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18576B - Recording medium load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Recording medium load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18576B
TW518576B TW090124486A TW90124486A TW518576B TW 518576 B TW518576 B TW 518576B TW 090124486 A TW090124486 A TW 090124486A TW 90124486 A TW90124486 A TW 90124486A TW 518576 B TW518576 B TW 5185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recording medium
lever
shaped recording
loa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24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detoshi Kabasawa
Original Assignee
Tea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3142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12400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3142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67449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c Corp filed Critical Tea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18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185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15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adapted for discs of different siz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7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both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and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Description

8〇9lpif·d〇c/〇〇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8576 五、發明說明( 曼明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記錄媒體載入裝置,且特別是有關 於一種能夠載入所插入之碟片狀記錄媒體的記錄媒體載入 裝置。 發明背景 在習知的記錄媒體載入裝置中,以搭載能夠對於複數 種類之碟片狀記錄媒體具有互換性之碟片裝置的記錄媒體 載入裝置(以下稱爲可變換式碟片(Convertible Disk)裝置) 爲例做說明。 舉例來說,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PC)或文書 處理機(Word Processor)等電子裝置是以內藏或外掛之方 式配置作爲資訊再生及/或記錄手段之碟片裝置。此種碟 片裝置是以碟片狀記錄媒體作爲記錄媒體使用。而且,此 種碟片狀記錄媒體是利用記錄媒體載入裝置將其載入碟片 裝置內部’以進行資訊再生及/或記錄處理。 此種碟片狀記錄媒體也已經提供各種形式之產品例如 已經知道的有 CD(Compact Disc)、CD-R(Compact Disc-Recordable) 、 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 、 CD-RW(Compact Disc-Rewritable) 、 DVD-ROM(Digital Versatile Disc-Read Only Memory)、DVD-RAM(Digital Versatile Disc-Random Access Memory)等等。而且,碟片 狀記錄媒體可分爲直徑爲12公分(cm)之碟片與直徑爲8 公分(cm)之碟片兩種,再加上DVD-RAM之結構是將碟片 載入於碟片匣(Disk Cartridge)中而可分爲三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8091pif.doc/〇〇8 ____ B7 五、發明說明(l) 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已經提供之各種形式之產品,由 於可以方便的利用一台碟片裝置進行上述各種碟片狀記錄 媒體之再生及/或記錄處理。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對於上 述各種碟片狀記錄媒體具有互換性之可變換式碟片裝置。 此種可變換式碟片裝置需要搬送不同形式之碟片狀記 錄媒體至碟片裝置本體中,而習知的記錄媒體載入裝置是 使用托盤(Tray)作爲搬送不同形式之碟片狀記錄媒體至碟 片裝置本體中之手段。 此托盤具有能夠排出所對應碟片裝置本體之結構,在 碟片狀記錄媒體載入或推出時(以下稱爲排出(Eject)),能 夠從碟片裝置本體排出。而且在托盤之碟片承載面形成爲 了能夠載入12公分碟片、8公分碟片、以及碟片匣之凹陷 部,因而可以在托盤上載入不同形式之各種碟片狀記錄媒 體。 然而’習知的可變換式碟片裝置,因爲設置有能夠載 入不同形式之各種碟片狀記錄媒體之托盤,所以當需要於 托盤上取下碟片狀記錄媒體時’當然必須使托盤從裝置本 體大力的排出。因此,習知的可變換式碟片裝置在設^裝 置時’必須預先設定托盤之排出量之預定空間,而產生^ 謂設置空間增加之問題。 而且’在托盤從碟片裝置本體大力排出之狀況下,外 力容易施加於托盤上,因此使用托盤搬送碟片狀記錄媒體 之結構,會因施加外力而產生所謂容易造成托盤故障之^ 題。 "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f--------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5 ) 於是,作爲解決上述之問題點之記錄媒體載入裝置之 結構是不設置托盤,而是考慮在碟片裝置本體之碟片插入 口中設置一對載入用之滾筒(Roller),在將碟片狀記錄媒體 挾持於一對載入用之滾筒間的狀態下,經由旋轉滾筒進行 載入處理。此種載入方法例如是使用於車用立體聲放音機 (Car Stereo)之音樂用CD之載入。 但是,此種載入之方法,在進行載入碟片狀記錄媒體 時,碟片狀記錄媒體之前面會鄰接滾筒,而產生容易刮傷 碟片狀記錄媒體之問題。特別是如DVD等具有大記錄容 量之碟片狀記錄媒體,小小的刮傷恐怕也會造成大量記錄 之資料損失。 而且,通常滾筒是使用橡膠等彈性零件,此滾筒是會 隨著時間增長而劣化之裝置,在滾筒產生劣化時,滾筒與 碟片狀記錄媒體之間會產生相對的滑動,而無法進行正確 的載入處理。 此外,在不使用托盤載入各種碟片狀記錄媒體之情況 下,通常是使用定位桿(Cramp Lever)作爲載入各種碟片狀 記錄媒體之手段,其操作方式是利用定位桿夾住碟片狀記 錄媒體,再將碟片狀記錄媒體拉入碟片裝置本體中。然而, 使用定位桿之結構中,定位桿無法與托盤一樣保持住碟片 狀記錄媒體之全部,通常是具有只能保持碟片狀記錄媒體 之前末端或側部之結構。因此,利用定位桿所保持之碟片 狀記錄媒體較使用托盤所保持之碟片狀記錄媒體效果差, 在保持狀態下施加較大外力之情況下,碟片狀記錄媒體恐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董) ——1--------^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α ) 怕會從定位桿中脫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有鑒於上述問題點,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 在載入時能夠防止碟片狀記錄媒體之損傷,同時能夠進行 高精密度載入處理之記錄媒體載入裝置。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使設置空間省空 間化,且能夠安定的保持搬送碟片狀記錄媒體之記錄媒體 載入裝置。 發明槪述 爲了解決上述之問題,本發明爲採用下述之各手段並 以其爲特徵裝置。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記錄媒體載入裝置具備 有能夠載入之碟片狀記錄媒體之結構,此記錄媒體載入裝 置包括承載裝置與保持手段。承載裝置用於在進行插入脫 出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之第一位置與進行再生及/或記錄 處理之第二位置之間搬送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保持手段 設置於上述承載裝置中,用於保持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之 外周邊緣。其特徵在於上述保持手段包括固定於上述承載 裝置之一固定部,以及具有彈性,而且從上述固定部沿伸 出接觸對應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之插入方向之前方邊緣具 有彈力之一舌片部。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是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之記錄媒體載入裝置中,其特徵在於上述舌片部朝向上述 碟片狀記錄媒體之插入方向逐漸接近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 並接觸上述外周邊緣。 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五、發明說明(k)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是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與第2項之記錄媒體載入裝置中,其特徵在於上述舌片部 相對之位置上設置有一碟片檢測開關裝置,且經由使上述 碟片檢測開關裝置接觸所插入之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之外 週邊緣,以檢測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之載入。 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記錄媒體載入裝置具備 有一托架、一基座與一驅動機構。上述托架設置有一搬送 機構,且上述搬送機構可於排出位置與載入位置之間搬送 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上述基座設置有一轉盤,在上述碟 片狀記錄媒體處於載入狀態下,上述轉盤可旋轉驅動上述 碟片狀記錄媒體。上述驅動機構可驅動上述托架與上述基 座相互接近並使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載入上述轉盤中。其 特徵在於上述搬送機構中設置有與上述托架同時搬送上述 碟片狀記錄媒體並保持接合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之一搬送 時碟片保持構件。上述基座中設置有隨著上述托架與上述 基座相互接近,而接合上述搬送時碟片保持構件,在上述 碟片狀記錄媒體載入在上述轉盤之狀態下,使上述搬送時 碟片保持構件從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離開之一保持構件驅 動部。 上述說明各種手段,接著說明其作用。 對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而言,利用搬送裝置在 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搬送碟片狀記錄媒體。此時,碟 片狀記錄媒體是在以承載裝置所設置之保持手段保持住外 周邊緣之狀態下搬送。因此,在搬送時可以防止刮傷碟片 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線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五、發明說明(c) 狀記錄媒體之表面。 而且,保持手段是由固定於上述承載裝置之固定部與 從上述固定部沿伸出對應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之插入方向 接觸前方邊緣具有彈力之舌片部所構成。因此,可以利用 簡單的結構確實的保持碟片狀記錄媒體。 此外,利用保持手段接觸碟片狀記錄媒體之前方邊緣 部,並且在定位狀態下進行搬送處理,可以於搬送處理時 防止保持手段與碟片狀記錄媒體之間產生相對變位(打 滑),以進行高精密度之搬送處理。 對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而言,構成保持手段之 舌片部因爲朝向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之插入方向逐漸接近 上述碟片狀記錄媒體而與上述外周邊緣接觸,所以即使在 保持狀態下對碟片狀記錄媒體從承載裝置脫離方向施加力 (拔除力),利用此拔除力可使舌片部朝向碟片狀記錄媒體 彈出。因此,在搬送碟片狀記錄媒體時,即使對碟片狀記 錄媒體施加錯誤之拔除力,也可以防止碟片狀記錄媒體從 保持手段上脫離。 對於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而言,在碟片狀記錄 媒體裝著於承載裝置之狀態下,碟片狀記錄媒體是處於挾 持於保持手段與碟片檢測開關裝置之間的情況。而且,由 於碟片檢測開關裝置接觸碟片狀記錄媒體之外週邊緣,因 此’碟片狀記錄媒體可挾持於保持手段與碟片檢測開關裝 置之間並保持住。 而且’利用兩個保持手段挾持並保持碟片狀記錄媒 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518576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7 ) 體,可以減少構件之數量,同時可以達到承載裝置之小刑 化之目的。 $ 對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而言,係利用 設置於托架之搬送機構,在排出位置與載入位置之間搬@ 碟片狀錄媒體。在搬送時,設置於托架上之搬送日寺碟& 保持構件,利用搬送機構與所搬送之碟片狀記錄媒體接t 並保持住所搬送之碟片狀記錄媒體。而且,在搬送時,a 爲碟片狀δ己錄媒體是在利用fii置不问之搬送機構與搬送日寺 碟片保持構件保持住之狀態下搬送,所以碟片狀記錄媒p 不會從搬送機構脫離,可以進行安定的搬送處理。 此外,對碟片狀記錄媒體進行再生以及/或記錄處王里 時,碟片狀記錄媒體是裝著於轉盤中旋轉。因此,於再生 以及/或記錄處理時,利用保持構件驅動部將搬送時碟片 保持構件從碟片狀記錄媒體離開,使搬送時碟片保持構件 不會妨礙碟片狀記錄媒體之旋轉。 另外,此保持構件驅動部是設置於基座中,隨著托架 與基座相互接近而接合搬送時碟片保持構件,並且以接合 力作爲驅動力使搬送時碟片保持構件從碟片狀記錄媒體離 開。因此,不需要在個別設置螺線管(Solenoid)等驅動手 段’可以利用簡單的結構就可以確實使搬送時碟片保持構 件從碟片狀記錄媒體離開。 爲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 顯易懂,並進一步提供發明專利範圍之解釋,下文特舉一 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9—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y ) 圖式之簡單說明 弟1圖所7K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碟片裝置的分 解斜視圖。 弟2圖所7[K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碟片裝置的平 面圖。 第3圖所7[Κ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碟片裝置的正 面圖。 第4圖所不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碟片裝置用以 說明托架動作的側面圖。 第5圖所示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碟片裝置上設 有承載單元的分解斜視圖。 第6圖所示爲承載單元上配設碟片夾的斜視圖。 弟7圖所不爲碟片夾的動作說明圖。 第8圖所示爲碟片夾的動作說明圖。 第9圖所示爲碟片夾的動作說明圖。 第10圖所示爲承載單元上配設碟片檢測用開關及碟 片用彎曲壁的說明圖。 第11圖所示爲碟片桿的動作說明圖。 第12圖所示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碟片裝置上8 公分碟片插入載入開始位置的狀態示意圖。 第13圖所示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碟片裝置上8 公分碟片插入載入終了位置的載入狀態示意圖。 第14圖所示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碟片裝置對8 公分碟片進行紀錄/再生處理的狀態示意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番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心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8 0 9 lpi f·doc / 0 0 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1 ) 第15圖所示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碟片裝置上 12公分碟片插入載入開始位置的狀態示意圖° 第16圖所示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碟片裝置上 12公分碟片插入載入終了位置的載入狀態示意圖。 第I7圖所示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碟片裝置對 12公分碟片進行紀錄/再生處理的狀態示意圖。 第1S圖所示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碟片裝置上 碟片匣插入載入開始位置的狀態示意圖。 第19圖所示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碟片裝置對 碟片匣內之碟片進行紀錄/再生處理的狀態示意圖。 第20圖所示爲左軌的詳細說明圖。 第21圖所示爲承載單元位置及承載位置檢測用凸輪 與SW1、SW2及SW3之間的動作關係圖。 第22圖所示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碟片裝置之 控制系統的方塊圖。 第23圖所示爲控制裝置實施搬運處理的流程圖。 第24圖所示爲控制裝置實施搬運處理的流程圖。 第25圖所示爲控制裝置實施搬運處理的流程圖。 第26圖所示爲控制裝置實施搬運處理的流程圖。 圖式之標記說明: 1〇 :碟片裝置 11 ' 12、14 :碟片 1 la、12a、14a :中心孔 13 :碟片匣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刺+關家鮮(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518576 8091pif.doc/00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 15 :遮斷器 20 :基座 21 :基座本體 22、 44 :第一開口部 23、 45 :第二開口部 24 :轉盤 25 :碟片馬達 26 :拾訊器 • 27 :引導軸 28 :第一碟片桿驅動凸輪 29 :第二碟片桿驅動凸輪 30 :托架驅動滑塊 31 :凸輪板部 32、33 :斜凸輪 40 ··托架 41 :底板部 42、 122 :右側板部 43、 123 :左側板部 46 :垂下部 47、48 :滑動栓 49 :第三開口部 50 :右軌 51 :左軌 52 :齒輪齒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裝----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857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1丨) 53 :匣桿退避用開口 53a :邊緣部 54 :匣桿退避用凸輪 55、56 :鍔部 57 :轉動軸 58 :定位器 59 :定位托架 60 :碟片桿 61 :桿本體 62 :旋轉軸 63 :結合爪部 64 :軸承部 65 =碟片桿彈性彈簧 66 :接合部 67 :碟片桿用開口 68 :起重馬達 70 :承載單元 71 :上半部 71a :右部 71b :左部 71c :連通部 72 :右下半部 73 :左下半部 74 :碟片夾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8576 8091pif.doc/00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τ) 74-1 :第一^碟片夾 74-2 :第二碟片夾 74-3 ·•第三碟片夾 74-4 :第四碟片夾 77 :匣桿 78 :遮斷桿 79 :板彈簧 85 :固定部 85a :插通孔 86 :舌片部 86-8 : 8公分碟片用舌片部 86-12 : 12公分碟片用舌片部 88 :連接部 89 :前面 90、91 :安裝凹部 92 :開口部 93 ’·碟片對向面 94 : 8公分碟片用彎曲壁 95 : 12公分碟片用彎曲壁 96 : 8公分碟片檢測用開關 97 : 12公分碟片檢測用開關 98 :碟片匣檢測用開關 99 :接觸部 100 :載入馬達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線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8576 8091pif.doc/00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h) 101 :齒輪組 102 :齒輪 103、104 :匣桿引導溝渠 105、110 :軸部 106 :接合爪 107、114 :彈簧掛持部108 :匣桿彈性彈簧 109 :桿本體 111 :接合孔 112 :長孔113 :遮斷器驅動栓115 :遮斷桿彈性彈簧 116 :突出部 117、127 :軸孔120 :基座蓋121 :頂板部 124、 141b :第一凹部 125、 141d :第二凹部 126 :縫隙 130 :前刃角 131、132 :蓋體 131a、132a :凹部 13 3 :插入開口 135 :縫隙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裝--------訂---------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7 8091pif.doc/008
518576 五、發明說明(|々) 136、137 :彈性部件 140 :承載位置檢測用凸輪 141 :上段凸輪 141a :第一凸部 141c :第二凸部 141 e :第Η凹部 142 :下段凸輪 142a :凸部 l42b :凹部 15〇 :控制裝置
Pl'P2'P3'P4、P5、p6:位置 N1 :凸輪部 N2 :桿 ί女者’利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 進行說明。 第1圖至第4圖所繪示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麵之設 置於記錄媒觀人_之碟片贿1G。第i _繪示爲碟 片裝置10的分解斜視圖。第2圖所繪示爲碟片裝置1〇的 平面圖。第3圖所繪示爲碟片裝置1〇的正面圖。第4圖 所繪示爲碟片裝置10的側面圖。 本較佳實施例之碟片裝置10係爲可載入具有8公分 直徑之 CD、CD-ROM、CD-R、CD-RW、DVD-ROM、 DVD-RAM(以下簡稱8公分碟片U)、具有12公分直徑之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裳----
111111 I 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G) CD、CD-ROM、CD-R、CD-RW、DVD-ROM、DVD-RAM(以 下簡稱12公分碟片12)、以及DVD-RAM14的碟片匣,以 進行再生及/或記錄處理,亦即所謂的可變換式碟片裝置。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而且,8公分碟片11及12公分碟片12係爲不用安裝 於碟片匣之碟片,而在此種狀態下直接載入碟片裝置10 內。相對於此,DVD-RAM14則是安裝於碟片匣13內。 碟片裝置10大略由基座(Base)20、托架(Holder)40、 承載單元(Carrier Unit)70以及基座蓋(Base cover)l2〇等所 構成。 基座20係由配設有轉盤(Turntable)24、拾訊器(Pick-Up)26、第一碟片桿(Disc Lever)驅動凸輪(Cam)28以及第 二碟片桿驅動凸輪29的基座本體21所構成。 基座本體21係爲平板狀的基板,且其上形成有第一 開口部22及第二開口部23。在第一開口部22中設置有橫 架第一開口部22並沿著圖中箭號Yl、Y2之方向延伸之 二個引導軸(Gude Shaft)27,且各引導軸27係依照所定之 距離之間隔分離配置。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拾訊器26係受到各引導軸27所引導,並利用拾訊器 驅動機構(未圖示)而可沿著圖中箭號Yl、Y2方向(各碟片 11、12、14之半徑方向)移動。此拾訊器26係爲進行再生 及/或紀錄處理的位置(以下,此位置以載入位置表示),可 對搬送狀態之各碟片11、12、14進行雷射光照射又可接 收其反射光的結構。因此,拾訊器26係爲可對碟片11、12、 14進行再生及/或紀錄處理的結構。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8576 A7 B7 8 0 9 lpi f. doc /0 0 8 五、發明說明(β) 轉盤24係爲可依據配設於基座本體21上之碟片馬達 25所定之旋轉數進行旋轉的結構。此轉盤24係於各碟片 11、12、14搬送至載入位置之際,隨著後述托架40之移 動而與各碟片11、12、14之中心孔(Center Hole)l la、12a、 14a相互接合,而使定位器(Clamper)58夾鉗各碟片11、12、 I4同時轉動。因此,各碟片11、12、14可依據碟片馬達 25所定之旋轉數旋轉。 而且,在基座本體21之背面且靠近第二開口部23之 附近位置處,配設有托架驅動滑塊30(請參照第3圖)。此 托架驅動滑塊30係利用起重馬達(Crabbing Motor)68(未顯 示於第3圖中),而能夠沿著圖中箭號XI、X2方向移動。 此起重馬達68係爲連接於統合控制碟片裝置1〇及記錄媒 體載入裝置之動作的控制裝置150(請參照第22圖)以進行 驅動控制的結構。 此外,在托架驅動滑塊30之所定位置上設置有沿著 上下方向(圖中箭號Zl、Z2方向)延伸之凸輪板部31。此 凸輪板部31中設有形成長孔狀之一對斜凸輪32、33。各 斜凸輪32、33 ’如第3圖所示,在正面觀看之狀態下係爲 略呈Z字狀之形狀。因此,托架驅動滑塊30受起重馬達 68之牽動而沿著圖中箭號XI、X2方向移動之際,伴隨著 此動作使各斜凸輪32、33沿著圖中箭號XI、X2方向移 動。 而且,第一碟片桿驅動凸輪28及第二碟片桿驅動凸 輪29係爲於基座本體21上沿著圖中箭號Z1方向突出所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k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0) 形成的突起(詳見於第1圖、第3圖及第4A圖之部分)。 此第一碟片桿驅動凸輪2 8及第一碟片桿驅動凸輪2 9係形 成於後述之碟片桿60之配設位置的相對位置上。 托架40係配設於基座20與基座蓋120之間,且其上 配設有右軌50、左軌51、定位器托架59、碟片桿60、及 承載單元70。而且,托架40可以如後述一般,以位於基 座20與基座蓋120之間的旋轉軸57爲中心搖動的結構(請 參照第4圖所示)。並且,其係由基座20與基座蓋120所 固定。 此托架4 0具備有將金屬板曲折以形成底板部41、右 側板部42與左側板部43之一體成形結構。在底板部41 上形成有第一開口部44、第二開口部45、與第三開口部 49 ° 第一開口部44係爲形成包括基座20之轉盤24之配 設位置及拾訊器26之移動位置之開口。因此,轉盤24係 透過第一開口部22載入各碟片11、12、14,而且,通過 拾訊器26與各碟片11、12、14之間的第一開口部22則 可接收雷射光。 第二開口部45之邊緣部配設有垂下部46。此垂下部 46係由底板部41朝向下方(圖中之箭號Z2方向)垂下所形 成。而且,在垂下部46中配設有一對滑動栓(Sliding Pin)47 、 48 ° 在托架40安裝於基座20之狀態下,此垂下部46從 形成於基座20上之第二開口部23突出至基座20之背面。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線βΓ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〇c/〇〇8 五、發明說明(u ) 而且配設於垂下部46上之滑動栓47、48,如第3圖所示, 係爲可將配設於凸輪板部31內之斜凸輪32、33接合於托 架驅動滑塊30上的結構。 因此,由第3圖所示之碟片裝置1〇的狀態(與第4A 圖之部分相同)驅動起重馬達68,使托架驅動滑塊30係朝 圖中箭號X1方向移動,並且伴隨著此動作使位於斜凸輪 32之滑動栓47與位於斜凸輪33之滑動栓48產生相對的 向下移動。 其中,設於托架40上之垂下部46係以第4圖之旋轉 軸57爲中心朝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滑動栓47、48達 到斜凸輪32、33之下末端的狀態時,托架40會與基座20 接觸如第4B圖所示。 而且,在第4B圖所示之狀態下(以下,此狀態稱爲托 架40之下動位置),以起重馬達68驅動托架驅動滑塊30 向圖中箭號X2之方向移動,並且伴隨此動作使各滑動栓 47、48在各斜凸輪32、33內相對地向上移動。其中,托 架40係以第4圖之旋轉軸57爲中心朝順時針方向轉動, 以使滑動栓47、48達到斜凸輪32、33之上末端,而變成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之使托架40自基座20分離之狀態 (以下,此狀態稱爲托架40之上動位置)。 另一方面,第三開口部49係形成於與設置於上述基 座2〇上之第一碟片桿驅動凸輪28及第二碟片桿驅動凸輪 29相對之位置上。因此,當托架40向下動位置移動時, 第一碟片桿驅動凸輪28及第二碟片桿驅動凸輪29會通過 2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一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8091pif.doc/008 A7 B7 五、發明說明(㈧) 此第三開口部49而突出於底板部41之上部。 在上述結構之底板部41上各自於右側部形成右側板 部42及於左側部形成左側板部43。此各右側板部42與左 側板部43之上部所定之範圍內形成有向內側直角曲折的 鍔部55、56。因此,托架40之兩側部係於第3圖所示之 正視狀態下呈現略3字狀的形狀。 在此具有鍔部55、56之右側板部42與左側板部43 上配設有右軌50與左軌51。具體的說,右軌50固定於右 側板部42上,左軌51固定於左側板部43。右軌50與左 軌51係爲由樹脂成形之構件,並於托架40兩側之右側板 部42與左側板部43上沿著圖中箭號Yl、Y2方向延伸。 而且,右軌50與左軌51之截面係爲如第3圖所示之 略3字狀的形狀。後述承載單元70係沿著圖中箭號Y1、 Y2方向經由右軌50與左軌51之引導而移動。此外,左 軌51之內壁部分,如第20圖所示,形成有齒輪齒條52 及承載位置檢測用凸輪140。 齒輪齒條52係形成於承載單元70之移動範圍內。而 且,承載位置檢測用凸輪140爲具有二段結構的凸輪’其 係由形成於上部之上段凸輪部141與形成於下部之下段凸 輪部142所構成。如第21圖所示係爲形成承載位置檢測 用凸輪140之上段凸輪部141及下段凸輪部142的分解狀 態。 在同一圖式中,上段凸輪部Ml係由圖中左端向圖中 Y1方向依序形成第一凸部141a、第一凹部Mlb、第二凸 2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線j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〇91pif.d〇c/0〇8 五、發明說明(汐) 部141c、第二凹部Mid、第三凹部141e的凸輪形狀。而 且,下段凸輪部I42係由圖中左端向圖中Y1方向依序形 成凸部142a、凹部142b的凸輪形狀。上段凸輪部141與 下段凸輪部142之凸輪形狀係對應設定於後述之承載單元 70之所定停止位置。 更進一步地說,在右軌50上形成貫通含右側板部42 在內之圖中箭號XI、X2方向的匣桿退避用開口 53,並且, 在左軌51上形成貫通含左&板部43在內之圖中箭號XI、 X2方向的碟片桿用開口 67。另外,上述右軌50與左軌51 分別穩固地固定於托架40上,而不會改變其對於托架40 之位置。 請參照第1圖所示,碟片桿60係由桿本體部61、旋 轉軸62、接合爪部63、及接合部66所構成。旋轉軸62 係直立設置於第1圖之桿本體部61之Y1方向的末端、旋 轉軸62係於托架4〇之左側板部43上形成軸承部64以作 爲軸承。在上述說明中,於左軌51及左側壁部43上形成 有碟片桿用開口 67,以使碟片桿60可於碟片桿用開口 67 內利用旋轉軸62爲中心自由轉動。 而且,桿本體部61係爲平板形狀,托架40於載入狀 態下載置於底板部41上。因此在碟片桿60轉動之際,桿 本體部61在底板部41上摺動。此外,於桿本體部61之 所設定之位置上形成接合部66,此接合部66於托架4〇向 下動位置移動之際,可與設置於基座20上之第一碟片桿 驅動凸輪28或第二碟片桿驅動凸輪29選擇性接合。 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8 五、發明說明(y)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接合爪部63係由上下一對爪片所構成,係以設置於 第1圖之桿本體部61之箭號Y2方向末端之直立設置之部 分上。此接合爪部63係於後述之8公分碟片11或12公 分碟片12插入碟片裝置10內進行搬送之際,具有與各碟 片11、12之插入方向後部保持接合之功能。 在上述結構中,碟片桿60係如第2圖所示連接有碟 片桿彈性彈簧6S。此碟片桿彈性彈簧65之一端連接於托 架之箭號Y1方向末端,另一端連接於碟片桿60之箭 號Y2方向末端。此碟片桿彈性彈簧65可使碟片桿60於 平視狀態下以旋轉軸62爲中心朝逆時針方向彈性轉動。 另一方面,定位托架59係將兩側部之鍔部55、56安 裝固定於托架40之上部。此定位托架59之中央部分配設 有疋位器58。此定位器58之配設位置係對應於基座20上 所設置之轉盤24的配設位置。 當如第4A圖所示之托架40位於上動位置時,定位器 58與與轉盤Μ之間的間隙係爲可以載入各碟片η、12及 碟片隱13於托架40內之容許狀態。而且,當各碟片11、 12及碟片匣13搬送入托架40內而使托架40如第4Β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所示移動至下動位置時,相對的會使定位器58接近轉盤 24 ° 因而,當搬送結束時,定位器58與轉盤24相接觸時, 各碟片11、12、Μ會受到定位器58與轉盤24之夾鉗。 此時’定位器58上配設有夾鉗用磁石,轉盤24上配設有 夾鉗用軛鐵。因此,夾鉗用磁石利用磁力吸附夾鉗用軛鐵, 2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χ 297公釐) 518576 五、發明說明(7) 以使各碟片11、12、14確實夾鉗於定位器58與轉盤24 之間。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接著,於第1圖至第4圖中加入第5圖以對承載單元 70進行說明。 承載單元70係爲保持各碟片11、12及碟片匣13之 結構,配設於前述托架40中且可沿著圖中箭號Y1、Y2 方向移動。因此,承載單元7〇可在保持有各碟片11、I2 及碟片匣13之狀態下沿著圖中箭號Y1方向移動,以將各 碟片11、12及碟片匣13朝插入方向搬送。而且,承載單 元70可在保持有各碟片11、12及碟片匣13之狀態下沿 著圖中箭號Y2方向移動,以將各碟片11、12及碟片匣13 朝排出方向搬送。 請參照第5圖所示,承載單元70係由上半部71、右 下半部72、左下半部73、碟片夾74-1、74-2、74-3、74-4、 匣桿77、以及遮斷桿78所構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上半部71、右下半部72與左下半部73係爲以樹脂成 形之構件,且可與承載本體同時動作。上半部71係利用 連通部71c連結右部71a與左部71b而成。右部71a之上 面係形成有可配設第一碟片夾74-1及板彈簧79的安裝凹 部91,左部71b之上面係形成有可配設第三碟片夾74_3 的安裝凹部90。 而且,在右部71a之右側部附近形成沿著圖中箭號 Yl、Y2方向的匣桿引導溝渠103。在此匣桿引導溝渠103 中接合能夠移動之匣桿77之軸部105。此匣桿77爲進行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χ 297公釐)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A ) 碟片匣13搬送時所需要使用之構件,此部分之說明在此 予以省略,於後述提及時再予以詳細之說明。 而且,在右部71a之上面形成軸孔117,且此軸孔117 可裝入遮斷桿78。當碟片匣13插入碟片裝置10之際,遮 斷桿78可使設置於碟片匣13上之遮斷器15發生開關之 功能。 此遮斷桿78於板狀的桿本體109之一末端附近形成 向下方突出之軸部110,此軸部110以能夠自由轉動之方 式插通軸孔117而安裝於上半部71。而且,於此軸部no 插通軸孔117之位置上,如第2圖所示配設有例如是扭力 彈簧(Torsion Spring)的遮斷桿彈性彈簧115。 遮斷桿彈性彈簧115之一端係與形成於桿本體1〇9之 末端上的彈簧掛持部114接合,另一端與右部71a之所定 位置接合。如此,遮斷桿78可以藉由遮斷桿彈性彈簧115 以第2圖之軸部110爲中心朝逆時針方向彈性轉動。 而且,在桿本體109之另一末端附近形成沿著桿本體 109長邊方向延伸的長孔112。然後,在此長孔112上配 設有能夠移動之遮斷器驅動栓113。請參照第3圖所示, 此遮斷器驅動栓113係自桿本體109向下方突出,以與設 於碟片匣13上之遮斷器15接合。 而且,請參照第1圖所示,遮斷器驅動栓113係與基 座蓋120上所形成縫隙126相互接合。因此,當碟片匣13 插入/排出碟片裝置10之際,遮斷桿78之轉動可使遮斷 器驅動栓113依據長孔112及縫隙126之位置而移動,並 2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〇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 控制遮斷器15之開關。 更進一步地說,於桿本體109之中央位置上形成接合 孔111。當插入碟片匣13且使遮斷器15轉動至完全開蓋 之位置時,此接合孔111可與配設於上半部71上之板彈 簧79(具體的說,係爲板彈簧79上所形成之突出部116)相 接合(請參照第13圖至第19圖所示)。因此,遮斷器15在 完全開蓋之後,遮斷桿78受到遮斷桿彈性彈簧Π5之彈 性力及板彈簧79之接合力的影響而防止遮斷器15朝閉蓋 方向轉動,並保持遮斷器15於開蓋之狀態。 而且,碟片匣13在排出時,承載單元70朝排出方向 (圖中箭號Y2方向)移動,而使設於遮斷桿78上之遮斷器 驅動栓113再次與縫隙126接合。因此,碟片匣13之排 出動作係由遮斷器驅動栓Π3依據長孔Π2及縫隙126之 位置的移動開始,於解除接合孔111與板彈簧79之間的 接合之後,遮斷桿78朝順時針方向轉動,而使遮斷器15 閉蓋。 另一方面,右下半部72係配設於上半部71之右部71a 的下部。在右下半部72右側部附近沿著圖中箭號Yl、Y2 方向形成匣桿引導溝渠104。此匣桿引導溝渠1〇4係位於 匣桿77之下部,且可藉由軸部1〇5(未呈現於圖中)之移動 而接合。 因此,當右下半部72固定於上半部71上時,匣桿77 之上下突出之軸部1〇5接合至匣桿引導溝渠1〇3、1〇4 ’並 且能夠在匣桿引導溝渠1〇3、104中移動並且轉動。亦即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〇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 ) 厘桿77可沿著匣桿引導溝渠103、104所構成之範圍內隨 著各碟片11、12、14之插入排出方向(圖中箭號Yl、Y2 方向)而移動,並且匣桿77可以軸部105爲中心轉動。 在匣桿77上配設有匣桿彈性彈簧1〇8。匣桿彈性彈簧 108之一末端係掛持於匣桿77上所形成之彈簧掛持部107 上,另一端則掛持於右下半部72之所設定之位置上。如 此,匣桿77可於匣桿引導溝渠103、1〇4內朝圖中箭號Y2 方向彈出。 而且,在右下半部72中形成碟片對向面93,並於此 碟片對向面93之外周位置直立設置8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4 及12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5。其中8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4 具有半徑4公分之曲率,又12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5具有 半徑6公分之曲率。 因此,當8公分碟片11插入承載單元70之際,8公 分碟片11之插入方向的前份會與8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4 相接觸,而且當12公分碟片12載入承載單元70之際,12 公分碟片12之插入方向的前端部份會與12公分碟片用彎 曲壁95相接觸。在前述說明中,8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4 與12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5係爲可載入具有對應各碟片 11、12之半徑曲率的結構,此外,曲率較大的對應配置於 圖中箭號Y1方向側的12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5,而曲率 較小的對應配置於圖中箭號Y1方向側的8公分碟片用彎 曲壁94。 另外,在上述結構中的8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4及12 2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9—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j) 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5係也同樣設於右部71a、左部71b、 及左下半部73上(於右部71a及左部71b上所形成之8公 分碟片用彎曲壁94與12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5並未繪於 圖中)。 因此,當8公分碟片11插入承載單元70之際,8公 分碟片11會與8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4相接觸。由於8公 分碟片用彎曲壁94之形狀係對應8公分碟片之外周形狀, 簡單的說8公分碟片11可完全壓於8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4 內,而決定承載單元70所對應之8公分碟片11之位置(請 參照第10圖所示)。 同樣的,當12公分碟片12插入承載單元70之際,12 公分碟片12不與8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4相接觸而與12 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5相接觸。簡單的說12公分碟片12 可完全壓於12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5內,而決定承載單元 7〇所對應之12公分碟片12之位置(請參照第1〇圖所示)。 而且,碟片對,向面93係爲由各碟片用彎曲壁94、% 朝圖中箭號Y2方向傾斜前進之傾斜面。因此,各碟片11、 12載入承載單元70內之際,各碟片11、12係由碟片對向 面93之引導而壓入碟片用彎曲壁94、95內,故可以容易 的進行決定各碟片11、12於承載單元70上之對應位置處 理。 更進一步地說,請參照第11圖所示,當碟片匣13插 入碟片裝置10之際,碟片匣13之前端部份與承載單元70 之前面89相接觸。如此,利用此接觸即可輕易的決定出 2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裳--------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〇〇8 五、發明說明(幻) 碟片匣13對應於承載單元70之位置。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而且,在右下半部72上配設有碟片匣檢測用開關98, 其接觸部99係爲從前面89突出之結構(請參照第1〇圖所 不0。因此,碟片匣13插入承載單兀7 0時之接觸位置可 利用碟片匣檢測用開關98之輸出與否而檢測得知。另外, 此碟片匣檢測用開關98也連接於控制裝置150上(請參照 第22圖)。 另一方面,在左下半部73上配設有載入馬達100、齒 輪組101、及第一至第三的位置檢測用開關(以下簡稱爲 SW1至SW3)。載入馬達100係與齒輪組101相互嚙合, 以驅動齒輪組101。而且,位於齒輪組101最外部之位置 的齒輪102係由左下半部73朝外部突出。此齒輪102於 承載單元70安裝於托架40之際與配設於托架40之左軌51 上所形成之齒輪齒條52相互嚙合。 因此,驅動載入馬達100,可使齒輪齒條52隨著齒輪 組101之嚙合的齒輪102而轉動,且位於托架40內之承 載單元7〇朝著圖中箭號Y1方向(插入方向)或圖中箭號Y2 方向(排出方向)進行選擇性之移動。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而且,各碟片11、12或碟片匣13在保持於承載單元 70之狀態下,驅動載入馬達100,使各碟片11、12或碟 片匣13皆與承載單元70共同著圖中箭號Y1方向(插入方 向)或圖中箭號Y2方向(排出方向)進行搬送。另外,載入 馬達1〇〇係與控制裝置150(請參照第22圖)連接,以進行 驅動控制。 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外)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此外,在上述說明中,於左下半部73上也設有8公 分碟片用彎曲壁94、以及12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5。而且’ 請參照第10圖所示,於8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4上配設8 公分碟片檢測用開關96,於12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5上配 設I2公分碟片檢測用開關97。且各碟片檢測用開關96、 97也與上述之控制裝置150相連接。 因此,8公分碟片檢測用開關96係於8公分碟片11 插入承載單元70內所定載入位置(與8公分碟片用彎曲壁 94相接觸之位置)時即輸出信號。而且,12公分碟片檢測 用開關97係於12公分碟片12插入承載單元70內所定載 入位置(與12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5相接觸之位置)時即輸 出信號。因此,由各碟片檢測用開關96、97輸出訊號後, 控制裝置150可以檢知對各碟片11、12已載入承載單元70 內之所設定之載入位置。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另一方面,利用對SW1至SW3之開關按鈕進行按壓 操作,可使開關開啓(ON)/關閉(OFF),且SW1至SW3各 自與控制裝置150相連接(請參照第22圖)。此3個SW1 至SW3之中,設置於正中間之SW2之配設高度較高,其 他的SW1與SW3之配設高度係爲相同高度。 而且,當承載單元70安裝於托架40之際,SW1與SW3 係與形成於左軌51上之承載位置檢測用凸輪140之上段 凸輪141相接合,SW2與下段凸輪142相接合。因此,SW1 與SW3對應隨著承載單元70之移動而改變之上段凸輪部 141之凸輪形狀而開/關,且SW2對應隨著承載單元70之 3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4) 移動而改變之下段凸輪部142之凸輪形狀而開/關。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接著,對配設於承載單元70上之第一至第四碟片夾 74-1至74-4進行說明。另外,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所配設 之合計4個的碟片夾74-1至74-4,每一碟片夾74-1至74-4 皆爲同一結構。因此以下之說明中,並不以特定之第一至 第四碟片夾74-1至74-4進行說明,而改以碟片夾74作爲 總稱進行說明。 第6圖所示係爲碟片夾74之放大示意圖。碟片夾74 係由具有彈性之樹脂材料所形成,且由固定部85及一對 舌片部86所構成。於固定部85上形成由未圖示之螺絲所 插通之插通孔85a。此未圖示之螺絲係經由插通插通孔85a 之後將右部71a、左部71b、右下半部72、左下半部73鎖 住。如此,可將各碟片夾74-1〜74-4固定於承載單元70 上。 而且,一對的舌片部86係由固定部85之兩側曲折而 成,並由相對於固定部85之斜前方延伸而出。因此,碟 片夾74之側視狀態係爲具有略成V字狀之形狀。更甚之, 各舌片部86之前末端份形成有突出之連接部8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參照第5圖所示,第一碟片夾74-1係配設於安裝 凹部91上之右部71a之上部。此時,第一碟片夾74-1之 舌片部86係安裝於下部之位置上。而且,在與安裝凹部91 之舌片部86相對之位置上形成開口部92,舌片部86係經 由此開口部92朝碟片對向面93突出。 此外,第二碟片夾74-2係配設於形成於右下半部72 3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8576 8091pif.doc/00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0) 上之安裝凹部(於圖中未繪示)之下部上。此時,第二碟片 夾74-2之舌片部86係安裝於上部之位置上。而且,在與 安裝凹部之舌片部86成對向之位置上形成開口部92,舌 片部86係經由此開口部92朝碟片對向面93突出。 此日寸弟~^碟片夾7 4 -1與第_^碟片夾7 4 - 2之配设位置 係設定爲相互對向的。具體的說,請參照第7A圖所示, 第一碟片夾7‘1與第二碟片夾74-2係配設成利用相互之 舌片部86對抗之情形,且在此配設狀態下,各舌片部86 之前端部所形成之連接部88係藉由舌片部86所持有之彈 力而相互接觸。此時,各舌片部86係朝向各碟片11、12 之插入方向(圖中箭號Y1方向)逐漸接近而使連接部88相 互連接。 在上述結構中,於承載單元70上插入8公分碟片11 或12公分碟片12,且碟片11、12係爲插入第一碟片夾74-1 與第二碟片夾7‘2之間。如此,請參照第7B圖所示,碟 片11、I2之插入方向右前端部係受到第一碟片夾74—i之 連接部88與第二碟片夾74-2之連接部88之間的挾持(定 位)。如此,可使第一碟片夾74-1與第二碟片夾74-2確實 保持碟片11、12。 而且’第三碟片夾74-3係配設於安裝凹部90上之左 部71b之上邰。此時,第三碟片夾74-3之舌片部86係安 裝於下部之位置上。此外,在與安裝凹部90之舌片部86 成對向之位置上形成開口部92,舌片部86係經由此開口 部92朝碟片對向面93突出。 3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8091pif.doc/008 A7 ___—_ B7 五、發明說明U丨) 而且’第四碟片夾74-4係配設於形成於左下半部73 上之安裝凹部(於圖中未繪示)之下部上◦此時,第四碟片 夾74-4之舌片部86係安裝於上部之位置上。又,在與安 裝凹邰之舌片部86成對向之位置上形成開口部92,舌片 部86係經由此開口部92朝碟片對向面93突出。 此時第三碟片夾74-3與第四碟片夾74-4之配設位置 係與前述第一碟片夾74-1與第二碟片夾74-2之配設位置 相同,皆爲設定成相互對向的。在此對向之情形下,各碟 片夾74-3、74-4之舌片部86所形成之連接部88,且各自 藉由舌片部86所持有之彈力而相互接觸。此時,各舌片 部86係朝向各碟片11、12之插入方向(圖中箭號Y1方向) 逐漸接近而使連接部88相互連接。 在上述結構中,於承載單元70上插入8公分碟片11 或12公分碟片12,且碟片11、I2係爲插入第三碟片夾74_3 與第四碟片夾74_4之間。如此,碟片11、12之插入方向 右前末端係受到第三碟片夾74_3之連接部88與第四碟片 夾74-4之連接部88之間的挾持。如此,可使第三碟片夾 74-3與第四碟片夾74_4確實保持碟片11、12。 至此,受注目的碟片夾74上所形成之舌片部86之配 置位置,利用第1〇圖進行說明。 在前述之敘述中,碟片夾74係形成有各自成對之舌 片部86,且於碟片夾74之配設狀態中,一方之舌片部86 的配設位置係設定成面向8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4(以下, 對此舌片部86進行特別的說明時’此舌片部86利用8公 3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 分碟片用舌片部86-8表示)。而且,另一方之舌片部86的 配設位置係設定成面向12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5(以下,對 此舌片部86進行特別的說明時,此舌片部86利用12公 分碟片用舌片部86-12表示)。 因此,在8公分碟片11插入承載單元70之情形下, 此8公分碟片11係利用8公分碟片用舌片部86-8予以保 持。而且,在12公分碟片12插入承載單元70之情形下, 此12公分碟片12係利用12公分碟片用舌片部86-12予 以保持。 接著,於碟片用舌片部86-8、86-12保持各碟片U、 12之狀態下,隨著承載單元70之移動,利用承載單元70 進行在各碟片11、12插入排出之位置(以下稱此位置爲排 出位置)以及載入位置之間的搬送。 在此搬送之際,各碟片11、I2係在其外周緣(具體的 說是插入方向之前緣)以碟片用舌片部86_8、86_12保持之 狀態下進行搬送的。具體的說,於各碟片11、I2之外周 所定範圍內形成有不能進行記錄/再生之區域,各碟片用 舌片部86-8、86-12之連接部88係與此不能進行記錄/再 生之區域相連接。因此,可於搬送之際,防止碟片11、12 之表面可進行記錄/再生之區域受到傷害。 更進一步地說,在上述敘述中,各碟片用舌片部86-8、 86-12可使各碟片11、12在夾鉗狀態下進行搬送處理,並 於搬送處理時避免發生碟片用舌片部86_8、86-12與碟片 11、Π之間的相對變位(打滑),以進行高精密度之搬送處 35 -----------Μ,--------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518576 8091pif.cioc/00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劝) 理。 然而,碟片裝置10之操作者在插入碟片11、12並保 持於承載單元70中之後,使碟片11、12保持於把持之狀 態下,使碟片11、12處於拔除力之作用下。當操作者進 行錯誤的操作時,碟片11、12會直接從承載單元70上脫 離而降低操作性及夾鉗動作之失敗。因此,較佳係於碟片 11、12插入後,即使在一定程度之拔除力作用下,以碟片 11、12無法直接由碟片夾74脫離。 對於此本較佳實施例,前述說明中設於碟片夾74上 之舌片部86與朝插入方向(圖中箭號Y1方向)逐漸接近的 碟片11、12之外周邊緣相接觸。爲此,於第7B圖所示之 保持狀態下,當碟片11、12由承載單元70朝拔除方向施 加力(拔除力)之情形下,此拔除力係爲舌片部86朝向圖中 箭號B所示之方向發生力,以使連接部88對碟片11、12 產生壓貼力之作用。 因此,當承載單元70(碟片夾74)保持碟片11、12之 後,即可防止因對碟片11、I2施加錯誤之拔除力而使碟 片11、12從承載單元70(碟片夾74)上脫離。 另外,在本較佳實施例中,雖以上下一對的碟片夾(第 一碟片夾74-1與第二碟片夾74-2、第三碟片夾74-3與第 四碟片夾74-4)對碟片11、12提供夾鉗爲例,然而請參照 第8圖所示,也可以利用一個碟片夾74對各碟片11、12 進行挾持。在此情形下,可減少碟片夾之數量,以達到節 省碟片夾之配設空間之目的,進而有利於承載單元70之 36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8576 8〇91pif-doc/〇〇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 小型化。 而且,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各碟片檢測用開關96、97 係分別配設於碟片用彎曲壁94、95上。然而,碟片檢測 用開關96、97之配設位置也可以位於與碟片夾74成對向 之位置上。第9圖所示係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碟片 檢測用開關96、97配設於與碟片夾74相對之位置上的示 意圖。 各碟片檢測用開關96、97係具有在碟片11、12插入 之際進行按壓的接觸部99。在第9圖中,此接觸部99係 可朝上下方向進行移動,且配設於開關本體內之彈簧(未 圖示)係具有向上之彈性。因此,各碟片檢測用開關96、97, 可如第9A圖所示之將接觸部99配設於與碟片夾74之連 接部88成對向之位置上。 因此,請參照第9B圖所示,碟片11、12插入承載單 兀70之際’碟片π、12挾持於碟片夾74與碟片檢測用 開關96、97之間。而且,藉由舌片部86所具有之彈性及 接觸部99之向上方彈性力,以將碟片u、12穩固地保持 方^:石木片夾74與碟片檢測用開關96、97之間。 因此,由第9圖所示之結構可知,當加入碟片檢測用 開關96、97之開關的功能之後,由於可得到與配設於右 下半4 72上之第二碟片夾74_2相同之功能,因此可以減 少此構件的數量,同時可以使承載單元7〇變成小型化。 一在此,再回到第1圖繼續說明,在上述結構中承載單 兀7〇安裝於托架4〇上時仍可移動。在此托架4〇之上部 37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裝 —訂---------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__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發明說明(/) 係配設有基座蓋120。此基座蓋120係利用沖壓(Press)成 形的方式對金屬板加工而得,其係由頂板部121、右側板 部122、左側板部123所構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頂板部121上形成第一凹部124與第二凹部125, 特別是在第一凹部124上形成有前述縫隙126。而且在右 側板部122與左側板部123上形成有對應托架40上之旋 轉軸57之軸承的軸孔127(左側的旋轉軸57及軸孔127未 圖示)。 在上述結構中,由於基座蓋120係固定基座20上, 因此基座20上對應基座蓋120之位置不會產生變化。而 且,在前述說明中,托架40可於基座20與基座蓋120之 間搖動(請參照第4A圖、第4B圖所示)。 更進一步地說,在碟片裝置10之前部係配設有前刃 角(Front Bezel)130(請參照第2圖與第4圖)。在此前刃角 130上形成有插入開口 133,以使各碟片11、12及碟片匣 13經由插入開口 133而插入排出於碟片裝置10內。 而且,在插入開口 133上設有未圖示之開閉結構以開 閉蓋之蓋體131、132。此插入開口 133係在碟片11、12 及碟片匣13進行插入排出時,利用蓋體πΐ、132予以封 閉,以防止塵埃侵入碟片裝置10內。 接著,對上述結構之記錄媒體載入裝置之動作進行說 明。 請參照第22圖所示,控制裝置150係分別與8公分 碟片檢測用開關96(以下簡稱8-SW96)、12公分碟片檢測 3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从) 用開關97(以下簡稱12-SW97)、碟片匣檢測用開關98(以 下簡稱DC-SW98)、起重馬達68、載入馬達1〇〇、以及SW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至SW3等相連接。因此,可利用來自各開關96至98與SW1 至SW3之信號爲基礎’而對起重馬達68與載入馬達1〇〇 進行驅動控制。此時,控制裝置150所進行之控制動作如 第23圖至第26圖所示。以下,對控制裝置150具體實施 之控制動作進行說明。 啓動第23圖所示之控制處理,控制裝置150在步驟 1(在圖式中,步驟簡稱爲S)中,根據8-SW96之輸出信號, 判斷是否有插入8公分碟片11。因此,當8-SW96爲開啓 (ON)之情形下(即,判斷爲插入8公分碟片11之情形下), 則進行第24圖所示之處理。而且,當8-SW96爲關閉(OFF) 之情形下(即,判斷爲未插入8公分碟片11之情形下),則 進行步驟2之處理。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步驟2中,根據12-SW97之輸出信號,判斷是否有 插入12公分碟片12。因此,當12-SW97爲開啓(ON)之情 形下(即,判斷爲插入12公分碟片12之情形下),則進行 第25圖所示之處理。而且,當12-SW97爲關閉(OFF)之情 形下(即,判斷爲未插入12公分碟片12之情形下),則進 行步驟3之處理。 在步驟3中,根據DC-SW98之輸出信號,判斷是否 有插入碟片匣13。因此,當DC-SW98爲開啓(ON)之情形 下(即,判斷爲插入碟片匣13之情形下),則進行第26圖 所示之處理。又,當DC-SW98爲關閉(OFF)之情形下(即, 3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8576 A7 B7 8〇9lpif.d〇c/〇〇8 五、發明說明(y) 判斷爲未插入碟片匣13之情形下),則返回步驟1進行下 一次處理。 步驟1至步驟3之各步驟判斷爲否定(即,NO的判斷) 時的狀態如第2圖所7K。此狀態係爲未插入碟片11、12 及碟片匣13的狀態,具體的說,就是第2圖與第21A圖 所示之狀態。此時,承載單元70係朝向圖中箭號Y方向 限之位置(以下,此位置以排出位置P1表示)移動。 當承載單元70位於排出位置P1時,SW1係與上段凸 輪141之第一凸部141a相接合,SW2係與下段凸輪142 之凸部142a相接合,SW3係與上段凸輪141之第一凹部 14lb成對向之狀態。因此SW1至SW3之開啓(ON)/關閉 (OFF)狀態係爲[SW1,SW2, SW3]=[開啓(ON),開啓(ON), 關閉(OFF)]。 另外,在以下之說明中,SW1至SW3之開啓(ON)/關 閉(OFF)狀態係以上述大括弧內所包括之[開啓(ON),開啓 (ON),關閉(OFF)]表示。此時,大括弧內之左側係顯示SW1 之狀態,正中間係顯示SW2之狀態,右側係顯示SW3之 狀態。 而且,上述承載單元70位於排出位置P1時,碟片桿 60之桿本體61,如同第11A圖所示,係與承載單元70裏 面所形成之具有階梯狀之凸輪部N1相接觸(詳細之說明如 後所述)。其中,碟片桿60係需抵抗碟片桿彈性彈簧65 之彈性力’並退避至無法妨礙承載單元70移動之位置爲 止。 4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8〇91pif.doc/008 __ B7 五、發明說明(4) 而且,匣桿77在前述中係以軸部105而在匣桿引導 溝渠103、104內移動,因此可隨著承載單元70之移動而 朝圖中箭號Yl、Y2方向變換位置。此外,匣桿77會受 到匣桿彈性彈簧108之影響而朝圖中箭號Y2方向彈性移 動。 但是,當承載單元70位於排出位置P1時,形成於匣 桿77中之結合爪106是與設置於右軌50中之匣桿退避用 凸輪54結合。而且,在承載單元70移動至排出位置P1 之狀態下,軸部105是位於匣桿引導溝渠103與104之圖 中箭號Y1方向限之位置上。 而且,於匣桿退避用凸輪54中形成有傾斜面,使得 形成於匣桿77中之結合爪106可以與此傾斜面結合。然 後,藉由匣桿77按壓此傾斜面,使結合爪106抵抗匣桿 彈性彈簧108之彈性力而沿著傾斜面改變位置,而使匣桿 77以軸部105爲中心向逆時針方向作若干轉動。然而,在 匣桿77之外側(在圖中箭號X2方向)中設置有碟片裝置之 桿N2(圖示於第2圖中之一部分)。因此,藉由使匣桿77 之外側側面接觸桿N2,就可以限制匣桿77往逆時針方向 之轉動。 在此,當承載單元70位於排出位置P1時,需注意對 應承載單元70之匣桿77的位置。 如上所述,當承載單元70位於排出位置P1時,匣桿 77藉由與匣桿退避用凸輪Μ以及桿N2結合,使軸部1〇5 成爲在匣桿引導溝渠103、1〇4中往圖中箭號Y1方向限移 4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1) 動之狀態。 而且,匣桿77也會對應承載單元70而成爲在圖中箭 號Y1方向變換位置之狀態。因此’當承載單元70位於排 出位置P1時,匣桿77也就不會從承載單元70之前面89 朝向圖中箭號方向突出。 習知使用托盤之碟片裝置在排出狀態中,托盤會從裝 置本體前方延伸出,而成爲設置空間增大以及產生托盤損 傷之原因。但是,本實施例之碟片裝置1〇,在排出狀態也 不會從碟片裝置1〇之前方突出,因此,設置碟片裝置10 時可以使設置空間省空間化,且同時可以抑制故障之產 生。 另一方面,遮斷桿78是位於形成於基座蓋120之縫 隙126(在第2圖中,省略其圖示)中引導往順時針方向轉 動之位置上。在此狀態下,遮斷器驅動栓Π3是位於與形 成於插入之碟片匣13中的遮斷器15結合之結合位置上。 而且,當承載單元70位於排出位置P1時,如第4A圖所 示,托架40在上動位置中成爲移動狀態。因此,當托架40 位於上動位置時,承載單元70成爲與前刃角130之插入 開口 133相對之狀態,而容許8公分碟片11、I2公分碟 片12以及碟片匣13之插入。 在第2圖所示之處於排出狀態之碟片裝置10中,透 過前刃角130插入8公分碟片11後,使上述8公分碟片11 在碟片對向面93中引導往圖中箭號Y1方向移動,並且接 觸8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4,同時使其被保持於8公分碟片 4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9—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8091pif.doc/〇〇8 A7 ____B7 五、發明說明(u^) 用舌片部86-8(碟片夾74)中。 而且,藉由使8公分碟片11接觸8公分碟片用彎曲 壁94 ’使8公分碟片U按壓操作8公分碟片檢測用開關 96。然後,控制裝置15〇就可以測知8公分碟片11被保 持在承載單元70中。而且,藉由步驟!判斷爲肯定之情 況下’控制裝置150可以開始進行第24圖所示之控制處 理。此外’由於8公分碟片11之插入,使承載單元70往 圖中箭號Y1方向移動,因而導致SW1從上段凸輪部141 之第一凸部141a脫離。因此,SW1至SW3之開關狀態爲 [關閉(OFF)、開啓(ON)、關閉(OFF)]。 步驟10爲使控制裝置150開始對載入馬達100施加 電壓,然後透過齒輪組101使齒輪102轉動。此時,控制 裝置150使承載單元70從第2圖所示之位置在圖中箭號 Y1方向移動一定之距離,並且控制施加於載入馬達100 之驅動電壓爲正規驅動電壓(E伏特)之20%程度的電壓 (〇·2*Ε)(此控制狀態稱爲載入馬達援助狀態)。 具體而言,承載單元70從第2圖所示之排出位置Ρ1 移動至第12圖所示之位置時,對於載入馬達100施加正 規驅動電壓(Ε伏特)之20%程度的電壓(〇·2*Ε)。而且,在 以下說明中,承載單元70以第12圖所示之位置稱爲8公 分碟片載入開始位置(簡稱爲8L開始位置),如圖中Ρ2所 示之位置。 如上述由於對載入馬達100降低施加之電壓,同時也 降低了載入馬達100產生之驅動力,因此在此種狀態下, 4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3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丨訂---------線齡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518576 8〇9lpif.d〇c/〇〇8 ------- 五、發明說明(W ) 承載單元7 0不會移動。但是,碟片插入時,由於操作者 將從碟片裝置10插入8公分碟片11之插入力施加至承載 單元70上。因此,承載單元70開始朝向圖中箭號Υ1方 向移動。 此外,操作者使8公分碟片11至第1載入開始位置 Ρ2之插入操作是由操作者之插入力援助載入馬達100之驅 動力所構成。因此,操作者能夠以較小之插入力插入8公 分碟片11,使得8公分碟片11在插入時可以提升操作性。 而且,控制裝置150在上述之載入馬達援助狀態中, 通常需監視8-SW96是否爲關閉(OFF)(步驟11)。此外,在 步驟11中判斷爲肯定後(亦即判斷8-SW96是否爲關閉 (OFF)) ’進行步驟12之處理,使控制裝置150驅動承載 單元70往載入之反方向移動。因此,承載單元70再回到 排出位置P1。 在此,於步驟11判斷爲肯定之情況下,例如操作者 載入了 8公分碟片11,卻發現錯誤插入了與8公分碟片不 同之碟片狀記錄媒體,在直到發覺錯誤插入之後,就成爲 需要拉出錯誤插入8公分碟片之情況。在本實施例中,在 步驟10中所進行之載入馬達援助狀態中,因爲可以解除 操作者之插入力與停止承載單元70之移動,所以能夠拉 出上述搬運途中之8公分碟片:π。 因此,操作者不需要和過去一樣等待於載入位置中載 入8公分碟片,在錯誤插入時能夠立刻進行8公分碟片之 更換,可以向上提升使用性。而且,在步驟Η中判斷拉 44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丨訂---------線j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愛)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Λί;Ρ ) 出8公分碟片之情況下,可以經由步驟12之處理,使承 載單元70自動的回到排出位置Ρ1。因此,可以快速的進 行新的8公分碟片11、12公分碟片12以及碟片匣13之 插入處理。 而且,在步驟13中,控制裝置150通常需要監視SW3 是否從關閉(OFF)切換成開啓(ON)。在此,請參照第21圖 所示SW3從關閉(OFF)切換成開啓(ON)之切換位置爲SW3 與上段凸輪部之第二凸部Mlc接合之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設定SW3與上段凸輪部141之第二 凸部141c接合之位置爲8L開始位置P2(參照第21B圖)。 因此,直到步驟13判斷爲肯定爲止,換言之直到承載單 元70移動至8L開始位置P2爲止,需重複進行步驟11、 步驟13之處理。 在此,請參照第11圖,承載單元70從排出位置P1 移動至8L開始位置P2之間是以碟片桿60之動作做說明。 第11圖爲從承載單元70與碟片桿60的裏側剖面圖,第11A 圖爲承載單元70位於排出位置P1之狀態示意圖,第11B 圖爲承載單元70位於排出位置P1與8L開始位置P2之間 之狀態示意圖,第11C圖爲承載單元70位於8L開始位置 P2之狀態示意圖。 經由使承載單元70從排出位置P1移動至8L開始位 置P2之間,使承載單元70之裡面所形成之階梯狀之凸輪 部N1往圖中箭號Y1方向移動。因此,碟片桿60經由碟 片桿彈性彈簧65之彈力使鄰接桿本體部61之階梯狀凸輪 4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丨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w) 部N1持續往逆時針方向轉動(第12圖中箭號Cl所示之方 向),使碟片桿60中所形成之結合爪部63與第11C圖以 及第12圖所示之8公分碟片11之插入方向後部接合。 藉由使桿本體部61從階梯狀之凸輪部N1脫離以及碟 片桿彈性彈簧65之彈性力,碟片桿60按壓8公分碟片11 之插入方向後部使其朝向碟片之插入方向。 然後,8公分碟片11成爲其插入方向前部以碟片夾74 保持住,並且其插入方向後部以碟片桿60保持住之狀態。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經由保持8公分碟片11之插入方 向前部與插入方向後部,使8公分碟片11也不需要裝著 於碟片匣中,可以防止8公分碟片11從承載單元70脫離, 而能夠進行安定的搬送處理。 而且,桿本體部61利用承載單元70之裡面所形成之 階梯狀凸輪部N1調整旋轉動作之時期,結合爪部63在8 公分碟片11之最大直徑部位(對於箭號XI、X2方向之最 大直徑部位,亦即中央位置)開始通過圖中箭號Y1方向之 後,接觸8公分碟片11之插入方向後部。因此,可以減 輕碟片之插入負荷。 現在,假定碟片桿60之結合爪部63在通過8公分碟 片11之最大直徑部位之前接合8公分碟片11而構成,亦 即假定伴隨著承載單元70之開始移動,結合爪部63直接 接合8公分碟片11直到結合爪部63在通過8公分碟片11 之最大直徑部位之間,碟片桿60必須抵抗碟片桿彈性彈 簧65之彈性力而如第11圖所示往逆時針方向旋轉(第12 4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f ) 圖所示之箭號C2之方向)。因此,結合爪部63在通過8 公分碟片11之最大直徑部位之前接合8公分碟片11會增 大插入8公分碟片11所需要之插入負荷。 對應於此,在本實施例中因爲藉由凸輪部N1使結合 爪部63在8公分碟片11之最大直徑部位(對於箭號XI、 X2方向之最大直徑部位,亦即中央位置)開始通過圖中箭 號Y1方向之後,才接觸8公分碟片11,所以在插入8公 分碟片11時,碟片桿60只會往碟片桿彈性彈簧65之彈 性方向旋轉,因而可以減輕碟片插入負荷。 一方面,當承載單元70從排出位置P1移動至8L開 始位置P2時,匣桿77以匣桿彈性彈簧108給予彈性之軸 部105在匣桿引導溝渠103與104內朝向之圖中箭號Y2 方向移動。亦即,匣桿77對應承載單元70而在圖中箭號 Y2方向相對的移動。 但是,從上述排出位置P1至8L開始位置P2之移動 是保持在匣桿77之結合爪部1〇6接觸匣桿退避用凸輪54 之情況下,因此,對應托架40之匣桿77的位置不會改變。 而且,如第12圖所示,承載單元70在移動至8L開 始位置P2之狀態下,匣桿77對應承載單元70之前面而 形成延伸出圖中箭號Y2方向之狀態。但是,因爲承載單 元70是在碟片裝置10內移動,所以匣桿77並不會從碟 片裝置1〇突出。 一方面,如第24圖所示,步驟13判斷爲肯定,亦即 判斷承載單元70已經移動至8L開始位置P2上,控制裝 4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線 j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〇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必/) 置150在步驟14中對於載入馬達1〇〇施加正規電壓(E)。 因此,承載單元70經由載入馬達100之驅動,開始往圖 中箭號Y1方向移動。此承載單元70之移動,如第13圖 所示使8公分碟片11中央所形成之中心孔11a移動到與 轉盤24 —致之位置上。 而且,在下列之說明中,使8公分碟片11之中心孔11a 與轉盤24 —致之承載單元70之位置稱爲8公分碟片11 載入結束位置(簡稱8L結束位置),如圖示中之P4所示之 位置。此時,8公分碟片11之位置亦即所謂8公分碟片11 之載入位置。 在進行步驟14之處理後,控制裝置1 5 0通常在步驟15 中判斷SW2是否從開啓(ON)切換成關閉(OFF)。在此,請 參照第21圖所示SW2從開啓(ON)切換成關閉(OFF)之切 換位置爲SW2從下段凸輪部142之凸部142a脫離而位於 相對之凹部142b之位置上。 在本實施例中,設定SW2相對之凹部:U2b之位置爲 8L結束位置P4(參照第21D圖)。因此,直到步驟15判斷 爲肯定,換言之直到承載單元70移動至8L結束位置P4 爲止,持續進行承載單元70之移動。 此承載單元70從8L開始位置P2移動至8L結束位置 P4時,碟片桿60通常維持在與8公分碟片η之插入方向 後部接合之狀態。 亦即’經由碟片桿60以旋轉軸62爲中心而自由旋轉, 並且利用旋轉軸62而通常往逆時針方向(第12圖所示之 4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丨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8 0 9 1pif.doc/Q08__^____ 五、發明說明(ν]Λ) 箭號Cl方向)彈出。因此,經由將8公分碟片11往圖中 箭號Y1方向搬送,並轉動所跟隨之碟片桿60,使得碟片 桿60通常保持在與8公分碟片11之插入方向後部接合之 狀態。因此,將8公分碟片11從8L開始位置P2搬送至 8L結束位置P4之間,可以在承載單元70與碟片桿60中 進行確實保持安定的搬送8公分碟片11。 而且,如第12圖所示,因爲承載單元70移動至8L 開始位置P2時,匣桿77之軸部105在匣桿引導溝渠103 與104內移動至圖中箭號Y2方向之位置,所以更可以使 承載單元70移動至圖中箭號Y1方向,此時承載單元7〇 係同時往圖中箭號Y1方向移動。 此時,接合爪106從匣桿退避用凸輪54中離開,經 由匣桿彈性彈簧108之彈力而順時針方向旋轉往箭號γι 方向移動。因此,匣桿77沿著右軌50以軸部105爲中心 往順時針方向旋轉,在匣桿77之側面從邊緣部53a離開 之狀態下,如第13圖所示匣桿77成爲沿著右軌50之狀 態(往圖中箭號Yl、Y2方向延伸狀態)。 一方面,步驟15判斷爲肯定,亦即8公分碟片11搬 送至中心孔11a與轉盤24 —致之8L結束位置P4。接著 在步驟16中控制裝置150停止載入馬達100而使承載單 元7〇之移動停止。然後,在步驟17中進行夾鉗處理而且 在夾鉗處理之前,爲了提升承載單元70之停止位置之位 置精確度,也可以忽略承載單元70之移動速度,進行前 進、後退之操作。例如,在步驟I5中,對應切換SW2從 4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袼(210 x 297公釐)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1訂---------線|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ψ)) 開啓(ON)至關閉(OFF),使承載單元70之速度變成1/2而 反方向驅動載入馬達100,接著對應切換SW2從關閉(OFF) 至開啓(ON)使承載單元70之速度變成1/4而正方向驅動 載入馬達100,然後對應切換SW2從開啓(ON)至關閉(OFF) 使載入馬達100停止。經由進行此種操作,可以提升承載 單元70之停止位置之位置精確度。 在步驟17之夾鉗處理中,驅動起重馬達68,使托架 驅動滑塊30往圖中箭號XI方向移動(請參照第3圖)。因 此托架4〇從如第4A圖所示之上動位置以旋轉軸57爲中 心移動至第4B圖所示之下動位置,伴隨著此動作8公分 碟片11也會下移而裝著於轉盤24中。然後,於上述之托 架4〇中所設置之定位器58在轉盤24中經由夾鉗用磁石 之吸附力吸附,使得8公分碟片11就被固定於定位器58 與轉盤24之間。 在此種狀態下,8公分碟片11成爲可經由碟片馬達25 旋轉之狀態。但是,在以碟片桿60保持之狀態下,是無 法旋轉8公分碟片11。因此,在夾鉗處理時,碟片桿60 會從保持8公分碟片11之位置退開。以下接著說明此碟 片桿60從保持8公分碟片11之位置退開之動作。 如上所述,於基座20中直立設置第一碟片桿驅動凸 輪28與第二碟片桿驅動凸輪29。其中,第一碟片桿驅動 凸輪28設置於對應當承載單元70移動至8L結束位置P4 時的碟片桿60之位置的相對位置上。 亦即,碟片桿60使承載單元70往圖中箭號Y1方向 5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冒裳----_---:—訂---------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必) 移動,伴隨著此動作使8公分碟片11往同一方向搬送, 同時也伴隨著此動作使碟片桿60以旋轉軸62爲中心旋 轉。因此,直到8公分碟片11移動至如第13圖所示之8L 結束位置P4爲止,伴隨著此動作使碟片桿6〇轉動至如第 13圖所示之位置時,會使形成於碟片桿60之接合部66與 形成於基座20之第一碟片桿驅動凸輪28相對。 而且,經由上述之托架40從上動位置移動至下動位 置,使第一碟片桿驅動凸輪28與碟片桿60之接合部66 接合,碟片桿60以第14圖所不之箭號C2方向彈出轉動。 因此,設置於碟片桿60之接合爪部63如第14圖所示會 從8公分碟片11離開。 此時,如第4A圖所示,因爲第一碟片桿驅動凸輪28 形成有傾斜面,所以能夠圓滑的進行碟片桿60之彈性轉 動。而且在本實施例之組成中,由於使碟片桿60從8公 分碟片11離開,所以其結構不需要在個別設置螺線管等 驅動手段,可以利用托架40之移動作爲驅動來源轉動碟 片桿60。因此,利用簡單的結構就可以確實使碟片桿60 從8公分碟片11離開。 然而,在步驟17之處理結束之後,8公分碟片11保 持在保持於承載單元70中之狀態。因此,即使碟片桿60 從8公分碟片11離開,8公分碟片11還是處於無法旋轉 之狀態。 如上述當承載單元70搬送至8L結束位置P4時,使 8公分碟片11固定於定位器58與轉盤24之間。亦即,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線 j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 此狀態下,8公分碟片11是不可能在箭號Υ1、γ2方向移 動。 於是’控制裝置150利用未圖示之檢測開關檢測已固 定之8公分碟片11並進行步驟18,驅動載入馬達100使 承載單元70移動至第14圖所示之位置。 而且,在下述之說明中,第14圖所示之承載單元70 之位置稱爲8公分碟片載入退避位置(簡稱8L退避位置), 如圖中P5所示之位置。 控制裝置150爲了使承載單元70停止於8L退避位置 P5上,因此在步驟19中判斷SW3是否從開啓(ON)切換成 關閉(OFF)。在此’請參照第21圖所示SW3從開啓(ON) 切換成關閉(OFF)之切換位置爲SW3從上段凸輪部141之 第二凸部141c脫離而位於相對之第二凹部I41d之位置 上。 在本實施例中,設定SW3與第二凹部141d相對之位 置爲8L退避位置P5 (參照第21E圖)。所以,在步驟19 判斷爲肯定後,控制裝置進行步驟20之處理,控制裝置150 停止載入馬達100。然後,使承載單元70停止於8L退避 位置P5上。 上述之8公分碟片11在夾鉗之狀況下,藉由承載單 元從8L結束位置P4移動至8L退避位置P5,以使8 公分碟片11從各個碟片夾74脫離。因此,也可以解除8 公分碟片11被保持於承載單元70之狀態,而能夠對8公 分碟片11進彳了再生及/或紀錄處理。 5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一---丨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π) 而且,8公分碟片11從碟片裝置10排出時,由於其 動作與載入時之動作相反,因此省略其說明。 但是,在8公分碟片11排出時,在第12圖所示之8L 開始位置Ρ2至第2圖所示之排出位置Ρ1之間,於載入馬 達100施加爲正規驅動電壓(Ε伏特)。因此,操作者從承 載單元70取出(使碟片脫離)8公分碟片11之操作是在承 載單元70位於第2圖所示之排出位置Ρ1之狀態下進行。 在此狀態下,因爲可以從前刃角130大力的拉出8公分碟 片11,所以能夠容易的進行8公分碟片11之取出操作。 接著,在第23圖所示之步驟2中,在判斷爲肯定之 情況下說明控制裝置150之控制動作。 在第2圖所示之排出狀態中(亦即當承載單元70位於 排出位置Ρ1之狀況下),透過前刃角130插入12公分碟 片12,上述12公分碟片12在碟片對向面93中引導往圖 中箭號Υ1方向進行,並且接觸12公分碟片用彎曲壁95, 同時被保持於12公分碟片用舌片部86-12(碟片夾74)中。 而且經由使12公分碟片12接觸12公分碟片用彎曲 壁95,利用12公分碟片12按壓操作12公分碟片檢測用 開關97。因此,在步驟2中判斷爲肯定時,控制裝置150 可以開始進行第25圖所示之控制處理。 啓動第25圖所示之處理,在步驟30中控制裝置150 使載入馬達100成爲載入馬達援助狀態。亦即在插入12 公分碟片12時,控制裝置150使承載單元70從第2圖所 示之位置移動至第15圖所示之位置之間,控制施加於載 5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丨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 〇 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θ) 入馬達100之驅動電壓爲正規驅動電壓(E伏特)之20%程 度的電壓(〇.2*E),可以提升在碟片插入時之操作性。 而且,在以下說明中,承載單元70以第15圖所示之 位置稱爲12公分碟片載入開始位置(簡稱爲12L開始位 置),如圖中P4所示之位置。而且,此12L開始位置P4 與在搬送8公分碟片11時如第13圖所示之8L結束位置 P 4是設定爲相同之位置。 而且,承載單元70從排出位置P1移動至KL開始位 置P4之間,控制裝置150在步驟31中監視12-SW97之 輸出。然後,當步驟31判斷12-SW97爲關閉(OFF)之情況 下,係爲控制裝置150判斷12公分碟片12爲經由受到操 作者拉出之碟片,因此在步驟32中係進行使承載單元70 回到排出位置P1之處理。 因此,在插入12公分碟片12時,在操作者錯誤插入 之情況下,直到發覺錯誤插入時都能夠立刻進行12公分 碟片12之更換,所以能夠提升使用性。而且,經由步驟32 之處理,使承載單元70自動的回到排出位置P1。因此’ 可以快速的進行新的8公分碟片11、12公分碟片12以及 碟片匣13之插入處理。 一方面,經由使承載單元70從排出位置P1移動至12L 開始位置P4,使承載單元70之裡面所形成之階梯狀凸輪 部N1往圖中箭號Y1方向移動。因此,碟片桿60經由碟 片桿彈性彈簧65之彈力使鄰接桿本體部61之階梯狀凸輪 部N1持續往逆時針方向轉動(第15圖中箭號C1所示之方 5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 -ϋ ϋ ϋ i_i JrJa ϋ ϋ ϋ I I I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c) 向),使形成於碟片桿60中之結合爪部63與第15圖所示 之I2公分碟片12之插入方向後部接合。然後碟片桿60 之桿本體部61從階梯狀之凸輪部N1離開後,經由碟片桿 彈性彈簧65之彈性力,而按壓12公分碟片12。 因此,在插入12公分碟片12時,12公分碟片12之 插入方向前部以碟片夾74保持住,同時插入方向後部經 由碟片桿6 0保持住。而且’經由保持12公分碟片12之 插入方向前部與插入方向後部,使12公分碟片12也不需 要裝著於碟片匣中,可以防止12公分碟片12從承載單元 70脫離,而能夠進行安定的搬送處理。 一方面,匣桿77經由使承載單元70從排出位置P1 移動至12L開始位置P4,利用匣桿彈性彈簧1〇8給予軸 部105之彈力在匣桿引導溝渠1〇3與1〇4內朝向之圖中箭 號Y2方向移動。 亦即,匣桿77對應承載單元7〇而在圖中箭號γ2方 向相對的移動。而且I2公分碟片12在插入時之12l開始 位置P4與先前說明之8公分碟片Π在插入時之8L開始 位置P2相比較,是設置於圖中γ 1方向間隔一定距離之位 置上。 因此,伴隨著承載單元70移動至12L開始位置P4, 匣桿77之接合爪106從匣桿退避用凸輪54中離開,經由 匣桿彈性彈簧108之彈力而往順時針方向旋轉朝向箭號γι 方向移動。因此,匣桿77沿著右軌50以軸部105爲中心 往順時針方向旋轉,成爲如第15圖所示之匣桿77沿著右 5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λμ.----!!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θ) 軌50之狀態(往圖中箭號Yl、Υ2方向延伸狀態)。 接著,再回到第25圖,說明控制裝置150之控制動 作。控制裝置150通常在步驟33中監視SW2是否從開啓 (ON)切換成關閉(OFF)。在此,請參照第21圖所示之SW2 從開啓(ON)切換成關閉(OFF)之切換位置爲使SW2從下段 凸輪部142之凸部142a脫離而位於相對之凹部142b之位 置上。 在本實施例中,設定SW2與凹部142b之相對位置爲 12L開始位置P4(參照第21D圖)。因此,直到步驟33判 斷爲肯定爲止,換言之直到承載單元70移動至12L開始 位置P4爲止,持續重複進行步驟31、步驟33。 一方面,如第25圖所示步驟33判斷爲肯定,亦即判 斷承載單元70移動至12L開始位置P4爲止,在步驟34 中’控制裝置150對於載入馬達1〇〇施加正規電壓(e)。然 後,承載單元70經由載入馬達100之驅動,開始往圖中 箭號Y1方向移動。此承載單元70之移動,如第16圖所 示使I2公分碟片I2中央所形成之中心孔l2a移動到與轉 盤24 —致之位置上。 而且,在下列之說明中,使12公分碟片12之中心孔 12a與轉盤24 —致之承載單元7〇之位置稱爲12公分碟片 載入結束位置(簡稱12L結束位置),如圖示中之P5所示 之位置。此外,此12L結束位置P5是設定成與在搬送8 公分碟片11時如第14圖所示之8L退避位置P5爲同一位 置。另外,當承載單元70位於12L結束位置P5時,12 5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關家標準(CNS)A4規格(21G X 297公釐) ------------—,—丨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五、發明說明(屮) 公分碟片12之位置即所謂之12公分碟片載入位置。 在進行步驟34之處理後,控制裝置150通常在步驟35 中判斷SW3是否從開啓(ON)切換成關閉(OFF)。在此,請 參照第21圖所示SW3從開啓(ON)切換成關閉(OFF)之切 換位置爲使SW3從上段凸輪部141之第二凸部141c脫離 而位於第二凹部141d之相對位置上。 在本實施例中,此SW3是設定與第二凹部141d之相 對位置爲12L結束位置P5 (參照第21E圖)。所以,直到 在步驟35判斷爲肯定爲止,換言之直到承載單元70移動 至12L結束位置P5爲止,承載單元70會持續移動。 此承載單元70從12L開始位置P4移動至12L結束位 置P5時,與搬送8公分碟片11相同,碟片桿60通常保 持在與12公分碟片12之插入方向後部接合之狀態。因此’ 將12公分碟片12從12L開始位置P4搬送至12L結束位 置P5之間,可以在承載單元70與碟片桿60中進行確實 的在保持安定之狀態下搬送12公分碟片12。 而且,在本實施例中,經由在托架40中配置能夠轉 動之碟片桿60,可以利用同一個碟片桿60保持直徑尺寸 不同之8公分碟片11、12公分碟片12之插入方向後部。 因此,可以減少碟片裝置1〇之零件數並使結構簡單化。 一方面,在步驟35判斷爲肯定之情況下,判斷12公 分碟片12已搬送至中心孔12a與轉盤24 —致12L結束位 置P5,接著在步驟36中控制裝置150停止載入馬達1〇〇 而使承載單元70之移動停止。然後,在步驟37中進行夾 5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_—丨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w) 鉗處理。此步驟37之處理爲與第24圖所示之步驟17之 夾鉗處理爲相同之處理。 具體而言,首先驅動起重馬達68,使托架驅動滑塊30 往圖中箭號XI方向移動(請參照第3圖)。然後托架40從 如第4A圖所示之上動位置以旋轉軸57爲中心移動至第4B 圖所示之下動位置,伴隨著此動作12公分碟片12也會下 移而裝著於轉盤24中,同時固定於定位器58與轉盤24 之間。 在此種狀態下,12公分碟片12成爲可經由碟片馬達 25旋轉之狀態。但是,在經由碟片桿60保持之狀態下, 是無法旋轉12公分碟片12。因此,在夾鉗處理時,碟片 桿60會從保持12公分碟片12之位置退開。以下接著說 明此碟片桿60從保持12公分碟片12之位置退開之動作。 如上所述,於基座20中直立設置第一碟片桿驅動凸 輪28與第二碟片桿驅動凸輪29。其中,第二碟片桿驅動 凸輪29設置於在承載單元70移動至12L結束位置P5時, 碟片桿60之位置所對應之位置上。 亦即,碟片桿60使承載單元70往圖中箭號Y1方向 移動’伴隨著此動作使12公分碟片12往同一方向搬送, 同時也伴隨著此動作使碟片桿60以旋轉軸62爲中心旋 轉。因此,12公分碟片12移動至如第16圖所示之12L 結束位置P5,伴隨著此動作碟片桿60轉動至如第13圖所 示之位置時,使得形成於碟片桿60之接合部66與形成於 基座20之第二碟片桿驅動凸輪29相對。 5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擎裝----_----—訂---------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〇〇: 五、發明說明(u) 而且’經由使上述之托架40從上動位置移動至下動 位置,第二碟片桿驅動凸輪29與碟片桿6Ό之接合部66 接合,碟片桿60以第17圖所示之箭號C2方向彈性轉動。 因此,設置於碟片桿60之接合爪部63如第17圖所示會 從12公分碟片12離開。 此時,因爲第二碟片桿驅動凸輪29中與上述之第一 碟片桿驅動凸輪28同樣形成有傾斜面,所以能夠圓滑的 進行碟片桿60之彈性轉動。而且在搬送12公分碟片I2 時,由於使碟片桿60從12公分碟片12離開,所以不需 要使用其他之驅動手段,可以利用托架40之移動作爲驅 動來源轉動碟片桿60,以使碟片裝置10之組成簡單化。 然而,在步驟37之處理結束之後,12公分碟片12保 持在保持於承載單元70中之狀態。因此,即使碟片桿60 從12公分碟片12離開,12公分碟片12還是處於無法旋 轉之狀態。 如上述承載單元70搬送至12L結束位置P5 ’使12 公分碟片12固定於定位器58與轉盤24之間。亦即,在 此狀態下,12公分碟片12是不可能在箭號Yl、Y2方向 移動。 於是,控制裝置150利用未圖示之檢測開關檢測已固 定之12公分碟片12並進行步驟38,驅動載入馬達100使 承載單元7 0移動至第17圖所示之位置。 而且,在下述之說明中,第17圖所示之承載單元7〇 之位置稱爲12公分碟片載入退避位置(簡稱12L退避位 5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 0 9 lpi f. doc /0 0 8 五、發明說明(θ) 置),如圖中Ρ6所示之位置。 控制裝置150爲了使承載單元70停止於12L退避位 置P6,因此在步驟39中判斷SW3是否從關閉(OFF)切換 成開啓(ON)。在此,請參照第21圖所示,SW3從關閉(〇FF) 切換成開啓(ON)之切換位置爲SW3從上段凸輪部141之 第二凹部141d脫離而位於與第三凹部141e接合之位置上 (請參照第UF圖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設定SW3與第二凹部l4le接合之位 置爲12L退避位置P6。所以’在步驟39判斷爲肯定後’ 進行步驟40之處理,控制裝置150停止載入馬達100。然 後,承載單元70停止於12L退避位置P6上。 上述之12公分碟片12在夾鉗之狀況下’藉由使承載 單元70從12L結束位置P5移動至12L退避位置P6,以 使12公分碟片12可以從各個碟片夾74脫離。因此,也 可以解除12公分碟片12被保持於承載單元70之狀態, 而能夠對12公分碟片12進行再生及/或紀錄處理。 而且,12公分碟片12在排出時之動作,由於其動作 與上述載入時之動作相反,因此省略其說明。 但是,在12公分碟片12排出時,在第12圖所示之12L 開始位置P4至第2圖所示之排出位置P1之間’於載入馬 達100施加爲正規驅動電壓(E伏特)。因此’操作者從承 載單元70取出(使碟片脫離)12公分碟片12之操作是在承 載單元70位於第2圖所示之排出位置P1之狀態下進行。 在此狀態下,因爲可以從前刃角130大力的拉出12公分 6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丨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〇c/〇〇8 五、發明說明) 碟片12,所以能夠容易的進行12公分碟片12之取出操作。 接著,在第23圖所示之步驟3中,在判斷爲肯定之 情況下說明控制裝置150之控制動作。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第2圖所示之排出狀態的碟片裝置中,透過前刃角 130插入碟片匣13,此碟片匣13之前端部首先接觸承載 單元70之前面89。 由於在前面89中設置有碟片匣檢測用開關98,因此 利用碟片匣13接觸承載單元70之前面89,而按壓操作12 公分碟片檢測用開關98。然後,在步驟3判斷爲肯定之情 況下,使控制裝置15〇可以開始進行第26圖所示之控制 處理。 而且,在碟片匣13與承載單元70接觸之狀態下,設 置於遮斷桿78之遮斷器驅動栓in與設置於碟片匣13之 遮斷器15之末端接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啓動第26圖所示之處理,在步驟50中控制裝置15〇 使載入馬達100成爲載入馬達援助狀態。亦即在插入碟片 匣I3時,承載單元70從第2圖所示之位置移動至第18 圖所示之位置之期間,控制裝置150控制施加於載入馬達 100之驅動電壓爲正規驅動電壓(E伏特)之2〇%程度的電 壓(〇·2*Ε),可以提升在碟片插入時之操作性。 而且’在以下說明中,承載單元70以第I8圖所示之 位置稱爲碟片匣載入開始位置(簡稱爲DL開始位置),爲 圖中Ρ3所示之位置。 而且,承載單元7〇從排出位置P1移動至DL開始位 6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ς^ ) 置P3之間,在步驟51中,以控制裝置150監視DC-SW98 之輸出。此外,在步驟51中判斷DC_SW98爲關閉(〇FF)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之情況下,係爲控制裝置150判斷碟片匣13爲經由操作 者拉出之碟片’然後在步驟5 2中係進彳了使承載單兀7 0回 到排出位置P1之處理。 因此,在插入碟片匣13時,在操作者錯誤插入之情 況下,直到發覺錯誤插入時都能夠立刻進行碟片匣13之 更換,所以能夠向上提升使用性。而且,經由步驟52之 處理,可使承載單元70自動的回到排出位置P1。因此, 可以快速的進行新的8公分碟片11、12公分碟片12以及 碟片匣13之插入處理。 於是,承載單元70從排出位置P1移動至DL開始位 置P3時,碟片桿60退避到不會妨礙碟片匣13插入之位 置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亦即,經由使承載單元70從排出位置P1移動至DL 開始位置P3,碟片桿60使桿本體部61從承載單元70裡 面之階梯狀之凸輪部N1離開。但是,因爲上述碟片匣13 是處於與承載單元70之前面接觸之狀態下,所以當桿本 體部61從階梯狀之凸輪部N1離開,然後接合爪部63會 接觸碟片匣13之側面。因此,碟片桿60保持承載單元70 位於排出位置P1時之位置上,使得碟片桿60不會妨礙碟 片匣13之插入。 一方面,承載單元70會從排出位置P1開始往圖中箭 號Y1方向移動,直到移動到第18圖中P2所示之位置爲 6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8576 A7 B7 !〇91pif.doc/0〇8 五、發明說明(p) 止(此位置與第12圖所示之8L開始位置P2相同)。伴隨 著此移動匣桿77對應於承載單元70而相對的往箭號Y1 方向移動。而且,當承載單元70移動至位置P2時,匣桿 77之軸部105在匣桿引導溝渠103與104內移動至圖中箭 號Y2方向限位置爲止。 此承載單元70從排出位置P1移動至位置P2之際, 使匣桿77之接合爪106與匣桿退避用凸輪54維持於保持 在接觸之狀態下,且利用匣桿77所對應之托架40使匣桿 77之位置不會改變。但是,上述匣桿77利用對應之承載 單元係對應承載單元70而相對的往箭號Y2方向移動,而 使匣桿77變成從承載單元70之前面89往箭號Y2方向延 伸之狀態。 從上述位置P2更使承載單元70朝向DL開始位置p3 移動,由於上述承載單元70移動至位置P2時,軸部105 在匣桿引導溝渠103與104內移動至圖中箭號γ2方向限 位置,因此使得匣桿77與承載單元70同時往圖中箭號Y1 方向移動。 而且,接合爪106從匣桿退避用凸輪54中離開,使 匣桿77利用匣桿彈性彈簧108而順時針方向旋轉往箭號 Y1方向移動。因此,匣桿77利用匣桿彈性彈簧108之彈 力以軸邰105爲中心往順時針方向旋轉。此外,在碟片匣 13之側面形成有結合凹部16,且此結合凹部16之形成位 置是位於上述轉動之匣桿77的接合爪1〇6之移動路徑的 位置上。 6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丨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u)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此時,經由匣桿77之上述轉動,如第18圖所示,接 合爪106與碟片匣13之結合凹部16結合。然後,伴隨著 承載單元70之移動,在匣桿77之側面從邊緣部離開之狀 態下,匣桿77之接合爪106保持與結合凹部16結合之狀 態,而成爲沿著右軌50之狀態(往圖中箭號Yl、Y2方向 延伸狀態)。 此外,遮斷桿78會伴隨著上述承載單元70之移動而 轉動。具體而言,因爲設置於遮斷桿78中之遮斷器驅動 栓113接合至縫隙126中,所以伴隨著承載單元70之插 入,遮斷器驅動栓113會在縫隙126之形狀中引導移動。 另外,轉動遮斷桿78會使得與遮斷器驅動栓113接 合之遮斷器13打開蓋子。因此,當遮斷器13完全打開蓋 子時,上述之遮斷器驅動栓113會從縫隙126中脫離,並 且經由接合孔111接合至板彈簧79中,而限制遮斷桿78 之移動。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接著,再回到第26圖,說明控制裝置150之控制動 作。步驟53中通常以控制裝置150監視SW1是否從關閉 (OFF)切換成開啓(on),並且在步驟54中以控制裝置150 監視SW3是否從關閉(〇FF)切換成開啓(ON)。 在此,請參照第21圖SW1與SW3同時在開啓(ON) 狀態之位置爲如第21C圖所示之位置,在本實施例中此位 置是設定爲DL開始位置P3。因此,直到步驟53與步驟 54同時判斷爲肯定爲止,換言之直到承載單元7〇移動至 DL開始位置P3爲止,持續重複進行步驟51至步驟54。 6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8576 A7 B7 8091pif.cloc/008 五、發明說明(e)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方面,步驟53與步驟54同時判斷爲肯定,亦即判 斷承載單元70已移動至DL開始位置P3,接著在步驟55 中,控制裝置150對於載入馬達100施加正規電壓(E)。然 後,承載單元70利用載入馬達100之驅動力,開始往圖 中箭號Y1方向移動。此承載單元70之移動,如第19圖 所示使設置於碟片匣13內之DVD-RAM14之中心孔14a 移動到與轉盤24 —致之位置上。 而且,在下列之說明中,使DVD-RAM14之中心孔14a 與轉盤24 —致之承載單元70之位置稱爲碟片匣載入結束 位置(簡稱DL結束位置),如圖示中之P6所示之位置。 此外,此DL結束位置P6是設定成與在搬送12公分 碟片12時如第17圖所示之12L退避位置P6爲同一位置。 另外,承載單元70位於DL結束位置P6時,碟片匣13 之位置即所謂之碟片匣之載入位置。 在承載單元70從DL開始位置P3移動至DL結束位 置P6時,碟片桿60接觸碟片匣13之側面並維持在不會 妨礙碟片匣I3之搬送之退避位置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而且,控制裝置在進行步驟55之處理後,通常在步 驟56與步驟57中以控制裝置150判斷SW3是否從開啓(ON) 切換成關閉(OFF),之後SW3是否從關閉(OFF)切換成開 啓(ON)。在此,請參照第21圖SW3從開啓(ON)切換成關 閉(OFF),之後SW3從關閉(OFF)切換成開啓(ON)之切換 位置爲如第21F圖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第21F圖所示之位置設定爲DL結束 6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0 ) 位置P6。所以,直到步驟56與步驟57同時判斷爲肯定爲 止,換言之直到承載單元70移動至DL結束位置P6爲止, 承載單元70會持續移動。 一方面,在步驟56與步驟57中同時判斷爲肯定後, 在步驟58中控制裝置150停止載入馬達100而使承載單 元70停止,使承載單元70停止於DL結束位置P6上。 然後,在步驟58中,控制裝置150驅動起重馬達68,使 托架驅動滑塊30往圖中箭號XI方向移動(請參照第3圖)。 接著,托架40從如第4A圖所示之上動位置以旋轉軸57 爲中心移動至第4B圖所75之下動位置,伴隨著此動作碟 片匣13也會往下移動。 然後,將設置於碟片匣13內之DVD-RAM14載入於 轉盤24上,而固定於定位器58與轉盤24之間。因此, DVD-RAM14利用碟片馬達25而成爲肯g多句旋轉之狀態,而 能夠對DVD-RAM14進行再生及/或紀錄處理。 而且,碟片匣13從碟片裝置10排出時,由於其動作與載 入時之動作相反,因此省略其說明。但是,在碟片匣13 排出時,爲了提升取出操作性,從DL結束位置P6至排 出位置P1之間,全都是於載入馬達100施加爲正規驅動 電壓(E伏特)。 在上述實施例中,利用SW1至SW3辨別插入並保持 於承載單元70中之8公分碟片11、12公分碟片12或者 碟片匣13之種類時,經由控制裝置150驅動控制載入馬 達100,移動承載單元至已辨別之8公分碟片11、12公分 6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518576 8〇91pif.doc/008 ^ 五、發明說明(抑) 碟片12或者碟片匣13所對應之固有的定位位置P4至P6 爲止,之後使8公分碟片Π、12公分碟片12或者碟片匣 13定位於轉盤24中。因此,即使是尺寸、形狀不同之8 公分碟片11、12公分碟片12或者碟片匣13也可以確實 的定位於轉盤24中。 而且在本實施例中,爲了 8公分碟片11所設定之承 載單元70之檢測位置(PI、P2、P4、P5)、爲了 12公分碟 片12所設定之承載單元70之檢測位置(P卜P4、P5 ' P6) ' 以及爲了碟片匣13所設定之承載單元70之檢測位置(P1、 P3、P6),在複數個位置中設定有相同之位置。 具體而言,排出位置P1對於8公分碟片Π、12公分 碟片12以及碟片匣13都是相同的。而且8L結束位置P4 與12L開始位置P4、8L退避位置P5與12!^結束位置?5、 12L退避位置P6與DL結束位置P6是設定爲各自相同之 位置。 因此,在對於各自不同之8公分碟片11、12公分碟 片12以及碟片匣13個別設置檢測位置之情況下’全部需 要設置11個檢測位置,然而上述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經由 使檢測位置共通化,可以減少爲6個位置。所以能夠使控 制裝置150所實行之控制處理簡單化,而且可以減少檢測 承載單元70移動至檢測位置之開關(SW1至SW3)之數目。 而且,在上述本發明之實施例中,進行檢測承載單元 70之位置是使用SW1至SW3以及承載位置檢測凸輪140。 此外,承載位置檢測凸輪140是由與SW1和SW3接合之 6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一---—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五、發明說明(κ) 上段凸輪Ml以及與SW2接合之下段凸輪142所組成。 所以,利用組合各SW1至SW3之輸出可以進行承載單元 70之位置檢測。 由於具有6個位置(P1至P6)之承載單元70檢測位置 只需要3個開關(SW1至SW3)就可以檢測,可以減少開 關之數目。因此,能夠使記錄媒體載入裝置以及碟片裝置 10之結構簡單化,並且減少零件數目。 而且,在本實施例中,利用按壓操作SW1至SW3而 構成開啓(ON)/關閉(OFF),再以此操作承載位置檢測用凸 輪14〇。因此,經由使承載位置檢測用凸輪140中所形成 之凸輪形狀在每個承載單元70之檢測位置是不同的,而 能夠檢測承載單元70之位置,可以利用簡單之結構確實 的進行承載單元70之位置檢測。 此外,上述實施例中,以8公分碟片11、12公分碟 片12以及碟片匣13之任一個載入裝載有可變換式碟片裝 置之記錄媒體載入裝置爲例子做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 定只適用於可變換式碟片裝置,當然也可以適用於裝載只 能載入碟片之碟片裝置。 對於如上述之本發明而言,在進行碟片狀記錄媒體之 搬送時’由於碟片狀記錄媒體是在利用位置不同之搬送機 構與搬送時碟片保持構件保持住之狀態下搬送,因此碟片 狀記錄媒體不會從搬送機構脫離,可以進行安定的搬送處 理。並且可以得到下述之各種效果。 對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而言,保持手段是由固 68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8576 A7 B7 8〇91pif.doc/〇〇8 五、發明說明(ς(> ) 定於上述承載裝置之固定部與從上述固定部沿伸出對應上 述碟片狀記錄媒體之插入方向接觸前方邊緣具有彈力之舌 片部所構成。因此,可以利用簡單的結構確實的保持碟片 狀記錄媒體。 而且’利用保持手段接觸碟片狀記錄媒體之前方邊緣 部,因爲在定位狀態下進行搬送處理,所以在搬送處理時 不會發生保持手段與碟片狀記錄媒體之間的相對變位(打 滑),可以進行高精密度之搬送處理。 對申g靑專利fe圍第2項之發明而言,在保持狀態下, 即使對碟片狀記錄媒體施加從承載裝置脫離方向之力(拔 除力)’由於利用此拔除力使舌片部朝向碟片狀記錄媒體 彈出。因此,在搬送碟片狀記錄媒體時,即使對碟片狀記 錄媒體施加錯誤之拔除力,也可以防止碟片狀記錄媒體從 保持手段上脫離。 對於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而言,利用兩個保持 手段挾持並保持碟片狀記錄媒體,可以減少構件之數量, 同時可以達到承載裝置之小型化。 對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而言,對碟片 狀記錄媒體進行再生以及/或記錄處理時,隨著托架與基 座相互接近使保持構件驅動部與搬送時碟片保持構件接 合,並且以接合力作爲驅動力使搬送時碟片保持構件從碟 片狀記錄媒體離開,可以利用簡單的結構就可以確實使搬 送時碟片保持構件從碟片狀記錄媒體離開。 雖然本發明已以一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 6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丨訂--------^線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8576 A7 B7 8091pif.doc/008 五、發明說明(9) 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 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 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爲準。 -------—訂---------線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518576 A8 B8 8 0 9 1pif.doc/ 0 0 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記錄媒體載入裝置,具備有能夠載入之碟片狀 記錄媒體之結構,該記錄媒體載入裝置包括: 一承載裝置,該承載裝置用於在進行插入脫出該碟片 狀記錄媒體之一第一位置與進彳了再生及/或記錄處理之一 第二位置之間搬送該碟片狀記錄媒體;以及 一保持手段,該保持手段設置於該承載裝置中,用於 可保持該碟片狀記錄媒體之一外周邊緣; 其中,該保持手段包括: 一固定部,該固定部固定於該承載裝置;以及 一舌片部,該舌片部具有彈性,該舌片部從該固 定部沿伸出接觸對應該碟片狀記錄媒體之插入方向之 前方邊緣具有彈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記錄媒體載入裝置, 其中該舌片部朝向該碟片狀記錄媒體之插入方向逐漸接近 該碟片狀記錄媒體並接觸該外周邊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 之記錄媒體載入裝置,其中於該舌片部相對之位置上設置 有一碟片檢測開關裝置,且經由使該碟片檢測開關裝置接 觸所插入之該碟片狀記錄媒體之外週邊緣,以檢測該碟片 狀記錄媒體之載入。 4. 一種記錄媒體載入裝置,該記錄媒體載入裝置包 括: 一托架,該托架設置有一搬送機構,且該搬送機構於 一排出位置與一載入位置之間搬送一碟片狀記錄媒體; 7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 J 黎 ----------------1----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制衣 518576 8091pif.doc/008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基座,該基座設置有一轉盤,在該碟片狀記錄媒體 處於載入狀態下,該轉盤旋轉驅動該碟片狀記錄媒體;以 及 一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驅動該托架與該基座相互接 近使該碟片狀記錄媒體載入該轉盤中; 其中,該搬送機構中設置有一搬送時碟片保持構件, 該搬送時碟片保持構件與該托架同時搬送該碟片狀記錄媒 體並保持接合該碟片狀記錄媒體; 該基座中設置一保持構件驅動部,該保持構件驅動部 隨著該托架與該基座相互接近,而接合該搬送時碟片保持 構件,在該碟片狀記錄媒體載入在該轉盤之狀態下,使該 搬送時碟片保持構件從該碟片狀記錄媒體離開。 -----------------^----r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7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90124486A 2000-10-13 2001-10-04 Recording medium loading apparatus TW51857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14233A JP2002124006A (ja) 2000-10-13 2000-10-13 記録媒体装着装置
JP2000314230A JP3674491B2 (ja) 2000-10-13 2000-10-13 記録媒体装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18576B true TW518576B (en) 2003-01-21

Family

ID=26602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24486A TW518576B (en) 2000-10-13 2001-10-04 Recording medium load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874153B2 (zh)
KR (1) KR100417104B1 (zh)
CN (1) CN1231903C (zh)
TW (1) TW5185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1724B2 (en) * 2003-07-01 2006-04-04 Nissin Kogyo Co., Ltd. Vacuum booster
JP3901138B2 (ja) * 2003-07-22 2007-04-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CN100461282C (zh) * 2003-09-28 2009-02-11 杨东佐 一种可兼容大小盘片机芯
CN100401403C (zh) * 2003-09-28 2008-07-09 杨东佐 一种盘片吸入式机芯
JP2005190555A (ja) * 2003-12-25 2005-07-14 Teac Corp ディスク装置
JP4136989B2 (ja) * 2004-04-06 2008-08-20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4068077B2 (ja) * 2004-04-16 2008-03-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US6980431B1 (en) * 2004-06-30 2005-12-27 Shuttle Inc. Controlling device for controlling slot shutter
US20060067173A1 (en) * 2004-09-17 2006-03-30 Berkheimer John R Annunciator and dynamically maintained play list for a juke box that plays digital audio files
CN100424772C (zh) * 2005-12-30 2008-10-08 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微型盘片驱动器
JP2013041650A (ja) * 2011-08-18 2013-02-28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7293A (en) * 1994-09-21 1998-04-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c loading apparatus for loading optical discs in a cartridge or without
EP0836184B1 (en) 1996-10-10 2004-12-29 Lg Electronics Inc. A disc loading and unloading apparatus of an optical disc player
US6215752B1 (en) * 1996-12-25 2001-04-10 Teac Corporation Disk apparatus having a shutter arm for providing a thin structure for a disk drive
JPH10293959A (ja) * 1997-04-21 1998-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記録再生装置
DE69825276T2 (de) * 1997-05-08 2005-08-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Plattenladevorrichtung und adapter für platten
JP3280297B2 (ja) * 1997-11-29 2002-04-30 タナシン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KR100277960B1 (ko) * 1997-12-04 2001-01-15 윤종용 광 디스크 로딩장치
JP3834978B2 (ja) * 1997-12-22 2006-10-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US6538971B2 (en) * 1997-12-23 2003-03-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both disc cartridges holding 8cm and 12cm disc
US6388974B1 (en) * 1998-10-07 2002-05-14 Alpine Electronics, Inc. Recording medium driving apparatus
US6504808B2 (en) * 1998-10-08 2003-01-07 Pioneer Corporation Front-loading disk player with separate first and second carrier units
US6191914B1 (en) * 1999-03-31 2001-02-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act media drive having retractable media suppor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20044518A1 (en) 2002-04-18
CN1355532A (zh) 2002-06-26
KR20020029608A (ko) 2002-04-19
CN1231903C (zh) 2005-12-14
KR100417104B1 (ko) 2004-02-05
US6874153B2 (en) 2005-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18576B (en) Recording medium loading apparatus
TW518563B (en) Recording medium loading device
TW517228B (en) Loading device for recording medium
TW518565B (en) Storage medium device
JP2007157190A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US8151284B2 (en) Disc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for use with a large diameter disc which prevents use with a small diameter disc
JP6152687B2 (ja) ディスク搬送装置
JP3674491B2 (ja) 記録媒体装着装置
JP3812319B2 (ja) 記録媒体装着装置
JP4754778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3812318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3674492B2 (ja) 記録媒体装着装置
JP3812316B2 (ja) 記録媒体装着装置
JP2002124003A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2124000A (ja) 記録媒体装着装置
JP2002124006A (ja) 記録媒体装着装置
JP2008047207A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H11162067A (ja) 記録媒体搬送機構
JP3807277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3812317B2 (ja) カートリッジ装着装置
JP3546868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0021067A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5162375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045083U (ja) 光ディスクの移送装置
JP3924210B2 (ja)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