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61620B - Image capture device that records image accordant with predetermined condition and image capture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Image capture device that records image accordant with predetermined condition and image capture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61620B
TWI361620B TW097150561A TW97150561A TWI361620B TW I361620 B TWI361620 B TW I361620B TW 097150561 A TW097150561 A TW 097150561A TW 97150561 A TW97150561 A TW 97150561A TW I361620 B TWI361620 B TW I3616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ixel region
instruction
unit
ran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50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9748A (en
Inventor
Kouichi Nakagomi
Shinichi Matsui
Yutaka Onodera
Takashi Onoda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39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9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1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162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5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optical camera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1361620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攝像裝置及其攝影方法,詳細說明 之,係有關於在逐次所拍攝之畫像中,將按所定條件的畫 像作記錄的攝像裝置及其攝影方法。 【先前技術】 在攝像裝置’想到一種功能,其係對於藉由逐次攝影 而取得的畫像,在以滿足所定之條件爲起因下而自動地記 ^ 錄。作爲其一例,在例如記載於特開2007-215064號公報 的技術,於原畫像之記錄前逐次取得分析用畫像,再從該 分析用畫像抽出特徵點的畫像。然後,追蹤特徵點的畫像, • 並分析時序上的變化,並以根據該分析結果所得的時序, . 自動地記錄所要之攝影型式的畫像。 可是,在如上述所不追蹤特徵點的畫像並分析時序上 之變化的情況,例如有握持攝像裝置而進行拍攝的攝影者 之微妙的手動導致逐次所拍攝之分析用畫像有變化的情 φ 況。而,該變化會影響特徵點之畫像的分析。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減輕由攝影者之手動等導致畫像之 變化所造成的影響,並自動地記錄所要之畫像。 本發明之攝像裝置,其特徵爲具備有:攝像部;顯示 控制部,顯示由該攝像部逐次所拍攝之畫像及顯示所定範 圍的框於顯示畫面;第1指示檢測部,檢測第1指示;特 定部,在該第1指示檢測部檢測到第1指示時,特定位於 該畫像之該所定範圍的框內之第1像素區域;第2指示檢 -4- 1361620 測部,在藉該特定部特定後,檢測該拍攝之畫像的記錄指 示;判別部,係藉該第2指示檢測部檢測到記錄之指示時, 將在該顯示畫面之該所定範圍的框之位置固定,同時追蹤 該逐次拍攝之畫像中所含的該第1像素區域,並判別該第 1像素區域是否接觸該所定範圍的框或超過該所定範圍的 框;以及第1記錄部,其在該判別部判別爲該第1像素區 域接觸該所定範圍的框或超過該所定範圍的框時,記錄該 拍攝之畫像。 Φ 又,本發明的攝影方法係實現上述之發明的主要功能。 若依據本發明,可減輕逐次所拍攝之畫像的變化所造 成之影響,並自動地記錄所要之畫像。 【實施方式】 .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 攝像裝置1。 A.外觀圖及電路構造 第1 A圖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攝像裝置1的外觀之正視 # 圖,第1B圖係後視圖。於此攝像裝置1,攝像透鏡2設置 於前面,快門按鈕3設置於上面部。此快門按鈕3係具備 有可進行半按操作和全按操作之所謂的半快門功能者。 又,功能鍵4、游標鍵5以及顯示部6設置於背面。游標鍵 5有作爲可朝向第1B圖中之a方向轉動的旋轉開關之功 能。游標鍵5在本實施例用於後述之框的範圍設定操作。 顯示部6例如由具備有16:9之寬高比的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所構成。 第2圖係表示攝像裝置1之示意構造的方塊圖。此攝 -5- 1361620 像裝置1具備有控制部17,該控制部17經由匯流排線18 而和各部連接。控制部1 7係控制攝像裝置1之各部的單晶 微電腦。 攝像透鏡2,詳細說明之,係組裝光學系構件的透鏡 單元。 控制部1 7在檢測到攝影者之變焦操作或檢測攝影者 對快門按鈕3的半按操作時,進行AF(Auto Focus)處理, 再向驅動控制部7送出用以控制驅動控制部7的控制信 φ 號。驅動控制部7根據該控制信號而使攝像透鏡2的位置 移動。 攝像部 8 由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 • Semiconductor)等之畫像感測器所構成,並配置於上述之攝 . 像透鏡2的光軸上。單元電路9係一被輸入類比的攝像信 號之電路,該類比的攝像信號因應於從攝像部8所輸出之 被拍攝物的光學像。單元電路9由以下之元件所構成: CDS,係保持所輸入之攝像信號:自動增益控制(AGC),係 • 伴隨AE(自動曝光調整)處理等而將其攝像信號放大:以及 A/D轉換器(ADC)等,係將已放大之攝像信號轉換成數位的 攝像信號。 從攝像部8所輸出之攝像信號經由單元電路9而以數 位信號傳至畫像處理部10。將該數位信號(攝像信號)在畫 像處理部10施加各種畫像處理,並進一步在預覽引擎12 進行縮小加工後,供給顯示部6。然後,在將所供給的數 位信號(攝像信號)及用以驅動顯示部6所內建之驅動器的 驅動控制信號輸入顯示部6時,顯示部6將根據此數位信 -6- 1361620 號(攝像信號)之畫像作爲透過鏡畫像顯示於下層。 又,在記錄畫像時,將在畫像處理部10已處理的攝 像信號藉編碼/解碼處理部11進行壓縮編碼,並以JPEG 形式等之所定的檔案形式進行檔案化而記錄於畫像記錄 部14。另一方面,在播放畫像時,將從畫像記錄部14所 讀出之畫像檔案藉編碼/解碼處理部11進行解碼,並顯示 於顯示部6。 預覽引擎12除了產生該透過鏡畫像以外,還進行在記 φ 錄畫像時,畫像被畫像記錄部1 4所記錄臨前,將畫像顯示 於顯示部6時所需的控制。學習處理部13係一電路部,其 學習後述之在像素區域之槪率高的範圍。 • 此外,於匯流排線18,亦連接有程式記憶體15或 RAM(Random Access Memory)16。RAM16 暫時記憶所連續拍 攝的畫像。程式記憶體1 5記憶用以執行後述之流程圖所示 的處理之程式。 B.自動記錄處理 • 其次,使用第3圖~第5圖,說明在攝像裝置1的自動 記錄處理。第3圖係表示從攝影(攝像)處理至畫像記錄部 1 4之記錄處理的流程圖。 控制部17在檢測到根據功能鍵4及游標鍵5之所定的 操作而產生之關於自動攝影處理之攝影模式的起旨矛1 時,從程式記憶體15讀出關於攝影處理的程式並執行。然 後,控制部Π使攝像部8、單元電路9、畫像處理部、 RAM 16、編碼/解碼處理部11以及預覽引擎12進行起始動 作(起動狀態)。 1361620 然後,控制部17根據經由攝像透鏡2而成像於攝像部 8的畫像,週期性地在單元電路9轉換成數位信號。控制 部17以畫像處理部10將該數位信號加工成畫像資料,並 將該結果所得之映像(畫像)作爲下層,透過鏡顯示於顯示 部6。又,控制部17於上層,顯示主旨係伴隨有自動記錄 處理之攝影模式的圖示或所定範圍的框(步驟S1)。 接著,在此透過鏡畫像顯示狀態下,控制部1 7根據依 據功能鍵4及游標鍵5之轉動操作而檢測到之所定的操作 φ 而判別是否檢測到對所定範圍之框之範圍設定操作(步驟 S2)。在未檢測到範圍設定操作的情況(步驟S2 ; No),控制 部1 7再度移至透過鏡畫像顯示狀態。在檢測到範圍設定操 - 作的情況(步驟S2 ; Yes),控制部17讀入框的位置和所設 _ 定之範圍(步驟S3),再將所設定之範圍的框顯示於透過鏡 畫像的上層(步驟S4)。 第4A圖係表示在步驟S2之顯示部6的顯示形態者。 顯示部6由透過鏡畫像顯示區域601及顯示當下之攝影設 φ 定內容等的操作面板顯示區域602所構成。在該操作面板 顯示區域602,顯示本攝影模式兼具高速連續攝影的主旨, 並顯示有其連拍速度(圖框速率)的連拍速度之顯示區域 60 3、顯示以本攝影模式伴隨有自動記錄處理作爲主旨的圖 示604、鳥(應追蹤、記錄之被拍攝對象)之畫像605、所定 範圍的框606以及用以驅策攝影者進行該框的範圍設定之 指示607 。 在步驟S2,進行第4A圖的顯示時,攝影者一面觀測 作爲畫像605所顯示之鳥的舉動’一面使游標鍵5朝向右 -8- 1361620 方向或左方向轉動而調整框606之範圍。然後 能鍵4(在此設定操作中意指決定)而設定框606 此,攝影者觀察被希望自動記錄之被拍攝對象 爲可在確定該被拍攝對象移動的程度下設定框 於從移動快的被拍攝對象至移動比較慢的被拍 容易地設定框606。 在步驟S4,顯示框606時,控制部17等待 對快門按鈕3的半按操作(步驟S5)。在未檢測 3的半按操作且已經過所定時間,或檢測到根 作檢測爲取消的情況(步驟S 5 ; N 〇 ),回到步驟 到快門按鈕3之半按操作的情況(步驟S5 ; Yes) 將框606之中央附近設定爲對焦區域,同時在 AF(自動對焦)處理、AE(自動曝光調整)處理以万 白平衡)處理(步驟S 6)。接著,控制部17將框 附近的縱3x橫3之9像素的像素區域特定爲應 區域並進行讀入處理(步驟S7)。 接著,控制部17進行是否足以將該特定之 爲追蹤對象的判別處理(步驟S8、S9)。細節將 制部17之控制下,學習處理部1 3在之後逐次 個畫像資料中’學習在步驟S7所特定之像素區 成分(YUV)和槪率高之範圍將擴散的程度。而且 部13對該將擴散的範圍的寬度是否在所定之 其範圍是否有收歛的傾向等進行學習。然後, 13向控制部17輸出其結果(步驟sg)。接著,收 果之控制部Π從該將擴散的範圍的寬度判別右 ,操作該功 之範圍。因 的舉動,因 606,所以對 攝對象都可 檢測攝影者 到快門按鈕 據所定之操 S4。而檢測 ,控制部1 7 此區域進行 〔AWB(自動 606之中央 追蹤的像素 像素區域作 後述,在控 所拍攝之5 域的色空間 ,學習處理 臨限値內及 學習處理部 到該學習結 Ξ步驟S7所 -9- 1361620 特定之像素區域是否足以作爲追蹤對象(步驟S9)。 若控制部1 7判別所特定之像素區域不足以作爲追蹤 對象(步驟S9; No),將所特定之像素區域是不適合作爲追 蹤對象的主旨顯示於顯示部6(步驟S10),並進行移至步驟 S4的處理。另一方面,若控制部I?判別所特定之像素區 域足以作爲追蹤對象(步驟S9 ; Yes),將所特定之像素區域 是適合作爲追蹤對象的主旨顯示於顯示部6(步驟S11)。 第4B圖係表示在步驟S10之顯示部6的顯示形態者。 # 在第4B圖’對於被賦予和第4A圖相同之符號的顯示,省 略說明。如第4 B圖所示,將在步驟s 5因檢測到快門按鈕 3的半按操作而出現的AF框609及於AF框609之中央附 > 近所特定之像素區域608顯示於顯示部6。又,顯示有以所 • 特定之像素區域608不適合作爲追蹤對象作爲主旨的指示 (係錯誤)610。 在此顯示形態’ AF框609位於畫像605之外。即,色 空間成分(Y U V)均勻的畫像,或者無法量測焦距之畫像位於 • 中心附近。 關於在此第4B圖的像素區域60 8,在逐次所拍攝之5 個畫像資料’因爲無像素區域608的色空間成分(YUV)和槪 率高之範圍將收歛的傾向,所以控制部1 7判別爲不適合作 爲追蹤對象(步驟S9; No)。 如此,在像素區域不適合作爲追蹤對象的情況(步驟 S9; No),因爲將顯示該主旨(步驟S10)並回到像素區域的 候補選擇操作,所以攝影者可隨著透過鏡畫像易於理解該 主旨。 -10- 1361620 而,第4C圖係表示在步驟S11之顯示部6的顯示形態 者。在第4C圖,對於被賦予和第4A圖及第4B圖相同之符 號的顯示,省略說明。如第4C圖所示,將AF框609、像 素區域608以及所特定之像素區域係適合作爲追蹤對象之 主旨的指示(〇K)61 1顯示於顯示部6。 即,在此顯示形態,AF框609和畫像605重疊,像素 區域608係由在步驟S6受到AF(自動對焦)處理、ΑΕ(自動 曝光調整)處理以及AWB(自動白平衡)處理的畫像605所得 φ 者β關於在此第4C圖的像素區域608,逐次所拍攝之5個 畫像資料,因爲有像素區域608的色空間成分(YUV)和槪率 高之範圍將收歛的傾向,所以被控制部1 7判別係適合作爲 >> • 追蹤對象(步驟S9 ; Yes)。 - 如此,在像素區域608適合作爲追蹤對象的情況(步驟 S9; Yes),因爲將顯示該主旨(步驟S11),所以攝影者可隨 著透過鏡畫像易於理解該主旨。 又,學習處理部13在之後逐次所拍攝之5個畫像資料 # 中,學習在步驟S7所特定之像素區域的色空間成分(YUV) 和槪率高之範圍的將擴散的程度。而且,學習處理部13對 該將擴散之範圍的寛度是否在所定之臨限値內及其範圍是 否有收歛的傾向等進行學習。然後,控制部17根據學習處 理部13的學習結果,而判別是否適合作爲追蹤對象。因 而’和分析特徵點畫像的情況相比,可更寬廣地設定追蹤 對象。 又’因爲學習之像素區域608係由受到AF(自動對焦) 處理、AE(自動曝光調整)處理以及AWB(自動白平衡)處理 -11- 1361620 的畫像所得者’所以可使用無光暈(halation)或黑暈 (blackout)的畫像資料,而可更確實地判別是否適合作爲追 蹤對象。 若在步驟S11顯示適合之主旨,控制部17對於對應之 後逐次所拍攝並顯示於顯示部6之透過鏡畫像的畫像資 料,進行像素區域608或此像素區域608的色空間成分(YUV) 和槪率高之範圍的追蹤處理。又,隨著該追蹤,控制部17 將框606進行移動顯示,以使像素區域608位於中央附近 φ (步驟S 12),並等待檢測攝影者對快門按鈕3的全按操作(步 驟 S13)。 依據如此之本實施形態,由於以被特定爲追蹤對象之 ' 像素區域608的色空間成分(YUV)和槪率高(此像素區域 • 608之存在機率(probability)高)之範圍在下一畫像(圖框)資 料內方式進行追蹤’所以和追蹤特徵點畫像的情況相比, 可期待有遺失(追丟)追蹤對象之抗性將提高之效果。 此外’至快門按鈕3被全按操作之前,攝影者可在追 # 蹤對象未脫離所拍攝之畫像的範圍下自由地決定構圖。因 而’攝影者能以包含有被拍攝對象之喜好的構圖進行自動 記錄。 然後,在未檢測到快門按鈕3的全按操作且已經過所 定時間’或檢測到根據所定之操作檢測爲取消的情況(步驟 S 1 3 ; N 〇 ),回到步驟S 1 2。檢測到快門按鈕3之全按操作的 情況(步驟S 13 ; Yes),控制部17將框606固定顯示於顯示 部6(步驟S14)。 第5A圖係表示在步驟S 14之顯示部6的顯示形態者。 -12- 1361620 對於被賦予和第4八圖~第4C圖相同之符號的震 明。在步驟S1 3,因爲檢測到快門按鈕3的全 將用以通知自動記錄之開始等待的圖示6 1 2顯 6。又,雖然框60 6在步驟S12的時刻隨追蹤僥 的移動而移動顯示成此像素區域608在中央附 爲檢測到快門按鈕3之全按操作,而固定顯示 止所移動的位置。 在步驟S 1 3檢測到快門按鈕3之全按操作 1 7判別此像素區域608在接著拍攝之畫像資料 地變化(像素區域608和槪率高之範圍是否激烈 驟S 15)。這係用以判別在像素區域608或其周 ·> 域的範圍中是否因例如畫像605 (鳥(應追蹤、記 對象))激烈地振翅等而發生變化。在控制部17 的變化的情況(步驟S 15 : Yes),控制部17馬上 續攝影之記錄處理(步驟S1 8),並在已記錄所 回。因而,即使係舉動之預測爲困難的被拍攝 確實地追蹤,而且可記錄決定性瞬間。 又,即使係在步驟S 1 5控制部1 7未檢測到 的情況(步驟S 1 5 ; No),亦若控制部1 7檢測到信 接觸或超過框606(步驟S16; Yes)時,控制部 高速連續攝影之記錄處理(步驟S1 8),並在已記 後返回。 第5B圖及第5C圖係表示在步驟S16'步 示部6的顯示形態者。在第5B圖及第5C圖, 和第5A圖圖相同之符號的顯示,省略說明。^ i不*省略說 按操作,而 示於顯示部 ί素區域608 近,但是因 於至那時爲 時,控制部 是否會激烈 !地變化)(步 邊之像素區 錄的被拍攝 檢測到激烈 開始高速連 定張數後返 對象,亦可 激烈的變化 艺素區域608 1 7馬上開始 錄所定張數 驟S 1 8中顯 對於被賦予 S第5Β圖, -13- 1361620 像素區域608接觸在步驟S14已固定之框6 06的左邊界線。 因此,控制部17將此狀態判別爲快門機會(shutter chance, 並移至記錄處理。控制部17開始記錄處理時,變成如第5C 圖所示之狀態。因而,若像素區域608,即畫像605(應追 蹤、記錄的被拍攝對象)移至所預設之範圍的任一個,因爲 可確實地記錄,所以可按照攝影者之喜好的構圖而記錄畫 像。 此外,在步驟S15控制部17未檢測到像素區域608之 φ 激烈的變化(步驟S15 ; No),而且未檢測到像素區域608接 .觸或超過框606(步驟S16 : No)之情況時,控制部17判別 是否已經過所定時間或是否檢測到所定之操作檢測爲取消 || • (步驟s 1 7)。而,若控制部1 7判別未經過所定時間或未檢 . 測到所定之操作檢測爲取消(步驟S 1 7 ; No)時,回到步驟 S 1 5。若控制部1 7判別已經過所定時間或檢測到根據所定 之操作檢測的取消(步驟S 1 7 ; Y e s)時,回到步驟S 1。 如此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只以操作以往之攝像裝置的 φ 觸感對快門按鈕進行半按操作或全按操作,而就能以喜好 的構圖自動記錄追蹤對象,所以可提供操作方便性佳之可 自動記錄的攝像裝置。 C.學習處理 其次,說明在第3圖之步驟S8所執行之學習處理部 1 3的處理內容。 第6A圖係表示顯示於框606之畫像(應追蹤、記錄的 被拍攝對象)605,尤其係表示在步驟S7所輸入之畫像。在 第6A圖,對像素區域608之YUV的各色空間成分使用稱 -14- 1361620 爲粒子(Particle)濾波器的時序濾波系統。 此外,關於粒子濾波器的基礎理論,因爲在 學加藤丈和粒子濾波器和其組裝法財團法人 學會硏究報告(CVIM2007年1月硏究會節目發表 月12曰)中已知,所以省略》 摘要之,粒子濾波器係將對象物之從當下的 發生之多種次狀態看成多個(數百或數千個)粒子 該濾波系統一面將根據全部粒子之槪率的加權平 φ 狀態進行預測,一面進行對象物的追蹤。 在第6Α圖,範圍613係粒子濾波器之範圍》 進行再取樣(resamplig)之結果,學習處理部13對 * (接著所拍攝之畫像)決定濾波器之範圍。第6B圖 表示根據在第6A圖的槪率而決定之在下一攝像 波器的範圍。第6C圖之613係表示根據在第6B 而由學習處理部13所決定之在其下一攝像畫像 的範圍。在此,第6C圖之613係因其本身之範圍 # 始產生超出畫像605之像素的粒子。關於此超出 之像素的粒子,因爲槪率比畫像605之像素內的 所以在槪率之密度上開始產生差異。 此外,第6D圖之613係表示根據在第6C圖 由學習處理部13所決定之在其下一攝像畫像之 範圍。第6D圖之613和第6C圖之613相比,雖 之範圍更擴大,但是關於超出畫像605之像素的 率比畫像605之像素內的粒子低,而一定以上之 圍開始偏向像素區域60 8的周邊。 和歌山大 資訊處理 2007 年 1 狀態可能 ^而且, 均作爲次 在此範圍 於次狀態 之6 1 3係 畫像之濾 圖的槪率 之濾波器 擴大而開 畫像60 5 粒子低, 的槪率而 濾波器的 然其本身 粒子,槪 槪率的範 -15- 1361620 第6E圖之613係表示根據在第6D圖的槪率而 處理部13所決定之在其下一攝像畫像之濾波器的ϋ 據第6Ε圖之613,得知最後一定以上之槪率的範圍 更大的擴大,而有收歛的傾向。因此,學習處理部 像素區域608係適合作爲追蹤對象作學習。 另一方面,第6F圖係表示在步驟S7所拍攝之 句之畫像的狀態者。在第6F圖,範圍614係粒子濾 範圍。在此範圍進行再取樣之結果,學習處理部13 φ 狀態(接著所拍攝之畫像)決定濾波器之範圍。第6GS 係根據在第6F圖的槪率而由學習處理部13所決定 下一攝像畫像之濾波器的範圍。第6Η圖之614係根 • 6G圖的槪率而由學習處理部13所決定之在其下一 像之濾波器的範圍。在此,雖然第6G圖之614本身 擴大,但是因爲係YUV均勻之畫像,因此以在槪率 差異而以均勻的槪率開始擴大。 此外,第61圖之614係根據在第6Η圖的槪率 φ 習處理部13所決定之在其下一攝像畫像之濾波 圍。在此,亦因爲係YUV均句之畫像,所以以均勻 擴大,即使最後變成係第5個畫像之第6J圖,槪率 亦未收歛而有擴大的傾向。因此,學習處理部13以 區域60 8係不適合作爲追蹤對象作學習。此外,在身 圖,雖然和第6Α〜6 Ε圖一樣,對5個畫像資料之逐 之範圍重複地進行處理,但是未限定如此,亦可作 處理部13在對第5個資料進行處理以前,若有槪率 比所預設之範圍更擴大的傾向,在中途中斷學習處 由學習 ί圍。依 未具有 13以此 YUV均 波器之 對於次 I 之 614 之在其 據在第 攝像畫 之範圍 未發生 而由學 器的範 的槪率 之範圍 此像素 5 6F〜6J 次槪率 成學習 之範圍 理,並 -16- 1361620 向控制部17輸出係不適合的主旨》 D.變形例 在該實施形態,說明將像素區域608限定爲係縱3x橫 3像素的情況,但是未限定如此。亦可作成準備多個此像 素區域608,有規則地排列,並進行並列學習處理。第7 圖係表示在變形例之像素區域608的配置,在第7圖中, 像素區域608a相當於在上述之實施形態的像素區域608。 以此像素區域608a爲中心將像素區域608b~608i規則地配 φ 置於其周圍。因此,藉由採用這種配置構造,而可增加適 合的像素區域,並可易於進行將成爲追蹤對象的像素之特 定。 •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作成在檢測到快門按鈕3的全 • 按操作後,在檢測到像素區域608中是否發生變化或者檢 測到接觸或超過框606之前,控制部1 7不進行記錄處理。 未限定如此,亦可作成控制部1 7在檢測到快門按鈕3的全 按操作後,馬上進行記錄處理。若如此做,因爲亦可記錄 • 自動記錄處理以前的畫像,所以亦可記錄等待快門機會之 前後的畫像,而可得到演出效果更佳的映像。 又,在本實施形態,雖然學習處理部1 3對所特定之像 素區域使用YUV的色空間成分來進行學習處理,但是未限 定如此,關於YUV的色空間成分,亦可採用RGB、HSB (Hue(色調)、Saturation(色度)、Brightness(亮度))、 HLS(Hue(色調)、Lightness(明度)、Saturation(色度))及 I1I213 等。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說明在攝像裝置1的自動記錄 -17- 1361620 處理。只要係具備有攝像功能之機器、方法、程式以及已 記錄程式之記錄媒體,未限定如此’都可應用本發明。 【圖式簡單說明】 第1A圖及第1B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攝像裝置的 外觀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攝像裝置的電路構造 圖。 第3圖係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自動記錄處理的流程 圖。 第4A~4C圖係在該實施形態的顯示例。 第5A~5C圖係在該實施形態的顯示例。 第6A~6J圖係表示在學習處理部之處理的示意圖。 第7圖係表示在變形例之像素區域的配置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攝像裝置 2 攝像透鏡 3 快門按鈕 4 功能鍵 5 游標鍵 6 顯示部 7 驅動控制部 8 攝像部 9 單元電路(CDS/ACG) 10 畫像處理部 1361620 11 編碼/解碼處理部 12 預覽引擎 13 學習處理部 14 畫像記錄部 15 程式記億體 16 RAM 17 控制部 18 匯流排線 ❿
-19-

Claims (1)

1361620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攝像裝置,具備有: 攝像部; 顯示控制部,顯示由該攝像部逐次所拍攝之畫像和 所定範圍的框於顯示畫面; 第1指示檢測部,檢測第1指示; 特定部,在該第1指示檢測部檢測到第1指示時, 特定位於該畫像之該所定範圍的框內之第1像素區域: Φ 第2指示檢測部,在藉該特定部特定後,檢測該拍 攝之畫像的記錄之指示; 追蹤部,在該第2指示檢測部檢測到記錄之指示時, . 將在該顯示畫面之該所定範圍的框之位置固定,同時追 蹤該逐次拍攝之畫像所含的該第1像素區域; 判別部,係根據該追蹤部之追蹤之結果,而判別該 第1像素區域是否接觸該所定範圍的框;以及 第1記錄部,在該判別部判別爲該第1像素區域接 φ 觸該所定範圍的框時,記錄該拍攝之畫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又具備有: 變化檢測部,係在該第2指示檢測部檢測後,檢測 該逐次拍攝的畫像所含之該第1像素區域的變化;及 第2記錄部’在該變化檢測部檢測到該第1像素區 域的變化時,記錄該拍攝之畫像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又具備有: 學習部’係在藉該特定部特定後,從該第1像素區 域的色資訊和逐次所拍攝之所定張數的畫像,對該第1 -20- 1361620 像素區域周邊之該第1像素區域和色資訊之槪率高的區 域之範圍的寬廣進行學習; 比較部,係比較該學習部所學習之該高槪率的區域 之範圍的寬廣和所定之範圍;以及 第1待機部,在該比較部之比較的結果之該槪率高 的區域之範圍的寬廣在該所定範圍內的情況,由該判別 部將該第1像素區域決定爲應追蹤的像素區域,並使該 第2指示檢測部對記錄之指示的檢測待機。 φ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又具備有第2 待機部,在該比較部之比較的結果之該槪率高的區域之 範圍的寬廣比該所定範圍寛的情況,取消該特定部對該 • 第1像素區域的特定,並使該第1指示檢測部對指示的 . 檢測待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又具備有通知 部,在該比較部之比較的結果之該槪率高的區域之範圍 的寬廣比所定範圍寛的情況,通知用以取消該特定部對 # 該第1像素區域之特定的主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攝像裝置,其中該變化檢測部 係藉由檢測該學習部所學習之該槪率高的區域之範圍的 寬廣之變化,而檢測該第1像素區域的變化。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又具備有變更 部,其任意地變更該所定範圍之框的大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又具備有調整 部’其在該第1指示檢測部檢測到該第1指示時,調整 該拍攝的畫像之在該所定範圍的框內之中心附近的曝光 -21- 1361620 値》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又具備有·· 透鏡;及 ’ 透鏡控制部,係在該第1指示檢測部檢測到該第1 指示時,將該透鏡控制成對焦於該拍攝的畫像之在該所 定範圍的框內之中心附近》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攝像裝置,其中 又具備有快門按鈕; • 該第1指示檢測部在該快門按鈕被進行半按操作 時,檢測該第1指示; 該第2指示檢測部在該快門按鈕被進行全\按操作 時,檢測該記錄的指示。 . 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又具備有記錄 開始部,其在該第2指示檢測部檢測到指示時,開始記 錄該拍攝之畫像。 12.—種攝影方法,其特徵爲具備有: • 顯示步驟,係使由逐次所拍攝之畫像和所定範圍的 框顯示於顯示部的顯示畫面; 第1指示檢測步驟,係檢測第1指示; 特定步驟,係在藉該第1指示檢測步驟檢測到第1 指示時,特定位於該畫像之該所定範圍的框內之第1像 素區域; 第2指示檢測步驟,在藉該特定步驟特定後,檢測 該拍攝之畫像的記錄指示; 追蹤步驟,係藉該第2指示檢測步驟檢測到記錄之 -22- 1361620 指示時,將在該顯示畫面之該所定範圍的框之位置固 定,同時追蹤該逐次拍攝之畫像所含的該第1像素區域; 判別步驟’係根據藉該追蹤步驟之追蹤之結果,而 判別該第1像素區域是否接觸該所定範圍的框;以及 寧1記錄步驟,係該判別步驟判別爲該第1像素區 域接觸該所定範圍的框時,將該拍攝之畫像記錄於記錄 裝置。
-23-
TW097150561A 2007-12-28 2008-12-25 Image capture device that records image accordant with predetermined condition and image capture method thereof TWI36162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38455A JP4492697B2 (ja) 2007-12-28 2007-12-28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9748A TW200939748A (en) 2009-09-16
TWI361620B true TWI361620B (en) 2012-04-01

Family

ID=40332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50561A TWI361620B (en) 2007-12-28 2008-12-25 Image capture device that records image accordant with predetermined condition and image capture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149288B2 (zh)
EP (1) EP2076022B1 (zh)
JP (1) JP4492697B2 (zh)
KR (1) KR100994596B1 (zh)
CN (1) CN101472070B (zh)
HK (1) HK1128574A1 (zh)
TW (1) TWI3616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13510B1 (fr) * 2007-03-07 2009-07-03 Eastman Kodak Co Procede pour determiner automatiquement une probabilite de saisie d'images avec un terminal a partir de donnees contextuelles
JP5409189B2 (ja) * 2008-08-29 2014-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379098B2 (en) * 2010-04-21 2013-02-19 Apple Inc. Real time video process control using gestures
JP2011254416A (ja) * 2010-06-04 2011-12-15 Seiko Epson Corp 撮影装置
CN102480591A (zh) * 2010-11-22 2012-05-3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启动连拍程序的方法与装置
US9026951B2 (en) 2011-12-21 2015-05-05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selection of views in a three-dimensional map based on gesture inputs
US9208698B2 (en) 2011-12-27 2015-12-08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ipulating a three-dimensional map view based on a device orientation
US9124800B2 (en) * 2012-02-13 2015-09-01 Htc Corporation Auto burst image capture method applied to a mobile device, method for tracking an object applied to a mobile device, and related mobile device
US20140025233A1 (en) 2012-07-17 2014-01-23 Elwha Llc Unmanned device utiliz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US9733644B2 (en) 2012-07-17 2017-08-15 Elwha Llc Unmanned device interac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US8761448B1 (en) * 2012-12-13 2014-06-24 Intel Corporation Gesture pre-processing of video stream using a markered region
JP6084026B2 (ja) * 2012-12-17 2017-02-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告知方法、告知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DE102014102689A1 (de) * 2014-02-28 2015-09-03 Arnold & Richter Cine Technik Gmbh & Co. Betriebs Kg Laufbildkamera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Laufbildkameraanordnung
WO2018076182A1 (zh) * 2016-10-25 2018-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8337425B (zh) * 2017-01-19 2020-06-19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装置及其对焦方法
US10553010B2 (en) * 2017-04-01 2020-02-04 Intel IP Corporation Temporal data structures in a ray tracing architecture
US11164352B2 (en) * 2017-04-21 2021-11-02 Intel Corporation Low power foveated rendering to save power on GPU and/or display
WO2018226203A1 (en) * 2017-06-05 2018-12-13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Object-tracking based slow-motion video capture
US11770601B2 (en) 2019-05-06 2023-09-26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US10645294B1 (en) 2019-05-06 2020-05-0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US11706521B2 (en) 2019-05-06 2023-07-1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US11054973B1 (en) 2020-06-01 2021-07-06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media
US11212449B1 (en) 2020-09-25 2021-12-2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media capture and management
US11539876B2 (en) 2021-04-30 2022-12-27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ltering visual media
US11778339B2 (en) 2021-04-30 2023-10-03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ltering visual media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910B2 (ja) 1984-07-31 1994-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
JPH03135173A (ja) * 1989-10-20 1991-06-10 Ricoh Co Ltd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H04320167A (ja) * 1991-04-19 1992-11-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自動撮影カメラおよびカメラの自動撮影方法
JP2800171B2 (ja) 1992-06-22 1998-09-21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フォトインタラプタ
US6803945B1 (en) * 1999-09-21 2004-10-12 Intel Corporation Motion detecting web camera system
JP4189534B2 (ja) * 1999-12-13 2008-12-03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自動追尾装置
US6937744B1 (en) * 2000-06-13 2005-08-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bootstrap initialization of nonparametric color models
JP3939224B2 (ja) * 2002-08-30 2007-07-04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領域監視装置
JP2004282535A (ja) 2003-03-18 2004-10-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角調整装置
JP4324030B2 (ja) * 2004-06-25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制御装置、カメラ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4096950B2 (ja) * 2005-02-24 2008-06-04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自動撮影方法
JP4378636B2 (ja) * 2005-02-28 2009-12-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WO2006121203A1 (en) * 2005-05-11 2006-11-16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7010898A (ja) 2005-06-29 2007-01-18 Casio Comput Co Ltd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8169484B2 (en) * 2005-07-05 2012-05-01 Shai Silberstein Photography-specific digital camera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eful in conjunction therewith
JP5061444B2 (ja) * 2005-09-20 2012-10-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4572815B2 (ja) * 2005-11-18 2010-11-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4605039B2 (ja) 2006-02-13 2011-01-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自動撮影方法及び自動撮影装置並びに自動撮影プログラム
JP2007243320A (ja) * 2006-03-06 2007-09-20 Seiko Epson Corp 電子式スチルカメラ及び撮影方法
JP4761146B2 (ja) * 2006-06-30 2011-08-3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4807284B2 (ja) * 2007-03-07 2011-11-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カメラ装置、カメラ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カメラ装置制御方法
JP4605217B2 (ja) * 2007-12-28 2011-01-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4458173B2 (ja) * 2008-03-19 2010-04-2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方法、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9748A (en) 2009-09-16
CN101472070B (zh) 2013-05-22
HK1128574A1 (en) 2009-10-30
CN101472070A (zh) 2009-07-01
KR100994596B1 (ko) 2010-11-15
EP2076022B1 (en) 2018-07-11
US8149288B2 (en) 2012-04-03
JP4492697B2 (ja) 2010-06-30
US20090167890A1 (en) 2009-07-02
JP2009159554A (ja) 2009-07-16
EP2076022A2 (en) 2009-07-01
EP2076022A3 (en) 2012-04-25
KR20090072979A (ko) 200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1620B (en) Image capture device that records image accordant with predetermined condition and image capture method thereof
JP4929630B2 (ja)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830947B2 (en) Image-capturing device
US8823864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ology for auto-focus and facial detection
US9374520B2 (e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5593990B2 (ja) 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画素信号読出し方法
JP2008236534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情報表示方法、情報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906427B2 (ja)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装置
JP2012060371A (ja) 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画素信号読出し方法
JP2009094946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における肖像権保護方法
TW200935883A (e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program thereof
JP2009290819A (ja) 撮影装置、撮影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画像再生装置、画像再生プログラム
WO2020003862A1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33554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073319B2 (en)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based on face detection and photography conditions
JP5761387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17068A (ja) 画像再生装置、画像再生方法および画像再生プログラム
CN112543883B (zh) 信号处理设备、信号处理方法、信号处理程序以及图像捕获设备
JP4077683B2 (ja) カメラ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JP2005136727A (ja) 電子カメラ装置、電子カメラ装置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4072705A (ja) 撮像装置
JP2013115553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054803A (ja) デジタル撮影機器、デジタル撮影機器の画像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4053697A (ja) 撮像装置
JP2010147771A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