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2701B - 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及其製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及其製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2701B
TWI392701B TW95122395A TW95122395A TWI392701B TW I392701 B TWI392701 B TW I392701B TW 95122395 A TW95122395 A TW 95122395A TW 95122395 A TW95122395 A TW 95122395A TW I392701 B TWI392701 B TW I3927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resin
carbonate crystal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5122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etsuo Kawano
Tatsuya Ishizaka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0640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24365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2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2701B/zh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Description

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及其製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含有碳酸鹽結晶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為目的,該碳酸鹽結晶具有配向雙折射性,係針狀或棒狀,當存在於透明樹脂中時,能夠以不降低該透明高分子樹脂的光穿透率之方式消除雙折射。
以往,碳酸鈣等的碳酸鹽係廣泛使用於橡膠、塑膠、製紙等領域。但是,近年來不斷地被開發出賦與高功能性之碳酸鹽,按照粒子形狀或粒徑等而多用途、多目的地被使用。
前述碳酸鹽的結晶形,可舉出的有絲蛇紋石(karachaite)、霰石(aragonite)、球霰石(vaterite)等,其中霰石係針狀,因為具有優良的強度或彈性模數,在各式各樣的用途係有用的。
製造前述碳酸鹽的方法,通常已知的方法有例如(1)使含有碳酸離子的溶液與氯化物的溶液反應來製造碳酸鹽之方法,(2)使氯化物與碳酸氣反應來製造碳酸鹽的方法等。又,具有霰石結構之針狀的碳酸鹽的製造方法,例如有提案(參照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方法,係在超音波照射下使含有碳酸離子之溶液與氯化物的溶液進行反應之方法。但是,該碳酸鹽之製造方法所得到的碳酸鹽之長度不只是大至30~60微米,且粒子大小的分布寬度廣闊,無法得到控制在希望粒子大小的碳酸鹽。
又,有提案(參照專利文獻2)揭示一種方法,係在Ca(OH)2 水漿體中導入二氧化碳之方法,預先在Ca(OH)2 水漿體中加入針狀的霰石作為種晶,使該種晶只朝一定方向成長之方法。但是,使用該碳酸鹽的製造方法,會有不能得到長度20~30微米大小的粒子之間題。
另一方面,近年來,高分子材料因為輕量、加工性容易、具有優良的量產性,能夠容易地應用注射成型、擠出成形等成形技術等理由,以往使用光學玻璃之眼鏡透鏡、攝影用透鏡等製品,大部分逐漸轉換為高分子材料。又,光電子用的光學零件,特別是記錄音響、影像、文字信息等光碟裝置等之雷射相關機器所使用的光學零件的材料,廣泛地使用高分子材料。
但是,具有雙折射性之高分子材料使用於比較不要求高精細度的光學零件時,沒有特別的問題,但是近年來,要求光學零件有更高的精確度,例如在寫入/消除型的光磁碟等,雙折射性會成為重大的問題。雙折射性係指當光線穿透某種物質時,藉由其偏光狀態而分開成2束光線,在該物質中,相對於各自偏光方向之2個不同折射係數的差異為雙折射率。
對前述通常的高分子材料施加成形技術而製品化成為光學零件時,會有顯示雙折射性之間題。例如,光磁碟時,使用半導體雷射等來進行讀取或寫入,若在光路中若存在有雙折射性的光學零件(例如,光碟本身、透鏡等),會有對讀取或寫入的精確度有不良影響之情形。
因此,為了減少雙折射性,有提案(參照專利文獻3),揭示一種使用雙折射性的符號互相不同之高分子樹脂及無機微粒子之非雙折射光學樹脂材料。該非雙折射光學樹脂材料可藉由結晶摻合法的方法來得到,例如使多數無機微粒子分散在高分子樹脂中,藉由延伸等來自外部的成形力之作用,以略平行的方式使高分子脂的結合鏈與多數的無機微粒子配向,藉由以略平行的方式使高分子脂的結合鏈與多數的無機微粒子配向,利用符號不同的無機微粒子的雙折射性,可減少由於高分子樹脂結合鏈的配向所產生的雙折射性。
如此,使用結晶摻合法來得到非雙折射光學樹脂材料時,能夠使用於結晶摻合法之無機微粒子係不可缺少的。該無機微粒子為了依照高分子樹脂結合鏈的配向來使粒子配向,必須是縱橫比大的形狀、例如針狀或棒狀的碳酸鹽。又,為了不對光學材料的重要特性之光穿透率造成影響,特別必須認識碳酸鹽粒子。而且,為了不對光穿透率造成影響,特別必須認識光的散射極少、與所使用光源的波長比較時平均粒子大小充分小之碳酸鹽結晶。
但是,使碳酸鹽結晶以不凝聚的方式分散在樹脂中並不容易,只是將各自的碳酸鹽結晶製成希望形態或大小,並不一定充分,目前希望一種技術,能夠防止因碳酸鹽結晶粒子的凝聚引起光學樹脂材料的透明性降低。
[專利文獻1]特開昭59-203728號公報[專利文獻2]美國專利第5164172號公報[專利文獻3]國際專第01/25364號小冊子
本發明之課題係解決以往的前述問題,來達成以下的目的。亦即,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一種含有碳酸鹽結晶(以下,有稱為「碳酸鹽粒子」或「碳酸鹽結晶粒子」之情形)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該碳酸鹽結晶具有配向雙折射性,係針狀或棒狀,當存在於透明樹脂中時,能夠以不降低該透明高分子樹脂的光穿透率之方式消除雙折射。
為了解決前述課題,本發明者等不斷專心檢討的結果,得到以下的知識。亦即為了維持樹脂的高透明性,藉由在添加於樹脂之前,將未凝聚且具有比表面積4平方公尺/克以上的微細碳酸鹽結晶粒子之粒子表面的吸附物去除,製成未凝聚的乾燥粉體、取出、分散在樹脂中,係非常重要的。藉此,不會降低光的穿透率,能夠得到一種可消除雙折射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知識。
本發明係本發明者基於前述知識而完成,為了解決前述課題之方法如下述,亦即,<1>一種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其特徵係該碳酸鹽結晶粒子的比表面積為至少4平方公尺/克、且分散在樹脂中的碳酸鹽結晶的平均分散直徑係最大為500奈米。
<2>如<1>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波長450奈米之光穿透率為86%以上。
<3>如<1>至<2>項中任一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其中相對於樹脂,該碳酸鹽結晶的含量係0.01質量%以上15質量%以下。
<4>如<1>至<3>項中任一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其中該樹脂係選自醯化纖維素樹脂、聚對酞酸乙二酯樹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樹脂及聚碳酸酯樹脂中至少一種。
<5>如<1>至<4>項中任一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其中使用經延伸過的薄膜。
<6>如<1>至<5>項中任一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其中碳酸鹽結晶的縱橫比為2以上,長徑的平均值為400奈米以下、且下述數學式(1)所示之長徑變動係數為0.40以下,
其中,前述數學式(1)中,r係表示長徑的平均值,n係測定長徑之粒子的數目,ri 係表示第i次序所測得之粒子的長徑。
<7>如<1>至<6>項中任一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其中該碳酸鹽結晶含有使金屬離子源(含有選自Sr2 離子、Ca2 離子、Ba2 離子、Zn2 離子及Pb2 離子中至少1種金屬離子)與碳酸源在液中反應之處理。
<8>如<7>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其中該碳酸鹽結晶係經由以下製程而形成,包括在液中至少1次碳酸鹽粒子數增加之製程用以增加碳酸鹽結晶數、以及在液中至少1次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之製程用以只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
<9>如<7>或<8>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其中該碳酸鹽結晶係藉由單噴射法使金屬離子源與碳酸源在液中反應而形成。
<10>如<1>至<9>項中任一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係使用於光學元件。
<11>如<10>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其中該光學元件係光磁碟。
<12>一種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含有製造碳酸鹽結晶之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及將所製得之碳酸鹽結晶分散在樹脂中之碳酸鹽結晶分散製程,其中前述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含有使金屬離子源(含有選自Sr2 離子、Ca2 離子、Ba2 離子、Zn2 離子及Pb2 離子中至少1種金屬離子)與碳酸源在液中反應之處理。
<13>如<12>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碳酸鹽結晶粒子的比表面積係至少4平方公尺/克、且分散在樹脂中的碳酸鹽結晶的平均分散直徑係最大為500奈米。
<14>如<11>至<13>項中任一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含有去除吸附處理,用以去除金屬離子源與碳酸源反應所得到的碳酸鹽結晶表面之吸附物。
<15>如<14>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去除吸附物處理方法,係藉由對該碳酸鹽結晶進行至少1次傾析洗滌之方法、及進行至少1次超濾之方法中至少一種。
<16>如<15>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傾析後之上部澄清液或是超濾後之濾液的傳導性為100 μ S/cm以下。
<17>如<12>至<16>項中任一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含有在液中至少1次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用以增加碳酸鹽結晶數、以及在液中至少1次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處理用以只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
<18>如<12>至<17>項中任一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係藉由單噴射法使金屬離子源與碳酸源在液中反應。
<19>如<12>至<18>項中任一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的溫度係-10℃~40℃,及該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處理的溫度係高於該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的溫度且為1℃~60℃。
<20>如<12>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碳酸鹽結晶分散製程包含藉由在樹脂中混煉碳酸鹽結晶使其分散之處理。
<21>如<12>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碳酸鹽結晶分散製程係藉由在合成樹脂之聚合反應之至少結束之前,添加碳酸鹽結晶來使其分散。
<22>如<20>至<21>項中任一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使分散有碳酸鹽結晶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成型之方法,係藉由注射成型、加壓成型及擠出成型中至少一種。
<23>如<22>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將進行注射成型、加壓成型或擠出成型所得到的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延伸來製成薄膜。
依據本發明,能夠一種含有碳酸鹽結晶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能夠解決以往之前述問題,該碳酸鹽結晶具有配向雙折射性,係針狀或棒狀,當存在於透明樹脂中時,能夠以不降低該透明高分子樹脂的光穿透率之方式消除雙折射。
(光學用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係將本發明之前述碳酸鹽結晶分散於樹脂中,按照必要更含有其他的成分。
-碳酸鹽結晶-前述碳酸鹽結晶藉由使金屬離子源與碳酸源在液中混合而到,比表面積、縱橫比、長徑的平均值、及該長徑的變動係數係在規定範圍內,又,添加在樹脂中而使用時,波長450奈米的光穿透率的相對值為規定值以上。
--金屬離子--前述金屬離子只要是含有金屬離子,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而適當地選擇,可舉出的有例如Sr2 離子、Ca2 離子、Ba2 離子、Zn2 離子及Pb2 離子等。此等之中,就反應性的觀點,以鹼土類金屬離子之Sr2 離子、Ca2 離子、Ba2 離子為特佳。與前述碳酸源反應,以形成具有絲蛇紋石、霰石、球霰石、及非晶中任一形態之碳酸鹽為佳,以形成具有霰石形態之碳酸鹽為特佳。
前述霰石型的結晶結構係以CO3 2 單元表示,層積該CO3 2 單元而形成具有針狀及棒狀中任一形狀之碳酸鹽結晶。因此,產生結晶結構的異方向性,在結晶軸方向的折射係數不同,成為負雙軸性光學結晶。c軸方向的折射係數與其他兩方向的折射係數比較時較小,具有該雙折射值較大之特徵。在下述表1中,金屬離子係表示Ca2 、Sr2 、Ba2 、Pb2 之碳酸鹽粒子的各結晶軸方向的折射係數。因此,當該碳酸鹽藉由後述的延伸處理而在任意一方向延伸時,因為係以在其延伸方向粒子的長軸方向一致的狀態進行結晶排列,藉由混合具有正配向雙折射性之樹脂中,能夠控制樹脂的配向雙折射。
前述金屬離子源只要含有選自Sr2 離子、Ca2 離子、Ba2 離子、Zn2 離子及Pb2 離子中至少1種金屬離子,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而適當地選擇,例如可舉出的有選自Sr、Ca、Ba、Zn及Pb中至少一種之硝酸鹽、氯化物、氫氧化物等。其中就反應性的觀點,以氫氧化物、氯化物為特佳。
前述金屬離子源以含有NO3 、Cl 、及OH 中至少任一種為佳,如此的具體列可適合舉出的有Sr(NO3 )2 、Ca(NO3 )2 、Ba(NO3 )2 、Zn(NO3 )2 、Pb(NO3 )2 、SrCl2 、CaCl2 、BaCl2 、ZnCl2 、PbCl2 、Sr(OH)2 、Ca(OH)2 、Ba(OH)2 、Zn(OH)2 、Pb(OH)2 、其等之水合物等。
--碳酸源--前述碳酸源只要能夠產生CO3 2 離子,沒有特別限定,可按照目的而適當地選擇,例如可適合舉出的有碳酸鈉[Na2 CO3 ]、碳酸氫鈉[NaHCO3 ]、碳酸氣、尿素[(NH2 )2 CO]等。此等之中,就反應性的觀點,以碳酸鈉、碳酸銨、碳酸氣為特佳。
--比表面積、縱橫比、長徑的平均值、及長徑的偏差--在添加在樹脂中之前的階段,碳酸鹽結晶粒子或經表面處理過的碳酸鹽結晶粒子之比表面積必須至少為4平方公尺/克以上,以6平方公尺/克為佳,以8平方公尺/克為特佳。該比表面積小於4平方公尺/克時,在製成碳酸鹽結晶的時點,已經產生了許多的凝聚,即使添加在前述樹脂中使其分散,已經產生凝聚之碳酸鹽結晶會更重複凝聚而產生大的凝聚體,光穿透率顯著降低。
又,前述比表面積可使用市售之氮吸附裝置來進行,例如可使用BEL JAPAN股份公司製之自動比表面積/細孔分布測定裝置(BELSORP-mini)來測定。
前述碳酸鹽粒子的縱橫比必須為2以上,以3~20為更佳,以3~8為特佳。
前述縱橫比小於2時,碳酸鹽結晶變為接近粒狀或球狀,在前述樹脂中,隨著透明樹脂的分子配向,粒子配向顯現的機率減少或變為零,另一方面,大於20時,雖然係有關於本發明之隨著透明樹脂的分子配向,藉由粒子配向顯現而來補償隨著分子配向的雙折射之技術。但是在光學用樹脂組成物的製造製程時,碳酸鹽結晶會破壞,結果碳酸鹽結晶的長軸方向會有無法以一致方向的方式配向之情形。
在前述碳酸鹽結晶,針狀或棒狀的長軸方向直徑之長徑的平均值,必須使透明光學樹脂的穿透率減少盡量降低,比可見光線的波長(約400~780奈米)短為佳。因此,前述碳酸鹽結晶的長徑平均值必須在400奈米以下,以300奈米以下為更佳,以200奈米以下為特佳。前述長徑平均值若大於400奈米時,因為粒子所引起的Mie散射比例增加,樹脂的光穿透率會大幅降低,會有作為透明光學材料之價值降低之情形。
前述長徑的偏差從降低因光散射而造成穿透率減少之粒子的含有率、實質上實現較少散射狀態的觀點而言,該長徑的變動係數必須是0.40以下。前述長徑的變動係數係以相對於長徑的平均值之該長徑的標準偏差的比來表示,可藉由下述數學式(1)求得。
其中,在前述數學式(1)中,r係表示長徑的平均值,n係測定長徑之粒子的數目,ri 係表示第i次序所測得之粒子的長徑。
前述n的值係定義100以上,n的值以較大為佳,以200以上為更佳。前述n值小於100時,會有無法正確反映粒子分散之情況。變動係數以百分率表示時,可使上述數學式(1)的值為100倍的值來表示。例如,前述變動係數的值為0.40以下時,以百分率表示時可表示為40%以下。
前述長徑的變動係數以較小為佳,具體上以0.30以下為佳,以0.20以下為更佳。前述長徑的變動係數大於0.40時,比長徑的平均值更長粒子之混合比增加,會有產生樹脂光穿透率降低的弊病之情形。
在前述碳酸鹽結晶,長徑、縱橫比、變動係數等的測定方法,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適當地選擇,例如可使用穿透型電子顯微鏡(TEM)觀察經充分分散過的碳酸鹽粒子,以掃描器取得拍攝得到的粒子照片,以影像檔案資訊的方式保存,使用MAUNTECH股份公司製、影像解析式粒度分布測定軟體「Mac-View」Ver.3來測定該保存的影像檔案資訊之每一個粒子,加以總計而求得。
--分散直徑及含量--分散直徑係將分散的粒子之長度方向最長直徑加以平均化而得到(例如包含一次粒子或二次粒子之區別、及格子狀、聯成一串狀及不定形的立體狀等不同情況的定義)。將在藉由混煉等之混合樹脂與粒子的製程後,碳酸鹽結晶實際存在樹脂中的大小之平均值作為平均分散直徑時,使碳酸鹽結晶分散在樹脂中時之平均分散直徑以最大為500奈米為佳,以450奈米以下為更佳,以400奈米以下為特佳。前述平均分散直徑大於500奈米時,會有使含有碳酸鹽結晶之樹脂的透明性大幅度降低之情形。前述平均分散直徑可使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來觀察存在於樹脂中之碳酸鹽結晶,對拍攝得到的照片檔案(電子檔),使用MAUNTECH股份公司製、影像解析式粒度分布測定軟體「Mac-View」Ver.3,最得能夠觀察的粒子,進而藉由該軟體計算長度方向之最長直徑,加以平均化而求得。
相對於樹脂,碳酸鹽結晶的含量以0.01質量%以上15質量%以下為佳,以0.05質量%以上3質量%以下為更佳,以0.1質量%以上2質量%以下為特佳。前述含量小於0.01質量%時,會有所添加的粒子無法顯現調節雙折射的效果之情形,大於15質量%時,即使具有調節雙折射的效果,但是會有無法維持作為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必要透明性的情形。
-樹脂-前述樹脂,若是通常使用於光學零件等之物時,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適當地選擇,以具有某種程度之透明性為佳,例如可舉出的有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烴類;聚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聚合物類、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之聚(甲基)丙烯酸酯類;聚伸苯基氧化物、聚碳酸酯類;聚氯乙烯、聚對酞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醯化纖維素、脂環族聚烯烴類(例如,降烯系聚烯烴等之環狀烯烴的開環(共)聚合物等);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等脂環族(甲基)丙烯酸酯與甲基丙烯酸甲磺醯酯等(甲基)丙烯酸伸苯基醚之共聚物等。此等之中,具有較佳的光學特性、物理特性之物,可舉出的有聚對酞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醯化纖維素、聚碳酸酯,其中因為對斜方向的入射光亦能夠充分顯現本發明之效果,以聚碳酸酯為最佳。
--波長450奈米的光穿透率--前述波長450奈米的光穿透率,在前述樹脂添加前述碳酸鹽結晶而成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以86%以上為佳,以86.5%以上為更佳,以87%以上為特佳。前述光穿透率若小於86%時,前述樹脂會有透明度降低、光學資訊降低之情形。
又,使前述樹脂的膜厚度為100微米時,在添加前述碳酸鹽結晶之前的前述樹脂,波長450奈米的光穿透率為x%時,在添加前述碳酸鹽結晶後的前述樹脂,波長450奈米的光穿透率為y%時,y/x以0.98以上為佳,以0.99以上為特佳,以1以上為最佳。前述y/x小於0.98時,添加有本發明之碳酸鹽結晶之樹脂的透明性會有消失的情形。
--用途--具有雙折射性之樹脂的固有雙折射係數,例如「到目前為止之透明樹脂-挑戰IT之高性光學材料的世界」(井出文雄著、工業調查會、初版)第29頁所記載,如下述表2所示。從表2,可看出前述樹脂多半係具有正雙折射性。又,使用針狀或棒狀之縱橫比大的碳酸鍶作為前述碳酸鹽,例如,添加在前述光學聚合物之聚碳酸酯中而延伸時,碳酸鹽粒子會隨著聚合物的分子配向碳酸鹽粒子會進行配向。例如「高分子尖端材料One Point 1光通信聚合物」(小池康博、多加谷明廣著、共立出版初版)所記載,在配向狀態,若選擇具有與聚合物的雙折射正相反符號的雙折射之高縱橫比的無機結晶時,各自的雙折射會互相抵銷。因此,該聚碳酸酯的正雙折射性消失,不只是能夠成為零,亦可成為負值。前述碳酸鹽結晶可適合使用於構成光學零件、特別是偏向特性重要且要求具有高精確度的光學元件之樹脂。
(光學用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
前述光學用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含有製造碳酸鹽結晶之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及將所製得的碳酸鹽結晶分散在樹脂中之碳酸鹽結晶分散製程,以及按照必要含有適當選擇之其他製程等。
-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前述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含有以下步驟,包含在液中使前述金屬離子源與前述碳酸源反應而得到前述碳酸鹽結晶之處理、及去除碳酸鹽結晶的表面之吸附物之處理(以下,簡稱為去除吸附物處理),以及按照必要含有適當選擇之其他處理等。對得到碳酸鹽結晶之處理,有分開進行增加碳酸鹽粒子之處理(以下,簡稱為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及只增加該碳酸鹽粒子體積之處理(以下,簡單為碳酸鹽粒子體積處理)之情形。
--反應方法--前述在液中反應之方法,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適當地選擇,例如從反應性的觀點,可舉出的有將前述金屬離子源與前述碳酸源同時添加在液中來使其反應的方法等。
將前述金屬離子源與前述碳酸源同時添加在液中來使其反應的方法可舉出有雙噴射法、單噴射法等。為了得到本發明的碳酸鹽結晶,兩種方法都可使用,其中使用金屬氫氧化物作為金屬離子源時,以使用單噴射法為佳。更詳言之,反應時含有水作為溶劑時,因為金屬氫氧化物在水中的可溶性小的緣故,若提高濃度時會全部無法溶解而成為懸浮液,使該懸浮液靜置時,金屬氫氧化產生沈澱。因為在雙噴射法或單噴射法所使用的原料槽多半未具備攪拌設備,將懸浮液加入該原料槽時並不佳。亦即,一開始就將該金屬氫氧化物懸浮液加入具備攪拌葉之反應溶液中為最佳,使用噴嘴對該懸浮液添加碳酸源為佳,所以使用單噴射法為佳。
---雙噴射法---前述雙噴射法係將前述金屬離子源與前述碳酸源藉由噴射添加在各自反應用的液面或液中,使其反應的方法,例如第1圖所示,將含有前述金屬離子源之A液、與含有前述碳酸源之B液,同時往C液噴射,在該C液中使該等反應之方法。
藉由前述雙噴射法之前述金屬離子源及前述碳酸源的添加速度沒有特別的限制,可按照目的適當地選擇。又,莫耳添加速度以成為最後生成物之化學計量比的方式來決定為佳,在本發明以等莫耳速度為最佳。將形成最後生成物為止之過程,分開成增加碳酸鹽粒子處理與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處理來進行時,會有變更各自速度及反應溫度的情形。
前述雙噴射法可使用例如特開平5-107668號公報所揭示之雙噴射反應晶析裝置來進行。該裝置在反應容器中具有攪拌葉,並具備有噴嘴用以對攪拌葉附近供給原料溶液。該噴嘴的數目為2支以上之複數支。而且,藉由攪拌葉之混合作用使由噴嘴所供給之前述金屬離子源(前述A液)與前述碳酸源(前述B液)高速地成為均勻狀態,能夠在前述C液中轉瞬間進行均勻反應。
又,在雙噴射法之攪拌速度,從使連續變化之系統內濃度分布均勻的觀點而言,以500~1,500rpm為佳。
---單噴射法---前述單噴射法係使前述金屬離子源及前述碳酸源中任一方藉由噴射添加在另一方的液面上或液中,使其反應的方法。
前述單噴射法例如亦可使用前述雙噴射反應晶析裝置來進行。前述單噴射法係例如第2圖所示,噴嘴可使用1支,藉由從噴嘴噴射碳酸源(B液)添加在槽內的金屬離子源(A液),能夠與雙噴射法同樣地進行反應。
藉由前述單噴射法之添加前述金屬離子源及前述碳酸源的速度、及在前述單噴射法之攪拌速度,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適當地選擇,其中較佳是與藉由雙噴射法之添加速度、及在前述雙噴射法之攪拌速度同樣的速度範圍。在此,將形成最後生成物為止之過程,分開成增加碳酸鹽粒子處理與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處理來進行時,亦可變更各自速度及反應溫度。
--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前述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係在形成碳酸鹽後,只要能夠使該粒子數增加時,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適當地選擇,例如可舉出的方法,有將金屬離子源及碳酸源中至少一方,添加在規定反應溫度的液中並混合之方法。
前述添加及混合方法,藉由單噴射法來使其反應時,可舉出的有例如將含有金屬離子源之水溶液及懸浮液中任一種,邊保持在規定的反應溫度、邊將含有碳酸源的水溶液依照規定的添加速度添加後混合之添加混合方法。
前述反應溫度以-10℃~40℃為佳,以1℃~25℃為更佳。該增加碳酸鹽粒子處理的溫度小於-10℃時,無法得到具有針狀及棒狀中任一種形狀之碳酸鹽,會有生成球狀或橢圓狀的碳酸鹽之情形,大於40℃時,一次粒子的大小變大,會有無法得到在奈米大小區域且具有縱橫比大於2形狀之碳酸鹽的情形。
前述添加速度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適當地選擇,具體上的速度以例如0.01毫升/分鐘~500毫升/分鐘為佳,以0.01毫升/分鐘~100毫升/分鐘為更佳。
--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處理--前述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處理只要能夠以不增加前述碳酸鹽粒子數的方式來使體積增加時,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適當地選擇,例如,將金屬離子源與碳酸源之較少的一方,在該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的反應溫度以上的溫度條件下、且以比前述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更快的速度來添加及混合之方法。又,在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處理,不增加碳酸鹽粒子數係指與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後的碳酸鹽粒子數比較時,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處理後的碳酸鹽粒子數增加不大於40%,以不大於30%為佳,以不大於20%為更佳。
前述添加及混合方法可舉出的有例如將含有前述碳酸源之水溶液及氣體中任一種,以在前述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的反應溫度以上的溫度條件下、且以比前述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更快的速度來添加後、混合之方法。
前述反應溫度以1℃~60℃為佳,以1℃~55℃為更佳。前述反應溫度小於1℃時,因為所使用的溶劑受到限制,粒子形成後的處理變為麻煩,高於60℃時,使用水以外的溶時,會有該等溶劑蒸發掉之情形。
前述添加速度若比前述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更快的速度時,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適當地選擇,例如以0.1毫升/分鐘~100毫升/分鐘為佳,以0.1毫升/分鐘~50毫升/分鐘為更佳。前述添加速度比前述增加碳酸鹽粒子處理更慢時,會有無法控制所得到縱橫比的形狀之情形。
--pH--使前述金屬離子源與碳酸源反應之液中的pH就容易得到針狀或棒狀的碳酸鹽結晶而言,以在鹼環境下為佳,具體上以9以上為佳,以9.5以上為更佳。前述液中的pH小於9時,本發明之添加有碳酸鹽結晶之樹脂的透明性會有消失的情形。
又,前述金屬離子源含有OH基時,在反應開始至反應結束為止,以保持在上述pH為佳,前述金屬離子源未含有OH基時,例如添加NaOH等形成鹼環境的藥品,調整成上述pH來進行反應為佳。
--供給反應之金屬離子源及碳酸源的濃度--供給反應之前述金屬離子源中的金屬離子濃度及碳酸源中的碳離子濃度,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適當地選擇,其中前述金屬離子源中的金屬離子濃度就反應性而言,以0.05莫耳/升以上為佳,以0.10莫耳/升以上為更佳。
--其他製程等--使前述金屬離子源與碳酸源反應時,以在有機溶劑存在下反應為佳。
前述有機溶劑的種類,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而適當地選擇,例如可適合舉出的有例如甲醇、乙醇、1-丙醇、異丙醇、2-胺基乙醇、2-甲氧基乙醇、丙酮、四氫呋喃、1,4-二烷、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1,3-二甲基-2-咪唑烷酮、二甲基亞碸等。此等可以單獨使用或並用2種以上。特別是此等之中,以醇類為佳,就反應性的觀點及材料取得容易而言,以甲醇、乙醇、異丙酮、及2-胺基乙醇為更佳。
前述溶劑的添加量,以碳酸鹽製造後之溶劑量的1~80體積%為佳,以20~80體積%為更佳。
--去除吸附物處理--將使前述金屬離子源與碳酸源反應所得到的碳酸鹽結晶,在隨後藉由乾燥處理來使其乾燥之前,以進行去除吸附物處理來去除碳酸鹽粒子表面的吸附物為佳。在前述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在存在於液中階段之碳酸鹽結晶粒子表面,會吸附起因於粒子合成的起始原料之離子或反應副產物等,由於此等的影響,靜電排斥力等粒子間相互作用會產生變化,在液中階段多半會促進粒子的凝聚。因此,在此種狀態下進行乾燥時,只能夠得到凝聚粒子,結果,即使將此種凝聚粒子添加在前述樹脂中亦無法使其分散,而是以凝聚狀態含有在前述樹脂中。
前述去除吸附物處理的方法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適當地選擇能分離去除本來不必要的成分之方法,例如添加純水充分攪拌後,以進行最少一次傾析來洗滌碳酸鹽結晶粒子的方法,及使用具有分離功能的高分子膜對含有碳酸鹽結晶粒子的液體進行最少一次超濾的方法中至少一種之方法為佳。能夠去除吸附物的程度係藉由測定傾析後的上澄液或超濾後的濾液傳導性而能夠把握。前述傳導性以100 μ S/cm以下為佳,以50 μ S/cm以下為更佳。前述傳導性若大於100 μ S/cm時,使用碳酸鹽粒子來進行製造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方法時,會有在混煉等階段觀察到發泡之情形。
前述具有分離功能的高分子膜之種類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適當地選擇,可適合舉出的有例如離子交換樹脂之強鹼性或弱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強酸性或弱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具有巨大網狀結構之多孔性離子交換樹脂、鉗合樹脂等。又,分離功能膜可適合舉出的有逆滲透膜(乙酸纖維素系、三乙酸纖維素系、聚哌醯胺系、全芳香族聚醯胺系、聚苯并咪唑系、交聯聚醇系、烷基芳基聚醯胺-聚脲系、聚丙烯腈系、磺醯聚碸系等)、精密過濾膜(乙酸纖維素系、聚丙烯系、聚氯乙烯系、聚乙烯醇系、聚酯系、聚醯胺系、聚醯亞胺系等)、超濾膜(纖維素系、纖維/再生纖維素系、聚醯亞胺系、聚碸系、聚醯胺系、聚氯乙烯系、聚丙烯系、聚偏氯乙烯系等。平膜型、管狀、中空絲型、螺旋型、褶狀物(pleat)型)、滲析膜(纖維素系、丙烯腈系中空絲膜、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系中空絲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中空絲膜、聚碸系中空絲膜、聚丙烯系中空絲膜、再生纖維素系等)、電滲透所使用之離子交換膜(無機離子交換膜、乙烯/二乙烯基苯交聯聚合物磺化物膜、氯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交聯聚合物胺基化物膜、乙烯基吡啶/二乙烯基苯交聯聚合物N-甲基化物膜、全氟碳系碳酸膜、苯乙烯/丁二烯系膜等)等。此等之中,分能功能膜之中以超濾膜或滲析膜為較佳。在本發明之適合使用的超濾膜或滲析膜的差示分子量只要是能夠顯現本發明的效果時,沒有特別限制,通常為3,000~50,000左右。
此等材料在「功能性高分子材料、製品及市場1994年版」(東京TECHNOBRAIN發行)第16章及第17章有詳細的記載。例如銷售離子交換樹脂的有羅門哈斯(ANBARITE、DUOTITE)、DOW CHEMICAL(DOWENKUS)等,離子交換膜的有旭化成工業(ASIPUREKS)、旭硝子(SEREMION)、德山送達(NEOEPTA)、杜邦(NAFION),精密過濾膜有富士照相軟片(MICROFILTER)等,超濾膜有旭化成工業(MICROZA UF LABMODULE)、KURARAY(MU)、DAICEL化學(MORUCEP)等,逆滲透膜有TORAY(PEC-1000)、日東電工(NTR7250)、杜邦(B9、B10)等,滲析膜有三光純藥(滲析膜、纖維素管;VISKASE公司製)等。
--乾燥處理--較佳是對進行過前述去除吸附物處理之碳酸鹽結晶,進行乾燥處理來使其乾燥。
使前述碳酸鹽結晶乾燥的方法沒有特別限制,可適當地選擇,例如可舉出的有過濾等。
--用途--依據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時,能夠有效率、簡便地得到一種具有配向雙折射性、縱橫比大的碳酸鹽,其具有規定的比表面積、且因為去除了表面的吸附物而不會凝聚。
--碳酸鹽結晶分散製程--前述碳酸鹽結晶分散製程包含將本發明的碳酸鹽結晶分散在樹脂中之處理、及包含按照必要適當地選擇之其他的處理。
使前述碳酸鹽結晶分散在前述樹脂中之方法,只要能夠達成本發明之目的時,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而適當地選擇,例如可將前述碳酸鹽結晶混煉在前述樹脂中來使其分散,亦可在聚縮合反應來合成前述樹脂時,至少在聚縮合反應結束前添加前述碳酸鹽結晶來使其分散。藉由使前述碳酸鹽結晶與前述樹脂混煉來使其分散時之溫度,例如以200℃~290℃為佳,以220℃~280℃為更佳。前述使其分散時的溫度若低於200℃時,會有前碳酸鹽結晶與前述樹脂有不混合之情形,高於290℃時,樹脂的物性會有大幅度變化的情形。
使分散有前述碳酸鹽結晶的樹脂組成物成型之方法,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而適當地選擇,可舉出的有例如注射成型、擠出成型等。該等成型方法可單獨使用、亦可適當地組合使用。藉由前述成型方法所得到的成型體的形態,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而適當地選擇,可舉出的有薄片有膜狀等平面狀、柱狀、塊狀等不定形的立體狀等。
前述注射成型時的溫度雖然亦取決於所使用的樹脂,其中以聚碳酸酯為主成分的樹脂時,以150℃~270℃為佳,以150℃~240℃為更佳。前述射出成型時的溫度低於150℃或高於270℃時,會有無法得到目標成型體之情形。
前述加壓成型時的溫度及壓力,以150℃~240℃及15MPa~45MPa為佳,以160℃~230℃及10MPa~40MPa為更佳。前述分散時之溫度低於150℃時,會有無法加壓至目標膜厚度之情形,高於240℃時,會有無法得到膜形態的試樣之情形。前述分散時之壓力小於10MPa時,會有無法加壓至目標膜厚度之情形,大於40MPa時,雖然亦取決所使用之膜厚度調節用間隔物,但是有無法符合目標膜厚度之情形。
又,亦可不使用模具,藉由擠出成型擠出而連續地得到成型品,以低成本製造薄片。擠出成型時的溫度以220℃~280℃為佳,以230℃~270℃為更佳。前述擠出成型時的溫度低於220℃時,會有樹脂無法穩定地出來之情形,高於280℃時,會有膜的面狀變為非常差之情形。
對前述成型所得到薄膜賦與分子配向的方法,只要能夠達成本發明的目的,沒有特別限制,可按照目的而適當地選擇,例如可藉由單軸延伸法、亦可藉由雙軸延伸法。雙軸延伸時,可在縱向及橫向依次或同時延伸。亦可將成型過的薄片,依規定大小切取後,加以延伸,亦可在成型後,接著送至延伸裝置延伸。
延伸方法,例如使雙軸延伸裝置將注射成型或加壓成型所得到厚度100微米之薄片,以165℃、3毫米/分鐘的條件進行2倍的延伸,可得到光學用樹脂組成物的薄膜。又,亦可將藉由擠出成型所得到的薄片,在擠出後,接著送至雙軸延伸裝置,以165℃、3毫米/分鐘的條件進行2倍的延伸。
[實施例]
以下藉由本發明的實施例來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未受到下述實施例之任何限定。
(實施例1)
-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依照第2圖之單噴射法,製得碳酸鹽。
--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從前述金屬離子源之氫氧化鍶八水合物開始調製,加入不鏽製的鍋中,以375毫升0.08莫耳/升之氫氧化鍶[Sr(OH)2 ]懸浮液(75毫升水、300毫升甲醇)作為A液,在保持於10℃的狀態下邊以1000rpm進行攪拌,邊將前述碳酸源之500毫升0.2莫耳/升的碳酸銨[(NH4 )2 CO3 ]水溶液作為B液,分配於2支供給用槽並保持在10℃後,將各自各為62.5毫升以0.5毫升/分鐘的添加速度添加後、混合。
--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處理--接著,將溫度上升至50℃,在繼續攪拌的狀態下,添加250毫升0.1莫耳/升之氫氧化鍶[Sr(OH)2 ]懸浮液後,將250毫升0.1莫耳/升的碳酸銨[(NH4 )2 CO3 ]水溶液以l毫升/分鐘的添加速度慢慢地添加。
--去除吸附物處理--重複進行添加1升純水,重複靜置進行傾析之作業,直至上部澄清液的傳導性為52 μ S/cm。
在上述液中,以相對於生成沈澱為3質量%之方式,添加AJINOMOTO-FINE TECHNO股份公司製的PRENAKUTO KR44,充分攪拌來進行表面處理。
--乾燥處理--最後,使用布赫納漏斗進行吸引過濾後,在150℃以2小時乾燥,得到白色的乾燥粉末。
--碳酸鹽的評價--對乾燥後的粉末進行X射線繞射測定時,確認所得到的粉末係碳酸鍶結晶。而且,使用穿透型電子顯微鏡(TEM)觀察該碳酸鍶結晶。從TEM照片,算出粒子大小、縱橫比、及藉由數學式(1)可求得變動係數。此時,變動係數之算出係使用MAUNTECH股份公司製、影像解析式粒度分布測定軟體「Mac-View」Ver.3,以每一個粒子的方式測定所拍攝的粒子照片的影像檔(電子檔),加以總計而算出。而且,粒子的比表面積測定,係使用BEL JAPAN股份公司製之自動比表面積/細孔分布測定裝置(BELSORP-mini)來測定。此時,實施200℃的加熱處理作為前處理。結果如表3所示。
--碳酸鹽結晶分散製程及光學用樹脂組成物用的評價--以相對於樹脂所得到的碳酸鹽粒子為1質量%之方式,使用小型混煉裝置將粒子與聚碳酸酯樹脂在220℃進行混煉,得到顆粒形態的複合樹脂。以220℃使該樹脂進行注射成型,進而在220℃/30MPa的條件下進行加壓成型,製得厚度100微米之薄片作為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在該階段,進行光穿透率測定及藉由SEM進行分散性評價。而且從厚度100微米的薄片切下55毫米×30毫米大小,使用井元製作所製之雙軸延伸裝置,以165℃、3毫米/分鐘的條件,進行1.5倍之單軸延伸,得到厚度68微米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2)
除了將375毫升之A液的懸浮液(50毫升水、325毫升甲醇)保持在5℃、B液的添加速度為0.3毫升/分鐘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添加後、混合,進行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
除了使250毫升碳酸銨[(NH4 )2 CO3 ]水溶液的添加速度為0.5毫升/分鐘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慢慢地添加,進行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處理。
使用差示分子量為6,000的聚碸系之MICROZA UF LABMODULE(旭化成化學公司製),進行超濾,來進行去除吸附物處理,直到濾液傳導性為28.6μS/cm為止。
最後,以150℃乾燥2小時,得到白色的乾燥粉末。對所得到的碳酸鹽結晶及光學用樹脂組成物,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3)
除了使B液的添加速度為0.4毫升/分鐘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進行,添加後、混合, 進行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
除了使250毫升碳酸銨[(NH4 )2 CO3 ]水溶液的添加速度為0.7毫升/分鐘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進行,慢慢地添加,進行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處理。
進行超濾,來進行去除吸附物處理,直到濾液傳導性為27.2 μ S/cm為止。
最後,以150℃乾燥2小時,得到白色的乾燥粉末。對所得到的碳酸鹽結晶及光學用樹脂組成物,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4)
除了使用氫氧化鈣懸浮液代替在實施例3A液的氫氧化鍶懸浮液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進行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5)
除了使用氫氧化鋇懸浮液代替在實施例3A液的氫氧化鍶懸浮液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進行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6)
除了使用氫氧化鋅懸浮液代替在實施例3 A液的氫氧化鍶懸浮液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進行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7)
除了使用氫氧化鉛懸浮液代替在實施例3 A液的氫氧化鉛鍶懸浮液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進行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8)
除了將375毫升之A液的懸浮液(50毫升水、325毫升甲醇)保持在3℃、B液的添加速度為0.1毫升/分鐘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添加後、混合,進行增加碳酸鹽粒子數處理。
接著,除了使溫度上升至45℃,使250毫升碳酸銨[(NH4 )2 CO3 ]水溶液的添加速度為0.4毫升/分鐘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慢慢地添加,進行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處理。
重複進行超濾,來進行去除吸附物處理,直到濾液傳導性為28.6 μ S/cm為止。
最後,以150℃乾燥2小時,得到白色的乾燥粉末。對所得到的碳酸鹽結晶及光學用樹脂組成物,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9)
除了使碳酸鹽粒子數增加處理的溫度為5℃以外,與實施例8同樣地進行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
(實施例10)
除了使碳酸鹽粒子體積增加處理的溫度為47℃以外,與實施例9同樣地進行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
(比較例1)
在實施例1,除了相對於樹脂,所得到碳酸鹽為17質量%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
(比較例2)
在實施例1,除了未進行傾析、將液中所得到的沈澱直接以布赫納漏斗吸引過濾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評價。此時濾液傳導性為9,735 μ S/cm。結果如表3所示。
(比較例3)
從前述金屬離子源之氫氧化鍶八水合物開始調製,加入不鏽製的鍋中,以250毫升0.05莫耳/升之氫氧化鍶[Sr(OH)2 ]懸浮液(250毫升水)作為A液,使4.00克的氫氧化鈉顆粒溶解在其中。接著,在升溫、保持於90℃的狀態下邊以1000rpm進行攪拌,邊將保持在90℃之500毫升4莫耳/升的尿素[(NH2 )2 CO]水溶液作為B液,分配於1支供給用槽,以250毫升/分鐘的添加速度添加後、混合。最後,添加1升純水,重複靜置進行傾析之作業,直至上部澄清液的傳導性為84 μ S/cm,最後以150℃以2小時乾燥,得到白色的乾燥粉末。
將所得到的碳酸鹽結晶及光學用樹脂組成物,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
(比較例4)
使用小型混煉裝置在220℃只對聚碳酸酯樹脂進行混煉,得到顆粒狀態的樹脂。將該樹脂在220℃進行注射成型,進而以220℃/30MPa的條件進行加壓成型,製得厚度100微米的薄片作為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在該階段,進行光穿透率測定。而且從厚度100微米的薄片切下55毫米×30毫米大小,使用井元製作所製之雙軸延伸裝,以165℃、3毫米/分鐘的條件,進行1.5倍之單軸延伸,得到厚度68微米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結果如表3所示。
注1)在與樹脂混合之前的階段之乾燥粉體的測定結果。注2)規格化成厚度100微米時之膜波長450奈的光穿透率。注3)進行SEM觀察,判斷分狀態。○:分散良好、△:有少許凝聚物存在、×:凝聚嚴重注4)使用自動雙折射計(王子計測機器公司製、KOBRA-21ADH),以波長550±5奈米測定遲滯值,除以膜厚度所算出之雙折射的值。
從表3的結果,得知實施例1及2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含有經分散的前述碳酸鹽結晶,與比較例1~3比較時,能夠提升波長450奈米的光穿透率,又,能夠變化雙折射係數。
(實施例11)
在使對酞酸與乙二醇進行聚縮合反應時,添加1質量%實施例1所調製的碳酸鍶結晶,得到含有碳酸鍶結晶之聚對酞酸乙二酯。對所得到的各聚對酞酸乙二酯組成物,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測定穿透率及延伸處理後的雙折射時,確認能夠得到與實施例同等級的效果。
又,關於聚萘二酸乙二酯組成物、及三乙酸纖維素樹脂組成物,確認能夠得到與聚對酞酸乙二酯組成物相同的效果。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之含有碳酸鹽結晶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因為能夠以不會降低光穿透率之方式消除雙折射,可適合使用於構成光學零件、特別是作為構成偏向特性重要且要求具有高精確度的光學元件之樹脂材料。
本發明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因為能夠有效率、簡便地得到一種具有配向雙折射性、縱橫比大的碳酸鹽,其具有規定的比表面積、且因為去除了表面的吸附物而不會凝聚,所以能夠適合使用於製造例如本發明的光學用樹脂組成物。
第1圖係說明藉由雙噴射法製造之本發明的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中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的一例子之製程圖。
第2圖係說明藉由單噴射法製造之本發明的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中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的一例子之製程圖。

Claims (11)

  1. 一種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其特徵為包含碳酸鹽結晶粒子,以及該碳酸鹽結晶粒子的比表面積為至少4平方公尺/克、且分散在樹脂中的碳酸鹽結晶的平均分散直徑係500奈米以下,縱橫比為2至20,長徑的平均值為400奈米以下、且下述數學式(1)所示之長徑變動係數為0.40以下, 其中,該數學式(1)中,r係表示長徑的平均值,n係測定長徑之粒子的數目,ri 係表示第i次序所測得之粒子的長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其中波長450奈米之光穿透率為86%以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其中相對於樹脂,該碳酸鹽結晶的含量係0.01質量%以上15質量%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其中該樹脂係選自醯化纖維素樹脂、聚對酞酸乙二酯樹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樹脂及聚碳酸酯樹脂中任一種。
  5. 一種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含有製造碳酸鹽結晶之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及將所製得之碳酸鹽結晶分散在樹脂中之碳酸鹽結晶分散製程,其中該碳酸鹽結 晶製造製程含有選自Sr2+ 離子、Ca2+ 離子、Ba2+ 離子、Zn2+ 離子及Pb2+ 離子中至少1種金屬離子之金屬離子與碳酸源在液中反應之處理,以及該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含有去除吸附物處理,用以去除金屬離子源與碳酸源反應所得到的碳酸鹽結晶表面之吸附物,其中該去除吸附物處理方法,係藉由對該碳酸鹽結晶進行至少1次傾析洗滌之方法、及進行至少1次超濾之方法中至少一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碳酸鹽結晶粒子的比表面積係至少4平方公尺/克、且分散在樹脂中的碳酸鹽結晶的平均分散直徑係最大為500奈米。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傾析後之上部澄清液或是超濾後之濾液的傳導性為100μS/cm以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碳酸鹽結晶製造製程含有在液中至少1次增加碳酸鹽粒子數之碳酸鹽結晶數增加處理、以及在液中至少1次僅增加碳酸鹽粒子體積之碳酸鹽結晶體積增加處理。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碳酸鹽結晶數增加處理的溫度係-10℃~40℃,及該碳酸鹽體積增加處理的溫度係高於該碳酸鹽結晶數增加處理的溫度且為1℃~60℃。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碳酸鹽結晶分散製程包含藉由在樹脂中混煉碳酸鹽結晶使其分散之 處理。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其中使經分散碳酸鹽結晶之光學用樹脂組成物成型之方法,係藉由注射成型、加壓成型及擠出成型中至少一種。
TW95122395A 2005-06-24 2006-06-22 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及其製法 TWI3927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85822 2005-06-24
JP2006064053A JP2007243656A (ja) 2006-03-09 2006-03-09 A/d変換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92701B true TWI392701B (zh) 2013-04-11

Family

ID=48803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5122395A TWI392701B (zh) 2005-06-24 2006-06-22 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及其製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92701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35347A (ja) * 2002-07-04 2004-02-05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炭酸ストロンチウムの製造方法、非複屈折性光学樹脂材料並びに光学素子
JP2004109355A (ja) * 2002-09-17 2004-04-08 Yasuhiro Koike 光学材料の製造方法、光学材料並びに光学素子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35347A (ja) * 2002-07-04 2004-02-05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炭酸ストロンチウムの製造方法、非複屈折性光学樹脂材料並びに光学素子
JP2004109355A (ja) * 2002-09-17 2004-04-08 Yasuhiro Koike 光学材料の製造方法、光学材料並びに光学素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40884B2 (ja) 炭酸ストロンチウムの製造方法、非複屈折性光学樹脂材料並びに光学素子
KR101207827B1 (ko) 카보네이트 결정과 그 제조 방법 및 투명 광학용 수지조성물
US8461243B2 (en) Optical resi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9001475A (ja) 炭酸ストロンチウム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US20080260614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Carbonate Particles
JP2006021988A (ja) 炭酸塩の製造方法
JP4884702B2 (ja) 炭酸塩の製造方法
TWI373453B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carbonate
JP2004109355A (ja) 光学材料の製造方法、光学材料並びに光学素子
TWI392701B (zh) 光學用樹脂組成物及其製法
TW201012759A (en) Dispersion liquid of metal oxide fine particles, and molded products using the same
US8663590B2 (en) Carbona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101232520B1 (ko) 탄산염 제조 방법
JP5123546B2 (ja) 炭酸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55866A (ja) 炭酸ストロンチウム結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樹脂組成物
JP2006176367A (ja) 炭酸塩結晶の製造方法
JP6474656B2 (ja) 異方的炭酸カルシウムの結晶
JP5081372B2 (ja) 炭酸塩の製造方法
JP5144012B2 (ja) 炭酸塩の製造方法
WO2018227629A1 (en) High refractive index nanoparticles
JP2007056160A (ja)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JP4920666B2 (ja) 針状炭酸ストロンチウム粒子の製造方法
WO2022059650A1 (ja) アルカリ土類金属炭酸塩、樹脂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アルカリ土類金属炭酸塩の製造方法
Kotova et al. Peculiarities of pluronic crystallization in thin fil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