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8990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8990B
TWI378990B TW95113216A TW95113216A TWI378990B TW I378990 B TWI378990 B TW I378990B TW 95113216 A TW95113216 A TW 95113216A TW 95113216 A TW95113216 A TW 95113216A TW I378990 B TWI378990 B TW I3789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polymerizable
compound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5113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10207A (en
Inventor
Takuro Oda
Daniel Antonio Sahade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710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10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8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899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26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55/00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 C07C255/49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having cya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55/54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having cya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a carbon skeleton containing cyano groups and etherified hydroxy groups bound to the carbon skelet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1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 C09K19/12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directly linked, e.g. bipheny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38Polymers
    • C09K19/3833Polymers with mesogenic groups in the side chain
    • C09K19/3842Polyvinyl derivatives
    • C09K19/3847Polyvinyl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2019/044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haracterized by a linking chain between rings or ring systems, a bridging chain between extensive mesogenic moieties or an end chain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2019/044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haracterized by a linking chain between rings or ring systems, a bridging chain between extensive mesogenic moieties or an end chain group
    • C09K2019/0448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haracterized by a linking chain between rings or ring systems, a bridging chain between extensive mesogenic moieties or an end chain group the end chain group being a polymerizable end group, e.g. -Sp-P or 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9/00Aspects relating to the form of the liquid crystal [LC] material, or by the technical area in which LC material are used
    • C09K2219/03Aspects relating to the form of the liquid crystal [LC] material, or by the technical area in which LC material are used in the form of films, e.g. films after polymerisation of LC precurs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1378990 . ⑴ '·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 本發明係有關,具有聚合性部位與液晶構造部位之聚 、 合性化合物及含有此等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以及使用此 等而得之聚合物及薄膜者。又,其用途爲顯示裝置或記錄 材料等具有光學特性之材料’尤其液晶顯示用之偏光板及 相位差板等光學補償薄膜。 【先前技術】 由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顯示品質的提升或輕量化等之要 求’作爲偏光板或相位差板等光學補償薄膜,控制內部之 分子定向構造的高分子薄膜之要求更爲升高。因此,進行 利用具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光學各向異性的薄膜之開發 。於此所使用之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一般而言,係具有聚 合性基與液晶構造部位(具有保持間隔構件部與中間部之 φ 構造部位)的液晶化合物,聚合性基廣泛使用丙烯酸系基 。使用如此之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而得的聚合物,可在液晶 狀態藉由照射紫外線等放射線予以聚合之方法而得。例如 ’將具有丙烯酸酯系基之特定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負載於 支撐體間’使該化合物保持於液晶狀態,照射放射線予以 聚合之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或在具有丙烯酸系 基之兩種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混合物,或於該混合物中混 合開拉魯液晶的組成物中,添加光聚合引發劑,照射紫外 線而得聚合物(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 ^ -4- (2) 1378990 又有,將使用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使 晶狀態硬化,另一方之區域在各向同性液 之多區域薄膜,使用於相位差薄膜之提案 透過型液晶顯示之辨識性的報告(例如# )。 如上所述,在使用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薄膜的製造製程中,使用處理性良好之聚 在工業上有其優點;關於此點,要求在通 境下顯現穩定的液晶狀態、結晶化溫度低 成物。又,在多區域薄膜中,於各向同性 合之區域的透明性亦非常重要。 專利文獻1 :特開昭62-7 04 07號公報 專利文獻2 :特開平9-208957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1 : C. Doornkamp et al. 技術論文摘要」,美國,35卷,670頁。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鑑於上述各項問題,其第1目 身具有聚合性,添加於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組成物時,可使其結晶化溫度(Tc)降低 化合物。 又,第2目的爲提供,以含此聚合性 晶化溫度低,在通常之環境下顯示穩定的 一方之區域在液 體狀態硬化而得 ,藉此可提升半 i照非專利文獻1 之光學各向異性 合性液晶組成物 常之製造製程環 之聚合性液晶組 液體狀態予以聚 「2004年SID國際 的爲提供,其本 作爲聚合性液晶 之新穎的聚合性 化合物所構成結 液晶性之聚合性 -5- (3) (3)1378990 液晶組成物β 進而’第3目的爲提供,使用此等聚合性化合物、聚 合性液晶組成物所得之薄膜。 又’第4目的爲提供,將上述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在各 向同性液體狀態聚合所得之高透明性薄膜。 [課題之解決手段] 本發明的工作同仁爲解決上述課題,經深入探討與不 斷硏究之結果發現,具有環外亞甲基構造部位與液晶構造 部位之聚合性化合物,與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相溶性良好 ’及將此聚合性化合物添加於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中作爲聚 合性液晶組成物之情況,可使該組成物之結晶化溫度降低 ,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提供: (1)—種聚合性化合物,其特徵爲下述式[1]所示者 [化1] C02Et H2C=C-CH2-〇-(CH2)—O-X^X2-^3 [1] (式中,η爲1~12之整數;X1爲2價之苯基、聯苯基、 或環己基;X2爲2價之苯基、聯苯基、環己基、-COO-、- OCO-、-HC = N-、或-N = CH-、X3 爲 CN基、CF3基' 鹵原子 、氫原子 '碳數1~6之院氧基、或碳數1~1〇之院基)。 -6- (4) (4)1378990 (2) 如上述(1)記載之聚合性化合物,其中χΐ爲2 價之苯基,X2爲2價之苯基或環己基,X3爲CN基、碳數 1〜6之院氧基、碳數i~10之垸基或鹵原子;且η爲5〜12之整 數。 (3) 如上述(1)或(2)項記載之聚合性化合物, 其中X1爲2價之苯基,X2爲2價之苯基,X3爲CN基;且η爲 8〜1 0之整數。 (4) 一種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其特徵爲含有上述(1 )或(2)記載之聚合性化合物的至少1種、與1種以上之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5 )如上述(4 )記載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其中含 有上述(3 )記載之聚合性化合物。 (6) —種聚合物,其特徵爲使用上述(1)〜(3)項 中任一項記載之聚合性化合物的至少一種而得。 (7) —種薄膜,其特徵爲使用上述(1)〜(3)項中 任一項記載之聚合性化合物的至少一種而得。 (8) —種聚合物,其特徵爲使用上述(4)或(5) 項記載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所得。 (9) 一種薄膜,其特徵爲使用上述(4)或(5)項 記載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所得。 (10) —種薄膜之形成方法,其特徵爲包含將上述( 4 )或(5 )項記載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藉由旋轉塗佈, 塗佈於基材,照射紫外線之步驟。 (11) 一種薄膜之形成方法,其特徵爲包含將上述( (5) 1378990 4)或(5)項記載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藉由旋轉塗佈, 塗佈於基材後,進行加熱,吹送氮氣同時照射紫外線之步 驟。 [發明之功效] 本發明之聚合性化合物,除與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相 溶性良好以外’添加於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中,可使結晶化 φ 溫度降低。因此·’含有此聚合性化合物之本發明的聚合性 液晶組成物’在通常環境下顯示穩定之液晶狀態,處理性 良好。 又’將由本發明之聚合性化合物中呈現液晶性者所成 的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在各向同性液體狀態進行聚合之情 況,可獲得透明性高的薄膜。 [發明之實施形態] φ 更詳細說明本發明如下。 [用語之定義] 此說明書中之用語說明如下。所謂「聚合性化合物」 ’係指例如具有丙烯酸系基之可聚合部位的化合物之意。 所謂「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係指分子中具有丙烯酸系基 或內酯環等可聚合部位與液晶構造部位,且呈液晶相的化 合物之意。所謂「液晶構造」,係指具有一般表示液晶分 子時所使用之保持間隔構件部與中間部的構造之意。所謂 (6) (6)1378990 「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係指含有以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 混合物、或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與聚合性化合物之混合物爲 主成份的組成物,且具有呈液晶相之特性的組成物之意。 又’ 「液晶性」係指呈液晶相之意。 [聚合性化合物] 本發明之聚合性化合物,係具有可聚合部位之環外亞 甲基構造部位與液晶構造部位的化合物,如式[1 ]所示者。 [化2] C02Et H2C=C-CH2-〇_(CH2)£-〇 —X1—χ2-χ3 [1] 式[1]中,X1爲2價之苯基、聯苯基、或環己基,較佳 爲2價之苯基。 X2爲2價之苯基、聯苯基、環己基、-(:〇〇-、-〇(:〇-、-HC = N-、或-N = CH-,較佳爲2價之苯基、或環己基。 X3爲CN基、CF3基、鹵原子、氫原子' 碳數卜6.之院 氧基、或碳數1〜1〇之烷基,較佳爲CN基、碳數1〜6之烷氧 基、碳數1〜1Q之院基、或齒原子。 η爲1〜12之整數,較佳爲5〜12之整數,更佳爲8〜1〇之 整數。 於此,碳數1~1〇之烷基有甲基、乙基、正丙基、寒丙 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等β 碳數1〜6之院氧基有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 -9 - (7) 1378990 丙氧基 '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正 己氧基等》 本發明之式[1]所示之聚合性化合物中,更佳之形態係 ,X1爲2價之苯基,X2爲2價之苯基或環己基,X3爲CN基 、碳數1〜6之烷氧基、碳數1〜10之烷基或鹵原子,且η爲 5~12之整數。 如此的聚合性化合物之例,有下述之化合物等,並非 限定於此等者。 [化3]
CO〇Et
-〇-〇-(CH2)4CH: CO^Et
CO〇Et
CO〇Et
C〇2Et (CH2)6CH3 CO〇Et
C〇2Et '°-〇-〇-〇ch3 [2] [3] [4] [5] [6] [7] [8] 上述[1]所示之聚合性化合物中,如下述式[9]所示之 -10- (8) (8)
[9] 1378990 x爲2價之苯基,χ2爲2價之苯基,χ3爲cn基, 之整數的化合物,係呈液晶性之聚合性液晶化合 [化4] C〇2Et H2C=C-CH2-〇-(CH2)r.〇 (式中11爲8~10之整數)。 上述[1]所示之聚合性化合物,與聚合性液曰气 相溶性優越之故’可與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良好泪 果可使作爲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之結晶化溫度降低 並非如此即確定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之結晶仰 的作用效果;本發明之聚合性化合物所具有的環 構造部位’推測係妨礙結晶化,使結晶化溫度阔 者。 還有,式[9]所示之聚合性化合物,係呈液晶 性液晶化合物,可將後述的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之 的能使用爲聚合性化合物’作爲聚合性液晶化合 [聚合性化合物之合成] 本發明之聚合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可藉 合成化學中之方法予以合成。例如可使用下述 合成,並非限定於其。 本發明之式Π]所示的聚合性化合物,可如 π 爲 8 ~ 1 0 物。 化合物的 合,其結 〇 溫度降低 外亞甲基 低之作用 性之聚合 式[1 ]所示 物使用。 組合有機 方法予以 述之合成 -11 - (9) 1378990 與化合物(i ) 流程(A)所示,使2-(溴甲基)丙烯酸酯 所示之醇反應,合成而得β [化5] C02Et + H〇-(CH2)n-〇--X1-x2_X3 (i) ㈧ ~(CH2)n-〇—X1-X2—X3
合成流程(A )中,式(丨)所示之醇 成流程(B)中式(ii)所示之醇與6_溴-i 醇反應,合成而得。 ,可將下述的合 -己醇等末端溴 [化6] HO-(CH2)n-Br+ HO-X^-Xg (ϋ) ^ HO-(CH2)n-〇-x1-x2-x3• ⑴ 還有’上述合成流程(A)及(B)所4 應需求可使用市售之化合物,亦可採用另夕 [聚合性液晶組合物] 本發明的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之一形態, 示之聚合性化合物中的至少1種,與1種以_ 化合物的聚合性液晶組成物。 用之原料,因 合成者。 爲含有式[1]所 之聚合性液晶 -12- (10) (10)1378990 此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中使用之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具 有與上述式[1]所示之聚合性化合物的相溶性,上述式[1] 所示之聚合性化合物共存的聚合性液晶組成物爲呈現液晶 性之化合物時,沒有特別的限制。 一般而言,爲具有可聚合之基的丙烯酸系基,與具有 所謂保持間隔構件部位及中間部位之構造的化合物。還有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可爲單官能性或多官能性。 如此之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具體例,有式[10]〜[15]之 化.合物等,並非限定於此等者。
本發明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中,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 配合量’相對於式[1]之聚合性化合物1〇〇質量份,以 -13- (11) (11)1378990 3 00〜1,800質量份爲佳’更佳爲500~900質量份。使用2種 以上之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情況,其合計配合量以滿足上 述範圍爲佳。 還有,如上所述,式[9]所示之聚合性化合物爲聚合性 液晶化合物,可使用爲構成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之聚合性液 晶化合物》其時,可複數種組合使用。 本發明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的另一形態,爲含有上述 式[9]所示之聚合性化合物的1種或2種以上之聚合性液晶組 成物。此情況,式[9]所示之聚合性化合物爲呈現液晶性的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故,可倂用或不倂用式[9]所'示之聚合 性化合物以外的其他之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倂用式[9]所示 之聚合性化合物以外的其他之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時,相對 於式[9]所示之聚合性化合物100質量份,以1,800質量份以 下爲佳,更佳爲900質量份以下。 此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之例有,含有上述式[9 ]所示之聚 合性液晶化合物中之2種者。具體而言有,含有上述式[9] 中η爲8之化合物與n爲10之化合物的組成等。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有2種形態, 其任一種與不含本發明之聚合性化合物的組成物比較,結 晶化溫度降低。因此,在通常之環境下呈現穩定的液晶性 。進而,此液晶性在室溫爲二結晶型互變性的液晶相之情 況,液晶狀態更穩定化,易於處理之故,甚爲適合》 本發明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在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 的範圍,可混合本發明以外之聚合性化合物、或不具聚合 -14- (12) 1378990 性基之液晶化合物(以下稱爲其他之混合物)的1種或2種 以上。其時,本發明以外之聚合性化合物可爲單官能性或 '* 多官能性。 - 如此的化合物之例有,向列液晶、強介電性液晶、及 市售之液晶組成物等。 上述其他之混合物的配合量,配合於含有上述式[1]所 示之聚合性化合物與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含式[9]所示之聚 φ 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之情況,或配合於 含有2種以上之上述式[9]所示的聚合性化合物之聚合性液 晶組成物的情況,相對於分別之組成物中的聚合性液晶化 合物之合計量(以下稱爲合計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丨00質 量份,均以1 G質量份以下爲佳。 還有’聚合性化合物爲單獨使用[9]之聚合性液晶化合 物的情況’亦以上述之合計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處理。 又,本發明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中,以提升其聚合反 φ 應性爲目的’可添加光聚合引發劑及熱聚合引發劑。 光聚合引發劑有,例如吉巴•特殊化學品公司製之依 魯加丘爾(註冊商標,商品名,以下均同)184、651、 500 、 2959 、 369 、 907 、 300 、 819 、 1700 、 1800 、 1850 、 784等。並非限定於此等者。如此之光聚合引發劑可複數 種組合使用。 添加如此之光聚合引發劑時,其添加量,相對於合計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100質量份,以5質量份以下爲佳,更佳 爲1質量份以下。 -15- (13) (13)1378990 熱聚合引發劑有,例如AIBN等。如此之熱聚合引發 劑可複數種組合使用;其添加量,相對於合計聚合性液晶 化合物100質量份,以5質量份以下爲佳,更佳爲1質量份 以下》 又’本發明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爲提升其儲存穩定 性,可添加對苯二酚類、或對苯二酚單烷基醚類等穩定劑 。例如甲基對苯二酚、2,6-二叔丁基-對-甲酚等。此等穩 定劑可複數種組合使用,其添加量,相對於合計聚合性液 晶化合物100質量份,以0.1質量份以下爲佳。 又’本發明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以提升與基板之密 著性爲目的可含有密著促進劑。其時,複數種之密著促進 劑可組合使用。 如此的密著促進劑之具體例有,三甲基氯矽烷、二甲 基乙烯基氯矽烷、甲基二苯基氯矽烷、氯甲基二甲基氯矽 烷等氯矽烷類;三甲基甲氧基矽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矽烷 、甲基二甲氧基矽烷 '二甲基乙烯基乙氧基矽烷、二苯基 二甲氧基矽烷、苯基三乙氧基矽烷等烷氧基矽烷類;六甲 基二矽氨烷、Ν,Ν’-雙(三甲基甲矽烷基)尿素、二甲基 三甲基甲矽烷基胺、三甲基甲矽烷基咪唑等矽氨烷類;乙 烯基三氯矽烷、r-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r-胺基丙基三 乙氧基矽烷、r-甲基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r-環 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r-(N-哌啶基)丙基三甲 氧基矽烷等矽烷類;苯并三唑、苯并咪唑、吲哩、咪唑、 2-巯基苯并咪唑、2-锍基苯并噻唑、2-锍基苯并噁唑、尿 -16- (14) (14)1378990 唑、硫尿嘧啶、锍基咪唑、锍基嘧啶等雜環狀化合物; 1,卜二甲基脲、1,3-二甲基脲等脲或硫脲化合物等。 本發明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中可添加有機溶劑。其時 ’在含有有機溶劑之狀態,可不呈現液晶性。 有機溶劑有,例如四氫呋喃、二噁烷等醚類;苯 '甲 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烴類;N,N-二甲基甲醯胺' N_甲基_ 2-吡咯烷酮等極性溶劑;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乳酸乙酯 等酯類、3-甲氧基丙酸甲酯、2-甲氧基丙酸甲酯、3-甲氧 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等烷氧基酯類;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 甲醚等二醇二烷基醚類;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 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二丙二醇二甲醚等雙二醇二烷基醚 類、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丙二醇單甲醚、丙二 醇單乙醚等二醇單烷基醚類;二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 單乙醚、二丙二醇單甲醚、二丙二醇單乙醚等雙二醇單烷 基醚類;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卡必醇乙酸酯、乙基溶纖 劑乙酸酯等二醇單烷基醚酯類;環己酮、甲乙酮、甲異丁 酮、2-庚酮等酮類等。 此等有機溶劑,可單獨或2種以上組合使用。其中從 對地球環境、操作環境之安全性的觀點而言,以丙二醇單 甲醚、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乳酸乙酯爲佳。 進而’本發明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以提升與基板之 親和性爲目的,可含有界面活性劑。如此之界面活性劑, 對氟系界面活性劑、聚矽氧界面活性劑、非離子系界面活 -17- (15) (15)1378990 性劑沒有特別的限制,以與基板之親和性改善效果高的氟 系界面活性劑爲佳》 氟系界面活性劑之具體例有(以下爲商品名),耶夫 多普EF301、EF303、EF352 (多凱姆產品公司製),美加 華庫F171、F173、R-30(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 司製),夫袼拉多FC430、FC431 (住友3M股份有限公司 製),阿薩喜加多AG 710、薩夫龍S-382、SC101、SC102 、SC103、 SC104、 SC105、 SC106(旭硝子股份有限公司 製)等,並非限定於此等者。又,界面活性劑可複數種組 合使用。 較佳的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之例有,式[1]所示之聚合性 化合物爲100質量份,1種以上之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爲 3 00〜900質量份,光引發劑5質量份以下之聚合性液晶組成 物;或式[9]所示之聚合性化合物爲100質量份,聚合性液 晶性化合物爲900質量份以下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等。 獲得本發明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的方法,沒有特別的 限制。可將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之構成要素一起混合,亦可 依順序混合。此時,一種成份由複數種之化合物所成時, 可在預先將此等混合之狀態,混合其他之成份;亦可個別 依順序添加。 本發明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在製造光學各向異性體 之際’爲防止在液晶狀態進行光聚合引起非意圖之熱聚合 、容易進行分子之均句定向狀態的固定之故,以在室溫下 顯示二結晶型互變性之液晶相爲佳。又,聚合性液晶組成 -18- (16) 1378990 物含有有機溶劑之情況,在去除溶劑之際,以在室溫下顯 示二結晶型互變性之液晶相爲佳。 " [聚合物及薄膜] 本發明之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使用式[9]所示之聚合性 液晶化合物之情況)’或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可藉由照射 光或加熱成爲聚合物。還有,由本發明之聚合性液晶化合 # 物或聚合性液晶組成物而得聚合物時,可使用上述聚合性 液晶組成物所述之光引發劑、熱聚合引發劑、增感劑等分 別記載之量。又’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情況,可使用將合 計聚合性液晶性化合物1 0 0質量份取代爲聚合性液晶化合 物100質量份之量的對應量。還有,可使用由聚合性化合 物而得聚合物時之相同量。 又,獲得薄膜之方法有,在2枚基板間挾持聚合性液 晶化合物或聚合性液晶組成物,照射光予以聚合之方法; # 藉由旋轉塗佈或鑄造等方法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或聚合性液 晶組成物塗佈於基板,照射光之方法等。 基板’可使用玻璃、石英、塑料薄片、瀘色片、三乙 醯基纖維素(TAC)等塑料薄膜等。又,亦可使用將在此 等基板之一方形成ITO等機能性薄膜的玻璃、塑料薄片、 塑料薄膜' 不銹鋼、鉻或鋁等金屬,進行電鍍或蒸鍍之皮 帶或轉筒等。又,爲提升薄膜的定向性之目的,以在基板 上施行定向處理爲佳。定向處理之方法一般而言有,將含 有聚醯亞胺先驅物、聚醯亞胺、或聚乙稀基肉桂酸醋等之 -19- (17) 1378990 定向材料進行塗佈,經硏磨或照射偏光紫外線予以定向處 理之方法;形成二氧化矽之斜法蒸鍍膜的方法;或形成蘭 米爾膜之方法等。 -· 在2枚之基板間挾持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或聚合性液晶 組成物的方法中’藉由保持間隔構件等在2枚基板間製成 形成空隙之元件,以毛細現象或使元件之空隙減壓等方法 ’將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或聚合性液晶組成物注入元件後, φ 照射光予以聚合。 又,更簡便的方法有,在設置保持間隔構件等之基板 上’裝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或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後,將另 一方之基板重疊製成元件,照射光予以聚合之方法。其時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或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可使用經流動化 者’可在裝載於基板後藉由加熱等進行流動化。但是,必 要在將另一方的基板重疊前,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或聚合 性液晶組成物流動化。 ^ 將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或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塗佈的方法 中’在將此等化合物或液晶組成物塗佈之步驟或藉由光或 熱予以聚合之步驟的中途,因應需求可增加以加熱板等加 熱之步驟。此步驟’尤其使用含有有機溶劑之聚合性液晶 化合物或聚合性液晶組成物時,能有效去除有機溶劑。 又’在空氣中難以聚合之情況,可在使用氮氣或氬氣 等惰性氣體大幅度減少氧之大氣氣體環境中進行聚合,或 簡便的吹氮氣等之方法。 在上述之任一方法中,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或聚合性液 -20- (18) (18)1378990 晶組成物在呈現液晶相之狀態下予以聚合,可獲得具有經 定向之光學各向異性的薄膜。 又’爲獲得每一相鄰區域具有不同定向之多區域狀態 的聚合物,在聚合步驟中使用多區域化之方法,或基板之 定向處理採用多區域化的方法。 其次,舉例說明藉由塗佈形成薄膜之方法的具體例。 首先’將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以旋轉塗佈,塗佈於基板上, 在加熱板上加熱至聚合性液晶組成物成爲各向同性液體狀 態,保持20秒〜5分鐘。接著,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冷卻至顯 示液晶的溫度區域,成爲液晶狀態。其後,在氮氣氣體環 境下或吹送氮氣,同時藉由高壓水銀燈等照射紫外線進行 聚合,可得具有經定向之光學各向異性的薄膜。 在聚合步驟進行多區域化之方法,係在液晶狀態之聚 合性液晶化合物或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中,介著光罩以紫外 線曝光形成聚合的區域,殘留之區域在各向同性液體狀態 予以聚合的方法等。 又,使基板之定向處理多區域化的方法有,將在基板 上形成之定向材料介著光罩予以硏磨的方法,或介著光罩 照射紫外線之方法等。藉由如此之方法,可獲得經硏磨區 域及照射紫外線區域爲定向處理部份,其他爲未處理部份 之多區域化的基板。形成於此多區域化基板上之聚合性液 晶化合物或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受定向材料層之影響而多 區域化。如此之定向處理方法以外,可使用利用電場、磁 場之方法。 -21 - (19) (19)1378990 本發明之聚合性化合物,與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之相溶 性良好;又,添加於其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可使結晶化溫 度降低。因此,本發明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可提供在通 常環境下之處理性良好,具有光學各向異性之聚合物,能 使用於偏光板或相位差板等。 又,使用本發明之聚合性化合物中的呈現液晶性者之 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在各向同性液體狀態進行聚合時,可 獲得高透明性之聚合物。因此,能適合使用於多區域薄膜 【實施方式】 以實施例及比較例更具體說明本發明如下;本發明並 非限定於下述實施例者。還有,實施例中各物性之測定法 及測定條件,如下述之說明。 [1] NMR之測定 將化合物溶解於重氫化氯仿中,採用3 00MHz之1 H-NMR (曰本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製)測定。 [2] 液晶相之觀測 液晶相之確認,係將試料在加熱器(MATS-2002S, 東海喜多公司製)加熱,採用偏光顯微鏡(尼控股份有限 公司製)進行觀測。採用馬庫賽遠斯公司製之差示掃描熱 分析裝置(DSC3100SR)(以下簡稱DSC )測定相轉移溫 -22- (21) (21)1378990 醇、2.3g(16.4mmol)之碳酸鉀、及25ml之丙酮,安裝回 流管及球栓,於63 °C回流下攪拌48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 應完成後將反應液過濾。在減壓下餾去溶劑。於殘渣中加 入乙酸乙酯(50ml)與1N鹽酸(50ml) ,於有機層萃取反 暉生成物。以飽和食鹽水(50ml )洗淨有機層後’加入無 水硫酸鎂脫水乾燥,在過濾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將殘渣 溶解於己烷/乙酸乙酯(3/1),藉由二氧化矽筒柱光譜儀 (二氧化矽凝膠:梅魯庫公司製,二氧化矽凝膠60、己烷 /乙酸乙酯=3/1 )精製後,於減壓下將溶劑餾去,進而減壓 乾燥,即得2.4g之白色固體。 以N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P1)所示之中間體化合物。 (收率8 3 % )。 'H-NMRCSOOMHz, CDC13) : δ 7.14-7.06(m, 2H), 6.85- 6.77(m, 2H), 3.93(t, 2H), 3.64(t, 2H), 2.39(tt, 1H), 1.93-1 . 1 5(m, 23H),1 .15-0.95(m,2H), 0.89(t,3H)。 [化8] (CH2)4ch3 (P1) 其次,在50ml二口茄型燒瓶中,加入上述所得中間體 化合物(PI) 1.79g(5.2mmol)、氫化鈉 0.24g(5.5mmol )、及四氫呋喃(以下簡稱THF) 15ml,安裝橡膠栓與氮 氣入口。將所得溶液攪拌同時加入2-(溴甲基)丙烯酸酯 -24- (22) 1378990 1,0g ( 5.4mmol ),於室溫下攪拌24小時同時反應。反應 完成後,於反應液中加入1N鹽酸(50ml)與乙酸乙酯( * 50ml ),於有機層萃取反應生成物。以飽和食鹽水(50ml - )洗淨有機層後,加入無水硫酸鎂脫水乾燥,在過濾後, 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將殘渣溶解於己烷/乙酸乙酯(3/1) ,藉由二氧化矽筒柱色譜儀(二氧化矽凝膠:梅魯庫公司 製,二氧化矽凝膠60、己烷/乙酸乙酯=3/1)精製後,於減 φ 壓下餾去溶媒即得1.7g之白色固體。 以N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Q1)所示之目標的聚合性化合 物(收率7 2 % )。 1H-NMR(3 00MHz, CDC13) : <5 7 · 1 4 - 7.0 6 (m, 2H), 6.85- 6.77(m, 2H), 6.28(dd, 1H), 5.85(dd, 1H), 4.28-4.15(m, 4H), 3.93(t, 2H), 3.49(ts 2H), 2.40(tt, 1H), 1.93-1.15(m, 26H),1.15-0.95(m,2H),0.89(t, 3H)。 [化9] C02Et 人0 八〜^^~〇~(ch2)4ch3 (Q1) [實施例2]聚合性化合物(Q2)之合成 在20 〇ml茄型燒瓶中,加入6·溴-1-己醇11.3g( 62.5mmol ) 、4’-氟-4-羥基聯苯 l〇.7g(56.9mmol)、碳酸 鉀15.8g ( 113.7mmol)、及二甲基甲醯胺(以下簡稱DMF )100ml,安裝冷卻管,於7(rc下攪拌9小時同時進行反應 -25- (23) (23)1378990 。反應完成後,將反應液注入3N鹽酸(5 00ml )中,將析 出之白色固體過濾後,以純水500ml洗淨3次’即得白色固 體 1 5.8g。 以N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P2 )所示之中間體化合物(收 率 9 6 % )。 W-NMRUOOMHz, CDC13) : δ 7.54-7.44(m5 4H), 7.12- 7.05(m, 2H), 6.95(d, 2H), 4.00(t, 2H), 3.67(t, 2H), 1.89-1.77(m, 2H), 1.6 8 - 1. 3 7 (m,6 H) ° [化 10] 其次,在50ml二口茄型燒瓶中,加入上述所得中間體 化合物(P2) 3.2g ( ll.Ommol) '氣化鈉 〇.53g( l2.1mmol)、及THF20ml,安裝橡皮栓 '氮氣入口,加入 2_(溴甲基)丙烯酸酯1.9g( 10.5mmol ),於室溫下攪拌 23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於反應液中加入1N鹽 酸(50ml)與乙酸乙酯(50ml),於有機層萃取反應生成 物》以飽和食鹽水(5〇ml )洗淨有機層後’加入無水硫酸 鎂脫水乾燥,在過濾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將殘渣溶解 於己烷/氯仿/乙酸乙酯(15/2/3 ),藉由二氧化矽筒柱色 譜儀(二氧化矽凝膠:梅魯庫公司製,二氧化矽凝膠60、 己烷/氯仿/乙酸乙酯5/2/3 )精製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 -26- (24) 1378990 ,即得2.Og之白色固體。 以N 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 、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Q2)所示之目標的聚合性 ••物(收率47%) » 1 H-NMR(3 00MHz, CDC13) : <5 7.5 4 - 7.4 3 (m,4 Η), 7.04(m, 2H), 6.95(d, 2H), 6.29(d, 1H)S 5.86(d, 1H), 4.16(m, 4H), 3.99(t, 2H), 3.51(t, 2H), 1.87- 1.75(m, 1.7 1 · 1 · 5 9 (m,2 H ),1 · 5 8 -1 · 4 1 (m,4 H),1 _ 3 0 (t,3 H)。 [化 11] C02Et 人 (Q2) [實施例3]聚合性化合物(Q3)之合成 在50ml二口茄型燒瓶中,加入4’-羥基-4-聯苯腈 (lO.Ommol) 、6 -溴-1-己醇 2.0g ( 10.7mmol)、碳 2.9g ( 20.5mmol)、及丙酮30ml,安裝回流管及球检 6 3 °C回流下攪拌4 8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 應液過濾,在減壓下餾去溶劑。於殘渣中加入乙酸乙 50ml)與1N鹽酸(50ml),在有機層萃取反應生成物 飽和食鹽水(50ml )洗淨有機層後,加入無水硫酸鎂 乾燥,過濾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將殘渣溶解於乙 酯,藉由二氧化矽筒柱色譜儀(二氧化矽凝膠:梅魯 司製,二氧化矽凝膠60、己烷/乙酸乙酯=2/1)精製後 減壓下將溶劑餾去,進而減壓乾燥,即得2.1g之白色 果確 化合 7.15· L28- 2H), 2.0g 酸鉀 。於 將反 酯( 。以 脫水 酸乙 庫公 ,於 固體 -27- (25) (25)1378990 以N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P3 )所示之中間體化合物(收 率 6 8 % )。 1 Η-N M R( 3 0 〇 MH z, C D C13) δ 7.70-7.60(m, 4 H, 7.55- 7.48(m, 2H), 7.02-6.94(m, 2H), 4.01(t, 2H), 3.67(t, 2H), 1.89- 1.76(m, 2H), 1.68- 1.3 5(m,6H)。 [化 12] (P3) 其次,在50ml二口茄型燒瓶中,加入上述所得中間體 化合物(P3) 1.5g ( 5.2mmol)、氫化鈉 0.24g ( 5.4mmol )、及THF 2 Gml,安裝橡皮栓與氮氣入口。將所得溶液攪 拌同時加入2-(溴甲基)丙烯酸酯1.2g(6.1mmol) ’於室 溫下攪拌19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將反應液過濾 ,在濾液中加入二氧化矽凝膠3g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 將殘渣藉由二氧化矽筒柱色譜儀(二氧化矽凝膠:梅魯庫 公司製,二氧化矽凝膠60、己烷/乙酸乙酯=4/1)精製後, 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即得l_〇g之白色固體。 以N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Q3 )所示之目標的聚合性化合 物(收率4 8 % )。 又,所得聚合性化合物(Q3 )之熔點,以馬庫賽遠斯 -28- (26) 1378990 公司製之差示掃插熱分析裝置(DSC3100SR)測定之結果 爲 2 4。(:。 'H-NMRPOOMHz, CDC13) : δ 7.72-7.61(m, 4H), 7.56- 7.48(m, 2H), 7.03 -6.95 (m, 2H), 6.29(d, 1H), 5.86(d, 1H), 4.27-4.16(m, 4H), 4.01(t, 2H), 3.51(t, 2H), 1.88- 1.76(m, 2H),1.71-1 .59(m,2H),1 .5 8-1.4 l(m,4H),1.3 0(t, 3H)。
[化 13] C02Et 人 (Q3) [實施例4]聚合性化合物(Q4)之合成 在100ml茄型燒瓶中,加入4’-羥基-4-聯苯腈4.2g ( 2 1 .6mmol ) 、8 -溴-1-辛醇 5.0g ( 23.8mmol)、碳酸鉀 6.0g (43.2mmol)、及DMF 50ml,安裝冷卻管,於7〇C擾伴8 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將反應液滴下於3 N鹽酸 400 ml中,將析出之白色固體過濾後,以純水400ml洗淨3 次,即得白色固體6.5g。 以N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P4 )所示之中間體化合物(收 率 9 3 % ) 〇 1H-NMR(3 00MHz, CDC13) : 6 7.7 1 -7.62(m, 4H), 7.52(d, 2H), 6.99(d, 2H), 4.00(t, 2H), 3.65(t, 2H), 1.8 8 - 1.73 (m, 2H), 1.64- 1.3 0(m,10H)。 -29- (27) (27)1378990 [化 14] (p4) 其次,在50ml二口茄型燒瓶中,加入上述所得中間體 化合物(P4 ) 2.1 g ( 6.4mmol )、氫化鈉 〇. 3 1 g ( 7 〇 mmo 1 )、及THF 20ml,安裝橡皮栓、氮氣入口。將所得溶液攪 拌同時加入2-(溴甲基)丙烧酸酯l.lg(6.1mmol),於室 溫下攪拌1 5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將反應液過 濾,在濾液中加入二氧化矽凝膠3g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 。將殘渣藉由二氧化矽筒柱色譜儀(二氧化矽凝膠:梅魯 庫公司製,二氧化矽凝膠60、己烷/氯仿/乙酸乙酯=15/2/3 )精製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即得2.0g之白色固體。 以N 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Q4 )所示之目標的聚合性化合 物(收率4 8 % ) » 觀測所得聚合性化合物(Q4 )之液晶相的結果,在5 8 °C成爲各向同性液體,降溫時於40 °C形成向列相。 1H-NMR(300MHz, CDC13) : δ 7 · 7 3 - 7 · 6 2 (m, 4 Η), 7 · 5 3 (d, 2Η),6.99(d,2Η,6.28(d,1Η),5.86(d,1Η,4.28-4,15(m, 4H),4.00(t,2H),3.49(t,2H), 1 . 8 7 - 1 . 7 4 (m, 2H), 1.69- 1.29(m,1 3H)。 -30- (28) (28)1378990 [化 15] C〇2Et 人 (Q4) [實施例5]聚合性化合物(Q5)之合成 在200ml茄型燒瓶中,加入對·(反-4-正戊基環己基) 苯酚 l〇.lg(36.9mmol) 、10-溴-1-癸醇 8.3g(35.2mmol) 、碳酸鉀10.6g (73.8mmol)、及DMF 85ml,安裝冷卻管 ,於70 °C攪拌22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將反應 液注入3N鹽酸500ml中,將析出白色固體過濾後,以純水 500ml洗淨3次,即得白色固體11.7g。 以N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P5 )所示之中間體化合物(收 率 7 7 % )。 iH-NMRpOOMHz, CDC13) : <5 7.1 1 (d, 2 Η), 6 · 8 2 (d, 2 Η), 3.92(t, 2H),3.64(t,2H),2.40(tt, 1H), 1.92- 1.70(m,6H, 1.60-1.15(m,29H),0.89(t,3H)· [化 16] 八(P5) 其次,在5〇ml二口茄型燒瓶中,加入上述所得中間體 化合物(P5) 2.7g ( 6.4mmol)、氫化鈉 0.31g ( 7.0mmol )、及THF 20ml,安裝橡皮栓、氮氣入口。將所得溶液攪 (29) 1378990 拌同時加入2-(溴甲基)丙烯酸酯i.2g(6.4mmol),於室 溫下攪拌23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將反應液過濾 ,在濾液中加入二氧化矽凝膠3g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 將殘渣藉由二氧化矽筒柱色譜儀(二氧化矽凝膠:梅魯庫 公司製,二氧化矽凝膠60、己烷/氯仿/乙酸乙酯=3/2/1) 精製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即得白色固體1.5g。 以N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Q5)所示之目標的聚合性化合 物(收率4 4 % ) » 又,所得聚合性化合物(Q5 )之熔點,以馬庫賽遠斯 公司製之差示掃描熱分析裝置(DSC3100SR)測定之結果 爲 3 7 。 W-NMROOOMHz,CDC13) : δ 7.1 1 (d, 2H),6.82(d,2H), 6.28(d, 1H), 5.86(d, 1H), 4.29-4.16(m, 4H), 3.92(t, 2H), 3.48(t, 2H), 2.40(tt, 1H), 1.93 -0.95 (m, 40H), 0.89(t, 3H) [化 17]
◦~〇~〇~(ch2)6ch3 (Q5) [實施例6]聚合性化合物(Q6)之合成 在200ml茄型燒瓶中,加入4’·羥基-4-聯苯腈l〇_〇g ( 5 1 . 5mmol ) 、10 -溴-1-癸醇 13.5g(56.6mmol)、碳酸鉀 14.3g( 102_9mmol)、及 DMF lOOmmol,安裝冷卻管’於 -32- (30) (30)1378990 7 0°C攪拌17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將反應液滴 入3N鹽酸5 00ml中,將析出白色固體過濾後,以純水500ml 洗淨3次,即得白色固體14.5g。 以N 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P6)所示之中間體化合物(收 率 8 0 % )。 iH-NMRpOOMHz, CDC13) : <5 7.7 1 - 7 6 2 (m, 4H), 7.53(d, 2H), 7.04(d, 2H), 4.01(t, 2H), 3.64(t, 2H), 1.8 8- 1.73 (m, 2H), 1.6 8- 1.3 3(m,14H)。 [化 18] v(P6) 其次,在50ml二口茄型燒瓶中,加入上述所得中間體 化合物(P6) 2.1g ( 7.3mmol)、氫化鈉 0.25g ( 8.1mmol )、及THF 20m卜安裝橡皮栓 '氮氣入口。將所得溶液攪 拌同時加入2-(溴甲基)丙稀酸酯1.5g(7.7mmol) ’於室 溫下攪拌1 8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將反應液過濾 ,在濾液中加入二氧化矽凝膠3g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 將殘渣藉由二氧化矽筒柱色譜儀(二氧化矽凝膠:梅魯庫 公司製,二氧化矽凝膠60、己烷/氯仿/乙酸乙酯=5/2/1) 精製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即得白色固體2.8g。 以N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Q6)所示之目標的聚合性化合 -33- (31) 1378990 物(收率4 8 % )。 觀測所得聚合性化合物(Q6)之液晶相的結果,在45 °C成爲各向同性液體,降溫時於37t形成向列相。 W-NMRGOOMHz, CDC13) : δ 7.73 -7.62(m, 4H), 7.53(d, 2H), 6.99(d, 2H), 6.28(d, 1H), 5.86(d, 1H), 4.29-4.16(m, 4H), 4.01(t, 2H), 3.48(t, 2H), 1.8 8 - 1.73 (m, 2H), 1.70- 1 -24(m,1 4H)。
[化 19] C02Et
(Q6) [實施例7]聚合性化合物(Q7)之合成 在100ml茄型燒瓶中,加入4_羥基·4’ -甲氧基聯苯5.lg (25.3 mmol) '10-溴-1-癸醇7_28(27.9111111〇1)、碳酸鉀 6.7g(48.3mmol)、及 DMF 50ml,安裝冷卻管’於 70°C 攪 拌17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將反應液滴下於3N 鹽酸400ml中,將析出白色固體過濾後,以純水4〇〇ml洗淨 3次,即得白色固體8.5g。 以N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P7 )所示之中間體化合物(收 率 9 5 % )。 1H-NMR(3 00MHz, CDCI3) : δ 7.50-7.42(m, 4H),6.98- 6.91(m,4H),3.98(t,2H),3.84(s,3H),3.64(t,2H),1.88- 1 .73(m,2H),1.68 - 1.3 3 (m,14H)。 -34- (32) (32)1378990 [化 20] 〇"Q-〇-〇CH3 (P7) 其次,在50ml二口茄型燒瓶中,加入上述所得中間體 化合物(P7) 3.4g ( 9.5mmol)、氫化鈉 0.50g ( 11.4mmol )、及THF 20ml,安裝橡皮栓、氮氣入口。將所得溶液攪 拌同時加入2-(溴甲基)丙烯酸酯1.8g( 9.2mmol ),於室 溫下攪拌13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將反應液過濾 ,在濾液中加入二氧化矽凝膠3g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 將殘渣藉由二氧化矽筒柱色譜儀(二氧化矽凝膠:梅魯庫 公司製,二氧化矽凝膠60、己烷/氯仿/乙酸乙酯=2/2/1) 精製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即得白色固體l_〇g。 以N 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Q7 )所示之目標的聚合性化合 物(收率2 3 % )。 又,所得聚合性化合物(Q7 )之熔點’以馬庫賽遠斯 公司製之差示掃描熱分析裝置(DSC3100SR)測定之結果 爲 84。(:。 'H-NMR(3 00MHz, CDC13) : δ 7.49-7.43 (m, 4H), 6.98- 6.91(m, 4H), 6.29(d, 1H), 5.86(d, 1H), 4.29-4.16(m, 4H), 3.98(t, 2H), 3.84(s, 3H), 3.48(t, 2H), 1.86- 1.73(m, 2H), 1 .70- 1.24(m,14H) » -35- (33)1378990 [化 21] C09Et
(Q7) [參考合成例l] 在50ml二口茄型燒瓶中,加入上述所得中間體化合物 (P4) 3.0g (9.4mmol)、三乙胺 1.4ml ( 10.3mmol)、及 THF 2 0ml,安裝橡膠栓、氮氣入口。將所得溶液攪拌同時 加入丙烯酸氯化物0.8ml ( 10.3mm〇l ),於室溫下攪拌15 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將殘渣溶解於乙酸乙酯 ,藉由二氧化矽筒柱色譜儀(二氧化矽凝膠:梅魯庫公司 製,二氧化矽凝膠60、己烷/乙酸乙酯=4/1)精製後,於減 壓下餾去溶劑,即得1.8g白色固體。 以N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Z1)所示之目標的聚合性化合 物(收率50%)。 】H-NMR(3 00MHz, CDC13) : δ 7.7 3- 7.62(m, 4H), 7.60- 7.50(m, 2H), 7.02-6.94(m, 2H), 6.40(dd, 1H), 6.12(dd, 1H), 5.81(dd, lh), 4.15(t, 2H), 4.01(1, 2H), 1.87- 1.74(m, 2H), 1.74- 1.62(m, 2H), 1.5 5- 1.29(m,8H)。 [化 22]
(Z1) -36- (34) 1378990 [參考合成例2] 在50ml二口茄型燒瓶中,加入上述所得中間體化合物 (P6)3.0g(8.5mmol)、三乙胺 1.3ml(9.4mmol)、及 THF 2 0ml,安裝橡膠栓、氮氣入口。將所得溶液攪拌同時 加入丙烯酸氯化物0.8ml (9.4mmol),於室溫下攪拌5小 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在反應液中加入1N鹽酸( 100ml)與乙酸乙酯(100ml),於有機層萃取反應生成物 。以飽和食鹽水(70ml )洗淨有機層後,加入無水硫酸鎂 脫水乾燥,過濾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將殘渣溶解於乙酸 乙酯,藉由二氧化矽筒柱色譜儀(二氧化矽凝膠:梅魯庫 公司製,二氧化矽凝膠60、己烷/乙酸乙酯=4/1)精製後, 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即得2.0g之白色固體。 以N 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Z2 )所示之目標的聚合性化合 物(收率5 7 % )。 ^-NMRCSOOMHz, CDC13) : δ 7.7 3 - 7.62(m, 4H), 7.60- 7-50(m, 2H), 7.02-6.94(m, 2H), 6.40(dd, 1H, 6.12(dd, 1H), 5-8l(dd, 1H), 4.15(t, 2H), 4.00(t, 2H), 1 . 8 7 - 1 . 7 4 (m, 2H), 174- 1.62(111, 2H),1.55-l_29(m, 12H)。 [化 23]
(Z2) 考合成例3] -37- (35) 1378990 在100ml二口茄型燒瓶中,加入對-(反-4-正戊基環己 基)苯酣 8.0g ( 32.5mmol)、三乙胺 5.0ml ( 35.8mmol) 、及THF 7 0ml,安裝橡皮栓、氮氣入口。將所得溶液攪拌 " 同時加入丙烯酸氯化物2.9ml ( 35.7mmol ),於室溫下攪 拌3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在反應液中加入1N 鹽酸(100ml)與乙酸乙酯(100ml),於有機層萃取反應 生成物。以飽和食鹽水(7〇ml )洗淨有機層後,加入無水 φ 硫酸鎂脫水乾燥,過濾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將殘渣溶解 於乙酸乙酯(4/1),藉由二氧化矽筒柱色譜儀(二氧化 矽凝膠:梅魯庫公司製,二氧化矽凝膠60、己烷/乙酸乙 酯=4/1 )精製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即得白色固體9.3 g e 以N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K 1 )所示之目標的聚合性化合 物(收率9 6 % )。 φ 1H-NMR(3 00MHz, CDC13) : δ 7.25-7.17(m, 2H), 7.06- 7.00(m, 2H), 6.59(dd, 1H), 6.32(dd, 1H), 5.99(dd, 1H), 2.47(tt, 1H), 1.97- 1.8 5 (m, 4H), 1.52-0.96(m, 13H), 0.90(t, 3H)。 [化 24] Ο
[參考合成例4] 38- (36) 1378990 在200 ml二口茄型燒瓶中,加入對-(反·4·正戊基環己 基)苯酚 17_2g ( 62.6mmol)、三乙胺 11.0ml ( 79.4mmol . )、及THF 100ml,安裝橡皮栓、氮氣入口。將所得溶液 '* 攪拌同時加入丙烯酸氯化物6.0ml ( 74.2mmol ),於室溫 下攪拌22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在反應液中加 入1N鹽酸(150ml)與乙酸乙酯(150ml),於有機層萃取 反應生成物。以飽和食鹽水(l〇〇ml )洗淨有機層後,加 φ 入無水硫酸鎂脫水乾燥,過濾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將殘 渣溶解於己烷/乙酸乙酯(4/1),藉由二氧化矽筒柱色譜 儀(二氧化矽凝膠:梅魯庫公司製,二氧化矽凝膠60、己 烷/乙酸乙酯=4/1 )精製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即得白色 固體19.9g。 以NMR測定此白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白色固體爲下述式(K2 )所示之目標的聚合性化合 物(收率97%)。 • · 1H-NMR(3 00MHz, CDC13) : <5 7 · 2 5 - 7 · 1 7 (m, 2H), 7.06- 7.00(111, 2H), 6.59(dd, 1H), 6.32(dd, 1H), 5.99(dd, 1H), 2.47(tt, 1H), 1.97- 1.8 5 (m, 4H), 1 . 5 2 - 0.9 6 (m, 17H), 0.90(t, 3H)。 [化 25] Ο
(K2) [參考合成例5] -39- (37) (37)1378990 在20 Oml二口茄型燒瓶中,加入4-羥基苯甲醛6.0g ( 48.9mmol ) 、4 - 丁 基苯胺 7 · 7 g ( 5 1 , 3 mmo 1 )、及甲苯 10 0ml,安裝迭恩斯達庫管,回流5小時同時攪拌。反應完 成後,冷卻至室溫,經過濾、減壓乾燥,即11.4g之黃色 固體。 在200ml二口茄型燒瓶中,加入所得黃色固體7.lg( 2 8 . 1 mmol ) '三乙胺4.3ml(30.6mmol)、及 THF 5 0ml > 安裝橡皮栓、氮氣入口。將所得溶液攪拌同時加入丙烯酸 氯化物2.4ml ( 30. Ornmol ),於室溫下攪拌4小時同時進行 反應。反應完成後,以氟鎂石過濾,餾去溶劑,將所得殘 渣溶解於己烷/乙酸乙酯(3/1),藉由二氧化矽筒柱色譜 儀(二氧化矽凝膠:梅魯庫公司製,二氧化矽凝膠60、己 烷/乙酸乙酯=3/1)精製後,於減壓下餾去溶劑,即得黃色 固體4.7g。 以NMR測定此黃色固體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 認所得黃色固體爲下述式(K3 )所示之目標的聚合性化合 物(收率5 5 % )。 】H-NMR(3 00MHz,CDC13) : <5 8.47(s, 1H), 7.98-7.90(m, 2H), 7.30-7.1 5(m5 6H, 6.65(dd, 1H), 6.34(dd, 1H), 6.05(dd, 1H), 2.63(t, 1H), 1.69- 1.5 7(m, 2H), 1.46- 1.32(m, 2H),0.94(t, 3H)。 [化 26] (K3) -40- (38) 1378990 [實施例8]聚合物之合成1 在10ml茄型燒瓶中,加入實施例1所得之聚合性 物(卩1)0.74、1,4-二噁烷2.〇1111、及2,2-偶氮雙異丁 以下簡稱AIBN) 5.2mg,安裝冷卻管、氮氣入口,使 內成爲在氮氣氣體環境下,於70 °C攪拌24小時同時進 應。反應完成後,將此反應液注入甲醇中,將沈 白色固體過濾後進行減壓乾燥,即得〇.38g之聚合物 NMR測定所得聚合物之結果如下所示。由此結果確認 聚合物爲聚合性化合物(Q1)之聚合物。此聚合物之 均分子量爲5,7 00、重量平均分子量爲9,200。 ]Η-ΝΜΚ(3 00ΜΗζ, CDC13) : δ 7 . 1 4 - 7.0 0 (b r, 2H), 6.70(br, 2H), 4.2 8 - 3 . 1 8 ( b r 5 8H), 2.4 5 - 2.3 0 ( b r, 1H), 0.95(b,30H),0.89(t, 3H)。 [實施例9]聚合物之合成2 在10ml茄型燒瓶中,加入實施例2所得之聚合性 物(Q2)0.81g、l,4-二噁烷2.0ml、及AIBN6·6mg, 冷卻管、氮氣入口,使容器內成爲在氮氣氣體環境下 7 〇eC攪拌24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將此反 注入甲醇8 0ml中,將沈澱之白色固體過濾後進行減壓 ,即得0.2 4g之聚合物。以NMR測定所得聚合物之結 下所示》由此結果確認所得聚合物爲聚合性化合物( 之聚合物。此聚合物之數平均分子量爲2,800、重量 化合 腈( 容器 行反 澱之 。以 所得 數平 6.85- 1.92- 化合 安裝 ,於 應液 乾燥 果如 Q2) 平均 -41 - (39) (39)1378990 分子量爲3,700。 •H-NMRCSOOMHz, CDCIs) : <5 7.5 4 - 7.3 0(br, 4H), 7.15- 6.82(br, 4H), 4.28-3.28(br, 8H), 2.2 4 -1.2 0 (b r, 13H)〇 [實施例10]聚合物之合成3 在10ml茄型燒瓶中,加入實施例3所得之聚合性化合 物(Q3) 0.35g、1,4-二噁烷 2_0ml、及 AIBN 2.8mg,安裝 冷卻管 '氮氣入口,使容器內成爲在氮氣氣體環境下,於 70 °C攪拌24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將此反應液 注入甲醇8 0ml中,將沈澱之白色固體過濾後進行減壓乾燥 ,即得0.21 g之聚合物。以NMR測定所得聚合物之結果如 下所示。由此結果確認所得聚合物爲聚合性化合物(Q3 ) 之聚合物。此聚合物之數平均分子量爲2,800、重量平均 分子量爲7,500 。 •H-NMRCSOOMHz, CDC13) : δ 7.71-7.30(br, 6H), 7.00- 6.78(br,2H), 4.27-3.16(br,8H), 2.22-1.14(br, 9H)。 [實施例1 1 ]聚合物之合成4 在10ml茄型燒瓶中,加入實施例4所得之聚合性化合 物(Q4)0·86g、l,4-二噁烷2.0ml、及AIBN6·5mg,安裝 冷卻管、氮氣入口,使容器內成爲在氮氣氣體環境下,於 70 °C攪拌24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將此反應液 注入甲醇8 0 ml中’將沈澱之白色固體過濾後進行減壓乾燥 ,即得0.7 0g之聚合物。以NMR測定所得聚合物之結果如 -42 - (40) (40)1378990 下所示。由此結果確認所得聚合物爲聚合性化合物(Q4 ) 之聚合物。此聚合物之數平均分子量爲2,500、重量平均 分子量爲3,900 。 W-NMRpOOMHz, CDC13) : δ 7.7 3 - 7.4 1 (br, 4Η), 7.01- 6.84(br, 2Η), 4.2 8 - 3.2 4 (b r, 8H), 2.2 Ο -1 . 2 2 (br, 17H)〇 [實施例12]聚合物之合成5 在10ml茄型燒瓶中,加入實施例6所得之聚合性化合 物(Q6) 0.94g、1,4-二噁烷 2.0ml、及 AIBN 6.6mg,安裝 冷卻管、氮氣入口,使容器內成爲在氮氣氣體環境下,於 7 0°C攪拌24小時同時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後,將此反應液 注入甲醇8 Oml中,將沈澱之白色固體過濾後進行減壓乾燥 ,即得0.71 g之聚合物。以NMR測定所得聚合物之結果如 下所示。由此結果確認所得聚合物爲聚合性化合物(Q6) 之聚合物。此聚合物之數平均分子量爲4,400、重量平均 分子量爲9,000。 ^-NMRCSOOMHz, CDC13) : δ 7.8 0 - 7.4 2 (b r, 6H), 7.00- 6.82(br, 2H), 4.2 9 - 3.2 1 (b r, 8H), 2.2 0 - 1 . 2 3 (b r, 21H)» [實施例1 3 ]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之調製1 將實施例4所得聚合性化合物(Q4 ) 25.3mg,及實施 例6所得聚合性化合物(Q6) 25.1mg混合作爲液晶組成 物。評估此液晶組成物之液晶性的結果,於5 4 °C成爲各向 同性液體、降溫時於30.6°C形成液晶相。又,自液晶相成 -43- (41) 1378990 爲結晶相之轉移溫度爲· 2 2.7 °C。 [實施例14]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之調製2 '' 將實施例6所得聚合性化合物(Q6) 10.5mg、參考合 成例3所得化合物(K1 ) 10.5 mg、及參考合成例4所得化合 物(K2 ) 10.5mg混合作爲液晶組成物。評估此液晶組成物 之液晶性的結果,升溫時於45.9 °C成爲各向同性液體、降 # 溫時於4 3 · 3 °C形成液晶相。又,自液晶相成爲結晶相之轉 移溫度爲-6.4°C。 [比較例1 ] 將參考合成例1所得化合物(Zl) 9.9mg、及參考合成 例2所得化合物(Z2 ) 9.9mg混合。評估此混合物之液晶 性的結果’於63.7 °C成爲各向同性液體、降溫時於47.7 °C 形成液晶相。轉移溫度爲-1 · 5 °C,與實施例1 3之液晶組成 ©物比較,爲較高之溫度。 [比較例2 ] 將參考合成例3所得化合物(K1) 100.4mg、及參考合 成例4所得化合物(K2 ) 100.2mg混合。評估此混合物之液 晶性的結果,於53.7 °C成爲各向同性液體 '降溫時於51.8 °C形成向列相。又,轉移溫度爲1 4 · 〇。(:,與實施例1 4之液 晶組成物比較,溫度較高》 -44 - (42) 1378990 [實施例15]薄膜(聚合物)製造1 將實施例6所得聚合性化合物(Q6) 10 0. Omg,及作爲 " 光聚合引發劑之吉巴特殊化學品公司製依魯加丘爾(註冊 ·, 商標)369 (商品名)2.1mg混合,作爲聚合性液晶組成物 。將預先在ITO面散佈6 μιη之二氧化矽保持間隔構件(觸 媒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SW-D1 )的附置ΙΤΟ基板,置 於90 °C加熱板上加熱,將上述聚合性液晶組成物裝載於散 φ 佈保持間隔構件之基板面上,爲各向同性液體狀態。在此 基板之間隔構件上,將另外的附置ITO玻璃基板之ITO面接 觸而重疊,作成元件。將此元件保持於9 0 °C,採用高壓水 銀燈,以42J/cm2之強度照射光,使聚合性液晶組成物進 行聚合,即得薄膜被挾持於2枚基板之元件。將如此而得 之元件’不置入聚合性液晶組成物製成空的元件,作爲空 白試驗用,測定於600nm之透過率。其結果透過率爲 9 0.7 8% 〇 [實施例16]薄膜(聚合物)之製造2 實施例1 5中,以實施例4所得之聚合性化合物(Q4 ) 50.1mg與實施例6所得聚合性化合物(Q6) 50.3mg替代聚 合性化合物(Q6 ),與作爲光聚合引發劑之吉巴特殊化學 品公司製依魯加丘爾(註冊商標)369 (商品名)2.〇mg混 合’進行同樣的操作’製成元件,進行評估。其結果,·透 過率爲8 8.9 3 % » -45- (43) 1378990 [比較例3 ] 實施例1 5中,以參考合成例2所得化合物(Z2 )替代 聚合性化合物(Q6) ’進行同樣的操作,製成元件,進行 評估。其結果,透過率爲1 .49%。 [比較例4 ] 實施例1 5中’以參考合成例1所得化合物(z 1 ) φ 50.0mg與參考合成例2所得化合物(Z2) 50.0mg,替代聚 合性化合物(Q6) 100.Omg,進行同樣的操作製成元件, 進行評估。其結果,透過率爲9.2 5 %。 [實施例17] 將實施例6所得聚合性化合物(Q6) 33.5mg、參考合 成例3所得聚合性化合物(K 1 ) 3 3.5 m g、參考合成例4所得 聚合性化合物(K2) 33.5mg’及作爲光聚合引發劑之吉巴 特殊化學品公司製依魯加丘爾(註冊商標)369 (商品名 )l_0mg混合’作爲聚合性液晶組成物。 其次,將散佈保持間隔構件之附置液晶定向膜的基板 ,置於加熱板上加熱至3 0 °C ’將上述聚合性液晶組成物裝 載於基板之間隔構件散佈面。確認此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具 有流動性,將另外的附置液晶定向膜之基板的液晶定向膜 接觸於聚合性液晶組成物而重疊,製成元件。此時2枚之 附置液晶定向膜基板,重疊成硏磨方向爲角度18 0°。又, 於此所使用之附置液晶定向膜基板,係採用在附置ITO玻 -46 - (44) 1378990 璃基板之ITO面上,以旋轉塗佈法塗佈日產化學工業 製SE-1411,於230 °C燒成60分鐘形成厚度10 0nm之薄 ,施行硏磨處理之基板。又,在另一方之附置液晶定 基板的液晶定向膜上,散佈6 μιη之間隔構件(觸媒化 業股份有限公司製SW-D1 )。 將如此製成之元件保持於30 °C,採用高壓水銀燈 4 2 J/cm2之強度照射光,使聚合性液晶組成物進行聚 即得薄膜被挾持於2枚基板之元件。 以偏光顯微鏡觀測此元件之結果,確認元件內之 ,係水平於玻璃面而定向之平面排列。又,延遲 1 9 8.5 8 " [比較例5 ] 實施例1 7中,以參考合成例2所得化合物(Z2 ) 聚合性化合物(Q6 ),進行同樣的操作製成元件,進 估。其結果,元件內之聚合物未定向。 [實施例18] 將實施例4所得聚合性化合物(Q4) 5〇.Omg、參 成例5所得聚合性化合物(K3) 50.lmg,作爲光聚合 劑之吉巴公司製依魯加丘爾369 (商品名)1.2mg,及 溶劑之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204.2mg混合,即調製成 性液晶組成物。 其次,以旋轉塗佈法( 1000rpm,20秒鐘)將此 公司 膜後 向膜 成工 ,以 合, 薄膜 値爲 替代 行評 考合 引發 作爲 聚合 聚合 -47- (45) 1378990 性液晶組成物塗佈於基板之液晶定向膜面上,形成被膜。 將此基板在加熱至55 °C之加熱板上加熱1分鐘,成爲各向 ' 同性液體狀態後,冷卻至32°C,成爲液晶狀態。其後,吹 、 送氮氣同時採用高壓水銀燈以42 J/cm2之強度照射光,使 聚合性液晶組成物進行聚合,在基板上形成光學各向異性 薄膜。其時所使用之基板,係採用在附置IT0玻璃基板之 .ΙΤΟ面上,以旋轉塗佈法塗佈日產化學工業公司製SE-1410 φ ,於230°C燒成60分鐘形成厚度l〇〇nm之薄膜後,施行硏磨 處理之附置液晶定向膜基板。 以偏光顯微鏡觀測上述所得薄膜,確認爲定向薄膜, 此薄膜之延遲値82.92。 又,以附置液晶定向膜基板爲空白試料,測定所得光 學各向異性薄膜於600nm之透過率的結果爲98.01 %。 [實施例19] φ 將實施例1 8所調製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以與實施例 18同樣的方法塗佈,在附置液晶定向膜基板上形成塗膜。 將此基板,置於加熱至55t之加熱板上,成爲各向同性液 體狀態,保持此狀態。又,吹送氮氣同時採用高壓水銀燈 以42 J/cm2之強度照射光進行聚合,在基板上形成薄膜。 以偏光顯微鏡觀測所得薄膜,確認爲各向同性之薄膜 。又,以附置液晶定向膜基板爲空白試料,測定所得薄膜 於600 nm之透過率的結果爲96.98 %。 -48- (46) 1378990 [比較例6 ] 將參考合成例5所得聚合性化合物(K3 ) lOO.Omg、作 爲光聚合引發劑之吉巴公司製依魯加丘爾369 (商品名) " 1.2mg,及作爲溶劑之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210.6mg混合, 即調製成聚合性液晶組成物。 使用此聚合性液晶組成物,以與實施例19同樣的方法 ,在附置液晶定向膜基板上形成薄膜。 φ 就所得薄膜,以附置液晶定向膜基板爲空白試料,測 定於600nm之透過率的結果,爲3 5.68%。 [產業上利用性] 含有本發明之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性液晶組成物,適 合使用爲顯示裝置用之偏光板或相位差板等光學補償薄膜 、或多區域薄膜等光學各向異性薄膜用材料。 -49-

Claims (1)

1378990 It · 十、申請專利範圍 • 第95 1 1 3 2 1 6號專利申請案 **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 民國97年12月30日修正 1. 一種聚合性化合物,其特徵爲下述式[1]所示者’ [化1] C〇2Et h2c=c - ch2-0-(0^0-¾1 — X2 — X3 [1] (式中,η爲1〜12之整數;X1爲2價之苯基、聯苯基、 或環己基;X2爲2價之苯基、聯苯基、環己基、C〇〇、 〇C〇 ' HC = N '或N = CH、X3爲CN基、CF3基、鹵原子、氫 原子、碳數1〜6之烷氧基、或碳數1〜10之烷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性化合物,其中X 1胃 2價之苯基’ X2爲2價之苯基或環己基,X3爲CN基、碳數 1~6之烷氧基、碳數1~1〇之烷基或鹵原子;且η爲5〜12之整 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聚合性化合物’其中 X1爲2價之苯基,X2爲2價之苯基,X3爲CN基;且η爲8〜 之整數。 4. 一種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其特徵爲含有如申請專 利範圍第1或2項之聚合性化合物之至少一種、與一種以上 之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其中 1378990 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聚合性化合物。 - 6· —種聚合物,其特徵爲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 中任一項之聚合性化合物之至少一種而得。 7. ~種薄膜,其特徵爲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 任一項之聚合性化合物之至少一種而得。 8. —種聚合物,其特徵爲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 項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所得。 9. —種薄膜,其特徵爲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 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所得。 10. —種薄膜之形成方法,其特徵爲包含將申請專利 範圍第4或5項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藉由旋轉塗佈,塗佈 於基材,照射紫外線之步驟。 11. 一種薄膜之形成方法,其特徵爲包含將申請專利 範圍第4或5項之聚合性液晶組成物,藉由旋轉塗佈,塗佈 於*基材後,進行加熱,吹送氮氣同時照射紫外線之步驟。
TW095113216A 2005-04-20 2006-04-13 Polymerizable compound,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polymer and film of those TW20071020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21801A JP2008162894A (ja) 2005-04-20 2005-04-20 重合性化合物、重合性液晶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らの重合体及び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10207A TW200710207A (en) 2007-03-16
TWI378990B true TWI378990B (zh) 2012-12-11

Family

ID=37214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13216A TW200710207A (en) 2005-04-20 2006-04-13 Polymerizable compound,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polymer and film of thos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162894A (zh)
TW (1) TW200710207A (zh)
WO (1) WO20061150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12643B2 (ja) 2006-12-15 2013-06-19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および重合性液晶組成物並びに配向フィルム
EP2660631B1 (en) * 2010-12-27 2018-12-05 DIC Corporation Birefringent lens material for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irefringent lens for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WO2012165355A1 (ja) * 2011-05-27 2012-12-06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組成物、液晶配向処理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WO2013021826A1 (ja) * 2011-08-08 2013-02-14 Dic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及び光学異方体の製造方法
CN108291147B (zh) * 2015-12-17 2019-04-30 捷恩智株式会社 液晶组合物及液晶显示元件
JP6070973B1 (ja) * 2015-12-17 2017-02-01 Jnc株式会社 液晶組成物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6217A (ja) * 1998-11-04 2000-05-16 Daicel Chem Ind Ltd 新規な光学活性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及び光学活性ポリ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4678912B2 (ja) * 2000-03-29 2011-04-27 株式会社Adeka 高分子液晶
DE10251861A1 (de) * 2002-11-07 2004-05-19 Consortium für elektrochemische Industrie GmbH Polymerisierbare Mischung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62894A (ja) 2008-07-17
TW200710207A (en) 2007-03-16
WO2006115033A1 (ja) 2006-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61463B1 (ko) 중합성 액정 화합물 및 그것을 함유하는 중합성 액정조성물, 및 그들을 이용하여 얻어지는 중합체
TWI488846B (zh)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and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s and alignment films
TWI421244B (zh) A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und and a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an alignment film
TWI405759B (zh) A difunctional polymerizable compound, a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an alignment film
TWI378990B (zh)
CN102630225B (zh)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及取向膜
TWI500743B (zh) Polymerizable compounds,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s, polymers and alignment films
TW200730492A (en) New polymerizable compound
TW200831459A (en) Polymerizable compound and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TWI555826B (zh)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alignment film
JP6048398B2 (ja)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重合性液晶組成物および配向フィルム
WO2022135348A1 (zh) 氧杂环丁烷改性的异氰脲酸酯、其制备方法、能量固化组合物及应用
TW201022316A (en) Modified trialloylbenzene framework poly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