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92726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92726B
TWI292726B TW093131162A TW93131162A TWI292726B TW I292726 B TWI292726 B TW I292726B TW 093131162 A TW093131162 A TW 093131162A TW 93131162 A TW93131162 A TW 93131162A TW I292726 B TWI292726 B TW I2927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nozzle row
axis direction
ejected
nozz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31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26326A (en
Inventor
Masayuki Tashiro
Mitsuru Kuribayashi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526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6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92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927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02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r electrode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91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s for the orientation or alignment of the layer to be deposit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40Thermal treatment, e.g. annealing in the presence of a solvent vapou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20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active layer in the devices, e.g. patterning
    • H10K71/231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active layer in the devices, e.g. patterning by etching of existing layers
    • H10K71/236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active layer in the devices, e.g. patterning by etching of existing layers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applying the etch liquid using an ink jet prin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Ink Jet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Nozzles (AREA)

Description

I292726 (υ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噴出液狀材料之噴出裝置與噴出方法, 更具體言之爲,在彩色濾光片基板、或矩陣狀顯示裝置 等被以週期性配置之區域塗敷液狀材料適用之噴出裝置 與噴出方法。 【先前技術】 使用液滴噴出裝置於畫素化區域塗敷材料之方法爲 習知者。例如,使用液滴噴出裝置形成彩色濾光片基板 之濾光片單元、或者於矩陣狀顯示裝置形成以矩陣狀配 置之發光部技術爲習知者(例如專利文獻1 )。 專利文獻1:特開2 003 - 1 2 73 43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應塗敷材料之多數個被噴出部之間距與液滴噴出裝 置之噴嘴間距不一致之情況下大多數存在。被噴出部例 如爲硬設置濾光片單元之部位。 因此,於習知液滴噴出裝置中,使噴頭(或者噴出 噴嘴並列方向)相對於被噴出部並列方向傾斜,以使2 個被噴出部間之距離與2個噴出噴嘴間之距離成爲一致 。但是,此構成中’當2個被噴出部間之距離因每一彩 色濾光片而不同時,需要依據每一彩色濾光片變更噴頭 -4 - (2) (2)1292726 之女裝角度。欲變更噴頭之安裝角度時,會產生重新製 造和噴頭對應之托架,以及將噴頭重新安裝於新托架等 之作業。 另外,當噴嘴數越多時噴出控制變爲越複雜。 本發明有鑑於上述問題,目的在於提供即使噴嘴數 增加情況下亦可以容易控制噴出的噴出裝置。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之噴出裝置,係具備:載置台;及N個噴頭, 係對於上述載置台可朝 Y軸方向相對移動、且和上述Y 軸方向相鄰接的N個噴頭。上述N個噴頭之各個,係具 有朝X軸方向延伸之第1噴嘴列及第2噴嘴列·,於上述 N個噴頭之各個,上述第1噴嘴列與上述第2噴嘴列間 之距離爲DA ;上述N個噴頭之中任一個噴頭之上述第2 噴嘴列,與和上述任一個噴頭鄰接之噴頭之上述第1噴 嘴列之間之距離爲上述D A之大略整數倍;N爲大於或等 於2之整數;上述X軸方向與上述Y軸方向互爲正交。 依上述特徵,藉由N個噴頭相對於載置台朝Y軸方 向相對移動,而於噴出週期之整數倍時間間隔使第1噴 嘴列與第2噴嘴列重疊於被噴出物,因此N個噴頭之全 部噴嘴列,係依據噴出週期之整數倍時間間隔、且以相 同相位重疊於載置台上之1個被噴出部。因此’對上述1 個被噴出部之液狀材料之噴出控制變爲容易。 較好是,上述載置台用於保持具有被噴出部之基體 -5- (3) (3)1292726 •’上述N個噴頭對於上述載置台係朝上述γ軸方向進行 相對移動’以使上述Ν個噴頭之其中任一之上述第1噴 嘴列與上述第2噴嘴列,可於噴出週期之大略整數倍之 時間間隔之每一間隔,進入上述被噴出部所對應區域之 同時,由對應之噴嘴噴出液狀材料。 依上述特徵,使Ν個噴頭對於載置台朝γ軸方向進 行相對移動,以使第1噴嘴列與第2噴嘴列依據噴出週 期之整數倍時間間隔重疊於被噴出物,因此Ν個噴頭之 全部噴嘴列,可依據噴出週期之整數倍時間間隔、且以 相同相位重疊於被噴出部。因此,噴出控制變爲容易。 較好是,上述載置台用於保持基體,該基體具有朝 Υ軸方向以特定間距並列的多數個被噴出部;上述Ν個 噴頭對於上述載置台係朝上述Υ軸方向進行相對移動, 以使上述Ν個噴頭之其中任一之上述第1噴嘴列與上述 第 2噴嘴列中之任一噴嘴列,可於噴出週期之大略整數 倍之時間間隔之每一間隔,進入上述多數個被噴出部之 各個所對應區域之同時,由對應之噴嘴噴出液狀材料。 依上述特徵,使Ν個噴頭對於載置台朝Υ軸方向進 行相對移動,以使某一噴頭之第1噴嘴列依據噴出週期 之整數倍時間間隔重疊於被噴出物’因此該噴頭之全部 噴嘴列,可依據噴出週期之整數倍時間間隔、且以相同 相位重疊於被噴出部。因此,噴出控制變爲容易。 某一態樣中,上述多數個被噴出部之各個之平面影 像,係由長邊與短邊所決定之大略矩形狀;上述載置台 -6 - (4) (4)1292726 係保持上述基體,以使上述長邊方向平行於上述X軸方 向之同時’使上述短邊方向平行於上述Y軸方向。 依上述特徵,同時重疊於被噴出部之噴嘴數變多, 因此即使N個噴頭之相對移動次數變少時,亦可將所要 體積之液狀材料塗敷於被噴出部。 又’某一態樣中,上述N個噴頭構成噴頭群;於上 述第1噴嘴列與上述第2噴嘴列中,多數個噴嘴被配置 成爲可使上述N個噴頭之各個之於上述X軸方向之噴嘴 間距設爲特定値,上述N個噴頭被配置成爲可使上述噴 頭群之於上述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設爲上述特定値之大 略1/N倍。 依上述特徵,使噴頭群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 亦即噴出裝置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係較各個噴頭 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短,因此,ON狀態噴嘴之間隔 可以設爲更精細。結果,即使不交換安裝角度時,亦可 針對多數個被噴出部以更多樣間距並類於X軸方向之基 體進行塗敷、掃描。 某一態樣中,相對於上述N個噴頭之其中一個之基 準噴嘴之X座標,其他之(N ])個噴嘴之基準噴嘴之X 座標,係無重疊地僅大略偏離上述特定値之j /N倍長度 ,其中j爲1至(N-1)之自然數。 依上述特徵,噴頭群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可設 爲各個噴頭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之1/N ° 本發明之塗敷方法,係使用噴出裝置的液狀材料之 (5) (5)1292726 塗敷方法,該噴出裝置爲具備N個噴頭之噴出裝置,上 述N個噴頭之各個係具有朝X軸方向延伸之第1噴嘴列 及第2噴嘴列,上述N個噴頭之各個之上述第1噴嘴列 與上述第2噴嘴列間之距離爲D A。該塗敷方法包含以下 步驟:將具有被噴出部之.基體載置於載置台的步驟(A ) •,上述N個噴頭之中任一個噴頭之上述第2噴嘴列,與 和上述任一個噴頭鄰接之噴頭之上述第1噴嘴列之間的 距離維持上述D A之大略整數倍之同時,使上述N個噴 頭相對於基體朝和上述X軸方向正交之Y軸方向進行相 對移動的步驟(B);及藉由上述步驟(B),當上述第 1或第2噴嘴列所包含噴嘴進入到上述被噴出部對應之區 域時,由上述噴嘴對上述被噴出部噴出液狀材料的步冑 (C )。 依上述特徵,藉由N個噴頭相對於載置台朝γ軸方 向相對移動,而於噴出週期之整數倍時間間隔使第丨噴 嘴列與第2噴嘴列重疊於被噴出物,因此N個噴頭之全 部噴嘴列,可依據噴出週期之整數倍時間間隔、且以相 同相位重疊於被噴出部。因此,噴出控制變爲容易。 本發明可以各種態樣實現,例如可以彩色濾光片之 製造方法、EL顯示裝置(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或電漿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等之態樣實現。 【實施方式】 以下依下述記載之順序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噴出裝置 -8- (6) (6)1292726 及噴出方法。 A、 噴出裝置之全體構成 B、 托架 C、 噴頭 D、 噴頭群 E、 控制部 F、 噴出方法之一例 (A、噴出裝置之全體構成) 如圖1所示,噴出裝置1 〇 〇具備:槽i i,用於保持 液狀材料1 1 1 ;軟管1 1 〇 ;及介由軟管i 〇由槽1 〇〗被供 給液狀材料1 1 1的噴出掃描部1 〇 2。噴出掃描部1 〇 2具備 :托架1 0 3 ’用於保持多數個噴頭丨丨4 (圖2 );控制托架 1 〇 3之位置的第1位置控制裝置〗〇 4 ;保持後述之基體 1 〇 A的載置台1 〇 6 ;控制載置台】〇 6的第2位置控制裝置 1 〇 8 ;及控制部1 1 2。槽1 〇 1與托架1 〇 3之多數個噴頭 1 1 4係經由軟管1 I 0連結,藉由壓縮空氣由槽1 〇丨對多數 個噴頭1 1 4之各個供給液狀材料Π 1。 第1位置控制裝置1 0 4,係依據控制部丨〗2之信號使 托架103朝X軸方向及與X軸方向正交之z軸方向移動 。另外’第】位置控制裝置1 〇 4具有使托架1 〇 3朝和z 軸平行之軸之周圍旋轉之功能。本實施形態中,z軸方 向爲和垂直方向(亦即重力加速度方向)平行之方向。 第2位置控制裝置1 〇 8,係依據控制部】]2之信號使載置 -9- (7) (7)1292726 台106朝與X軸方向及z軸方向雙方正交之γ軸方向移 動。另外,第2位置控制裝置108具有使載置台1〇6朝 和Ζ軸平行之軸之周圍旋轉之功能。又,本說明書中, 第1位置控制裝置1 04與第2位置控制裝置1 亦有標 i己爲「ί币描部」之情況。 載置台106具有與X軸方向及γ軸方向雙方平行之 平面。載置台1 06構成爲可將具有應塗敷特定材料之被 噴出部的基體固定、或保持於該平面上。又,本說明書 中亦有將具有被噴出部之基體標記爲「收容基板」之情 況。 本說明書中之X軸方向、Υ軸方向與Ζ軸方向,係 和托架103與載置台106之其中任一對另一方進行相對 移動之方向一致。又,界定X軸方向、Υ軸方向與Ζ軸 方向之ΧΥΖ座標系之虛擬原點被固定於噴出裝置1〇〇之 基準部分。本說明書中,X座標、Υ座標與Ζ座標爲該 ΧΥΖ座標系之座標。上述虛擬原點可以不是基準部分, 而被固定於載置台1〇6亦可,或固定於托架103亦可。 如上述說明,托架1〇3係由第1位置控制裝置1〇4 控制朝X軸方向移動。載置台1 〇 6則由第2位置控制裝 置1 0 8控制朝Υ軸方向。亦即,藉由第1位置控制裝置 1 04與第2位置控制裝置1 〇 8,可變化噴頭1 ] 4相對於載 置台1 0 6之相對位置。更具體言之爲’藉由彼等動作, 托架1 03、噴頭群1 14G (圖2 )、噴頭1 14或噴嘴1 ] 8 ( 圖3 ),對於載置台1 〇 6上被定位之被噴出部’可以於ζ -10- (8) (8)1292726 軸方向保持特定距離、且於X軸方向與γ軸方向相對移 動、亦即相對掃描。對靜止之被噴出部使托架1 〇3朝Υ 軸方向移動亦可。 在托架1 0 3沿Υ軸方向移動特定2點間之期間內, 對靜止之被噴出部由噴嘴1 1 8噴出液狀材料η丨亦可。 所謂「相對移動」或「相對掃描」亦包含:噴出液狀材料 1 1 1之側、與噴出物著彈之側(被噴出部側)之其中至少 一方相對於拎一方之移動。 托架103、噴頭群114G (圖2)、噴頭114或噴嘴 1 1 8 (圖3 )相對移動時,彼等對於載置台、基體、或被 噴出部之相對位置會變化。因此,本說明書中,托架1 〇 3 、噴頭群1 1 4 G (圖2 )、噴頭1 1 4或噴嘴1 1 8 (圖3 )對 噴出裝置1 〇 〇靜止、僅載置台1 〇 6移動時,亦標記爲托 架103、噴頭群114G (圖2)、噴頭114或噴嘴118 (圖 3)對於載置台1〇6、基體、或被噴出部進行相對移動。 又,亦有以「塗敷掃描」表示相對掃描或相對移動與材 料噴出之組合。 托架1 〇 j與載置台]〇 6另具有上述以外之平行移動 及旋轉之自由鍍。但是,本實施形態中,爲容易說明, 上述自由度以外之自由度之記載被省略。 控制部1 1 2可由外部資訊處理裝置接受噴出資料用 於表示應噴出之液狀材料Ί i丨之相對位置。控制部n 2 之詳細構成及功能如後述。 -11 · (9) (9)1292726 (B、托架) 圖2爲由載置台i〇6側觀察托架1〇3之圖。圖2之 紙面之垂直方向爲Z軸方向。又,圖2之紙面之左右方 向爲X軸方向’紙面之上下方向爲γ軸方向。 如圖2所示,托架1 〇 3保持分別具有大略相同構造 之多數個噴頭1 1 4。本實施形態中,托架丨〇 3保持之噴頭 114之數爲24個。各個噴頭114具有設置後述之多數個 噴嘴1 1 8的底面。各個噴頭丨1 4之該底面形狀爲具有2 個長邊與2個短邊之多角形。如圖2所示,托架丨〇 3保 持之噴頭1 14之底面朝向載置台;[06側,噴頭〗14之長 邊方向與短邊方向分別平行於X軸方向與γ軸方向。噴 頭1 1 4間之相對位置關係如後述。 本說明書中,鄰接於Y軸方向之4個噴頭1 1 4標記 爲「噴頭群1 1 4 G」。藉由該標記,圖2之托架1 〇 3表現 出可以保持6個噴頭群1 1 4 G。 (C、噴頭) 圖3表示噴頭1 1 4之底面。噴頭1 1 4具有並類於X 軸方向之多數個噴嘴118。彼等多數個噴嘴118配置成, 噴頭1 14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HXP約爲70 μιη。其 中「噴頭1] 4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η X Ρ」相當於, 噴頭1 1 4中之噴嘴1 1 8之全部沿著Υ軸方向於X軸上被 攝影而得之多數個噴嘴影像間之間距。 本實施形態中,噴頭Π 4之多數個噴嘴1 1 8係指朝 -12- 1292726 do) x軸方向延伸之噴嘴列1〗6 A、與噴嘴列1 1 6B。噴 1 1 6 A與噴嘴列1 1 6 B,係於Y軸方向相鄰接。又, 列11 6 A與噴嘴列1 1 6 B間之距離、亦即Y軸方向之 爲D A。於圖3,噴嘴列1 1 6 A之Y座標大於噴嘴列 之Y座標。於噴嘴列1 1 6 A與噴嘴列1 1 6B之各個, 噴嘴1 1 8依特定間隔沿著X軸方向並列成一列。本 形態中該特定間隔約爲ΗΟμπι。亦即,噴嘴列U6A 嘴間距 LNP與噴嘴列116Β之噴嘴間距 LNP均 1 4 0 M m 〇 噴嘴列1 1 6B之位置相對於噴嘴列1 1 6 A之位置 x軸方向之正方向(圖3之右方向)偏離噴嘴間距 之一半長度,因此噴頭1 1 4之於 X軸方向之噴嘴 HXP爲噴嘴列 1 1 6 A (或噴嘴列 1 1 6B )之噴嘴間距 之一半長度(約70μηι )。 噴頭1 1 4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線密度爲噴嘴列 (或噴嘴列1 1 6Β )之噴嘴線密度之2倍。本說明書 X軸方向之噴嘴線密度」係和將多數個噴嘴沿著 Υ 向攝影X軸上之影像所得之多數個噴嘴影像之單位 相當之數目。 當然,噴頭1 1 4包含之多數列數目不限於2個 頭1 1 4亦可含有Μ個噴嘴列,其中Μ爲1以上之自 。此情況下’於Μ個噴嘴列之各個,多數個噴嘴1 噴嘴間距ΗΧΡ之Μ倍長度間距並列。另外,Μ爲2 自然數時,相對於Μ個噴嘴列之其中任一,其他之 嘴列 噴嘴 距離 1 1 6Β 90個 :實施 之噴 爲約 :僅朝 LNP 間距 LNP 1 1 6Α :中「 軸方 :長度 卜噴 然數 18以 以上 (Μ- -13- (11) 1292726 1 )個噴嘴列係於X軸方向無重疊地僅偏離噴嘴間距HXP 之i倍長度。其中i爲1〜(Μ·〗)之自然數。
噴嘴列]1 6 A與噴嘴列1 1 6 B之各個係由9 0個噴嘴 1 1 8構成,因此1個噴頭1 1 4具有1 8 0個噴嘴1 1 8。但是 ,噴嘴列1 1 6 A兩端各5個噴嘴設定爲「無效噴嘴」。同 樣地,噴嘴列1 1 6 B兩端各5個噴嘴亦設定爲「無效噴嘴 」。因此,由彼等20個「無效噴嘴」不噴出液狀材料 1 1 1。亦即,噴頭1 1 4之1 8 0個噴嘴1 1 8之中1 6 0個噴嘴 1 1 8作爲可噴出液狀材料Π 1之噴嘴之功能。本說明書中 將彼等1 6 0個噴嘴1 1 8標記爲「噴出噴嘴」。 又,1個噴頭1 1 4之噴嘴1 1 8之數目不限於1 8 〇個。
1個噴頭1 14可設置3 6 0個噴嘴。此情況下’噴嘴列 1 1 6 A與噴嘴列1 1 6 B之各個由1 8 0個噴嘴1 1 8構成即可 。又,本發明中「噴出噴嘴」之數目不限於1 60個。於1 個噴頭1 14設置P個「噴出噴嘴」亦可。其中p爲2以 上之自然數,只要在噴頭1 1 4之全部噴嘴數目以下即可 本說明書中爲方便噴頭1 1 4間之相對位置關係之說 明,噴嘴列1 1 6 A包含之9 0個噴嘴1 1 8之中左起第6號 噴嘴118表示爲噴頭114之「基準噴嘴118R」。亦即, 噴嘴列1 1 6A之80個噴出噴嘴之中最左側之噴出噴嘴爲 噴頭1 1 4之「基準噴嘴1 1 8 R」。又,對全部噴頭1 1 4, 「基準噴嘴1 ] 8 R」之指定方式相同即可’因此「基準噴 嘴1 1 8 R」之位置不限於上述位置。 -14- (12) 1292726 如圖4 ( a )與4 ( b )所示,各個噴頭1 14爲液滴噴 頭。更具體言之爲,各個噴頭1 1 4具備振動板1 2 6與噴 嘴板1 2 8。振動板1 2 6與噴嘴板1 2 8之間設置貯液槽1 2 9 ,其經常塡充由槽1 〇 1介由孔1 3 1被供給之液狀材料1 1 1 〇 振動板1 2 6與噴嘴板1 2 8之間設由多數個間隔壁1 22 。振動板1 2 6、噴嘴板1 2 8與1對間隔壁1 2 2包圍之部分 爲空穴部1 2 0。空穴部1 2 0對應噴嘴1 1 8設置,因此空穴 部1 2 0之數目和噴嘴1 1 8之數目相同。於空穴部1 20,介 由位於1對間隔壁1 22間之供給口 1 3 0,由貯液槽1 29被 供給液狀材料1 1 1。 振動子1 24分別和各個空穴部1 20對應地位於振動 板126上。振動子124由壓電元件124c,及挾持壓電元 件124c的ϋ對電極124A、124B構成,對該1對電極 124A、124B供給驅動電壓而由對應之噴嘴118噴出液狀 材料1 1 1。 本說明書中「液狀材料」係指具有由噴嘴可噴出之 黏度的材料。此情況下,不管是水性或油性材料只要具 備能由噴嘴噴出之流動性(黏度)即可,即使混合固體 物質全體具有流動性亦可。 控制部1 1 2 (圖1 )構成爲可對多數個振動子1 24分 別供L獨之信號。亦即,由噴嘴丨]8噴出之液狀材料 1 1】之體積,可依據控制部丨丨2之信號依據每一噴嘴1 i 8 被控制。此情況下,由各個噴嘴n 8出之液狀材料u】 -15- (13) (13)1292726 之體積可於Ο p 1〜4 2 p 1間變化。又,如後述說明,控制部 1 1 2可設定塗敷掃描期間進行噴出動作的噴嘴1 1 8,與不 進行噴出動作的噴嘴1 1 8。 本說明書中,亦有將包含1個噴嘴1 1 8、與噴嘴1 1 8 對應之空穴部120、以及和空穴部120對應之配向膜124 的部分標記爲「噴出部127」。依據該標記,1個噴頭 114具有和噴嘴118之數目相同數目之噴出部127。噴出 部1 2 7可具爲電熱轉換元件亦替代壓電元件。亦即,噴 出部1 2 7可以構成利用電熱轉換元件之材料熱膨脹而噴 出材料 (D,噴頭群) 以下說明噴頭群1 1 4 G之4個噴頭1 1 4之相對位置關 係。圖5表示圖2之托架1〇3之中鄰接於Y軸方向之2 個噴頭群1 14G。 如圖5所示,各個噴頭群1 1 4G由4個噴頭〗丨4構成 。噴頭群1 1 4 G中之4個噴頭1 14被配置爲,噴頭群 1 14G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GXP成爲噴頭1 14之於X 軸方向之噴嘴間距HXP之1/4倍長度。更具體言之爲, 相對於1個噴頭1 1 4之基準噴嘴1 1 8 R之X座標,使其他 噴頭】]4之基準噴嘴1 1 8 R之X座標於X軸方向無重疊 地僅偏離噴嘴間距HXP之j/4倍長度而被設置。其中j 爲】〜3之自然數。因此,噴頭群1 1 4G之於X軸方向之 噴嘴間距GXP爲噴嘴間距HXP之】/4倍。 -16 - (14) (14)1292726 本實施形態中,噴頭1 1 4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 Η XP約爲70 μη,因此噴頭群! 14G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 間距GXP約爲其之1/4倍的17.5 μηι。此處,「噴頭群 1 1 4 G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GXP」,係相當於將噴頭 群1 1 4 G之噴嘴1 1 8之全部沿著γ軸方向投射於X軸上 而得之多數個噴嘴影像間之間距。 當然,噴頭群1 1 4G包含之噴頭Π 4之數目不限於4 個。噴頭群1 14G可由Ν個噴頭1 14構成,其中Ν爲2 以上之自然數。此情況下,將噴頭群1 1 4 G之Ν個噴頭 1 14配置成可使噴嘴間距GXP爲噴嘴間距ΗΧΡ之1/Ν倍 長度即可。或者,相對於Ν個噴頭1 14之1個基準噴嘴 1 1 8 R之X座標,使其他Ν -1個噴頭1 1 4之基準噴嘴 1 1 8 R之X座標無重疊地僅偏離噴嘴間距ΗΧΡ之j /Ν倍長 度。此情況下,j爲1〜(N -1 )之自然數。 以下更具體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噴頭1 1 4之相對位置 關係。 首先,爲方便說明將圖5左上之噴頭群114G包含之 4個噴頭1 14依Y軸方向之負方向(圖5之下側方向) 標記爲噴頭1141、噴頭]】42、噴頭1143、噴頭1144。 同樣,將圖5右下之噴頭群1 1 4 G包含之4個噴頭1 1 4由 上起分別標記爲噴頭1 1 4 5、噴頭1 1 4 6、噴頭1 1 4 7、噴頭 1148。 噴頭1 1 4 1之噴嘴列】1 6 A、1 1 6 B標記爲卩貝卩角列1 A、 ]B,噴頭I ] 4 2之噴嘴列Η 6 A、1 ] 6 B標記爲卩貝卩角列2 A、 -17- (15) (15)1292726 2 B,噴頭1 1 4 3之噴嘴列1 1 6 A、1 1 6 B標記爲噴嘴列3 A、 3B,噴頭1144之噴嘴列1 16A、1 16B標記爲噴嘴列4A、 4 B,噴頭Π 4 5之噴嘴列1 1 6 A、1 1 6 B標記爲噴嘴列5 A、 5 B,噴頭1 1 4 6之噴嘴列1 1 6 A、1 1 6 B標記爲噴嘴列6 A、 6 B,噴頭1 1 4 7.之噴嘴列1 1 6 A、11 6 B標記爲噴嘴列7 A、 7 B,噴頭1 1 4 8之噴嘴列1 1 6 A、1 1 6 B標記爲噴嘴列8 A、 8B。 噴嘴列1 A〜8 B之各個實際上係由9 0個噴嘴1 1 8構 成。如上述說明,於噴嘴列1 A〜8 B之各個’彼等9 0個 噴嘴並列於X軸方向。但是,於圖5爲方便說明噴嘴列 1 A〜8 B之各個僅描繪出由4個噴出噴嘴(噴嘴1 1 8 )構 成。右,於圖5,噴嘴列1A之最左之噴嘴1 1 8爲噴頭 1 1 4 1之基準噴嘴1 1 8 R,噴嘴列2 A之最左之噴嘴1 1 8爲 噴頭〗1 4 2之基準噴嘴1 1 8 R,噴嘴列3 A之最左之噴嘴 1 1 8爲噴頭1 1 4 3之基準噴嘴1 1 8 R ’噴嘴列4 A之最左之 噴嘴1 1 8爲噴頭1 1 4 4之基準噴嘴1 1 8 R,噴嘴列5 A之最 左之噴嘴I 1 8爲噴頭1 1 4 5之基準噴嘴1 1 8 R。 噴頭1 1 4 2之基準噴嘴Π 8 R之位置(或座標)’係 由噴頭Π. 4 1之基準噴嘴1 1 8 R位置(或座標)朝X軸方 向之正方向(圖5之右方向)僅偏離約1 7 ·5 μη。噴頭 1 1 4 3之基準噴嘴1 1 8 R之位置(或座標),係由噴頭 1142之基準噴嘴118R位置(或座標)朝χ軸方向之正 方向僅偏離約1 7.5 μ η。噴頭1 1 4 4之基準噴嘴Π 8 R之位 置(或座標),係由噴頭Π 43之基準噴嘴1 1 8R位置( -18- (16) 1292726 或座標)朝X軸方向之正方向僅偏離約1 7.5 P。又’某 依噴頭相對於其他噴頭之偏離方向不限於X軸方向之正 方向,亦可爲負方向(圖5之左方向)。 藉由上述配置,噴嘴列1 A最左側噴嘴1 I 8之X座 標,與噴嘴列1 B最左側噴嘴11 8之X座標之間,收容有 噴嘴列2 A最左側噴嘴1 1 8之X座標、噴嘴列3 A最左側 噴嘴Π 8之X座標、以及噴嘴列4A最左側噴嘴1 1 8之X 座標。同樣地,噴嘴列1B最左側噴嘴1 1 8之X座標,與 噴嘴列1 A左起2號噴嘴1 1 8之X座標之間’收容有噴 嘴列2B最左側噴嘴1 1 8之X座標、噴嘴列3B最左側噴 嘴1 1 8之X座標、以及噴嘴列4B最左側噴嘴1 1 8之X 座標。噴嘴列1 A之其他噴嘴1 1 8之X座標,與噴嘴列 1 B之其他噴嘴1 1 8之X座標之間’同樣收容有噴嘴列 2 A (或2 B )之噴嘴1 1 8之X座標、噴嘴列3 A (或3 B ) 之噴嘴1 1 8之X座標、以及噴嘴列4 A (或4B )之噴嘴 1 1 8之X座標。 本實施形態中,相對於噴頭1 1 4 1之基準噴嘴1 1 8 R 之X座標,噴頭1]42、1 143、1 144之基準噴嘴1 ] 8R之 X座標,分別僅偏離噴嘴間距HXP之1 /4倍長度、噴嘴 間距HXP之2/4倍長度、噴嘴間距HXP之3/4倍長度。 但是,4個噴頭1 1 4之配置不限於此,相對於1個噴頭 1 1 4之基準噴嘴1 1 8 R之X座標,使其他噴頭1 1 4之基準 噴嘴1 1 8 R之X座標於X軸方向無重疊地僅偏離噴嘴間 距Η XP之j Μ倍長度幾可。其中j爲1〜3之自然數。 •19- (17) (17)1292726 ® 5右下側之噴頭群1 1 4 G之噴頭1 1 4 5、1 1 4 6、 1147、 1148 之配置亦和噴頭 1141、 1142、 1143、 1144 之 配置相同。 以下依據噴頭1 1 4 5與噴頭1 1 4 1間之相對位置關係 說明X軸方向上互相鄰接之2個噴頭群1 1 4 G間之相對 位置關係。 噴頭1 1 4 5之基準噴嘴1 1 8 R之位置,係由噴頭1 1 4 1 之基準噴嘴U8r之位置起朝X軸方向之正方向,僅偏離 噴頭1 1 4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Η X P與噴頭1 1 4中之 噴出噴嘴之數目之積之長度。本實施形態中,噴嘴間距 ΗΧΡ約爲70μιη,同時1個噴頭1 1 4中之噴出噴嘴之數目 爲1 6 0個,因此噴頭1 1 4 5之基準噴嘴1 1 8 R之位置,係 由噴頭1 1 4 1之基準噴嘴1 1 8 R之位置起朝X軸方向之正 方向僅偏離11.2mm( 70μηιχ160)。但是,圖5中爲方便 說明,噴頭1 1 4 1中之噴出噴嘴之數目爲8個,因此,噴 頭1 1 4 5之基準噴嘴1 1 8 R之位置,係由噴頭1 1 4 1之基準 噴嘴1 1 8R之位置起朝X軸方向僅偏離5 60μιη ( 70μηιχ8 )° 噴頭1 1 4 1與噴頭11 4 5配置爲上述,因此,噴嘴列 1 A最右側噴出噴嘴之X座標,與噴嘴列5 A最左側噴出 噴嘴之X座標係僅偏離噴嘴間距LNP。因此,2個噴頭 群Π 4 G全體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爲噴頭1 1 4之於X 軸方向之噴嘴間距HXP之1 /4倍。 又,托架10 3全體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亦爲 -20- (18) (18)1292726 1 7.5 μηι,亦即,成爲噴頭1 1 4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 ΗΧΡ之1/4倍長度而將6個噴頭群1 14G予以配置。 又,本實施形態中,於多數個噴頭1 14 (圖5爲 1 141〜1148 )之各個之中,噴嘴列1 16Α與噴嘴列1 16Β 間之距離爲D Α。又,如圖3所示’噴嘴列1 1 6 Α之Υ座 標大於噴嘴列1 1 6 B之Y座標。本說明書中將1個噴頭 1 1 4之噴嘴列1 1 6 A與噴嘴列1 1 6 B間之距離標記爲「第1 噴嘴列間距離D A」。 又,任一噴頭1 1 4中之噴嘴列1 1 6 B,與和該任一噴 頭於Y軸方向鄰接之噴頭1 1 4中之噴嘴列1 1 6 A間之距 離爲DB。本說明書中該距離標記爲「第2噴嘴列間距離 D B」。於圖5,噴頭1 1 4 1之噴嘴列1 1 6 B (圖5爲1 B ) ,,與噴頭1 1 4 2之噴嘴列1 1 6 A (圖5爲列2 A )間之距離 爲D B。另外,噴頭1 1 4 2之噴嘴列1 1 6 B (圖5爲噴嘴列 2 b ),與噴頭1 1 4 3之噴嘴列1 1 6 A (圖5爲噴嘴列3 A ) 間之距離爲DB。同樣,噴嘴列3B與噴嘴列4A間之距離 ,以及噴嘴列4 B與噴嘴列5 A間之距離亦爲D B ° 本實施形態中,噴頭群1 1 4 G之4個噴頭1 1 4配置成 使第2噴嘴列間距離D B爲第1噴嘴列間距離D A之大略 整數倍。例如,噴嘴列1 B與噴嘴列2 A間之距離爲第1 噴嘴列間距離D A之大略整數倍。另外’於噴頭1 1 4 1、 晴頭1 1 4 2之配置’噴嘴列1 B與噴嘴列2 A間之距離爲弟 ]噴嘴列間距離D A之大略整數倍,因此,噴嘴列1 A與 噴嘴列2A間之距離、噴嘴列]B與噴嘴列2B間之距離 -21 - (19) 1292726 、噴嘴列1 A與噴嘴列2 B間之距離亦爲第1噴嘴 離DA之大略整數倍。 Y軸方向互相鄰接之其他2個噴頭之配置中 列間之距離,亦和噴頭1 1 4 1、1 1 4 2之配置中之噴 之距離同樣。亦即,Y軸方向鄰接之2個噴頭之 一之1個噴嘴列,與另一噴頭中之1個噴嘴列間; 方向之距離,爲第1噴嘴列間距離之其中任一大 倍。 (E,控制部) 以下說明控制部1 1 2之構成。如圖6所示, 1 1 2具備··輸入緩衝記憶體2 〇 〇 ;記憶裝置2 〇 2 ; 2 04 ;掃描驅動部2 0 6 ;及噴頭驅動部2 0 8。緩衝 202與處理部204可互相通信。處理部2〇4與記 202連接成可互相通信。處理部204與掃描驅動部 接成可互相通信。處理部2 〇 4與噴頭驅動部2 〇 8 可互相通信。又,掃描驅動部2 〇 6係將第1位置 置104與第2位置控制裝置108連接成可互相通 樣地’噴頭驅動部2 0 8連接成可與多數個噴頭j ] 個互相通信。 _ Λ,緩衝記憶體2〇〇接受由外部資訊處理裝 行液狀材料Π 1之液滴噴出用的噴出資料。噴出 含:表不基體上全部被噴出部之相對位置的資料; 被k出部塗敷液狀材料η丨至所要厚度爲止必要 列間距 之噴嘴 嘴列間 其中任 匕Υ軸 略整數 控制部 處理部 記憶體 憶裝置 206連 連接成 控制裝 信。同 4之各 置近進 資料包 對全部 之相對 -22- (20) (20)1292726 掃描次數之表示資料;指定作爲〇N狀態噴嘴1 i 8 a功能 之噴嘴1 1 8的資料;及指定作爲on狀態噴嘴n 8 b功能 之噴嘴1 1 8的資料;ON狀態噴嘴1 1 8 A與ON狀態噴嘴 1 1 8 B之說明如後述。輸入緩衝記憶體2 0 0係將噴出資料 供給至處理部204 ’處理部204將噴出資料存於記憶裝置 2 0 2。於圖6,記憶裝置2 0 2爲R A Μ。 處理部2 0 4 ’係依據記憶裝置2 0 2內之噴出資料,對 掃描驅動部2 0 6供給資料用於顯示噴嘴1 1 8相對於被噴 出部之相對位置。掃描驅動部2 0 6則將和該資料與後述 噴出週期ΕΡ (圖7 )對應之驅動信號供給至第1位置控 制裝置1 0 4及第2位置控制裝置1 〇 8。結果,噴頭1 1 4相 對於被噴出部進行相對掃描。另外,處理部204依據記 憶裝置2 0 2記憶之噴出資料與噴出週期ΕΡ對噴頭驅動部 2 〇 8供給選擇信號用於指定每一噴出時序之噴嘴丨〗8之 ΟΝ/OFF狀態。噴頭驅動部208依據該選擇信號SC對噴 頭1 1 4供給液狀材料η 1噴出必要之噴出信號ES。藉果 ’由噴頭1 1 4中對應之噴嘴1 1 8噴出液狀材料1 1 1作爲 液滴。 控制部112可爲包含CPU、R〇M、RAM之電腦。此 情況下,控制部1 1 2之上述功能,可由上述電腦執行軟 體實現。當然控制部η 2亦可由專用電路(硬體)實現 〇 以下說明控制部1】2之噴頭驅動部2 0 8之構成與功 能。 -23- (21) (21)1292726 如圖7 ( a )所示,噴頭驅動部20 8具有1個驅動信 號產生部2 03,與多數個類比開關AS ;如圖7 ( b )所示 ,驅動信號產生部203產生驅動信號DS,驅動信號DS 之電位相對於基準電位L呈現時間變化。具體言之爲, 驅動信號DS包含依據噴出週期EP重複之多數個噴出波 形P。噴出波形P爲對應於,欲由噴嘴1 1 8噴出1個液 滴時施加於對應之振動子1 24之一對電極間之驅動電壓 波形。 驅動信號D S被供給至類比開關AS之各輸入端子。 類比開關AS之各個對應之噴出部I 27之各個設置。亦即 ,類比開關AS之數目和噴出部1 27之數目(亦即,噴嘴 1 1 8之數目)相同。 處理部204將表示噴嘴118之ΟΝ/OFF狀態的選擇 信號SC供給至類比開關AS之各個。選擇信號SC可依 每一類比開關A S獨立取得Η (高)位準與L (低)位準 之其中任一狀態。另外,類比開關 AS,係依驅動信號 DS與選擇信號SC對振動子124之電極124A供給噴出信 號ES。具體言之爲,當選擇信號SC爲Η位準時,類比 開關AS對電極124Α傳送作爲噴出信號ES之驅動信號 DS。當選擇信號SC爲L位準時,類比開關AS輸出之噴 出信號ES之電位爲基準電位L。當驅動信號DS被供給 至振動子124之電極124A時,由和該振動子124對應之 噴嘴1 1 8噴出液狀材料1 Π。又,於各個振動子]2 4之電 極1 2 4 B被供給基準電位L。 -24 - (22) (22)1292726 如圖7 ( b )所示例中,於2個選擇信號s c各別被 設定Η位準期間與L位準期間,俾於2個噴出信號E S 分別以噴出週期ΕΡ之2倍週期2ΕΡ呈現噴出波形Ρ。依 此則,由對應之2個噴嘴1 1 8分別以週期2ΕΡ噴出液狀 材料11 1。又,於和彼等2個噴嘴1 1 8對應之振動子1 2 4 ,被供給來自共通之驅動信號產生部2 0 3之共通驅動信 號D S。因此,由2個噴嘴1 1 8以大略相同之時序噴出液 狀材料11 1。 藉由上述構成,噴出裝置1 00可依被供給至控制部 1 1 2之噴出資料進行液狀材料1 1 1之塗敷掃描。 (F、噴出方法之一例) 參照圖8 ( a )與(b )說明對和X軸方向平行之直 條狀標靶、亦即被噴出部18L,由噴出裝置100噴出液 狀材料1 1 1之方法。具體言之爲說明液狀材料之塗敷方 法,其包含以下步驟:亦即將噴頭群U4G或托架103之 其中任一噴頭之第2噴嘴列、與和該任一噴頭鄰接之噴 頭中之第1噴嘴列間之距離維持第1噴嘴列間距離DA 之大略整數倍,而使托架103相對於載置台1〇6朝Y軸 方向相對移動之步驟。 又,於圖8 ( a )之例中,藉由托架1 03朝Y軸方向 之相對移動,使圖5之噴頭1141、1142、1143、1144、 Π 4 5依該順序和被噴出部1 8 L重疊。
如圖5所示,本實施形態中,第2噴嘴列間距離D B -25- (23) (23)1292726 爲第1噴嘴列間距離DA之大略整數倍。亦即’ DB - ci .DA C 式 1 ) 其中,C 1爲整數· 本實施形態中,托架1〇3對載置台106之相對移動 速度V設爲 V= DA/(C2.EP) (式 2) 其中,DA爲第1噴嘴列間距離,EP爲圖7說明之噴出 週期,c2爲整數。 相對移動速度 V滿足式(2 ),因此以噴出週期EP 之整數(c2 )倍時間間隔使噴嘴列1A與噴嘴列丨b (圖 5 )重疊於被噴出部1 8 L。而且,本實施形態中,第2噴 嘴列間距離D B爲第1噴嘴列間距離D A之整數(c!) 倍,因此以由噴嘴列1 B重疊於被噴出部1 8 L之時點起算 噴出週期E P之整數(c 1 · C 2 )倍時間間_,可使噴嘴列 2 A (圖5 )重疊於被噴出部1 8 L ·同樣地,噴頭群i丨4 g中 全部噴嘴列以噴出週期EP之整數倍時間間隔重疊於被噴 出部1 8 L . 因此’全部噴嘴列之噴出以相同相位重疊於被噴出 部1 8L,或者進入被噴出部]8L對應之區域。因此,對 於全部噴嘴列之噴嘴1 1 8可共用驅動信號產生部2〇3。因 -26- (24) 1292726 此可維持噴出波形(驅動波形)之精確度,1 單。 如圖8 ( a )所示,首先,托架1 〇 3相言 1 〇 6開始進行Y軸方向之相對移動。當噴嘴列 被噴出部1 8 L時,由噴嘴列1 a包含之噴嘴1 1 部18L同時噴出液狀材料丨丨1。 於圖8 ( b )之標記「1 a」右側,噴嘴列 之著彈位置以黑圓圈表示。如圖8 ( b )所示 列1A之噴出,於X軸方向以大略140 μπι之 材料1 1 1著彈於被噴出部1 8 L。 噴嘴列1 Α重疊於被噴出部1 8 L之時點起 EP之整數(c2 )倍時間期間後,噴嘴列:I B 出部1 8 L。當噴嘴列1 B重疊於被噴出部〗8 L 列]B包坩之噴嘴1 1 8對被噴出部1 8L同時噴 1 1 1。於圖8 ( b )之標記「] B」右側,噴嘴列 之著彈位置以黑圓圈表示。如圖8 ( b )所示 列1 B之噴出,於X軸方向以大略1 4 0 μ m之 材料1 1 1著彈於被噴出部1 8 L。但是,噴嘴列 之著彈位置,與先於噴嘴列1 B之噴嘴列1 A 彈位置間之距離大略爲 70μηι。於圖8 ( b ); 」右側,先於噴嘴列1 B之噴嘴列1A之噴出 以白圓圈表示。 噴嘴列]B重疊於被噴出部]8 L之時點起 EP之整數(Cl .C2 )倍時間期間後,噴嘴列 S路構成簡 討於載置台 1 A重疊於 8對被噴出 1 A之噴出 ,藉由噴嘴 間距使液狀 算噴出週期 重疊於被噴 後,由噴嘴 出液狀材料 1B之噴出 ,藉由噴嘴 間距使液狀 1B之噴出 之噴出之著 之標言己「I B 之著彈位置 算噴出週期 2 A重疊於 -27- (25) 1292726 被噴出部1 8L。當噴嘴列2 A重疊於被噴出部1 8L後 噴嘴列2A包含之噴嘴1 1 8對被噴出部1 8 L同時噴出 材料1 Π。於圖8 ( b )之標記「2 A」右側,噴嘴歹 之噴出之著彈位置以黑圓圈表示。如圖8 ( b )所示 由噴嘴列2 A之噴出,於X軸方向以大略1 4 〇 μπι之 使液狀材料1 1 1著彈於被噴出部1 8 L。但是,噴嘴3 之噴出之著彈位置,與先於噴嘴列2Α之噴嘴列之噴 著彈位置間之最短距離大略爲17· 5 μη。於圖8(b) 言己「2Α」右側,先於噴嘴列2Α之噴嘴列之噴出之 位置以白圓圈表示。 噴嘴列2 Α重疊於被噴出部1 8 L之時點起算噴出 EP之整數(c2 )倍時間期間後’噴嘴列2B重疊於 出部1 8 L。當噴嘴列2 B重疊於被噴出部1 8 L後’由 列2 B包含之噴嘴1 1 8對被噴出部1 8 L同時噴出液狀 1 1 1。於圖8 ( b )之標記「2B」右側,噴嘴列2B之 之著彈位置以黑圓圈表示。如圖8 ( b )所示’藉由 列2B之噴出,於X軸方向以大略140Km之間距使 材料1 1 1著彈於被噴出部〗8 L。但是,噴嘴列2 B之 之著彈位置,與先於噴嘴列2 B之噴嘴列之噴出之著 置間之最短距離大略爲1 7 · 5 μ】Ώ。於圖8 ( b )之標記 」右側,先於噴嘴列2B之噴嘴^ β ® & &著^單{立置 圓圈表示。 之後,噴嘴列3 A、3 B、4 A、4 B、5 A、5 B依序 於被噴出部]8 L,和噴嘴列1 A、1 B、2 A、2 B同樣 ,由 液狀 | 2A ,藉 間距 0 2 A 出之 之標 著彈 週期 被噴 噴嘴 材料 噴出 噴嘴 液狀 噴出 彈位 「2B 以白 重疊 ,由 -28- (26) (26)1292726 噴嘴列3A、3B、4A、4B、5A、5B分別對被噴出部i8L 噴出液狀材料Π 1。結果,在噴頭群1 M G對被噴出部 1 8 L朝Υ軸方向進行丨次相對移動期間,液狀材料1 1 } 以噴頭1 1 4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ΗΧΡ之]/4倍長度 、亦即17.5 μηι之間距著彈。 上述直條狀被噴出部1 8 L之例之一爲電子機器中欲 形成金屬配線之部分。因此,本實施形態之噴出裝置1 〇 〇 ’適用藉由噴出液狀配線材料而製造電子機器中之金屬 配線的配線製造裝置。例如,適用於後述之電漿顯示裝 置50(圖21-22)之支撐基板52上形成位址電極54的 配線製造裝置。 依本實施形態,於噴出裝置1 0 0,在和托架1 0 3進行 相對移動方向(Υ軸方向)之正交方向(X軸方向), 並列多數個噴嘴1 1 8。因此,對X軸方向延伸之被噴出 部1 8 L可由多數個噴嘴1 1 8大略同時噴出液狀材料〗i 1 。結果,對多數個噴嘴1 1 8只需1個產生驅動信號D S之 驅動信號產生部2 0 3即可。另外,單一方向並列之多數 個噴嘴1 1 8之噴出時序大略同時,因此不需要延遲驅動 信號產生部2 03之驅動信號DS用的電路構成。結果,於 驅動信號D S之波形產生鈍化之要因變少’可對振動子 1 2 4施加精確度之噴出波形P。因此,噴嘴1 1 8之液狀材 料Π 1之噴出更穩定。 又,依本實施形態,於噴出裝置1 〇〇 ’噴頭群Π 4G 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爲噴頭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之 -29- (27) (27)1292726 1 /N倍長度。其中,N爲噴頭群1 1 4 G包含之噴頭1 1 4之 數目。因此,噴出裝置1 0 0於X軸方向之噴嘴線密度較 一般液滴噴出裝置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線密度變爲更高 〇 結果,在托架1 0 3朝Y軸方向之1次相對移動期間 內’可沿X軸方向形成更細密之著彈圖型。 (第2實施形態) 以下’說明本發明適用彩色濾光片基板製造裝置之 例。 圖9(a)與(b)之基體10A爲經由後述製造裝置1 (圖1 0 )之處理而得之彩色濾光片基板1 0。基體1 〇 A, 具有以矩陣狀配置之多數個被噴出部1 8 R、1 8 G、1 8 B。 具體言之爲,基體10A包含:具有透光性之支撐基板 1 2 ;形成於支撐基板1 2上的暗矩陣1 4 ;及形成於暗矩陣 1 4上的堤堰部1 6。暗矩陣1 4由遮光性材料形成。暗矩 陣1 4與暗矩陣1 4上之堤堰部1 6之配置位置,可使支撐 基板1 2上之矩陣狀多數個透光性部分、亦即矩陣狀之多 數個畫素區域被界定。 於各個晝素區域,支撐基板1 2、暗矩陣1 4以及堤堰 部16所界定之凹部,,係對應之被噴出部18R、被噴出 部1 8 G、被噴出部1 8 B。被噴出部1 8 R爲應形成濾光片 層1 1 1 FR之區域,僅能透過紅色波長帶之光線,被噴出 部1 8 G爲應形成濾光片層U 1 FG之區域,僅能透過綠色 -30- (28) (28)1292726 波長帶之光線,被噴出部U B爲應形成濾光片層1 i丨f B 之區域,僅能透過藍色波長帶之光線。 圖9(b)之基體10A位於和X軸方向與γ軸方向之 雙方平行之假想平面上。多數個被噴出部1 8 R、1 8 G、 1 8 B所形成矩陣狀之行方向與列方向分別平行於X軸方 向及Y軸方向。於基體10A,被噴出部18R、被噴出部 1 8 G、與被噴出部1 8 B係於Y軸方向依該順序被週期性 並列。另外,被噴出部1 8R間係於X軸方向間隔特定間 隔並列成1列,被噴出部1 8 G間係於X軸方向間隔特定 間隔並列成1列,被噴出部1 8 B間係於X軸方向間隔特 定間隔並列成1列。又,X軸方向與Y軸方向互相正交 〇 被噴出部1 8 R之於Y軸方向之特定間隔L R Y、亦即 間距約爲5 6 Ο μ m。該間隔係和被噴出部1 8 G之於Y軸方 向之特定間隔L G Y相同,亦和被噴出部1 8 B之於Y軸方 向之特定間隔L B Y相同。又,被噴出部1 8 R之平面影像 爲長邊與短邊決定之矩形狀。具體言之爲,被噴出部 1 8 R Y軸方向之長度約爲1 〇 〇 μ ixi,X軸方向之長度約 爲300μιτι。被噴出部]8G、被噴出部18Β亦具有和被噹 出部1 8 R相同之形狀、尺寸。被噴出部間之上述間隔與 上述尺寸’於40英吋尺寸之高精細電視中係對應於同一 顏色所對應之畫素區域間之間隔。 圖10之製造裝置1爲,對圖9之基體10Α之被噴出 部]8R、]8G、18Β之各個噴出對應之彩色濾光片材料的 -31 - (29) 1292726 裝置。具體言之爲,製造裝置1具備··噴 對被噴出部1 8 R全部塗敷彩色濾光片材 置1 5 0 R,用於乾燥被噴出部1 8 R上之 1] 1R ;噴出裝置100G,可對被噴出部1 濾光片材料1 1 1 G ;乾燥裝置1 5 〇 G,用 1 8 G上之彩色濾光片材料1 1 1 G ;噴出裝 噴出部1 8 B全部塗敷彩色濾光片材料 1 5 0 B ’用於乾燥被噴出部1 8 B上之彩色 ,烘乾器1 6 0,可再度加熱(後段烘乾) 111K、U1G、111B;噴出裝置 100C,可 色濾光片材料1 1 1 R、1丨丨G、H i B之層 ;乾燥裝置150C,可乾燥保護膜20 ;万 可再度加熱、硬化被乾燥之保護膜2 〇。 1具備搬送裝置170,可依噴出裝置 150R、噴出裝置i〇〇G、乾燥裝置150(} 、乾燥裝置1 5 0 B、噴出裝置1 〇 〇 C、乾;| 化裝置165之順序搬送基體i〇A。 如圖11所示,噴出裝置100R之榍 實施形態之噴出裝置1 0 0之構成相同。 l〇〇R之構成和噴出裝置100之構成差異 與軟管1 1 0而改用液狀之彩色濾光片材 101R與軟管110R。又,噴出裝置l〇〇R 裝置1 00之構成要素相同者附加同一符 明。 出裝置1 0 0 R,可 料1 1 1 R ;乾燥裝 彩色濾光片材料 8G全部塗敷彩色 於乾燥被噴出部 置1 0 0 B,可對被 Π 1 B ;乾燥裝置 濾光片材料1 1 1 B 彩色濾光片材料 「於後段烘乾之彩 上設置保護膜20 L硬化裝置1 6 5, 另外,製造裝置 100R、乾燥裝置 、噴出裝置 1 〇 〇 B 藥裝置1 50C、硬 I成基本上和第1 但是,噴出裝置 在於:取代槽1 0 1 料 1 1 1 R用之槽 之構成中和噴出 號,並省略其說 -32 - (30) (30)1292726 噴出裝置100G之構成、噴出裝置i〇〇b之構成、噴 出裝置100C之構成基本上和噴出裝置1〇〇R之構成相同 ,但是,差異在於,代噴出裝置100r中之槽1〇1R與軟 管110R,噴出裝置1〇〇G具備彩色濾光片材料niG用之 槽與軟管。同樣地,噴出裝置與噴出裝置之 差異在於:取代噴出裝置l〇〇R中之槽l〇1R與軟管n〇R ’噴出裝置1 0 0 B具備彩色濾光片材料n i B用之槽與軟 i。另外’噴出裝置l〇〇c與噴出裝置之差異在於: 取代噴出裝置100R中之槽l〇1R與軟管11〇R,噴出裝置 1 0 0C具備保護膜材料用之槽與軟管。又,本實施形態之 液狀之彩色濾光片材料1 i i R、1丨i G、1〗〗B爲本發明之 液狀材料之一例。 以下說明噴出裝置100R之動作。噴出裝置l〇〇R, 係對基體1 0 A上以矩陣狀配置之多數個被噴出部〗8 R噴 出同一材料者。又,如第3 · 5實施形態之說明,基體1 ο A 可替換爲EL顯示裝置(電激發光顯示裝置)用基板、電漿 顯示裝置用之背面基板、或者具備電子放出元件的影像 顯示裝置基板。 圖12之基體i〇A被保持於載置台ι〇6以使被噴出部 18R之長邊方向與短邊方向分別和X軸方向與γ軸方向 一致。 首先’於第1掃描期間開始前,控制部1 1 2依據噴 出資料使托架103、亦即噴頭群]14G相對於基體l〇A朝 X軸方向進行相對移動,以使幾個噴嘴n 8之X座標位 -33- (31) 1292726 於被噴出部1 8 R之X座標範圍。被噴出部;[8 r之χ 範圍係指被噴出部1 8 R兩端之X座標所決定之範圍 實施形態中,被噴出部18R之長邊長度約爲3 00|im 頭1 1 4 G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HXP約爲1 7.5 μηι 此,噴頭群1 1 4 G之1 6個或1 7個噴嘴.1 1 8被收容於 被噴出部1 8 R之X座標範圍。X座標範圍外之噴嘴 於掃描期間內不噴出任何彩色濾光片材料1 1 1 R。 又,本實施形態中如圖3 0所示,「掃描期間」 托架1 〇 3之一邊沿Υ軸方向由掃描範圍1 3 4之一端 或另一^而Ε2)至另一·端Ε2(或一觸Ε1)進彳了相對移動 之期間。「掃描範圍134」係指與對基體10Α上之 被噴出部1 8R塗敷材料而使托架1 03相對移動之範 藉由掃描範圍134覆蓋全部被噴出部18R。又,某 況下「掃描範圍」可以意味著1個噴嘴1 1 8相對移 範圍,或者意味著1個噴嘴列1 1 6相對移動之範圍 者意味著1個噴頭1 ] 4相對移動之範圍。 第1掃描期間開始後,噴頭群1HG由134之 Ε1朝Υ軸方向之正方向(圖12之紙面上方向)開 對移動。如此則依據噴嘴列1Α、1Β、2Α、2Β、3Α 、4Α、4Β之順序使彼等噴嘴列進入被噴出部18R對 區域。又,於第1掃描期間之間,噴頭群1 1 4 G之 標無變化。 控制部1 1 2決定托架]〇 3之相對移動速度’俾 出週期ΕΡ (圖7 ( b ))之整數倍時間間隔之每一間 座標 0本 ,噴 。因 1個 1 18 係指 E1 ( 1次 全部 圍, 些情 動之 ,或 一端 始相 、3B 應之 X座 於噴 隔, -34- (32) (32)1292726 可使1個噴嘴1 1 8和並列於Y軸方向之被噴出部1 8 R呈 重疊。如此則包含該1個噴嘴118之噴嘴列中之其他噴 嘴1 1 8,於於噴出週期EP之整數倍時間間隔之每一間隔 亦分別和各個被噴出部1 8 R呈重疊。 本實施形態中,托架1 0 3相對於載置台1 0 6之相對 移動速度V設爲 V = L YR/ ( 〇3 . EP ) 式(3) 其中LYR爲沿Y軸方向之被噴出部之間距’ EP爲 噴出週期,C3爲整數。相對移動速度V滿足上述式(3) ,因此如圖1 3所示’噴嘴列1 A以噴出週期E P之整數倍 (c3倍)之時間間隔Ah重疊於Y軸方向並列之多數個 被噴出部1 8 R。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依據上述式(3 )算出之相對 移動速度V,第1噴嘴列間距離DA被設爲 DA= c4 .EP.V 式(4 ) 第1噴嘴列間距離D A滿足上述式(4 ),因此由噴 嘴列1 A重疊於被噴出部1 8 R之時點起算’噴嘴列1 B以 噴出週期E P之整數倍(c 4倍)之時間間隔△12使重疊於 該被噴出部18R。 又,和第1實施形態同樣,本實施形態中第2噴嘴 -35- (33) (33)1292726 列間距離D B爲第]噴嘴列間距離D A之大略整數倍(c! 倍),因此 D B = c ] . D A 式(5) 因此由噴嘴列1 B重疊於被噴出部1 8 R之時點起算經 過噴出週期EP之整數倍(Cl .C4倍)之時間間隔At3之 後,噴嘴列2A重疊於該被噴出部i8R。 圖1 2之例中,當噴嘴列1 A進入某一被噴出部1 8 R 對應之區域後,由噴嘴列1 A左起第2號噴嘴1 1 8、與左 起第3號噴嘴1 1 8噴出液狀材料1 1 1。於噴嘴列1 A重疊 於被噴出部1 8 R之時點起經過噴出週期EP之整數倍(c4 倍)之時間期間後,噴嘴列1 B進入該1個被噴出部1 8R 對應之區域。如此則由噴嘴列1 B最左側噴嘴1 1 8、與左 起第2號噴嘴噴出彩色濾光片材料1 1 1 R。 於噴嘴列1 B重疊於被噴出部1 8 R之時點起經過噴出 週期EP之整數倍(.c4倍)之時間期間後,噴嘴列2A 進入該1個被噴出部1 8R對應之區域。如此則由噴嘴列 2 A最左側噴嘴1 1 8、與左起第2號噴嘴噴出彩色濾光片 材料1 1 1 R。之後,於噴嘴列2 A重疊於被噴出部1 8 R之 時點起經過噴出週期EP之整數倍(c4倍)之時間期間 後,噴嘴列2 B進入該1個被噴出部1 8 R對應之區域。如 此則由噴嘴列2 B最左側噴嘴1 ] 8、與左起第2號噴嘴噴 出彩色濾光片材料1】1 R。 -36- (34) (34)1292726 於噴嘴列2 B重疊於被噴出部1 8 R之時點起經過噴出 週期EP之整數倍(c 1 . c4倍)之時間期間後,噴嘴列 3 A進入該1個被噴出部1 8 R對應之區域。如此則由噴嘴 列3 A最左側噴嘴1 1 8、與左起第2號噴嘴噴出彩色濾光 片材料1 1 1 R。之後,於噴嘴列3 A重疊於被噴出部1 8 R 之時點起經過噴出週期E P之整數倍(c 4倍)之時間期 間後,噴嘴列3 B進入該1個被噴出部1 8 R對應之區域。 如此則由噴嘴列3 B最左側噴嘴1 1 8、與左起第2號噴嘴 噴出彩色濾光片材料1 1 1 R。 於噴嘴列3B重疊於被噴出部1 8R之時點起經過噴出 週期EP之整數倍(c 1 . C4倍)之時間期間後,噴嘴列 4 A進入該1個被噴出部1 8R對應之區域。如此則由噴嘴 列4 A最左側噴嘴1 1 8、與左起第2號噴嘴噴出彩色濾光 片材料11 1 R。之後,於噴嘴列4 A重疊於被噴出部1 8 R 之時點起經過噴出週期EP之整數倍(c4倍)之時間期 間後,噴嘴列4B進入該丨個被噴出部〗8R對應之區域。 如此則由噴嘴列4 B最左側噴嘴1 1 8、與左起第2號噴嘴 噴出彩色濾光片材料1 1 1 R。 如此則’噴頭群Μ 4 G之全部噴嘴列以和噴出週期 E P相同相位分別和在Y軸方向並列之多數個被噴出部 1 8 R之各個.因此,對全部噴嘴列之噴嘴n 8可共用驅動 信號產生部203 ·因此’可維持噴出波形(驅動波形)之 精確度之同時,電路構成可以簡單化。 又’依本實施形態,於〗掃描期間內對1個被噴出 -37- (35) (35)1292726 部1 8 R可噴出必要體積之彩色濾光片材料1 1 1 R。此乃因 噴頭群1 14G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GXP爲1個噴頭 1 14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HXP之大略1/4,因而於1 掃描期間內更多隻噴嘴1 1 8重疊於1個被噴出部。 另外,如圖12所示,於第1掃描期間內,噴嘴列 1 A之最左測噴嘴11 8、與噴嘴列2 A之右起2號噴嘴1 1 8 、與噴嘴列3 A之右起2號噴嘴1 1 8、與噴嘴列4 A之右 起2號噴嘴1 18均未曾重疊於被噴出部18R。因此,彼 等噴嘴不會進行彩色濾光片材料1 1 1 R之噴出。 當第1掃描期間結束後,控制部1 1 2使噴頭群1 1 4G 對X軸方向進行相對移動之後,開始次一掃描期間,對 乃未被塗敷之被噴出部18R噴出彩色濾光片材料111R。 以上說明針對被噴出部1 8R塗敷彩色濾光片材料 1 1 1 R之步驟。 以下說明藉由製造裝置1獲得彩色濾光片基板1 〇之 一連串步驟。 首先,依據以下順序作成圖9之基體1 Ο A。首先, 藉由濺射法或蒸鍍法於支撐基板1 2上形成金屬薄膜。之 後,藉由微影成像技術製程由該金屬薄膜形成格子狀暗 矩陣1 4。暗矩陣1 4之材料例如爲金屬鉻或氧化鉻。支撐 基板1 2爲對可視光具有透光性之基板’例如玻璃基板。 之後,塗敷負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構成之阻劑用於覆蓋 支撐基板1 2與暗矩陣1 4。於該阻劑層上密接以矩陣狀圖 型形成之遮罩薄膜’使該阻劑層曝光。之後’蝕刻處理 -38- (36) (36)1292726 除去阻劑層之未曝光部分而得堤堰部I 6 °藉由以上步驟 可得基體10A。 又,可以取代堤堰部1 6改用暗樹脂構成之堤堰部。 此情況下,不需要金屬薄膜(暗矩陣1 4 ) ’堤堰部層僅 需1層。 之後,藉由大氣壓下之氧電漿處理對基體10A施予 親液性處理。藉由該處理使支撐基板12、暗矩陣14、堤 堰部1 6所界定各個凹部(畫素區域之一部分)中之支撐 基板1 2表面,與暗矩陣1 4表面,與堤堰部1 6表面呈親 液性。之後,對基體1 〇 A進行以四氟甲烷爲處理氣體之 電漿處理。藉由使用四氟甲烷之電漿處理,各個凹部之 堤堰部1 6表面被氟化處理(疏液化處理),堤堰部1 6 之表面呈疏液性。右,藉由使用四氟甲烷之電漿處理, 先前被賦與親液性之支撐基板1 2表面以及暗矩陣1 4表 面會稍微降低親液性,但是彼等之表面乃能維持親液性 。如上述說明,支撐基板1 2、暗矩陣1 4、與堤堰部1 6 所界定凹部表面被施予特定之表面處理,凹部表面成爲 被噴出部18R、18G、18B。 又,依據支撐基板1 2之材質、暗矩陣1 4之材質、 以及堤堰部1 6之材質,有些情況下不必進行上述表面處 理亦可以獲得呈現所要親液性及疏液性表面。此情況下 ,即使不施予上述表面處理,支撐基板1 2、暗矩陣1 4、 與堤堰部1 6所界定凹部表面成爲被噴出部]8 r、1 8 g、 1 8B。 -39- (37) 1292726 被形成有被噴出部i8R、18G、18B之基體1〇A藉由 搬送裝置170被搬送至噴出裝置1〇〇R之載置台ι〇6,載 置於載置自1〇6。之後’如圖14 ( “所示,噴出裝置 1 〇〇R由噴頭U 4噴出彩色濾光片材料]】1 &而於被噴出 邰1 8R全邰形成彩色濾光片材料n丨R之層。具體言之爲 ,噴出裝置丨00R,係藉由圖12說明之噴出方法於被噴 出部塗敷彩色濾、光片材料1UR。於基體iqa之被噴 出邰1 8 R全形成杉色濾光片材料丨丨丨R層時’搬送裝置 1 7 0使基體 1 ο A位於乾燥奘齧 ^ Λ
U力、早乙’木式置l5〇R內。使被噴出部18R 上之彩色瀘光片材料U1R完全乾燥而於被噴出部i8R上 獲得濾光片層1 1 1 F R。 之後,搬送裝置!70使基體1〇A位於噴出裝置i〇〇G 之載置台1〇6。之後’ $請14 ( b)所示,噴出裝置 ]〇〇G由噴頭u4噴出彩色濾光片材料uig而於被噴出 部UG全部形成彩色濾光片材料Uig之層。具體言之 爲,噴出裝置1〇〇G’係藉由圖12 _說明之噴出方法於被 噴出部UG塗敷彩色濾光片材料1UG。於基體i〇a之被 噴出部18G全部形成彩色據光片材料iug層時,搬送 裝置]70使基體1〇A位於乾燥裝置15〇g內。使被噴出 部上之彩色爐光片㈣111G完全乾燥而於被噴出 部18G上獲得濾光片層1 1 1FG。 之後,搬送裝置m使基體]〇A位於噴出裝置麵 之載置台之後’如圖14 ( c)所示,噴出裝置 1〇〇B由噴頭114噴出彩色濾光片材半斗⑴b而於被噴出 -40 - (38) 1292726 部1 8 B全部形成彩色濾光片材料1丨〗b之層。具體言之爲 ’噴出裝置100B,係藉由圖12說明之噴出方法於被噴 出部18B塗敷彩色濾光片材料丨;[1B。於基體1()a之被噴 出部1 8 B全部形成彩色濾光片材料n 1 b層時,搬送裝置 使基體10A位於乾燥裝置150B內。使被噴出部18B 上之彩色濾光片材料1 1 1 B完全乾燥而於被噴出部1 8 B上 獲得濾光片層1 1 1 FB。 之後,搬送裝置170使基體10A位於烘乾器160內 。之後,烘乾器1 6 0再度加熱(後段烘乾)濾光片層 I 1 1FR、1 1 1FG、1 1 1FB。 之後,搬送裝置170使基體10A位於噴出裝置l〇〇C 之載置台106。之後,噴出裝置100C噴出液狀之保護膜 材料形成保護膜20用於覆蓋濾光片層111FR、111FG、 II 1FB與堤堰部16。覆蓋濾光片層1 1 1FR、1 1 1FG、 11 1FB與堤堰部16之保護膜20形成後,搬送裝置170 使基體10A位於乾燥裝置150C內。乾燥裝置150C完全 乾燥保護膜2 0之後,硬化裝置1 6 5加熱保護膜2 0使完 全硬化而使基體1 〇 A成爲彩色濾光片基板1 〇。 依本實施形態,於噴出裝置100R、i〇〇G、100B之 各個,噴頭群1 1 4G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爲噴頭1 1 4 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之1 /N倍長度。其中’ N爲噴 頭群114G包含之噴頭114之數目。因此,噴出裝置 I 〇 〇 R、1 0 0 G、1 0 0 B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線密度,係高於 一般之液滴噴出裝置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線密度。因此 -41 - (39) (39)1292726 ^ 裝置1僅變更噴出資料即可對各種尺寸之被噴出 部塗敷彩色濾光片材料。另外,製造裝置1僅變更噴出 資料即可製造各種間距之彩色濾光片基板。 (第3實施形態) 以下說明本發明適用EL顯示裝置(電激發光顯示裝 置)之製造裝置之例。 圖15(a)、 (b)所示基體3 0A,係藉由後述製造 裝置2(圖16)之處理而成之El顯示裝置3〇之基板。 基體30A具有矩陣狀配置之多數個被噴出部38R、38〇、 38B。 具體§之爲’基體30A具有:支撐基板32;形成於支 撐基板3 2上的電路元件層3 4 ;形成於電路元件層3 4上 的多數個畫素電極3 6 ;及形成於多數個畫素電極3 6間的 堤堰部4 0。支撐基板爲對可視光具有透光性之基板,例 如爲玻璃基板。多數個畫素電極3 6之各個爲對可視光具 有透光性之電極,例如爲I Τ Ο ( I n d i ία m - T i η Ο X i d e )電極 。又,多數個畫素電極3 6以矩陣狀配置於電路元件層3 4 上,各個用於界定畫素區域。堤堰部4 0具有格子狀,包 圍多數個畫素電極3 6之各個。堤堰部4 0由形成於電路 元件層3 4上的無機物堤堰部4 0 A,與位於無機物堤堰部 40A上的有機物堤堰部40B構成。 電路元件層3 4具有:於支撐基板3 2上朝特定方向延 伸之多數個掃描電極;覆蓋多數個掃描電極而形成的絕 -42- (40) 1292726 緣膜42 ;位於絕緣膜42上、且朝和多數個掃描電極之 伸方向正交之方向延伸的多數個信號電極;位於掃描 極與信號電極之交叉點附近的多數個開關元件44 ;及 蓋多數個開關元件4 4而形成的聚醯亞胺等之層間絕緣 45。各開關元件44之閘極44G與源極4.4S,分別電連 於對應之掃描電極及信號電極。多數個畫素電極3 6位 層間絕緣膜4 5上。於層間絕緣膜4 5、於各開關元件 之汲極44D對應之部位設有貫穿孔44V,介由該貫穿 44V完成開關元件44與對應之畫素電極36間之電連 。又,各開關元件44位於堤堰部40對應之位置。亦 ,由圖1 4 ( b )之紙面之垂直方向觀察時,多數個開關 件44之各個成爲被堤堰部40覆蓋。 基體30A之畫素電極36與堤堰部40界定之凹部 畫素區域之一部分)係對應於被噴出部3 8 R、被噴出 38G、被噴出部38B。被噴出部38R爲應形成可以發出 色波長帶光線之發光層21 1FR的區域,被噴出部38 G 應形成可以發出綠色波長帶光線之發光層2 1 1 F G的區 ,被噴出部3 8B爲應形成可以發出藍色波長帶光線之 光層21 1FB的區域。 圖15(b)之基體30A位於和X軸方向與Y軸方 雙方平行之假想平面上。多數個被噴出部3 8 R、3 8 G 3 8 B被形成之矩陣之行方向與列方向,係分別平行於 軸方向與Y軸方向。於基體3 0 A,被噴出部3 8 R、3 8 G 3 8 B係於Y軸方向依該順序被週期性並列。另外,被 延 電 覆 膜 接 於 44 孔 接 即 元 部 紅 爲 域 發 向 、 X 噴 -43- (41) 1292726 出部3 8 R間於X軸方向被間隔特定間隔並列1列,被噴 出部3 8 G間於X軸方向被間隔特定間隔並列1列,被噴 出部3 8 B間於X軸方向被間隔特定間隔並列1列。又, X軸方向與Y軸方向互爲正交。 被噴出部3 8 R之於Y軸方向之間隔LRY、亦即間距 約爲5 6 Ο μ m。該間隔係和被噴出部3 8 G之於Y軸方向之 間隔L G Y相同,亦和被噴出部3 8 B之於Y軸方向之間隔 LBY相同。又,被噴出部38R之平面影像爲長邊與短邊 決定之矩形狀。具體言之爲,被噴出部38R於Y軸方向 之長度約爲ΙΟΟμιη’ X軸方向之長度約爲300μηι。被噴 出部38G、被噴出部38Β亦具有和被噴出部38R相同之 形狀、尺寸。被噴出部間之上述間隔與上述尺寸,於 英吋尺寸之高精細電視中係對應於同一顏色所對應之畫 素區域間之間隔或尺寸。 圖16之製造裝置2爲,對圖15之基體3〇A之被噴 出部3 8 R、3 8 G、3 8 B之各個噴出對應之發光材料的裝置 。具體言之爲,製造裝置2具備:噴出裝置2〇〇R,可對被 噴出部38R全部塗敷發光材料211R;乾燥裝置25〇r, 用乾‘被噴出部:>8R上之發光材料2i]r;喧出裝置 200G,可對被噴出部38G全部塗敷發光材料2nG ;乾燥 裝置2 5 0 G,用於乾燥被噴出部38G上之發光材料2iig •,噴出裝置200B,可對被噴出部38B全部塗敷發光材料 211B ;乾燥裝置25 0B,用於乾燥被噴出部38b上之發光 材料B。另外,製造裝置2具備搬送裝置27〇,可依噴出 -44- (42) (42)1292726 裝置200R、乾燥裝置25〇r、噴出裝置2〇〇(}、乾燥裝置 2 5 0 G、噴出裝置200B、乾燥裝置25〇B之順序搬送基體 3 Ο A 〇 圖17所示噴出裝置2 0 0R,具備:保持液狀發光材料 211R的槽201R;軟管210R;介由軟管210R由槽201R 被供給發光材料2 1 1 R的噴出掃描部〗〇2 ;噴出掃描部 1 02之構成係和第1實施形態之噴出掃描部! 〇 2 (圖1 ) 相同’因此相同之構成要素附加同一符號,並省略其說 明。又’噴出裝置200G之構成、噴出裝置200B之構成 基本上和噴出裝置200R之構成相同。但是,差異在於: 取代槽201R與軟管210R,噴出裝置200G具備發光材料 211G用之槽與軟管。同樣地,噴出裝置200B與噴出裝 置200R之差異在於:取代噴出裝置200R中之槽201R與 軟管210R,噴出裝置200B具備發光材料211B用之槽與 軟管。又,本實施形態之液狀發光材料2 1 1 R、2 1 1 G、 2 1 1 B爲本發明之液狀材料之一例。 以下說明使用製造裝置2之EL顯示裝置30之製造 方法。首先,使喁習知薄膜製造技術與圖型化技術製造 圖1 5之基體3 0 A。 之後,藉由大氣壓下之氧電漿處理對基體30A施予 親液性處理。藉由該處理使畫素電極3 6與堤堰部4 0所 界定各個凹部(畫素區域之一部分)中之畫素電極36表 面、無機物堤堰部40A表面、與有機物堤堰部40B表面 呈親液性。之後,對基體3 0 A進行以四氟甲烷爲處理氣 -45 - (43) (43)1292726 體之電漿處理。藉由使用四氟甲烷之電漿處理,各個凹 部之有機物堤堰部4 0B表面被氟化處理(疏液化處理) ,有機物堤堰部4 Ο B之表面呈疏液性。又,藉由使用四 氟甲烷之電漿處理,先前被賦與親液性之畫素電極3 6表 面以及無機物堤堰部4〇A表面雖會稍微降低親液性,但 是彼等之表面乃能維持親液性。如上述說明,畫素電極 3 6、與堤堰部40所界定凹部表面被施予特定之表面處理 ,凹部表面成爲被噴出部38R、38G、38B。 又,依據畫素電極36之材質、無機物堤堰部40 A之 材質、以及有機物堤堰部4 0 B之材質,有些情況下不必 進行上述表面處理亦可以獲得呈現所要親液性及疏液性 之表面。此情況下,即使不施予上述表面處理,畫素電 極36、與堤堰部40所界定凹部表面成爲被噴出部38R、 38G、 38B 。 於被施予表面處理之多數個畫素電極36之上形成對 應之電洞輸送層3 7 R、3 7 G、3 7 B亦可。電洞輸送層3 7 R 、37G、37B位於畫素電極36與後述之發光層211RF、 21 1 GF、21 1BF之間可以提升EL顯示裝置之發光效率。 於多數個畫素電極3 6之各個之剩設置電洞輸送層時,電 洞輸送層與堤堰部40所界定凹部將和被噴出部3 8R、 3 8 G、3 8 B 對應。 又,電洞輸送層3 7 R、3 7 G、3 7 B可藉由液滴噴出法 形成。此情況下,將含有電洞輸送層37R、37G、37B形 成用材料之溶液以特定量塗敷於各畫素區域之後,乾燥 -46- (44) (44)1292726 即可形成電洞輸送層。 被形成有被噴出部38R、38G、38B之基體30A藉由 搬送裝置270被搬送至噴出裝置200R之載置台1〇6,載 置於載置台1 0 6。之後,如圖1 8 ( a )所示,噴出裝置 2 0 0R由噴頭1 14噴出發光材料21 1R而於被噴出部38R 之全部形成發光材料211R之層。具體言之爲,噴出裝置 2 0 0R,係藉由圖12說明之噴出方法於被噴出部38R塗敷 發光材料21 1R。於基體30A之被噴出部38R全部形成發 光材料21 1R之層時,搬送裝置2 7 0使基體30A位於乾燥 裝置250R內。使被噴出部38R上之發光材料211R完全 乾燥而於被噴出部3 8 R上獲得發光層2 1 1 FR。 之後,搬送裝置2 7 0使基體30A位於噴出裝置200 G 之載置台 106。之後,如圖 18(b)所示,噴出裝置 200G由噴頭114噴出發光材料211G而於被噴出部38G 之全部形成發光材料211G之層。具體言之爲,噴出裝置 2〇〇G’係藉由圖12說明之噴出方法於被噴出部38(3塗 敷發光材料211G。於基體30A之被噴出部38G之全部形 成發光材料21 1G之層時,搬送裝置2 70使基體30 A位 於乾燥裝置2 5 0 G內。使被噴出部3 8 G上之發光材料g 完全乾燥而於被噴出部38G上獲得發光層211FG。 之後,搬送裝置270使基體30A位於噴出裝置2〇〇B 之載置台106。之後’如圖18(c)所示,噴出裝置 2 00B由噴頭〗M噴出發光材料2] 1B而於被噴出部38B 之王J形成發光材料211B之層。具體言之爲,噴出裝置 -47- (45) (45)1292726 2 0 GB ’係藉由圖12說明之噴出方法於被噴出部38B塗敷 發光材料21 1B。於基體30A之被噴出部38B之全部形成 發光材料2 1 1 B之層時,搬送裝置2 7 0使基體3 Ο A位於乾 燥裝置2 5 Ο B內。使被噴出部3 8 B上之發光材料2 1 1 B完 全乾燥而於被噴出部38B上獲得發光層21 1FB。 如圖1 8 ( d )所示,設置對向電極46用於覆蓋發光 層21 1FR、2 1 1FG、21 1FB與堤堰部40。對向電極46作 爲陰極之功能。之後,將封裝基板4 8與基體3 Ο A藉由互 相之周邊部予以接著而得圖1 8 ( d )所示EL顯示裝置3 0 。又’於封裝基板48與基體3 0 A之間被封入惰性氣體 4 9° 於 EL顯示裝置 30,由發光層 211FR、211FG、 2 1 1FB發出之光,係介由畫素電極36、電路元件層34、 支撐基板3 2射出。如上述說明,介由電路元件層3 4射 出光之EL顯示裝置稱爲底部射初型顯示裝置。 依本實施形態,於噴出裝置2 0 0 R、2 0 0 G、2 0 0 B之 各個,噴頭群1 1 4 G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爲噴頭1 1 4 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之1 /N倍長度。其中,N爲噴 頭群1 1 4G包含之噴頭1 1 4之數目。因此,噴出裝置 2 0 0 R、2 0 0 G、2 0 0 B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線密度,係高於 一般之液滴噴出裝置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線密度。因此 ’製造裝置2僅變更噴出資料即可對各種尺寸之被噴出 部塗敷發光材料。另外,製造裝置2僅變更噴出資料即 可製造各種間距之EL顯示裝置。 -48- (46) 1292726 (第4實施形態) 以下說明本發明適用電漿顯示裝置之背面基板之製 造裝置之例。 圖19(a)、 ( b )所示基體5 0 A,係藉由後述製造 裝置3 (圖2 0 )之處理而成之電漿顯示裝置之背面基板 50B之基板。基體50A具有矩陣狀配置之多數個被噴出 部 58R、 58G、 58B。 具體言之爲,基體50A具有··支撐基板52;形成於支 撐基板5 2上的多數個位址電極5 4 ;覆蓋位址電極5 4而 形成的介電質玻璃層5 6 ;及具有格子狀之同時,用於界 定多數個畫素區域的間隔壁60。多數個畫素區域位於矩 陣狀,多數個畫素區域所形成之矩陣之列之每一列對應 於多數個位址電極5 4之各個。此種基體5 0 A可以習知網 版印刷技術形成。 基體5 0 A之各個畫素區域,介電質玻璃層5 6與間隔 壁6 0所界定之凹部,係對應於被噴出部5 8 R、被噴出部 58G、被噴出部58B。被噴出部58R爲應形成可以發出紅 色波長帶光線之螢光層31 1FR的區域,被噴出部58G爲 應形成可以發出綠色波長帶光線之螢光層3 1 1 FG的區域 ,被噴出部5 8 B爲應形成可以發出藍色波長帶光線之螢 光層3 1 1FB的區域。 圖1 9 ( b )之基體3 0 A位於和X軸方向與Y軸方向 雙方平行之假想平面上。多數個被噴出部58R、58G、
5 8 B所形成之矩陣之行方向與列方向,係分別平行於X -49- (47) (47)1292726 軸方向與Y軸方向。於基體5〇A,被噴出部58R、58(}、 5 8 B係於Y軸方向依該順序被週期性並列。另外,被噴 出部5 8 R間於X軸方向被間隔特定間隔並列1列,被噴 d」ciB 5 8 G間於X軸方向被間_特定間隔並列1列,被噴 出部5 8 B間於X軸方向被間隔特定間隔並列1列。又, X軸方向與Y軸方向互爲正交。 被噴出部5 8 R之於Y軸方向之間隔l R Y、亦即間距 約爲5 6 Ο μ m。g亥間隔係和被噴出部5 8 G之於Y軸方向之 間隔L G Y相同,亦和被噴出部5 8 B之於Y軸方向之間隔 LBY相同。又,被噴出部58R之平面影像爲長邊與短邊 決定之矩形狀。具體言之爲,被噴出部58R於Y軸方向 之長度約爲1 〇 〇 μηι,X軸方向之長度約爲3 Ο Ο μηι。被噴 出部5 8 G、被噴出部5 8 Β亦具有和被噴出部5 8 R相同之 形狀、尺寸。被噴出部間之上述間隔與上述尺寸,於4 0 英吋尺寸之高精細電視中係對應於同一顏色所對應之畫 素區域間之間隔或尺寸。 圖20之製造裝置3爲,對圖19之基體50Α之被噴 出部58R、58G、58Β之各個噴出對應之螢光材料的裝置 。製造裝置3具備:噴出裝置300R,可對被噴出部58R 之全部塗敷螢光材料31 1R ;乾燥裝置3 5 0R,用於乾燥被 噴出部58R上之螢光材料311R;噴出裝置300G,可對 被噴出部58G之全部塗敷螢光材料3 1 1 G ;乾燥裝置 3 5 0 G ’用於乾燥被噴出部5 8 G上之螢光材料3 1 1 G ;噴出 裝置3 0 0Β,可對被噴出部58Β全部塗敷螢光材料3〗1Β -50- (48) 1292726 ;乾燥裝置3 5 Ο B,用於乾燥被噴出部5 8 b上之螢光材料 311B。另外’製造裝置3具備搬送裝置370,可依噴出 裝置300R、乾燥裝置350R、噴出裝置300G、乾燥裝置 3 5 0 G、噴出裝置3 Ο Ο B、乾燥裝置3 5 Ο B之順序搬送基體 5 〇 A 〇 圖21所示噴出裝置300R具備:保持液狀螢光材料 3 1 1R的槽301R ;軟管31 OR ;介由軟管3 10R由槽301R 被彩色濾光片材料的噴出掃描部1 〇 2。噴出掃描部1 〇 2之 構成已於第1實施形態說明,因此省略其重複說明。 噴出裝置300G之構成、噴出裝置300B之構成基本 上和噴出裝置3 00R之構成相同。但是,差異在於:取代 槽301R與軟管310R,噴出裝置3 0 0G具備螢光材料 311G用之槽與軟管。同樣地,噴出裝置300B與噴出裝 置300R之差異在於··取代噴出裝置300R中之槽301R與 軟管310R,噴出裝置3 00B具備螢光材料31 1B用之槽與 軟管。又,本實施形態之液狀螢光材料3 1 1 R、3 1 1 G、 3 1 1 B爲本發明之液狀材料之一例。 以下說明使用製造裝置3之電漿顯示裝置之製造方 法。首先,使用習知網版印刷技術,於支撐基板5 2上形 成多數個位址電極5 4、介電質玻璃層5 6與間隔壁6 0, 而獲得圖19所示基體50A。 之後,藉由大氣壓下之氧電漿處理對基體5 0 A施予 親液性處理。藉由該處理使間隔壁60與介電質玻璃層56 所界定各個凹部(畫素區域之一部分)中之間隔壁6 0表 -51 - (49) (49)1292726 面、與介電質玻璃層5 6表面呈親液性。彼等表面成爲被 噴出部5 8 R、5 8 G、5 8 B。又,依材質,有些情況下不必 進行上述表面處理亦可以獲得呈現所要親液性之表面。 此情況下,即使不施予上述表面處理,間隔壁6 0與介電 質玻璃層56所界定凹部表面成爲被噴出部58R、58G、 58B。 被形成有被噴出部58R、58G、58B之基體50A藉由 搬送裝置370被搬送至噴出裝置300R之載置台106,載 置於載置台106。之後,如圖22(a)所示,噴出裝置 300R由噴頭114噴出螢光材料311R而於被噴出部58R 之全部形成螢光材料311R之層。具體言之爲,噴出裝置 3 0 0R ’係藉由圖12說明之噴出方法於被噴出部58R塗敷 螢光材料3 1 1R。於基體50A之被噴出部58R全部形成螢 光材料3 1.1 R之層時,搬送裝置3 70使基體50A位於乾燥 裝置3 5 0R內。使被噴出部5 8 R上之螢光材料3 1 1 R完全 乾燥而於被噴出部58R上獲得螢光層3 1 1FR。 之後,搬送裝置370使基體50A位於噴出裝置300G 之載置台 106。之後,如圖 22 ( b )所示,噴出裝置 3 00G由噴頭〗14噴出螢光材料3丨ίο而於被噴出部58G 之全部形成螢光材料311G之層。具體言之爲,噴出裝置 3G〇G ’係藉由圖12說明之噴出方法於被噴出部58G塗 敷螢光材料3 1 1 G。於基體5 0 A之被噴出部5 8 G之全部形 成螢光材料3 1 1 G之層時,搬送裝置3 70使基體50A位 於乾燥裝置3 5 0 G內。使被噴出部5 8 G上之螢光材料 -52- (50) (50)1292726 311G完全乾燥而於被噴出部58G上獲得螢光層311FG。 之後,搬送裝置3 7 0使基體5 0 A位於噴出裝置3 0 〇 B 之載置台106。之後,如圖22(c)所示,噴出裝置 3 0 0 B由噴頭1 ;! 4噴出螢光材料3 1 1 B而於被噴出部5 8 B 之全部形成營光材料311B之層。具體言之爲’噴出裝置 3 0 0 B,係藉由圖1 2說明之噴出方法於被噴出部5 8 B塗敷 螢光材料3 1 1B。於基體50A之被噴出部58B之全部形成 螢光材料31 1B之層時,搬送裝置3 70使基體50A位於乾 燥裝置350B內。使被噴出部58B上之螢光材料311B完 全乾燥而於被噴出部58B上獲得螢光層3 11FB。 經由以上製程,基體50A成爲電漿顯示裝置之背面 基板50B 。 之後,如圖23所示,將背面基板50B、前面基板 5 〇 C藉由習知方法進行貼合而得電漿顯示裝置5 0。前面 基板50C具有:玻璃基板68 ;於玻璃基板68上互相平行 被施予圖型化的顯示電極66A與顯示掃描電極66B ;覆 蓋顯示電極66A與顯示掃描電極66B而形成的介電質玻 璃層6 4 ;及形成於介電質玻璃層6 4上的M g Ο保護層6 2 。背面基板50B與前面基板50C,係以背面基板50B之 位址電極54和前面基板50C之顯示電極66A.顯示掃描 電極66B互爲正交而被定位。於間隔壁60包圍之格(畫 素區域)藉由特定壓力封入放電氣體69。 依本實施形態,於噴出裝置3 00R、3 0 0G、3 00B之 各個,噴頭群U 4 G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爲噴頭1 1 4 -53- (51) 1292726 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之1 /N倍長度。其中,N爲 頭群1 1 4G包含之噴頭1 1 4之數目。因此,噴出裝 3 0 0R、3 00G、3 00B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線密度,係高 一般之液滴噴出裝置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線密度。因 ,製造裝置3僅變更噴出資料即可對各種尺寸之被噴 部塗敷螢光材料。另外,製造裝置3僅變更噴出資料 可製造各種間距之電漿顯示裝置。 (第5實施形態) 以下說明本發明適用具備電子放出元件的影像顯 裝置之製造裝置之例。 圖 24(a)、 ( b )所示基體70A,係藉由後述製 裝置3(圖25)之處理而成之影像顯示裝置之電子源 板7 0B之基板。基體70A具有矩陣狀配置之多數個被 出部7 8。 具體言之爲,基體70A具有:基體72;位於基體 上Na(鈉)擴散防止層74 ;位於Na擴散防止層74上的 數個元件電極76A、76B ;位於多數個元件電極76A上 多數個金屬配線79A ;及位於多數個元件電極76B上 多數個金屬配線79B。多數個金屬配線79A之各個具 朝Y軸方向延伸之形狀。另外,多數個金屬配線79B 各個具有朝X軸方向延伸之形狀。於金屬配線79A與 屬配線79B之間形成絕緣膜75,因此金屬配線79A與 屬配線7 9 B被電絕緣。 噴 置 於 此 出 即 示 造 基 噴 72 多 的 的 有 之 金 金 -54- (52) (52)1292726 包含1對元件電極76A與元件電極76B之部分’對 應於1個畫素區域。 1對元件電極76A與元件電極76B互相僅分離特定 間隔,於Na擴散防止層74上呈對向。某一畫素區域對 應之元件電極7 6 A,係電連接於對應之金屬配線7 9 A。 又,該畫素區域對應之元件電極7 6 B則電連接於對應之 金屬配線79B。本說明書中有時將組合基體72與Na擴 散防止層74之部分標記爲支撐基板。 於基體70A之各個畫素區域中,元件電極76A之一 部分、元件電極 76B之一部分、以及露出於元件電極 76A與元件電極76B間之Na擴散防止層74,係對應於 被噴出部7 8。具體言之爲,被噴出部7 8爲應形成導電性 薄膜4 1 1 F (圖2 7 )之區域,導電性薄膜4 1 1 F係覆蓋元 件電極76A之一部分、元件電極76B之一部分、與元件 電極7 6 A、7 6 B間之間隙而形成。於圖2 4 ( b ),如虛線 所示,本實施形態之被噴出部7 8之平面形狀爲圓形。如 上述說明,本發明之被噴出部之平面形狀亦可爲由X座 標範圍與Y座標範圍決定之圓形。 圖24 ( b )之基體70A位於和X軸方向與Y軸方向 雙方平行之假想平面上。多數個被噴出部7 8所形成之矩 陣之行方向與列方向,係分別平行於X軸方向與Y軸方 向。亦即,於基體70 A,多數個被噴出部7 8係並列於X 軸方向與Y軸方向。又,X軸方向與Y軸方向互爲正交 -55- (53) (53)1292726 被噴出部7 8之於Y軸方向之間隔LRY、亦即間距約 爲1 9 Ο μηι。被噴出部7 8 R於X軸方向之長度(X座標範 圍之長度)約爲1 00 μπι,Υ軸方向之長度(X座標範圍之 長度)約爲1〇〇 μηι。被噴出部78間之上述間隔與上述尺 寸,於4 0英吋尺寸之高精細電視中係對應於晝素區域間 之間隔或尺寸。 圖25之製造裝置4爲,對圖24之基體70Α之被噴 出部78之各個噴出導電性薄膜材料411的裝置。具體言 之爲,製造裝置4具備··噴出裝置4〇〇,可對被噴出部78 之全部塗敷導電性薄膜材料4 1 1 ;及乾燥裝置4 5 0,用於 乾燥被噴出部7 8上之導電性薄膜材料4 1 1。另外,製造 裝置4具備搬送裝置470,可依噴出裝置400、乾燥裝置 45 0之順序搬送基體70Α。 圖2 6所示噴出裝置4 0 0具備:保持液狀導電性薄膜 材料4 1 1的槽4 0 1 ;軟管4 1 0 ;介由軟管4 1 0由槽4 0 1 R 供給導電性薄膜材料4 1 1的噴出掃描部丨〇 2。噴出掃描部 1 0 2之構成已於第1實施形態說明,因此省略其重複說明 。又’本實施形態中,液狀導電性薄膜材料4 1 1爲有機 鈀(P d )溶液。又,本實施形態之液狀導電性薄膜材料 4 1 1爲本發明之液狀材料之一例。 以下說明使用製造裝置4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 法。首先,於鈉玻璃等構成之基體7 2上,形成以S i Ο 2 爲主成份之N a擴散防止層7 4。具體言之爲,使用濺射 法於基體7 2上形成厚度1 μ m之S i 〇 2膜而獲得N a擴散防 -56- (54) (54)1292726 止層74。之後,於Na擴散防止層74上藉由濺射法或真 空蒸鍍法形成厚度5nm之Ti (鈦)層。之後’使用微影 成像技術及蝕刻技術,由該Ti層形成多數對位於僅互相 分離特定距離的1對元件電極76A與元件電極76B。 之後,使用網版印刷技術於Na擴散防止層74與多 數個元件電極76A上塗敷Ag糊並施予燒結而形成朝Y 軸方向延伸之多數個金屬配線79A。之後,使用網版印 刷技術於各金屬配線79A之一部分塗敷玻璃糊並燒結, 而形成絕緣膜7 5。之後,使用網版印刷技術於N a擴散 防止層74與多數個元件電極76B上塗敷Ag糊並燒結, 而形成朝X軸方向延伸之多數個金屬配線7 9 B °又’製 作金屬配線79B時,塗敷Ag糊以使金屬配線79B介由 絕緣膜75與金屬配線79A呈交叉。藉由上述製程獲得圖 24之基體70A。 之後,藉由大氣壓下之氧電漿處理對基體70A施予 親液性處理。藉由該處理使元件電極7 6 A表面之一部分 、元件電極 76B表面之一部分、以及露出於元件電極 76A與元件電極76B間的支撐基板表面呈親液性。彼等 表面成爲被噴出部7 8。又,依材質,有些情況下不必進 行上述表面處理亦可以獲得呈現所要親液性之表面。此 情況下,即使不施予上述表面處理,元件電極7 6 A表面 之一部分、元件電極76B表面之一部分、以及露出於元 件電極76A與元件電極76B間的Na擴散防止層74之表 面成爲被噴出部78。 -57- (55) 1292726
形成有被噴出部78之基體7〇A藉由搬送裝置 搬送至噴出裝置4〇〇之載置台1〇6,載置於載置台 之後,如圖27所示’噴出裝置4〇〇由噴頭1 μ噴 性薄膜材料4 1 1而於被噴出部7 8之全部形成導電 411F。具體言之爲,噴出裝置4〇〇,係藉由圖 噴出方法於被噴出部7 8塗敷導電性薄膜材料4工^ 施形態中,控制部〗丨2對噴頭i ! 4供給信號,以 於被噴出部7 8上的導電性薄膜材料&丨丨之液滴 60μιη〜8 0μηι範圍內。於基體7〇A之被噴出部 形成導電性薄膜材料411之層時,搬送裝置47〇 70A位於乾燥裝置45〇R內。使被噴出部78上之 薄膜材料41 1完全乾燥而於被噴出部7 8上獲得以 微主成份之導電性薄膜4 1 1 F。如上述說明,於各 區域形成覆蓋元件電極 76A表面之一部分、元 76B表面之一部分、以及露出於元件電極76a與 極7 6B間的Na擴散防止層74的導電性薄膜41 1F 之後,於元件電極76A與元件電極76B之間 衝狀特定電壓,而於導電性薄膜4 1 1 F之一部分形 放出部41 1D。又,元件電極76A與元件電極76B 電壓施加,較好是於有機物環境下與真空條件下 行。如此則,電子放出部4 1 1 D之電子放出效率更 件電極76A、與對應之元件電極76B、與設有電子 4 1 1 D之導電性薄膜4 1 1 F成爲電子放出元件。各 放出元件分別對應於各個畫素區域。 470被 106° 出導電 性薄膜 說明之 。本實 使著彈 直徑在 之全部 使基體 導電性 氧化鈀 個畫素 件電極 元件電 〇 施加脈 成電子 之間之 分別進 高。元 放出部 個電子 -58- (56) (56)1292726 經由以上製程,如圖28所示,基體7〇A成爲電子源 基板70B。 β後’如圖29所示,將電子源基板7〇B、前面基板 7 〇 C藉由習知方法進行貼合而得影像顯示裝置7 〇。前面 基板70C具有:玻璃基板82 ;於玻璃基板82上呈矩陣狀 配置之多數個螢光部84 ;覆蓋多數個螢光部84的金屬板 8 6。金屬板8 6作爲電極功能用於加速電子放出部4丨} d 放出之電子束。電子源基板70B與前面基板7〇C被定位 成使多數個電子放出元件之各個分別和多數個螢光部84 對向。又’於電子源基板7 Ο B於前面基板7 0 C之間保持 真空狀態。 具備上述電子放出元件之影像顯示裝置70稱爲SED (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 )或 FED (Field Emission Display)。又,本說明書中有些情況 下將液晶顯示裝置、EL顯示裝置、電漿顯示裝置、使用 電子放出元件之影像顯示裝置等稱爲「光電裝置」。本 說明書中所謂「光電裝置」並不限於使用雙折射性變化 、或旋光性變化、或光散射性變化等之光學特性變化( 所謂光電效果)之裝置,而是包含依據信號電壓之施加 而射出、透過、或反射光的全部裝置。 依本實施形態,於噴出裝置400中,噴頭群1 14G之 於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爲噴頭1 1 4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 間距之1 /N倍長度。其中,N爲噴頭群1 1 4 G包含之噴頭 Π4之數目。因此,噴出裝置400之於X軸方向之噴嘴 -59- (57) (57)1292726 線密度’係高於一般之液滴噴出裝置之於X軸方向之噴 嘴線密度。因此,製造裝置4僅變更噴出資料即可對各 種尺寸之被噴出部塗敷導電性薄膜材料。另外,製造裝 置4僅變更噴出資料即可製造各種間距之電子源基板。 【圖式簡單說明】 圖1 :第1實施形態之噴出裝置之模式圖。 圖2 :第1實施形態之拖架之模式圖。 圖3 :第1實施形態之噴頭之模式圖。 圖4 ( a )〜(b ):第1實施形態之噴頭之噴出部之 模式圖。 圖5 :第1實施形態之噴頭群中之噴頭之相對位置關 係之模式圖。 圖6 :第1實施形態之控制部之模式圖。 圖7 : ( a )爲第1實施形態之噴頭驅動部之模式圖, (b )爲噴頭驅動部之驅動信號、選擇信號與噴出信號之 時序圖。 圖8 ( a )〜(b ):第1實施形態之噴頭群之液滴噴 出順序之模式圖。 圖9 :第2實施形態之基體之模式圖。 圖10·•第2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之模式圖。 圖1 1 ··第2實施形態之噴出裝置之模式圖。 圖1 2 :第2實施形態之噴出方法之模式圖。 圖1 3 :第2實施形態之噴出方法之模式圖。 -60- (58)1292726 式圖。 式圖。 式圖。 圖1 4 :第2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之模式圖。 圖1 5 ( a )〜(b ):第3實施形態之基體之 圖1 6 :第3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之模式圖。 圖1 7 :第3實施形態之噴出裝置之模式圖。 ® 1 8 :第3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之模式圖。 圖1 9 ( a )〜(b ):第4實施形態之基體之 圖20:第4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之模式圖。 圖2 1 ··第4實施形態之噴出裝置之模式圖。 圖22 :第4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之模式圖。 圖2 3 :第4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之模式圖。 圖24 ( a )〜(b ):第5實施形態之基體之 圖25 ··第5實施形態之製造裝置之模式圖。 圖2 6 :第5實施形態之噴出裝置之模式圖。 圖2 7 :第5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之模式圖。 圖28 :第5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之模式圖。 圖2 9 :第5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之模式圖。 圖3 〇 :掃描範圍之模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2、3、4、製造裝置 200B、 1A、IB、2A、2B、3A、3B、4A、4B、噴嘴列 10A、30A、5〇a、70A、基體 1 0 0、1 0 0 R、1 〇 〇 (3、] 〇 〇 B、1 〇 0 C、2 0 0 R、2 0 0 G、 300R、 300G、 300B、 400、噴出裝置 -61 - (59) 1292726 1 Ο 2、噴出掃描部 1 Ο 3、托架 濾光片材料 1 1 4 4、噴頭 104、第1位置控制裝置 1 0 6、載置台 1 0 8、第2位置控制裝置 1 1 1、液狀材料 1 1 1 R、1 1 1 G、1 1 1 Β、彩色 114、 1141、 1142、 1143、 1 1 2、控制部 1 1 4 G、噴頭群 1 1 6 A、1 1 6 Β、噴嘴列 1 1 8、噴嘴 1 1 8 R、基準噴嘴 1 2 4、振動子 1 2 4 C、壓電元件 124A、124B、電極 1 2 7、噴出部 2 0 8、噴頭驅動部 2 03、驅動信號產生部 A S、類比開關 D S、驅動信號 204、處理部 S C、選擇信號 E S、噴出信號 -62 - (60) 1292726 1 〇、彩色濾光片基板
5 8R 18R、18G、18B、38R、38G、38B、 58G、 58B、 78、被噴出部 1 Π FR、1 1 1FG、1 1 1FB、濾光片層 1 3 4、掃描範圍 30、EL顯示裝置 50B、電漿顯示裝置之背面基板 50、電漿顯示裝置 -63-

Claims (1)

  1. (1) (1)1292726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噴出裝置,係具備··載置台;及 N個噴頭,係對於上述載置台可朝γ軸方向相對移 動、且和上述γ軸方向相鄰接的N個噴頭;其特徵爲: 上述N個噴頭之各個,係具有朝X軸方向延伸之第1 噴嘴列及第2噴嘴列; 於上述N個噴頭之各個,上述第1噴嘴列與上述第2 噴嘴列間之距離爲D A ; 上述N個噴頭之中任一個噴頭之上述第2噴嘴列, 與和上述任一個噴頭鄰接之噴頭之上述第丨噴嘴列之間 之距離爲上述DA之大略整數倍; N爲大於或等於2之整數; 上述X軸方向與上述Y軸方向互爲正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噴出裝置,其中 上述載置台,係用於保持具有被噴出部之基體; 上述N個噴頭對於上述載置台係朝上述 Y軸方向進 行相對移動,以使上述N個噴頭之其中任一之上述第1 噴嘴列與上述第2噴嘴列,可於噴出週期之大略整數倍 之時間間隔之每一間隔,進入上述被噴出部所對應區域 之同時,由對應之噴嘴噴出液狀材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噴出裝置,其中 上述載置台用於保持基體,該基體具有朝Y軸方向 以特定間距並列的多數個被噴出部; 上述N個噴頭對於上述載置台係朝上述 Y軸方向進 -64- (2) I292726 行相對移動,以使上述N個噴頭之其中任一之上述第1 D貴嘴列與上述第2噴嘴列中之任一噴嘴列,可於噴出週 期之大略整數倍之時間間隔之每一間隔,進入上述多數 個被噴出部之各個所對應區域之同時,由對應之噴嘴噴 出液狀材料。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噴出裝置,其中 上述多數個被噴出部之各個之平面影像,係由長邊 與短邊所決定之大略矩形狀;上述載置台係保持上述基 體’以使上述長邊方向平行於上述X軸方向之同時,使 上述短邊方向平行於上述Y軸方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噴出裝置,其中 上述N個噴頭係構成噴頭群; 於上述第1噴嘴列與上述第2噴嘴列中,多數個噴 嘴被配置成爲可使上述N個噴頭之各個之於上述X軸方 向之噴嘴間距設爲特定値,上述N個噴頭被配置成爲可 使上述噴頭群之於上述X軸方向之噴嘴間距設爲上述特 定値之大略1 / N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噴出裝置,其中 相對於上述N個噴頭之其中一個之基準噴嘴之X座 標,其他之(N - 1 )個噴嘴之基準噴嘴之X座標,係無 重疊地僅大略偏離上述特定値之j/N倍長度’其中j爲 1至(N - 1 )之自然數。 7. —種塗敷方法,係使用噴出裝置的液狀材料之徐 敷方法,該噴出裝置爲具備N個噴頭之噴出裝置,上述 -65- (3) (3)1292726 N個噴頭之各個係具有朝X軸方向延伸之第1噴嘴列及 第2噴嘴列,上述N個噴頭之各個之上述第1噴嘴列與 上述第2噴嘴列間之距離爲D A ;其特徵爲包含以下步 驟: 將具有被噴出部之基體載置於載置台的步驟(A ) 上述N個噴頭之中任一個噴頭之上述第2噴嘴列, 與和上述任一個噴頭鄰接之噴頭之上述第1噴嘴列之間 的距離維持上述D A之大略整數倍之同時,使上述N個 噴頭相對於基體朝和上述X軸方向正交之γ軸方向進行 相對移動的步驟(B );及 藉由上述步驟(B),當上述第1或第2噴嘴列所 包含噴嘴進入到上述被噴出部對應之區域時,由上述噴 嘴對上述被噴出部噴出液狀材料的步驟(C )。 8 . —種彩色濾光片基板之製造方法,係使用噴出裝 置的彩色濾光片材料之製造方法,該噴出裝置爲具備N 個噴頭之噴出裝置’上述N個噴頭之各個係具有朝X軸 方向延伸之第1噴嘴列及第2噴嘴列,上述N個噴頭之 各個之上述第1噴嘴列與上述第2噴嘴列間之距離爲 DA;其特徵爲包含以下步驟: 將具有被出部之基體載置於載置台的步驟(A ) 上述N個噴頭之中任一個噴頭之上述第2噴嘴列, 與和上述任一個噴頭鄰接之噴頭之上述第】噴嘴列之間 •66- (4) (4)1292726 的距離維持上述D A之大略整數倍之同時,使上述N個 噴頭相對於基體朝和上述X軸方向正交之Y軸方向進行 相對移動的步驟(B ):及 藉由上述步驟(B ),當上述第1或第2噴嘴列所 包含噴嘴進入到上述被噴出部對應之區域時,由上述噴 嘴對上述被噴出部噴出液狀之彩色濾光片材料的步驟( C )。 9·一種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係使用噴出 裝置的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該噴出裝置爲具 備N個噴頭之噴出裝置,上述N個噴頭之各個係具有朝 X軸方向延伸之第1噴嘴列及第2噴嘴列,上述N個噴 頭之各個之上述第1噴嘴列與上述第2噴嘴列間之距離 爲DA ;其特徵爲包含以下步驟: 將具有被噴出部之基體載置於載置台的步驟(A ) 9 上述N個噴頭之中任一個噴頭之上述第2噴嘴列, 與和上述任一個噴頭鄰接之噴頭之上述第丨噴嘴列之間 的距離維持上述D A之大略整數倍之同時,使上述N個 噴頭相對於基體朝和上述X軸方向正交之 γ軸方向進行 相對移動的步驟(B );及 藉由上述步驟(B ),當上述第1或第2噴嘴列所 包含噴嘴進入到上述被噴出部對應之區域時,由上述噴 嘴對上述被噴出部噴出液狀之發光材料的步驟(C )。 1 〇 · —種電漿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係使用噴出裝置 -67- (5) (5)1292726 的電漿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該噴出裝置爲具備N個噴 頭之噴出裝置,上述N個噴頭之各個係具有朝X軸方向 延伸之第1噴嘴列及第2噴嘴列,上述N個噴頭之各個 之上述第1噴嘴列與上述第2噴嘴列間之距離爲D A ; 其特徵爲包含以下步驟: 將具有被噴出部之基體載置於載置台的步驟(A ) 上述N個噴頭之中任一個噴頭之上述第2噴嘴列, 與和上述任一個噴頭鄰接之噴頭之上述第1噴嘴列之間 的距離維持D B之同時,使上述N個噴頭相對於基體朝 和上述X軸方向正交之 Y軸方向進行相對移動的步驟( B );及 藉由上述步驟(B),當上述第1或第2噴嘴列所 包含噴嘴進入到上述被噴出部對應之區域時,由上述噴 嘴對上述被噴出部噴出液狀之螢光材料的步驟(C )。 1 1 · 一種配線製造方法,係使用噴出裝置的配線製造 方法’該噴出裝置爲具備N個噴頭之噴出裝置,上述N 個噴頭之各個係具有朝X軸方向延伸之第1噴嘴列及第2 噴嘴列,上述N個噴頭之各個之上述第1噴嘴列與上述 第2噴嘴列間之距離爲d A ;其特徵爲包含以下步驟: 將具有被噴出部之基體載置於載置台的步驟(A ) 9 上述N個噴頭之中任一個噴頭之上述第2噴嘴列, 與和上述任一個噴頭鄰接之噴頭之上述第]噴嘴列之間 -68- (6) 1292726 的距離維持上述D A之大略整數倍之同時,使上述N個 噴頭相對於基體朝和上述X軸方向正交之Y軸方向進行 相對移動的步驟(B );及 藉由上述步驟(B ),當上述第〗或第2噴嘴列所 包含噴嘴進入到上述被噴出部對應之區域時,由上述噴 嘴對上述被噴出部噴出液狀之配線材料的步驟(C )。
    -69-
TW093131162A 2003-10-15 2004-10-14 Ejecting apparatus, applying metho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wire TW20052632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55257A JP3891164B2 (ja) 2003-10-15 2003-10-15 吐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6326A TW200526326A (en) 2005-08-16
TWI292726B true TWI292726B (zh) 2008-01-21

Family

ID=34612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1162A TW200526326A (en) 2003-10-15 2004-10-14 Ejecting apparatus, applying metho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wir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48824B2 (zh)
JP (1) JP3891164B2 (zh)
KR (1) KR100698572B1 (zh)
CN (1) CN100379560C (zh)
TW (1) TW20052632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00837A (ja) * 2007-06-19 2009-01-08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TWI484301B (zh) * 2012-10-26 2015-05-11 Nat Univ Tsing Hua 形成連續性三維結構的噴墨方法
JP6232239B2 (ja) * 2013-09-30 2017-11-15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塗布装置
KR102092149B1 (ko) * 2013-11-01 2020-03-23 세메스 주식회사 처리액 토출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처리액 도포 설비
JP6538649B2 (ja) * 2014-03-10 2019-07-03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CN103895346B (zh) * 2014-04-04 2016-03-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涂布装置及喷涂方法
TWI659784B (zh) * 2015-02-04 2019-05-21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iquid material coat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1872580B2 (en) * 2018-01-30 2024-01-16 Ford Motor Company Composite ultrasonic material applicators with embedded shaping gas micro-applicator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10940501B2 (en) * 2018-01-30 2021-03-09 Ford Motor Company Composite ultrasonic material applicators with individually addressable micro-applicator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1455A (ja) 1995-06-29 1997-01-14 Mita Ind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3059678B2 (ja) * 1995-07-14 2000-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DE69821596T2 (de) * 1997-04-02 2004-12-16 Seiko Epson Corp. Drucker, bildaufzeichnungsverfahren und aufzeichnungsmaterial
JPH10286966A (ja) 1997-04-16 1998-10-27 Minolta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028067B2 (ja) 1998-02-26 2007-12-26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記録ヘッドの駆動方法
JP2000255045A (ja) * 1999-03-05 2000-09-19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ターレース式プリンタおよびインターレース式プリント方法
JP2001026101A (ja) 1999-07-15 2001-01-30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ヘッド駆動方法
JP2001088291A (ja) * 1999-09-21 2001-04-0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ヘッド
JP2002137388A (ja) * 2000-11-01 2002-05-14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3997747B2 (ja) 2001-10-19 2007-10-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ヘッドユニット、そのセット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US6679583B2 (en) * 2001-10-31 2004-01-20 Agfa-Gevaert Fast mutually interstitial printing
JP2003275647A (ja) * 2002-03-20 2003-09-30 Seiko Epson Corp 機能液滴吐出装置、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放出装置の製造方法、pdp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有機elの製造方法、スペーサ形成方法、金属配線形成方法、レンズ形成方法、レジスト形成方法および光拡散体形成方法
JP4408608B2 (ja) * 2002-06-24 2010-02-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ヘッド駆動制御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1356A (zh) 2005-05-04
JP2005118656A (ja) 2005-05-12
US20060051496A1 (en) 2006-03-09
KR100698572B1 (ko) 2007-03-21
TW200526326A (en) 2005-08-16
KR20050036748A (ko) 2005-04-20
JP3891164B2 (ja) 2007-03-14
US7748824B2 (en) 2010-07-06
CN100379560C (zh) 2008-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0067B (en) Discharge apparatus, material application metho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nd wiring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260432B (en) Droplet-discharging apparatus, electrooptic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ooptic device
TWI253991B (en) Method for coating materia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lasma display
TWI292343B (en) Ejection device, material coating metho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lasma display device
TWI292726B (zh)
US6948795B2 (en) Ejection device, manufacturing device of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device of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device of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ejection method
JP2005131606A (ja) 吐出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装置、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および吐出方法
TWI269073B (en) Sprayer, substrate of color filter and mfg. of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JP4124081B2 (ja) 吐出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装置、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プラズマ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吐出方法
JP4360210B2 (ja) 液滴付与方法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506118B2 (ja) 吐出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装置、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プラズマ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配線製造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JP4466005B2 (ja) 吐出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装置、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プラズマ表示装置の背面基板の製造装置、配線製造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JP2005218918A (ja) 液滴付与方法、液滴吐出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5125195A (ja) 吐出装置、塗布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プラズマ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配線製造方法
JP2005095833A (ja) 吐出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装置、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および吐出方法
JP5257278B2 (ja) 吐出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装置、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プラズマ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配線製造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JP4360218B2 (ja) 液滴付与方法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5231190A (ja) 吐出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装置、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プラズマ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配線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05031149A (ja) 吐出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装置、配線製造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吐出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05238110A (ja) 材料塗布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プラズマ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吐出装置
JP2005190888A (ja) 除電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除電装置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