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8686B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flow through a mesh network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flow through a mesh network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8686B
TWI378686B TW095138306A TW95138306A TWI378686B TW I378686 B TWI378686 B TW I378686B TW 095138306 A TW095138306 A TW 095138306A TW 95138306 A TW95138306 A TW 95138306A TW I378686 B TWI378686 B TW I37868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sh
mesh point
data
point
acc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38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46721A (en
Inventor
Santosh Abraham
Saishankar Nandagopalan
Sanjiv Nanda
Xiaofei Wang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746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46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8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868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41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acting on aggregated flows or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04W74/06Scheduled access usin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Description

^/«686 九、發明說明: •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 本揭示案係關於網狀網路。更特定言之,本揭示案係關 於透過網狀網路管理資料流之方法及裝置。 【先前技術】 近年來,對高速資料服務之普遍存取之需求的增加了。 電仏行業藉由提供各種無線產品及服務回應了對需求的增 • >。為了儘量使此等產品及服務可交互操作,電氣與電子 工程師學會(the Institutef〇rEleCtricai and Electr〇nics 如咖咖,IEEE)發佈了一組無線區域網路(WLAN)標準, 例如,IEEE 8G2.11。符合此等標準之產品及服務通常係以 一無線之點對多點組態來進行網路連接。在此組態中,個 ^無線設備(例如,台)可直接與網際網路存取點進行通 仏,且該等無線設備之每一者共用可用頻寬。 經由使用—網狀網路可實現—更有效且有彈性之網路。 •—網狀網路可為-具有多個無線網狀點之分佈式網路'網 狀網路中之每-網狀點可充當一能夠接收訊務、發射或傳 运机(TS)並將TS分程傳遞至下-網狀點的轉發器。-丁8藉 由自網狀點"跳躍"至網狀點可自一發端網狀點行進至一目 • 的地網狀點。TS選路演算法可轉保將TS自發端網狀點有 效地選路至目的地網狀點。TS選路演算法可動態地適應網 狀網路之改變且可使網狀網路更有效且有彈性。舉例而 言’在一網狀點過度忙碌於操縱TS或一網狀點已退出網狀 網路之情況T,㈣路演算法可㈣其他網狀點將TS選 115520.doc 1378686 路至目的地網狀點。 目的地網狀點通常可為一網狀入口。到達入口之TS可經 解碼且經重新格式化以經由其他網路(例如,網際網路)重 新發射。一發端於一網狀點處且行進至網狀入口之丁§稱作 一上游TS。一來自網狀入口且行進至一目的地網狀點之 TS稱作一下游TS。與網狀入口相距單次跳躍之網狀點稱 為1級網狀點。需要至少兩次跳躍到達一網狀入口之網狀 點稱為2級網狀點。一般而言,需要η次跳躍到達一網狀入 口之網狀點稱為π級網狀點。 大百分率之網狀網路之訊務流為上游及下游TS。上游 T S通常在經由一網入口離開之前自較高級網狀點跳躍至較 低級網狀點。下游TS通常自較低級網狀點跳躍至較高級網 狀點。因此,較低級網狀點支援較高級網狀點之訊務流, 從而導致較低級網狀點周圍之較多Ts擁擠。一般而言,i 級網狀點有可能比2級網狀點支援更多上游及下游TS。類 似地,2級網狀點有可能比較高級(諸如,3、4等)網狀點支 援更多TS。 較低級網狀點支援來自較高級網狀點之上游及下游訊務 流的網狀網路拓樸可往往導致接近網入口之網狀點處之TS 流擁擠。許多因素促使流擁掩,包括(但不限於)相鄰網狀 =過度頻繁地試圖存取通信通道媒體、相鄰網狀點在實體 ==+處以比最佳資料速率低之資料速率發射、相鄰網狀 讀射偶爾超過經協商之存取通量的叢發,及導致一比所 期望之通量低之通量的處於下游網狀點與上游網狀點之間 115520.doc 的不良無線電條件。 熟習此項技術者已認識到用於減少網狀擁擠且改良個別 網狀點處之資料操縱的裝置及方法可改良一網狀網路之效 率及可靠性。 【發明内容】 可由每_網狀點個別地管理TS。在接收一 TS之前,一 網狀點接收一具有一訊務規範(TSPEC)之允許進入請求。 網狀點可判定是否存在適當容量以允許T S進人並接受或拒 絕允許進入請求。若接受允許進入請求,則網狀點可將來 α自該TS之資料與來自其他Ts之資料聚集於一起。網狀點 可廣播-請求以發送含有一有序回應序列之訊息。接收網 狀點可以一無障礙發送來依序回應。網狀點可發送資料封 ^至接收網狀點。接收網狀點可取決於TS設置期間所指定 確〜策略而使用一資料區塊確認訊息來確認資料封包區 2之接收、網狀點可具有—用以保存能量之省電模式。網 、點亦可選擇發射通道以平衡網狀負載或增加網狀通量。 、種用於在網狀網路中之網狀點處管理訊務流⑽的方 、:省方法可包含:接收一資料封包;將來自資料封包之 資料置於一或多個封包作 七 一 匕1丁幻甲,將來自一或多個封包仔列 之資料聚集至一發射資料 貝枓封包,及在-發射機會持續時間 期間發射該發射資料封包。 【實施方式】 法I見=看圖式描述建構本揭示案之多種特徵之態樣的方 去及系統。提供圖式及相關聯描述以說明本揭示案之態樣 ]I5520.doc ,而並非限制本揭示案之範疇。說明書中對"一個態樣,,或 ” 一態樣"之引用意欲指示關聯該態樣而描述之一特定特 徵、結構或特性包括於本揭示案之至少一態樣中。說明書 中之多個地方出現之詞語"在一個實施例中"或"一態樣 必全部指同H整個圖式巾,可重複使用元件符號來 指示所指之元件之間的對應。另外,每一元件符號之第一 位數指示首先出現該元件之圖。 圖1展示根據一態樣之例示性網狀網路1〇〇 ^網狀網路 100可包括一或多個網狀入口,諸如網狀點1〇2及1〇4。網 狀入口為連接至一有線網路(例如,網際網路i 〇6)之網狀 點。網狀入口可用作位於一有線網路與一無線網狀網路之 間的閘道器。由於網狀入口形成進出網狀網路100之閘道 器’故其被稱為0級網狀點。 網狀網路10 0亦可具有並非是網狀入口且能夠直接與一 或多個網狀入口進行通信的網狀點(例如,網狀點106、 108、110、112、114、116及118)。此等網狀點為 m,因 為此等網狀點處之TS進行一次跳躍便到達一網狀入口(諸 如網狀點102及1〇4)。某些網狀點(例如,網狀點12〇、 122、124、126、128及130)不能夠直接與網狀入口 1〇2及 104進行通信而是經由另一網狀點與網狀入口 1〇2及1〇4進 行通彳5。此等網狀點為2級’因為此等網狀點處之τ $進行 至少兩-欠跳躍到達一網狀入口(諸如網狀點1 及1 〇4)。一 發端於網狀點120處之TS在跳躍至網狀點丨〇2(網狀入口)之 前可進行一至網狀點108或網狀點ιι8之第一跳躍。其他網 115520.doc 1378686 狀點(例如’網狀點13 2)不能夠以少於兩次之跳躍與網狀入 • 口 102或104進行通信。一發·端於網狀點132處之TS在跳躍 * 至網狀入口 102之前在跳躍至網狀點108或網狀點118之前 可進行一至網狀點122之第一跳躍。網狀點丨32為3級,因 為其進行至少二次跳躍到達網狀入口(諸如網狀點1 〇2及 104)。一般而s,可藉由計算一發端於網狀點處之μ到達 網狀入口之跳躍的最少次數來判定任何網狀點之級。 • 前往較低級網狀點之π被稱為上游訊務流。前往較高級 網狀點之TS被稱為下游訊務流。因此,前往網狀入口(例 如,網狀點1〇2及1〇4)之TS為上游訊務流且在網狀入口(例 如,網狀點102及104)處進入網狀網路1〇〇之丁8為下游訊務 流。由於網狀網路1〇〇中之許多訊務很可能在網狀點⑽及 處到達且離開網狀網路1〇〇,故在網狀入口⑽及⑽及 其他低級網狀點周圍存在Ts擁擠之增加的可能性。 圖2展示說明根據一態樣之圖⑷列示性網狀點處之競爭 _存取的時序圖。可藉由向網狀點通道指派可包括一發射機 ;=〇P)持續時間一競爭窗最小值(cwmin)…競爭窗 . (CWmax)及一仲裁訊框間間隔(AIFS)時間之至少一 個存取參數來控制對通信抱 ^, 、迢之存取。經由通信通道發射 之、,周狀點可競爭對通信通道之存取。 該等網狀點令之每一者可於 m Aw m 揽控通彳5通道,且當通信通道 2為了用時發射網狀點可閒
問夕笙寺於其各自指派之AIFS時 1之專待時間。在AIFS 控通信通道,且若通… 網狀點可繼續監 右通#通道變為忙碌’則網狀點可繼續閒 H5520.doc 1378686 置並等待直至通信通道再次變為可用為止,且接著可等待 等於其各自指派之AIFS時間之另—時間週期。當通信通道 已可用於-等於其删時間之時間週期時,網狀點可設定 ;;等待計時器。等待計時器上所設定之時間長度可為隨機 、。可it由一取自所指派之CWmiACWmax之間的均勾分 佈的數目來判定等待計時器上所設定之時間長度。 在圖2之三個時間線上展示個別網狀點之競爭存取的三 種可能結果。第-時間線展示當通信通道變為可用時一成 功競爭存取之網狀點。時間線以網狀點監控一忙碌2〇2通 信通道開始。當通信通道忙碌2〇2時,網狀點之發射器閒 置。當通信通道變為可用時,網狀點之發射器可繼續閒置 广侧時間204之時間週期。在閒置時,網狀點繼續 皿控通信通道。在侧時間崩結束時,網狀點可藉由自 一具有最小值CWmin 207及最大值2〇9之均勾分佈 2二選擇-數目來隨機地選擇一等待槽。將此選定數目乘 以標準界定之槽時間(例如,槽時間可為約9微秒)且將结果 稱為等待時間。等待時間界定等待窗2〇6之長度。網狀。點 之發射器繼續間置並監控通信通道直至等待計時器判定等 =等待窗施之時間長度已截止為止。在等待窗槽咖結束 s•’網狀點之發射器具有—Tx〇p 2G8,其間網狀點可將 訊發射至接I網狀點。在丁渐細結束時,網狀點之發 :再次閒置並開始等待删時間,從而再次開始競爭存取 處理。 第二時間線展示競爭存取之另—可 ^ 田力一台在 H5520.doc 1378686 AIFS時間期間開始發射時可出現該結果。時間線可以網狀 . 點監控一忙碌2 12通信通道開始。當通信通道變為可用 • 時’網狀點之發射器可閒置,且網狀點可開始等待一等於 AIFS時間214之時間。在AiFS時間214期間,具有較短 AIFS時間之另一網狀點可開始發射且通信通道可再次變為 忙碌216。網狀點之發射器可繼續閒置且網狀點等待通$ 通道再次變為可用。當通信通道變為可用時,網狀點可在 _ 選擇一由一等待窗220界定之等待時間並開始等待窗計數 器之前等待另一 AIFS時間218。 第三時間線展示競爭存取之另一可能結果。當另一台在 網狀點之等待窗期間中斷時可出現此結果。時間線以網狀 點監控通信通道而通信通道為忙碌222開始。在此時間期 間,網狀點之發射器可閒置。當通信通道變為可用時,網 狀點之發射器可繼續閒置一等於AIFS時間224之時間週 期。在閒置時,網狀點可繼績監控通信通道。在aifs時間 • 224結束時,網狀點可藉由自一具有最小值時間cwmin 207 及最大值時間CWmax. 209之均勻分佈205選擇一時間來隨機 選擇一等待時間。網狀點之發射器可繼續間置直至等待計 時器計數到一等於等待窗226之時間長度為止。當閒置 時,網狀點可繼續監控通信通道。當等待計數器計數時, 另網狀點可開始發射且通信通道可變為忙碌228。可停 止等待计數窃。當通信通道變為可用時,網狀點之發射器 可繼續間置且可笠彡* 地 了專待一 4於AIFS時間230之時間週期。在 AIFS時間230 6士 φ吐 咕〜 、·-。束時’專待計數器可自其停止之時間處再 115520.doc 1378686 次開始計數》 . 可藉由調節TxOP持續時間、cwmin、cwmaj^AIFS時間 來控制一網狀點之發射頻率及發射資料速率。大Tx0p持 續時間允許每當一網狀點存取接收網狀點時該網狀點發射 大量資料,從而導致大資料速率。相對於競爭對該通信通 道之存取的相鄰網狀點的小AIFS時間可增加存取之機率, 從而導致大量媒體存取(且因此在假定Τχ〇ρ對於每一存取 φ 而言為常數之情況下的較多ΤχΟΡ)及大資料速率。類似 地,相對於相鄰網狀點的小CW—及 CWmax增加選擇小等 待時間之機率並增加對接收網狀點之存取之機率,從而導 致大量ΤχΟΡ及大資料速率。類似地,小Τχ〇ρ、大AIFS時 間或大CWmin及cwmax可導致低資料速率。 藉由經由存取參數TxOP、cwmin、c Wmaj AIFS時間來 控制發射頻率亦可調節服務品質(QoS)。為了減少丁S延 遲,可減少CWmin、c\Vmax或AIFS時間,從而增加成功存 • 取接收網狀點之機率。為了補償較頻繁存取,可減少 ΤχΟΡ持續時間來釋放通道容量以用於其他網狀點。藉由 增加成功的媒體存取而減少TS延遲可以代價來實現。每一 媒體存取可具有媒體存取控制(MAC)耗用。MAC耗用可消 耗否則用於TS之通信通道頻寬。 在網狀網路1〇〇中,可基於級、所載送之訊務量及可用 速率來指派至少一個存取參數。較低級網狀點可載送較多 訊務且可被指派較低AIFS、CWmin、CWmax值以及較大 TxOP持續時間^ _可具備TS之描述符識別ts之平均位元 H5520.doc -13- 1378686 速率及ts之峰值位元速率。存 之半妁& _ 4 t 双H調即以適應TS 之十均位兀速率及峰值位元速 ^ n 6h »r ^ / 體層處之兩個網狀點 …可用位7L速率亦可用以調諧存取 « 4,. ,, 淑 田添加新流 及城點至網狀網㈣。時亦可調節存取參數。
在另一態樣中’可基於網狀點之級來調節至少-個存取 參數。網狀入口接著可將此等存取參數廣播至相鄰網狀 點,該等相鄰網狀點接著將此等存取參數廣播至其相鄰網 狀點直至所有網狀點皆具有其各自之存取參數為止。替代 地,可由供應商來預設定該等存取參數。 圖3展不說明根據一態樣之一例示性網狀點處之存取控 制的圖1之網狀_1G()的部分。可藉由網狀網路1〇〇中: 網狀點中的每-者來執行78至一網狀點的允許進入控制。 網狀網路1〇〇中之每一網狀點可在其信標中廣播負載資 訊。舉例而言,網狀點118可廣播其負載資訊Liu 3〇2,網 狀點120可廣播其負載資訊Lim 304,網狀點130可廣播其 負載資訊Lno 306,網狀點122可廣播其負載資訊l】22 3〇8,.及網狀點1〇2廣播其負載資訊匕^ 31〇。 網狀點中之每一者可將負載資訊用於新TS之允許進入控 制。舉例而吕’網狀點120可使用lu8 302來判定網狀點 118是否能夠適應一新TS。若網狀點12〇判定網狀點1〇2能 夠操縱新TS ’則其可發送一允許進入請求至網狀點〗丨8。 網狀點11 8可判定其鄰域中是否存在充足間置週期以適應 一用於新TS之ΤχΟΡ且若存在適當閒置週期則允許該新TS 進入。否則’網狀點11 8可拒絕允許進入請求。 H5520.doc 14 1378686 貪愿應用可自低級银]壯對^ r > 及網狀點延伸至高級網狀點。可如本文所 解釋之應用背壓且一網狀^, μ 凋狀點可使用一導向一特定網狀點處 之顯式者壓訊息或廣播背壓訊息。網狀點可命令另一網狀 點乂調即其通置或其媒體存取頻率。可將一背虔訊息與其 他資料封包背負或聚集於—起。 可使用一區塊確認來執行一資料封包4〇2之接收的確 ⑽。备接收到一特定Qos之預定長度的資料區塊時,網狀 點可發送一區塊確認至發射網狀點。舉例而言,網狀點 U8可發送區塊確信訊息至網狀點120、122及130»亦可在 網狀點處執行封包定序。舉例而言,當資料封包聚集於資 料封包產生器408中時,網狀點118可指派新的序列數目。 網狀點118可在轉遞之前固持資料封包區塊直至接收到一 完整資料封包區塊且恢復來自資料封包區塊之任—遺失的 封包為止。以此方式,可在每一網狀點跳躍處固持待在網 狀網路100中轉遞之資料封包直至接收到完整資料封包區 塊為止。 圖5展示一自網狀點122至網狀點118及1〇8的Μ請求發送 (MRTS)訊息5 02接著為回應MRTS之分別來自網狀點ι_ 18及 108的Μ無障礙發送(MCTS)訊息504及506的例示性時間 線。藉由一發射網狀點發射一 RTS訊息且每一潛在接收網 狀點以一 CTS訊息來回應可最小化網狀網路丨〇〇中的丁§碰 撞。藉由使用對RT S及C T S訊息之Μ延伸可最小化c T S回應 之訊務碰撞。舉例而言,網狀點122可廣播一具有Μ延伸 的RTS訊息’該Μ延伸用以識別網狀點118及1〇8及回應 115520.doc -16- 1378686 MCTS訊息應遵循之次序。網狀點118及108可以MRTS訊息 中所指定之次序以一 MCTS來回應。該等回應可為一廣播 (全向)訊息或該回應可為一定向訊息。可使用射束引導或 多入多出(ΜΙΜΟ)發射來引導一定向訊息。 連同資料區塊確認之RTS及CTS發射交握可用以保護經 由媒體之資料發射。一旦出現一 RTS及CTS交握,鄰域中 之其他網狀點便可延緩可干擾發射網狀點(例如,網狀點 122)與接收網狀點(例如,網狀點108及118)之間所建立之 鏈路的發射。此減少由於可能在發射之隱藏網狀點的碰撞 機率,但此資訊由於陰影或環境條件而不會被網狀點122 獲得。具有一區塊確認之RTS及CTS發射交握亦可建構於 一 MRTS及MCTS訊息結構中。 在將資料區塊發射至接收網狀點之後,發射網狀點(例 如,網狀點1 22)可作出一反向批准從而允許接收網狀點(例 如,網狀點1 08及11 8)發射下游TS。反向批准未必為一新 ΤχΟΡ,但可為已被保存以用於發端發射網狀點之ΤχΟΡ的 部分。 在經由一 RTS/CTS或MRTS/MCTS交握協商一成功媒體 存取之後,發射網狀點可在ΤχΟΡ持續時間期間發射資 料。若所有資料皆被發射,則發射網狀點可重設定其存取 參數。可經由諸如高QoS封包佇列404及最佳可用QoS封包 佇列406之缓衝器採用TS流控制。控制流速率之一種方法 可將排程服務間隔設定為TS之總的可允許跳躍延遲間隔的 四分之一。 115520.doc -17- 1378686 圖6為展示根據一態樣之自一網狀點發射之例示性信標 訊息602的方|圖。信標訊息可包括網狀入口識別符6〇4、 至網狀入口之跳躍的次數606及網狀網路中之網狀點的數 目6〇m些該等網狀點具有多於單通道之操作能力, 則網狀網、路1〇〇可具#多於一個之網狀。在此情況下,該 等網狀點中之每一者可使用信標訊息6〇2來選擇用於其ts 之通道。 每一網狀點可監控其鄰域中之網狀點之信標以判定使用 何通道。網狀淼可將所量測之信標信號強度用作為一度量 來基於通道上可達成之資料速率選擇通道/網狀點亦可藉 由選擇最不擁擠之通道來試圖均衡化網狀網路1 上之負 載。 圖7展不網狀點1〇2(—網狀入口)可於一個以上通道上進 行操作之圖1的網狀網路100〇因此,可同時存在兩個或兩 ~ 個以上網狀。網狀入口 1 可在通道1及2上廣播其信標 602。相鄰網狀點1 〇6、1 08及11 8可監控信標1及2。相鄰網 狀點106、108及118可基於在每一通道上接收之信標的強 度來選擇通道或平衡負載。網狀點106及l〇g可選擇通道 1 ’網狀點11 8則可選擇通道2。此等1級網狀點中之每一者 可廣播其自身信標。 網狀點122接著可監控其相鄰網狀點108及118之信標。 若網狀點118僅具有單通道能力’則網狀點】22可經由通道 2網狀而與網狀點118進行通信。若網狀點ι〇8具有雙通道 月&力’則網狀點122可選擇以經由通道2網狀與網狀點1 〇8 115520.doc •18- 1378686 進行通信。可在通道2網狀上接收由網狀點ι〇8所接收之丁8 且可經由通道1網狀轉遽至網狀點1 〇2。 網狀點可週期性地監控其未使用之通道,且切換通道以 改良通量《此動態負載平衡的進行頻率不宜過高,以最小 化通信之中斷。 偶爾’網狀點可使用一對於TS訊務流而言為不適當之通 道。網狀點可掃描其他信標且判定其負載。若找尋到一適
當替代通道,則網狀點可將一改變通道訊息廣播至其子網 狀點(提供TS的網狀點)。該等子網狀點接著可將改變通道 月求廣播至其子網狀點中之任一者。舉例而言,網狀點 108可僅具有單通道能力且可選擇以自通道1改變通道至通 道2。其可將改變請求廣播至網狀點〗22(其唯一子網狀 點)。網狀點122接著可將改變通道訊息廣播至網狀點 130(未圖不)(其唯一子網狀點)。在作出通道改變之前,網 狀點108可等待直至通道改變影響到其子網狀點為止。同
樣,在作出通道改變之前,網狀點122可等待直至通道改 變發生作用為止。 僅具有單通道能力之網狀點在接收到一改變通道請求並 由於該網狀點經由其他通道與其他網狀點進行通信而不能 夠改變通道且沒有增加通道之能力的情況下亦可與另一網 狀點分離。舉例而t ’若網狀點118廣播—改變通道請求 ^改^至通道1},則網狀點122在其僅具有單通道能:的 情況下可與網狀點118分離。 網狀點可為電池操作式 的或具有有限電力 此等網狀點 115520.doc -19· 1378686 可具有省電模式。省電模式可包括一其中網狀點"休眠"且 並未發射或接收資訊的週期。網狀點可在其信標中廣播休 眠時間及持續肖間。$控該信標之網狀點卩使用此資訊計 算用於選路之無線電度量。 一休眠網狀點可在其休眠時間結束時發送觸發。網狀點
可將經緩衝之資料封包發射至覺醒網狀點。 解決歸因於休眠網狀點之增加的延遲時間。 用,則選路演算法可圍繞著具有省電模式 TS。 選路演算法可 若替代路徑可 之網狀點選路
圖8為根據-態樣之—例示性網狀點處之ts管理方法卿 的流程圖。網狀點可接收自一或多個網狀點發射之資料封 包(802)。網狀點可根據Q〇s剖析資料封包且排序資料封包 中之資料。網狀點可將資料置於一或多個封包心 (8〇4)。封包仵列中之每-者可儲存對應於特定QoS之資 料。Q〇S封包符列(例如)可為高優先權的或最佳可用的。 封包件列可充當-用於儲存及緩衝資料以控制 資料速率的漏桶警察、網狀點可將來自一或多個封包二 之資料聚集至發射資料封包(8〇6)。 網狀點可競爭對通信通道之存取(8〇8)。網狀點可回岸 於-來自另-網狀點之命令而調節其競爭 : 如’綱時間、CW一一〇p持續時間。在成: 地存取通信通道之後’網狀點可發送一 MRTS :息之Μ部分可具有相鄰網狀點所期望之; 海II 。姐1处田!_ A 心. ^的-人斤 清單。網狀點可自相鄰網狀點中之一者 4夕者 接收一 U 5520.doc •20- 1378686 MCTS(812)。網狀點可在其τχ〇Ρ持續時間期間發射一或多 . 個資料封包(814)。網狀點可回應地接收一區塊確認。 圖9為根據一態樣之一例示性網狀點處之能量保存方法 的流程圖。網狀點可在一信標訊息中發射其省電模式頻率 及持續時間(902)。網狀點接著可在一預定時間進入省電模 式(904)。省電模式可預防發射及使用大量能量之其他功 月匕、‘荨於省電持續時間之時間截止時,網狀點可恢復 • (9〇6)。覺醒網狀點可將一觸發訊息發射至相鄰網狀點以告 戒相鄰網狀點其現在可向網狀點發射(9〇8) ^網狀點可接收 來自相鄰網狀點之經緩衝的資料封包(91〇)。 圖10為根據一態樣之在一多通道網狀網路中選擇一通道 之方法1000的流程圖。每一網狀點可經由其正操作於之每 一通道廣播一信標(1010)β舉例而言,一操作於兩個通道 上之網狀點可經由一第一通道發射一第一信標及經由一第 一通道發射一第二信標。網狀點亦可監控用於信標(其可 _ 包括負載資訊或其他信號)的通信通道(刪)。網狀點可判 疋所接收之信標中之每一者的信號強度(1030)。信標訊息 可含有關於彼通道上之網狀負載之資訊。網狀點可使用網 狀負載資訊Η言號強t資訊或其他可應用資訊來選擇一通 信通道(1G40)。網狀點接著可經由選定通信通道進行發 射。 圖11為說明詩管理訊務流之裝置謂之構件的例示性 組件的方塊圖。圖llt所示之一或多個模組可用作用於管 理訊務流之裝置之構件的組件。可使用硬體、軟體或其之 H 552〇.d〇c -21 . 1378686 钻之模組1202、一用於監控複數個通道上之一或多個所接 收之信號(例如,信標或負載)的模組12〇4、一用於判定一 或多個所接收之信號之信號強度的模組12〇6及一用於基於 一或多個所接收之信標或負載之信號強度而自複數個通道 選擇一通道的模組1208。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關聯本文所揭示之態樣而描述 之多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電路及演算法可建構為電 子硬體、電腦軟體或兩者之組合。為說明硬體與軟體之此 交換性’上文大體就其功能性描述多種說明性組件、區 塊、模組、電路及演算法。將此互換性建構為硬體還是軟 體取決於特殊應用及施加於整個系統上之設計約束。對於 每一特殊應用而言,熟練技工可以不同方法來建構所描述 之功能性,但此等建構決定不應理解為導致與本揭示案之 範疇的脫離》 可使用經設計以執行本文所描述之功能之一通用處理設 備、數位信號處理設備(DSP) '特殊應用積體電路 (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設 備、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其之任何組合 來建構或執行關聯本文所揭示之態樣所描述之多種說明性 邏輯區塊、模組及電路。通用處理設備可為一微處理設 備’但在替代實施例中,處理設備可為任何習知處理設 備、處理設備' 微處理設備或狀態機。處理設備亦可建構 為計算設備之組合(例如,一 DSP與一微處理設備的組 合)、複數個微處理設備、結合一 DSP核心之一或多個微處 115520.doc •23· 1378686 理設備或任何其他此種組態。 關聯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而描述之裝置、方法或演算法 可直接以硬體、軟體或其之組合來實施。以軟體實施時, 方法或演算法可以可由-處理設備來讀取及/或執行之一 或少個才"來實施,該等指令儲存於—為一電腦程式產品 之。p刀之電腦可s賣取媒體上。該等指令可常駐於r滿記憶 體、快閃記憶體、ROM記憶體、EPR〇M(可擦可程式化唯 讀記憶體)記憶II、EEPR〇M(電子可擦可程式化唯讀記憶 體)記憶體 '暫存器、硬碟、抽取式碟、CD_R〇M(唯讀光 碟)或此項技術中己知之任何其他形式的儲存媒體中。一 例示性儲存媒體耦接至處理設備以使得處理設備可自儲存 媒體讀取資訊及將資訊寫人至儲存媒體。在替代實施例 中’儲存媒體可與處理設備為一體式的。處理設備及儲存 媒體可常駐於繼中。繼可常駐於一使用者終端機 中在替代實施例中,處理設備及儲存媒體可作為離散組 件常駐於使用者終端機中。 提供所揭示之態樣之先前描述以使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 能夠實行或使用本揭示案。熟f此項技術者將易明白此等 態樣之多歸改,且在殘離本揭*案之料或範·#情況 下可將本文所界定之一般原理應用於其他態樣。因此,並 非意欲本揭示案限於本文所示之態樣而與本文所揭示之原 理及新穎特徵最廣泛地一致。 ” 在不脫離本揭不案之精神或本質特徵的情況下本揭示案 可以其他特殊形式來實施。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所描述 115520.doc -24· 1378686 之態樣將被視為說明性的而並非限制性的,且因此本揭示 案之範疇係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而非由前述描述來指示。 屬於申請專利範脅之等效物意義及範圍内之所有改變將包 含於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根據一態樣之網狀網路。 圖2展示說明根據一態樣之圖1之一例示性網狀點處之競 爭存取的時序圖。 圖3展示說明根據一態樣之一 <列示性網狀點處之存取控 制的圖1之網狀網路的一部分。 圖4為展示根據一態樣之圖丨之網狀網路中之一例示性網 狀點處的資料聚集的方塊圖。 圖5為展示根據一態樣之圖丨之網狀網路之mrts及 訊息結構的方塊圖。 圖6為展示根據一態樣之一自圖丨中之網狀點發射之例示 性^示訊息的方塊圖。 圖7為根據-態樣之包括具有兩個單獨通道之兩個網狀 的圖1之網狀網路的一部分的圖。 圖8為根據一態樣之一例示性網狀點處之以管理方法 流程圖。 ^ 圖9為根據一態樣之一例示性網狀點處之能量管理方 的流程圖。 圖10為根據一態樣之一例示性網狀點處之通道管理方法 的流程圖。 115520.doc •25· 1378686 圖π為說明根據一態樣之用於管理訊務流之裝置之例示 性組件的方塊圖。 圖12為說明根據一態樣之用於—例示性網狀點處之管 理之裝置的例示性組件的方塊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102 ' 1〇4 106 106 、 1〇8 、 11〇 、 112 、 114、116、118、120、 122 、 124 、 126 、 128 、 130 、 132 202 ' 212 、 216 、 222 、 228 204 ' 214 ' 218 、 230 、 234 205 206、226、220、230 208 207 209 302 304 306 308 網狀網路 網狀入口 網際網路 網狀點 忙石彔 AIFS時間(仲裁訊框間間隔 時間) 均勻分佈 等待窗 ΤχΟΡ(發射機會) cwmin(競爭窗最小值) cwmax(競爭窗最大值) 負載資訊Lns 負載資訊L 1 2 〇 負載資訊L】3 0 負載資訊Li22 115520.doc -26-

Claims (1)

1. 1. 2. 3. 5. 6. 8. 控制資料流逮率。 如請求項1之方法 控制通道存取頻率 如清求項1之方法 取窗以 -BU ·***· ----— /ενΊ月如修(更〉正本丨第〇95ΐ383〇6號專利申請案 *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⑽年Μ) 用於在網狀網路中之一網狀點處管理訊務流(TS) 的方法,其包含: ’生由一無線發射自—存取點接收若干個資料封包; 中將來自该等資料封包之資料儲存於複數個封包仵列 其每:封包件列與不同之服務類型之一品質相關聯; 於母-封包仲列之個別之服務類型之 自該等封包佇列之至少兩買將來 包中;及 者之資枓聚集至一發射資料封 ^發射機會持續時間期間發射該發射資料封包。 凊求項1之方法,其中儲存包含 儲存高服務品質資料之帛…^寻貢枓置放於 服務品質資料之第二封包仵列之—者中。最佳可用 如請求項1之方法,盆止 存取。 纟進—步包含競爭對-通信通道之 如請求項1之方法, 隔(A1F S )週期以控制資料流迷率包含調即—仲裁訊框間間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 隔⑷叫週期以控制通道存取頻;調卽-仲裁訊框間間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步包含調節-競爭存 其進—步包含調節一競 競爭存取窗以 其進一步包含調節— 凋郎發射機會持續 I15520-I010829.doc 1378686 9. 10 時間以控制資料流逮率。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_ 時間以控制通道存取頻率。 步包含調節一發射機會持續 一種用於在一網狀網路中管理 狀點之間的訊務流(TS)的方法 一第一網狀點與一第二網 ,其包含: 基於與一網狀點與一網狀入口之— 網狀點之一排序,產生用於—或多個 存取參數; 相近性相關的每一 網狀點之至少一個 在一第一網狀點處產生一 訊息;及 包括該至少一個存取參數之 11.12. 13. 14. 15. 16. 將該訊息自該第-網狀點發射至一第二網狀點,該訊 息包括供該第二網狀點使用之至少一個存取參數。 如請求項H)之方法’其中該至少—個存取參數包括一發 射機會持續時間一競爭窗最小值、—競爭窗最大值及 一仲裁訊框間間隔時間。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 均位元速率及一峰值位元速率。 個存取參數包括一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發射一 Request-To-Send,MRTS)訊息。 如请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接 (M-Clear-To-Send,MCTS)訊息。 Μ請求發送 收一 Μ無障礙發送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MCTS訊息為經引導或未經 引導的。 * 一種用於在一網狀點處選擇一通道的方法,其包含 115520-10I0829.doc -2- 1378686 經由複數個通道廣播一發射信標; 監控該複數個通道上之一或多個經接收之信號; 判定該或該等經接收之信號之一信號強度;及 基於該或該等經接收之信號之該信號強度而自該複數 個通道選擇一通道。 1 7.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中該發射信標具有一網狀點識別 符。 18. 如明求項16之方法,其中該發射信標具有一指示至該網 狀點之跳躍之次數的值。 19.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尹該發射信標具有一指示操作於 該複數個通道中之每一者上之網狀點之數目的值。 20.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令該網狀點選擇對應於具有最強 信號強度之該接收之信標或負載的該通道。 21.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中該網狀點選擇具有最少訊務量 之該通道。 22.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_該等信號包含若干信標或若干 負載。 23.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t該或該等經接收之信號包含訊 務負載資訊,自該複數個通道選擇一通道係進一步基於 該訊務負載資訊。 24. —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一電腦可讀取媒體,其包括: 用於經由一無線傳輸自一存取點接收若干個資料封包 的若干指令; 115520-l010829.doc 1378686 用於將來自該等資料封句之眘祉 对巴之貢枓儲存於複數個封包佇 列中的若干指令,每一封包件列命 訂匕1丁歹丨與不同之服務類型之一 品質相關聯; 基於每—封包㈣之個別之服務類型之該品質,用於 將來自該等封包仵列之至少兩者之資料聚集至—發射資 料封包令的若干指令;及 用於在-發射機會持續時間期間發射該發射資料封包 的若干指令。 25. -種用於在—網狀網路中之1狀點處管理各訊務流 (TS)的裝置,其包含: —儲存模組,其經組態以將來自經由一無線傳輸接收 ^-存取點之若干個資料封包之資料儲存於複數個封包 4丁列中’每-封包作列與不同之服務類型之—品質相關 聚集模,:£其經組態以基於每一封包仔列之個別之 服務類型之該品質而將來自該等封包㈣之至少兩者之 資料聚集至一發射資料封包中;及 發射模組,其經組態以在一發射機會持續時間期間 發射該發射資料封包。 26.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該等封包仔列包含一儲存高服 務⑽質資料之第一封包仵列及一儲存最 <圭可用服務品質 資料之第二封包件列中。 27. 如叫求項2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經組態以競爭對一 通信通道之存取的競爭模組。 IJ5520-1010829.doc -4- 1378686 28.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經組態以調節一仲 裁訊框間間隔(AIFS)週期來控制資料流速率的調節模 組。 29.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經組態以調節一仲 裁訊框間間隔(A1F S )週期來控制通道存取頻率的調節模 3 0’如明求項2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經組態以調節一競 爭存取窗來控制資料流速率的調節模組。 31. ^請求項2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經組態以調節一競 爭存取窗來控制通道存取頻率的調節模組。 32. 如π求項25之裝置’其進—步包含_經組態以調節一發 射機會持續時間來控制資料流速率的調節模組。 33. 如明求項2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經組態以調節一發 射機會持續㈣來控制通道存取頻率的調節模組。 34. 如喷求項2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經組態以 料封包的接收模組。 35. -制於在-職㈣巾之_網狀 (TS)的裝置,其包含: 合讯務流 用於經由一無線傳輪自— 之構件; 存取點接收若干個資料封包 用於將來自該等資枓私 列中的構件,每包之資料儲存於複數個封包作 相關聯; ι㈣以服務類型之—品質 用於基於每一封包仵列之個別之不同服務類型之該品 I15520-1010829.doc 1J /ΟϋΟΟ 1J /ΟϋΟΟ 之資料聚集至一發 質而將來自該等封包 射資料封包+的構件:τ及之至少兩 的:在-發射機會持續時間期間發射該發射資料封包 36·如請求項35之裝 置其中該等封包佇列包含—蚀 務品質資料之笛_ 儲存咼服 資料之第二封⑼列Γ仵列及—儲存最佳可用服務品質 37. 如請求項35之裝置,i ★ 止^ 1其進一步包含用於競爭對一 道之存取的構件。 肀對通k通 38. 如請求項35之裝置,其進 „ M眩,A τ ° 3用於調卽一仲裁訊框 間間MAIFS)週期以控制資料流速率的構件。 39. 如叫求項3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調節—件裁訊框 間間隔(AIFS)週期以控制通道存取頻率的構件。 40. 如請求項35之裝置,其 ^ 7用於調節一競爭存取 ®以控制資料流速率的構件。 41. :請求項35之裝置’其進_步包含用於調節_競爭存取 窗以控制通道存取頻率的構件。 42. 如請求項35之裝置,其進__步包含用於調節—發射機會 持續時間以控制資料流速率的構件。 43. 如請求項35之裝置’其進—步包含用於調節_發射機會 持續時間以控制通道存取頻率的構件。 44. 一種用於在一網狀點處選擇一通道之裝置,其包含. 用於經由複數個通道廣播一發射信標的構件. 用於監控該複數個通道上之一或多個經接收之信標的 I15520-I010829.doc 1378686 構件; 用於判定該或該等經接收之信標或負載之一信號強度 的構件;及 用於基於該或該等經接收之信標或負載之該信號強度 而自該複數個通道選擇一通道的構件。 45. 如請求項44之裝置’纟中該發射信標具有一網狀點識別 符。 46. 如請求項44之裝置,其中該發射信標具有一指示至該網 狀點之跳躍之次數的值。 .如明求項44之裝置,其中該發射信標具有一指示操作於 該複數個通道中之每一者上之網狀點之數目的值。 48. 如睛求項44之裝置,其中該網狀點選擇對應於具有最強 信號強度之該接收之信標或負載的該通道。 49. 如請求項44之裝置,其中該網狀點選擇具有最少訊務量 之該通道。 5 0.如請求項44之裝置’其中該等信號包含若干信標或若千 負載。 51. 如請求項44之裝置,其中該或該等經接收之信標或負載 包含訊務負載資訊,自該複數個通道選擇一通道係進一 步基於該訊務負載資訊。 52. —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一電腦可讀取媒體,其包括: 用於經由複數個通道廣播一發射信標的若干指令; 用於監控該複數個通道上之一或多個經接收之信標或 115520-1010829.doc 1378686 53. 54. 負載的若干指令; 用於判定該或該等經接收之俨 队標或負載之一信號強度 的若干指令;及 用於基於該或該等經接收夕产搞# A礼 任收之k標或負載之該信號強度 而自該複數個通道選擇一通道的若干指令。 如請求項52之電腦程式產品,甘+ #上 叭座00其中該或該等經接收之信 標或負載包含訊務負載資訊, 秋貝矶自該複數個通道選擇一通 道係進一步基於該訊務負載資訊。 -種用於在-網狀網路中管理一第一網狀點與一第 狀點之間的各訊務流(TS)的裝置,其包含: 用於基於與一網狀點盥一絪肫人上〆 — n、凋狀入口之一相近性相關的 每一網狀點之一排序而產生用於 十欠如,, 展王用於一或多個網狀點之至少 一個存取參數之構件; 用於在一第一網狀點處產生一包括該至少一個存取參 數之訊息的構件;及 用於將該訊息自該第一網狀點發射至一第二網狀點的 構件,該訊息包括供該第二網狀點使用之至少一個存取 參數。 網 55. 56. 57. 如請求項54之裝置,其中該至少—個存取參數包括一發 射機會持續時間、-競爭窗最小值、—競爭窗最大值及 一仲裁訊框間間隔時間。 如請求項54之裝置’其中該至少―個存取參數包括一平 均位元速率及一峰值位元速率。 如請求項 54之裝置,其進 一步包含發射一Μ請求發送 H5520-10l0829.doc 1378686 (MRTS)訊息。 58.如咕求項54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接收一 μ無障礙發送 (MCTS)訊息。 59·如請求項58之裝置,其中該MCTS訊息為經引導或未經 引導的。 ό〇· —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一電腦可讀取取媒體,其包括: 用於基於與一網狀點與一網狀入口之一相近性相關的 母一網狀點之一排序而產生用於一或多個網狀點之至少 一個存取參數的若干指令; 用於在一第一網狀點處產生一包括該至少一個存取參 數之訊息的若干指令;及 用於將該訊息自該第—網狀點發射至一第二網狀點的 右干扣令,該訊息包括供該第二網狀點使用之至少一個 存取參數》 61.種用於在一網狀網路中之一網狀點處管理訊務流(Ts) 的方法,其包含: 經由一無線發射自該網狀網路中之一或多個其他網狀 點接收若干個資料封包; 將來自該等資料封包之資料儲存於複數個封包佇列 中’每—封包仔列與不同之服務類型之一品質相關聯; 基於每-封包行列之個別之服務類型之該品質,將來 自該等封包佇列之至少兩者之資料聚集至一發射資料封 包中;及 115520-10l0829.doc 62. 63. 64. :、發射機會持續時間期間發射該發射資料封包。 如叫求項61之方法,其中儲存包含將該資料置放於—儲 存南服務品質資料之第一封包佇列及一儲存最佳可用服 務品質資料之第二封包佇列之一者中。 如請求項61之方法’其中該或該等其他網狀點包括至少 兩個其他網狀點。 如印求項63之方法,其中聚集包含聚集來自不同網狀點 之資料。 H5520-1010829.doc 10. 1378686 ”年A月』扣修(更)正替換頁 第095138306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圖式替換頁(99年12月) 602
圖6 115520-fig-991228.doc •6- 1378686 第095138306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圖式替換頁(99年12月) |-------------! 々年α月碌日修(更)正替換員I 1100
1102 1104 1106 1108
圖11 115520-flg-991228.doc -11 -
TW095138306A 2005-10-17 2006-10-1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flow through a mesh network TWI37868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2764205P 2005-10-17 2005-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46721A TW200746721A (en) 2007-12-16
TWI378686B true TWI378686B (en) 2012-12-01

Family

ID=37685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38306A TWI378686B (en) 2005-10-17 2006-10-1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flow through a mesh network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521584B2 (zh)
EP (1) EP1938514A1 (zh)
JP (3) JP4843045B2 (zh)
KR (7) KR101257347B1 (zh)
CN (2) CN101326765A (zh)
TW (1) TWI378686B (zh)
WO (1) WO200704775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1700B (zh) * 2017-08-11 2019-06-01 國立成功大學 網路拓樸系統及其拓樸建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80957B2 (en) * 2005-01-14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al weights for MMSE space-time equalizer of multicode CDMA system
MX2007011084A (es) * 2005-03-10 2007-11-15 Qualcomm Inc Clasificacion de contenido para procesamiento multimedia.
US8879857B2 (en) * 2005-09-27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ndant data encoding methods and device
US20070206117A1 (en) * 2005-10-17 2007-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tion and apparatus for spatio-temporal deinterlacing aided by motion compensation for field-based video
US8948260B2 (en) * 2005-10-17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GOP structure in video streaming
US8654848B2 (en) 2005-10-17 2014-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ot detection in video streaming
US20070171280A1 (en) * 2005-10-24 2007-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verse telecine algorithm based on state machine
US20070101019A1 (en) * 2005-11-03 2007-05-03 Cromer Daryl 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esponse latency
US20150187209A1 (en) 2006-01-31 2015-07-02 Sigma Desig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ation and remote control of controlling units
US10277519B2 (en) 2006-01-31 2019-04-30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Response time for a gateway connecting a lower bandwidth network with a higher speed network
US9166812B2 (en) * 2006-01-31 2015-10-20 Sigma Designs, Inc. Home electrical device control with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10326537B2 (en) 2006-01-31 2019-06-18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Environmental change condition detection through antenna-based sensing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US7804800B2 (en) * 2006-03-31 2010-09-28 Intel Corporation Efficient training schemes for MIMO based wireless networks
US9131164B2 (en) * 2006-04-04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processor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803447B (zh) * 2007-09-14 2013-10-3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对媒体的访问的管理
EP2063584A1 (en) 2007-11-22 2009-05-27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routing and load balancing in mesh networks
KR101471559B1 (ko) * 2007-12-11 2014-1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진입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100936495B1 (ko) * 2007-12-18 2010-01-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랜 메쉬 네트워크의 데이터 전송방법 및 그 장치
US8559306B2 (en) * 2008-02-13 2013-10-15 Cisco Technology, Inc. End-to-end packet aggregation in mesh networks
US8040791B2 (en) * 2008-02-13 2011-10-18 Cisco Technology, Inc. Coordinated channel change in mesh networks
US8082459B2 (en) * 2008-02-26 2011-12-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Power management based on policy
US8477674B2 (en) * 2008-03-12 2013-07-02 Nokia Corporation Wireless network including post groupcast time
US8134988B2 (en) 2008-03-27 2012-03-1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oexistence mechanism for WiMAX and IEEE 802.11
US8274894B2 (en) * 2008-05-07 2012-09-25 Nokia Corpo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and power aware forwarding rules for mesh points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KR101452504B1 (ko) 2008-06-18 2014-10-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Vht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접속 방법 및 이를지원하는 스테이션
KR100970093B1 (ko) * 2008-08-29 2010-07-16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데이터 경로 설정 및 복구를 위한 센서 네트워크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센서 네트워크 시스템
US9088610B2 (en) * 2008-09-30 2015-07-21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s accelerator on CIP motion networks
KR101019386B1 (ko) * 2009-02-13 2011-03-07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통신장치 및 방법
EP2299768A1 (en) * 2009-09-18 2011-03-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328374A1 (en) * 2009-11-30 2011-06-01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manag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mesh network, corresponding link group coordinator and network node
US8259745B2 (en) 2010-03-29 2012-09-04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carrier sensing for multi-channel operation
US8345547B2 (en) * 2010-08-23 2013-01-01 Intel Corporation Channel access mechanism for wide channels used in overlapping networks
EP2512169B1 (en) 2011-04-11 2015-11-25 Fluidmesh Networks S.r.l. Management of radio frequencies in a wireless or hybrid mesh network
EP2750428B1 (en) * 2011-08-24 2020-06-03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KR20170013417A (ko) 2012-03-02 2017-02-06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비콘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JP6304993B2 (ja) * 2013-09-30 2018-04-0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3079432B1 (en) * 2014-01-16 2020-06-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reserv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10637681B2 (en) 2014-03-13 2020-04-28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ation and remote control of controlling units
KR101667248B1 (ko) * 2016-06-08 2016-10-18 노드링크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Vhf 주파수 대역에서의 메쉬 네트워크 운영 방법
US10368288B2 (en) * 2016-08-18 2019-07-30 Bridgef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necting devices through intermediate nodes
US10484382B2 (en) 2016-08-31 2019-11-1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Data management for a multi-tenant identity cloud service
US10594684B2 (en) 2016-09-14 2020-03-1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Generating derived credentials for a multi-tenant identity cloud service
US10846390B2 (en) 2016-09-14 2020-11-24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ingle sign-on functionality for a multi-tenant identity and data security management cloud service
US10511589B2 (en) 2016-09-14 2019-12-1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ingle logout functionality for a multi-tenant identity and data security management cloud service
US10445395B2 (en) 2016-09-16 2019-10-1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okie based state propagation for a multi-tenant identity cloud service
EP3513542B1 (en) 2016-09-16 2021-05-1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Tenant and service management for a multi-tenant identity and data security management cloud service
US10484243B2 (en) 2016-09-16 2019-11-1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pplication management for a multi-tenant identity cloud service
US10904074B2 (en) * 2016-09-17 2021-01-26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mposite event handler for a multi-tenant identity cloud service
US10637673B2 (en) 2016-12-12 2020-04-28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Energy harvesting nodes in a mesh network
US11308132B2 (en) 2017-09-27 2022-04-1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Reference attributes for related stored objects in a multi-tenant cloud service
US10705823B2 (en) 2017-09-29 2020-07-0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pplication templates and upgrade framework for a multi-tenant identity cloud service
US10715564B2 (en) 2018-01-29 2020-07-14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Dynamic client registration for an identity cloud service
US11321187B2 (en) 2018-10-19 2022-05-0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ssured lazy rollback for a multi-tenant identity cloud service
US11792226B2 (en) 2019-02-25 2023-10-1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utomatic api document generation from scim metadata
US11423111B2 (en) 2019-02-25 2022-08-2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lient API for rest based endpoints for a multi-tenant identify cloud service
US11026285B2 (en) * 2019-04-03 2021-06-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network connections
US11687378B2 (en) 2019-09-13 2023-06-2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ulti-tenant identity cloud service with on-premise authentication integration and bridge high availability
US11870770B2 (en) 2019-09-13 2024-01-0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ulti-tenant identity cloud service with on-premise authentication integration
US11258849B2 (en) 2019-10-17 2022-02-22 Landis+Gyr Innovations, Inc.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to a node not yet joined to a network, resulting in a dynamic join time
WO2022024171A1 (ja) * 2020-07-27 2022-02-0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CN113858164B (zh) * 2021-09-18 2023-03-28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智能巡检机器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7301A (en) * 1998-05-29 2000-05-23 Cabletron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ing packets from a plurality of contending queues to an output
US6788697B1 (en) * 1999-12-06 2004-09-0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Buffer management scheme employing dynamic thresholds
CA2301973A1 (en) * 2000-03-21 2001-09-21 Spacebridge Network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slot-mapping input/output queuing for tdm/tdma systems
JP4879382B2 (ja) * 2000-03-22 2012-0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スイッチ、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装置、廃棄制御回路、マルチキャスト制御回路、およびQoS制御装置
EP1154663B1 (en) * 2000-05-09 2008-09-2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Improved quality of service control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02028020A2 (en) * 2000-09-29 2002-04-04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d hoc network accessing using distributed election of a shared transmission schedule
US6665495B1 (en) * 2000-10-27 2003-12-16 Yotta Networks, Inc. Non-blocking, scalable optical router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routing optical traffic
US7164669B2 (en) * 2001-01-19 2007-01-16 Adaptix, Inc.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with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nd carrier-selective loading
US6981064B1 (en) * 2001-02-15 2005-12-27 Cisco Technology, Inc Supporting multiple point-to-point sessions between network devices on an ATM backbone
JP4187940B2 (ja) * 2001-03-06 2008-11-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パケット伝送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パケット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送受信装置
US6791997B2 (en) * 2001-08-25 2004-09-14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ision-free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using neighborhood information and advertised transmission times
US7136392B2 (en) * 2001-08-31 2006-11-14 Conexant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dering data messages having differing levels of priority for transmission over a shar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DE10215190A1 (de) 2002-04-05 2003-10-30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s Medienzugriffs in einem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netz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US7917648B2 (en) * 2002-06-27 2011-03-29 Nokia Corporation Self-adaptive scheduling method and network element
JP2004343509A (ja) 2003-05-16 2004-12-02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075890B2 (en) * 2003-06-06 2006-07-11 Mesh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fairness and service differentation in ad-hoc networks
US7512070B2 (en) 2003-06-23 2009-03-31 In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use of a transmit opportunity
JP4285138B2 (ja) 2003-07-24 2009-06-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315528B2 (en) * 2003-08-11 2008-01-01 Agere Systems Inc. Management of frame bursting
JP2005079985A (ja) 2003-09-01 2005-03-24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489688B2 (en) 2003-12-23 2009-02-10 Agere Systems Inc. Frame aggregation
US7565436B2 (en) * 2003-12-24 2009-07-2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Ethernet to frame relay interworking with multiple quality of service levels
JP2005184727A (ja) * 2003-12-24 2005-07-07 Hitachi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ノード、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構築方法及びノードの位置測定方法
JP4718242B2 (ja) * 2004-09-01 2011-07-0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7474676B2 (en) 2004-09-10 2009-01-06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Frame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7899027B2 (en) * 2005-03-23 2011-03-01 Cisco Technology, Inc. Automatic route configuration in hierarchical wireless mesh networks
US7814322B2 (en) * 2005-05-03 2010-10-12 Sri International Discovery and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wireless mesh networks
US20060268716A1 (en) * 2005-05-26 2006-11-30 Wijting Carl S Traffic prioritization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1700B (zh) * 2017-08-11 2019-06-01 國立成功大學 網路拓樸系統及其拓樸建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82436A (ja) 2011-09-15
JP2011182435A (ja) 2011-09-15
KR101257347B1 (ko) 2013-04-23
CN101326765A (zh) 2008-12-17
JP5096599B2 (ja) 2012-12-12
KR20100049121A (ko) 2010-05-11
KR101372486B1 (ko) 2014-03-11
KR20110104983A (ko) 2011-09-23
KR20120030165A (ko) 2012-03-27
TW200746721A (en) 2007-12-16
US9521584B2 (en) 2016-12-13
EP1938514A1 (en) 2008-07-02
WO2007047757A1 (en) 2007-04-26
CN104284371A (zh) 2015-01-14
KR20140034293A (ko) 2014-03-19
JP4843045B2 (ja) 2011-12-21
KR20080068863A (ko) 2008-07-24
JP5113278B2 (ja) 2013-01-09
KR20100049120A (ko) 2010-05-11
KR20130031385A (ko) 2013-03-28
JP2009512399A (ja) 2009-03-19
US20070124443A1 (en) 2007-05-31
KR101065882B1 (ko) 2011-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8686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flow through a mesh network
Reddy et al. Quality of service provisioning in ad hoc wireless networks: a survey of issues and solutions
Gupta et al.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s for safety applications in Vehicular Ad-Hoc Network: A classif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survey
JP6388995B2 (ja) 近隣認識ネットワークデータリンクにおけるトラフィックの告知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JP6367459B2 (ja) 近隣認識ネットワークデータリンクにおけるトラフィックの告知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Barroso et al. /spl mu/-MAC: an energy-efficient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hen et al. Congestion-aware routing protocol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US843279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ed admission control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ANETs)
JP6449427B2 (ja) 近隣認識ネットワークデータリンクにおけるトラフィックの告知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JP4563882B2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US2006025111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etup end-to-end flows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JP2018082430A (ja) マルチホップネットワーク中でのルーティング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のための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JP2017535186A (ja) 近隣認識ネットワークのデバイス間の通信
JP2017522809A (ja) 近隣認識ネットワークデータリンクにおけるトラフィックの告知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Rehan et al. Anatomizing the robustness of multichannel MAC protocols for WSNs: An evaluation under MAC oriented design issues impacting QoS
Jamal et al. CR-WSN MAC: An energy efficient and spectrum aware MAC protocol for cognitive radio sensor network
Sarode et al. A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priority approach
Ruiz et al. QUATTRO: QoS-capable cross-layer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Mihnea et al. Multi-channe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KR101040290B1 (ko) 우선순위 기반의 매체접속방식의 무선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무선 네트워크 통신 방법
Kim et al. Distributed semi-synchronous channel coordination for multi-channel wireless networks
Chen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Zhao et al. Quality-driven capacity-aware resources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ubiquitous wireless networks
Misic On slave-slave bridging with non-acknowledged GTS access in 802.15. 4 beacon enabled networks
Xie This Dissertation entitled CHANNEL ACCESS AND PACKET SCHEDULING IN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S WITH QOS GUARANT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