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28075B - Press form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Press form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28075B
TWI228075B TW092127833A TW92127833A TWI228075B TW I228075 B TWI228075 B TW I228075B TW 092127833 A TW092127833 A TW 092127833A TW 92127833 A TW92127833 A TW 92127833A TW I228075 B TWI228075 B TW I2280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delay
difference
predetermined
for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27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22182A (en
Inventor
Shoji Futamura
Keizo Unno
Original Assignee
Inst Tech Precision Elec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 Tech Precision Elect filed Critical Inst Tech Precision Elect
Publication of TW200422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22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28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280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16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fluid-driven presses
    • B30B15/2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fluid-driven pres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 of a plurality of actuating members to maintain parallel movement of the platen or press be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16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fluid-driven presses
    • B30B15/18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fluid-driven presses controlling the reciprocating motion of the ram
    • B30B15/20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fluid-driven presses controlling the reciprocating motion of the ram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the ram, e.g. the speed of the approach, pressing or return stro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00Presses, using a press ram, characterised by the features of the drive therefor, pressure being transmitted directly, or through simple thrust or tension members only, to the press ram or platen
    • B30B1/18Presses, using a press ram, characterised by the features of the drive therefor, pressure being transmitted directly, or through simple thrust or tension members only, to the press ram or platen by screw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1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mechanically-driven p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Presses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Description

1228075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藉由複數個驅動源(例如,伺服馬達) 來驅動滑動板(加壓板),並且使用可加壓成形之沖壓機 而一面將滑動板保持於水平一面進行之沖壓成形方法。 【先前技術】 加壓成形工件所用之沖壓機是使固定板與滑動板對向 配置’而且在該等之間於固定板上安裝固定模具,在與固 定板對向之滑動板安裝可動模具,將滑動板相對於固定板 而移動,使可動模具對於固定模具進行開閉之構造。在小 的沖壓機於滑動板中央安裝有一個驅動源。在滑動板較大 時,僅在滑動板中央安裝一個驅動源,是無法均勻地加壓 滑動板。因此需要對滑動板能施加均勻之力量的方式使用 的方式。以複數個驅動源有兩個、四個、六個之例子。 使滑動板相對於固定板而下降,並在將可動模具對於 固定模具進行關閉加壓之時,隔著被成形板而作用於可動 模具之負載的大小會變化的同時,其作用的位置亦會變 化。爲此產生作用於滑動板之負載的不均衡。負載從作用 於滑動板之位置至各驅動源的距離亦變化。因此產生作用 於各驅動源之負載力距的不均衡。 在使用伺服馬達作爲驅動源時,由於作用於驅動源之 負載致伺服馬達的轉動會延遲。於是作用較大負載之驅動 源是因爲比作用較小負載之驅動源的進行較遲,故滑動板 -4- 1228075 (2) 相對於固定板傾斜。滑動板之傾斜因爲會產生模具傾斜, 所以模具上產生損傷之情形頗多。在傾斜較小的情況,雖 然不產生模具的損傷,但是有時還是會使工件之成形精度 降低。 於是,成形之進行的同時,檢測·測定滑動板之傾 斜,消除滑動板的傾斜之方式來使對各驅動源供給之驅動 信號變化並進行調節,進行修正滑動板之傾斜。一面回饋 控制一面進行成形的話,能防止在成形之間產生的滑動板 之傾斜。 可是,在一面進行回饋控制而無滑動板之傾斜一面進 行成形之時,每次成形需費較長時間。將工件沖壓成形之 時,通常是反覆成形同樣種類之工件,以進行成形複數個 工件。在每次成形循環之時間較長之時,欲製造複數個工 件就有需費極長時間之問題。 【發明內容】 因此在本發明,以提供一面可維持滑動板之水平一面 以適合量產的成形速度能成形之成形方法爲目的。 本發明之沖壓成形方法,具有:固定板、及與上述固 定板對向所配置的同時,可相對於上述固定板移動之滑動 板、及使用爲了驅動滑動板之伺服馬達的複數個驅動源, 而且採用各驅動源加壓的沖壓機來分別將配置在滑動板上 的複數個卡合處可平面狀地加壓的方式, 將上述複數個驅動源的起始之下降速度設定成非常小 -5- (3) 1228075 而且在複數個驅動源間保持相同,並由該速度進行試驗成 形工件,而且具有: 將驅動源間之從該指示變位的延遲之差比預定之値較 小或相同之方式來求取各驅動源之速度增量以調整各驅動 源之速度的驅動源間的延遲調整過程;及 使驅動源之速度配合在正式成形時的目標速度的方式 來將各驅動源之速度較上述驅動源間的延遲調整過程的情 況更爲增大,並加以調整之驅動速度增大過程, 使各驅動源之速度接近於正式成形時的目標速度且在 驅動源間延遲之差比預定之値較小。 在詳述本發明之沖壓成形方法之時,具有:固定板、 及與上述固定板對向所配置的同時,可相對於上述固定板 移動之滑動板、及使用爲了驅動滑動板之伺服馬達的複數 個驅動源,而且採用各驅動源加壓的沖壓機來分別將配置 在滑動板上的複數個卡合處可平面狀地加壓的方式, 將上述複數個驅動源之下降速度設定成非常小而且在 複數個驅動源間保持相同速度,並由該速度進行試驗成形 工件,而且具有: 在該試驗成形之間測定各驅動源之從指示變位的延 遲, 將各驅動源之從指示變位的延遲與上述複數個驅動源 中之某驅動源(稱爲「基準驅動源」)之從指示變位的延 遲(稱爲「基準延遲」)之差與預定之値比較的同時,將 驅動源之上述試驗成形時的速度與在正式成形時之驅動源 -6- 1228075 (4) 的目標速度比較, 在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預定之値較大的 情況,即對應其差,求取爲消除該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 遲之差之該驅動源的速度增量(稱爲「補償增量」),且 將該補償增量加算於上述試驗成形時之速度, 在驅動源之上述試驗成形時的速度與目標速度之差爲 預定速度差以上的情況,求取用來使驅動源之速度接近於 預定速度之速度增量,而且將該速度增量加算於各驅動源 之速度, 利用以補償增量與速度增量修正之速度再度進行工件 的試驗成形, 在該試驗成形之間測定各驅動源之從指示變位的延 遲, 將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與預定之値比較的 同時,將驅動源之上述試驗成形時的速度與在正式成形時 之驅動源的目標速度比較, 直到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變爲比預定之値 小或相同,並且驅動源之上述試驗成形時的速度與目標速 度之差爲在預定速度差以內,反覆求取上述補償增量以後 製程, 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預定之値較小或相 同,並且驅動源之上次試驗成形時的速度與目標速度之差 處在預定速度差以內的話,以該速度進行工件之正式成 形。 (5) 1228075 在上述沖壓成形方法之中,上述基準驅動源係複數個 驅動源之中在其變位之從指示變位的延遲之最小的驅動源 較佳。 另外,在上述沖壓成形方法之中,將各驅動源之延遲 與基準延遲之差比較之上述預定之値係第一預定之値’ 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第一預定之値較小 或相同,並且驅動源之上述試驗成形時的速度與目標速度 之差在預定速度差以內的話, 判定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是否比上述第一 預定之値較小的第二預定之値較大, 在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第二預定之値較 大的情況,對應於該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而進行 求取該驅動源之速度的再補償增量的製程,而且將其反覆 至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第二預定之値較小或 相同, 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上述第二預定之値 較小或相同的話,進行工件之正式成形較佳。 【實施方式】 首先參照第1圖及第2圖並說明可使用於本發明之沖 壓機之一例。第1圖爲沖壓機之正面圖,第2圖爲該沖壓 機之平面圖。在弟2圖之中顯不拆除上部支持板一部分。 沖壓機係讓下部支持台10固定於地板上,藉由下部支持 台1 0所立設之支柱20來保持著上部支持板3 〇。在下部 -8- (6) 1228075 支持台1 0與上部支持板3 0之間已設置有沿著支柱2 0而 可往復移動之滑動板40,而且在滑動板40與下部支持台 1 〇之間有成形空間。在該成形空間,在下部支持台1 〇上 已安裝有沖壓用固定模具(下模)8 1,在滑動板4 0的下 面已安裝有對應固定模具81之可動模具(上模)82,於 該等兩模具之間例如放入被成形板並加以成形。 在上部支持板 30安裝有四個使作爲驅動源 60a、 6 0b、6 0c、60d之伺服馬達與減速機構組合。從各驅動源 向下方延伸之驅動軸61a、61b、61c、61d是穿過開通於 上部支持板30的貫通孔而在滑動板40的上面與各卡合部 62a、62b、62c、62d卡合。在驅動軸例如安裝有滾珠螺 桿,已形成將轉動變換爲上下移動的方式,藉由伺服馬達 的轉動來上下移動滑動板動40。由各驅動源與驅動軸以 及卡合部構成驅動機構。 藉由複數個驅動源 60a、60b、60c、60d而朝滑動板 4〇之推壓力,能以平面狀加壓於滑動面,並均等地分佈 於滑動板上的方式,而配置有此等驅動源較佳。另外,此 等伺服馬達驅動源是互相地產生同樣大小之推壓力,亦即 輸出力是相同較佳。 自第 2圖之平面圖可明瞭,各卡合部 62a、62b、 62c、62d係設置於成形空間之成形領域。然後在各卡合 部 62a、62b、62c、62d的附近設置有各變位測定器 50a、50b、50c、50d。可採用具有:作爲變位測定器 5 0a、5 0b、5 0c ' 5 0d而附有磁性刻度的磁性刻度尺51、 (7) 1228075 及相對於該磁性刻度尺5 1而維持小的間隙所對向配置 磁性頭等的磁性感測器52。對於固定之磁性刻度尺5 i 藉由使磁性感測器5 2相對移動,而能測定其絕對位置 變位速度等。如此的變位測定器是由於作爲線性磁性編 器對同業者來說已詳知,因此省略除此以上的說明。作 變位測定器亦可使用藉光或聲波來測定位置。讓變位測 器 5 0 a、5 0 b、5 0 c、5 0 d之磁性刻度尺 5 1安裝於基準 70,並讓變位測定器之磁性感測器52以安裝在各卡合 62a、62b、62c、62d的支柱 53所支承。在此基準板 是不關於滑動板40之位置而保持於同一位置。爲此, 使滑動板40藉由驅動源60a、60b、60c、60d驅動之時 藉由變位測定器50a、50b、50c、5 0d而能測定各卡合 的變位。 在第1圖,基準板70是設置於上部支持板30之下 間隙之中,且架設固定於支柱2 0間的同時,在各驅動 61a、61b、61c、61d穿過之部位具有足夠寬裕的孔徑 貫通孔7 1,而且形成由驅動軸及滑動板之變形而對基 板70沒有影響的影響。 將沖壓機之控制系統顯示於第3圖。在成形前,預 自輸入手段9 1依照需要向控制手段92例如輸入成形之 名、或各驅動源之速度等。控制手段92是已具有CPU 從控制手段 92經由介面94向伺服馬達驅動源60a 60b、60c、60d輸送驅動信號,而驅動各驅動源進行 形。由變位測定器50a、50b、50c、5 0d向控制手段92 之 及 碼 爲 定 板 部 70 在 , 部 在 軸 之 準 先 品 成 傳 -10- (8) 1228075 送滑動板之變位信號。 在第4圖以流程圖來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沖壓成形 方法。在流程圖之步驟1、2,利用沖壓機進行工件之試驗 成形。將驅動源60a、60b、60c、60d以使滑動板的傾斜 如形成極小之緩慢的速度來使四個驅動源的速度相同並下 降,而且進行工件之試驗成形。即使產生偏負載並產生在 可動模具或滑動板的傾斜,亦不會產生模具破損程度之大 的傾斜可設定速度呈非常緩慢之速度V。 在成形工件之時,藉由在無負載之時向各驅動源輸入 之驅動信號而在予以指示變位下降各驅動源的距離時,因 爲由於成形工件而負載會作用於滑動板所安裝之各驅動 源,故由於其負載,因此各驅動源之下降距離(變位)是 從指示變位延遲。在步驟2將工件試驗成形之間,亦在步 驟3測定各驅動源之從指示變位的延遲。 在工件成形之過程,一般在將工件成形開始的階段、 成形工件較大的部位之階段、成形工件較小的部位之階 段、工件的成形大致結束並施加一樣的負載之階段、使滑 動板上升的階段等,在工件成形之各階段改變滑動板之下 降速度。另外,在此等的各階段從成形模具作用於滑動板 或各驅動源之負載會變化。於是將工件成形過程分割爲複 數個成形階段,並在該各階段中能使滑動板之下降速度一 定。 滑動板由變位〇下降並從變位/0開始成形,將從變 位/m - i之處變爲變位/m + Y爲止設爲成形之一階段。在 -11 - (9) 1228075 該成形階段間之各驅動源60a、60b、60c、60d變位的從 指示變位之延遲設作如第5圖所示。在第5圖,縱軸爲顯 示指示變位,橫軸爲顯示在各驅動源的附近之滑動板變位 的從指示變位之延遲5。在本例中,驅動源60a之延遲(5 a是最小,驅動源60b、60c之延遲較大。驅動源60b、 60c、6 0d在指示變位/m — 7處從驅動源60a之變位開始 延遲,在指示變位處各驅動源之延遲爲最大,在指示 變位/m + 7處爲同樣變位。於是更在步驟3將驅動源 60a、60b、60c、60d各自之最大延遲設爲5 n ( n : a、 b、c、d)。將此等驅動源之中的某驅動源稱爲基準驅動 源,而且將基準驅動源之從指示變位的延遲設爲基準延 遲。在第4圖所示之步驟3,最大延遲之中從指示變位的 延遲是將最小的驅動源作爲基準驅動源,而將其延遲設爲 δ m i η 〇 其製程之後,將各驅動源之從指示變位的最大延遲與 基準延遲之差與預定之値比較的同時,在以基準驅動源的 步驟2的試驗成形將驅動速度與該驅動源之正式成形時的 目標速度比較。在以下之製程,調節各驅動源之速度使滑 動板之傾斜在預定之値以內的同時,將各驅動源之速度提 高到在正式成形之目標速度,而設定適合正式成形之各驅 動源的速度。 各驅動源之最大延遲是與基準驅動源之延遲(例如各 驅動源的最大延遲之中的最小的延遲)比較,判定此等的 延遲之差是否屬於不使模具產生損傷程度的延遲之差,亦 -12- 1228075 (10) 即滑動板的傾斜的大小是否最大約1 00 // m。作爲另 判定基準是滑動板的傾斜是否小到能充分現出製品工 精度的程度。能僅充分現出製品精度之滑動板的傾斜 許値是要求有比僅不使模具產生損傷之滑動板的傾斜 値爲極小,其判定基準是延遲之差爲3 // m左右。 在第4圖之步驟4,使用第一預定之値αΐ來作 定基準。第一預定之値α 1是上述說明之不使模具產 傷的程度的延遲之差。判定各驅動源η的實變位之從 變位的各最大延遲(5n(n: a、b、c、d)與基準延遲 是否比第一預定之値α1較大。 在驅動源 60b、60c、60d之最大延遲5b、(5 c, 與基準延遲6 min之差比第一預定之値α 1較大時, 入步驟5。在步驟5,對應於最大延遲(5η與基準延 min之差,而補償各驅動源η之速度,並製作成消除 之差。(5b、(5c、(5d之中最大延遲如第5圖所示在 於驅動源60c時,僅需將驅動源60c之速度比驅動源 之速度增快△ Vc。在此設△ Vc爲驅動源60c之補 量。驅動源60b、60d之各速度的補償增量是能以△ ((5b — (5 min) / ( δ c — (5min) , AVc· ( (5 d min) / ( (Jc -(5min)求取。而且在此驅動源60c 度的補償增量△ Vc是已另外實驗、或以模擬來求取 且,就驅動源之中最大延遲爲最小之驅動源60a因爲 含於該循環,故不加算速度之補償增量。 在本發明之中,各驅動源之速度的補償增量5n ' 一個 件之 的容 容許 爲判 生損 指示 之差 、<5 d 即進 遲5 延遲 產生 60a 償增 Vc · -ά 之速 。而 不包 -13- (11) 1228075 b、C、d)是以接下來的方式也可求取。一般在負載P作 用之部分由於實變位之從指示變位的延遲5 n係以其速度 Vn與負載Ρη之函數來表示’所以(5n=f(Vn、Pn)。驅 動源η之延遲(5n與驅動源60a之延遲5min形成相同的 速度Vn是藉由接下來而可求取。 即,在 5d— 5min=0,由於 f(Vn、Pn) = f(Va、 Pa)(在此Pa爲作用於驅動源60a之負載),所以藉由 預先測定在成形的各階段作用於驅動源6 0 a、6 〇 b、6 0 c ' 60d的負載Pa及Pn(n:b、c、d),而能求得驅動源η 之需要的速度Vn。如此求得之速度Vn是對驅動源60a之 速度Va加算補償增量Δνη。使用安全係數50〜90%,並 藉由將所求取的補償增量△ Vn之50〜90%加算,而能設 定各驅動源之速度。 在步驟6,判定各驅動源之速度是否爲在正式成形之 目標速度。判定各驅動源之上述試驗成形時的速度與正式 成形時的目標速度之差是否在預定速度差以內,不在預定 速度差以內的情況,由於接近於目標速度,因此求取速度 增量Δν’並對各驅動源之速度加算該速度增量AV’。如步 驟7所示,各驅動源η之速度爲形成V (前次試驗成形時 之速度)+ Δνη (補償增量)+ Δν’(速度增量)。 在步驟6不必要就所有驅動源加以判定,僅就驅動源 之中的一個進行判定,根據其結果對所有的驅動源的速度 加算速度增量△ V ’的話即可。例如,判定之驅動源是基準 驅動源’延遲爲在驅動源之中最小者較佳。由於延遲爲在 -14- (12) 1228075 驅動源之中最小者是速度最慢,因此以較少反覆次數來修 正速度的循環’使全體驅動源速度可更迅速地到達目標速 度。一旦將修正該判定及速度的循環進行3次左右時,在 此將求取·加算之速度增量設定爲目標速度與前次試驗成 形速度之差的1/3左右較佳。速度提高太快時,由於在 下次的試驗成形時對滑動板可能產生較大的傾斜而產生麻 煩,因此以實驗性或以模擬來預先求取適當之速度增量較 佳。 藉由在步驟6之判定,驅動源之前次試驗成形時的速 度與正式成形時的目標速度之差是在預定速度差以內的 話,即進入步驟8。在步驟8,是將各驅動源η之速度設 爲V (前次試驗成形時之速度)+△ Vn (補償增量)。在 此由於驅動源之速度形成可使用於正式成形之快的程度’ 因此僅加算用來修正滑動板的傾斜之補償增量即可。 藉由步驟4之判定,驅動源的實變位之從指示變位的 最大延遲6n(n: a、b、c、d)之任一是以與基準延遲(5 min之差比第一預定之値^ 1較小或是在相同的情況’是 不必要求取用來修正滑動板的傾斜之補償增量。於是實行 步驟9,與步驟6同樣地’判定驅動源之速度是否形成在 正式成形之目標速度。判定驅動源之前次試驗成形時的速 度與正式成形時的目標速度之差是否在預定速度差以內’ 未在預定速度差以內的情況’即進入步驟1 0 °在步驟1〇 將速度設定於對各驅動源之速度加算速度增量Δν’的速 度。此爲就上述步驟7已作說明’請參照之。 -15- 1228075 (13) 在步驟7、8、10,將各驅動源η之速度Vn設定成V (前次試驗成形時之速度)+ △ Vn (補償增量)+ △ V ’ (速度增量)之後’退回步驟2再進行試驗成形。然後在 試驗成形之間測定各驅動源之從指示變位的延遲(步驟 3),將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與第一預定之値 α 1比較(步驟4 )的同時’比較驅動源之前次試驗成形 時的速度與正式成形時之目標速度(步驟6與步驟9) ° 直到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形成比第一預定之値 α 1較小或相同,另外直到試驗成形時之速度與目標速度 之差形成在預定速度差以內,反覆求取補償增量Δνη之 步驟5、及求取速度增量△▽’並在步驟7、8、10再設定各 驅動源之速度,進行試驗成形之循環。 在步驟4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形成比第一 預定之値α 1較小或相同,在步驟9驅動源之速度是與目 標速度之差處在預定速度差以內的話’即進行步驟15並 以當時設定之速度驅動各驅動源而可進行工件之正式成 形。在該正式成形,由於將各驅動源之速度設定爲接近正 式成形之目標速度的速度,故能以適合量產之快速的成形 速度進行加壓成形。惟,滑動板之傾斜的判定是在步驟4 設定於比第一預定之値α 1較小或相同。第一預定之値α 1是由於不產生模具的損傷之程度的較大値,因此難說能 充分現出製品的精度。於是,在進行步驟4的判定之際由 於觀察滑動板之傾斜是否小到能充分現出製品的精度的程 度,因此可使用更小判定値之第二預定之値^ 2。 -16 - (14) 1228075 是否比第一預定之値α 1較小,而且可充分現出製品 的精度的程度之判定値的第二預定之値α 2 或者,在步驟1 1判定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 差是否大於比第一預定之値α 1較小且可充分現出製品的 精度之程度的判定値之第二預定之値α 2,各驅動源之延 遲與基準延遲之差大於第二預定之値α2時,即進入步驟 1 2以後。在步驟1 2對應於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 差而求取驅動源之速度的再補償增量,使用其並微調整驅 動源速度,在步驟13再度進行工件之試驗成形。在該試 驗成形之間,在步驟1 4測定各驅動源之延遲,直到各驅 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形成比第二預定之値α2較小 或相同反覆此循環,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形成 比第二預定之値α 2較小或相同的話,即進入步驟1 5並 進行工件之正式成形。如此,在將工件正式成形之時以適 合量產之快速的成形速度可進行量產的同時,將滑動板之 傾斜形成使製品精度充分地現出的程度。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藉由回饋控制來一面保持滑動板的水平,一面在沖壓 成形工件時,每一沖壓成形循環需費相當時間。惟如本發 明可保持滑動板的水平的方式來決定各驅動源之速度,在 進行正式成形之時,由於在正式成形能選擇滑動板之較快 下降速度,故在成形之間,一面可將滑動板維持於能充分 現出製品精度程度之水平,一面以適合量產之快速的成形 -17- (15) 1228075 速度進行成形。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可使用在本發明之沖壓機正面圖。 第2圖是將第1圖之沖壓機切割上部固定板一部分加 以顯示之平面圖。 第3圖是可使用在本發明之沖壓機的控制系統圖。 第4圖是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沖壓成形方法的流 程圖。 第5圖是顯示變位與延遲之關係的一例的曲線圖。 【符號說明】 10 下部支持台 20 支柱 30 上部支持板 40 滑動板 5 0a〜5 0d 變位測定器 5 1 磁性刻度尺 52 磁性感測器 53 支柱 60a〜60d 驅動源 61a〜61d 驅動軸 62a〜62d 卡合部 70 基準板 -18- (16) (16)1228075 71 貫通孔 81 固定模具(下模) 8 2 可動模具(上模) 9 1 輸入手段 92 控制手段 94 介面
•19-

Claims (1)

  1. (1) 1228075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沖壓成形方法,其特徵爲:具有:固定板、 及與上述固定板對向所配置的同時,可相對於上述固定板 移動之滑動板、及使用爲了驅動滑動板之伺服馬達的複數 個驅動源,而且採用各驅動源加壓的沖壓機來分別將配置 在滑動板上的複數個卡合處可平面狀地加壓的方式, 將上述複數個驅動源的起始之下降速度設定成非常小 而且在複數個驅動源間保持相同,並由該速度進行試驗成 形工件,而且具有: 將驅動源間之從該指示變位的延遲之差比預定之値較 小或相同之方式來求取各驅動源之速度增量以調整各驅動 源之速度的驅動源間的延遲調整過程;及 使驅動源之速度配合在正式成形時的目標速度的方式 來將各驅動源之速度較上述驅動源間的延遲調整過程的情 況更爲增大,並加以調整之驅動速度增大過程, 使各驅動源之速度接近於正式成形時的目標速度且在 驅動源間延遲之差比預定之値較小。 2 · —種沖壓成形方法,其特徵爲:具有:固定板、 及與上述固定板對向所配置的同時,可相對於上述固定板 移動之滑動板、及使用爲了驅動滑動板之伺服馬達的複數 個驅動源,而且採用各驅動源加壓的沖壓機來分別將配置 在滑動板上的複數個卡合處可平面狀地加壓的方式, 將上述複數個驅動源之下降速度設定成非常小而且在 複數個驅動源間保持相同速度,並由該速度進行試驗成形 20- (2) 1228075 工件,而且具有: 在該試驗成形之間測定各驅動源之從指示變位的延 遲, 將各驅動源之從指示變位的延遲與上述複數個驅動源 中之某驅動源(稱爲「基準驅動源」)之從指示變位的 延遲(稱爲「基準延遲」)之差與預定之値比較的同時, 將驅動源之上述試驗成形時的速度與在正式成形時之驅動 源的目標速度比較, 在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預定之値較大的 情況,即對應其差,求取爲消除該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 遲之差之該驅動源的速度增量(稱爲「補償增量」),且 將該補償增量加算於上述試驗成形時之速度, 在驅動源之上述試驗成形時的速度與目標速度之差爲 預定速度差以上的情況,求取用來使驅動源之速度接近於 預定速度之速度增量,而且將該速度增量加算於各驅動源 之速度, 利用以補償增量與速度增量修正之速度再度進行工件 的試驗成形, 在該試驗成形之間測定各驅動源之從指示變位的延 遲, 將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與預定之値比較的 同時,將驅動源之上述試驗成形時的速度與在正式成形時 之驅動源的目標速度比較, 直到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變爲比預定之値 -21 - (3) 1228075 小或相同,並且驅動源之上述試驗成形時的速度與目標速 度之差爲在預定速度差以內,反覆求取上述補償增量以後 製程, 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預定之値較小或相 同,並且驅動源之上次試驗成形時的速度與目標速度之差 處在預定速度差以內的話,以該速度進行工件之正式成 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沖壓成形方法, 其中,上述基準驅動源係複數個驅動源之中在其變位之從 指示變位的延遲之最小的驅動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沖壓成形方法, 其中,將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較之上述預定 之値係第一預定之値, 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第一預定之値較小 或相同,並且驅動源之上述試驗成形時的速度與目標速度 之差在預定速度差以內的話, 判定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是否比上述第一 預定之値較小的第二預定之値較大, 在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第二預定之値較 大的情況,對應於該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而進行 求取該驅動源之速度的再補償增量的製程,而且將其反覆 至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第二預定之値較小或 相同, 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上述第二預定之値 -22- (4) 1228075 較小或相同的話,進行工件之正式成形。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沖壓成形方法’ 其中,將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較之上述預定 之値係第一預定之値, 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第一預定之値較+ 或相同,並且驅動源之上述試驗成形時的速度與目標速度 之差在預定速度差以內的話, 判定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是否比上述第一 預定之値較小的第二預定之値較大, 在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上述第二預定之 値較大的情況,對應於該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而 進行求取該驅動源之速度的再補償增量的製程,而且將其 反覆至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比上述第二預定之 値較小或相同, 待各驅動源之延遲與基準延遲之差變成比上述第二預 定之値較小或相同的話,進行工件之正式成形。 -23-
TW092127833A 2002-10-25 2003-10-07 Press forming method TWI22807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11076A JP4339571B2 (ja) 2002-10-25 2002-10-25 プレス成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2182A TW200422182A (en) 2004-11-01
TWI228075B true TWI228075B (en) 2005-02-21

Family

ID=32171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27833A TWI228075B (en) 2002-10-25 2003-10-07 Press form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086327B2 (zh)
EP (1) EP1555116B1 (zh)
JP (1) JP4339571B2 (zh)
KR (1) KR100781913B1 (zh)
CN (1) CN1305663C (zh)
CA (1) CA2495901C (zh)
HK (1) HK1083608A1 (zh)
TW (1) TWI228075B (zh)
WO (1) WO20040375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15972B1 (en) * 2006-02-06 2013-12-18 ABB Research Ltd. Press line system and method
CA2665115A1 (en) * 2006-10-04 2008-04-10 Honda Motor Co., Ltd. Forming condi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forming condition determination system
DE102012102522B4 (de) * 2012-03-23 2014-07-10 Schuler Pressen Gmbh Presse mit zwei Antriebsmotoren
DE102014106181A1 (de) * 2014-05-04 2015-11-05 Hermann Schwelling Ballenpresse
US9840347B1 (en) 2014-12-17 2017-12-12 X Development LLX Adhering modular elements for packaging structures
US9828128B1 (en) 2014-12-17 2017-11-28 X Development Llc On-demand protective structures for packaging items in a container
JP7464835B2 (ja) 2020-06-11 2024-04-10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プレス機の変形測定システム及びプレス機の変形測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275892C (en) * 1986-10-10 1990-11-06 Ronald Ballantyne Hydraulic cylinder device for platen spacing indication and control
US4797831A (en) * 1986-11-18 1989-01-10 Cincinnati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cylinder position in a multiple cylinder hydraulic press brake
JPS63178000A (ja) * 1987-01-20 1988-07-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可変速プレスの下死点制御装置
CN2048017U (zh) * 1987-12-16 1989-11-22 地方国营哈尔滨汽车配件四厂 大跨距液压机肘杆同步机构
US6189364B1 (en) * 1996-10-29 2001-02-20 Komatsu Ltd. Bending angle correction method and press brake
JP3853908B2 (ja) 1997-03-31 2006-12-06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複数ポイントサーボプレスの制御装置
JP3818788B2 (ja) * 1998-03-16 2006-09-06 株式会社山田ドビー プレス機のスライド制御装置
JP3969850B2 (ja) * 1998-06-22 2007-09-05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電動式ベンダ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JP2000015341A (ja) 1998-07-02 2000-01-18 Komatsu Ltd プレスブレーキのラム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US6595122B1 (en) * 1999-09-03 2003-07-22 Komatsu, Ltd. Slide inclination correcting method and slide inclination correcting apparatus in press machinery
TW512080B (en) 2000-04-27 2002-12-01 Inst Tech Precision Elect Booster and press forming apparatus
JP3689010B2 (ja) 2001-03-15 2005-08-31 株式会社放電精密加工研究所 プレス機
JP4402863B2 (ja) * 2002-02-14 2010-01-20 株式会社放電精密加工研究所 プレス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495901C (en) 2009-05-05
US7086327B2 (en) 2006-08-08
WO2004037530A1 (ja) 2004-05-06
EP1555116A1 (en) 2005-07-20
JP2004141942A (ja) 2004-05-20
HK1083608A1 (en) 2006-07-07
CN1305663C (zh) 2007-03-21
EP1555116B1 (en) 2015-06-10
JP4339571B2 (ja) 2009-10-07
TW200422182A (en) 2004-11-01
US20050257697A1 (en) 2005-11-24
EP1555116A4 (en) 2011-04-06
CA2495901A1 (en) 2004-05-06
CN1694801A (zh) 2005-11-09
KR20040036586A (ko) 2004-04-30
KR100781913B1 (ko) 2007-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27192B (en) Press
EP1785793A1 (en)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nd machining worked surface of plate-like material and apparatus for these methods
TWI228075B (en) Press forming method
TWI232167B (en) Press-forming machine
JP4246470B2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
JP4034685B2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
JP6813425B2 (ja) 電動プレス加工機及び電動プレス加工機の作動方法
JP7321069B2 (ja) 電動プレス加工機
KR102086093B1 (ko) 물성 변화 계측 장치
JP2022187727A (ja) プレス機およびプレス機の制御方法
JP2005014056A (ja) 曲げ加工装置およびその曲げ加工方法
JP2001205341A (ja) 曲げ加工方法および曲げ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