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69210B - Optical disc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disc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69210B
TW569210B TW091104521A TW91104521A TW569210B TW 569210 B TW569210 B TW 569210B TW 091104521 A TW091104521 A TW 091104521A TW 91104521 A TW91104521 A TW 91104521A TW 569210 B TW569210 B TW 5692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fractive index
light
optical disc
transmit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04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eshi Yamasaki
Kenji Yamamoto
Toshiyuki Kashiwagi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69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692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67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layers with specific interrel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56Light transmission layers lying on the light entrance side and being thinner than the substrate, e.g. specially adapted for Blu-ray® disc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Description

569210 A7 B7 五、發明説明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介以光透過層記錄資訊信號,或進行所記 錄資訊信號之播放之光碟。 背景技術 先前,於基板上形成層積記錄資訊信號之記錄層或反射 層等層積膜,藉由對記錄層照射光束,進行資訊信號的記 錄’並進行記錄層所記錄的資訊信號播放之光碟。此種光 碟’必須盡可能記錄更多的資訊,要求記錄密度的高密度 化’因而提案多種謀求高密度化之技術。 光碟記錄密度的高密度化,亦即大容量化,係主要於記 錄播放裝置,利用資訊信號的記錄播放所使用光束波長之 短波長化,或對光碟的信號記錄層聚集光源所射出光束的 接物透鏡數值孔徑之高數值孔徑,縮小位於焦點面的光點 而達成。 例如,對於光碟的一種,所謂的CD (Compact Disc ;光 碟),係以資訊信號讀取所使用的光束波長780 nm與接物 透鏡數值孔徑(NA) 0.45,達成記錄容量650 MB。另外,對 於 DVD-ROM (Digital Versatile Disc Read Only Memory ;唯讀 記憶數位多用途光碟),係以資訊信號之記錄或播放所使 用的光束波長650 nm與接物透鏡數值孔徑(NA) 0.6,使記 錄容量提高至4.7 GB。 本專利申請人,藉由謀求光束的短波長化,並謀求於光 碟聚集光束之接物透鏡之數值孔徑(NA)的高數值孔徑化, 作為可高密度記錄之光碟,提案於記錄層上設置薄覆蓋層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569210 A7 ___B7__ 五、發明説明(2 ) 之光透過層,藉由此光透過層側照射光束,進行資訊信號 的記錄或播放之光碟。此光碟,使用波長未滿45〇 nm的光 束作為資訊信號的記錄或播放所使用之光束,並使用數值 孔(NA)大於〇·78的接物透鏡,實現22 GB以上的大容 量 ° 利用光束進行資訊信號的記錄播放之光碟,其使用於記 錄媒體的情形,對光碟聚集光束時,盡可能做不產生球面 像差之接物透鏡或光碟的光學設計。 具體上’適應聚集對光碟所照射光束之接物透鏡,使光 碟的光透過層折射率或其厚度最佳化,藉此對光碟聚集光 束時,將可極力減少所產生的球面像差。亦即,為使因接 物透鏡所產生的球面像差變為最小,將設定光透過層之折 射率或厚度。 谋求資訊信號的記錄播放所使用的光束短波長化,使用 大數值孔徑(ΝΑ)的接物透鏡,從覆蓋記錄層的光透過層側 照射光束以進行記錄播放之高密度化所謀求的光碟,其因 接物透鏡的數值孔徑(ΝΑ)大,所以使接物透鏡所發生的球 面像差為最小之媒值的理想折射率(以下稱之為接物透鏡 的设計折射率)與光透過層折射之有偏移時,於光碟的信 號記錄層上所聚集的光束將產生大球面像差。 因此’雖要求配合接物透鏡的設計折射率變更光透過層 的折射率,但是變更具有構成光透過層的材料本身之折射 率卻相當地困難。 例如,光透過層以單一材料構成之情形,藉由構成光透 I___1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X 297公爱) 5692l〇 A7 ________B7_ 五、發明説明(3 ) 過層的材料本身之折射率,決定光透過層全體的折射率。 於是,必須尋找符合接物透鏡設計的設計折射率之材料, 其並不實際。.即使假設存在此般材料,則可使用材料的選 擇將造成相當大的限制,其將不得不犧牲例如機械強度等 其他的物性。反之,優先考慮其他的物性等時,折射率將 無法符合,只靠光透過層的膜厚調整,將可能無法解決球 面像差之問題。 發明之揭示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可容易地調整光透過層全體的折射率 至接物透鏡的設計值,並提供可大幅度降低球面像差的光 碟。 為達成上述目的,有關本發明之光碟,其特徵在於基板 上至少依序層積記錄層與光透過層,藉由介以光透過層對 記錄層照射光,於進行資訊的記錄及/或播放之光碟,光 透過層,係由層積兩層以上折射率相互不同的材料層之層 積體所構成,並設定聚集資訊的記錄及/或播放所使用光 束之接物透鏡的球面像差於最小值附近。 有關如上所構成的本發明之光碟,其光透過層,係由層 積兩層以上折射率相互不同的材料層之層積體所構成。此 時,光透過層整體的折射率,因由形成各個材料層材料的 折射率之組合而設定,所以有關本發明之光碟,例如,藉 由選擇適當的材料或調整膜厚比率,光透過層的折射率將 可符合接物透鏡的光學設計,設定球面像差為最小之折射 率(接物透鏡的設計折射率)附近,並可降低球面像差。 569210 A7
例如不須
於疋將增加構成各材料層材料之選擇幅度 犧牲各種物性。 X 本發明的另外㈣,藉由本發明所得到的具體優點,從 >閱以下圖面所說明的實施形態之說明,將有更進一步的 理解。 ’、 圖式之簡單說明 圖1為顯示適用本發明之光碟的剖面圖。 圖2為顯示光透過層厚度為1〇〇 μιη時的折射率與球面像 差之關係圖。 圖3為顯示光透過層為一層時的材料層折射率與光透過 層厚度之圖。 圖4為顯示聚碳酸酯膜所形成的層與感壓性黏接材料所 形成的層之厚度關係圖。 圖5為顯示聚碳酸酯膜的厚度與球面像差之關係圖。 發明之最佳實施形態 以下,有關本發明之光碟,參閱圖面詳細說明。 有關本發明之光碟1,如圖1所示,係於基板2上依序層 積反射層3、記錄層4、與光透過層5所構成,介以光透過 層5對記錄層4照射光,進行資訊信號的記錄播放。 基板2,係由例如聚碳酸酯樹脂、非晶體聚烯烴樹脂等 樹脂所形成。基板2使用厚度〇.3 mm以上之材料。 反射層3,係以確保反射率為目的,設置於記錄層4的 背面,由例如鋁或鋁合金等所形成。 記錄層4,其為記錄資訊信號層,於此,利用相變化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 料的反射率變化記錄資訊信號。另外,構成記錄層4的相 變化材料可使用任意的材料,舉例表示時,可舉出Ge_sb_ Te(錯-錄-碲)、Ag_In_Sb_Te(銀_銦_録-碲)等。此外記 錄層4 ’其未必為相變化材肖’亦可使用有機色素系的記 錄材料或光磁性材料等。 光透過層5 ,其保護反射層3及記錄層4,於記錄、播放 時,來自記錄播放裝置的光束從此光透過層5侧照射,透 過此光透過層5,對記錄層4對焦。光透過層5,係層積第 一材料層6與第二材料層7之兩層構造。亦即,光透過層 5,係由不同折射率的第一材料層6與第二材料層7之材料 所形成,藉由兩種材料層的折射率組合,設定光透過層$ 整體的折射率。此時,光透過層5整體的折射率,如以下 所述,係設定於球面像差為最小之折射率附近。 例如,適用記錄播放裝置所具備的接物透鏡之設計,球 面像差為最小之最佳化的光透過層折射率作為設計折射 率。 於此,有關本發明之光碟,因光透過層5為兩層構造, 所以構成光透過層5的材料層之中,例如第一材料層6或 第二材料層7的任一方,利用具有比設計折射率高折射率 的材料(高折射率材料)形成,另一方由比設計折射率低折 射率的材料(低折射率材料)形成。如此,光透過層5整體 的折射率,其為上述第一材料層6的折射率與第二材料層 7的折射率之中間值,再者因最佳化各材料層的折射率或 膜厚’將可設定於設計折射率附近。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69210 A7 B7 五、發明説明(6 ) ' ---- 於此’說明有關設計折射率、高折射材料、及低折射材 料’如圖2所示變光透過層5的折射率並測量此時 的球面像差,其存在球面像差為最小之折射率(於此為 1.6),此稱之為設計折射率。 此時,如圖2A的區域所示,折射率比設計折射率高的 材料稱為高折射材料,如圖2B的區域所示,折射率比設 計折射率低的材料稱為低折射材料。 如上所述,光透過層5,係不同折射率材料所形成的第 一材料層6與第二材料層7之兩層構造,藉由組合各材料 層的折射率,設定整體的折射率。此外’光透過層5整體 的折射率,係設定於球面像差為最小之折射率附近。如上 所述,光碟1,可設定光透過層5的折射率於球面像差為 最小之折射率附近,光透過層5的折射率因可調整為記錄 播放裝置所具備的透鏡設計值,所以介以光透過層5所照 射光的球面像差為較小值。 有關本發明之光碟1,第一材料層6由低折射材料形 成,第二材料層7由高折射材料形成。此低折射材料的實 施例,可列舉出UV樹脂及感壓性黏接劑等,高低折射材 料的實施例,可列舉出聚碳酸酯膜等。 另外,有關本發明之光碟1,分別調整第一材料層6的 厚度與第二材料層7的厚度,使此些材料層的膜厚比例最 佳化,將可更進一步地降低球面像差。亦即,於有關本發 明之光碟1 ’為使光透過層5的球面像差為最小,分別調 整第一材料層6的厚度與第二材料層7的厚度,期望為最 569210 A7 一 —______B7 五、發明説明(7 ) 佳厚度。 以下,有關第一材料層6的厚度與第二材料層7的最佳 厚度,以具體實施例為基本做說明。 於此,光透過層5的厚度設為1〇〇 μχη,整體的折射率使 其為1.60 ’且第一材料層6由感壓性黏接劑(商品名DVD-8310 ;曰東電工社製,折射率1482)形成、第二材料層7 由聚碳酸酯膜(商品名C-1400 ;帝人社製,折射率ι·615 )形 成之光碟1,探討有關第一材料層6與第二材料層7之最佳 厚度。此外’記錄播放裝置所具備的透鏡之NA設為0.85。 首先,光透過層為一層的光碟,關於光透過層折射率與 光透過層厚度的關係,利用光學設計評價程式(c〇de V,美國光學研究協會(Qpticai Research Ass〇ciate))進行計 算。 標準折射率為1·6,且光透過層5的厚度為1〇〇 ,球面 像差為零的情形,如圖3所示,光透過層5的折射率變化 時,球面像差為最小之光透過層5厚度將不為100 μπι。其 球面像差的最小值如圖2所示亦不為零,與設計折射率的 差越大,則所產生的球面像差將越大。另外,於圖3,橫 座標為折射率,縱座標為球面像差最小之光透過層厚度, 於圖2,橫座標為折射率,縱座標為球面像差的最小值。 其次,於第一材料層6與第二材料層7的兩層構造之光 透過層5,改變第二材料層7厚度的情形,球面像差為最 小之第一材料層6厚度變為如何,同樣使用光學設計程式 做计算。標準折射率(設計折射率)為1 ·6,此時光透過層5 -10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釐) 569210 A7 ______B7 五、發明説明(8 ) 的最佳厚度設為100 μιη。 折射率1.615的聚碳酸酯膜所形成的第二材料層7從 5〇 μιη至100 μπι變化時,為設計光透過層5整體膜厚為 100 μιη,以折射率1.482的感壓性黏接劑所形成的第一材料 層6之厚度,使其如圖4般變化即可。另外,於圖4,橫座 標表示聚碳酸酯膜(第二材料層7 )的厚度,縱座標表示感 壓性黏接劑(第一材料層6)的厚度。 此時的球面像差產生量顯示於圖5。 其結果,聚碳酸酯膜所形成的第二材料層7之厚度為 90 μιη,感壓性黏接劑所形成的第一材料層6之厚度為1〇 μιη時,得知光透過層5的球面像差為零。此外,於圖5, 橫座標表示聚碳酸酯膜(第二材料層7)的厚度,縱座標表 示球面像差。 亦即’改變折射率大於1.6的高折射率材料所形成之第 二材料層7之厚度時,搭配折射率未滿丨6的低折射率材料 所形成之第一材料層6,可顯著地減少球面像差的產生。 此外,藉由分別調整第一材料層6與第二材料層7的厚 度’可使球面像差的產生為零。 如上說明,有關本發明之光碟丨,光透過層為不同折射 率的材料所形成的第一材料層6與第二材料層7之兩層構 造,利用組合各材料層的折射率,設定整體的折射率。光 透過層5整體的折射率,設定於球面像差為最小之折射率 附近。藉此,光碟1,光透過層5的折射率可設定於球面 像差為最小之折射率附近,因光透過層5的折射率可調整 -11- 569210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為記錄播放裝置所具備的透鏡設計值,所以介以光透過層 5所照射光的球面像差將較小。 另外’有關本發明之光碟1,光透過層5藉由低折射材 料與高折射材料的組合,設定整體的折射率。亦即,光透 過層5 ’因組合具不同折射率的兩種材料,設定整體的折 射率,所以材料的限制變少,材料的選擇將更容易。 再者,有關本發明之光碟1,藉由調整第一材料層6之 厚度與第二材料層7之厚度的比例作為最佳的厚度,介以 光透過層5所照射光的球面像差將更加低減。如上所述, 適用本發明的光碟1,即使於光透過層5的厚度偏差時, 亦可獲得充分的球面像差之低減效果。 於上述的本實施形態,光透過層的構成,其雖為利用層 積兩層折射率不同的材料層所形成的兩層構造,光透過 層’其亦可為層積三層以上折射率不同的材料層所形成的 多層構造。此時,組合低折射材料與高折射材料,形成各 材料層,亦可降低光透過層的球面像差。即使光透過層為 層積三層以上的構造,藉由調整各層的膜厚,可使光透過 層整體的球面像差為最小。 另外’於本實施形態’雖針對形成相變化材料之記錄層 4的光碟1做說明,亦適用於不形成本發明的相變化材料 之A錄層4的光碟,亦即,於基板上直接形成反射層之光 碟。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有關本發明之光碟,光透過層為層積兩層以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X 297公爱) 569210 A7 B7 五、發明説明(1〇 ) 上折射率相互不同的材料層之多層構造,藉由組合各材料 層的折射率,設定光透過層整體的折射率。光透過層整體 的折射率,係設定於球面像差為最小之折射率附近。因 此,有關本發明之光碟,光透過層的折射率可設定於球面 像差為最小之折射率附近。亦即,有關本發明之光碟,光 透過層的折射率因可調整為記錄播放裝置所具備的透鏡設 計值,所以介以光透過層所照射光的球面像差將較小。 此外,有關本發明之光碟,光透過層,藉由低折射材料 與高折射材料的組合,設定整體的折射率。亦即,因藉由 組合不同折射率的兩種材料,設定光透過層整體的折射 率所以有關本發明之光碟的光透過層,材料的限制變 少,材料的選擇將變容易。 -13- 本g尺度g中8國家標X 297公釐)

Claims (1)

  1. 569210 A8 B8 C8 ______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光碟,於基板上至少依序層積記錄層與光透過 層,藉由介以光透過層,對上述記錄層照射光束,進 行資訊的記錄及/或播放,其特徵在於·· 上述光透過層係由層積兩層以上折射率相互不同的 材料層所成之層積體所構成,並設定聚集上述記錄及/ 或播放所使用光束之接物透鏡的球面像差於最小值附 近0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光碟,其中構成上述光透過 層之材料層之中,至少一層具有比對應上述接物透鏡 的設計折射率高之折射率,且至少一層具有比該設計 折射率低之折射率, 藉由此些組合,設定接物透鏡之球面像差為最小值 附近。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光碟,其中構成上述光透過 層的材料層之中,比對應上述接物透鏡的設計折射率 南之折射率的一層,係設置於光的照射侧。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光碟,其中藉由調整上述各 材料層的膜厚,設定光透過層整體的球面像差為最小 值附近。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 a家標準(CNS) μ規格(2剔297公董)
    裝 訂
TW091104521A 2001-03-14 2002-03-12 Optical disc TW56921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072882 2001-03-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69210B true TW569210B (en) 2004-01-01

Family

ID=18930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04521A TW569210B (en) 2001-03-14 2002-03-12 Optical disc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20030161256A1 (zh)
EP (1) EP1369858A1 (zh)
JP (1) JPWO2002075732A1 (zh)
KR (1) KR20030005344A (zh)
CN (1) CN1199168C (zh)
HK (1) HK1062351A1 (zh)
TW (1) TW569210B (zh)
WO (1) WO20020757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11142A1 (en) * 2001-12-06 2007-05-17 Kazuo Watabe Optical disk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CN100399441C (zh) * 2005-05-12 2008-07-02 索尼株式会社 光学记录介质以及光学记录再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0769A (en) * 1997-08-07 2000-12-12 Hitachi Maxell,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recording device
JP3735449B2 (ja) * 1997-08-07 2006-01-18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及び光再生システム
JP3671126B2 (ja) * 1999-03-19 2005-07-13 Tdk株式会社 光情報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311382A (ja) * 1999-04-26 2000-11-07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ディスク
JP2001006210A (ja) * 1999-06-22 2001-01-12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及び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207315B2 (ja) * 1999-07-09 2009-01-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ディスク
JP2002133719A (ja) * 2000-10-27 2002-05-1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光学式記録媒体
TW583660B (en) * 2001-01-25 2004-04-1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cal information medium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161256A1 (en) 2003-08-28
EP1369858A1 (en) 2003-12-10
CN1459101A (zh) 2003-11-26
CN1199168C (zh) 2005-04-27
US20060007844A1 (en) 2006-01-12
WO2002075732A1 (fr) 2002-09-26
JPWO2002075732A1 (ja) 2004-07-08
HK1062351A1 (en) 2004-10-29
KR20030005344A (ko) 200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9790B (en) Optical pickup
US5485452A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EP0520619A1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TW476943B (en) Focusing lens, optical head,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JP4192373B2 (ja) 光ディスク
JP3304053B2 (ja) 光ヘッド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TWI329316B (en) Complex optical storage medium,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JP3787925B2 (ja) 対物レンズ装置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EP1296317A2 (en) 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 and optical pick-up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H1139710A (ja) 光ディスク
JP4513946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用光学系、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TW569210B (en) Optical disc
JP4891142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および光情報処理装置
JP2007305254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TWI228251B (en) Optical disc an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JP2005513701A (ja) 光ディスク(dvd)を走査するための対物レンズ
JPWO2002027716A1 (ja)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4744832B2 (ja) 対物レンズ
JP4568653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および光情報処理装置
KR20080034384A (ko) 광 픽업, 기록 재생 장치, 제어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JP2000235728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
JP2004206854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4345799B2 (ja) 光ディスク
JPH10247338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20040223426A1 (en) Optical disc drive and optical dis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