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1813B - 可調整空氣流量之散熱口機構及其可攜式電腦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調整空氣流量之散熱口機構及其可攜式電腦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391813B TWI391813B TW098141894A TW98141894A TWI391813B TW I391813 B TWI391813 B TW I391813B TW 098141894 A TW098141894 A TW 098141894A TW 98141894 A TW98141894 A TW 98141894A TW I391813 B TWI391813 B TW I39181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vent
- tuyere
- computer device
- portable computer
- adjusting pie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3—Cooling mean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e.g. for lapto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散熱口機構及其可攜式電腦裝置,尤指一種可調整散熱空氣流量之散熱口機構及其可攜式電腦裝置。
一般而言,由於可攜式電腦裝置內部具有許多的發熱元件(如中央處理器、顯示卡等),因此需要加裝能將可攜式電腦裝置內部所產生之熱能排出的散熱裝置,其中最常見的散熱設計係使用風扇與散熱鰭片的組合,也就是將風扇安裝在位於發熱元件上方的散熱鰭片之上,透過風扇之扇葉旋轉以自可攜式電腦裝置的入風口(通常位於其殼體之底部)吸入外界冷空氣且將已吸收發熱元件所產生並經由散熱鰭片所傳導之熱能的熱空氣從出風口(通常位於其殼體之側邊)排出,如此即可藉由空氣的循環對流以達到排除可攜式電腦裝置內部熱能之目的。
能夠決定上述風扇之散熱效率的因素主要在於可攜式電腦裝置之風口結構的開孔率(即風口總面積與未開孔前之結構總面積的比例值),風口結構的開孔率越高代表氣流阻抗越低,而越低的氣流阻抗則表示風扇所產生的風壓與風量越不易衰減,也就是說可攜式電腦裝置就會有更好的散熱效率。但是為了防止使用者誤觸碰散熱裝置時被燙傷或被散熱鰭片割傷以及為了避免異物進入電腦裝置內部,風口結構並不能無限制地增加開孔率。
由上述可知,可攜式電腦裝置係在不同狀況下具有不同的開孔率考量,然而,在先前技術中,其常見的設計係採用尺寸固定的風口結構,如此即無法彈性地變更風口結構之開孔率以符合可攜式電腦裝置在不同狀況下的使用需求。
綜上所述,如何能根據可攜式電腦裝置的不同使用狀況而彈性地調整風口結構的開孔率以及於使用者隨身攜帶時可避免異物進入可攜式電腦裝置內部與防止手指誤觸散熱裝置而燙傷或割傷的意外發生,此即為目前可攜式電腦裝置在散熱設計上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可調整空氣流量之散熱口機構,其包含有一通風孔結構,其上係形成有一風口,該通風孔結構用來允許一風扇所引導之氣流自該風口通過;以及一調整片,其係以可自該風口移除之方式設置於該通風孔結構上,該調整片上係形成有一柵欄結構,該柵欄結構用來以遮蔽該風口之方式調整該風扇所引導之氣流自該風口所通過的流量。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可調整散熱空氣流量之可攜式電腦裝置,其包含有一殼體;一風扇,其係設置於該殼體內,該風扇用來引導該殼體內之氣流;以及一散熱口機構,其係設置於該殼體上對應該風扇之位置,該散熱口機構包含有一通風孔結構,其上係形成有一風口,該通風孔結構用來允許一風扇所引導之氣流自該風口通過;以及一調整片,其係以可自該風口移除之方式設置於該通風孔結構上,該調整片上係形成有一柵欄結構,該柵欄結構用來以遮蔽該風口之方式調整該風扇所引導之氣流自該風口所通過的流量。
請參閱第1圖,其為本發明一第一實施例一可攜式電腦裝置10之部份爆炸示意圖。由第1圖可知,可攜式電腦裝置10包含有一殼體12、一風扇14,以及一散熱口機構16,在此實施例中,可攜式電腦裝置10係為一筆記型電腦;如第1圖所示,殼體12係為常見用來包覆保護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部元件(如中央處理器、主機板、顯示卡等)的外殼結構;風扇14係設置於殼體12內,風扇14係用來引導殼體12內之氣流,藉以將產生於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的熱能排出,其詳細結構設計係常見於先前技術中,故於此不再贅述。
接著請參閱第2圖,其為第1圖所示散熱口機構16之部份示意圖。由第2圖可知,散熱口機構16包含有一通風孔結構18以及一調整片20;通風孔結構18上形成有至少一風口22(於第2圖中顯示四個)以及可供調整片20插入的一滑軌24,通風孔結構18係用來允許第1圖所示風扇14所引導之氣流自風口22通過,在此實施例中,通風孔結構18係較佳地為設置於殼體12之側邊的一出風孔結構,也就是說,通風孔結構18可借助風扇14的旋轉帶動以將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部已吸收熱能的氣流從風口22排出,但散熱口機構16之應用可不受此限,舉例來說,散熱口機構16亦可改為應用於入風口結構上,意即通風孔結構18係借助風扇14的旋轉帶動以將外界冷空氣從風口22吸入至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部,至於其相關結構設計原則,其係可根據以下實施例所提及的結構設計以此類推,於此不再贅述;調整片20以可自風口22移除之方式設置於通風孔結構18上,而調整片20上係形成有一柵欄結構26,柵欄結構26係用來以遮蔽風口22之方式調整風扇14所引導之氣流自風口22所通過之流量,換句話說,在此實施例中,調整片20係可滑動地設置於滑軌24內,藉以調整柵欄結構26與風口22之相對位置,當調整片20穿設於滑軌24內以設置於通風孔結構18上時,調整片20係可利用柵欄結構26疊合於風口22上之方式降低風扇14所引導之氣流自風口22所通過之流量,且藉由柵欄結構26疊合於風口22之比例可進一步調整氣流自風口22所通過之流量;而當調整片20從滑軌24抽離以使柵欄結構26與風口22分離時,由於柵欄結構26已不再遮蔽住風口22,故氣流自風口22所通過之流量可隨之增加。
除此之外,由第2圖可知,調整片20於柵欄結構26之一側的位置上係分別形成有一粗糙表面28以及一突出部30,粗糙表面28係於柵欄結構26遮蔽風口22時與通風孔結構18相互干涉配合,而提供調整片20與通風孔結構18間之止滑摩擦力,藉以固定調整片20與通風孔結構18之相對位置,而突出部30則是用來於柵欄結構26遮蔽風口22時抵接於通風孔結構18之一側,藉以限制調整片20相對於通風孔結構18之移動。
於此針對散熱口機構16之結構作動進行詳細之描述。請參閱第2圖以及第3圖,第3圖為第2圖所示調整片20設置於通風孔結構18內之部份示意圖。當使用者隨身攜帶可攜式電腦裝置10或是可攜式電腦裝置10處於關機狀態或是低發熱狀態(如處於省電待機模式下)時,使用者係可將第2圖所示之調整片20對準通風孔結構18之滑軌24並接著將調整片20沿著滑軌24插入通風孔結構18,直到將調整片20移動至如第3圖所示之位置為止。此時,調整片20上之粗糙表面28係可與通風孔結構18相互干涉配合,藉以固定調整片20與通風孔結構18之相對位置,意即調整片20係可透過粗糙表面28與通風孔結構18之間的干涉配合所產生之摩擦力而定位於如第3圖所示之位置上,於此同時,調整片20上之突出部30也會抵接於通風孔結構18之一側(如第3圖所示),藉以避免調整片20完全插入通風孔結構18內而不易拔出的情況發生。如此一來,可攜式電腦裝置10即可利用柵欄結構26疊合於風口22之設計,以縮減通風孔結構18的整體開孔率,從而避免異物進入而導致電路板短路燒毀或是手指誤觸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部之散熱裝置而燙傷或割傷的意外發生。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即使風扇14所引導之氣流自風口22所通過之流量會因為柵欄結構26之低開孔率設計而隨之降低,然而由於可攜式電腦裝置10係處於關機或是低發熱狀態,因此,可攜式電腦裝置10並不會因為調整片20之柵欄結構26所導致的低散熱效率而產生內部過熱的狀況發生。
另一方面,若是可攜式電腦裝置10處於高發熱狀態(如中央處理器處於執行高耗能程式之高速運算模式下)或是使用者將可攜式電腦裝置10擺放於桌上使用,此時,由於可攜式電腦裝置10需要將本身內部所產生的熱能快速地排出以避免過熱當機或是異物自通風孔結構18進入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部的情況不易發生,因此使用者係可拉動調整片20從如第3圖所示之位置沿著滑軌24移動至如第2圖所示之位置,藉以使風口22不再被調整片20之柵欄結構26所遮蔽。如此一來,風扇14所引導之氣流自風口22所通過之流量即可隨之增加,進而提高可攜式電腦裝置10整體的散熱效率,藉以達到快速排除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部熱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調整片20與風口22之相對位置可不限於上述第2圖以及第3圖所示,也就是說,由於調整片20係可沿著滑軌24而相對於通風孔結構18來回移動,因此可攜式電腦裝置10可允許使用者彈性地變更柵欄結構26疊合於風口22之比例,藉以符合可攜式電腦裝置10之實際散熱需求,舉例來說,使用者可將調整片20移動至柵欄結構26僅遮蔽住通風孔結構18上兩個開口22的位置。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利用具有柵欄結構26之調整片20選擇性地疊合於通風孔結構18之風口22上或是從風口22移離之方式,以調整風扇14所引導之氣流自風口22所通過之流量,從而使可攜式電腦裝置10無論是在高發熱狀態或是低發熱狀態下,均可具有與之相對應的散熱效率,藉以滿足可攜式電腦裝置10在不同使用狀態下之散熱需求。
除此之外,在本發明中,調整片與通風孔結構之連接設計係可不限於上述實施例,以下分別針對調整片與通風孔結構之間其他不同的結構設計進行詳細的描述。
請參閱第4圖,其為本發明一第二實施例一散熱口機構50之示意圖。第二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與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編號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結構,於此不再贅述。第二實施例的散熱口機構50與第一實施例的散熱口機構16不同之處在於調整片與通風孔結構之定位設計。由第4圖可知,散熱口機構50包含有一通風孔結構52以及一調整片54;通風孔結構52內係形成有一滑軌56,以供調整片54可相對於通風孔結構52來回滑動,滑軌56係形成有一齒溝結構58,而調整片54上則是形成有相對應的一定位彈片60,定位彈片60係用來於調整片54設置於滑軌56內時卡合於齒溝結構58,藉以將調整片54定位於通風孔結構52上。此外,調整片54對應定位彈片60之位置上係可形成有一粗糙表面62,粗糙表面62係可包含複數個柱狀突出結構,且粗糙表面62可供使用者方便施力於調整片54上,以驅動調整片54沿著滑軌56相對於通風孔結構52滑動。
於此針對散熱口機構50之結構作動進行詳細之描述。請參閱第4圖以及第5圖,第5圖為第4圖所示調整片54之柵欄結構26遮蔽通風孔結構52之風口22之示意圖。當使用者隨身攜帶可攜式電腦裝置10或是可攜式電腦裝置10處於關機狀態或是低發熱狀態(如處於省電待機模式下)時,使用者係可施力於調整片54之粗糙表面62上,以推動調整片54沿著滑軌56相對於通風孔結構52從如第4圖所示之位置移動至如第5圖所示之位置。此時,調整片54上之定位彈片60係可卡合於齒溝結構58上其中之一溝槽內,藉以固定調整片54與通風孔結構52之相對位置,意即調整片54係可透過定位彈片60與齒溝結構58之卡合固定而定位於如第5圖所示之位置上,於此同時,由第5圖可知,散熱口機構50可另包含有一止擋片64,其係設置於滑軌56上,藉以限制調整片54相對於通風孔結構52之移動,從而避免調整片54從滑軌56之開口處脫落,在此實施例中,止擋片54係較佳地由橡膠材質所組成。
如此一來,可攜式電腦裝置10即可利用柵欄結構26疊合於風口22之設計,以縮減通風孔結構52的整體開孔率,從而避免異物進入而導致電路板短路燒毀或是手指誤觸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部之散熱裝置而燙傷或割傷的意外發生,此時,同上所述,即使風扇14所引導之氣流自風口22所通過之流量會因為柵欄結構26之低開孔率設計而隨之降低,然而由於可攜式電腦裝置10係處於關機或是低發熱狀態,因此,可攜式電腦裝置10並不會因為調整片54之柵欄結構26所導致的低散熱效率而產生內部過熱的狀況發生。
另一方面,若是可攜式電腦裝置10處於高發熱狀態(如中央處理器處於執行高耗能程式之高速運算模式下)或是使用者將可攜式電腦裝置10擺放於桌上使用,此時,由於可攜式電腦裝置10需要將本身內部所產生的熱能快速地排出以避免過熱當機或是異物自通風孔結構52進入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部的情況不易發生,因此使用者係可施力於粗糙表面62上,以推動調整片54從如第5圖所示之位置沿著滑軌56移動至如第4圖所示之位置,藉以使風口22不再被調整片54之柵欄結構26所遮蔽。如此一來,風扇14所引導之氣流自風口22所通過之流量即可隨之增加,進而提高可攜式電腦裝置10整體的散熱效率,藉以達到快速排除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部熱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調整片54與風口22之相對位置可不限於上述第4圖以及第5圖所示,也就是說,使用者係可透過調整片54上之定位彈片60卡合於齒溝結構58上之不同溝槽內之方式,以彈性地變更調整片54與風口22之相對位置,藉以符合可攜式電腦裝置10之實際散熱需求,舉例來說,使用者係可推動調整片54,以將定位彈片60卡合在位於齒溝結構58中央位置的溝槽內,藉以使柵欄結構26僅遮蔽住通風孔結構52上兩個開口22。
接下來,請參閱第6圖,其為本發明一第三實施例一散熱口機構100之示意圖。第三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與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編號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結構,於此不再贅述。第三實施例的散熱口機構100與第一實施例的散熱口機構16不同之處在於調整片與通風孔結構之連接設計。由第6圖可知,散熱口機構100包含有一通風孔結構102以及一調整片104;調整片104之一第一端P1
係樞接於風口22之一側,且調整片104之一第二端P2
上係形成有至少一定位卡勾106(於第6圖中顯示二個),通風孔結構102上係形成有相對應之至少一定位孔108(於第6圖中顯示二個),定位卡勾106係用來卡合於相對應之定位孔108,藉以固定調整片104與通風孔結構102之相對位置。
於此針對散熱口機構100之結構作動進行詳細之描述。請參閱第6圖以及第7圖,第7圖為第6圖所示調整片104之柵欄結構26遮蔽通風孔結構102之風口22之示意圖。當使用者隨身攜帶可攜式電腦裝置10或是可攜式電腦裝置10處於關機狀態或是低發熱狀態(如處於省電待機模式下)時,使用者係可拉動調整片104相對於通風孔結構102從如第6圖所示之位置旋轉至如第7圖所示之位置。此時,調整片104上之定位卡勾106就會卡合於通風孔結構102上之定位孔108,藉以固定調整片104與通風孔結構102之相對位置,意即調整片104係可透過定位卡勾106與定位孔108之卡合固定而定位於如第7圖所示之位置上。
如此一來,可攜式電腦裝置10即可利用柵欄結構26疊合於風口22之設計,以縮減通風孔結構102的整體開孔率,從而避免異物進入而導致電路板短路燒毀或是手指誤觸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部之散熱裝置而燙傷或割傷的意外發生。此時,同上所述,即使風扇14所引導之氣流自風口22所通過之流量會因為柵欄結構26之低開孔率設計而隨之降低,然而由於可攜式電腦裝置10係處於關機或是低發熱狀態,因此,可攜式電腦裝置10並不會因為調整片104之柵欄結構26所導致的低散熱效率而產生內部過熱的狀況發生。
另一方面,若是可攜式電腦裝置10處於高發熱狀態(如中央處理器處於執行高耗能程式之高速運算模式下)或是使用者將可攜式電腦裝置10擺放於桌上使用,此時,由於可攜式電腦裝置10需要將本身內部所產生的熱能快速地排出以避免過熱當機或是異物自通風孔結構102進入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部的情況不易發生,因此使用者係可拉動調整片104從如第7圖所示之位置旋轉至如第6圖所示之位置,藉以使風口22不再被調整片104之柵欄結構26所遮蔽。如此一來,風扇14所引導之氣流自風口22所通過之流量即可隨之增加,進而提高可攜式電腦裝置10整體的散熱效率,藉以達到快速排除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部熱能的效果。
此外,由第6圖以及第7圖可知,定位卡勾106與定位孔108的卡合設計亦可應用於當調整片104位於第6圖所示之位置上之情形,意即調整片104之兩側均可形成有定位卡勾106,而通風孔結構102上則是可形成相對應的定位孔108,如此一來,當調整片104位於第6圖所示之位置上時,調整片104也可以透過定位卡勾106與定位孔108之卡合固定而定位於如第6圖所示之位置上。
接著,請參閱第8圖,其為本發明一第四實施例一散熱口機構150之部份示意圖。第四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與第三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編號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結構,於此不再贅述。第四實施例的散熱口機構150與第三實施例的散熱口機構100不同之處在於調整片與通風孔結構之樞接位置以及卡合設計。由第8圖可知,散熱口機構150包含有一通風孔結構152以及一調整片154;調整片154之一第一端P1
係樞接於風口22之一側,且調整片154之一第二端P2
上係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卡勾156(於第8圖中顯示二個),通風孔結構152上係形成有相對應之至少一第二卡勾158(於第8圖中顯示二個),第一卡勾156係用來扣合於相對應之第二卡勾158,藉以固定調整片154與通風孔結構152之相對位置。
由於散熱口機構150與散熱口機構100具有相似之結構設計,因此,散熱口機構150之詳細結構作動係可根據上述第三實施例以此類推。簡言之,當需要縮減通風孔結構152的整體開孔率時,使用者即可拉動調整片154相對於通風孔結構152從如第8圖所示之位置旋轉至如第9圖所示之位置,其中第9圖係為第8圖所示調整片154之柵欄結構26遮蔽通風孔結構152之風口22之部份示意圖。此時,第一卡勾156係扣合於相對應之第二卡勾158,以將調整片154固定於通風孔結構152上;而當需要提高可攜式電腦裝置10整體的散熱效率時,則使用者可扳開第二卡勾158以使其不再扣合於第一卡勾156,並接著拉動調整片154從如第9圖所示之位置旋轉至如第8圖所示之位置,藉以使風口22不再被調整片154之柵欄結構26所遮蔽。
值得一提的是,有別於第三實施例的散熱口機構100,散熱口機構150在調整片154位於如第8圖所示之位置時係額外具有分隔冷熱空氣的功效,舉例來說,若可攜式電腦裝置10係利用風扇14從如第1圖所示之殼體12底部吸入冷空氣且從通風孔結構152之風口22送出熱空氣,可攜式電腦裝置10則可利用調整片154上之低開孔率的柵欄結構26以阻擋從風口22所排出之熱空氣向下流動,藉以避免其再被風扇14從殼體12底部吸入,進而影響到可攜式電腦裝置10整體的散熱效能。此外,第三實施例與第四實施例中所提及的用來將調整片固定於通風孔結構上的結構設計係可交互應用,舉例來說,散熱口機構150亦可改利用如第三實施例所述之定位卡勾與定位孔之卡合設計以將調整片154固定於通風孔結構152上。
最後,請參閱第10圖,其為本發明一第五實施例一散熱口機構200之示意圖。第五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與第三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編號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結構,於此不再贅述。第五實施例的散熱口機構200與第三實施例的散熱口機構100不同之處在於調整片與通風孔結構之樞接設計。由第10圖可知,散熱口機構200包含有一通風孔結構202以及一調整片204;通風孔結構202對應風口22之一側的位置上係形成有一樞接柱206,調整片204之一第一端P1
係套設於樞接柱206上,藉以使調整片204可相對於通風孔結構202旋轉;調整片204之一第二端P2
上係形成有一第一卡合結構208以及一第二卡合結構21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卡合結構208係較佳地為一彈性延伸臂,其係用來於調整片204旋轉至遮蔽風口22之一第一位置時抵接於通風孔結構202上之一第一卡合柱212,而第二卡合結構210則是較佳地為一扣勾,其係用來於調整片204旋轉至不遮蔽風口22之一第二位置時扣合於通風孔結構202上之一第二卡合柱214。
於此針對散熱口機構200之結構作動進行詳細之描述。請參閱第10圖以及第11圖,第11圖為第10圖所示調整片204之柵欄結構26遮蔽通風孔結構202之風口22之示意圖。當使用者隨身攜帶可攜式電腦裝置10或是可攜式電腦裝置10處於關機狀態或是低發熱狀態(如處於省電待機模式下)時,使用者係可拉動調整片204以樞接柱206為樞轉點相對於通風孔結構202從如第10圖所示之該第二位置旋轉至如第11圖所示之該第一位置。此時,調整片204上之第一卡合結構208係可撐抵住通風孔結構202上之第一定位柱212,藉以固定調整片204與通風孔結構202之相對位置,意即調整片204係可透過第一卡合結構208與第一定位柱212之相互抵接而定位於如第11圖所示之該第一位置上。
如此一來,可攜式電腦裝置10即可利用柵欄結構26疊合於風口22之設計,以縮減通風孔結構202的整體開孔率,從而避免異物進入而導致電路板短路燒毀或是手指誤觸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部之散熱裝置而燙傷或割傷的意外發生。此時,同上所述,即使風扇14所引導之氣流自風口22所通過之流量會因為柵欄結構26之低開孔率設計而隨之降低,然而由於可攜式電腦裝置10係處於關機或是低發熱狀態,因此,可攜式電腦裝置10並不會因為調整片204之柵欄結構26所導致的低散熱效率而產生內部過熱的狀況發生。
另一方面,若是可攜式電腦裝置10處於高發熱狀態(如中央處理器處於執行高耗能程式之高速運算模式下)或是使用者將可攜式電腦裝置10擺放於桌上使用,此時,由於可攜式電腦裝置10需要將本身內部所產生的熱能快速地排出以避免過熱當機或是異物自通風孔結構202進入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部的情況不易發生,因此使用者係可拉動調整片204以樞接柱206為樞轉點從如第11圖所示之該第一位置旋轉至如第10圖所示之該第二位置,藉以使風口22不再被調整片204之柵欄結構26所遮蔽;此時,由第10圖可知,調整片204上之第二卡合結構210係可扣合於通風孔結構202上之第二定位柱214,藉以將調整片204定位於如第10圖所示之該第二位置上。如此一來,由於風口22已不再被柵欄結構26所遮蔽住,風扇14所引導之氣流自風口22所通過之流量即可隨之增加,進而提高可攜式電腦裝置10整體的散熱效率,因此即可達到快速排除可攜式電腦裝置10內部熱能的效果。
上述第一卡合結構208與第一定位柱212之相互抵接以及第二卡合結構210與第二定位柱214之扣合的配置設計係可交互應用,也就是說,當調整片204旋轉至遮蔽風口22之該第一位置時,散熱口機構200係可改利用第二卡合結構210與第二定位柱214之扣合,以將調整片204固定於如第11圖所示之該第一位置上,而當調整片204旋轉至不遮蔽風口22之該第二位置時,散熱口機構200亦可改利用第一卡合結構208與第一定位柱212之相互抵接,以將調整片204固定於如第10圖所示之該第二位置上。此外,第五實施例所提及之第一卡合結構208與第一定位柱212之相互抵接以及第二卡合結構210與第二定位柱214之扣合的設計原則亦可視可攜式電腦裝置10之實際製造需求而應用於上述第三或第四實施例中。
相較於先前技術利用單一尺寸之風口結構,本發明係利用調整片可相對於通風孔結構滑動或旋轉之方式,以變更調整片上之低開孔率之柵欄結構與通風孔結構上之高開孔率之風口的相對位置,藉以達到可彈性地調整散熱口機構整體開孔率的目的。如此一來,本發明不僅可透過柵欄結構疊合於風口上或是從風口移離之方式來調整風扇所引導之氣流自風口所通過之流量,從而使可攜式電腦裝置無論是在高發熱狀態或是低發熱狀態下,均可具有與之相對應的散熱效率,藉以滿足可攜式電腦裝置在不同使用狀態下的散熱需求,同時亦可利用低開孔率之柵欄結構疊合於風口之方式,從而避免異物進入而導致電路板短路燒毀或是手指誤觸可攜式電腦裝置內部之散熱裝置而燙傷或割傷的意外發生。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可攜式電腦裝置
12...殼體
14...風扇
22...風口
24、56...滑軌
26...柵欄結構
28、62...粗糙表面
30...突出部
58...齒溝結構
60...定位彈片
64...止擋片
106...定位卡勾
108...定位孔
156...第一卡勾
158...第二卡勾
206...樞接柱
208...第一卡合結構
210...第二卡合結構
212...第一定位柱
214...第二定位柱
P1
...第一端
P2
...第二端
16、50、100、150、200...散熱口機構
18、52、102、152、202...通風孔結構
20、54、104、154、204...調整片
第1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可攜式電腦裝置之部份爆炸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所示散熱口機構之部份示意圖。
第3圖為第2圖所示調整片設置於通風孔結構內之部份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散熱口機構之示意圖。
第5圖為第4圖所示調整片之柵欄結構遮蔽通風孔結構之風口之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散熱口機構之示意圖。
第7圖為第6圖所示調整片之柵欄結構遮蔽通風孔結構之風口之示意圖。
第8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散熱口機構之部份示意圖。
第9圖為第8圖所示調整片之柵欄結構遮蔽通風孔結構之風口之部份示意圖。
第10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散熱口機構之示意圖。
第11圖為第10圖所示調整片之柵欄結構遮蔽通風孔結構之風口之示意圖。
16...散熱口機構
18...通風孔結構
20...調整片
22...風口
24...滑軌
26...柵欄結構
28...粗糙表面
30...突出部
Claims (18)
- 一種可調整空氣流量之散熱口機構,其包含有:一通風孔結構,其上係形成有一風口以及一滑軌,該滑軌內係形成有一齒溝結構,該通風孔結構用來允許一風扇所引導之氣流自該風口通過;以及一調整片,其係可滑動地設置於該滑軌內,該調整片上係形成有一定位彈片以及一柵欄結構,該定位彈片用來於該調整片設置於該滑軌內時卡合於該齒溝結構,藉以定位該調整片與該通風孔結構之相對位置,該柵欄結構用來以遮蔽該風口之方式調整該風扇所引導之氣流自該風口所通過的流量。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口機構,其中該調整片對應該定位彈片之位置上係形成有一粗糙表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散熱口機構,其另包含有一止擋片,該止擋片係設置於該滑軌上,藉以限制該調整片相對於該通風孔結構之移動。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散熱口機構,其中該止擋片係由橡膠材質所組成。
- 一種可調整空氣流量之散熱口機構,其包含有: 一通風孔結構,其上係形成有一風口且具有一第一卡合柱,該通風孔結構用來允許一風扇所引導之氣流自該風口通過;以及一調整片,該調整片之一第一端係樞接於該風口之一側,該調整片上係形成有一柵欄結構,該柵欄結構用來以遮蔽該風口之方式調整該風扇所引導之氣流自該風口所通過的流量,該調整片之一第二端上係形成有一第一卡合結構,該第一卡合結構用來於該調整片旋轉至遮蔽該風口之一第一位置時卡合於該第一卡合柱。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散熱口機構,其中該通風孔結構對應該風口之該側之位置上係形成有一樞接柱,該調整片之該第一端係可旋轉地套設於該樞接柱上。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散熱口機構,其中該第一卡合結構係為一彈性延伸臂,其係用來抵接於該第一卡合柱。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散熱口機構,其中該調整片之該第二端上另形成有一第二卡合結構,該第二卡合結構用來於該調整片旋轉至不遮蔽該風口之一第二位置時卡合於該通風孔結構上之一第二卡合柱。
- 如請求項8所述之散熱口機構,其中該第二卡合結構係為一扣勾,其係用來扣合於該第二卡合柱。
- 一種可調整散熱空氣流量之可攜式電腦裝置,其包含有:一殼體;一風扇,其係設置於該殼體內,該風扇用來引導該殼體內之氣流;以及一散熱口機構,其係設置於該殼體上對應該風扇之位置,該散熱口機構包含有:一通風孔結構,其上係形成有一風口以及一滑軌,該滑軌內係形成有一齒溝結構,該通風孔結構用來允許該風扇所引導之氣流自該風口通過;以及一調整片,其係可滑動地設置於該滑軌內,該調整片上係形成有一定位彈片以及一柵欄結構,該定位彈片用來於該調整片設置於該滑軌內時卡合於該齒溝結構,藉以定位該調整片與該通風孔結構之相對位置,該柵欄結構用來以遮蔽該風口之方式調整該風扇所引導之氣流自該風口所通過的流量。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可攜式電腦裝置,其中該調整片對應該定位彈片之位置上係形成有一粗糙表面。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可攜式電腦裝置,其另包含有一止擋片,該止擋片係設置於該滑軌上,藉以限制該調整片相對於該通風孔結構之移動。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可攜式電腦裝置,其中該止擋片係由橡膠材質所組成。
- 一種可調整散熱空氣流量之可攜式電腦裝置,其包含有:一殼體;一風扇,其係設置於該殼體內,該風扇用來引導該殼體內之氣流;以及一散熱口機構,其係設置於該殼體上對應該風扇之位置,該散熱口機構包含有:一通風孔結構,其上係形成有一風口且具有一第一卡合柱,該通風孔結構用來允許該風扇所引導之氣流自該風口通過;以及一調整片,該調整片之一第一端係樞接於該風口之一側,該調整片上係形成有一柵欄結構,該柵欄結構用來以遮蔽該風口之方式調整該風扇所引導之氣流自該風口所通過的流量,該調整片之一第二端上係形成有一第一卡合結構,該第一卡合結構用來於該調整片旋轉至遮蔽該風口之一第一位置時卡合於該第一卡合柱。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可攜式電腦裝置,其中該通風孔結構對應該風口之該側之位置上係形成有一樞接柱,該調整片之該第一端係可旋轉地套設於該樞接柱上。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可攜式電腦裝置,其中該第一卡合結構係為一彈性延伸臂,其係用來抵接於該第一卡合柱。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可攜式電腦裝置,其中該調整片之該第二端上另形成有一第二卡合結構,該第二卡合結構用來於該調整片旋轉至不遮蔽該風口之一第二位置時卡合於該通風孔結構上之一第二卡合柱。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可攜式電腦裝置,其中該第二卡合結構係為一扣勾,其係用來扣合於該第二卡合柱。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8141894A TWI391813B (zh) | 2009-12-08 | 2009-12-08 | 可調整空氣流量之散熱口機構及其可攜式電腦裝置 |
US12/948,782 US20110134605A1 (en) | 2009-12-08 | 2010-11-18 | Heat-dissipating hole mechanism capable of adjusting airflow rate and portable computer device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8141894A TWI391813B (zh) | 2009-12-08 | 2009-12-08 | 可調整空氣流量之散熱口機構及其可攜式電腦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20624A TW201120624A (en) | 2011-06-16 |
TWI391813B true TWI391813B (zh) | 2013-04-01 |
Family
ID=44081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8141894A TWI391813B (zh) | 2009-12-08 | 2009-12-08 | 可調整空氣流量之散熱口機構及其可攜式電腦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134605A1 (zh) |
TW (1) | TWI39181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409339B2 (en) | 2019-10-04 | 2022-08-09 | Asustek Computer Inc. | Fan module and display card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32945B (zh) | 2010-01-18 | 2014-04-01 | Wistron Corp | 流阻裝置 |
CN102759972A (zh) * | 2011-04-28 | 2012-10-3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机箱散热装置 |
TWI469716B (zh) * | 2011-07-26 | 2015-01-11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電子裝置 |
WO2013100946A1 (en) * | 2011-12-28 | 2013-07-04 | Intel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passive heat exchange device |
US8982555B2 (en) * | 2012-09-28 | 2015-03-17 | Intel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passive cooling |
US9134757B2 (en) * | 2012-09-28 | 2015-09-15 | Intel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passive cooling |
US20140137952A1 (en) * | 2012-11-19 | 2014-05-22 | Chen-Source Inc. | Support rack |
CN103901967A (zh) * | 2012-12-27 | 2014-07-0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机箱盖及机箱 |
WO2016029430A1 (zh) * | 2014-08-29 | 2016-03-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产品 |
TWI682269B (zh) * | 2018-02-09 | 2020-01-11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計算裝置及其導流罩 |
CN112283908A (zh) * | 2020-10-22 | 2021-01-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及空调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242976U (en) * | 2003-08-06 | 2004-09-01 | Quanta Comp Inc | Detachable and rotatable door cover assembly |
US20070053143A1 (en) * | 2005-09-06 | 2007-03-08 | Asustek Computer Inc. | Electrical device with vents |
TWM311930U (en) * | 2006-11-17 | 2007-05-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Computer enclosure |
US7499275B2 (en) * | 2007-07-22 | 2009-03-03 | Zyxel Communications Corp. |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detachable filt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829C (zh) * | 1999-07-26 | 2003-12-03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可展开型便携式计算机散热装置 |
US6735079B2 (en) * | 2002-09-24 | 2004-05-11 | Wistron Corporation |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
JP2006294079A (ja) * | 2005-04-06 | 2006-10-26 | Hitachi Ltd |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の風量調整機構 |
CN200969073Y (zh) * | 2006-11-13 | 2007-10-3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脑机箱 |
TWI342484B (en) * | 2007-12-06 | 2011-05-21 | Wistron Corp | Electronic device |
TW201001141A (en) * | 2008-06-25 | 2010-01-01 | Micro Star Int Co Ltd | Wind guiding structure |
TWM351385U (en) * | 2008-08-25 | 2009-02-21 | Wistron Corp | Adjustable ventilation apparatus for computer enclosure and assembly for computer enclosure and adjustable ventilation apparatus |
TWI424805B (zh) * | 2008-10-15 | 2014-01-21 | Micro Star Int Co Ltd | Venting device |
CN101754652B (zh) * | 2008-12-04 | 2013-03-2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风量调节装置 |
CN102200814A (zh) * | 2010-03-24 | 2011-09-28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机箱散热装置 |
-
2009
- 2009-12-08 TW TW098141894A patent/TWI39181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
- 2010-11-18 US US12/948,782 patent/US2011013460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242976U (en) * | 2003-08-06 | 2004-09-01 | Quanta Comp Inc | Detachable and rotatable door cover assembly |
US20070053143A1 (en) * | 2005-09-06 | 2007-03-08 | Asustek Computer Inc. | Electrical device with vents |
TWM311930U (en) * | 2006-11-17 | 2007-05-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Computer enclosure |
US7499275B2 (en) * | 2007-07-22 | 2009-03-03 | Zyxel Communications Corp. |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detachable filter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409339B2 (en) | 2019-10-04 | 2022-08-09 | Asustek Computer Inc. | Fan module and display card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20624A (en) | 2011-06-16 |
US20110134605A1 (en) | 2011-06-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91813B (zh) | 可調整空氣流量之散熱口機構及其可攜式電腦裝置 | |
TWI419642B (zh) | 具有散熱結構之電腦裝置 | |
US8107239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oling fan | |
TWI488374B (zh) | 擴充座 | |
JP4324570B2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CN102103396A (zh) | 可调整空气流量的散热口机构及其可携式电脑装置 | |
US20070242428A1 (en) | Structure for fixing fan with computer casing | |
TW201338686A (zh) | 電子裝置 | |
US7580258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100214738A1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sipating structure thereof | |
JP4818452B2 (ja) | 電子機器 | |
TWM242991U (en) | Heat sink device with multi-directional air inlets | |
US20070275650A1 (en) | Quiescent computer casing | |
TWI291321B (en) | Wind-guiding cover | |
JP4466640B2 (ja) | 電子機器の放熱構造 | |
TW201248371A (en) | Heat dissipating system for computer | |
TWI464323B (zh) | 風扇 | |
US20080073067A1 (en) | Noise elimination apparatus for radiator | |
JP5733144B2 (ja) | 電子機器 | |
TW201930735A (zh) | 冷卻風扇組件及其系統 | |
TW201326564A (zh) | 導風裝置 | |
TWM523004U (zh) | 風扇承載裝置 | |
TWM466467U (zh) | 兼具導流與固定功能的支架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 |
TWM305924U (en) | Assembly apparatus for guiding airflow | |
WO2017210990A1 (zh) | 一种投影仪壳体及投影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