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2700B - 供使用於一通信系統中之多重調變技術 - Google Patents

供使用於一通信系統中之多重調變技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2700B
TWI382700B TW094146431A TW94146431A TWI382700B TW I382700 B TWI382700 B TW I382700B TW 094146431 A TW094146431 A TW 094146431A TW 94146431 A TW94146431 A TW 94146431A TW I382700 B TWI382700 B TW I3827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carrier
subcarriers
demodulation
modulation
directional proxim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46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37217A (en
Inventor
Avneesh Agrawal
Aamod Khandekar
Arak Sutivong
Alexei Gorokhov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637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37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2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27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2011/0003Combination with other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 H04J2011/0006Combination with other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with CDM/C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供使用於一通信系統中之多重調變技術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資料通信,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在一單一通信系統中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調變機制之技術。
無線通信系統被廣泛採用以提供諸如音訊、資料等各種類型之通信。此等系統可為多向近接系統,其具有獨特的調變機制,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統資源(例如頻寬及發射功率)支持與多個使用者通信。此等多向近接系統之實例包括分碼多向近接(CDMA)系統、分時多向近接系統(TDMA)系統、分頻多向近接(FDMA)系統、使用寬頻帶分碼多向近接(WCDMA)之全球行動通信系統(UMTS),及正交分頻多向近接(OFDMA)系統。通常,一無線通信系統包含若干基地台,其中每一基地台使用一正向鏈路及一預設調變機制與一行動台通信,且每一行動台使用一反向鏈路及一預設調變機制與一基地台通信。一無線多向近接通信系統可同時支持多個無線終端機之通信。每一終端機經由該前向及反向鏈路上之傳輸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該正向鏈路(或下行鏈路)指自該等基地台至該等終端機之通信鏈路,且該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指自該等終端機至該等基地台之通信鏈路。
因此,在此項技術中存在使用CDMA通信系統與OFDMA通信系統之優勢之技術的需求。
因此,提供一方法,其用於接收一指示以應用一第一調變機制來調變一第一部分之一或多個區段;判定一第一區段集,該第一區段集具有應用該第一調變機制之第一部分之至少一個區段;使用該第一調變機制來調變該第一部分之第一區段集;及使用一不同於該第一調變機制之第二機制來調變一第二部分之一或多個區段。
本發明之各種態樣及實施例在下文中進一步描述。
本文所用之詞語"示範性"意謂著"充當一實例、實體、或說明。"在本文中描述為"示範性"之任何實施例或設計不必理解為較佳地或優於其它實施例或設計的。
圖1展示一採用多重調變技術之無線多向近接通信系統100之圖。系統100包括多個接取點(APs),例如與多個接取終端機(ATs)120a、120b、120c、120d、120e、120f、120g、120h及120i(120a-120i)通信之接取點110a、110b及110c。為了清楚起見,圖1中僅展示三個接取點110a、110b及110c以及九個接取終端機120a-120i。作為一實例,當描述該等接取終端機120a-120i中之一者時使用AT 120x。又,當描述該等接取點110a-110c中之一者時使用AP 110x。
一接取點(AP)(例如接取點110x),係一經組態以與一或多個使用者AT通信之電子設備且亦可稱作一存取節點、存取網路、一基地台、基地終端機、固定終端機、一固定台、基地台控制器、一控制器、發射器或某些其它術語。接取點、基地終端機、以及基地台在下文中可互換使用。該接取點可為一通用電腦、一標準膝上型電腦、一固定終端機、一以根據藉由一OFDMA、CDMA、GSM、WCDMA等等系統界定之無線電介面方法發射、接收及處理資料之電子設備。該接取點可為一電子模組,其包含藉由一控制器或處理器控制以根據藉由一OFDMA、CDMA、GSM、WCDMA等等系統界定之無線電介面方法發射、接收或處理資料之一或多個電腦晶片。
一接取終端機(AT,本文稱作AT 120x),係一經組態以經由一通信鏈路與接取點通信之電子設備。該AT 120x亦可稱作一行動終端機、一使用者終端機、一遠端台、一行動台、一無線通信設備、接收終端機、或某些其它術語。接取終端機、行動終端機、使用者終端機、終端機在下文中可互換使用。每一接取終端機120x可在任何給定時刻與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一個或多個接取點通信。下行鏈路(意即正向鏈路)指自接取點至接取終端機120x之傳輸,且上行鏈路(意即反向鏈路)指自接取終端機120x至接取點之傳輸。該接取終端機120x可為任何標準膝上型電腦、個人電子記事簿或記事管理(personal electronic organizer or assistant)、一移動電話、一行動電話、一經組態以根據藉由一OFDMA、CDMA、GSM、WCDMA等等系統界定之無線電介面方法發射、接收及處理資料之電子設備。該AT 120x可為一電子模組,其包含藉由一控制器或處理器控制以根據藉由一OFDMA、CDMA、GSM、WCDMA等等系統界定之無線電介面方法發射、接收或處理資料之一或多個電腦晶片。
一系統控制器130耦接至該等接取點且可進一步耦接至其它系統/網路(例如一封包資料網路)。系統控制器130向耦接至其之該等接取點提供協調與控制。經由該等接取點,系統控制器130進一步控制該等AT之間以及該等AT與耦接至其它系統/網路之其它設備之間的資料之路由。
在OFDMA系統中,多個正交"訊務"通道可經界定藉以(1)在任一給定時間間隔每一副載波(又稱作一區段)僅用於一個訊務通道及(2)在每一時間間隔每一訊務通道可指配零、一個、或多個副載波。
一CDMA系統使用通常為非正交之分碼多工,其中用於不同AT之傳輸藉由使用用於該正向鏈路之不同正交碼(例如華許(Walsh))而非使用獨立資源而正交化。該等AT在CDMA的反向鏈路中使用不同偽隨機數(pseudo-random number)(PN)序列且不完全互相正交。一CDMA無線鏈路中一訊號之所有功率在一寬頻帶同時展開,在相同頻帶發射,且然後在接收端收集至其原始訊號上。該展開訊號然後將表現為一類似在同寬傳輸帶以一每頻寬更低功率散射之訊號之雜訊。
一TDMA系統使用分時多工,且不同AT之傳輸藉由在不同時間間隔內發射而正交化。一FDMA系統使用分頻多工,且不同AT之傳輸藉由在不同子頻帶內發射而正交化。一OFDMA系統利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其有效地將總系統頻寬分為多個正交子頻帶。此等子頻帶通常亦稱作音頻(tone)、副載波、頻率槽(bin)、及頻道。一OFDMA系統可採用各種正交多工機制且可採用分時、分頻、及/或分碼多工之任一組合。
本文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各種類型之"實體"通道。該等實體通道亦可稱作程式碼通道、傳輸通道,或使用某些其它術語。該等實體通道通常包括用以發送訊務/封包資料之"資料"通道及用於發送耗用(overhead)/控制資料之"控制"通道。一系統可採用不同的控制通道來發送不同類型之控制資訊。舉例而言,一系統可使用(1)一CQI通道以發送指示一無線通道品質之通道品質指示碼(CQI),(2)一ACK通道以發送用於一混合式自動轉發(H-ARQ)機制之應答(ACK),(3)一REQ通道以發送資料傳輸之要求,等等。
為了清楚起見,在下文特定描述用於反向連接之控制通道之技術。在此控制通道上自不同AT之傳輸使用CDMA概念在頻率、時間及/或程式碼空間可為非正交多工。具有非正交性之華許編碼或PN碼可用以識別在該控制通道上之每一AT 120x。在一實施例中,可使用非正交調變概念來調變該等控制通道中之一或多者,而可使用正交調變技術來調變其餘通道。
圖2展示根據一態樣之一超訊框200之一結構。該超訊框200包括複數個實體訊框,202a、202b、及202c等等。每一實體訊框(例如202b),包含一控制通道部分204、及一資料區段部分206。每一部分包含一或多個通道,且每一通道(亦稱作一區段集)可由一或多個區段(亦稱為副載波)組成。每一區段具有一頻寬且在一或多個OFDMA符號上被處理。該控制通道部分204該反向鏈路上承載一或多個通道,例如一接取通道(R-ACH)204a、一應答通道(R-ACKCH)204b、及一通道品質指示通道(R-CQICH)204c。另外,一控制通道可包含一請求通道(R-REQCH)(未圖示),其與R-CQICH 204c交錯,意即,其通常不在同一訊框內發射。
該資料區段部分206包含一用於資料傳輸之資料通道(R-DCH)。該資料區段包含一長資料部分214及一短資料部分212。該短資料部分與該控制通道部分204在同一持續時間內被處理且該短資料部分由不用於傳達控制資訊之區段組成。該長資料部分在該控制通道被處理之後被處理且通常表示該OFDMA部分214。上文所述之通道之指配經由一自該AP 120x的指配通道接收。
在一AP 110x之一態樣中,視一系統之使用者數目而定,所有或部分控制通道部分212可使用各種不同機制來調變。舉例而言,可將分碼多向近接(CDMA)技術與OFDMA技術一起使用。通常,自不同AT之傳輸在訊框之一部分上不互相正交且在另一部分上正交。對於上文提及之通道之每一者,產生長度L(例如L=512)乘以NC T R L (其表示一區段之一持續時間,例如OFDM符號的數量)之一時域序列。每一序列在一特定扇區(sector)(稱作此序列之目標扇區)被作為目標,其藉由適當之媒體存取控制(MAC)(用於R-ACH序列之MAC及用於其它控制通道之MAC)協定判定。然後每一序列經受一MACID(一或多個表示AT之一ID之位元)加密(scrambling)操作,隨後為一扇區加密操作。然後將該等扇區加密序列合計起來且使用一離散傅立葉變換(DFT)操作將其轉換為頻域。然後將該頻域序列映射至指配給AT 120x之控制子區段中之副載波。
在該AT具有一大於1之現用集(active set)大小之情況下,在該控制區段上發射之不同通道可具有不同的目標扇區值。設NCTRL,MAX 為在ASSYNCH 中所有扇區中之最大值。ASSYNCH 係扇區之一子集,其中所有與該扇區同步(synchronous)的扇區在此子集中。若不排程該AT以將該相同訊框之長資料部分中之一R-DCH封包發射至ASSYNCH 中的一扇區,則NCTRL 應設為等於NCTRL,MAX 。若排程該AT以發射相同訊框之長資料部分中之一R-DCH封包,則NCTRL 可等於對應於該R-DCH封包之目標扇區(其為自其接收該指配之扇區)NCTRL 值。
將該相同控制子區段指配給用於ASSYNCH 中所有區段之AT。當將該頻域序列映射至副載波時使用該控制區段之躍繼序列。該控制區段躍繼序列將該控制子區段映射至ASSYNCH 中所有扇區之相同的副載波集,因此對於副載波經調變者,不同實體層通道之目標扇區之不同值未引起模糊。
在該控制區段中承載之若干實體層之時域序列的產生中使用華許序列。一華許序列Wi N (其中N係2之冪且i係一小於N之非負整數),係一所有項為+1或-1之長度N序列。華 許序列W0 1 具有一單獨項+1。長度二華許序列W0 2 與W1 2 分別由[+1+1]與[+1 -1]給予。更一般地,若i<N/2則長度N華許序列Wi N 遞歸界定為[Wi mod N/2 N/2 Wi mod N/2 N/2 ],而其它情況下則為[Wi mod N/2 N/2 -Wi mod N/2 N/2 ]。此處,符號[X Y]表示兩個序列X及Y之序連(concatenation),而符號-X表示X中每一項乘以-1。
在單輸入單輸出(SISO)模式中,該反向應答通道(R-ACKCH)為在一個控制子區段上之單位元開關傳輸,意即若此位元之值為零則在此通道上無能量發射。此位元之值及發射此位元之功率P(若該位元值為1)藉由共用訊號(SS)MAC協定判定。
在該R-ACKCH位元為1之狀況下,該時域R-ACKCH序列可為一長度L * NCTRL,ACK (OFDM符號單元中R-ACKCH之持續時間)序列,其每一項為複數(1,0)。此相當於藉由一因子NCTRL,ACK 重複該512長度華許序列W0 512 。此序列可乘以以確保該序列以正確的功率發射,其中P為藉由該SS MAC協定指配給此序列之功率且NFFT 為快速傅立葉變換(FFT)之大小。
在一態樣中,當該AT在一軟交遞模式時,可利用R-CQICH以改良軟交遞增益。藉由使用CDMA原理來調變R-CQICH,僅可利用一個被其它者共用之通道來執行一軟交遞。如上文所討論,可使用華許編碼以管理該干擾。
圖3A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一反向鏈路結構300。舉例而言,每一訊框具有一持續時間TFRAME =TCDMA +TOFDMA 。各個訊框之TC D M A 持續時間可不同且由該基地台控制。該反向鏈路控制通道(CQI、REQUEST及ACK/NACK)及存取檢測(access probe)主要在該CDMA部分302a中發射(例如使用CDMA技術或其它非正交技術發射),而實際資料主要在OFDMA(例如,任何正交技術)部分302b中發射。此允許在該OFDMA部分302b中之某些控制通道傳輸及在該CDMA部分302a中之某些資料傳輸。
圖3B展示根據另一態樣之一反向鏈路350之一結構。該TC D M A 持續時間可經調整以控制系統耗用(意即耗用=TC D M A /TF R A M E ),因為可嚴重影響控制鏈路預算,所以使用一非常小的TC D M A 通常是不實際的。可使用一更一般之配置,在該配置其中該CDMA部分302a未佔據所分配之TC D M A 中之整個頻寬,意即使用CDMA技術僅發射所需通道。舉例而言,當系統訊務降低時(如訊框3所示),該CDMA部分304a降為TC D M A a
通常,指配給每一CDMA子區段之頻寬不需相同。然而,相同子區段大小(就頻寬而言)允許用於OFDMA中資料傳輸之其餘頻寬之更簡單的耗用管理、躍繼、及利用。又,當所有扇區可同時監控自每一使用者之相同控制傳輸時可設計一有效交遞訊號傳輸機制。在一態樣中,若一AT在交遞中時需要放置在相同CDMA上,則可藉由確保所有扇區以相同方式配置其CDMA子區段(例如通常自低頻率至高頻率增長該配置等等)及利用相同躍繼模式來完成。然後,一AT可通常放置在一可同時監控該現用集中所有扇區之區段中。扇區之不同的TCDMA 持續時間(即使在交遞期間)可相當有效地加以處理。舉例而言,每一使用者僅在min{TCDMA,I ,…TCDMA,K }發射CQI,其中TCDMA,i 為該現用集(其大小為K)中扇區i之一CDMA子區段持續時間。對於請求(REQUEST)及ACK/NACK傳輸來說,該控制器130可希望在該資訊所期望之扇區的CDMA區段持續時間發射。對於該存取檢測傳輸來說,一控制器130可在該等可用CDMA區段中隨機選擇區段。
圖4A說明根據一態樣之處理400之一流程圖。通常,該等基地台實施處理400以請求AT開始使用一不同機制(例如任何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例如CDMA)來調變一訊框之一部分。處理400之步驟藉由該AP 110x執行。該AP 110x經組態以利用圖6中所討論之一或多個組件(例如),控制器620、排程器630、TX資料處理器614、RX資料處理器634等等以執行該處理400之步驟。在步驟402,AP 110x判定調變機制是否需要改變。舉例而言,AP 110x可具有一藉由操作者設定之系統訊務之預定臨限值。若系統訊務超出該臨限值,則該AP判定調變機制需要改變。若沒有,則在步驟410,監控該系統訊務。另外,在步驟404,選擇一或多個通道採用CDMA調變機制(或一正交多向近接機制)。
通常,該通道可由一或多個區段組成(TCDMA x頻率)。該通道亦界定為該訊框之一部分。當接收到使用多重調變機制來調變之請求時,該AP 110x認為該反向鏈路之該訊框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通常,使用一不同於一第二部分的調變機制之調變機制來調變該第一部分。在步驟406,AP 110x判定該TC D M A 值或使用一預設值。該TC D M A 值基於該系統設計需要而改變。如上文所述,各個訊框的TC D M A 值可不同,或TC D M A 可為恆定值。該頻率之頻寬可為預定的或可藉由AP 110x基於待執行的任務類型判定。通常此請求藉由該系統控制器130請求(例如對於軟交遞而言以改良通道品質等等)。舉例而言,該系統控制器130可請求一AP 110x對準(align)一具有一或多個區段之一第一區段集以使用一非正交機制來允許多個使用者使用該第一區段集通信。該第一區段集可為用於軟交遞、通信通道品質、或功率量測或AT與AP之間之通信引導序列(pilot sequence)之一或多個區段或副載波。在步驟408中,發送一請求至所有預定AT以使用提供於給定持續時間之請求中之機制開始調變步驟404中所選的區段集。
在根據一實施例之操作期間,該系統控制器130監控該系統訊務狀況。該系統控制器130使用各種因素以判定該系統效能是否需要調整。舉例而言,在一地理區域內之使用者之數目或藉由一AP 110x服務之使用者之數目已增加或減少。通常,若在一扇區中存在更多使用者,則控制通道訊務增加。又,因為PAR傾向於隨著在OFDMA中使用的載波數目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若該AP 110x需要峰值與平均值之比(PAR)之一減少則系統效能需要調整。藉由分離控制與資料之傳輸,OFDMA中使用之載波數目可進一步減少。另外,當在該OFDMA部分中僅存在資料傳輸時PAR可更有效地減輕(注意:通常,資料與控制載波被獨立地配置及躍繼,致使大部分PAR減輕技術無效)。該AP 110x亦可請求該等AT在該訊框之一部分上使用該CDMA機制以改良軟交遞。歸因於該軟交遞增益,使用為大家所接受的(well-established)CDMA軟交遞技術改良該控制通道效能,因為CDMA部分上所有控制通道(自不同使用者)皆被功率控制至相同接收功率。
圖4B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處理430之一流程圖。處理430之步驟藉由該AP 110x執行。該AP 110x經組態以使用參看圖6所討論之一或多個組件(例如),控制器620、排程器630、TX資料處理器614、RX資料處理器634等等以執行該處理430之步驟。在步驟432,該AP 110x判定是否以一CDMA機制來調變該訊框之一部分。該AP 110x可判定是否處於一需要使用多重機制來解調變之狀態及檢查資料庫以判定調變的部分,例如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若如此,則在步驟434,先前具有關於使用該CDMA機制來解調變之準確部分之資訊的基地台,使用該CMDA機制開始解調變該經調變部分。
圖5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處理500之一流程圖。處理500之步驟藉由該AT 120x執行。該AT 120x經組態以利用參看圖6所討論之一或多個組件(例如),控制器660、TX資料處理器674、RX資料處理器656等等以執行該處理500之步驟。在步驟502中,該AT 120x接收一指示以開始在所配置之資源之一部分上使用一不同調變機制。在步驟504中,評估該請求訊息以判定需要一不同調變機制之區段及其持續時間(TC D M A 值)。舉例而言,請求通常組成一訊框上之通道品質指示通道(例如R-CQICH)之所有區段(亦稱作一第一區段集)以使用非正交調變技術來發射資訊。通常,該AP 110x已判定對於一給定時期此等通道不需要更高的通量,且因此不需為正交的。在步驟506,該AT 120x存取使用不同機制所需資訊。某些資訊可為預儲存的諸如該區段時間或待使用的應用該CDMA機制之華許碼之類型。一旦該AT 120x收集了所有所需資訊,該AT 120x使用一第一調變機制(例如CDMA調變機制)開始調變該訊框之一部分之第一區段集及使用一第二機制(例如OFDMA調變機制)調變該訊框之一或多個其餘區段。此後,該AT 120x發射一具有一使用該CDMA機制調變之CDMA部分,及使用一OFDMA機制調變之OFDMA部分之訊框。
圖6展示無線通信系統100中之一接取點110x及兩個接取終端機120x及120y之一態樣之一方塊圖。在接取點110x,一發射(TX)資料處理器614自一資料源612接收訊務資料(意即資訊位元)及自一控制器620及一排程器630接收訊號傳輸及其它資訊。舉例而言,控制器620可提供用以調整該有源終端機(active terminal)之發射功率之功率控制(PC)指令,該控制器620可提供一提供使用多重調變機制之參數之訊息,且排程器630可提供該等終端機之載波之指配。此等各種類型資料可在不同傳輸通道上傳送。TX資料處理器614使用一或多個調變機制(例如OFDMA等等)編碼且調變所接收之資料。然後一發射器單元(TMTR)616處理所調變之資料以產生一下行鏈路調變訊號,其然後自一天線618發射。
在AT 120x及120y中之每一者,所發射及調變之訊號藉由一天線652接收且被提供至一接收器單元(RCVR)654。接收器單元654處理且數位化所接收之訊號以提供樣本。一已接收(RX)資料處理器656然後解調變且解碼該等樣本以提供已解碼資料,其可包括已恢復訊務資料、訊息、訊號傳輸等等。可提供該訊務資料至一資料槽658,且該載波指配可提供應執行之多重調變機制之參數(例如使用正交機制待調變之區段),且送至該終端機之功率控制(PC)指令被提供至一控制器660。
控制器660使用已指配至該AT 110x且指示於所接收載波指配中之特定載波導向資料在該上行鏈路上的傳輸。控制器660基於已接收之調變資訊進一步調整用於該上行鏈路(例如反向鏈路)傳輸之特定區段之調變機制。
對每一有源終端機120,一TX資料處理器674自一資料源672接收訊務資料及自控制器660接收訊號傳輸及其它資訊。舉例而言,控制器660可提供用以指示該終端機之所需發射功率、最大發射功率、或最大發射功率與所需發射功率之差之資訊。藉由TX資料處理器674編碼且調變各種類型之資料。根據一實施例,該TX資料處理器674可判定選自一或多個調變機制之調變機制以調變在特定區段或已指配之載波上之訊號。使用一發射器單元676進一步處理訊號以產生一上行鏈路調變訊號,其然後自天線652發射。
在接取點110x,自該等終端機之已發射及調變之訊號藉由天線618接收,藉由一接收器單元632處理,且藉由一RX資料處理器634解調變及解碼。然後將已處理之資料提供至資料槽636以進行進一步處理。接收器單元632可使用該等多重調變機制以擷取資料及判定該資料之發射器。
本文所描述之技術可藉由各種方法實施。舉例而言,此等技術可以硬體、軟體、或其之一組合實施。對於一硬體實施例來說,用以執行擦除偵測及/或功率控制之處理單元可實施於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訊號處理器(DSP)、數位訊號處理設備(DSPD)、可程式邏輯設備(PLD)、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其它經設計以執行本文所描述之功能之電子單元、或其之一組合。
對於一軟體實施來說,本文所描述之技術可以執行本文所描述之功能之模組(例如程序、功能等等)執行。軟體碼可儲存於一記憶體單元中(例如圖6中之記憶體單元622或662)且藉由一處理器(例如控制器620或660)執行。該記憶體單元可建構於該處理器之內或該處理器外部,在此種狀況下,該記憶體單元可經由如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各種方法通信地耦接至該處理器。
提供此等揭示實施例之以上描述以使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進行及使用該等多重調變技術。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易瞭解此等實施例之各種修改,且本文界定之通用原理可適用於其它實施例。因此,該描述並非限制於本文所展示之該等態樣,而是與本文所揭示之原理與新奇特徵之最廣泛的範疇一致。
100...無線通信系統/無線多向近接通信系統
110x(110a-110b)...接取點
120x(120a-120i)...接取終端機
120y...接取終端機
130...系統控制器
200...超訊框
202a...實體訊框
202b...實體訊框
202c...實體訊框
204...控制通道部分
204a...接取通道(R-ACH)
204b...應答通道(R-ACKCH)
204c...通道品質指示通道(R-CQICH)
206...資料區段部分
212...短資料部分/控制通道部分
214...長資料部分/OFDMA部分
300...反向鏈路結構
302a...CDMA部分
302b...OFDMA部分
304a...CDMA部分
350...反向鏈路
612...資料源
614...TX資料處理器
616...發射器單元
618...天線
620...控制器
622...記憶體單元
630...排程器
632...接收器單元
634...RX資料處理器
636...資料槽
652...天線
654...接收器單元
656...RX資料處理器
658...資料槽
660...控制器
662...記憶體單元
672...資料源
674...TX資料處理器
676...發射器單元
圖1說明一無線多向近接通信系統;圖2說明一超訊框之一結構;圖3A及圖3B各展示一反向鏈路結構;圖4A說明一行動台使用之一處理之一流程圖;圖4B說明一基地台使用之一處理之一流程圖;圖5說明行動台使用之一處理之一流程圖;及圖6說明一基地台及一行動台之一方塊圖。
200...超訊框
202a...實體訊框
202b...實體訊框
202c...實體訊框
204...控制通道部分
204a...接取通道
204b...應答通道
204c...通道品質指示通道
206...資料區段部分
212...短資料部分/控制通道部分
214...長資料部分/OFDMA部分

Claims (58)

  1. 一種調變一通信訊框之方法,該通信訊框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每一部分具有多個副載波,該方法包含:使用一第一調變機制來調變該第一部分中之至少一副載波,其中該第一調變機制可用於該通信訊框之該第一部分中之副載波之一可組態數目;及使用不同於該第一調變機制之一第二調變機制來調變該第二部分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其中使用該第一調變機制以在該第一部分中之該至少一副載波上發送一第一類型之資訊,且其中使用該第二調變機制以在該第二部分中之該一或多個副載波上發送不同於該第一類型之一第二類型之資訊。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接收一指示以應用該第一調變機制來調變該第一部分中之該至少一副載波。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使用該第一調變機制來調變該至少一副載波包含使用一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使用該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包含使用一分碼多向近接(CDMA)機制。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使用該第二調變機制來調變該第二部分中之該一或多個副載波包含使用一正交多向近接機制。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使用該正交多向近接機制包含使用一正交分頻多向近接(OFDMA)機制。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類型之該資訊包含控制資訊且該第二類型之該資訊包含訊務資料。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調變用於傳達一通道品質指示碼之至少一副載波。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調變用於傳達一引導之至少一副載波。
  10. 一種解調變一通信訊框之方法,該通信訊框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每一部分具有多個副載波,該方法包含:使用一第一解調變機制來解調變該第一部分中之至少一副載波,其中該第一解調變機制可用於該通信訊框之該第一部分中之副載波之一可組態數目;及使用不同於該第一解調變機制之一第二解調變機制來解調變該第二部分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其中使用該第一解調變機制以自該第一部分之該至少一副載波獲得一第一類型之資訊,且其中使用該第二解調變機制以自該第二部分之該一或多個副載波獲得不同於該第一類型之一第二類型之資訊。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是否接收到應用該第一解調變機制之一請求。
  12.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使用該第一解調變機制來解調變該至少一副載波包含使用一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該使用該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之該行為包含使用一分碼多向近接(CDMA)機制。
  14.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接收使用一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調變之該至少一副載波。
  15.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使用該第二解調變機制來解調變該第二部分中之該一或多個副載波包含使用一正交多向近接機制。
  16.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使用該正交多向近接機制包含使用一正交分頻多向近接(OFDMA)機制。
  17.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進一步包含接收使用一正交多向近接機制調變之該一或多個副載波。
  18.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類型之該資訊包含控制資訊且該第二類型之該資訊包含訊務資料。
  19.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解調變用於傳達一通道品質指示碼之至少一副載波。
  20.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解調變用於傳達一引導之至少一副載波。
  2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接收一指示以開始執行一軟交遞任務。
  22.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發送一請求以開始使用一第一調變機制來調變該第一部份中之該至少一副載波。
  23. 一種調變一通信訊框之裝置,該通信訊框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每一部分具有多個副載波,該裝置包含:用於使用一第一調變機制來調變該第一部分中之至少 一副載波之構件,其中該第一調變機制可用於該通信訊框之該第一部分中之副載波之一可組態數目;及用於使用不同於該第一調變機制之一第二調變機制來調變該第二部分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的構件,其中使用該第一調變機制以在該第一部分中之該至少一副載波上發送一第一類型之資訊,且其中使用該第二調變機制以在該第二部分中之該一或多個副載波上發送不同於該第一類型之一第二類型之資訊。
  24. 如請求項23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接收一指示以應用該第一調變機制來調變該第一部分中之該至少一副載波的構件。
  25. 如請求項23之裝置,其中用於使用該第一調變機制來調變該至少一副載波之該構件包含用於使用一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之構件。
  26.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用於使用該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之該構件包含用於使用一分碼多向近接(CDMA)機制之構件。
  27. 如請求項23之裝置,其中用於使用該第二調變機制來調變該第二部分中之該一或多個副載波之該構件包含用於使用一正交多向近接機制之構件。
  28. 如請求項27之裝置,其中用於使用該正交多向近接機制之該構件包含用於使用一正交分頻多向近接(OFDMA)機制之構件。
  29. 如請求項23之裝置,其中該第一類型之該資訊包含控制 資訊且該第二類型之該資訊包含訊務資料。
  30. 如請求項23之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調變用於傳達一通道品質指示碼的至少一副載波之構件。
  31. 如請求項23之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調變用於傳達一引導的至少一副載波之構件。
  32. 一種用於解調變一通信訊框之裝置,該通信訊框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每一部分具有多個副載波,該裝置包含:用於使用一第一解調變機制來解調變該第一部分中之至少一副載波之構件,其中該第一解調變機制可用於該通信訊框之該第一部分中之副載波之一可組態數目;及用於使用不同於該第一解調變機制之一第二解調變機制來解調變該第二部分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的構件,其中使用該第一解調變機制以自該第一部分中之該至少一副載波獲得一第一類型之資訊,且其中使用該第二解調變機制以自該第二部分中之該一或多個副載波獲得不同於該第一類型之一第二類型之資訊。
  33. 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判定是否接收到應用該第一解調變機制之一請求之構件。
  34. 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中用於使用該第一解調變機制來解調變該至少一副載波之該構件包含用於使用一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之構件。
  35. 如請求項34之裝置,其中用於使用該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之該構件包含用於使用一分碼多向近接(CDMA)機制 之構件。
  36. 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用於接收使用一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來調變的該至少一副載波之構件。
  37. 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中用於使用該第二解調變機制來解調變該第二部分中之該一或多的副載波之該構件包含用於使用一正交多向近接機制之構件。
  38. 如請求項37之裝置,其中用於使用該正交多向近接機制之該構件包含用於使用一正交分頻多向近接(OFDMA)機制之構件。
  39. 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接收使用一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來調變的該一或多個副載波之構件。
  40. 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中該第一類型之該資訊包含控制資訊且該第二類型之該資訊包含訊務資料。
  41. 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解調變用於傳達一通道品質指示碼的至少一副載波之構件。
  42. 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解調變用於傳達一引導的至少一副載波之構件。
  43. 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接收一指示以開始執行一軟交遞任務之構件。
  44. 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發送一請求以開始使用一第一調變機制來調變該第一部份中之該至少一副載波之構件。
  45. 一種用於解調變一通信訊框之處理器可讀媒體,其包含若干指令,當該等指令藉由一處理器執行時,引起該處 理器執行以下操作:使用一第一解調變機制來解調變該通信訊框之一第一部分中之至少一副載波,其中該第一解調變機制可用於該通信訊框之該第一部分中之副載波之一可組態數目;及使用不同於該第一解調變機制之一第二解調變機制來解調變該通信訊框之一第二部分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其中使用該第一解調變機制以自該第一部分中之該至少一副載波獲得一第一類型之資訊,且其中使用該第二解調變機制以自該第二部分中之該一或多個副載波獲得不同於該第一類型之一第二類型之資訊。
  46. 如請求項45之處理器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引起判定是否接收到應用該第一解調變機制之一請求之指令。
  47. 如請求項45之處理器可讀媒體,其中該使用該第一解調變機制來解調變該第一部份中之該至少一副載波包含使用一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
  48. 如請求項45之處理器可讀媒體,其中該使用該第二解調變機制來解調變該第二部分中之該一或多個副載波包含使用一正交多向近接機制。
  49. 一種用於調變一通信訊框之處理器可讀媒體,其包含指令,當該等指令藉由一處理器執行時,引起該處理器執行以下操作:使用一第一調變機制來調變該通信訊框之一第一部分中之至少一副載波,其中該第一調變機制可用於該通信 訊框之該第一部分中之副載波之一可組態數目;及使用不同於該第一調變機制之一第二調變機制來調變該通信訊框之一第二部分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其中使用該第一調變機制以在該第一部分中之該至少一副載波上發送一第一類型之資訊,且其中使用該第二調變機制以在該第二部分中之該一或多個副載波上發送不同於該第一類型之一第二類型之資訊。
  50. 如請求項49之處理器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引起接收一指示以應用該第一調變機制來調變該通信訊框之一第一部分中之該至少一副載波之指令。
  51. 如請求項49之處理器可讀媒體,其中該使用該第一調變機制來調變該第一部分中之該至少一副載波包含使用一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
  52. 如請求項49之處理器可讀媒體,其中該使用該第二調變機制來調變該第二部分中之該一或多個副載波包含使用一正交多向近接機制。
  53. 一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裝置,其包含:一電子設備,其經組態以使用一第一解調變機制來解調變一通信訊框之一第一部分中之至少一副載波,其中該第一解調變機制可用於該通信訊框之該第一部分中之副載波之一可組態數目,且經組態以使用不同於該第一解調變機制之一第二解調變機制來解調變該通信訊框之一第二部分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其中使用該第一解調變機制以自該第一部分之該至少一副載波獲得一第一類 型之資訊,且其中使用該第二解調變機制以自該第二部分之該一或多個副載波獲得不同於該第一類型之一第二類型之資訊。
  54. 如請求項53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解調變機制包含一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
  55. 如請求項53之裝置,其中該第二解調變機制包含一正交多向近接機制。
  56. 一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裝置,其包含:一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經組態以使用一第一調變機制來調變一通信訊框之一第一部分中之至少一副載波,其中該第一調變機制可用於該通信訊框之該第一部分中之副載波之一可組態數目,且經組態以使用不同於該第一調變機制之一第二調變機制來調變該通信訊框之一第二部分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其中使用該第一調變機制以在該第一部分中之該至少一副載波上發送一第一類型之資訊,且其中使用該第二調變機制以在該第二部分中之該一或多個副載波上發送不同於該第一類型之一第二類型之資訊。
  57. 如請求項56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調變機制包含一非正交多向近接機制。
  58. 如請求項56之裝置,其中該第二調變機制包含一正交多向近接機制。
TW094146431A 2004-12-22 2005-12-22 供使用於一通信系統中之多重調變技術 TWI3827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893204P 2004-12-22 2004-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37217A TW200637217A (en) 2006-10-16
TWI382700B true TWI382700B (zh) 2013-01-11

Family

ID=36218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46431A TWI382700B (zh) 2004-12-22 2005-12-22 供使用於一通信系統中之多重調變技術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8179876B2 (zh)
EP (3) EP2273697B8 (zh)
JP (2) JP2008526139A (zh)
KR (2) KR101030208B1 (zh)
CN (1) CN101120521B (zh)
CA (1) CA2590970C (zh)
ES (3) ES2546936T3 (zh)
HK (1) HK1111276A1 (zh)
MY (1) MY151593A (zh)
TW (1) TWI382700B (zh)
WO (1) WO200606939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5509B2 (en) 2000-09-13 2007-1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method in an OFDM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9130810B2 (en) 2000-09-13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FDM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9137822B2 (en) 2004-07-21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ignaling over access channel
US9148256B2 (en) 2004-07-21 2015-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formance based rank prediction for MIMO design
US7567621B2 (en) * 2004-07-21 2009-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pacity based rank prediction for MIMO design
US9246560B2 (en) 2005-03-10 2016-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and rate control in a multi-input multi-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54211B2 (en) 2005-03-11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feedback in multi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446892B2 (en) 2005-03-16 2013-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ructures for a quasi-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20972B2 (en) 2005-03-17 2016-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43305B2 (en) 2005-03-1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61859B2 (en) 2005-03-17 2016-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84870B2 (en) 2005-04-01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US9408220B2 (en) 2005-04-19 2016-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for adaptive sectorization
US9036538B2 (en) 2005-04-19 2015-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hopping design for single carrier FDMA systems
US8879511B2 (en) 2005-10-27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ignment acknowledgement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11284B2 (en) 2005-05-31 2013-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 of supplemental assignments to decrement resources
US8565194B2 (en) 2005-10-27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ncturing signaling channe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62859B2 (en) 2005-06-01 2013-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here decoding apparatus
US9179319B2 (en) 2005-06-16 2015-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sectoriz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US8599945B2 (en) 2005-06-16 2013-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bust rank prediction for a MIMO system
US8885628B2 (en) 2005-08-08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in a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20070041457A1 (en) 2005-08-22 2007-02-22 Tamer Kadou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tenna divers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09956B2 (en) 2005-08-22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gment sensitive scheduling
US8644292B2 (en) 2005-08-24 2014-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36974B2 (en) 2005-08-30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ing and SDMA support
US8045512B2 (en) 2005-10-27 2011-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frequency ban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693405B2 (en) 2005-10-27 2014-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DMA resource management
US9088384B2 (en) 2005-10-27 2015-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ymbo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582509B2 (en) 2005-10-27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frequency ban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44060B2 (en) 2005-10-2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s
US9225416B2 (en) 2005-10-27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ed signaling channels for a reverse 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72453B2 (en) 2005-10-27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oding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system
US8477684B2 (en) 2005-10-27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ement of control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25488B2 (en) 2005-10-27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
US9210651B2 (en) 2005-10-27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otstraping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82548B2 (en) 2005-11-18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hem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831607B2 (en) 2006-01-05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verse link other sector communication
WO2007100547A2 (en) * 2006-02-24 2007-09-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between transmission of short-version and full-version uplink scheduling requests
EP2039020B1 (en) * 2006-07-07 2019-02-27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of utilizing resources efficiently in a reverse link transmission
JP4769657B2 (ja) * 2006-07-28 2011-09-0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US8638712B2 (en) * 2006-08-25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829049B2 (ja) * 2006-08-30 2011-11-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US8144731B2 (en) * 2006-10-24 2012-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0959565B1 (ko) * 2006-10-27 2010-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홉 릴레이 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 프레임 제어 메시지 구성 장치 및 방법
US8379578B2 (en) * 2006-12-01 2013-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31486B2 (en) 2006-12-01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390110B1 (ko) * 2007-02-22 2014-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TWM370890U (en) 2007-08-13 2009-12-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TWI489809B (zh) * 2007-10-24 2015-06-21 Qualcomm Inc 無線通訊中的控制通道傳信號
US8437292B1 (en) * 2009-06-09 2013-05-07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verse link packet transmission latency based on air-interface loading
EP2288045B1 (en) * 2009-08-12 2012-07-04 Alcatel Lucent Communications in ofdma-based wireless radio networks
JP5864199B2 (ja) * 2011-05-20 2016-02-1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3249149B (zh) 2012-02-03 2016-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7979455B (zh) * 2013-08-07 2020-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自适应系统参数的可扩展数字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US9712272B2 (en) * 2014-06-02 2017-07-18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dynamic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CN105227273B (zh) * 2014-07-02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JP6380071B2 (ja) 2014-12-11 2018-08-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6153250A1 (ko) * 2015-03-23 2016-09-29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직교 다중 접속을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5959084B (zh) * 2016-04-25 2019-04-30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非正交多址的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1997185B2 (en) * 2021-06-23 2024-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or configuration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signaling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1481A1 (en) * 2002-11-01 2004-07-22 Kddi Corporation Transmitter device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using OFDM nd MC-CDM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5574A (ja) * 1994-03-07 1995-09-19 Nippon Hoso Kyokai <Nhk> ディジタル信号伝送方法
JP3215018B2 (ja) * 1994-09-09 2001-10-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3009662B2 (ja) * 1998-02-27 2000-02-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同時放送方式、放送用送信機及び放送用受信機
KR100322019B1 (ko) * 1999-02-10 2002-02-04 윤종용 부호분할 다중접속 단말기의 전송률 검출 방법
US6940827B2 (en) * 2001-03-09 2005-09-06 Adaptix,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OFDM for one direction and DSSS for another direction
JP2002354523A (ja) * 2001-05-30 2002-12-06 Nec Commun Syst Ltd 移動体電話通信システム
JP4171261B2 (ja) * 2001-08-27 2008-10-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4032380A (ja) 2002-06-26 2004-01-29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適応可変多重伝送装置
JP2004096445A (ja) 2002-08-30 2004-03-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3816470B2 (ja) 2002-10-18 2006-08-3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符号変調適応可変多重伝送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符号変調適応可変多重伝送装置
JP3879662B2 (ja) 2002-12-17 2007-02-14 Kddi株式会社 Ofdm及びmc−cdmaを用いる送信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7142864B2 (en) * 2003-04-23 2006-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enhancing performa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177297B2 (en) * 2003-05-12 2007-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frequency hopping with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 in an OFDMA system
KR20050000709A (ko) * 2003-06-24 2005-0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터 송수신장치 및 방법
US7471932B2 (en) * 2003-08-11 2008-12-3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bedding OFDM in CDMA systems
US7706346B2 (en) * 2004-05-10 2010-04-27 Alcatel-Lucent Usa Inc. Hybri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6048061A1 (en) * 2004-11-03 2006-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transmitter structure removing phase ambiguity by repetition rearrangement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1481A1 (en) * 2002-11-01 2004-07-22 Kddi Corporation Transmitter device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using OFDM nd MC-CDM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85800B1 (ko) 2011-11-22
MY151593A (en) 2014-06-13
CA2590970C (en) 2012-08-07
EP2273698B1 (en) 2015-04-08
WO2006069399A2 (en) 2006-06-29
TW200637217A (en) 2006-10-16
JP5384552B2 (ja) 2014-01-08
EP2273697A1 (en) 2011-01-12
EP1847039A2 (en) 2007-10-24
ES2541674T3 (es) 2015-07-23
US8179876B2 (en) 2012-05-15
EP2273698A1 (en) 2011-01-12
KR20070097533A (ko) 2007-10-04
EP2273697B8 (en) 2015-02-25
EP2273697B1 (en) 2014-10-29
WO2006069399A3 (en) 2007-01-04
JP2011193484A (ja) 2011-09-29
JP2008526139A (ja) 2008-07-17
EP1847039B1 (en) 2015-06-10
CN101120521B (zh) 2015-09-16
US20060133455A1 (en) 2006-06-22
ES2527167T3 (es) 2015-01-21
CA2590970A1 (en) 2006-06-29
HK1111276A1 (zh) 2008-08-01
KR20100044921A (ko) 2010-04-30
ES2546936T3 (es) 2015-09-30
KR101030208B1 (ko) 2011-04-22
CN101120521A (zh) 2008-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2700B (zh) 供使用於一通信系統中之多重調變技術
JP450550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周波数再使用による逆方向リンクのためのソフトハンドオフ
TWI430607B (zh) 最佳化訊框的部分之方法
US7852746B2 (en) Transmission of signaling in an OFDM-based system
US8411634B2 (en) User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89381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간섭 추정
KR100606099B1 (ko)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방식시스템에서의 긍정 및 부정응답 채널을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7154933B2 (e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soft handoff and broad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12319790A1 (e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MXPA06005010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estimacion de canal e informar la calidad de un canal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WO2011136333A1 (ja) 移動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598004B2 (ja) 無線通信方法、通信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20137337A1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KR100982147B1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액세스 통신 시스템에 대한 대역내레이트 제어
WO2016129425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