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48062B -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248062B TWI248062B TW093107773A TW93107773A TWI248062B TW I248062 B TWI248062 B TW I248062B TW 093107773 A TW093107773 A TW 093107773A TW 93107773 A TW93107773 A TW 93107773A TW I248062 B TWI248062 B TW I24806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recording
- recording medium
- magnetic
- magneto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4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44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7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0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5381 magnetic domai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Argon Chemical compound [Ar]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0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253 protective coatin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29910052786 arg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Palladium Chemical compound [Pd]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23 transition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150000003624 transition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9
- KJTLSVCANCCWHF-UHFFFAOYSA-N Ruthenium Chemical compound [Ru] KJTLSVCANCCWH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61 rare earth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07 ruthe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0808 amorphous met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751 slip 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17052 cobal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41 cob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cobalt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o]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2546 FeC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4298 SiO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46 reactive sput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15 magne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63 pall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74 Proact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55 magnetron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07 re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28 spin c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316 A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150 AlTi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152 B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2 Dyspro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7991 S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6294 S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481 amorphous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7 bismuth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JCXGWMGPZLAOME-UHFFFAOYSA-N bismuth atom Chemical compound [Bi] JCXGWMGPZLAOM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93 ceram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39 di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KBQHZAAAGSGFKK-UHFFFAOYSA-N dyspros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Dy] KBQHZAAAGSGFK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04 magnetic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7 mechanical methods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3 phys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20 plasma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672 polyolefin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702 sendus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9 spontane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6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5/73—Base layers, i.e. all non-magnetic layers lying under a lowermost magnetic recording layer, e.g. including any non-magnetic layer in between a first magnetic recording layer and either an underlying substrate or a soft magnetic underlayer
- G11B5/736—Non-magnetic layer under a soft magnetic layer, e.g. between a substrate and a soft magnetic underlayer [SUL] or a keeper layer
- G11B5/7361—Two or more non-magnetic lay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1/0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11/1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 G11B11/105—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 G11B11/1058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r by the structure or form
- G11B11/1058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r by the structure or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e.g. comprising mechanical protection element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1/0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11/1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 G11B11/105—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 G11B11/1058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r by the structure or form
- G11B11/10586—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r by the structure or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6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5/6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omprising only the magnetic material without bonding agent
- G11B5/66—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omprising only the magnetic material without bonding agent the record carriers consisting of several layers
- G11B5/67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omprising only the magnetic material without bonding agent the record carriers consisting of several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in a plurality of magnetic layers, e.g. layer compositions having differing elemental components or differing proportions of element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6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5/73—Base layers, i.e. all non-magnetic layers lying under a lowermost magnetic recording layer, e.g. including any non-magnetic layer in between a first magnetic recording layer and either an underlying substrate or a soft magnetic underlayer
- G11B5/7368—Non-polymeric layer under the lowermost magnetic recording layer
- G11B5/7369—Two or more non-magnetic underlayers, e.g. seed layers or barrier lay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6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5/73—Base layers, i.e. all non-magnetic layers lying under a lowermost magnetic recording layer, e.g. including any non-magnetic layer in between a first magnetic recording layer and either an underlying substrate or a soft magnetic underlayer
- G11B5/7368—Non-polymeric layer under the lowermost magnetic recording layer
- G11B5/7375—Non-polymeric layer under the lowermost magnetic recording layer for heat-assisted or thermally-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 [HAMR, TAMR]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5/0002—Special dispositions or recording techniques
- G11B2005/0005—Arrangements, methods or circuits
- G11B2005/0021—Thermally assisted recording using an auxiliary energy source for heating the recording layer locally to assist the magnetization reversal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5/0002—Special dispositions or recording techniques
- G11B2005/0026—Pulse recording
- G11B2005/0029—Pulse recording using magnetisation components of the recording layer disposed mainly perpendicularly to the record carrier surface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7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e.g. sheet shaped to wrap around a drum
Description
1248062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技彳衧領域】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記錄媒體,其包括一具有垂直磁 5各向異性的記錄層。本發明亦係有關於一種製造該一記錄 媒體的方法。
L先前抽5" J 發明背景 磁光記錄媒體及垂直磁性記錄媒體包括一具有垂直磁 10各向異性的記錄層。為供可重寫儲存,該磁光記錄媒體使 用不同磁性質的材料,因此其具有一熱磁記錄功能及一磁 光再製功能。就資料記錄而言,該磁光記錄媒體包括一垂 直磁性層,其係以一稀土元素及一過渡金屬的一非晶質合 金所製成。此層具有垂直於該層表面而延伸的一易磁化 15轴。於該一配置中,該等記錄在記錄層中的信號,如同磁 方向的變化。藉由將雷射光束應用與記錄層結合(在照射部 分處致使溫度增加)並將一磁場應用與該部分結合,執行資 料的5己錄作業。在§己錄該等信號之後,能夠藉由一基於磁 方向之變化的讀取光學系統,讀取該等信號。 2〇 於磁光A錄媒體之技術領域中,已發展不同的再製技 術,用於再製在一超出一讀取光學系統之解析度的限制之 高密度下所記錄的信號。該等再製技術之實例係為磁化超 級解析度(MSR)、磁放大磁光系統(MAMMOS)以及磁®壽壁 移動檢測(DWDD)。藉由該一再製技術所讀取的磁光碟片, 1248062 包括具有一層合結構的一磁性記錄部分,該層合結構包括 一記錄層及其他的磁性層。該一磁光碟片的該等實例係揭 露於 JP-A-2002-315287 , JP-A-2002-352485 及 JP-A-2003-187506 。 5 為實現高紀錄密度的一記錄媒體,除了發展上述之一 新的再製技術外,基於磁性記錄部分之結構,增強讀取光 學系統的讀取解析度亦為有效的。讀取光學系統的解析度 能夠藉由縮短用於再製作業的雷射光束之波長,或是藉由 增加物鏡(面向記錄媒體的透鏡)之數值孔徑(NA)而增加。 1〇有鑑於此,實務上使用一藍光雷射(波長為405奈米,較傳 統用途的波長660奈米為短)。關於數值孔徑(NA),可使用 透鏡其之數值孔徑為〇·85,大於傳統用途的〇 55之數值孔 徑0 然而,由於具較大數值孔徑的透鏡其之焦距較短,所 15以對於-背照明型式的傳統式光學系統使用具大數值孔徑 的透鏡係為困難的。具體地,對於一背照明型式的傳統式 光干系統需使用具_相對長焦距的透鏡,由於雷射光束係 通過-透光基板而施加至一記錄層或是一磁性記錄部分, 祕板係製成相對較厚用於確保機械強度。 2〇 _因此’就該一背照明型式的光學系統的-可交替系統 、對於Α夠使用具有—大數值孔徑的透鏡的—前照明 ^式的光學系統之需求與日倶增。於前照明型式的光學系 3中^射光束係自與基板相對之側邊施加至記錄層或 是磁性記錄層,因此於背照明型式的光學系統中所必需的 1248062 ^長焦距非為所需。針對上述的MSR、MAMMOS及 DWDD & 了貫現一高紀錄密度的磁光記錄媒體,亦需要 使用一箣照明型式的光學系統。 於磁光^_體中,位在記錄層上的穩定記錄記號(磁 5可)的長度越短’則記錄解析度越高並因而使得記錄密度變 為車乂间。特別是關於用於MSR、MAMMOS及DWDD的-磁 光§己錄媒體,具有一高記錄密度的-記錄層,係為充分利 用南再製解析度所需。 於磁性材料的技術領域中,所熟知的是,構成在-稀 10 土元素以及一過渡金屬之一非晶質合金的垂直磁性薄膜上 的磁轉之尺寸與穩定性,係受構成在磁性薄膜所層合的下 表面上的突出部分與凹部影響。具體地,小及穩定的磁疇 旎夠構成在一下表面上,其中突出部分及凹部提供_適當 的粗糙度並係以一小的節距加以配置。 15 由於在用於層合磁性薄膜的表面上的突出部分及凹 部’所以位在非晶質垂直記錄薄膜之磁性結構中的磁疇壁 係為固定的(針扎效應(pinning))。突出部分/凹部節距越 小’則針扎單元(磁組(magnetic cluster))越小。再者,作用 在磁命壁上的針扎力,係隨著表面粗糙度變大而增加。當 20針扎單元係為小的並且針扎力為大時,能夠在記錄層上穩 定地構成小的記錄記號(磁疇),導致記錄解析度之增強以及 降低記錄雜訊(媒體雜訊)。因此,為了在一非晶質垂直磁性 薄膜的記錄層中提供一微小磁性結構,該記錄層通常層合 在一具有一以突出部分及凹部所構成之表面的基礎層上。 1248062 一垂直磁性記錄媒體係為一具有以一垂直磁性薄膜所 製成的一記錄層的磁性記錄媒體。記錄層通常可以一稀土 元素及一過渡金屬的一非晶質合金所製成。該等信號係如 磁方向之k化般δ己錄在該記錄層中。位在磁性記錄媒體中 的圮錄作業,係藉由施加由一記錄頭(電磁感應線圈)所產生 的磁場執行。藉由一預定的讀取頭,如磁方向之變化般讀 取该等記錄信號。例如,該一磁性記錄媒體係揭露於 JP'A-2〇〇3-223713 中。 10 15 再者,於垂直磁性記錄媒體中,該記錄層通常層合在 -具有-以突出部分及凹部所構成之表面的基礎層上,用 於在圮錄層中提供一微小磁性結構。 具有一所需功能的-相對厚層,通常係配置在-前照 明型式磁光記蚊—雜記錄雜之基板與記錄層 ]例如於磁光記錄媒體中,可在基板與記錄層之間 配置-非磁性層或記錄磁場降低層。另—方面,於 性記錄媒體中,可配置-軟磁層或是-非磁性層。' 行其之所需功能。由T卞用於執 表面,亦即位在記锑 战長側 層係構成於其⑽;!^"配置° ,當基礎層(記錄 基礎層之表面,Γ ,位在記錄層側上的 該於基礎層上的非^ 丨”及凹部。 g勺一致性,致使針扎力及 疇壁之針扎單元的 狀。己錄層中磁 ^非均勻一致性,導致記錄層之磁性結構 20 1248062 顯著地瓦解。 於先前技術的結構中,如以上所述,無法在一前照明 型式之一磁光記錄媒體,以及一垂直磁性記錄媒體的記錄 層中配置均勻一致且微小節距的磁性結構。因此,無法藉 5 由先前技術結構充分地執行該增強記錄解析度及降低記錄 雜訊,因此無法達成高記錄密度。 【發明内容】 發明概要 本發明之一目的,其係在上述情況下構想而得,在於 10 提供一記錄媒體,其包括一具有垂直磁性各向異性的記錄 層,並能夠達到一高記錄密度。本發明亦係有關於一種製 造該一記錄媒體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觀點,提供一記錄媒體。記錄媒 體包括一層合結構,其包括一基板、一用以記錄資料之具 15 有垂直磁性各向異性的記錄層、一基礎層係配置位在基板 與記錄層之間、一開始層其之表面張力大於基礎層之表面 張力並係配置在基礎層之一記錄層側表面上、以及一功能 層配置在該開始層之一記錄層側表面上。該開始層係藉由 在基礎層上成長一適合材料而構成。該功能層係藉由在開 20 始層上成長一適合材料而構成。該記錄媒體可建構為一前 照明型式之一磁光記錄媒體或垂直磁性記錄媒體。 具有該一結構的記錄媒體,係適於達到一高記錄密 度。由於該開始層係構成在其之表面張力小於開始層的基 礎層上,所以在開始層之成長側表面中構成微小節距突出 A248062 ^礎Γ。具體地’在形成開始層烟始階段中,由於 :一 (Γ祕力_’開始層增_由複數之 2島式成長,,)的形式而形成。藉由該島式成長所構成 =7分及凹部’影響開始層之表面形式,其構成具有 度。可藉由選擇開始層及基礎層之材料並調整開 10 15
::等::厚度’而調整該微小程度。由於功能層係藉由 功:=部分及凹部上的材料成長而構成,甚至當合成 :有—Α小為數百奈㈣相當大厚度時功能層亦 〔在八之成長側表面上,構成具有微小節距且均勻一致地 =的突出部分及凹部。與當功能層係直接地構成在基板 场相較,紐核歧均勻—紐係㈣地高。當記錄 層係直接地或是經由-足夠的薄層構成在該—功能層上 時,由於位在功能層之表面上的突出部分及凹部,所以在 微小節距Τ對記錄狀磁翁構的㈣㈣以足夠大且均 勾一致的針扎力。因此,在記錄層上均句-致地構成微小 且穩定的針扎單元。因此,該磁光記錄紐能夠達到一高 記錄密度’同時抑制記錄雜訊(媒體雜訊)。因此,建構為一 磁光記錄媒體或m磁性記錄媒體的磁光記錄媒體, 能夠增強記錄密度。 20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觀點,提供另一記錄媒體。該記 錄媒體包括-層合結構’其包括一基板、一用以記錄資料 之具有垂直磁性各向異性的記錄層、一第一或主要基礎層 配置在基板與記錄層之間、一開始層其之表面張力大於第 -基礎層之表面張力並係、配置在第—基礎層之—記錄層側 10 1248062 表面上、一功能層配置在該開始層之一記錄層側表面上、 一第二基礎層配置在功能層之一記錄層側表面上、以及一 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其之表面張力大於第二基礎層,並係 插入在第二基礎層與記錄層之間。該開始層係藉由在第一 5 基礎層上成長一預定材料而構成。該功能層係藉由在該開 始層上成長一預定材料而構成。該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係 藉由在該第二基礎層上成長一預定材料而構成。 具有該一結構的記錄媒體,係適於達成一高記錄密 度。由於根據第二觀點該開始層係構成在具有較小表面張 10 力的第一基礎層上,所以微小突出部分及凹部係構成在開 始層之成長側表面中,如同上述第一觀點之記錄媒體。具 體地,在形成開始層的開始階段中,由於與基礎層之表面 張力的差異,開始層之材料係藉由島式成長而形成。藉由 該島式成長所構成的微小節距突出部分及凹部,影響構成 15 具有一預定厚度之開始層的表面形式。可藉由選擇開始層 及第一基礎層之材料並調整開始層之薄膜厚度,而調整該 微小程度。由於功能層係藉由在該等突出部分及凹部上的 材料成長而構成,甚至當其具有一大小為數百奈米的相當 大厚度時,功能層亦係在其之成長側表面上,包括微小且 20 均勻一致的突出部分及凹部。與當功能層係直接地構成在 基板上時相較,該微小程度及均勻一致性係相當地高。由 於第二基礎層係直接地構成在該一功能層上,所以第二基 礎層亦包括位在其之成長側表面上微小且均勻一致的突出 部分及凹部。由於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係構成在具有一較 1248062 小表面張力的第二基礎層上,所以該突出部分/凹部控制 層,在其之成長側表面上,亦包括較第二基礎層所具有更 為微小且均勻一致的突出部分及凹部。具體地,在形成突 出部分/凹部控制層的開始階段中,藉由島式成長形成突出 5 部分/凹部控制層的材料,同時因與第二基礎層的表面張力 的差異,限制其與第二基礎層的接觸面積。藉由該島式成 長所構成的微小突出部分及凹部,影響突出部分/凹部控制 層之表面形式,其構成具有一預定厚度。當記錄層係直接 地構成在該一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上時,由於位在突出部 10 分/凹部控制層之表面上的突出部分及凹部,一足夠大、相 當微小且均句一致的針扎力係施加在記錄層之磁疇結構的 磁疇壁。因此,微小節距的針扎單元係均勻^致且穩定地 構成在記錄層上。因此,磁光記錄媒體能夠達成一高記錄 解析度,同時抑制記錄雜訊(媒體雜訊)。 15 較佳地,於第一觀點及第二觀點之記錄媒體中,該功 能層係為一散熱層、一非磁性層、一記錄磁場降低層或是 一軟磁層。準備該一層作為功能層,增強作為一磁光記錄 媒體或是一磁性記錄媒體之記錄媒體的性能。 較佳地,該功能層的厚度不低於20奈米。為了功能層 20 能夠適當地發揮一散熱層、一非磁性層、一記錄磁場降低 層或是一軟磁層的功能,該一厚度係為較佳的。 較佳地,於第二觀點之記錄媒體中,該第二基礎層的 表面張力係小於該功能層。為了能夠充分地在第二基礎層 與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之間造成表面張力之差異,該一狀 12 1248062 况係為較佳的。 車父佳地,於第二觀點之記錄媒體中,該突出部分/凹部 6 /、有一記錄層側表面,其之一表面粗糙度Ra為 $ 〇·5·0·85奈米。較佳地,該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具有一配置 卩刀及凹部的記錄層側表面,而該突出部分之平均 為5 20奈米。較佳地,突出部分及凹部之最大高度差 , 為3-1〇奈米。為了位在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之表面上 的大出部分及凹部使用作為針扎位置,該等狀況係為較佳 · 的。 車又佳地’第一觀點及第二觀點之記錄媒體,係為一具 包括用於達成MSR、MAMMOS或DWDD的記錄層之一 層合結構的一磁光記錄媒體。當本發明應用在能夠提供高 再製解析度的一MSR型式、MAMMOS型式或一DWDD型式 的磁光記錄媒體時,本發明係為特別地有利。 15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觀點,提供一種製造一記錄媒體 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一基板上構成一基礎層、藉由一其 之表面張力大於基礎層的材料之島式成長而在該基礎層上 鲁 構成一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在該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上 構成一功能層、以及構成一記錄層用以記錄位在功能層上 20的資料的該等步驟。使用作為一基底用於在其上構成一基 礎層的基板,可為一樹脂製成的一單板或可為包括一基底 板及一層合於其上的介電層。此應用在本發明之第四觀點 的結構上。該記錄層可直接地或經由一或更多層層合在功 能層上。 13 1248062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觀點,提供另一種製造一記錄媒 · 體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一基板上構成一第一基礎層、藉 由一其之表面張力大於第一基礎層的材料之島式成長而在 該第一基礎層上構成一開始層、在該開始層上構成一功能 5 層、在該功能層上構成一其之表面張力小於功能層的一第 二基礎層、藉由一其之表面張力大於第二基礎層的材料之 · 島式成長而在該第二基礎層上構成一突出部分/凹部控制 擎 層、以及在該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上構成一記錄層用以記 錄資料的該等步驟。利用此方法,能夠恰當地製造第二觀 · 10 點之記錄媒體。 於第三及第四觀點的該等方法中,功能層較佳地為一 散熱層、一非磁性層、一記錄磁場降低層或一軟磁層。較 佳地,所構成的功能層之厚度不低於20奈米。 圖式簡單說明 15 第1圖係為一斷面圖,圖示本發明之一第一具體實施例 的一磁光記錄媒體的一部分; 第2圖係圖示於第1圖中所示之磁光記錄媒體的層合結 ® 構; 第3A-3D圖係圖示用於製造於第1圖中所示之磁光記 20 錄媒體的部分製程步驟; 第4A-4C圖係圖示接續於第3D圖中所示製程步驟的該 等製程步驟; 第5 A及5B圖係圖示用於製造一開始層的該等製程步 驟; 14 1248062 第6A及6B圖係圖示用於製造一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 的該等製程步驟; 第7圖係圖示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施例的磁光記錄媒 體的一修改形式; 5 第8圖係為一表格,顯示相關於位在最上層表面上的突 出部分/凹部的參數(平均微粒尺寸、Ra及P-V); 第9圖係圖示一樣本A之層合結構; 第10圖係圖示一樣本B之層合結構; 第11圖係圖示一樣本C之層合結構; 10 第12圖係圖示一樣本D之層合結構; 第13圖係為一圖表,顯示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之平均 微粒尺寸的膜厚相依性; 第14圖係為一圖表,顯示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之Ra的 膜厚相依性;
15 第15圖係為一圖表,顯示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之P-V 的膜厚相依性; 第16圖係為一斷面視圖,圖示本發明之一第二具體實 施例的一磁光記錄媒體的一部分; 第17圖係圖示於第16圖中所示之磁光記錄媒體的層合 20 結構; 第18圖係圖示實例1之磁光記錄媒體的層合結構; 第19圖係圖示比較實例1之磁光記錄媒體的層合結構; 第20圖係圖示實例2之磁光記錄媒體的層合結構; 第21圖係圖示比較實例2之磁光記錄媒體的層合結構; 1248062 第22圖係為一圖表,顯示實例2及比較實例2之磁光記 錄媒體的載噪比(CNR)之記號長度相依性;以及 第23圖係為一圖表,顯示用於實例2及比較實例2之磁 光記錄媒體的再製刪除比之記號長度相依性。 5 【實施方式】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第1及2圖係圖示本發明之一第一具體實施例之一磁光 記錄媒體XI。第1圖係為一斷面視圖,概略地顯示部分的磁 光記錄媒體XI,然而第2圖係圖示磁光記錄媒體XI之層合 10 結構。磁光記錄媒體XI,其係建構為一前照明型式的一磁 光碟片,包括一基板S1、一第一基礎層21、一開始層22、 一功能層23、一第二基礎層24、一粗糙度控制層(突出部分 /凹部控制層)25、一磁性記錄部分10、一增強層26及一防護 塗層27。由第一基礎層21至防護塗層27的層合結構,係配 15 置在基板S1的一或二表面上。 基板S1確保磁光記錄碟片XI的剛性,並具有一表面構 成具有一螺旋狀預製溝槽或是同中心的預製溝槽。該磁光 碟片的島/溝槽結構,係根據碟片XI的預製溝槽表面的形式 而構成。基板S1可以聚碳酸酯(PC)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 20 酯(PMMA)樹脂、環氧樹脂或是聚烯烴樹脂製成。 如第2圖中所示,磁性記錄部分10具有包括一記錄層 11、一中間層12以及一再製層13的一層合結構,用於容許 藉由磁疇膨脹讀出而再製(例如,DWDD或MAMMOS)。該 每一層係為一以一稀土元素及一過渡金屬的一非晶質合金 1248062 所製成的垂直磁性薄膜。就稀土元素而言,例如,可使用 铽(Tb)、釓(Gd)、鏑(Dy)或鈥(Nd)製成。就過渡金屬而言, 例如,可使用鐵(Fe)或鈷(Co)製成。位在島/溝槽結構之島 及/或溝槽處的磁性記錄部分10,構成記錄碟片XI之資料 5 執。 用於記錄資料的記錄層11,其之一磁疇壁矯頑磁力係 大於再製層13之磁疇壁矯頑磁力。例如,記錄層11可以具 有一預定成分的TbFeCo、DyFeCo或TbDyFeCo製成。例如, 記錄層11的厚度為50-150奈米。 10 中間層12係選擇性地用以將記錄層11與再製層13結 合,或是阻礙記錄層11與再製層13之間的結合。中間層12 的居裏溫度(Curie temperature)係低於記錄層11與再製層13 之居裏溫度。具體地,在低於居裏溫度的一溫度下,中間 層12構成與記錄層η以及與再製層13交換結合,從而經由 15 交換結合將記錄層11與再製層13結合。另一方面,在一不 低於居裏溫度的溫度下,中間層12喪失自發磁化,用以取 消其之與記錄層11以及與再製層13之交換結合,藉此去除 經由交換結合而在記錄層η與再製層13之間的結合。例 如,中間層12的居裏溫度係為i〇〇_i5〇°C。該中間層12可以 20具有一預定成分的TbFe或TbFeCo製成。中間層12的厚度為 5_20奈米。 用於再製伴隨磁疇壁位移及磁疇膨脹的再製層13,其 之磁疇壁矯頑磁力小於記錄層Η。例如,再製層丨3可以 GdFeCo、GdTbFeCo、GdDyFeCo或GdTbDyFeCo製成。例 1248062 如’再製層13的厚度為10-30奈米。 使用作為用於在其上構成開始層22的一基底的第一基 楚層21 ’其之表面張力係小於開始層22。例如,第一基礎 層 21 可以諸如,SiN、Si02、YSi〇2、ZnSi02、A10 或 A1N 的 5 一介電材料所製成。例如,第一基礎層21之厚度可為2-10 奈米。 開始層22係用以控制在功能層23之一材料成長側表面 上構成於其上的突出部分及凹部。較佳地,開始層22係以 其之表面張力大於第一基礎層21的一材料所製成。較佳 10地,開始層22與第一基礎層21之間的表面張力差異,不低 於1000 mN/m。就開始層22之材料而言,可以一單元素金 屬所製成,其係由鉑(Pt)、金(Au)、鈀(Pd)、釕(RU)及鈷(c〇) 所組成的群組中選定,或是一合金所製成,其包含由該群 組所選定的一金屬,只要其之表面張力大於第一基礎層 15 21。例如,開始層22的厚度可為〇·Μ奈米。例如,位在功 能層側上(亦即,位在記錄層側上)的開始層22的表面,其之 表面粗糖度Ra為0.3-0.6奈米。位在突出部分/凹部形式中的 突出部分(成長微粒),其之平均直徑(平均微粒尺寸)為5_1〇 奈米,以及在突出部分/凹部形式中的一最大高度差異(p_v) 20 可為3-5奈米。 功能層23係為用於增強記錄媒體之性能的一部分。具 體地,功能層23可為一散熱層、一非磁性層或是一記錄磁 場降低層。散熱層之作用在於當施用雷射光束時,有效地 將在磁性記錄部分10處所產生的熱量散逸。該非磁性層之 18 1248062 作用在於當施用雷射光束時,用以調整熱量分布。該記錄 磁场降低層之作用在於,用以降低用於記錄所需的磁場。 當功能層23係為—散熱層時,功能層23可以一高度熱傳導 材料所製成’諸如銀(Ag)、銀合金(例如,AgPdCuSi或 5 AgPdCu)、無合金(例如,AlTi或AlCr)、Au或Pt,並且例如, 厚度可為10-60奈米。當功能層23係為一非磁性層時,其可 以一元素所製成,其係由鈦(Ti)、鎢(W)、矽(Si)所組成的群 組中遥疋’或是一合金所製成,其包含由該群組所選定的 一元素’例如’其厚度可為10-60奈米。當功能層23係為一 10記錄磁場降低層時,該功能層23可以GdFeCo、GdFe或GdCo 製成,例如,其厚度可為5-60奈米。 第二基礎層24係使用作為用於在其上構成粗糙度控制 層25的一基底,並且其之表面張力係小於粗糙度控制層 25。較佳地,第二基礎層24之表面張力係小於功能層23。 I5例如,第二基礎層24可以諸如,SiN、si〇2、YSi〇2、ZnSi〇2、 A10或A1N的一介電材料所製成。例如,第二基礎層24的厚 度可為2-10奈米。 粗糙度控制層25對層合於其上的記錄層n之磁疇結構 的磁疇壁施以一針扎力,從而控制磁疇結構。粗糙度控制 20層25係以一其之表面張力大於第二基礎層24的材料製成。 較佳地,粗糙度控制層25與第二基礎層24之間的表面張力 之差異,係不低於1000mN/m。就粗糙度控制層25之材料而 言,可以一單元素金屬所製成,其係由鉑(pt)、金(Au)、鈀 (Pd)、釕(Ru)及鈷(Co)所組成的群組中選定,或是一合金所 1248〇62 製成’其包含由該群組所選定的一金屬,只要其之表面張 力大於第二基礎層24。例如,粗糙度控制層25的厚度可為 〇·ΐ-5奈米。例如,位在記錄層侧上的粗糙度控制層的表 面’其之表面粗糙度Ra為0.5-0.85奈米。位在突出部分/凹 5部形式中的突出部分(成長微粒),其之平均直徑(平均微粒 尺寸)為5-20奈米,以及在突出部分/凹部形式中的一最大高 度差異(ΡΛ〇可為3-10奈米。 增強層26的作用在於,顯然地增加一反射光線與再製 層13的克爾旋轉角(Kerr r〇tation angle)。增強層26可以 10 SiN、Si02、ZnS-Si02、A1N或Al2〇3製成,例如,厚度可為 20-90奈米。 防護塗層27係以一樹脂製成,能夠充分地發送雷射光 束,用於相對於磁光記錄媒體X1記錄資料並讀取資料,例 如其之厚度可為10-40微米。例如,防護塗層27可以一紫外 15 光硬化樹脂製成。 第3及4圖係圖示用於製造磁光記錄媒體又丨的製程步 驟。首先’如第3A圖中所示,製造錢記錄媒體 藉由濺鍍作業,在一基板S1上構成一第一基礎層2ι。 20
接著’如第3B圖中所示,藉由賴作業在第一基福 21上構成一開始層22。如第5A圖中所示,在此製程步辱 材料成長之開始pm開始層22之材料係以島形式七 一基礎層21上成長(“島式成長,,)。此係由於開始層 的表面張力,係大於第一基礎層21之表面張力。因此 料開始以分開島之形式成長。如第5B圖中所示,在開女 20 l248〇62 段中,該島式成長影響成長材料之表面的形式。因此,當 在一預定厚度下停止材料成長而完成開始層22時,位在記 錄層上該開始層22之表面包括微小的突出部分及凹部。能 夠藉由選疋開始層22及第一基礎層21之材料,並調整開始層 22之膜厚而調整突出部分及凹部的微小程度及均勻一致性。 接著,如第3C圖中所示,藉由濺鍍作業連續地構成一 , 力月b層23及一第二基礎層24。功能層23係藉由在開始層22 之表面上材料成長而構成,其包括上述的微小突出部分及 凹部。因此,能夠在功能層23之成長側表面上構成高度微 · 1〇小且均勻一致的突出部分及凹部。微小程度及均勻一致性 係高於當功能層23直接地構成在基板S1上時。第二基礎層 24係構成在功能層23之成長側表面上。因此,第二基礎層 24亦月b夠具有一成長側表面’構成具有南度微小且均勻一 致的犬出部分及凹部〇 15 接著,如第3D圖中所示,藉由濺鍍作業,在第二基礎 層24上構成一粗糙度控制層25。如第6A圖中所示,在此製 程步驟的材料成長之開始階段中,在第二基礎層24上藉由 鲁 島式成長形成粗糙度控制層25之材料。此係由於粗糙度控 制層25之材料的表面張力,大於第二基礎層24之表面張 20力。如第圖中所示,在開始階段中,島式成長影響材料 之成長側面的形式。藉由在一預定厚度下停止粗糙度控制 層25之材料成長,位在記錄層側上該層25的表面,能夠構 成具有較第二基礎層24更為微小且均勻一致的突出部分及 凹部。藉由選擇記錄層側上該層25及第二基礎層24之材 21 1248062 料,以及調整粗糙度控制層25之膜厚而能夠調整微小程度 及均勻一致性。 接著,如第4A圖中所示,構成一磁性記錄部分10。具 體地,藉由濺鍍作業連續地在粗糙度控制層25上構成一記 5 錄層11、一中間層12以及一再製層13。由於位在粗糙度控 制層25之表面上的突出部分及凹部,在微小間隔下足夠大 且均勻一致的針扎力,係施加至直接構成在粗糙度控制層 25上記錄層11之磁_結構中的磁_壁處。因此,在記錄層 11上均勻一致地構成微小且穩定的針扎單元。 10 接著,如第4B圖中所示,藉由濺鍍作業,在磁性記錄 層1〇(再製層13)上構成一增強層26。最後,如第4C圖中所 示,藉由旋轉塗佈作業,在增強層26上構成一防護塗層27, 完成磁光記錄媒體XI。 如上所述,磁光記錄媒體XI包括一由第一基礎層21及 15 開始層22所組成的層合結構,其中該開始層22之表面張力 係大於第一基礎層21之表面張力。再者,記錄媒體XI包括 另一由第二基礎層24及粗糙度控制層25所組成的層合結 構,其中該粗糙度控制層25之表面張力係大於第二基礎層 24之表面張力。具有一表面構成具有微小突出部分及凹部 20 的開始層22,有助於增強功能層23之表面上該等突出部分 及凹部的微小性及均勻一致性。因此,儘管粗糙度控制層 25間接地構成在功能層23上(亦即,將第二基礎層24插入其 中),但該粗糙度控制層25能夠具有一記錄層側表面,均勻 一致地構成具有微小節距突出部分及凹部。記錄層Η係直 1248062 接地層合在該粗糙度控制層25上。因此,由於粗縫度控制 層25之突出部分及凹部,在微小節距下足夠大且均勻一致 的針扎力,係施加至記錄層11之磁疇結構中的磁疇壁處。 因此,在記錄層11上均勻一致地構成微小且穩定的針扎單 5 元。利用此配置’磁光記錄媒體XI能夠提供一高記錄解析 度並抑制記錄雜訊(媒體雜訊)。 第7圖係顯示第一具體實施例之記錄媒體XI的一修正 結構。如圖中所示,當位在記錄層側上該功能層23之表面 上的突出部分及凹部係足夠地微小且均勻一致時,可省掉 10 第二基礎層24及粗糙度控制層25。於此狀況下,磁性記錄 部分10(記錄層11)以及配置在其上的結構,係直接地構成在 功能層23上。 根據本發明,磁性記錄部分1〇(由記錄層11、中間層12 以及再製層13所組成)可以一具有記錄功能及再製功能的 15 20
記錄層所取代。亦於此狀況下,該再製層係以一由—稀土 元素及一過渡金屬的一非晶質合金製成的垂直磁性薄膜势
成。取代磁性記錄部分10,具有一記錄功能及一相對大綠 頑磁力的一記錄層,可配置在粗糙度控制層25上,以及| 有一再製功能及一用於再製雷射光束之相對大克爾旋轉角 度的一再製層,可配置在記錄層上。亦於此狀況下,^ ’ s己錄
層係以一由一稀土元素及一過渡金屬的一非晶質合金彭成 的垂直磁性薄膜製成。 X 第8圖係為一表格,顯示一磁光記錄媒體之表面狀兄,、 如何地受到媒體之多層結構影響。為達到該等纟士果 ' 裂作 23 l248〇62 於第9-12圖中所示的四樣本A-D。 如第9圖中所示,在磁光記錄媒體幻中,樣本a包括一 層合結構,自基板S1至粗糙度控制層25。就製備樣本A而 舌’藉由濺鍍作業,首先將作為一第一基礎層的一 SiN薄膜 5構成在一平坦玻璃基板(直徑:2.5吋)上,至厚度為2奈米。 具體地,藉使用一Si靶標並以氬(Ar)氣及氮(n2)氣作為濺鍍 氣體的反應性濺鍍作業,將SiN薄膜構成在基板上。使用一 旋轉陰極型式DGRF磁控濺鍍裝置(商品命名:C3010-P5, 由ANELVA CORPORATION所製造)執行濺鍍作業。(在樣本 10 製備中,在接續的濺鍍作業步驟亦可使用相同的裝置。)於 歲鍍作業中,將氬(Ar)氣與氮(NO氣之流比(flow rati〇)設定 為2 ·· 1以及將濺鍍氣壓設定為〇.3Pa,在滅鑛功率為5〇〇w下 違薄膜成長率或是沉積率係為12奈米/分。接著,藉由丨賤鍍 作業,將作為一開始層的一 Pt薄膜構成在第一基礎層上至i 15 奈米的厚度。於此錢鑛作業中,將滅鍵氣體壓力設定至 1.6Pa,在一3.2奈米/分速率、40W的濺鍍功率下,使用_ Pt靶標構成薄膜。接著,藉由濺鍍作業,將作為一散熱層(功 能層)的一AlSi薄膜構成在開始層上至30奈米的厚度。具體 地,藉由共滅錢作業(cosputtering),使用一 A1起標及_ & 20 靶標構成AlSi薄膜。於濺鍍作業中,將濺鍍氣體壓力設定 至0.6Pa,在一 23奈米/分速率、300W(供A1靶標所用)及 200W(供Si靶標所用)的濺鍍功率下,構成薄膜。接著,藉 由濺鑛作業,將作為一第二基礎層的一 SiN薄膜構成在散熱 層上至5奈米的厚度。具體地,藉使用一 Si靶標、並以氬(Ar) 24 1248062 氣及氮(N2)氣作為濺鍍氣體的反應性濺鍍作業,構成SiN薄 膜。於濺鍵作業中,將氬(Ar)氣與氮(N2)氣之流比(flow ratio) 設定為2 ·· 1以及將濺鍍氣壓設定為〇.3Pa,在濺鍍功率為 500W、12奈米/分的一速率下構成該薄膜。接著,藉由濺鍍 5 作業,將作為一粗糙度控制層的一Pt薄膜構成在第二基礎 層上至1奈米的厚度。於此濺鍍作業中,將濺鍍氣體壓力設 定至1.6Pa,在40W的濺鍍功率、3.2奈米/分的速率下,使用 一 Pt靶標構成薄膜。 如第10圖中所示,在磁光記錄媒體XI中樣本8包括/ 10 層合結構,自基板S1至功能層23。與製備樣本A相似,藉由 連續地在一基板上構成一第一基礎層(SiN)、一開始層(Pt) 及一散熱層(AlSi)而製備樣本B。 如第11圖中所示,樣本C包括一層合結構,其包括一基 板、一散熱層及一粗韃度控制層。就製備樣本C而言,藉由 15 濺鍍作業,首先將作為一散熱層的一AlSi薄膜構成在一平 坦玻璃基板(直徑:2.5吋)上,至厚度為30奈米。具體地, 藉使用一 A1靶標及一Si靶標的共濺鍍作業構成AlSi薄膜。於 濺鍍作業中,將濺鍍氣體壓力設定至〇.6Pa,在一23奈米/ 分速率、300W(供A1靶標所用)及200W(供Si靶標所用)的濺 20 鍍功率下,構成薄膜。接著,藉由濺鍍作業,將作為一粗 糙度控制層的一Pt薄膜構成在散熱層上至1奈米的厚度。於 濺鍍作業中,將濺鍍氣體壓力設定至1.6Pa,在40W的濺鍍 功率、3.2奈米/分的速率下,使用一Pt靶標構成薄膜。 如弟12圖中所不’樣本D包括一由一基板與一散熱層組 25 1248062 成的層合結構。以與製備樣本c相似的方式,藉由將一散熱 層(AlSi)構成在一基板上而製備該樣本d。 使用一原子力顯微鏡(AFM)觀測以上述方式製備之每 一樣本A-D之最上層的表面,並發現包括突出部分及凹部。 位在樣本A及B之最上層上的突出部分及凹部係高度地均 勻一致,然而樣本C及D之突出部分及凹部並不均勻一致。 相關於每一樣本A-D,測量構成突出部分及凹部之微粒的平 均直徑、表面粗糙度Ra、以及Ρ-ν[頂點(突出部分)_凹部高 度差]。該等結果記錄於第8圖之表格中。 位在樣本D之散熱層的表面上的突出部分及凹部並不 均勻-致,並具有-34·7奈米之相對為大的平均微粒尺寸 (APS)。儘管樣本C之突出部分及凹部具有一23 5奈米之較 樣本D微小的平均微粒尺寸,但該等突出部分及凹部並不均 勾一致。該樣本0及〇並不具本發明之結構。位在樣本B之 15 20
散熱層之表面上的突出部分及凹部係高度地均勻一致, 具有-15.2奈米之平均微粒尺寸。位在樣本a之散孰層之 面上的突出部分及凹部係高度地均勻—致,並具有一^ 米之平均微粒尺寸。以此方式,具有本發明之磁光記錄 體幻之層合結構的樣本之表面,其之突出部分及凹 係較樣本咖之突㈣分及”更為微小且均勻一致。 表係顯示針對位在祕度控制^ 出部分及凹部所用參數的膜厚相依性。具Μ ==之樣本,除了粗鍵度控制層之膜厚外係與樣 本Α不同,相關於每-樣本測量構成突 26 1248062 的平均直徑、表面粗糙度Ra、以及P-V。以與樣本A相似的 方式製備该寺樣本,所不同之處在於粗縫度控制層之厚声。 由第13圖之圖表可瞭解,該平均微粒尺寸係隨著粗键 度控制層之厚度增加而增加。由第14圖之圖表可瞭解,表 5面粗糙度Ra係隨著粗糙度控制層之厚度增加而增加。再 者,由第15圖之圖表可瞭解,ρ-V隨著粗糙度控制層之厚度 增加而增加。該等結果顯示,位在磁光記錄媒體χι之記錄 層11的正下方的突出部分及凹部,能夠藉由控制粗糙度控 制層25之膜厚而加以控制。藉由控制突出部分及凹部結構 10位在記錄層11下方,能夠控制作用在記錄層U上的針扎力 及構成在記錄層11上的針扎單元(磁組)。 第16及17圖係圖示本發明之一第二具體實施例的一磁 光記錄媒體X2。具體地,第16圖係為一斷面視圖,概略地 顯示部分之磁光記錄媒體X2,然而第17圖係圖示磁光記錄 15媒體X2之層合結構。建構為一垂直磁光記錄媒體的磁光記 錄媒體X2 ’包括一基板S2、一記錄層31、一第一基礎層32、 一開始層33、一功能層34、一第二基礎層%、一粗糙度控 制層36、以及一防護塗層37。 基板S2係為一以鋁合金、玻璃或是陶瓷材料製成的非 20磁性基板。基板S2具有一表面,其係藉由一化學、物理或 是機械方法加以平坦化。 έ己錄層31係為一以一稀土元素及一過渡金屬的一 71曰曰 質合金所製成的垂直磁性薄膜。於此具體實施例令,可使 用TbFe、TbCo或TbFeCo作為一稀土元素及一過渡金屬的非 27 1248062 晶質合金。例如,該記錄層31之厚度可為20-50奈米。 第基礎層係使用作為一基底,用於在其上構成一 開始層33,並且其之表面張力小於開始層%。例如,第一 基礎層32可以諸如,SiN、si〇2、YSi〇2、ζ_2、八1〇或 5 Α1Ν的-介電材料所製成。例士 口,第一基礎層%之厚度可為 2-10奈米。
A 開始層33係用以控制在功能㈣之材料成長側表面上 構成於其上的突出部分及凹部。較佳地,開始層珊以其 · 之表面張力大於第-基礎層32的—材料所製成。較佳地, _ H)開始層33與第—基礎層32之間的表面張力差異不低於 1〇〇〇mN/m。就開始層33之材料而言,可以-單元素金屬所 製成’其係由律)、金(Au)、把(pd)、雜u)及姑㈣所 組成的群組中選定,或是一合金所製成,其包含由該群組 所選定的-金屬,只要其之表面張力大於第一基礎層 15例如’開始層33的厚度可為〇丄5奈米。例如,位在功能層 側上(亦即,位在記錄層側上)的開始層33的表面,其之表面 粗縫度Ra為0.3-0.6奈米。位在突出部分/凹部形式中的突出 φ 部分(成長微粒),其之平均錄(平均㈣尺寸)為51〇奈 米,以及在突出部分/凹部形式中的一最大高度差異可為Μ 20 奈米。 功能層34包括-軟磁薄膜並具有平面内磁各向異性, ^有-易磁化_與該層之薄膜表面平行地延伸。較佳的 是,功能層34之易磁化軸係於碟片徑向地延伸。功能層% 具有足夠小的矯頑磁力。例如,功能層34可以高導磁合金、 28 !248062 鐵矽鋁(sendust)、鈷基非晶質材料或是鐵基非晶質材料製 _ 成。例如,功能層34之厚度可為1〇〇_3〇〇奈米。 第二基礎層35係使用作為一基底,用於在其上構成一 粗操度控制層36,並且其之表面張力小於粗操度控制層 5 36。較佳地,第二基礎層35之表面張力小於功能層34。例 如,第一基礎層35可以諸如,SiN、Si〇2、YSi〇2、2他〇2、 , A10或AIN的一介電材料所製成。例如,第二基礎層%之厚 度可為2-10奈米。 · 粗糙度控制層36對層合於其上的記錄層31之磁疇結構 鲁 10的磁4壁施以-針扎力,從而控制磁田壽結構。粗縫度控制 層36係以一其之表面張力大於第二基礎層%的一材料製 成。杈佳地,粗糙度控制層36與第二基礎層35之間的表面 張力之差異,係不低於l〇〇〇mN/m。就粗糙度控制層36之材 料而言,可以-單元素金屬所製成,其係由翻(pt)、金(Au)、 15鈀(Pd)、釕(Ru)及鈷(C〇)所組成的群組中選定,或是一合金 所製成,其包含由該群組所選定的一金屬,只要其之表面 張力大於第二基礎層35。例如,粗糙度控制層36的厚度可 # 為0.1-5奈米。例如,位在記錄層側上的粗糙度控制層25的 表面,其之表面粗糙度1^為〇5-〇85奈米。位在突出部分/ 20凹部形式中的突出部分(成長微粒),其之平均直徑(平均微 粒尺寸)為5_2〇奈米,以及在突出部分/凹部形式中的一最大 高度差異(P-V)可為3_1〇奈米。 防護塗層37係用以自外側物理及化學地防護該記錄層 31。防護塗層37可以非晶質碳、類鑽石碳、或siC所製 29 1248062 成,並且厚度可為^…奈米。 為構成磁ι±π己錄媒體X2,例如,藉由滅鑛作業,藉成 長適合的材料’將第一基礎層%至防護塗層π連續地構成 在基板S2上。 5 胃由雜作業’在第—基礎層32上構成開始層33的材 料成長的開始階段中,開始層22之材料係藉由在第一基礎 層32上島式成長而形成,與第一具體實施例相似(見第5A 圖)、在開始階段中的島式成長,影響材料之成長側表面的 形式。因此’當藉由在一預定厚度處停止材料成長而完成 1〇開始層33時,位在記錄層側上該開始層33之表面包括微小 犬出部分及凹部。可藉由選擇開始層33及第一基礎層32之 材料並調整開始層33之薄膜厚度,而調整該突出部分及凹 部的微小程度及均勻一致性。藉由在包括微小突出部分及 凹部的開始層33之表面的材料成長,構成功能層34。因此, 15儘官功能層34係經製成具有一相對大的厚度,但高度微小 且均勻一致的突出部分及凹部係構成在功能層34之成長側 表面上。微小程度及均勻一致性係高於當該功能層34係假 定直接構成在基板S2上時。由於第二基礎層35係構成在具 有該一結構的功能層34上,所以第二基礎層35之成長側表 20 面亦包括高度微小且均勻一致的突出部分及凹部。 精由錢鑛作業’在苐^一基礎層3 5上構成粗縫度控制層 36的材料成長的開始階段中,粗糙度控制層36之材料係藉 由在第二基礎層35上島式成長而形成,與第一具體實施例 相似(見第6A圖)。在開始階段中的島式成長,影響材料之 30 1248062 成長側表面的形式。因此,當藉由在一預定厚度處停止材 料成長而完成粗糙度控制層36時,位在記錄層側上該機 度控制層36之表面包括較第二基礎層%更為微小且均勻一 致的大出部分及凹部。可藉由選擇粗糙度控制層36及第二 5基礎層35之材料並調整粗繞度控制層%之薄膜厚度,而調 整該突出部分及凹部的微小程度及均句一致性。 由於位在粗糙度控制層36之表面上的突出部分及凹 ^足夠大且均勻一致的針扎力係在微小節距下施加在直 接地構成在粗糙度控制層36上該記錄層31之磁疇結構的磁 1〇嘴壁。因此,微小針扎單元係均勻一致且穩定地構成在記 錄層31上。 磁光記錄媒體X2包括一由第一基礎層32及開始層%所 組成的層合結構,其中該開始層33之表面張力係大於第一 基礎層32之表面張力,以及另一由第二基礎層^及粗链度 15控制層36所組成的層合結構,其中該粗糙度控制層36之表 面張力係大於第二基礎層35之表面張力。具有包括微小突 出部分及凹部的一表面的開始層33,增強位在記錄層側 上,功能層34之表面上該等突出部分及凹部的微小性及均 勻一致性。儘管粗糙度控制層36經由第二基礎層35構成在 20功能層34上,但構成位在記錄層側上該粗糙度控制層36之 表面上的突出部分及凹部係為高度地微小且均句一致用 以記錄資料的記錄層31,係直接地層合在該粒糙度护制芦 36上。因此,由於位在粗糙度控制層36之表面上的突出部 分及凹部,在微小節距下一足夠大且均句一致的針扎力, 31 1248062 係施加至記錄層31之磁疇結構中的磁疇壁處。因此,在記 錄層31上均勻一致且穩定地構成微小的針扎單元。因此, 磁光記錄媒體X2達成一高記錄解析度,同時抑制記錄雜訊 (媒體雜訊)。因此,磁光記錄媒體X2係適於增強記錄密度。 5實例1 : 又 [製備磁光記錄媒體] 於此貫例中,將具有第18圖中所示之層合結構的一磁 光記錄媒體,製備為一前照明型式的磁光碟片。就製備磁 光記錄媒體而言,製備一具有配置一島/溝槽結構的表面的 1〇聚碳酸酯基板(直徑:120公厘、厚度:L2公厘、執距:〇 275 奈米、溝槽>米度· 35奈米)。在基板上,藉由賤錢作業,將 作為第一基礎層的一 Si-N薄膜構成至厚度為2奈米。具體 地,藉使用一 Si乾標並以氬(Ar)氣及氮(N2)氣作為滅鍍氣體 的反應性濺鍍作業,構成SiN薄膜。使用一旋轉陰極型式 15 DC· RF磁控濺鍍裝置(商品命名:C3010-P5,由ANELVA CORPORATION所製造)執行濺鍍作業。(在記錄媒體製備 中’在接續的錢鍵作業步驟亦可使用相同的裝置。)於錢鍍 作業中,將氬(Ar)氣與氮(NO氣之流比(flow rati〇)設定為2 : 1以及將濺鍍氣壓設定為〇.3Pa,在濺鍍功率為500W下該薄 20 膜係在12奈米/分的速率下構成。 接著’精由飛鑛作業’將作為一開始層的一 Pt薄膜構 成在第一基礎層上至1奈米的厚度。於此濺鍍作業中,將濺 鍍氣體壓力設定至1.6Pa’在一3.2奈米/分速率、40W的濺鍍 功率下,使用一 Pti巴標構成薄膜。 1248062 接著,藉由濺鍍作業,將作為一散熱層(功能層)的一 AlSi薄膜構成在開始層上至3〇奈米的厚度。具體地,藉由 共錢鍍作業(cosputtering),使用一 標及一 Si把標構成
AlSi薄膜。於濺鍍作業中,將濺鍍氣體壓力設定至〇.6Pa, 5 在一23奈米/分速率、300W(供A1靶標所用)及200W(供Si靶 標所用)的濺鍍功率下,構成薄膜。 接著,藉由濺鍍作業,將作為一第二基礎層的一 SiN薄 膜構成在散熱層上至5奈米的厚度。具體地,藉使用一Si靶 標、並以氬(Ar)氣及氮(N2)氣作為濺鍍氣體的反應性濺鍍作 10 業,構成SiN薄膜。於濺鍍作業中,將氬(Ar)氣與氮(N2)氣 之流比(flow ratio)設定為2 : 1以及將濺鍍氣壓設定為 0.3Pa,在錢鐘功率為500W、12奈米/分的一速率下構成該 薄膜。 接著,藉由濺鍍作業,將作為一粗糙度控制層的—Pt 15 薄膜構成在第二基礎層上至1奈米的厚度。於濺鍍作業中’ 將濺鍍氣體壓力設定至1.6Pa,在40W的濺鍍功率、3.2奈米 /分的速率下,使用一Pt靶標構成薄膜。 接著,藉由滅鍵作業,將作為一記錄層的一 Tb22Fe62Co]6·膜構成在粗糙度控制層上至50奈米的厚 20 度。具體地,藉由共減:鍵作業(cosputtering),使用一Tb把 標及一FeCo靶標構成Tb22Fe62Co〗6薄膜。於濺鍍作業中,將 濺鍍氣體壓力設定至1.5Pa,在一 14奈米/分速率、45W(供 Tb靶標所用)及200W(供FeCo靶標所用)的濺鍍功率下,構成 薄膜。 33 1248062 接著’藉由濺鍍作業,將作為增強層的一SiN薄膜構成 在記錄層上至35奈米的厚度。具體地,藉使用一 si靶標、 並以氬(Ar)氣及氮(NO氣作為濺鍍氣體的反應性濺鍍作 業,構成SiN薄膜。於濺鍍作業中,將氬(Ar)氣與氮(No氣 5之流比⑺0w ratio)設定為2 : 1以及將濺鍍氣壓設定為 0.3Pa,在濺錢功率為5〇〇w、12奈米/分的一速率下構成該 薄膜。 因而,在增強層上構成厚度為15微米的一防護塗層。 具體地,藉由旋轉塗佈在介電層上施以紫外光硬化樹脂。 10該樹脂薄膜因而藉由紫外光照射而硬化。以此方式,製備 此實例之磁光記錄媒體。 [記錄磁疇檢查] 相關於記錄磁疇檢查此實例之磁光記錄媒體。具體 地,具有一預定記號長度的記錄記號,係以與該記號長度 15相等的間隔下連續地構成在磁光記錄媒體(磁光碟片)的一 資料執上。圯錄記號係藉由使用一配置有〇·85之數值孔徑 (ΝΑ)的一物鏡的預定裝置的雷射脈衝磁場調制而構成。利 用此裝置,在13mW的雷射功率下,以5 〇m/s的線性速度(雷 射光點掃描媒體表面的速度)施以具有波長為4〇5奈米的一 20雷射光束,同時施以200 0e之磁場。在執行記錄作業之後, 藉由浸入一預定溶液中而去除該防護塗層,並接著藉由反 應性離子蝕刻去除該增強層。之後,使用一磁力顯微鏡(商 品命名:SPA500,由精工儀器公司(Seik〇 Instrumem Inc) 製造),觀測在記錄層表面上出現的記錄磁疇。相關於不同 34 1248062 的記號長度,亦即70奈米、65奈米、6〇奈米、55奈米及5〇 奈米之記錄記號,執行觀測。因此,頃發現當記號長度為 70奈米、65奈米、6〇奈米或55奈米時,該等磁疇能夠彼此 適當分離。 5 比較實例1 : [製備磁光記錄媒體] 於此比較實例中,將具有第19圖中所示之層合結構的 一磁光記錄媒體,製備為一前照明型式的磁光碟片。就製 備比較磁光記錄媒體而言,製備一具有配置一島/溝槽結構 10 的表面的聚碳酸酯基板(直徑:120公厘、厚度:1 2公厘、 執距:0.275奈米、溝槽深度:35奈米)。在基板上,藉由濺 鍍作業,將作為散熱層的一 AlSi薄膜構成至30奈米的厚 度。具體地,藉由共滅鐘作業(cosputtering),使用一 A1革巴標 及一 Si靶標構成AlSi薄膜。於濺鍍作業中,將濺鍍氣體壓力 15 設定至〇.6Pa,在一23奈米/分速率、300W(供A1靶標所用) 及200W(供Si靶標所用)的濺鍍功率下,構成薄膜。 接著,藉由濺鍍作業,將作為一粗糙度控制層的一Pt 薄膜構成在該散熱層上至1奈米的厚度。於此濺鍍作業中, 將濺鍍氣體壓力設定至l.6Pa,在40W的濺鍍功率、3.2奈米 20 /分的速率下,使用一Pt靶標構成薄膜。 因而,以與在實例1中在粗糙度控制層上形成記錄層、 增強層及防護塗層的相似方式,在粗糙度控制層上構成增 強層及防護塗層。 [記錄磁疇檢查] !248〇62 相關於記錄磁疇檢查此比較實例之磁光記錄媒體。具 . 體地,具有一預定記號長度的記錄記號,係以與該記號長 度相等的間隔下連續地構成在磁光記錄媒體(磁光碟片)的 一資料執上。記錄記號係藉由使用一配置有0 85之數值孔 5彳^(NA)的一物鏡的預定裝置的雷射脈衝磁場調制而構成。 利用此裝置,在13mW的雷射功率下,以5.〇m/s的線性速度 ; 施以具有波長為405奈米的一雷射光束,同時施以2〇〇 〇e之 · 磁場。之後,使用一磁力顯微鏡(商品命名:SPA500,由精 工儀器公司(Seiko Instrument Inc·)製造),觀測記錄磁_。 鲁 1〇 相關於不同的記號長度,亦即150奈米、100奈米及80奈米 之記錄記號,執行觀測。因此,可以確定的是,當記號長 度為150奈米或100奈米時,該等磁疇能夠彼此適當分離。 當記號長度為80奈米時,該等磁疇無法適當地分離。 實例2 15 [製備磁光記錄媒體] 於此實例中,將具有第20圖中所示之層合結構的一磁 光記錄媒體,製備為一前照明型式的磁光碟片。此實例之 ® 磁光記錄媒體包括一磁性記錄部分,其包含一記錄層、一 中間層及一再製層。該再製層具有該一結構,在再製製程 20 期間,發生磁疇的膨脹及磁疇壁的移動。 於製備磁光記錄媒體中,於實例1相似,連續地在一聚 碳酸酯基板(直徑:120公厘、厚度:1.2公厘、執距:0.275 奈米、溝槽深度:35奈米)上,構成一第一基礎層、一開始 層、一散熱層、一第二基礎層及一粗縫度控制層。 36 1248062 接著,藉由濺鍍作業,將作為一記錄層的一 Tb^Fe^CcM6薄膜構成在粗糙度控制層上至70奈米的厚 度。於濺鍍作業中,將濺鍍氣體壓力設定至1.5Pa,在一 14 奈米/分速率、45W(供Tb靶標所用)及200W(供FeCo靶標所 5用)的濺鍍功率下,構成薄膜。接著,藉由濺鍍作業,將作 為一中間層的一Tb22Fe78薄膜構成在記錄層上至15奈米的 & 厚度。於濺鍍作業中,將濺鍍氣體壓力設定至2.5Pa,在一 · 13奈米/分速率、76W(供Tb靶標所用)及3〇〇W(供Fe靶標所用) 的濺鍍功率下,構成薄膜。接著,藉由濺鍍作業,將作為 嫌 10 一再製層的一 Gd27Fe65C〇8薄膜構成在中間層上至20奈米的 厚度。於濺鍍作業中,將濺鍍氣體壓力設定至〇3Pa,在一 14奈米/分速率、l〇〇W(供Gd靶標所用)及250W(供FeCo靶標 所用)的濺鍍功率下,構成薄膜。以此方式,構成由記錄層、 中間層、再製層所組成的磁性記錄部分。 15 接著,以與實例1相似的方式,在再製層上構成一增強 層及-防護塗層。以此方式,製備此實例之磁光記錄媒體。 [記錄再製性能] 痛 相關於記錄再製性能檢查此實例之磁光記錄媒體。具 體地,具有-預定記號長度的記錄記號,係以與該記號長 度相等的間隔下連續地構成在磁光記錄媒體(磁光碑片)的 :資料執上。記錄記號係藉由使用_配置有㈣之數值孔 fe(NA)的-物鏡的預定裳置的雷射脈衝磁場調制而構成。 利用此裝置,在umW的雷射功率下,以4〇_的線性速度 (雷射光關減體表—速度)施以具有波長為奶奈米$ 37 1248062 一雷射光束,同時施以200 Oe之磁場。因此,再製該磁光 記錄媒體,測量再製信號的載噪比(CNR)(dB)。利用相同裝 置,在2.0mW的雷射功率下,以4.0m/S的線性速度下執行 再製作業。使用一光譜分析儀測量再製信號的輸出程度。 5 相關於不同記號長度之記錄記號,測量再製信號之 CNR(dB)。該等結果係藉由在第22圖之圖表中線E2加以表 示,其中該橫座標表示記錄記號之記號長度(奈米),而縱座 標表示CNR(dB)。再者,相關於每一記號長度檢查再製刪 除比。該等結果係藉由在第23圖之圖表中線E2’加以表示, 10 其中該橫座標表示記號長度(奈米),而縱座標表示再製刪 除、或是再製故障比,以%表示。該刪除比係為非再製信 號數除以可記錄之總信號數。在記錄製程中,因無法穩定 地構成一適當的磁_或是一記錄記號而導致再製刪除。 比較實例2: 15 [製備磁光記錄媒體] 於此比較實例中,將具有第20圖中所示之層合結構的 一磁光記錄媒體,製備為一前照明型式的磁光碟片。此比 較實例之磁光記錄媒體包括一層合結構,其包含一記錄 層、一中間層及一再製層。該再製層具有該一結構,在再 20 製製程期間,發生磁疇的膨脹及磁疇壁的移動。 於製備磁光記錄媒體中,與比較實例1相似,連續地在 一聚碳酸酯基板(直徑:120公厘、厚度:1.2公厘、執距: 0.275奈米、溝槽深度:35奈米)上,構成一散熱層及一粗糙 度控制層。之後,以與實例2相似的方式連續地構成一記錄 1248062 a、一中間層、一再製層、一增強層及一防護塗層。 [記錄再製性能] 以與貫例2相似的方式,相關於不同記號長度之記錄記 號,測量再製信號之CNR(dB)。該等結果係藉由在第22圖 5之圖表中線C2加以表示。再者,以與實例2相似的方式,相 關於每一記號長度檢查再製删除比。該等結果係藉由在第 23圖之圖表中線〇2,加以表示。 評估 [關於實例1及比較實例1中的記錄磁疇] 1〇 如上述提及,於實例1之記錄媒體中,當記號長度為70 奈米、65奈米、60奈米或55奈米時,該等磁疇係適當地相 互分離。然而,於比較實例1之記錄媒體中,儘管當記號長 度係為150奈米或是1〇〇奈米時可確定分離,但當記號長度 為80奈米時,該等磁疇無法適當地分離。就該等結果而言, 15可以推斷的是,實例1之磁光記錄媒體具有一較高的記錄解 析度。可理解地,此係因開始層之存在致使直接位在記錄 層下方的該粗糙度控制層之突出部分及凹部,較比較實例1 之磁光記錄媒體之粗糙度控制層的突出部分及凹部更為微 小且均勻一致。 20 [關於實例2及比較實例2中的記錄再製性能] 就第22圖之圖表而言,可以觀測的是,實例2之磁光記 錄媒體具有一較比較實例2為高的記錄解析度。例如,當記 號長度為80奈米時,實例2之磁光記錄媒體之載嗓比 (CNR),係約高於比較實例2之載噪比(CNR)12dB。就第23 1248062 圖之圖表而言,可以觀測的是,實例2之磁光記錄媒體之再 製刪除比係低於比較實例2。具體地,於比較實例2之磁光 記錄媒體中,當記號長度係約短於90奈米時,該再製刪除 比超過20%。另一方面,於實例2之磁光記錄媒體中,當記 5 號長度係約長於60奈米時,將刪除比抑制約不超過10%。 低刪除比意謂著穩定地構成記錄記號。就第23圖之圖表而 言,因而,可以觀測到的是,與比較實例2之磁光記錄媒體 相較,在實例2之磁光記錄媒體中能夠穩定地構成較小的磁 疇(記錄記號)。 10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為一斷面圖,圖示本發明之一第一具體實施例 的一磁光記錄媒體的一部分; 第2圖係圖示於第1圖中所示之磁光記錄媒體的層合結 構; 15 第3A-3D圖係圖示用於製造於第1圖中所示之磁光記 錄媒體的部分製程步驟; 第4A-4C圖係圖示接續於第3D圖中所示製程步驟的該 等製程步驟; 第5A及5B圖係圖示用於製造一開始層的該等製程步 20 驟; 第6A及6B圖係圖示用於製造一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 的該等製程步驟; 第7圖係圖示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施例的磁光記錄媒 體的一修改形式; 1248062 第8圖係為枚b 出部細部的參::相關於位在最上層表面上的突 第9圖係θ_ ^教尺寸、R^P-V); 心r/不—樣本A之層合結構; 第/係圖示—樣本β之層合結構; 圖係圖不~樣本C之層合結構; 楚圖係圖不—樣本D之層合結構; 第13圖係為一圖 微粒尺相料相2衫出部分/凹部控制層之平均 膜厚圖表,_ _/凹部_之以的 第15圖你i m . 的膜厚相錢’顯示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之p-v A第16圖係為—斷面視圖,圖示本發明之-第二且妒本 施例的-磁光記錄媒體的一部分; 第1711係w示於第16圖巾所示之磁光記錄媒體的層合 、、、吉構; 第8圖係圖示貫例1之磁光記錄媒體的層合結構; 昂19圖係圖示比較實例1之磁光記錄媒體的層合結構; 第20圖係圖示實例2之磁光記錄媒體的層合結構; 第21圖係圖示比較實例2之磁光記錄媒體的層合結構; 第22圖係為一圖表,顯示實例2及比較實例2之磁光記 錄媒體的載噪比(CNR)之記號長度相依性;以及 第23圖係為一圖表,顯示用於實例2及比較實例2之磁 光5己錄媒體的再製刪除比之記號長度相依性。 1 10 15
41 1248062 【圖式之主要元件代表符號表】 10...磁性記錄部分 31…記錄層 11...記錄層 32...第一基礎層 12...中間層 33...開始層 13...再製層 34...功能層 21...第一基礎層 35...第二基礎層 22...開始層 36...粗糙度控制層 23...功能層 37...防護塗層 24...第二基礎層 XI...磁光記錄媒體 25...粗糙度控制層 X2...磁光記錄媒體 26...增強層 S1…基板 27...防護塗層 S2...基板 42
Claims (1)
1248062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記錄媒體,其具有一層合結構,該媒體包括: 一基板; 一記錄層,具有垂直磁性各向異性用以記錄資料; 5 一第一基礎層,其係配置位在該基板與該記錄層之 間; 一開始層,其之表面張力係大於基礎層之表面張 力,且該開始層係與該基礎層之一記錄層側表面接觸; 以及 10 一功能層,其係與該開始層之一記錄層側表面接 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記錄媒體,其又包含: 一第二基礎層,其係與該功能層之一記錄層側表面 接觸;以及 15 一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其之表面張力係大於該 第二基礎層之表面張力,,且該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 係插入在該第二基礎層與該記錄層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記錄媒體,其中該功能層係包 含下列之其中一層:一散熱層、一非磁性層、一記錄磁 20 場降低層,以及一軟磁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記錄媒體,其中該功能層係具 有不低於20奈米的厚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記錄媒體,其中該第二基礎層 的表面張力係小於該功能層的表面張力。 43 124806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記錄媒體,其中該突出部分/凹 部控制層係包括一記錄層側表面,該記錄層側表面係具 有一表面粗链度Ra為0.5-0.85奈米。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記錄媒體,其中該突出部分/凹 5 部控制層係具有一形成為突出部分及凹部的記錄層側 表面,且其中,該等突出部分之平均直徑為5-20奈米。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記錄媒體,其中該突出部分/凹 部控制層係具有一形成為突出部分及凹部的記錄層側 表面,而該等突出部分及凹部具有3-10奈米的最大高度 10 差異。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記錄媒體,其中該記錄媒體係 基於一磁光記錄技術,且該記錄媒體係包含一多層結 構,該多層結構係包括用於達成MSR、MAMMOS或 DWDD的該記錄層。 15 10. —種製造記錄媒體的方法,該方法係包含以下步驟: 在一基板上構成一第一基礎層;以及 藉由一表面張力大於該基礎層的材料之島式成長 而在該基礎層上構成一開始層; 在該開始層上構成一功能層;以及 20 在該功能層上方構成一記錄層。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又包含以下步驟·· 在該功能層上構成一第二基礎層,該第二基礎層之 表面張力小於功能層之表面張力;以及 藉由一表面張力大於該第二基礎層的材料之島式 44 1248062 成長而在該第二基礎層上構成一突出部分/凹部控制 層; 其中該記錄層係構成在該突出部分/凹部控制層 上。 5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該功能層係包含下 列之其中一層:一散熱層、一非磁性層、一記錄磁場降 低層,以及一軟磁層。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該功能層係構成具 有一不低於20奈米的厚度。
45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341862A JP3954553B2 (ja) | 2003-09-30 | 2003-09-30 | 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512719A TW200512719A (en) | 2005-04-01 |
TWI248062B true TWI248062B (en) | 2006-01-21 |
Family
ID=34373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3107773A TWI248062B (en) | 2003-09-30 | 2004-03-23 |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521135B2 (zh) |
JP (1) | JP3954553B2 (zh) |
CN (1) | CN100334638C (zh) |
TW (1) | TWI248062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13118B2 (en) | 2006-02-14 | 2012-07-03 | Showa Denko K.K. | Magnetic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magneti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66218A1 (en) * | 2002-12-24 | 2005-07-28 | Fujitsu Limited |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JP2008198238A (ja) * | 2005-05-25 | 2008-08-2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磁気記録媒体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磁気記録媒体の記録再生方法 |
JP4786331B2 (ja) | 2005-12-21 | 2011-10-05 | 株式会社東芝 |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の製造方法 |
JP4514721B2 (ja) * | 2006-02-09 | 2010-07-28 | 株式会社東芝 |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の製造方法、磁気抵抗効果素子、磁気抵抗効果ヘッド、磁気記録再生装置及び磁気記憶装置 |
US8389048B2 (en) | 2006-02-10 | 2013-03-05 | Showa Denko K.K. | Magnetic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magneti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
JP2007217807A (ja) * | 2006-02-15 | 2007-08-30 | Bridgestone Corp | スチールコード、ゴム−スチールコード複合体およびタイヤ |
JP2007299880A (ja) * | 2006-04-28 | 2007-11-15 | Toshiba Corp |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および磁気抵抗効果素子の製造方法 |
JP4550777B2 (ja) * | 2006-07-07 | 2010-09-22 | 株式会社東芝 |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の製造方法、磁気抵抗効果素子、磁気ヘッド、磁気記録再生装置及び磁気メモリ |
JP5044157B2 (ja) * | 2006-07-11 | 2012-10-10 | 株式会社東芝 |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磁気ヘッド,および磁気再生装置 |
JP4388093B2 (ja) | 2007-03-27 | 2009-12-24 | 株式会社東芝 |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磁気ヘッド、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
JP5039007B2 (ja) * | 2008-09-26 | 2012-10-03 | 株式会社東芝 |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の製造方法、磁気抵抗効果素子、磁気ヘッドアセンブリ及び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
JP5032429B2 (ja) * | 2008-09-26 | 2012-09-26 | 株式会社東芝 |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の製造方法、磁気抵抗効果素子、磁気ヘッドアセンブリ及び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
JP5032430B2 (ja) * | 2008-09-26 | 2012-09-26 | 株式会社東芝 |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の製造方法、磁気抵抗効果素子、磁気ヘッドアセンブリ及び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
JP5039006B2 (ja) * | 2008-09-26 | 2012-10-03 | 株式会社東芝 |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の製造方法、磁気抵抗効果素子、磁気ヘッドアセンブリ及び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
JP2010080839A (ja) | 2008-09-29 | 2010-04-08 | Toshiba Corp | 磁気抵抗効果素子の製造方法、磁気抵抗効果素子、磁気ヘッドアセンブリおよび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
US9245563B2 (en) | 2011-05-17 | 2016-01-26 | Showa Denko K.K. | Magnetic medium with an orientation control layer |
WO2013140469A1 (ja) * | 2012-03-22 | 2013-09-26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熱アシスト磁気記録用の磁気記録媒体 |
US9263077B2 (en) * | 2012-04-09 | 2016-02-16 | Yukiko Kubota | Thermal retention structure for a data device |
US9940963B1 (en) | 2016-11-17 | 2018-04-10 |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 Magnetic media with atom implanted magnetic lay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1188796A (en) * | 1981-04-14 | 1985-06-11 | Kenji Yazawa | Magnetic recording medium |
JPS5930230A (ja) * | 1982-08-12 | 1984-02-17 | Sony Corp | 金属薄膜型磁気記録媒体 |
US4788097A (en) * | 1986-02-12 | 1988-11-29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
DE69029024T2 (de) * | 1989-10-05 | 1997-04-30 | Ibm | Magnetischer Dünnfilmspeicher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
US6017620A (en) * | 1997-04-10 | 2000-01-25 | Tdk Corporation |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
JPH10320859A (ja) * | 1997-05-16 | 1998-12-04 | Sony Corp | 光磁気記録媒体 |
US6177175B1 (en) * | 1997-10-16 | 2001-01-2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Magneto-optical medium utilizing domain wall displacement |
US6349076B1 (en) * | 1998-06-24 | 2002-02-19 | Seagate Technology Llc |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a protective carbon layer |
JP2001023259A (ja) * | 1999-07-09 | 2001-01-26 | Sony Corp | 光磁気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EP1178476B1 (en) * | 2000-08-02 | 2006-05-24 | Mitsubishi Kagaku Media Co., Ltd. |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
JP2002237026A (ja) * | 2001-02-08 | 2002-08-23 | Fujitsu Ltd | 磁気記録媒体、磁気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磁気記録装置 |
JP2003323749A (ja) | 2001-03-26 | 2003-11-14 | Hitachi Maxell Ltd | 光磁気記録媒体及びその再生方法 |
JP2002315287A (ja) | 2001-04-05 | 2002-10-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薄型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型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JP2002352485A (ja) | 2001-05-23 | 2002-12-06 | Fujitsu Ltd | 光磁気記録媒体 |
US6937447B2 (en) * | 2001-09-19 | 2005-08-30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element,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magnetic reproducing element and magnetic memory |
JP3794953B2 (ja) * | 2001-12-17 | 2006-07-1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光磁気記録媒体 |
JP2003223713A (ja) | 2002-01-25 | 2003-08-08 | Fujitsu Ltd | 情報記録媒体 |
-
2003
- 2003-09-30 JP JP2003341862A patent/JP395455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3-23 TW TW093107773A patent/TWI24806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3-24 US US10/808,236 patent/US752113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4-16 CN CNB2004100327518A patent/CN10033463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3-25 US US12/411,062 patent/US2009018116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13118B2 (en) | 2006-02-14 | 2012-07-03 | Showa Denko K.K. | Magnetic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magneti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954553B2 (ja) | 2007-08-08 |
CN100334638C (zh) | 2007-08-29 |
TW200512719A (en) | 2005-04-01 |
US20050068855A1 (en) | 2005-03-31 |
JP2005108347A (ja) | 2005-04-21 |
CN1604214A (zh) | 2005-04-06 |
US20090181166A1 (en) | 2009-07-16 |
US7521135B2 (en) | 2009-04-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48062B (en) |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
JP3332458B2 (ja) | 光磁気記録媒体 | |
US6893746B1 (en) | Magnetic recording medium with high thermal stability,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agnetic recording apparatus | |
US20020058159A1 (en) | Soft magnetic underlayer (SUL) for perpendicular recording medium | |
JP3474401B2 (ja) | 光磁気記録媒体 | |
US20070008833A1 (en) |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substrate for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other die stamp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5965286A (en) |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 |
US5030512A (en) |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 |
WO2004038715A1 (ja) | 光磁気記録媒体、情報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磁気記録装置 | |
US4999260A (en) |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comprising a rare-earth-transition metal dispersed in a dielectric | |
JP2001084546A (ja) |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再生方式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
JPH07230637A (ja) | 光磁気記録媒体および該媒体を用いた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 |
JP2000315310A (ja) |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再生用スライダ | |
US20050188397A1 (en) |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 |
US7210155B2 (en) |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in-plane magnetizing layer | |
JP4157099B2 (ja) | 光磁気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 |
JP3631194B2 (ja) | 光磁気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 |
JPH0660452A (ja) | 光磁気記録媒体 | |
JP2770836B2 (ja) | 光磁気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 |
JP2001291291A (ja) | 光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 |
JP2945493B2 (ja) | 光磁気記録システム | |
JP3332905B2 (ja) | 光磁気記録媒体の再生方法および再生装置 | |
JP2005056454A (ja) | 磁性記録媒体 | |
JPH06309711A (ja) | 光磁気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H04245043A (ja) | 白金含有読取り層を有する磁気光学的データ板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