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0807B - Swash plate auxiliar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wash plate auxiliar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0807B
TWI380807B TW99137814A TW99137814A TWI380807B TW I380807 B TWI380807 B TW I380807B TW 99137814 A TW99137814 A TW 99137814A TW 99137814 A TW99137814 A TW 99137814A TW I380807 B TWI380807 B TW I3808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iding
group
sliding plate
gea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37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9027A (en
Inventor
Kei Lin Kuo
Hsiu Ying Hwang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Priority to TW99137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8080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19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9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0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0807B/zh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斜板輔助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斜板輔助裝置,特別為一種透過結構間的配合設計,提供一種斜板輔助裝置以令使用者之代步工具進出車體得為後進前出之方式。
台灣目前以步入高齡化的時代,因此建構無障礙空間的設置也日形重要,在眾多的老年人口照護,就醫的過程中,交通運輸則為一大課題,在都會區中,使用者(老年人及身障者)較常使用如身障巴士或一般低底盤公車所加裝之輔助器具來協助其交通運輸,然而在非都會區此種運輸方式並不多見,如此一來,使用者(老年人及身障者)以一般車輛來運輸時,就容易產生不便(如:圖一)一般車輛並無輔助裝置,使用者(老年人及身障者)之代步工具(例如:代步車或輪椅)上下車時皆需他人協助,在協助的過程中,若非專業醫療人員來協助其上下車,則徒增使用者(老年人及身障者)身心危害的風險;而其他運輸工具在使用上也有其缺失之處:
1. 一般摩托車改裝之三輪摩托車,其上、下車時若為使用者(老年人及身障者)一人操作,相當危險,尤其下車時動線仍須向後方下滑,若不慎易造成事故。
2. 電動代步車,此種運輸方式立意雖佳,但如需長途運輸,使用者(老年人及身障者)體力較難負荷,而電動代步車其電池續航力也是一大考驗。
3. 身障者巴士或低底盤公車,雖有輔助使用者(老年人及身障者)之輔助器具,但在行駛過程中,座向的配置通常非以駕駛者相並行,容易造成使用者(老年人及身障者)於行駛時的不安。
由此可見,上述習用方式仍有諸多缺失,實非一良善之設計,而亟待加以改良;本案發明人鑑於上述習用方式所衍生的各項缺點,乃亟思加以改良創新,並經多年苦心孤詣潛心研究後,終於成功研發完成一種斜板輔助裝置。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斜板輔助裝置,利用結構間的配合,輔助使用者之代步工具進出車體時得採後進前出之方式。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斜板輔助裝置,係使結構作伸縮運動,以提供使用者之代步工具進出車體時之一穩固支撐結構。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斜板輔助裝置,係活動設置於一車體底部,易於改裝並節省設置空間。
可達成上述發明目的之斜板輔助裝置,包括:一底板,其表面中間開設有一螺桿槽,而其表面兩側開設有一滑槽組,且螺桿槽一端則開設有一凹槽;一第一滑動板,係設置於底板上,該第一滑動板其兩端係成型有一第一滑動桿組,而第一滑動桿組內則設置有一正向齒條,且第一滑動桿組底部則設置有一輔助齒條組;一第二滑動板,係設置於第一滑動板上,該第二滑動板其兩端係成型有一第二滑動桿組,而第二滑動桿組內則設置有一反向齒條;一驅動板,係設置於底板上,該驅動板其兩端係成型有一滑動桿組,而該滑動桿組係對應滑設於該底板之滑槽組內,且該滑動桿組末端則連接第一滑動板;一螺桿組,係設置於底板之螺桿槽內,該螺桿組兩端設置有齒輪,且螺桿組上穿設有一推動塊,該推動塊上方係與驅動板連結;一第一馬達組,係設置於底板之凹槽內,該第一馬達組係由第一馬達軸穿齒輪組,而該齒輪組係與第一滑動板之輔助齒條組相嚙合;一第二馬達組,係軸設於第一滑動板以及第二滑動板相接處,該第二馬達組係由第二馬達軸穿第一齒輪以及第二齒輪,而該第一齒輪係與第一滑動板之正向齒條相嚙合,而該第二齒輪係與第二滑動板之反向齒條相嚙合,藉此結構設計,提供使用者之代步工具(例如:代步車或輪椅)進出車體時之輔助,本發明係活動設置於一車體底部可作前後運動,以令使用者之代步工具(例如:代步車或輪椅)上下車之動線得為後進前出之方式。
更具體的說,該底板之滑槽組中係設置有一止動桿。
更具體的說,該底板對應第一滑動板運動方向之兩端邊緣係設置有一斜面。
更具體的說,該螺桿組係為一導螺桿。
更具體的說,該第一滑動板係為鋁合金材料。
更具體的說,該第二滑動板係為鋁合金材料。
更具體的說,該驅動板係為鋁合金材料。
有關於本創作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請參閱圖二A、圖二B以及圖三,分別為本發明之組合立體圖、另一視角組合立體圖以及本發明之分解立體圖,由圖中可知,包含:一底板1,其表面中間開設有一螺桿槽11,而其表面兩側開設有一滑槽組12,且螺桿槽11一端則開設有一凹槽14;一第一滑動板2,係設置於底板1上,該第一滑動板2其兩端係成型有一第一滑動桿組21,而第一滑動桿組21內則設置有一正向齒條211,且第一滑動桿組21底部則設置有一輔助齒條組22;一第二滑動板3,係設置於第一滑動板2上,該第二滑動板3其兩端係成型有一第二滑動桿組31,而第二滑動桿組31內則設置有一反向齒條311;一驅動板4,係設置於底板1上,該驅動板4其兩端係成型有一滑動桿組41,而該滑動桿組41係對應滑設於該底板1之滑槽組12內,且該滑動桿組41末端則連接第一滑動板2;一螺桿組5,係設置於底板1之螺桿槽11內,該螺桿組5兩端設置有齒輪51,且螺桿組5上穿設有一推動塊52,該推動塊52上方係與驅動板4連結;一第一馬達組7,係設置於底板1之凹槽14內,該第一馬達組7係由第一馬達72軸穿齒輪組71,而該齒輪組71係與第一滑動板2之輔助齒條組22相嚙合;以及一第二馬達組6,係軸設於第一滑動板2以及第二滑動板3相接處,該第二馬達組6係由第二馬達63軸穿第一齒輪62以及第二齒輪63,而該第一齒輪62係與第一滑動板2之正向齒條211相嚙合,而該第二齒輪63係與第二滑動板3之反向齒條311相嚙合;且該底板1之滑槽組12中係設置有一止動桿121;又該底板1對應第一滑動板2運動方向之兩端邊緣係設置有一斜面14;且該螺桿組5係得為一導螺桿。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之第一滑動板、第二滑動板、以及驅動板係可為鋁合金等等之堅固金屬材料。
請參閱四A,為本發明之第一運動示意圖,由圖中可知,運用螺桿組5之齒輪51運動以及推動塊52驅動驅動板4,進而推動第一滑動板2,使第一滑動板利用第一滑動桿組2自底板1之滑槽組12滑離並伸出,同時也將連接於第一滑動板2以及第二滑動板3之第二馬達組6到達定位A。
請參閱四B,為本發明之第二運動示意圖,由圖中可知,待第一滑動板2伸出完成後,第二馬達組6開始啟動,利用設於第一滑動桿組21內之正向齒條211以及第二滑動桿組31內之反向齒條311相互對應配置,當第二馬達組6之第一齒輪62以及第二齒輪61同時啟動,帶動正向齒條211以及反向齒條31,進而使第二滑動板3自第一滑動板2滑離並伸出至定位,而第二馬達組6也因正向齒條211以及反向齒條311的伸出運動,而到達定位B。
請參閱四C,為本發明之第三運動示意圖,由圖中可知,當第一滑動板2以及第二滑動板3分別伸出至定位後,此時第一滑動板2以及第二滑動板3視需要選擇向下擺置,向下擺置後即成形為一斜板,便於使用。
請參閱四D,為本發明之收合運動示意圖,由圖中可知,而當第一滑動板2以及第二滑動板3收合時,係先以第二馬達組6之第一齒輪62以及第二齒輪61同時反向啟動,帶動正向齒條211以及反向齒條31,進而使第二滑動板3滑回收合至自第一滑動板2內,同時第二馬達組6到達定位A,而將第一滑動板2收合時,係利用驅動板4配合齒條組22(如:圖三)以及第一馬達組7之第一馬達72、齒輪組71的輔助帶動,再將第一滑動板2牽引回歸至底板1,再以螺桿組5之齒輪51運動以及推動塊52連結驅動板4,進而收合第一滑動板2,以俾使第一滑動板2、第二滑動板3收合於底板1中間位置。
請參閱四E,為本發明之第四運動示意圖,由圖中可知,運用螺桿組5之齒輪51(如:圖三)運動以及推動塊52(如:圖三)驅動驅動板4,進而推動第一滑動板2,使第一滑動板利用第一滑動桿組2自底板1之滑槽組12朝另一方向滑離並伸出,同時也使連接於第一滑動板2以及第二滑動板3之第二馬達組6,此時仍在定位A。
請參閱四F,為本發明之第五運動示意圖,由圖中可知,待第一滑動板2伸出完成後,第二馬達組6開始啟動,利用設於第一滑動桿組21內之正向齒條211以及第二滑動桿組31內之反向齒條311相互對應配置,當第二馬達組6之第一齒輪62以及第二齒輪61同時啟動,帶動正向齒條211以及反向齒條311,進而使第二滑動板3自第一滑動板2朝另一方向滑離並伸出至定位,而第二馬達組6也因正向齒條211以及反向齒條311的伸出運動,而到達定位C,同樣地,以完成伸出之第一滑動板2以及第二滑動板3得視需要選擇是否向下擺置,成形為一斜板,便於使用(圖未示出)。
請參閱五A至圖五D,為本發明之運動側視示意圖,由圖中可知,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之細部結構配合運作方式,當第二馬達組6之第一齒輪62以及第二齒輪61(如:圖三)同時啟動後,第一齒輪62係帶動正向齒條211而第二齒輪61則帶動反向齒條31,進而使第二滑動板3自第一滑動板2滑離並伸出至定位,而第二馬達組6因同時與正向齒條211以及反向齒條311相牽動,而到達定位B(如:圖五A)。
而待第二滑動板3收合回第一滑動板2內,第一滑動板2欲收合回底板1時,設於第一滑動板2底部之齒條組22,會嚙合第一馬達組7(如:圖三)之齒輪組71,嚙合後第一馬達組7啟動並輔助第一滑動板2收合回底板1(如:圖五B)。
第一滑動板2、第二滑動板3收合於底板1中間位置時,連接於第一滑動板2以及第二滑動板3之第二馬達組6,此時仍在定位A(如:圖五C)。
當第二馬達組6之第一齒輪62以及第二齒輪61(如:圖三)同時啟動後,第一齒輪62係帶動正向齒條211而第二齒輪61則帶動反向齒條31,進而使第二滑動板3自第一滑動板2朝另一方向滑離並伸出至定位,而第二馬達組6因同時與正向齒條211以及反向齒條311相牽動,而到達定位C(如:圖五D)。
請參閱六A至圖六C,分別為本發明之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實施例圖,由圖中可知,當駕駛10將車體8之後門81開啟後,第一滑動板2以及第二滑動板3自底板1伸出後,並向下擺置跨於人行道上,自然成形為一堅固斜板,此時使用者9使用代步工具(例如:代步車或輪椅)時,得以自力或他人協助進入車體8內;待使用者9以及其代步工具(例如:代步車或輪椅)進入車體8後,底板1係活動設置於車體8底部,底板1將配合車體之輔助結構(圖未示出)而將使用者9以及其代步工具(例如:代步車或輪椅)移至駕駛10旁,以俾使兩者並坐,如此座向配置,可增加使用者於行車時之安全感,再將後門81關閉,並利用固定機構(圖未示出)將使用者固定妥善,以加強行車時之穩固與安全;而當到達目的地欲停車時,駕駛10直接開向人行道前停妥,並開啟前門82後,第一滑動板2以及第二滑動板3自底板1伸出後,並向下擺置跨於人行道上,自然成形為一堅固斜板,使用者9以及其代步工具(例如:代步車或輪椅)得以自力或他人協助離開車體8,以令使用者以及其代步工具(例如:代步車或輪椅)上下車時採後進前出之方式,如此方式使用者9以及其代步工具(例如:代步車或輪椅)在下車的同時駕駛10可清楚辨識使用者9以及其代步工具(例如:代步車或輪椅)下車時的狀況,選擇允以協助,確保安全。
本發明所提供之產生斜板輔助裝置,與其他習用技術相互比較時,更具有下列之優點:
1. 本發明利用結構間的配合,輔助使用者以及其代步工具(例如:代步車或輪椅)進出車體時得採後進前出之方式。
2. 本發明係使結構作伸縮運動,以提供使用者以及其代步工具(例如:代步車或輪椅)進出車體時之一穩固支撐結構。
3. 本發明係活動設置於一車體底部,易於改裝並節省設置空間。
上列詳細說明乃針對本發明之一可行實施例進行具體說明,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術精神所為之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之專利範圍中。
綜上所述,本案不僅於技術思想上確屬創新,並具備習用之傳統方法所不及之上述多項功效,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發明,至感德便。
1...底板
11...螺桿槽
12...滑槽組
121...止動桿
13...斜面
14...凹槽
2...第一滑動板
21...第一滑動桿組
211...正向齒條
22...輔助齒條組
3...第二滑動板
31...第二滑動桿組
311...反向齒條
4...驅動板
41...滑動桿組
5...螺桿組
51...齒輪
52...推動塊
6...第二馬達組
61...第二齒輪
62...第一齒輪
63...第二馬達
7...第一馬達組
71...齒輪組
72...第一馬達
8...車體
9...使用者
10...駕駛
圖一為先前技術之示意圖;
圖二A為本發明之組合立體圖;
圖二B為本發明之另一視角組合立體圖;
圖三為本發明之分解立體圖;
圖四A為本發明之第一運動示意圖;
圖四B為本發明之第二運動示意圖;
圖四C為本發明之第三運動示意圖;
圖四D為本發明之收合運動示意圖;
圖四E為本發明之第四運動示意圖;
圖四F為本發明之第五運動示意圖;
圖五A至圖五D為本發明之運動側視示意圖;
圖六A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圖;
圖六B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圖;以及
圖六C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圖。
1...底板
11...螺桿槽
12...滑槽組
2...第一滑動板
21...第一滑動桿組
211...正向齒條
3...第二滑動板
31...第二滑動桿組
311...反向齒條
4...驅動板
41...滑動桿組
5...螺桿組
6...第二馬達組

Claims (7)

  1. 一種斜板輔助裝置,係活動設置於一車體底部,包含:一底板,其表面中間開設有一螺桿槽,而其表面兩側開設有一滑槽組,且螺桿槽一端則開設有一凹槽;一第一滑動板,係設置於底板上,該第一滑動板其兩端係成型有一第一滑動桿組,而第一滑動桿組內則設置有一正向齒條,且第一滑動桿組底部則設置有一輔助齒條組;一第二滑動板,係設置於第一滑動板上,該第二滑動板其兩端係成型有一第二滑動桿組,而第二滑動桿組內則設置有一反向齒條;一驅動板,係設置於底板上,該驅動板其兩端係成型有一滑動桿組,而該滑動桿組係對應滑設於該底板之滑槽組內,且該滑動桿組末端則連接第一滑動板組;一螺桿組,係設置於底板之螺桿槽內,該螺桿組兩端設置有齒輪,且螺桿組上穿設有一推動塊,該推動塊上方係與驅動板連結;一第一馬達組,係設置於底板之凹槽內,該第一馬達組係由第一馬達軸穿齒輪組,而該齒輪組係與第一滑動板之輔助齒條組相嚙合;以及一第二馬達組,係軸設於第一滑動板以及第二滑動板相接處,該第二馬達組係由第二馬達軸穿第一齒輪以及第二齒輪,而該第一齒輪係與第一滑動板之正向齒條相嚙合,而該第二齒輪係與第二滑動板之反向齒條相嚙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斜板輔助裝置,其中該底板之滑槽組中係設置有一止動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斜板輔助裝置,其中該底板對應第一滑動板運動方向之兩端邊緣係設置有一斜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斜板輔助裝置,其中該螺桿組係為一導螺桿。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斜板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一滑動板係為鋁合金材料。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斜板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二滑動板係為鋁合金材料。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斜板輔助裝置,其中該驅動板係為鋁合金材料。
TW99137814A 2010-11-03 2010-11-03 Swash plate auxiliary device TWI3808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7814A TWI380807B (zh) 2010-11-03 2010-11-03 Swash plate auxiliar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7814A TWI380807B (zh) 2010-11-03 2010-11-03 Swash plate auxiliary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9027A TW201219027A (en) 2012-05-16
TWI380807B true TWI380807B (zh) 2013-01-01

Family

ID=46552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37814A TWI380807B (zh) 2010-11-03 2010-11-03 Swash plate auxiliary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808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2869B (zh) * 2012-12-28 2015-07-21 Univ Chienkuo Technology Easy to get on and off the auxiliary structure of the passenger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45883A1 (en) * 2005-04-11 2006-11-02 Yves Fontaine Vehicle ramp assembly
CN2907611Y (zh) * 2006-02-07 2007-06-06 常州信德电器厂 轮椅升降导板装置
TWM362295U (en) * 2009-02-19 2009-08-01 Red Heart Entpr Co Ltd Accessibility ramp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45883A1 (en) * 2005-04-11 2006-11-02 Yves Fontaine Vehicle ramp assembly
CN2907611Y (zh) * 2006-02-07 2007-06-06 常州信德电器厂 轮椅升降导板装置
TWM362295U (en) * 2009-02-19 2009-08-01 Red Heart Entpr Co Ltd Accessibility ramp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9027A (en) 201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634796T3 (es) Cuadro telescópico
CN107364372A (zh) 轮椅与汽车座椅的结合机构
TWM247195U (en) Forward/backward movement control structure for electric wheelchair
TWI380807B (zh) Swash plate auxiliary device
RU2715972C1 (ru) Скутер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скрытой переноски
CN101085621A (zh) 一种便携式半自动爬楼梯小车
KR200330123Y1 (ko) 실버보행기
WO2020030083A1 (zh) 一种设有前后左右提手位的轻型折叠代步车
JP2009208491A (ja) 回転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自転車
KR102161352B1 (ko) 스위칭기능을 가진 역회전 방지 바퀴
CN105109412B (zh) 方便上下车的公交车
WO2017166554A1 (zh) 一种相向同步折叠的电动车
CN206612894U (zh) 手动轮椅与电驱动装置快速装拆的连接结构
CN204309853U (zh) 一种能随身使用的多功能电动上下楼梯车
TWM458956U (zh) 後進式輪椅
TWI548546B (zh) A combination of a wheelchair and a car seat
JP3136153U (ja) 自走式旅行かばん
CN201012725Y (zh) 多功能折叠自行车
TWM583296U (zh) 把手與行動裝置
CN203841692U (zh) 新型多功能轮椅
TWM499908U (zh) 輪椅之輔助推門結構
CN104494675B (zh) 一种能随身使用的多功能电动上下楼梯车
JP4476869B2 (ja) 車両の乗降用ステップ装置
TWI426894B (zh) 動力輔助助推模組
CN112141866A (zh) 带自动反弹防滑踏板的轨道式扶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