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6346A - 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6346A
CN1386346A CN01802228A CN01802228A CN1386346A CN 1386346 A CN1386346 A CN 1386346A CN 01802228 A CN01802228 A CN 01802228A CN 01802228 A CN01802228 A CN 01802228A CN 1386346 A CN1386346 A CN 1386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mentioned
host node
host
sl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2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5833C (zh
Inventor
藤井照子
马场义昌
长岛康之
加藤正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86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6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58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583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04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2203/5416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by adding signals to the wave form of the powe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在使用已设定的通信参数进行构成总线型通信网络的各节点N1~N4间的通信的通信系统中,包括:1个主节点N1,从节点N1~N4中选择;1以上的从属节点N2~N4,是主节点N1以外的节点N2~N4,对主节点N1进行逻辑星形连接,使用在与主节点N1之间协商过的通信参数,通过主节点N1,进行与其它节点N2~N4之间的通信。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在电力线等通信线连接通信装置(节点)的通信系统那样,在因节点连接的位置等而引起传送质量不同的通信系统中,能够有效进行各节点间通信的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现有技术
近年来,为了不增加新通信设施,采取降低成本或有效利用原有设备,利用原有电力线(也称照明线)进行通信的“电力线调制解调器”受到关注。这种电力线调制解调器,通过使电力线连接的家庭内外、大楼、工厂及店铺等的电气产品网络化,能够进行这些产品的控制或数据通信等各种处理。
另外,作为这种电气产品网络化以外的有线系统数字通信,即使用复用连接的宅外多台电力线调制解调器的网络通信,可以例举使用微机的因特网通信等。
作为使用这种电力线的通信系统,如特开平2-28743号公报中,记述了低压或中压配线网络上的有线系统,记述了数据包的传送方法,即总站根据通知来的传送质量,对用户站决定数据路线,按照该决定的数据路线,传送数据包,能够避开场所或时间方面的干扰、进行高可靠性通信。
另外,特开昭56-149140号公报中记述了数据传送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即关于环状网络,想通信的节点在远方的场合,将1个网络布局分割成2个网络,能够提高网络整体的使用效率。
但是,问题是,在使用上述电力线的通信中,由于连接于电力线的电气产品等的环境等,虽然连接于同一电力线,但是,连接于电力线的节点间的传送质量产生很大差异。这种传送质量的差异,即使在发送具有相同数据长度的数据的场合也会使数据传送方面产生大的延迟差,各节点不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通信。
特别是另一问题,为了实现高速通信,在各节点间,需要分别恰当设定电力线的使用频带、传送速度、误订正方式等各种通信参数。可是连接于电力线的节点,基本上进行点对点通信,需要对各节点间全部进行通信参数设定的协商。该协商,需要对各节点间全部进行,因此进行协商用的处理时间变长。
而且,再一个问题是,电力线的环境动态变化,各节点间的通信参数也需要依次变更设定,该通信管理的负担也大。
还有一个问题是,当连接于电力线的节点增大,不能忽视上述协商或通信管理的负荷,伴随节点的增大,造成通信效率的恶化。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采用电力线等不太好的通信线、多个节点进行点对点通信时,缩短各节点间协商的时间,减轻其后通信管理的负担,即使节点增大时,各节点也能维持良好通信状态的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相关的通信方法,其在使用已设定的通信参数进行构成总线型通信网络的各节点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包含设定工序,将上述节点的某一节点设定为主节点,将其它节点设定为从属节点,并形成逻辑上的星形连接;决定工序,决定上述主节点与各从属节点间的通信参数;通信工序,使用由上述决定工序决定的通信参数,通过上述主节点,进行各从属节点间的通信。
基于本发明,由设定工序将上述节点的某一节点设定为主节点,将其它节点设定为从属节点,并形成逻辑上的星形连接;由决定工序决定上述主节点与各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由通信工序使用由上述决定工序决定的通信参数,通过上述主节点,进行各从属节点间的通信。
下面的发明涉及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还包含变更工序,上述主节点监视与上述1以上的从属节点间的通信状态,依次变更上述主节点与上述1以上从属节点间的通信参数。
基于本发明,由变更工序,上述主节点监视与上述1以上从属节点间的通信状态,依次变更上述主节点与上述1以上从属节点间的通信参数。
下面的发明涉及的通信方法,其在使用已设定的通信参数进行构成总线型通信网络的各节点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包含初期工序,根据各节点间的传送质量,在与其它节点间进行逻辑上的星形连接时,将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设定为主节点,将其它节点设定为从属节点,在各节点间进行逻辑上的星形连接;变更工序,对应新节点的连接或通信状态的变化,在进行与其它节点间的逻辑上的星形连接时,当存在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的场合,将该节点变更为主节点,同时将现主节点变更为从属节点。
基于本发明,由初期工序,根据各节点间的传送质量,与其它节点间进行逻辑上的星形连接时,将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设定为主节点,将其它节点设定为从属节点,在各节点间进行逻辑上的星形连接;由变更工序,对应新节点的连接或通信状态的变化,在进行与其它节点间的逻辑上的星形连接时,当存在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的场合,将该节点变更为主节点,同时将现主节点变更为从属节点。
下面的发明涉及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变更工序包含转送工序,将现主节点保持的包含现主节点的全节点间的通信参数转送给变更的主节点。
基于本发明,由上述变更工序的转送工序,将现主节点保持的包含现主节点的全节点间的通信参数转送给变更的主节点。
下面的发明涉及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变更工序包含通知工序,被变更了的主节点向其它节点通知本主节点已被变更为主节点的旨意。
基于本发明,由上述变更工序的通知工序,被变更了的主节点向其它节点通知本主节点已被变更为主节点的旨意。
下面的发明涉及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初期工序包含第1设定工序,将最初连接于上述通信网络的节点设定为主节点;第2设定工序,将第2号连接于上述通信网络的节点设定为第1从属节点;第1协商工序,决定上述主节点与上述第1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第3设定工序,将第3号连接于上述通信网络的节点设定为第2从属节点;第2协商工序,决定上述主节点与上述第2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及上述第1从属节点与上述第2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获得工序,上述主节点获得上述第1从属节点与上述第2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变更设定工序,根据各通信参数,上述主节点从上述主节点、上述第1从属节点及上述第2从属节点中,变更设定对于其它节点具有最佳传送质量的节点为主节点;参数转送工序,将变更前的主节点保持的包含变更前主节点的全节点间的通信参数转送给变更后的主节点。
基于本发明,在上述初期工序中,由第1设定工序将最初连接于上述通信网络的节点设定为主节点;由第2设定工序将第2号连接于上述通信网络的节点设定为第1从属节点;由第1协商工序决定上述主节点与上述第1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由第3设定工序将第3号连接于上述通信网络的节点设定为第2从属节点;由第2协商工序决定上述主节点与上述第2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及上述第1从属节点与上述第2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由获得工序,上述主节点获得上述第1从属节点与上述第2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由变更设定工序,根据各通信参数,上述主节点从上述主节点、上述第1从属节点及上述第2从属节点中,变更设定对于其它节点具有最佳传送质量的节点为主节点;由参数转送工序,将变更前的主节点保持的包含变更前的主节点的全节点间的通信参数转送给变更后的主节点。
下面的发明涉及的通信方法,其在使用已设定的通信参数进行构成总线型通信网络的各节点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包含主设定工序,从全节点中,将其它节点间的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设定为主节点;群化工序,将上述主节点以外的节点群化为传送质量良好的节点群;次主设定工序,在上述每一被群化的各节点群中,将对于本节点群内其它节点及上述主节点具有最佳传送质量的节点设定为次主节点;逻辑连接工序,对上述主节点逻辑星形连接上述次主节点,对上述次主节点逻辑星形连接本节点群内的其它节点。
基于本发明,由主设定工序,从全节点中将其它节点间的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设定为主节点;由群化工序,将上述主节点以外的节点群化成传送质量良好的节点群;由次主设定工序,在上述每一被群化的各节点群中,将对于本节点群内其它节点及上述主节点具有最佳传送质量的节点设定为次主节点;由逻辑连接工序,对上述主节点逻辑星形连接上述次主节点,对上述次主节点逻辑星形连接本节点群内其它节点,将全节点作为分层式树形结构进行通信管理。
下面的发明涉及的通信系统,其在使用已设定的通信参数进行构成总线型通信网络的各节点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1个主节点,从上述节点中选择;1以上的从属节点,是上述主节点以外的节点,对上述主节点进行逻辑上的星形连接,使用在与上述主节点之间协商过的通信参数,通过上述主节点,进行与其它节点间的通信。
基于本发明,从上述节点中选择1个主节点,1以上的从属节点是上述主节点以外的节点,对上述主节点进行逻辑上的星形连接,使用在与上述主节点间协商过的通信参数,通过上述主节点,进行与其它节点间的通信。
下面的发明涉及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主节点包括变更单元,监视与上述1以上的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状态,依次变更上述主节点与上述1以上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
基于本发明,上述主节点的变更单元,监视与上述1以上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状态,依次变更上述主节点与上述1以上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
下面的发明涉及的通信系统,其在使用已设定的通信参数进行构成总线型通信网络的各节点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各节点包括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是在本节点被设定为在与其它节点间进行逻辑上的星形连接的主节点的场合,对应新节点的连接或通信状态的变化,在进行与其它节点间的逻辑上的星形连接时,当存在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的场合,向该节点进行主节点的变更指示,将现在保持的全节点间的通信参数转送给变更的主节点。
基于本发明,各节点处理单元进行的处理是在本节点被设定为在与其它节点间进行逻辑上的星形连接的主节点的场合,对应新节点的连接或通信状态的变化,在进行与其它节点间的逻辑上的星形连接时,当存在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的场合,向该节点进行主节点的变更指示,将现在保持的全节点间的通信参数转送给变更的主节点。
下面的发明涉及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各节点还包括通知单元,当本节点被设定为上述变更的主节点的场合,向其它节点通知本节点已被设定为主节点的旨意。
基于本发明,上述各节点通知单元,在本节点被设定为上述变更的主节点时,向其它节点通知本节点已被设定为主节点的旨意。
下面的发明涉及的通信系统,其在使用已设定的通信参数进行构成总线型通信网络的各节点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节点,从全节点中选择,对于其它节点间传送质量最好;次主节点,在每个作为传送质量良好的节点群被群化的各节点群中,对于本节点群内的其它节点及上述主节点具有最佳传送质量,并逻辑星形连接于上述主节点;从属节点,在各节点群内逻辑星形连接于上述次主节点。
基于本发明,主节点,作为对于其它节点间传送质量最好被从全节点中选择;次主节点,在每个作为传送质量良好的节点群被群化的各节点群中,对于本节点群内的其它节点及上述主节点,具有最佳传送质量,逻辑星形连接于上述主节点;从属节点,在各节点群内,逻辑星形连接于上述次主节点。
附图说明
第1图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物理构成及逻辑构成的框图;
第2图为表示第1图示出的通信系统协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第3图为表示用于第1图示出的通信系统的OFDM信号图;
第4图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通信系统物理构成及逻辑构成的框图;
第5图为表示第4图示出的逻辑构成的形成处理顺序的顺序图;
第6图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通信系统物理构成的框图;
第7图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通信系统逻辑构成的框图;
第8图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通信系统的应用例图。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相关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最佳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第1图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物理构成和逻辑构成的框图。在第1图(a)中,多个节点N1~N4连接于电力线等的通信线N。这些节点设定为主节点N1、从属节点N2~N4,如第1图(b)所示,对于主节点N1,从属节点N2~N4形成星形连接的逻辑构成。主节点N1含有变更部10,动态变更从属节点N2~N4之间的通信参数。
在这里,参照第2图,说明由该通信系统的协商处理顺序。首先,从总线连接于通信线N的多个节点N1~N4中,决定主节点N1。该主节点N1的决定,现在最好选定对其它节点能维持最佳传送质量的节点,但也可以决定任意节点(步骤S101)。
接着,进行决定主节点N1与各从属节点N2~N4之间通信参数的协商(步骤S102)。主节点N1与各从属节点N2~N4之间的通信分别根据该决定的通信参数进行。在该通信系统中,各节点间的通信全部通过主节点N1进行。
然后,判断通信状态变化否(步骤S103),通信状态变化的场合(步骤S103、YES),变更设定主节点N1与各从属节点N2~N4之间的通信参数(步骤104),转移到步骤S103,反复上述处理。该通信参数的变更设定,通过主节点N1与各从属节点N2~N4之间的协商来进行。
由此,即使不设定全节点N1~N4间的通信参数,只设定主节点N1与各节点N2~N4之间的通信参数也行,因此,协商简单化了,协商所需时间也会缩短。一般,存在n个节点的场合,通信参数的协商数为n×(n-1),根据该实施方式,主节点与从属节点之间的协商数为(n-1)。
在这里,说明通信参数的概要。首先,节点间使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信号,如第3图所示,使用载波间隔ΔF=4.3125KHz的音调#3~音调#104的102条音调。这些音调对应传送状态被适当组合使用,能够实现高速多路载波传送。特别是,不但声音、数据,图像等数据传送也可以高速进行。
在主节点N1与从属节点N2~N4之间的协商中,使用了OFDM通信方式,所以所用音调不用说,还在各节点间设定传送速度、调整信号振幅和相位的平衡器系数、误订正方式冗余度变化、电力控制等通信参数。例如,在杂音大的传输线路,在节点间,选择避开该杂音的音调或者冗余度大的误订正符号。这种通信参数,在节点间不同,因动态通信状态变化适时变更。
在该实施方式1,将连接于总线型网络的节点N1~N4中的1个节点设定为主节点N1,将其它节点设定为从属节点N2~N4,所有节点间的通信都是通过主节点N1进行,因此,可以只进行主节点N1与从属节点N2~N4之间通信参数的协商。另外,主节点N1对应通信状态的变化,进行随时变更通信参数的协商,因此,能够随时进行良好的节点间通信。
实施方式2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2。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主节点N1是固定的,而在该实施方式2中,按照通信状态变更主节点。之所以变更主节点,如上所述,是因为通过主节点进行所有节点间通信。
第4图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通信系统物理构成及逻辑构成图。特别是第4图(b)表示通信系统构筑过程中逻辑构成的变化。在第4图(a)中,各节点N11~N13与第1图示出的节点N1~N3相同,具有连接于通信线N的物理构成。只是,各节点N11~N13中的某一个被设定为主节点,其它节点被设定为从属节点,同时,主节点按照通信状态随时被变更设定,保持主节点与从属节点之间的良好通信。
在第4图(b)中,逻辑构成,最初,连接于通信线N的节点N11被设定为主节点,第2号连接于通信线N的节点N12被设定为相对于主节点的从属节点。然后,第3号连接于通信线N的节点N13被设定为从属节点,当3个以上节点N11~N13被连接,进行最佳主节点的决定处理,判断节点N12为最佳主节点时,节点N12变更为主节点,节点N11变更设定为从属节点。
为此,各节点N11~N13为了使哪一个节点都可以变为主节点,含有处理部20,管理各节点间的通信参数20a;通知部21,本节点变为主节点时,向其它节点通知该旨意。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主节点N1只进行主节点N1与从属节点N2~N4的协商,但在该实施方式2中,各节点连接于通信线N时,通过进行与原设节点之间的协商,进行原设全节点间的协商。
在这里,根据第5图所示顺序图,说明主节点的变更顺序。在这里,为按照节点N11→N12→N13的顺序,分别连接于通信线N的。首先,节点N11,当连接于通信线N,向通信线N上送出应答要求信号SS1。这时,节点没有连接于通信线N上,所以不应答。为此,节点N11将本节点暂时设定为主节点(步骤S201)。
然后,当节点N12连接于通信线N,向通信线N上送出应答要求信号SS2。这时,因为有来自节点N11的应答信号SS2a,因此,节点N12被设定作为主节点N11的从属节点(步骤S202)。然后,主节点N11和从属节点N12进行通信参数的协商SS3,决定节点N11与节点N12之间的通信参数(步骤S203)。
然后,当节点N13连接于通信线N,向通信线N上送出应答要求信号SS4。这时,至少从主节点N11送回应答信号SS4a,节点N13设定为从属节点(步骤S204)。然后,进行主节点N11与从属节点N13之间通信参数的协商SS5,进而,当节点N11传送节点N12与节点N13之间的协商指示SS6,节点N13与节点N12进行通信参数的协商SS7,将其结果向主节点N11送出(SS8)。由此,主节点N11就会决定节点N11、N13间和节点N12、N13间的通信参数(步骤S205)。
然后,主节点N11决定与最佳主节点即与其它节点之间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步骤S206)。例如,如第4图(a)所示,因为节点N12位于节点群的最中央,与各节点N11及节点N13之间的距离短,所以被决定作为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
进行该最佳主节点的决定时,主节点N11对节点N12进行最佳主节点的通知(SS9),进一步,向节点N1 2转送本节点N11保持的通信参数等信息(SS10)。由此,节点N12被变更设定为主节点(步骤S207),向其它节点N11、N13通知本节点N12变为主节点的旨意(SS11)。接受该通知的节点N11及节点N13其后通过主节点N12进行通信。另外,节点N11复原为从属节点(步骤S208)。
另外,其后,第4号节点重新连接于通信线N的场合或者通信状态变化的场合,主节点进行最佳主节点的决定处理,与上述变更设定为决定的主节点的处理的节点N11、N12之间的处理相同。由此,最佳主节点随时变为主节点,能够进行富有弹性且可靠性高的良好通信。
在该实施方式2中,能够随时变更设定为通常能维持良好通信的主节点,因此,在节点间,能够进行富有弹性且可靠性高的良好通信。
实施方式3
下面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都有星形逻辑构成,而在该实施方式3中,整体具有树形结构式逻辑构成。
第6图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通信系统物理构成的框图。另外,第7图是表示第6图示出的通信系统逻辑构成的框图。在第6图中,该通信系统首先决定主节点N21。该主节点N21对于其它节点,N31~N33、N41~N43,是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节点N31~N33及节点N41~N43分别是传送质量良好的群。在各群中,将对于其它节点及主节点,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设定作为次主节点。即,将节点N31、N41设定作为次主节点。
由此,形成第7图所示的逻辑构成。即,对于主节点N21,逻辑星形连接次主节点N31、N41,对于次主节点N31、N41,分别逻辑星形连接各群内的从属节点N32、N33及从属节点N42、N43。
从属节点与本群内的节点进行通信时,只通过本次主节点进行通信,与包含主节点N21的其它群内的节点进行通信时,通过本次主节点及主节点N21进行。为此,主节点N21对次主节点N31、N41,进行设定通信参数用的协商,各次主节点N31、N41进行设定本群内的从属节点与通信参数用的协商。因此,只用最小限度的协商即可。另外,在各群内,与实施方式2相同,可以随时变更设定次主节点。
另外,为了判断是本群内的节点间通信还是与其它群之间通信,主节点N21及次主节点N31、N41管理下层节点的地址。通过该地址管理,发送地址是本节点管理的地址时,进行与此对应的中继等处理,不是本节点管理的地址时,废弃。
第8图是表示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通信系统一例图。在第8图中,中压配电线31的电力通过设置于电柱32上的柱上变压器33及低压配电线34供给各家庭35-1~35-5内。在这里,低压配电线34电连接于家庭35-1~35-5与柱上变压器33之间。
因而,在柱上变压器33近旁设置主节点N31,设定各家庭35-1~35-5作为各群,在各群内分别设定次主节点N61、N71、N81、N91、N101,在各群(家庭)内设定从属节点。例如,在家庭35-1内设定节点N62、N63作为对于次主节点N61的从属节点。通过具有这样的逻辑分层结构,可以减少对庞大节点的协商数。另外,通过连接设于柱上变压器33近旁的主节点N51和光纤维电缆等数据线36,能够容易与外部通信网络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3中,即使节点数增大,因为是逻辑分层树形结构,也能分散协商等处理,实现有效通信。
如以上说明,基于本发明,由设定工序将上述节点的某一个节点设定为主节点,将其它节点设定为从属节点,形成逻辑星形连接;由决定工序决定上述主节点与各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由通信工序使用由上述决定工序决定的通信参数,通过上述主节点,进行各从属节点间的通信,因此,会得到不但能进行星形连接的节点间通信参数设定协商,而且协商处理简单化同时可以缩短处理时间的效果。
如果根据下面的发明,由变更工序,上述主节点监视与上述1以上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状态,依次变更上述主节点与上述1以上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因此会得到能够维持良好的节点间通信的效果。
如果根据下面的发明,由初期工序根据各节点间的传送质量,与其它节点间进行逻辑星形连接时,将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设定为主节点,将其它节点设定为从属节点,逻辑星形连接各节点间;由变更工序对应新节点的连接或通信状态的变化,进行与其它节点间的逻辑星形连接的场合,存在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时,将该节点变更为主节点,同时将现主节点变更为从属节点,因此会得到能够继续进行可靠性高的节点间通信的效果。
如果根据下面的发明,由上述变更工序的转送工序,将含有现主节点保持的现主节点的全节点间通信参数转送给变更的主节点,因此会得到能够减轻伴随主节点变更的管理负荷,同时能够继续进行管理的效果。
如果根据下面的发明,由上述变更工序的通知工序,被变更了的主节点向其它节点通知本主节点已被变更为主节点的旨意,因此,会得到能够继续进行无混乱良好通信的效果。
如果根据下面的发明,在上述初期工序中,由第1设定工序将最初连接于上述通信网络的节点设定为主节点;由第2设定工序将第2号连接于上述通信网络的节点设定为第1从属节点;由第1协商工序决定上述主节点与上述第1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由第3设定工序将第3号连接于上述通信网络的节点设定为第2从属节点;由第2协商工序决定上述主节点与上述第2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及上述第1从属节点与上述第2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由获得工序,上述主节点获得上述第1从属节点与上述第2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由变更设定工序根据各通信参数,上述主节点从上述主节点、上述第1从属节点及上述第2从属节点中,变更设定对于其它节点具有最佳传送质量的节点为主节点;由参数转送工序,将含有变更前主节点保持的变更前主节点的全节点间通信参数转送给变更后的主节点,因此,会得到能够确实进行到连接3个以上节点之间通信处理的效果。
如果根据下面的发明,由主设定工序从全节点中,将其它节点间的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设定为主节点;由群化工序将上述主节点以外的节点群化为传送质量良好的节点群;由次主设定工序,从每一个上述被群化的各节点群,将对于本节点群内的其它节点及上述主节点具有最佳传送质量的节点设定为次主节点;由逻辑连接工序对上述主节点,逻辑星形连接上述次主节点,对上述次主节点,逻辑星形连接本节点群内的其它节点,通信管理全节点,作为分层式树形结构,因此,会得到即使节点数增多,也能够实现有效通信的效果。
如果根据下面的发明,从上述节点中选择1个主节点,1以上的从属节点为上述主节点以外的节点,对上述主节点进行逻辑星形连接,使用在与上述主节点间被协商过的通信参数,通过上述主节点,进行与其它节点间的通信,因此会得到不但能进行被星形连接的节点间通信参数设定的协商,而且协商处理简单化,同时可以缩短处理时间的效果。
如果根据下面的发明,上述主节点的变更单元监视与上述1以上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状态,依次变更上述主节点与上述1以上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因此,会得到能够维持良好的节点间通信的效果。
如果根据下面的发明,各节点处理单元,本节点被设定为在与其它节点之间逻辑星形连接的主节点的场合,对应新节点的连接或通信状态的变化,存在进行与其它节点间的逻辑星形连接时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的场合,对该节点进行主节点的变更指示,进行将现在保持的全节点间的通信参数转送给变更的主节点的处理,因此,会得到能够继续进行可靠性高的节点间通信的效果。
如果根据下面的发明,上述各节点的通知单元,在本节点被设定为上述变更的主节点时,向其它节点通知本节点已被设定为主节点的旨意,因此,会得到能够继续进行无混乱良好通信的效果。
如果根据下面的发明,主节点作为对于其它节点间传送质量最好,被从全节点中选择,次主节点在作为传送质量良好的节点群被群化的各节点群中,对于本节点群内其它节点及上述主节点具有最佳传送质量,逻辑星形连接于上述主节点,从属节点,在各节点群内,逻辑星形连接于上述次主节点,因此,会得到即使节点数增多,也能够实现有效通信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如在电力线等通信线连接通信装置(节点)的通信系统一样,适用于因节点连接位置等不同而传送质量不同的通信系统。

Claims (12)

1.一种通信方法,其在使用已设定的通信参数进行构成总线型通信网络的各节点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包含
设定工序,将上述节点的某一节点设定为主节点,将其它节点设定为从属节点,并形成逻辑上的星形连接;
决定工序,决定上述主节点与各从属节点间的通信参数;
通信工序,使用由上述决定工序决定的通信参数,通过上述主节点,进行各从属节点间的通信。
2.权利要求1记载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变更工序,上述主节点监视与上述1以上的从属节点间的通信状态,依次变更上述主节点与上述1以上从属节点间的通信参数。
3.一种通信方法,其在使用已设定的通信参数进行构成总线型通信网络的各节点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包含
初期工序,根据各节点间的传送质量,在与其它节点间进行逻辑上的星形连接时,将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设定为主节点,将其它节点设定为从属节点,在各节点间进行逻辑上的星形连接;
变更工序,对应新节点的连接或通信状态的变化,在进行与其它节点间的逻辑上的星形连接时,当存在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的场合,将该节点变更为主节点,同时将现主节点变更为从属节点。
4.权利要求3记载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更工序包含转送工序,将现主节点保持的包含现主节点的全节点间的通信参数转送给变更的主节点。
5.权利要求4记载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更工序包含通知工序,被变更了的主节点向其它节点通知本主节点已被变更为主节点的旨意。
6.权利要求3记载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初期工序,包含
第1设定工序,将最初连接于上述通信网络的节点设定为主节点;
第2设定工序,将第2号连接于上述通信网络的节点设定为第1从属节点;
第1协商工序,决定上述主节点与上述第1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
第3设定工序,将第3号连接于上述通信网络的节点设定为第2从属节点;
第2协商工序,决定上述主节点与上述第2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及上述第1从属节点与上述第2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
获得工序,上述主节点获得上述第1从属节点与上述第2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
变更设定工序,根据各通信参数,上述主节点从上述主节点、上述第1从属节点及上述第2从属节点中,变更设定对于其它节点具有最佳传送质量的节点为主节点;参数转送工序,将变更前的主节点保持的包含变更前主节点的全节点间的通信参数转送给变更后的主节点。
7.一种通信方法,其在使用已设定的通信参数进行构成总线型通信网络的各节点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包含
主设定工序,从全节点中,将其它节点间的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设定为主节点;
群化工序,将上述主节点以外的节点群化为传送质量良好的节点群;
次主设定工序,在上述每一被群化的各节点群中,将对于本节点群内其它节点及上述主节点具有最佳传送质量的节点设定为次主节点;
逻辑连接工序,对上述主节点逻辑星形连接上述次主节点,对上述次主节点逻辑星形连接本节点群内的其它节点。
8.一种通信系统,其在使用已设定的通信参数进行构成总线型通信网络的各节点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1个主节点,从上述节点中选择;
1以上的从属节点,是上述主节点以外的节点,对上述主节点进行逻辑上的星形连接,使用在与上述主节点之间协商过的通信参数,通过上述主节点,进行与其它节点间的通信。
9.权利要求8记载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节点包括变更单元,监视与上述1以上的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状态,依次变更上述主节点与上述1以上从属节点之间的通信参数。
10.一种通信系统,其在使用已设定的通信参数进行构成总线型通信网络的各节点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
各节点包括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是在本节点被设定为在与其它节点间进行逻辑上的星形连接的主节点的场合,对应新节点的连接或通信状态的变化,在进行与其它节点间的逻辑上的星形连接时,当存在传送质量最好的节点的场合,向该节点进行主节点的变更指示,将现在保持的全节点间的通信参数转送给变更的主节点。
11.权利要求10记载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节点,还包括
通知单元,当本节点被设定为上述变更的主节点的场合,向其它节点通知本节点已被设定为主节点的旨意。
12.一种通信系统,其在使用已设定的通信参数进行构成总线型通信网络的各节点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节点,从全节点中选择,对于其它节点间传送质量最好;
次主节点,在每个作为传送质量良好的节点群被群化的各节点群中,对于本节点群内的其它节点及上述主节点具有最佳传送质量,并逻辑星形连接于上述主节点;
从属节点,在各节点群内逻辑星形连接于上述次主节点。
CNB018022286A 2000-07-28 2001-06-12 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58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29652A JP3693896B2 (ja) 2000-07-28 2000-07-28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29652/00 2000-07-28
JP229652/2000 2000-07-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6346A true CN1386346A (zh) 2002-12-18
CN1185833C CN1185833C (zh) 2005-01-19

Family

ID=18722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222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5833C (zh) 2000-07-28 2001-06-12 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018735A1 (zh)
EP (1) EP1195941A4 (zh)
JP (1) JP3693896B2 (zh)
KR (1) KR100441931B1 (zh)
CN (1) CN1185833C (zh)
CA (1) CA2384902C (zh)
HK (1) HK1050781A1 (zh)
IL (1) IL148865A0 (zh)
TW (1) TW533708B (zh)
WO (1) WO200201137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2801C (zh) * 2004-05-26 200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仲裁主对象的方法
CN100452794C (zh) * 2002-01-18 2009-01-14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群集化节点配置中主节点的选择
CN106576063A (zh) * 2014-08-08 2017-04-19 捷温有限责任公司 总线系统和总线系统控制方法
CN109525997A (zh) * 2018-11-05 2019-03-26 郑州煤机液压电控有限公司 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无线通信覆盖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8691B1 (en) * 2000-08-04 2007-11-20 Intell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protocol to adapt each unique connection in a multi-node network to a maximum data rate
AU2003237796A1 (en) 2002-01-24 2003-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s
KR100639779B1 (ko) * 2004-12-14 2006-10-30 전자부품연구원 에너지 소비를 최소화를 위한 마스터 무선 단말 선정 방법
JP4502393B2 (ja) 2005-06-13 2010-07-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パラメータの共有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JP4849972B2 (ja) * 2005-09-15 2012-01-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画像取得装置、動画取得装置、及びその設定方法
JP2007259182A (ja) * 2006-03-24 2007-10-04 Yamaha Corp 論理接続自動設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840939B1 (ko) 2007-01-23 2008-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080218319A1 (en) * 2007-03-07 2008-09-11 Optimal Licensing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nking utility control devices
US20080301276A1 (en) * 2007-05-09 2008-12-04 Ec Control System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d managing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over a network
JPWO2009040993A1 (ja) * 2007-09-27 2011-01-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電力線通信装置
TWI552544B (zh) * 2008-09-18 2016-10-0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Multi - frequency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architecture and its method
US8570898B1 (en) * 2008-10-24 2013-10-2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for discovering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5276628B2 (ja) * 2010-06-29 2013-08-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Ofdm通信システム
JP2015079291A (ja) * 2013-10-15 2015-04-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985839B2 (en) * 2015-07-08 2018-05-29 Fedex Corporate Services, Inc.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event monitoring for an event candidate within a wireless node network based upon sighting events, sporadic events, and benchmark checkpoint events
CN106878382B (zh) * 2016-12-29 2020-02-14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仲裁集群中动态改变集群规模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8593A (en) * 1984-03-06 1995-09-05 Cyplex Corporation Frequency hopping time-diversity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transceivers for local area networks
US4692761A (en) * 1985-06-21 1987-09-08 Robinton Products, Inc. Adaptiv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CH677300A5 (zh) * 1989-03-21 1991-04-30 Asea Brown Boveri
US5032833A (en) * 1989-04-27 1991-07-16 Schlumberger Industries, Inc. Adaptive network routing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US5416777A (en) * 1991-04-10 1995-05-16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gh speed polling protocol for multiple node network
DK124493D0 (da) * 1993-11-03 1993-11-03 Lanng & Stelman As Anlaeg for automatiseret valg af en kommunikationsenhed til koelecontainere
US5546539A (en) * 1993-12-29 1996-08-1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files of a 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through propogation of files over a nework
JP3085085B2 (ja) * 1994-05-09 2000-09-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アクセス装置及び分散データベースシステム
US5691980A (en) * 1995-06-07 1997-11-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o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power reduction and enhanced reliability in a multiple node tracking system
US6301514B1 (en) * 1996-08-23 2001-10-09 Csi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nd synchronizing a wireless machine monitor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1097482A (ja) * 1996-09-19 1998-04-14 Fuji Electric Co Ltd 計算機システム
IL119753A0 (en) * 1996-12-04 1997-03-18 Powercom Control Systems Ltd Electric power supply management system
GB9805765D0 (en) * 1997-06-10 1998-05-13 Northern Telecom Ltd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system
FR2767935B1 (fr) * 1997-09-04 1999-11-12 Bull Sa Procede pour synchroniser un systeme informatique et systeme informatique ainsi synchronise
US6092214A (en) * 1997-11-06 2000-07-18 Cisco Technology, Inc. Redundan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stackable fast ethernet repeater
JP3813013B2 (ja) * 1998-01-23 2006-08-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
US6343320B1 (en) * 1998-06-09 2002-01-29 Compaq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Group, L.P. Automatic state consolidation for network participating devices
JP3596321B2 (ja) * 1998-09-21 2004-1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線搬送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通信制御方法
JP3399375B2 (ja) * 1998-11-04 2003-04-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6801496B1 (en) * 1999-01-15 2004-10-05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addressing scheme for reducing protocol overhead in an optical network
US6636982B1 (en) * 2000-03-03 2003-10-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reset of a node in a cluster computer system
US6718361B1 (en) * 2000-04-07 2004-04-06 Network Applianc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and scalable distribution of data files in distributed networks
US6950855B2 (en) * 2002-01-18 2005-09-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ster node selection in clustered node configuration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2794C (zh) * 2002-01-18 2009-01-14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群集化节点配置中主节点的选择
CN100362801C (zh) * 2004-05-26 200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仲裁主对象的方法
CN106576063A (zh) * 2014-08-08 2017-04-19 捷温有限责任公司 总线系统和总线系统控制方法
US10623203B2 (en) 2014-08-08 2020-04-14 Gentherm Gmbh Bus system comprising a master component and a slave component that functions as master,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6576063B (zh) * 2014-08-08 2020-08-04 捷温有限责任公司 总线系统和总线系统控制方法
CN109525997A (zh) * 2018-11-05 2019-03-26 郑州煤机液压电控有限公司 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无线通信覆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018735A1 (en) 2003-01-23
CN1185833C (zh) 2005-01-19
JP2002044109A (ja) 2002-02-08
JP3693896B2 (ja) 2005-09-14
EP1195941A1 (en) 2002-04-10
IL148865A0 (en) 2002-09-12
KR100441931B1 (ko) 2004-07-27
CA2384902A1 (en) 2002-02-07
EP1195941A4 (en) 2007-03-21
KR20020044149A (ko) 2002-06-14
CA2384902C (en) 2007-08-21
HK1050781A1 (en) 2003-07-04
TW533708B (en) 2003-05-21
WO2002011370A1 (fr) 2002-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5833C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US5940390A (en) Mechanism for conveying data prioritization information among heterogeneous nodes of a computer network
CN101771607B (zh) 使用桥接标识符在计算机网络中对帧进行路由
CN101043341A (zh) 以太网供电中跨设备及其分配电能的方法及包含该中跨设备的通信系统
CN1943173A (zh) 智能附属网络设备
CN1150359A (zh) 包含视频交换器的多媒体分配网络
CN1809022A (zh) 以太网设备堆叠方法及其系统
CN101056257A (zh) 实现链路聚合和保护倒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8075861B (zh) 软件定义FiWi网络中基于多路径的网络编码传输方法
CN103354529A (zh) 一种选择路径的方法和设备
CN1264317C (zh) 弹性分组环网的多环互连传输方法
CN100531215C (zh) 一种多台网络设备链路聚集的实现方法
US9036640B2 (en) Encapsulation of data
CN109412695B (zh) 一种基于星形拓扑结构的光纤can2.0b总线路由系统
CN1777141A (zh) 传输系统
CN106533503A (zh) 一种电力线网络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270482C (zh) 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US6791979B1 (en) Mechanism for conveying data prioritization information among heterogeneous nodes of a computer network
CN1299459C (zh) 支持通道共享环保护的保护倒换协议实现方法
CN1285671A (zh) 网络拓扑改变、改变的系统和方法
CN110891020B (zh) 一种sdn带内控制网络的流表数量优化方法
CN1976288A (zh) 网络系统
CN110213170A (zh)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62476B (zh) 一种应用于以太网的通讯系统和方法
CN1705286A (zh) 一种数据报文传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