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9700B - Logistics container management system - Google Patents

Logistics container management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9700B
TWI399700B TW097105772A TW97105772A TWI399700B TW I399700 B TWI399700 B TW I399700B TW 097105772 A TW097105772 A TW 097105772A TW 97105772 A TW97105772 A TW 97105772A TW I399700 B TWI399700 B TW I3997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information
shipment
logistics
specific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5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05588A (en
Inventor
Naomi Kano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Pallet Rent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Pallet Rental Corp filed Critical Japan Pallet Renta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05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5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9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97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1/00Use of pick-up or transfer devices or of manipulators for stacking or de-stack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物流容器管理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在複數據點間管理進出貨之物流容器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
以往,為了輸送之效率化,使用集中搬送輸送對象物品之集貨箱等之物流容器。作為此種物流容器之使用型態,有一種所謂物流容器之租賃系統,就是由一家公司之出貨據點在物流容器中載著輸送對象物品出發,在該公司之進貨據點卸下輸送對象物品後,提供由另一家公司使用該物流容器。如此在不同之公司間共同使用物流容器時,各公司便不需要預留保管物流容器用之空間,極具效率。
在此種物流容器之租賃系統等在據點間進出貨物流容器之系統中,為了確實管理在各據點之物流容器之進出貨之個數,通常使用由資訊處理裝置所構成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246456號公報
而,在物流容器附上RFID標記等,而施行以個別地識別物流容器而施行管理之所謂物流容器之個體管理。如上所述,在施行物流容器之個體管理之據點中,通常,透過RFID讀取機等,利用由物流容器取得之識別資訊管理物流容器,而非物流容器之數。另一方面,在未具備有RFID讀 取機等,而施行以物流容器之數施行管理之所謂物流容器之總量管理之據點中,則不能利用物流容器之識別資訊。
施行如上述之物流容器之個體管理之據點、與施行總量管理之據點由於物流容器之管理方法相異,故在上述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中,有不能在據點間適切地施行進出貨之個數等之管理之問題點。
本發明係為解決如以上之問題點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在施行物流容器之個體管理之據點與施行總量管理之據點之間施行物流容器之進出貨之情形,也可提供可適切地管理物流容器之進出貨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之特徵在於:其係管理在複數據點間進出貨之物流容器,且包含:進出貨資訊輸入機構,其係輸入特定物流容器之進出貨之進出貨特別特定資訊;出貨容器資訊輸入機構,其係輸入對應於進出貨特定資訊之特定由進出貨之出貨據點出貨之物流容器之容器特定資訊;出貨數決定機構,其係從由出貨容器資訊受理機構輸入之容器特定資訊中,決定每次進出貨時由出貨據點之物流容器之出貨數;進貨數輸入機構,其係輸入對應於進出貨特定資訊之表示對進出貨之進貨據點之物流容器之進貨數之資訊;進出貨數核對機構,其係每次進出貨時核對由出貨數決定機構所決定之出貨數與由進貨數輸入機構所輸入之資訊之進貨數;及進出貨輸出機構,其係輸出進出貨數核對機構之核對結果。
在本發明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中,對於出貨之物流容器,輸入容器特定資訊,由該容器特定資訊決定出貨數。另一方面,對於進貨之物流容器,輸入進貨數。在物流容器管理系統中,核對該等之出貨數與進貨數,而輸出核對結果。因此,依據本發明之物流容器系統,在出貨側施行個體管理,在進貨側施行總量管理之情形,可施行對應於該等管理體系之輸入,依照其輸入適切地管理物流容器之進出貨。
最好進一步包含讀取機,其係設於物流容器,並由保持該物流容器之容器特定資訊之媒體讀出該容器特定資訊而輸入至出貨容器資訊輸入機構。依據此構成,在施行個體管理之據點,容易由物流容器取得容器特定資訊而輸入至出貨容器資訊輸入機構,故可容易實施本發明。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之特徵在於:其係管理在複數據點間進出貨之物流容器,且包含:進出貨資訊輸入機構,其係輸入特定物流容器之進出貨之進出貨特定資訊;出貨數輸入機構,其係輸入對應於進出貨特定資訊之表示由進出貨之出貨據點之物流容器之出貨數之資訊;進貨容器資訊輸入機構,其係輸入進出貨特定資訊之特定進貨到進出貨之進貨據點之物流容器之容器特定資訊;進貨數決定機構,其係從由進貨容器資訊受理機構被輸入之容器特定資訊中,決定每次進出貨時由進貨據點之物流容器之進貨數;核對機構,其係每次進出貨時核對由出貨數輸入機構所輸入之資訊之出貨數與由進貨 數決定機構所決定之進貨數;及輸出機構,其係輸出核對機構之核對結果。
在本發明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中,對於出貨之物流容器,輸入出貨數。另一方面,對於進貨之物流容器,輸入容器特定資訊,由該容器特定資訊決定進貨數。在物流容器管理系統中,核對該等之出貨數與進貨數,而輸出核對結果。因此,依據本發明之物流容器系統,在出貨側施行總體管理,在進貨側施行個量管理之情形,可施行對應於該等管理體系之輸入,依照其輸入適切地管理物流容器之進出貨。
最好進一步包含讀取機,其係設於物流容器,並由保持該物流容器之容器特定資訊之媒體讀出該容器特定資訊而輸入至進貨容器資訊輸入機構。依據此構成,在施行個體管理之據點,容易由物流容器取得容器特定資訊而輸入至進貨容器資訊輸入機構,故可容易實施本發明。
最好在進出貨特定資訊中包含特定進出貨之出貨據點及進貨據點之資訊;且進一步包含;庫存資訊記憶機構,其係依據輸入之容器特定資訊,記憶每個據點成為庫存之物流容器之容器特定資訊;庫存容器資訊輸入機構,其係輸入每個據點成為庫存之物流容器之容器特定資訊;庫存核對機構,其係核對由庫存容器資訊輸入機構所輸入之容器特定資訊與由庫存資訊記憶機構所記憶之容器特定資訊;及庫存輸出機構,其係輸出庫存核對機構之核對結果。依據此構成,可在施行個體管理之據點,容易地施行庫存與 管理中之資訊之核對,即盤點。
依據本發明,可施行對應於進出物流容器之據點之物流容器之管理體系之輸入,在施行物流容器之個體管理之據點與施行總量管理之據點之間進出物流容器之情形,也可適當地管理物流容器之進出貨。
以下,與圖式同時詳細說明有關本發明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之較佳實施型態。又,在圖式之說明中,對於同一要素附以同一符號,並省略重複之說明。
圖1係表示本實施型態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1之構成。物流容器管理系統1係管理在複數據點2(圖1之據點2a、2b之總稱)間進出貨之物流容器3之系統。物流容器3係指輸送輸送對象物品之際使用之貨台及容器,具體而言,例如相當於集貨箱及貨櫃等之物流容器。又,作為物流容器3之單位,在本實施型態中,主要使用所謂「個數」之單位,但也可使用所謂「張數」之單位。在物流容器3,貼附有保持一意地特定各物流容器3之容器特定資訊之容器識別號碼之RFID標記4。作為容器識別號碼,具體上,例如可使用GRAI(Global Returnable Asset Identifier:全球可回收資產識別碼)。最好:此容器識別號碼係用來特定集貨箱及貨櫃等之物流容器3之種類,而非僅一意地特定物流容器3。
物流容器管理系統1係包含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設 置於各據點2之終端機20及RFID讀取機21所構成。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係由終端機20接收有關物流容器3之進出貨之資訊而施行該資訊之管理之裝置。又,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必要時對終端機20發送有關物流容器3之進出貨之資訊。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透過網際網路等通信網連接至終端機20,可在與連接於該通信網之終端機20之間施行資訊之收發。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具有作為Web伺服器之功能,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與終端機20之間之資訊之收發最好以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件傳輸協定)進行。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具體上係由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及記憶體、通信模組等硬體之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及伺服器裝置等之電腦所實現。藉程式等使此等構成要素執行動作,以發揮後述之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之功能。
終端機20係設於各據點2,在與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之間施行資訊之收發之裝置。終端機20係被各據點之管理員等使用者所使用,用來施行對應於需要之資訊之輸出入。終端機20具體上係相當於例如CPU、記憶體、及通信模組等硬體所構成之資訊終端機及使用者所攜帶之行動電話等。又,終端機20具備有施行資訊之輸入用之鍵盤等輸入裝置、及輸出資訊用顯示器等之顯示裝置。
RFID讀取機21係由設於物流容器3之RFID標記4讀出容器特定資訊之裝置。RFID讀取機21可與終端機20施行資訊之收發,將讀出之容器特定資訊發送至終端機20。RFID讀 取機21讀出之資訊係由終端機20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由終端機20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之資訊例如係利用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置標語言)等特定格式發送。
出貨時由終端機20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之資訊31如圖2(a)所示,係對應於特定出貨據點(RFID讀取機21讀取容器特定資訊之據點2)之資訊之「出貨據點碼」、與表示物流容器3之出貨日(RFID讀取機21讀取容器特定資訊之日)之資訊之「出貨日」、特定有關該出貨之進出貨之進出貨特定資訊之「傳票號碼」、及「容器識別號碼」之各資訊。又,「容器識別號碼」包含有關出貨之所有資訊,有時呈現複數個。
在此,據點2分為設有RFID讀取機21之據點2a、與未設有RFID讀取機21之據點2b。在設有RFID讀取機之據點2a,可取得各物流容器3之容器特定資訊,故可施行個體管理。另一方面,在未設有RFID讀取機21之據點2b,不能取得各物流容器3之容器特定資訊,故呈現總量管理。
進貨時由終端機20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之資訊32如圖2(b)所示,係對應於特定進貨據點(RFID讀取機21讀取容器特定資訊之據點2)之資訊之「進貨據點碼」、與表示物流容器3之進貨日(RFID讀取機21讀取容器特定資訊之日)之資訊之「出貨日」、及「容器識別號碼」之各資訊。又,進貨時,1個「容器識別號碼」對應於1個資訊32。
盤點時由終端機20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之資訊33如圖2(c)所示,係對應於特定盤點之據點(RFID讀取機21讀取容器特定資訊之據點2)之資訊之「盤點據點碼」、表示RFID讀取機21讀取容器特定資訊之日之資訊之「讀取日」、及「容器識別號碼」之各資訊。又,盤點時,1個「容器識別號碼」對應於1個資訊32。
又,上述資訊係在設有RFID讀取機21之據點2a,即在施行個體管理之據點2a,藉RFID讀取機21由物流容器3讀取容器識別號碼時,由據點2a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之資訊。有關在其他時間所發送之資訊、及由施行總量管理之據點2b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之資訊,留待後述。
接著,說明有關物流容器管理系統1之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之功能。如圖1所示,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係包含資料庫11、出貨資訊輸入部12、進貨資訊輸入部13、個數決定部14、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庫存資訊輸入部16、庫存資訊管理部17、及輸出部18所構成。
資料庫11係記憶管理物流容器3之進出貨之資料之機構。有關進出貨之資訊係利用在各據點2進出貨之物流容器3之數、與容器識別號碼加以管理。又,資料庫11亦係由上述之進出貨之資訊中,記憶在各據點2呈現庫存之物流容器3之容器識別號碼之庫存資訊記憶機構。圖3係表示記憶於資料庫11中之資訊11a~11d。
圖3(a)所示之進出貨資訊11a係在施行物流容器3之進出 貨之際所產生,用於管理進出貨之資訊。進出貨資訊11a所管理之資訊係進出貨物流容器3之「數」。進出貨資訊11a具體上對應於表示"進貨"、"出貨"等進出貨之區分之「進出貨區分」、「出貨據點碼」、「傳票號碼」、「進貨據點碼」、表示有關該進出貨之物流容器3之種類之資訊之「容器種類」、表示各「容器種類」之進出貨之物流容器3之數之資訊之「個數」。又,在1次進出貨中,進出貨數種物流容器3之情形,複數之「容器種類」及「個數」也包含於1個進出貨資訊11a。又,在進出貨資訊11a中,也可包含是否已發行傳票等之資訊。
圖3(b)所示之待進貨容器資訊11b係在進出貨時,依照各物流容器3所產生,用於管理進出貨之各個物流容器3之資訊。待進貨容器資訊11b係對應於「容器識別號碼」、「出貨據點碼」、「傳票號碼」、「出貨日」、「進貨據點碼」。
圖3(c)所示之容器位置資訊11c係管理物流容器3位於哪一據點之資訊,可供盤點之際等參照之用。依照各物流容器3而預先準備容器位置資訊11c。容器位置資訊11c係對應於「容器識別號碼」、表示該「容器識別號碼」之物流容器3所在之據點2之資訊之「據點碼」、表示進貨於該據點2之日之資訊之「通過日」、及表示"進貨"、"盤點"等物流容器3之狀態之區分之資訊之「區分」。
圖3(d)所示之盤點容器資訊11d係在盤點之際,依照各物流容器3所產生,在盤點之際管理物流容器3之狀態之資 訊。盤點容器資訊11d係對應於表示施行盤點之據點2之資訊之「據點碼」、表示開始盤點之日之資訊之「盤點開始日」、「容器識別號碼」、表示進行盤點之日之資訊之「盤點日」、表示是否施行盤點之旗標之「盤點旗標」、表示盤點結束之日之資訊之「盤點截止日」、表示是否完成盤點之「完成旗標」。
在資料庫11之資訊之產生及儲存係由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及庫存資訊管理部17所執行。又,資料庫11之資訊必要時被輸出部18所參照。在資料庫11中,除了上述之資訊以外,也可記憶例如物流容器3之移動歷程等上述資訊之歷程。
出貨資訊輸入部12係由出貨據點2之終端機20接收而輸入進出貨特定資訊之「傳票號碼」及與該進出貨之出貨據點碼及進貨據點碼作為進出貨資訊之進出貨資訊輸入機構。出貨資訊輸入部12係將所接收之進出貨資訊輸出至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
又,出貨資訊輸入部12亦係在進出貨物流容器3之際由出貨據點2之終端機20接收而輸入出貨之物流容器3之資訊之機構。物流容器3之資訊對應於「傳票號碼」。出貨據點2a設有RFID讀取機21,在取得各物流容器3之容器識別號碼,並發送該號碼之資訊之情形,出貨資訊輸入部12接收而輸入由出貨據點2a出貨之物流容器3之容器識別號碼。即,出貨資訊輸入部12係出貨容器資訊輸入機構。另一方面,出貨據點2b並未設有RFID讀取機21,在被發送出 貨之物流容器3之數之情形,出貨資訊輸入部12接收而輸入由出貨據點2b出貨之物流容器3之數。即,出貨資訊輸入部12係出貨資訊輸入機構。出貨資訊輸入部12係將有關輸入之被出貨之物流容器3之資訊輸出至個數決定部14。
進貨資訊輸入部13亦係在進出貨物流容器3之際由進貨據點2之終端機20接收而輸入進貨之物流容器3之資訊之機構。出貨據點2a設有RFID讀取機21,在取得各物流容器3之容器識別號碼,並發送該號碼之資訊之情形,進貨資訊輸入部13接收而輸入進貨至進貨據點2a之物流容器3之容器識別號碼。即,進貨資訊輸入部13係進貨容器資訊輸入機構。另一方面,進貨據點2b未設有RFID讀取機21,在發送進貨之物流容器3之數之情形,進貨資訊輸入部13接收而輸入被進貨至進貨據點2b之物流容器3之數。即,進貨資訊輸入部13係進貨數輸入機構。進貨資訊輸入部13將有關輸入之被進貨之物流容器3之資訊輸出至個數決定部14。
個數決定部14係在由出貨資訊輸入部12或進貨資訊輸入部13輸入之資訊包含容器識別號碼之情形,由該容器識別號碼,決定在各進出貨時在出貨據點2a或進貨據點2b之物流容器3之進出貨數之出貨數決定機構及進貨數決定機構。個數決定部14係依照各「傳票號碼」計數容器識別號碼,以決定進出貨數。個數決定部14係將由出貨資訊輸入部12或進貨資訊輸入部13輸入之資訊、與表示所決定之進出貨數之資訊輸入至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
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係將由出貨資訊輸入部12及個數決定部14輸入之資訊登錄於資料庫11,且施行對應於需要之運算之機構。更詳細內容,留待後述。又,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亦係在各進出貨時核對進貨數與出貨數之進出貨數核對機構。核對結果也登錄於資料庫11。
庫存資訊輸入部16係由據點2a之終端機20接收而輸入在施行物流容器3之個體管理之據點2a施行盤點之際在每據點2a呈現庫存之物流容器3之容器識別號碼之庫存容器資訊輸入機構。庫存資訊輸入部16係將所輸入之在每據點2a呈現庫存之物流容器3之容器識別號碼輸出至庫存資訊管理部17。
庫存資訊管理部17係核對由庫存資訊輸入部16輸入之容器識別號碼與資料庫11所記憶之容器識別號碼之庫存核對機構。庫存資訊管理部17係將核對結果登錄於資料庫11。
輸出部18係輸出有關物流容器3之管理之資訊之輸出機構。輸出部18之輸出例如係利用依照來自終端機20之要求,取得資料庫11所記憶之資訊而發送至與要求有關之終端機20之方式所執行。具體上,輸出部18係輸出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之核對結果之進出貨輸出機構。又,輸出部18係輸出庫存資訊管理部17之核對結果之庫存輸出機構。
接著,利用流程圖說明有關在本實施型態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1中執行之處理。首先,利用圖4之流程圖說明有關由施行物流容器3之個體管理之據點2a,將物流容器3進出貨至施行物流容器3之總量管理之據點2b之情形之處理。
首先,由出貨據點2a之終端機20,將有關進出貨之資訊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在此,發送之有關進出貨之資訊係特定進出貨之傳票號碼、出貨據點碼及進貨據點碼。此發送係在出貨據點2a,由管理員等之使用者對終端機20施行輸入操作及發送操作等方式進行。又,上述傳票號碼係設定為可一意地與其他傳票號碼作區別。傳票號碼也可依照該種規則,自動地設定於終端機20等,而非由使用者輸入。
在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中,藉出貨資訊輸入部12,接收由出貨據點2a之終端機20發送之有關進出貨之資訊(S01)。該資訊係由出貨資訊輸入部12被輸出至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接著,藉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依據該資訊產生將進出貨區分設定為"出貨"之進出貨資訊11a而儲存於資料庫11。在此進出貨資訊11a之出貨據點碼、傳票號碼及進貨據點碼係包含於由出貨據點2a之終端機20發送之有關進出貨之資訊中。
接著,在出貨據點2a,藉RFID讀取機21,由出貨之物流容器3之RFID標記4讀取容器識別號碼。所讀取之容器識別號碼由RFID讀取機21輸入至終端機20。在終端機20,依據輸入之容器識別號碼產生出貨容器資訊而將該出貨容器資訊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出貨容器資訊如圖2(a)所示,係含有出貨據點碼、出貨日、傳票號碼及容器識別號碼之資訊。在此,傳票號碼係以如上述方式被輸入之傳票號碼。此發送係在出貨據點2a,由管理員等之使用者對 終端機20施行輸入操作及發送操作等方式所進行。
在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藉出貨資訊輸入部12,接收由出貨據點2a之終端機20發送之出貨容器資訊(S02)。該資訊係由出貨資訊輸入部12被輸出至個數決定部14。
接著,藉個數決定部14,由輸入之出貨容器資訊所含之容器識別號碼,決定有關該出貨之物流容器3之出貨數(S03)。此決定係由容器識別號碼,特定物流容器3之種類而依照各種類計數容器識別號碼之數所執行。決定之物流容器3之各種類之出貨數之資訊由個數決定部14輸入至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又,出貨容器資訊也輸入至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
在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使由個數決定部14輸入之物流容器3之各種類之出貨數包含於在資料庫11之相同傳票號碼之進出貨資訊11a中。又,在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由輸入之出貨容器資訊,產生圖3(b)所示之各物流容器3之待進貨容器資訊11b。以上係在出貨據點2a之處理。接著,施行由出貨據點2a對進貨據點2b之物流容器3之輸送。
在進貨據點2b,由管理員等之使用者確認對應於該輸送之進出貨之傳票號碼之物流容器3之進貨數而將該進貨數之資訊輸入至終端機20而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進貨數之資訊係依照物流容器3之各種類被發送。又,在發送進貨數之資訊之際,也對應於進貨數之資訊而發送傳票號碼。進貨數之發送之際,也可藉進貨據點2b之終端機20,由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取得對本身據點2b之進貨數 之預定資訊,而對該取得之資訊進行回覆,以施行該資訊之發送。圖5係表示進貨數之預定資訊之取得時之畫面影像20a、與顯示取得之資訊而受理來自使用者之輸入,將其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用之畫面影像20b。
在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中,藉進貨資訊輸入部13,接收由進貨據點2b之終端機20發送之物流容器3之進貨數之資訊(S04)。該資訊係由進貨資訊輸入部13輸出至個數決定部14。此資訊因已成為數之資訊,故由個數決定部14原原本本地輸出至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
接著,藉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依據該資訊產生進出貨區分設定為"進貨"之進出貨資訊11a而被儲存於資料庫11。在此進出貨資訊11a之傳票號碼及物流容器3之各種類之個數係包含於由出貨據點2a之終端機20發送之資訊中。又,有關出貨據點碼及進貨據點碼,例如也可由進出貨區分設定為"進貨"之相同傳票號碼之進出貨資訊11a取得而包含於進出貨資訊11a中。
接著,藉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參照資料庫11核對進出貨區分設定為"進貨"之進出貨資訊11a之出貨數、與進出貨區分設定為"出貨"之相同傳票號碼之進出貨資訊11a之進貨數(S05)。此核對係藉由判斷在物流容器3之各種類中出貨數與進貨數是否一致所進行。接著,藉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產生核對結果之資訊而儲存於資料庫11。核對結果之資訊係依照各傳票號碼而產生,包含一致或不一致之資訊、及不一致時何種物流容器3如何不一致之資 訊。
接著,藉輸出部18施行核對結果之輸出(S06)。核對結果之輸出係藉由接收來自出貨據點2a或進貨據點2b之終端機20之要求而依照該要求由資料庫11取得核對結果之資訊將其發送至要求單位所施行。藉此輸出,可使出貨據點2a及進貨據點2b之使用者知悉進出貨是否適切地被執行。核對結果不一致之情形,也可在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中,由出貨據點2a或進貨據點2b之終端機20接收修正有關物流容器3之進出貨之資訊之資訊而依據該資訊再度施行核對。以上係由施行物流容器3之個體管理之據點2a,將物流容器3進出貨至施行物流容器3之總量管理之據點2b之處理。
接著,利用圖6之流程圖,說明有關由施行物流容器3之總量管理之據點2b,將物流容器3進出貨至施行物流容器3之個體管理之據點2a之處理。
首先,由出貨據點2b之終端機20,將有關進出貨之資訊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在此,發送之有關進出貨之資訊係特定進出貨之傳票號碼、出貨據點碼及進貨據點碼。此發送係在出貨據點2b,由管理員等之使用者對終端機20施行輸入操作及發送操作等方式所進行。又,上述傳票號碼係設定為可一意地與其他傳票號碼作區別。傳票號碼也可依照該種規則,自動地設定於終端機20等,而非由使用者輸入。
在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中,藉出貨資訊輸入部12,接 收由出貨據點2b之終端機20發送之有關進出貨之資訊(S11)。該資訊係由出貨資訊輸入部12被輸出至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接著,藉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依據該資訊產生將進出貨區分設定為"出貨"之進出貨資訊11a而儲存於資料庫11。在此進出貨資訊11a之出貨據點碼、傳票號碼及進貨據點碼係包含於由出貨據點2a之終端機20發送之有關進出貨之資訊中。
接著,在出貨據點2b,由管理員等之使用者對終端機20施行輸入物流容器3之進貨數之資訊而對應於傳票號碼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出貨數之資訊係依照物流容器3之各種類被發送。在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中,藉出貨資訊輸入部12,接收由出貨據點2b之終端機20發送之物流容器3之進貨數之資訊(S12)。該資訊係由出貨資訊輸入部12被輸出至個數決定部14。此資訊因已成為數之資訊,故由個數決定部14原原本本地輸出至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
接著,藉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依據該資訊產生進出貨區分設定為"進貨"之進出貨資訊11a而儲存於資料庫11。在此進出貨資訊11a之傳票號碼及物流容器3之各種類之個數係包含於由出貨據點2a之終端機20發送之資訊中。又,出貨據點碼及進貨據點碼例如也可由進出貨區分設定為"進貨"之相同傳票號碼之進出貨資訊11a取得而包含於進出貨資訊11a。
在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使由個數決定部14輸入之物流 容器3之各種類之出貨數係包含於在資料庫11之相同傳票號碼之進出貨資訊11a。以上係在出貨據點2a之處理。接著,施行由出貨據點2b對進貨據點2a之物流容器3之輸送。
在進貨據點2a,藉RFID讀取機21,由被進貨之物流容器3之RFID標記4讀取容器識別號碼。讀取之容器識別號碼由RFID讀取機21被輸入至終端機20。在終端機20,依據輸入之容器識別號碼產生進貨容器資訊而將該出貨容器資訊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進貨容器資訊如圖2(b)所示,係含有進貨據點碼、進貨日及容器識別號碼之資訊。又,出貨據點2b為施行總量管理之據點之情形,僅利用容器識別號碼不能特定傳票號碼,故由進貨據點2a之終端機20將對應容器識別號碼與傳票號碼之資訊與上述之進貨容器資訊一併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
在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藉進貨資訊輸入部13,接收由進貨據點2a之終端機20發送之進貨容器資訊(S13)。該資訊係由出貨資訊輸入部12被輸出至個數決定部14。
接著,藉個數決定部14,由輸入之進貨容器資訊所含之容器識別號碼,決定有關該出貨之物流容器3之進貨數(S14)。此決定係由容器識別號碼,特定物流容器3之種類而依照各種類計數容器識別號碼之數所執行。決定之物流容器3之各種類之出貨數之資訊與傳票號碼之資訊一併由個數決定部14輸入至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又,進貨容器資訊也輸入至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
接著,藉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依據該資訊產生進出貨區分設定為"進貨"之進出貨資訊11a而儲存於資料庫11。在此進出貨資訊11a之傳票號碼及物流容器3之各種類之個數係包含於由個數決定部14輸入之資訊中。又,出貨據點碼及進貨據點碼例如也可由進出貨區分設定為"進貨"之相同傳票號碼之進出貨資訊11a取得而包含於進出貨資訊11a。
又,在此時點藉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更新圖3(c)所示之資料庫11之容器位置資訊11c。將對應於由進貨據點2a輸入之容器識別號碼之容器位置資訊11c之據點碼更新為進貨據點2a之據點碼,將通過日更新為進貨日,將區分更新為"進貨"。
接著,藉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參照資料庫11核對進出貨區分設定為"進貨"之進出貨資訊11a之出貨數、與進出貨區分設定為"出貨"之相同傳票號碼之進出貨資訊11a之進貨數(S15)。此核對係藉由判斷在物流容器3之各種類中出貨數與進貨數是否一致所進行。接著,藉進出貨資訊管理部15,產生核對結果之資訊而儲存於資料庫11。核對結果之資訊係依照各傳票號碼而產生,包含一致或不一致之資訊、及不一致時何種物流容器3如何不一致之資訊。
接著,藉輸出部18施行核對結果之輸出(S16)。核對結果之輸出係藉由接收來自出貨據點2b或進貨據點2a之終端機20之要求而依照該要求由資料庫11取得核對結果之資訊將其發送至要求單位所施行。藉此輸出,可使出貨據點2b 及進貨據點2a之使用者知悉進出貨是否適切地被執行。核對結果不一致之情形,也可在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中,由出貨據點2b或進貨據點2a之終端機20接收修正有關物流容器3之進出貨之資訊之資訊而依據該資訊再度施行核對。以上係由施行物流容器3之總量管理之據點2b,將物流容器3進出貨至施行物流容器3之個體管理之據點2a之處理。
又,可利用與上述同樣方式,施行在施行個體管理之據點2a間、及施行總量管理之據點2b間之進出貨數之管理。在施行個體管理之據點2a間施行物流容器3之進出貨之情形,在S13中由進貨據點2a之終端機20發送進貨容器資訊之際,無必要發送對應容器識別號碼與傳票號碼之資訊。此係由於在出貨之時點,在資料庫11中儲存有保持對應容器識別號碼與傳票號碼之資訊之圖3(b)所示之各物流容器3之待進貨容器資訊11b,故可藉由參照該待進貨容器資訊11b,而由容器識別號碼特定傳票號碼之故。
接著,利用圖7之流程圖,說明有關在施行物流容器3之個體管理之據點2a,施行物流容器3之盤點之情形之處理。
首先,由施行盤點之據點2a之終端機20向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發送盤點要求。盤點要求中含有施行盤點之據點2a之據點碼、盤點開始日及盤點截止日之資訊。此發送係在據點2a,由管理員等之使用者對終端機20施行輸入操作及發送操作等方式進行。
在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藉庫存資訊輸入部16接收盤點要求(S21)。盤點要求係由庫存資訊輸入部16輸出至庫存資訊管理部17。接著,藉庫存資訊管理部17,依據該資訊,產生如圖3(d)所示之盤點容器資訊11d而儲存於資料庫11(S22)。盤點容器資訊11d係資料庫11之容器位置資訊11c,在取得據點碼為盤點要求之據點碼,通過日為盤點開始日以前之物流容器3之資訊而在該各物流容器3所產生。例如,如圖8所示,盤點開始日為"12/31"之情形,在通過日為"12/10"之ID(對應於容器識別號碼而一意地附帶之識別碼)為1~5之物流容器3產生盤點容器資訊。
接著,在據點2a,藉RFID讀取機21,由呈現庫存之物流容器3之RFID標記4讀取容器識別號碼。所讀取之容器識別號碼由RFID讀取機21輸入至終端機20。在終端機20,依據輸入之容器識別號碼產生庫存容器資訊而將該庫存容器資訊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庫存容器資訊如圖2(c)所示,係含有盤點據點碼、讀取日及容器識別號碼之資訊。
在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藉庫存資訊輸入部16接收由據點2a之終端機20發送之庫存容器資訊(S23)。該資訊係由庫存資訊輸入部16輸出至庫存資訊管理部17。
接著,藉庫存資訊管理部17,核對由庫存資訊輸入部16輸入之庫存容器資訊所含之容器識別號碼、與記憶於資料庫11之容器識別號碼(S24)。此核對具體上,係藉由判斷由庫存資訊輸入部16輸入之庫存容器資訊所含之容器識別 號碼是否包含在記憶於資料庫11之盤點容器資訊11d所進行。如圖8所示,在"1/2"由ID為1~3之物流容器3讀出容器識別號碼之情形,ID為1~3之物流容器3之容器識別號碼包含在盤點容器資訊11d中,故判斷實體與資料庫11之資訊一致。讀出之容器識別號碼包含在盤點容器資訊11d中之情形,藉庫存資訊管理部17,使對應於該容器識別號碼之盤點容器資訊11d之盤點日成為讀取日,併豎起盤點旗標。又,如圖8所示,使對應於該容器識別號碼之資料庫11之容器位置資訊11c之「區分」成為"盤點"。
盤點容器資訊11d所含之容器識別號碼之物流容器3被出貨之情形(圖8所示之"1/3"之例),容器位置資訊會因出貨而由盤點對象之據點2a消失,故在該物流容器3,呈現盤點完成之處理狀態。
每當庫存容器資訊由據點2a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時,便會重複執行上述之處理(S23,S24)。
在庫存資訊管理部17之核對中,存在有對應於不含於盤點容器資訊11d,甚至於也不含於容器位置資訊11c之容器識別號碼之物流容器3之情形、及即使到達盤點截止日仍有未豎起盤點旗標之物流容器3之情形,由庫存資訊管理部17產生表示其趣旨之資訊作為核對結果。所產生之核對結果之資訊被記憶於資料庫11。
接著,藉輸出部18施行核對結果之輸出(S25)。核對結果之輸出係藉由接收來自據點2a之終端機20之要求而依照該要求由資料庫11取得核對結果之資訊將其發送至要求單 位所施行。又,也可在盤點截止日由輸出部18發送至來自據點2a之終端機20。藉此輸出,可使據點2a之使用者知悉據點2a之庫存與資料庫11之資訊是否一致。核對結果不一致之情形,也可在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中,由據點2a之終端機20接收修正有關物流容器3之庫存之資訊之資訊而依據該資訊修正庫存之資訊。以上係由施行物流容器3之個體管理之據點2a,施行物流容器3之盤點之情形之處理。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型態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1中,由施行個體管理之據點輸入進出貨之物流容器3之容器識別號碼而依據該容器識別號碼決定進出貨數。在物流容器管理系統1中,施行使用如此決定之進出貨數之核對。因此,依據本實施型態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1,在施行物流容器3之個體管理之據點2a與施行總量管理之據點2b之間施行物流容器3之進出貨之情形,也可適切地管理物流容器3之進出貨。
又,如本實施型態所示,藉RFID讀取機21,由RFID標記4取得容器識別號碼時,可容易施行容器識別號碼之取得及對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10之發送,故可容易實施本發明。
又,如本實施型態所示,利用上述之進出貨之資訊施行庫存之核對時,可容易在個體管理之據點2a施行盤點。
在本實施型態中,使用RFID標記4作為保持容器識別號碼之媒體,但只要能保持容器識別號碼之媒體均可使用, 未必需要使用RFID標記4。例如,也可使用條碼。該情形,可使用條碼讀取機作為讀取機,以取代RFID讀取機21。
1‧‧‧物流容器管理系統
2‧‧‧據點
3‧‧‧物流容器
4‧‧‧RFID標記
10‧‧‧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
11‧‧‧資料庫
12‧‧‧出貨資訊輸入部
13‧‧‧進貨資訊輸入部
14‧‧‧個數決定部
15‧‧‧進出貨資訊管理部
16‧‧‧庫存資訊輸入部
17‧‧‧庫存資訊管理部
18‧‧‧輸出部
20‧‧‧終端機
21‧‧‧RFID讀取機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型態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之構成之圖。
圖2(a)-(c)係表示由各據點發送至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之資料之例之圖。
圖3(a)-(d)係表示儲存於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之資料庫之資料之例之圖。
圖4係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型態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中進出貨時執行之處理之流程圖。
圖5係表示在進貨側之終端機之畫面顯示例之圖。
圖6係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型態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中進出貨時執行之處理之另一例之流程圖。
圖7係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型態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中盤點時執行之處理之另一例之流程圖。
圖8係表示施行盤點之際之資訊之演變之圖。
1‧‧‧物流容器管理系統
2a‧‧‧出貨據點
2b‧‧‧進貨據點
3‧‧‧物流容器
4‧‧‧RFID標記
10‧‧‧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
11‧‧‧資料庫
12‧‧‧出貨資訊輸入部
13‧‧‧進貨資訊輸入部
14‧‧‧個數決定部
15‧‧‧進出貨資訊管理部
16‧‧‧庫存資訊輸入部
17‧‧‧庫存資訊管理部
18‧‧‧輸出部
20‧‧‧終端機
21‧‧‧RFID讀取機

Claims (3)

  1. 一種物流容器管理系統,其係管理在複數據點間進出貨之物流容器,且係包括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分別設於出貨據點及進貨據點並藉由通信網與該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連接之終端機、及設於該出貨據點且未設於該進貨據點之讀取機而構成;前述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包括:進出貨資訊輸入模組,其係輸入特定前述物流容器之進出貨之進出貨特定資訊;出貨容器資訊輸入模組,其係藉由自設於該出貨據點之終端機接收而輸入對應於前述進出貨特定資訊之特定由前述進出貨之出貨據點出貨之前述物流容器之容器特定資訊;出貨數決定模組,其係藉由就每一前述進出貨特定資訊對由前述出貨容器資訊輸入模組輸入之前述容器特定資訊進行計數,決定每次前述進出貨時來自前述出貨據點之前述物流容器之出貨數;進貨數輸入模組,其係藉由自設於該進貨據點之終端機接收而輸入對應於前述進出貨特定資訊之資訊,該資訊係表示與前述進出貨相關之往該進貨據點之前述物流容器之進貨數;進出貨數核對模組,其係每次前述進出貨時核對由前述出貨數決定模組所決定之前述出貨數與由前述進貨數輸入模組所輸入之資訊之前述進貨數;及 進出貨輸出模組,其係輸出前述進出貨數核對模組之核對結果;前述讀取機係自設於前述物流容器且保持與該物流容器相關之前述容器特定資訊之媒體讀出該容器特定資訊之裝置;設於前述出貨據點之終端機係包括將藉由前述閱讀器自從前述出貨據點出貨之前述物流容器讀取而輸入之容器特定資訊與前述進出貨特定資訊建立對應,發送至前述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之模組;設於前述進貨據點之終端機係包括將由該進貨據點之使用者輸入之表示進貨數之資訊與前述進出貨特定資訊建立對應,發送至前述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之模組。
  2. 一種物流容器管理系統,其係管理在複數據點間進出貨之物流容器,且係包括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分別設於出貨據點及進貨據點並藉由通信網與該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連接之終端機、及設於該進貨據點且未設於該出貨據點之讀取機而構成;前述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包括:進出貨資訊輸入模組,其係輸入特定前述物流容器之進出貨之進出貨特定資訊;出貨數輸入模組,其係藉由自設於該出貨據點之終端機接收而輸入對應於前述進出貨特定資訊之資訊,該資訊係表示與前述進出貨相關之來自該出貨據點之前述物流容器之出貨數之資訊; 進貨容器資訊輸入模組,其係藉由自設於該進貨據點之終端機接收而輸入對應於前述進出貨特定資訊之特定進貨到前述進出貨之進貨據點之前述物流容器之容器特定資訊;進貨數決定模組,其係藉由就每一前述進出貨特定資訊對由前述進貨容器資訊輸入模組輸入之前述容器特定資訊進行計數,決定每次前述進出貨時對前述進貨據點之前述物流容器之進貨數;核對模組,其係每次前述進出貨時核對由前述出貨數輸入模組所輸入之資訊之前述出貨數與由前述進貨數決定模組所決定之進貨數;及輸出模組,其係輸出前述核對模組之核對結果;前述讀取機係自設於前述物流容器且保持與該物流容器相關之前述容器特定資訊之媒體讀出該容器特定資訊之裝置;設於前述進貨據點之終端機係包括將藉由前述閱讀器自進貨至前述進貨據點之前述物流容器讀取而輸入之容器特定資訊與前述進出貨特定資訊建立對應,發送至前述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之模組;設於前述出貨據點之終端機係包括將由該出貨據點之使用者輸入之表示出貨數之資訊與前述進出貨特定資訊建立對應,發送至前述物流容器管理伺服器之模組。
  3. 如請求項1或2之物流容器管理系統,其中在前述進出貨特定資訊中包含特定前述進出貨之出貨據點及進貨據點 之資訊;且進一步包含:庫存資訊記憶模組,其係依據前述輸入之容器特定資訊,記憶每個前述據點成為庫存之前述物流容器之前述容器特定資訊;庫存容器資訊輸入模組,其係輸入每個前述據點成為庫存之前述物流容器之前述容器特定資訊;庫存核對模組,其係核對由前述庫存容器資訊輸入模組所輸入之前述容器特定資訊與由前述庫存資訊記憶模組所記憶之前述容器特定資訊;及庫存輸出模組,其係輸出前述庫存核對模組之核對結果。
TW097105772A 2007-03-02 2008-02-19 Logistics container management system TWI3997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53185A JP5137422B2 (ja) 2007-03-02 2007-03-02 物流容器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5588A TW200905588A (en) 2009-02-01
TWI399700B true TWI399700B (zh) 2013-06-21

Family

ID=39737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5772A TWI399700B (zh) 2007-03-02 2008-02-19 Logistics container management system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23431A1 (zh)
EP (1) EP2116491A4 (zh)
JP (1) JP5137422B2 (zh)
KR (1) KR101425090B1 (zh)
CN (1) CN101610962B (zh)
AU (1) AU2007348437A1 (zh)
TW (1) TWI399700B (zh)
WO (1) WO20081080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01059A1 (en) * 2012-10-05 2014-04-10 Chien-Hua Hsiao Leasing method for lessees to exchange their shipping containers
WO2014067031A1 (zh) * 2012-11-02 2014-05-08 Hsiao Chien-Hua 交换承租货柜的方法
TW201445496A (zh) * 2013-05-16 2014-12-01 Thank You My Friends Inc 具自動認證之提貨方法
WO2015057730A1 (en) * 2013-10-14 2015-04-23 E-Gatematrix, Llc Dynamic rule based aircraft catering logistics system
WO2015114759A1 (ja) * 2014-01-29 2015-08-06 日本パレットレンタル株式会社 物流容器管理システム、物流容器管理方法、及び物流容器管理プログラム
US10182083B2 (en) 2014-02-27 2019-01-15 Commodities Square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data reconciliation and clearing
JP6386845B2 (ja) * 2014-09-17 2018-09-05 日本パレットレンタル株式会社 物流容器個体管理システム、物流容器個体管理方法、及び物流容器個体管理プログラム
JP6389994B1 (ja) * 2017-04-10 2018-09-19 株式会社オープンロジ 倉庫管理サーバ、倉庫管理方法及び倉庫管理プログラム
TWI657386B (zh) * 2017-05-26 2019-04-21 亞比斯包材工場股份有限公司 棧板管理系統及循環管理棧板的方法
CN109583801B (zh) * 2017-09-29 2022-04-05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共享的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监控方法及其系统
IT201800010176A1 (it) * 2018-11-08 2020-05-08 Elite Soc Di Elettronica Per Linnovazione Tecnologica Soc Cooperativa Raccoglitore per materiale documentale, procedimento di tracciatura delle consultazioni di un tale raccoglitore, procedimento di lettura di informazioni relative ad un tale raccoglitore e procedimento di memorizzazione di informazioni relative ad un tale raccoglitore
CN110830552A (zh) * 2019-10-10 2020-02-21 广东洪裕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高效的智能物流运送系统
IT202000000532A1 (it) * 2020-01-14 2021-07-14 Elite Soc Di Elettronica Per Linnovazione Tecnologica Soc Cooperativa Raccoglitore per materiale documentale, procedimento di tracciatura delle consultazioni di un tale raccoglitore, procedimento di lettura di informazioni relative ad un tale raccoglitore e procedimento di memorizzazione di informazioni relative ad un tale raccoglitor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43668A (ja) * 1988-08-04 1990-02-14 Kyushu Nippon Denki Software Kk 店頭検品方式
US6547137B1 (en) * 2000-02-29 2003-04-15 Larry J. Begelfer System for distribution and control of merchandise
JP2003146435A (ja) * 2001-11-12 2003-05-21 Yamatake Corp 物流システム
TW548568B (en) * 2001-11-07 2003-08-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d monitoring stocking and shipping
TW589561B (en) * 2002-03-20 2004-06-01 Hitachi Ltd Object management method and the system thereof
US20050068152A1 (en) * 2001-12-28 2005-03-31 Alps Electric Co., Ltd. Writer, reader, and examining method
EP1566756A1 (en) * 2004-02-20 2005-08-24 Hitachi, Ltd. Traceability system
CN1834995A (zh) * 2005-03-14 2006-09-2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货盘回收系统、无线标签、货盘以及管理方法和程序
CN1839079A (zh) * 2003-08-25 2006-09-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信息传送系统和使用了该信息传送系统的物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5468B2 (ja) * 1995-03-27 2000-09-11 ティー・シー・エム株式会社 コンテナの荷役装置および管理システム
JP2944922B2 (ja) * 1995-10-13 1999-09-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輸送管理装置
US6026378A (en) * 1996-12-05 2000-02-15 Cnet Co., Ltd. Warehouse managing system
US6148291A (en) * 1998-01-26 2000-11-14 K & T Of Lorain, Ltd. Container and inventory monitoring methods and systems
US6219653B1 (en) * 1998-09-15 2001-04-17 Forest Product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nc. Freight calc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A2404814C (en) * 2000-03-28 2016-10-11 Stamps.Com, Inc.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nline, multi-parcel, multi-carrier, multi-service parcel returns shipping management
US20020010661A1 (en) * 2000-05-31 2002-01-24 Waddington Steffanie G. Distribution system
US7013026B2 (en) * 2001-08-02 2006-03-14 Paceco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utomated optical container code recognition with positional identification for a transfer container crane
US7034683B2 (en) * 2000-11-06 2006-04-25 Loran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nic vehicle product and personnel monitoring
US7733818B2 (en) * 2000-12-22 2010-06-08 Terahop Networks, Inc. Intelligent node communication using network formation messages in a mobile Ad hoc network
US6922133B2 (en) * 2001-03-02 2005-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proof of delivery verification for freigh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US20030009396A1 (en) * 2001-07-03 2003-01-09 Devries Raymond A. Tracking and electronic signaling system
US20030009389A1 (en) * 2001-07-06 2003-01-09 Purvis Tracy G.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nd shipping tobacco units
US7969306B2 (en) * 2002-01-11 2011-06-28 Sap Aktiengesellschaft Context-aware and real-time item tracking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scenarios
JP3878865B2 (ja) 2002-02-27 2007-02-07 日本パレットレンタル株式会社 パレット管理システム、パレット管理方法、パレット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US20040054607A1 (en) * 2002-09-12 2004-03-18 Waddington Steffanie G. Distribution system
US8392292B2 (en) * 2003-03-31 2013-03-05 Sap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process for managing inbound and outbound merchandise shipments
US20050080638A1 (en) * 2003-10-10 2005-04-14 Geoffrey Maseruka Product marketing system and method
TW200515230A (en) * 2003-10-24 2005-05-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hipment in a supply chain
US7650297B1 (en) * 2003-12-04 2010-01-19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eturnable containers
US7131585B2 (en) * 2003-12-15 2006-11-07 Digimarc Corporation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ecure identification document issuance
US7394381B2 (en) * 2004-05-06 2008-07-01 Ut-Battelle, Llc Marine asset security and tracking (MAST) system
US7870091B2 (en) * 2004-06-18 2011-01-11 Sap A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ceiving data, selecting a condition table, selecting a ruleset based on the condition table, and determining and applying rules to data
US20050283502A1 (en) * 2004-06-18 2005-12-22 Ami Heitner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conciling data
US7273172B2 (en) * 2004-07-14 2007-09-25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ing inventory and dispatch procedures at a staging area
US20060111929A1 (en) * 2004-11-20 2006-05-25 Poole David B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use of shipping containers
US20060241985A1 (en) * 2004-12-22 2006-10-26 Greenpak,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ransportation utilization and control
JP4410167B2 (ja) * 2005-07-14 2010-02-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コンテナ管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ナ管理システム
US7616117B2 (en) * 2005-07-19 2009-11-10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Reconciliation mechanism using RFID and sensors
US20070038673A1 (en) * 2005-08-12 2007-02-15 Broussard Michael 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vanced shipping notification and EDI through web portal
US7717338B2 (en) * 2005-12-16 2010-05-18 Jan R. Saperstein Cargo hold item iden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
US7538681B1 (en) * 2006-09-19 2009-05-26 Onasset Intelligenc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containerized ID tagged assets
US20080141895A1 (en) * 2006-12-14 2008-06-19 Lanigan John J Inline terminal, hub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43668A (ja) * 1988-08-04 1990-02-14 Kyushu Nippon Denki Software Kk 店頭検品方式
US6547137B1 (en) * 2000-02-29 2003-04-15 Larry J. Begelfer System for distribution and control of merchandise
TW548568B (en) * 2001-11-07 2003-08-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d monitoring stocking and shipping
JP2003146435A (ja) * 2001-11-12 2003-05-21 Yamatake Corp 物流システム
US20050068152A1 (en) * 2001-12-28 2005-03-31 Alps Electric Co., Ltd. Writer, reader, and examining method
TW589561B (en) * 2002-03-20 2004-06-01 Hitachi Ltd Object management method and the system thereof
CN1839079A (zh) * 2003-08-25 2006-09-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信息传送系统和使用了该信息传送系统的物流系统
EP1566756A1 (en) * 2004-02-20 2005-08-24 Hitachi, Ltd. Traceability system
CN1834995A (zh) * 2005-03-14 2006-09-2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货盘回收系统、无线标签、货盘以及管理方法和程序
JP2006248745A (ja) * 2005-03-14 2006-09-21 Fuji Xerox Co Ltd パレット再利用システム、無線タグ、パレット及び管理方法並びに管理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127258A (ko) 2009-12-10
AU2007348437A1 (en) 2008-09-12
JP5137422B2 (ja) 2013-02-06
KR101425090B1 (ko) 2014-08-04
CN101610962B (zh) 2012-12-19
CN101610962A (zh) 2009-12-23
JP2008214019A (ja) 2008-09-18
WO2008108050A1 (ja) 2008-09-12
TW200905588A (en) 2009-02-01
EP2116491A4 (en) 2011-01-26
US20100023431A1 (en) 2010-01-28
EP2116491A1 (en) 2009-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9700B (zh) Logistics container management system
CN107274019B (zh) 智能调度货运管理系统
US7417546B2 (en) Method and RFI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service
CN107358383B (zh) 物流货运系统
US20080255863A1 (e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paperless customs documentation
US810826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product returns using decision codes
KR102526592B1 (ko) 재고 관리를 위해 풀필먼트 센터 내 아이템의 수량을 확인하는 컴퓨터 구현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08029453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xport services to merchants
WO2005086038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product returns using return authorization numbers
JP6930836B2 (ja) 物品物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物品物流管理方法
JP2004051374A (ja) シームレス商品物流情報システム
US2023005304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deliver goods with precise handling requirements
US908731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handheld terminal and applica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of secure authorization for handling freight
JP3479881B2 (ja) 戦略的提携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CN107274127B (zh) 分级货运管理系统
JP2007018527A (ja)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US20100205104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hipping process within a logistics system
JP2008037589A (ja) 集配センター内処理工程管理システム
JP2002114377A (ja) 出荷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入荷管理システム
JP2006206280A (ja) 流通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JP7286123B1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TWI839263B (zh) 處理例外事件要求之電腦實行系統以及電腦實行方法
JP2008197849A (ja) 配達受領証明システム
JP2002308435A (ja) 空容器管理方法
KR100794399B1 (ko) 인터넷을 이용한 상품 발주 처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