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89713B - Light-diffusing plate for back light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Google Patents

Light-diffusing plate for back light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89713B
TWI289713B TW095100563A TW95100563A TWI289713B TW I289713 B TWI289713 B TW I289713B TW 095100563 A TW095100563 A TW 095100563A TW 95100563 A TW95100563 A TW 95100563A TW I289713 B TWI289713 B TW I2897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heet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diff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00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24956A (en
Inventor
Sang-Pil Kim
Mun-Bok Lee
Jeong-Han Song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Saeha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Saehan Inc filed Critical Toray Saehan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624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24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89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897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placing sheet pile bulkheads, piles,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 E02D7/18Placing by vibrat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200/00Geometr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E02D2200/14Geometr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resilient or elastic
    • E02D2200/146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1289713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backlight unit)用 光擴散片,更詳細地說,本發明涉及塑膠片器材的兩面上疊層 光擴散層,以防止亮度斑點,改善可視角的液晶顯示器的背光 模組用光擴散片。 【先前技術】 利用液晶的液晶顯示器以超薄型製作比現有的晝像顯示 裝置發熱量少,因此作為各種畫像輸出裝置而受矚目。 如此的利用液晶的液晶顯示器(LCD)與其他自發光型顯 示器不同,液晶本身是非發光型材料,所以需要光源。作為上 述光源(5)主要利用名為冷陰極螢光燈管(CCFL)的燈光源, 在光源(5)放射的光轉換為面光源之後為了提高螢幕亮度另外 需要發光裝置。這些發光裝置稱為背光模組,背光模組根據燈 女衣位置大體分為端緣入光式〔如第3圖所不〕和直下式入 光〔如第4圖所示〕方式。 如第3圖所示,是傳統的端緣入光式背光模組的斷面圖, 上述端緣入光式背光模組(200)在導光板(6)的一侧或者兩 側端面設置光源(5),例如:線型燈(CCFL),利用導光板(6) 把光傳送到上部。 為了把光更有效率地放射到上部在上述導光板(6)下端 形成網点(dotpattern),在其下面設置反射片把向下部的光 全部反射到上部,而提高光效率性。但是,從導光板(6)發 出的光是其光源(5)位於端緣入光,因此輸出角傾斜到侧面, 並且面光源的均勻性(uniformity)也並不好,因而產生光斑。 因此’疊層光擴散片(7)把傾斜到側面的光輸出角轉換為垂 直方向’把不均勻的光向前面方向均勻地放射。並且,為了極 大值化光的效率性,使用棱鏡片(8)把從上述擴散片發出的 光轉換為前面垂直方向,而極大值化畫像兩度,為了保護棱鏡 5 1289713 巧/8)在棱鏡片上端疊層棱鏡保護片(9),為了提高液晶顯 不器(LCD)的光效率性在棱鏡片上面底層具有選擇性定向特 性的片。 、如第4圖所示,是傳統的直下式背光模組斷面圖,上述直 下式背光模組(300)與端緣入光式背光模組(2〇〇)不同其光 源(5)大部分設在背光模組背面,在其上面利用擴散板(⑺) 起支,架作用以及一次性地均勻根據從多個燈發出的明線產 生的光不均勻性。但是,僅用擴散板很難確保光均勻性,因此 在其上端以疊層光擴散片(7)確保光均勻性,並且,得到前 面光的高效率性。然後,在上述疊層光擴散片(7)上端如端 緣入光式背光模組使用棱鏡片(8),棱鏡保護片(9)或者具 有k擇性疋向特性的片極大值化前面光的效率性。 上述的端緣入光式背光模組使用在手機,個人數位助理 (,)’數位相機以及攝像機等的小型液晶顯示器(LCD)以 及筆記本電腦,個人電腦以及顯示器等的中大型背光模組上, 上,直下式背光模組使用在電視的大型液晶顯示器(LCD)以 及咼品位的顯示器等上。 為了提高上述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均勻性以及提高光的垂 产^向指向性的光擴散片的傳統技術,在大韓民國專利申請案 號第1992-1備7號陳述了在塑膠片器材⑴上形成把粒子考二 樹脂f結劑混合的光擴散層方式。並且,在大韓民國專利申請 口案號第1996-38912號,大韓民國專利申請案號帛刪—459〇2 ,以及日本國制平陳述了為提高光效率性以及亮 度在透明塑膠片器材上面以透明樹脂形成透明有機粒子的方 式。 作,傳統的液晶顯示器(LCD)背光模組用光擴散片的一 如第2圖所示的液晶顯示器(LCD)背光模組用光擴散片 (100。)在光擴散片(1)前面塗光擴散層(2),在上述片背面 為了操作性塗層具有帶電防止功能的粘貼以及防止滑動 1289713 (slip)層(4)的方式組成。 但疋’最近為了提高跟電漿顯示板(Plasma
Display P=nel_’簡稱PDP),投影,陰極射線管方式等其他顯示器的液 晶顯示器(LCD)競爭力,背光模組趨向大小大型化,高品質 化、為了付到更焭的晝像’大幅增加了在上述直下式背光模組 方式使用的燈數量。因增加燈的數量,如上述傳統技術的光擴 黄文片不能均勻因燈明線產生的不均勻廣,這些問題以大量疊層 光擴散片來可解決,此時的問題是與薄膜化背光模組的趨勢逆 =。並且,為了把液晶顯示器(LCD)使用在電視等大型顯示 器士現有的筆記本電腦或顯示器的液晶顯示器(LCD)不 同需要寬視角’但是如上述傳統技術只放射靠近正面的方向 光,存在可視角狹窄的問題。 本發明為瞭解決如上述的傳統技術的問題研究結果,在光 擴散兩面當形成具有高霧度(haze)值的背面光擴散層時, 切斷光明線的能力很優秀,製造確保可視角的光擴散片。 【發明内容】 "本發明,的在於提供一種在光擴散片的前面和背面形成 ,擴散層’藉以提高切斷明線的能力以及加寬可視角之液晶顯 示器的背光模組用光擴散片。 為了實現上述的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疊層透明塑膠片 器材;在上述器材的前面塗敷前面擴散層塗敷液之後並經乾燥 以及硬化製造的前面光擴散層;以及,在上述器材的背面塗敷 背面光擴散層塗敷液之後並經乾燥以及硬化製造的背面光擴 散層;上述前面光擴散層以及背面光擴散層組成具有50%以上 霧度特性之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用光擴散片。 在上述前面光擴散層塗敷液在溶劑裏混合平均粒徑為η 〜20 //m以上的兩種以上光擴散粒子2〇〜3〇重量%,樹脂粘結 劑20〜30重量%,異氰酸酯硬化劑丨〜忉重量%之後製造的合 成物100重量部裏混合平滑劑〇· 1〜〇. 5重量部製造。 1289713 並且’在上述背面光擴散層塗敷液在溶劑襄混合平均粒徑 為1〜10泖以上的兩種以上光擴散粒子10〜2〇重量%,樹脂 結劑20〜30重量%,異氰酸酯硬化劑丨〜仞重量%之後製^的 合成物100重量部裏混合平滑劑〇·;[〜〇· 5重量部以及帶電防 止劑0.5〜1.5重量部製造,背面光擴散層提供具有1〇6〜 1012D/sq表面抵抗的帶電防止性。 ^ 上述光擴散粒子最好在聚曱基丙烯酸曱酉旨系,聚苯乙稀系 以及以這些共聚體所組成的群組之中選擇一種以上有機粒子 或者以聚笨乙烯系,二氧化矽(硅),二氧化鈦,氧化鍅以及 氟化鎂所組成的群組之中選擇一種以上無機粒子以單獨或者 混合有機以及無機粒子使用。 — 上述樹脂粘結劑最好以甲基丙烯酸曱酯系,聚醋系,丙稀 酸脂系,環氧樹脂以及蜜胺系所組成的群組之中選擇一種以上 使用。 並且’上述前面光擴散層厚度為10〜3〇 //in,背面光擴散 層厚度為5〜25 //π。 【實施方式】 根據本發明之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用光擴散片疊 層透明塑膠片器材(1);在上述器材的前面疊層前面光擴散 層(2);以及在上述器材的背面疊層背面光擴散層(3),上 述前面光擴散層以及背面光擴散層具有50%以上的霧度特性。 在本發明的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用光擴散片,前面光擴 散層以折射以及分散入射的光來擴散光同時按垂直方向轉換 從導光板發射的光。從導光板發射的不均勻光經過前面光擴散 層並以均勻光輸出。電視用大型直下式背光模組因大小問題燈 的數量多,出現根據這些的燈明線。僅用前面光擴散層不能隱 藏如此的燈明線。 因此,本發明所提供的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係利用光擴 散片形成背面光擴散層,可增加燈明線切斷性,同時比現有光 1289713 ,散片之背面層的受光能力優秀,從而增大光效率性,並且具 有加寬可視角的特性。上述前面以及背面光擴散層一般具有 4〇〜霞的霧度(haze)特性,最好具備5_霧度特性。因 為霧度特性未滿50%時,不能得到充分的光擴散效果。 此外、’在本發明之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用光擴散片,光 =散層的塗敷厚度根據使用粒子不同,前面擴散層最好比背面 h散層厚。具體地說,上述前面光擴散層的厚度為1〇〜3〇^, 而背面擴散層的厚度為5〜25 /zm。 前面擴散層更厚的原因是因為背面擴散層並不是為了光 予特性,而是為了防止姑貼(stick)以及防止起波紋(m〇ire) 現象而採用的粒子大小比前_散魏小的緣故,此外,所使 =的粒子也是比前面層還少。但是,前面擴散層的塗層厚度和 者面擴散層的塗層厚度之差超過〇· 5〜1〇卿,而兩者的差異過 多日寺,塑膠器材會彎自。在本發明的冑面擴散層也利用霧度高 的光擴政層塗敷’持有為現有操作性的防止細如及防止起波 ^ (moire)現象,然後帶電防止功能並確保光擴散片明線的 尚切斷性以及寬視角。 广更具體地說,本發明的前面光擴散層在溶劑裏混合平均粒 徑為11〜20燜以上的兩種以上光擴散粒子2〇〜3〇重量%,樹 脂粘結劑20〜30重量%,異氰酸酯硬化劑丨〜⑺重量%之後製 ^的合成物100重量部裏混合平滑劑〇·丨〜〇· 5重量部製造的 前面光擴散層塗敷液塗於片器材之後,經乾燥以及硬化形成。 再者,背面光擴散層在溶劑裏混合平均粒徑為i〜1〇卿 以上的兩種以上光擴散粒子1〇〜2〇重量%,樹脂粘結劑2〇〜 30重置%,異氰酸酯硬化劑1〜1〇重量%之後製造的合成物1〇 〇重置部裏混合平滑劑〇·1〜〇·5重量部以及帶電防止劑〇.5 〜1.5重量部製造的背面光擴散層塗敷液塗於片器材之後, 經乾燥以及硬化形成。 1289713 上述塑料片器材使用以聚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 酯,聚乙烯,聚丙烯,環氧樹脂,聚萘^酽 (Polyethylenenaphthalate,簡稱 PEN)所组成的群組之= 選擇的任何一個為好,最好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醋 並不限定於這些。 1 一疋
一上述塑膠片器材使用在液晶顯示器(LCD)用背光模纟且的 光擴散片,是利用片器材的光學特性,光透過率高的透明片 時’原則上可使用任何-個。並且,作為光擴散片器材的上 透明歸>} H材目為其透㈣自相縣度冑,所卩不應 失光,與使用在塗層的樹脂粘結劑粘貼性要好。為了 、 塑膠透明片時為了提高粘貼性塗層表面。 一 ^ 义、=一 述无擴散片器材的透光度最好為9⑽以上的 剞透光率。命透光率未滿90%時得不到充分的光分散以及光於 散效果:並且,塑膠片器材的厚度使用25燜〜25〇泖範圍^ 厚度,這些與背光模組大小有關。使用小背光模組的小型機器 主要使用100 //m以下厚度的塑膠透明片器材,筆記型電腦以及 顯示态等中型機器上最好使用5〇 //[η〜Mg燜左右的片器材, 包括電視用背光模組的大型機器上最好使用125//m以上厚度 的^器材。像這樣增加厚度是為了確保根據設有片的顯示器g 熱量增加的耐熱性。 此外/,上述光擴散粒子最好單獨或者混合使用有機系粒 ^二無機系粒子。有機系粒子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聚苯乙 烯系以及以這些共聚體所組成的群組之中選擇一種以上。盔機 粒子以聚苯乙_,二氧化碎(娃),二氧化鈦,氧化^及 氟化鎂所組成的群組之中選擇一種以上使用。上述光擴散粒子 使用對應光擴散以及光透過率增加大小的粒子。粒子大小可不 同,主要混合使用具有兩種大小的粒子,這是為了填充因使用 -種粒子錄子之間產生的空隙。並且,粒子大小以及粒子和 樹脂比率以不同組合使用,這些與光擴散片的光學特性有關。 1289713 粒子含量太多時粒子之間會因為產生衝突而降低光透過率,粒 子容易脫落,而操作也發生問題。相反地,粒子含量太少時, 很難確保適當的光擴散性。對於此點,前面光擴散層使用平均 粒徑11〜20州的兩種以上光擴散粒子2〇〜3〇重量%,背面光 擴散層使用平均粒徑1〜10 //m的兩種以上光擴散粒子1〇〜2〇 重量%。
另一方面,上述樹脂枯結劑最好以曱基丙烯酸甲酯系,聚 酯系,丙烯酸脂系,環氧樹脂以及蜜胺系所組成的群組之中選 擇種以上使用。上述樹脂枯結劑為了提高財磨性,耐熱性, 操作,,與片器材的粘貼性,使用硬化劑提高樹脂面膜的硬化 度。這時應考慮印刷性維持適當的硬化度。使用在光擴散層的 樹脂粘結劑以及硬化劑為了提高光效率要透明,粒子和折射率 之差越大越有利於光擴散。作為其一例最好使用異氰酸酯硬化 劑0 姑田並述帶電防止劑是為了方便操作背面雄散層添加 。如^未進行帶電防止處理時切斷的時候,因靜電在片之 著’並且’安裝導光板或者*擴散板的時候也因靜電 =^因此,在光擴散片背面層進行帶電防止處理,這 背面的表面阻抗為1G12〇/sq以下為佳,最好是⑽ q。表雜抗超過ι012ω~時不能麟獲致帶電防 叫,主敷性,在前面或者背面光擴散層上使用添加 二-於、4處合平滑劑(leVelingagent)使用,但是並不 限疋於以、二可附加分散劑,防沫劑等添加劑使用。 以下透過實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 本發明的申=圍= 〔製造例1i前面光擴散層1 、丙烯酉文夕元醇系樹脂粘結劑(AekyungChemical A-811) 11 1289713 20重量%,異氰酸酯硬化劑(Sensho ChemicalD AI-3B) 3重
量%,聚曱基丙烯酸曱酯系平均粒徑20 //m多分散粒子25重量 % ’聚曱基丙烯酸曱酯系平均粒徑12 //m多分散粒子3重量%, 以及曱苯49重量%組成的合成物1〇〇重量部裏混合平滑劑〇· 1 重量部製造前面光擴散層塗敷液之後,在光學用聚酯片(T〇raY SAEHAN 株式會社 XG533,125/^11) — 面利用 Mayer Bar 塗敷, 在120°C乾燥硬化4分鐘並製造前面光擴散層1。 〔製造例2〕前面光擴散層2 以丙烯酸多元醇系樹脂粘結劑(Sensho Chem i ca 1 DA I - 3 A) 30重量%,異氰酸酯硬化劑(Sensho Chemical DAI-3B) 5重 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平均粒徑1〇 /zm多分散粒子ι〇重量 %’聚曱基丙烯酸曱酯系平均粒徑5//m多分散粒子5重量。/◦,聚 曱基丙烯酸甲酯系平均粒徑3 /zm多分散粒子1重量%以及曱苯 51重量%組成的合成物1〇〇重量部裏混合平滑劑〇· 1重量部製 造前面光擴散層塗敷液之後,在光學用聚酯片(T〇RAY SAEHAN 株式會社XG533,125聊)一面利用Mayer Bar塗敷,在120 °匸乾燥硬化5分鐘並製造前面光擴散層2。 〔製造例3〕背面光擴散層1 在上述前面光擴散層1的合成物100重量部裏另外添加陰 離子性帶電防止劑1重量部,在光學用聚酯片(t〇raysaehan ^朱式會社XG533 ’ 125 —面利用Mayer Bar塗敷,在120 °0乾燥硬化4分鐘並製造背面光擴散層1。 〔製造例4〕背面光擴散層2 在上述前面光擴散層2的合成物1〇〇重量部裏另外添加陰 離子性帶電防止劑1重量部,在光學用聚酯片(t〇raysaehan ^朱式會社XG533 ’ 125 //m) —面利用Mayer Bar塗敷,在120 0乾燥硬化5分鐘並製造背面光擴散層2。 〔比較製造例5〕傳統光擴散片的一般背面層
以丙烯酸多元醇系樹脂粘結劑(Sensh〇 Chem i ca 1 DA I - 3 A 12 1289713 20重量% ’異氰酸g旨硬化劑(Sensho Chemical DAI-3B) 5重 量%,聚曱基丙烯酸甲酯系平均粒徑7//m多分散粒子〇· 5重量 %,以及丁酮74· 5重量%組成的合成物1〇〇重量部裏混合陰二 子性代典範防止劑1重量部製造背面層溶液,把這些形成^光 學用聚酯片(TORAY SAEHAN株式會社XG533,125//m) —面之 後,在120°C乾燥硬化5分鐘並製造背面層。 〔實例1〕光擴散片1 把前面光擴散層1和背面光擴散層1分別塗敷於光學用聚 酯片(TORAY SAEHAN株式會社XG533,125泖)兩面之後二 製造出光擴散片1。 * 〔實例2〕光繼片2 把前面光擴散層2和背面光擴散層2分別塗敷於光學用聚 酉旨片(TORAY SAEHAN株式會社XG533,125/zm)兩面之後,製 造出光擴散片2。 < 〔比較例1〕光擴散片比較例1 把前面光擴散層1和一般背面層分別塗敷於光學用聚酯 片(TORAY SAEHAN株式會社XG533,125//m)兩面之後,製造 光擴散片。 〔比較例2〕光擴散片比較例2 參 把前面光擴散層2和一般背面層分別塗敷於光學用聚酯 片(TORAY SAEHAN株式會社XG533,125//m)兩面之後,製造 光擴散片。 〔實驗例〕 按如下標準評價在上述前面光擴散層1〜2,背面光擴散 層1〜2 ’傳統的一般背面層,實例1〜2,比較例丨〜2製造的 光擴散片的特性。 〔評估導膜粘貼性〕 ^本實驗是塗敷層疊層在片器材之後確認是否脫離的實 驗。與片的枯貼性是使用橫向切斷機(Cr〇ssCutter)切斷塗 13 1289713 ,J並枯貼 OPP 膠布(Qrientedpc)lypr〇pylene)之後,剝離 膠布並確認塗敷層的剝離程度,如果沒有剝離時以良好表示。 〔評估外觀〕 本實驗是確認塗敷層上是否有妨礙均勻分散光的斑點等 1實驗。在背光模組上面觀察塗敷層上的針孔,塗敷斑點等, 損,外觀的缺點至少有-辦以不良,沒有時以良好表示。 〔砰估全光線透過率(TT,Total Transmittance)以及霧度 (haze)〕 二本實驗是片把光全部透過之後確認是否可分散的實驗。在 刖面擴散層1,2還有一般背面層斷面塗敷的片從未塗敷方向 塗敷方向兩面塗敷的光擴散片測定從背面到前面的全光線透 過率以及霧度(haze),根據ASTMD-1003測定,測定儀器是 利用日本公司的型號1〇〇〇。 此時,霧度值按照如下所示數學公式計算,並表示在霧度 測定器上。 【數學公式1】 一此日守,全光線透過率值按照如下所示數學公式計算,並表 示在測定器上。 X 100 • 霧度(%)—(光的總透過量一前進光量 光的總透過量 【數學公式2】 全光線透過率(%) = f _光的總透過量 入射光量 〔評估明線切斷性〕 本實驗是確認光擴散片是否可切斷根據背光的明線斑點 的實驗。利用32”直下式背光模組測定亮度,把光擴散片以^,, 裁斷之後安裝在光擴散板上面,利用t〇pC〇n公司的7測+ 器把測定角度定為〇· 2度,ΒΜ-7和背光模組之間的間距定為 1289713 25cm^後,測定在背光模組的13個燈位置和燈之間a個空 間的亮度,測定燈部分的亮度平均值和紐部分的亮度平均= 之差,其差異值10以上時以不良,其以下時以良^ 〔評估可視角〕 本實驗是確認光擴散片是否把光放射到靠近顯示器侧面 的實驗。利用topcon公司的ΒΜ-7測定器測定,在背光模組正 中央點作為基準安裝的燈長度方向測定—5〇度和5〇 值,亮度值達3,_Cd/nf以上日 表示。 【表1】 把疊層本發明的背面擴散層1〜2和一般背面層的片光 透過率和霧度比較測定的钴果〇 光學物理性皙 透過率(%) 雾度(%) 背面光擴散層1 66 83 背面光擴散層2 95 84 傳統光擴散片的一般背面層 96 7 如上述表1結果所示,與本發明的形成背面擴散層丨〜2的 光擴散片不同,形成在現有的光擴散片上使用的一般背面層的 光擴散片霧度值很低,而幾乎不能產生擴散光。 【表2】 測定本發明的實例1〜2和比較例子1〜2物理性質的 結果。 光擴散片 基本物理性質 物理性盾 導膜粘 貼性 外觀 透過 率(%) 霧度 (%) 明線切 斷性 (cd/m2) - 50度 (cd/m2) 50度 (cd/m2 ) 實例1 良好 良好 64 90 良好 良好 良好 比較例1 良好 良好 64 85 不良 不良 不良 實例2 良好 良好 95 88 良好 良好 良好 比較例2 良好 1好 93 85 不良 不良 不良 15 1289713 如上述表2結果所示,背面層上塗敷高霧度(haze)值光擴散 f的本發明的光擴散片提供很好的明線切斷性和50。以上的 見視,’但是形成現有的一般背面層的比較例1以及2時切斷 =線能力不好,而產生光斑,因可視角窄不能放射超出顯示器 前面角度的光。 〔工業上的應用性〕 根據本發明的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用光擴散片去除根 f背光發生的明線斑點使之光均勻分散,提供寬視角把均勻的 旦像可傳送到靠近顯示器侧面的位置。 —在以上只對本發明記載的具體例子詳細說明瞭,但是對該 ;^業者來說在本發明的範圍内可不同地變形以及修正,這些變 形以及修正當然屬於另附的專利申請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本發明的液晶顯示器(LCD)背光模組用光擴散片的 斷面圖。 第2圖為傳統液晶顯示器(L⑻背光模組用光擴散片的斷面 圖〇 ,^圖為傳統的棱型背光模組用光擴散片的斷面圖。 圖為傳統的直下式背光模蝴光擴散片的斷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一)本發明: 1〇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用光擴散片 ϋ層透明塑膠片器材2前面光擴散層 3月面光擴散層 (―)習知技術: 4防止滑動層 5先源 6導光板 7 J層光擴散片 8棱鏡片 9棱鏡保護片 1〇擴散板 16 1289713 100背光模組用光擴散片 200端緣入光式背光模組 300直下式背光模組
17

Claims (1)

1289713 十、申請專利範圍: 1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用光擴散片包含: 疊層透明塑膠片器材; 在上述豐層透明塑膠片器材的一面塗敷前面光擴散層塗敷液 之後經乾燥以及硬化製造的前面光擴散層;以及 在上述疊層透明塑膠片器材的背面塗敷背面光擴散層塗敷液 之後經乾燥以及硬化製造的背面光擴散層;上述前面光擴散 層以及背面光擴散層具有50%以上的霧度特性。 、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丄項所述的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用光 擴散片,其中上述前面光擴散層塗敷液在溶劑裏混合平均粒 徑為11〜20卿以上的兩種以上光擴散粒子2〇〜3〇重量%,樹 脂粘結劑20〜30重量%,異氰酸酯硬化劑ι〜1〇重量%之後製 造的合成物100重量部裏混合平滑劑01〜〇· 5重量部製造。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丄項所述的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用光 擴散片,其中上述背面光擴散層塗敷液在溶劑裏合 徑為1〜10喊上的兩種以上光擴散粒子10〜2〇重量^ 脂粘結劑20〜30重量%,異氰酸酯硬化劑重量%之後製 造的合成物100重量部裏混合平滑劑〇·丨〜⑴5重量部以及 電防止劑〇· 5〜1· 5重量部製造。 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液晶顯示器的背光 ,組用,擴散^,其中上述光擴散粒子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系,聚笨乙烯系以及以這些共聚體所組成的群組之中選擇一 ,以上有機粒子或者以聚苯乙烯系,二氧化硅,二氧化鈦, 氧化锆以及氟化鎂所組成的群組之中選擇一種以上無機粒子 以單獨或者混合有機以及無機粒子的形態使用。 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液晶顯示器的背光 ,組用光,散片,其中上述樹脂粘結劑以甲基丙烯酸甲酯 系,聚酯系,丙烯酸脂系,環氧樹脂以及蜜胺系所組成 組之中選擇一種以上。 18 1289713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用光 擴散片,其中上述背面光擴散層提供具有1〇6〜l〇12Q/sq表 面抵抗的帶電防止性。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用光 擴散片,其中上述前面光擴散層厚度為10〜30 μπι。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液晶顯不Is的背光模組用光 擴散片,其中上述背面光擴散層厚度為5〜25 μπι。
19 1289713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1)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10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用光擴散片 1疊層透明塑膠片器材 2前面光擴散層 3背面光擴散層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TW095100563A 2005-01-08 2006-01-06 Light-diffusing plate for back light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28971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001929A KR100680127B1 (ko) 2005-01-08 2005-01-08 액정디스플레이의 백라이트 유니트용 광확산 시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24956A TW200624956A (en) 2006-07-16
TWI289713B true TWI289713B (en) 2007-11-11

Family

ID=36797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00563A TWI289713B (en) 2005-01-08 2006-01-06 Light-diffusing plate for back light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189883A (zh)
KR (1) KR100680127B1 (zh)
TW (1) TWI2897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75850B1 (ko) * 2006-07-24 2007-11-12 도레이새한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유니트용 광확산 시트
KR100869474B1 (ko) 2007-02-13 2008-11-21 주식회사 코오롱 프리즘 보호시트
KR20080084343A (ko) * 2007-03-16 2008-09-19 도레이새한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유니트용 광확산 시트
KR101327852B1 (ko) 2007-05-25 2013-11-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TWI456544B (zh) * 2007-08-31 2014-10-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場景擴展裝置及顯示裝置
KR101291901B1 (ko) 2009-08-05 2013-07-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752245B1 (ko) * 2010-12-08 2017-07-03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니트용 광확산 시트
CN102928900B (zh) * 2012-10-19 2015-06-24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翘曲光学薄膜、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光学薄膜的显示器件
CN102928901B (zh) * 2012-10-19 2014-10-29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WO2014210164A1 (en) 2013-06-27 2014-12-31 Microlin, Llc Anti-microbial disinfectant wipe and method of use
US10260030B2 (en) 2013-06-27 2019-04-16 Microlin, Llc Disposable wipes with peracetic acid treatment agent
US10808211B2 (en) 2013-06-27 2020-10-20 Microlin, Llc Disposable wipes with treatment agent safely formed insitu
US10687536B2 (en) 2013-06-27 2020-06-23 Microlin, Llc Disposable wipes for energized treatment agent
EP3240407A2 (en) 2014-12-30 2017-11-08 Microlin, LLC Disposable wipes for optional disinfection, deodorization, and/or sterilization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JP6475849B2 (ja) * 2015-09-15 2019-02-27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拡散透過シート及び複合粒子の製造方法
JP2019184841A (ja) * 2018-04-11 2019-10-24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15437182B (zh) * 2022-09-21 2024-05-07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背光模组用光转换扩散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45447B2 (ja) * 1994-02-04 2004-07-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
JPH08220311A (ja) * 1995-02-16 1996-08-30 Sekisui Chem Co Ltd 光拡散シート
KR19980068299A (ko) * 1997-02-17 1998-10-15 한형수 Tft-lcd용 광학산필름의 제조방법
JP4101339B2 (ja) * 1997-09-25 2008-06-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拡散層付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0618469B1 (ko) * 1998-10-29 2007-04-25 주식회사 새 한 광확산반사투과형 편광판_
JPH11337711A (ja) * 1999-04-21 1999-12-10 Tsujiden:Kk 高光拡散性フィルム
JP3669921B2 (ja) * 2000-12-14 2005-07-13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光拡散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80127B1 (ko) 2007-02-07
TW200624956A (en) 2006-07-16
KR20060081283A (ko) 2006-07-12
JP2006189883A (ja) 200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9713B (en) Light-diffusing plate for back light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00085735A1 (en) Optical sheets
US20110026124A1 (en) Multi-functional optic film
TW200842412A (en) Optical sheets
KR100909427B1 (ko) 광제어 필름
TWI334937B (en) Light-diffusing sheet for backlight unit
KR100920645B1 (ko) 프리즘 복합필름
JPWO2008090929A1 (ja) 光拡散板、光拡散層形成用組成液および光拡散板の製造方法
CN103969717A (zh) 一种光扩散膜
TW200848880A (en) Backlight device
JP2008034234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KR101087026B1 (ko) 광학용 복합 필름
US20080062720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TW200900745A (en) Cover sheet for prism and backlight unit assembly
TWI767118B (zh) 防眩光膜及顯示設備
KR101924567B1 (ko) 방열 차폐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0980068B1 (ko) 광학용 복합 필름
KR100988764B1 (ko) 광학용 복합 필름
KR100834406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의 백라이트 유니트용 광확산 시트
KR100737978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의 백라이트 유니트용 광확산 시트 및 이를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니트
TWI343870B (en) High brightness light diffusion sheet for backlight uni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014307B1 (ko) 모바일 디스플레이용 광학필름
KR100920371B1 (ko) 직하형 엘시디 백라이트 유니트용 광확산 시트
KR100902156B1 (ko) 광제어 필름
KR20070011702A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 백라이트 유니트용 광확산 시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