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0521A - 传递具有多调制方案的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递具有多调制方案的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0521A
CN101120521A CNA2005800482431A CN200580048243A CN101120521A CN 101120521 A CN101120521 A CN 101120521A CN A2005800482431 A CNA2005800482431 A CN A2005800482431A CN 200580048243 A CN200580048243 A CN 200580048243A CN 101120521 A CN101120521 A CN 1011205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eme
demodulation
module
section
multiple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82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0521B (zh
Inventor
A·阿格拉瓦尔
A·汉德卡尔
A·苏蒂翁
A·戈罗霍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120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0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0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05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2011/0003Combination with other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 H04J2011/0006Combination with other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with CDM/C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方法,用于接收应用第一调制方案对第一部分的一段或多段进行调制的表示;确定第一段集合,该第一段集合具有用于应用所述第一调制方案的第一部分的至少一段;利用所述第一调制方案对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段集合进行调制;并且利用不同于第一调制方案的第二调制方案对第二部分的一段或多段进行调制。

Description

传递具有多调制方案的帧的方法
根据35U.S.C.§119的优先权要求
本专利申请要求2004年12月12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AMULTIPLE MODULATION TECHNIQUES FOR USE IN ACOMMUNICATION SYSTEM”,转让给本发明受让人的第60/638,932号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在这里明确地将它全部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笼统地说,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具体而言,涉及在单个通信系统中使用两个或多个调制方案的技术。
背景技术
人们广泛地部署了无线通信系统来提供各种通信,例如语音、数据等等。这些系统可以是多址系统,具有独一无二的多个调制方案,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发射功率)能够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这种多址系统的实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使用宽带码分多址(WCDMA)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通常,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几个基站,其中每个基站都利用正向链路和预置调制方案与移动台通信,每个移动台都利用反向链路和预置调制方案与基站通信。无线多址通信系统能够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个终端通过正向和反向链路上的发射与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正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指的是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连路,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指的是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连路。
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在OFDMA通信系统中发挥CDMA通信系统优点的技术。
发明内容
因此,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于接收表明应用第一调制方案调制第一部分的一段或多段的一个表示,确定第一段集合,利用所述第一调制方案调制第一部分的第一段,并且利用第二方案调制第二部分的一段或多段,其中第一段集合具有用于应用第一调制方案的第一部分的至少一段,第二方案不同于第一调制方案。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所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和实质会变得更加清楚。在这些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对应的部件。其中:
图1说明无线多址通信系统;
图2说明超帧的结构;
图3A和3B各自说明反向链路结构;
图4A是移动台使用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B是基站使用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移动台使用的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基站和移动台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这里,“示例性的”这个词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必将这里描述成“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理解为相对于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是优选的或者具有优势的。
图1是采用多调制技术的无线多址通信系统100的框图。系统100包括多个接入点,例如110a和110b,它们与多个接入终端120a、20b、120c、120d、120e、120f、120g、120h和120i(120a~102i)通信。为了清楚起见,图1中只画出了两个接入点110a和110b和九个接入终端120a~120i。作为一个实例,描述接入终端120a~120i之一时用120x。还有,描述接入点110a~110b之一时用AP110x。
接入点(AP)(例如接入点110x)是一个电子设备,它被配置成与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AT通信,也可以将它称为接入点、接入网、基站、基地终端、固定终端、固定台、基站控制器、控制器、发射机等等。在以下描述中使用的接入点、基地终端和基站都是可以互换的。接入点可以是通用计算机、标准膝上型电脑、固定终端、电子设备,它们被配置成按照OFDMA、CDMA、GSM、WCDMA等系统定义的空中接口方法发射、接收和处理数据。接入点可以是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芯片的电子模块,这些芯片由控制器或处理器控制,用于按照OFDMA、CDMA、GSM、WCDMA等系统定义的空中接口方法发射、接收和处理数据。
接入终端(AT,在这里称为AT 120x)是一个电子设备,它被配置成通过通信连路与接入点通信。AT 120x还被称为移动终端、用户终端、远程台、移动台、无线通信设备、接收方终端等等。在以下描述中使用的接入终端、移动终端、用户终端、终端都是可以互换的。在任意给定时刻,每个接入终端120x都可以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通信。下行链路(也就是正向链路)指的是从接入点到接入终端120x的发射,上行链路(也就是反向链路)指的是从接入终端120x到接入点的发射。接入终端120x可以是任何标准膝上型电脑、个人电子管理器或助理、移动电话、蜂窝电话、电子设备,它们被配置成按照OFDMA、CDMA、GSM、WCDMA等系统定义的空中接口方法发射、接收和处理数据。AT 120x可以是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芯片的电子模块,这些芯片由控制器或处理器控制,用于按照OFDMA、CDMA、GSM、WCDMA等系统定义的空中接口方法发射、接收和处理数据。
系统控制器130连接到接入点,还可以连接到其它系统/网络(例如分组数据网)。系统控制器130为与它连接的接入点提供协调和控制。通过这些接入点,系统控制器130还控制这些AT中、这些AT间以及连接到其它系统/网络的其它设备之间的数据路由选择。
在OFDMA系统中,可以定义多个正交“业务”信道,其中(1)在任意给定时间间隔内,每个子载波(也称为段)只用于一个业务信道;并且(2)在每个时间间隔内,可以为每个业务信道分配零个、一个或多个子载波。
CDMA系统使用通常是非正交的码分复用,其中在正向链路上为不同AT的发射是利用不同的正交(例如沃尔什)码而不是利用不同的资源正交化的。在CDMA中,这些AT为不同的反向链路使用不同的伪随机数(PN)序列,它们互相之间不完全正交。CDMA无线链路中信号的全部功率同时扩展在很宽的频带上,在这同一个频带上发射,然后在接收端聚集成它们的原始信号。扩展后的信号将呈现为噪声一样的信号,在同一个很宽的发射频带上散布,单位带宽上的功率低得多。
TDMA系统使用时分复用,不同AT的发射通过在不同时间间隔进行来实现正交化。FDMA系统使用频分复用,不同AT的发射通过在不同频率子带内进行来实现正交化。OFDMA系统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该系统将整个系统带宽有效地划分成多个正交频率子带。这些子带通常被称为单载频信号、子载波、频点和频道。OFDMA系统还可以使用各种正交复用方案,并且可以采用时间、频率和/或码分复用的任意组合。
可以将这里描述的技术用于各种“物理”信道。也可以将这些物理信道称为码信道、传输信道等等。物理信道通常包括用于发送业务/分组数据的“数据”信道和用于发送开销/控制数据的“控制”信道。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信道来发送不同类型的控制信息。例如,系统可以使用(1)CQI信道来发送表明无线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2)为混合自动重发(H-ARQ)方案发送应答(ACK)信号的ACK信道;(3)发送数据发射请求的REQ信道等等。
为了清楚起见,下面专门描述用于反向链路的控制信道的技术。在这个控制信道上从不同AT的发射可以是在频率、时间和/或利用CDMA概念在码空间上非正交地多路复用的。利用非正交性,可以在控制信道上用沃尔什编码或PN码来标识每个AT 120x。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用非正交调制概念来调制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用正交调制技术来调制其余信道。
图2说明一个方面中超帧200的结构。超帧200包括多个物理帧202a、202b和202c等等。每个物理帧,例如202b,都包括控制信道部分204和数据段部分206。每个部分都包括一个或多个信道,每一段(也称为一个段集合)都可以由一段或多段(也称为子载波)组成。每一段都有一个频率带宽,在一个或多个OFDMA码元上进行处理。控制信道部分204在反向链路上承载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例如接入信道(R-ACH)204a、应答信道(R-ACKCH)204b和信道质量指示符信道(R-CQICH)204c。另外,控制信道可以包括请求信道(R-REQCH),图中没有画出,它与R-CQICH 204c交错,也就是说,通常不在同一帧中发射它们。
数据段部分206包括用于数据发射的数据信道(R-DCH)。数据段包括长数据部分214和短数据部分212。短数据部分是在处理控制信道部分204的同一时间段处理的,由不用于传递控制信息的那些段构成。长数据部分是在控制信道的处理之后处理的,通常都表示OFDMA部分214。上面描述的信道的分配是通过分配信道从AP 120x收到的。
一方面,在AP 110x中,依赖于系统中用户的数量,控制信道部分212的全部或部分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案调制。例如,可以将码分多址(CDMA)技术与OFDMA技术一起使用。一般而言,在帧的一部分上,来自不同AT的发射不是互相正交的,在另一部分上是正交的。对于上面提到的每个信道,产生长度为L(例如L=512)乘以NCTRL(它表示段的持续时间,例如OFDM码元数量)的时域序列。每个序列瞄准一个具体的扇区,称为这个序列的目标扇区,由适当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R-ACH序列的MAC和其它控制信道的MAC)确定。然后将每个序列进行MACID(一个或多个比特表示AT的ID)加扰操作,接下来是进行扇区加扰操作。然后将进行了扇区加扰的序列加起来,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操作转换到频域。于是,将频域序列映射到分配给AT 120x的控制子段中的子载波。
如果AT具有大于1的活动集合大小,那么在控制段上发射的不同信道可以具有不同的目标扇区值。令NCTRL,MAX是ASSYNCH中所有扇区里NCTRL的最大值。ASSYNCH是扇区的一个子集,其中,所有扇区都与这个子集中的扇区同步。如果AT没有计划在同一帧的长数据部分向ASSYNCH中的扇区发射R-DCH数据包,就应该将NCTRL设置成等于NCTRL,MAX。如果AT计划在同一帧的长数据部分发射R-DCH数据包,NCTRL就可以等于NCTRL的值,与R-DCH数据包的目标扇区(它是从中收到所述分配的扇区)相对应。
将同样的控制子段分配给ASSYNCH中所有扇区的AT。将频域序列映射到子载波的时候使用控制段的跳变序列。控制段跳变序列将控制子段映射到ASSYNCH中所有扇区的同一个子载波集合,因此,关于哪些子载波被调制,不同物理层信道的目标扇区的不同值不会引起任何歧义。
在为控制段中承载的物理层信道中的几个产生时域序列的时候使用沃尔什序列。沃尔什序列Wi N是一个所有条目都是+1或-1并且长度为N的序列,其中N是2的幂,i是小于N的非负整数。沃尔什序列W0 1具有单个条目+1。长度为2的沃尔什序列W0 2和W1 2分别由[+1,+1]和[+1,-1]给出。更加一般地,以递归方式将长度为N的沃尔什序列Wi N定义为:[Wimod N/2N N/2 Wimod N/2 N/2],如果i<N/2;否则[WimodN/2 N-2-Wimod N/2 N/2]。在这里,[XY]这个符号表示两个序列X和Y的串连,而-X这个表示则代表X中的每个条目都乘以-1。
在单输入单输出(SISO)模式中,反向应答信道(R-ACKCH)是一个控制子段上的单比特ON-OFF发射,也就是如果这个比特的值是0,就不在这个信道上发射任何能量。这个比特的值和发射它的功率P(如果这个值是1)由共享信号(SS)MAC协议确定。
如果R-ACKCH比特是1,那么时域R-ACKCH序列可以是长度为L*NCTRL,ACK(以OFDM码元为单位的R-ACKCH的持续时间)的序列,每个条目都是复数(1,0)。这一点等价于以因子NCTRL,ACK重复长度为512的沃尔什序列W0 512。可以将这个序列乘以
Figure A20058004824300151
来确保以正确的功率发射这一序列,其中P是按照SS MAC协议分配给这个序列的功率,PNFFT是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尺寸。
一方面,当AT处于软切换模式的时候,可以利用R-CQICH来提高软切换增益。通过利用CDMA原理对R-CQICH进行调制,只有被其它AT共享的一个信道可以被用来进行软切换。如同上面讨论的一样,可以用沃尔什编码用来管理干扰。
图3A说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反向链路结构300。例如,每一帧都具有持续时间TFRAME=TCDMA+TOFDMA。每一帧的TCDMA持续时间都可能不同,它是由基站控制的。反向链路控制信道(CQI、REQUEST和ACK/NACK)和接入探测信息(access probes)主要是在CDMA部分302a中发射的(例如利用CDMA技术或者其它非正交技术发射),而实际的数据则主要是在OFDMA(例如任意正交技术)部分302b中发射的。这样就能够在OFDMA部分302b进行一些控制信道发射,在CDMA部分302a进行一些数据发射。
图3B说明另一方面的反向链路结构350。可以调整TCDMA持续时间来控制系统开销(也就是开销=TCDMA/TFRAME),使用非常小的TCDMA常常是不实际的,因为控制信道链路预算会受到严重影响。可以使用更一般的分配,其中CDMA部分302a不占据所分配的TCDMA中的整个带宽,也就是说,只有所需要的信道利用CDMA技术发射。例如,当系统业务信号量在减少的时候,如同帧3所示,CDMA部分304a缩减到TCDMA-a
一般而言,分配给每个CDMA子段的带宽不必相同。但是,同样的子段大小(用带宽来描述)为OFDMA中的数据发射支持更简单的开销管理、跳变和剩余带宽的利用。还有,当所有扇区都能够同时监视来自每个用户的同样的控制发射的时候,能够设计出有效的切换信令方案。一方面,如果AT需要在切换的时候放在同一个CDMA子段上,那么可以通过确保所有扇区按照同样的方式并利用同样的跳变模式分配它们的CDMA子段(例如总是从低频到高频等等增大分配)来做到这一点。然后,总是可以将AT放在一段中,活动集合中的所有扇区都能够同时被监视。能够非常有效地处理扇区之间(甚至在切换期间)不同的TCDMA持续时间。例如,每个用户只在min{TCDMA,1,...,TCDMA,K}上发射CQI,其中TCDMA,i是活动集合(其尺寸是K)中扇区i的CDMA子段持续时间。对于REQUEST和ACK/NACK发射,控制器130可能希望在想要信息的扇区的CDMA段持续时间上发射。至于接入探测信息发射,控制器130可以在可用CDMA段中随机地选择段。
图4A是一个方面中过程400的流程图。一般而言,基站执行过程400来请求AT利用不同的方案(例如任何非正交多址方案,例如CDMA)来调制帧的一部分。过程400的步骤由AP 110x执行。AP 110x利用图6中讨论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控制器620、调度器630、发射数据处理器614、接收数据处理器634等等,来执行过程400的步骤。在步骤402中,AP 110x确定是否需要改变调制方案。例如,AP 110x可以有运营商设置的系统业务信号的预定门限。如果系统业务信号超过这个门限,AP就确定需要改变调制方案。如果没有超过,那么在步骤410中,监视系统业务信号。否则,在步骤404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信道用于利用CDMA调制方案(或者另一个正交多址方案)。
一般而言,信道可以由一段或多段组成(TCDMA×频率)。还可以将信道定义为帧的一部分。收到用多个调制方案调制的请求的时候,AP 110x认为反向链路的这个帧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一般而言,第一部分是利用不同于第二部分的调制方案调制的。在步骤406处,AP 110x确定TCDMA值,或者使用预置值。TCDMA值根据系统设计的需要而改变。如上所述,不同帧的TCDMA值可以不同,或者可以是常数。频率带宽可以是预定的,也可以基于要执行的任务的类型由AP
110x确定。这一请求一般由系统控制器130发出(例如为软切换等提高信道质量)。例如,系统控制器130可以请求AP 110x对准具有一段或多段的第一段集合,使用非正交方案,以便让多个用户用第一段集合通信。第一段集合可以是一段或多段,也可以是通常由软切换使用的子载波,用于传递信道质量信息,或者功率测量结果,或者用于用户在AT和AP之间传递导引序列。在步骤408处,发送请求给所有目标AT,利用请求中为给定持续时间提供的方案开始调制,在步骤404中设置所选段。
在按照实施例操作的过程中,系统控制器130监视系统业务状况。系统控制器130用各个因素来确定系统性能是否需要调整。例如,一个地理区域内用户的数量或者由AP 110x提供服务的用户的数量已经增加或减少。一般而言,如果一个扇区内有更多的用户,控制信道业务就增加。如果AP 110x需要减少峰值-平均值之比(PAR),就需要调整系统性能,这是因为,OFDMA中使用的载波数量增加的时候,PAR倾向于增大。通过分离控制和数据的发射,能够进一步减少OFDMA中使用的载波的数量。另外,OFDMA部分中只存在数据发射的时候,PAR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注意:典型情况下,数据和控制载波都是独立地分配和跳变的,使得大多数PAR缓解技术都不太有效)。AP 110x还可以请求AT在帧的一部分上使用CDMA方案,用于改善软切换。使用成熟的CDMA软切换技术,控制信道性能因为软切换增益而得到提高,因为CDMA部分上(来自不同用户的)所有控制信道的功率都被控制到同样的接收功率。
图4B是一个实施例中过程430的流程图。过程430的步骤由AP110x执行。AP 110x用于利用参考图6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控制器620、调度器630、发射数据处理器614、接收数据处理器634等等,来执行过程430的步骤。在步骤432中,AP 110x确定帧的一部分是不是用CDMA方案调制的。AP 110x可以确定它是不是处于需要用多个方案解调的状态,并且检查数据库来确定哪一部分被调制,例如非正交多址方案。如果是这样,就在步骤434中,基站开始对利用CDMA方案调制的这一部分解调,其中的基站在此之前拥有利用CDMA方案对确切的哪一部分进行解调的信息。
图5是一个实施例中过程500的流程图。过程500的步骤由AT120x执行。AT 120x利用参考图6所讨论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控制器660、发射数据处理器674、接收数据处理器656等等,来执行过程500的步骤。在步骤502处,AT 120x收到开始对分配的资源的一部分采用不同调制方案的指示。在步骤504处,评估请求消息来确定哪些段需要不同的调制方案以及它们的持续时间(TCDMA值)。例如,通常构成帧上信道质量指示符信道(例如R-CQICH)的所有段(也称为第一段集合)都被请求利用非正交调制技术发射信息。一般而言,AP 110x已经确定对于给定的周期,这些信道不需要更高的吞吐量,因此不需要正交。在步骤506处,AT 120x为使用不同的方案来访问所需要的信息。一些信息可以预先保存起来,例如为了利用CDMA方案而使用的段持续时间,或者沃尔什码的类型。一旦AT120x收集了需要的所有信息,AT 120x就开始利用第一调制方案(例如CDMA调制方案)调制帧的一部分的第一段集合,利用第二方案(例如OFDMA调制方案)调制这一帧其余段的一段或多段。然后,AT 120x发射具有用CDMA方案调制的CDMA部分,以及用OFDMA方案调制的OFDMA部分的一帧。
图6是无线通信系统100中接入点110x和两个接入终端120x和120y的一个方面的框图。在接入点110x处,发射(TX)数据处理器614从数据源612接收业务数据(也就是信息比特),从控制器620和调度器630接收信令和其它信息。例如,控制器620可以提供用于调整活动终端发射功率的功率控制(PC)命令,控制器620可以提供消息,该消息提供用于多个调制方案的参数,调度器630可以为终端提供载波的分配。这些各种类型的数据可以在不同的传输信道中发送。发射数据处理器614利用一个或多个调制方案(例如OFDMA等)对收到的数据编码和调制。发射机单元(TMTR)616随后处理已调制数据,来产生下行链路已调制信号,随后从天线618发射出去。
在AT 120x和120y中的每一个处,由天线652收到已发射的已调制信号,并将其提供给接收机单元(RCVR)654。接收机单元654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数字化,提供样本。然后,接收(RX)数据处理器656对这些样本进行解调和译码,提供已译码数据,这些已译码数据可以包括恢复出来的业务数据、消息、信令等等。可以将这些业务数据提供给数据接收器658,并且载波分配可以提供用于多调制方案的参数(例如用于利用正交方案进行调制的段)应该被执行,并且将发送给终端的功率控制(PC)命令提供给控制器660。
控制器660引导在上行链路上利用分配给AT 110x并且在收到的载波分配中表明的特殊的载波发射数据。控制器660还根据收到的调制信息调整用于上行链路(例如反向链路)发射的指定段的调制方案。
对于每个活动终端120,发射数据处理器674从数据源672接收业务数据,从控制器660接收信令和其它信息。例如控制器660可以提供表明终端所需发射功率、最大发射功率或者最大发射功率和所需发射功率之差的信息。由发射数据处理器674对各种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根据一个实施例,发射数据处理器674可以确定选自一个或多个调制方案的调制方案,来调制指定段或分配的载波上的信号。利用发射机单元676,对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产生上行链路已调制信号,然后从天线652发射出去。
在接入点110x处,来自终端的已发射和已调制信号由天线618收到,由接收机单元632处理,并且由接收数据处理器634解调和译码。然后将已处理数据提供给数据接收器636用于进一步处理。接收机单元632可以利用所述多个调制方案来提取数据,确定数据的发射机。
这里描述的技术可以用各种手段来实现。例如,这些技术可以用硬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用于进行删除检测和/或功率控制的处理单元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成实现这里描述的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者它们的组合中实现。
对于软件实现,这里描述的技术可以用实现这里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程序、功能等等)来实现。可以将软件代码储存在存储器单元(例如图6中的存储器单元622或662)中,由处理器来执行(例如控制器620或660)。存储器单元可以在处理器内部或者处理器外部实现,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手段将它连接到处理器。
提供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描述是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多调制技术。这些实施例的各种改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将这里给出的一般原理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上述描述不限于这里给出的各个方面,而是与这里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所包括的最大范围一致。

Claims (58)

1.一种用于对通信帧进行调制的方法,该通信帧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每一部分都具有一段或多段,该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应用第一调制方案的第一段集合,该第一段集合具有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段;
利用所述第一调制方案对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段集合进行调制;以及
利用不同于所述第一调制方案的第二方案对所述第二部分的一段或多段进行调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应用所述第一调制方案来调制所述第一部分的一段或多段的表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所述第一调制方案调制所述第一段集合包括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包括利用CDMA方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所述第二方案调制所述第二段集合包括利用正交多址方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正交多址方案包括利用OFDMA方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所述第二调制方案调制所述第二部分的一段或多段包括利用正交多址或非正交多址方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段集合包括选择用于传递信道质量指示符的一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段集合包括选择用于传递导引序列的一段。
10.一种用于对通信帧进行解调的方法,该通信帧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每一部分都具有一段或多段,该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应用第一解调方案的第一段集合,该第一段集合包括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段;
利用所述第一解调方案对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段集合进行解调;以及
利用第二方案对所述第二部分的一段或多段进行解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是否收到应用所述第一解调方案的请求。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所述第一解调方案对所述第一段集合进行解调包括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包括利用CDMA方案。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所述第一解调方案对所述第一段集合进行解调包括接收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调制的所述第一段。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所述第二方案对所述第二段集合进行解调包括利用正交多址方案。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正交多址方案包括利用OFDMA方案。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所述第二方案对所述第二段集合进行解调包括接收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进行调制的第二段。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所述第二调制方案对所述第二部分的一段或多段进行解调包括利用正交多址或非正交多址方案。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段集合包括选择用于传递信道质量指示符的一段。
20.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段集合包括选择用于传递导引测量结果的一段。
2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开始执行软切换任务的表示。
2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发送表示,其中所述表示包括开始使用所述第一解调方案对所述第一部分的一段或多段进行调制的请求。
23.一种用于对通信帧进行调制的装置,该通信帧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每一部分都具有一段或多段,该装置包括:
用于确定用于应用第一调制方案的第一段集合的模块,该第一段集合具有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段;
用于利用所述第一调制方案对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段集合进行调制的模块;以及
用于利用不同于所述第一调制方案的第二方案对所述第二部分的一段或多段进行调制的模块。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接收应用所述第一调制方案来调制所述第一部分的一段或多段的表示的模块。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利用所述第一调制方案调制所述第一段集合的模块包括用于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的模块。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的模块包括CDMA方案。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方案调制所述第二部分的一段或多段的模块包括用于利用正交多址方案的模块。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利用正交多址方案的模块包括OFDMA方案。
29.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方案调制所述第二部分的一段或多段的模块包括利用正交多址或非正交多址方案。
30.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段集合的模块包括用于选择用于传递信道质量指示符的一段的模块。
31.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段集合的模块包括用于选择用于传递导引序列的一段的模块。
32.一种用于对通信帧进行解调的装置,该通信帧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每一部分都具有一段或多段,该装置包括:
用于确定用于应用第一解调方案的第一段集合的模块,该第一段集合包括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段;
用于利用所述第一解调方案对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段集合进行解调的模块;以及
用于利用不同于所述第一解调方案的第二方案对所述第二部分的一段或多段进行解调的模块。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确定是否收到应用所述第一解调方案的请求的模块。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利用所述第一解调方案对所述第一段集合进行解调的模块包括用于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的模块。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的模块包括用于利用CDMA方案的模块。
36.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利用所述第一解调方案对所述第一段集合进行解调的模块包括用于接收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调制的所述第一段的模块。
37.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方案对所述第二段集合进行解调的模块包括用于利用正交多址方案的模块。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利用正交多址方案的模块包括用于利用OFDMA方案的模块。
39.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方案对所述第二段集合进行解调的模块包括用于接收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进行调制的第二段的模块。
40.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利用所述第二调制方案对所述第二部分的一段或多段进行解调的模块包括利用正交多址或非正交多址方案。
41.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段集合的模块包括用于选择用于传递信道质量指示符的一段的模块。
42.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段集合的模块包括用于选择用于传递导引测量结果的一段的模块。
4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接收所述表示的模块还包括用于接收开始执行软切换任务的表示的模块。
4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发送所述表示的模块,其中所述表示包括开始使用所述第一解调方案对所述第一部分的一段或多段进行调制的请求。
45.一种包括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由机器执行的时候,这些指令引起机器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用于应用第一解调方案的第一段集合,该第一段集合包括通信帧第一部分的至少一段;
利用所述第一解调方案对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段集合进行解调;以及
利用不同于所述第一解调方案的第二方案对所述帧第二部分的一段或多段进行解调。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还包括引起确定是否收到应用所述第一解调方案的请求的指令。
47.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引起利用所述第一解调方案对所述第一段集合进行解调的机器可读指令包括引起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进行解调的指令。
48.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引起利用所述第二方案对所述第二段集合进行解调的机器可读指令包括引起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进行解调的指令。
49.一种包括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由机器执行的时候,这些指令引起机器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用于应用第一调制方案的第一段集合,该第一段集合包括第一部分的至少一段;
利用所述第一调制方案对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段集合进行调制;以及
利用不同于所述第一调制方案的第二方案对通信帧第二部分的一段或多段进行调制。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还包括引起接收应用所述第一调制方案来调制通信帧第一部分的一段或多段的表示的指令。
51.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引起利用所述第一调制方案调制所述第一段集合的机器可读指令包括用于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的模块。
52.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引起利用所述第二方案调制所述第二段集合的机器可读指令包括用于利用非正交多址方案的模块。
53.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装置,包括:
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用于确定用于应用第一解调方案的第一段集合,该第一段集合包括通信帧第一部分的至少一段;利用所述第一解调方案对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段集合进行解调;以及利用不同于所述第一解调方案的第二方案对所述通信帧的第二部分的一段或多段进行解调。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解调方案包括非正交多址方案。
55.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方案包括非正交多址方案。
56.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装置,包括:
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用于接收用于应用第一调制方案对通信帧第一部分的一段或多段进行调制的表示;确定第一段集合,该第一段集合具有用于应用所述第一调制方案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段;利用所述第一调制方案对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段集合进行调制;并且利用不同于所述第一调制方案的第二方案对帧的第二部分的一段或多段进行调制。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解调方案包括非正交多址方案。
58.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方案包括非正交多址方案。
CN200580048243.1A 2004-12-22 2005-12-22 传递具有多调制方案的帧的方法 Active CN1011205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893204P 2004-12-22 2004-12-22
US60/638,932 2004-12-22
PCT/US2005/047645 WO2006069399A2 (en) 2004-12-22 2005-12-22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 frame having a plurality of modulation schem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0521A true CN101120521A (zh) 2008-02-06
CN101120521B CN101120521B (zh) 2015-09-16

Family

ID=36218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8243.1A Active CN101120521B (zh) 2004-12-22 2005-12-22 传递具有多调制方案的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8179876B2 (zh)
EP (3) EP2273698B1 (zh)
JP (2) JP2008526139A (zh)
KR (2) KR101085800B1 (zh)
CN (1) CN101120521B (zh)
CA (1) CA2590970C (zh)
ES (3) ES2541674T3 (zh)
HK (1) HK1111276A1 (zh)
MY (1) MY151593A (zh)
TW (1) TWI382700B (zh)
WO (1) WO2006069399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3233A1 (zh) * 2012-02-03 2013-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5227273A (zh) * 2014-07-02 2016-01-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959084A (zh) * 2016-04-25 2016-09-21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正交多址的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466460A (zh) * 2015-03-23 2017-12-12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非正交多址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30810B2 (en) 2000-09-13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FDM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295509B2 (en) 2000-09-13 2007-1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method in an OFDM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9137822B2 (en) 2004-07-21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ignaling over access channel
US7567621B2 (en) * 2004-07-21 2009-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pacity based rank prediction for MIMO design
US9148256B2 (en) 2004-07-21 2015-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formance based rank prediction for MIMO design
US9246560B2 (en) 2005-03-10 2016-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and rate control in a multi-input multi-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54211B2 (en) 2005-03-11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feedback in multi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446892B2 (en) 2005-03-16 2013-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ructures for a quasi-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43305B2 (en) 2005-03-1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20972B2 (en) 2005-03-17 2016-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61859B2 (en) 2005-03-17 2016-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84870B2 (en) 2005-04-01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US9036538B2 (en) 2005-04-19 2015-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hopping design for single carrier FDMA systems
US9408220B2 (en) 2005-04-19 2016-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for adaptive sectorization
US8611284B2 (en) 2005-05-31 2013-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 of supplemental assignments to decrement resources
US8565194B2 (en) 2005-10-27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ncturing signaling channe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79511B2 (en) 2005-10-27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ignment acknowledgement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62859B2 (en) 2005-06-01 2013-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here decoding apparatus
US9179319B2 (en) 2005-06-16 2015-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sectoriz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US8599945B2 (en) 2005-06-16 2013-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bust rank prediction for a MIMO system
US8885628B2 (en) 2005-08-08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in a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20070041457A1 (en) 2005-08-22 2007-02-22 Tamer Kadou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tenna divers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09956B2 (en) 2005-08-22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gment sensitive scheduling
US8644292B2 (en) 2005-08-24 2014-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36974B2 (en) 2005-08-30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ing and SDMA support
US8582509B2 (en) 2005-10-27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frequency ban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045512B2 (en) 2005-10-27 2011-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frequency ban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693405B2 (en) 2005-10-27 2014-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DMA resource management
US9225488B2 (en) 2005-10-27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
US9210651B2 (en) 2005-10-27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otstraping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25416B2 (en) 2005-10-27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ed signaling channels for a reverse 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72453B2 (en) 2005-10-27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oding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system
US8477684B2 (en) 2005-10-27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ement of control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44060B2 (en) 2005-10-2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s
US9088384B2 (en) 2005-10-27 2015-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ymbo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582548B2 (en) 2005-11-18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hem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831607B2 (en) 2006-01-05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verse link other sector communication
WO2007100547A2 (en) * 2006-02-24 2007-09-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between transmission of short-version and full-version uplink scheduling requests
WO2008004840A2 (en) * 2006-07-07 2008-01-10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of utilizing resources efficiently in a reverse link transmission
JP4769657B2 (ja) * 2006-07-28 2011-09-0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US8638712B2 (en) 2006-08-25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829049B2 (ja) * 2006-08-30 2011-11-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US8144731B2 (en) * 2006-10-24 2012-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0959565B1 (ko) * 2006-10-27 2010-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홉 릴레이 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 프레임 제어 메시지 구성 장치 및 방법
US9131486B2 (en) 2006-12-01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379578B2 (en) * 2006-12-01 2013-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390110B1 (ko) 2007-02-22 2014-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2521297A3 (en) 2007-08-13 2017-07-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omodating higher order modul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WI489809B (zh) * 2007-10-24 2015-06-21 Qualcomm Inc 無線通訊中的控制通道傳信號
US8437292B1 (en) * 2009-06-09 2013-05-07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verse link packet transmission latency based on air-interface loading
EP2288045B1 (en) * 2009-08-12 2012-07-04 Alcatel Lucent Communications in ofdma-based wireless radio networks
JP5864199B2 (ja) * 2011-05-20 2016-02-1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5021239A1 (en) * 2013-08-07 2015-02-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alable digital communications with adaptive system parameters
US9712272B2 (en) * 2014-06-02 2017-07-18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dynamic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JP6380071B2 (ja) 2014-12-11 2018-08-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997185B2 (en) * 2021-06-23 2024-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or configuration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signa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5574A (ja) * 1994-03-07 1995-09-19 Nippon Hoso Kyokai <Nhk> ディジタル信号伝送方法
JP3215018B2 (ja) * 1994-09-09 2001-10-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3009662B2 (ja) * 1998-02-27 2000-02-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同時放送方式、放送用送信機及び放送用受信機
KR100322019B1 (ko) 1999-02-10 2002-02-04 윤종용 부호분할 다중접속 단말기의 전송률 검출 방법
US6940827B2 (en) * 2001-03-09 2005-09-06 Adaptix,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OFDM for one direction and DSSS for another direction
JP2002354523A (ja) * 2001-05-30 2002-12-06 Nec Commun Syst Ltd 移動体電話通信システム
JP4171261B2 (ja) * 2001-08-27 2008-10-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4032380A (ja) 2002-06-26 2004-01-29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適応可変多重伝送装置
JP2004096445A (ja) 2002-08-30 2004-03-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3816470B2 (ja) 2002-10-18 2006-08-3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符号変調適応可変多重伝送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符号変調適応可変多重伝送装置
JP2004158901A (ja) 2002-11-01 2004-06-03 Kddi Corp Ofdm及びmc−cdmaを用いる送信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3879662B2 (ja) 2002-12-17 2007-02-14 Kddi株式会社 Ofdm及びmc−cdmaを用いる送信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04095851A2 (en) * 2003-04-23 2004-11-04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enhancing performa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177297B2 (en) * 2003-05-12 2007-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frequency hopping with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 in an OFDMA system
KR20050000709A (ko) * 2003-06-24 2005-0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터 송수신장치 및 방법
US7471932B2 (en) * 2003-08-11 2008-12-3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bedding OFDM in CDMA systems
US7706346B2 (en) * 2004-05-10 2010-04-27 Alcatel-Lucent Usa Inc. Hybri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6048061A1 (en) * 2004-11-03 2006-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transmitter structure removing phase ambiguity by repetition rearrangement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3233A1 (zh) * 2012-02-03 2013-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9363807B2 (en) 2012-02-03 2016-06-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a downlink data block of a packet data service
CN105227273A (zh) * 2014-07-02 2016-01-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227273B (zh) * 2014-07-02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10454636B2 (en) 2014-07-02 2019-10-22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07466460A (zh) * 2015-03-23 2017-12-12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非正交多址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7466460B (zh) * 2015-03-23 2021-06-08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非正交多址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959084A (zh) * 2016-04-25 2016-09-21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正交多址的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959084B (zh) * 2016-04-25 2019-04-30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非正交多址的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527167T3 (es) 2015-01-21
KR20100044921A (ko) 2010-04-30
ES2546936T3 (es) 2015-09-30
CN101120521B (zh) 2015-09-16
ES2541674T3 (es) 2015-07-23
EP2273698B1 (en) 2015-04-08
US8179876B2 (en) 2012-05-15
EP2273697B1 (en) 2014-10-29
JP5384552B2 (ja) 2014-01-08
EP1847039A2 (en) 2007-10-24
EP2273698A1 (en) 2011-01-12
JP2008526139A (ja) 2008-07-17
HK1111276A1 (zh) 2008-08-01
KR101030208B1 (ko) 2011-04-22
JP2011193484A (ja) 2011-09-29
EP2273697B8 (en) 2015-02-25
KR101085800B1 (ko) 2011-11-22
CA2590970A1 (en) 2006-06-29
WO2006069399A3 (en) 2007-01-04
KR20070097533A (ko) 2007-10-04
MY151593A (en) 2014-06-13
EP1847039B1 (en) 2015-06-10
US20060133455A1 (en) 2006-06-22
WO2006069399A2 (en) 2006-06-29
TW200637217A (en) 2006-10-16
CA2590970C (en) 2012-08-07
EP2273697A1 (en) 2011-01-12
TWI382700B (zh) 2013-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0521B (zh) 传递具有多调制方案的帧的方法
RU2328826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сти преамбулы для адаптивной антенной системы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с множественным доступом и ортогональным частотным разделением каналов
CN101120549B (zh) 用于确定共享信道(例如ssch)是否可用于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KR100640516B1 (ko)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품질 정보의전송방법 및 장치
CN1243426C (zh)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设备和方法
US7873010B2 (en) Control signaling resource assign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P174347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narrowband signals within a wide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860663B1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방식의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KR100914021B1 (ko) 가변의 기준 패턴의 추출방법
RU2358391C2 (ru) Способ оптимизации частей кадра
US2008004970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118773A1 (en) User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KR101414962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채널사운딩 레퍼런스 신호의송수신 방법
KR20100102712A (ko) 심볼 통신 방법
KR20060004870A (ko) Ofdma 시스템을 위한 동적자원할당방법
KR100968223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ack/nak 제어정보의 송수신방법 및 장치
KR20070079934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주변 셀 간섭의 제거를 위한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0871267B1 (ko) 직교주파수 분할다중접속시스템의 초기 레인징을 위한레인징 인터벌과 레인징 부채널 할당 방법
EP1978663B1 (en)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with distributed type or localized type transmission
US200700708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tification of a subgroup within a multiplexed message
CN11191833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09025211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 resource description
RU2430476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управляющего сигнала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эффективного мультиплексирования
KR20050109875A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안테나 시스템을 위한 프리앰블 시퀀스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KR20080030860A (ko) 단반송파 주파수 분할 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 파일럿 시퀀스생성 및 셀 플래닝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127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1127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