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47790B - Luminescent compound emitting Nile-red light,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uminescent element utiliz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Luminescent compound emitting Nile-red light,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uminescent element utiliz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47790B
TWI247790B TW092101402A TW92101402A TWI247790B TW I247790 B TWI247790 B TW I247790B TW 092101402 A TW092101402 A TW 092101402A TW 92101402 A TW92101402 A TW 92101402A TW I247790 B TWI247790 B TW I2477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d
emitting
formula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01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302265A (en
Inventor
Tadao Nakaya
Takao Yamauchi
Hidemasa Mori
Tomoyuki Saikawa
Akio Tajima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148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27737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721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01840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302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2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47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4779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6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nd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65/281,4-Oxazines; Hydrogenated 1,4-oxazines
    • C07D265/341,4-Oxazines; Hydrogenated 1,4-oxazin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7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nd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79/101,4-Thiazines; Hydrogenated 1,4-thiazines
    • C07D279/141,4-Thiazines; Hydrogenated 1,4-thiazin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79/36[b, e]-condensed, at least one with a further condensed benzene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13/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arbon chain containing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99/00 - C07D507/00
    • C07D5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99/00 - C07D50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513/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6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heteroatoms per r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11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14Carbocyclic compounds bridged by heteroatoms, e.g. N, P, Si or B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09K2211/10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with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09K2211/1037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with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 C09K2211/104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with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 C09K2211/1051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with sulfu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10K85/321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 H10K85/324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comprising aluminium, e.g. Alq3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1247790 玖、壤酿_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爲關於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其製造方法及 發光元件,更詳言之,爲關於若外加電性能量則可以高亮 度發光出接近深紅之紅色發光的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 物、其新穎的製造方法及利用其之發光元件。 【先前技術】 以往,已提案各種有機化合物做爲有機電場發光元件(另 外亦被稱爲有機電激發光元件或有機EL元件)。 但是,目前狀況爲仍未開發出可發出紅光、發光亮度高 且熱及光等安定的有機化合物。 本發明之目的爲在於提供高發光亮度、和/或CIE色度中 之X座標爲0.62、特別爲超過0.63之紅色發光、熱及光等 安定的有機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其製造方法及使用此有機 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發光元件。 【發明內容】 (發明之揭示) 用以解決前述課題之本發明爲具有下述式(1)所示構造 爲其特徵的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但,式中,V爲表示氫原子或烷基,又,R1爲與R3共同 形成-CH2CH2-CR6R7-(但,-CR6R7-中之碳爲結合至苯環,’且 R6及R7爲表示氫原子或烷基,R5及R6可爲相同或相異)。 R2爲表示氫原子或烷基,又,R2爲與 R5共同形成 -CH2CH2.CR8R9-(但,-CR8R、中之碳爲結合.至苯環,且 R8 及R9爲表示氫原子或烷基,R8及R9可爲相同或相異)。 R3爲表示氫原子、與R1共同形成前述鍵結,又,與R4 共同鄰接形成含有苯環的萘環。 R4爲表示氫原子、或與R3共同鄰接形成含有苯環的萘 環。 R5爲表示氫原子、或與前述R2共同形成前述鍵結。 X爲表示鹵原子] 本發明之前述式(1)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 製造方法爲令式(2)所示之尼羅紅系色素化合物與鹵化劑 反應爲其特徵。
(但,R1、R2、R3、R4及R5爲表示與前述同樣之意義) 本發明爲具有下述式(3)所示構造爲其特徵的尼羅紅系 紅色發光化合物。 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3) 1247790
(但, 義0 式中’ R1、R2、R3、1^4及R5爲表示與前述同樣之意 Al·爲表示式(4)、(5)及(6)之任一者)
(但, R丨共 〜5 -CF2 原子 前述 R13 1 基’ R 爲表示單鍵或亞甲基。R11爲表示氫原子、或與 同形成-CF2-〇-CF2-。R12爲表示氟原子、氰基、碳數1 個之含氟原子低烷基,與前述 共同形成 0-CF2·、或與!^3共同形成-CF2_〇_CF2·。r13爲表示氫 、氰基、氟原子、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低烷基、與 Rl2共同形成- CF2-0-CF2-、或式(5)所示之基。R14於 丨氫原子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低烷 R 爲氮原子以外之基時表不氨原子) r15 r16
R*1 (5) 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〇4/921014〇2 1247790 (但’ R15爲表示氫原子、或與R16共同形成- CF2-〇-CF2·。R11 爲表示氟原子、氰基、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低烷基、與 前述 R15共同形成_CF2-〇-CF2-、或與 R17共同形成 -CF2-O-CF2-。R17爲表示氫原子 '氰基、氟原子、碳數1〜 5個之含氟原子低烷基、與前述R16共同形成-CF2-〇-CF2-。 R18於R17爲氫原子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5個之含氟原 子低烷基,R17爲氫原子以外之基時表示氫原子)
(但,R19爲表示氟原子、氰基、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低 烷基。k爲表示1〜4之整數,m爲表示1〜3之整數。m 和k之合計個數之R 19爲亦可相同或相異)
(但,R19爲表示氟原子、氰基、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低 烷基。k爲表示1〜4之整數,m爲表示1〜3之整數。㈤ 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和k之合計個數之R1爲亦可相同或相里) 本發明之前述式(3)所不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 製造方法爲令式(2)所不之尼羅紅系色素化合物與式所 示之電子吸引性芳香族系乙腈反應爲其特徵。
R2 R5 (但,R1、R2、R3、R4及R5爲表示與前述同樣之意義) NC-CH2-Ar ...(8) (但,Ar爲表示與前述同樣之意義) 本發明爲具有下述式(9)所示構造爲其特徵之尼羅紅系 紅色發光化合物。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0 1247790 (但,式中,R1、R2、R3、R4及R5爲表示與前述同樣之意 義)。 本發明之具有式(9)所示構造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 物的製造方法爲令4·硝基苯酚與分子內之氮原子結合取代 基R1(但,R1爲表示氫原子或烷基)的咔唑類反應,並且令 所得之產物與硫反應爲其特徵。 本發明之式(1〇)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製造 方法爲令分子內之氮原子結合取代基R1及R2 (但,R1及R2 爲表示氫原子或烷基,彼此可爲相同或相異亦可)的4_亞硝 基苯胺類與卜萘酚反應,並且令所得之產物與硫反應爲其 特徵。 本發明爲具有下述式(11)所示構造爲其特徵的尼羅紅系 紅色發光化合物。
• · . (11) (但,式中,R1、R2、R3、R4及R5爲表示與前述同樣之意 義。Ar爲表示與前述第2項中同樣之意義) 前述式(1 1)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製造方法 爲令前述式(10)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與 1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NC-CUr (但,Ar爲表示與前述第2項中同樣之意義)所示 之電子吸引性芳香族系乙腈反應爲其特徵。 本發明之發光元件爲於一對電極間,設置含有前述式 (1)、式(3)、式(9)、式(10)及式(1 1)所示之至少一種尼羅紅 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發光層爲其特徵。 於發光元件之較佳態樣中,於一對電極之陽極和前述發 光層之間中介裝配空穴輸送層, 於發光元件之較佳態樣中,前述發光層爲含有前述式 (1)、式(3)、式(9)、式(10)及式(1 1)所示之至少一種尼羅紅 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與基質色素所構成, 於發光元件之較佳態樣中’前述發光層及空穴輸送層爲 經由澱積法所形成, 於發光元件之較佳態樣中,前述發光層爲含有前述式 (1)、式(3)、式(9)、式(10)及式(1 1)所示之至少〜種尼羅紅 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與電子輸送性物質與空穴輸送性高分子 所構成, 於發光元件之較佳態樣中,前述發光層爲經由塗佈法所 形成。 【實施方式】 (發明之最佳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爲以式(1 )表示。 1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M/921 〇14〇2 1247790
式(1)中,R1爲氫原子或烷基,較佳爲碳數1〜5個之低 烷基。R1所示之低烷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及 戊基。 前述R2爲氫原子或烷基,較佳爲碳數1〜5個之低烷基。 R2所示之低烷基爲與前述R1之情況相同。R1與R2可爲相 同的低烷基,且亦可爲相異的低烷基。 前述R1爲與R3共同形成- CH2CH2-CR6R7-(但,-CR6R7-中之碳爲結合至苯環,且R6及R7爲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 〜5個之低烷基,R6及R7可爲相同或相異)。 前述R1及R2爲低烷基之情形中,適當的-NWR2可列舉 二乙胺基、二正丙胺基、二異丙胺基、丁基等。 前述R2爲與R5共同形成- CH2CH2-CR8R9-(但,_CR8R9 中之碳爲結合至苯環,且R8及R9爲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 〜5個之低烷基,R8及R9可爲相同或相異)。 則述R爲與R3共问爲-CH2CH2-CR6R7、前述r2爲鹿r5 共同爲- Ch2ch2-cr8r9時之式(1)爲以式(12)表示。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3 1247790 此式(12)中之R4、r6、r7、r8、R9& 乂爲表示與前述同 樣之意義。 式(1)中,R3及R4可同爲氫原子,或共同鄰接形成含有 苯環的蔡環。R3及R4爲共同鄰接形成含有苯環之萘環的 紅色發光化合物爲以式(13)表示。
前述式(13)中之R^R2及X爲表示與前述相同之意義。 又,前述式(1)中之X可列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及 碘原子。 以式(1)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因爲- NWr2爲 電子供給性基,且X所示之鹵原子爲電子吸引性基,故尼 羅紅骨架中的7Γ電子雲寬廣,故推測經由些微的能量即可 輕易進行紅色發光。本發明之新穎的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 合物爲以R^N-R2之電子供給性基爲對尼羅紅骨架之7Γ電 子雲供給電子的構造爲其特徵。此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 1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〇4/921014〇2 1247790 物因具有安定的尼羅紅骨架構造,故化學性安定,即使於 嚴苛的使用條件下,亦可發揮不會惡化的特異性。 式(1)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可如下處理製造。 即,令式(2)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與鹵化劑反 應。 鹵化劑可使用可將芳香環上之氫以鹵素予以取代的一般 鹵化劑。鹵化劑之具體例可列舉例如於以氯取代芳香環上 之氫之情形中,爲硫醯氯、五氯化磷等。又,一般上,將 芳香環上之氫以鹵素予以取代之情形中,可使用N-鹵基琥 珀醯亞胺,例如N-溴基琥珀醯亞胺,及鹵基丙二酸二烷 酯,例如溴基丙二酸二烷酯等。 前述式(2)所示之尼羅紅系化合物與前述鹵化劑,於溶劑 中加熱則可輕易反應。該溶劑可使用酯酸酐、醋酸、碳數 爲5個以下之酸酐、苯及甲苯等之芳香族系溶劑、二$烷 等。反應溫度通常爲1〇〇〜250 °C、較佳爲100〜170 °C。於 反應終了後,依常法進行精製操作及分離操作則可取得目 的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僅單將尼羅紅系化合 物與前述鹵化劑加熱則可輕易製造。此類簡便的尼羅紅系 紅色發光化合物的製造方法爲工業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其他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爲以式(3)表示。 1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〇4/921014〇2
•.⑶ 1247790 5個之低烷 式(3)中,R1爲氫原子或烷基例如碳數 基。R1所示之低烷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及戊 基。 前述R2爲氫原子或烷基,例如爲碳數1〜5個之低烷基。 R2所示之低烷基爲與前述R 1之情況相同。R 1與R2可爲相 同的低烷基,且亦可爲相異的低烷基。 前述R1爲與R3共同形成- CH2CH2-CR6R7-(但,-CR6R7-中之碳爲結合至苯環,且R6及R7爲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 〜5個之低烷基,R6及R7可爲相同或相異)。 前述R1及R2爲低烷基之情形中,適當的- NR]R2可列舉 二乙胺基、二正丙胺基、二異丙胺基、丁基等。 前述R2爲與R5共同形成-CH2CH2-CR8R9-(但,-CR8R9 中之碳爲結合至苯環,且R8及R9爲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 〜5個之低烷基,R8及R9可爲相同或相異)。 前述R1爲與R3共同爲- CH2CH2-CR6R7、前述R2爲與R5 共同爲- CH2CH2-CR8R9時之式(3)爲以式(14)表示。
η 2 此式(14)中之R4、R6、R7、R8、R9及χ爲表示與前述同 樣之意義。 1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式(3)中,R3及R4可同爲氫原子,或共同鄰接形成含有 苯環的萘環。R3及R4爲共同鄰接形成含有苯環之萘環的紅 色發光化合物爲以式(15)表示。
CH—CN 前述式(15)中,R1、及R2爲表示與前述同樣之音義。 又’則述式(3)中之Ar爲具有式(4)、(5)或(6)所示之構造
但,RI()爲表示單鍵或亞甲基。 R11爲表示氫原子、或與R12共同形成_CF2_〇_CF2_。 R12爲表示氟原子、氰基、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低烷 基(若換言之,於全體基中之碳數爲丨〜5且於基中含有氟 元素之含氟原子低烷基)、與前述rU共同形成 -CF2-0-CF2·、或與R13共同形成_CF2_〇乂F2…還有,此處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7 1247790 「含氟原子低烷基」可理解意指含有氟原子做爲取代基之 低烷基。 R13爲表示氫原子、氰基、氟原子、碳數1〜5個之含氟 原子低烷基、與前述R12共同形成-CF2-0-CF2-、或式(5)所 不之基。 R14於R13爲氫原子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5個之含氟 原子低烷基,R 13爲氫原子以外之基時表示氫原子。
但,R15爲表示氫原子、或與R16共同形成-CF2-0-CF2-。 R16爲表示氟原子、氰基、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低烷 基、與前述1^15共同形成4?2-〇-0?2-、或與1117共同形成 -CF2-0-CF2- 〇 R17爲表示氫原子、氰基、氟原子、碳數1〜5個之含氟 原子低烷基、與前述R “共同形成-CF2-0-CF2-。 R18於R17爲氫原子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5個之含氟 原子低烷基,R17爲氫原子以外之基時表示氫原子。 前述R12、R13、R16、及R17所示之碳數1〜5個之含氟原 子低烷基爲含氟原子之甲基,例如三氟甲基、二氟甲基、 及單氟甲基、含氟原子之乙基,例如五氟乙基,含氟原子 之丙基,例如六氟丙基,含氟原子之戊基等。其中較佳之 1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4〇2 1247790 含氟原子低烷基爲含氟原子之甲基。 於前述式(3)、(14)或(15)中之Ar中,R1。爲單鍵或亞甲 基之情形中,適當的R11、R12、R13及RM之組合例示於表 表1
組合例 R11 R丨2 R13 R14 1 -H >CF3 -H -CF3 2 -F -CFs -H 3 -H — -CF3 -F -H 4 -CF3 -CN -H 5 一 -CN -CF3 -H 6 -F -CN -H 7 -CN -F -H 8 -F -CF3 -H 9 -CF2-0-CF,- -Η -H 10 -H -CF2-O-CF2- -H 11 -H 式(5) -H,-CF3,-CN, 或-Η -H 12 -F -CF3 -H 13 :CF3 -H -CFb -H 前述表1所示之適當例以外,可列舉2,4_二氟苯基、2,5- 二氟苯基、2,6-二氟苯基、3,4·二氟苯基、及3,弘二氟苯基 等之氟化苯基、3-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及3, % 雙(三氟甲基)苯基等之三氟甲基苯基、及4-氟-3·三氟甲基 苯基、6-氟·2-三氟甲基苯基等之氟三氟甲基苯基等做爲Ar 的適當例。
Ar之一爲以式(6)表示。
但’ R19爲表示氟原子、氰基、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 1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〇4/921〇14〇2 1247790 低烷基。k爲表示丨〜4之整數,m爲表示1〜3之整數。㈤ 和k之合計個數的可爲相同或相異亦可。
Ar之一爲以式(7)表示。
19 k ....⑺ 但,R19爲表示氟原子、氰基、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 低院基。k爲表示1〜4之整數,m爲表示1〜3之整數。m 和k之合計個數的R 19可爲相同或相異亦可。 式(6)或(7)所示之萘基爲具有氟原子、氰基、碳數丨〜5 個之含氟原子低烷基所謂的電子吸引性基,故於尼羅紅骨 架中之7Γ電子與氟系之取代基或氰基爲發揮起共軛效果並 且可輕易發光出紅色發光。 結合至萘基之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低烷基爲與式(4) 中之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低烷基相同。結合至萘基之碳 數1〜5個之含氟原子低烷基中,亦以三氟甲基爲適當。 式(6)所示之萘基內,關於卜萘基例如爲1個三氟甲基爲 結合至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第六位、第七 位或第八位之(三氟甲基)-1-萘基,氟原子爲結合至第二 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第六位、第七位或第八位 之氟-1-萘基,二個三氟甲基爲結合至第二位及第三位、第 2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二位及第四位、第二位及第五位、第二位及第六位、第二 位及第七位、第二位及第八位、第三位及第四位、第三位 及第五位、第三位及第六位、第三位及第七位、第三位及 第八位、第四位及第五位、第四位及第六位、第四位及第 七位、第四位及第八位、第五位及第六位、第五位及第七 位、第五位及第八位、第六位及第七位、第六位及第八位、 或第七位及第八位結合之雙(三氟甲基)-1-萘基、二個氟原 子爲結合至第二位及第三位、第二位及第四位、第二位及 第五位、第二位及第六位、第二位及第七位、第二位及第 八位、第三位及第四位、第三位及第五位、第三位及第六 位、第三位及第七位、第三位及第八位、第四位及第五位、 第四位及第六位、第四位及第七位、第四位及第八位、第 五位及第六位、第五位及第七位、第五位及第八位、第六 位及第七位、第六位及第八位、或第七位及第八位之二氟 -1-萘基,三個三氟甲基爲結合至第二位、第三位及第四 位,第二位、第三位及第五位、第二位、第三位及第六位、 第二位、第三位及第七位,第二位、第三位及第八位,第 二位、第四位及第五位,第二位、第四位及第六位、第二 位、第四位及第七位,第二位、第四位及第八位,第二位、 第五位及第六位,第二位、第五位及第七位,第二位、第 五位及第八位,第二位、第六位及第七位,第二位、第五 位及第八位,第三位、第四位及第五位,第三位、第四位 及第六位,第三位、第四位及第七位,第三位、第四位及 第八位,第三位、第五位及第六位,第三位、第五位及第 2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七位,第三位、第五位及第八位,第三位、第六位及第七 位,第三位、第六位及第八位,第四位、第七位及第八位, 第四位、第五位及第六位,第四位、第五位及第七位,第 四位、第五位及第八位,第四位、第六位及第七位,第四 位、第六位及第八位,第四位、第七位及第八位,第五位、 第六位及第七位,第五位、第六位及第八位,第五位、第 七位及第八位,及第六位、第七位及第八位之三(三氟甲 基)-ι-萘基,三個氟原子爲結合至第二位、第三位及第四 位,第二位、第三位及第五位,第二位、第三位及第六位, 第二位、第三位及第七位,第二位、第三位及第八位,第 二位、第四位及第五位,第二位、第四位及第六位,第二 位、第四位及第七位,第二位、第四位及第八位,第二位、 第五位及第六位、第二位、第五位及第七位,第二位、第 五位及第八位,第二位、第六位及第七位,第二位、第五 位及第八位,第三位、第四位及第五位,第三位、第四位 及第六位,第三位、第四位及第七位,第三位、第四位及 第八位,第三位、第五位及第六位,第三位、第五位及第 七位,第三位、第五位及第八位,第三位、第六位及第七 位,第三位、第六位及第八位,第四位、第七位及第八位, 第四位、第五位及第六位,第四位、第五位及第七位,第 四位、第五位及第八位,第四位、第六位及第七位,第四 位、第六位及第八位,第四位、第七位及第八位,第五位、 第六位及第七位,第五位、第六位及第八位,第五位、第 七位及第八位,及第六位、第七位及第八位之三氟· 1 -萘 2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基,及 2,3,4,5,6,7,8-七氟-1-萘基。 式(7)所示之萘基內,例如可列舉一個三氟甲基爲結合至 第一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第六位、第七位或第 八位之(三氟甲基)-2-萘基,氟原子爲結合至第一位、第三 位、第四位、第五位、第六位、第七位或第八位之氟-2-萘基、二個三氟甲基爲結合至第一位及第三位、第一位及 第四位、第一位及第五位、第一位及第六位、第一位及第 七位、第一位及第八位、第三位及第四位、第三位及第五 位、第三位及第六位、第三位及第七位、第三位及第八位、 第四位及第五位、第四位及第六位、第四位及第七位、第 四位及第八位、第五位及第六位、第五位及第七位、第五 位及第八位、第六位及第七位、第六位及第八位、或第七 位及第八位之雙(三氟甲基)-2-萘基,二個氟原子爲第一位 及第三位、第一位及第四位、第一位及第五位、第一位及 第六位、第一位及第七位、第一位及第八位、第三位及第 四位、第三位及第五位、第三位及第六位、第三位及第七 位、第三位及第八位、第四位及第五位、第四位及第六位、 第四位及第七位、第四位及第八位、第五位及第六位、第 五位及第七位、第五位及第八位、第六位及第七位、第六 位及第八位、或第七位及第八位之二氟-2-萘基,三個三氟 甲基爲結合至第一位、第三位及第四位,第一位、第三位 及第五位、第一位、第三位及第六位,第一位、第三位及 第七位、第一位、第三位及第八位、第一位、第四位及第 五位,第一位、第四位及第六位,第一位、第四位及第七 2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位、第一位、第四位及第八位,第一位、第五位及第六位, 第一位、第五位及第七位,第一位、第五位及第八位,第 一位、第六位及第七位,第一位、第五位及第八位,第三 位、第四位及第五位,第三位、第四位及第六位,第三位、 第四位及第七位,第三位、第四位及第.八位,第三位、第 五位及第六位,第三位、第五位及第七位,第三位、第五 位及第八位,第三位、第六位及第七位,第三位、第六位 及第八位,第四位、第七位及第八位,第四位、第五位及 第六位,第四位、第五位及第七位,第四位、第五位及第 八位,第四位、第六位及第七位,第四位、第六位及第八 位,第四位、第七位及第八位,第五位、第六位及第七位, 第五位、第六位及第八位,第五位、第七位及第八位,及 第六位、第七位及第八位之三(三氟甲基)-2-萘基,三個氟 原子爲結合至第一位、第三位及第四位,第一位、第三位 及第五位,第一位、第三位及第六位,第一位、第三位及 第七位,第一位、第三位及第八位,第一位、第四位及第 五位,第一位、第四位及第六位,第一位、第四位及第七 位,第一位、第四位及第八位,第一位、第五位及第六位, 第一位、第五位及第七位,第一位、第五位及第八位,第 一位、第六位及第七位,第一位、第五位及第八位、第三 位、第四位及第五位,第三位、第四位及第六位,第三位、 第四位及第七位,第三位、第四位及第八位,第三位、第 五位及第六位,第三位、第五位及第七位,第三位、第五 位及第八位,第三位、第六位及第七位,第三位、第六位 2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及第八位,第四位、第七位及第八位,第四位、第五位及 第六位,第四位、第五位及第七位,第四位、第五位及第 八位,第四位、第六位及第七位,第四位、第六位及第八 位,第四位、第七位及第八位,第五位、第六位及第七位, 第五位、第六位及第八位,第五位、第七位及第八位,及 第六位、第七位及第八位之三氟-2-萘基,及1,3,4,5,6,7,8-七氟-2-萘基。 式(3)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爲-NVR2爲電子 供給性基,-Ar爲電子吸引性基,故鄰接此Ar-的-CH-中之 Η爲6 +,經由與此CH鄰接之苯環中之與C的鍵結爲雙鍵 性,則可發揮過剩超共軛效果,且其結果爲尼羅紅骨架中 之7Γ電子雲爲寬廣,故可推測經由些微的能量即可輕易發 光出紅色發光。本發明之新穎的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爲以RLN_R2所謂之電子供給性基對尼羅紅骨架中的7Γ電 子雲供給電子,且經由芳香族系電子吸引性基Ar吸引電子 之構造爲其特徵。此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因爲具有安 定的尼羅紅骨架構造,故呈化學性安定,即使於嚴格使用 條件下,亦可發揮未惡化的特異性。 式(3)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可如下處理製造。 即,令式(2)所示之尼羅紅系化合物與式(8)所示之電子吸 引性芳香族系乙腈反應。 NC-CH2-Ar 式(8) 前述式(3)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與前述電子 吸引性芳香族系乙腈,於溶劑中加熱則可輕易反應。該溶 2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劑可使用醋酸酐、醋酸、碳數爲5個以下之酸酐、苯及甲 苯等之芳香族系溶劑、二1¾烷等。反應溫度通常爲1 〇〇〜 2 5 0 °C、較佳爲1 0 0〜1 7 0 °C。反應終了後,根據常法進行 精製操作及分離操作,則可取得目的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 化合物。 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爲單僅將尼羅紅系化 合物與前述電子吸引性芳香族系乙腈予以加熱,則可輕易 製造。此類簡便的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製造方法爲 工業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爲以式(9)表示。
但,式中,R1爲與前述同樣之意義。 本發明之其他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爲以下述式(i 〇) 表示。
但,式中,R1、R2、R3、R4、及R5爲表示與前述同樣之 意義。 2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前述式(9)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可如下處理 製造。 首先,根據以下之反應式(a),令4-亞硝基苯酚與分子內 之氮原子結合取代基R 1 (但,R 1爲表示與前述同樣之意義) 之咔唑類反應,合成式(a)所示之產物。
I R1
以此反應式(a)所示之反應爲將反應原料例如於溶劑之 硫酸中,以溫度-7 0〜-4 0 °C —邊冷卻,一邊攪拌1〜1 〇小 時左右之時間則可進行。 其次,如下列反應式(b)所示般’令前述反應所得之產物 (a)與硫,於鄰-二氯苯等之極性芳香族化合物溶劑中反 應,則可製造前述式(a)所示之本發明的尼羅紅系紅色發光 化合物(b)。還有,前述極性芳香族化合物溶劑爲具有極性 的芳香族化合物,爲指不妨礙本發明反應進行的溶劑。
• (b) 2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〇14〇2 1247790 此反應式(b)所示之反應條件可列舉於100〜250 °C加熱 30分鐘〜5小時時間的加熱。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前述式(1〇)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 光化合物可如下處理製造。 首先,根據以下之反應式(c)式,令分子內之氮原子結合 取代基R1及R2(但,R1及R2爲表示與前述同樣之意義)之 4-亞硝基苯胺類(於表示4-亞硝基苯胺類之式中,省略R3、 R4、及R5之取代基,但其並不意指排除不具有R3、R4、及 R5取代基的4-亞硝基苯胺類)與1-萘酚反應,則可合成式 (c)所示的產物。
此反應式(c)所示之反應爲例如於鹼性之水性溶劑例如 水中,一邊冷卻一邊將反應原料混合,其次於〇〜1〇〇°C攪 拌1〜1 0小時左右之時間,則可進行。 其次,如下列反應式(d)所示般,令前述反應所得之產物 (a)與硫,於鄰-二氯苯等之極性芳香族化合物溶劑中反 應,則可製造前述式(1 0)所示之本發明的尼羅紅系紅色發 光化合物(d)。
• . (d)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此反應式(d)所示之反應條件可列舉於100〜250 °C加熱 3 0分鐘〜5小時之時間。 具有前述式(1 〇)所示構造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可用於做爲具有式(11)所示構造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 物的原料或前質。
前述式(11)中,R1、R2、R3、R4、R5及Ar爲具有與前述 同樣之意義。 式(11)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爲- NVR2爲電子 供給性基,經由骨架中結合之氮原子與羰基形成醌型構 造,則可於羰基側產生7Γ電子的偏斜,且結合氟原子的Ar 爲變成強力的電子吸引性基,使得結合至Ar的-CH-的氫變 成(5 +,其結果經由結合至Ar之CH與鄰接芳香環之單鍵 爲過剩共軛效果造成帶有雙鍵結性,且喹啉酮骨架上之7Γ 電子爲亦偏向至Ar側。經由此類電子的偏向,則可經由些 微的能量而輕易發光出紅色發光。本發明之新穎的尼羅紅 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爲以R^N-R2所謂的電子供給性基對尼 羅紅骨架之7Γ電子雲供給電子,並經由芳香族系電子吸引 性基Ar吸引電子之構造爲其特徵。此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 2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〇4/921014〇2 1247790 合物爲具有化學性安定的尼羅紅骨架,故即使於嚴苛使用 條件下,亦可發揮未惡化的特異性。 式(π)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爲如下處理製 造。 即’令式(ίο)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與 NC-CH2-Ar(但,Ar爲表示與前述同樣之意義)所示之電子吸 引性芳香族系乙腈反應。 前述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與前述電子吸引性芳香族 系乙腈,於溶劑中加熱則可輕易反應。該溶劑可使用醋酸 酐、醋酸、碳數爲5個以下之酸酐、苯及甲苯等之芳香族 系溶劑、二烷等。反應溫度通常爲1〇〇〜25 0 °C、較佳爲 100〜17(TC。反應終了後,根據常法進行精製操作及分離 操作,則可取得目的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爲單僅將尼羅紅系化 合物與前述電子吸引性芳香族系乙腈予以加熱,則可輕易 製造。此類簡便的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製造方法爲 工業的製造方法。 還有,式(9)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可用於做 爲具有下式(3a)所示構造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原 料或前質。式(3 a)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爲經由 令前述式(9)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與 NC-CH2-Ar(但,Ar爲表示與前述同樣之意義)所示之電子 吸引性芳香族系乙腈反應,則可與式(10)所示之尼羅紅系 紅色發光化合物同樣輕易製造° 3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Μ/921014〇2 1247790
a 3 fv 以下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發光元件。 圖1爲示出亦爲一層型有機EL元件之發光元件的斷面 構造說明圖,如圖1所示般,此發光元件A爲於形成透明 電極2之基板1上,將含有發光材料之發光層3及電極層 4以此順序疊層。 圖1所示之發光元件,若於其發光層3中以良好平衡含 有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藍色發光化合物、及綠色發 光化合物,且若於透明電極2及電極層4通入電流,則發 出白光。爲了發出白光而於此發光層3中所含有之本發明 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藍色發光化合物、及綠色發 光化合物的全含量及各含量比爲根據各發光化合物的種類 而不同,具體而言可根據各發光化合物的種類而決定。又, 若企圖令此發光元件發光出紅色,則令此發光層3中含有 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即可。又,若企圖以此 發光元件發光出白色及紅色以外之任意顏色的光線,則令 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藍色發光化合物、及 綠色發光化合物之全含量及各含量比適當變更即可。例 如,令本發明之發光元件發出白色,則發光層中之尼羅紅 3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與藍色發光化合物與綠色發光化合物的 配合比例通常以重量比爲5〜20〇:10〜1〇〇:5〇〜2〇〇〇〇,較 佳爲 10 〜100: 50 〜500: 100 〜1000 〇 前述藍色發光化合物可列舉二苯基乙烯基聯苯系藍色發 光化合物、芪系藍色發光化合物等。較佳的二苯基乙烯基 聯苯系藍色發光化合物可列舉式(16)所示之DPVBi等。
前述綠色發光化合物可列舉香豆素系綠色發光化合物、 吲哚並苯酚系綠色發光化合物及靛藍系綠色發光化合物, 且以式(17)所示之香豆素系綠色發光化合物爲適當。
發光爲若於前述透明電極2與前述電極層4之間外加電 場,則由電極層4側注入電子,且由透明電極2注入空穴, 並且電子爲與發光層3中之空穴再結合,且能量等級爲由 傳導帶返回價電子帶時將能量以光型式放出的現象。 圖1所示之發光元件A若其全體形狀爲大面積的平面形 狀,例如裝配於壁面、或天井,則可作成大面積壁面白色 32 M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發光元件、及大面積天井面白色發光元件等之面狀發光照 明裝置。即,此發光元件可利用做爲取代先前螢光燈般之 線光源或電燈泡般之點光源的面光源。特別,將居住用之 室內、辦公室之室內、車輛室內等之壁面、天井面、或床 面,使用本發明之發光元件則可以面光源型式發光或照 明。更且,此發光元件A可使用於電腦之顯示畫面,行動 電話之顯示畫面,提款機之數字顯示畫面等的背光。此外, 此發光元件A可使用做爲直接照明、間接照明等各式各樣 之光源,又,亦可使用做爲可於夜間發光之辨視性良好的 廣告裝置、道路標幟裝置、及發光揭示板、以及汽車等車 輛中的刹車燈等之光源。並且,此發光元件A爲於發光層 中具有特定化學構造的紅色發光化合物,故發光壽命長。 因此,經由此發光元件A則可作成發光爲長壽命的光源。 如上述所理解般,令發光元件A中之發光層,含有本發 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且不含有藍色發光化合物 及綠色發光化合物時,此發光元件A爲發出鮮明的紅色。 又,此發光元件A可將形成筒狀之基板1、與此基板1 之內面側將透明電極2、發光層3及電極層4以此順序疊 層作成管狀發光體。此發光元件A因未使用水銀,故可做 爲取代先前使用水銀之螢光燈且對環境優良的光源。 基板1只要可於其表面形成透明電極2,則可採用公知 的基板。此基板1可列舉例如玻璃基板、塑膠片、陶瓷、 於表面形成絕緣塗料層等之將表面予以絕緣性加工所構成 的金屬板等。 3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此基板1爲不透明時,於發光層含有藍色發光化合物、 綠色發光化合物及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發 光元件,爲於基板1之反側可照射白色光的單面照明裝 置。又’此基板1爲透明時,爲由發光元件之基板1側及 其反側之面,可照射白色光的兩面照明裝置。 前述透明電極2只要爲功函數大且透明,經由外加電壓 則可作用爲陽極並且可對前述發光層3注入空穴的各種材 料均可採用。具體而言,透明電極2可由ITO、In203、Sn〇2、 ZnO、CdO等、及彼等化合物之無機透明導電材料、及聚 苯胺等之導電性高分子材料等予以形成。 此透明電極2爲於前述基板1上,經由化學氣相成長法、 噴霧裂解法、真空澱積法、電子束澱積法、濺鍍法、離子 束濺鍍法、離子電鍍法、離子輔助澱積法、其他方法則可 形成。 還有,基板爲以不透明構材形成時,於基板上所形成的 電極並不必要爲透明電極。 發光層3於發出紅色時,爲含有本發明的尼羅紅系紅色 發光化合物,又,於發出白色時,爲含有藍色發光化合物、 綠色發光化合物及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 層。本發光層3爲令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或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綠色發光化合物及本發明之 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於高分子中分散所形成的高分子 膜,又,令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或藍色發 光化合物、綠色發光化合物及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 3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化合物於前述透明電極2上澱積所形成的澱積膜。 前述高分子膜中的高分子可列舉聚乙烯基咔唑、聚(3_ 伸烷基噻吩)、含芳基胺之聚醯亞胺、聚芴、聚伸苯基伸乙 烯、聚-甲基苯乙烯、乙烯基咔唑/ 甲基苯乙烯共聚 物等。其中較佳者爲聚乙烯基咔唑。 前述高分子膜中之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 含量、或藍色發光化合物、綠色發光化合物及本發明之尼 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總含量通常爲〇 · 〇 1〜2重量%, 較佳爲0.05〜0.5重量°/〇。 前述高分子膜之厚度通常爲30〜5 00nm、較佳爲100〜 300nm。高分子膜之厚度若過薄,則發光光量不足,高分 子膜之厚度若過大,則驅動電壓變成過高,故爲不佳,又, 缺乏作成面狀體、管狀體、彎曲體、環狀體時的柔軟性。 前述高分子膜可經由使用令前述高分子與本發明之尼羅 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或藍色發光化合物、綠色發光化合 物及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於適當溶劑溶解所 成之溶液,根據塗佈法例如旋轉澆鑄法、塗層法、及浸漬 法等則可形成。 前述發光層3爲澱積膜時,此澱積膜之厚度爲根據發光 層之層構成而不同,但一般爲0.1〜100nm。澱積膜之厚度 過小時、或過大時,產生與前述同樣的問題。 前述電極層 4爲採用功函數小的物質,例如,可以 MgAg、氧化鋁合金、金屬鈣等之金屬單體或金屬合金予以 形成。適當的電極層4爲鋁與少量鋰的合金電極。此電極 3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層4爲例如於基板1上所形成之包含前述發光層3的表 面,經由澱積技術則可輕易形成。 採用塗佈法及澱積法任一種形成發光層,亦可於電極層 與發光層之間,中介裝配緩衝層爲佳。 可形成前述緩衝層的材料可列舉例如氟化鋰等之鹼金屬 化合物、氟化鎂等之鹼土金屬化合物、氧化鋁等之氧化物、 4,4’-雙咔唑聯苯(Cz-TPD)。又,例如於ITO等之陽極與有 機層之間形成緩衝層的材料可列舉例如m-MTDATA (4,4’,4”-三(3-甲基苯基苯胺基)三苯胺)、酞菁、聚苯胺、 聚噻吩衍生物、無機氧化物例如氧化鉬、氧化釕、氧化釩、 氟化鋰。此些緩衝層爲經由適切選擇其材料,則可令發光 元件之有機EL元件的驅動電壓降低,並且可改善發光的 量子效率,可達成提高發光亮度。 其次以圖示出本發明發光元件的第二例。圖2爲示出發 光元件之多層型有機EL元件的剖面說明圖。 如圖2所示般,此發光元件B爲於基板1之表面,將透 明電極2、空穴輸送層5、發光層3a、3b、電子輸送層6 及電極層4以此順序疊層而成。 關於基板1、透明電極2、及電極層4爲與圖1所示之發 光元件A相同。 圖2所示之發光元件B中的發光層爲由發光層3a及發 光層3b所構成,發光層3 a爲將發光化合物予以澱積而成 的澱積膜。發光層3b爲DPVBi層。此DPVBi層爲具有基 質材料機能之層。 3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前述空穴輸送層5中所含之空穴輸送物質可列舉三苯胺 系化合物,例如N,N,-二苯基-N,N,-二(間-甲苯基)-(TPD)、及a -NPD等之腙系化合物、芪系化合物、雜環系 化合物、7Γ電子系星形爆發空穴輸送物質等。 前述電子輸送層6中所含之電子輸送物質爲前述之電子 輸送性物質,可列舉例如2-(4-第三丁基苯基)-5-(4-聯苯 基)-1,3,4-,二唑等之f二唑衍生物及2,5 -雙(1-萘 基)-l,3,4-tg二唑、及2,5 -雙(5、第三丁基- 2,-苯並pf唑基) 噻吩等。又。電子輸送性物質例如可適當使用8-羥基喹啉 鋁錯合物(Alq3)、苯並羥基喹啉鈹錯合物(Bebq2)等之金屬 錯合物系材料。 圖2中之發光元件B中,電子輸送層6爲含有Alq3。 各層之厚度爲與先前公知之多層型有機EL元件相同。 圖2所示之發光元件B爲與圖1所示之發光元件A同樣 地作用,並且發光。因此,圖2所示之發光元件B爲具有 與圖1所示之發光元件A同樣之用途。 圖3中示出本發明之發光元件的第三例。圖3爲示出多 層型有機EL元件之發光元件的剖面說明圖。 圖3所示之發光元件 <:爲於基板1之表面’將透明電極 2、空穴輸送層5、發光層3、電子輸送層8及電極層4以 此順序疊層而成。 此圖3所示之發光元件C爲與前述發光元件B相同。 圖4中示出發光元件之其他例。此圖4所示之發光元件 D爲將基板1、電極2、空穴輸送層5、發光層3及電極層 3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4以此順序疊層而成。 前述圖1〜4所示之發光元件以外,可列舉於基板上所形 成之透明電極陽極與電極層陰極之間,將含有空穴輸送性 物質之空穴輸送層、與含有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 合物之電子輸送性發光層予以疊層而成的二層型有機低分 子發光元件(例如,於陽極與陰極之間,將空穴輸送層、和 含有做爲客用色素之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及 主用色素的發光層予以疊層而成的二層型色素摻混型發光 元件)、於陽極與陰極之間,將含有空穴輸送性物質之空穴 輸送層、與本發明之紅色發光化合物和電子輸送性物質共 同澱積形成電子輸送性發光層予以疊層而成的二層型有機 發光元件(例如,於陽極與陰極之間,將空穴輸送層、和含 有做爲客用色素之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及基 質色素的電子輸送性發光層予以疊層而成的二層型色素摻 混型有機發光元件)、於陽極與陰極之間,將空穴輸送層、 含有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發光層及電子輸 送層予以疊層而成的三層型有機發光元件。 此發光元件中的電子輸送性發光層於通常之情況,若以 50〜80%之聚乙烯基咔唑(PVK)、和電子輸送性發光劑5〜 40%、和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0.01〜20% (重 量)形成,則以高亮度引起紅色發光。 又,於前述發光層中,含有紅螢烯做爲增感劑者爲佳, 特別以含有紅螢烯和Alq3者爲佳。 利用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紅色發光元 3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件、或利用藍色發光化合物、綠色發光化合物及本發明之 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白色發光元件可例如使用做爲 一般的直流驅動型有機EL元件,又,亦可使用做爲脈衝 驅動型之有機EL元件及交流驅動型之有機EL元件。 (實施例) (實施例1) <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合成> 於5 0 0毫升之茄型燒瓶中,放入尼羅紅5 · 0克(1 5.7毫莫 耳)、溴基丙二酸二乙酯5.63克(23.6毫莫耳)及醋酸酐250 毫升。將此茄型燒瓶內之溶液,以矽油浴於1 3 5 °C中加熱, 且歷2.5小時反應。使用蒸發器將醋酸酐蒸除。將所得之 固體裝塡至充塡矽膠的柱中,並以苯做爲展開液進行精 製,取得濃綠固體200毫克。此濃綠固體之熔點爲204〜 205 °C。此濃綠固體之IR圖表示於圖5,NMR圖表示於圖 6。此濃綠固體之元素分析結果示於下。 計算値 C:60.47 H :4.31 N:7.05 0:8.05 Br :20.1 1 測定値 C:59.19 Η:4·24 N:6.43 0:8.36 Br:21 .61 由此些數據,鑑定此濃綠固體爲具有下式(18)所示構造 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 * * (18) 3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將式(18)所示之前述濃綠固體以10毫克/升之濃度溶於 苯中,調製試料液。將此試料液裝塡至島津製作所製之 F-4 5 00型分光螢光光度計中,並以下列條件測定螢光光 譜。所得之螢光光譜示於圖7。
測定條件 測定型式 波長掃描 激發波長 3 6 5 n m 螢光開始波長 400nm 螢光終了波長 700nm 掃描速度 1200nm/分 激發側狹縫 5.0 n m 螢光側狹縫 5 . Onm 小型光電動機車電壓 700 V 如圖7所判知般,此實施例所得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 合物爲於5 5 0〜700nm察見螢光發光。 <具有旋塗之發光層塗膜的發光元件> 於5毫升之燒瓶中,秤量聚乙烯基咔唑70毫克、2,5-雙(1-萘基)-1,3,4-嗎二唑(BND)30毫克、及前述實施例1 所得之式(1 8)所示的濃綠固體0.15毫克,並加入二氯乙烷 5毫升,調製含有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此含有紅色發 光化合物之溶液爲以超音波洗淨器(S Enudy(股)製、US-2) 照射20分鐘超音波,作成充分均勻的溶液。將ITO基板(50 x50mm、ITO透明電極之厚度200/zm、三容真空工業(股) 製)以丙酮超音波洗淨1〇分鐘後,以2-丙醇超音波洗淨10 4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〇4/921〇Μ〇2 1247790 分鐘,並吹以氮氣乾燥。其後,以前述之Photo-Face-Processor(波長2 5 4nm)照射5分鐘UV將其洗淨。使用旋 塗器(Micas a(股)製、1H-D 7)對洗淨乾燥終了之IT0基板, 滴下所調製之前述含有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且以迴轉 數l,5 00i*pm、迴轉時間3秒鐘予以旋塗製膜成乾燥厚度爲 1 0 0 // m。將製膜之基板於5 0 °C之恆溫槽中乾燥3 0分鐘 後,以真空澱積裝置(大亞真空技硏(股)製、VDS-M2-46型) 將鋁合金(A〗:Li = 99:l重量比、高純度化學硏究所(股)製) 電極以4 X 1 (T6Torr澱積成約150nm之厚度,’製作圖1所 示構造之紅色發光元件。 此紅色發光元件爲以TOPCON(股)製之BM-7 Fast慢慢 提高電壓,測定亮度及色度。其結果取得電壓20V及電流 10.65mA之亮度爲1 095.00Cd/m2、CIE色度之X座標(以下 稱爲色度X)爲0.6642及E色度之Y座標(以下稱爲色度 Y)爲0.3 2 70之結果。 <具有澱積之發光層的發光元件> 將IT0基板(50x50mm、三容真空工業(股)製)以丙酮超 音波洗淨10分鐘後,以2-丙醇超音波洗淨10分鐘,並吹 以氮氣乾燥。其後,以Photo-Face-Processor(Sen特殊光 源(股)製、波長254nm)照射5分鐘UV,進行ITO基板的 洗淨。 將洗淨的IT0基板安裝至真空澱積裝置(大亞真空技硏 (股)、UDS-M2-46型),並於4xl(T6Torr以下之減壓下, 將TPD層4 5nm、前述式(18)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41 1247790 物於Alq3中摻混2%所構成之層40nm,以此順序疊層構成 發光層,最後將鋁合金製電極(Al:Li = 99:l重量比、高純度 化學硏究所(股)製)以15 Onm之厚度澱積,製造圖1所示之 層合構造的紅色發光元件。 對於此紅色發光元件,以 TOPCON(股)製之BM-7 Fast 慢慢提高電壓,測定亮度及色度。其結果取得電壓1 6 V及 電流38.81mA之亮度爲84.3 8 Cd/m2、色度X爲0.6717及 色度Y爲0.3 2 8 3之結果。 (實施例2) <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合成〉 於500毫升之茄型燒瓶中,放入尼羅紅1.27(4.0毫莫 耳)、N-氯基琥珀醯亞胺0.53克(4 ·0毫莫耳)及四氯化碳200 毫升。將此茄型燒瓶內之溶液,以矽油浴於1 1 0 °C中加熱, 且歷2小時反應,使用蒸發器將四氯化碳蒸除。將所得之 固體溶於氯仿700毫升中,並將所得之氯仿溶液以離子交 換水洗淨2回,並以無水硫酸鈉脫水。將此脫水溶液以蒸 發器予以濃縮,且將所得之固體裝塡至充塡矽膠的柱中, 並以苯做爲展開液進行精製,取得黑色固體830毫克。此 黑色固體之熔點爲220〜222 °C。此黑色固體之IR圖表示 於圖8,NMR圖表示於圖9。此濃綠固體之元素分析結果 示於下。 計算値 C:6 8.0 8 H:4.86 N:7.94 0:9.07 Cl: 1 0.05 測定値 C:67.79 H:5.01 N:7.84 0:8.89 Cl: 1 0.3 1 由此些數據,鑑定此濃綠固體爲具有下式(19)所示構造 4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 . (19) 1247790 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將式(19)所示之前述濃綠固體以1〇毫克/升之濃度溶於 苯中,調製試料液。將此試料液同前述實施例1測定螢光 光譜,且所得之光譜示於圖10。 測定條件 測定型式 波長掃描 激發波長 365nm 螢光開始波長 400nm 螢光終了波長 8 00nm 掃描速度 1200nm/分 激發側狹縫 5.0nm 螢光側狹縫 5.0 n m
小型光電動機車電壓 700V 如圖1 0所判知般,此實施例所得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 合物爲於550〜700nm察見螢光發光。 <具有旋塗之發光層塗膜的發光元件〉 於5毫升之燒瓶中,秤量聚乙烯基咔唑70毫克、2,5_ 雙(1-萘基)-l,3,4-pf二唑(BND)30毫克、及前述式(18)所示 的濃綠固體0.3毫克,並加入二氯乙烷5毫升,調製含有 4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此含有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爲 以超音波洗淨器s Enudy(股)製、US-2)照射20分鐘超音 波,作成充分均勻的溶液。將ITO基板(5 0 x 5 0mm、ITO 透明電極之厚度200/zm、三容真空工業(股)製)以丙酮超 音波洗淨10分鐘後,以2-丙醇超音波洗淨10分鐘,並吹 以氮氣乾燥。其後,以前述之Photo-Face-Processor(波長 2 5 411111)照射5分鐘1^將其洗淨。使用旋塗器(1^(^^(股) 製、1H-D7)對洗淨乾燥終了之IT0基板,滴下所調製之前 述含有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且以迴轉數l,500i*Pm、迴 轉時間3秒鐘予以旋塗製膜成乾燥厚度爲1 00 β m。將製膜 之基板於5 0 °C之恆溫槽中乾燥3 0分鐘後,以真空澱積裝 置(大亞真空技硏(股)製、VDS-M2-46型)將鋁合金 (Al:Li = 99:l重量比、高純度化學硏究所(股)製)電極以4 X 1(Τ6Τ〇ΓΓ澱積成約150nm之厚度,製作圖1所示構造之紅 色發光元件。 此紅色發光元件爲以TOPCON(股)製之BM-7 Fast慢慢 提高電壓,測定亮度及色度。其結果取得電壓20V及電流 10.06mA之亮度爲1215Cd/m2、色度X爲0.6229及色度Y 爲0.3599之結果。 <具有澱積之發光層的發光元件> 將IT0基板(5〇x50mm、三容真空工業(股)製)以丙酮超 音波洗淨10分鐘後,以2-丙醇超音波洗淨10分鐘,並吹 以氮氣乾燥。其後,以Photo-Face-Processor(Sen特殊光 源(股)製、波長2 5 4nm)照射5分鐘UV,進行IT0基板的 4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洗淨。 將洗淨的ITO基板安裝至真空澱積裝置(大亞真空技硏 (股)製、UDS-M2-46型),並於4xl(T6T〇rr以下之減壓下, 將TPD層45 nm、前述式(6)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 物於人193中摻混0.3%所構成之層4〇11111,以此順序疊層構 成發光層,最後將鋁合金製電極(Al:Li = 99:l重量比、高純 度化學硏究所(股)製)以150nm之厚度澱積,製造圖1所示 之層合構造的紅色發光元件。 對於此紅色發光元件,以 TOPCON(股)製之BM-7 Fast 慢慢提高電壓,測定亮度及色度。其結果取得電壓1 3 V及 電流3 8.5 3 mA之亮度爲361Cd/m2、色度X爲0.6489及色 度Y爲0.3 5 1 1之結果。 (實施例3) <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A之合成〉 於100毫升之茄型燒瓶中,放入尼羅紅0.50(1.57毫莫 耳)、3,5-雙(三氟甲基)苯基乙腈0.40克(1.57毫莫耳)及醋 酸酐2 5毫升。將此茄型燒瓶內之溶液,以矽油浴於1 3 5 °C 中加熱,且歷4小時反應。使用蒸發器將醋酸酐蒸除,且 溶於氯仿。將此氯仿溶液以5%氫氧化鈉水溶液及水之順序 洗淨,並加入硫酸鈉靜置3 0分鐘、脫水。將此溶液以蒸發 器予以濃縮,且將所得之固體以使用矽膠、苯之柱層析予 以精製,取得藍紫色固體30毫克。所合成化合物之產率爲 12%,熔點爲25 7〜260°C。此化合物之1H-NMR及IR光譜 如圖1 1及圖1 2所示。由此些結果鑑定所得之化合物爲式 4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20)所示之化合物。
(實施例4) <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B之合成> 於100毫升之茄型燒瓶中,放入尼羅紅〇· 5 〇(1 .57毫莫 耳)、2,3-二氟- 4-(三氟甲基)苯基乙腈0.35克(1.57毫莫耳) 及醋酸酐25毫升。將此茄型燒瓶內之溶液,以矽油浴於 1 3 5 °C中加熱,且歷3小時反應,使用蒸發器將醋酸酐蒸除, 且溶於氯仿。將此氯仿溶液以5 %氫氧化鈉水溶液及水之順 序洗淨,並加入硫酸鈉靜置3 0分鐘、脫水。將此溶液以蒸 發器予以濃縮,且將所得之固體以使用矽膠、苯之柱層析 予以精製,取得藍紫色固體10’毫克。所合成化合物之產率 爲6.4%,熔點爲172〜174 °C。此化合物之IR光譜如圖13 所示。由此些結果鑑定所得之化合物爲式(2 1)所示之化合 物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46 1247790
(實施例5 ) 於5毫升之燒瓶中,秤量聚乙烯基咔唑(以下稱爲PVK。 關東化學(股)製)70毫克、2,5-雙(1-萘基)-1,3,4印穿二唑(以 下稱爲BND。合成品)29毫克、及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 物A 1毫克,並加入二氯乙烷5毫升,調製含有紅色發光 化合物之溶液。此含有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爲以超音波 洗淨器((S Endiiy(股)製、US-2)照射20分鐘超音波,作成 充分均勻的溶液。將ITO基板(50x50mm、三容真空工業(股) 製)以丙酮超音波洗淨10分鐘後,以2-丙醇超音波洗淨10 分鐘,並吹以氮氣乾燥。其後,以 UV照射裝置(MD Exima(股)製、1H-D7)照射30秒鐘UV將其洗淨。使用旋 塗器(Micasa(股)製、1H-D7)對洗淨乾燥終了之ITO基板, 滴下所調製之前述含有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且以迴轉 數l,5 00rpm、迴轉時間3秒鐘予以旋塗製膜。將製膜之基 板於5 0 °C之恆溫槽中乾燥3 0分鐘後,以真空澱積裝置(大 亞真空技硏(股)製、VDS-M2-46型)將鋁合金(Al:Li = 99:l 4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重量比、高純度化學硏究所(股)製)電極以 4 x 1 (Γ6 To rr澱 積成約1,50〇Α之厚度,製作EL元件。 將此EL元件爲以TOPCON(股)製之Fast BM-7慢慢提高 電壓,測定亮度及色度。結果示於表2。 (實施例6) 於5毫升之燒瓶中,秤量PVK 68毫克、2-(4-第三丁基 苯基-5-(4-聯苯基)-l,3,4-pg二唑(以下稱爲 PBD)31.2毫 克、及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A 0.8毫克,並加入二氯 乙烷5毫升,調製含有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 對此含有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同前述實施例5 處理作成EL元件,並同前述實施例5測定亮度及色度。 結果示於表2。 (實施例7) 於5毫升之燒瓶中,秤量PVK 63.7毫克、2,5-雙(5、第 三丁基-2’-苯並卩笔唑基)噻吩(以下稱爲ΒΒΟΤ)35·5毫克、 及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A 0.8毫克,並加入二氯乙烷 5毫升,調製含有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使用 此含有尼羅河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並同前述實施例5處 理作成EL元件,並同前述實施例5測定亮度及色度。結 果不於表2。 (實施例8) 於5毫升之燒瓶中,秤量PVK64.0毫克、BBOT 35.6毫 克、及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A 0.4毫克,並加入二氯 乙烷5毫升,調製含有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 4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對此含有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同前述實施例5 處理作成EL元件,並同前述實施例5測定亮度及色度。 結果示於表2。 (比較例1 ) 於5毫升之燒瓶中,秤量PVK68.2毫克、PBD31.3毫克、 及尼羅紅0.5毫克,並加入二氯乙烷5毫升,調製含有尼 羅紅之溶液。對此含有尼羅紅之溶液同前述實施例5處理 作成EL元件,並同前述實施例5測定亮度及色度。結果 示於表2。 [表2] 配合量mg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實施例8 比較例1 PVK 70.0 68.0 63.7 64.0 68.2 BND 29.0 PBD 31.2 31.3 BBOT 35.5 35.6 色素A 1.0 0.8 0.8 0.4 尼羅紅 0.5 最高亮度cd/m2 2454.4 2215.0 2629.2 3475.6 2137.0 色度 X 0.6417 0.6307 0.6330 0.6278 0.5402 Y 0.3477 0.3535 0.3610 0.3648 0.4324 (實施例9 ) 於5毫升之燒瓶中,秤量聚乙烯基咔唑(以下稱爲PVK。 關東化學(股)製)70.1毫克、2,5-雙(1·萘基)-1,3,4-Ρ謂二唑 (以下稱爲BND。合成品)29.3毫克、及尼羅紅系紅色發光 化合物A 0.61毫克,並加入二氯乙烷5毫升,調製含有紅 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此含有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爲以 超音波洗淨器(S Enduy(股)製、US-2)照射20分鐘超音波, 作成充分均勻的溶液。將ITO基板(50x50mm、三容真空 工業(股)製)以丙酮超音波洗淨10分鐘後,以2-丙醇超音 49 3 Π/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波洗淨10分鐘,並吹以氮氣乾燥。其後,以uv照射裝E (MD Exima(股)製、1H-D7)照射30秒鐘UV將其洗淨。使 用旋塗器(Micasa(股)製、1H-D7)對洗淨乾燥終了之IT〇基 板,滴下所調製之前述含有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且以 迴轉數1,5 0 0 r p m、迴轉時間3秒鐘予以旋塗製膜。將製膜 之基板於5 0 °C之恆溫槽中乾燥3 0分鐘後,以真空澱積裝 置(大亞真空技硏(股)製、VDS-M2-46型)將鋁合金 (Al:Li = 99:l重量比、高純度化學硏究所(股)製)電極以4 χ l(T6T〇rr澱積成約1,50〇Α之厚度,製作EL元件。 將此EL元件爲以TOP CON(股)製之Fast BM-7慢慢提高 電壓,測定亮度及色度。結果示於表3。 (實施例10) 除了令5毫升之燒瓶中,放入PVK 70.1毫克、BND 29.3 毫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A 0 · 6 1毫克,並再加入二 氯乙烷令全量爲5毫升,調製含有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 物之溶液,以5毫升之燒瓶中,放入PVK 69.9毫克、BND 29.1毫克、紅螢烯0.4毫克及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A 〇·6毫克,並再加入二氯乙烷令全量爲5毫升,調製含有 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代替以外,同前述實施例 9處理製作EL元件。 同前述實施例9處理測定最高亮度及色度。結果示於表 3 〇 (實施例1 1) 除了使用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Β代替尼羅紅系紅色 5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發光化合物A以外,同前述實施例9處理製作E L元件。 對此EL元件同前述實施例9測定亮度及色度。其結果示 於表3。 (實施例12) 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C之合成 除了使用2,4-雙(三氟甲基)苯基乙腈〗.57毫莫耳代替 3,5-雙(三氟甲基)苯基乙腈1·57毫莫耳以外,同前述實施 例3處理合成式(2 2)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此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C之1H-NMR示於圖1 6。
··· (22) Et: -CH2CH3 cf3 除了使用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C代替尼羅紅系紅色 發光化合物A以外,同前述實施例9處理製作EL元件。 對此EL元件同前述實施例9測定亮度及色度。其結果示 於表3。 5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表3] 實施例9 實施例10 實施例11 實施例12 PVK 70.1 69.9 70.1 70.1 BND 29.3 29.1 29.3 29.3 重 紅螢烯 0.4 曰- 里 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A 0.6 0.6 / 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B 0.6 mg 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C 0.6 最? ί亮度cd/n^ 3006.0 2015.0 1349.0 2985.0 色 X 0.6248 0.6694 0.6294 0.6218 度 Y 0.3453 0.3152 0.3458 0.3636 (實施例13) 將同前述實施例9處理洗淨之ITO基板安裝至真空澱積 器,並於 lxlO_6T〇rr以下之減壓下將N,N’-二苯基-Ν,Ν· 二(間-甲苯基)-#(TPD)以60nm之厚度澱積,其次將三(8-羥基喹啉)鋁(Alq3)與秤量1.7重量%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 化合物A混合的混合物,於前述TPD澱積膜之表面以厚度 31nm般進行澱積,最後將鋁電極以I50nm之厚度澱積, 製作EL元件。 對此EL元件,同前述實施例9測定其最高亮度及色度。 結果示於表4。 (實施例14) 除了令TPD膜厚爲60nm、於Alq3中將尼羅紅系紅色發 光化合物A以1.6重量%之比例混合所得之混合物以40nm 之厚度澱積以外,同前述實施例1 3實施製作EL元件。 結果示於表4。 5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表4] 實施例13 實施例14 膜厚 nm TPD 60 60 Alq3+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A 31 40 配合 比 Alq3 98.3 98.4 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A 1.7 1.6 最局亮度cd/m2 4623 11990 色度 X 0.6536 0.6497 Y 0.3184 0.3276 (實施例15) 於5毫升之燒瓶中,秤量聚(N-乙烯基咔唑)(以下,稱爲 PVK。關東化學(股)製)70.0毫克、2,5-雙(1-萘基)-ΐ,3,4·Ρ爾 二唑(以下,稱爲BND。LACASTER製)14.85毫克、尼羅 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A 0.05毫克、具有前述式(17)所示式 之綠色發光色素(色素B)0.10毫克、具有前述式(16)所示 構造之藍色發光色素(DPVBi)15.0毫克,並加入二氯乙烷5 毫升調製溶液。溶液爲以S Enudy(股)製之超音波洗淨器 US-2進行20分鐘超音波,令其充分溶解。 將ITO基板,以丙酮超音波洗淨10分鐘後,以IPA超 音波洗淨10分鐘,且吹以氮氣令其乾燥。乾燥後,以Sen 特殊光源(股)製之 Photo-Surface-Processor PL 16-110 進 行UV洗淨5分鐘。將洗淨乾燥終了之ITO基板安裝至 Micasa(股)製之旋塗器1H-D7,並將調製之溶液滴下進行 製膜。製膜終了的基板爲於5 0 °C之恒溫槽中乾燥3 0分鐘 後,以大亞真空技硏(股)製之高真空澱積裝置VDS-M2-46 型令鋁電極(Al:Li = 99: 1 wt%高純度化學硏究所(股)製)於 l(T6Torr以下澱積約150nm,製作EL元件。 所製作之EL元件,以T0PC0N(股)製FastBM-7測定光 5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M/921014〇2 1247790 學特性。結果示於表5。如表5所示般,若將本發明之尼 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與綠色發光色素與藍色發光色素予 以組合,則可完成能發出白色光的EL元件。 (實施例16) 於5毫升之燒瓶中,秤量PVK 70.1毫克、BND 14.85毫 克、前述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A 0.04毫克、與前述實 施例1 5所使用者相同種類的綠色發光色素〇 · 1 〇毫克、及 與前述實施例1 5所使用者相同種類的藍色發光色素1 5.0 毫克,並加入二氯乙烷調製成5毫升之溶液。以下同實施 例1 5處理製作EL元件,並且測定光學特性。結果示於表 5。如表5所示般,若將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與綠色發光色素與藍色發光色素予以組合,則可完成能發 出白色光的EL元件。 (實施例17) 於5毫升之燒瓶中,秤量PVK 70.0毫克、BND 20.0毫 克、前述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A 0.02毫克、與前述實 施例15所使用者相同種類的綠色發光色素〇·〇3毫克、及 與前述實施例15所使用者相同種類的藍色發光色素9.95 毫克,並加入二氯乙烷調製成5毫升之溶液。以下同實施 例3處理製作EL元件,並且測定光學特性。結果示於表5。 如表5所示般,若將本發明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與 綠色發光色素與藍色發光色素予以組合,則可完成能發出 白色光的EL元件。還有,表5註之「色素A」爲表示尼 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A,「色素B」爲表示尼羅紅系紅色 5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發光化合物B。 [表5] 實施例1 5 實施例1 6 實施例1 7 PVK 70.0 70.1 70.0 BND 14.85 14.85 20.0 色素A 0.05 0.04 0.02 色素B 0.10 0.10 0.03 DPVBi 15.0 15.0 9.95 最高亮度cd/m2 4867.0 3631.0 2819.0 色度 X 0.3 78 8 0.3616 0.3101 Y 0.3547 0.3399 0.3035 (實施例18) 於100毫升之茄型燒瓶中,放入尼羅紅0.92克(2.89毫 莫耳)、式(23)所示之氟系苯基乙腈(1) 1.0克(4.33毫莫 耳)、及醋酸酐5 0毫升。將此溶液以矽油浴於1 3 5 °C中加 熱,且反應1小時。使用蒸發器將醋酸酐蒸除,且將殘渣 溶於氯仿。將此氯仿溶液以5%氫氧化鈉水溶液及水之順序 洗淨,並加入硫酸鈉靜置3 0分鐘、脫水。將此溶液以蒸發 器予以濃縮,且將所得之固體以使用矽膠、苯之柱層析予 以精製,取得藍紫色固體4〇毫克。此藍紫色固體之熔點爲 23 5〜240 °C。此藍紫色固體的NMR爲示於圖14。由此些 結果,鑑定此藍紫色固體爲具有式(2 4)所示構造之尼羅紅 系紅色發光化合物D。<
——(23) 5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 · · (24) (實施例19) 於100毫升之茄型燒瓶中,放入尼羅紅0.92克(2.89毫 莫耳)、式(25)所示之氟系苯基乙腈(2) 1·0克(4·33毫莫 耳)、及醋酸酐5 0毫升。將此溶液以矽油浴於1 3 5 °C中加 熱,且反應1.5小時。使用蒸發器將醋酸酐蒸除,且將殘 渣溶於氯仿。將此氯仿溶液以5 %氫氧化鈉水溶液及水之順 序洗淨,並加入硫酸鈉靜置3 0分鐘、脫水。將此溶液以蒸 發器予以濃縮,且將所得之固體以使用矽膠、苯之柱層析 予以精製,取得藍紫色固體50毫克。此藍紫色固體之熔點 爲250〜252 °C。此藍紫色固體的NMR爲示於圖15。由此 些結果,鑑定此藍紫色固體爲具有式(2 6)所示構造之尼羅 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E。 5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 · (25)1247790
CH2CN \ CF2 o •CF: 2
<利用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D之有機EL元件> 於5毫升之燒瓶中,秤量聚乙烯基咔唑(以下稱爲PVK。 關東化學(股)製)70.0毫克、BND 29.7毫克、及前述式(24) 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D 0.3毫克,且加入二氯 乙烷調製成5毫升之含有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溶 液。使用此含有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並同前 述實施例9處理,製作E L元件。
對此EL元件,以TOPCON(股)製之Fast ΒΜ·7慢慢提高 電壓,測定最高亮度及色度。電壓17V及電流9.07mA之 亮度爲1575 cd/m2及CIE色度之X座標爲0.6552、電壓 18V及電流11.84mA之亮度爲1815 cd/m2及CIE色度之X 5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座標爲0.6563、電壓19V及電流13.98mA之亮度爲1702 cd/m2及CIE色度之X座標爲0.6559、電壓20V及電流 16.84mA之亮度爲1 5 0 5 cd/m2及CIE色度是X座標爲 0.6517。 <利用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E的有機EL元件> 將同前述實施例9處理洗淨之ITO基板安裝至真空澱積 器,並於lxl(T6T〇rr以下之減壓下將N,N’-二苯基-N,N-二(間-甲苯基)-朗<(TPD)以60nm之厚度澱積,其次將三(8-羥基喹啉)鋁(Alq3)與秤量2重量%之具有式(18)所示構造 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E混合的混合物,於前述TPD 澱積膜之表面以厚度31 nm般進行澱積,最後將鋁電極以 150nm之厚度澱積,製作EL元件。 對此EL元件,同前述實施例9測定其亮度及色度。電 壓27V及電流15.37mA之亮度爲3 660 cd/m2及CIE色度 之X座標爲0.6266。 (實施例20)
於100毫升之茄型燒瓶中,放入尼羅紅0.92克(2.89毫 莫耳)、式(27)所示之氟系苯基乙腈(3) 1.0克(4.33毫莫 耳)、及醋酸酐6 0毫升。將此溶液以矽油浴於1 3 5 t中加 熱,且反應3 · 5小時。使用蒸發器將醋酸酐蒸除,且將殘 渣溶於氯仿。將此氯仿溶液以5 %氫氧化鈉水溶液及水之順 序洗淨,並加入硫酸鈉靜置3 0分鐘、脫水。將此溶液以蒸 發器予以濃縮,且將所得之固體以使用矽膠、苯之柱層析 予以精製,取得藍紫色固體10毫克。此藍紫色固體的NMR 5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式(28) 爲示於圖17。由此些結果,鑑定此藍紫色固體爲具有 所示構造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F。
—· (28)
(實施例2 1 ) 於100毫升之茄型燒瓶中,放入尼羅紅1.04克(3 莫耳)、3·氟基-4-(三氟甲基)苯基乙腈1·〇克(4.92 耳)、及醋酸酐5 0毫升。將此溶液以矽油浴於1 3 5 °( 熱,且反應2.5小時。使用蒸發器將醋酸酐蒸除,ί 渣溶於氯仿。將此氯仿溶液以5 %氫氧化鈉水溶液及7」 序洗淨,並加入硫酸鈉靜置3 0分鐘、脫水。將此溶许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28毫 毫莫 中加 將殘 之順 以蒸 59 1247790 發器予以濃縮,且將所得之固體以使用矽膠、苯之柱層析 予以精製,取得藍紫色固體40毫克。此藍紫色固體之熔點 爲215〜220 °C。此藍紫色固體的NMR爲示於圖18。由此 些結果,鑑定此藍紫色固體爲具有式(29)所不構造之尼羅 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G。
…·(29)
於5毫升之燒瓶中,秤量聚乙烯基咔唑(以下稱爲PVK。 關東化學(股)製)70.0毫克、BND 29.8毫克、及前述式(29) 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G 0.2毫克.,且加入二氯 乙烷調製成5毫升之含有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溶 液。使用此含有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溶液,並同前 述實施例9處理,製作EL元件。
對此EL元件,以TOP CON(股)製之Fast BM-7慢慢提高 電壓,測定最高亮度及色度。電壓16V及電流6.16mA之 亮度爲1087 cd/m2及CIE色度之X座標爲0.6776、電壓 17V及電流9.32mA之亮度爲1 444 cd/m2及CIE色度之X 6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座標爲0.6780、電壓18V及電流12.71mA之亮度爲1622 cd/m2及CIE色度之X座標爲0.6787、電壓19V及電流 15.73mA之.亮度爲1 4 5 5 cd/m2及CIE色度之X座標爲 0.6790、電壓20V及電流18.28mA之亮度爲1120 cd/m2及 CIE色度之X座標爲0.6710。 將同前述實施例9處理洗淨之ITO基板安裝至真空澱積 器,並於lxl(T6T〇rr以下之減壓下將N,N’-二苯基·Ν,Ν-二(間-甲苯基)-#(TPD)以60nm之厚度澱積,其次將三(8-羥基喹啉)鋁(Alq3)與秤量1.7重量%之具有式(29)所示構 造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G混合的混合物,於前述 TPD澱積膜之表面以厚度31nm般進行澱積,最後將鋁電 極以150nm之厚度澱積,製作EL元件。 對此EL元件,同前述實施例9測定其亮度及色度。電 壓27V及電流18.53mA之亮度爲6 043 cd/m2及CIE色度 之X座標爲0.6326。 (實施例32) <6-胺基-3-(二異丙胺基)苯酚之合成> 於500毫升之三口燒瓶中,放入氯化錫二水合物26克 (115毫莫耳)及濃鹽酸28毫升,且加熱令其沸騰。於其中 滴下5-(二異丙胺基)-2-硝基苯酚5.5克(2 3.1毫莫耳)之醋 酸溶液60毫升,滴下終了後,以迴流溫度反應1小時。冷 卻至室溫,並將水及醋酸完全蒸除。將殘渣溶於水2 00毫 升中,並以5%氫氧化鈉水溶液作成pH3〜4,且濾除析出 之固體。將濾液濃縮析出之固體進行乙醚洗淨、真空乾燥, 61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〇4/921014〇2 1247790 取得膚色固體16.9克(含有鹽)。此膚色固體之NMR圖表 示於圖19。此膚色固體被鑑定爲 6-胺基- 3-(三異丙胺基) 苯酹。 <尼羅紅衍生物之合成〉 於5 00毫升之茄型燒瓶中放入前述之6-胺基-3-(二異丙 胺基)苯酚16.9克、2-羥基-1,4-萘醌4.0克(23.1毫莫耳)、 乙醇1 5 0毫升、及沸石,並於迴流下反應2 1小時。將反應 液以蒸發器予以濃縮,並以10%氫氧化鈉水溶液200毫升 作成鹼性,且以氯仿萃取,並水洗。以無水硫酸鈉脫水後, 蒸除氯仿,並以使用矽膠之柱層析予以精製,取得目的之 尼羅紅衍生物0.50克。此尼羅紅衍生物之NMR圖表示於 圖20。 <尼羅紅系紅色化合物之合成> 於1 00毫升之茄型燒瓶中,放入前述之尼羅紅衍生物 0.46克(1.33毫莫耳)、3,5-雙(三氟甲基)苯基乙腈0.50克 (1.99毫莫耳)、及醋酸酐50毫升。將此溶液以矽油浴於 1 3 5 °C中加熱,且反應2小時。使用蒸發器將醋酸酐蒸除, 且將殘渣溶於氯仿。將此氯仿溶液以5 %氫氧化鈉水溶液及 水之順序洗淨’並加入硫酸鈉靜置3 0分鐘、脫水。將此溶 液以蒸發器予以濃縮,且將所得之固體以使用矽膠、苯之 柱層析予以精製,取得藍紫色固體14毫克。此藍紫色固體 之熔點爲183〜185 °C。此藍紫色固體的NMR爲示於圖 21。由此些結果,鑑定此藍紫色固體爲具有式(30)所示構 造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6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實施例2 3 ) <乙基咔唑吲哚並苯酚之合成> 於1000毫升三口燒瓶中,放入硫酸600克,並將反應系 於-5 0〜-6 0 °C中冷卻。於其中慢慢加入乙基咔唑1 7.5克 (89.7毫莫耳)和4-亞硝基苯酚(含水4〇%) 25克(122毫莫耳) 的混合物。其後於-30〜-40 °C下保持攪拌6小時。反應終 了後,將三口燒瓶之內容物加至冰水中。冷卻時以努采漏 斗過濾,並將糊狀之殘留物加至5%碳酸鈉水溶液並中和。 就其原樣於冰箱保存一晚,並以努采漏斗過濾。將殘留之 固體水洗,並以硫酸乾燥器予以乾燥,取得黑色固體36 克。此化合物之NMR圖表示於圖22。由此NMR圖表及元 素分析値等,確認此黑色固體爲以下式(a 1)表示。
(a 1) c2Hb 於200毫升之三口燒瓶中,放入前述化合物(al)10克 (33.3毫莫耳)、硫粉2.13克(66.6毫莫耳)、碘〇·4克、及 鄰-二氯苯50毫升,並使用油浴加熱至190 °C爲止,且反 6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3克。此 確認此化 應2小時。反應後,冷卻至室溫,且蒸除鄰·二氣苯。殘、濟 以使用氯仿之柱層析予以精製,取得黑色固體i 化合物之NMR圖表示於圖23。由此NMR圖表, 合物爲以下式(bl)表示。
c2H5 〇 (b i) (實施例24) 於2 00 0毫升之三口燒瓶中,放入氫氧化鈉8 •"克(200 毫莫耳)、水3 00克’且冷卻至〇 °C,並於此溫度卞,將ι _ 萘酚14.0克(97.1毫莫耳)和N,N-二乙基-4·亞硝基苯胺 16.6克(93.4毫莫耳)之乙醇溶液(600毫升)慢慢滴下。保持 於此溫度,攪拌3 0分鐘,並上升至室溫,反應4小時。反 應後,將溶液濃縮至約一半,並以水1 5 00毫升稀釋’且將 生成的沈澱物予以水洗、乾燥,取得紅紫色固體8 ·0克。 此化合物之NMR圖表示於圖24。由此NMR圖表,確認此 化合物爲以下式(c 1 )表示。
6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於300毫升茄型燒瓶中,放入前述化合物(cl)8.〇克(26.3 毫莫耳)、硫粉1.69克(52.6毫莫耳)、碘0.3克、及鄰-二 氯苯5 0毫升,並使用油浴加熱至i 8 5 爲止,且反應2.5 小時。反應後,冷卻至室溫,且蒸除鄰-二氯苯。殘渣以使 用氯仿之柱層析予以精製,取得黑色固體1 · 〇克。此化合 物之NMR圖表示於圖25。由此NMR圖表,確認此化合物 爲以下式(dl)表示。
(實施例25) 於100毫升之茄型燒瓶中,裝入前述實施例24所得之尼 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0.50克(1.57毫莫耳)、3,5 -雙(三氟 甲基)苯基乙腈0.40克(1.57毫莫耳)、及醋酸酐25毫升。 將茄型燒瓶內之溶液以矽油浴於1 3 5 °C中加熱,且反應4 小時。使用蒸發器將醋酸酐蒸除,且溶於氯仿。將此氯仿 溶液以5 %氫氧化鈉水溶液及水之順序洗淨,並加入硫酸鈉 靜置3 0分鐘、脫水。將此溶液以蒸發器予以濃縮,且將所 得之固體以使用矽膠、苯之柱層析予以精製,取得藍紫色 固體30毫克。所合成化合物之產率爲12%,此化合物之 1 H-NMR及IR光譜如圖26及圖27所示。由此些結果鑑定 所得之化合物爲式(31)所示之化合物。 65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31) 1247790
cf3 將式(3 1 )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以1 0毫克/升 之濃度溶於混合二甲苯中’調製試料液。將此試料液裝塡 至島津製作所製之F-4 5 00型分光螢光光度計,並以下列條 件測定螢光光譜。所得之螢光光譜示於圖2 8。 測定條件 測定型式 波長掃描 激發波長 3 6 5nm 螢光開始波長 400nm 螢光終了波長 800nm 掃描速度 1200nm/分 激發側狹縫 5.0nm 螢光側狹縫 5·0ηηι 小型光電動機車電壓 7〇〇v 如圖2 8所判知般,此實施例所得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 合物確認爲發出紅色螢光。 (實施例26) <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合成> 於2000毫升之茄型燒瓶中,放入尼羅紅10.0克(31.4毫 莫耳)、Ν·溴基琥珀醯亞胺6.20克(34.8毫莫耳)、ΑΙΒΝ 0.20 6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克及四氯化碳7 8 0毫升。將此茄型燒瓶內之溶液以矽油浴 於1 0 0 °C中加熱。且反應2 · 0小時。使用蒸發器將四氯化 碳蒸除。將所得之固體以使用氯仿之柱層析予以精製,其 後以甲苯進行再結晶,取得濃綠固體5 . 1克。此濃綠固體 之熔點爲204〜205 °C。此濃綠固體之IR圖表示於圖29, NMR圖表示於圖30。 由此些數據,鑑定此濃綠固體爲具有式(18)所示構造之 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此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螢光光譜示於圖3 1。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若根據本發明,則可提供先前無法取得之具有接近更深 紅波峯波長之紅色發光爲以高亮度之新穎物質之熱及光安 定的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若根據本發明,則可提供可製造發出白色發光之元件的 新穎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若根據本發明,則可提供製造前述新穎之尼羅紅系紅色 發光化合物的工業性製造方法。 若根據本發明,經由具有含前述新穎尼羅紅系紅色發光 化合物之發光層,則可提供發光出深紅發光的發光元件, 又經由具有含前述新穎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和綠色發 光化合物和藍色發光化合物之發光層,則可提供發光出白 色發光的發光元件。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爲示出本發明一例之發光元件的說明圖。 6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圖2爲示出本發明其他例之發光元件的說明圖。 圖3爲示出本發明之再其他例之發光元件的說明圖。 圖4爲示出本發明之又再其他例之發光元件的說明圖。 圖5爲示出實施例1中合成時之本發明一例之尼羅紅系 紅色發光化合物的IR圖表的圖表圖。 圖6爲示出實施例1中合成時之本發明一例之尼羅紅系 紅色發光化合物的NMR圖表的圖表圖。 圖7爲示出實施例1中合成時之本發明一例之尼羅紅系 紅色發光化合物的螢光光譜的光譜圖。 圖8爲示出實施例2中合成時之本發明一例之尼羅紅系 紅色發光化合物的IR圖表的圖表圖。 圖9爲示出實施例2中合成時之本發明一例之尼羅紅系 紅色發光化合物的NMR圖表的圖表圖。 圖10爲示出實施例2中合成時之本發明一例之尼羅紅系 紅色發光化合物的螢光光譜的光譜圖。 圖1 1爲實施例 3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A 的’Η-NMR圖表。 圖1 2爲實施例3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A之IR圖 表。 圖13爲實施例3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A之IR圖 表。 圖14爲實施例18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NMR圖 表。 圖15爲實施例19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NMR圖 68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表。 圖1 6爲實施例1 2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NMR圖 表。 圖17爲實施例20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NMR圖 表。 圖1 8爲實施例2 1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NMR圖 表。 圖19爲實施例22之6-胺基- 3-(二異丙胺基)-2-硝基苯酚 的NMR圖表。 圖2 0爲實施例2 2之尼羅紅系衍生物的N M R圖表。 圖21爲實施例22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的NMR圖 表。 圖22爲實施例23所製造之中間體(a 1)的NMR圖表。 圖2 3爲實施例2 3所製造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b 1) 的NMR圖表。 圖24爲實施例24所製造之中間體(cl)的NMR圖表。 圖25爲實施例24所製造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dl) 的NMR圖表。 圖26爲實施例25所製造之式(1〇)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 發光化合物的NMR圖表。 圖27爲實施例25所製造之式(1〇)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 發光化合物的IR圖表。 圖28爲實施例25所製造之式(1〇)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 發光化合物的螢光光譜圖。 69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圖29爲實施例26所製造之式(18)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 發光化合物的IR圖表。 圖3 0爲實施例2 6中以式(1 8)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 化合物的NMR圖表。 圖31爲實施例26所製造之式(18)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 發光化合物的螢光光譜圖。 (元件符號說明) 1 基板 2 透明電極 3 、 3a 、 3b 發光層 4 電極層 5 空穴輸送層 6、8 電子輸送層 70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Claims (1)

  1. 、94· 9· -6 '替換頁 具有下述 124779¾ α〔 拾、申而*ϊ$Γ範圍 1. 一種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其特徵爲 式(1)所示之構造’
    [但,式中,R1爲表示氫原子或烷基,又,R1爲與&3赴 〆、IRJ 形成- CH2CH2-CR6R7·(但’ -CR6R7 -中之碳爲結合至苯環,且 R6及R7爲表示氫原子或烷基,R5及R6可爲相同或相異}, ^ R2爲表示氫原子或烷基,又,R2爲與R5共同形成 — -CH2CH2.CR8R9-(但,-cr8r9-中之碳爲結合至苯環,且r8 及R9爲表示氫原子或烷基,R8及R9可爲相同或相異), R3爲表示氫原子、與R1共同形成前述鍵結,又,與r4 共同鄰接形成含有苯環的萘環, R4爲表示氫原子、或與R3共同鄰接形成含有苯環的萘 環, R5爲表示氫原子、或與前述R2共同形成前述鍵結, X爲表示鹵原子]。 2. —種前述式(1)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製 造方法,其特徵爲令式(2)所示之尼羅紅系色素化合物與鹵 化劑在100〜250°C之溫度下進行反應’ 71 326\總檔\92\92101402\92101402(替換)-2 1247790
    (但,R1、R2、R3、R4及R5爲表示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 項中同樣之意義)。 3. —種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其特徵爲,具有下述 式(3)所示之構造,
    • · ·⑶ Ar (但,式中,R1、R2、R3、R4及R5爲表示如前述申請專利 範圍第1項中同樣之意義,Ar爲表示式(4)、(5)及(6)之任 一者) R11 R12
    (4) 72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但,R1()爲表示單鍵或亞甲基,R11爲表示氫原子、或與 尺12共同形成<?2-〇<?2-,1^2爲表示氟原子、氰基、碳數 1〜5個之含氟原子低烷基,與前述 RU共同形成 -CF2.0-CF2-、或與1113共同形成<?2-〇<?2-,1^3爲表示氫 原子、氰基、氟原子、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低烷基、與 前述 R12共同形成- CF2-〇-CF2-、或式(5)所示之基,RM於 R13爲氫原子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低烷 基,R13爲氫原子以外之基時表示氫原子)
    (但,R15爲表示氫原子、或與R16共同形成- CF2-0-CF2-,R16 爲表示氟原子、氰基、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低烷基、與 前述 R15共同形成-CF2-0_CF2-、或與 R17共同形成 -CF2-0-CF2-,R17爲表示氫原子、氰基、氟原子、碳數1〜 5個之含氟原子低烷基、與前述R16共同形成-CF2-O-CF2-, R18於R17爲氫原子時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5個之含氟原 子低院基,R17爲氫原子以外之基時表示氫原子)
    73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l24779〇 (但’ R19爲表示氟原子、氰基、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低 燒基,k爲表示1〜4之整數,m爲表示1〜3之整數 k之合計個數之爲亦可相同或相異)
    p 1 9 K m P19 R k …⑺ (但,R19爲表示氟原子、氰基、碳數1〜5個之含氟原子低 燒_,k爲表示1〜4之整數,m爲表示1〜3之整數,m 和k之合計個數之r 19爲亦可相同或相異)。 4 · 一種前述式(3)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製 ^方法,其特徵爲令式(2)所示之尼羅紅系色素化合物與式 (8)所示之電子吸引性芳香族系乙腈反應,
    (但,R1、R2、R3、R4及R5爲表示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 項同樣之意義) NC-CH2-Ar ...(8) 74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Μ-t Τ 月π 94 9. 替換 (但,Αι·爲表示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同樣之意義)。 5 . —種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其特徵爲,具有下述 式(9)所示之構造
    (但,式中,R1爲表示氫原子或院基)。 6. —種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其特徵爲,具有下述 式(1 0)所示之構造,
    (10) R2—N I R (但,R1、R2、R3、R4及R5爲表示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圔第1 項中同樣之意義)。 7 . —種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令4-硝基苯酚與分子內之氮原子結 合取代基R 1 (但,R 1爲表示氫原子或院基)的昨π坐類反應, 並且令所得之產物與硫反應。 8 · —種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 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令分子內之氮原子結合取代基R 1 及R2(但,Ν及R2爲表示氫原子或烷基,彼此可爲相同或相 75 3 26\總槍\92\92101402\92101402(替換)-2 1247790 異亦可)的4 -亞硝基苯胺類與1·萘酚反應,並且令所得之 產物與硫反應。 9 · 一種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其特徵爲,具有下述 式(1 1)所示之構造,
    (但,式中,R1、R2、R3、R4及R5爲表示如前述申請專利 範圍第1項中同樣之意義,Ar爲表示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 第2項中同樣之意義)。 10.—種前述式(1 1)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製 造方法,其特徵爲,令前述式(10)所示之尼羅紅系紅色發 光化合物與N C - C Η 2 - A r (但,A r爲表示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 第2項中同樣之意義)所示之電子吸引性芳香族系乙腈反 應。 1 1. 一種發光元件,其特徵爲’於一對電極間,設置含有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3、5、6及9項中所記載之至少 一種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之發光層所構成。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發光元件,其中,於一對 電極中之陽極與前述發光層之間,中介裝配空穴輸送層。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發光元件,其中,前述發 76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1247790 光層爲含有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3、5、6及9項中所 記載之至少一種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與基質色素所構 成。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或.1 3項之發光元件,其中,前 述發光層及空穴輸送層爲經由澱積法所形成。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發光元件,其中,前述發 光層爲含有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3、5、6及9項中所 記載之至少一種尼羅紅系紅色發光化合物與電子輸送性物 質和空穴輸送性高分子所構成。 i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發光元件,其中,前述發 光層爲經由塗佈法所形成。 77 312/發明說明書(補件)/92-04/92101402
TW092101402A 2002-01-21 2003-01-21 Luminescent compound emitting Nile-red light,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uminescent element utilizing the same TWI24779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12224 2002-01-21
JP2002012222 2002-01-21
JP2002014881A JP2003277371A (ja) 2001-10-10 2002-01-23 ナイルレッド系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ナイルレッド系赤色発光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72127A JP2004018400A (ja) 2002-06-12 2002-06-12 ナイルレッド系赤色発光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発光素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2265A TW200302265A (en) 2003-08-01
TWI247790B true TWI247790B (en) 2006-01-21

Family

ID=27617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01402A TWI247790B (en) 2002-01-21 2003-01-21 Luminescent compound emitting Nile-red light,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uminescent element utiliz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13575A1 (zh)
EP (1) EP1475372A4 (zh)
KR (1) KR20040083091A (zh)
CN (1) CN1620441A (zh)
TW (1) TWI247790B (zh)
WO (1) WO20030622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95872A1 (en) * 2004-05-14 2005-11-16 Europäisches Laboratorium Für Molekularbiologie (Embl) Fluorescent compounds for monitoring protein-lipid binding
KR100725591B1 (ko) * 2004-08-12 2007-06-08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발광물질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기발광 소자
TW200639154A (en) * 2005-03-18 2006-11-16 Hirose Engineering Co Ltd Nile red type red light emitting compound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EP2528893B1 (en) * 2010-01-29 2018-10-10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Inc. Small molecules for the modulation of mcl-1 and methods of modulating cell death, cell division,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methods of treating disorders
AU2013235425B2 (en) 2012-03-20 2017-09-21 Dana Farber Cancer Institute, Inc. Inhibition of MCL-1 and/or BFL-1/A1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6898A (en) * 1965-09-07 1969-12-30 Horizons Research Inc Sensitivity of triarylmethane light sensitive systems
US6379823B1 (en) * 1997-10-28 2002-04-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cyclic azine compound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cyclic azine dye
JP4149072B2 (ja) * 1998-06-26 2008-09-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ツセンス素子及び環状アジン化合物
JP2001261677A (ja) * 2000-03-14 2001-09-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発光素子材料、それを使用した発光素子及び環状アジン化合物
US20040054174A1 (en) * 2000-08-04 2004-03-18 Tadao Nakaya Nile-red luminescent compou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uminiscent element utilizing the same
US6627111B2 (en) * 2001-03-06 2003-09-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s and new fluorescent compoun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2265A (en) 2003-08-01
EP1475372A1 (en) 2004-11-10
KR20040083091A (ko) 2004-09-30
US20050113575A1 (en) 2005-05-26
EP1475372A4 (en) 2005-06-15
WO2003062213A1 (fr) 2003-07-31
CN1620441A (zh) 2005-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305630A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s with improved operational stability
TWI290582B (en) Anthracene compound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including the anthracene compound
TW200936571A (en) Azaindenofluorenedione derivativ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2002540210A (ja) 有機金属錯体分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有機電子発光素子
TW201105651A (en) Compound having benzotriazole ring structur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JP3898063B2 (ja) 有機発光材料
KR101297162B1 (ko) 유기광전소자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광전소자
EP1516903A1 (en) Light-emitting compound and polymer and luminescent element
TWI247790B (en) Luminescent compound emitting Nile-red light,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uminescent element utilizing the same
WO2006043539A1 (ja) 発光化合物、発光高分子化合物、および発光素子
US20050118454A1 (en) Luminescent compound emitting white light, illuminator and organic el element emitting white light
US20060261328A1 (en) Blue light-emitting compounds, processes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luminescent element including the same
JPWO2002012208A1 (ja) ナイルレッド系赤色発光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発光素子
US20040234814A1 (en) Blue light-emitting compounds, blue light-emitting polymers, processes of preparing the blue light-emitting compounds and luminescent element including the blue light-emitting polymers
US20060152144A1 (en) Blue light emitting polymer,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tilizing same
TWI238816B (en) Luminescent compound emitting yellow light,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luminescent element emitting yellow light, and luminescent element emitting white light
EP1528611A2 (en) White light-emitting compou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uminescent element utilizing the same
JP3798985B2 (ja) 単一化合物による白色発光照明装置及び白色発光有機el素子
JP2003277369A (ja) ナイルレッド系赤色発光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発光素子
JP2005154404A (ja) 青色発光化合物、青色発光ポリマー、青色発光化合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青色発光ポリマーを利用した発光素子
JP2004035447A (ja) フッ化アルキル基含有スチルベン系青色発光化合物及び発光素子
JP2003277371A (ja) ナイルレッド系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ナイルレッド系赤色発光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3106391A1 (ja) 青色発光化合物、フッ化アルキル基含有スチルベン系青色発光化合物、及び発光素子
JP2004018401A (ja) 青色発光化合物及び発光素子
US20060287524A1 (en) Nile red luminescent compound emitting red light,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uminescence element utiliz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