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43569B - Optical disk, optical disk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k process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disk, optical disk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k processing method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343569B TWI343569B TW095104942A TW95104942A TWI343569B TW I343569 B TWI343569 B TW I343569B TW 095104942 A TW095104942 A TW 095104942A TW 95104942 A TW95104942 A TW 95104942A TW I343569 B TWI343569 B TW I34356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k
- recording layer
- recording
- recess
- ho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45—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2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one layer of multilayer disc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3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track, i.e. the entire a spirally or concentrically arranged path on which the recording marks are located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67—Address data
- G11B2020/1274—Address data stored in pre-pits, i.e. in embossed pits, ROM marks or prepit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9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serves a specific purpose
- G11B2020/1298—Enhancement of the signal quality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11B2220/237—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having exactly two recording lay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18—Groove and land recording, i.e. user data recorded both in the grooves and on the l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Description
1343569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係有關於如DVD-R或DVD-RW的 光碟。本發明的一實施例進一步係有關於處理此種光碟的 光碟裝置及光碟處理方法。 【先前技術】 φ 近幾年來,已廣泛使用包括DVD-R及DVD-RW的各 種光碟。在這些光碟的記錄層中,陸面軌道及溝槽軌道係 交替地從內緣朝向外緣而形成。陸面軌道具有表示溝槽軌 道的位址之陸面預製凹洞(LPP)。爲了達成更高的容量 ’ G投入非常多的努力於具有複數個記錄層的光碟之硏究 與發展。 例如,日本專利申請案公開號1 〇 · 2 8 9 4 5 0係揭露當將 資訊記錄及重製至具有複數個記錄層的光碟,以及記錄及 • 重製來自於具有複數個記錄層的光碟之資訊時,從靠近光 碟的正面或背面上之記錄及重製表面之表面開始聚焦搜尋 運作之具有伺服電路的聚焦伺服控制方法。 再者,日本專利申請案公開號1〇-34〇536係揭露甚至 當雜訊成分疊加於從軌道中所得到的擺動訊號上時,與可 依據預製凹洞訊號得到精確地資訊之預製凹洞資訊偵 '測胃 兀有關的技術。 此外,日本專利申請案公開號2003 -3 1 725 9係揭露除 了偵測從與資訊軌道的外圓周相鄰之陸面軌道中所得到的 -4- (2) 1343569 LPP (陸面預製凹洞)訊號之外圓週LPP偵測裝置之外, 還提供偵測從與資訊軌道的內圓周相鄰之陸面軌道中所得 到的LPP訊號之內圓週LPP偵測裝置,並且當不能偵測 出外圓週LPP訊號時,以內圓週LPP偵測裝置取得粗略 的位址資訊。 然而,在以上的專利文件中,並未揭露偵測具有複數 個記錄層的光碟中之LPP訊號的技術。 φ 包括DVD-R及DVD-RW之光碟中的試錄區已決定於 寫入標準(DVD-R手冊、DVD-RW手冊、以及DVD-RAM 手冊)中。近幾來年,已進行增加記錄容量之做成多層的 光碟之硏究與發展,由於未考慮光碟爲多層時之偵測LPP 的方法,所以會成爲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係提出一種具有使一軌道中的凹洞(預 φ 製凹洞)表示其他相鄰軌道的位址之複數個記錄層,以及 能適合凹洞重製之光碟。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係提出一種可從具有使一軌道中的 凹洞(預製凹洞)表示其他相鄰軌道的位址之複數個記錄 層的光碟中適當地重製凹洞之光碟裝置及光碟處理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觀點,係提出一種光碟,包括:第 一與第二記錄層’在每一層中,第一與第二軌道(或陸面 軌道與溝槽軌道)係交替地從內緣朝向外緣而形成,第一 '記錄層的第一軌道(或陸面軌道)具有凹洞,此凹洞代表 -5- (3) 1343569 與第一記錄層的第一軌道之內圓周相鄰之第一記錄層的第 二軌道之位址,第二記錄層的第二軌道(或溝槽軌道[其 可虛擬地視爲陸面軌道,參考圖2])具有凹洞’此凹洞代 表與第二記錄層的第二軌道之內圓周相鄰之第二記錄層的 第一軌道之位址,而第一記錄層的第二軌道及第二記錄層 的第一軌道係可記錄代表不同資料型式的標記之軌道;第 一區,記錄凹洞極性資訊,此凹洞極性資訊表示第一記錄 φ 層的第一軌道中之代表與第一記錄層的第一軌道之內圓周 相鄰之第一記錄層的第二軌道之位址的凹洞,以及表示第 二記錄層的第二軌道中之代表與第二記錄層的第二軌道之 內圓周相鄰之第二記錄層的第一軌道之位址的凹洞:以及 第二區,記錄有記錄層識別資訊,以識別第一與第二記錄 層(或代表此層是否爲第一層或第二層的資訊)。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觀點,係提出一種光碟,包括:第 一與第二記錄層,在每一層中,第一與第二軌道(或陸面 φ 軌道與溝槽軌道)係交替地從內緣朝向外緣而形成,第一 記錄層的第一軌道(或陸面軌道)具有凹洞,此凹洞代表 與第一記錄層的第一軌道之內圓周相鄰之第一記錄層的第 二軌道之位址,第二記錄層的第二軌道(或溝槽軌道[其 可虛擬地視爲陸面軌道’參考圖2])具有凹洞,此凹涧代 表與第二記錄層的第二軌道之外圓周相鄰之第二記錄層的 第一軌道之位址’而第~記錄層的第二軌道及第二記錄層 的第一軌道係可記錄代表不同資料型式的標記之軌道;第 一區,記錄凹洞極性資訊,此凹洞極性資訊表示第一記錄 -6- (4) 1343569 層的第一軌道中之代表與第一記錄層的第一軌道之內圓周 相鄰之第一記錄層的第二軌道之位址的凹洞,以及表示與 第二記錄層的第二軌道中之代表與第二記錄層的第二軌道 之外圓周相鄰之第二記錄層的第一軌道之位址的凹洞;以 及第二區,記錄有記錄層識別資訊,以識別第一與第二記 錄層(或代表此層是否爲第一層或第二層的資訊)。 根據本發明的又另一觀點,係提出一種光碟裝置,用 φ 以處理光碟,此光碟具有第一與第二記錄層,在每一層中 ,第一與第二軌道(或陸面軌道與溝槽軌道)係交替地從 內緣朝向外緣而形成,此光碟裝置包括:偵測單元,配置 來偵測光碟的反射光,其中代表位址的凹洞係記錄於第一 記錄層的第一軌道(或陸面軌道)中,代表位址的凹洞係 記錄於第二記錄層的第二軌道(或溝槽軌道[其可虛擬地 視爲陸面軌道,參考圖2])中,而代表不同資料型式的標 記可記錄於第一記錄層的第二軌道及第二記錄層的第一軌 φ 道中;決定單元,配置來依據包含於偵測單元所偵測出的 反射光中所反射的資訊中之表示凹洞的極性之凹洞極性資 訊(或代表第一層與第二層是否具有相同極性或不同極性 的資訊)’以及根據識別第一與第二記錄層之記錄層識別 資訊(或代表此層是否爲第一層或第二層的資訊),決定 出偵測第一與第二記錄層中的凹洞之方法;以及重製單元 ’配置來藉由決定單元所決定出的偵測方法,而從第一與 第二記錄層中的凹洞重製出位址。 根據本發明的又另一觀點,係提出一種光碟處理方法 (5) 1343569 ’用以處理光碟,此光碟具有第一與第二記錄層, 層中,第一與第二軌道(或陸面軌道與溝槽軌道) 地從內緣朝向外緣而形成,此光碟處理方法包括: 碟的反射光’其中代表位址的凹洞係記錄於第一記 第一軌道(或陸面軌道)中’代表位址的凹洞係記 二記錄層的第二軌道(或溝槽軌道[其可虛擬地視 軌道’參考圖2])中’而代表不同資料型式的標記 φ 於第一記錄層的第二軌道及第二記錄層的第一軌道 及依據包含於偵測出的反射光中所反射的資訊中之 洞的極性之凹洞極性資訊(或代表第一層與第二層 有相同極性或不同極性的資訊),以及根據識別第 二記錄層之記錄層識別資訊(或代表此層是否爲第 第二層的資訊),決定出偵測第一與第二記錄層中 之方法’並且藉由決定出的偵測方法,而從第一與 錄層中的凹洞重製出位址。 φ 本發明的額外目的及優點將於接下來的說明中 並且部分將從此說明中顯然可知,或可藉由本發明 而得知。本發明的目的及優點可藉由之後特別指出 及組合而達成及取得。 【實施方式】 之後’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將參考附圖做 一般而言’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根據本發明的 點,係提出一種光碟’包括··第一與第二記錄層, 在每一 係交替 偵測光 錄層的 錄於第 爲陸面 可記錄 中:以 表示凹 是否具 一與第 一層或 的凹洞 第二記 提及, 的實施 的手段 說明。 第一觀 在每一 -8- (6) 1343569 層中’第一與第二軌道(或陸面軌道與溝槽軌道)係交替 地從內緣朝向外緣而形成,第一記錄層的第一軌道(或陸 面軌道)具有凹洞,此凹洞代表與第一記錄層的第一軌道 之內圓周相鄰之第一記錄層的第二軌道之位址,第二記錄 層的第二軌道(或溝槽軌道[其可虛擬地視爲陸面軌道, 參考圖2])具有凹洞,此凹洞代表與第二記錄層的第二軌 道之內圓周相鄰之第二記錄層的第一軌道之位址,而第一 φ 記錄層的第二軌道及第二記錄層的第一軌道係可記錄代表 不同資料型式的標記之軌道;第一區,記錄凹洞極性資訊 ,此凹洞極性資訊表示第一記錄層的第一軌道中之代表與 第一記錄層的第一軌道之內圓周相鄰之第一記錄層的第二 軌道之位址的凹洞,以及表示第二記錄層的第二軌道中之 代表與第二記錄層的第二軌道之內圓周相鄰之第二記錄層 的第一軌道之位址的凹洞;以及第二區,記錄有記錄層識 別資訊,以識別第一與第二記錄層(或代表此層是否爲第 • 一層或第二層的資訊)。 如DVD-R或DVD-RW的傳統光碟具有單一記錄層, 資料會記錄於此單一記錄層,或從此單一記錄層中重製資 料。近來,已考慮使用多層結構的記錄層,以增加記錄容 量。 圖1至4係槪要地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具有 複數個記錄層的光碟之配置。圖1係顯示根據此實施例之 具有複數個記錄層的光碟上所記錄之資訊的一例。圖2係 根據此實施例之具有複數個記錄層的光碟之槪要截面圖。 -9- (7) (7)1343569 圖3係根據此實施例之具有複數個記錄層的光碟之第一記 錄層的上視圖。圖4係根據此實施例的光碟之第二記錄層 的上視圖。 如圖1中所顯示,此光碟具有第一記錄層1及第二記 錄層2。此光碟進一步具有管理資訊儲存區a。例如,管 理資訊儲存區A係用於第一記錄層1及第二記錄層2中的 每一層。管理資訊儲存區A包括預先記錄預製凹洞極性資 訊的區域A 1及預先記錄記錄層識別資訊的區域A2。預製 凹洞極性資訊及記錄層識別資訊的使用稍後將詳細地說明 〇 如圖2中所顯示,此光碟具有第一記錄層1及第二記 錄層2。第_·記錄層1及第二記錄層2係分開形成,並且 以薄板的形式組合在一起。因此,第一記錄層1的凹凸形 狀係與第二記錄層2的凹凸形狀相反。會放置第二記錄層 2的陸面軌道L,以面對第一記錄層1的陸面軌道L。會 放置第二記錄層2的溝槽軌道G,以面對第一記錄層1的 溝槽軌道G。因爲第一記錄層1的凹凸形狀與第二記錄層 2的凹凸形狀相反,所以例如是第二記錄層2的陸面軌道 可視爲溝槽軌道,而第二記錄層2的溝槽軌道可視爲陸面 軌道。 第一記錄層1上的軌道係從光碟的內緣朝向外緣進行 ,而第二記錄層2上的軌道係從外緣朝向內緣進行。此原 因爲此光碟爲相反軌道路徑(OTP )型式’其中第一記錄 層中的螺旋方向與第二記錄層中的螺旋方向相反。例如, -10- (8) (8)1343569 在第一記錄層1中,軌道係從碟片的內側朝向外側螺旋形 地進行’而在第二記錄層2中,軌道係從碟片的外側朝向 內側螺旋形地進行。 參照圖3及4’將說明第一記錄層1及第二記錄層2 中的預製凹洞具有相同極性之光碟。 如圖3中所顯示,第一記錄層1具有交替地從光碟的 內緣朝向外緣所形成的複數個陸面軌道L及複數個溝槽軌 道G。在第一記錄層1中,陸面軌道L具有預製凹洞p。 陸面軌道L中的預製凹洞P代表與陸面軌道L相鄰之內緣 側溝槽軌道G的位址。亦即,當從溝槽軌道G觀看時, 與溝槽軌道G相鄰之外緣側陸面軌道L中的預製凹洞p代 表溝槽軌道G的位址。溝槽軌道G爲可記錄顯示各種資 料的標記之軌道。每個軌道係以特定頻率擺動。預製凹洞 係與擺動同步形成。 再者,如圖4中所顯示,第二記錄層2具有交替地從 光碟的內緣朝向外緣所形成的陸面軌道L及溝槽軌道G。 在第二記錄層2中’溝槽軌道G具有預製凹洞P。溝槽軌 道G中的預製凹洞P代表與溝槽軌道G相鄰之內緣側陸 面軌道L的位址。亦即,當從陸面軌道L觀看時,與溝槽 軌道G相鄰之外緣側溝槽軌道G中的預製凹洞P代表陸 面軌道L的位址。陸面軌道L爲可記錄顯示各種資料的標 記之軌道。每個軌道係以特定頻率擺動。預製凹洞係與擺 動同步形成。 特別而言,在第一記錄層I及第二記錄層2中的預製 -11 - (9) (9)1343569 凹洞具有相同極性之光碟中’每個記錄層的預製凹洞P代 表與具有預製凹洞P的軌道相鄰之內緣側軌道的位址。亦 即,當從沒有預製凹洞p的軌道觀看時’與沒有預製凹洞 p的軌道相鄰之外緣側軌道中的預製凹洞p代表沒有預製 凹洞P的軌道之位址。 此光碟可與以上說明的相反。特別而言,在第一記錄 層1及第二記錄層2中的預製凹洞具有相同極性之光碟中 ,每個記錄層的預製凹洞p代表與具有預製凹洞p的軌道 相鄰之外緣側軌道的位址。亦即’當從沒有預製凹洞p的 軌道觀看時,與沒有預製凹洞P的軌道相鄰之內緣側軌道 中的預製凹洞P代表沒有預製凹洞P的軌道之位址。 接著,將說明第一記錄層1中的預製凹洞之極性與第 二記錄層2中的預製凹洞之極性不同(或相反)之光碟。 如圖3中所顯示,第一記錄層1具有交替地從內緣朝 向外緣所形成的複數個陸面軌道L及複數個溝槽軌道G。 在第一記錄層〗中,陸面軌道L具有預製凹洞P。陸面軌 道L中的預製凹洞P代表與陸面軌道L相鄰之內緣側溝槽 軌道G的位址。亦即,當從溝槽軌道G觀看時’與溝槽 軌道G相鄰之外緣側陸面軌道L中的預製凹洞P代表溝槽 軌道G的位址。
再者,如圖4中所顯示,第二記錄層2具有交替地從 內緣朝向外緣所形成的陸面軌道L及溝槽軌道G。在第二 記錄層2中,溝槽軌道G具有預製凹洞P。溝槽軌道G中 的預製凹洞P代表與溝槽軌道G相鄰之外緣側陸面軌道L -12- (10) (10)1343569 的位址。亦即,當從陸面軌道L觀看時’與陸面軌道1相 鄰之內緣側溝槽軌道G中的預製凹洞P代表陸面軌道1的 位址。 特別而言,在第一記錄層1中的預製凹洞之極性與第 二記錄層2中的預製凹洞之極性不同之光碟中’第一記錄 層1中的預製凹洞P代表與具有預製凹洞p的軌道相鄰之 內緣側軌道的位址,而第二記錄層2中的預製凹洞P代表 與具有預製凹洞P的軌道相鄰之外緣側軌道的位址。亦即 ,當從沒有預製凹洞P的軌道觀看時,與第一記錄層1中 之沒有預製凹洞P的軌道相鄰之外緣側軌道中的預製凹洞 p代表沒有預製凹洞P的軌道之位址’而與第二記錄層2 中之沒有預製凹洞p的軌道相鄰之內緣側軌道中的預製凹 洞P代表沒有預製凹洞P的軌道之位址。 此光碟可與以上說明的相反。特別而言,在第一記錄 層1中的預製凹洞之極性與第二記錄層2中的預製凹洞之 極性不同之光碟中,第一記錄層1中的預製凹洞P可代表 與具有預製凹洞P的軌道相鄰之外緣側軌道的位址,而第 二記錄層2中的預製凹洞P可代表與具有預製凹洞P的軌 道相鄰之內緣側軌道的位址。亦即1當從沒有預製凹洞p 的軌道觀看時,與第一記錄層1中之沒有預製凹洞p的軌 道相鄰之內緣側軌道中的預製凹洞P可代表沒有預製凹洞 P的軌道之位址’而與第二記錄層2中之沒有預製凹洞p 的軌道相鄰之外緣側軌道中的預製凹洞p可代表沒有預製 凹洞P的軌道之位址。 -13- (11) (11)1343569 第一記錄層1及第二記錄層2中的預製凹洞具有相同 極性之光碟具有代表預製凹洞具有相同極性之預製凹洞極 性資訊。特別而言,在第一記錄層1及第二記錄層2中的 預製凹洞具有相同極性之光碟的區域A1中,會記錄代表 第一記錄層1及第二記錄層2中的預製凹洞具有相同極性 之預製凹洞極性資訊(預製凹洞總是代表與放置預製凹洞 的軌道相鄰之外緣側(或內緣側)軌道的位址)。 反之,第一記錄層1中的預製凹洞之極性與第二記錄 層2中的預製凹洞之極性不同之光碟具有代表第一記錄層 1與第二記錄層2之間的預製凹洞極性不同之預製凹洞極 性資訊。特別而言,在第一記錄層1與第二記錄層2之間 的預製凹洞極性不同之光碟的區域 A1中,會記錄代表第 一記錄層1中的預製凹洞之極性與第二記錄層2中的預製 凹洞之極性不同之預製凹洞極性資訊(第一記錄層中的預 製凹洞代表與放置預製凹洞的軌道相鄰之外緣側(或內緣 側)軌道的位址,而第二記錄層中的預製凹洞代表與放置 預製凹洞的軌道相鄰之內緣側(或外緣側)軌道的位址) 〇 再者,在相同極性光碟及不同極性光碟之第一記錄層 1上的區域A2中’會記錄代表第一記錄層的記錄層識別 資訊。同樣地’在相同極性光碟及不同極性光碟之第二記 錄層2上的區域A2中’會記錄代表第二記錄層的記錄層 識別資訊。 具有以上的配置’處理光碟的光碟裝置可藉由取得區 -14- (12) 1343569 域A 1中所記錄的預製凹洞極性資訊,而判斷出欲處理的 光碟是否爲相同極性型式或不同極性型式。此外,處理光 碟的光碟裝置可藉由取得區域A2中所記錄的記錄層識別 資訊’而判斷出欲處理的光碟之記錄層是否爲第一記錄層 1或第二記錄層2。 接著’參照圖5至7,將說明根據此實施例之光碟裝 置的槪要配置。圖5係槪要地顯示根據此實施例的光碟裝 φ 置之配置。圖6係顯示構成圖5的光碟裝置中之光偵測器 的四象限光偵測器之一例。圖7係顯示圖5的光碟裝置中 之訊號處理電路之一例。此光碟裝置會將資訊記錄至以上 所說明的光碟,或重製光碟上所記錄的資訊。 如圖5中所顯示,此光碟裝置包括光學讀取頭1〇、調 變電路21、記錄與重製控制部分22、雷射控制電路23、 訊號處理電路24 '解調電路25、致動器26、聚焦控制電 路3 2、循軌控制電路3 4、以及控制部分3 5。 # 光學讀取頭】〇包括雷射11、準直透鏡12、極化光束 分離器(之後稱爲PBS) 13、1/4波長板14、物鏡15、聚 光透鏡1 6、以及光偵測器1 7。 首先,將說明光碟裝置將資訊記錄至光碟的方式。調 變電路2]會根據特定調變方法,將控制部分35所提供的 a己錄資訊(資料符號)調變成通道位元串。與記錄資訊對 應的通道位元串會輸入至記錄與重製控制部分22。記錄與 重製控制部分22的另一輸入爲來自於控制部分35的記錄 與重製指令(在此情況中爲記錄指令)。記錄與重製控制 -15- (13) 1343569 部分22會將控制訊號輸出至致動器26 ’以驅動光學讀取 頭10,使得光束可適當地收集於目標記錄位置處。再者, 記錄與重製控制部分2 2會將通道位元串傳送至雷射控制 電路23。雷射控制電路23會將通道位元串轉換成雷射驅 動波形,藉此驅動雷射1 1。亦即,雷射控制電路23會脈 衝驅動雷射1 1。因此,雷射1 1會發射與希望位元串對應 的記錄光束。從雷射11發射的記錄光束於準直透鏡12處 φ 會變成平行光,並且進入PBS 13,並且通過PBS 13。通 過PBS 13的光束會通過1/4波長板14,並且由光碟的資 訊記錄表面(第一記錄層1或第二記錄層2)處的物鏡15 所收集。收集的記錄光束係以藉由聚焦控制電路3 2與致 動器26所進行的聚焦控制及藉由循軌控制電路34與致動 器26所進行的循軌控制而於記錄表面上所得到的最佳微 小光點之狀態而保持。 然後,將說明重製來自光碟的資訊之光碟裝置。來自 φ 控制部分3 5的記錄與重製指令(在此情況中爲重製指令 )會輸入至記錄與重製控制部分22。根據來自控制部分 35的重製指令,記錄與重製控制部分22會將重製控制訊 號輸出至雷射控制電路2 3。依據重製控制訊號,雷射控制 電路23會驅動雷射11。因此,雷射1〗會發射重製光束。 從雷射11發射的重製光束於準直透鏡12處會變成平行光 ’進入PBS 13,並且通過PBS 13。通過PBS 13的光束會 通過W4波長板14,並且由光碟的資訊記錄表面處之物鏡 1 5所收集。收集的重製光束係以藉由聚焦控制電路3 2與 -16- (14) (14)1343569 致動器26所進行的聚焦控制及藉由循軌控制電路34與致 動器26所進行的循軌控制而於記錄表面上所得到的最佳 微小光點之狀態而保持。此時,投射於光碟上的重製光束 係藉由資訊記錄表面處的反射薄膜或反射記錄薄膜而反射 。反射光會以反方向通過物鏡15,並且再次變成平行光。 然後,反射光會通過具有與入射光垂直的極化光之1/4波 長板14,並且於PBS 13處反射。於PBS 13處所反射的 光束係藉由聚光透鏡】6而變成收斂光,並且進入光偵測 器1 7。光偵測器1 7例如是由四象限光偵測器所組成。進 入光偵測器1 7的光束會光電轉換爲電子訊號,然後會將 此電子訊號放大。訊號處理電路24會將此放大訊號均等 化目.二進位化。產生的訊號會傳送至解調電路25。解調電 路25係根據特定調變方法,將此訊號調變,並且輸出重 製資料。 聚焦誤差訊號係依據光偵測器1 7所輸出的一部分電 子訊號而產生。同樣地,循軌誤差訊號係依據光偵測器1 7 所輸出的一部分電子訊號而產生。聚焦控制訊號32係依 據聚焦誤差訊號來控制致動器2 8,藉此控制光點的焦距。 循軌控制電路34係依據循軌誤差訊號來控制致動器28, 藉此控制光點的循軌。 如圖6中所顯示,構成光偵測器1 7的四象限光偵測 器會輸出訊號la、lb、Ic、以及Id。與訊號Ic,Id相較, 訊號la,lb係從軌道的內緣側取得。 如圖7中所顯示,訊號處理電路24包括例如是直流 -17- (15)1343569 耦合放大器HI、H2、H3、H4’以及極性反相器IV。訊 處理電路24會計算直流耦合放大器HI、H2、H3、H4 之訊號la及lb的總和訊號Il(=Ia+Ib) ’以及訊號 及Id的總和訊號12 ( = Ic + Id )。訊號處理電路24進 步會計算總和訊號Π及總和訊號12的總和訊號S 1 (= + 12)。訊號處理電路24更進一步會計算總和訊號II 總和訊號12的差異訊號S2 ( = Π — 12 )。訊號處理電 24更進一步會藉由將極性反相器IV處的差異訊號S2 相而計算出差異訊號S3。 差異訊號S2爲從與第一記錄層的溝槽軌道G之外 周相鄰之第一記錄層的陸面軌道L中之預製凹洞所取得 訊號。另一種是,差異訊號S2爲從與第二記錄層的陸 軌道L之外圓周相鄰之第二記錄層的溝槽軌道G中之預 凹洞所取得的訊號。 差異訊號S3爲從與第一記錄層的溝槽軌道G之內 周相鄰之第一記錄層的陸面軌道L中之預製凹洞所取得 訊號。另一種是,差異訊號S2爲從與第二記錄層的陸 軌道L之內圓周相鄰之第二記錄層的溝槽軌道G中之預 凹洞所取得的訊號。 依據從光碟的區域A1所取得的預製凹洞資訊及從 域A 2中所取得的記錄層識別資訊,光碟裝置會選擇差 訊號S2及S3的其中之一訊號’並且根據選擇的差異訊 而重製出預製凹洞。特別而言,依據預製凹洞極性資訊 記錄層識別資訊’光碟裝置會決定出偵測第一與第二記 號 處 Ic II 與 路 反 圓 的 面 製 圓 的 面 製 區 異 號 及 錄 -18 - (16) 1343569 層中的預製凹洞之方法,並且藉由決定出的偵測方法’而 重製出來自第一與第二記錄層中的預製凹洞之位址。 圖8係顯示藉由光碟裝置所選擇的差異訊號(或預製 凹洞訊號)之一例。預製凹洞訊號幾乎均出現於軌道中所 反射的擺動之底部處。 圖9係幫助解釋選擇光碟裝置中之差異訊號的程序之 流程圖。 φ 光碟裝置會以光束照射光碟,並且偵測出來自光碟的 反射光,藉此讀取反射光中所反射的各種片段資訊。例如 ,光碟裝置會讀取來自光碟的管理資訊儲存區A之管理資 訊(ST1)。光碟裝置的控制部分35會依據管理資訊中所 包含的媒體ID而決定出欲處理的光碟之型式或類似物。 若欲處理的光碟爲DVD-R或DVD-RW,並且落於複數個 記錄層(在此實施例中爲兩個記錄層)的OTP型式內( ST2中的是),則會進行差異訊號選擇程序。 φ 若光碟裝置的控制部分35已決定出欲處理的光碟所 需的差異訊號選擇程序(ST2中的是),則會依據管理資 訊中所包含的預製凹洞極性資訊,而決定出欲處理的光碟 之第一與第二記錄層中的預製凹洞是否具有相同極性( ST3 )。 若光碟裝置的控制部分35已決定出欲處理的光碟之 第一與第二記錄層中的預製凹洞具有相同極性(ST3中的 是)’則會選擇差異訊號S2(ST5)。依據差異訊號S2, 可偵測及重製出預製凹洞(S T7 )。若光碟裝置的控制部 -19- (17) (17)1343569 分35已決定出欲處理的光碟之第一記錄層中的預製凹洞 之極性與第二記錄層中的預製凹洞之極性不同(ST3中的 否),則會依據管理資訊中所包含的記錄層識別資訊,而 決定出欲處理第一記錄層與第二記錄層中的那一層(ST4 )。若光碟裝置的控制部分35已決定出欲處理第一記錄 層(ST4中的否),則會選擇差異訊號S2 ( ST5 )。依據 差異訊號S2,可偵測及重製出預製凹洞(ST7 )。若光碟 裝置的控制部分35已決定出欲處理第二記錄層(ST4中 的是),則會選擇差異訊號S3 ( ST6 )»依據差異訊號S3 ,可偵測及重製出預製凹洞(S T7 )。 在此實施例之欲處理的光碟中,第一記錄層1的軌道 成螺旋形,以從碟片的內側往外側循軌,而第二記錄層2 的軌道成螺旋形,以從碟片的外側往內側循軌。在相同極 性光碟的第一記錄層1中,溝槽軌道G的位址係從溝槽軌 道G外側的陸面軌道L中之預製凹洞取得。在也是相同極 性光碟的第二記錄層2中,陸面軌道L的位址係從陸面軌 道L外側的溝槽軌道G中之預製凹洞取得。反之,在不同 極性光碟的第一記錄層1中’溝槽軌道G的位址係從溝槽 轨道G外側的陸面軌道L中之預製凹洞取得。在第二記錄 層2中,陸面軌道L的位址係從陸面軌道L內側的溝槽軌 道G中之預製凹洞取得。 此實施例的光碟裝置係依據從光碟中所取得的凹洞極 性資訊及記錄層識別資訊,而改變預製凹洞偵測方法。這 均可從相同極性光碟及不同極性光碟中,得到正確預製凹 -20- (18) 1343569 洞訊號及正確位址。 雖然在此實施例中,來自直流耦合放大器H4的輸出 已藉由極性反相器IV而使極性反相,但是本發明不受限 於此。例如,直流耦合放大器Η 4之輸入訊號的極性可藉 由選擇器開關而改變。 雖然在此實施例中,已說明決定是否將目標軌道的內 緣側上之軌道中的預製凹洞重製爲位址,或將目標軌道的 φ 外緣側上之軌道中的預製凹洞重製爲位址之預製凹洞偵測 方法,但是本發明不受限於此預製凹洞偵測方法。例如, 在近來已進展爲形成標準之HD-DVD (包括HD-DVD-R及 HD-DVD-RW)中’ $九道擺動係用來取代預製凹洞。在軌 道擺動中,位址係使用相位調變而反射。亦即,本發明可 應用於決定是否將目標軌道的內綠側上之軌道擺動重製爲 位址’或將目標軌道的外緣側上之軌道擺動重製爲位址之 軌道擺動偵測方法。 φ 雖然已說明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但是這些實施例僅 藉由例子而顯示’並且不意欲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更確切 地說,在此所述的新穎方法及系統可以其他變化的形式實 施:再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之下,可以在此所述的 方法及系統的形式進行各種省略 '替代及改變《後附的申 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係意謂涵蓋落於本發明的範圍及精神 內之此種形式或修飾。 【圖式簡單說明】 -21 - (19) 1343569 實施本發明的各種特性之一般架構現在將參考圖式做 說明。圖式及相關的說明係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而 非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圖1係槪要地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具有複數 個記錄層的光碟之配置; 圖2係根據此實施例之具有複數個記錄層的光碟之槪 要截面圖; φ 圖3係根據此實施例之具有複數個記錄層的光碟之第 一記錄層的上視圖; 圖4係根據此實施例的光碟之第二記錄層的上視圖; 圖5係槪要地顯示根據此實施例的光碟裝置之配置; 圖6係顯示根據此實施例之構成圖5的光碟裝置中之 光偵測器的四象限光偵測器; 圖7係顯示根據此實施例之圖5的光碟裝置中之訊號 處理電路; φ 圖8係顯示由於藉由根據此實施例之圖5的光碟裝置 所進行的選擇而得到的差異訊號(預製凹洞訊號):以及 圖9係幫助解釋選擇根據此實施例之圖5的光碟裝置 中之差異訊號的程序(以凹洞偵測方法)之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第一記錄層 2 :第二記錄層 ' A ’·管理資訊儲存區 •22- (20) (20)1343569 A 1 :區域 A2 :區域 L :陸面軌道 G :溝槽軌道 P :預製凹洞 1 〇 :光學讀取頭 1 1 :雷射 1 2 :準直透鏡 1 3 :極化光束分離器 1 4 : 1/4波長板 1 5 :物鏡 16 :聚光透鏡 1 7 :光偵測器 21 :調變電路 22 :記錄與重製控制部分 2 3 :雷射控制電路 24:訊號處理電路 25 :解調電路 2 6 :致動器 3 2 :聚焦控制電路 3 4 :循軌控制電路 3 5 :控制部分 Η 1 :直流耦合放大器 Η2:直流耦合放大器 -23- (21) (21)1343569 H3:直流耦合放大器 H4 :直流耦合放大器 IV :極性反相器 1 a :訊號 1 b :訊號 1 c :訊號 I d .訊號 II :總和訊號 12 :總和訊號 S 1 :總和訊號 52 :差異訊號 53 :差異訊號
-24-
Claims (1)
- (1) 1343569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光碟,包括: 桌一與采一記錄層,在每一層中,第一 IH第二 交替地從內緣朝向外緣而形成,該第一記錄層的該 道具有凹洞’該凹洞代表與該第—記錄層的該第一 內圓周相鄰之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之位址, 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具有凹洞,該凹洞代表與該第 % 層的該第二軌道之內圓周相鄰之該第二記錄層的該 道之位址’而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及該第二 的該第一軌道係可記錄代表不同資料型式的標記之 第一區,記錄凹洞極性資訊,該凹洞極性資訊 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中之代表與該第一記錄層 ~軌道之內圓周相鄰之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 的該凹洞,以及表示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中 與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之內圓周相鄰之該第 φ 層的該第一軌道之位址的該凹洞;以及 第二區,記錄有記錄層識別資訊’以識別該第 二記錄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碟’其中 該第一軌道係陸面軌道,以及 該第二軌道係溝槽軌道。 3. 一種光碟,包括: 第一與第二記錄層,在每一層中,第一與第二 '交替地從內緣朝向外緣而形成,該第一記錄層的該 軌道係 第一軌 軌道之 該第二 二記錄 第一軌 記錄層 仇道; 表示該 的該第 之位址 之代表 二記錄 一與第 軌道係 第一軌 -25- (2) (2)1343569 道具有凹洞’該凹涧代表與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之 內圓周相鄰之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之位址,該第二 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具有凹洞,該凹洞代表與該第二記錄 層的該第二軌道之外圓周相鄰之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一軌 道之位址,而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及該第二記錄層 的該第一軌道係可記錄代表不同資料型式的標記之軌道: 第一區,記錄凹洞極性資訊,該凹洞極性資訊表示該 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中之代表與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 一軌道之內圓周相鄰之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之位址 的該凹洞,以及表示與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中之代 表與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之外圓周相鄰之該第二記 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之位址的該凹洞;以及 第二區,記錄有記錄層識別資訊,以識別該第一與第 二記錄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光碟,其中 該第一軌道係陸面軌道,以及 該第二軌道係溝槽軌道。 5. 一種光碟裝置,用以處理光碟,該光碟具有第一 與第二記錄層,在每一層中,第一與第二軌道係交替地從 內緣朝向外緣而形成,該光碟裝置包括: 偵測單元,配置來偵測來自一光碟的反射光,其中代 表位址的凹洞係記錄於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中,代 表位址的凹洞係記錄於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中,而 代表不同資料型式的標記可記錄於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 -26- (3) 1343569 軌道及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中; 決定單元,配置來依據包含於該偵測單元所偵測出的 該反射光中所反射的資訊中之表示該凹洞的極性之凹洞極 性資訊,以及根據識別該第一與第二記錄層之記錄層的識 別資訊,決定出偵測該第一與第二記錄層中的該凹洞之方 法;以及 重製單元,配置來藉由該決定單元所決定出的該偵測 φ 方法,而從該第一與第二記錄層中的該凹洞重製出位址。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光碟裝置,其中該重製 單元包括: 第一重製單元,配置來重製與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 軌道之外圓周相鄰之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中之該凹 洞,以及與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之外圓周相鄰之該 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中之該凹洞,以及 第二重製單元,配置來重製與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 φ 軌道之內圓周相鄰之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中之該凹 洞,以及與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之內圓周相鄰之該 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中之該凹洞,以及 依據表示該第一與第二記錄層中的該凹洞具有相同極 性之該極性資訊,而重製出與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 之外圓周相鄰之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中之該凹洞’ 以及與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之外圓周相鄰之該第二 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中之該凹洞。 '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光碟裝置’其中該重製 -27- (4) (4)1343569 單元包括: 第一重製單元,配置來重製與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 軌道之外圓周相鄰之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中之該凹 洞’以及與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之外圓周相鄰之該 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中之該凹洞,以及 第二重製單元,配置來重製與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 軌道之內圓周相鄰之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中之該凹 洞,以及與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之內圓周相鄰之該 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中之該凹洞,以及 依據表示該第一記錄層中的該凹洞之該極性係與該第 二記錄層中的該凹洞之該極性不同之該極性資訊,而重製 出與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之外圓周相鄰之該第一記 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中之該凹洞,以及與該第二記錄層的該 第一軌道之內圓周相鄰之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中之 該凹洞。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光碟裝置,其中 該第一軌道係陸面軌道,以及 該第二軌道係溝槽軌道。 9. 一種光碟處理方法,用以處理光碟,該光碟具有 第一與第二記錄層,在每一層中,第一與第二軌道係交替 地從內緣朝向外緣而形成,該光碟處理方法包括: 偵測來自一光碟的反射光,在該光碟中,代表位址的 凹洞係記錄於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中,代表位址的 凹洞係記錄於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中,而代表不同 -28- (5) (5)1343569 資料型式的標記可記錄於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及該 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中;以及 依據包含於該偵測出的反射光中所反射的資訊中之表 示該凹洞的極性之凹洞極性資訊,以及根據識別該第一與 第二記錄層之記錄層識別資訊,決定出偵測該第一與第二 記錄層中的該凹洞之方法,並且藉由該決定出的偵測方法 ,而從該第一與第二記錄層中的該凹洞重製出位址。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光碟處理方法,更包括 依據表示該第一與第二記錄層中的該凹洞具有相同極 性之極性資訊,而重製出與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之 外圓周相鄰之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中之該凹洞,以 及與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之外圓周相鄰之該第二記 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中之該凹洞。 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光碟處理方法,更包括 依據表示該第一記錄層中的該凹洞之該極性係與該第 二記錄層中的該凹洞之該極性不同之該極性資訊,而重製 出與該第一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之外圓周相鄰之該第一記 錄層的該第一軌道中之該凹洞,以及與該第二記錄層的該 第一軌道之內圓周相鄰之該第二記錄層的該第二軌道中之 該凹洞。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光碟處理方法,其中 該第一軌道係陸面軌道’以及 -29- 1343569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53330A JP4504227B2 (ja) | 2005-02-28 | 2005-02-28 |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処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639820A TW200639820A (en) | 2006-11-16 |
TWI343569B true TWI343569B (en) | 2011-06-11 |
Family
ID=36499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5104942A TWI343569B (en) | 2005-02-28 | 2006-02-14 | Optical disk, optical disk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k processing method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60193243A1 (zh) |
EP (1) | EP1696438B1 (zh) |
JP (1) | JP4504227B2 (zh) |
KR (1) | KR100697791B1 (zh) |
CN (1) | CN100437762C (zh) |
BR (1) | BRPI0600512A (zh) |
RU (1) | RU2310927C1 (zh) |
TW (1) | TWI343569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64619A (en) * | 1995-04-07 | 1998-06-0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two separate recording layers |
US6538963B1 (en) * | 1996-06-04 | 2003-03-25 | Lg Electronics Inc. | Optical disk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thereof |
DE69738507T2 (de) * | 1996-07-10 | 2008-06-12 | Hitachi, Ltd.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Datenzugriff für einen optischen Plattenspieler |
DE60044732D1 (de) * | 1999-04-08 | 2010-09-02 | Pioneer Corp | Verfahr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ischen Aufzeichnungsmediums und optisches Aufzeichnungsmedium |
JP2000298883A (ja) * | 1999-04-13 | 2000-10-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光ディスク |
KR100737719B1 (ko) * | 2000-01-24 | 2007-07-11 |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광 기록 매체, 광 재생 장치, 및 광 재생 방법 |
JP2002025098A (ja) * | 2000-07-07 | 2002-01-25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JP3748213B2 (ja) * | 2001-03-21 | 2006-02-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記録再生方法ならびに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4148396B2 (ja) * | 2002-04-19 | 2008-09-1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4247024A (ja) * | 2002-12-20 | 2004-09-02 |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 光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記録再生方法 |
JP2005044410A (ja) * | 2003-07-24 | 2005-02-17 | Ricoh Co Ltd | 情報記録媒体、アクセス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並びに光ディスク装置 |
-
2005
- 2005-02-28 JP JP2005053330A patent/JP450422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2-14 TW TW095104942A patent/TWI34356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2-16 EP EP06110025.1A patent/EP169643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2-22 RU RU2006105529/28A patent/RU2310927C1/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2-22 KR KR1020060017053A patent/KR10069779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2-24 BR BRPI0600512-8A patent/BRPI0600512A/pt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06-02-27 US US11/362,147 patent/US2006019324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02-28 CN CNB2006100582652A patent/CN10043776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696438B1 (en) | 2014-05-07 |
US20060193243A1 (en) | 2006-08-31 |
TW200639820A (en) | 2006-11-16 |
CN100437762C (zh) | 2008-11-26 |
EP1696438A1 (en) | 2006-08-30 |
KR20060095466A (ko) | 2006-08-31 |
RU2310927C1 (ru) | 2007-11-20 |
JP2006236523A (ja) | 2006-09-07 |
JP4504227B2 (ja) | 2010-07-14 |
BRPI0600512A (pt) | 2006-10-24 |
KR100697791B1 (ko) | 2007-03-21 |
CN1828733A (zh) | 2006-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55653B (zh) | ||
TW501114B (en) | Information record medium | |
JP2002352469A (ja) | 多層情報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
WO2007055107A1 (ja) | 多層ディスク及びその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
TWI277073B (en) | Method for recording in optical disk, and optical disk | |
JP4847864B2 (ja) | 光ディスク判別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
US7791997B2 (en)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 |
JP2006040446A (ja) | 光ディスク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 |
US20030095487A1 (en) | Type distinction method of optical disk an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using the method | |
WO2011125157A1 (ja) |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 |
TWI343569B (en) | Optical disk, optical disk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k processing method | |
JP2006019019A (ja) | 光記録再生装置 | |
US7704580B2 (en)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 |
JP2011159378A (ja) | 光学ドライブ装置 | |
WO2011128985A1 (ja) |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 |
US20090129220A1 (en)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information recording | |
JP2002260239A (ja) |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原盤露光装置 | |
JP3561245B2 (ja) |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 | |
US20060062134A1 (en) | Optical storage medium and recording/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
JP2006040445A (ja) | 光ディスク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 |
JP2009129497A (ja) | 最適記録パワー設定方法、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
JP2008299954A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JP2006269021A (ja) | 光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 |
JP2006269022A (ja) | 光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 |
JP2008135111A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