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67161B - Vehicle body frame for scooter type motorcycle - Google Patents

Vehicle body frame for scooter type motorcy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67161B
TW567161B TW091133138A TW91133138A TW567161B TW 567161 B TW567161 B TW 567161B TW 091133138 A TW091133138 A TW 091133138A TW 91133138 A TW91133138 A TW 91133138A TW 567161 B TW567161 B TW 56716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vehicle body
upper frame
extending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33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303835A (en
Inventor
Takeo Hakamata
Shunichi Itajiki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303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3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67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6716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62K11/06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the frame being of single-beam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Description

567161 ⑴ 玖、發明說明 (發明說明應敘明: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先前技術、内容、實施方式及圖式簡草說明) [發明範疇]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車體框架,可以 分開成為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 [早先技藝] 作為速克達型機車所用的傳統式車體框架,有一種包含 兩個油箱攔杆和兩個下管,一如在日本專利JP-A-2001- 010579號中所示。在該發佈中所披露的車體框架中,有一 對谭接在-頭管上部的左和右油箱攔杆向後下延伸,並有 -對谭接在頭管下端的左和右下管’在油箱攔杆的下面向 後下延伸。該頭管和下管具有部分’在轉向把手和座塾之 間的棚腳板’大體成水平延伸,而其等的後端則 一 後框架上。 ^框架包括一對左和右引擎托架支持一隨體搖擺式的 動力..且’俾供作上下擺動、分別連接引擎托架的前後端的 橫管等等之用。該引擎托架是連接到油箱欄杆和下管。 :亥動力組結合引擎和後車輪’而且是安裝在車 中 /一引擎的汽缸從後面凸出到在油箱欄杆部件的後端和 在擱腳板大體成水平延伸 …w 的空間中。在空間 的/飞缸的前面,配置一燃油箱。 眾 油 如士述所建構的速克達型機車的傳統車體框架, 多的管製構件’其重量因而沉 八 而且,將動力組和姆· 相組裝到車體框架的工作,非 … 作非*的麻煩而使生產量降低。 ,.且裝工作之所以麻煩,是因為工 下义須避開泫四根管件(兩 567161 油箱攔杆和兩下管)操作的緣故。 也就疋》兒,當將動力組安裝到車體框架上時,該包圍 著汽红的四根管件會妨礙到工作。當將燃油箱安裝到車 體框木上時,該燃油箱必須從底下插入到該四管件的空 間中,四管件是在比較低下的位置上,因為它們是設: 擱腳板處。 込些問題’可藉助一種可在垂直方向上分離的車體框架 ’作某-程度的解決’—如在實用模型登記公報⑼吻 M〇delRegistrati〇nGazette# 252〇466號中所披露者。這是 因為藉將該車體框架分開,使成為一上部框架和一下部框 架’可以獲得一寬敞的工作空間的緣故。該車體框架是一 種所謂搖籃式的型式,編-内含前管和主管的上部框 架’和一内含下管和後臂托架的下部框架。 上部框架包括一前管、一主管、及一在車輛寬度方向上 的中央從兩管向下延伸的前端托架,並且是用一種鋁合金 成:體製成。下部框架包括—對連接到托架下端的右和左 下官、一對連接到主管後端的左和右座墊支柱管、一設置 在下管和座塾支柱管之間的後臂托架、等等,而且是用一 種鐵基合金製作。 根據該車體框架’藉將車體框架分開成為上部框架和下 部框架’可以構成—寬敞的供組裝工作使用的空間…卜 ’因為該支持引擎的下部框架,是用鐵基合金製作的,該 車體框架㈣性可以改進’並藉驗量材料製作該上部框 架,降低其重量。本申請人在提出申請之前,除了在本說 567161 明書「早先技藝」章節中所述的文件以外,尚未能發現任 何有關於本發明的早先技藝文件。 [專利文件1] 曰本專利 JP-A-2001-010579 (第 2-4頁,圖 2) [專利文件2] 實用模型登記公報第2520466號(第2-3頁,圖2) [本發明所解決的問題] 然而,在一安裝有大型引擎的速克達型機車中,諸如燃 油箱的組成件,是安裝在擱腳板上,而動力組是安排在縱 長方向上較低的位置上。而且,這種速克達型機車,和一 般的機車相比,在車輛的具有縱長方向上大長度。因此, 使用一種可以分成為上部和下部框架的車體框架,是不可 能有利於組裝組件到該車體框架,或改進該車體框架的剛 性而又減輕其重量。 成平m很朱縱使是在能垂直分開的時候, 於組裝工作的原由,是因為有-單元懸吊型的動力:有: 部件’相當於—後臂托架’成可旋轉方 支;而其它組件部件,像μ油箱及散熱器,是安 :在τ框架上該動力組的前面。亦即,因 車輛組件安裝在該下部框架上,當有—組 的 下部框架時,其它的部件會妨礙到該—安裝::要安裝到 该車體框架的剛性不可能改進的原目 製成的上部框架,在該車辆的縱長-:用:合金 本發明即為解決此項問題而興作,因此本:::長… 567161 直^提仏種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車體框架,可以在垂 方向上刀開且能有利於將車輛組件組裝到該車輛的組裝 本兔明的另-目的,是在改進該車體框架的剛性同 時減輕其重量。 u [解決問題的辦法]
根據本發明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車體框架,是-種供速 克達型機車使用的車體框架,包括—從前管向後延伸到車 體後部的上部框架,和—從該上部框“下延伸的下部框 -有特u為m卩框架從前管延伸到車體後端,並具 有一與該下部框架前端成可卸除連接的前部,及一與該; p框木後端成可卸除連接的後部,而後部支持—包括後車 輪在内的單元懸吊型動力組;並 具有特徵為··該下部框架支持著嵌裝在下部框架和上 框架中間的車輛組件。
根據本發明,該動力組是用上部框架支持,而設置心 力組前面的車輛組件是用下部框架支持。如此,該車輛‘ 件可以分開組裝到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 一種根據申請專利錢第2項的供用於速克達型機車* 車體框架,是一種速克達型機車,包括—從一前管延伸至 -車體後部並用-紹合金製作的上部框架,及—從該上新 框架向下延伸的下部框架, 具有特徵為··該上部框架包括 -… 則干部,内含一對且 封閉的橫斷面且從該前管延伸到摘腳板的左孝口右下框架 567161 及從该前半部的後端向後延伸的後半部;並 山具有特徵為:該前半部是可卸除連接到該下部框架的前 端’而该後半部是可卸除連接到該下部框架的後端,並支 持—包括後車輪在内的單元懸吊型的動力組。 在根據本發明的車體框架中,該上部㈣可從底下由下 部框架予以增強。 種根據申凊專利範圍第3項之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車 體框架’是-種根射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用於 車的車體框架, /其中,該上部框架的後半部具有前部,製作成一大體1; 形有大致朝向該車體寬度方向的開口邊;並具有一後 ^ ’製作成-大體U形,有一大致朝向一垂直方向的開口 邊。 根據本發明,該後半部的前部,其使動力組繞樞旋轉者 ’具有高度的側向剛度。因此,該車體框架的前部的扭轉 剛度,藉將後半部與前半部互相連接而可予以改進。而且 ’該後半部的後部,其支持後座墊組的,具有高度的垂直 门J度因此,座墊反作用力的上限,其從座墊組作用到後 半部的,可予以增加。 一種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車 體框架,是一種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用於速克達型機 車的車體框架, 其中,該上部框架的後半部,具有在側視圖中具χ形的加 強肋,與後半部成一體製作在該具有一大致u形的前部中。 567161
根據本發明,該加強肋加強了該後半部的前部,並加強 了該前部的扭轉剛度。 一種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車 ^框架,是一種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車體框架,包括一框 架構件從一前管延伸到車體的後部,並用鋁合金製作, 具有特徵為:該框架構件包括一前半部,内含一對具有 封閉橫斷面並從前管延伸到擱腳板的左和右下框架;並一 後半部從該前半部的後端向後延伸;並 具有特徵為:該前半部具有一封閉橫斷面;而該後半部 /、有刖邛,製作成一大體u形,有一朝向後該車體寬度方 向的開口邊,具有-後部製作成U形,有-朝向垂直方向的 開口邊。 根本發明,該緣後半部的前部具有高度的橫向剛度。因 此,該車體框架前部的扭轉剛度,藉將後半部與前半部互 相連接而可^以改進。而且,該後半部的後部具有高度的 垂直剛度’其從後車輪作用到後半部的負#,其上限 以增加。 [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 [第一具體實施例] 此後將參照圖i到圖3,對一根據本發明之_用於速克達 機車的框架,詳加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主要部分的側視圖,圖2為-使用根本 ^明的車體框架建成的速克達型機車的側視圖,而圖3為根 據本發明之車體框架的前部的平視圖。
_ 1 N 567161 CZ) 二速克達《車為例, 二 丁丁 而其刖面方向用箭號Fr指示。 邊車輛1的車體2是由以下各件構成:一車體框架 為该車體2的框架或骨牟.^ . 框牟3沾义山ώ飞月木,一則又4,受支持以便在該車體 的ρ \自由轉向;—前車輪5,受支持以便在該前又4
劈'自由疑轉’車把橫襟6,受支在前叉4的頂端;一後 ^置在車體框架3的後面,以其前端環繞車體框架3 的樞軸7旋轉,俾在前後方向上伸展以致其後端得以上下 搖,;-後車輪9,成可旋轉受支持在後臂㈣後端;一避 器1 〇用在車體框架3的後部上,彈性支持該後臂8的後 端;及一座塾Π,供騎士跨坐用。如此,該車體2前 後車輪5及9支持,在路面12上行駛。
車輛1還設置-驅動裝置15,該驅動裝置15構成該後臂8 的-部分’而且係受支在車體框架3上,用以驅動後車輪9 。=車體框架3包括··一前管18,構成該車體框架3的前面 上端,並支持前叉4; 一對左和右主框架19、19,從前管18 向下向後延伸,棱構件2〇 ,用以使左和右主框架】9、19互 相連接,及一對左和右座墊框架21、21,從左和框架19、 19向上向後的後端延伸,用以支持座墊^。 該車體框架3還包括··一對左和右下管22、22,在側視圖 中呈一 U形;橫構件23 ,用以將左和右下管22、22互相連接 ,對左和右加強構件2 4、2 4各從兩下管2 2的縱向中部向 上凸起,及緊固件2 5,用於該將兩下管的前及後端以及加 強構件24、24的凸起端’成可解除方式緊固到各別的主框 -12- 567161 架19、 19上。 。玄驅動裝置1 5是由以下各件所構成:一内燃引擎28,其 構成後臂8的前面部分’而且是圍繞主框架19上的柩轴增 動;一動力傳送裝置29,其構成該後臂8的後面部分,承丨 . 後*車輪9’並將引擎28的動力傳送到後車輪9; 一燃油箱3〇 ’藉助緊固件30a受支持在該下管22的縱長中間部分;一燃 油供應裝置,連接到内燃引擎28,用於將保留在燃油肖 30中的燃料、連同空氣—起供應到引擎28 ;及一散熱器μ ’以下管22的前端承支’用於冷卻作為冷卻劑的水,俾以 冷卻引擎28。該引擎28、後車輪9等等,構成—根據本發明 的單元懸吊型動力組。 該燃油供應裝置31是由以下各件所構成:_節流闊训 ,設在-進氣通道31a中,使引擎28的内部和外部互相連接 燃油噴射閥3U ’用於經過進氣通道⑴嗜射燃油進入 引擎28;-燃油管31d用於將燃油箱3时的燃料供應到該燃 油喷射閥31。;及-聯接器31e,用於將該燃油管川之㈣ · 油箱30—側的端頭,成可卸除連接到燃油箱儿的一侧。 關於該車體框架3的各部件,支持前又4的前管18、兩主 框架19、橫構件20、及兩座塾框架21 ’是用铭禱造成一整 體的構件’―第—框架35。兩下管22、橫構件23、及加$ * 構件24,全是用鋼管製作,用於支持該然油箱30和散熱g 、 32’構成驅動裝置15的組件的一部分36,組成一第二框架 37。該第二框架37是藉助緊固件25 ’成可卸除固定連接到 該第一框架35。 -13- 567l6l
⑵ 。亥内燃引擎28、動力傳送裝置29、以及燃油供應裝置31 γ構成該驅動裝置15組成件的另一部分38者,是繞樞軸7 旋轉,俾便在後該第一框架35的兩主框架19之後端作上下 搖擺運動。 忒第一框架35作為該車體框架3的上部,而該第二部分37 作為該車體框架3的下部,也就是說,本發明的上部框架和
F忙本,分別是由s玄第一框架3 5和該第二框架3 7所構成 。該驅動裝置15的一部分36,幾乎是全部佈設在以第一和 第二框架35和37、在上面和底下所包夾的空間39中。 在驅動裝置15中,引擎28可用—電動馬達替代,而該燃 油箱30’可用一蓄電池替代’俾以供應電動馬達所需的電 力0 在按上述建構的速克達型機車的車體框架3中,將以上^ 車輛1的組件組合在一起的工作,可按以下程序實施:藉d 一組裝線上,將前叉4和單元懸吊型動力組組裝到第一框$
35上,以製成第-總成;在另-組裝線上,將驅動裝置i 的一部分36(燃油箱30和散熱器32)組裝到第二框架37,以1 成第二總成;然後藉助緊固件25將第一和第二總成組合^ -起。使用緊固件25組合在一起的工作是拫單而可以二 執行的。 如上述藉將車輛組件組裝到車體框架3,單元懸吊型動^ 組是用框架35支持,而佈設在該動力㈣前面⑴ 油箱30和散熱器32,是用該第二框架37支持。 如此,各車輛組件可以分開組裝到第一框架35和第二幸 -14- 567161
(LD) 架37,因此各車輛組件可裝上第一框架35或第二框架p 而不受其它部分的妨礙。如此,得以製成一種用於速克達 型機車的車體框架,其便利於組裝工作而提供高度的生產 力。 & 而且,比起傳統技藝,其前叉4和驅動裝置1 5 ,是在單一 生產線上,須依先後程序附裝到車體框架3上,其所需組裝 的工作時間,可予縮短。 還有,驅動裝置15的一部分36是佈置在空間39中,用第 _ 一和第二框架35和37包圍。因此,如果,車輛1的各組件要 凑合在一起,可以安排成:第一,驅動裝置15的一部分刊 ,是用與該第一框架35成分立狀態的第二框架37所支持, 然後第二,該第二框架37是用緊固件25緊固到第一框架h 。這樣的方式,該驅動裝置15的一部分36,是以插進該車 體框架3的内部空間的情況安裝。 如此,以上述的組裝工作方式,傳統的將該驅動裝置。的 一部分36經過一狹窄的開口插入該車體框架3内部中的工作方 馨 式,變成不必要,而因此使上述的組裝工作方式輕鬆多了。 而且如前面所述,因為驅動裝置15的一部分刊不必通過 狹窄的開:,該-部分36的大小,可以避免不受限制,因 此,可以彳隻得意圖的驅動裝置1 5的容量。 λ 而且如前面所述,後車輪9,以及引擎28或電動馬達,纟 一 構成驅動裝置的組成件的另一部分38者,用第一框架”支 持,而燃油箱30或蓄電池,其構成驅動裝置15之一部分% 者’是用第二框架37支持,因此前車輪5是透過前又4用第 -15-
567161 一框架35支持。如此,第一框架35可用前和後車輪5和9支 持在工場的地面上成一穩定狀態。 所以’既然该第框架3 5已予穩定’將第二框架3 7緊固 到第一框架35的工作,就方便多了。 此外,既然空燃油箱30或蓄電池是比引擎28或動馬達幹 , 輕,將第二框架37連同燃油箱30或蓄電池一起,緊固到第 、 一框架3 5上的工作,也就輕鬆多了。 [第二具體實施例] · 此後將參照圖4到圖15,對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項中所 列舉的一種用於速克達機車的框架的具體實施例,詳細加 以說明。 圖1為採用根據本發明的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框架的一 速克達型機車的側視圖;圖5為該根據本發明之框架之平視 圖;圖6為一上部框架前半部的側視圖;圖7為該上部框架 前半部的平視圖;圖8為上部框架後半部的側視圖;圖9為 上部框架後半部的平視圖;圖10為一下部框架的側視圖; 鲁 圖11為下部框架的平視圖;圖12為一左下管的橫斷面視圖 ,沿圖6中直線ΧΠ-ΧΙΙ所切取者;圖13為在車體左側一沿縱, 向延伸部分之橫斷面視圖,沿圖8中直線XIII_XIIIm切取者 ,·圖14為在車體左側沿縱向延伸部分之橫斷面視圖,沿圖8 . 中直線XIV-XIV所切取者;及圖15為根據本發明的車體框 、 架的一透視圖。 在圖式中提供一根據本具體實施例之速克達型機車(此 後將簡稱為「速克達」),以參照編號丨〇1標示。該速克達 -16- 567161 ⑽ 是採用根據本發明的車體框架1〇2所建成。在圖|中,標示 為103的疋刖車輪,為1〇4的是前叉;為1〇5的是轉向車把橫 樑’為1 06是座墊;為1 〇7是動力組,用以驅動後車輪1 〇$ :及109是車體外殼。該動力組1〇7是屬於慣例所謂的單元 , 懸吊型,包括相互結合的引擎110和變速箱lu,並在後端 支持一後車輪108。動力是從引擎11〇透過一設置在變速箱 ill中的v形皮帶自動傳動齒輪(未顯示),傳送到後車輪1〇8 · 。在圖1中,佈設在變速箱U1上方的是引擎11〇的空氣濾清 裔’標不為112。 該車體框架102包括:一上部框架丨23,從成可旋轉支持 前叉104與轉向把手1〇5的前管121延伸出,經擱腳板 座墊106的底下,到該車體的後端;及一下部框架124,從 該上部框架123的中部向上延伸。該上部框架123是用鋁合 金製作’而§玄下部框架124是用鐵基合金製作。 該上部框架123包括:一前半部125 ,從前管121延伸到 擱腳板122 ;及一後半部126,焊接到該前半部125的後端, · 並延伸到該車體的後端。 如在圖6及圖7中所示,該前半部125包括··一前管121 ; 一對左和右下框架127 ,從前管121向下且向後延伸;及兩 仏構件12 8及12 9 ’使該一對下框架12 7互相連接。這些零件 是用所謂的重力鑄造法製成。重力鑄造法,是一種將熔融 _ 的金屬藉重力灌充進模型中的鑄造方法。 如在圖12中所示,各個下框架127是製作成箱形,具有 一封閉的橫斷面。如在圖6中所示,關於兩橫構件128及129 -17- 567161 α3) ,該前橫構件128設在靠前管121的一邊,具有一封閉的、 縱長形的橫斷面,而橫構件129具有一 L形的橫斷面。各個 下框架127具有一附接座1 3 〇,供用於將該下部框架} 24的 前端(此後要加說明的)附接到一在後橫構件129鄰近的位 置上。 如在圖8及圖9中所示,該上部框架123的後半部126包括 •在该車輛寬度的兩側上的左縱向延伸部1 3 1及右縱向延伸 · 部1 32 ’是在車體縱長方向上延伸;及第一到第三橫構件133 到135 ’分別在兩縱向延伸部131和132的前端、中間、及後 端’將兩延伸部連接起來。這些部件是用真空壓鑄法成一 體製成。 動力組1 07的前面部分,是透過動力組支持托架} 36和 137(見圖9),在左和右縱向延伸部131和132的沿車體的縱長 方向上的中間部分,連接到該兩延伸部,俾便作上下擺動 運動。後緩衝裝置138是連接到該左縱向延伸部131的後端 。如於圖1及圖8令所示,一用於支持此後所要說明的該下 鲁 部框架124的中部的托架139 ,從縱向延伸部131和132的前 端向下凸出。 該兩動力組支持托架136及137,從該縱向延伸部131及 1 3 2的内側向下伸出,並用在縱向延伸部13 1及13 2上各設有 ‘ 兩個的圓筒形突面141及142,藉助傾卸車橡穋(dumper . rubbers)(未圖示),給予彈性的支持(見圖8)。如在圖9中所 示,一連桿143使托架136和137的下端互相連接,而該動力 組107是用托架136和137透過連桿143支持,俾便作上下的 -18- 567161 检動。該連桿i43和動力組107之間是藉兩個圓筒形的突面 144連接(見圖5及圖9),兩突面是設在一軸線上沿車體寬度 的方向的兩隔開的點上,而該連桿143即是通過該兩突面伸 展’因此該兩突面144能繞連桿143旋轉。 , 關於第一到第三橫構件丨3 3到丨3 5之連接該左和右縱向延 , 伸部131及132,第一及第二橫構件133及134,分別連接到 兩縱向延伸部131和132的前端和中間點的,是製作成在其 _ 中間可以附裝一能夠存放頭盔的大儲存箱(未圖示)。也就是 4榼構件133具有一後邊是逐漸向前彎曲到車體寬度方向 上的中央,而該第二橫構件134具有一前邊面,其具有一中 央面是在其兩端表面的後方。該儲存箱,具有一類似於安 裝在一傳統速克達儲存箱的結構,並具有一開口在上端, 由座墊106來打開和關閉。 如在圖15所示,該連接左和右縱向延伸部131和132的第 二也田、構件135,^:製作成一向上開口的箱盒形狀。在這個具 體實施例中,該橫構件135是製成作為蓄電池存放箱使用: « 用以存放一蓄電池(未圖示)。 該包括左和右縱向延伸部131和132及第_到第三橫構件 133至135的後半部126 ,具有一前和一後部在不同模型中製 成’兩者分別在圖8中以八^標示的區域中。該後半部126 、 的前部’是在車輛寬度方上分離的模型中製成而其後部是在 ‘ 垂直方^分離的模型中製成。如此’左和右縱向延伸部131 和132具有一前部’具有-大致朝向車輛寬度方向的U字形 狀(如在圖13中所示),及一徭邱 、久後°卩,具有一大致朝向垂直方向 -19- 567161
〇5) 的U字形狀(如在圖14中所示)。 藉在不同的分離方向的兩模型中模製後半部126,該兩縱 向延伸部13 1和132的前部的橫向剛性,得能改善;而咳兩 縱向延伸部131和132的後部的垂直剛性,得能改善。該兩 縱向延伸部13 1和132的前部的橫向剛性得能改善的理由是 :連接到前半部125兩下框架127和126和動力組1〇7前部= 該前部,在有顧慮的時候,主要是在橫方向上接受負荷。 該前半部125的兩下框架127,連接到兩縱向延伸部131 和132的,是向下且向後延伸,而兩縱向延伸部131和η] 的前端,是由兩下框架127穩固地持支在垂直方向上。如此 ,藉焊接前半部125和後半部126,一具有高扭轉剛度的上 部框架,得能製成。在這個具體實施例中,兩縱向延伸部 131和132的前端,具有一大致側向的u形橫斷面,具有與其 體製成的加強肋145(參見圖1、圖3、圖1〇及圖12),並在 該U形部分内中具有側視為X的形狀,因此該兩縱向延伸部 1 3 1和1 32,能夠自行具有高度的扭轉剛度。 而該兩縱向延伸部13 1和132後部的剛性得能改善的理由 是:有一緩衝反作力從後緩衝裝置138施加到該後部。結果 ’能從該後緩衝裝置138施加到後半部126的緩衝反作用力 其上限此以增加,因此,縱使是在車輛重量隨車體的尺 寸的增加而增加時,該車體仍能可靠承支。在這個具體實 施例中,在兩縱向延伸部131和132的各個後部的上表面上 ,有直立壁147及148凸起以形成一槽溝146(參見圖14)。該 縱向延伸部131和132的垂直剛度,可因該槽溝146而獲得進 -20-
567161 一步的改善,而連接其它電組件諸如蓄電池或尾燈的電纜 149,可以存放在該槽溝146中。 如在圖10及圖11中所示,該下部框架124包括:一對左和 右管子151和152,在上部框架123底下作縱向延伸;及第一 - 到第四換構件1 5 3 -1 3 6 ’將管子1 5 1和1 5 2互相連接。 如在圖10中所示,各個管子151和152是呈中間向下凸的 幵> 狀,並具有一用緊鎖螺栓15 7連接到上部框架12 3前半部 · 125的前端,及一藉助連接托架158緊鎖到上部框架123後半 部126的後端。該連接托架ι58是用與管子151和152同一的 鐵基合金製作成箱盒形狀,該連接托架的下端是焊接到管 子15 1和1 5 2而其上端是用緊鎖螺栓丨5 9緊鎖到後半部丨2 6 ( 參見圖1)。 各管子151和152具有一縱向延伸的較低部分及一設在 該較低部分前端向上延伸出的連接板丨6〇。藉用緊鎖螺栓 161將該連接板160與從後半部126的前端向下伸出的托架 139連接緊鎖,如在圖1中所示,管子151和152就由上部框 · 架123支持。 該左和右管子1 5 1和1 52,各具有三個用以支持車體外殼 109較低部分的支撐件162到164,及一個用於支持焊接在該 處的側支架的支撐件165,並藉一托架支持一散熱器166(未 . 圖示)。支撐件162到165是用和管子相同的鐵基合金製作, - 因此,該側支架支撐件165可以支持側支架(未圖示)而不會 減弱耐磨強度和衝擊阻力。 如在圖1及圖ίο中所示,該散熱器166是配置在兩管子151 -21- 567161 1 \ 及152向後且向下延伸的前部的底T,並向下向前傾斜。因 為散熱器166是如上述傾斜,流動的空氣撞擊到該前半部 125的前邊125a(-㈣後朝後部傾斜的表面),並改變流動 方向’然後流人散熱器166°如此’該散熱器166的冷卻效 - 率,得以改進。 散熱器166是慣例上眾所周知的側向水流型散熱器,並且 其大小是這樣的,當從上方觀看時,在車體寬度方向兩冑 # 的冷卻水箱166a和166b ,各在於兩管子151和152的下方, 如圖11中所示。因為兩管子151和152是從該散熱器的兩水 箱166a和166b延伸到在後方的引擎11〇的鄰近,在散熱器 166和引擎110之間的部分的冷卻水通道,在這個具體實施 例中,是由管子1 5 1和1 52所構成。 為要採用上述的構造,兩管子151和152的前端與散熱器 166的水箱166a和166b是用前冷卻水軟管167連通,而兩管 子1 5 1和1 5 2的後知和引擎11 〇的冷卻水入口及冷卻永出口 是用後冷卻水軟管168連通,在冷卻水的系統中,流出自引 · 擎110的較咼溫度的冷卻水,是經由車體右側的管子1 $ 2弓| 到散熱器166,而已經在散熱器中冷卻的冷卻水,是經由車 體左側的管子151引到引擎110。兩管子151和152 ,都在冷 卻水軟管167和168所連接部分的鄰近,設置有止動構件(未 — 圖示)。俾以防止冷卻水之經由管子的兩端開口或管内螺栓 ‘ 孔逸出。 關於第一到第四橫構件1 53到1 56將下部框架124的管子 151和152互相連接方面,該第一到第三橫構件153到155是 -22- 567161 用鋼口板製成,而第四橫構件156是用管材製成,第三橫構件 155是呈X形狀如在圖u中所示,並具有四個點,即左、右 二、前、後四點,焊接到管子151和152上。如在圖丨中^斤示, 该第三橫構件155支持燃油箱169。該燃油箱169是嵌裝在形 成在第一秩構件1 5 5上方的空間中,介於該第三橫構件1 $ $ 彳儲存息之間。因為該燃油箱丨69是安裝在用鐵基合金製作 的該下部框架124的最低部分上,該燃油箱169可由該^部 框架124予以堅強保護。 第四橫構件1 56,如從車體後部觀看時,具有一向下凸的 形狀,並具有一供主支架用的托架171,焊接在其沿車體寬 又方向的中央部分。该托架也是用鐵基合金製作,因此該 車體部分能由附接在該托架171的主支架(未圖示)所堅固支 持’而主支架裝樞軸的部分的磨損阻抗,可予改善。 在按上述建構的車體框架102時,上部框架123的前 半4 12 5和後半部12 6是分別在模型中模製,而該後半部12 6 的兩縱向延伸部13丨和132是焊接到該前半部125的兩下框 架127。在同時’組裝該下部框架124,並將各支撐件、各 托架、等等,焊接到該下部框架124。之後,將散熱器166 及油箱169附接到該下部框架124上。 然後,透過冷卻水軟管167和168、一燃油軟管(未圖示) 及其它等等,將動力組1〇7連接到該下部框架124,以構成 —包括該下部框架124和該動力組107的總成。 其次,用緊固螺栓157、159、及161,將上部框架123 和下部框架i 24組合在一起,而用動力組支持托架丨36、 -23-
567161 137 ,將該動力組107附接在上部框架123上。一後緩衝裝 置138居間裝在該動力組1〇7的後端和該上部框架123的 後端之間。 在按以上組裝的車體框架102的上部框架123中,在車輛 · 寬度方向上成對的箱形的下框架127的兩後端,是透過後半 部126連接’以在平視圖中形成一封閉形狀致該上部框架 123在車體的縱向上和橫向上都得能堅固構成。同時,該上 部框架123得藉下部框架124從低下加以增強。 因此,儘管上框架123是用鋁合金製成,該車體框架1〇2 仍能堅固構成。 因為該後半部126的前部,是用沿車體寬度方向分開的模 型製作,而因此具有一大體側向的橫斷面,而具有高度 的側向剛度,車體框架102前部的扭轉剛度,能藉該後半部 126連接到向下又向後延伸的該前半部125,而得加以改善 。車體框架102的後部,其支持後緩衝裝置138者,具有高 垂直剛度,因此能夠從該緩衝裝置138施加到後半部126的 · 緩衝反作用力的上限,可予增加。 此外,在車體框架1〇2中,該後半部126的前部具有一大 體u形的橫斷面,而具有側視為乂形狀的加強肋145,是在^ 幵y内與其成一體製作成既然該加強肋加強了該後半部1 26 的前部,該前部的扭轉剛度得能進一步改善。 · 儘s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具體實施例中,下管22和下框架 124疋用鐵基合金製作,這兩框架構件是可以用鋁合金來製 作的。以這樣的結構,可以達成進一步的減輕重量。 -24- 567161
⑽ [本發明的後果] 如前面所述,根據本發明,該動力組是用該上部框架支 持而車輛各組件佈设在動力組的前面,用該下部框架支 持。如此各該車輛組件以組裝到上部或下部框架而不致於 和其它部件發生干擾。所以,現在能夠提供一種用於速克 達型機車的車體框架,其能便利於組裝工作並能改進生產 力。· 根據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的第2項,該上部框架能藉該下 部框架從低下予以加強。 如此,該上部框架可予以堅固構成,儘管是用鋁合金製 作。所以,現在可以提供一種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車體框 架’其具有高度剛度而重量是輕的。 根據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的第3項,該後半部的前部,其 使動力組依樞軸旋轉者,具有高度的側向剛度。因此,該 車體框架的前部的扭轉剛度,可藉連接後半部到前半部而 予以改進。而且,該支持後緩衝裝置後半部的後部,具有 · 高度的垂直剛度,以致能夠從該後緩衝裝置施加到該後半 部的緩衝反作用力的上限,可予以增加。因此,現在可以 達成一種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車體框架,其能安裝一大型 動力組而不至於折損剛度。 , 根據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的第4項,該諸加強肋,加強了 · 該後半部的前部,並增強了該前部的杻轉剛度。所以,該 上部框架的前部的扭轉剛度得能進一步改進,因而改進了 乘坐舒適度。 -25- M/161 ㈤ 高請專利範圍的第5項,該後半部的前部具有 可,連接後二度。因此,該車體框架的前部的扭轉剛度, 後半部而予以改進。而且,該後半部的 咳後半邛::的垂直剛度’以致能夠從該後車輪側施加到 二一種;上限’可予以增加。因此,現在可以提 供種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車體框架, 而因此重量是輕的,而且具有高度的剛度。 金衣作 [圖式之簡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主要部分的側視圖。 的^一。使用根本發明的車趙框架建成的速克達《車 的前部的平視圖。 圖’其採用在申請專利範 明的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 圖3為根據本發明的車體框架 圖4為一速克達型機車的側視 圍第2至4項所列舉的根據本發 框架。 圖5為該根據本發明之框架的平視圖。 圖6為一上部框架前半部的側視圖。 圖7為該上部框架前半部的平視圖。 圖8為該上部框架後半部的側視圖 圖9為該上部框架後半部的平視圖。 圖10為一下部框架的側視圖。 圖11為3亥下部框架的平視圖。 圖12為一左下框架的橫斷面視圖,沿圖6中直線χποαι 切取者。 •26-
567161 圖13為在車體左側一沿縱向延伸部分之橫斷面視圖,沿 圖8中直線χιπ-χΐπ所切取者。 圖14為在車體左側的該縱向延伸部分之橫斷面視圖,沿 圖8中直線XI ν·χΐν所切取者。 、 圖15為該車體框架之一透視圖。 圖式代表符號說明 1 ·車輛(vehicle) 2 :車體(vehicle body) 3 :車體框架(vehicle φ body frame) 4 :前叉(front fork) 5 :前車輪(fr〇nt wheel) 7 :柩軸(PiV0t shaft) 8 :後臂(rear arm) 9 :後車輪(rear wheel) 12 :路面(road surface) 15 :驅動裝置(driving means) 18 : 月1J 管(head pipe) 19 :主框架(main frame) 20 :橫構件(cross member) 21 :座塾框架(seat frame) 22 :下管(down pipe) 23 :橫構件(cross member) 24 ··加強構件(reinf0rcing member) 25 :緊固件(tightening member) 28 :引擎(engine) 3〇 :燃油 箱(fuel tank) 35 :第一框架(first frame) 36 : —部分(one part) 37 :第二框架(second frame) 38 :另一部分(the other part) ® 39:空間(space) 101:速克達(sco〇ter) 102:車體框架(vehicle body frame) 107動力組(power unit) 108 :後車輪(rear wheel) 121 :前管(head pipe) 122 :搁腳板(foot rest) 123 :上部框 架(upper frame) 124 ··下部框架(lower frame) 126 :下框架 _ (down frame) 1 38 ··後緩衝裝置(rear cushion unit) 145 :加 · 強肋(reinforcing rib) -27-

Claims (1)

  1. 567161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種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車體框架,其包括一從前管延 伸向車體後部的上部框架,和-從上部框架向下延伸的 下部框架者, 其特徵為:該上部框架從前管延伸到該車體後部,而 且有則°卩,其與该下部框架的前端成可卸除的連接, 並有後"卩,其與下部框架的後端成可卸除的連接,並 且支持一包括後車輪在内的單元懸吊型動力組;並 該下部框架支持著裝人在下部框架和上部框架中間 的車輛組件。 2· 一種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車體框架,其包括一從前管延 伸到車體後部,並且是用一種鋁合金製作的上部框架, 並包括一攸上部框架管向下延伸的後框架, 其特徵為·該上部框架包括一前半部,内含一對具有 封閉的橫斷面且從該前管延伸到擱腳板的左和右下框 架,及一從該前半部的後端向後延伸的後半部;並 該前半部是可卸除連接到該下部框架的前端,而該後 半部是可卸除連接到該下部框架的後端,並支持一包括 後車輪在内的單元懸吊型動力組。 3.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車體框 架, 其中,5亥上部框架的後半部,具有一製作成大致u形 的前部,有一大致面對該車體的寬度方向的開口邊;並 具有一製作成大致U形的後部,有一大致面對該車體的 567161
    垂直方向的開口邊。 4. 根據申請專利笳III笛2 π π I i 图第3項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車體框 架, 其中,該上部框架的後半部具有在側視圖中具有X形 狀的加強肋,是在具有大致ϋ形的前部中和後半部成一 體製成。 種用於速克達型機車的車體框架,其包括一從前管延 伸向車體後部且是用一種鋁合金製作的框架構件, 其特徵為:該框架構件包括一前半部,内含一雙具有 關閉的k斷面且從該前管延伸到擱腳板的左和右下框 架,及一從該前半部的後端向後延伸的後半部; 該前半部具有一關閉的橫斷面;而該後半部,具有一 製作成大致U形片大且有一大致面對該車體寬度方向的開 口邊的前部,並具有一製作成大致ϋ形狀且有一大致面 對垂直方向的開口邊的後部。 -2 -
TW091133138A 2001-12-14 2002-11-12 Vehicle body frame for scooter type motorcycle TW56716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81851 2001-12-14
JP2002042934 2002-02-20
JP2002291982A JP3899006B2 (ja) 2001-12-14 2002-10-04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3835A TW200303835A (en) 2003-09-16
TW567161B true TW567161B (en) 2003-12-21

Family

ID=27347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33138A TW567161B (en) 2001-12-14 2002-11-12 Vehicle body frame for scooter type motorcycl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889788B2 (zh)
EP (1) EP1319590B1 (zh)
JP (1) JP3899006B2 (zh)
CN (2) CN1304239C (zh)
DE (1) DE60232490D1 (zh)
ES (1) ES2326792T3 (zh)
TW (1) TW5671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93929B2 (ja) * 2003-07-11 2008-06-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車両
JP4453303B2 (ja) * 2003-08-28 2010-04-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ー型自動二輪車
JP2006056354A (ja) * 2004-08-19 2006-03-02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における高圧配線保護構造
JP4684598B2 (ja) * 2004-08-20 2011-05-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車両における懸架装置
JP2006264673A (ja) * 2005-02-25 2006-10-05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シートフレーム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JP4767603B2 (ja) * 2005-07-04 2011-09-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パワーユニット及び該パワーユニット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JP4653620B2 (ja) * 2005-09-29 2011-03-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低床式車両
JP2008222077A (ja) * 2007-03-13 2008-09-25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該車体フレームにエンジンを搭載するための組立方法,及び該車体フレーム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JP4986684B2 (ja) * 2007-03-30 2012-07-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4輪車
JP5203660B2 (ja) 2007-09-14 2013-06-0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DE102008032044A1 (de) * 2008-07-08 2010-02-11 Ktm Sportmotorcycle Ag Elektrisch betriebenes Fahrzeug mit einem Fahrersattel
JP5167054B2 (ja) * 2008-09-30 2013-03-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二輪車
JP5386291B2 (ja) * 2008-10-09 2014-01-1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フレー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鞍乗型輸送機器
US20100259026A1 (en) * 2009-04-14 2010-10-14 Patmont Steven J Motorcycle having torsion-acting shock absorption
JP5387132B2 (ja) * 2009-05-20 2014-01-15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燃料電池自動二輪車の燃料タンク支持構造
WO2011083514A1 (ja) * 2010-01-08 2011-07-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蒸発燃料制御装置
JP5498812B2 (ja) * 2010-02-18 2014-05-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
WO2014102847A1 (ja) * 2012-12-25 2014-07-03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JP2017081326A (ja) * 2015-10-27 2017-05-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二輪車の配管継手配置構造
JP2017121850A (ja) * 2016-01-06 2017-07-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2018140746A (ja) * 2017-02-28 2018-09-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10831846A (zh) 2017-05-12 2020-02-21 庞巴迪动力产品公司 具有上车架部分和下车架部分的车辆
WO2019064606A1 (ja) * 2017-09-29 2019-04-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バッテリ収納装置
US11117637B2 (en) 2018-07-25 2021-09-14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Motorcycle frame
CN111038632B (zh) * 2018-10-12 2021-09-2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CN109334846A (zh) * 2018-10-19 2019-02-15 常州光阳摩托车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113661115A (zh) * 2019-03-29 2021-11-16 庞巴迪动力产品公司 具有可变总长度的车辆和选择性改变长度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0854A (en) 1984-12-18 1987-04-2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Frame construction for motorcycles
FR2624084B1 (fr) * 1987-12-03 1991-12-13 Guilet Joel Motocyclette a structure modulaire
EP0322305B1 (en) * 1987-12-21 1994-04-0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ody frame for motor-bicycle
JP2520466B2 (ja) 1989-01-24 1996-07-31 日本電気アイシーマイコン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時定数回路
JP2520466Y2 (ja) * 1989-06-23 1996-12-18 本田技研工業 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フレーム
JPH03186490A (ja) * 1989-12-15 1991-08-14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2輪車のフレーム
DE19629879A1 (de) 1996-07-24 1998-01-2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Fahrzeugrahmen mit Durchstieg, insbesondere für ein Zweirad
JP3816210B2 (ja) * 1997-09-30 2006-08-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低床式自動二輪車の車体構造
JP2001010579A (ja) 1999-06-25 2001-01-16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JP3705044B2 (ja) * 1999-10-19 2005-10-12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3788155B2 (ja) * 2000-01-11 2006-06-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の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JP3971549B2 (ja) * 2000-06-09 2007-09-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AT4357U1 (de) * 2000-06-28 2001-06-25 Avl List Gmbh Einspuriges kraftfahrzeug
JP3829599B2 (ja) * 2000-07-31 2006-10-04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JP2002053087A (ja) * 2000-08-11 2002-02-19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後輪支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326792T3 (es) 2009-10-20
EP1319590B1 (en) 2009-06-03
US20030111283A1 (en) 2003-06-19
TW200303835A (en) 2003-09-16
US6889788B2 (en) 2005-05-10
CN1425584A (zh) 2003-06-25
EP1319590A1 (en) 2003-06-18
CN2685217Y (zh) 2005-03-16
CN1304239C (zh) 2007-03-14
JP3899006B2 (ja) 2007-03-28
JP2003312571A (ja) 2003-11-06
DE60232490D1 (de) 200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67161B (en) Vehicle body frame for scooter type motorcycle
US7694985B2 (en) Reinforced motorcycle frame
US4805716A (en) Motorcy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JP5291691B2 (ja) 鞍乗型車両
JP4364362B2 (ja) 自動2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JP2001071961A (ja) 自動二輪車
JP591645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用排風構造
TW200821210A (en) Motorcycle
JP2013193640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ホース配置構造
US20070102216A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US7014240B2 (en) U-shaped locking anti-theft tool storage and support structure in vehicle
JP4280375B2 (ja) 自動2輪車の冷却装置
JPS60154970A (ja) スク−タ型車輛
JP5893459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及びラジエータ配置構造
JP3390464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車両構成部品の配設構造
JP4452295B2 (ja) 自動二輪車
JP514977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89482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リフトアップ支持部構造
JP3958555B2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4395960B2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荷物収納室
JP2003237666A (ja) 自動二輪車
JP2001071975A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2000313387A (ja)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
JP2003237659A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2004231028A (ja) 自動二輪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