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1700B - 網路拓樸系統及其拓樸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網路拓樸系統及其拓樸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1700B
TWI661700B TW106127239A TW106127239A TWI661700B TW I661700 B TWI661700 B TW I661700B TW 106127239 A TW106127239 A TW 106127239A TW 106127239 A TW106127239 A TW 106127239A TW I661700 B TWI661700 B TW I6617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xchange
exchange node
node
nodes
m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7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1826A (zh
Inventor
黃吉川
梁啟修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成功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成功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成功大學
Priority to TW106127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1700B/zh
Priority to CN201710703405.5A priority patent/CN109391547B/zh
Priority to US15/806,317 priority patent/US10637739B2/en
Priority to EP17201569.5A priority patent/EP3442172B8/en
Priority to JP2017219106A priority patent/JP6526156B2/ja
Priority to KR1020170154265A priority patent/KR101942194B1/ko
Publication of TW201911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1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1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17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y minimising distances, e.g. by selecting a route with minimum of number of ho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4Organization of routing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LAN segment, e.g. ring or b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種網路拓樸系統具有N個資料交換節點。所述的資料交換節點依序通訊連接以形成環狀通訊。N為正整數且為偶數。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更用以依據連線規則而通訊連接第[(i+m)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i+p)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第j個資料交換節點更用以依據連線規則而通訊連接第[(j-m)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j+p)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i與j為非負整數,m與p為正整數。其中i與j小於N,m與p不大於N,i與m為奇數,j與p為偶數。

Description

網路拓樸系統及其拓樸建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網路拓樸系統及其拓樸建立方法,特別是一種具有均勻結構的網路拓樸系統及其拓樸建立方法。
一個網路拓樸(network topology),又可稱為圖(graph)或迴路(circuit),乃由複數的節點(node)與將這些節點兩兩相連的線所構成。在網路術語上來說,一個節點常被稱為一個頂點(vertex),其與其他節點的連線被稱為路徑(path),或稱之為邊緣(edge)。一個節點上所連接的路徑數量則被稱之為此節點的冪級(degree),而這些連接數量的分佈稱為冪級分佈(degree distribution)。
簡要地來說,網路拓樸是定義一群點與點之間如何彼此連線的結構。點與點之間以線連結在一起,而這些點分別代表獨立於拓樸空間中的元素,不同的點之間需要透過線來與彼此連接。在一個計算機網路拓樸中,每一節點可以是為晶片內部網路(network on chip)上的一個交換器(switch)、處理器(processor)的一個核心(core)、主機板上的處理器、一台計算機(computer)、一叢集電腦架構中之交換器、一個任意架構的伺服器或是一個資料中心。
舉超級電腦為例來說,網路結構會影響點與點之間訊息封包流通的效率。於實務上,訊息封包流通的延遲往往來自於交換器暫存訊息封包的時間或是重新導向的時間等等。在一個網路拓樸系統中,如果訊息封包平均需要經過非常多的交換器,則訊息封包的傳輸時間會相當地長;另一方面,每個伺服器也因此需要承受大量的負載。
因此,要是網路拓樸沒有經過最佳化(optimization)的話,訊息封包可能會被經由較不理想的路徑傳遞。除了增加了交換器的負載之外,也拉長了傳輸時間。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網路拓樸系統及其拓樸建立方法,以降低訊息封包或是資料於節點間的傳輸時間,且降低了交換器的負載。
本發明揭露了一種網路拓樸系統,所述的網路拓樸系統具有N個資料交換節點。所述的資料交換節點依序通訊連接以形成環狀通訊。N為正整數且為偶數。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更用以依據連線規則而通訊連接第[(i+m)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i+p)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第j個資料交換節點更用以依據連線規則而通訊連接第[(j-m)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j+p)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其中i與j小於N,m與p不大於N,i與m為正奇數,j為非負偶數,p為正偶數。
本發明揭露了一種網路拓樸系統的拓樸建立方法,適用於N個資料交換節點。所述的資料交換節點依序通訊連接以形成環狀通訊。於所述的網路拓樸系統的拓樸建立方法中,係先定義N個資料交換節點中的多個第一資料交換節點為一組初始資料交換節點。第一資料交換節點對應於N個資料交換節點中的第二資料交換節點。接著,依據此組交換節點與連線規則決定每一資料交換節點通訊連接資料交換節點中的何者。其中,每一資料交換節點用以通訊連接至少一個資料交換節點,於該連線規則中,當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通訊連接第[(i+m)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i+p)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時,則第j個 資料交換節點更通訊連接第[(j-m)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j+p)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其中i與j小於N,m與p不大於N,i與m為正奇數,j為非負偶數,p為正偶數。
本發明揭露了一種網路拓樸系統的路由表建立方法。所述的網路拓樸系統的路由表建立方法適用於一網路拓樸系統。此網路拓樸系統具有N個資料交換節點。這些資料交換節點依序通訊連接以形成一環狀通訊。N為正整數且為偶數。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用以依據一連線規則而更通訊連接第[(i+m)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i+p)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第j個資料交換節點用以依據該連線規則而更通訊連接第[(j-m)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j+p)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其中i與j小於N,m與p不大於N,i與m為正奇數,j為非負偶數,p為正偶數。此網路拓樸系統的路由表建立方法包括:取得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第y個資料交換節點的至少一最短路徑,x與y為非負整數,x與y小於N,x不等於y;取得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第y個資料交換節點的至少一次短路徑;依據這些最短路徑與這些次短路徑產生關聯於第u個資料交換節點的一第一路由表,u為正奇數,u小於N;以及依據這些最短路徑與這些次短路徑產生關聯於第v個資料交換節點的一第二路由表,v為非負偶數,v小於N;其中此第一路由表實質上相同於此第二路由表。
綜合以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網路拓樸系統及其拓樸建立方法,所述的網路拓樸系統基本上具有弦環(chordal ring)的結構。於此網路拓樸系統的一實施例中,網路拓樸系統的編號為奇數的資料交換節點與編號為偶數的資料交換節點具有相反對稱的連線方式。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定義奇數節點往正向的方向通訊連接對應的偶數節點時,偶數節點被定義為往反向的方向通訊連接對應的奇數節點。此外,奇數節點更通訊連接對應的奇數節點,偶數節點更通訊連接對應的偶數節點。藉此,本發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系統或是以本發明所提供的拓樸建立方法所建立的網路拓樸系統不但具有均勻的結構,更具有足夠小的直徑(diameter)與平均距離(average distance)。因此,在經由本發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系統傳輸訊息封包時,得以經由相對短的路徑傳輸訊息封包以降低延遲時間,並減少交換器的負載。
以上之關於本揭露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之精神與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請參照圖1,圖1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網路拓樸系統的拓樸示意圖。如圖1所示,網路拓樸系統S具有N個資料交換節點,N為正整數且為偶數。此N個資料交換節點依序通訊連接以形成一環狀通訊。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此N個資料交換節點至少構成一環狀拓樸(ring topology)。在一實施例中,上述與後續所指之通訊連接例如係以實體線路相連。在此實施例中係舉資料交換節點0~13為例進行說明,亦即N值在此實施例中為14,然網路拓樸系統S中的資料交換節點數並不以此為限。所述的每一資料交換節點例如為一單核心晶片(single core on chip)、一處理器、一處理器中的核心、一電腦、一組電腦之內部最佳化組(group of internally optimized group of computers)、一交換器、一叢集電腦架構中之交換器、或一計算機中心(computer center)。
資料交換節點0~13中的每一可以再通訊連接於一或多個計算單元。在一實施例中,資料交換節點0~13為如前述的交換器,資料交換節點0~13可分別再通訊連接一或多部電腦。在另一實施例中,資料交換節點0~13分別為主機板上的交換器,資料交換節點0~13可分別通訊連接多顆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資料交換節點0~13中的每一係用以依據一連線規則而通訊連接資料交換節點0~13的其中至少另一。詳言之,所述的連線規則為: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用以通訊連接第[(i+m)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i+p)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第j個資料交換節點用以通訊連接第[(j-m)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j+p)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其中i與j小於N,m與p不大於N,i與m為正奇數,j為非負偶數,p為正偶數。以實際數字來說,在此實施例中,N為14,i為1、3、5、7、9、11、13其中任一,j為0、2、4、6、8、10、12其中任一,m為0~13其中任一正奇數,p為0~13其中任一正偶數。需說明的是,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經詳閱本說明書後應可理解,節點編號係用以指稱各資料交換節點在邏輯上或者是拓樸結構中的相對位置,並非用以限制各資料交換節點的實際位置。所述的mod為同餘運算或稱模除運算。以[(j-m)mod N]為例來說,[(j-m)mod N]係用以表達(j-m)除以N的餘數。在此以及後續實施例中所提到的餘數係為正餘數。
因此,依據所述的連線規則,資料交換節點0~13中的奇數節點會連接到至少一偶數節點,而資料交換節點0~13中的偶數節點會連接到至少一奇數節點。為了便於後續說明,在此定義「從一個資料交換節點通訊連接到另一個資料交換節點」的行為係為「從一個資料交換節點跳躍 (hop)至另一個資料交換節點」。而且依據兩資料交換節點的節點編號差值,所述的跳躍可以被定義為奇數跳躍或是偶數跳躍。亦即,當兩資料交換節點的節點編號差值為奇數時,所述的跳躍被定義為奇數跳躍。舉例來說,由資料交換節點0通訊連接資料交換節點5即為奇數跳躍。而當兩資料交換節點的節點編號差值為偶數時,所述的跳躍被定義為偶數跳躍。舉例來說,由資料交換節點3通訊連接資料交換節點7即為偶數跳躍。
延續前述,由於m為奇數,則前述的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通訊連接第[(i+m)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即為奇數跳躍;前述的第j個資料交換節點通訊連接第[(j-m)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即為奇數跳躍。而由於p為偶數,前述的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通訊連接第[(i+p)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即為偶數跳躍,前述的第j個資料交換節點通訊連接第[(j+p)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即為偶數跳躍。在圖1中,係以粗實線表示資料交換節點0所進行的奇數跳躍,並以粗虛線表示資料交換節點0所進行的偶數跳躍,藉以對比示意。
另一方面,當定義偶數節點往圖面的順時針方向進行奇數跳躍時,奇數節點則是往圖面的逆時針方向進行相同於偶數節點的奇數跳躍。因此,當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連向第[(i+m)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時,第j個資料交換節點連向第[(j-m)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而當定義偶數節點往圖面的順時針方向進行偶數跳躍時,奇數節點則也是往圖面的順時針方向進行相同跳躍數的偶數跳躍。因此,如前述地,當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連向第[(i+p)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時,第j個資料交換節點即連向第[(j+p)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藉由這樣的連線方式,每個資料交換節點的連線數量係為可預測的,而不會在連線過程當中產生預期之外的連線,讓設計人員得以更方便的評估拓樸的結構。
需注意的是,在此實施例中係舉偶數節點往順時針方向進行奇數跳躍,奇數節點往逆時針方向進行奇數跳躍,但於實務上也可以是令 偶數節點往逆時針方向進行奇數跳躍,奇數節點往順時針方向進行奇數跳躍,而不以所舉之例為限。而所有的節點無論是都往順時針方向進行偶數跳躍或是都往逆時針方向進行偶數跳躍,最後所產生的拓樸結構都會相同,在此亦不對偶數跳躍的方向進行限制。
此外,由於所有的節點係形成環狀通訊,因此當節點的編號與正的跳躍數相加的結果大於所有編號的最大值時,相當於從編號最小的節點再重新依照小至大的順序開始計數。反過來說,當節點的編號與負的跳躍數相加的結果小於所有編號的最小值時,相當於從編號最大的節點再重新開始依據大至小的順序倒數。上述的mod運算係用以表示這樣的循環計數概念。
延續前述,以圖1所示的網路拓樸系統S來說,資料交換節點0為偶數節點,且資料交換節點0通訊連接至資料節點3與資料交換節點9;而資料交換節點1為奇數節點,因此,相對於資料交換節點0,資料交換節點1通訊連接資料交換節點12與資料交換節點6。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資料交換節點0與資料交換節點3的之間的跳躍數被定義為+3,資料交換節點0與資料交換節點9之間的跳躍數被定義為+9;資料交換節點1與資料交換節點12之間的跳躍數被定義為-3,而資料交換節點1與資料交換節點6之間的跳躍數被定義為-9。於此係更以跳躍數的正負來表示跳躍的方向。其他節點當可依此類推,不再贅述。
在圖1所對應的實施例中,每一資料交換節點係進行了兩次奇數跳躍與一次的偶數跳躍,然此實施例僅為一示範例,每一資料交換節點實際上可以進行一次或多次的奇數跳躍,且每一資料交換節點實際上可以進行一次或多次的偶數跳躍,並不以所舉之例為限。
如上述,藉由奇數節點與偶數節點相反且對稱的通訊連接方式,除了可以有效地降低節點的連線數之外,網路拓樸系統S還可以具有均勻(homogeneous)的拓樸結構,亦即網路拓樸系統S中的每個資料交 換節點向外連線的數目以及跳躍數(在此不論方向)都相同。
另一方面,藉由奇數跳躍所形成的通訊連接,訊息封包由偶數節點出發時可以訪問奇數節點,而訊息封包由奇數點出發時也可以訪問偶數節點。換句話說,在本發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系統當中的任一節點都可以經由適當的路由(routing)方式而與任意的節點進行通訊,從而使得訊息封包可以經由適當的路由方式到達所欲的節點,其中此路由方式請容後續再述。
而藉由偶數跳躍所形成的通訊連接,一偶數節點與另一偶數節點之間會存在有一條直接的路徑,使得訊息封包要由此偶數節點傳遞至所述的另一偶數節點時,不須再經過另一個奇數節點,而至少節省一次轉傳訊息封包的程序。相仿地,藉由偶數跳躍所形成的通訊連接,一奇數節點與另一奇數節點之間會存在有一條直接的路徑,使得訊息封包要由此奇數節點傳遞至所述的另一奇數節點時,不須再經過另一個偶數節點,而至少節省一次轉傳訊息封包的程序。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網路拓樸系統S中的每一個資料交換節點都可以進行至少一個奇數跳躍與至少一個偶數跳躍,也就是說每一個資料交換節點都可以通訊連接奇數節點或是偶數節點。此舉增加了不同節點間的通訊可能性,避免讓偶數節點只能通訊連接奇數節點,或是避免讓偶數節點只能通訊連接偶數節點,以及避免讓奇數節點只能通訊連接奇數節點,而使得網路拓樸系統S的平均距離得以降低。
此外,本發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系統S的總節點數可以是任意的偶數。相較於本發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系統,以往fat-tree、torus、flattened butterfly、dragonfly或是Slim Fly等拓樸所產生的網路系統的總節點數並不能為任意的偶數。這些演算法所構築出來的網路拓樸系統結構受限於總節點數的因數分解形式或是質因數分解形式,因而限制了網路拓樸系統的效能以及設計上的自由度。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使用者所 欲採用的網路拓樸系統總節點數的性質不符合這些演算法的要求時,使用者無法依據這些演算法產生所欲的網路拓樸系統。相反地,本發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系統的總節點數可以是任意的偶數,提供了使用者相當大的彈性。以下係就如何產生本發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系統進行說明。
依據上述,本發明對應地提供了一種網路拓樸系統的拓樸建立方法,請參照圖2以對此進行說明,圖2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網路拓樸系統的拓樸建立方法的方法流程圖。於步驟S101中,設定網路拓樸系統所具有的資料交換節點的數量為N,N為正整數且為偶數。於步驟S103中,設定每一資料交換節點向外通訊連接的通訊連接數,通訊連接數為每一資料交換節點所通訊連接的其他資料交換節點的數量。
於實務上,當拓樸結構較單純時(例如資料交換節點數不多或是每一資料交換節點向外進行的跳躍數不多),在步驟S103後係可依據前述的連線規則與每一資料交換節點所通訊連接的奇數節點數量與偶數節點數量判斷出所有可能的拓樸,再分別依據相應的指標評價各個拓樸,並從所有可能的拓樸中選取出最佳的一個。所述的指標例如為拓樸的平均距離或是直徑,但並不以此為限。此外,拓樸結構單純與否係取決於用以分析拓樸時所採用的機器效能,在此並不限制什麼樣的拓樸結構為單純。
另一方面,當拓樸結構較複雜時,(例如資料交換節點數較多或是每一資料交換節點向外進行的跳躍數較多),則可進行如圖2中的步驟S105,以取得一個相對較佳的解。於步驟S105中,依據通訊連接數、連線規則與一自學習演算法決定每一資料交換節點通訊連接所述的資料交換節點中的何者。所述的自學習演算法例如為基因演算法,以下即以基因演算法為例進行說明。
在一實施例中,於步驟S103更設定每一資料交換節點所通訊連接的奇數節點數量與偶數節點數量。或者是說,更設定每一資料交換節點所能進行奇數跳躍數與偶數跳躍數。相應地,於此實施例的步驟S105 中,更依據每一資料交換節點所通訊連接的奇數節點數量與偶數節點數量、前述的連線規則與基因演算法決定每一資料交換節點所述的資料交換節點中的何者。
在一實施例中,於基因演算法中例如係在某些條件下以隨機的方式連續地產生多組的解,並自所產生的解中取得一個相對較佳的解。所述的每一組解例如代表每一資料交換節點所進行的奇數跳躍與偶數跳躍。於實務上,依據資料交換節點的數量與每一資料交換節點向外通訊連接的通訊連接數,前述的步驟S105的運算結果會具有相應大小的解集合。而依據解集合大小以及解出其中一個解所需要的時間,前述的步驟S105的運算過程會具有相應的運算複雜度。依據運算複雜度不同,前述的步驟S105更可有不同的實施態樣。
在一實施例中,於步驟S105中更可依據資料交換節點的數量與每一資料交換節點向外通訊連接的通訊連接數先判斷所有解的解集合之數量級大小。當判斷所有解之集合之數量級小於一預設數量級時,於步驟S105中對所有解進行分析比對,以選取當中的最佳解。而當判斷所有解之集合大小不小於一預設數量級大小時,於步驟S105中對基因演算法產生的部分解進行分析比對,以選取當中的相對最佳解。在一種做法中,當有其中一組解符合預設的門檻條件時,此組解即可以被作為基因演算法的最後結果;或者是,當基因演算法所產生的解的數量已到達一門檻數量,此時亦可在所有解當中選擇一個效能最佳的解以作為基因演算法的最後結果;或者是,當於基因演算法中經過多次演化都沒有最佳解,即可停止並以前一個最佳解為最後的解。所述的門檻條件與效能例如為整體拓樸結構的直徑不大於對應的門檻值、平均距離不大於對應的門檻值,但並不以此為限。另一方面,基因演算法的演化過程的相關細節係為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經詳閱本說明書後可依實際所需自行定義,在此並不加以限制。以圖1的實施例來說,圖1所示的網路拓樸系統S的平均距離為1.538, 直徑為2,且平均線長為0.333。
以產生圖1所示的網路拓樸系統S為例來說,於一開始例如是先設定總節點數(如前述的N)為14(對應於步驟S101),並設定編號為0的資料交換節點在通訊連接相鄰的編號為1的資料交換節點與編號為13的資料交換節點之外,更進行2次奇數跳躍與1次的偶數跳躍(對應於步驟S103)。圖1之尺度雖複雜度相對簡單,可輕易列舉所有可能之解,因為仍可以以自學習演算法求解,在此僅以說明之目的為由列舉之。於是,在此條件下依據基因演算法產生第一組解,所述的解例如為編號為0的資料交換節點所通訊連接的其他資料交換節點的編號。如前述地,由於本發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結構係具有均勻的結構,且奇數節點所成的集合為旋轉對稱以及偶數節點所成的集合為旋轉對稱,因此當取得一個資料交換節點相對於其他節點的連接關係時,也相當於取得所有節點的連接關係,並能產生對應的拓樸結構。是故,藉由評估對應的拓樸結構的效能,即能評價當前的解。所述的拓樸結構的效能例如是指拓樸結構的直徑大小或是平均距離大小。然後,再依據當前產生的解、前述的連線規則與基因演算法產生下一組解,直到有其中一組解符合預設的門檻條件,或是基因演算法所產生的解的數量已到達一門檻數量。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藉由本發明所提供之網路拓樸系統的拓樸建立方法,可以在確定每個資料交換節點對外的通訊連接數的情況下建立出網路拓樸系統。就目前的技術發展而言,研究人員對於大規模的網路拓樸系統(如具有數百萬個資料交換節點或者具有更多個資料交換節點的網路拓樸系統)所提出的解決方案皆面臨直徑或平均距離過大之困境。但是,在限制每個資料交換節點對外的通訊連接數的情況下,本發明所提供之網路拓樸系統的拓樸建立方法可以有效率地建立這樣大規模的網路拓樸系統,並有極佳之直徑、平均距離、低路由能量及時間的成本(low time and energy cost)及交通模式之適應性,相當具有實用價值。
請接著參照圖3,圖3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網路拓樸系統的路由建立方法的方法流程圖。在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網路拓樸系統的路由建立方法具有以下步驟。在步驟S201中,取得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第y個資料交換節點的至少一最短路徑,x與y為非負整數,x與y小於N,x不等於y;在步驟S203中,取得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第y個資料交換節點的至少一次短路徑;在步驟S205中,依據所述的最短路徑與所述的次短路徑產生關聯於第u個資料交換節點的一第一路由表,u為正奇數,u小於N;在步驟S207中,依據所述的最短路徑與所述的次短路徑產生關聯於第v個資料交換節點的一第二路由表,v為非負偶數,v小於N。其中,第一路由表實質上相同於第二路由表。所述的最短路徑的定義例如為路徑上所經過的節點數最少,相仿地,所述的次短路徑的定義例如為路徑上所經過的節點數為次少。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步驟S201中係取得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其他任一節點的至少一條最短路徑;而於步驟S203中係取得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其他任一節點的至少一條次短路徑。在一實施例中,於上述步驟例如是依據戴克斯特拉演算法(Dijkstra algorithm)判斷出節點間的最短路徑,並藉由戴克斯特拉演算法判斷節點間最短路徑之過程所產生的候選路徑資訊取得所述的至少一條次短路徑。在此實施例中,前述的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前述的第y個資料交換節點的一次短路徑包含一第一子路徑與一第二子路徑。此第一子路徑為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第z個資料交換節點的路徑,而第二子路徑為第z個資料交換節點至第y個資料交換節點;其中,第z個資料交換節點直接通訊連接第y個資料交換節點。換句話說,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係經由第一子路徑將相關資料提供給第y個資料交換節點的鄰居節點。
於實務上,由於本發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系統具有均勻的結構,且本發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系統的奇偶節點相反對稱性質,使得本發 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系統中的每一個奇數節點都可以使用相仿的路由表(routing table)或繞送方式,而每一個偶數節點也都可以使用另一個相仿的路由表或繞送方式。此特性使得本發明之路由規則可以為O(N)之複雜度,而非其它不規則拓樸之O(N2)複雜度。因此,在步驟S205中,係依據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其他節點的最短路徑與次短路徑產生關聯於第u個資料交換節點的第一路由表;在步驟S207中,係依據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其他節點的最短路徑與次短路徑產生關聯於第v個資料交換節點的第二路由表。其中,第u個資料交換節點係用以泛指所有資料交換節點中的奇數節點,第v個資料交換節點係用以泛指所有資料交換節點中的偶數節點。也就是說,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的拓樸建立方法係可從一個資料交換節點相對於其他資料交換節點的通訊連接關係取得前述的網路拓樸系統中所有節點的路由表。
延續前述,於本發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系統中,在不論節點編號而只看節點連線的情況下,任意奇數節點看到的世界是相同的(對任二奇數節點而言,所述的網路拓樸系統架構是相同的);任意偶數節點看到的世界是相同的(對任二偶數節點而言,所述的網路拓樸系統架構是相同的)。然而,奇數節點與偶數節點看到的世界是相反的(對任一奇數節點及任一偶數節點而言,所述的網路拓樸系統架構是相反的)。因此,當決定一個奇數節點的路由表內容時,此奇數節點的路由表可被依此奇數節點與其他奇數節點的相對位置(例如為編號差值)而調整為其他奇數節點的路由表。相仿地,當決定一個偶數節點的路由表內容,此路由表可被依此偶數節點與其他偶數節點的相對位置(例如為編號差值)而調整為其他偶數節點的路由表。然而,於實務上,依據奇數節點與偶數節點連線方向相反的性質,奇數節點的路由表也可以被調整為偶數節點的路由表,或者是說,偶數節點的路由表也可被調整為奇數節點的路由表。
在一實施例中,第u個資料交換節點的第一路由表中定義有 一第一路徑,第v個資料交換節點的第二路由表中定義有一第二路徑,該第一路徑的起點為第u個資料交換節點。第一路徑的終點為第u1個資料交換節點,第二路徑的起點為第v個資料交換節點,第二路徑的終點為第v1個資料交換節點。其中,u1為[(u+du1)mod N],v1為[(v+N-du1)mod N],u1與v1為非負整數,u1、v1小於N。以圖1所示的網路拓樸系統來說,假設u為1、u1為6且v為2,則v1為11。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u個資料交換節點的第一路由表中定義有一第一路徑,第v個資料交換節點的第二路由表中定義有一第二路徑。第一路徑的起點為第u個資料交換節點,第一路徑的終點為第u3個資料交換節點,第一路徑經過第u2個資料交換節點。第二路徑的起點為第v個資料交換節點,第二路徑的終點為第v3個資料交換節點,第二路徑經過第v2個資料交換節點。其中,u2為[(u+du2)mod N],u3為[(u+du3)mod N],v2為[(v+N-du2)mod N],v3為[(v+N-du3)mod N],u2、u3、v2與v3為非負整數,u2、u3、v2與v3小於N。以圖1所示的網路拓樸系統來說,假設u為1、u2為5、u3為10且v為2,則v2為12且v3為7。
前述的各第一路徑與各第二路徑僅為舉例說明奇數節點與偶數節點對應之路徑差異,並非用以代表前述起點與終點間的最短路徑貨次短路徑。
在一實施例中,訊息封包中並不需要記載完整的繞送路徑,而減少訊息封包的表頭(header)長度。也就是說,網路拓樸系統S可以避免採用來源繞送(source routing)的繞送方式,以避免增加系統的訊息流量。於另一實施例中,訊息封包中只要記載起點節點與終點節點於網路拓樸系統中的相對位置,當其他的資料交換節點接收到此訊息封包時,其他的節點可依此封包的起點與終點決定要將此封包提供給其他節點中的何者。甚至,當最短路徑上的節點發生壅塞時,接收到訊息封包的節點也可以適時地改變繞送策略,將訊息封包提供至另一條最短路徑或是提供至一 次短路徑。
綜合以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網路拓樸系統、其拓樸建立方法及路由方法,所述的網路拓樸系統基本上具有經改良的弦環(chordal ring)結構。於此網路拓樸系統的一實施例中,網路拓樸系統的編號為奇數的資料交換節點與編號為偶數的資料交換節點具有相反對稱的連線方式。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定義奇數節點往正向的方向進行奇數跳躍時,偶數節點被定義為往反向的方向進行奇數跳躍。藉此,以節省資料交換節點之間的連線數量。而且,對於設計人員來說,設計人員可以確定資料交換節點的總連線數量係相同於資料交換節點向外的連線數量,而有助於設計過程中的分析判斷。此外,奇數節點與偶數節點更分別往同一方進行相仿的偶數跳躍。藉此路徑,以避免從一個奇數節點出發尚需要多次的轉發才能到達另一個奇數節點,並避免從一個偶數節點出發尚需要多次的轉發才能到達另一個偶數節點。
藉此,本發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系統或是以本發明所提供的拓樸建立方法所建立的網路拓樸系統不但具有均勻的結構,更具有足夠小的直徑與平均距離。此外,本發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系統的奇數節點所乘的集合具有旋轉對稱性質,且偶數節點所乘的集合具有旋轉對稱性質。因此,所有的節點都能使用實質上相同的路由表,使得繞送協定(protocol)可以被進一步地簡化,繞送的策略也更有彈性,而不會因為單節點的壅塞造成多數節點的交通癱瘓。是故,在經由本發明所提供的網路拓樸系統傳輸訊息封包時,得以經由相對短的路徑傳輸訊息封包以降低延遲時間,並減少交換器的負載。另外,本方法所產生之路由方法為O(N)複雜度,而非為其它不規則拓樸之O(N2)複雜度,大量減輕交換器可能用來記憶路由表之記憶體空間。另一方面,過去並沒有人提出任何規律之弦環拓樸的可路由之方法論,而且並沒有人提出可以以對稱之優勢大量減輕路由負擔的方法論。本發明所提供之網路拓樸系統、網路拓樸系統建立方法與網路拓樸 系統的路由表建立方法揭示了一種連線規則,使得簡化之路由方法得以實現。於弦環結構之小直徑基礎上,結合所揭示之連線規則與路由規則,可以實現更高效能的平行計算之目的。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關於本發明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考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0~13‧‧‧資料交換節點
S‧‧‧網路拓樸系統
圖1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網路拓樸系統的拓樸示意圖。 圖2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網路拓樸系統的拓樸建立方法的方法流程圖。 圖3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網路拓樸系統的路由建立方法的方法流程圖。

Claims (12)

  1. 一種網路拓樸系統,包括:N個資料交換節點,該些資料交換節點依序通訊連接以形成一環狀通訊,N為正整數且為偶數,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用以依據一連線規則而更通訊連接第[(i+m)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i+p)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第j個資料交換節點用以依據該連線規則而更通訊連接第[(j-m)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j+p)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其中i與j小於N,m與p不大於N,i與m為正奇數,j為非負偶數,p為正偶數。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網路拓樸系統,其中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依據該連線規則而更通訊連接第[(i+n)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第j個資料交換節點依據該連線規則而更通訊連接第[(j-n)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依據該連線規則而更通訊連接第[(i+q)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第j個資料交換節點依據該連線規則而更通訊連接第[(j+q)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n為正奇數,q為正偶數。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網路拓樸系統,其中每一該資料交換節點為交換器。
  4. 一種網路拓樸系統的拓樸建立方法,適用於一網路拓樸系統,該網路拓樸系統具有多個資料交換節點,該些資料交換節點依序通訊連接以形成一環狀通訊,該網路拓樸系統的拓樸建立方法包括:設定該網路拓樸系統所具有的該些資料交換節點的數量為N,N正整數且為偶數;設定每一該資料交換節點向外通訊連接的一通訊連接數,該通訊連接數為每一該資料交換節點所通訊連接的其他資料交換節點的數量;以及依據該通訊連接數與一連線規則決定每一該資料交換節點通訊連接該些資料交換節點中的何者;其中,每一資料交換節點用以通訊連接至少一個資料交換節點,於該連線規則中,當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通訊連接第[(i+m)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i+p)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時,則第j個資料交換節點通訊連接第[(j-m)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j+p)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其中i與j小於N,m與p不大於N,i與m為正奇數,j為非負偶數,p為正偶數。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網路拓樸系統的拓樸建立方法,其中於依據該通訊連接數與一連線規則決定每一該資料交換節點通訊連接該些資料交換節點中的何者的步驟中,更包含:依據該通訊連接數、一連線規則與基因演算法決定每一該資料交換節點通訊連接該些資料交換節點中的何者。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網路拓樸系統的拓樸建立方法,其中於設定每一該資料交換節點向外的通訊連接數的步驟中,係分別設定每一該資料交換節點連接於奇數節點的連線數量與每一該資料交換節點連接於偶數節點的連線數量。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網路拓樸系統的拓樸建立方法,其中於該連線規則中,當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更通訊連接第[(i+n)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時,則第j個資料交換節點更通訊連接第[(j-n)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依據該連線規則而更通訊連接第[(i+q)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第j個資料交換節點依據該連線規則而更通訊連接第[(j+q)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n為正奇數,q為正偶數。
  8. 一種網路拓樸系統的路由表建立方法,適用於一網路拓樸系統,該網路拓樸系統具有N個資料交換節點,該些資料交換節點依序通訊連接以形成一環狀通訊,N為正整數且為偶數,第i個資料交換節點用以依據一連線規則而更通訊連接第[(i+m)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i+p)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第j個資料交換節點用以依據該連線規則而更通訊連接第[(j-m)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與第[(j+p) mod N]個資料交換節點,其中i與j小於N,m與p不大於N,i與m為正奇數,j為非負偶數,p為正偶數,該網路拓樸系統的路由表建立方法包括:取得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第y個資料交換節點的至少一最短路徑,x與y為非負整數,x與y小於N,x不等於y;取得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第y個資料交換節點的至少一次短路徑; 依據該些最短路徑與該些次短路徑產生關聯於第u個資料交換節點的一第一路由表,u為正奇數,u小於N;以及依據該些最短路徑與該些次短路徑產生關聯於第v個資料交換節點的一第二路由表,v為非負偶數,v小於N;其中該第一路由表實質上相同於該第二路由表。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網路拓樸系統的路由表建立方法,更包括:取得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第y個資料交換節點的至少一最短路徑,x與y為非負整數,x與y小於N,x不等於y;取得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第y個資料交換節點的至少一次短路徑; 依據該些最短路徑與該些次短路徑產生關聯於第u個資料交換節點的一第一路由表,u為正奇數,u小於N;以及依據該些最短路徑與該些次短路徑產生關聯於第v個資料交換節點的一第二路由表,v為非負偶數,v小於N;其中該第一路由表實質上相同於該第二路由表。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網路拓樸系統的路由表建立方法,其中,第u個資料交換節點的第一路由表中定義有一第一路徑,第v個資料交換節點的第二路由表中定義有一第二路徑,該第一路徑的起點為第u個資料交換節點,該第一路徑的終點為第u1個資料交換節點,該第二路徑的起點為第v個資料交換節點,該第二路徑的終點為第v1個資料交換節點;其中,u1為[(u+du1) mod N],v1為[(v+N-du1) mod N],u1與v1為非負整數,u1、v1小於N。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網路拓樸系統的路由表建立方法,其中,第u個資料交換節點的第一路由表中定義有一第一路徑,第v個資料交換節點的第二路由表中定義有一第二路徑,該第一路徑的起點為第u個資料交換節點,該第一路徑的終點為第u3個資料交換節點,該第一路徑經過第u2個資料交換節點,該第二路徑的起點為第v個資料交換節點,該第二路徑的終點為第v3個資料交換節點,該第二路徑經過第v2個資料交換節點;其中,u2為[(u+du2) mod N],u3為[(u+du3) mod N],v2為[(v+N-du2) mod N],v3為[(v+N-du3) mod N],u2、u3、v2與v3為非負整數,u2、u3、v2與v3小於N。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網路拓樸系統的路由表建立方法,其中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第y個資料交換節點的一次短路徑包含一第一子路徑與一第二子路徑,第一子路徑為第x個資料交換節點至第z個資料交換節點的路徑,第二子路徑為第z個資料交換節點至第y個資料交換節點;其中,第z個資料交換節點直接通訊連接第y個資料交換節點。
TW106127239A 2017-08-11 2017-08-11 網路拓樸系統及其拓樸建立方法 TWI661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7239A TWI661700B (zh) 2017-08-11 2017-08-11 網路拓樸系統及其拓樸建立方法
CN201710703405.5A CN109391547B (zh) 2017-08-11 2017-08-16 一种网络拓扑系统及其拓扑建立与路由表建立方法
US15/806,317 US10637739B2 (en) 2017-08-11 2017-11-07 Network topology system and building method for topologies and routing tables thereof
EP17201569.5A EP3442172B8 (en) 2017-08-11 2017-11-14 Network topology system and building methods for topologies and routing tables thereof
JP2017219106A JP6526156B2 (ja) 2017-08-11 2017-11-14 ネットワークトポロジーシステム並びにトポロジー及びそのルーティングテーブルの構築方法
KR1020170154265A KR101942194B1 (ko) 2017-08-11 2017-11-17 토폴로지 및 라우팅 테이블을 위한 네트워크 토폴로지 시스템 및 생성 방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7239A TWI661700B (zh) 2017-08-11 2017-08-11 網路拓樸系統及其拓樸建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1826A TW201911826A (zh) 2019-03-16
TWI661700B true TWI661700B (zh) 2019-06-01

Family

ID=60331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7239A TWI661700B (zh) 2017-08-11 2017-08-11 網路拓樸系統及其拓樸建立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7739B2 (zh)
EP (1) EP3442172B8 (zh)
JP (1) JP6526156B2 (zh)
KR (1) KR101942194B1 (zh)
CN (1) CN109391547B (zh)
TW (1) TWI6617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3093B (zh) * 2020-02-28 2021-07-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711270B1 (en) * 2022-04-19 2023-07-25 Ciena Corporation Creating an optimal node interconnect topology given certain constraints
WO2024121896A1 (ja) * 2022-12-05 2024-06-1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学習装置、選択装置、学習方法、選択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831589B (zh) * 2023-01-30 2024-02-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前傳網路與其線路分散方法及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KR102702366B1 (ko) 2023-06-07 2024-09-04 국방과학연구소 무선 애드혹 네트워크의 노드에서 수행되는 라우팅 방법, 이를 위한 라우팅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83442U (en) * 2004-07-09 2005-12-1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Logical and physical mesh network separation
TW201023563A (en) * 2008-12-08 2010-06-16 Moxa Inc Processing method of ring network redundancy checking
TWI378686B (en) * 2005-10-17 2012-12-01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flow through a mesh network
TW201547239A (zh) * 2014-06-03 2015-12-16 Univ Nat Cheng Kung 適用平行運算之無交換器網路建構系統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3645A (en) * 1991-05-13 1994-05-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nterconnecting and system of interconnected processing elements by controlling network density
KR100875911B1 (ko) * 2005-12-07 2008-12-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링크 상태 정보 업데이트 방법 및 장치
DE112006003943T5 (de) * 2006-06-30 2009-08-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Kommunikationsknoten und Ringkonfigurierungsverfahren und Ringerstellungsverfahren in Kommunikationssystem
WO2009139024A1 (ja) * 2008-05-15 2009-1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コンピュータを相互接続するネットワーク
US8718053B2 (en) * 2010-11-12 2014-05-06 Cisco Technology, Inc. Packet transport for network device clusters
US9600440B2 (en) * 2013-10-30 2017-03-2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Network topology of hierarchical ring with recursive shortcuts
KR102385707B1 (ko) * 2014-11-25 2022-04-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호스트 추상화를 이용한 sdn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그 구현방법
CN105187313B (zh) * 2015-09-25 2018-05-01 东北大学 一种片上网络拓扑结构及其自适应路由方法
US10193757B2 (en) * 2016-03-21 2019-01-29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Network topology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83442U (en) * 2004-07-09 2005-12-1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Logical and physical mesh network separation
TWI378686B (en) * 2005-10-17 2012-12-01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flow through a mesh network
TW201023563A (en) * 2008-12-08 2010-06-16 Moxa Inc Processing method of ring network redundancy checking
TW201547239A (zh) * 2014-06-03 2015-12-16 Univ Nat Cheng Kung 適用平行運算之無交換器網路建構系統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42172C0 (en) 2023-06-07
US20190052535A1 (en) 2019-02-14
CN109391547A (zh) 2019-02-26
TW201911826A (zh) 2019-03-16
EP3442172A1 (en) 2019-02-13
EP3442172B1 (en) 2023-06-07
KR101942194B1 (ko) 2019-04-11
US10637739B2 (en) 2020-04-28
JP6526156B2 (ja) 2019-06-05
CN109391547B (zh) 2021-08-31
JP2019036936A (ja) 2019-03-07
EP3442172B8 (en) 2023-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1700B (zh) 網路拓樸系統及其拓樸建立方法
KR101809396B1 (ko) 분산된 직접 상호 접속 네트워크에서 패킷을 라우팅하는 방법
JP6060316B2 (ja) NoCを構成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JP5276220B2 (ja) バス制御装置およびバス制御装置に指示を出力する制御装置
US8537677B2 (en) Incremental adaptive packet routing in a multi-dimensional network
US8819616B2 (en) Asymmetric mesh NoC topologies
US9825844B2 (en) Network topology of hierarchical ring with recursive shortcuts
Wang et al. NovaCube: A low latency Torus-based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data centers
CN108259387B (zh) 一种通过交换机构建的交换系统及其路由方法
US20190058655A1 (en) Routing packets in dimensional order in multidimensional networks
CN116915708A (zh) 路由数据包的方法、处理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Erickson et al. An optimal single-path routing algorithm in the datacenter network DPillar
Ramanujam et al. Near-optimal oblivious rou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mesh networks
KR20060084435A (ko) 라우팅 알고리즘에서의 확률 링크 선택
Punhani et al. E-XY: an entropy based XY routing algorithm
CN109842553B (zh) 一种面向链路资源的自适应互连与路由控制方法和系统
Momeni et al. A low latency routing algorithm for irregular mesh network-on-chip
Dvorak et al. Optimizing collective communications on 2D-mesh and fat tree NoC
Rahman et al. High performance hierarchical torus network under adverse traffic patterns
Camarero et al. Polarized routing for large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MM et al. Dynamic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of a hierarchical torus network under non-uniform traffic patterns
Yang et al. RIPNoC: A distributed routing scheme for balancing on-chip network load
Borkar Network Status Aware Routing in 3D-CGIN
Bahrebar et al. Design and exploration of routing methods for NoC-based multicore systems
Ben Abdallah et al. Multicore SoC On-Chip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