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6418B - A rectangular helical cage forming device and the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A rectangular helical cage forming device and the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6418B
TWI306418B TW96114154A TW96114154A TWI306418B TW I306418 B TWI306418 B TW I306418B TW 96114154 A TW96114154 A TW 96114154A TW 96114154 A TW96114154 A TW 96114154A TW I306418 B TWI306418 B TW I3064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b
screw
forming
reinforcing bar
squa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14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41957A (en
Inventor
Yan-Liang Yin
Original Assignee
Ruentex Eng & Const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entex Eng & Constr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entex Eng & Constr Co Ltd
Priority to TW96114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06418B/zh
Publication of TW200841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1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6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6418B/zh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Description

130641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螺方箍成形裝置及其成形方法;具體 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螺方箍生產裝置,供有效率地形成 螺方箍。 【先前技術】 .隨考各式建築物對結構強度要求的提高,由螺旋鋼筋組 成之架所此供之设§十強度已為現今工程界結構設計所 重視。所明螺旋狀捕助係指以彎成連續螺旋體之螺旋鋼筋做 為與主筋搭配之箍筋,具有固定主筋位置及提供剪力強度之 功效。螺旋鋼筋之斷面形狀可視實際設計而調整,較常見的 有圓形及矩形。除了廣泛的被使用作為樑柱等結構的箍筋 外’在某些大型或特殊設計的樑柱結構中,亦會將螺旋鋼筋 作為骨社縣油骨配合使帛;制是在賴結構中,螺 旋鋼筋更是被大量的應用。 傳統上螺旋鋪之製造方式多為細彎筋器,將直線鋼 筋漸次彎成沒有間距之鋼筋螺圈,再由鋼筋螺圈之頭尾以機 具拉開以產生間距。此-生產方式之鱗與_控制均有改 善之空間。在使用螺旋鋼筋作為骨架主體的設計結構中,則 會進-步使用人力綁紫或是點焊之方式設置點筋於螺旋鋼 筋之側邊,以形成螺旋狀鋼筋籠,除耗費較多的人力 間’在螺旋鋪使用絲日益增加之情況下,亦較不符;效 6 1306418 益。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螺方箍成形裝置,供有 效率地製成螺方箍。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螺方箍成形裝置,可取 代以往將直線鋼筋漸次彎成沒有間距之鋼筋螺圈,再由鋼筋 螺圈之頭尾以機具拉開以產生間距之施作方式。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螺方箍成形裝置,具有 節省時間、人力、成本費用之優點,可提高生產力並降低成 本。 本發明之螺方箍成形裝置包含中心旋動部,第一旋動 部’複數軸向纏筋部以及f筋裝置。中心旋動部係與第一旋 動部亚列設置’具有人筋側及複絲幢筋部環繞設置於 心旋動部之周邊,其中每—軸向纏筋部係與第—旋動部可分 離地相連’且第-旋動部可沿軸向相對中心旋動部移動,彎 =則:置於入筋侧,包含定位部及壓筋部,當鋼筋自入 :伸入中錢動部,定位部妓鋼紅_部相對定位部 移動壓制_職彎折部,料部藉巾動 而與軸向纏筋部扣合。 動_轉之f動 本發明同時提供-種螺方箍之成形方法,包含以下步 I3〇64i8 驟:首先伸v鋼筋至-螺城成職置,射該螺方猶成 形裝置包含-中心旋動部及複數軸向纏筋部,該中心旋動部 具有一入筋侧供該鋼筋輸入,該複數軸向纏筋部環繞設置^ 該中心旋動部之i邊;接著於—特定位置以置彎 曲該鋼筋形成一彎折部;隨後藉該中心旋動部之轉動,帶動 該彎折部扣合該袖向纏筋部;最後形成該螺方箍並卸載之。 【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螺方箍成形裝置,供有效率地製成螺方 箍。本發明之螺方箍成形裝置較佳係用於取代以往將直線鋼 筋漸次彎成沒有間距之鋼筋螺圈,再由鋼筋螺圈之頭尾以機 具拉開以產生間距之施作方式。本發明螺方箍成形裝置所形 成之螺方箍,較佳係用於營造業、建築業、交通道路工程^ 水產工程等等之鋼筋水泥結構。然而在不同實施例中,本發 明之螺方箍亦可應用作為建築物之箍筋結構例如版狀樓層 結構或螺箍筋複合結構,或是建築物之其他結構單元之用。 如圖1所示,本發明之螺方箍成形裝置較佳係用於生產 具有複數螺距之螺方箍100。如圖1之較佳實施例所示,本 發明之螺方箍成形裝置200包含中心旋動部230,第一旋動 部210,複數軸向纏筋部233以及彎筋裝置400,其中第一 旋動部210具有入筋側232,設置有彎筋裝置400。當鋼筋 5〇〇自入筋侧232伸入中心旋動部230,彎筋裝置4〇〇壓制 8 1306418
鋼筋500並藉中心旋動部23〇旋轉之帶動而與軸向纏筋部 233扣合。如圖1所示’在此較佳實施例中,第一旋動部21〇 與中心疑動部230係並列設置,且第一旋動部21〇較佳係以 可沿軸向900相對中心旋動部23〇向外位移。在如圖丨所示 之較佳實施例中,複數軸向纏筋部233係環繞設置於中心旋 動部23〇之周邊234,且每一軸向纏筋部233與第一旋動部 210可分離地相連。細在不同實施例中,複數轴向纏筋部 233亦可環繞設置於第一旋動部21〇之周邊,且每一轴向縷 筋部233與中心旋動部230可分離地相連。 如圖1之較佳實施例所示,螺方箍成形裝置200較佳另 包含第二旋動部220。在如圖}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二旋動 部22〇較佳係相對於中心旋動部23〇與第一旋動部加設置 :中、叙動# 230之不同側’並與每—輛向纏筋部可分 離地相連。在此較佳實施例中,第二旋動部咖與中心旋動 部230及第-旋動部2_以可沿軸向與第一旋動部· 同少位移之方式亚列設置,因^在此實施例巾,當第二旋動 2:::第一旋動部210沿軸向_同步位移’第二旋動部 挪與中心旋動部23G間之距離,將因第—旋動部21〇 外位移而縮短。 7 、:自及:2所示,中心旋她^ f槽自細延伸至周邊234,該些軸向纏筋部233可押 ^多動地設置於十字形溝槽231内。細林同實施例中, 中心旋動部230亦可包含如放射狀溝槽或其他可供轴向縷 9 1306418 :;Γ=溝槽型式。如圖1及圖2之較佳實施例 筋;丄Γ 具有十字形溝槽211,失置轴向缠 :舆:心旋動部230之十字形溝槽231同步轉動。如 圖1所不’第二旋動部22G較佳亦具有 中心旋動部230之十字a丨,與 形溝槽2Π同步圖=及第一旋動部210之十字 佳另包含推靜1 ^ ’螺纖職置較 ^3推進裝置設置於第— 所示,推進裝置3。。較 於置在芈― "^疋動部230及第二旋動部220 :動第平面之同—滑執(未標示)上,當推進裝置300 ^動部210於滑軌(未標示)之軸向_上相對中心 =。向外位移,第一旋動部21。連動該些設置於第— 躲1 轴向纏筋部233穿過中心旋動部230之十字形 =Γ執(未標示)之轴向_上同步移動。然而二 動第二於❺推進裝置亦可設置於第二旋動部220,推 ^ ^ 21_〇連動該些軸向纏筋部233沿軸向900位 圖1所示之較佳實施例中,當第一旋動 1〇為 進之帶動,f筋裝置伽漸次壓制鋼筋500扣合每 一軸向纏筋部233 士、θ 士、& 如 3以形成具有複數螺距之螺方箍1〇〇。 另包含2之較佳實施例所示,螺方箍成形裝置200 ⑽,供推進:筋=,鋼筋輸出裝置6〇°具有驅動輪盤 、,肋 圖1及圖2所示,螺方箍成形裝置 10 1306418
—推進部810與第二推進部82〇彼此夾置鋼 肋,避免鋼_長度過長而產生過大之曲度。如圖1及圖2 軾佳實施例所示,推進輔助裝置8〇〇設置於鋼筋整直器· 2〇〇較佳另包含鋼筋整直器7〇〇與推進辅助裝置_設 鋼筋輸出裳置_與中心旋動部23G之間。鍾敕古吳 ”中:旋動23〇間之間隔位置,第二推進部㈣具有二縱 向滾筒8=1失—可容鋼筋通過之間隙設置於第二推進部 820上,第一推進部810具有入筋部811供挾持鋼筋500並 進一步提供輔助之推進力。 圖3a至圖3e所示為本發明螺方箍成形裝置2〇〇之彎筋裝 置400配合第一旋動部训之軸向位移,漸次壓制鋼筋5〇0 扣合每一軸向纏筋部233以形成螺方箍1〇〇之作動圖。如圖 3a之較佳實施例所示,彎筋裝置4〇〇設置於中心旋動部 之入筋侧232’包含定位部41〇及壓筋部420。如圖3a所示, 壓筋部420較佳係與鉛直面夾一角度,並可沿此角度移動地 没置於入筋側232以壓制鋼筋5〇〇。在此較佳實施例中,壓 筋部420係相對設置於入筋侧232上方,沿一角度向下壓制 鋼筋500。然而在不同實施例中,當中心旋動部23〇係沿逆 時針方向轉動’壓筋部420亦可相對設置於入筋侧232下 方’沿一角度向上壓制鋼筋500。 如圖3b及圖3c之較佳實施例所示,當鋼筋500自入筋側 232伸入中心旋動部230,定位部41〇夾置鋼筋500且壓筋 11 1306418 部420相對定位部41〇移動壓制鋼筋5〇〇形成彎折部5i〇。 ,圖%所示之較佳實施例中,當鋼筋5〇〇受壓筋部420之 壓制而產生曲度’第一推進部810底部連結之升降裝置同步 向下位移以避免鋼筋5〇〇之曲度過大。如圖3b及圖3c所示, 其中定位部410較佳係包含伸縮上部411及底座412共同夾 • 置鋼筋500,當藶筋部420壓制鋼筋500形成彎折部51〇, 申‘上;^卩411向上收縮,同時底座々I]向内滑移,以釋放彎 _ 折4 510。此時中心旋動部23G尚未轉動,環燒設置於其上 之軸向纏筋部233亦維持於原來之第卜2、3、4號位置, 如圖3b及圖3c所示。在此較佳實施例中,當底座412向内 滑^釋放彎折部51G,彎折部別藉中心旋動部23〇旋轉 =帶動而與軸向纏筋部233扣合,此時環繞中心旋動部23〇 设置之軸向纏筋部233則旋轉至第4小2、3號位置,如 ,3d及圖3e所示。在圖3e所示之實施例中,當彎折部_ • 藉中心旋動部230之旋轉帶動而漸漸扣合至軸向纏筋部 如,軸向纏筋部233受第一旋動部21〇軸向位移之牽引而 使彎折部M0彼此間形成一螺距1(n,如此反覆施作前述程 序將形成具有複數螺距101之螺方箍1〇〇。 圖4a至圖4d所示為本發明螺方箍成形裝置2〇〇形成之螺 方箍100,自螺方箱成形裝置2〇〇卸載之作動圖。如圖知及 圖4b之較佳實施例所示,當螺方籍1〇〇成形後,夹置於中 旋動4 230 +予型溝槽231之軸向纏筋部233沿徑向移 動,且夾置於第-旋動部210十字型溝槽211與第二旋動部 12 1306418 - 220十字型溝槽221之軸向纏筋部233沿徑向同步位移,以 鬆放螺方箍1〇〇。如圖4c及圖4d之較佳實施例所示,當軸 向纏筋部233沿徑向位移向内鬆放螺方箍1〇〇,第一旋動部 210向外遠離中心旋動部230而與該些軸向纏筋部^ 離,同時第二旋動部220夾置轴向纏筋部233遠離中心旋動 部230以卸載螺方箱100。如圖4d所示,螺方箱成形裝置 2〇〇較佳另包含升降板240供承載螺方箍1〇〇,當螺方箍1〇〇 • 《形至所需之尺寸及長度,現場監工施作人員可截斷鋼筋 5〇〇,並控制該些轴向纏筋部233向内縮放以卸載螺方|4 100。當螺方箍100脫離該些軸向纏筋部233,升降板24〇上 升以承托螺方箍100。 本發明畴提供-種螺_成形方法。圖5所示為本發 明螺方箍成形方法之步驟流程圖。如圖5所示,首先進行^ 驟910 ’伸人-鋼筋至螺成形裝置,其中螺方箍成& 置包含巾^麟部及複躲峨筋部,巾錢動部具有入筋 侧供鋼筋輸入,複數軸向纏筋部環繞設置於中心旋動部之周 邊:接著進行步驟92G,於特定位置以f筋裝置f曲鋼筋形 成幫折部。此處所言之特定位置,係指利用推進裝置帶動該 些軸向纏筋部遠離巾心旋動部,啊彎筋裝置漸次壓制鋼筋 以形成複數個彎折部。前述之,彎折部形成步驟進—步包 含於入筋侧釋放彎折部’使f折部射心_部之帶動^ 合軸向纏筋部。在此較佳實施例中,當彎折部51〇藉中颂 動部230旋轉之帶動而與轴向纏筋部233扣合,此時轴向纏 13 1306418 筋°卩233 /;σ中心旋動部之12點鐘、3點鐘、6點鐘、9點鐘 方向位置漸次轉動。 姚最後則進行步輝930及步驟940,藉中心旋動部之轉動, 帶=彎折部扣合細纏筋部,⑽·方箍並純之。前述 之4折4扣合步驟另包含沿一間距產生方向漸次推進轴向 、廬筋°卩產生複數螺距,並進一步包含配合鋼筋之伸入,同步 推進轴向纏筋部。前述之卸載步驟則進 一步包含徑向移動該
些軸向纏筋部以卸綱絲,而後鬆放並退出該絲向纏筋 部以卸載螺方箍。 本發明已由上述相關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實施例 僅為實施本發明之範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之實施例並 未限制本發明之範圍。相反地,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 及範圍之修改及均等設置均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所示為本發明螺方箍成形裝置之組合立體圖; 圖2所示為本發明螺方箍成形裝置之侧視圖; 圖3a所示為本發明螺方箍成形裝置中心旋動部之局部放大 圖; ° " 圖3b所示為本發明螺方箍成形裝置中心旋動部之作動圖; 圖3c所示為本發明螺方箍成形裝置中心旋動部之作動圖; 14 1306418 圖d所示為本發明螺方箍成形裝置中心旋動部之作動圖; 因e所示為本發明螺方箍成形裝置中心旋動部之作動圖; 斤示為本發明螺方捕成开》裝置卸載螺方籀之示意圖; 圖4b所示為本發a_^||成形裝置卸載螺料帛之作動圖; 圖如所示為本發明螺方箍成形裝置卸載螺方箍之作動圖·’ 圖4d所示為本發明螺方箍成形裝置卸載螺方箍之作動圖’· 圖5所示為本發明螺方箍成形方法之步驟流程圖。 ’
15 1306418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螺方箍 101螺距 200螺方箍成形裝置 210第一旋動部 211十字形溝槽 220第二旋動部 221十字形溝槽 230中心旋動部 231十字形溝槽 232入筋侧 233轴向纏筋部 234中心旋動部周邊 240升降板 300推進裝置 400彎筋裝置 410定位部 411伸縮上部 412底座 420壓筋部 500鋼筋 510彎折部 600鋼筋輸出裝置 1306418 610驅動輪盤 700鋼筋整直器 800推進輔助裝置 810第一推進部 811入筋部 820第二推進部 821縱向滾筒 900軸向

Claims (1)

  1. 十、申請專利範園: 種累方H成树置,供生產具有複數螺距之—螺, 包含: 一中心旋動部’具有-入筋侧; 第方走動。P ’與該中心旋動部並列設置,係可沿軸向 相對該中心旋動部移動; 一複絲向雜部,環繞設置於該巾心贿部之一周邊, 母該軸向纏肋部係與該第一旋動部可分離地相連;以及 f肋裝置’设置於該人細,該彎歸置包含一定位 =及^筋部,其中當—鋼筋自該人筋側伸人該中心旋動 制2枝"卩夾置軸筋且·筋部姆該定位部移動壓 ^鋼筋形成—f折部,該彎折部藉該中 /動而與該軸向纏筋部扣合。 疋轉之 鲁 申:專利域第〗項所述之螺絲成職置,另包含— 第"_卩_则中,部與該第 縷、T置亥中心旋動部之不同侧,並與每-該輛向 及:第也相連,其中該第二旋動部與該中心旋動部 步移動。亚列設置,並與該第—旋動部沿軸向同 3. 利,第1項所述之螺方箱成形裝置,另包含〜 部,其h推進裝置連動^ ^式置於5亥弟一旋動 部沿雜向位移, = 移β肋破置漸次塵制該鋼筋形成複數個 18 ^06418 ::扣合每-該軸向纏筋部以形成具有複數螺距之該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螺方箍成形裝置, 方疋動部具有一十字形溝槽自軸心延伸至該周邊了 = 5向縷㈣可徑向移祕設置於該十字形溝槽Θ。^―由 如申叫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螺方箍成形裝置,
    6 十字形溝槽侧心旋動部;字 如=清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螺方箍成形裝置,其中 二旋動部亦具有—十字形溝槽,與該中心旋動部二一 形溝槽同步轉動。 千 7·如申,專_圍第3項所述之螺方箍成形裝置,其中當該 螺方姬成形後’該些轴向纏筋部與該第一旋動部分離 載該螺方箍。 p
    如申响專利細第7項所述之螺方箍成形裝置,人一 升降板供承载該螺方箍。 3 9.如申請專職圍第丨截述之螺方箍成形裝置,其中該壓 筋部係與垂錢—纽,可沿該缝鶴地設置於該^ 側以壓制該鋼筋。 肋 1〇.如申轉概圍第1項所述之螺方箍成形裝置,其中該 定位部包含-伸縮上部及一底座共同夾置該鋼筋,當該^ 筋部壓制該鋼筋形成該彎折部,該伸縮上部向上收縮,同 時該底座向内滑移,崎放該f折部與該麵纏筋部扣 19 1306418 合0 ι·如申明專概圍第丨酬述之螺方軸 出装置,該鋼筋輸出裝置具有-驅動輪盤: 進该鋼助。 泛如申,專利範圍第丨丨項所述之螺方軸形裝置,另包含 一鋼筋整直器設置於該鋼筋輸出裝置與該中心旋動部之 間’供校直該鋼筋。 鲁 13.如巾請專利範圍第u項所述之螺方箍成形裝置,另包含 一推進輔助裝置設置於該鋼直_該巾錢動部之 間,該推輔助裝置具有—第_推進部及—第二推進部彼 «隔設置’該第二推進部具有二縱向滾筒夾—可容該鋼 舰過之卩猶設置於郷二推進部上,該第—推進部具有 一入筋部供挾持該鋼筋並進一步提供辅助之推進力。 R -種螺方箍成形方法’供形成—螺方箍,該螺方箍成形 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秦伸入一鋼筋至一螺方箍成形裝置,其中該螺方箍成形裝 置包含一中心旋動部及複數軸向纏筋部,該中心旋動部具 有/入筋侧供該鋼筋輸入’該複數軸向纏筋部環繞設置於 該中心旋動部之一周邊; 於/特定位置以一彎筋裝置彎曲該鋼筋形成—彎折部; 藉該中心旋動部之轉動,帶動該彎折部扣合該軸向纏筋 部,·以及 形成該螺方補並卸裁之。 20 1306418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成形方法,另包含沿一間 距產生方向漸次推進該軸向纏筋部產生複數螺距。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成形方法,進一步包含配 合該鋼筋之伸入’同步推進該軸向纏筋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成形方法,其中該彎折部 形成步驟包含於該入筋侧夾置該鋼筋並藉一壓筋部壓制 之以形成該彎折部。 •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成形方法,其中該彎折部 形成步驟包含於該入筋側釋放該彎折部,使該彎折部藉該 中心旋動部之帶動,扣合該軸向纏筋部。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成形方法,其中該卸載步 驟包含鬆放並退出該些軸向纏筋部以卸載該螺方箱。 2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成形方法,其中該诚步 驟包含向移動該些軸向纏筋部以卸載該螺方箍。
    21
TW96114154A 2007-04-20 2007-04-20 A rectangular helical cage forming device and the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TWI306418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14154A TWI306418B (en) 2007-04-20 2007-04-20 A rectangular helical cage forming device and the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14154A TWI306418B (en) 2007-04-20 2007-04-20 A rectangular helical cage forming device and the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1957A TW200841957A (en) 2008-11-01
TWI306418B true TWI306418B (en) 2009-02-21

Family

ID=44821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14154A TWI306418B (en) 2007-04-20 2007-04-20 A rectangular helical cage forming device and the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064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2250B (zh) * 2010-09-20 2012-07-04 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数控方型钢筋笼成型机的主筋位置自动调整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1957A (en) 2008-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279478A (ja) 角型螺旋箍成形装置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WO2010135230A1 (en) Concrete forming system
TWI306418B (en) A rectangular helical cage forming device and the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US3023475A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restressed structural units
CN105821773A (zh) 预制t梁负弯矩钢绞线电动穿束装置
ITMI20110273A1 (it)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bracci in materiale composito per la distribuzione di calcestruzzo e braccio cosi' ottenuto
KR101946976B1 (ko) 이중복합 용접철근을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기둥의 시공방법
US8915046B2 (en) Reinforcement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202767370U (zh) 剪力墙钢筋定位框夹具
JP2009180010A (ja) 鉄筋の結束方法及び装置
TW200530464A (en) Threaded deformed reinforcing bar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bar
JP6329260B2 (ja) 巻癖形成装置
JPH07111080B2 (ja) 高強度繊維プリプレグによるコンクリ−ト柱状体の補強方法
CN213531384U (zh) 一种建筑用高质量钢筋笼焊接固定装置
KR20200011279A (ko) 철근 콘크리트 기둥의 횡방향 보강구조
CN104831921B (zh) 用于固定混凝土方形柱模板不需对拉杆的环形箍
KR101198068B1 (ko) 건설공사의 철근콘크리트 공종에서 철근의 겹친이음을대신하는 철근이음장치
TWI644006B (zh) 複合式螺旋鋼筋耐震強化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EP0515952A2 (d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Pfeilerverschalungen
CN109894546A (zh) 一种简便的钢筋调直工具
KR102089579B1 (ko) 철근 콘크리트 기둥의 횡방향 보강을 위한 철근 가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13353320B (zh) 钢管自动捆装方法
CN218170851U (zh) 混合配筋混凝土管桩非同步张拉装置
TWM535691U (zh) 自動綁紮機
CN215287653U (zh) 钢管捆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