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90509B - Polymeric articles having a textured surface and frosted appearance - Google Patents

Polymeric articles having a textured surface and frosted appearan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90509B
TWI290509B TW89100889A TW89100889A TWI290509B TW I290509 B TWI290509 B TW I290509B TW 89100889 A TW89100889 A TW 89100889A TW 89100889 A TW89100889 A TW 89100889A TW I290509 B TWI290509 B TW I2905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ads
methacrylate
particle size
matrix
polym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89100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Jun Yang
Fabio Giberti
Ralph H Clark
Leslie A Cohen
Original Assignee
Atof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ofina filed Critical Atofin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90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90509B/zh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1290509 五、發明說明α) 相關申請案參考 本案得益於1 9 9 9年1月2 1日歸檔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 序列號第60 / 1 1 6, 5 5 2號。 - « 發明背景 · 發明範圍 \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紋理表面和/或磨砂外觀之聚合物物 件以及製造該物件所用之樹脂。 有 m ϋ # 3月 在照明應用、售貨點及化妝/裝飾市場中,人們總在尋 求能夠在設計和製造的競爭性成本方面提供靈活性之新穎 _ 及革新產品。 目前在市場中尚沒有能夠以一步驟方法使用及提供性能 和外觀的成功塑性製品替代噴砂玻璃材料。若有一種樹脂 能夠用於片材和擠壓成型,以及產生一種具紋理表面及磨 砂外觀之產物,那麼將極為理想。 此類塑性材料可減少生產和製造成本,及提供最後使用 者以設計的靈活性。類似熱塑產物傳統上由表面處理製 造,例如喷砂及表面圖形製造以及加入無機填料,如加入 硫酸鋇、碳酸鈣、二氧化鈦、氧化矽等。此類無機填料一 般難以均勻分散於聚合物基質材料、極大減小聚合物的透 ·· 光率以及不能產生所需的表面紋理。而且,該填料顆粒具 有破壞聚合物物理性能之傾向。 有時向塑性基質加入由乳液聚合方法製造之共聚物精細 顆粒(如,小於1 5微米),以使顯示器及光盤產生光漫射效
第4頁 1290509 五、發明說明(2) 果,例如美國專利第5, 346, 954號。然而,該類型產物趨 向於軟化聚合物基質,而且不能產生令最終使用者滿意的 紋理表面。 發明概述 本發明提供了 一種新穎擠出物件或擠出成型物件,該物 件具有磨砂和/或紋理表面修舞,較佳具有二者。由於該 物件為熱塑性材料,因此可再循環、再擠出或注模,以產 生所需外觀。 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該物件係由聚合性基質和聚合性 顆粒組成,其中該顆粒實質上為球形、高交聯性,且具有 1 5和7 0微米之間之平均顆粒大小以及1 0 _ 1 1 0微米之間之顆 粒大小分布。 在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該物件由交聯精細顆粒溶於聚 合物基質底物之分散系組成;該精細顆粒由0 -1 0 0 %笨乙 烯、0 _ 1 0 0%甲基丙烯酸烷酯、0 - 1 0 0 %丙烯酸烷酯及交聯劑 組成。 在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該物件由交聯精細顆粒溶於聚 合物基質底物之分散系組成;該精細顆粒由0- 5 0%笨乙 烯、4 5 - 1 00%甲基丙烯酸烷酯或丙烯酸烷酯及0. 01 -5%交聯 劑組成。 在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該物件由交聯精細顆粒溶於底 物聚合物之分散系組成,且該底物聚合物主要包括甲基丙 烯酸曱酯:該精細顆粒由0 - 5 0 %苯乙烯、4 5 - 1 0 0 %甲基丙烯 酸燒酯或丙稀酸烧酯以及0 . 0 1 - 5 %交聯劑組成。
第5頁 1290509 五、發明說明(3) 在本發明中,加入高交聯球形顆粒的用意在於給予熱塑 性組合物紋理表面及磨砂外觀。熱塑性組合物之磨砂外觀 係通過使精細顆粒和熱塑性基質之折光指數錯開(△ η > 0. 0 2)獲得。表面紋理係藉由精細顆粒的交聯度和平均大 小控制。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係用該樹脂組合物製造物件。在一個 具體實施例中,該樹脂包括: a ) 2 0 - 9 0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烷酯/丙烯 酸烷酯共聚物為基礎之基質; b) 0-50%改性劑;及 c ) 5 - 6 0 %高交聯球形珠粒,該球形珠粒由約 0 - 1 0 0 %笨乙烯, 0 - 1 0 0 %曱基丙烯酸烷酯, 0 - 1 0 0 %丙烯酸烷酯及 交聯劑組成。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該樹脂組合物包括: a) 2 0 - 9 0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為基礎之基質, b ) 0 - 5 0%,較佳5 - 5 0 %之改性劑及 c ) 5 - 3 0 %高交聯球形珠粒,該球形珠粒由笨乙烯和/或 甲基丙稀酸甲醋以及交聯劑組成。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該樹脂包括: a) 2 0 - 9 0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為基礎之基質, b ) 0 - 5 0%,較佳5 - 5 0 %改性劑,及 c ) 5 - 3 0%高交聯球形珠粒,該球形珠粒由
第6頁 1290509 五、發明說明(4) 0 - 5 0 %苯乙稀, 1 0 0 - 5 0 %烧基丙稀酸烧§旨或丙稀酸烧醋或二者之混合 物及 0. :1-2. 5%交聯劑組成, 其中該珠粒具有1 5 - 7 0微米之平均顆粒大小以及1 0 - 11 0微 求之間之顆粒大小分布。 在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該樹脂包括: a) 7 0 - 8 5 %以聚甲基丙烯酸曱酯為基礎之基質;及 b) 1 5 - 3 0 %高交聯球形珠粒,該球形珠粒由 15-35%笨乙烯, 6 5 - 8 5 %甲基丙烯酸甲酷及 0. 5 -1. 5%曱基丙烯酸烯丙酯組成; 其中該珠粒具有1 5 - 7 0微米之平均顆粒大小以及1 5 - 11 0微 米之間之顆粒大小分布。 發明詳述 可用作聚合性基質之聚合物如,丙烯酸系聚合物、 PET、PS、ASA、SAN、MMA/S、PVC、ABS三元共聚合物、聚 碳酸酯、聚酯(如聚(對笨二甲酸丁二醇酯)及聚(對笨二 甲酸乙二醇酯)、MBS共聚物、Η I PS、丙烯腈/丙烯酸酯共 聚物、丙烯腈/甲基丙炳酸曱酯共聚物、經沖擊改性之聚 稀烴及經沖擊改性之Ρ V C等或其混合物。該聚合物較佳為 丙稀酸系聚合物,.經沖擊改性之丙稀酸系聚合物更佳。 在本文中,“丙烯酸系聚合物”指 1 )甲基丙烯酸烷酯均聚物,
1290509 五、發明說明(5) 2 )曱基丙烯酸與其他甲基丙烯酸烷酯或丙烯酸烷酯或其 他烯不飽和單體之共聚物, 3) 丙烤酸烧S旨均聚物, 4) 丙烯酸烷酯與其他丙烯酸烷酯或甲基丙烯酸烷酯或其 他烯不飽和單體之共聚物。 烷基可以為1 - 1 8個碳原子,較佳1 -4個碳原子。較佳使 罔以聚甲基丙稀酸曱醋為基礎之基質及曱基丙缔駿甲i旨與 0 . 1 - 2 0 %丙缔酸烧醋(其中炫醋基含1 - 4個碳原子)、炫基丙 烯酸(其中烷基含1 - 1 8個碳原子)之共聚物。 該塑性基質材料較佳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之聚合 物或共聚物;一般共聚物包括80 -9 9 % iMMA及1至20% (較佳 1至5 % )丙烯酸(C 1 - C 1 0 )统酯,如丙稀酸甲酯(Μ A )及丙烯酸 乙酯(E A)。商業上可獲得之適用聚(曱基丙烯酸甲酯)類型 熱塑性基質材料為P 1 ex i g 1 a s® V -級制模粉末,如 Plexiglas® V(825) 、 V(825) HID 、 V(045) 、 V(052)及 V( 9 20 )等 〇 該聚合物基質易於由習用池鑄或熔體擠出方法製備,且 一般以顆粒形式提供。而且,該熱塑性基質材料可由習用 本體方法(如連續流動攪拌罐反應器(CFSTR)方法)、溶 液、懸浮液或乳液聚合方法製備,此時,以顆粒形式回收 聚合物之習用分離方法包括(例如)過濾、凝聚及噴霧乾 燥。 該基質亦可包括為技藝上所熟悉的其他改性劑或添加 劑。例如,該組合物可合有沖擊改性劑、外部潤滑劑、抗
1290509 五、發明說明(6) 氧化劑、阻燃劑或類似物。若需要,亦可加入紫外線穩定 劑、流動助劑、電磁輻射屏蔽所用之金屬添加劑(如經鎳 塗覆之石墨纖維)、抗靜電劑、偶合劑(如胺基矽烷)及類 似物。 加入改性劑的方法之一為經乳液方法產生經改性之基 質。 可向該基質,尤其是向丙烯酸系聚合物基質加入橡膠改 性劑,以增強其實施性能。 在乳液方法中,所產生之顆粒一般小到0 . 0 5 - 5微米。乳 液方法所用之引發劑為水溶性。自乳液方法得之最終產物 為穩定膠乳,該膠乳一般不適於過濾。膠乳乳液一般經喷 霧乾燥或經凝聚/洗滌乾燥。 乳化劑已為熟於此藝者所熟悉。所用之乳化劑包括普通 肥皂、烧基笨績酸鹽,如:十二烧基苯績酸納、烧基苯氧 聚乙烯磺酸鹽(酯)、十二烷基硫酸鈉、長鏈胺鹽、長鏈羧 酸及續酸鹽等。通常,該乳化劑應為合有8 - 2 2個碟原子烴 基之化合物,且該烴基與高極性加溶基團偶合,該加溶基 團如叛酸驗金屬和叛酸銨基團、硫酸半s旨基團、績酸鹽 (酯)基團、磷酸部分酯基團及類似物。 多級聚合物(橡膠改性劑)與熱塑性聚合物之摻合物可由 任何已知方法完成,例如,將多級聚合物分散在用於製備 熱塑性聚合物之單體混合物中;或者分散於單體-聚合物 漿混合物中,一起提供所需之熱塑性聚合物。或者,可將 多級聚合物以溶於水或有機載劑之乳液、懸浮液或分散液
1290509 五、發明說明(7) 形式加入到洗鑄混合物中;隨後,在鑄成最終熱塑性聚合 物之前或之後除去水或有機載劑。亦可由擠出混合使多級 聚合物與熱塑性聚合物摻合。使熱塑性聚合物與沖擊改性 劑混合的其他具體方法和說明揭示於美國專利第 3, 793, 402 號。 一種較佳之熱塑性基質材料為經沖擊改性之聚(甲基丙 稀酸曱酯),該材料在商業上為Plexiglas® DR101、Μ 1-4 及Μ I - 7澆鑄粉末。北美和南美的Ρ1 e x i g 1 a s㊣和歐洲及亞洲 中的Or og las®為美國南部賓夕法尼亞州埃爾夫·阿托化學 品公司(Elf Atochem North America, Philadelphia, PA,USA)之商標。 該基質材料可由許多技藝上已知之方法製造,其包括連 續池鑄法、乳液法、懸浮液法、本體聚合法以及連續攪拌 罐反應(CFSTR)等。此等方法分別利用游離基化學聚合作 用。在丙烯酸系樹脂之連續池鑄方法中,黏性聚合物/單 體混合物通常為漿液,具有約3 0 - 5 0 %聚合物轉化率,且在 兩個不銹鋼帶(緩沖區域)之間以經控制溫度送入。聚合物 轉化係用連續移動帶(緩沖區域)完成。在乳液方法中,其 主要組分為單體、水、乳化劑、水溶引發劑及鏈轉移劑。 其水與單體之比控制在7 0 : 3 0和4 0 : 6 0之間。由乳液方法通 過接枝可完成核/殼顆粒結備,該方法通常為製造沖擊改 性劑之較佳方法。 高交聯顆粒可由懸浮方法製造。該顆粒之組分可以為 0 - 5 0%苯乙烯、4 5 - 1 0 0%甲基丙烯酸烷酯或丙烯酸烷酯或二
第10頁 1290509 五、發明說明(8) 者之混合物以及0. 0 1 - 5 %交聯劑。較佳之典型組合物為 10-50%苯乙烯、5 0 - 9 0% MMA以及0·卜2· 5%交聯劑。 適用於球形聚合物顆粒(珠粒)之交聯單體為熟於此藝者 所熟悉,一般為可與所存在單體共聚之單體,其具有至少 兩個或多個具相同或不同反應性之不飽和乙稀基,如二乙 烯基苯、乙二醇二和三-曱基丙烯酸酯以及丙烯酸酯、乙 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曱基丙烯酸烯丙酯、馬來酸二烯丙 酯、丙烯醯氧丙酸烯丙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等。較佳之 交聯劑為乙二醇二曱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笨及曱基丙烯 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最佳。 “高交聯”指顆粒化材料根本不能溶於強有機溶劑,如 四氫呋喃(THF)或二氣甲烷(MDC)。溶脹比係測定顆粒在有 機溶劑一段時間後顆粒大小的變化,該方法一般為測定交 聯度的檢驗方法。低溶脹比、於MDC/THF溶劑中的不溶部 分以及顆粒保留完整性為高交聯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標誌。 交聯度亦可通過測定表面硬度及表面光澤度監測。有關方 法為美國標準檢驗方法:ASTM D 78 5及ASTM D2 4 57。 該珠粒具有1 5 - 7 0微米之平均顆粒大小,較佳2 5 - 5 5微 米,且具有1 0- 1 1 0微米之間之顆粒大小分布。該顆粒大小 可由攪拌速度、反應時間以及懸浮劑的含量和類型控制。 “平均顆粒大小”為重量平均。在此處和以下郡分及申請 專利範圍中,“重量平均”或“重量百分數”指各組分佔 組合物總重量之重量平均或重量百分數。測定顆粒大小所 用之光散射方法為ASTM: D4464、B822及ISO 13321 :
第11頁 1290509 五、發明說明(9) 1996(E)。 該聚合物顆粒之組合物可用熱解氣相色譜-質諧(GC / MS ) 分光計測定、其中該聚合物材料於高溫熱解,再將分解組 分進一步定量測定。 為用樹脂和顆粒之摻合物產生欲磨砂物件,經交聯顆粒 之折光指數須與基質材料之折光指數不同。其折光指數之 差應為△η > 0. 0 2。該經交聯球形顆粒具有與拫多熱塑性 聚合物相錯之折光指數,如(但不限於)丙烯酸系聚合物 (如上界定)、聚碳酸酯、聚氣乙烯及類似物,聚笨乙烯、 PET、PETG、甲基丙烯酸甲酯之亞醯胺化聚合物、丙烯腈 和笨乙烯之共聚物以及苯乙烯和Μ Μ A之共聚物。 該球形顆粒可由懸浮方法製造,其中水為用作傳熱介質 之連續相,且聚合在單體滴中完成。在懸浮方法中,聚合 轉化期間的黏度變化很小;因此,傳熱極為有效。攪拌速 度、組分及懸浮劑含量為決定顆粒大小分布的關鍵因素。 自懸浮液之典型顆粒大小為約1 0 - 1 0 0 0微米。關於懸浮方 法之更詳盡資料可發現於美國專利第5,7 0 5,5 8 0號、歐洲 專利第0,683,182-A2號以及歐洲專利第0,774,471-A1號。 用於球形顆粒之懸浮方法之典型實例分別在實例1、2 A、 2 B及2 C提供。 在懸浮製程期間使經交聯珠粒著色亦在本發明之範圍 内。在著色基質材料上使用著色珠粒具有製程靈活、成本 減少、分散液顏色較佳、減少表面光澤、深/自然顏色外 覲以及產物變化時減少清洗處理設備之優勢。
第12頁 1290509 五、發明說明(ίο) 本發明之紋理及磨砂表面物件為一種含高交聯球粒顆粒 之聚合物基質,該球形顆粒具有1 5和7 0微米之間之平均顆 粒大小以及0 . 2 - 1 1 0微米之間之顆粒大小分布。 一種特佳之具體實施例具有以下組分: a) 7 0 - 8 5 %以聚曱基丙烯酸曱酯為基礎之基質;和 b) 1 5 - 3 0 %高交聯球形珠粒,該球形珠粒由 1 5-35% (較佳24· 9%)苯乙烯, 6 5 -85% (較佳74. 0%)甲基丙烯酸曱酯,及 0 · 5 -1 · 5% (較佳0 · 9%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組成。 為製造本發明之物件,於單螺杆或雙螺杆擠壓機上一起 混合擠壓以懸浮方法製造之經交聯顆粒(珠粒)、視需要選 用之改性劑及聚合物基質,從而產生具有紋理表面和磨砂 外觀之物件。 製造本發明物件方法的一個實例如下: 可在將經交聯之球形珠粒在通過齊林(K i 1 1 i ο η )擠壓機 (配有二級中間工作螺杆和真空排放系統)混合成熱塑性基 質前於熱空氣烘箱中乾燥。亦可使用WP雙螺杆擠壓機混 合。珠粒、聚合物及添加劑係通過擠壓機上不同的進料器 加入擠壓機中。球形珠粒所用之輸送機系統應為封閉系 統,以避免安全危害和粉塵危害。珠粒係通過一個具鑽螺 杆之KTRON®進料斗藉由重量控制或容量控制進入齊林 (Ki 1 1 i on)擠壓機中。當該組合物合有1 0-35%懸浮珠粒(實 例2C製造)及65 - 9 0 % PMMA (游離基聚合方法製造)時,可 用於製造磨砂物件之溫度分布如下:
第13頁 1290509 五、發明說明(11) 混合擠壓機所用之一般操作條件: 白 由 區 域 23 5 °C 壓 縮 區 域 245 °C 計 量 區 域 25 0 °C RPM (轉/ 分 ) 70 -100 該 經 擠 出 物 件 在 進 _ 步 使 用 前 經 烘箱 乾 燥 ° 可 用 與 普 通 塑 料 相 同 之 方 法 進 一一 步將 該 m 砂 物 件 處理成 各 種 最 終 產 品 j 如 壓 成 型 擠 壓 成片 .、主 模 及 插 (plung e mo 1di ng) 等 〇 片 型 擠 壓 或成 型 擠 壓 所 得 之產物 將 具 有 紋 理 表 面 和 磨 砂 外 觀 而 白 注模 得 之 產 物 將 具有磨 砂 外 觀 〇 亦 可 消 除 混 合 步 驟 直 接 使 具 基 質樹 脂 及 經 交 rr/2 邱Ρ 顆粒進 入 片 材 擠 壓 機 或 注 摸 } Λ/. 機 中 製 造 磨 砂物 /.! 1千 (例士 〇 ,經擠出 之 片 材 產 物 )‘ 3經預混之樹脂較佳地適於實際應用和使用 者 因 為 直 接 ^ \f 达 入 珠 粒 需 要 處 理 滑 移珠 粒 的 特 殊 設 備。 亦 可 將 懸 浮 製 程 得 之 交 聯 珠 粒 擠 壓混 合 成 其 它 聚 合物, 以 產 生 類 似 作 用 的 PC X PET、 PS、 ABS三 元 共 聚 物 ASA共 聚 物 、 HIPS SAN、 ‘ PVC 改 性 PVC、 MBS共 聚 物 等 0 與 其 它 表 面 處 理 產 物 不 同 本 發 明之 磨 砂 外 觀 及 紋理表 面 可 通 過 献 i 成 型 摻 和 及 其 他 後 處 理保 持 〇 “ 紋 理 表面” 可 在 不 需 要 特 殊 模 型 輥 或 研 磨 設 備 下通 過 習 用 擠 壓 或成型 擠 壓 ό又 備 產 生 , 以 提 供 對 ΤΪ7 取 終 使 用 者的 處 理 莖 活 性 〇 在 本 文 中 “ 紋 理 表 面 ” 指 取 小 0 . 5微米至高3 0微米或 更 之 表 面 粗 糙 度 〇 表 面 粗 糙 度 係 用坦 科 (TENC0R) α -步
1290509 五、發明說明(12) ‘ 驟5 00表面輪廓儀(pr〇filer)測定,參考方法可發現於 ASME :Β46·1·1, β46·1·2, Β46·1·12, ASMEY14.36。 ASME為美國機械工程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 Engineering)之縮寫。 本發明的優點之一為,總白光透過率(TWLT)比為獲得磨 砂外觀加入無機填料(如硫酸鋇或顏料濃縮物)的類似工業 產品之總白光透過率更高。例如,經硫酸鋇著色的PMMA具 有47% TWLT,而本發明之磨砂產物具有84% TWLT,且二者 均具有相似磨砂外觀。以實例2C所述懸浮珠粒製造之樣品 更能使光線透過照明應用物。 T W L T係由漢特萊伯比色計(η u n t e r 1 a b colorimeter )
D25型測定,其方法為ASTM ·· E 1331及E 1164。磨砂外觀 係由測量不透明度測定。不透明度數字愈高,熱塑性樣品 的遮蓋力愈佳。懸浮珠粒的填充量以及珠粒和基質材料的 折光指數之差影響樣品的覆蓋力,這可藉由不透明度數測 定。此等測定之有關標準方法為ASTM D2 8 0 5 -8 0、ASTM D589-65、TAPPI Τ-425及TAPPI Τ-519。 可用本發明之組合物以成型擠壓和片材擠壓產生最終物 件’用於彩光(照明)、標誌(牌示)、售貨點及化妝顯示、 容器、家庭及辦公裝飾、家具、浴室門及辦公室門,以在 然需犧牲損失光亮度下保持個人隱密。 現在參考以下非限制實例更詳細地以例證說明本發明。 實例1 以下為懸浮聚合得到3 5微米重量平均顆粒大小的一般配
第15頁 1290509 五、發明說明(13) 方。 將下列組分混合,使之反應生成聚(MMA/笨乙烯/ALMA) 之顆粒: 去離 子 水 1 772 克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 32克 NaOH 0· 048克 NaCi 72克 明膠 2· 16 克 明膠 用 去離子水(9 0 °C ) 144克 MMA 4 6 5.5 克 笨乙 稀 1 3 4 · 5 克 ALMA 4· 86 克 過辛 酸 丁酯 6克 該配 方 之水相由去離子水、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氣化 銨)、氫氧化鈉、氣化鈉及明膠組成。有機相由笨乙烯、 MMA、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及過辛酸丁酯組成。將聚(二曱基 二烯丙基氣化銨)和去離子水裝入反應器中,將N a 0 Η和 NaCl加入至混合物中調節pH。目標pH在9· 5-10. 5之範圍 内。使吹掃氮氣通過反應器除氧,且將該溶液加熱至9 0 °C。將2. 1 6克明膠在具恆速攪拌之單獨容器於7 5 t溶於 1 4 4克去離子水中,直至完全溶解。然後將該明膠溶液加 入到反應器中。將反應器溫度調至8 0 °C ,以3 5 0轉/分攪拌 速度向反應器裝入由MMA、笨乙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及 過辛酸第三丁酯組成之單體混合物。使該反應器經2小峙
第16頁 1290509 五、發明說明(14) 逐漸加熱升至9 0 °C,該聚合物在約4小時内完全轉化。所 得聚合物為細顆粒狀。然後將經交聯珠粒離心、清洗及烘 箱乾燥,以供擠壓混合使用。所得顆粒高度交聯,該顆粒 在其組合物中含〇. 81 ALMA、且具有35微米之重量平均大 小。
實例2A 懸浮法製備交聯微珠 通過以下步驟及配方可製備具2 0 - 5 0微米重量平均顆粒 大小之交聯珠粒: 去 離 子 水 2 45份 聚 乙 烯 醇 5份 早 體 混 合 物 甲 基 丙 稀 酸 曱酯 74份 笨 乙 烯 24. 6份 甲 基 丙 稀 酸 烯丙 酯 0· 8份 過 氧 月 桂 si 0. 6份 所 有 部 分 均 以 重 量 計。 將 2 4 5份去離子水和5 份 聚 乙 烯 醇於 4 0°C 入 攪 拌 Λ 、、四 /JCL 度 控 制 抗 壓 反 應 器 中 〇 經 氮 氣 流 及攪 拌使 反 應 器 脫 氫 5 直 至 聚 乙 稀 醇 完 全 溶 解。 狄 後 向 反 應器 送入 上 述 單 體 混 合 物。在氮氣及1 0 0千帕(K Pa )壓力下將反應器密封。將該混 合物經1 2 0分鐘逐漸加熱至1 1 0 °C,於此溫度保持1 5分鐘, 然後冷卻排放。離心、清洗及乾燥後,自廢水分離具 2 0 - 3 0微米重量平均大小之微珠,以供製備樣品使用。
第17頁 1290509 五、發明說明(15)
實例2B 由聚合懸浮劑製備珠粒 亦可用聚合懸浮劑和前述懸浮法所產生水漿之混合物製 備經交聯珠粒,從而減小對環境的廢水排放。該方法改良 了微珠自懸浮溶液的分離效率,且增加了原料的產率。 步驟1 :製備懸浮劑 原料: NaOH (99. 0%) 48份 去離子水 7 02份 AMPS (2-丙烯醯胺基- 2’-曱基丙磺酸) 2 50份 過(二)硫酸鉀 0· 0 75 份 焦亞硫酸氫納 0· 0 25 份 將48份重量NaOH及70 2份重量去離子水裝入反應器攪 拌,直到N a 0 Η溶解。緩慢將2 5 0份重量A Μ P S加入至反應 器,然後加入NaOΗ或AMPS將ΡΗ值調節到7和8之間。經氮氣 流使氧氣自反應器移除,將反應器加熱至5 0 °C。向反應器 加入0 . 0 7 5份過二硫酸鉀及0 . 0 2 5份焦亞硫酸氫鈉。6 0分鐘 後,反應完全,將4 0 0 0份重量去離子水加入至反應器,將 溶液稀釋成約5. 0 %固體含量。所製備之溶液準備用作下述 步驟製造微珠之懸浮劑。 步驟2 :製備交聯珠粒 原料: 去離子水 1 9 3份 自步驟1之AMPS溶液 7份
第18頁 1290509 五、發明說明(16) 單體混合物(下列) 1 0 0份 Μ M A 7 4 份 笨乙烯 2 4 · 9 5份 甲基丙烯酸稀丙酯 0 . 8份 2-乙基己酸過氧-第三丁酯 〇·25份 將1 9 3份重量去離子水及7份重量自步驟1之溶液裝入授 拌反應器中。以氮氣流使氧自反應器移除。封閉反應器, 加壓至1 00千帕,在1 50分鐘内加熱至n 〇 r。攪拌速~度^呆 持在1 0 0轉/分鐘或更高。反應完全後,再另外使反應器溫 度於1 1 0 C保持1 5分鐘,以在冷卻排放前減少殘餘單體。 經離心、清洗及烘箱乾燥分離出具約3 5 _ 6 〇微米重量平均 大小之微珠,該微珠可用於製備磨砂丙烯酸系樣品。含有 0 · 6 2%總乾燥殘餘物(丨6 〇 ) (由0 · 2重量%懸浮劑和小於數微米珠粒部分組成)之廢水 可用作隨後製程之懸浮劑。
實例2 C i 一ΐϋ聯珠粒 亦可用自實例2B之廢水製備微珠。將以下原料裝入反應 器’以製造磨砂丙烯酸系樣品所用之高交聯顆粒。 廢水(自實例2 B ) 3 0 0份 單體混合物 1 0 0份
包括: 74份 MM 24· 6份 笨乙烯
0·8份 ALMA
第19頁 1290509 五、發明說明(17) - 0 . 6份過氧月桂醯 將3 0 0份自實例2 B之廢水加入到加壓反應器中,加熱至 8 0 °C,然後將1 〇 〇份單體混合物加入同一連續攪拌反應器 中。以氮氣流使氧自反應器移除。將反應器加壓到1 〇 〇千 帕並且封閉。在1 5 0分鐘内將反應器逐漸加熱至11 〇 。轉 化完全後,另外使反應器溫度在11 0 °C保持1 5分鐘,然後 冷卻放出。經離心、清洗及烘箱乾燥,使具5 〇微米重量平 均顆粒大小之微珠自溶液分離。 實例3 為評價不同顆粒在熱塑性基質中的組合效果,以下述方 法製造樣品,評價其外觀、透光效率及表面紋理效果。 為表造夏例I I I - A樣品’在配有中間工作(m e d i u m w 〇 r k ) 二級螺杆及棑除單體/濕度真空棑放口的齊林(K i 1 1 i 〇 n )擠 壓機上,將2 5%懸浮珠粒混入7 5%經沖擊改性之pMM a基質 (MMA/BA /苯乙烯/ ALMA)中,其中懸浮珠粒具有7 4. 3%甲基 丙烯酸甲酯、2 4 · 8 %笨乙烯及0 · 9 %甲基丙稀酸稀丙酯之組 合物。 製造實例I Π - B樣品則在齊林(K i 1 1 i 〇 n )擠壓機上使2 5 % 懸浮珠粒混入7 5 %經沖擊改性之P MM A基質(m/ β a /笨乙稀 / A L M A )中,該懸浮珠粒具有7 9 · 3 %甲基丙稀酸甲酯、i 9 . 8 % 丙烯酸丁酯及0 · 9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之組合物。 貫例I I I - C樣品係以2 0 %無機珠粒(3 Μ公司銷售的斯考萊 玻璃泡(Scotchlite Glass Bubbles))通過齊林(Kiiii〇n) 擠壓機混入80%經沖擊改性之PMMA基質(MMA/BA/笨乙烯
第20頁 1290509 五、發明說明(18) ' /ALMA)中製造。 該實例所用樣品係通過二步驟擠出方法製造:先混合具 有經沖擊改性之PMM A基質之不同顆粒製造造樹脂;然後使 樹脂通過片材擠壓機,製造0.125英寸厚度檢驗用片材。 樹脂混合及片材擠出所用之溫度分布列於下表中: 樹脂混合條件 自由區域 壓縮區域 計量區域 模區域 轉/分 235〇C 245〇C 250〇C 275〇C 85 片材擠出條件
自由區域 壓縮區域 計量區域 模區域 轉/分 親溫度 225〇C 240〇C 240〇C 260〇C 85 82〇C 樣品 填充量 重量% 珠粒類型 平均顆粒 大小1 外觀 總白光透 光率 (TWLT)2 表面 粗糙度3 實例III-A 25 經交聯苯乙烯 /MMA/ALMA 31.8 半透明/ 紋理表面 83.5% 9.6微米 實例III-B 25 經交聯 BA/MMA/ ALMA 57.1 白色附聚 物/混濁紋 理表面 78.9% 4.3微米 實例II1-C 20 無機玻璃珠粒 55 不透明/ 處理問題/ 脆性不相 容 未得到 未付到
1用光散射法測定重量平均顆粒大小。 2 TWLT係用漢特萊伯(Hunterlab)比色計- D25型,以 ASTM : E1 3 31 及 E 11 64 方法測定。 3表面粗糙度係由坦科(Tencor®)a -步驟500表面輪廓儀
第21頁 1290509 發明説明(19) ' fpr〇f1 1 er),以 ASTM : β46 · 1 · 1,β3 6 1. 2 及 Y14· 36 方法測 定。 名士論··實例I I I - Α之懸浮珠粒得到對磨砂樹脂之最佳結 ^。實例I I I -A之懸浮顆粒比其他兩種組分(實例I Π _B和 實例I I I -C)更容易分散到熱塑性基質中。雖然實例I I I —C 中玻璃珠粒具有類似顆粒大小範圍,但不能產生所需表面 紋理和光透過效率。玻璃珠粒在較高填充量時與熱塑性材 料不容,且破壞聚合物的性能。實例Π I -C所製造物件很 脆,且不能通過視覺檢驗。 宜例4 下表顯示了實例2 C方法用其他熱塑性基質製造交聯球形 顆粒之結果。對不同樣品測定樣品的外觀、表面粗链度及 婢白光透過率。製造該樣品係自藉由在具二級中間工作螺 及真空排放口之齊林(K 1 1 1 1 0n )擠壓機上,以20%懸浮顆 粒和80%聚合物基質材料擠出混合經交聯珠粒與PVC、PC、 聚笨乙烯及PMMA聚合物材料。然後使樹脂通過片材擠壓 機。 製備樣品係使用以下條件: 混舍im溫度分布 自由區域 壓縮區域 計i區域 模區域 轉/分 PVC-1 182〇C l82〇C 182〇C 182°C 100 一 PC-1 249〇C ^27TC 265〇C 265〇C 80 PSY-1 238〇C ^238Τ^ 243 °C 243 °C 100 一"^MMA-1 220〇C ^23〇t 235〇C 240°C 100
1290509 五、發明說明(20) ' 各樣品所用片材擠出條件列於下表:
擠出所用溫度分布 自由區域 壓縮區域 計量區域 模區域 轉/分 概溫度~ PVC-1 182〇C^ 182〇C 182〇C 193〇C 100 82〇C PC-1 249〇C 260〇C 260〇C 265〇C 80 82〇C PSY-1 226〇C 232〇C 232〇C 232〇C 100 82〇C ΡΜΜΑ-1 卜210。。 225〇C 230〇C 240〇C 100 82〇C 測定表面粗糙度所用樣品係由以0 · 1 2 5英寸厚度擠片製 造’而測定總白光透過率(TWLT)所用樣品系以相同溫度分 布用片材擠出條件經注模機製造。以下為所列模塑溫度: PVC-1 ^ 65.5〇C ; PCM , 71°C ; PSY-1,60°C ; PMMAM ^ 65 °C。 結論:由懸浮法製造之共聚物珠粒可以5 —35%填充量用於 不同熱I II基貝。所有樣品均得到磨#、無光澤外觀及紋 理表面而且樣品保持有良好物理性能。PMMA - 1樣品得到 較佳光效率及表面紋理。但應注意到,為具有較佳透光 率、,珠粒在,碳酸酯中之填充量應較低。所有樣品具有良 好遮蓋力、尚光線輸出及低目標識別。 組合物均使用由74.3% MMA/24.8%笨乙烯/〇 9% alma組 成之珠粒,且具有57微米重量平均顆粒大小。珠粒均 基質聚合物 總白光透過率 (TWLT)2 表面粗糙度3 樣品外觀 PVC 77.1% 13·5微米 紋理,半透明 PC 28.9% 4·3微米 紋理,半透明 對-笨乙稀 56.4% Γ】5.5微米 紋理,半透明 PMMA1 85.7% 12·8微米 紋理,半透明
1290509 五、發明說明(21) 1- 基質聚合物具有96% ΜMA/4% EA之組合物。 2- TWLT-總白光透過率係用漢特萊伯比色計測定,其 ASTM 方法為 Ε1331 及 El 1 64。 3 -表面粗糙度係以坦科(T e n c 〇 r ® ) α -步驟5 0 0表面輪廓 儀(profiler)測定,ASTM方法為 Β46.1.1 , Β361.2及 Y14, 36。 實例5 苯乙稀/ Μ M A / A L Μ A交聯珠粒在Ρ Μ Μ A基質中不同濃度之效果
該實驗設計用於評價不同濃度顆粒在最終產物表面紋 理、總光透過率、外覲、遮蓋力及機械沖擊性能方面之效 果。表而粗縫係於坦科步驟500表面輸廓儀(TENC0R Alpha-step 500 surface profiler)上測定。其外觀用視 覺評價。總光透過率系測定照明效率。為熟諳此藝者所廣 泛使用的溶體流動速率給出了樣品的操作流動貧料。代那 圖(D y n a t u p )沖擊檢驗係用於檢驗機械沖擊性能。 神 為知道以懸浮方法製造球形顆粒之最佳填充含量’兩經 橡膠改性PMMA基質GMMA/EA/BA/笨乙烯)由片材擠出及注模 方法製備樣品。懸浮珠粒係通過具二級中間工作螺杆之齊 林(K i 1 1 i ο η )彳齊壓機混入經橡膠改性之基質材料,混合時 使用下列條件: 自由區域 壓縮區域 計量區域 模區域 轉/分 225〇C 235〇C 235〇C 240〇C 100 然後將該樹脂以熟於此藝者已知方法擠壓成元件,分析 其透光率、機械性能,再擠成0. 1 2 5英寸厚度片材樣品進
第24頁 1290509 五、發明說明(22) 行表面紋理分析 樣品Π) 珠粒 濃度°/一 Dynatup2 外觀 表面 粗缝度 總光 反射率 總白光 透射率 (TWLT) NFR3 FST-0 0 8.3英尺-磅 透明/光澤 0.128微米 7.41% 90.4% 1.76 FST-5 5 7.29英尺·磅 光澤/透明 4.36微米 7.46% 88.9% 1.23 FST-10 10 7.04英尺-碎 無光澤/透明 5.85微米 7.44% 85.8% 1.10 FST-15 15 6.10英尺·磅 紋理/良好 6.38微米 未得到 84.5% 0.95 FST-20 20 5.70英尺-碎 紋理/極佳 8.92微米 8.16% 83.4% 0.81 1- 故珠粒組合物為74.3%%丨\丨,\/2 4.8%笨乙烯/〇.9%人1^10〇 其父聯劑用量為〇 · 9 % (顆粒被高度交聯),重量平均顆 粒大小為4 8微米。該珠粒如實例2 β製造。 2- 沖擊強度係藉由通用電研究公司(General Eiectric
Research)製造之Dynatup沖擊檢驗儀(SFS型)測定 (ASTM D3763)。 3- MFR為熔體流動速率之縮寫(ASTM D- 1 2 38,2 30 °C,3.8 千克),且使用條件” Γ及步驟” A。 4- 具0%珠粒的樣品FST-0具有8· 3英尺/磅ISFD,而具20% 珠粒的樣品FST-20具有5. 7英尺/磅ISFD,其意義為, 沒有橡膠改性的標準PMM A聚合物具有K 〇英尺/磅沖擊 強度(代那圖(D y n a t u p )方法),經橡膠改性之Ρ Μ Μ A聚合 物具有8_3-10·0英尺/磅落鏢(dart)沖擊強度。因而, 與標準Ρ Μ Μ A材料相比,其2 0 %珠粒之樣品具有極高沖擊 強度(5·7英尺/磅比1·〇英尺/磅)。 結論:在所製備全部樣品中,樣品F ST - 2 0最具紋理表面 及最佳外觀。該樣品之沖擊強度顯示,該材料保持了良好
酬 第25頁 1290509 五、發明說明(23) 的沖擊性能。 堂例6 本實例關於珠粒濃度對遮蓋力之效果。不透明度結果用 %單位表示。 該實驗所用樣品與實例5所用相同。所檢驗樣品為,
FST-0 5 : 5%珠粒,45%丙烯酸系改性劑,50% PMMA ; FST-1 0 ·· 1 0%珠粒,43%丙烯酸系改性劑,47% PMMA ; FST-1 5 : 15%珠粒,40%丙烯酸系改性劑,44% PMMA ; FST-2 0 : 20%珠粒,38. 4%丙烯酸系改性劑,41. 6% PMMA。 該珠粒具有5 7. 1微米之重量平均大小。該樣品係以 0. 1 2 5英寸厚度注模。注模樣品一般具有極光滑表面。當 將FST-20樣品擠成0· 125英寸厚度片材樣品時,由於其紋 理表面,所以具有2 1 · 5 %不透明度。而同等樣品在注模 時,由於表面光滑,所以具有1 7 · 6 8 %不透明度。 樣品 不透明麿 iASTM D2805-80, 透射光霧(ASTM ASTM D589-⑹ Di〇〇a)— FST-05 11.14% 96.52% FST-10 12.14% 98.03% FST-I5 14.20% 1^_98Λ9% FST-20 _ 17.68%
a…六π保‘ γ< 像a ( U 1 2 b英寸厚度),其光霧值 以ASTM D 1 0 0 3測定,必須至少為90% ;或者X以astm D 2 8 0 5 - 8 0測定,至少為1 〇 %不透明度。 對其他樣品測定如下:
85. 3 2 0%珠粒(聚碳酸酯中)
1290509 五、發明說明(24) 20%珠粒(pvc中) 20%珠粒(聚笨乙烯中)實例7 顆粒耷ϋ用_^_^最終產物之 該試驗所用懸浮顆料係以實驗2β所述方法並改變甲基丙 稀酸婦丙醋在各樣品中的用量來製造。該顆粒具有33微米 之重量平均顆粒大小。為產生評價樣品,將具不同交聯劑 含量之顆粒通過齊林(K i 11 i 〇η )擠壓機混入經橡膠改 性PMM A的基質中,然後通過片材擠壓機。 該顆粒在各樣品中的填充量為,2 〇 %珠粒及8 〇 %經橡膠改 性PMM A基質。經多次通過擠壓機後,具較低含量交聯劑之 顆料不能保持整體性而且發生形變,此為片材樣品非均勻 表面紋理之促成因素。較佳之樣品係自具至少〇·6%交聯劑 之顆粒產生樣V I - D給出所檢驗樣品的最性結果。释浮 顆粒中的交聯劑I員然對最終產品外觀極為關鍵。° 心τ 18. 41¾ 3 6.41% 樣品
VI-A
VI-B
VI-C
VI-D 客聯劑用量 表面外觀 顆粒外觀 0.2% 光澤 Ρ 形變 0.4% 光澤 形變—" 0.6% 可接受 部分形變 0.8% 紋理 完整性 式體現本發明 可用其他具體形

Claims (1)

  1. 09. _號89100889 私年次肖曰’衫;修範 ^ .....二..............—~hl.l ] \β^ ytl! ^ -六、’-請獅 —… 1. 一種經擠出之聚合物物件,其包含聚合性基質及聚合 性顆粒,該等聚合性顆粒實質為球形、高交聯,且具有2 5 至5 5微米之平均顆粒大小以及1 0 - 11 0微米之間之顆粒大小 分布,其中該物件具有磨砂和紋理表面修飾, 其中磨砂表面係通過使聚合性顆粒和聚合性基質之折 射係數相差大於0 . 0 2獲得,且 其中該用作於聚合物基質之聚合物係丙烯酸系聚合 物,且該等聚合性顆粒包含1 0 - 5 0 %苯乙烯、9 0 - 5 0 %曱基丙 烯酸甲酯及0 · 1 - 2 · 5 %交聯劑; 且其中該物件包含 a ) 2 0 - 9 0 %以聚曱基丙烯酸甲酯或曱基丙烯酸烷酯/ 丙烯酸烷酯共聚物為基礎之基質; b ) 0 - 5 0 %改性劑;及 c ) 5 - 6 0 %高交聯球形珠粒。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物件,其包含5-30%高交聯 球形珠粒。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物件,其包含: a ) 7 0 - 8 5 %以聚甲基丙烯酸曱酯為基礎之基質;及 b ) 1 5 - 3 0 %高交聯球形珠粒,該等珠粒包含: 1 5 - 3 5 %苯乙烯; 6 5-8 5%甲基丙烯酸甲酯;及 0 . 5 - 1 . 5 %曱基丙烯酸烯丙酯。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物件,其中該 交聯劑為乙二醇二曱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或甲基丙烯
    O:\62\62331-960824.ptc 第29頁 2007. 08. 22. 029 1290509 _案號 89100889 六、申請專利範圍 曰 修正 酸稀丙S旨。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物件,其中該交聯劑為二 乙烯基苯。 6 . —種可擠壓之樹脂,其包含: a ) 2 0 - 9 0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為基礎之基質, b ) 5 - 5 0 %改性劑;及 c ) 5 - 3 0 %高交聯球形珠粒,該等珠粒包含: 1 0 - 5 0 %苯乙烯,
    9 0 - 5 0 °/◦甲基丙烯酸甲酯;及 0 . :1 - 2 . 5 %交聯劑, 其中該等珠粒具有2 5 - 5 5微米之平均顆粒大小以及 1 0 - 1 1 0微米之顆粒大小分布, 其中該等高交聯球形珠粒和該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為 基礎之基質之折射係數相差大於〇 · 〇 2。 7.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樹脂,其中該交聯劑為乙 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或甲基丙烯酸烯丙酯。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樹脂,其中該交聯劑為曱 基丙稀酸稀丙S旨。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8項中任一項之樹脂,其中該 珠粒含有著色劑。
    1 0 . —種可擠壓之樹脂,其包含: a ) 7 0 - 8 5 %以聚曱基丙烯酸曱酯為基礎之基質·,及 b ) 1 5 - 3 0 %高交聯球形珠粒,該等珠粒包含: 1 5 - 3 5 %苯乙烯;
    O:\62\62331-960824.ptc 第30頁 2007. 08. 22. 030 九年丨月 曰 修正 1290509 _案號 89100889 六、申請專利範圍 6 5 - 8 5 %曱基丙烯酸曱酯;及 0. 5-1 . 5%甲基丙烯酸烯丙酯。 其中該等珠粒具有2 5 - 5 5微米之平均顆粒大小以及 1 0 - 1 1 0微米之顆粒大小分布, 其中該等高交聯球形珠粒和該以聚曱基丙烯酸甲酯為 基礎之基質之折射係數相差大於0 · 0 2。 1 1.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 0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樹 脂用於製備具有磨砂和紋理表面修飾之物件之用途。 1 2. —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物 件之用途,其係用於製備照明元件、標誌、售貨點或化妝 品陳列點、容器、家庭及辦公裝飾、傢倶、浴室門或辦公 室門。 1 3. —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 0項中任一項所定義之樹 脂之用途,其係用於製備照明元件、標誌、售貨點或化妝 品陳列點、容器、家庭及辦公裝飾、傢倶、浴室門或辦公 室門。
    2007. 08.22.031
TW89100889A 1999-01-21 2000-01-20 Polymeric articles having a textured surface and frosted appearance TWI29050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655299P 1999-01-21 1999-01-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90509B true TWI290509B (en) 2007-12-01

Family

ID=39327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89100889A TWI290509B (en) 1999-01-21 2000-01-20 Polymeric articles having a textured surface and frosted appearan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290509B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90888B2 (ja) テキスチャー表面及びつや消し外観を有するポリマー物品
US3992486A (en) Process for altering appearance of polymer by incorporating therein crosslinked particulate polymers prepared by endopolymerization
JP2001031828A (ja) 耐候性、低い光沢および高い耐衝撃性を提供するキャプストック組成物および方法
US20100272960A1 (en) Molded body having matt and structured surface properties
CN1288912A (zh) 改性苯乙烯-丙烯腈树脂共混组合物及由其生产的制品
JP4299485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TWI290509B (en) Polymeric articles having a textured surface and frosted appearance
KR102080714B1 (ko) 열가소성 투명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3933277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US4666980A (en) Transparent moulding compositions
JPH09194671A (ja) 硬質熱可塑性メタクリル樹脂組成物から得られる、亀裂発生剤に対して改良された耐性を示す成形品
TW202024222A (zh) 熱塑性樹脂組成物
JP3630876B2 (ja) 耐衝撃性メタクリル樹脂組成物
JPH03285958A (ja) 光拡散性樹脂組成物
KR100692110B1 (ko) 텍스처 표면 및 서리상 외관을 갖는 중합체성 제품
JP2010013534A (ja) アクリル系多段階重合体の粉体の製造方法、メタクリル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S5918716A (ja) 熱可塑性樹脂の製造法
KR101378187B1 (ko) 내후성 및 표면오염성이 개선된 광확산 수지 조성물
KR100384380B1 (ko) 투명성이우수한내후성수지조성물및그의제조방법
JPH10152595A (ja) 耐衝撃性メタクリル系樹脂組成物
JP2022520012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MXPA00000779A (en) Polymeric articles having a textured surface and frosted appearance
JP2004161883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JPH0952922A (ja) メタクリル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04352850A (ja) ゴム変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