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69642B - Solid-source doping for source/drain to eliminate implant damage - Google Patents

Solid-source doping for source/drain to eliminate implant damag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69642B
TW469642B TW089122647A TW89122647A TW469642B TW 469642 B TW469642 B TW 469642B TW 089122647 A TW089122647 A TW 089122647A TW 89122647 A TW89122647 A TW 89122647A TW 469642 B TW469642 B TW 46964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source
source region
gat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22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imothy Thurgate
Carl Robert Huster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69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6964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9/662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the devices being controllable only b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e.g. three-terminal devices
    • H01L29/66409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66477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 H01L29/66825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with a floating g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2Diffusion of impurity materials, e.g. doping materials, electrode materials, into or out of a semiconductor body, or between semiconductor regions; 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impurities; Re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 H01L21/225Diffusion of impurity materials, e.g. doping materials, electrode materials, into or out of a semiconductor body, or between semiconductor regions; 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impurities; Re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using diffusion into or out of a solid from or into a solid phase, e.g. a doped oxide layer
    • H01L21/2251Diffusion into or out of group IV semiconductors
    • H01L21/2254Diffusion into or out of group IV semiconductors from or through or into an applied layer, e.g. photoresist, nitrides
    • H01L21/2257Diffusion into or out of group IV semiconductors from or through or into an applied layer, e.g. photoresist, nitrides the applied layer being silicon or silicide or SIPOS, e.g. polysilicon, porous silic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¾ < A7 U7 五、發明說明(1 ) [發明背景] [相關申請案之對照] 本申請案在美國同曰申請之,案名,,NITRIDE PLUG τ〇 REDUCE GATE EDGE LIFTING,,且經讓授給本申請案授讓 人之申請案有關連。 ' [發明領域] 本發明概括地係有關浮閘型半導體記憶裝置,例如 EEPROMs。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有關製造浮閘型半導體 記憶裝置例如EEPROMs之方法。甚至更特定言之,本發 明係有關製造浮閘型半導體記憶裝置,例如EEPr〇Ms之 方法’其可減少閘邊緣掀起現象,縮減源極區需要與閘重 疊的距離而可以製成具有更小尺寸的EEPROMs。 [相關技藝的討論] 有一類稱為’’快閃式”(f丨ash) EEPROM(可電拭除式可編 程唯讀記憶體)裝置的非易失性記憶體(n〇n_v〇latile memory)裝置組合了 EPR0M的密度與EEpR〇M的可電拭 除性 < 優點。使快閃式EEPROM記憶體存儲單元(mem〇ry ceil)有別於標準EEPR0M記憶體存儲單元之一項特色在 於不像標準EEPROM記憶體存儲單元者,快閃式eEPR0M s己憶體存儲單元不含有與每一浮閘記憶體存儲單元呈一對 一(one-for-〇ne)基礎的選擇電晶體(seiect iransist〇r)。.選擇 電晶體為一種電晶體其可促成在記憶體裝置内選擇出個別 的記憶體存儲單元,可用來選擇地拭除—特定的記憶體存 儲單元。因為快閃式EEPROMs不具有針對每一浮閘電曰曰 91679 n II. n *^i «^1 n 11 u - — * u ϋ n J -1 -1 一 * n 1— - - .^1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69642 Λ7 經濟部智¾財產局員工消货合作社印製 ί五、發明說明(2 ) ' 體的選擇電晶體,所以快閃式EEPROM記憶體存儲單元不 用t夠個別地拭除且因而必須整批地拭除,可經由拭除整個 晶片或經由拭除成頁的存儲單元群或庫^免除掉選擇電晶 aa可以促成較小的存儲單元尺寸且使得快閃式Eepr〇m 相對於有可相比擬尺寸的標準EEPROMs具有就製造產率 (以記憶體容量的觀點)而言之優點。 典型地’在一片半導體基板…其亦稱為石夕晶圓…上形 成眾多快閃式EEPROM存儲單元。第1圖示範說明具有雙 擴散源極區的單一傳統快閃式EEPROM存儲單元.如第j 圖中所示者’係在p-型基板11 〇之上形成快閃式記憶體存 儲單元100且其包括n型雙擴散源極區1〇2和n +汲極區 104。該没極區1〇4和源極區1〇2彼此相隔開形成通道區 122。源極電極Π4和汲極電極U2分別連接到源極區ι〇2 和沒極區1 0 4。 雙擴散源極區102係由輕微摻雜的η區128(碟摻雜)和 嵌入在深η區128之内經較濃摻雜但較窄的區13〇(坤推 雜)所形成的。η區128内的磷摻雜會減低在源極區1〇2與 基板〗1 〇之間的水平電場。 浮閘1 06係經配置成隔著一介電層u 8而在源極區 102、汲極區104和通道區122上方的短距離之處,該介電 層11 8亦已知為隧道氧化區。於該浮閘〗〇6上方且隔著介 電層11 6配置者為控制閘1 08。該介電層丨丨6典型地係由 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層所形成,其在半導體製造技蔽中 稱為ΟΝΟ層。於該控制閘〗08上接著一控制閘電極】。 —;—_- ____ '·^ F31ΐ3 ^\CNrS)Ai ) 一 — _‘ 91679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A7 "1 . li/ 五、發明說明。) 尺寸LGATE132代表快閃式記憶體存儲單元丨〇()中所含諸閘 的閘長度。 於習用的操作方法中,快閃式EEpR〇M記憶體存儲單 元的編程(programming)係經由從靠近汲極區1〇4的一段通 道122誘導”熱電子’’注射到浮閑1〇6之内而達成者。注入 的電子會造成浮閘1 06載有負電荷。將源極區1 〇2接地, —將控制閘1 0 8偏壓到相對高的正電壓及將汲極區丨〇 4偏壓 到中度正電壓即可誘發出熱電子。 例如,要對快閃式記憶體存儲單元1〇〇編程時,係將 源極電極1 1 4連接到接地’將汲極電極n 2連接到相對高 的電壓(典型者十4伏至+9伏)並將控制電極1 2〇連接到相對 南的電壓位準(典型者+8伏至+1 2伏)。電子會從源極區丨〇2 加速通過通道122到達汲極區1〇4而在靠近汲極區1〇4處 產生”熱電子”。某些該等熱電子會注射穿過相當薄的閘介 _電層Π 8且陷在浮閘106之内由是給予該浮閘106 —負電 位。 在浮閘106上面蓄積充足的負電荷之後,浮閘]〇6的 負電位會提昇堆疊閘電晶體的門限電壓,並於隨後的,,讀 取’’模式中抑制電流通過通道122。讀取電流的大小則用來 決定記憶體存儲單元是否已經編程過。 相反地,為了拭除快閃式記憶體裝置,典型地係經由 將控制閘1 〇 8偏壓到一大負電壓並將源極區1 〇 2偏壓到一 低正電壓以在隧道氧化物内產生足夠大的垂直電場而將電 子驅逐出該浮閘1 06。隧道氧化物内的大垂直電場1 36會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91679 Λ7
五、發明說明(4 ) 46964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使貯存在浮閘106中的電子發生Fowier_N〇rdheim(F_N)穿 隧通過隧道氧化物而進入源極區1 〇 2之内。浮閉丨〇 6中的 電子進入源極區1 02之穿隨係以箭號1 〇5指示出。從浮閘 1 0 6取出的電荷即產生門限電壓位移。 舉例而言’於拭除過程中,係於源極電極丨丨4上施加 相對低的正電壓(典型者+0.5伏至+ 5伏)且在控制閘電極 120上施加相對大的負電壓(典型者_7伏至_13伏)。將基板 電極126的電壓接地並使汲極電極112浮動。在控制閘ι〇8 與源極區1 0 2之間建立的垂直電場誘導事先貯存在浮閘 106内的電子經由Fowler-Nordheim穿隨通過介電層118 並進入源極區1 0 2之内。 為了在隧道氧化物内產生足夠的電場,典型地需要將 控制閘10 8偏壓到一足夠大的負電壓使得浮閘1 〇 6達到約 -5,5伏之電壓。在源極區1 〇 2與浮閘1 〇 6之間的典型電位 差vsF係在1 〇伏級次且因此’在使源極電位Vs變成較不 為正時,必須使控制閘電壓Vcg變成更為負。在選定源極 經濟部智鲑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杜印製 至;于閘電壓Vsl;之後’其餘因數較佳地係根據下面的方程 式予以限制: VFr,« cg(Vcg - A νγ) + α SVS + α ΒνΒ 其中 V F C> =浮問電壓;
Vc〇 =控制閘電壓; V s =源極電壓;
Vn =基板或p-阱電壓; 91679 經濟部智钻財產局員工消贽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5 ) △ ντ -從控制閘測量到的經由在浮閘加入之負電荷所產 生的門限電壓差值; a CG =從控制閘至浮閘的電容耦合係數; a s =在源極區與浮閘之間的電容耦合係數; α B =在基板或p-阱與浮閘之間的電容耦合係數。 隨著技術的進步’整個業界的一項持續目標為增加記 •憶體裝置的密度。經由減低快閃式Eeprom裝置的尺寸可 以達到更大的記憶體容量。如可以預期者,每晶圓的基片 (die)愈多’可以減低每基片的成本a此外’使用較高密度 的記憶體裝置可以提供整體電力消耗的減低。 為了增加快閃式EEPROM裝置的記憶體密度,典型地 係將記憶體存儲單元的尺寸縮小,例如減小該裝置的整體 佔位面積(footprint) ’其係經由縮減閘長度(Lgate)132而完 成的。不過’縮減記憶體存儲單元閘所具長度會有一項問 題,那就是1源極區1 0 2與没極區1 〇 4之間的距離 [CHANNEL丨22也必須縮小。隨著源極區1 〇2趨近於汲極區 1 04,從源極區1 2 8中所含鱗的側向擴散會造成源極區1 〇2 與汲極區1 04之間的漏洩而導致有害的短通道效應。短通 道效應會在快閃式記憶體存儲單元内產生嚴重的問題且典 型地在閘長度(L G AT E)1 32經縮減到小於〇·4為米時變得明 顯化。 要減低短通道效應所用的一種方法為消除掉雙擴散源 極區128。經由使用單擴散磷區,即不再有磷擴散重叠距 離L D D1 2 4的存在且即可明顯地消除短通道效應問題。消除 91679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掉磷擴散重疊距離Ldd124可以促成閉長度(L“te)縮減到 小於0.4微米且可提供增加的記憶體存赌單元的組裝密度 469 B4 2 五、發明說明( (packing density)。 _不過,消除掉磷摻雜N區128會產生在記憶體存儲單 兀的拭除過程中增加在源極區】〇2與基板}】〇之間的叩 連結(Pnjunctl〇n)中的水平電場心之非所要副效應。這種 水平電場EtI之增加會助成頻帶對頻帶電流(band-t0-band 的增加,係因為如通常所接受者:
Jb-t-b = 其中: 頻帶對頻帶電流密度(安培/平方公分) (amps/cm2) A b t-b ’ B b -1 ” b =常數 /(E)有時候經模式化為e2 E . SQRT(EV2 + ΕΗ‘)(連結内的穿隧效應)。 因為在記憶體存儲單元的拭除過程令的源極對基板偏 壓’所以會形成逆偏壓ρη連結而在源極連結中產生頻帶對 頻帶電流(也稱為齊納電流(Zerner咖加3))。頻帶對頻帶 電流通常比Fowle卜Nordheim電流較大數個大小級次。從 電路設計觀點來看,琴種頻帶對頻帶電流係難以持續者且 也認為會產生有害的可靠性問題,例如在㈣氧化物_的 電洞陷捕(hole trapping)。 要進一步縮減快閃式記憶體存鍺單元所具尺寸的—項 障礙為在快閃式記憶體存儲單元的製造中,會有在氧化程 請 先 閱 讀 背
Ab.t.b/(E)e-(Bb_t_b/E) 注 意 事 項 再— 4 * ί裝 本 . 頁i 訂 線 經濟部智^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攻 (CNSUl 料 & m 1)1679 7 Λ7 3______B7__ 五、發明說明(7 ) 年中發生的稱為閘緣掀起之現象。閘緣掀起現象會造成隧 道氧化物的每一端都增厚且為在Fowler-Nordheim拭除中 電子必須穿隧過的隧道氧化物源極端處之一項特別問題。 因為閘緣掀起現象對於每一記憶體存儲單元都不相同,所 以每一記憶體存儲單元的拭除特性可能不同,其結果必須 延長拭除程序以確保所有的記憶體存儲單元都被拭除掉。 、此外’為了使每一記憶體存儲單元能在最可能低的電壓下 被拭除掉,必須將源極區在閛區下擴展直到雙擴散源極區 的濃摻雜區到達未經增厚的隧道氧化物之一區的下方為 止。此舉才能確保所有記憶體存儲單元的拭除特性都相 同°不過,源極區在閘區下擴展直到濃摻雜區到達隨道區 下未經增厚部份會阻礙記憶體存儲單元的縮小為止。 所以’需要有~種製造快閃式記憶體存儲單元的方 法’其可減低閘緣掀起量使源極在閘下需要擴展的距離得 以減小且使記憶體存儲單元得以縮小。 [發明概述] 根據本發明’前述和其他目的與優點可以經由一種具 有最小閘緣掀起量的製造快閃式記憶體存儲單元之方法而 達成。 於本發明之一概念,本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閘堆 疊,接著在該閘堆疊和該基板暴露出的部份上形成薄氧化 物層。從该基板各向異性地脫除掉該氧化物層並在基板上 要幵》成源極區的部份上形成一層固態源極材料。將該固態 源極材料摻雜及使該摻雜物擴散到形成源極區的該基板部 .Sj ·ρ j,g |»^ (CNS)A-l .y.fS (210 X ·><)7 v- ίϊ ) "------ 91679 I — ill--- i i I i I I ' I J I i ----- - llliflIil (請先間讀背面之;i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69642 Λ7 經濟部智«.?財產局與'工消饽合作社印攻 五、發明說明(S 份之内。 於本發明之另一概念’本方法包括先用摻雜物離子摻 雜該固態源極材料及使該摻雜物擴散到形成第一源極區的 該基板邠伤之内。然後用第二摻雜物離子摻雜該固態源極 材料及使該摻雜物擴散到形成第二源極區的該基板部份之 内因而形成雙擴散源極區。 於本發明另一概念,本方法包括用摻雜物離子沉積 (deposUed)固態源極材料及使該摻雜物擴散到形成雙擴散 源極區的基板部份之内。 所述的製造快閃式記憶體存儲單元之方法因而提供具 有最小閘緣掀起量的快閃式記憶體存儲單元。 本發明可經由對下面的詳細說明部份配合所附圖式之 思考獲得更佳的了解。如諳於此技者從下面的說明可輕易 明白者’此係單純地為了闡明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方式而顯 示出及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如所了解者,本發明可 以有其他具體實施例且其所具數個細節都可以在各種明顯 方面予以修改’而都不違離本發明範圍。因此,諸圖式和 詳細說明在本質上都要視為闡述性而非限制性。 [圖式之簡略說明] 經認為是本發明特徵的新穎特點都列於後附申請專利 範圍中。不過’本發明本身以及其較佳使用方式,和其他 目的與優點’最好是參看下面示範實施例的詳細說明配合 所附圖式予以了解;其中: 第丨圖顯示出典型快閃式記憶體存鍺單元的構造;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__ -線. 9167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ρ'工消费合作社印'«-|1-. Λ/ Π7 五、發明說明(9 ) 第2A至2D圖闡示先前技藝製造快閃式記憶體裝置所 用方法的一部份; 第2 A圖顯示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部份,包括基 板、在該基板上形成的隧道氧化物層和在該隧道氧化物層 上形成的”閘堆疊’’,此閘堆疊包括浮閘、Ν Ο N層和控制 間; 第2 B圖顯示出第2 A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一 部份’其係經氧化程序處理而在該閘堆疊上形成薄的氧化 物層以在隨後的離子植入(ion implantaion)程序中保護該 閘堆疊; 第2C圖顯示出第2B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一 部份,其經離子植入以形成源極區和汲極區; 第2D圖顯示出第2C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一 部份’其係經退火處理以驅使經植入的離子進入基板而形 成源極區和汲極區。 第3A至3 Η圖闡示出根據本發明的製造快閃式記憶體 裝置所用方法之一部份; 第3 Α圖顯示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一部份,包括基 板、在該基板上形成的隧道氡化物層和在該隧道氧化物層 上形成的’’閘堆疊,,,此閘堆疊包括浮閘、NON層和控制 閘; 第3B圖顯示出第3 a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艨裝置的一 部份,其係經氧化程序處理而在該閘堆疊上形成薄的氧化 物層以在隨後的程序中保護該閘堆疊; 01679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69 64 2 ΑΓ Β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昏工消費合作钍印袈 五、發明說明(10 ) 第3C圖顯示出第38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一 部份’其係經各向異性韻刻之後者; 第3D圖顯示出第3C圖令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一 部份,其中在該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部份之表面上形成固 態源極材料層; 第3E圖顯示出第3D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一 部份’其係.經退火處H驅使掺雜物從固態源極材料進入 基板而形成該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源極區; 第3+F圖顯示出第3E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一 部份,其中已脫除掉固態源極材料而在基板内淺淺地形成 雙擴散源極區; 第3 G圖顯不出第3 F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一 部份,其t在該快閃式記憶體裝置部份的表面上形成第二 固態源極材料層並進行一程序以驅使摻雜物從該固態源極 材料進入基板以加到源極區益形成該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 >及極區;且 第3 Η圖顯示出第3 G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 部份’其中已脫除掉第二固態源極材料層且顯示出經完全 /成的該快閃式§己憶體裝置的雙擴散源極區和沒極區。 [元件符號之說明] 快閃式記憶體儲存單元 η型雙擴散源極區 η +;及極區 穿隧 ® ^ ίΐ :it (CNS) Λ1 /.¾ ίΐ ι - I ¢) :< -97 loo 102 104105 10 91679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五、發明說明(11 ) Λ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3二消费合作社印货 106、 208、 308 浮閘 108、 212 、 312 控制閘 110 P型基板 112 汲極 114 源極 116、 118 介電層 120 控制問極 122 通道 124 重疊距離 126 基板電極 128 η區 130 n+區 132 控制長度 200、 300 部分裝置 202、 302 基板 204 ' 234 隧道氧化區 206、 306 閘堆疊結構體 214、 218、 304、 3 1 4氧化物層 216、 242、 316 閘緣掀起現像 220、 222 氧化 224 基板202原始輪 廓 226 氧化物2 0 4原始 輪廓 228 離子植入 230 鱗植入源極區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急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91679 私!濟部智44〗財產局員工消货合作社印:1,]“ 69 64 2 A7 ~~~--_B7 —_ 五、發明說明;) 深植入源極區 電子 氧化層214之厚度 增厚之氧化層輪擴 氮氧氮(NON)層 基板302原始輪廓 隧道氧化物304原始輪廓 基板3 02表面 罩 源極材料層 退火處理 離子進入基板 雙擴散源極區 清參看本發明特殊具體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其係示範 3兒明本案發明人目前所擬實施本發明所用的最佳方式。 第2A至2D圖闡示先前技藝製造快閃式記憶體裝置所 用方法的一部份。第2A圖顯示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一 部份200 ’其中包括基板202 ’此基板202具有在該基板 2 02的表面上形成的隧道氧化物層2〇4。在該隧道氧化物層 204上形成稱之為,,閘堆疊,,的結構體2〇6。如從半導體製造 技藝所知悉者’該閘堆疊結構體2 0 6係經由下述所形成 者:形成一層多晶矽,作為浮閘208 ; NON層2 1 〇,此NON 層為一層薄的氧化矽層、一層薄的氮化矽層、和一層薄的 232 236 238 240 310 324 326 328 > 330 334 336 338 340 342 [詳細說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因孓漂准(CXS)A]没巧 d as ) 91679 Λ? 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货合作‘社印": " —_ -__iJ7 ~~ - 五、發明說明(13 ) 一 乳化石夕層:及多晶石夕層,作為控制開2U。於形成各材料 層之後,施以姓刻程序而形成該間堆疊’如第2八圖中所 示者。 第2B圖顯示出第2A圖中所示抉問式記憶體裝置的部 份200,此部份200係經氧化程序處理過者,該氧化程序 係用來在閘堆疊上形成保護性氧化物層214以特定地保護 多晶矽材料的暴露端以在隨後經由在該暴露的矽表面上形 成層薄的氧化物層2 14而形成浮閘2 0 8和控制閘2 12。 不過’該氧化程序會造成閘緣掀起現象如2丨6所示者,並 因而促成在隧道氧化物層204的一部份之下方形成氧化物 如218所示者。如從半導體製造技藝所知悉者,使用經由 輕微摻雜矽所形成的基板會發生氧化,如實線220和222 所示者。虛線224顯示出石夕基板202的原始輪麻。虛線226 顯示出該隧道氧化物204的原始輪廓。 第2C圖顯示出第2B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部 份200,其中箭頭228代表進入基板2 02中的各種離子植 入以形成雙擴散源極區和汲極區。如從半導體製造技藝所 知悉者,其中可以有一種以上的離子植入以將磷離子植入 到該基板内而形成該雙擴散源極區的η區,及另一種離子 植入以將砷離子植入到該基板内形成該雙擴散源極區的 η十區和該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汲極區。 第2D圖顯示出第2C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部 份200,此部份200係經退火處理以驅使經植入的磷和砷 離子進入基板2 0 2之内而形成經碌植入的源極區2 3 0和經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CNS)A-i ) Π 91679 69 64 2 Λ7 ------B?_ 五、發明說明(I4 ) 砷植入的源極區232。該退火程序會促成進一步的氧化而 可能引起氧化物層厚度的增加。該退火程序為一種氧化程 序以修補摻雜離子植入過程中所發生的損壞。這種氧化會 因為來自植入的摻雜物所含高雜質濃度所增強因而促成增 加的閘緣掀起現象。虛線2 3 8指示出第一次氧化所得氧化 物層214的原有厚度’而線240指示出該氧化物層厚度增 加之後所具輪廓。該退火程序也會促成增加的聞緣掀起現 象如242所示者。如從半導體製造技藝所知悉者,磷離子 比坤離子可更順%地參移且在同時含有鱗離子和坤離子的 區内之單一退火處理可能導致雙擴散區如區23〇和232所 示者。如圓圈234中所示者’在源極區端的隧道氧化物於 其在以236所示電子在Fowler-Nordheim拭除程序中必須 從浮閘204穿隨通過該隨道氧化物204到達源極區232的 區已增厚。如從快閃式記憶體技藝所知悉者,電子會穿瞇 通過隧道氧化物204到達雙擴散源極區中已植入钟離子的 部份。如上面所討論者’電子必須穿隧通過—較厚的隧道 乳化物’且亦為上面时論過者’可能隨每一記惊體存儲單 元而變異且可能造成每一記憶體存儲單元具有不同的拭除 特性。此外’因為電子會穿隧到雙擴散源極區所含植入坤 的部份,所以該雙擴散源極區所含植入磷的部份必定被驅 動進一步到該隧道氧化物之下方且為了維持最小的必需通 道長度’記憶體存儲單元的尺寸就無法減低。如此一來, 顯然沒有包括該第二退火/氧化程序的方法即可促成較短 的記憶體存鍺單元及較少的閘緣掀起現象。 仙79 --------,---j---裝--- ί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部智^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Η工消贷合作社印K A7 __________H7______ 五、發明說明(15 ) 第3 A直3H圖闡示出根據本發明的製造快閃式記憶體 裝置所用方法之一部份。第3A圖顯示出快閃式記憶體裝 置的一部份300其中包括基板302,具有在該基板302表 面上形成的隧道氧化物層304。在該隧道氧化物層304上 形成稱為開堆憂的結構體306。如從半導體製造技藝所知 悉者,該閘堆疊結構體306係經由下述所形成者:形成一 層多晶矽,作為浮閘308 ; NON層310,其為一層薄的氧 化石夕層、一層薄的氮化發層、和一層薄的氧化碎層·及多 晶矽層,作為控制閘3 1 2。於形成各材料層之後,施以蝕 刻程序而形成該閘堆疊,如第3 A圖中所示者。 第3B圖顯示忠第3A圖中所示俠閃式記憶體裝置的部 份3 0 0 ’此部份3 0 0係經氧化程序處理過者,辣氯化程序 係用來在閘雄疊上形成保護性氧化物層3 14以特定地保護 多晶石夕材料的暴露端以在隨後經由在該暴露的矽表面上形 成薄的氧化物層3 1 4而形成浮閘3 0 8和控制閘3 12。不過, 必須提及者,有異於先前技藝之處在於該薄氧化物層314 可以比在先前技藝方法中所形成的對應氧化物層2】4(第 2Β圖)明顯地較薄。因為該薄氧化物層3丨4可以明顯支也較 為薄’所以該氧化輕序可以較為短暫且其結果使得於3 i 6 處所不的!緣掀起現象也比在先前技藝方法中所經歷者 (第2B圖中的216)明顯地較為少。此外,在隧道氧化物層 3 041 '~·_ 方形成的氧化物也比在先前技藝方法令所經歷者 (第-β圖中的2丨8)明顯地較少3較少閘緣掀起現象與隧道 氧化物下方較少的氧化物長成之組合導致比先前技藝方法 —---—-*------------ ^^(^Ι〇χ:.!97 ) ---- 91679 Μ--------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沒意事項再填寫本頁j 69 64 2 Λ7 I------ B7 ' -------^-_______ 五、發明說明(1(5 ) 所達到者(第2B圖中的204)較為薄的隧道氧化物層3〇4。 基板302和隧道氧化物3〇4的原始輪廓分別以虛線324和 326顯示出。 第3C圖顯示出第3B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部 份300其係經各向異性蝕刻之後者,已脫除掉水平表面上 暴露出的氧化物材料。如此一來,在控制閘312表面上的 層314部份即如同在基板302表面上於328和33〇處的層 3 1 4部份一般被脫除掉。 第3D圖顯示出第3C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部 份300 ’其中在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該部份3〇〇之表面部 份上形成罩334。該罩構成該快閃式記憶體裝置部份3〇〇 上除了源極區以外的部份之保護層。於該快閃式記憶體裝 置的該部份300之表面上形成固態源極材料層336。該層 3 36經證明同時嵌入有磷離子(P)和砷(As)離子,不過,必 >頁了解者該固邊源極材料可以在該層3 3 6形成之時同時鼓 入磷離子和坤離子’或者可以在該層336形成之後同時或 於分開的程序中嵌入填離子和砰離子。例如,可以先形成 只含磷離子的該層336且於隨後的退火程序中將該碟離子 驅入基板内,脫除掉該層3 36,形成一新的層,用神離子 植入,然後將該砷離子以退火程序驅入基板内β 第3 Ε圖顯示出第3 D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部 份3 00 ’其係經號碼338所示的退火處理以驅使嵌入固態 源極材料中的離子進入基板如箭號340所示者。 第3 F圖顯示出第3 Ε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部 91679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3工消費合作社印技
經濟部智祛財產局3'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η ) 份300 ’其中已形成具有淺區344和較深的區346之雙擴 散源極區342。 第3G圖顯示出第3F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部 份3 00 ’其中在該快閃式記憶體裝置部份3〇〇的表面上形 成第二固態源極材料層348。該第二固態源極枋料層348 經證明具有砷(As)離子其係在沉積該固態源極材料層348 〜時即存在於該層内或為在其後嵌入該固態源極材料層348 / 内者。箭號350指出該快閃式記憶體裝置部份3〇〇正進行 退火程序將該珅(As)離子從該固態源極材料層348 .驅入基 板3 0 2内。該神離子係驅入到經淺淺地形成之雙擴散源極 區342之内並增加該雙擴散源極區342所含驅344中的砷 濃度。該钟離子也驅使進入該基板302中的區352之内形 成没極區° 第3H圖顯示出第3G圖中所示快閃式記憶體裝置的部 份300’其中已脫除掉第二固態源極材料層348且顯示出 經完全形成而具有經砷植入的區344和經麟植入的區346 之雙擴散源極區342。圓圈354顯示出電子356從浮閘308 穿隧通過隧道氧化物304到達該雙擴散源極區342所含的 砷植入區344之區域。要特別提起者該隧道氧化物3〇4沒 有增厚且該記憶體裝置可縮短而仍然可讓電子穿隧通過未 增厚的隧道氧化物304。該隧道氧化物304的厚度沒有增 厚的原因在於因為沒有植入程序而不需要進行第二次氧化 處理來修補植入損害° 摘要言之,本發明可克服先前技藝的限制並滿足對於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91679 ,Λ7 Η7 4 6 9 64 2 五、發明說明(ls ) 具有以、或不具有閑緣掀起現象的快閃式記憶體存錯單元 之需求。所説明的製造快閃式記憶體存錯單元之方法可提 供具有最小閉緣掀起現象的快閃式記憶體存儲單元。 前述本發明具體實施例已為了闡示和說明之目的而呈 出。、其無意為詳盡者或要將本發明限制到所揭示出的精讀 形式。從上面的教示可能做成形顯的修飾或變異。該等且 體實施例係經選擇且說明以提出對本發明原理的最佳闡釋 且其實際應用因而可讓諳於此技者利用本發明各具體實施 例及各種修改以配合所擬定的特殊用途。所有彼等修改和 變異於根據彼等所經持平地’依法地和橫平地認定之寬廣 效果來解釋時都在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的本發明範圍之 内0 請 先 閱 讀 背 注 意 事 項 % I裝 頁 訂 -線 f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赀合作社印κ 91679 (CNS)Ai Clo X 2(;)7 *1 )

Claims (1)

  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阼吐·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 1二種製造具有最小閘緣掀起現象的快閃式記憶體存儲 單元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 (a)在基板上形成閘堆疊,其中該閘堆疊包括在該 基板上形成的隧道氧化物,在該隧道氧化物上形成的浮 閑’在該浮閘上形成的介電層和在該介電層上形成的= 制閘; ' 、 (b)在該閘堆疊和該基板暴露出的部份上形成氧 化物層; (c) 從該閘堆疊的水平表面和該基板暴露出的部份 各向異性地蝕刻掉該氧化物層; (d) 在忒基板上要形成源極區的部份上形成固態源 極材料層; … (e) 用所選的摻雜物離子摻雜該固態源極材料層; 及 、 (0使所選的該摻雜物離子擴散到該基板之内形成 源極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步驟(e)和(f)係 由下述所完成的: (g) 用第一摻雜物離子摻雜該固態源極材料層; (h) 使該第一摻雜物離子擴散到該基板之内形成第 一源極區; (〇用第二摻雜物離子摻雜該固態源極材料層;及 (j)使該第二摻雜物離子擴散到該基板之内形成第 -源區 σ 本决張尺度4用中g困家標华(CNS〉A4規格⑵〇 χ挪公楚) 91679 裝---,-----訂---- ^^1 4^1 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6 9 64 2 AS B8 CS D8 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申凊專利範圍 、如’請專利範圍帛μ之方法,其_該步驟⑷,⑷和⑺ 係由下述所完成的: (g) 在該基板上要形成源極區的部份上形成固態源 。材料層其中該团態源極材料層係經第—和第二摻雜 物離子予以摻雜;及 (h) 使該第一和第二摻雜物離子擴散到該基板之内 形成第一和第二源極區β 如申清專利Ιϋ圍第!項之方法,其中該步驟⑷係由下 述所完成的: (g) 在該閘堆疊和該基板暴露出的部份上形成罩材 料層;及 (h) 將該罩材料層圖樣化(patierning)並將該經圊樣 化的罩材料層顯像已暴露出所選定的該基板上要形成 源極區的部份。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步驟(g)係經由 在摻雜著該第一和第二摻雜物離子的玻璃材料上旋轉 而完成的。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步驟(g)係經由 在該基板上要形成源極區的部份上沉積經摻雜的多 石夕而完成的。 先 閱 讀 背 之 Ϊ主 意 事 項 J 再 ί 堉〜νI敦 頁_ 訂 線 曰曰 尽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苹(CNSM4規格(210 X _297公釐) ΐ>1679 20
TW089122647A 1999-10-29 2000-10-27 Solid-source doping for source/drain to eliminate implant damage TW46964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430,410 US6329273B1 (en) 1999-10-29 1999-10-29 Solid-source doping for source/drain to eliminate implant damag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69642B true TW469642B (en) 2001-12-21

Family

ID=23707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22647A TW469642B (en) 1999-10-29 2000-10-27 Solid-source doping for source/drain to eliminate implant damag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329273B1 (zh)
EP (1) EP1224696B1 (zh)
JP (1) JP4895452B2 (zh)
KR (1) KR100743694B1 (zh)
CN (1) CN1178283C (zh)
DE (1) DE60030461T2 (zh)
TW (1) TW469642B (zh)
WO (1) WO20010336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23180A1 (en) * 2001-03-01 2002-09-05 Peter Rabkin Transistor and memory cell with ultra-short gate fea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100965213B1 (ko) * 2002-12-30 2010-06-22 동부일렉트로닉스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의 트렌지스터 형성 방법
KR100657231B1 (ko) * 2004-08-28 2006-12-14 노현우 방범기능을 가진 자동 센서등
KR100645196B1 (ko) * 2005-03-10 2006-11-10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플래시 메모리 소자의 게이트 형성 방법
JP2008028338A (ja) * 2006-07-25 2008-02-07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781580B1 (ko) * 2006-12-07 2007-12-0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중 구조 핀 전계 효과 트랜지스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7851339B2 (en) * 2008-05-29 2010-12-14 Promos Technologies Pte. Ltd. Method of repairing deep subsurface defects in a silicon substrate that includes diffusing negatively charged ions into the substrate from a sacrificial oxide layer
JP2012204394A (ja) * 2011-03-23 2012-10-22 Asahi Kasei Electronics Co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592270B2 (en) 2011-05-25 2013-11-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on-relaxed embedded stressors with solid source extension regions in CMOS devices
KR101906167B1 (ko) * 2011-10-27 2018-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8766879B (zh) * 2018-06-28 2023-08-11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晶体管栅极的制备方法及晶体管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0057A (en) 1980-10-27 1983-04-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ically alterable double dense memory
JPS5933860A (ja) * 1982-08-19 1984-02-23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4597824A (en) 1983-11-11 1986-07-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of produc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JP2624709B2 (ja) * 1987-10-07 1997-06-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5143860A (en) 1987-12-23 1992-09-0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igh density EPROM fabricaiton method having sidewall floating gates
US5231038A (en) * 1989-04-04 1993-07-2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produc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JPH03285334A (ja) * 1990-03-31 1991-12-16 Nec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940316B2 (ja) * 1992-01-07 1999-08-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00497B2 (ja) * 1993-03-19 2001-08-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的に情報の書込および消去が可能な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39306B2 (ja) * 1994-08-31 2001-02-26 日本鋼管株式会社 拡散層の形成方法
JPH08125039A (ja) * 1994-08-31 1996-05-17 Nkk Corp 拡散層の形成方法
US5482881A (en) * 1995-03-14 1996-01-09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hod of making flash EEPROM memory with reduced column leakage current
JPH08264553A (ja) * 1995-03-24 1996-10-11 Hitachi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5976939A (en) * 1995-07-03 1999-11-02 Intel Corporation Low damage doping technique for self-aligned source and drain regions
US5624863A (en) * 1995-07-17 1997-04-29 Micron Technology, Inc.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method of forming complementary N-type doped and P-type doped active regions within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US5770490A (en) * 1996-08-29 1998-06-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dual work function CMOS device
US5874760A (en) 1997-01-22 1999-02-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4F-square memory cell having vertical floating-gate transistors with self-aligned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US5747378A (en) * 1997-05-27 1998-05-05 Mosel Vitelic Inc. Method of damage free doping for forming a dram memory cell
JPH11145430A (ja) * 1997-11-10 1999-05-28 Nec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253351B1 (ko) * 1997-11-19 2000-04-15 김영환 반도체소자의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95452B2 (ja) 2012-03-14
JP2003513467A (ja) 2003-04-08
CN1178283C (zh) 2004-12-01
KR100743694B1 (ko) 2007-07-30
DE60030461T2 (de) 2007-03-29
WO2001033622A1 (en) 2001-05-10
DE60030461D1 (de) 2006-10-12
US6329273B1 (en) 2001-12-11
KR20020085885A (ko) 2002-11-16
EP1224696A1 (en) 2002-07-24
CN1384974A (zh) 2002-12-11
EP1224696B1 (en) 2006-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38978B1 (en) Use of etch to blunt gate corners
TW512495B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3968107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ゲートを有する不揮発性メモリ構造を形成する方法
US7265409B2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US5267194A (en)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 cell with side-wall floating gate
US6255165B1 (en) Nitride plug to reduce gate edge lifting
TW463374B (en) EEPROM memory cel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6188103B1 (en) Method of forming sharp beak of poly by nitrogen implant to improve erase speed for split-gate flash
JP2006019373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07511076A (ja) ゲートによるジャンクションリーク電流を使用してフラッシュメモリをプログラミングする技術
TW469642B (en) Solid-source doping for source/drain to eliminate implant damage
JP2001189439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US6667509B1 (en) Method of forming sharp beak of poly by oxygen/fluorine implant to improve erase speed for split-gate flash
US6294430B1 (en) Nitridization of the pre-ddi screen oxide
US6207978B1 (en) Flash memory cells having a modulation doped heterojunction structure
US20050179078A1 (en)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s including high-voltage transistor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478115B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lash EEPROM cell
US6008089A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split gate flash memory device
TW556325B (en) Source side boron implanting and diffusing device architecture for deep sub 0.18 micron flash memory
TW432719B (en) Flash memory structure with split gate and source-side injection and its manufacturing
JPH031574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232633B1 (en) NVRAM cell using sharp tip for tunnel erase
US6518072B1 (en) Deposited screen oxide for reducing gate edge lifting
TW517375B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392348B (en) Flash memo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