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89296B -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yclohexanone oxime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yclohexanone oxi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89296B
TW589296B TW090115415A TW90115415A TW589296B TW 589296 B TW589296 B TW 589296B TW 090115415 A TW090115415 A TW 090115415A TW 90115415 A TW90115415 A TW 90115415A TW 589296 B TW589296 B TW 58929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yclohexanone oxime
synthesis zone
reaction medium
aqueous reaction
cyclohexano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15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rno Benneker
Henk Oevering
Alex Pit
Paulus Johannes Jacobu Pieters
Original Assignee
Dsm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sm Nv filed Critical Dsm Nv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89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8929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4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doubly-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49/0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doubly-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of oximes
    • C07C249/08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doubly-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of oximes by reaction of hydroxylamines with carbony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1/00Nitroge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1/082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non-metals and optionally metals
    • C01B21/14Hydroxylamine; Salts thereof
    • C01B21/1409Preparation
    • C01B21/1418Preparation by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or nitrates with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1/00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 C07C2601/12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 C07C2601/14The ring being saturat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2Recycling of unreacted starting or intermediate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Oxygen Or Sulfur (AREA)

Description

589296 Α7 Β7 五、發明説明(1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製備環己酮肟的方法,其中將 含磷酸鹽的水性反應介質從羥基氨合成區循環至環己酮肟 合成區並回到羥基銨合成區,其中羥基銨合成區是經由硝 酸鹽與氫之催化還原反應而形成羥基銨,且其中環己酮肟 合成區之羥基銨是在有機溶劑存在下與環己酮反應而形成 環己酮10弓。 此方法是已知自US — A— 3 ,997,607,其 中揭示一種用於備環己酮肟的方法,其中含緩衝化水性反 應介質之緩衝液酸或酸性鹽類例如磷酸鹽緩衝液持續在其 中用分子氫將硝酸根離子催化還原成羥基銨之羥基銨合成 區及其中將環己酮轉化成環己酮肟之肟化區之間循環,在 水性反應介質通入羥基銨合成區之前,其可經由加入硝酸 或經由在水性反應介質中吸附亞硝氣而當場形成硝酸,增 加所需的硝酸根離子,在羥基銨合成區增加羥基銨後,將 水性反應介質通入肟合成區,在此羥基銨與酮例如環己酮 反應,形成對應的肟,此肟隨後可從循環至羥基銨合成區 之水性反應介質分離。 經濟部智恶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钍印奴 在此方法中發生的淨化學反應可經由下列方程式重複 1 )製備羥基銨: 2Η3Ρ〇4 + Ν〇3· + 3Η2- ΝΗ3〇Η + + 2Η2Ρ〇4· + 2Η2〇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89296 A7 ___B7_ 五、發明説明(2 ) 2 )製備肟: NH3〇H+ + 2H2P〇4' + 2H2〇+(h) =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h) = N - OH + H3PO4 + H2PO4- + 3 h2〇 ^ ' 3 )供應Η N 0 3以補足去除形成的肟後消耗之硝酸根 離子源: H2P〇4' + HN〇3-H3P〇4 + N〇3_ 在U S — A - 3 ,9 9 7 ,6 0 7方法中,離開環己 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含未經轉化之羥基銨,其揭示 存在於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當水性反應介質在高溫及 亞硝氣存在下用熱處理後可被分解,在 US - A - 3,997,607方法中,進行熱處理使得 從水性反應介質將有機雜質去除。 經濟部智慧財1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一個循環方法中,通常可以回收未經轉化的反應物 ,在此情形下不完全轉化不會導致損失反應物,但是我們 發現即使沒有在US — A— 3,997,607揭示之熱 處理,羥基銨分解也會發生在從環己酮肟合成區循環至羥 基銨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尤其是發現分解是發生在 添加硝酸至水性反應介質後或在水性反應介質中經由吸附 亞硝氣而形成硝酸期間。 我們發現經由增加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介質中 的羥基銨濃度,可以減少在羥基銨合成區中每定量羥基銨 形成後經由分解之羥基銨損失量。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備環己酮肟的方法,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7^ 589296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中將含磷酸鹽的水性反應介質從羥基氨合成區循環至環己 酮肟合成區並回到羥基銨合成區,其中羥基銨合成區是經 由硝酸鹽與氫之催化還原反應而形成羥基銨,且其中環己 酮肟合成區之羥基銨是在有機溶劑存在下與環己酮反應而 形成環己酮肟,其特徵是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 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是高於1 . Q莫耳/升。 根據本發明,在羥基銨合成區中每定量羥基銨形成( 及在環己酮肟合成區中每定量環己酮肟形成)後經由分解 只損失少量的羥基銨,而且,可以達到將羥基銨高度轉化 成環己酮肟。 根據本發明,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 的經基錢濃度是咼於1 · 〇莫耳/升,進入環己酮β亏合成 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較宜高於1 .1莫耳/ 升,更宜高於1 · 2莫耳/升,又更宜高於1 · 4莫耳/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8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升,尤其是高於1 · 6莫耳/升,有利於增加進入環己酮 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在羥基銨合成 區中每定量羥基銨形成(及在環己酮肟合成區中每定量環 己酮肟形成)後經由分解之羥基銨損失量可以降低,而且 ,可以增加羥基銨之轉化,增加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 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可例如經由增加在羥基銨合成 區之駐留時間及/或經由增加進入羥基銨合成區之水性反 應介質中的硝酸鹽濃度而達成,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 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沒有特定的上限,通常,進入 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是低於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_ 6 - 589296 A7 _ ___B7 五、發明説明(4 ) 2 · 5莫耳/升。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排出環己酮0弓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經基銨濃度 較且低於0·1莫耳/升,更宜低於〇·莫耳/升, 尤其是低於0 · 0 5莫耳/升,排出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 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通常高於〇 · 〇 〇 5莫耳/升 ’尤其是局於0 · 〇 1莫耳/升,羥基銨之轉化較宜高於 9 0%,更宜高於9 5%,在本文中所使用的轉化係定義 爲(c (NH3〇H + )進一c (NH3〇H + )出)/ c (NH3〇H + )進(χι〇〇%),其中 c ( N Η 3〇Η + )進代表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 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且c (ΝΗ3〇Η+)出代表排出環己 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 在環己酮肟合成區中,羥基銨與環己酮在有機溶劑存 在下反應而形成環己酮肟,通常有機溶劑及環己酮是進料 至環己酮肟合成區,且含有基溶劑及環己酮肟之有機介質 是從環己酮肟合成區取出,水性反應介質與含環己酮及有 機溶劑之液流較宜在逆流下接觸,一個合適方法是例如揭 不在 經濟部智惡財產局8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GB — Α—1 ,138 ,75〇,可以使用已知種類之逆 流反應器,例如裝滿塡充體之脈衝管柱或旋轉盤反應器, 也可使用含例如3至6個配備攪拌器之序列連接反應器之 系統,這些反應器各配備一個液體-液體分離器’可以使 用其中可溶解環己酮及環己酮肟之任何有機溶劑,例如醇 類、酮類、酯類、醚類、烴類、及這些之混合物’在2 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公釐) 589296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c時,有機溶劑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宜低於ο · 1重量%, 有機溶劑較宜選自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甲基環戊烷、 環己烷及其混合物’有機溶劑最宜是甲苯,較宜將環己酮 溶解在有機溶劑。 排出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有機介質中的環己酮肟濃度沒 有特定的下限’通常,排出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有機介質中 的環己酮肟濃度是高於5重量%,排出環己酮肟合成區之 有機介質中的環己酮肟濃度較宜高於2 5重量% ’更宜高 於3 0重量% ’尤其是高於3 5重量%,更尤其是高於 3 8重量%,增加排出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有機介質中的環 己酮肟濃度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分離從環己酮肟合成區之環 己酮肟增加量,通常,排出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有機介質中 的環己酮肟濃度是低於9 5重量%,較宜低於8 0重量% ,更宜低於6 0重量%,在有機介質中的環己酮肟濃度是 以相對於環己酮肟加上有機溶劑之總重量提供。 環己酮肟合成區可在從4 0至1 5 0°C之溫度範圍及 在大氣壓、次大氣壓或增壓下操作,較宜介於0 · 0 5及 〇.5MPa ,更宜介於0 . 1及0 · 2MPa ,最宜介 於0 · 1及0 · 15MPa ,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 反應介質較宜pH是介於1及6,更宜介於1 · 5及4。 在一個較佳具體實施例中,環己酮肟合成區包括一個 反應區其中經由使水性反應介質及含環己酮與有機溶劑之 液流在逆流下接觸,使羥基銨與環己酮反應而形成環己酮 肟,以及一個萃取區其中水性反應介質與有機溶劑在此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項再填 經濟部智慧財4局S工消費合作社印災 589296 A7 _ B7 五、發明説明(6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觸,較宜是逆流,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進 料至反應區,排出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進料至 萃取區,此具體實施例之優點是對觸媒活性有不利效應之 有機殘留物,尤其是環己酮及環己酮肟,可從排出反應區 之水性反應介質分離,較宜環己酮是進料至反應區與萃取 區之間的肟合成區,較宜排出萃取區之有機溶劑是進料至 反應區,較宜環己酮是在進入萃取區之有機溶劑內進料至 環己酮肟合成區。可以使甩已知種類之萃取器,例如萃取 管柱、配備攪拌器且視需要序列連接之一或多個反應器, 這些反應器各配備一個液體-液體分離器,較宜使用裝滿 塡充體之脈衝管柱,反應區及萃取區較宜在從4 0至 1 5 0°C之溫度範圍及在大氣壓、次大氣壓或增壓下操作 ,較宜介於0 · 05及0 · 5MPa ,更宜介於〇 . 1及 〇· 2MPa ,最宜介於〇· 1及〇 · 1 5MPa 。可以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奴 使用已知種類之萃取器,例如萃取管柱,較宜使用是裝滿 塡充體之脈衝管柱,或配備攪拌器且視需要序列連接之一 或多個反應器,這些反應器各配備一個液體-液體分離器 ,在2 0 °C時,有機溶劑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宜低於〇 . 1 重量%,有機溶劑較宜選自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甲基 環戊烷、環己烷及其混合物,有機溶劑最宜是甲苯,反應 區與萃取區之操作情形不需要相同,反應區與萃取區較宜 使用相同的溶劑。排出萃取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環己酮 及環己酮肟總量較宜低於0 · 2重量% (2000ppm ),更宜低於0·05重量%,尤其是低於0·02重量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9 - 589296 A7 _B7_ 五、發明説明(7 ) %,更尤其是低於0·01重量%,最宜低於〇·005 重量% (相對於水性反應介質之重量)°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排出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較宜進行一或多 個分離步驟後進入羥基銨合成區,以便降低有機雜質量, 尤其是環己酮及環己酮肟,排出環己酮肟合成區或排出萃 取區之水性反應介質較宜進行汽提以進一步達成降低有機 雜質,可以使用例如揭示在 US - A — 3,940,4 4 2之汽提法,進入羥基銨合 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環己酮及環己酮肟總量較宜不超 過0 · 02重量% (200ppm),更宜不超過 0·005重量%,尤其是不超過0·002重量%,更 尤其是不超過0 . 00 1重量%,最宜不超過 0 · 0 0 0 2重量% (相對於水性反應介質之重量)。 我們發現增加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 的羥基銨濃度,可導致增加排出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 應介質中的有機雜質濃度,尤其是環己酮及環己酮肟,這 些有機雜質可例如使用一或多個上述分離方法分離。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5貝工消費合作社印% 我們發現增加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 的磷酸鹽濃度,可導致降低從環己酮肟合成區循環至羥基 銨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有機紮濃度,通常,進入環 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磷酸鹽濃度高於2 · 0 莫耳/升,較宜高於2 · 5莫耳/升,更宜高於3 · 0莫 耳/升,尤其是高於3 · 3莫耳/升,更尤其是高於 3 · 5莫耳/升,最宜高於3 · 7莫耳/升,增加進入環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5)7公着) 589296 Α7 Β7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S工消骨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8 ) 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磷酸鹽濃度之優點是增 加經基銨濃度對排出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 有機雜質濃度之效應可減輕或避免,較宜選擇磷酸鹽濃度 使得沒有結晶化作用發生,其尤其是決定於溫度及水性反 應介質中的其他成份濃度,通常,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 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磷酸鹽濃度是低於8莫耳/升,較宜低 於5莫耳/升,更宜低於4 . 5莫耳/升。在本文中使用 時’磷酸鹽濃度係代表全部磷酸鹽之總濃度,與其存在的 形式無關,以每升水性反應介質中之莫耳數表示,磷酸鹽 較宜存在爲P〇43_、HP〇42 —、H2P〇4 —、 Η 3 Ρ Ο 4 .及Ρ〇43 —、 ΗΡ〇42' Η2ρ〇4 -之鹽類 及/或其組合,在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 ,C (磷酸鹽)/C (ΝΗ3〇Η + )比例較宜高於2 · 0 ,更宜高於2 . 1,尤其是高於2 . 2,更尤其是高於 2 · 3,其中c (磷酸鹽)代表磷酸鹽濃度(莫耳/升) 且c (ΝΗ3〇Η + )代表羥基銨濃度(莫耳/升),有利 於增加此比例,因爲其可導致在進一步對等情形下降低進 入羥基銨合成區之有機雜質量,此比例沒有特定的上限, 如果此比例太高,從經濟的觀點,此方法將變成較不吸引 人,通常,c (磷酸鹽)/c (ΝΗ3〇Η + )比例是低於 10° 我們發現降低(每單位時間進料至環己酮肟合成區之 羥基銨)/(每單位時間進料至環己酮肟合成區之環己酮 )之克分子比例,可導致降低排出羥基銨合成區之水性反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φ 項再填· 裝· 、1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11 - 589296 A7 _______B7_ 五、發明説明(9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應介質中的有機雜質濃度,f h / f。比例較宜小於 1 . 〇〇,其中fh代表每單位時間進料至環己酮肟合成區 之羥基銨克分子量(每單位時間之莫耳數),且f。代表每 單位時間進料至環己酮肟合成區之環己酮克分子量(每單 位時間之莫耳數)。 較宜f h / f。比例< 0 · 9 9,更宜小於0 · 9 8, 尤其是小於0 . 9 7,更尤其是小於0 . 9 6,降低此比 例之優點是增加羥基銨濃度對排出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 反應介質中的有機雜質濃度之效應可減輕或避免,這些降 低的比例可導致進一步降低從環己酮肟合成區循環至羥基 銨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有機雜質濃度,f h / f c比 例沒有特定的下限,通常f h / f。> 0 · 5,較宜f h/ .!。>0.7,更宜!1^/:?。>〇.8,所要的^&/{。 比例可得自不同的方法,例如降低比例可經由增加進料至 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流速相對於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 反應介質流速,降低比例也可經由降低進入環己酮肟合成 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通常,水性反應介質是酸性緩衝化的反應介質,水性 反應介質可含銨(N Η 4 + ),例如在羥基合成中以副產物 形成,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 c ( Ν Η 4 + ) / c (磷酸鹽)比例較宜介於〇 · 1及3 ’ 更宜介於0 · 2及2,最宜介於0 · 5及1 · 5,其中 c (ΝΗ4+)在莫耳/升下代表ΝΗ4 +濃度,且c (磷酸 鹽)在莫耳/升下代表磷酸鹽濃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Α4規格(210Χ297公釐) .12- 589296 A7 B7 五、發明説明(1〇 ) 通常,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含硝酸鹽 (N 0 3 - ) 13 ,更宜介於0 · 1及〇 · 5,其中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c(^ί〇3-)在莫耳/升下代表N〇3'濃度,且c(磷酸 鹽)在莫耳/升下代表磷酸鹽濃度。 在羥基銨合成區中,羥基銨是經由硝酸鹽與氫之催化 還原反應而形成,羥基銨合成區可在從2 0至1 0 0°C之 溫度範圍,較宜在30 — 90 °C,更宜在40 — 65 °C, 及在大氣壓、次大氣壓或增壓下操作,較宜介於0 · 1及 5MPa,更宜介於〇 · 3及3MPa,尤其是介於 〇· 5及2MPa (氫分壓),羥基銨合成區之pH較宜 介於0 · 5及6,更宜介於1及4,在此區使用的觸媒較 宜存在的範圍是介於1及2 5重量%,較宜介於5及1 5 重量之貴金屬,相對於載體加上觸媒之總重量,此觸媒較 宜是含鈀之觸媒,例如鈀或鈀-鉑觸媒,存在於載體上例 如碳或氧化鋁載體,通常,觸媒在羥基銨合成區之存在量 是0 · 2 - 5重量%,相對於羥基銨反應器中的總液體重 量。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S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附圖之簡要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方法之具體實施例說明圖。 主要元件對照表 1 管線 2 管線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89296 A7 B7 五、發明説明(11 ) 3 管線 4 管線 5 管線 6 管線 7 管線 8 管線 9 管線 1 〇 管線 1 1 管線 1 2 管線 1 3 管線 1 4 管線 1 5 管線 A 羥基銨合成區 B 環己酮肟合成區 C 卒取區 D 汽提管柱 E 硝酸製造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災 具體實施例之說明
參照圖1 ,A代表羥基銨合成區,使用包括反應區B 及萃取區C之環己酮肟合成區,在含觸媒的A區中,經由 管線1進料氫氣,未經反應之氫氣與任何其他氣體經由管. 線2排出,含尤其是磷酸鹽之水性反應介賓經由管線1 5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4 - 經濟部智慈財凌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奴 589296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 進料至A區,且在羥基銨合成區增加羥基銨(以及作爲副 產物之銨)後經由管線3通入反應區B,從A區通入B區 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高於1 · 0莫耳/升,待 轉化的環己酮在有機溶劑中經由管線4進料至反應區B, 環己酮經由管線7加入有機溶劑中,將生產及溶解在有機 溶劑之大部分環己酮肟經由管線5從系統取出。 排出反應區B後,水性反應介質經由管線6通入萃取 區C,排出反應區B後,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含量經 由反應而降低且含少量環己酮及環己酮肟雜質,有機溶劑 經由管線9進入萃取區C,在萃取區C內,從水性反應介 質取出額外的環己酮肟並在有機溶劑中經由管線8帶出C 區,在萃取區C中,水性反應介質中殘留的有機雜質(環 己酮+環己酮肟)減低。 水性反應介質經由管線1 0從萃取區C排出,將水性 反應介質送至汽提管柱D進行分離操作,在此管柱中,環 己酮肟水解成環己酮且如此形成的環己酮與已經存在的環 己酮與其他有機物質及水(例如作爲共沸物)經由管線 1 1排出,在系統中循環的水性反應介質經由管線1 2通 入E區,在E區中生產硝酸,較宜在E區或隨後經由從管 線1 3進料之空氣與從管線1 4進料之氨及從水性反應介 質之水反應而製造硝酸,也可以直接將硝酸供應至水性反 應介質代替製造硝酸,據此,E區無機介質中的硝酸鹽量 增加,在E區中,例如在合成羥基銨中以副產物形成之銨 離子,可經由含氮氧化物之氣體轉化,但是也可使用其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5 - I--------裝----Ί—--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89296 經濟部智慈財產苟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b ) 方法去除銨離子,水性反應介質隨後經由管線1 5回到羥 基銨合成區A而完成循環,此方法持續進行。 下列特定實例僅是用於說明而不是用於限制本發明。 實例1 一 7 在全部實例中,使用圖1說明之具體實施例。 實例1 在羥基銨合成區A (含觸媒(支撐在碳上的8重量% ?(1及2重量%?〖),在5(KC之溫度及IMPa之壓 力(氫分壓)下操作),每單位時間生產下列組成之水性 反應介質: 1· 00莫耳NH3〇H·H2P〇4 1 · 14 莫耳 NH4H2P〇4 0 · 74莫耳H3P〇4 1·78莫耳ΝΗ4Ν〇3 4 3 · 0莫耳Η 2〇 且與環己酮(經由管線7供應)及甲苯(經由管線9 供應)一起連續進料(經由管線3 )至反應區Β (脈衝塡 充管柱,在5 5 °C操作),克分子比例i h / f。是 〇.9 5 ,將溶解在甲苯之含環己酮肟之有機介質從羥基 銨合成區取出(經由管線5 ),環己酮肟濃度是3 8重量 % (相對於甲苯+環己酮肟之總重量)’從B區排出的水 性反應介質與甲苯一起進料至萃取區C (脈衝塡充管柱’ I-------裝------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6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8工消費合作社印% 589296 A7 _B7 五、發明説明(Μ ) 在7 0 °C操作)。 排出萃取C之水性反應介質中含〇 · 0 4 7 5莫耳/ 升羥基銨,在硝酸盤E經由吸附亞硝氣而當場形成硝酸後 ,在進入A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沒有發現羥基銨,在羥基 銨合成區每羥基銨量形成後經由分解損失的羥基銨克分子 量是4 · 7 5 %。 實例2 在此實例中,全部情形與實例1相同(包括克分子比 例f\/f。及有機介質中的環己酮肟濃度),除了從A區 排出並進入B區之水性反應介質含下列組成: 1 · 25 莫耳 ΝΗ3〇Η·Η2Ρ〇4 1.25 莫耳 ΝΗ4Η2Ρ〇4 〇· 75莫耳Η3Ρ〇4 1 · 75莫耳ΝΗ4Ν〇3 4 0 · 5莫耳Η 2〇 排出萃取C之水性反應介質中含〇 . 〇 4 3 8莫耳/ 升羥基銨,在硝酸盤Ε經由吸附亞硝氣而當場形成硝酸後 ,在進入Α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沒有發現羥基銨,在羥基 銨合成區每羥基銨量形成後經由分解損失的羥基銨克分子 量是3 .50%。 實例3 在此實例中,全部情形與先前實例相同,除了從A區 裝 ^ 訂 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7 - 589296 A7 ___ B7 五、發明説明(15 ) 排出並進入B區之水性反應介質含下列組成: 1 · 33 莫耳 ΝΗ3〇Η·Η2Ρ〇4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 18 莫耳 ΝΗ4Η2Ρ〇4 〇· 7 1莫耳Η 3 Ρ〇4 1 · 70莫耳ΝΗ4Ν〇3 4 0 · 9莫耳Η 2〇 排出萃取C之水性反應介質中含〇 . 0 4 3 8莫耳/ 升羥基銨,在硝酸盤Ε經由吸附亞硝氣而當場形成硝酸後 ,在進入Α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沒有發現羥基銨,在羥基 銨合成區每羥基銨量形成後經由分解損失的羥基銨克分子 量是3 · 3 0 %。 .實例4 在此實例中,全部情形與先前實例相同,除了從A區 排出並進入B區之水性反應介質含下列組成: 1.44莫耳1^^13〇11.112?〇4 1 · 18 莫耳 NH4H2P〇4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S工消費合作社印災 〇 · 7 1莫耳Η 3 P〇4 1 · 86莫耳ΝΗ4Ν〇3 3 9 · 3莫耳Η 2〇 排出萃取C之水性反應介質中含0 . 0 4 6 3莫耳/ 升羥基銨,在硝酸盤Ε經由吸附亞硝氣而當場形成硝酸後 ,在進入Α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沒有發現羥基銨,在羥基 銨合成區每羥基銨量形成後經由分解損失的羥基銨克分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化- 589296 A7 B7___ _ 五、發明説明(Μ ) 量是3 · 2 2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實例5 在此實例中,全部情形與先前實例相同’除了從A區 排出並進入B區之水性反應介質含下列組成·· 1 · 48 莫耳 ΝΗ3〇Η·Η2Ρ〇4 1 · 64 莫耳 ΝΗ4Η2Ρ〇4 〇·69莫耳Η3Ρ〇4 1 · 41莫耳ΝΗ4Ν〇3 3 8 · 3莫耳Η 2〇 排出萃取C之水性反應介質中含〇 · 〇 3 7 5莫耳/ 升羥基銨,在硝酸盤E經由吸附亞硝氣而當場形成硝酸後 ,在進入A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沒有發現羥基銨,在羥基 銨合成區每羥基銨量形成後經由分解損失的羥基銨克分子 量是2 . 5 4 %。 實例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此實例中,全部情形與先前實例相同,除了從A區 排出並進入B區之水性反應介質含下列組成: 1 · 54 莫耳 ΝΗ3〇Η·Η2Ρ〇4 1 · 63 莫耳 ΝΗ4Η2Ρ〇4 0 . 7 1莫耳Η 3 Ρ〇4 1 · 53莫耳ΝΗ4Ν〇3 3 7 · 2莫耳Η 2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〇Γ~ 589296 A7 B7 五、發明説明(17 ) 排出萃取C之水性反應介質中含〇 . 〇 1 8 8莫耳/ 升羥基銨,在硝酸盤E經由吸附亞硝氣而當場形成硝酸後 ,在進入A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沒有發現羥基銨,在羥基 銨合成區每羥基銨量形成後經由分解損失的羥基銨克分子 量是1 · 2 2 %。 實例7 在此實例中,全部情形與先前實例相同,除了從A區 排出並進入B區之水性反應介質含下列組成: 1.63莫耳^113〇11.112?〇4 1 · 65 莫耳 NH4H2P〇4 〇 . 70莫耳H3P〇4 1.51莫耳NH4N〇3 3 6 . 5莫耳Η 2〇 排出萃取C之水性反應介質中含〇 . 〇 1 63莫耳/ 升羥基銨,在硝酸盤Ε經由吸附亞硝氣而當場形成硝酸後 ,在進入Α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沒有發現羥基銨,在羥基 銨合成區每羥基銨量形成後經由分解損失的羥基銨克分子 量是1 · 0 0 %。 實例1至7之結果總於表1中,列出在羥基銨合成區 中每羥基銨量形成後經由分解損失的羥基銨克分子量(% )及羥基銨之轉化,其中顯示增加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 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可導致降低在羥基銨合成 區中每羥基銨量形成後經由分解損失的羥基銨克分子量,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 20 _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8工消费合作τ£印奴 589296 Β 五、發明説明(18 ) 並增加羥基銨之轉化。 實例 c(NH3〇H + )進 (莫耳/升) c(NH3〇H + )出 (莫耳/升) NH3〇H+之轉 化(%) NH3〇H+之損 失(%) 1 1.00 0.0475 95.25 4.75 2 1.25 0.0438 96.5 3.50 3 1.33 0.0438 96.7 3.30 4 1.44 0.0463 96.78 3.22 5 1.48 0.0375 97.46 2.54 7 1.54 0.0188 98.78 1.22 9 1.6 3 0.0163 99.0 1.0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_ ♦ ,項再填 裝— 寫本頁)
、1T >線 本發明之特定具體實施例經說明及揭示如上,但是, 一般從事此項技藝者了解在不偏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圍下 可以有不同的修改,據此,除了下列專利申請範圍之外, 本發明之解釋不受此限制。 經濟部智慈財產局8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21 -

Claims (1)

  1. 58922ά_—-ί Α8 Β8 C8 D8 公告本 六、申請專利範圍 煩誚委員明示,木案修it後是否變更原實質内容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JLil第9011 541 5號專利申請案:(修正後無劃線)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 一 -----------------^ .會丄 民國92|赛充54月 1 · 一種用於製備環己酮肟的方法,其中將含磷酸鹽 的水性反應介質從羥基銨合成區循環至環己酮肟合成區並 回到羥基銨合成區,其中羥基銨合成區是經由硝酸鹽與氫 之催化還原反應而形成羥基銨,且其中環己酮肟合成區之 羥基錢是在有機溶劑存在下與環己酮反應而形成環己酮肟 ,其中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c (磷酸鹽 )/ c ( NH3〇H+ )的比値大於2.0,該c (磷酸鹽)表示單 位爲莫耳/升之磷酸鹽濃度,c ( NH3〇H + )表示單位爲莫 耳/升之羥基銨濃度,其特徵是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 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是高於1 . 〇莫耳/升。 2 · —種用於製備環己酮肟的方法,其中將含羥基鏡 、磷酸鹽及硝酸鹽的水性反應介質進料至環己酮肟合成區 ’其中羥基銨在有機溶劑存在下與環己酮反應而形成環己 酮肟,其中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c (隣 酸鹽)/ c ( NH3〇H+ )的比値大於2.0,該C (憐酸鹽)表 示單位爲莫耳/升之磷酸鹽濃度,c( NH3〇H+ )表示單位 爲莫耳/升之羥基銨濃度,其特徵是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 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是高於1 . 0莫耳/升。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特徵是 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餐濃度是高 於1 · 2莫耳/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 _ 589296 Α8 Β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特徵是 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是高 於1 · 4莫耳/升。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特徵是 進入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是高 方<1.6旲耳/升。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特徵是 水性反應介質與含環己酮及有機溶劑之液流在逆流下接觸 〇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特徵是 將有機溶劑及環己酮進料至環己酮肟合成區,並從環己酮 月亏合成區取出含有基溶劑及環己酮肟之有機介質,有機介 質中的環己酮肟濃度是高於5重量%。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特徵是排出 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有機介質中的環己酮肟濃度是高於2 5 重量% 〇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特徵是 該有機溶劑是選自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甲基環戊院、 環己烷及其混合物。 1 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特徵 是排出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是 低於〇 · 1莫耳/升。 1 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方法/其特徵是 排出環己酮肟合成區之水性反應介質中的羥基銨濃度是介 本ϋ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一 -- 589296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於〇.〇1及〇.〇5莫耳/升之間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
TW090115415A 2000-06-05 2001-06-26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yclohexanone oxime TW58929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0201970 2000-06-05
EP00201965 2000-06-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89296B true TW589296B (en) 2004-06-01

Family

ID=26072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15415A TW589296B (en) 2000-06-05 2001-06-26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yclohexanone oxime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6844469B2 (zh)
EP (1) EP1303480B1 (zh)
JP (1) JP2003535841A (zh)
KR (1) KR100843925B1 (zh)
CN (1) CN1203050C (zh)
AT (1) ATE425958T1 (zh)
AU (1) AU2001264407A1 (zh)
BR (1) BR0111437A (zh)
DE (1) DE60138025D1 (zh)
MX (1) MXPA02011961A (zh)
MY (1) MY138953A (zh)
TW (1) TW589296B (zh)
WO (1) WO20010942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18141A1 (en) * 2001-12-04 2003-06-11 Dsm Nv Process for treating an aqueous medium containing phosphate, cyclohexanone and cyclohexanone oxime
AU2002225506A1 (en) * 2001-12-04 2003-06-17 Dsm Ip Assets B.V. Process for treating an aqueous medium containing cyclohexanone oxime and cyclohexanone
EP1428792A1 (en) * 2002-12-11 2004-06-16 DSM IP Assets B.V. Process for mixing an acidic aqueous solution comprising hydroxyl ammonium and phosphate with nitric acid
WO2004067497A1 (en) * 2003-01-30 2004-08-12 Dsm Ip Assets B.V. Process for treating an organic solution comprising cyclohexanone oxime, cyclohexanone, and an organic solvent
EP1626953B1 (en) * 2003-05-23 2007-09-26 DSM IP Assets B.V. Process for preparing caprolactam by admixture of cyclohexanone oxime to a reaction mixture under turbulent flow conditions
TW200829544A (en) * 2007-01-05 2008-07-16 China Petrochemical Dev Corp Method for preparing cyclohexanone oxime
CN101225055B (zh) * 2007-01-17 2010-07-07 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环己酮肟的制备方法
EP2551261B1 (en) * 2010-03-24 2016-11-02 Ube Industries,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oxime
CN103492312B (zh) 2011-04-22 2016-11-02 Capiii有限公司 制备羟胺的方法
CN104276977B (zh) * 2013-07-03 2018-09-18 Cap Iii 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启动制备肟的工艺
KR102382774B1 (ko) * 2018-10-17 2022-04-04 캡 쓰리 비 브이 개선된 옥심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6513426A (zh) * 1965-10-16 1967-04-17
US3862230A (en) 1969-09-20 1975-01-21 Stamicarbon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cyclohexanone oxime
NL6914306A (zh) 1969-09-20 1971-03-23
NL6914305A (zh) 1969-09-20 1971-03-23
NL141502B (nl) * 1969-09-20 1974-03-15 Stamicarbon Continue bereiding van cyclohexanonoxim.
BE759915A (fr) * 1969-12-06 1971-06-04 Stamicarbon Procede de recyclage pour la preparation et le traitement d'unesolutionde sel d'hydroxylammonium
US3997607A (en) 1974-04-26 1976-12-14 Stamicarbon B.V. Recycling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yclohexanone oxime
NL7405630A (nl) 1974-04-26 1975-10-28 Stamicarbon Kringloopproces voor de bereiding van cyclohexanonoxi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844469B2 (en) 2005-01-18
EP1303480B1 (en) 2009-03-18
JP2003535841A (ja) 2003-12-02
KR20030029052A (ko) 2003-04-11
MY138953A (en) 2009-08-28
US20040039230A1 (en) 2004-02-26
ATE425958T1 (de) 2009-04-15
CN1444559A (zh) 2003-09-24
BR0111437A (pt) 2003-06-10
DE60138025D1 (de) 2009-04-30
AU2001264407A1 (en) 2001-12-17
KR100843925B1 (ko) 2008-07-03
WO2001094296A1 (en) 2001-12-13
MXPA02011961A (es) 2003-07-14
CN1203050C (zh) 2005-05-25
EP1303480A1 (en) 2003-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89296B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yclohexanone oxime
TW538029B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diol mixture
TW593232B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yclohexanone oxime
KR101311626B1 (ko) 하이드록실 암모늄의 연속 제조 방법
JP3374218B2 (ja) ヒドロキシルアミンの直接製造法
JP4856839B2 (ja) シクロヘキサノンオキシムの製造法
TW572893B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ydroxylammonium
WO2004067497A1 (en) Process for treating an organic solution comprising cyclohexanone oxime, cyclohexanone, and an organic solvent
JP4138659B2 (ja) シクロヘキサノンオキシムおよびシクロヘキサノンを含む水性媒体を処理する方法
TWI238156B (en) Process for treating an aqueous medium containing phosphate, cyclohexanone and cyclohexanone oxime
EP1947056B1 (en) Recycling system for hydroxylamine formation and oximation
WO2005030683A1 (ja) クメ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を含むプロピレンオキサイドの製造方法
NL9201064A (nl) Werkwijze voor de bereiding en verwerking van een hydroxylammoniumzoutoplossing.
JP2003128634A (ja) 亜硝酸アルキルの製造方法
JP2000026387A (ja) シクロヘキサノンオキシ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