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42844B - Ethylene/alpha-olefin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Ethylene/alpha-olefin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42844B
TW542844B TW087121330A TW87121330A TW542844B TW 542844 B TW542844 B TW 542844B TW 087121330 A TW087121330 A TW 087121330A TW 87121330 A TW87121330 A TW 87121330A TW 542844 B TW542844 B TW 5428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thylene
copolymer
transition metal
mfr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21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nji Sugimura
Ken Yoshitsugu
Mamoru Takahashi
Takashi Nakagaw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42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428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1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pha-alkenes, e.g. EP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1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organoaluminium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16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supported on a carrier, e.g. silica, MgCl2, polym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yclopentadienyl ring, condensed or not, e.g. an indenyl or a fluorenyl ring
    • C08F4/6592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yclopentadienyl ring, condensed or not, e.g. an indenyl or a fluorenyl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cyclopentadienyl rings, fused or not
    • C08F4/65925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yclopentadienyl ring, condensed or not, e.g. an indenyl or a fluorenyl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cyclopentadienyl rings, fused or not two cyclopentadienyl rings being mutually non-bridg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五、發明説明(1 ) 發明範圍 本發明係關於乙烯/α-烯烴共聚物,且更確定地說, 係關於乙烯/ ex -烯烴共聚物,其具有極佳的模塑性且可製 造具有極佳透明度及機械強度之膜,本發明也關於乙烯共 聚物組成物,其含量及用途實質上相同於彼等乙烯/α -烯 烴共聚物。 本發明還關於含乙烯/α—烯烴共聚物或乙烯共聚物組 成物與其他乙烯共聚物之組成物。 本發明還再關於製備乙烯/α-烯烴共聚物之方法。 發明背景 乙烯共聚物是經由多種模塑方法模塑且用在許多領域 ,乙烯共聚物所需的性質根據共聚物之模塑方痒及用途而 彼此不同,例如在經由高速模塑法製造膨脹膜中,必須選 擇對其分子量有高熔體張力之乙烯共聚物,以便穩定進行 高速模塑而不會發生氣泡旋轉或氣泡破裂,在吹塑法中也 需要類似的性質以避免下陷或破裂,或在Τ型模具模塑法 中使寬度減少降至最小。 在日本專利特許公開案9 0 8 1 0/1 9 8 1或 106806/1985中,報導經由一種使用Ziegler*觸 媒尤其是鈦觸媒的方法,增加所得乙烯共聚物之熔體張力 或膨脹率(模具膨脹率),以改進聚合物之模塑性,但是 通常經由使用鈦觸媒所得的乙烯聚合物尤其是低密度乙烯 共聚物,具有寬的組成物分佈且含成份當聚合物作爲模塑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4 _
Id—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A7 __B7 _五、發明説明(2 ) 產物例如膜使用時造成黏化,因此需要減少造成黏化之成 份。 在經由使用Ziegler觸媒製造的乙烯聚合物中,經由使 用鉻觸媒所得的聚合物有相對性的高熔體張力,但是需要 進一步改進熱安定性。 使用含過渡金屬二茂金屬絡合物化合物之烯烴聚合反 應觸媒所得的多種乙烯共聚物具有高熔體張力及極佳的熱 安定性,所以預期其爲塡補上述需求之共聚物,但是在經 由使用二茂金屬絡合物觸媒所得的乙烯共聚物中,熔體張 力(Μ T )通渫屋流動活化能(E a )成正比。 具有高熔體張力之聚合物顯現極佳的模塑性,因爲如 上所述其有良好之氣泡安定性,但是其顯現高流動活化能 (E a ),且此表示其模塑情形大幅決定在溫度,因此, —--' 如果模塑情形沒有非常嚴格且均勻地控制,所得的模塑產 物將會不均勻,例如膜有低透明度。 當流動活化能(E a )低時,可抑制在模塑產物中發 生不均勻,但是因爲低熔體張力,產生不安定的氣泡且因 此降低模塑性。 發明目的 本發明是在上述這些情形下進行,且本發明之目的是 提供一種乙烯/α -烯烴共聚物,其具有極佳的模塑性且可 製造具有極佳透明度及機械強度之膜,本發明之另一個目 的是提供一種乙烯共聚物組成物,其含量及用途實質上相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同於彼筹乙烯/α-烯烴共聚物 發明槪述 根據本發明之乙烯/α-烯烴共聚物(Α)爲乙烯及含 6至8個碳原子之以-燒烴之共聚物,並具有下列性質: (Α — i-)在1 9 0°C之熔體張力(ΜΤ)及熔體流 動率(M F R )滿足下列關係 9.0xMFR'° 65>MT>2.2xMFR· ).8^ (Α - i i )從流動曲線之時間一溫度重疊之平移因 子測定之流動活化能((E a ) X 1 0 — 4焦耳/莫耳K )、 共聚物中α -烯烴之碳原子數(C)、及共聚物中α —烯烴 —·--- 含量(X莫耳% )滿足下列關係 (0.0 3 9Ln(C-2) + 0.0096)xx + 2.87<(Ea)x 10*4<(0.03 9Ln(C-2) + 0.1 660)χχ + 2.87 , 請 先 閲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Ml η 訂 it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且 (A - i i i )經由膨脹模塑法從共聚物製造之厚度 爲3 0微米之膜,其霧値滿足下列情形: 當由在1 9 0°C之切應力達到2 · 4χ1 06達因/平 方公分所得之剪切速率定義之流動指數(F I )及熔體流 動率(MFR)滿足F 121 OOxMFR之關係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 - 542844 A7 B7五、發明说明(4 ) 在α -嫌煙之碳原子數(C )爲6之情形下, 霧値 <0.45/(l-d) xlog (3xMT14) x(C-3)01, 在α -.嫌烴之碳原子數(C )爲7或8之情形下, 霧値 <0.50/(l-d) xlog (3χΜΤ14), 且 當由在1ϋ °C之切應力達到2 · 4χ1 06達因/平 方公分所得之剪切速率定義之流動指數(F I )及熔體流 動率(MFR)滿足F I < 1 OOxMFR之關係時, 在cx -烯烴之碳原子數(C )爲6之情形下, -------^ 霧値 <0.25/(l-d). xlog (3xMT14) MCd)。·1, —ϋ ffii_i —vd— n^i In 1_1 iml m^in 11mm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 濟 部 t 央 橾 .準 員 工 消 费 合 作 社 印 裝 在α -烯烴之碳原子數(C )爲7或8之情形下, 霧値 <0.50/(l-d) xlog (3χΜΤ14), 其中d代表密度(克/立方公分)且ΜΤ代表熔體張 力(克)。 本發明之乙烯/α —烯烴共聚物(Α)可得自將乙烯及 含6至8個碳原子之α -烯烴在含下列之烯烴聚合反應觸媒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7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B7_五、發明説明(5 ) 存在下共聚合化: (3)有機鋁氧化合物; (b - I )至少一種選自下列式(I )代表之過渡金 屬化合物: ΜΙΛ (I) 其中Μ爲選自週期表4族之過渡金屬原子;L1爲配位 至過渡金屬原王Μ之配合基,至少兩個配合基L1爲一個各 含至少一個選自含3至1 0個碳原子之烴基之經取代之環 戊二烯基,且不是經取代之環戊二烯基之配合基L1爲含1 至1 2個碳原子之烴基、烷氧基、芳氧基、三烷基矽烷基 —· 一 气 、鹵素原子或氫原子;且X爲過渡金屬原子Μ之價數; 及 (b — I I )至少一種選自下列式(I I )代表之過 渡金屬化合物: ΜΙΛ (II) 其中Μ爲選自週期表4族之過渡金屬原子;L2爲配位 至過渡金屬原子Μ之配合基,至少兩個配合基L 2各爲甲基 環戊二烯基或乙基環戊二烯基,且不是甲基環戊二烯基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g -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A7 _B7_ 五、發明説明(6 ) 乙基環戊二烯基之配合基L2爲含1至12個碳原子之烴基 、烷氧基、芳氧基、三烷基矽烷基、鹵素原子或氫原子; 且X爲過渡金屬原子Μ之價數。 烯烴聚合反應觸媒較宜還含(c )可乘載有機鋁氧化 合物(a )、過渡金屬化合物(b - I )及過渡金屬化合 物(b_II)之載體。 乙烯/α-烯烴共聚物(A)具有極佳的模塑性且可製 造具有極佳透明度及機械強度之膜。 根據本發明之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具有實質上相 同於彼等乙烯一烯烴共聚物之含量及用途,且爲含下列 物質之組成物: (B)乙烯/α—烯烴共聚物,及 (C )乙烯/α —烯烴共聚物, ----'一 該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Β )爲乙烯及含6至8個碳 原子之α -烯烴之共聚物,並具有下列性質: (Β—i)密度範圍爲〇·880至0·970克/ 立方公分, (B - i i )在190°C及2 · 16公斤負重下之熔 體流動率(MFR)範圍爲0 · 02至200克/10分 鐘, (B - i i i )在室溫下之可溶解在癸烷之成份部份 (W )及密度(d )滿足下列關係 在MFRS1 0克/1 〇分鐘之情形下, 請 先 閲 讀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本 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g -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五、發明説明(7 ) W<80xexp(-100(d-0.88)) + 0.1, 在MFR> 1 0克/1 〇分鐘之情形下, W<8〇x(MFR-9)° 26xexp(-100(d-0.8 8)) + 0.1 , (B — i v )經由差示掃描熱卡計(D S C )測量之 共聚物吸熱曲線最高峰位置之溫度(Tm)及密度(d ) 滿足下列關係’ ^ — ·---- Tm<40〇xd-248, (B — v )在1 9 0 °C之熔體張力(Μ T )及熔體流 動率(M F R )滿足下列關係 9.0xMFR'° 65>MT>2.2xMFR'0·84 , (B - v i )從流動曲線之時間一溫度重疊之平移因 子測定之流動活化能((E a ) X 1 0 _ 4焦耳/莫耳K )、 共聚物中α -烯烴之碳原子數(C)、及共聚物中α —烯烴 含量(X莫耳% )滿足下列關係 (0.03 9Ln(C-2) + 0.0096)xx + 2.87<(Ea)xl04<(0.03 9Ln(C-2)+0.1660)χχ+2·87 , 請 先 閲 讀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1 η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_ 1〇 542844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五、發明説明(8 ) 及 (B — v. i i )經由G P C測定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Mw)對數目平均分子量(Mn )之比例(MW//Mn ) 滿足下列情形 2.2<Mw/Mn<3.-5; 該乙烯/ a —烯烴共聚物(C )爲乙嫌及含6至8個碳 原子之α-烯烴之共聚物,並具有下列性質: (C 一 i ι)_ · _密度範圍爲〇 · 880至0 · 97 0克/ 立方公分, (C— i i)在19〇°C及2 · 16公斤負重下之熔 體流動率(MFR)範圍爲〇 · 〇2至20 0專/ 1 0分 鐘, (C - i i i )在室溫下之可溶解在癸烷之成份部份 (W )及密度(d )滿足下列關係 在MFRS1 0克/1 0分鐘之情形下, W<80xexp(-100(d-0.88)) + 0.1, 在MFR>10克/10分鐘之情形下, W< 80 x(MFR-9)°26xexp(-100(d.0.8 8)) + 0.1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
Mm ^^寫士 本頁) 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巧j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C 一 i v )經由差示掃描熱卡計(D S C )測量之 共聚物吸熱曲線最高峰位置之溫度(Tm)及密度(d ) 滿足下列關係
Tm<40〇xd-248 , 及 (C 一 v)在1 9 0°C之熔體張力(MT)及熔體流 動率(M F R )滿足下列關係 MT<2.2xMFR ° 84; 其中共聚物(C )之熔體流動率(M F R ( C ))對 共聚物(Β )之熔體流動率(M F R ( Β ))之比例滿足 下列情形 1<(MFR(C))/ (MFR(B))S20。 在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中的乙烯/ α 一烯烴共聚 物(Β)及(C)較宜都爲乙烯/1 一己烯共聚物,且在 此情形下,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具有下列性質: (A’一 1 )在1 9 0°C之熔體張力(MT)及熔體流 動率(M F R )滿足下列關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Χ297公釐)_ n mIM— 1^,11 ml klv— — ^ϋϋ ftm* 1.1^1 n 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542844 A7 B7____ 五、發明説明(10) 9.0xMFR'°-65>MT>2.2xMFR*°·84 , (A ’ 一 i i )從流動曲線之時間一溫度重疊之平移因 子測定之流動活化能((E a ) X 1 〇 _ 4焦耳/莫耳K )、 在共聚物(B)及(C)中1 一己烯之碳原子數(C)、 及在共聚物(-B)及(C)中1 一己烯總含量(X莫耳% )滿足下列關係 (0.039Ln(C-2) + 0.0096) χ x + 2.87 < (Ea)x 10*4<(〇.〇39Ln(C-2) + 0.1 660 ) x x、士…2··87 , 及 (A ’ - i i i )經由膨脹模塑法從共聚物輿坪物製造 之厚度爲3 0微米之膜,其霧値滿足下列情形: 當由在1 9 0°C之切應力達到2 · 4χ1 06達因/平 方公分所得之剪切速率定義之流動指數(F I )及熔體流 動率(MFR)滿足F 121 〇 OxMFR之關係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霧値 <0.45/U-d) xlog (3xMT14) MCd)。·1, 且 當由在1 9 0°C之切應力達到2 · 4χ1 06達因/平 方公分所得之剪切速率定義之流動指數(F I )及熔體流 動率(MFR)滿足F I < 1 〇 OxMFR之關係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3 - 542844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A7 B7五、發明説明(11 ) 霧値 <0.25/U-d) Xlog (3xMT14) x(C-3)01, 其中d代表密度(克/立方公分),MT代表熔體張 力(克)且C代表1 一己烯之碳原子數,也就是6。 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除了性質(A ’ 一 i )至( A ’ 一 i i i )外,還較宜具有下列性質: (A’一 i v)經由GPC測定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Mw)對數目平均分子量(Μη )之比例(Mw/Mn ) 滿足下列情形 2.0<Mw/Mn<2.5。 -一 ^ 本發明之乙烯/ ex —烯烴共聚物(A)或本發明之乙烯 共聚物組成物(A ’)可與下列物質混合: (D)—種乙烯/α-烯烴共聚物,其係得自乙烯及含 3至2 0個碳原子之烯烴在含(a )有機鋁氧化合物及( b - I I I )含環戊二烯結構配位基之週期表4族過渡金 屬中的過渡金屬化合物存在下共聚合,且具有下列性質: (D — i )密度範圍爲〇 · 850至〇 · 980克/ 立方公分,且 (D — i i )在1 3 5 °C之萘烷中測量之特性黏度(η )範圍爲0·4至8分升/克; 其條件是乙烯/α —烯烴共聚物(A )不同於乙烯/α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14 -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B7_五、發明説明(12 ) 一烯烴共聚物(D),且各乙烯/α —烯烴共聚物(B )及 (C)不同於乙烯/α —烯烴共聚物(D)。 根據本發明製備乙烯/α-烯烴共聚物之方法包括在上 述含(a)有機鋁氧化合物、(b - I)過渡金屬化合物 及(b - I I )過渡金屬化合物之烯烴聚合反應觸媒存在 下,使乙烯及含6至8個碳原子之α-烯烴共聚合化。 附圖之簡要說明 圖1爲製備烯烴聚合反應觸媒供在本發明中使用之圖 示說明步驟。、 發明之詳細說明 以下詳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乙烯/α -烯烴共^物(A )、該共聚物及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之製法。 本文所使用的、聚合反應"稱呼並不限定於 > 均聚合 反應〃,而是可包括、共聚合反應",而且本文所使用的 、聚合物〃稱呼並不限定於★均聚合物",而是可包括~ 共聚合物"。 乙烯/α -烯烴共聚物(A ) 根據本發明之乙烯/α —烯烴共聚物(A)爲乙燏及含 6至8個碳原子之α-烯烴之任意共聚物,在與乙嫌共聚合 反應中使用的含6至8個碳原子之α-嫌烴實例較宜包括沒 有支鏈之直鏈α —嫌烴,例如1 一己嫌、1 一庚嫌及1 一辛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15 - 542844 A7 _B7___ 五、發明説明(13 ) 烯,其中特別較宜使用1 一己烯。 本發明之乙烯/α -烯烴共聚物(A)具有下列性質( Α - i)至(A— iii)。 (A—i)熔體張力(MT (克))及熔體流動率( MFR (克/1 0分鐘))滿足下列關係: 9.〇xMFR ° 65>MT>2.2xMFR ° 84 , 較宣 9.〇xMFR 0 6 5 >MT>2.3xMFR· 0 8 4, 更宣 8.5xMFR,065>MT〉2.5xMFR-0·84。 ~ 一 ·---- 具有上述性質之乙烯/α-烯烴共聚物顯現高熔體張力 ,所以具有極佳的模塑性。 MFR是根據ASTM D1238—65丁之方法 ,在1 9 0 °C及2 · 1 6公斤負重之情形下測量。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熔體張力(MT)是在當熔化的聚合物在固定速率拉 伸下測量所得的應力,也就是說,在慣用方法下將製造的 聚合物粉末熔化並製成九子,得到測量用之樣品,在樹脂 溫度爲1 9 0°C、擠壓率爲1 5毫米/分鐘、引出率爲 20米/分鐘、注嘴直徑爲2.09毫米0且注嘴長度爲 8毫米之情形下,用Toyo Seiki Seisakusho K.K.製造之Μ 丁 測量器測量樣品之熔體張力,在製成九子前,將乙烯/α -烯烴共聚物與作爲輔助抗氧化劑之0 · 0 5重量%三(2 ,4 一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作爲熱安定劑之0 . 1 重量% 3 -( 4 ’ 一羥基一 3’,5’ —二第三丁基苯基)丙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嫠).16 .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酸十八烷酯及作爲氫氯酸吸收劑之0 鈣混合。 0 5重量%硬脂酸 (A’一 i i )從流動曲線之時間一溫度重疊之平移因 子測定之流動活化能((E a ) X 1 0 - 4焦耳/莫耳K )、 在共聚物中α —烯烴之碳原子數(C)、及在共聚物中(X -烯烴含量(X-莫耳% )滿足下列關係 (0.03 9Ln(C-2) + 0.0096)xx + 2.8 7<(Ea)x 104<(0.03 9Ln(C-2) + 0.1 660)χχ + 2.87 , 較宜(0.03aU(^-2) + 0.0096)xx + 2.87<(Ea)xl(n((h039Ln(C· 2) + 0.1 500)χχ + 2.87 , 更宜(0.039Ln(C-2) + 0.0096)xx + 2.87<(Ea)x l(T4<(0.039Ln(C-2) + 0·1 300)χχ + 2·87。 爲了改進膜之模塑性,需要增加熔體張力,而爲了增 加熔體張力,已知加入長鏈支鏈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沒有 長鏈支鏈之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之E a以下式表示: E a X 1 〇 - 4 = (〇 · 〇 3 9 L n (C 一 2) +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Ο . 0 Ο 9 6 ) χ 値增加,所以在Ε )+ 0.0 0 9 6 •2 · 87,當存在長鏈支鏈時,Ea 10_4>(0.039Ln(C-2 + 2 · 8 7之情形下,認爲存在長鏈
支鏈,且增加膜之模塑性及透明度,在E
0 . 0 3 9 L
C 2 )+ 0.1 6 6 0 ) 0 > 87之情形下,雖然模塑性良好,膜強度及膜透明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7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_五、發明説明(15 ) 降低,所以此情形不利。 流動活化能(E a )之測量揭示在例如> Polymer Experimental Science,Vol. 9,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I ” (由 Polymer Experimental Science Editorial Committee of Polymer Society 編輯,Kyoritsu Publishing Κ·Κ·,25-28 頁) ,且流動活化能(E a )之測定是從流動曲線之時間-溫度 重疊之平移因子經由黏彈性與頻率之關係測量,圖形顯示 在某個基底溫度測量之儲存彈性模量(縱座標)與角速率 (橫座標)之間的關係固定,然後在不同測量溫度下測量 數據且平行紇橫座標移動,導致其與在基底溫度所得的數 據重疊(熱流變簡化),在測量溫度所得的數據與在基底 溫度所得的數據重疊之平移L 〇 g ( a T )對測量溫度( 絕對溫度)倒數1 / T作圖而得到直線斜率,释寫線斜率 乘以2 · 303R (R :氣體常數),因而得到與溫度無 關的常數之活化能。 具體地說,E a是以下列方式測量。 在角速率(ω (徑向./秒))下測量儲存黏彈性(G ’ (達因/平方公分))分散,使用直徑爲2 5毫米0之平 行板作爲簡單的夾具,樣品厚度約2毫米,測童溫度爲 130、 170、200及230 °C,且在各溫度下測量 在〇 · 〇 4 4 0 0範圍內之G ’値,例如在1 3 0 °C測 量時,將樣品加熱至1 5 0 °C使晶體完全熔化,然後冷卻 至13 0°C,從2至2 5%的範圍適當選擇應變,使得可 在測量範圍內偵測到扭力且不會變成太·多,測量後,在四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16) 個溫度情形下所得的流動曲線重疊並以1 3 0 °C爲基底溫 度,從平移因子之Arrhenius型圖,計算£3値,使用連接 至RDS — I I之分析軟體RHIOS進行計算。 (A,一 i i i )經由膨脹模塑法從共聚物組成物製造 之厚度爲3 0微米之膜,其霧値滿足下列情形: 當由在1-9 0°C之切應力達到2 · 4χ1 06達因/平 方公分所得之剪切速率定義之流動指數(F I )及熔體流 動率(MFR)滿足F 121 〇 OxMFR之關係時, 在α —烯烴之碳原子數(C )爲6之情形下, 霧値 <0.45/(l-d) xlog (3xMT14) xiCd)。·1, 在α -烯烴之碳原子數(C )爲7或8之情形下, . —--一气 霧値 <0.50/(l-d) xlog (3χΜΤ14), 且 當由在1 9 0°C之切應力達到2 · 4χ1 06達因/平 方公分所得之剪切速率定義之流動指數(F I )及熔體流 動率(MFR)滿足F I < 1 〇〇xMFR之關係時, 在α -烯烴之碳原子數(C )爲6之情形下, 霧値 <0.25/(l-d) xlog (3xMT14) x(C-3)01, 在α -烯烴之碳原子數(C )爲7或8之情形下, 霧値 <0.50/(l-d) xlog (3χΜΤ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_ 19 請 先 閱 讀 背 意 事 項 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17 其中d代表密度(克/立方公分)且MT代表熔體張 力(克)。 滿足上述情形之乙烯/α-烯烴共聚物具有極佳的模塑 性且可製造具有極佳透明度之膜。 測定流動指數是經由擠壓樹脂通過不同剪切率之毛細 管,並尋找對應於指定應力之剪切率,也就是說使用與 Μ Τ測量相同之樣品,在樹脂溫度爲1 9 0 °C且剪應力約 5χ1 04至3χ1 06達因/平方公分之情形下,用毛細管 流動性質測試器Toyo Seiki Seisakusho Κ. K.製造)測量流 動指數。 在此測量中,注嘴直徑根據測量樹脂之M F R (克/ 1 0分鐘)變化如下。 MFR>20:0.5毫米 2〇2MFR>3 : 1 · 〇 毫米 3sMFR>〇.8:2.〇 毫米 0.8>MFR:3.0 毫米 請 先 閱 讀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頁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以下列方式測量密度(d ),在1 9 0 t:及2 · 1 6 公斤負重下從熔體流動率(M F R )測量中得到的線料在 1 2 0 °C下加熱1小時,然後緩慢冷卻至室溫歷時1小時 ,用密度梯度管測量線料之密度。 除了上述性質外,本發明之乙烯/α -烯烴共聚物(A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20-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較宜還具有下列性質。 在本發明之乙烯/ cx —烯烴共聚物(A)中,從乙烯衍 生的成份單位存在量希望爲5 0至1 0 0重量%,較宜爲 55至99重量%,更宜爲65至98重量%,最宜爲 7 0至9 6重量%,且從含6至8個碳原子之α —烯烴衍生 的成份單位存在量希望爲0至50重量%,較宜爲1至 45重量%,更宜爲2至35重量%,最宜爲4至30重 量%。 乙烯/ OC -烯烴共聚物之組成物通常以下列方式測定, 約2 0 0毫克关聚物均勻溶解在直徑爲1 〇毫米Φ試管內的 六氯丁二烯以製備樣品,在測量溫度爲1 2 0 °C、測纛頻 率爲25 · 05MHz、光譜寬度爲1 ,500Hz、脈 衝重複時間爲4 · 2秒且脈衝寬度爲6微秒之測量情形下 測量樣品之1 3 C - N M R光譜。 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A )希望之密度(d )爲 0 · 880至0 · 970克/立方公分,較宜爲 0 · 880至0 · 960克/立方公分,更宜爲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0 · 890至0 · 935克/立方公分,最宜爲 0 · 905至0 · 930克/立方公分。 乙烯/α -烯烴共聚物(A)希望之熔體流動率( MFR)爲0 · 02至200克/10分鐘,較宜爲 0 · 05至50克/10分鐘,更宜爲〇 · 1至1〇突 1 0分鐘。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漦).21 -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¾ A7 B7 五、發明説明(19) 在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A)中,在2 3 t:下可溶解 在正癸烷中的成份部份(W )及密度(d )滿足下列關係 在MFRS1 〇克/1 0分鐘之情形下, W<80xexp(-100(d-0.88)) + 0.1 , 較宜爲 W<60xexp(-100(d-0.88)) + 0.1 , 更宜爲 W<40xexp(-100(d-0.88)) + 0.1, 在MFR> 1 0克/1 0分鐘之情形下, 、一-—* W<8〇x(MFR- 9 ) 0 2 6 xexp(-l 00(d-0· 88)) + 0.1。 在乙烯/ cx -烯烴共聚物中可溶解在正癸烷中的成份部 份(W )是在下列方式下測量,將約3克共聚物添加至 4 5 0毫升正癸烷,在1 4 5°C下溶解在其中且冷卻至 2 3 °C,然後,經由過濾去除無法溶解在正癸烷中的部份 ,從過濾液回收可溶解在正癸烷中的部份。 含少量可溶解在正癸烷中的成份之共聚物具有狹窄的 組成物分佈。 經由差不掃描熱卡計(D S C )測量之乙嫌/α —稀烴 共聚物吸熱曲線最高峰位置之溫度(T m,( °C ))及密 度(d (克/立方公分))滿足下列關係 Tm<40〇xd — 24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之2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 B7五、發明説明(20 ) 較宜丁 m<45〇xd — 296, 更宜 Tm<50〇xd - 343, 特別較宜丁 m<55〇xd-392。 經由差示掃描熱卡計(D S C )測量之乙烯/a —烯烴 共聚物吸熱曲線最高峰位置之溫度(Tm)是從吸熱曲線 發現,其係得自將約5毫克的樣品在鋁盤中以i t /分 鐘之速率加熱至2 0 0 °C,使樣品保持在200 °C歷時5 分鐘,以2 0’t/分鐘之速率冷卻至室溫且以1 0°C/分 鐘之速率加熱、,„奄測量中,使用Perkin-Elmer Co·製造之 DSC-7型裝置。 經由差示掃描熱卡計(D S C )測量之乙烯/α —烯烴 共聚物吸熱曲線最高峰位置之溫度(Tm)與密度(d ) —-- 气 具有上述定義之關係且可溶解在正癸烷中的成份部份(W )及密度(d ).具有上述定義之關係之乙燒/ cx —嫌烴共聚 物具有狹窄的組成物分佈。 上述之乙烯/α -烯烴共聚物(A)可混合兩種或多種 使用。 本發明之乙烯/α —烯烴共聚物(A )可得自在從下列 物質形成之烯烴聚合反應觸媒(Ca t - 1)存在下,使 乙烯及含6至8個碳原子之α-烯烴共聚合: (a )有機鋁氧化合物; (b - I )至少一種選自式(I )代表之過渡金屬化 合物,及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3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 -- 本頁) 訂 542844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1 ) (b—I I)至少一種選自式(I I)代表之過渡金 屬化合物。 該烯烴聚合反應觸媒還可含(C)載體,其可乘載( a )有機鋁氧化合物、(b - I )至少一種選自式(I ) 代表之過渡金屬化合物,及(b - I I )至少一種選自式 (I I )代表之過渡金屬化合物,此種在載體上的觸媒在 下文中有時稱爲、Cat—2〃 。 以下說明形成嫌烴聚合反應觸媒(C a t - 1 )及( C a t - 2 )之成份。 J: a )有機鋁氧化合物 在本發明中使用之有機鋁氧化合物(a)(在下文中 有時稱爲''成份(a )")可爲目前已知的可溶解在苯之 —--、 鋁氧化物或揭示在日本專利特許公開公告2 7 6 8 0 7/ 1 9 9 0號之無法溶解在苯之有機鋁氧化合物。 鋁氧化物可經由例如下列方法製備,且通常以其烴溶 液獲得。 (1 )將有機鋁化合物例如三烷基鋁添加至含吸水劑 之化合物或含結晶水的鹽例如氯化鎂水合物、硫酸銅冰合 物、硫酸鋁水合物、硫酸鎳水合物或氯化鈽水合物之烴介 質懸浮液中,使有機鋁化合物與吸水劑或結晶水反應。 (2 )使水、冰或水蒸汽在例如苯、甲苯、乙醚或四 氫呋喃之介質中,直接作用在有機鋁化合物例如三院基鋁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4·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A7 B7五、發明説明(22 ) (3 )使有機錫氧化物例如二甲基錫氧化物或二丁基 錫氧化物在例如癸烷、苯或甲苯之介質中,作用在有機銘 化合物例如三烷基鋁。 鋁氧化物可含少量的有機金屬成份,溶劑或未反應的 有機鋁化合物可從鋁氧化物之回收溶液中蒸餾去除並將剩 餘物再度溶解-在溶劑中。 供製備鋁氧化物之有機鋁化合物實例包括三烷基鋁, 例如三甲基鋁、三乙基鋁、三丙基鋁、三異丙基鋁、三正 丁基鋁、三異丁基鋁、三第二丁基鋁、三第三基鋁、三戊 基鋁、三己基銀二三辛基鋁及三癸基鋁;三環烷基鋁,例 如三環己基鋁及三環辛基鋁;二烷基鹵化鋁,例如二甲基 氯化鋁、二乙基氯化鋁、二乙基溴化鋁及二異丁基氯化鋁 ;二烷基氫化鋁,例如二乙基氫化鋁及二異丁基氫化鋁; 二烷基烷醇鋁,例如二甲基甲醇鋁及二乙基乙醇鋁;及二 烷基芳醇鋁,例如二乙基苯醇鋁。 其中以三烷基鋁及三環烷基鋁特別較宜。 也可作爲有機鋁化合物使用的是下式代表之異戊二烯 基鋁: (i-C4H〇xAly(C5HlO)z 其中X、y、z各爲正數,且Ζ22χ。 上述有機鋁化合物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供製備鋁氧化物之溶劑實例包括芳族烴類,例如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〇5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23) 甲苯、二甲苯、枯烯及甲基異丙苯;脂族烴類,例如戊烷 、己烷、庚烷、辛烷、癸烷、十二碳烷、十六碳烷及十八 碳烷;脂環族烴類,例如環戊烷、環己烷、環辛烷及甲基 環戊烷;石油餾份,例如汽油、煤油及油氣;及這些芳族 、脂族與脂環族烴類之鹵化產物,例如其氯化或溴化產物 ,也可使用醚類例如乙醚及四氫呋喃,這些溶劑中,以芳 族烴類特別較佳。 在本發明中使用的無法溶解在苯中之有機鋁氧化合物 在6 0°C下可溶解在苯中的A 1成份含量在A 1原子項目 中不超過1 較宜不超過5%,特別較宜不超過2% ,且無法溶解或幾乎不溶於苯。 有機鋁氧化合物在苯中的溶解度可用下列方式測定, 將相當於1 0 0毫克·原子的A 1之有機鋁氧化合物懸浮在 10 0毫升苯中,使其在6 0 °C下混合攪拌6小時,然後 使用包覆襯套之G - 5玻璃過濾器在6 0 °C下進行熱過濾 ,在過濾器上分離的固體用5 0毫升苯在6 0 °C下淸洗四 次,測量存在於整個過濾液中的A 1原子含量(X毫莫耳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 X χί\ 度 解 溶 定 測 以 b /fv 物 b 及 物 合 化 屬 金 渡 過 合 化 屬 金 渡 過 物 合 化 屬 金 渡 過 的 用 使 中 明 發 本 在 供 下 爲 過金 的渡 用過 使之 中表 明代 發} 本I 在I 且 { ,式 物下 合爲 化 } 屬 I 金-I 渡 I 過 b 之 C 表物 代合 } 化 I 屬 C金 式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A7 B7五、發明説明(24) 屬化合物。 M L 1 X ( I ) 其中Μ爲選自週期表4族之過渡金屬原子;L1爲配位 至過渡金屬原子Μ之配合基,至少兩個配合基L1爲一個各 含至少一個選自含3至1 0個碳原子之烴基之經取代之環 戊二烯基,且不是經取代之環戊二烯基之配合基L1爲含1 至1 2個碳原子之烴基、烷氧基、芳氧基、三烷基矽烷基 、鹵素原子或、氫.原.子;且X爲過渡金屬原子Μ之價數。 M L 2 X (II) 其中Μ爲選自週期表4族之過渡金屬原子;L2爲配位 至過渡金屬原子Μ之配合基,至少兩個配合基L2各爲甲基 環戊二烯基或乙基環戊二烯基,且不是甲基環戊二烯基或 乙基環戊二烯基之配合基L2爲含1至1 2個碳原子之烴基 、烷氧基、芳氧基、三烷基矽烷基、鹵素原子或氫原子; 且X爲過渡金虜原子Μ之價數。 以下更詳細說明由式(I)或(I I)代表之過渡金 屬化合物。 在式(I )中,Μ爲選自週期表4族之過渡金屬原子 ,具體地說,爲鉻、鈦或給,以锆較佳。 L 1爲配位至過渡金屬原子Μ之配合基,且至少兩個配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_ 27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L A7 _ B7 __五、發明説明(25 ) 合基L1爲一個各含至少一個選自含3至1 0個碳原子之烴 基之經取代之環戊二烯基,這些配合基L1可相同或不同。 經取代之環戊二烯基可含兩個或多個取代基,且該兩 個或多個取代基可相同或不同,當經取代之環戊二烯基含 兩個或多個取代基時,至少一個取代基爲含3至10個碳 原子之烴基,且其餘取代基爲甲基、乙基或含3至1 〇個 碳原子之烴基。 含3至1 0個碳原子之烴基實例包括烷基、環烷基、 芳基及芳烷基,具體地說,可列舉的烷基爲例如正丙基、 異丙基、正丁、基二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 己基、辛基、2 -乙基己基及癸基;環烷基爲例如環戊基 及環己基;芳基爲例如苯基及甲苯基;且芳烷基爲例如; 基及新苯基。 —* - ^ 其中,較宜爲烷基,且特別較宜爲正丙基及正丁基, 配位至過渡金屬原子之經取代之環戊二烯基較宜爲二取代 之環戊二烯基,且特別較宜爲1,3 —取代之環戊二烯基 〇 在式(I )中,配位至過渡金屬原子之不是經取代之 環戊二烯基之配合基L1爲含1至12個碳原子之烴基、烷 氧基、芳氧基、三烷基矽烷基、鹵素原子或氫原子。 含1至1 2個碳原子之烴基實例包括烷基、環烷基、 芳基及芳烷基,具體地說,可列舉的烷基爲例如正甲基、 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 三丁基、戊基、己基、辛基、2 -乙基己基及癸基;環烷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26 ) 基爲例如環戊基及環己基;芳基爲例如苯基及甲苯基;且 芳烷基爲例如苄基及新苯基。 烷氧基實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 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戊 氧基、己氧基及辛氧基。 芳氧基實例包括苯氧基。 三烷矽烷基實例包括三甲矽烷基、三乙矽烷基及三苯 矽烷基。· 鹵素原子爲氟、氯、溴或碘。 式(I )、仗砉之過渡金屬化合物實例包括雙(正丙基 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雙(正丁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 锆、雙(正己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雙(甲基正丙基 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雙(甲基正丁基環戊二烯基)二 氯化锆、雙(二甲基正丁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雙( 正丁基環戊二烯基)二溴化鉻、雙(正丁基環戊二烯基) 甲氧基氯化锆、雙(正丁基環戊二烯基)乙氧基氯化鉻、 雙(正丁基環戊二烯基)丁氧基氯化鉻、雙(正丁基環戊 二烯基)二乙醇锆、雙(正丁基環戊二烯基)甲基氯化锆 、雙(正丁基環戊二烯基)二甲基鉻、雙(正丁基環戊二 烯基)苄基氯化鉻、雙(正丁基環戊二烯基)二苄基鉻、 雙(正丁基環戊二烯基)苯基氯化锆及雙(正丁基環戊二 烯基)氯化氫鉻。 在上述實例中,經二取代之環戊二烯基環包括1 ,2 一及1 ,3 —取代之環戊二烯基環,且經三取代之環戊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 -- 本頁) 訂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27) 烯基環包括1,2,3 -及1,2,4 一取代之環戊二烯 基環。 在本發明中也可使用上述锆化合物其中鉻金屬被鈦金 屬或給金屬取代之過渡金屬化合物。 在式(I )代表之過渡金屬化合物中,特別較宜爲雙 (正丙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雙(正丁基環戊二烯基 )二氯化鉻、雙(1 一甲基一 3 —正丙基環戊二烯基)二 氯化錶及雙(1 一甲基一 3 -正丁基環戊二煉基)二氯化 鉻。 在式(I I I〉中,Μ爲選自週期表4族之過渡金屬原 子,具體地說,爲锆、鈦或給,以锆較佳。 L2爲配位至過渡金屬原子Μ之配合基,且至少兩個配 合基L 2各爲甲基環戊二烯基或乙基環戊二烯基,這些配合 基L 2可相同或不同。 在式(I I )中,不是甲基環戊二烯基或乙基環戊二 嫌基之配合基L2爲含1至12個碳原子之烴基、烷氧基、 芳氧基、三烷基矽烷基、鹵素原子或氫原子,其各如式(· I )之L 1所述之相同基或原子。 式(I I )代表之過渡金屬化合物實例包括雙(甲基 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雙(乙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銷 、雙(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溴化鉻、雙(乙基環戊二烯基 )二溴化鉻、雙(甲基環戊二烯基)甲氧基氯化鉻、雙( 乙基環戊二烯基)甲氧基氯化錶、雙(甲基環戊二烯基) 乙氧基氯化锆、雙(乙基環戊二烯基)·乙氧基氯化錶、雙 -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Α4规格(210X297公釐) 542844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A7 B7 五、發明説明(28) (甲基環戊二烯基)二乙醇鉻、雙(乙基環戊二烯基)二 乙醇鉻、雙(甲基環戊二烯基)甲基氯化鉻、雙(乙基環 戊二烯基)甲基氯化鉻、雙(甲基環戊二烯基)二甲基鉻 、雙(乙基環戊二烯基)二甲基锆、雙(甲基環戊二烯基 )苄基氯化鉻、雙(乙基環戊二烯基)苄基氯化鉻、雙( 甲基環戊二燦基)二苄基鉻、雙(乙基環戊二烯基)二苄 基鉻、雙(甲基環戊二烯基)苯基氯化鉻、雙(乙基環戊 二烯基)苯基氯化鉻、雙(甲基環戊二烯基)氯化氫锆及 雙(乙基環戊二烯基)氯化氫鉻。 在本發明冲.也可使用上述鉻化合物其中鉻金屬被鈦金 屬或給金屬取代之過渡金屬化合物。 在式(I I )代表之過渡金屬化合物中,特別較宜爲 雙(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及雙(乙基環戊二烯基) -----气 二氯化鉻。 在本發明中,組合使用至少一個從式(I )代表之過 渡金屬化合物選擇之過渡金屬化合物及至少一個從式( I I )代表之過渡金屬化合物選擇之過渡金屬化合物作爲 過渡金屬化合物成份,較宜選擇過渡金屬之組合物,使得 在相同的聚合反應情形下,經由使用只含式(I )代表之 過渡金屬化合物作爲過渡金屬化合物成份之觸媒成份所得 之烯烴聚合物之M F R ( M F R ( I ))對經由使用只含 式(I I )代表之過渡金屬化合物作爲過渡金屬化合物成 份之觸媒成份所得之烯烴聚合物之MFR (MFR ( I I ))之比例(MFR(I)/MFR(I I))滿足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31 - 542844 A7 B7_ 五、發明説明(29 ) MFR(I)/MFR(II)<20 之情形。 此種組合之實例包括雙(1 ,3 -正丁基甲基環戊二 烯基)二氯化鉻及雙(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之組合 、雙(1 ,3 —正丙基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及雙( 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之組合、與雙(正丁基甲基環 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及雙(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之 組合。 至少一個從式(I )代表之過渡金屬化合物選擇之過 渡金屬化合物(b - I )及至少一個從式(I I )代表之 過渡金屬化合、物_選擇之過渡金屬化合物(b - I I )之使 用量是希望使(b - I ) / (b — I I )克分子比例成爲 99/1 至 40/60,較宜爲 95/5 至 45/55, 更宜爲90/10至50/50,最宜爲85/1 5至 5 5 / 4 5。 含至少一個從式(I )代表之過渡金屬化合物選擇之 過渡金屬化合物(b - I)及至少一個從式(I I)代表 之過渡金屬化合物選擇之過渡金屬化合物(b-II)之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過渡金屬化合物觸媒成份在下文中有時稱爲、成份(b ) 〇 雖然在本發明中使用從有機鋁氧化合物(a)、過渡 金屬化合物(b-I)及過渡金屬化合物(b—I丨)形 成之嫌烴聚合反應觸媒(Ca t — 1),也可用其中有機 銘氧化合物(a)、過渡金屬化合物(b—I)及過渡金 屬化合物(b — I I、負載於下述載體(c)上之觸媒(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77 -- -32 - 542844 A7 B7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五、發明説明(30 ) C a t — 2 )代替。 mm 視需要在本發明中使用之載體爲粒子直徑爲1o至 3 〇 0微米且較宜是2 0至2 0 0微米之粉碎或顆粒之無 機或有機化合物,無機載體較宜爲孔狀氧化物,养實例包 括 s i〇2、Al2〇3、Mg〇、Zr〇2、T i 〇 2 、 β2〇3、Ca〇、Zn〇、Ba〇、Th〇2、及其混合 物例如S i〇2 — M g〇、S i〇2 — A 1 2〇3、S i〇2 〜丁 i 〇 2 、S —.i—〇 2 — V2〇5、Si〇2— Cr2〇3 及 S i〇2 — T i〇2 — Mg〇,其中較佳的是彼等含 S i〇2及/或A 1 2〇3作爲其主要成份者。 上述的無機氧化物可含少量的碳酸鹽、硫酸鹽、硝酸 —--, 鹽及氧化物成份,例如N a 2 C〇3、K 2 C〇3、 CaC〇3、 MgC〇3、 N a 2 S Ο 4 . A 1 2 ( S 0 4 ) 3 、BaS〇4、KN〇3、Mg(N〇3)2、 A 1 ( N 0 3 ) 3 . N a 2 0 . K2〇及 Li2〇。 雖然載體(c)之性質根據形式及製法而變化,在本 發明中較宜使用的載體希望具有比表面積爲5 0至 1 ,000平方米/克,較宜爲100至700平方米/ 克,且孔洞體積爲0·3至2·5立方公分/克,如果需 要時,使載體在100至1 ,000 °C之溫度下煅燒後使 用,較宜在150至700 °C。 在載體(c )之中吸水劑之含量爲低於1 · 0重量%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 丨髮丨丨 項再_寫本頁) 訂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3 -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五、發明説明(32 ) 下文揭示的有機鋁化合物(d )可視需要作爲成份使 用供形成在本發明中使用之烯烴聚合反應觸媒(C a t -1 )及(C a t - 2 )。 (d )有機鋁化合物 視需要在本發明中使用之有機鋁化合物(d)(下文 有時稱爲成份(d ))爲例如由下式(i )代表之有機鋁 化合物: R 1 II A IX3- _n_____ ( i ) 其中R1爲含1至12個碳原子之烴基,X爲鹵素原子 或氫原子,且η爲1至3。 ----,一、 在式(i )中,R1爲含1至12個碳原子之烴基,例 如烷基、環烷基或芳基,此基之實例包括甲基、乙基、正 丙基、異丙基、異丁基、戊基、己基、辛基、環戊基、環 己基、苯基及甲苯基。 有機鋁化合物(d )之實例包括三烷基鋁,例如三甲 基鋁、三乙基鋁、三異丙基鋁、三異丁基鋁、三辛基鋁及 三一 2 —乙基己基鋁;烯基鋁,例如異戊間二烯基鋁;二 烷基鹵化鋁,例如二甲基氯化鋁、二乙基氯化鋁、二異丙 基氯化鋁、二異丁基氯化鋁及二甲基溴化鋁;烷基倍半鹵 化鋁,例如甲基倍半氯化鋁、乙基倍半氯化鋁、異丙基倍 半氯化鋁、丁基倍半氯化鋁及乙基倍半溴化鋁;烷基二鹵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5- 542844 A7 __B7 ___ 五、發明説明(33 ) 化鋁,例如甲基二氯化鋁、乙基二氯化鋁、異丙基二氯化 鋁及乙基二溴化鋁;及烷基氫化鋁,例如二乙基氫化鋁及 二異丁基氫化鋁。 也可作爲有機鋁化合物(d)使用的是下式(i i) 代表之化合物: R 1 n A 1 Y 3 - η ( i i ) 其中R1與上述相同;Y爲一〇R2基、一 OS i R 基 、一〇 A 1. R 一 4一 2 基、—N R 5 2 $、 一 S i R 6 3 基 或 一 N (R 7 ) A 1 R 8 2基;η爲 1至2 ;R 2、R 3 X R 4 及 R 8各爲甲基、 乙基 、異丙基、 異丁基 、環己基、 苯 基 等 9 R 5爲氫原子、 甲基 η 乙基X 異 丙基、 苯基、三甲矽 烷 基 等 > 且R 6及R 7 各爲甲基、乙基等。 此有機鋁 化合物實例包括: (1 )式 R 1 η A 1 (〇 R 2 ) 3 - η化合物, 例 如 二 甲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基甲醇鋁、二乙基乙醇鋁及二異丁基甲醇鋁; (2 )式R 1 n A 1 (〇S i R 3 3 ) 3 - η化合物,例如 E t 2 A 1 (OS i M e 3 ). (異丁基)2A1 (OSiMe3)及 (異丁基)2A1 ( 0 S i E t a ); (3 )式R 1 n A 1 (〇A 1 R 4 2 ) 3 - n化合物,例如 Et2Al〇AlEt2 及(異丁基)2A1〇A1.(異丁 基)2 ;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36 _ '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五、發明説明(34) (4 )式R 1 n A 1 ( N R 5 2 ) 3 - η化合物,例如 M e 2 A 1 N E t 2 . E t 2 A 1 N Η M e . M e 2 A 1 N Η E t . Et2AlN(SiMe3)2 及 (異丁基)2AlN(SiMe3)2;及 (5 )式 R 1 n A 1 ( S i R 6 3 ) 3 - n 化合物,例如( 異丁基)2 A 1 S i M e 3 ;及 (6 )式 R 1 n A 1 ( N ( R 7 ) A 1 R 8 2 ) 3 — „ 化合 物,例如 E t 2 A 1 N ( M e ) A 1 E t 2 及 (異丁基)2AlN(Et)Al (異丁基)2。 式(i )及.丄i i )代表之有機鋁化合物較宜爲式 R 1 3 A 1、 R 1 n A 1 (〇 R 2 ) 3 - η 及 R 1 n A 1 (〇A 1 R 4 2 ) 3 - „化合物,且特別較宜爲該式 其中R1爲異烷基且n爲2之化合物。 . —--' 烯烴聚合反應觸媒(Ca t — 1)是從成份(a)、 成份(b )及必要時使用之成份(d )形成;且烯烴聚合 反應觸媒(Ca t— 2)(固體觸媒(Ca t— 2))是 從固體觸媒(成份)形成,其中成份(a)及成份(b) 負載在成份(c),及必要時使用之成份(d)。 在圖1中,顯示製備烯烴聚合反應觸媒(Ca t - 1 )之步驟。 製備烯烴聚合反應觸媒(C a t — 1 )可經由使觸媒 成份彼此在聚合反應器內部或外部混合,也可能將先前製 成固體成份之成份(a )與成份(b )接觸而形成固體觸 媒,或使成份(a)與成份(b)接觸而形成固體觸媒,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 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7 · 542844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A7 B7 五、發明説明(35) 然後將固體觸媒添加至聚合反應系統。 烯烴聚合反應觸媒(C a t - 1 )可經由使成份(a )、成份(b )及必要時使用之成份(d )在惰性烴溶劑 中接觸而形成,這些觸媒成份可在任何順序下接觸,但是 當成份(a)與成份(b)接觸時,較宜將成份(b)添 加至成份(a -)之懸浮液中,成份(b )較宜經由混合兩 種或多種過渡金屬化合物(成份(b - I)及(b - I I ))而預先形成,然後與其他成份接觸。 供製備烯烴聚合反應觸媒(C a t — 1 )使用之惰性 烴溶劑實例包、括.脂族烴類,例如丙烷、丁烷、戊烷、己院 、庚烷、辛烷、癸烷、十二碳烷及煤油;脂環族烴類,例 如環戊烷、環己烷及甲基環戊烷;芳族烴類,例如苯、甲 苯及二甲苯;鹵化烴類,例如氯乙烯、氯苯及二氯甲烷; 及這些烴類之混合物。 在成份(a )、成份(b )及必要時使用之成份(d )接觸時,成份(a)之濃度範圍爲約0 · 1至5莫耳/ 升一溶劑,較宜爲0 · 3至3莫耳/升一溶劑,根據成份 (a )中之鋁,成份(a )中之鋁(A 1 )對成份(b ) 中之過渡金屬之原子比例(A 1 /過渡金屬)範圍通常爲 10至500,較宜爲20至200,視需要使用的成份 (d )中鋁原子(A 1 — d )對成份(a )中之鋁原子( A 1 — a )之原子比例(A 1 — d/A 1 — a )範圍通常 爲0 · 02至3,較宜爲0 · 05至1 · 5,在成份(a )、成份(b)及必要時使用之成份(d)接觸時,混合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38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36 ) 溫度範圍通常爲一 50至150 °c,較宜爲一2〇至 1 2 0°C,且接觸時間範圍通常爲1分鐘至5 〇小時,較 宜爲10分鐘至25小時。 在根據上述製備之嫌煙聚合反應觸媒(C a t - ]_ ) 中,以1克的觸媒爲基準,成份(b)希望含5χ1 Ο—6 至5χ1 莫耳且較宜爲1 0— 5至2><1 〇-4莫耳之過 渡金屬原子;且成份(a )及成份(d)以1克的觸媒爲 基準,希望總共含1 0 — 2至2 · 5 χ χ 〇 - 2莫耳且較宜爲 1 · 5χ10 - 2至2x10— 2莫耳之鋁原子。 製備固體、觸.媒(Ca t - 2)可經由使在載體(c) 上負載成份(a)、成份(b)及必要時使用之成份((1 雖然成份(a )、成份(b )、載體( 使用之成份(d )可在任何順序下接觸以製
C t — 2 較宜使成份(a )與載體(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後與成份(b )接觸,且然後與必要時使用 接觸,成份(b )較宜經由混合兩種或多種 物(成份(b — I)及(b — I I))而預 與其他成份接觸。 成份(a)、成份(b)、載體(c) 之成份(d )接觸時,可在惰性烴溶劑中進 媒使用之惰性烴溶劑實例與先前敘述供製備 觸媒(C a t — 1 )所使用的溶劑相同。 成份(a )、成份(b )、載體(c ) c )及必要時 ---·, 備固體觸媒( c )接觸,然 之成份(d ) 過渡金屬化合 先形成,然後 及必要時使用 行,供製備觸 烯烴聚合反應 及必要時使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9 _ 542844 A7 _ B7 五、發明说明(37 ) 之成份(d)接觸時,以1克的載體(C)爲基準,成份 (b )的使用量通常爲5x1 0~6至5χ1 Ο-4莫耳且較宜 爲1 0_5至2x1 0_4莫耳之過渡金屬原子;且成份(b )之濃度範圍爲約1 〇 _ 4至2 X 1 〇 — 2莫耳/升一溶劑, 較宜爲2x1 0— 4至1 〇_2莫耳/升一溶劑之過渡金屬原 子,成份(a )中之銘(A 1 )對成份(b)中之過渡金 屬之原子比例(A 1/過渡金屬)範圍通常爲1 〇至 500,較宜爲20至200,視需要使用的成份(d) 中鋁原子(A1 —d)對成份(a )中之鋁原子(a 1 一 a )之原子比、例·A 1 — d/ A 1 — a )範圍通常爲 0 · 02至3,較宜爲0 · 05至1 · 5,在成份(a) 、成份(b )、載體(c )及必要時使用之成份(d )接 觸時,混合溫度範圍通常爲一 5 0至1 5 0°C,較宜爲一 2 0至1 2 0°C,且接觸時間範圍通常爲1分鐘至5 0小 時,較宜爲10分鐘至25小時。 在根據上述製備之固體觸媒(C a t — 2)中,以1 克的載體(c )爲基準,成份(b)的希望負載量爲5χ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1 0_6至5χ1 0— 4莫耳且較宜爲1 〇~5至2x1 0一4莫 耳之過渡金屬原子;且成份(a )及成份(d )以1克的 載體(c )爲基準,希望負載總量爲1 〇_3至5χι 〇-2 莫耳且較宜爲2x1 0_3至2x1 0_2莫耳之鋁原子。 烯烴聚合反應觸媒(C a t - 2 )可爲預先聚合的觸 媒,其中將烯烴預先聚合。 製備預先聚合的觸媒可經由將烯烴加入存在成份(a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A7 ___B7____五、發明说明(38 ) )、成份(b )及載體(c )之惰性烴溶劑中以進行聚合 反應,較宜固體觸媒成份(Cat - 2)是從成份(a) 、成份(b)及載體(c)形成,固體觸媒成份(Cat 一 2 )還可與成份(a )及/或成份(d)摻混。 對於製備預先聚合的觸媒,可將烯烴添加至含製造的 固體觸媒(C- a t — 2 )(固體觸媒成份)之懸浮液中, 或可從含製造的固體觸媒(C a t — 2)之懸浮液中將固 體觸媒(C a t - 2 )分離,然後將固體觸媒再度懸浮在 惰性烴中,並·將烯烴添加至所得的懸浮液中。 在製備預、先.聚合的觸媒時,成份(b)的使用量通常 爲1 〇-6至2x1 0_2莫耳/升一溶劑且較宜爲5χ 1 〇~5至1〇_2莫耳/升一溶劑在成份(b )之過渡金屬 原子;且以1克之載體(c)爲基準,成份(b)的使用 量通常爲5χ1 0_6至5χ1 0— 4莫耳且較宜爲1 〇-5至 2x1 0_4莫耳在成份(b )之過渡金屬原子;成份(a )中之鋁(A 1 )對成份(b )中之過渡金屬之原子比例 (A1/過渡金屬)範圍通常爲10至500,較宜爲 2 0至2 0 0,視需要使用的成份(d )中鋁原子(a 1 一 d )對成份(a )中之鋁原子(A 1 — a )之原子比例 (Al— d/Al — a)範圍通常爲〇 · 〇2至3,較宜 爲 0 · 0 5 至 1 · 5。 固體觸媒成份的使用量通常爲1 〇_6至2x1 〇_2莫 耳/升一溶劑且較宜爲5x1 0_5至1 〇_2莫耳/升一溶 劑在過渡金屬化合物之過渡金屬。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41 _ — 542844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39 ) 預先聚合反應溫度範圍通常爲一 20至80 °C,較宜 爲0至6 0°C,且預先聚合反應時間範圍通常爲〇 · 5至 2 0 0小時,較宜爲2至5 0小時。 在預先聚合反應中使用的烯烴實例包括乙烯;及含3 至20個碳原子之α -烯烴,例如丙烯、1 一丁烯、1 一戊 嫌、4 一甲基一1 一戊烯、1 一己烯、1 一辛烯、i 一癸 燒、1 一十二碳烯及1 一十四碳烯,其中特別較宜爲乙烯 或乙烯與相同於在聚合反應中使用的α-烯烴之組合。 預先聚合化的觸媒是經由例如下列方法製備,將載體 懸浮在惰性熳中而得到懸浮液,在懸浮液中加入有機鋁氧 化合物(成份(a )),使其反應指定的時間,然後將上 淸液取出,將所得的固體再度懸浮在惰性烴中,在此系統 中加入過渡金屬化合物(成份(b )),,使其反應指定 的時間,然後將上淸液取出,得到固體觸媒成份,然後在 含有機鋁化合物(成份(d ))之惰性烴中,加入固體觸 媒成份並再加入烯烴,於是得到預先聚合化的觸媒。 在預先聚合反應中,烯烴聚合物希望的生產量爲 0 · 1至500克,較宜爲0 · 2至300克,更宜爲 0· 5至200克,以1克之載體(c)爲基準。 在預先聚合化的觸媒中,以1克’之載體(c )爲基準 ,成份(b )的希望負載量爲5x1 0_6至5χ1 Ο-4莫耳 且較宜爲1 0— 5至2x1 0_4莫耳之過渡金屬原子;且成 份(a )及成份(d )的希望負載量是使在成份(a )及 (d)的鋁原子對成份(b)的過渡金屬原子之克分子比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 丨 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2·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40 ) 例(Al/Μ)爲5至200,較宜爲10至150。 請 先 閲 讀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填 本 頁 預先聚合反應可用任何批次或連續方法進行,且可在 減壓、大氣壓立獲加壓下進行,在預先聚合反應中,希望 使氫存在於系統中,使在1 3 5 °C之诩烷中測量之特性黏 度(η)爲0 . 2至7分升/克,較宜爲0 · 5至5分升/ 克。 在本發明中,乙烯及α -烯烴之共聚合反應是在上述烯 烴聚合反應觸媒存在下,在氣相或稠漿之液相中進行,以 在氣相中較佳·,在稠漿聚合反應中,可使用惰性烴作爲溶 劑,或烯烴本身.也.可作爲溶劑使用。 在稠漿聚合反應中使用的惰性烴溶劑實例包括脂族烴 類,例如丙烷、丁玩、異丁烷、戊烷、己烷、辛烷、癸烷 、十二碳烷、十六碳烷及十八碳烷;脂環族烴寧,例如環 戊烷、甲基環戊烷、環己烷及環辛烷;芳族烴類,例如苯 、甲苯及二甲苯;及石油餾份,例如汽油、煤油及油氣, 在惰性烴溶劑中,較宜爲脂族烴類、脂環族烴類及石油餾 份。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當以稠漿聚合反應或氣相聚合反應進行共聚合反應時 ,觸媒的需求用量通常爲1 0— 8至1 0— 3莫耳/升,較宜 爲1 0—7至1 0_4莫耳/升,根據過渡金屬原子在聚合反 應系統中的濃度。
在從成份(a)、成份(b)及視需要使用的成份( d)形成之烯烴聚合反應觸媒中,成份(d)中之鋁原子 (A 1 )對過渡金屬化合物(b)中之過渡金屬原子(M -4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41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之原子比例(Al/Μ)範圍爲5至300,較宜爲 10至200,更宜爲15至150。 在從成份(a )、成份(b )、載體(c )及視需要 使用的成份(d )形成之烯烴聚合反應觸媒中,除了使用 負載在載體上的有機鋁氧化合物(成份(a))以外,還 可使用不是負載在載體上的有機鋁氧化合物,在此情形下 ,不是負載在載體上的有機鋁氧化合物之鋁原子(A 1 ) 對過渡金屬化合物(b )中之過渡金屬原子(M)之原子 比例(Al/Μ )範圍爲5至300,較宜爲10至 2 0 0,更宜、爲.i 5至1 5 0 ,視需要使用的成份(d ) 可負載在載體上,成份(d )可在聚合反應過程中加入, 也可在聚合反應過程中加入預先負載在載體上的成份(d ),已經負載在載體上的成份(d )及在聚合反應過程中 ------- 力D入的成份(d)可相同或不同,視需要使用的成份(d )之鋁原子(A 1 )對過渡金屬化合物(b)中之過渡金 屬原子(M)之原子比例(A 1/M)範圍爲5至3 0 0 ,較宜爲10至200,更宜爲15至150。 當在本發明中進行稠漿聚合反應時,聚合反應溫度範 圍通常爲一 50至100 °C,較宜爲0至90 °C,當進行 氣相聚合反應時,聚合反應溫度範圍通常爲0至12 0°C ,較宜爲20至100 °C。 聚合反應壓力通常爲大氣壓力至1 0 0公斤/平方公 分,較宜爲2至5 0公斤/平方公分,可經由任何的批次 、半連續及連續方式進行聚合反應。 請 先 閲 讀 背 意 事
U 頁I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4-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 五、發明説明(42) 可在不同的反應情形下,在兩個或多個步驟進行聚合 反應,在本發明中使甩的烯烴聚合反應觸媒,除了上述的 成份以外,還可含其他有助於烯烴聚合反應之成份。 可經由使用烯烴聚合反應觸媒而聚合化的烯烴實例包 括乙烯;前述含6至8個碳原子之α -烯烴;其他α -烯烴 ,例如丙烯、1— 丁烯、1 一戊烯、4 一甲基一 1 一戊烯 、1 一癸烯、1—十二碳烯、1 一十四碳烯、1 一十六碳 烯及1 一十八碳烯與1 一二十碳烯;及含3至2 0個碳原 子之環族烯烴,例如環戊烯、環庚烯、原冰片烯、5 -甲 基—2 —原浓片.烯、四環十二碳烯及2 -甲基-1 ,4 , 5,8—二甲橋一1,2,3’4,43,5,8,83 -八氫蔡,也可使用苯乙烯、乙烯基環己烷及二烯類。 在經由烯烴聚合反應法所得的本發明乙烯/ 0C —烯烴共 ------·- 气 聚物中,從乙烯衍生的成份單位存在量希望爲50至 1 0 0重量%,較宜爲5 5至9 9重量%,更宜爲6 5至 98重量%,最宜爲70至96重量%,且從含6至8個 碳原子之α -烯烴衍生的成份單位存在量希望爲〇至5 0重 量%,較宜爲1至45重量%,更宜爲2至3 5重量%, 最宜爲4至3 0重量%。 如此所得的乙烯/α -烯烴共聚物較宜顯現前述性質( Α — i)至(Α - i i i),所以具有極佳的模塑性且可 製造具有極佳透明度及機械強度之膜。 請 先 閲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45 -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五、發明説明(43 ) 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之含量及用途實質上相同於 彼等乙烯/ α 一烯烴共聚物(A),且含(B)乙嫌/ ex — 嫌烴共聚物及(C)與共聚物(Β)不同之乙嫌/α —嫌烴 共聚物。 乙嫌/ α —嫌烴共聚物(Β )爲乙嫌及含6至8個碳原 子之α—烯烴之任意共聚物,含6至8個碳原子之α-烯烴 實例與前述的烯烴相同。 在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Β )中,從乙烯衍生的成份 單位存在量希望爲5 0至1 〇 〇重量%,較宜爲5 5至 9 9重量%…更·宣爲65至98重量%,最宜爲70至 9 6重量%,且從含6至8個碳原子之α -烯烴衍生的成份 單位存在量希望爲0至50重量%,較宜爲1至45重量 %,更宜爲2至3 5重量%,最宜爲4至3 0重量%。 —--^ 乙烯/α -烯烴共聚物(B )較宜具有下列性質(B — i )至(Β — V i i )且特別較宜具有下列性質(Β - i )至(B - v i i i )。 (B-i)密度範圍爲0·880至0·970克/ 立方公分,較宜爲〇·880至0·960克/立方公分 ,更宜爲0·890至0·935克/立方公分,最宜爲 〇·905至0.930克/立方公分。 (B - i i )熔體流·動率(MFR)範圍爲〇.〇2 至200克/1〇分鐘,較宜爲〇 · 〇5至50克/10 分鐘,更宜爲0 · 1至10克/10分鐘。 (B - i i i)在2 3°C下之可溶解在癸烷之成份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M说格(210><297公釐) -46-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A7 B7五、發明説明(44 ) 份(W(重量%))及密度(d(克/立方公分))滿足 下列關係 在MFRCL 0克/1 0分鐘之情形下, W<8〇xexp(-1 00(d-0.88)) + 0.1 , 較宜 W<60xexp(-100(d-0.88)) + 0.1 , 更宜 W<40xexp(-100(d-0.88)) + 0.1 , 在MFR>1〇克/10分鐘之情形下, -—___ W<8〇x(MFR- 9 )0 2 6 xexp(-100(d-0.8 8)) + 0.1 〇 (B - i v )經由差示掃描熱卡計(D S C )測量之 - * —— 共聚物吸熱曲線最高峰位置之溫度(丁 m ( °C ))及密度 (d (克/立方公分))滿足下列關係 Tm<40〇xd - 248, 較宜 Tm<4 5 〇xd-2 9 6, 更宜丁 m<50〇xd — 343, 特別較宜 Tm<5 5〇xd-39 2。 經由差示掃描熱卡計(D S C )測量之乙烯/α -烯烴 共聚物(Β)吸熱曲線最高峰位置之溫度(Tm)與密度 (d)具有上述定義之關係且可溶解在正癸烷中的成份部 份(W)及密度(d )具有上述定義之關係之乙烯/α —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 210X297公釐)~· 47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A7 _B7 _五、發明説明(45 ) 烴共聚物具有狹窄的組成物分佈。 (B - v)熔體張力(MT (克))及熔體流動率( MFR (克/1 0分鐘))滿足下列關係 9.〇xMFR*°-65>MT>2.2xMFR'0·84 , 較宜 9.〇xMFR:0 6 5 >MT〉2.3xMFR· 0 8 4, 更宜 8.5xMFR 0 6 5 >MT〉2.5xMFR·。·84。 具有上述‘性質之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顯示高的熔體張 力(Μ Τ ),所從有極佳的模塑•性。 (Β - ν i )從流動曲線之時間一溫度重疊之平移因 子測定之流動活化能((E a ) X 1 0 — 4焦耳/莫耳K )、 共聚物中α -烯烴之碳原子數(C)、及共聚物中α -烯烴 含量(X莫耳%)滿足下列關係 (0.0 3 9Ln(C-2) + 0.0096)xx + 2.87<(Ea)x 10*4<(0.03 9Ln(C-2>+0·1660)χχ+2·87 , 較宜(0.03 9Ln(C-2) + 0.0096)xx + 2.87<(Ea)xl04S(0.03 9Ln(C· 2) + 0.1500)χχ + 2.87 , 更宜(0.03 9Ln(C-2) + 0.0096)xx + 2.87<(Ea)xl0-4S(0.03 9Ln(C· 2) + 0·1 300)χχ + 2·87。 (Β - ν i i )經由GPC測定之分子量分佈(Mw /Μη,Mw :重量平均分子量,Μη ·:數目平均分子量 請 先 閲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1% 訂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48 · 542844 A7 B7_ 五、發明説明(46 ) )滿足下列情形 2 · 2<Mw/Mn<3 · 5, 較宜 2 · 4<Mw/Mn<3 · 0。 分子量分佈(Mw/Mn )是使用MiliporeCo.製造之 G P C - 1 5 -0 C經由下列方法測量。 使用直徑爲7 2毫米且長度爲6 0 0毫米之TSK -GNH-HT管柱,管柱溫度爲140°C,在管柱中使用 鄰二氯苯(Wako Junyaku Kogyo K.K.供應)作爲移動相及 0 · 0 2 5 重_S % Β Η T (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供應)作爲抗氧化劑移動5 0 0微升的樣品(濃度: 0 . 1重量% ),使用差示折射計作爲偵測器,至於使用 的標準聚苯乙烯,Mw<l ,〇〇〇及Mw>4xl06的 --- 聚苯乙烯可得自T〇HS〇 K.K.且1 ,0 0 0 <Mw幺4χ 1 0 6的聚苯乙嫌可得自Pressure Chemical Co.。 (B_v i i i )共聚物分子中存在的不飽和鍵數以 1 ,0 0 0個碳原子爲基準不超過0 . 5且以一個共聚物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分子爲基準低於1。 定量測定不飽和鍵是經由使用13 C — NMR從積分曲 線尋找非指定爲雙鍵之訊號面積強度,也就是在1 〇至 5 0 p pm範圍間的訊號,以及指定爲雙鍵之訊號面積強 度,也就是在1 0 5至1 5 0 p pm範圍間的訊號,並計 算強度之比例。 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B )可得自乙烯及含6至8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樣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49 ·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47 ) 碳原子之α -烯烴在含例如(a )有機鋁氧化合物及(b -I I )前述式(I I )代表之過渡金屬化合物存在下共聚 合,有機鋁氧化合物(a)及過渡金屬化合物(b - I I )與前述在製備乙烯/ ex -烯烴共聚物(A)的方法中使用 的物質相同,類似於乙烯/ ex —烯烴共聚物(A)之製備, 也可使用載體(c )及有機鋁化合物(d),且可進行預 先聚合反應,成份的量、預先聚合反應情形及供製備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B )之預先聚合反應與製備乙烯/ ex -嫌烴共聚物(A )相同。 乙烯/ α二烯_羥共聚物(C )爲乙烯及含6至8個碳原 子之α -烯烴之任意共聚物,含6至8個碳原子之α -烯烴 實例與前述的烯烴相同。 在乙烯/α-烯烴共聚物(C)中,從乙烯衍生的成份 單位存在量希望爲'5 0至1 0 0重量%,較宜爲5 5至 99重量%,更宜爲65至98重量%,最宜爲70至 之 子 原 碳 個 8 至 6至 含ο 從爲 且望 ,希 % 量 量在 重存 6 位 9 單 % 量 〇彐一一 重 ο 5 份量 成重 的 5 生 4 衍至 烴1 嫌爲 一宜 "較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 2 α - 爲\ C 宜烯{ 更乙至 宜 最
%質 | 量性 C «[J 列 C ο下質 3 有注 至具列 4宜下 爲較有 J具 ,“宜%㉝S 曰一里聚㈣ 重共特 5 T 3 烯 } 至V 至 \ 分爲 克公宜 ο 方最 7 立 , 9 \ 分 •克公 ο ο 方 至 6 立 ο 9 \ 8 · 克 8 0 5 •至 3 0 0 9 爲 8 · 圍 8 ο 範 ·.至 度 ο ο 密爲 9 。} 宜 8 } i 較 · • 11 ο V C 分爲 I C 公宜 C 方更 C 立 ,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5〇 _ 542844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A7 B7_五、發明説明(48) 0 · 9 0 5至0 · 930克/立方公分。 (C 一 i i )熔體流動率(MFR)範圍爲0 · 02 至200克/10分鐘,較宜爲0 · 05至50克/10 分鐘,更宜爲0 . 1至10克/10分鐘。 (C 一 i i i)在23°C下之可溶解在癸烷之成份部 份(W (重量%))及密度(d (克/立方公分))滿足 下列關係 在MFRS10克/10分鐘之情形下, W<80xexp(-100(d-_0.88)) + 0.1 , 較宜 W<60xexp(-100(d-0.88)) + 0.1, 更宜 W<40xexp(-100(d-0.88)) + 0.1 , ------- 在MFR>1〇克/1〇分鐘之情形下, W<8〇x(MFR- 9 ) 0 2 6 xexp(-100(d-0.8 8)) + 0.1。 (C 一 i v )經由差示掃描熱卡計(D S C )測量之 共聚物吸熱曲線最高峰位置之溫度(Tm (°C))及密度 (d (克/立方公分))滿足下列關係 Tm<40〇xd — 248, 較宜 Tm< 4 5 〇xd - 2 9 6 , 更宜 Tm<50〇xd — 343, 特別較宜 Tm<55〇xd - 39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51 ·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49 ) 經由差示掃描熱卡計(D S C )測量之乙烯/α —烯烴 共聚物(C )吸熱曲線最高峰位置之溫度(Tm)與密度 (d )具有上述定義之關係且可溶解在正癸烷中的成份部 份(W)及密度(d)具有上述定義之關係之乙嫌/α—嫌 烴共聚物具有狹窄的組成物分佈。 (C 一 V)熔體張力(ΜΤ (克))及熔體流動率( MFR (克/10分鐘))滿足下列關係 Μ 丁 s 2 · 2 xJyl· Ε· R - 0 8 4。 (C-v i )共聚物分子中存在的不飽和鍵數以 1 ,0 0 0個碳原子爲基準不超過0 . 5且以一_個共聚物 分子爲基準低於1。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裝 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c )可得自乙烯及含6至8個 碳原子之α -烯烴在含例如(a )有機鋁氧化合物及(b -I )前述式(I )代表之過渡金屬化合物存在下共聚合, 有機鋁氧化合物(a )及過渡金屬化合物(b - I )與前 述在製備乙烯/α—烯烴共聚物(A)的方法中使用的物質 相同,類似於乙烯/α —烯烴共聚物(Α)之製備,也可使 用載體(c )及有機鋁化合物(d),且可進行預先聚合 反應,成份的量、預先聚合反應情形及供製備乙烯/α -烯 烴共聚物(C )之預先聚合反應與製備乙烯/ ex -烯烴共聚 物(A )相同。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52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_____ 五、發明説明(50) 在本發明之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中,乙烯/ α — 烯烴共聚物(Β )之希望含量爲1至9 0重量%,較宜爲 2至8 0重量%,且乙烯/α —烯烴共聚物(C )之希望含 量爲10至99重量%,較宜爲20至98重量% 在含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Β )及乙烯/ct 一烯烴共 聚物(C)之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中,乙烯/ α -烯 烴共聚物(C)之熔體流動率(MFR (C))對乙烯/α 一烯烴共聚物(Β)之熔體流動率(MFR (Β))之比 例滿足下列情形: 、_ ------ 1< (MFR (C) )/MFR (Β) )<20。 在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中,乙烯/ cx —焴烴共聚 物(B)及(C)希望都是乙烯/1 一己烯共聚物,在此 情形下,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具有實質上相同於下文 揭示之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性質,且可預期顯示類似 於共聚物(A)之用途。 (A’一 i )熔體張力(MT (克))及熔體流動率( M F R (克/ 1 〇分鐘))滿足下列關係: 9.0xMFR ° 65>MT>2.2xMFR*0·84 , 較宜 9.〇xMFR 0 6 5 >MT>2.3xMFR·0·84, 更宜 8.5xMFR-065>MT>2.5xMFR·0·84。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 -- 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53 ·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 五、發明説明(51 ) 具有上述性質之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顯現高熔體 張力,所以具有極佳的模塑性。 (A’一 i i )從流動曲線之時間一溫度重疊之平移因 子測定之流動活化能((E a ) X 1 0 — 4焦耳/莫耳K )、 1 一己烯在共聚物(B)及(C)中之碳原子數(C)、 及1 _己烯在共聚物(B )及(C)中的總含量(X莫耳 % )滿足下列關係 (0.039Ln(C-2) + 0.0096)xx + 2.87<(Ea)xl04<(〇.〇39Ln(C-2)+0.1660)χχ+2.87 , 較宜(0.03 91n(_C-2) + 0.0096)xx + 2.87<(Ea)xl(T4S(0.03 9Ln(C-2)4-0.1 500)χχ + 2.87 , 更宜(0.03 9Ln(C-2) + 0.0096)xx + 2.8 7<(Ea)x l〇-4<(0.03 9Ln(C-2) + 0.1 300)χχ + 2·87 〇 -------= (A’一 i.i i )經由膨脹模塑法從共聚物組成物製造 之厚度爲3 0微米之膜,其霧値滿足下列情形: 當由在1 9 0°C之切應力達到2 . 4χ1 06達因/平 方公分所得之剪切速率定義之流動指數(F I )及熔體流 動率(MFR)滿足F 121 OOxMFR之關係時, 霧値 <0.45/(l-d) xlog (3xMT14) xKd)。·1, 且 當由在1 9 0°C之切應力達到2 .·4χ1 06達因/平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4- 542844 A7 B7 ·_ 五、發明説明(52 ) 方公分所得之剪切速率定義之流動指數(F I )及熔體流 動率(MFR)滿足F I <1 〇〇xMFR之關係時, 霧値 <0.25/(l-d) xlog (3χΜΤ14) χΚ-β)。·1, 其中d代表密度(克/立方公分),ΜΤ代表熔體張 力(克),且C代表1 一己烯之碳原子數,也就是6。 滿足上述情形之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具有極佳的 模塑性且可製造具有極佳透明度之膜。 本發明之、乙.键共聚物組成物(A ’)餘了上述性質外, 還較宜具有下列性質: (A ’ 一 i v )經由G P C測定之分子量分佈(M w / Μη ,Mw:重量平均分子量,Μη :數目平均分子量) . —--1 滿足下列情形 2 . 0<Mw//Mn<2 . 5, 較宜 2.0<Mw/Mn<2.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根據本發明之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中,從乙烯 衍生的成份單位存在量希望爲5 0至1 0 0重量%,較宜 爲55至99重量%,更宜爲65至98重量%,最宜爲 70至96重量%,且從含6至8個碳原子之α-烯烴衍生 的成份單位較宜爲1 -己烯且其存在量希望爲0至5 0重 量%,較宜爲1至4 5重量%,更宜爲2至3 5重量%, 最宜爲4至3 0重量%。 •5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53 ) 請 先 閲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之希望密度(d )爲 0 . 880至0 · 970克/立方公分,較宜爲 0 . 880至0 · 960克/立方公分,更宜爲 0 . 890至0 · 935克/立方公分,最宜爲 0 . 905至0 · 930克/立方公分。 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之熔體流動率(M F R )範 圍爲0·05至200克/10分鐘,較宜爲0·08至 50克/10分鐘,更宜爲〇 · 1至10克/10分鐘。 乙烯共聚物組成物(Α’)在2 3 °C下之可溶解在癸烷 之成份部份dJ重量%))及密度(d (克/立方公分 ))滿足下列關係 在MFRS1 0克/1 0分鐘之情形下, W<80xexp(-100(d-0.88)) + 0.1 , 較宜 W<60xexp(-100(d-0.88)) + 0.1 , 更宜 W<40xexp(-100(d-0.88)) + 0.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在MFR> 1 〇克/1 0分鐘之情形下, WdOMMFR-^mxexpGlOtKd-O.SSD + O.l。 經由差示掃描熱卡計(DSC)測量之乙烯共聚物組 成物(A’)吸熱曲線最高峰位置之溫度(Tm (°C))及 密度(d (克/立方公分))滿足下列關係 Tm<40〇xd — 24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56 - 542844 A7 B7_ 五、發明説明(54 ) 較宜 Tm<45〇xd - 296, 更宜丁 m<500xd — 343, 特別較宜 Tm<55〇xd - 392。 經由差示掃描熱卡計(D S C )測量之乙烯共聚物組 成物(A’)吸熱曲線最高峰位置之溫度(Tm)與密度( d)具有上述定義之關係且可溶解在正癸烷中的成份部份 (W)及密度(d )具有上述定義之關係之乙烯/α —烯烴 共聚物具有狹窄的組成物分佈。 含乙烯/.—烯烴共聚物(Β )及乙烯/ α —烯烴共聚 物(C )之乙烯共聚物組成物(Α’)可根據慣用的方法製 備,例如使用下列方法。 (1 )使用轉磨機、擠壓機或捏合機等將乙烯/α -烯 ----* - 烴共聚物(Β)、乙烯/α —烯烴共聚物(C)及其他視需 要選用加入之成份機械混合或熔化混合。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2) 將乙烯/α-烯烴共聚物(Β)、乙烯/α—烯 烴共聚物(C )及其他視需要選用加入之成份溶解在適當 的良好溶劑(例如烴溶劑例如己烷、庚烷、癸烷、環己烷 、苯、甲苯及二甲苯),然後從溶液去除溶劑。 (3) 將乙烯/ (X —烯烴共聚物(Β)、乙烯/ α —烯 烴共聚物(C )及其他視需要選用加入之成份個別溶解在 良好溶劑,將溶液混合,並從混合物中將溶劑去除。 (4) 適當結合方法(1)至(3)。 上述本發明之乙烯/α —烯烴共聚物(A )及乙烯共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7 542844 A7 B7____ 五、發明説明(55) 物組成.物(A ’)具有極佳的模塑性,且可製造具有極佳透 明度及機械強度之膜,其也可與其他聚合物組合使用,較 宜爲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至於此乙烯/ 〇c -烯烴共聚物 ,特別較宜使用下述的乙烯/α一烯烴共聚物(D)。 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D)爲乙烯及含3至2 0個碳 原子之α -烯烴之任意共聚物,含3至2 0個碳原子之α -嫌烴實例較宜包括丙嫌、1—丁嫌、1 一戊嫌、1 一己嫌 、4 —甲基一 1 一戊嫌、1 一辛嫌、1—癸嫌、1 一十一 碳嫌、1 一十四碳儲、1 一十六碳嫌、1—十八碳嫌及1 一二十碳嫌。…― 在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D)中,從乙烯衍生的成份 單位存在量希望爲5 0至1 〇 〇重量%,較宜爲5 5至 99重量%,更宜爲65至98重量%,最宜爲70至 9 6重量%,且從含6至8個碳原子之α -烯烴衍生的成份 單位存在量希望爲0至50重量%,較宜爲1至45重量 %,更宜爲2至35重量%,最宜爲4至30重量%。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D )較宜具有下列性質(D -i )至(D - i i )且特別較宜具有下列性質(D — i ) 至(C 一 i v )。 (D— i)密度範圍爲0 · 850至0 · 980克/ 立方公分,較宜爲0 . 910至0 · 960克/立方公分 ,更宜爲0.915至0.955克/立方公分,最宜爲 0 · 920至◦ · 950克/立方公分。 (D — i i )在1 3 5 °C之萘烷中測量之特性黏度(η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53 _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542844 A7 _ _B7_ 五、發明説明(56) )範圍爲0·4至8分升/克,較宜爲〇.4至1·25 分升/克,更疑爲〇 · 5至1 · 23分升/克。 (D — i i i )經由差示掃描熱卡計(D S C )測量 之共聚物吸熱曲線最高峰位置之溫度(T m ( t ))及密 度(d (克/立方公分))滿足下列關係 Tm< 4 0 〇xd - 2 5 0, 較宜 Tm<45〇xd — 297, 更宜 Tm<50〇xd - 344, 特別較宜 Tm<55〇xd-39 1。 、—-—. (D - i v )在室溫下可溶解在正癸烷中的成份部份 (W (重量%))及密度(d (克/立方公分))滿足下 列關係 在MFR^l 0克/1 〇分鐘之情形下, W<80xexp(-100(d-0.88)) + 0.1 , 較宜爲 W<60xexp(-100(d-0.88)) + 0.1 , 更宜爲 W<40xexp(-100(d-0.88)) + 0.1 , 在MFR> 1 〇克/1 〇分鐘之情形下, W<8〇x(MFR-9)° 26xexp(-100(d-0.8 8)) + 0.1。 經由差示掃描熱卡計(D S C )測量之乙烯/α —嫌@ 共聚物(D)吸熱曲線最高峰位置之溫度(Tm)與密、g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 OX297公釐)~· 59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42844 A7 _____B7__ 五、發明説明(57 ) (d )具有上述定義之關係且可溶解在正癸烷中的成份部 份(W)及密度(d )具有上述定義之關係之乙烯/α -烯 烴共聚物具有狹窄的組成物分佈。 乙烯/ oc —烯烴共聚物(Α)與乙烯/ ex -烯烴共聚物 (D)不同;且各乙烯/α —烯烴共聚物(Β)及乙烯/α 一烯烴共聚物(C )與乙烯/α —烯烴共聚物(D )不同, 具體地說,乙烯/α -烯烴共聚物(D )在下列性質可與乙 烯/ 〇c -烯烴共聚物(A )至(C )區別。 共聚物(D)可與共聚物(A)區別在於共聚物(D )沒有滿足至少二個共聚物(A )所需的性質(A - i ) 至(A - i i i),共聚物(B)可與共聚物(D)區別 在於在於共聚物(D)沒有滿足至少一個共聚物(B)所 需的性質(B — i i i)至(B — vi i),而且,共聚 -------,
物(D )沒有滿足至少一個共聚物(C )所需的性質(C 至烯 } 乙 .1 備 i 製
V 3 含 及 烯 乙 將 由 經 可 D /—- 物 聚 共 烴 烯 I α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及物 物合 合化 化屬 氧金 鋁渡 機過 有之 }表 a 代 ( ) 如I 例 I 含 I 在C 烴式 烯述 之下 子 } T1 碳I 個 I ο I 2 b 至C 合 聚 共 0 下I 在 α 存\ 物 合 化 氧 鋁 機 有 烯於 乙似 備類 製, 在同 述相 前質 與物 >的 用 使 a
中製 法之 方} 的 A
物 聚 共烯 烴 I ) 的 C 份 C 成 體, 載應 用反 使合 可聚 也先 ,預 備行 物 聚 共 烴 d 物 合 化 鋁 \ 機 烯有 乙及 α 進 可 且 D 同 C相 物} 聚 A 共C 烴物 烯聚 I 共 α 烴 \烯 燒 | 乙 α 備 \ 製烯 供乙 及備 形·製 情與 應應 反反 合合 聚聚 先先 預預 、 之 量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Α4%格(210X297公釐)_ 6〇 -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58) 以下說明過渡金屬化合物(b III)
b — II I 過渡金屬化合物__ 供製備乙烯/α—烯烴共聚物(D)使用的過渡金屬化 合物(b — I I I )(在下文中有時稱爲、成份(b 一 I I I )〃)爲含環戊二嫌基結構配合基之週期表4族之 過渡金屬化合物,至於過渡金屬化合物(b — I I I ), 可以使用任何化合物而沒有特定的限制,只要其是含一個 具有環戊二1基結構配合基之週期表4族過渡金屬之化合 物,但是較宜爲下式(I I I )代表之過渡金屬化合物( b
I I I 請 先 閲 讀 背 τέ 之 注 意 事 項
ML III)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在式(I I I )中,M爲選自週期表4族之過渡金屬 原子,具體地說,爲鉻、鈦或給,以鉻較佳。 X爲過渡金屬之價數。 L 3爲配位至過渡金屬原子Μ之配合基,且至少一個配 合基L3爲具有環戊二烯基結構之配合基,具有環戊二烯基 結構之配合基實例包括環戊二烯基;經烷基取代之環戊二 烯基,例如甲基環戊二烯基、二甲基環戊二烯基、三甲基 環戊二烯基、四甲基環戊二烯基、五甲基環戊二烯基、乙 基環戊二烯基、甲基乙基環戊二烯基、丙基環戊二烯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61 -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59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甲基丙基環戊二烯基、丁基環戊二烯基、甲基丁基環戊二 烯基及己基環戊二烯基;茚基;4,5,6,7 —四氫茚 基;及芴基,這些基可被鹵素原子、三烷矽烷基等取代。 具有環戊二烯基結構之配合基中,較宜爲經烷基取代 之環戊二烯基。 當式(I I I )代表之化合物含兩個或多個具有環戊 二烯基結構之配合基時,當中兩個的鍵結可經由伸烷基例 如伸乙基或伸丙基、經烷基取代之伸烷基例如異伸丙基或 二苯基亞甲基、伸矽烷基、或經取代之伸矽烷基例如二甲 基伸矽烷基。 在式(I I I )中,不是具有環戊二烯基結構配合基 之L3爲含1至1 2個碳原子之烴基、烷氧基、芳氧基、三 烷矽烷基、鹵素原子或氫原子,各可爲如前述式(I )中 —·- L1之相同基或原子,或S〇3R基(R爲含1至8個碳原 子之烴基,其可含一個取代基例如鹵基),由S〇3 R代表 之配合基實例包括對甲苯磺醯基、甲基磺醯基及三氟甲基 磺醯基。 式(I I I)之過渡金屬化合物其中過渡金屬之價數 爲例如4時,更特別由下式(I I I ’)代表:
R2kR3iR4mR5nM (ΙΙΓ) 其中Μ爲相同於上述之過渡金屬原子;R2爲具有環戊 二烯基結構之基(配合基);R3、R4及R5各爲具有環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_ 62 · 請 先 閲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1¾ί I 訂
542844 五、發明説明(60 ) 戊二烯基結構之基、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烷氧 基、芳氧基、三烷矽烷基、S〇3R基、鹵素原子或氫原子 ;匕爲1或更大的整數;且k+ 1 +m+n = 4。 在本發明中,較宜使用其中一個R3、R4及R 5爲具 有環戊二烯基結構之基(配合基)之二茂金屬絡合物,例 如其中R2及R3各爲具有環戊二烯基結構之基(配合基) 之二茂金屬絡合物,具有環戊二烯基結構之基可經由伸烷 基例如伸乙基或伸丙基、經烷基取代之伸烷基例如異伸丙 基或二苯基亞’甲基、伸矽烷基、或經取代之伸矽烷基例如 二甲基伸矽院、基^二苯基伸矽烷基或甲基苯基伸矽烷基, 在此情形下,其他配合基(例如R4及R5)各爲具有環戊 二烯基結構之基、烷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烷氧基 、芳氧基、三烷矽烷基、SO 3R基、鹵素原子或氫原子。 式(I I I )代表之過渡金屬化合物實例包括雙(茚 基)二氯化鉻、雙(茚基)二溴化鉻、雙(茚基)锆雙( 對甲苯磺醯基)、雙(4,5,6,7 —四氫茚基)二氯 化锆、雙(芴基)二氯化鉻、伸乙基雙(茚基)二氯化锆 、伸乙基雙(茚基)二溴化鉻、伸乙基雙(茚基)二甲基 鉻、伸乙基雙(茚基)二苯基鉻、伸乙基雙(茚基)甲基 單氯化鉻、伸乙基雙(茚基)鉻雙(甲基磺醯基)、伸乙 基雙(茚基)鉻雙(對甲苯磺醯基)、伸乙基雙.(茚基) 鉻雙(三氟甲基磺醯基)、伸乙基雙(4,5,6 ,7一 四氫茚基)二氯化锆、異伸丙基(環戊二烯基芴基)二氯 化锆、異伸丙基(環戊二烯基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¾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 — 寫本頁) 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资合作社印裝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五、發明説明(61 ) 、二甲基伸矽烷基雙(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二甲基伸 矽烷基雙(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二甲基伸矽烷基 雙(二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二甲基伸矽烷基雙( 三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二甲基伸矽烷基雙(茚基 )二氯化锆、二甲基伸矽烷基雙(茚基)鉻雙(三氟甲基 礦釀基)、一甲基伸砂院基雙(4,5,6,7 -四氫節 基)二氯化鉻、二甲基伸矽烷基(環戊二烯基芴基)二氯 化鉻、二甲基伸矽烷基雙(茚基)二氯化鉻、甲基苯基伸 矽烷基雙(節基)二氯化鉻、雙(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 、雙(環戊二煨碁)二溴化鉻、雙(環戊二烯基)甲基單 氯化鉻、雙(環戊二烯基)乙基單氯化鉻、雙(環戊二烯 基)環己基單氯化鉻、雙(環戊二烯基)苯基單氯化鉻、 雙(環戊二烯基)苄基單氯化锆、雙(環戊二缉基)單氯 單氫化鉻、雙(環戊二烯基)甲基單氫化鉻、雙(環戊二 嫌基)二甲基鉻、雙(環戊二烯基)二苯基鉻、雙(環戊 二烯基)二苄基鉻、雙(環戊二烯基)甲氧基氯化鉻、雙 (環戊二烯基)乙氧基氯化鉻、雙(環戊二烯基)鉻雙( 甲基磺醯基)、雙(環戊二烯基)鉻雙(對甲苯基磺醯基 )、雙(環戊二烯基)鉻雙(三氟甲基磺醯基)、雙(甲 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雙(二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 化鉻、雙(二甲基環戊二烯基)乙氧基氯化鉻、雙(二甲 基環戊二烯基)锆雙(三氟甲基磺醯基)、雙(乙基環戊 二烯基)二氯化鉻、雙(甲基乙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 、雙(丙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雙(甲基丙基環戊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64 · 542844 A7 __ B7 五、發明説明(62) 烯基).二氯化锆、雙(丁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雙( 甲基丁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雙(甲基丁基環戊二烯 基)鉻雙(甲基磺醯基)、雙(三甲基環戊二烯基)乙氧 基氯化鉻、雙(四甲基環戊二烯基)乙氧基氯化錶、雙( 五甲基環戊二烯基)乙氧基氯化鉻、雙(己基環戊二烯基 )乙氧基氯化鉻、及雙(三甲矽烷基環戊二烯基)乙氧基 氯化鉻。 在上述實例中,經二取代之環戊二烯基環包括1 ,2 一及1’ 3 -取代之環戊二烯基環,且經三取代之環戊二 稀基環包括1…’ 3 -及1,2,4 —取代之環戊二嫌 基環,烷基例如丙基及丁基包括例如正-、異-、第二-及第三-烷基之異構物。 也可使用上述舉例之鉻化合物其中鉻金屬被鈦金屬或 —--气 給金屬取代之化合物。 式(I I I )代表之過渡金屬化合物包括式(I )代 表之過渡金屬化合物(b - I)及式(I I)代表之過渡 金屬化合物(b — I I)。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製備乙烯/α—烯烴共聚物(D)可經由將乙烯及含3 至2 0個碳原子之烯烴在上述烯烴聚合反應觸媒存在下共 聚合,所得的共聚物之密度爲0·850至0.980克 7立方公分。 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D)之使用量較宜爲9 9至 .6 0重量組份,更宜爲95至60重量組份,以100重 量組份之乙烯/α —烯烴共聚物(A )或乙烯共聚物組成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65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63) (A ’)爲基準。 含乙烯/α —烯烴共聚物(D)及乙烯/α —烯烴共聚 物(Α)或乙烯共聚物組成物(Α,)之組成物可根據先前 敘述的慣用方法製備,組成物可經由多段式聚合反應法製 備其中共聚合反應是在兩個或多個步驟中,在不同的反應 情形及使用一或多個聚合反應之反應器進行。 雖然根據本發明之乙烯/ ex -烯烴共聚物(Α)及乙烯 共聚物組成物(A ’)可以沒有特定限制地用在不同的領域 其中使用習知的乙烯共聚物,其特別較宜用在供製造膜例 如鑄膜及膨脹-膜舆薄片例如擠壓的薄片,可經由一般的空 氣冷卻膨脹模塑法、空氣冷卻兩段式膨脹模塑法、高速膨 脹模塑法、T -模膜模塑法、水冷卻膨脹模塑法等得到膜 ,如此生產的膜具有極佳的透明度及機械強度,且顯現熱 ^^ 封性質、熱剝落性質、耐熱及良好的包覆性,這些是慣用 的LLDPE之特性,而且此膜的表面沒有黏性,因爲乙 烯/α -烯烴共聚物或乙烯共聚物組成物顯現非常狹窄的組 成物分佈,此外,共聚物(Α)及組成物(Α’)在進行膨 脹模塑時顯現極佳的氣泡安定性,因爲其具有非常高的熔 體張力。 經由模塑乙烯/α -烯烴共聚物(A )及乙烯共聚物組 成物(A ’)所得的膜適於作爲多種包裝袋之膜,例如標準 化的袋子、糖袋及供油性或液體物質之袋子、及農業用膜 ,經由將膜疊層在尼龍、聚酯等物質上,此膜可作爲多層 膜使用。 ·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Ί~· 66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64 ) 根據本發明製備乙烯/α -烯烴共聚物之方法包括將乙 烯及含6至8個碳原子之α -烯烴在含(a )有機鋁氧化合 物、(b — I)過渡金屬化合物及(b — II)過渡金屬 化合物存在下共聚合,在本發明方法中,可使用載體(c )及有機鋁化合物(d ),且類似於製備乙烯/α —烯烴共 聚物(A )之前述方法,可以進行預先聚合反應,在本發 明方法中的成份量、預先聚合反應情形及聚合反應情形與 製備乙烯/ cx —烯烴共聚物(A)相同。 發明之效應 根據本發明之乙烯/α -烯烴共聚物及乙烯共聚物組成 物具有高熔體張力及極佳的模塑性,從乙烯/α-烯烴共聚 物及乙烯共聚物組成物可生產具有極佳透明度及機械強度 之膜。 實例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參照下列實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能以 任何方式限制在這些實例中。 在實例中,膜的性質是根據下列方法評定。 霧値 根據ASTM D—1 003 - 6 1之方法測量霧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_ 67 - 542844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五、發明説明(65) 光澤 . 根據J I S Z 8 7 4 1之方法測量光澤。 鏢衝擊強度 根據ASTM D — 1 7 0 9之方法測量鏢衝擊強度 〇 製備實例1 製備觸媒成份 在8 0升.甲…苯中,懸浮5 · 0公斤已經在2 5 0 °C乾 燥1 0小時之二氧化矽,將懸浮液冷卻至〇 °C ,在懸浮液 中逐滴加入甲基氧化鋁之2 8 · 7升甲苯溶液(A 1 ·· 1 · 33莫耳/升)歷時1小時,在添加中,系統溫度保 —-- 气 持在0 t ,隨後使反應在0 °C進行3 0分鐘,然後使系統 溫度上升至9 5 °C歷時1 · 5小時,且在此溫度下使反應 進行2 0小時,隨後,使系統溫度下降至6 0 °C ,經由傾 析取出上淸液。 所得的固體用甲苯淸洗兩次,然後再度懸浮在8 0升 甲苯中,在8 0 °C下,在此系統中逐滴加入雙(甲基環戊 二烯基)二氯化锆之2 0 · 0升甲苯溶液(Z r : 1 4 . 0毫莫耳/升)歷時30分鐘,在80 °C下使反應 再進行2小時,取出上淸液,殘留物用己烷淸洗兩次,得 到固體晶體,每1克周體晶體含3 · 6毫克鉻。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 I -- 本頁)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68- 54284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_五、發明説明(66) 製備預先聚合化的觸媒 在含1 · 7莫耳三異丁基鋁之8 5升己烷中,加入 0·85克得自上述之固體晶體及77克1一己烷,在 3 5 °C下使乙烯進行先聚合反應3 . 5小時,得到每1克 固體觸媒含3克聚乙烯之預先聚合化的觸媒。 聚合反應 在連續式流體化床氣相聚合反應器內,在聚合反應溫 度爲8 0°C且總壓力爲2 0公斤/平方公分一 G下使乙烯 及1 —己烯進、行.共聚合反應,在系統中以0 · 0 5毫莫耳 /小時根據鉻原子之速率連續供應上述所得的預先聚合化 的觸媒,並以10毫莫耳/小時之速率供應三異丁基鋁, 在聚合反應中,連續供應乙烯、1-己烯、氫氣及氮氣, —-- 以便使使氣體組成物保持固定(氣體組成物:1 -己烯/ 乙烯=0 · 020,氫氣/乙烯=9 · 5x10 一 4,乙烯 濃度=50%),聚合物之產量爲4 · 1公斤/小時,將 所得的乙烯/ ex -烯烴共聚物(B - 1 )熔化捏合並粒化, 共聚物(B—1)之熔體性質及其他性質陳述於表1。 製備實例2 製備觸媒成份 相同於製備實例1之”製備觸媒成份”方法製備固體觸媒 成份,但是用雙(1,3 -正丁基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 化鉻之8 · 2升甲苯溶液(Zr : 34 · 0毫莫耳/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9 · 542844 A7 _ B7_五、發明説明(67 ) 代替雙·(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之2 〇 液(Z r ·· 1 4 · 0毫莫耳/升)。 0升甲苯溶 製備預先聚合化的觸媒 相同於製備實例1之方法得到預先聚合化的觸媒,但 是使用在上述$製備觸媒成份〃得到之固體觸媒成份。 聚合反應 相同於製備實例1之方法得到乙烯共聚物(C 一 1 ) ,但是使用在、上述〜製備預先聚合化的觸媒〃得到之預先 聚合化的觸媒,且氣體組成物變成:1-己嫌/乙燒= 0 · 020,氫氣/乙烯=5 · 0χ10—4,乙烯濃度= 50%,乙烯共聚物(C一1)之性質陳述於表1。 實例 製備觸媒成份 相同於製備實例1之&製備觸媒成份"方法製備固體 請 先 閲 讀 背 ί 事 項 本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 \ 溶烯毫 基耳苯二 ο 嫌莫甲戊 · 二毫升環 4 戊 ο ο 基 1 環 ··甲 : 基 4 6 C Γ 甲 3 之雙 Z 基··鉻替{ 丁 r 化代液 正 Z 氯}溶 I C二升苯 3 液 } \ 甲 , 溶基耳升 1 苯嫌莫 ο 丨甲二毫 · 雙升戊 ο ο 用 8 環 · 2 是 ·基 4 之 但 5 甲 1 锆 。 , 之'^ : 化 } 份銷雙 r 氯升 成化及 Z 二 \ 媒氯 }丨} 耳 觸二升液基莫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7〇 · 542844 A7 B7 五、發明説明(68) 製備預先聚合化的觸媒 相同於製備實例1之方法得到預先聚合化的觸媒,但 是使用在上述1製備觸媒成份"得到之固體觸媒成份。 聚合反應 相同於製備實例1之方法得到乙烯共聚物(A — 1 ) ,但是使用在上述 > 製備預先聚合化的觸媒"得到之預先 聚合化的觸媒,且氣體組成物變成:1-己烯/乙烯=0 · 020,氫氣/乙烯=4 · 5x10 一 4,乙烯濃度= 5 0 %,乙烯龙.聚.物(A — 1)之性質陳述於表1。 實例 聚合反應 相同於製備實例1之方法得到乙烯/ A — 2 ),但是控制氣體組成物使乙烯/ A — 2)具有表1所示之MFR及密度。 實例3 一烯烴共聚物( 一烯烴共聚物( 請 先 閲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聚合反應 相同於製備實例1之方法得到乙烯/ A—3),但是控制氣體組成物使乙烯/ A — 3 )具有表1所示之MFR及密度。 實例比較1 · 一烯烴共聚物( 一烯烴共聚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71 · 542844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A7 _B7 _五、發明説明(69) 聚合反應 相同於製備實例1之方法得到乙烯/α -烯烴共聚物( C 一 2 ),但是控制氣體組成物使乙烯/α -烯烴共聚物( C一2)具有表1所示之MFR及密度。 實例比較2 製備觸媒成份 相同於製備實例1之α製備觸媒成份〃方法製備固體 觸媒成份,但是用雙(1 ,3 -二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 化鉻之1 0 ·、0.、升甲苯溶液(Zr : 28 · 0毫莫耳/升 )代替雙(甲基環戊二烯基)二氯化鉻之2 0 . 0升甲苯 溶液(Zr:14.0毫莫耳/升)。 * —--气 製備預先聚合化的觸媒 相同於製備實例1之方法得到預先聚合化的觸媒,但 是使用在上述 >製備觸媒成份〃得到之固體觸媒成份。 聚合反應 相同於製備實例1之方法得到乙烯/α —烯烴共聚物( D),但是使用在上述〜製備預先聚合化的觸媒〃得到之 預先聚合化的觸媒,且控制氣體組成物使乙烯/α—烯烴共 聚物(D)具有表1所示之MFR及密度。 實例4 ·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72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 — 本頁) 訂
542844 A7 B7 _ 五、發明説明(70) 將製備實例1所得的乙嫌/α -烯烴共聚物(B - 1 ) 及製備實例2所得的乙烯/α —烯烴共聚物(C 一 1 )以 8 0 / 2 0 ( ( Β — 1 ) / ( C 一 1 ))之重量比例熔化 捏合並粒化,得到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 一 1 )。 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 - 1 )之熔體性質及其他性質 •陳述於表1 實例5 - 8,實例比較3 _& 4 從表3所示之各乙烯/α -烯烴共聚物及乙烯共聚物組 成物之九粒,、經_由直徑爲2 0毫米0且L/D爲2 6之單 輥擠壓機在模頭直徑爲2 5毫米0、模唇寬度爲0 · 7毫 米、空氣流動率(單縫氣環)爲9 0升/分鐘、擠出速率 爲9克/分鐘、吹塑速率爲1 · 8、捲取速率爲2 · 4米 —* - ^ /分鐘且處理溫度爲2 0 0°C之情形下生產厚度爲3 0微 米之膨脹膜,膜之性質陳述於表3。 實例9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相同於實例1之方法分別製備乙烯/ 〇c -烯烴共聚物( A—4)及(A—5),但是控制氣體組成物使各乙烯/α —烯烴共聚物(Α - 4)及(A— 5 )具有表1所示之 MFR及密度,將乙烯/α -烯烴共聚物(A - 4)及(A 一 5)以 60/40 ( (Α — 4)/(Α — 5))之重量 比例熔化捏合並粒化,得到乙烯共聚物組成物(L - 1 ) ,相同於實例5至8之方法,從乙烯共聚物組成物(L 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73 - 542844 A7 B7_____ 五、發明説明(71 ) 1 )生產膨脹膜,其結果陳述於表2及3。 實例1 0 相同於實例1之方法製備乙烯/ ex -烯烴共聚物(A — 6 ),但是控制氣體組成物使各乙烯/α -烯烴共聚物(A 一 6 )具有表1所示之MFR及密度,將乙烯/α —烯烴共 聚物(Α-6 )及實例9製備之乙烯/α —烯烴共聚物(Α 一 5)以 60/40 ( (A — 6)/(Α - 5))之重量 比例熔化捏合並粒化,得到乙烯共聚物組成物(L - 2 ) ,相同於實例、5.至8之方法,從乙烯共聚.物組成物(L - 2 )生產膨脹膜,其結果陳述於表2及3。 實例1 1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相同於實例1之方法分別製備乙烯/α -烯烴共聚物( Α — 7)及(Α - 8),但是控制氣體組成物使各乙烯/α 一烯烴共聚物(Α - 7)及(Α-8)具有表1所示之 MFR及密度,將乙烯/α —烯烴共聚物(A — 7)及(A 一8)以 60/40 ( (Α — 7)/(Α — 8))之重量 比例熔化捏合並粒化,得到乙烯共聚物組成物(L - 3 ) ,相同於實例5至8之方法,從乙烯共聚物組成物(L- 3 )生產膨脹膜,其結果陳述於表2及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了4 - 542844
A B7 五、發明説明(72) 表1 共單體形式 X (莫耳%) MFR (克/10分鐘) (克/立方公分) 可溶解在癸烷之 成份部份 W (重量%) *1 熔點 Tm (°〇 製備實例1 B-1 1-己烯 2.20 0.20 0.925 0.17 0.99 117.30 製備實例2 C-1 1-己烯 2.50 1.50 0.925 0.15 0.99 116.50 實例1 A-1 1-己烯 2.60 1.10 0.924 0.20 1.08 117.10 實例2 A-2 1·己烯 2.10 1.50 0.928 0.12 0.76 118.30 實例3 A-3 1-己烯 3.50 1.90 0.915 0.29 2.52 114.40 實例4 Α,·1 1·己烯 2.50 1.20 0.925 0.15 0.99 117.20 實例比較1 C-2 1·己烯 2.60 1.10 0.925 0.19 0.99 116.60 實例比較2 D 1-己烯 2.50 1.00 0.923 0.21 1.19 115.40 實例9 Α*4 1-己烯 3.20 0.39 0.912 0.32 3.36 109.80 實例9 Α·5 1-己烯 0.80 30 0.945 0.03 0.37 128.60 實例10 Α·6 1-己烯 3.00 0.48 0.915 0.29 2.52 111.60 實例11 Α-7 1-己烯 2.80 0.32 0.921 0.21 1.43 113.50 實例11 Α·8 1-己烯 1.80 48 0.932 0.38 1.24 119.8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80xexp(-100(d-0.88))+0.1 之値 MFR〉10 克/10 備·--· 8〇x(MFR-9)° 26xexp(- 100(d-0.88))+0.1 之値 *2: 400xd-248 之値 *3: 9.〇xMFR·之値 *4: 2.2xMFR·之値 *5: (0.039Ln(C-2)+0.0096)xx+2.87 之値, C:共單體之碳原子數(1-己烯:6) X:共單體含量(莫耳%) *6: (0.039Ln(C-2)+0.1660)xx+2.87 之値, C:共單體之碳原子數(1-己烯:6) X:共單體含量(莫耳%)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75- 542844
7 7 A B 五、發明説明(73 ) 表1傭) *2 MT (克) *3 *4 &χ10-4 (焦耳漠耳κ) *5 *6 Mw/Mn η 製備實例1 B-1 122.00 21.40 25.60 8.50 3.08 3.01 3.35 2.60 製備實例2 C-1 122.00 1.20 7.00 1.60 3.01 3.03 3.42 2.00 實例1 A-1 121.60 3.70 8.40 2.00 3.04 3.04 3.44 2.20 實例2 A-2 123.20 3.30 7.00 1.60 3.02 3.00 3.33 2.20 實例3 A-3 118.00 3.00 5.90 1.30 3.15 3.09 3.64 2.30 實例4 A'-l 122.00 3.40 8.00 1.90 3.05 3.03 3.42 2.33 實例比較1 C-2 122.00 1.60 8.40 2.00 3.05 3.04 3.44 2.00 實例比較2 D 121.20 3.50 9.00 2.20 3.51 3.03 3.42 2.80 實例9 A-4 116.80 10.80 16.60 4.90 3.10 3.07 3.57 2.20 實例9 A-5 130.00 - - - - - - 2.10 實例10 A-6 118.00 10.10 14.50 4.10 3.08 3.06 3.53 2.30 實例11 A-7 120.40 11.50 18.90 5.70 3.08 3.05 3.49 2.20 實例11 A-8 124.80 - * - - - - 2.0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80xexp(-100(d-0.88))+0.1 之値 MFR>10克/10分鐘 8〇x(MFR-9)°26xexp(-100(d,0.88))+0· 1 之値 *2: 400xd-248 之値 *3: 9.〇xMFR·之値 *4: 2.2xMFR·之値 *5: (0.039Ln(C-2)+0.0096)xx+2.87 之値, C:共單體之碳原子數(1·己烯:6) X:共單體含量(莫耳%) *6: (0.039Ln(C-2)+0.1660)xx+2.87 之値, C共單體之碳原子數(1-己烯:6) X:共單體含量(莫耳%)
、^T 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76- 542844
7 7 A B 五、發明説明(74 ) 表2 C-I C-II C-I/C-II MFR (克/10分鐘) 密度 (克/立方公分) ΜΤ (克) *3 *4 FI (_ *1 實例9 L-1 A-4 A-5 60/40 1.52 0.925 4.1 6.9 1.5 270 150 實例10 L-2 A-6 A-5 60/40 1.63 0.928 2.7 6.6 1.5 290 160 實例11 L-3 A-7 Α·8 60/40 1.48 0.926 3.8 7.0 1.6 260 150 *3: 9.0xMFR_°·65 之値 *4: 2.2xMFR·之値 *7: lOOxMFR 之値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77- 542844
A B7 五、發明説明(75 ) 表3 霧値 (%) *8 FI 0渺) *1 光澤 (%) 鏢衝擊強度 (Ν) 實例5 A-1 3.90 4.7 90 110 93 3.77 實例6 A-2 4.20 4.7 120 150 92 3.21 實例7 A-3 3.40 3.8 150 190 98 >10 實例8 Α,·1 4.40 4.5 90 120 90 3.50 實例比較3 C-2 11.2 2.8 70 110 60 3.68 實例比較4 D 8.9 4.5 350 100 56 2.30 實例9 L-1 7.7 9.9 270 152 74 3.89 實例10 L-2 6.5 8.4 290 163 85 3.33 實例11 L-3 . 7.0 9.7 260 148 79 3.91 *7: lOOxMFR 之値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8:F^100MFR(FI:流動指數,MFR:熔體流動率) α-烯烴之碳原子數(〇= 6 a45/(l-d)xlog(3xMTMMC-3)ai 之値 a-烯烴之碳原子數(〇= 7或8 O.SO/d-cDxlogGxMT1·4)之値 FI<100MFR(FL流動指數,MFR:熔體流動_ 烯烴之碳原子數(〇= 6 O^/a-cDxlogGxMTMMCJ)。·1 之値 烯烴之碳原子數(〇= 7或8 O.SO/a-cDxlogGxMT1·4)之値 (土密度(克/立方公分),MTV熔體張力(克)) *9:模塑性 AA: MT>3 BB: 2<MT<3 CC: MT<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78- 542844 Α7Β7 五、發明説明(76 ) 表3(續) 模塑性 *9 MFR (克/10分鐘) ΜΤ 密度 (克/立方公分) Εχ 10-4 (焦耳漠耳K) 實例5 Α-1 ΑΑ 1.10 3.70 0.924 3.04 實例6 Α-2 ΑΑ 1.50 3.30 1.928 3.02 實例7 Α-3 ΑΑ 1.90 3.30 0.915 3.15 實例8 A,-l ΑΑ 1.20 3.40 0.925 3.05 實例比較3 C-2 CC 1.10 1.60 0.925 3.05 實例比較4 D ΑΑ 1.00 3.50 0.923 3.51 實例9 L-1 ΑΑ 1.52 4.10 0.925 3.11 實例10 L-2 ΒΒ 1.63 2.70 0.928 3.05 實例11 L-3 ΑΑ 1.48 3.80 0.926 3.09 *7: lOOxMFR 之値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8:F^100MFR(FI:流動指數,MFR:熔體流動率)_ α·烯烴之碳原子數(〇= 6 0.45/(l-d)xlog(3xMTM)x(C-3)ai 之値 α·烯烴之碳原子數(〇= 7或8 ^ --— OjO/d-dMogGxMT1·4)之値 FI<100MFR(FL·流動指數,MFR:熔體流動勒 a-烯烴之碳原子數(〇 6 Oa/d-cDxlogGxNTTMCJr 之値 a-烯烴之碳原子數(〇= 7或8 aSO/d-cDxlogGxMT1·4)之値 (土密度(克/立方公分),MT:熔體張力(克)) *9:模塑性 AA: MT>3 BB: 2<MT<3 CC: MT<2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79-

Claims (1)

  1. 542844 除告本j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第871 2 1 330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一: :气 民國92年丨5 k 13日修正 1 · 一種乙烯/α —烯烴共聚物(A ),其爲乙烯與 5莫耳%或以下之1-己烯之共聚物且具有下列性質 (A — i )在1 9 0 °C之熔體張力(Μ T )及熔體流 動率(M F R )滿足下列關係 9.〇xMFR' .65 >MT>2.2xMFR- (A — i i )從流動曲線之時間-溫度重疊之平移因 子測定之流動活化能((E a ) X 1 〇 — 4焦耳/莫耳K ) 、及共聚物中1 -己烯含量(X莫耳% )滿足下列關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0.039Ln(4)-f0.009 6)xx + 2.87<(Ea)xl0'4 < (〇.039Ln ⑷+ 0·1 660)χ X +2.87, 且 (Α - 1 1 1 )經由膨脹模塑法從共聚物製造之厚度 爲3 0微米之膜,其霧値滿足下列情形: 當流動指數(F I )定義爲1 9 0 t:之切應力達到 2 · 4 X 1 0 6達因/平方公分所得之剪切速率時,其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福準(CNS ) A4規格(210χ:297公釐) 542844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熔體流動率(M F R )滿足F I 2 1 〇 〇 X M F R之關係 霧値 <0.45/(l-d) xlog (3χΜΤ14) χ(3)°·】, 且 當流動指數(F I )定羲爲1 9 0 t之切應力達到 2 · 4 X 1 0 6達因/平方公分所得.之剪切速率時,其與 熔體流動率(M F R )滿足F ‘I < 1 〇 〇 X M F R之關係 霧値 <0.25/(l-d) xlog (3χΜΤ14) χΟ)。·1, 其中d代表密度(克/立方公分)且ΜΤ代表熔體張 力(克), 而且係得自將乙烯及3 · 5莫耳%或以下之1—己 烯在含有下列物質之烯烴聚合反應觸媒存在下進行共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 )有機鋁氧化合物; (b — I )至少一種選自下列式(I )代表之過渡 金 屬化合物: ML (I) 其中Μ爲選自週期表4族之適渡金屬原子;L 爲配 542844 A8 B8 C8 ___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位至過渡金屬原子Μ之配合基,至少兩個配合基l1爲〜 個各含至少一個選自含3至1 〇個碳原子之烴基之經取代 之環戊二烧基,而其他不是經取代之環戊二烯基之配合基 L1爲含1至12個碳原子之烴基、烷氧基、芳氧基、三 院政烷基、鹵素原子或氫原子;且1爲過渡金屬原子“之 價數; (b — I I )至少一種選自下列式(I I )代表之過 渡金屬化合物: ΜΙΛ (II) 其中Μ爲選自週期.表4族之過渡金屬原子;l 2爲配 位至過渡金屬原子Μ之配合基,至少兩個配合基l2各爲 甲基環戊二烯基或乙基環戊二烯基,而其他不是甲基環戊 二烯基或乙基環戊二烯基之配合基L2爲含1至12個碳 原子之烴基、烷氧基、芳氧基、三烷矽烷基、鹵素原子或 氫原子;且X爲過渡金屬原子Μ之價數;以及 負載該有機鋁氧化合物(a )、過渡金屬化合物(b —I)及過渡金屬化合物(b - II)之載體(c)。 2 · —種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其包含: (B )乙烯/ 1 一己烯共聚物,及 (C )乙烯/ 1 一己烯共聚物, 該乙烯/ 1 一己烯共聚物(B )爲乙烯與3 · 5莫耳 %或以下之1 -己烯之共聚物且具有下列性質: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 - 542844 A8 B8 C8 D8 " —"»' - "一 六、申請專利範圍 (B— i )密度在〇.880至〇 · 97 0克方 公分之範圍,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B - 1 i)在190°c及2 · 16公斤負重下之烙 體流動率(MFR)在0 · 〇2至2〇〇克/1〇分録之 範圍, (B - i i i )室溫下可溶於癸烷之成份邰份(贾) 及密度(d )滿足下列關係 在M F R < 1 0克/ 1 〇分鐘之情形下, W<8〇xexp( -100(d-0.88)) + 0.1, 在MFR>10克/10分鐘之情形下, W<8〇x(MFR-9)°'26xexp(-l〇〇(d-〇. 88)) + 0.1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 — i v )經由差示掃描熱卡計(D S C )測量之 共聚物吸熱曲線最高峰位置之溫度(T m )及密度(d ·). 滿足下列關係 Tm<4〇〇xd-248, . (B — v )在1 9 0 °C之熔體張力(μ τ )及熔體流 動率(M F R )滿足下列關係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说格(210Χ29?公釐) 54284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 9.〇xMFR-°-65>MT>2.2xMFR*0·84, (B - v i )從流動曲線之時間一溫度重疊之平移因 子測定之流動活化能((‘ E a ) X 1 〇 - 4焦耳/莫耳κ ) 、及共聚物中1 一己烯含量(\莫耳%)滿足下列關係 (0.039Ln(4) + 0.009 6)xx-f2.87<(Ea)xl0*4< (0.039Ln(4) + 0.1 660)x X +2.87, 及 (B - v i i )經由G P C測定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M w )對數目平均分子量(Μ η )之比例(μ w / μ η ) 滿足下列情形 2.2<Mw/Mn<3.5; 該乙烯/ 1 —己烯共聚物(C )爲乙烯及3 · 5莫耳. %或以下之1 -己烯之共聚物,並具有下列性質: (C—i )密度在0 · 88 0至0 · 970克/立方 公分之範圍, . (c 一 1 i )在1 9 0 °C及2 . 1 6公斤負重下之熔 體流動率(M F R )在〇 . 〇 2至2 0 0克/ 1 〇分鐘之 範圍, (C 一 1 1 i )室溫下可溶於癸烷之成份部份(w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ς 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4284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及密度(d )滿足下列關係 在M F R s 1 〇克/ 1 0分鐘之情形下, W<80xexp(-100(d-0.88)) + 0.1 , 在MFR> 1 0克/1 0分鐘之情形下, W<8〇x(M FR-9)°·2 6xexp(-100(d-0.88)) + 0.1, (C 一 i v )經由差示掃描熱卡計(D S C )測量之 共聚物吸熱曲線最高峰位置之溫度(T m )及密度(d ) 滿足下列關係 Tm<40〇xd-248 , 及 (C 一 v )在1 9 0 °C之熔體張力(Μ T )及熔體流. 動率(M F R )滿足下列關係 MT<2.2xMFR'0·84; , 其中共聚物(C )之熔體流動率(M F R ( C ))對 共聚物(Β )之熔體流動率(M F R ( Β ))之比例滿足 下列情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_ β 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Τ
    54284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1<(MFR(C))/ (MFR(B))S2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乙烯共聚物組成物( A 〇,其中該乙烯共聚物組成物(A ’)具有下列性質: (A ’ 一 i.)在1 9 0 t之熔體張力(Μ T )及熔體 流動率(M F R )滿足下列關係 9.0xMFR-0 65>MT>2.2xMFR*0·84 , (A ^ - i i )從流動曲線之時間一溫度重疊之平移 因子測定之流動活化能((E a ) X 1 〇 - 4焦耳/莫耳K )、及在共聚物(B )及(C )中1 —己烯總含量(X莫 耳% )滿足下列關係 (0.039Ln(4) + 0.0096)xx + 2.87<(Ea)xl0'4 < (0.039Ln(4) + 0.1 660)χχ + 2·87, 及 (A ’ 一 i i i )經由膨脹模塑法從共聚物組成物製 造之厚度爲3 0微米之膜,其霧値滿足下列情形: 當流動指數(F I )定義爲1 9 0 t之切應力達到 2 . 4 X 1 〇 6達因/平方公分所得之剪切速率時,其與 熔體流動率(M F R )滿足F I > 1 Ο Ο X M F R之關係 本ϋ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〇Χ297公釐) ~γ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丹填寫木 、1T
    542844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霧値 <0.45/U-d) xlog (3χΜΤ14) χΟ)。·1, 且 當流動指數(F I )定義爲1 9 〇 之切應力達到 2 · 4x1 06達因/平方公分所得之剪切速率時,其與 溶體流動率(M F R )滿足f I < 1 〇 〇 X M F R之關係 霧値 <0.25八1-(1) xlog (3χΜΤ】·4) χ(3)01, 其中d代表密度(克/立方公分),而ΜΤ代表熔體 張力(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乙烯共聚物組成物( A ’),還具有下列性質: (A,一 i v )經由G P C測定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M w )對數目平均分子量(Μ η )之比例(M w / Μ η ) 滿足下列情形 2.0^ Mw/Mn<2 . 5。 5 · —種乙烯共聚物組成物,其包含: · (A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乙烯/ α —烯烴共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_ g · 54284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物,及 (D ) —種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其係得自乙烯及 含3至2 0個碳原子之烯烴在含(a )有機鋁氧化合物及 (b - I I I )含環戊二烯結構配位基之週期表4族過渡 金屬中的過渡金屬化合物存在下共聚合,且具有下列性質 (D— i )密度在〇 · 850至〇· 980克/立方 公分之範圍,且‘ (D — i i )在1 3 5 °C之萘烷中測量之特性黏度( η)範圍爲0.4至8分升/克; 其條件是該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A )不同於乙烯 / α -烯烴共聚物(D )。 6 . —種乙烯共聚物組成物,其中含: (A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4項中任一項之乙烯 共聚物組成物,及 (D ) —種乙烯/ α -烯烴共聚物,其係得自乙烯及 含3至2 0個碳原子之烯烴在含(a )有機鋁氧化合物及. (b - I I I )含環戊二烯結構配位基之週期表4族過渡 金屬中的過渡金屬化合物存在下共聚合,且具有下列性質 (D-i)密度在0 . 850至0 . 980克/立方 公分之範圍,且 (D - i i )在1 3 5 t:之萘烷中測量之特性黏度( η )範圍爲0 · 4至8分升/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Q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542844 Α8 Β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其條件是該乙烯/ 1 一 3 M共聚物(B )及(c )分 別均不同於乙烯/α —烯烴共聚物(D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7 . —種製備乙烯/ 1 一己烯共聚物之方法,包括將 乙烯及3 · 5莫耳%或以下之1 一己烯在含有下列物質之 烯烴聚合反應觸媒存在下進行共聚合: (a )有機鋁氧化合物; (b — I )至少一種選自下列式(I )代表之過渡金 屬化合物: ML]x (I) 其中Μ爲選自週期表4族之過渡金屬原子;L1爲配 位至過渡金屬原子Μ之配合基,至少兩個配合基L1爲〜 個各含至少一個選自含3至1 〇個碳原子之烴基之經取代 之環戊二烯基,且不是經取代之環戊二烯基之配合基L 1 爲含1至1 2個碳原子之烴基、烷氧基、芳氧基、三烷石夕 烷基、鹵素原子或氫原子;且X爲過渡金屬原子Μ之價數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 - I I )至少一種選自下列式(I I )代表之過 渡金屬化合物: . ML2x (II) 其中Μ爲選自週期表4族之過渡金屬原子;L 2爲配 ^氏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 542844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位至過渡金屬原子Μ之配合基,至少兩個配合基L 2各爲 甲基環戊二烯基或乙基環戊二烯基,而其他不是甲基環戊 二烯基或乙基環戊二烯基之配合基L2爲含1至1 2個碳 原子之烴基、院氧基、芳氧基、三院砂院基、鹵素原子或 氫原子;且X爲過渡金屬原子Μ之價數;以及 負載該有機鋁氧化合物(a )、過渡金屬化合物(b 一I)及過渡金屬化合物(b—II)之載體(c)。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TW087121330A 1997-12-25 1998-12-21 Ethylene/alpha-olefin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TW54284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827297 1997-12-25
JP4812198 1998-0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42844B true TW542844B (en) 2003-07-21

Family

ID=29551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21330A TW542844B (en) 1997-12-25 1998-12-21 Ethylene/alpha-olefin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KR (1) KR100327177B1 (zh)
CN (1) CN1226341C (zh)
CA (1) CA2256796A1 (zh)
DE (1) DE69829106T2 (zh)
ID (1) ID21611A (zh)
TW (1) TW54284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4905A (en) * 1992-11-19 1995-11-07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Ltd. Ethylene/α-olefin copolymer composition, graft modified ethylene/α-olefin copolymer composition, ethylene copolymer composition, and multi-stage olefi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256796A1 (en) 1999-06-25
KR19990063415A (ko) 1999-07-26
ID21611A (id) 1999-07-01
CN1226341C (zh) 2005-11-09
CN1491981A (zh) 2004-04-28
DE69829106T2 (de) 2006-02-09
KR100327177B1 (ko) 2002-12-06
DE69829106D1 (de) 2005-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90476B (en) Poly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and non-stretched film thereof
US6225410B1 (en) Ethylene/α-olefin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KR0172609B1 (ko) 중포장백용 폴리에틸렌수지 조성물 및 그것으로부터 제조한 폴리에틸렌수지필름
KR100502890B1 (ko) 프리미엄 파이프 수지
US7459509B2 (en) Polyethylene resins
US7101939B2 (en) Ethylene/α-olefin copolymer made with a non-single-site/single-site catalyst combination,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EP1964860A1 (en) Ethylene polymer, catalyst for production of ethylene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ethylene polymer
JPWO2007034920A1 (ja)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該重合体を含む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3365683B2 (ja) エチレン系共重合体組成物
TW542844B (en) Ethylene/alpha-olefin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TW425414B (en) Preactivated catalyst for olefin (co)polymerization, catalyst for olefin (co)polymerization and olefin (co)polymer composition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
EP0751967B1 (en)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JP3387993B2 (ja) エチレン系共重合体組成物
JPH1077371A (ja) ポリエチレン組成物
JP6574589B2 (ja)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およびこれから得られる成形体
JP3431966B2 (ja) オレフィンの多段重合法
KR20040065110A (ko) 긴가지를 갖는 α-올레핀/환상올레핀/디엔 공중합체 및 그제조방법
JPH10251335A (ja)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およびエチ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
JPH11322852A (ja)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598378A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imodal polyethylene
JPH11170411A (ja) 気室シート及びその樹脂材料
JPH10251334A (ja)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
JP3465324B2 (ja)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KR20230069640A (ko) 광택성이 향상된 폴리에틸렌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파이프
KR0132723B1 (ko) 에틸렌계 공중합체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