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33708B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Google Patent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33708B
TW533708B TW090114541A TW90114541A TW533708B TW 533708 B TW533708 B TW 533708B TW 090114541 A TW090114541 A TW 090114541A TW 90114541 A TW90114541 A TW 90114541A TW 533708 B TW533708 B TW 53370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nodes
communication
aforementioned
master n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14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eruko Fujii
Yoshimasa Baba
Yasuyuki Nagashima
Masataka Kato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33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3370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04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2203/5416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by adding signals to the wave form of the powe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Description

止 90114541 月 曰 J多正 五、發明說明(1) 技術領域
f發明係有關於如通信裝置可連接於電力魂辇$P J <遇1a糸統中,可以效率地勃々 信之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 各即點間之通 習知技術 近年來,為了以不增設新的通信 成本削減和既存之設備,因而利用既存之雷Z可有效利用 電燈線)來執行通信之「電力線數 電力線(也稱為 =力線數據機係將由電力線所連接之家庭為文到注意。該 廠、及店舖等之電氣製品予 卜、大廈、工 之控制和資料通信等之種種處理。匕而可執行該等製品 而且,以做為使用如該電 口 系數位通信,即使用被多工網路化以外之有線 據機之網路通信,可夹 毛卜之複數個電力線數 等。 了舉出使用個人電腦之網際網路通信 以做為使用如該電力 本專利特開平2-28743號公報传。載右而言,例如、於日 網路上之有線系統,並記 糸',己載有低麼或中壓之配線 品質而對於加入者局來決6 為基,於被通知過來之傳輸 資料路徑以可傳輸資料封疋=料根點,並根據該被決定之 間之妨害而得到高信賴柯匕般地’來迴避關係到場所和時 還有,於日本^利姓之通信之資料封包之傳輸方法。 、本專&特開昭56-14914〇號公報係記載關 2111-4112-PF1;Ahddub.ptc 第4頁 年月曰
L 通信之 個網路 法及其 之電力 專’而 節點間 同資料 之很大 問題點 兩速通 度、及 。因而 信,而 定。該 所以會 觀氣 一90114541 五、發明說明(2) 於環狀之網路,而於欲 將1個網路拓樸分割成2 效率之資料傳輸控制方 然而,在使用上述 線之電氣製品等之環境 線’於連接於電力線之 差。即使於送訊具有相 之,產生有關資料傳輸 狀悲中無法執行通信之 特別是,為了實現 線之使用頻率、傳輸速 參數予以個個最適設定 本上為了執行點對點通 部來設定通信參數之協 間之全部來加以執行, 變長之問題點。 然而,因為電力線 之通信參數也需要逐次 擔也便大之問題點。 再者’只要連接於 上述之協定和通信管理 來招致通信效率惡化之 因此,該發明係以 之通信線而複數個節點 節點存在於遠方之場合時, ,而可提高網路整體之使用 裝置。 線之通信係根據連接於電力 不官是否連接於同一條電力 之傳輸品質產生很大之相 長度之場合時,也會有所謂 L遲差,而各節點在最適之 Ο ^,需要在各節點間將電力 錯誤修正方式等之各種通信 ,連接於電力線之節點係基 需要執行對於各節點間之全 協定係因為需要對於各節點 有為了執行協定之處理時間 之環境為動態變化,所以各節點間 變更設定,而會有該通信管理之負 電力線之節點,增大,則可無視關於 之負荷,而會有隨著節點之增大, 問題點。 提供於使用電力線等之非比較良好 執行點對點通信之場合時,縮短有
2111-4112-PFl;Ahddub.ptc 第5頁
513708 案號 90114541 曰 修正 五、發明說明(3) 關各節點間之協定之時間,來減輕有關此後通信管理之負 擔,即使於節點增大之場合時,各節點也可維持良好之通 信狀態之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做為目的。 發明之概述 有關本發明之通信方法係以使用被設定之通信參數來 執行構成匯流排型之通信網路之各節點間之通信,其特徵 在於包括:設定工程,將前述節點之任一個節點設定為主 節點,並將其他節點設定為次節點而形成邏輯星狀連接; 決定工程,決定前述主節點與各次節點間之通信參數;及 通信工程,使用由前述決定工程所決定之通信參數,透過 前述主節點來執行各次節點間之通信。 若依據該發明,則可藉由設定工程,將前述節點之任 一個節點設定為主節點,並將其他節點設定為次節點而形 成邏輯星狀連接;並藉由決定工程,決定前述主節點與各 次節點間之通信參數;及藉由通信工程,使用由前述決定 工程所決定之通信參數,透過前述主節點來執行各次節點 間之通信。 有關其次發明之通信方法之特徵係更包括:變更工 程,前述主節點為以監視與前述1個以上之次節點間之通 信狀態,而逐次變更前述主節點與前,述1個以上之次節點 間之通信參數。 若依據該發明,則前述主節點為更可藉由變更工程,以 監視與前述1個以上之次節點間之通信狀態,而逐次變更 前述主節點與前述1個以上之次節點間之通信參數。
2111-4112-PFl;Ahddub.ptc 第6頁 5麵 五 法之特徵係 之通信網路 工程,以各 來執行邏輯 為主節點, 連接各節點 狀態之變化 時傳輸品質 更為主節點 由初期工程 節點間來執 點設定為主 輯星狀連接 連接或通信 連接之場合 該當節點變 法之特徵係 節點所保,持 更之主節點 設定之通 間之通 傳輸品質 之場合時 郎點設定 更工程, 他節點間 節點存在 現主節點 ...................^S_jmi454i (4) 有關其次發明之通信方 1參數來執行構成匯流排型 #,其特徵在於包括··初期 為基礎,將於與其他節點間 傳輸最好之節點設定 為次即點,而可以邏輯星狀 對應最新節點之連接或通信 來執行邏輯星狀連接之場合 著之情況下,將該當節點變 變更為次節點。 若依據該發明,則可藉 輸品質為基礎,將於與其他 場合時傳輸品質為最好之節 點設定為次節點,而可以邏 變更工程,對應最新節點之 其他節點間來執行邏輯星狀 之節點存在著之情況下,將 將現主節點變更為次節點。 有關其次發明之通信方 括:轉送工程,將含有現主 節點間之通信參數轉送至變 1 曰 以使用被 之各節點 節點間之 星狀連接 並將其他 間;及變 ,於與其 為表好之 ,同時將 ,以各節點間之傳 行邏輯星狀連接之 節點,並將其他節 各節點間;及藉由 狀態之變化,於與 日守傳輸品質為最好 更為主節點,同時 前述變更工程係包 之現主節點之所有 若依據該發明,則前述變更工程為可藉由轉送工f 將含有現主節點所保持之現主節點之所有節點間之通^炎 數轉送至變更之主節點。 ° 4
mw
括比通知工程’被變更之主節點會將自己被變更為主節點 之情形通知其他節點。 —若依據忒發明,則可藉由通知工程,被變更之主節點 會將自己被變更為主節點之情形通知其他節點。 修正 五、發明說明(5) •有關其次發明之通信方法之特徵係前述變更工程係包 • Ϊ關π其^次發明之通信方法之特徵係前述初期工程係包 〜第1 °又^定工程’將最初被連接於前述通信網路之節點 a又疋,主即點;第2設定工程,將第2被連接於前述通信網 路:即點設定為第i次節點;第i協定工程,決定前述主節 點與前述第1次節點間之通信參數;第2設定工程,將第3 被,接於前^通信網路之節點設定為第2次節點;第2協定 工壬’決疋則述主節點與前述第2次節點間之通信彖 二前Ϊ第,點與前述第2次節點間之通信參I;獲得工 二:3主m ϊ前述第1次節點與前述第2次節點間之 ^ ,紇更设定工程,以各通信參數為基礎,前述主 士伙月Μ即點別述第1次節點、及第2次節點之 為主:Ϊ其:IΪ ί有最好傳輸品質之節點予以變更設定 之變jT前主節i之所::程,將含有變更前主節點所保持 · 有即點間之通信參數轉送至變更後之 土即點。 若依據該發明,則在前述初期工程中,係可藉由第i 設定工程,將最初被連接於前述通信網路之節點4定為主 節,;並藉由第2設定工程,將第2被連接於前述^信網路 之節點設定為第1次節點;並藉由第1協定工程,決定前述 \
2111-4112.PFl;Ahddub.ptc 533708
OH
J&—JL 修為 號 90114541 曰 修正 五 主節點與前述第1次節點間之通信參數;並藉由第2設定工 程,將第3被連接於前述通信網路之節點設定為第2次節 點;並藉由第2協定工程,決定前述主節點與前述第2次節 點間之通信參數、及前述第1次節點與前述第2次節點間之 通信參數;並藉由獲得工程,前述主節點獲得前述第1次 節點與前述第2次節點間之通信參數;並藉由變更設定工 程,以各通信參數為基礎,前述主節點為從前述主節點、 前述第1次節點、及前述第2次節點之中,將對其他節點具 有最好傳輸品質之節點予以變更設定為主節點;及藉由參 數轉送工程,將含有變更前主節點所保持之變更前主節點 之所有節點間之通信參數轉送至變更後之主節點。 有關其次發明之通信方法係以使用被設定之通信參數 來執行構成匯流排型之通信網路之各節點間之通信,其特 徵在於包括:主機設定工程,從所有節點之中,將與其他 節點間之傳輸品質為最好之節點設定為主節點;群化工 程,將前述主節點以外之節點化成傳輸品質為良好之節點 群;次主機設定工程,於前述每一被群化之各節點群,將 對自節點群内之其他節點及前述主節點具有最好之傳輸品 質之節點設定為次主節點;及邏輯連接工程,對前述主節 點以邏輯星狀連接前述次主節點,並,對前述次主節點以邏 輯星狀連接自節點群内之其他節點。 若依據該發明,則可藉由主機設定工程,從所有節點 之中,將與其他節點間之傳輸品質為最好之節點設定為主 節點;並藉由群化工程,將前述主節點以外之節點化成傳
2111-4112-PF1;Ahddub.ptc 第9頁 53跳 案號 90Π4541 年 月 曰 修正 五、發明說明(7) 輸品質為良好之節點群;並藉由次主機設定工程,於前述 每一被群化之各節點群,將對自節點群内之其他節點及前 述主節點具有最好之傳輸品質之節點設定為次主節點;及 藉由邏輯連接工程,對前述主節點以邏輯星狀連接前述次 主節點,並對前述次主節點以邏輯星狀連接自節點群内之 其他節點。
有關其次發明之通信系統係以使用被設定之通信參數 來執行構成匯流排型之通信網路之各節點間之通信,其特 徵在於包括:1個主節點,從前述節點之中加以選擇;及1 個以上之次節點,為前述主節點以外之節點,對於前述主 節點以邏輯星狀連接,並使用在與前述主節點之間做協定 之通信參數,而透過前述主節點來執行與其他節點間之通 信。 若依據該發明,則主節點為從前述節點之中選擇1 個;及1個以上之次節點為前述主節點以外之節點,對於 前述主節點以邏輯星狀連接,並使用在與前述主節點之間 做協定之通信參數,而透過前述主節點來執行與其他節點 間之通信。 有關其次發明之通信系統之特徵係在上述之發明中, 前述主節點為以監視與前述1個以上冬次節點間之通信狀 φ 態,而逐次變更前述主節點與前述1個以上之次節點間之 通信參數。 若依據該發明,則前述主節點為可以監視與前述1個 以上之次節點間之通信狀態,而逐次變更前述主節點與前
2111-4112-PFl;Ahddub.ptc 第10頁 纪?·聊
90114541 發明說明'(8) ---1---修正 述1個以上之次節點間之通信參數 有關其次發明之通信系統係以使 — 來執仃構成匯流排型 。又疋之通信參數 徵在於節點係包括通ί;;ΐ各:點間之通信’其特 時’對應最新節點之連接;節點之場合 ;間來執行邏輯星狀連接之場合時;輪與其他節 ί;ΐϊ:Γ兄下,於該當節點執行之節: 主節點之處理。 1之、、參數予以轉送至變更之 右依據該發明,則久能i+ 士 S; A A命甘^ ΐ 處理裝置為可執行於自節 二=二/、他郎點之間被設定為以邏輯星狀連接之主節點 時,對應最新節點之連接或通信狀態之變化,於與 其他郎點間來執行邏輯星狀連接之場合時傳輸品質為最好 之節點存在著之情況下,於該當節點執行主節點之變更指 示’並將現在保持著之所有節點間之通信參數予以轉送至 變更之主節點之處理。 有關其次發明之通信系統之特徵係前述節點係更包 括:通知裝置,於自節點被設定為前述變更之主節點之場 合時,對於其他節點來通知自節點被設定為主節點之主 若依據該發明’則前述各節點係更包括··通知裝置’ 於自節點被設定為前述變更之主節點之場合時,對於其他 節點來通知自節點被設定為主節點之主旨。
“ \ V - “ \ V - 月 Θ ,五,明 有關其次發明之通信系統 :參數來執行構成匯流排 用被設定之通 k,其特徵在於包括:主節點各節點間之通 S間之傳輸品質為最好之節點;次斤之中:對其: 傳輪品質良好之鲔 p 2 ’於母一做為 點群内之1他節g 3 2 ?君、化之各節點群,而對於自節 以邏輯星狀連二丽述主節點具有最好之傳輸品質,並 、科生狀運接於前述主節點;及次筋戥如 M邏輯星狀連接於前述次主節點。”、、,在各節點群内 節二ί發明,則主節點為從所有節點之巾,對立他 即點間之傳輸品質為最 4 τ對其他 傳輪品質良好之節點 1 =即點為於每一做為 點群内之盆他節ίϊ而被群化之各節點群,而對於自節 以邏輯星狀連接於前 傳輸口口貝,並 ^ ^ JL ^ 4主即點,及次節點為在各笳點淼囟 以邏輯星狀連接於前述次主節點。 Θ隹各即點群内 圖式簡單說明 圖 1(a)至圖 1(b)仫 η 統之物理構成及邏輯以之實施形態-之通㈣ 圖2係顯示圖1所干 圖。 /、之通#糸統之協定處理順序之流程 圖 圖3係顯不使用在圖1所示之通信系統之OFDM信號之 之通信系 統之邏::=發明之實施形態 2111-4112-PFl;Ahddub.ptc 第12頁
I ufc : ΰ 5 終丨 r'J I年月90114541_年月曰 修正_ . i一 ^ 圖5係顯示圖4所示之邏輯構成之形成處理順序之順序 圖。 圖6係顯示該發明之實施形態三之通信系統之物理構 成之方塊圖。 圖7係顯示該發明之實施形態四之通信系統之邏輯構 成之方塊圖。 圖8係顯示該發明之實施形態四之通信系統之應用例 之圖。 符號說明 4 N1 主節點 N2 〜Ν4 次節點 10 變更部 Nil 〜Ν1 3 節點 20 處理部 20a 通信參數 21 通知部 Nil 節點(主機) N12 〜N1 3 節點(伺服器) N31 次主節點 N12 〜N1 3 次節點 N21 、Ν51 主節點 N41 次主節點 N42 〜Ν4 3 次節1 31 壓配電線 32 電柱 33 柱上變壓器 34 低壓配電線 35 — 1〜35 — 5 家庭 3β 資料線 N61 N62 、N71 、 N81 、 N91 、及N101 、N 6 3 節點 次 主節點 為了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2111 -4112-PF1;Ahddub.p t c 第13頁
案號 90114541 = ί之圖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之通 。方法及通k系、,先之合適之實施形態。 實施形態一. 圖1係顯示做為該實施形能一 g 釦、s赭描#々士地θ ^々心之通传系統之物理構成 和邏輯構成之方塊圖。在圖κ )中 ^ ^ ^ ^ ^ ^ ^ ^ PUa)中设數節點Ν1〜Ν4係 連接於電力線等之通信線N。該複數個節點 點N1、及次節點N2〜N4,如n Kh)夕6/糸於主 # 如圖1 ( b )之所示般地,對於主 郎點N1 ,次節點N2〜N4 A裕士、垂拉〇 ^ ^ 〃馮形成連接成星狀之邏輯構成。 主郎點Ν1係包括:變更部1 〇能;' +、s ^ & β 動怨地變更與次節點Ν2〜 以4之間之通^參數。 定卢f ΐ床以參ί圖2 ’來說明關於依據該通信系統之協 ^處理順序n ’從連接於通信㈣之複數個節賴〜 Ν4之中’來決定主節點Ν1。肖主節謂之決;t雖係最好在 現時點對於其他節點來選定可維持最良好之傳輪品質之節 點’但也可決定任意之節點(步驟sl〇1 )。 之後’來執行決定主節點N1與各次節點N2〜N4之間 之通L參數之協定(步驟§ 1 q 2 )。主節點n 1與各次節點n 2〜 N4之間之通信係以該被決定之通信參數為主分別來執行通 信。在該通信系統中,各節點間之通信係全部透過主節點 N1來執行。
之後’判斷通信狀態是否變化(步驟S1 0 3 ),於通信狀 態變化之場合時(步驟sl〇3、YES),係變更設定主節點N1 與各次節點N 2〜N 4之間之通信參數(步驟S1 〇 4 ),再移到 步驟S1 0 3,反覆上述之處理。該通信參數之變更設定係藉
2111-4112-PF1;Ahddub.ptc 第14頁 —— .:《二 1卜 修正 案號 由執行主節點N1與各次節點N 2〜N 4之間之協定來實行。 因此,因為即使不設定所有節點N丨〜N4間之通信參 數’而只設定主節點N1與各次節點N2〜N4之間之通信參 數即可,所以可簡單化協定,也可短縮化花在協定之時 間。一般上存在有n個節點之場合時,通信參數之協定數 雖係成為η X (η - 1 ),但卻依據該實施形態,而主節點 與次節點之間之協定數係成為(η — 1 )。 在此’說明關於通信參數之概要。首先,節點間係使 用OFDMCOrthogonai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4吕號’如圖3之所示般地,以使用做成載波間隔△ ρ二4 · 3125 KHz之音調# 3〜音調# 1〇4之102條音調。該等音調 係對應於傳輸狀態而適切地組合加以使用,而可實現高速 之夕載波傳輸。特別是,不只是聲音、及資料也可以高速 地執行影像等之資料傳輸。 。 、 在主節點N1與各次節點N2〜N4之間之協定中,因為 使用OFDM通信方式,所以所使用之音調係不用說,成為在 各節點間設定傳輸速度、調整信號之振幅和相位之等化器 係數二錯誤修正方式之冗長度之變化、更進而電力控制^ 之通信參數·。例如、在雜訊高之傳輸路徑係在節點間來琴
擇避開該雜訊之音調,或選擇冗長度高之錯誤修正碼。= 該通信參數係在節點間為不同,並依據動態之妝° 適時地變更。 、狀怨來 節點N1 在該貫施一形態一中,係因為將連結於匯流排型網路二 ,N4裏之一個節點設定成主節點N丨,將其他節點<
2111-4112-PFl;Ahddub.ptc 第15頁 押.370¾ 修.jFi \\號 _4541___一年月 曰 i —五、發呀說^~〇 3) ' ------- 設定成節點N2〜N4,而所有的節點間之通信係透過主節 點N1來執行,所以可只執行主節點…與各次節點n2 ~ n4 ^間^通信參數之協定。而且,因為主節點N1係對應於通 L狀恶之變化,而可執行隨時變更通信參數來執行協定, 所以可經常地執行良好之節點間通信。 實施形態二· /…其次’說明有關該發明之實施形態二。在上述之實施 形態中,主節點N1雖係固定,但在此實施形態二中,則 可根據通信狀態來變更主節點。而變更主節點則如上所 述’為通過主節點來執行全部之節點間通信。 圖4係顯示該發明之實施形態二之通信系統之物理構 成及邏輯構成。特別是,圖4(b)係顯示在通信系統之構築 過程中之邏輯構成之變化。在圖4(a)中,各節點“1〜 N1 3係與圖1所示之節點n 1〜N 3為同樣地,具有連接於通 信線N之物理構成。但是,各節點N丨1〜n 1 3裏之任何一個 係被設定於主節點,而其他節點係被設定於次節點,同時 主節點係根據隨時通信狀態來變更設定,而可良好地保持 主節點與次節點間之通信。 在圖4 (b)中,邏輯構成係將最初連接於通信線N之節 點N 11没疋於主節點,而為設定於對车節點之次節點。之 後,第三連接於通信線N之節點N1 3係被設定於次節點,只 要三個以上之各節點N 11〜N1 3 —被連接,則執行最適之 主節點之決定處理,而於判斷節點N1 2為最適之主節點之 場合時,將節點N1 2變更為主節點,而節點N11係被變更設
2111-4112-PFl;Ahddub.ptc
5尹7年0¾、修ati 90114541 年月日 修正 丨—Jjm, 五、發明說明(14) 定成次節點。 因此,各節點N 1 1〜N 1 3係包括:處理部2 0,以任一 節點也可為主節點般地,管理各節點間之通信參數2〇a ; 及通知部2 1,於自節點成為主節點時,將其主旨通知其他 節點。而且,在實施形態一中,主節點N丨雖只執行主節點 N1與次節點N2〜N4之協定,但在各實施形態二係藉由於 各節點連接於通信線N之際,來執行與既設之節點間之協 定,而可執行既設之全部節點間之協定。 在此,以圖5所示之順序圖為基礎,來說明關於主節 點之變更手續。在此係以節點N1 1 — N1 2 — N 1 3之順 序,而分別被連接於通信線N。首先,節點Ni 1係一連接於 通信線N則送出響應要求信號SSi於通信線n上。該場合 時,因為節點係尚未被連接於通信線N上,所以無響應。 因此,節點N11係將自節點暫時設定於主節點(步驟0〜 S201)。 之後,節點N12 —連接於通信線N,則送出響應要求信 號SS2於通信線N上。該場合時,因為具有來自節點ni】之 響應信號SS2a,所以節點N12係被設定為主節點Νι\之次節 點(步驟S202 )。之後,主節點N1}與次節點N12係執行通信 參數之協定SS3,而可決定節點N11與節點M2之 ° 參數(步驟S203 )。 ^ 之後,節點N13 —連接於通信線N,則送出響應 號SS4於通信線N上。該場合時,至少返回來自主節點旧/ 之響應信號SS4a,節點Ν13係設定於次節點(步驟s2〇4 年 月
案號 901U541 五、發明說明(15) 之後,執仃主節點Ν 1 1與次節點Ν丨3間之通信參數
Sj5二更進而節點N11 一送出節點Ν12與節點Ν13之間之I 曰不S 6,則節點ν 1 3與節點Ν丨2係執行通信參數之協疋 SS7、,十亚將其結果送出於主節點N11 (SS8)。因此,主節點 ίί〇=ΜέΝ11、N13間與節謹2、N13間之通信參數(步 之後,主節點N1 1係決定最適主節點、即與其他節點 間之傳輸品質為最良好之節點(步驟S2 〇 6 )。例如、如圖 4(a)之所示般地,因為節點N12為最位於節點群之中央, 且因為各節點Nil及N13之間之距離短,所以可決定出傳 品質最良好之節點。 只要一執行該最適節點之決定,則主節點N丨1係對節 點N12來執行最適主節點之通知(SS9),更進而,將自節點 Nl 1保>持著之通信參數等之資訊轉送於節點N12(ssl〇)。因 此’節點N12係變更設定成主節點(步驟s20 7 ),於其他節 點N 11、N 1 3則通知自節點N1 2成為主節點之主旨(SS11)。 接收該通知之節點N1 1及節點N1 3係之後通過主節點N 1 2來 執行通信。而且,節點Nl 1係恢復成次節點(步驟s208 )。 還有,·之後,於第四節點重新連接於通信線N之場合 時’或於通信狀態起變化之場合時,,主節點係執行最適主 節點之決定處理,而將變更設定成所決定之主節點之處理 做與上述之節點N1 1、N1 2間之處理為同樣之執行。因此, 經常最適之主節點成為主節點,而可執行柔軟且信賴性高 之良好之通信。
2111-4112-PFl;Ahddub.ptc 第18頁 W偶3
崖號 901 MR A1 五、發明說明(ί6) 因為在該實施形態二係可隨 之通信之主節點,所以可在節點=文更成叮,二吊、准持良好 良好的通信。“了在郎點間執行柔軟且信賴性高之 實施形態三. ί 一其次.說明有關該發明之實施形態三。在上述實施來 t扩r ί -中任:形態雖具有星狀型之邏輯構成,但在‘ 二中,係可整體地使具有樹枝構造型之邏輯才Γ 邏輯構成之方塊圖。在圖之首通先=之 即點N21。該主節點N21係對於其他節點N3i〜心3、及 點N41〜N43為傳輸品質最良好之節點。節點N31〜N33 節點N41〜N43係分別為傳輸品質良好之群。在各群之 中^對^其他節點即主節點將傳輸品質最良好之節點設定 為次主節點。即’將節點N 31、N 41設定為次主節點。 因此’而形成圖7所示之邏輯構成。即,對於主節點 N21,次主節點N31、N41為以邏輯做星狀連接,並對於次 主節點N31、N41各群内之次節點!^32、N33及次節點N42、 〇 N 4 3為分別以邏輯做星狀連接。 , 於次節點為與自群内之節點執行通信時,係只通過自 己之夂主郎點來執行通信,於與含有主節點N 2 1之其他群 内之節點執行通信時,係通過自己之次主節點及主節點 N21來執行。因此,主節點心1係執行可對次主節點Ν;π、
§33708 、乂ί. ‘‘ 1: q 山案號 90114541___年月曰__修正 —_ ΐ-:杳丽Ϊ,(⑺ Ν41來設定通信參數之協定,而各次主節點Ν31、Ν41係執 行可與自群内之次節點來設定通信參數之協定。因此僅以 最小限之協定即可。還有,在各群内,與實施形態二為同 樣地,也可隨時變更設定次主節點。 還有,為了判斷與自群内之節點間通信或其他節點間 之通信,主節點Ν 2 1及次主節點Ν 3 1、Ν 4 1係可管理下層之 節點之位址。藉由該位址管理,於對象為自節點所管理之 位址之場合時,雖執行對應此之中繼等之處理,但於自節 點不管理之位址之場合時則廢棄。
圖8係顯示該發明之實施形態三所適用之通信系統之 一例之圖。在圖8中,中壓配電線3 1之電力係通過設置於 電柱32之柱上變壓器33及低壓配電線34來供應至各家庭35 二1〜35 —5内。在此,低壓配電線34係以電氣來連接於 家庭35 —1〜35—5與柱上變壓器33之間。 因而’於柱上變壓器33近旁設置主節點心1,將各家 35 —5設定為各群,在各群内分別設定次主節 ^ ^ m N91、&N101,並在各群(家庭)内設
對次主節細!之次將節點N62、設定為 造,而可減少對龐大之稭有如該邏輯的階層構 置於柱上變壓哭33之主二點之協定數*。還有,藉由連接· 36,即可容易地連接於:點⑸與光纖電縵等之資料線 在該實施形態三,田力θ 士 M J塔 階層的樹枝構造,谈K ^為即使增大節點數,邏輯上變 、 尺專之處理也被分散,所以成為可
Λ 修正 a ηΛ谷ί修正丨 ΧΪ8) 現有效率之通信。 如以上所做之 — 定工程,將前述節點壬右依據該發明,則因為可# 他節點設定為次節—個節點設定為主節點,=由設 程’决定前述主節點:二邏輯星狀連接;並轉由^其 信工程,使用由前诚^ _人=點間之通信參數;及蕤=工 述主節點來執行各^ 2疋工程所決定之通信參數,^通 執行為了設定間,通信,所以可達成所ίϊ前 之處理變為簡單, 之即點間之通信參數,使/、以 若依據。明::縮短處理時間之效果。協定 程,以監視與前述丨 為别述主節點為更可藉由變 次變更前述主節畔鱼义之次郎點間之通信狀態,工 數,所以可達成所:::個以上之次節點間之通作夂处 若依據該發明節點間通信之致果。 之傳輪品質為基礎,將=為可精,初期工程,以各節點Μ 接之場合時傳輪品質為j人其他節點間來執行邏輯星狀^ 藉由變更工程,對應最;星狀連接各節點間 於與其他節點間來執:.c或通信狀態之變化, 二好之節點存在著之情况ΐ生:;時傳輸品質為 同時將現主節點變更為Α Ζ 將4 s,郎點變更為主節點, 執行信賴性高之節點間二=效:以可達成所謂可繼續地 若依據該發明, σ ^ 。 程,將含有現主節點所更工程為可藉由轉送工 ___即^惑所有節點間之通 第21頁 ^-4112-Pp];Ahddub.ptc e 9) 所以町遠成所謂可減輕隨主 信參數轉送至變更之主節點,所 士 W拙, 節點之變I所產支之管理負猗,同%叮執行繼續之管理之 效果。 若依據該發明,則因為可藉由通知工程’被變吏之主 解點為對於其他節點來通知自主節點被變更為主節點之主 旨,所以可達成所謂可以無混亂地來繼續執行良好之通信 之效果。 若依據該發明,則因為在前述初期工程中,係可藉由 第1設定工程,將最初被連接於前述通信網路之節點設定 為主節點;並藉由第2設定工程’將第2被連接於前述通信 網路之節點設定為第1次節點;並藉由第1協定工程,決定 ^述主節點與前述第丨次節點間之通信參數;並藉由第2設 疋工程,將第3被^速;ί/v 、文, 節點.並蕤由ί ΐ 通信網路之節點設定為第2次 Ρ -占’並藉由第2協定工程,、、也〜乂 产产 節點間之通信參數、及1、+、结决疋則述主卽點與前述第2次 之通信參數;並藉由獲;:⑸?點與前述第2次節點間 次節點與前述第2次節二工二二述广;^ 工程,以各通信參數為基礎,寸彡 、’错由^更设疋 點、前述第1 -欠笳刖述主卽·、沾為從前述主節 點呈古具弟即點、及前述第2次節點之中,將料使你銘 點具有最好傳輸品質之筋 即•心甲,將對其他即 由參數轉送工帛,將含二:j蜒更,設定為主節點;及藉 節點之所有節點間主節點所保持之變更前主 以可達成所謂可確實==送”更後之主節點,所 之通信處理之效果。 丁破連接之即點為3個以上之間 2111 4112-PF1;Ahddub.
Ptc 第22頁 案號 90114541
玉、發明說明(20) -- *若依據該發明,則因$可藉由主機設定工 =中,將與其他節點:之傳輪品質為最好之節點C 2主即點;並藉由群化工&將前述主節點以外之: f傳輪品質為良好之r:點群;教藉由次主機設定工程.,,: 及前述主節點具有最好之傳輪品;他節點 .貝 < 即點設定為次主銘 ·:、:及藉由邏輯連接工程::前述主節點以邏輯星心 則述次主節點,並對則述么主節點以邏輯星狀連接自 =内之其他節點’所以可達成所謂節點數即使是’可 貝現具效率之通信之效果。 j 若依據該發明,貝I丨因為主節點為從前述節點 1」固;及"固以上”節點為前述主節點以外之節 3 主節點以邏輯生狀連接,並使用 述主=門 協定之通信參數:而透過前述主節點來執行與以 間之通信,所以可達成所謂只以執行為了設 :: ^節點間之通信參數,使得協定之處理變為簡單 = 縮短處理時間之效果。 】Τ可 若依據該發明,則前述主節點為可以監視與 以上之次節點間之通信狀態,而逐次述主=個 述1個以上之次節點間之通_彖數 I &即點與前 持良好之節點間通信之致果/數1以#成所謂可維 ㈣=Γ::=]為各節點之處理裝置為可執行於自 點之場合時’對應最新節點之連接或通信狀態4;:
2111-4112-PFl;Ahddub.pt 第23頁 53P〇s
G 五 案號 90114541 發明說明(21) 與其他節點間來執行邏輯 ★子之節點存在著之情況下 指示,並將現在保持著之 至變更之主節點之處理, 賴性高之節點間通信之效 若依據該發明,則因 置’於自節點被設定為前 其他節點來通知自節點被 成所謂可以無混亂地繼續 若依據該發明,則主 節點間之傳輸品質為最好 傳輸品質良好之節點群而 點群内之其他節點及前述 以邏輯星狀連接於前述主 以邏輯星狀連接於前述次 節點數很多也可實現具效
星狀連接 ,於該當 所有節點 所以可達 果。 為前述各 述變更之 設定為主 執行良好 節點為從 之節點; 被群化之 主節點具 節點;及 主節點, 率之通信 〜場合時傳輪品質為最 即點執行主節點之變更 :之通信參數予以轉送 、所謂可繼續地執行信 節點係 t節點 節點之 之通信 所有節 次主節 各節點 有最好 次節點 所以可 之效果 更包括: 之場合時 主旨,所 之效果。 點之中, 點為於每 群,而對 之傳輸品 為在各節 達成所謂 通知裝 ,對於 以可達 對其他 一做為 於自節 質,並 點群内 即使是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上之.所述,本發明之通信方 連接通信裝置於電力線等之 、 ‘糸統係適於如 據節點被連接之位置而使得=線之,通乜系統般地,以依 而使仵傳輪品質不同之通信系統。

Claims (1)

  1. 5: 圆 I號 90114541
    汐日 7Γ、-申請專利範_ A、广^二種通信方法,以使用被設定之通信參數來執行構 型之通信網路之各節點間之通信,前述匯流排型 通“網路之各節點的傳輸品質不同; 其特徵在於包括: 二ί Ϊ ”述節點之任一個節點設定為主節點, 並將/、,即點5又疋為次節點而形成邏輯星狀連接; =定工程,決定前述主節點與各次節點間之通 數;及 / 通信工程,使用由前述決定工程所決 透過前述主節點來執行各次節點間之通信。、“數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通信方法,盆 =更工程,前述主節點為以監視與前述1個以上之 之狀恕,而逐次變更前述主節點與前述1個 乂上之一人即點間之通信參數。 種I仏方法,以使用被設定之通信參數來埶ii· 成匯流排型之通信網路 〃数;執仃構 诵俨锢敗 > 々^ 之各即點間之通^ ’前述匯流排型 通網路之各郎點的傳輪品質不同; 其特徵在於包括: 从^^,以各郎點間之傳輸品質為基礎,將於盥1 他節點間來執行邏輯星壯# 疋將於興其 節點設定為主場合,時傳輸品質為最好之 邏輯星狀連接各節點間;;即點設定為:人節.點,而可以 變更工程,對庳啬紅μ _ ^ ^ ^ ^ r wh ^ i: 2 ^ 即”、、占之連接或通信狀態之變化, 與其他即點間來執行邏輯星狀連接之場合時傳輪品質為
    2111-4112-PFl;Ahddub.ptc
    _3ίΖ@8 修!]二丨 ί 年月曰· 一 I I _名爲?^|案號90114541_年月曰 修正_ ^ 丽 h 最好之節點存在著之情況下,將該當節點變更為主節點, ’ 同時將現主節點變更為次節點。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通信方法,其中,前 述變更工程係包括:轉送工程,將含有現主節點所保持之 現主節點之所有節點間之通信參數轉送至變更之主節點。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通信方法,其中,前 述變更工程係包括:通知工程,被變更之主節點會將自己 被變更為主節點之情形通知其他節點。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通信方法,其中,前 述初期工程係包括: $ 第1設定工程,將最初被連接於前述通信網路之節點 設定為主節點; 第2設定工程,將第2被連接於前述通信網路之節點設 定為第1次節點; 第1協定工程,決定前述主節點與前述第1次節點間之 通信參數; 第3設定工程,將第3被連接於前述通信網路之節點設 定為第2次節點; 第2協定工程,決定前述主節點與前述第2次節點間之 通信參數、及前述第1次節點與前述第2次節點間之通信參+ 數; 獲得工程,前述主節點獲得前述第1次節點與前述第2 次節點間之通信參數; 變更設定工程,以各通信參數為基礎,前述主節點為
    2111-4112-PFl;Ahddub.ptc 第26頁 533m 六、申請專 90114541_ 修正 從前述主節點、前述第1次節點、及前述第2次節點之中, 將對其他節點具有最好傳輸品質之節點予以變更設定為主 節點;及 參數轉送工程,將含有變更前主節點所保持之變更前 主節點之所有節點間之通信參數轉送至變更後之主節點。 7. —種通信方法,以使用被設定之通信參數來執行構 成匯流排型之通信網路之各節點間之通信,前述匯流排型 通信網路之各節點的傳輸品質不同; 其特徵在於包括:
    主機設定工程,從所有節點之中,將與其他節點間之 傳輸品質為最好之節點設定為主節點; 群化工程,將前述主節點以外之節點化成傳輸品質為 良好之節點群; 次主機設定工程,於前述每一被群化之各節點群,將 對自節點群内之其他節點及前述主節點具有最好之傳輸品 質之節點設定為次主節點;及 邏輯連接工程,對前述主節點以邏輯星狀連接前述次 主節點,並對前述次主節點以邏輯星狀連接自節點群内之 其他節點。
    8. —種通信系統,以使用被設定,之通信參數來執行構 成匯流排型之通信網路之各節點間之通信,前述匯流排型 通信網路之各節點的傳輸品質不同; 其特徵在於包括: 1個主節點,從前述節點之中加以選擇;及
    2111-4112-PFl;Ahddub.ptc 第27頁 曰
    i 號 90114541 ~、申請專利範圍 a、1個以上之次節點,為前述主節點以外之節點,對於 則述主節點以邏輯星狀連接,旅使用在與前述主之 :協定之通信Μ ’而透過前述主節·點來執行與其他節ς 间之通信。 ·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通信系統,复中,前 ^主節點係以監視與前述1個以上之次節點間之通信狀 ·:二:逐次變更前述主節點與前述1個以上之次節i間之 通^參數。 10· —種通信系統,以使用被設定之通信參數來執行 2匯流排型之通信網路之各節點間之通信,冑述匯流排 、k網路之各節點的傳輪品質不同; 其特徵在於: Μ各節點係包括:處理裝置,執行於自節點為在與其他 卽,之間被設定為以邏輯星狀連接之主節點之場合日/寺/,、 2取新節點之連接或通信狀態之變化,於與其他 執行邏輯星狀連接之場合時傳輸品質為最好之節』存 之it況下,於該當節點執行主節點之變更指示,並將現在 保持著之所有節點間之通信參數予以轉送至變更之主節點 之處理。 1 1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 Q項所述冬通信系統,其中, 鈾述各節點係更包括:通知裝置,於自節點被設定為前述 ’炎更之主節點之場合時,對於其他節點來通知自節點被設 定為主節點之主旨。 1 2· —種通信系統,以使用被設定之通信參數來執行
    2111-4112-PFl;Ahddub.ptc
    案號 90114541 曰 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構成匯流排型之通信網路之各節點間之通信,前述匯流排 型通信網路之各節點的傳輸品質不同; 其特徵在於包括: 主節點,從所有節點之中,對其他節點間之傳輸品質 為最好之節點; 次主節點,於每一做為傳輸品質良好之節點群而被群 化之各節點群,而對於自節點群内之其他節點及前述主節 點具有最好之傳輸品質,並以邏輯星狀連接於前述主節 點;及 次節點,在各節點群内以邏輯星狀連接於前述次主節 點。
    2111-4112-PFl;Ahddub.ptc 第29頁 533708 第90114541號中文圖式修正頁 修正日期:92.1.3 严'一 τ........〜 ........ ...... ... !
    第8圖
TW090114541A 2000-07-28 2001-06-15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TW53370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29652A JP3693896B2 (ja) 2000-07-28 2000-07-28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PCT/JP2001/004974 WO2002011370A1 (fr) 2000-07-28 2001-06-12 Procede et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33708B true TW533708B (en) 2003-05-21

Family

ID=18722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14541A TW533708B (en) 2000-07-28 2001-06-15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018735A1 (zh)
EP (1) EP1195941A4 (zh)
JP (1) JP3693896B2 (zh)
KR (1) KR100441931B1 (zh)
CN (1) CN1185833C (zh)
CA (1) CA2384902C (zh)
HK (1) HK1050781A1 (zh)
IL (1) IL148865A0 (zh)
TW (1) TW533708B (zh)
WO (1) WO200201137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2544B (zh) * 2008-09-18 2016-10-0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Multi - frequency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architecture and its metho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8691B1 (en) * 2000-08-04 2007-11-20 Intell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protocol to adapt each unique connection in a multi-node network to a maximum data rate
US6950855B2 (en) * 2002-01-18 2005-09-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ster node selection in clustered node configurations
AU2003237796A1 (en) 2002-01-24 2003-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s
CN100362801C (zh) * 2004-05-26 200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仲裁主对象的方法
KR100639779B1 (ko) * 2004-12-14 2006-10-30 전자부품연구원 에너지 소비를 최소화를 위한 마스터 무선 단말 선정 방법
JP4502393B2 (ja) 2005-06-13 2010-07-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パラメータの共有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JP4849972B2 (ja) * 2005-09-15 2012-01-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画像取得装置、動画取得装置、及びその設定方法
JP2007259182A (ja) * 2006-03-24 2007-10-04 Yamaha Corp 論理接続自動設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840939B1 (ko) 2007-01-23 2008-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080218319A1 (en) * 2007-03-07 2008-09-11 Optimal Licensing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nking utility control devices
US20080301276A1 (en) * 2007-05-09 2008-12-04 Ec Control System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d managing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over a network
JPWO2009040993A1 (ja) * 2007-09-27 2011-01-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電力線通信装置
US8570898B1 (en) * 2008-10-24 2013-10-2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for discovering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5276628B2 (ja) * 2010-06-29 2013-08-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Ofdm通信システム
JP2015079291A (ja) * 2013-10-15 2015-04-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70040275A (ko) * 2014-08-08 2017-04-12 젠썸 게엠베하 버스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9985839B2 (en) * 2015-07-08 2018-05-29 Fedex Corporate Services, Inc.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event monitoring for an event candidate within a wireless node network based upon sighting events, sporadic events, and benchmark checkpoint events
CN106878382B (zh) * 2016-12-29 2020-02-14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仲裁集群中动态改变集群规模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25997A (zh) * 2018-11-05 2019-03-26 郑州煤机液压电控有限公司 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无线通信覆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8593A (en) * 1984-03-06 1995-09-05 Cyplex Corporation Frequency hopping time-diversity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transceivers for local area networks
US4692761A (en) * 1985-06-21 1987-09-08 Robinton Products, Inc. Adaptiv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CH677300A5 (zh) * 1989-03-21 1991-04-30 Asea Brown Boveri
US5032833A (en) * 1989-04-27 1991-07-16 Schlumberger Industries, Inc. Adaptive network routing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US5416777A (en) * 1991-04-10 1995-05-16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gh speed polling protocol for multiple node network
DK124493D0 (da) * 1993-11-03 1993-11-03 Lanng & Stelman As Anlaeg for automatiseret valg af en kommunikationsenhed til koelecontainere
US5546539A (en) * 1993-12-29 1996-08-1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files of a 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through propogation of files over a nework
JP3085085B2 (ja) * 1994-05-09 2000-09-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アクセス装置及び分散データベースシステム
US5691980A (en) * 1995-06-07 1997-11-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o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power reduction and enhanced reliability in a multiple node tracking system
US6301514B1 (en) * 1996-08-23 2001-10-09 Csi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nd synchronizing a wireless machine monitor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1097482A (ja) * 1996-09-19 1998-04-14 Fuji Electric Co Ltd 計算機システム
IL119753A0 (en) * 1996-12-04 1997-03-18 Powercom Control Systems Ltd Electric power supply management system
GB9805765D0 (en) * 1997-06-10 1998-05-13 Northern Telecom Ltd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system
FR2767935B1 (fr) * 1997-09-04 1999-11-12 Bull Sa Procede pour synchroniser un systeme informatique et systeme informatique ainsi synchronise
US6092214A (en) * 1997-11-06 2000-07-18 Cisco Technology, Inc. Redundan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stackable fast ethernet repeater
JP3813013B2 (ja) * 1998-01-23 2006-08-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
US6343320B1 (en) * 1998-06-09 2002-01-29 Compaq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Group, L.P. Automatic state consolidation for network participating devices
JP3596321B2 (ja) * 1998-09-21 2004-1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線搬送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通信制御方法
JP3399375B2 (ja) * 1998-11-04 2003-04-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6801496B1 (en) * 1999-01-15 2004-10-05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addressing scheme for reducing protocol overhead in an optical network
US6636982B1 (en) * 2000-03-03 2003-10-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reset of a node in a cluster computer system
US6718361B1 (en) * 2000-04-07 2004-04-06 Network Applianc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and scalable distribution of data files in distributed networks
US6950855B2 (en) * 2002-01-18 2005-09-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ster node selection in clustered node configuration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2544B (zh) * 2008-09-18 2016-10-0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Multi - frequency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architecture and its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018735A1 (en) 2003-01-23
CN1185833C (zh) 2005-01-19
JP2002044109A (ja) 2002-02-08
JP3693896B2 (ja) 2005-09-14
EP1195941A1 (en) 2002-04-10
CN1386346A (zh) 2002-12-18
IL148865A0 (en) 2002-09-12
KR100441931B1 (ko) 2004-07-27
CA2384902A1 (en) 2002-02-07
EP1195941A4 (en) 2007-03-21
KR20020044149A (ko) 2002-06-14
CA2384902C (en) 2007-08-21
HK1050781A1 (en) 2003-07-04
WO2002011370A1 (fr) 2002-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33708B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6952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engineering topology of digital substation
CN104602289B (zh) 自恢复mpp节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和智能终端
CN102035828A (zh) 使用家庭通信网络中的节点的方法
CN104967560B (zh) 实现与网关管理的设备的联动方法和装置
JP2013520944A5 (zh)
CN110249593A (zh) 根据变电站拓扑规范配置ied过程总线网络交换机的系统和方法
JP2006195766A (ja) ファームウェア更新方法およびファームウェア更新システム
JP2014165883A (ja) 通信装置
EP3214809A1 (en) M2m group and notification resource crea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methods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4012422A1 (zh) 一种水力发电厂主设备模型建立、存储和同步的方法
JP2006279258A (ja) 電力線搬送通信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JPH06318945A (ja) ネットワーク間相互接続装置
EP3094054B1 (en) Method and controller for notifying bandwidth of cluster system
JP2010199836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構造
CN116305676A (zh) 一种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建模及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JP7437589B2 (ja) 分散型のネットワーク化されたシステムのセマンティックデータの自律的な発見
KR20120067348A (ko) 서비스 품질 파라미터를 구성하기 위한 방법, 원격 액세스 서버 및 시스템
CN110830312B (zh) 一种用于泛在物联网端设备的拓扑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714077B (zh) 基于网络松散度的中压配网载波通信阻抗匹配方法及系统
Wendt et al. Software architecture for a smart grids test facility
TWI731677B (zh) 電力網路系統及電力網路拓樸動態重組方法
JP2006087118A (ja) Ieee1394を使用した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該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ノード構成方法
CN103561132B (zh) 局域网中实现与多台相同mac网络终端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CN211554761U (zh) 一种温度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