82)之傾斜路(63)。此外,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搬送裝置(D)係具備:形成搬送通路(5)的上壁之上導引構件(51)、形成搬送通路(5)的下壁之下導引構件(52)。上導引構件(51)係具備:上平板構件(54)、相對於上平板構件(54)以一定角度傾斜之上傾斜構件(55)、設置在上平板構件(54)和上傾斜構件(55)之間的圓弧狀構件(66)。如第1圖及第9圖所示,下導引構件(52)係具備:下平板構件(64)、相對於下平板構件(64)以一定角度傾斜之下傾斜構件(65)、設置在下平板構件(64)和下傾斜構件(65)之間的圓弧狀間隙(67)(用來配置轉子(22))。藉由圓弧狀構件(66)和轉子(22)來形成圓弧狀通路(53)。
圓弧狀通路(53),是繞轉子(22)之支承軸(31)的周圍以角度約90度的範圍彎曲,盤體(25)的各外緣,是沿著圓弧狀通路(53)而配置在其內部。上平板構件(54)和下平板構件(64),是和從搬送裝置(D)的入口(81)延伸到圓弧狀通路(53)之水平通路(20)形成一體;上傾斜構件(55)和下傾斜構件(65),是和從圓弧狀通路(53)延伸到搬送裝置(D)的出口(82)之傾斜路(63)形成一體。圓弧狀通路(53),從水平通路(20)至傾斜路(63)為止是繞中心軸(31)的周圍以約θ=120度的角度彎曲,但彎曲角度θ可在60度~360度間的角度範圍內變化。如第1圖、第2圖、第8圖所示,設置在上導引構件(51)之按壓輥(41、42),會按壓藉由驅動皮帶(38、39)搬送的紙幣(70),以在驅動皮帶(38、39)和按壓輥(41、42)之間挾持紙幣(70),而能確實地搬送紙幣(70)。在圖示的例子,滾子裝置(21)雖是安裝在下導引構件(52),但可視需要而安裝在上導引構件(51)或雙方。
如第1圖、第2圖、第10圖、第23圖、第24圖所示,在安裝有滾子裝置(21)之下導引構件(52)的平板構件(64)上,形成朝滾子裝置(21)延伸之延長部(舌片(56));同樣地,形成有從下導引構件(52)的傾斜構件(65)朝滾子裝置(21)延伸之延長部(舌片(57))。如第9圖及第10圖、特別是第23圖所示,各舌片(56、57),是朝滾子裝置(21)之相對向的盤體(25)之導引面(26a)且離導引面(26a)一定距離而分別從導引構件(52)之平板構件(64)及傾斜構件(65)延伸。如第23圖及第24圖所示,舌片(56、57),是分別從下平板構件(64)和下傾斜構件(65)朝向抽拉防止單元(21)之相對向的盤體(25)之導引面(26a)延伸;舌片(56、57)被配置成,與最接近的導引面(26a)隔著傾斜間隙(58)。形成在相鄰谷部(59、60)間的各舌片(56、57)具有:沿著通過滾子(24)之支承軸(31)的平面且與其形成同一平面(面一)之偏向面(61、62)。
如第2圖所示,搬送裝置(D)係具備:可旋轉地固定在下殼體(86)且驅動連結在識別裝置(H)的搬送驅動齒輪(85)之連結齒輪(84)、透過連結齒輪(84)而將旋轉驅動力傳遞至識別裝置(H)的搬送驅動齒輪(85)之驅動輸出齒輪(83)、用來控制轉子驅動裝置(23)的驅動之控制裝置(87)、裝設在下殼體(86)的底部之底部托盤(88)、與下殼體(86)(形成水平通路(20)的下壁)的背面部相對置且用來形成水平通路(20)的上壁之上殼體(91)(第8圖)、設置在下殼體(86)的上面且嵌合於識別裝置(H)之導軌(92)、分別裝設在下殼體(86)的右側部及左側部之右殼體(89)及左殼體(90)。
如第2圖至第6圖、第9圖及第10圖所示,識別裝置(H)係具備:配置在上部外殼(19)和固定在下部外殼(18)的下部框(17)之間而形成搬送通路(5)之外殼(1)、沿著搬送通路(5)的水平通路(20)而搬送紙幣(70)之第9圖及第10圖所示的搬送皮帶(2a)、具有光學式及電磁式的感測器(3a、3b、3c、3d)之感測器裝置(3)。該感測器(3a、3b、3c、3d),是偵測沿著水平通路(20)移動之紙幣(70)的物理特徵而產生偵測訊號。控制裝置(87),是接收來自感測器裝置(3)的偵測訊號,而控制第9圖及第10圖所示之識別裝置(H)的搬送皮帶(2a)的驅動。外殼(1)係包含:收容下部光學感測器(3a)及其他電子元件之具有下部蓋(7)及下部托盤(8)之下部外殼(18)、收容上部光學感測器(3b)及其他電子元件之具有上部托盤(11)及上部蓋(12)之上部外殼(19)。感測器裝置(3)係包含:收容在下部外殼(18)內的下部光學感測器(3a)、收容在上部外殼(19)內的上部光學感測器(3b)及受光元件(3c)、偵測紙幣的插入之光學式入口感測器(未圖示)、偵測紙幣印刷面的墨水中所含的鐵成分之磁感測器(3d)。控制裝置(87),接收來自感測器裝置(3)的訊號後,朝搬送裝置(D)送出控制輸出訊號,以控制驅動:第9圖及第10圖所示的識別裝置(H)內的搬送裝置(D)的搬送皮帶(2a)、第13圖及第14圖所示的搬送裝置(D)內的滾子裝置(21)及驅動皮帶(38、39)。
如第1圖至第5圖所示,下部光學感測器(3a)及其他電子元件,是配置在下部蓋(7)和下部托盤(8)之間。同樣地,上部光學感測器(3b)及其他電子元件,是配置在上部托盤(11)和上部蓋(12)之間。如第3圖至第5圖所示,安裝在下部托盤(8)之驅動齒輪(85),是驅動連結於搬送裝置(D)的連結齒輪(84)而驅動第8圖及第9圖所示的搬送裝置(D)之搬送皮帶(2a)。局部配置在形成於下部蓋(7)的4個開口部(13)之搬送皮帶(2a),是通過開口部(13)而在水平通路(20)內突出,在識別裝置(H)內的搬運裝置的上部及下部搬送皮帶(2a)之間挾持紙幣(70),沿著開口部(13)搬送紙幣(70)。感測器裝置(3)之下部光學感測器(3a)和上部光學感測器(3b),分別具備接觸式影像感測器(CIS),各接觸式影像感測器係具備複數個發光元件及複數個受光元件。受光元件所接收的光,是從各發光元件照射後,通過下部蓋(7)或上部托盤(11)而被紙幣(70)反射或透過紙幣(70)後,再通過下部蓋(7)或上部托盤(11)的光。
在組裝第1圖及第2圖所示的紙幣鑑別裝置時,藉由將識別裝置(H)之未圖示的閂鎖卡合於搬送裝置(D)之導軌(92)來將識別裝置(H)安裝於搬送裝置(D),如第6圖所示,讓閂鎖沿著導軌(92)滑動而將識別裝置(H)往內移動。若閂鎖到達完全插入位置,識別裝置(H)之搬送通路(5)的出口(未圖示)會和搬送裝置(D)之搬送通路(5)的入口(81)(連通於搬送通路(5)的圓弧狀通路(53))連結,同時識別裝置(H)的搬送驅動齒輪(85)會驅動連結於搬送裝置(D)的連結齒輪(24),如此可藉由搬送裝置(D)內的驅動馬達(32)來驅動搬運裝置(用來在識別裝置(H)內搬送紙幣(70))。
在組裝好紙幣鑑別裝置後,若將紙幣(70)插入識別裝置(H)的插入口(5c),光學式入口感測器會偵測出在插入口(5c)有紙幣(70)插入,而在控制裝置(87)產生偵測訊號,因此控制裝置(87)會開始進行搬送裝置(D)的滾子驅動裝置(23)的驅動馬達(32)的動作。如此,第9圖及第10圖所示的識別裝置(H)之搬運裝置的搬送皮帶(2a)會旋轉,同時搬送裝置(D)內的抽拉防止單元(21)的轉子(22)會和轉子滑輪(36、37)一起旋轉,紙幣(70)會沿著水平通路(20)而往搬送通路(5)的內側搬送。這時,若有線(71)連接在紙幣(70)的後端,隨著紙幣(70)之前進移動,線(71)也會在水平通路(20)內被牽引,這時上部光學感測器(3b)、下部光學感測器(3a)及磁感測器(3d)會偵測通過水平通路(20)內的紙幣(70)之物理特徵而產生偵測訊號,並送往控制裝置(87)。
然後,從識別裝置(H)的水平通路(20)通過搬送裝置(D)的入口(81),將紙幣(70)送到形成於上部導引構件(51)的圓弧狀構件(66)和轉子(22)的盤體(25)之間的圓弧狀通路(53)內,紙幣(70)被驅動皮帶(38、39)和按壓輥(41、42)挾持,通過圓弧狀通路(53)而朝傾斜路(63)的出口(82)搬送。這時,沿著盤體(25)的外緣(與被搬送的紙幣(70)接觸)搬送的紙幣(70)和轉子(22)一起旋轉,連接於紙幣(70)之線(71)會沿著翼片(26)之傾斜的導引面(26a)往徑向內側移動,而卡合於翼片(26)的顎部(26b)。在此情況,通過全搬送通路(5)(從水平通路(20)通過圓弧狀通路(53)而到達傾斜路(63))線(71)會延伸,藉由驅動皮帶(38、39)和按壓輥(41、42)的前進運動而產生牽引紙幣(70)和線(71)之拉伸力。有時候拉伸力還會加上重力,來對圓弧狀通路(53)內的線(71)賦予以直線距離或最短距離延伸的作用,拉伸力和重力會將線(71)按壓在圓弧狀通路(53)內的翼片(26)之導引面(26a)的周圍,通過舌片(56、57)和導引面(26a)之間所形成的傾斜間隙(58)且通過相對向的複數個翼片(26)之間所形成的圓周方向間隙(47),強制地使線(71)朝徑向內側移動,如此藉由拉伸力或張緊力及本身的重力來使線(71)在相對向的翼片(26)之導引面(26a)上滑動,最後如第5圖、第23圖及第24圖所示,將線(71)趕入而卡止在顎部(26b)和圓柱部(29)之間的捕捉空間(26c)(第19、21、23圖)。換言之,藉由轉子(22)的旋轉和舌片(56、57)的導引,讓連接於紙幣(70)之線(71),通過舌片(56、57)和導引面(26a)之間所形成的傾斜間隙(58)且通過複數個翼片(26)之間所形成的圓周方向間隙(47)而移動,而卡合在至少1個翼片(26)或翼片(26)之至少1個顎部(26b)。利用這時所產生的張緊力,將可撓性的線(71)按壓在翼片(26)的導引面(26a)上,使線(71)沿著導引面(26a)而往徑向內側滑動,通過舌片(56、57)和導引面(26a)之間所形成的傾斜間隙(58)且通過相對向的複數個翼片(26)之間所形成的圓周方向間隙(47),而將線(71)推入顎部(26b)和圓柱部(29)之間的捕捉空間(26c)內。因此,可撓性的線(71)被平順地推入捕捉空間(26c)內,藉由轉子(22)的旋轉能讓可撓性的線(71)纏繞在圓柱部(29)和單一或複數個翼片(26)上。
在此情況,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若線(71)被趕入捕捉空間(26c)內,藉由轉子(22)的旋轉,會通過捕捉空間(26c)而使線(71)捲繞在滾子(21)上(不靠近滾子(21)是無法解開的),並讓線(71)捲繞在翼片(26)之單一或複數個顎部(26b),如此可確實地防止紙幣(70)之不當抽取,而能顯著提昇紙幣鑑別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基於此目的,形成在翼片(26)的各前端之鉤部(46)的凸緣(46a),可確實地阻止線(71)脫離顎部(26b)和圓柱部(29)之間的捕捉空間(26c)。在正式的員工將搬送裝置(D)的上部導引構件(51)移動至開放位置(未圖示)而靠近滾子(21)時,可從露出的圓柱部(29)容易地除去線(71)。
本實施形態之紙幣鑑別裝置可產生以下的作用及效果。
<1>轉子驅動裝(23)的驅動皮帶(38、39)及按壓輥(41、42),可一邊將連接於紙幣(70)之線(71)牽引或拉伸,一邊讓紙幣(70)通過抽拉防止單元(21)而沿著傾斜路(63)搬送。
<2>藉由所產生的張緊力和重力,將線(71)按壓在圓周方向相鄰接之翼片(26)的導引面(26a)上,讓可撓性的線(71)沿著導引面(26a)而往徑向內側滑動,藉此如第5、23、34圖所示,通過舌片(56、57)和導引面(26a)之間所形成的傾斜間隙(58)且通過相對向的複數個翼片(26)之間所形成的圓周方向間隙(47),而將線(71)趕入顎部(26b)和圓柱部(29)之間的捕捉空間(26c)內。
<3>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藉由轉子(22)的旋轉,被趕入捕捉空間(26c)內之可撓性線(71),會纏繞在圓柱部(29)和單一或複數個翼片(26)上。
<4>只要在搬送裝置(D)安裝抽拉防止單元(21),即可將搬送通路(5)(以不具備抽拉防止單元(21)之簡單構造來縮短)設置在識別裝置(H)。
<5>相對於中心軸各盤體(25)是形成對稱的形狀,因此轉子(22)不需要初期旋轉位置,即使轉子(22)旋轉而將紙幣(70)朝出口(82)搬送,為了搬送後續的紙幣(70),並不需要讓轉子(22)返回初期位置。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前述實施形態,而能進行各種的改變。例如,以取代搬送裝置(D)或另外附加的方式,將滾子裝置(21)設置於識別裝置(H)亦可。將組裝於轉子(22)之轉子滑輪(36、37)配置在轉子(22)的一端或兩端亦可。此外,在前述實施形態,是將轉子(22)驅動連接於轉子驅動裝置(23),而能以不接觸所搬送的紙幣的方式讓轉子(22)積極地旋轉。如此般,本發明的裝置,是以無法回捲的方式將線(71)捲繞在轉子(22)的周圍,以將線(71)強固地卡合在翼片(26)的顎部(26b)。然而,本發明也包含其他構造,亦即不設置轉子驅動裝置(23),藉由支承框架(43)將轉子(22)支承成可旋轉,利用藉由搬送紙幣(70)(與盤體(25)的各外緣接觸)而施加在盤體(25)的摩擦力來自動地讓轉子(22)旋轉。因此,在本發明之特定的實施形態,轉子驅動裝置(23)及轉子滑輪(36、37)並非一定必要的。不在複數個滾子(41、42)間設置轉子滑輪(36、37),而在轉子(22)的一方或兩端設置轉子滑輪(36、37)亦可。如第25圖及第26圖所示,不使用轉子滑輪(36、37),在轉子(22)設置從動齒輪(48),透過小齒輪(93)和動力傳動齒輪(94~100)而藉由驅動馬達(32)來讓轉子(22)旋轉亦可。作為其他手法,如第27圖及第28圖所示,以能一體旋轉的方式在轉子(22)或滾子(50)安裝其他的受動齒輪(49)亦可。取代90度的等角度間隔,以其他等角度間隔或不規則角度間隔來在盤體(25)形成翼片(26)亦可。
第29圖所示的實施形態顯示:設置在水平通路(20)的中途而繞中心軸(31)的周圍以θ=180度的角度彎曲之圓弧狀通路(53)。通過圓弧狀通路(53)及轉子(22)的紙幣(70),連接於紙幣(70)之線(71)被牽引或拉伸而在線(71)在產生拉伸力或張緊力,並通過形成在水平通路(20)的延長上且連接於出口(82)之出口通路(20a)而被搬送。在本實施形態,是在盤體(25)的外緣、和在徑向與盤體(25)隔著間隔配置之上導引構件(51)及下導引構件(52)之間的圓弧狀間隙,形成圓弧狀通路(53)。可在形成水平的出口(82)連接出口通路(20a),亦可通過傾斜或彎曲的通路而在出口(82)連接出口通路(20a)。
本發明的前述實施形態,關於有價紙券雖是舉紙幣來說明,但紙幣以外的銀行券、回數券(coupon ticket)等的有價紙券當然也適用於本發明。
本發明可適用於具有抽拉防止裝置(用來防止連接於線或繩子等的不當抽拉手段之有價紙券的不當抽取)之有價紙券搬送裝置。
20...水平通路
21...滾子裝置
22...轉子
23...轉子驅動裝置
24...滾子
24a...貫通孔
25...盤體
25a...側壁
26...翼片
26a...導引面
28...托架
29...圓柱部
29a...支承凸座
30...凹部
31...中心軸
32...驅動馬達
33...齒輪裝置
34、35...驅動滑輪
36、37...轉子滑輪
36a、37a‧‧‧貫通孔
38、39‧‧‧驅動皮帶
40‧‧‧惰輪
41、42‧‧‧按壓輥
43‧‧‧支承框架
44‧‧‧凹部
45‧‧‧凸起
46‧‧‧鉤部
47‧‧‧間隙
48、49‧‧‧齒輪
51‧‧‧上導引構件
52‧‧‧下導引構件
53‧‧‧圓弧狀通路
54‧‧‧平板構件
55‧‧‧傾斜構件
56、57‧‧‧舌片
58‧‧‧間隙
59、60‧‧‧谷部
61、62‧‧‧偏向面
64‧‧‧平板構件
65‧‧‧傾斜構件
70‧‧‧紙幣(有價紙券)
71‧‧‧線(抽拉手段)
第1圖係將本發明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組裝在紙幣鑑別裝置的實施形態之主要部位截面圖。
第2圖係第1圖的紙幣鑑別裝置整體之截面圖。
第3圖係顯示朝向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搬送的紙幣之紙幣鑑別裝置的截面圖。
第4圖係顯示通過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的紙幣之紙幣鑑別裝置的截面圖。
第5圖係顯示通過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後的紙幣之紙幣鑑別裝置的截面圖。
第6圖係顯示在將識別裝置驅動連接於搬送裝置之前,具有識別裝置和搬送裝置的紙幣鑑別裝置的立體圖。
第7圖係將識別裝置驅動連接於搬送裝置之後的紙幣鑑別裝置的立體圖。
第8圖係搬送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第9圖係除去上殼體之搬送裝置的俯視圖。
第10圖係第9圖所示的搬送裝置的立體圖。
第11圖係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的後視圖。
第12圖係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的後底面立體圖。
第13圖係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的前底面立體圖。
第14圖係第11圖的XIV-XIV線的截面圖。
第15圖係第11圖的XV-XV線的截面圖。
第16圖係設置在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的轉子的截面圖。
第17圖係轉子所使用的滾子之端面立體圖。
第18圖係滾子的平面立體圖。
第19圖係滾子的俯視圖。
第20圖係滾子的端面圖。
第21圖係滾子的截面圖。
第22圖係轉子滑輪的立體圖。
第23圖係在轉子捲繞線之部分側視圖。
第24圖係第23圖所示的轉子之部分立體圖。
第25圖係搬送裝置的立體圖,其顯示轉子驅動裝置的其他實施形態。
第26圖係第25圖所示的轉子驅動裝置內的轉子的立體圖。
第27圖係搬送裝置的立體圖,其顯示轉子驅動裝置的再其他實施形態。
第28圖係第26圖所示的轉子驅動裝置內的轉子的立體圖。
第29圖係以約180度的角度範圍彎曲的圓弧狀通路之實施形態。
5...搬送通路
20...水平通路
21...滾子裝置
23...轉子驅動裝置
25...盤體
26...翼片
29...圓柱部
31...中心軸
34...驅動滑輪
38...驅動皮帶
41...按壓輥
43...支承框架
51...上導引構件
52...下導引構件
53...圓弧狀通路
54...平板構件
55...傾斜構件
56、57...舌片
61、62...偏向面
63...傾斜路
64...平板構件
65...傾斜構件
66...圓弧狀構件
67...圓弧狀間隙
70...紙幣(有價紙券)
71...線(抽拉手段)
81...入口
82...出口
88...托盤
91...上殼體
D...搬送裝置

Claims (27)

  1. 一種具有箭羽狀翼片之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特徵在於具備轉子、及將該轉子支承成可旋轉之框架;前述轉子係具備:在同軸上配置成一列且互相隔著間隔之複數個盤體、及朝向隔著間隔相鄰接之前述盤體之相對向的徑向面而從前述盤體之至少一方的徑向面往軸向突出之箭羽狀的複數個翼片;該各翼片係具備:形成於該翼片的徑向外側緣之朝徑向外側漸細的導引面、及形成於前述翼片的徑向內側緣之顎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在前述各盤體設置:形成有往軸向突出的前述翼片之相對向的前述徑向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轉子係具備:形成於該轉子的中心之圓柱部;前述圓柱部的兩端是被前述框架支承成可旋轉;前述複數個盤體,是互相沿軸向隔著間隔而固定在前述圓柱部上,且從該圓柱部往徑向外側延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轉子是和沿著前述盤體的各外緣(與所搬送的紙券接觸)而搬送的前述紙券一起旋轉,讓連接於前述紙券之抽拉手段沿著前述翼片之漸細的導引面而往徑向內側移動,以將前述抽拉手段卡止於前述翼片的顎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係設有:在沿著前述盤體的各外緣搬送前述紙券時讓前述轉子旋轉的轉子驅動裝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框架係具備:將前述轉子支承成可旋轉的托架;該托架係具備:在前述轉子的軸向兩端相對配置之一對的支承凸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轉子驅動裝置係具備:驅動馬達;以及在前述轉子上設置在同軸上,沿著前述盤體的各外緣(與所搬送的前述紙券接觸)而搬送前述紙券時,藉由前述驅動馬達的動作而一體地旋轉之至少1個轉子滑輪或齒輪。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各盤體,是相對於該盤體的中心軸具有對稱的形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轉子係具備:其兩端被形成於前述托架之對應溝槽支承之支承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轉子係具備:形成有前述複數個盤體之至少1個滾子; 在形成於前述滾子之貫通孔內配置前述支承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轉子驅動裝置係具備:驅動馬達、藉由該驅動馬達驅動的齒輪列、藉由該齒輪列驅動之至少1個驅動滑輪、在前述轉子安裝於同軸上之至少1個轉子滑輪、以及捲繞在該轉子滑輪和前述驅動滑輪雙方之驅動皮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具備將前述紙券按壓在前述驅動皮帶上之至少1個按壓輥,該輥是在前述驅動皮帶和前述按壓輥之間挾持前述紙券而進行搬送。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各盤體係具備:在前述導引面和前述顎部之間形成於前述翼片的前端部之鉤部;該鉤部,是朝前述翼片的圓周方向及徑向內側方向突出。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各翼片,是朝向隔著間隔相鄰接的前述盤體之相對向的徑向面且往軸向突出,該翼片之鉤部,比起從相鄰接的前述盤體之相對向的徑向面往軸向突出之前述鉤部,更接近相鄰接的前述盤體之相對向的徑向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盤體的各徑向面係具有:以規則的角度間隔或不規則的角度間隔形成在前述徑向面上之2個或2個以上之前述翼片。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一方的前述盤體之一方的徑向面係具備:朝向隔著間隔相鄰接之另一方的前述盤體之相對向的徑向面而往軸向突出之前述翼片;隔著間隔相鄰接之另一方的前述盤體之相對向的徑向面係具備:朝向一方的前述盤體之一方的徑向面而往軸向且朝相反方向突出之前述翼片;一方及另一方的前述徑向面之最接近的2個前述翼片成為一對,在一對的前述翼片間形成圓周方向的間隙。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在以一定距離偏離徑向面(通過前述盤體的中心軸)的位置形成前述各翼片;前述翼片之各導引面,是形成平行於前述徑向面之箭羽狀或三角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最接近的一對前述翼片,是從一方和另一方的前述徑向面朝相反方向延伸。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設置在具有上導引構件及下導引構件之紙券鑑別裝置的搬送裝置,該上導引構件及下導引構件是分別形成用來導引前述紙券之搬送通路的上壁及下壁。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上導引構件係具備:上平板構件、相對於該上平板構件以一定角度傾斜之上傾斜構件、;前述下導引構件係具備:下平板構件、相對於該下平 板構件以一定角度傾斜之下傾斜構件;在前述下平板構件和前述下傾斜構件之間,形成用來配置前述轉子之長方向的圓弧狀間隙,在前述轉子和前述上導引構件的圓弧狀構件之間形成圓弧狀通路;以60度至180度間的角度範圍繞前述轉子的支承軸周圍讓前述圓弧狀通路彎曲。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上平板構件和前述下平板構件,是和從前述搬送裝置的入口延伸至前述圓弧狀通路之搬送路形成一體;前述上傾斜構件和前述下傾斜構件,是和從前述圓弧狀通路延伸至前述搬送裝置的出口之傾斜路形成一體。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下導引構件之前述各下平板構件和前述各下傾斜構件,是具有朝向前述轉子突出的舌片。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各舌片,是朝向前述翼片之傾斜的前述導引面而延伸至該導引面的前方,在前述各舌片和傾斜的前述導引面之間形成傾斜間隙。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各下平板構件和前述各下傾斜構件係具有:與通過前述轉子之支承軸的平面形成同一平面之偏向面。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 單元,其設有:在沿著前述盤體的各外緣搬送前述紙券時讓前述轉子旋轉之轉子驅動裝置;藉由該轉子驅動裝置的牽引力將通過抽拉防止單元之後的前述紙券進一步沿著前述傾斜路往前方搬送,以在連接於前述紙券之前述抽拉手段產生拉伸力。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前述轉子係具備:形成於該轉子的中心之圓柱部,前述下導引構件之前述各下平板構件和前述各下傾斜構件,是具有朝向前述轉子突出的舌片,利用所產生的前述拉伸力,將前述抽拉手段按壓於前述翼片的導引面,沿著前述導引面往徑向內側讓可撓性的前述抽拉手段滑動,藉此讓可撓性的前述抽拉手段通過前述舌片和前述導引面之間所形成的傾斜間隙及相對向的前述複數個翼片間所形成的圓周方向的間隙,而移動至前述顎部和前述圓柱部之間的捕捉空間內。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記載的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其中,讓可撓性的前述抽拉手段在前述捕捉空間內移動後,藉由前述轉子的旋轉而讓可撓性的前述抽拉手段纏繞在前述圓柱部及單一或複數個前述翼片上。
TW98142720A 2009-09-16 2009-12-14 具有箭羽狀翼片之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 TWI417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3928A JP5414436B2 (ja) 2009-09-16 2009-09-16 矢羽根状フィンを有する回転式引抜防止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2172A TW201112172A (en) 2011-04-01
TWI417812B true TWI417812B (zh) 2013-12-01

Family

ID=43951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42720A TWI417812B (zh) 2009-09-16 2009-12-14 具有箭羽狀翼片之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14436B2 (zh)
TW (1) TWI41781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0590A (en) * 1981-02-24 1984-09-11 Tokyo Shibaura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tacking device for paper sheets
US4657192A (en) * 1984-06-01 1987-04-14 Browning James N Paper shredder
WO1999011376A1 (en) * 1997-09-04 1999-03-11 Bolton-Emerson Americas, Inc. Toroidal flow pulper for difficult materials
TWI251177B (en) * 2004-09-21 2006-03-11 Int Games System Co Ltd A preventing bill drew out apparatus
TWI299476B (zh) * 2006-07-24 2008-08-01 Int Currency Tech
WO2009106856A1 (en) * 2008-02-28 2009-09-03 Intelligent Deposit Systems Ltd Document hand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11835A (ja) * 1985-11-06 1987-05-22 Fuji Electric Co Ltd 紙幣送出方法
JP2004070647A (ja) * 2002-08-06 2004-03-04 Nippon Conlux Co Ltd 紙幣処理装置
WO2006075365A1 (ja) * 2005-01-12 2006-07-20 Japan Cash Machine Co., Ltd. 有価紙葉鑑別装置
JP2006338593A (ja) * 2005-06-06 2006-12-14 Nippon Conlux Co Ltd 紙幣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0590A (en) * 1981-02-24 1984-09-11 Tokyo Shibaura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tacking device for paper sheets
EP0059101B1 (en) * 1981-02-24 1985-11-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tacking device for paper sheets
US4657192A (en) * 1984-06-01 1987-04-14 Browning James N Paper shredder
WO1999011376A1 (en) * 1997-09-04 1999-03-11 Bolton-Emerson Americas, Inc. Toroidal flow pulper for difficult materials
TWI251177B (en) * 2004-09-21 2006-03-11 Int Games System Co Ltd A preventing bill drew out apparatus
TWI299476B (zh) * 2006-07-24 2008-08-01 Int Currency Tech
WO2009106856A1 (en) * 2008-02-28 2009-09-03 Intelligent Deposit Systems Ltd Document hand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14436B2 (ja) 2014-02-12
JP2011065309A (ja) 2011-03-31
TW201112172A (en) 201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38321B2 (ja) 紙幣処理装置
WO2009090975A1 (ja) 紙葉類処理装置
US9092926B2 (en) Medium storage and advancing apparatus
US8245830B2 (en) Paper currency handling device
JP5388265B2 (ja) 紙葉類処理装置
JP5024949B2 (ja) 紙葉類処理装置
WO2010086994A1 (ja) 紙葉類識別計数機およびその識別計数方法
TWI417812B (zh) 具有箭羽狀翼片之旋轉式抽拉防止單元
KR200198800Y1 (ko) 매체분리장치
US20120132505A1 (en) Sheet bundle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paper sheet handling apparatus
US20090121415A1 (en) Paper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JP5209977B2 (ja) 紙葉類処理装置
JP5272798B2 (ja) 紙幣識別装置
US8006821B2 (en) Rotary anti-pullback unit of fletched fins
WO2015072340A1 (ja) 紙葉類処理装置
CA2774179C (en) Rotary anti-pullback unit of fletched fins
JP2007308233A (ja) 紙葉類処理装置
JP6359277B2 (ja) 硬貨処理装置および硬貨処理方法
JP5608814B2 (ja) 紙葉類識別装置
JP2605216Y2 (ja) 紙幣識別機
JP2018184289A (ja) 媒体処理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JP2009043014A (ja) 紙葉類識別装置
JP3253711B2 (ja) 紙葉類処理装置
JP5352290B2 (ja) 紙幣識別装置
JPH0613155Y2 (ja) 紙幣等の搬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