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61974B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ratio of an output signal and an input signal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ratio of an output signal and an input signa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61974B
TW461974B TW089100446A TW89100446A TW461974B TW 461974 B TW461974 B TW 461974B TW 089100446 A TW089100446 A TW 089100446A TW 89100446 A TW89100446 A TW 89100446A TW 461974 B TW461974 B TW 4619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nput
output
value
rati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00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rk Francis Krol
John Charles Mckeeman
Dale Alan Webb
Original Assignee
Corn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ning Inc filed Critical Corning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61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6197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04B10/291Repeaters in which processing or ampl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out conversion of the main signal from optical form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84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receivers or transmitters f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light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asers (AREA)
  • 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And Gain Control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Description

Λ 7 Γΐ7
ί 97 4 發明背景: 本發明係關於控制裝置輸出訊號與輸入訊號之比值。 本發明能夠使用相當簡單控制電子元件實施以及適合於廣 泛之各種應用,包含例如電子以及光學放大器以及衰減器 之電子控制。 傳統況號比值控制技術通常包含監測相對於外部象考 訊號之裝置輪出訊號或輸入訊號,該參考訊號依據預先決 定目標比值加以設定。控制裝置在目標比值下操作,該比 值依據表示監測訊號與參考訊號間差值之誤差訊號決定出 另外一項技術包含監測裝置之輸出訊號與輸入訊號以 決定兩個訊號之比值^所決定之比值與相當於目標比值之 外部參考«作比較以產生黯減,其代表浙比值與 目標比值間之差值《裝置加以控制以在目標比值下操作, 該比值依據誤差訊號決定出。 圖1顯示出先前所說明之傳統技術。在圖i中,分裂器 接收訊號值X及y,其分別與控制裝置10之輸入與輸出訊 號值成比LQX以及y:C2Y,其中X及γ分別為輸入與 輸出喊值,以及(^與(:2為比例常數,其決定於特定系統設 計(通常C严C2)。訊號值X及y代表例如為輸入以及輪出訊 號之電壓,電流,或功率值。 輪出訊號值相對於輸入訊號值之比值可表示如下: G=(Y/X)=K(y/x) ⑴ 其作c/q。因而,訊號值吻關係表示如下: y=Gx/K ⑼ 461974 Λ7 _____ B7 五、發明説明(2 ) | 分裂器丨2依據輸入χ及y進行區分操作,以及輸出與比 值G成比例之比值訊號: y/x=G/K (3) 比值訊號傳送至減法器14。同時傳送至減法器為特定 參考訊號值GSP=GT/K,其中GT為目標比值^減法器丨4由特 定比值減去量測比值y/x以產生誤差訊號值E: E=Gsp-y/x:(GT/K)-(G/KHGT-G)/K ⑷ 误產E傳送至控制器16,該控制器將調整裝置之操作使 误差E為零。在遠狀,%下,G等於GT如公式(4)所示。 詳細說明: 本發明反應關於比值控制處理過程之新穎以及獨特方 法’其並不需要傳統技術之外部參考訊號或區分操作。簡 言之,本發明使用第-及第二訊號,其大小分別地相當於裝 置之輸入㈣:值以及輪出訊號值。藉由將訊號與另一訊號 相減產生誤差訊號以傳送至控制器因而控制裝置操作以使 誤差訊號變為零。在此情況下,敦置之輸入與輸出訊號值 符合預先決定目標值。 如目前實施例所顯示,可使用已知增益之第一及第二 放大益單兀分別地產生第一及第二訊號。當誤差訊號值零 ,輸入與輸出訊舰比歸合賊決定目標值,其依據第一 及第二放大器翠元之已知增益。 圖2為方塊圖,其顯示出使用第—及第二放大器.單元操 作原理。在圖2中,具有已知增邮之輸入側放大器單元烈 α及具有已知增jiG。輸出側放大器單元25分观連接至將 之:又上心 I'h郎Ιΐ.料(CSS) Α4 tv,ί {ΐΤϋ^^Γ7 461974 Λ 7 Β7 五、發明説明(3
大器單兀訊鈮傳送至減法器24,其產生s 器24,其產生serr誤差訊號: 永差Serr傳达至控制器26,其調整裝置2〇操作使誤差 Serr變為零以及保持該條件α 替代3。及8;,公式(5)能夠改寫如下:
Serr^oY-G^X ⑹ 在公式(6)中以Gx/K替代y產生得到
Serr" (GQGx/K) ~G ; χ= {(G0G/K) ~G ;} (7) 公式(7)提出Gi得到:
KixKG/KGDG-1} ⑻ 如公式(8)所示,當G=KGi/GD時Serr變為零。換言之 選擇輸人黯輸出嫩大料元或其增益起目標值G产 KG/G。。以及控制裝置1〇以保持L為零將產生固定比 GKV^KG/Go。 假如公式(5)減數與被減數對調得到相同的結果. Serr=S「S0 (5')
Serr可表示如下:
Serr=± (S0-Si) (9) 如先前所說明,本發明並不需要表示目標輸入—輪出訊 號比值之外部參考訊號以及並不需要區分以決定出實際摔 尺度適用中(CNS )八4規格(21〇ΧΗ7公芹) 作比値G。除此,控制操作依據相對於輸入與輸出訊號值之 訊號值作相減。藉由避免傳統技術所需要外部參考訊號以 及區分操作,本發明提供低價格之單純控制電子元件以及 高控制速率。 除此,本發明原理並不受限於應用於任何特定裝置或 特定種類裝置中,或使用特定元件以產生被扣減之訊號。 人們了解在此加所提及應用以及列舉性實施例僅作為範例 性。 使用訊號相減之放大器單元為優先採用之實施例,由 於其具有一些優點包含低輸入(以及可能低輸出)訊號值’ 以及使用非電子訊號之裝置。例如,跨阻抗放大器單元可 使用於一些應用中,其包含使用光學訊號之裝置。 發明大要: 如先前所說明,本發明能夠控制裝置輸入訊號與輪出 訊號之比值而不需要外部參考訊號或區分操作。 本發明另外一項為提供一種方法控制裝置之輸出訊號 值以及輸入至裝置之輸入訊號值,該方法包含: 提供第一元件連接至裝置之輸入端以產生相對於輸入訊 號值之第一訊號; 提供第二元件連接至裝置之輸入端以產生相對於輪出訊 號值之第二訊號; 整依據第一與第二訊號值間差值之比值作調整。 依據一項優先模式,裝置本身為放大器單元,第—及第 —元件為第—及第二放大器單元,以及控制比值為放大器 ( CNS ) Λ4ί'ί·^ ( 210X29?^·/^ ) 7 4 Ϊ 作 1974 ;…發明説明 A7 B7 ΤΪΙΪ z % ^ 早兀之增ϋ。 在特定操作巾,碎放大器單元,以及 控制比值為纖維光學放大器單元之光學增益。光學增益藉 由调整纖維光學放大益單元泵運雷射之泵運功率。第—以 及第二放大器為跨阻抗放大器單元,其籍由相對光感測器 連接至纖維光學放大gs單元之輪入與輪出端。(跨阻抗放 大器提供輸出電壓訊號與輪入電流訊號成比例u) 每-輸入以及輸出訊號為由一組多個訊號所構成之複 合訊號。在該情況下’先前所提及第一及第二訊號訊號值 分別地相對於複合輸人與輸㈣號之哪職值,以及控制 比值為RMS光學增益。 本發明另外一項為實施先前所說明方法之裝置。 本發明另外-項為提供-種方法以控制裂置之輸出訊 戒值以及輸人至f置之輸人訊龍,產生第二職,其大小 相對於輸出訊號值,以及依據第—與第二訊號 調整比值。 值 本务明先i’j所提及以及其他方面,以及各種特性以及 優點參考附圖以及下列詳細說明能夠完全地了解。 附圖簡單說明: 第一圖(圖1)為說明傳統比值控制技術之方塊圖。 第二圖(圖2)為說明本發明控制技術之方塊圖。 第三圖(圖3)為方塊圖顯示出本發明第—項裝置。 第四圖(圖4)為方塊圖顯示出本發明第二項裝置。 第五圖(圖5)為方塊圖顯示出本發明第三項裝置。 •”先閲讀背la之·.沐#爭項将填·Γ:Τ本瓦 .v.u
._____ ______- : : -----I - m^i 1 - -- II TJ- (CNS ) Λ4規.丨;’「( 21〇:<297公铬) 7461974 五、發明説明( 經濟部t央} Γ^3<工 ί 貪”、圓(圖6)為力塊圖顯示出本發明第 子元::='為依~-二制電^八圖(圖8)為測試|置中控制操作之流程圖。―弟=(圖9)為示波圖,其顯示出測試裝置之光學放大 益早^糾性動態,操作時並不使用比值控制線路。 ^十及十-圖為示波圖,其顯示出光學放大器之暫時 性動悲,操作時並使用比值控制線路。 ' 附圖元件數字符號說明: =置10;分裂器12;減法器14;控制器%控制 ^置◦;輪入側放大器單元23;減法器24;輸出側放大器 m制器26;電子裝线放大器單元33,35;控制 放大器單元4M0’;光纖線圈41;光學_ 仏TIA早tc 43;雷射光源44;TU單元45;控制哭46.Φ感測器K光學分接頭4M8,;主要輸出紙H =輸=做勸’;控制系統⑽;_換器則,搬;m 103,微處理器丨〇4; D/A轉換器1〇5。 詳細說明: 圖3為方塊圖,其顯示出本發明第—裝置丨。圖中參考 數挪表4子裝置可輸人職與輸出贼為可控制 比值G。在所顯示形式巾,裝為可婦增益放大器單元 其包含單-放大器。但是在操作上,裝可為任㈣子 裝置’其輪入與輪出訊號為可控制比值(例如為多階放大器 ,其具有串連放大器,單階或多階衰減器等)。輸入與輸出。 器 (#先閲讀背而之注念事項#琪艿本万)
Λ7 B7
46^974 訊號例如為電壓或電流訊號= 已知增之第一放大器單元33優先地包含單一放大 器,該單元連接至可控制放大器單元30。已知增益G。第二 放大器單元3 5亦優先地包含單一放大器,該單元連接至控 制放大器單元30之輸出側。放大器單元33及35連接至放大 器單元30之輸入及輸出側為直接的如圖所示,或非直接的( 例如藉由電流感測器),其決定於特定操作之規格》放大器 單元33及35之輸出訊號傳送至控制器36,其操作將詳細說 明於底下以調整控制放大器單元30之操作為控制比值G 在所顯示操作中,G當然為放大器單元30之增益。 輸入側放大器單元33輸出訊號值SfGiX,其中X為輸入 至輸入側放大器單元之輸入訊號值以及與控制放大器單元 30輸入訊號值X成比例。輸出侧放大器單元35輸出訊號值 S〇=G0y,其中y輸入至輸出側放大器之輸入訊號值以及與控 制放大器單元30之輸出訊號值y成比例。 控制器36進行相減如先前所說明以決定出誤差值 =± (So-Si),以及輸出控制訊號Scti輸出至控制放大器單 元30以調整增益使得Serr保持為零。因而,放大器單元30 保持為固定增益OGTKGi/G。,即目標增益與輸入側以及輸 出側放大益單元33及35之已知增益比值成比例。 為了列舉出更具體範例,假設傳送至控制放大器單元 之輸入與輸出訊號分別具有Vi及值之電壓值。假 設放大器33及35具有相當高輸入阻抗,其各別輸入電壓值 為V;以及V0(相當於(:!=(:2,Κ=1)。輸入惻及輸出側放大器 1〇 (請先閱讀背而之at事項再填ν>:?本页)
461974 A7 ί!7 發明説明(y 單元之輸出電壓可表示如下:Si^GiVj So-GoVV^G.GV, 在該情況下,Gi&G。分別表示輸入側與輪出側放大器單元 33及35之電壓,以及G表示控制放大器單元3〇之電壓增益。 控制器36將電壓3。減31以決定出誤差s 1 ’err. ^err =G〇GV厂GAGi:^{(GyG^G-n (10) 请先閱讀背而之注意"項#填设?本瓦) 央 -ι二 合 λ-Ί-· 依據所得到誤差,控制器36調整放大器單元30之增益 使次差Serr受為茶以保持該狀態。在另外一個狀態下◦等 於目標增益GfG/G。,如公式(1〇)所示。 控制器3 6可使用適當控制演算法以依據誤差控制 比值G。為了最佳性能優先使用比例積分(pi)或比例積分 &數(PID)控制演算法。能夠使用數值及類比控制器。特 疋應用之適當演算法可藉由傳統方法例如經驗及/或計算 機模擬求出。PI,PID,及其他控制法更完整說明可參閱 Koenig, D. ^Control and Analysis of Noisy Processes, Prentice Hall, 1991。 圖4顯示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2以控制光學放大器單元 40之光學增益(光學功率增益)。在該實施例中,光學放大 益單元40為單階(單一線圈)泵運纖維光學放大器。該放大 器為業界所熟知以及在此並不詳細加以說明。 訂
(CM ) A4At恪(2U)x2y7公泠) II 10 土 .明珊 Λ 7 Β7 ΐ 公 簡一έ之,放大單元包含择雜稀土族元素離子(例如為 .ί耳或鍺)纖維光纖線圈41以及波長區分多工器(WDM)光學柄 合器42,其耦合輸入光學訊號與控制器雷射光源44發出之 泉運光练。注忍圖4中逆接元件之細線表不光纖連接,然而 連接元件之粗線表示電子連接。雷射光源或泵運雷射單元 44操作於傳送至放大器光學輸入訊號波長頻帶外之波長, 但是其有效地激發光纖線圈41中之摻雜離子。光學輸入訊 號可由預先決定波長下之單一光學訊號所構成,或其為複 合訊號,其由一組多種預先決定不同波長之光學訊號所構 成,如一般WDM纖維光學通訊網路中。輸入訊號之光線激勵 光纖線圈411離子以發射出相同波長之添加光線,有效地 放大輸入光學訊號。 放大器單元40之光學功率增益G決定於泵運雷射單元 44之輸出功率,以及因而能夠藉由調整泵運雷射單元輸出 功率而加以控制,光學放大器單元4〇可加入增益平坦化渡 波15使什複合sRi虎之各別波長組成產生相等之增益。否則 光學功率增盈為聚集波長組成之咖s增益。光學放大器單 元40在輸入及輸出側亦包含光學隔離器(並未顯示出)^ 在圖4排列中,第一跨阻抗放大器(τ {A)單元43優先地 包各單放大1¾,其輪入藉由光感測器^7(例如光二極管) 以及光學分接頭48連接至光學放大器之輸入側。光學分接 頭功能為由裝置輸入光纖丨耦合少部份輸入光學訊號至監 視輸出微其連接至光感測器47。其餘輪入光學訊號藉由 分接頭主a傳紅光料大||單元40之輸入。 C:NS ) Λ4見格(2!ΟΧ;:97公筇 I乙- :;;先閲讀背而之注念亨項再填寫本頁} 丁 一 . ·-, i . 1 HH ^ - 五、發明説明(丨〇 Λ7 B7 ^ΤΙΑ單元45具有輸入端埠藉由相對光感測器47,以 及相關光學分接補,連接至光學放以單之輸出側 。操作該辟分_崎合少部份獅総由光學放大哭 單元至連接至光制之監峨出端埠48b,。其餘^ 出光線藉由分接頭48’之主要輸出48a’傳播至裝置之輪出 光纖0。 光學分接頭48, 48’之耗合比值可為相同的或不同的。 同時,其並不限定為任何特定限制值。但是,其通常優先地 使用耦合比值,其實質地保持裝置之輸入與輸出功率例如 耦合比值至少為90/10(係指10¾光線耦合至監測輸出以及 90%光線傳播至主要輸出)。 參考圖4,光感測器47, 47’將由分接頭48, 48’光線轉變 為電子之電流訊號,其大小與監測輸出48b,48b,接收光線 量成比例。電流訊號與光學放大器40之輸入與輸出光學訊 號光學功率值成比例。TIA單元43與45產生輸出電壓訊號 與輸入電流訊號成比例,以及這些輸出訊號傳送至控制器 46。TIA單元43及45之各別輸出電壓訊號S#S。分別表示 如下:SfGj^Pi S〇^G0C2P0=G0C2GP [ 其中Gi及。。分別地表示輸入側TIA單元43以及輸出側 TIA單元45跨阻抗增益,Ρ,&Ρ。分別表示輸入光學訊號功率 值以及輸出光學訊號功率值,G表示光學放大器單元之光學 功率增益以及(^及匕表示比例常數,其決定於分接頭48, 48’ f CNS ) Λ4規格(210X297公及) (诗先問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巧本_乃)
' ___I *____( l................. I
I
泣.,Ϊ J 97 4 Λ7 _ B7 發明説明(丨I ) 之耦合比值以及光感測器47, 47’之反應。 控制器將兩個彳€壓訊號值彼此相減以得到一個誤差電 壓值SeiT:
Scrr=土(S〇-
4 (G〇C2P。-GAD 二土 PiCGoCgG-GiC!) 二土 PjGA丨(GcA/GiCJG-1} (li) 由於誤差電壓,控制器46產生控制訊號以調整泵運雷 射單元44之操作,以及因而調整放大器單元仙之光學增益 使Serr^i為令以及保持遠條件°例如,泵運雷射單元可加 入傳統控制電壓之泵運電流控制器,以及控制器牝發出之 控制訊號可藉由使用誤差訊號值Serr之p丨或?丨D控制演算 法產生tn繼算法可糾特/t應狀數位或類比線 路實施。· 如公式(11)所示,當誤差serr變為零,控制器之光學增 益為bGTKG/GaXq/Q)。當所選擇光學分接頭48,48, 具有相同触合比值以及輯擇絲錢訊#具有相 同的反應,(^及!:2為相等的使得目標增益為Gt=Gi/g。。 藉由控制粟運雷射單元以保持I為零,放大器單元 财固㈣益G=GTT猶。以及目標增踩純地為預先決 紐,該錄據輸人側及輸出側放A|i單元43,45之已知增 並決疋。亚不需要表示目標增益之外部參考訊號。亦不命 要區分操作以决定實際操作增益G。 而 圖5顯示出本發明另外—個實施例,在該情況下作為控 lcf ' ^ 461974 ί 王
W多階氣運纖維放大器單元4〇, n 情況,除了放大⑻元纟7人”㈣逍㈣似於圖4 八, DO丁几ώ含一組多個放大階备一体π勺八 一知光纖線_’職耦合器42,以及 射 前咖所說明,大階先 目之p.b。χ π 為,仁疋可使用更大數 声生_(&目叹雜是對特定應用 益)為串連的如圖所示。每-階亦 G3乓显+坦化濾波器(並未顯示出)。相減===控制:;__Si,s。彼此 什斗充差5fU值serr。依據所得到誤差,控制哭產 訊肋赠錢雜單元輸“錢蝴整光學放 ^早几40光學增益以使誤差Serr變為零以及保持該狀 悲°在該狀態下,放A器單·’之光學增益等於目標增益 ,其依據輪入側以及輸出側TIA單元之已知增益。泵運^二 單元*7接收相同的控制訊號,甚至於兩個放大階可相等戋‘ 不相等。當然,在該情況下放大階為不同的以及無法使全 部增盈產生相同的結果,其能夠依據不同各別增益結果作 不同地之控制。 圖6顯示出另外一個貫施例4,其中兩個各別控制光學 放大器單元40串連地連接以形成多階放大器單元s該排列 能夠作更精確控制整體光學增益而大於圖5構造情況,其由 於每一放大階各別地監測及控制所致。 如圖6所示,第一(左側)放大階之輸出側τ IA單元45以 及第二(右側)放大階之輸入惻Τί A單元43其端部共同地連 接至光感測器47’(47)。每一放大階以對圖4說明方式分別 (請先聞讀t而之注意事項再填-¾本頁) .I . In -I-」 .人,I --1 . 11 —--I- - I-. :::.:j^C(CNS),\4^^(;MOX 297A^)ir 地控制《雖然在圖β中兩個放大階為相同的,但是其為各別 之控制系统,此在操作時為並不需要的。實際上,兩個放大 階為不同的控制系統(例如成對τ IΑ單元可加以選擇以產生 不同的目標增益)。 如圖4所說明裝置製造出以及進行測試以檢視其暫時 性動態。單一線圈放大器單元包含13. 7公尺傳統摻雜斜光 纖,兩個光學隔離器於輸入及輸出端,I550/980nin WDM光學 耦合器,以及標準976ηηι光柵穩定泵運雷射單元,其包含電 壓控制泵運電流光源,其反應時間在次微秒範圍内。傳送 至控制放大器單元之輸入訊號包含兩個訊號 ;l〇dBm連續性 I555nra訊號之光波,以及OdBm 500Hz之1553nm開/關調節方 形波訊號。 ΤΙ A單元由各別操作放大器(通常頻率效應至少為1 〇MHz) ,電阻以及電容製造出輸入側TIA單元增益為1〇,⑻〇以及輪 出側TIA單元為681。這些所得到數值為適當的其係依據 系統之特定物理參數例如為拼接損耗,泵運雷射特性,光感 應器特性得到。 ’" τ IA單元藉由9 0 / ί 〇光學耦合器以及實質相等光感測器 ic接至光‘放大旮單元之輸入及輸出倒(至少為1 〇丽Ζ頻率 效應之InGaAs PIN光二極管)。比例常數(^及心為相關的 為^=(9/10)(^。此可籍由90/10耦合比值立即導出,耗合 至輸入惻光感測器之光線數量為輸入至光學放大器單元光 線1/9,以及耦合至輸出惻光感測器光線量為光學放大器單 元光線輸出之1/10。 { CNS ) ( 2ΐ〇χ:97^ ) 15^61974 中 .:.¾ 个i、· % 合 -ί卞 Λ 7 Β7 '明説明(#) 叙S:之輸入與輸出為標率SMP-28光纖。裝置元件間之 光學連接亦利用SMF-28光孅製造出。輸出光鐵之訊號利用 125MHz光學接收器以及5〇〇础2數值示波器量測出。 為了提供廣泛範圍之控制彈性,我們使用數值微處理 器為主之控制系統,其包含: -兩個8位元類比轉變為數值(A/D)之轉換器(以2. 5MHz 取樣) -Mach XL可程式陣列邏輯單元(PAL) - IBM功率PC微處理器,操作速率為milk -8位元數值轉變為類比(D/A)之轉換器 圖7為方塊圖,其顯示出控制系統100之構造以及連接 至TIA單元以及雷射泵運電流控制器(泵運驅動線路)。 兩個A/D轉換器101及10 2使用來將輸入側及輸出側T U 單元43及45之電子輸出電壓數位化。PAL 103對A/D轉換器 發出數位放大器輸出作快速之硬體相減。相減結果以sen_ 表示利用微處理器104作PI控制演算法,以及所得到計算控 制訊號再藉由D/A轉換器105輸出至雷射單元44之泵運驅動 線路。 圖8為控制處理過程之流程圖。在步驟S1中,PAL讀取 A/D轉換器丨〇1,1〇2發出之數位化TIA輸出(Si,S。)。其次, 在步驟S2中,PAL 103計算誤差UrO^-S。,其中η表示 在第η個控制遞迴。在步驟S3中,微處理器丨〇4計算控制移 動Μ(η+)以調整泵運雷射輸出使誤差變為零。 依據下列p I控制演算法進行計算: +,士尺,习家总身-(CNS ) Λ4现格(210X297公步) "7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念乎項洱填?5本莨)
八7 _ Β7 --*·* ———— __ 1、發明説明(1¾ ) ]ό 461974 Μ(η)4ί(η-1)[- I Serr(n) + P(Serr(n)-Serr(n-i)) 其中係數I及P分別為整數以及比例控制增益以及可藉由經 驗加以選取以及最佳化。對於更完整說明PI控制,可參閱 先前所提及Koenig文獻。測試裝置之最佳I與P值經驗地決 定出分別為i及500。 其次,在步驟S4中下一個遞迴使用的數值Sen_(!T-i)設 定為目前誤差Serr(n)。 最後,控制移動Μ( η)為泵運驅動線路輸出,以及流程回 至步驟S1以進行下一個控制遞迴。 先前所說明單一線圈放大器之暫時動態顯示於圖9中, 但疋並無本發明操作之自動增益控制系統。特別是,圖9顯 示出方形波輸入訊號以及所形成輸出訊號之蹤跡圖。兩個 訊號蹤跡之相對比例設定將使得蹤跡能夠疊加如圖所示以 作為比較。訊號蹤跡比較顯示出放大器輸出產生相當大扭 曲,其由於玻璃中相關餌離子緩慢增益動態所致。 ®1〇顯示出運作時增益控制系統之暫時性動態。如圖 =所不,光學輸出訊號具有低扭曲之方形波。圖1CI中高於 询入鉍询出況號之第三蹤跡表示泵運控制訊號以及與泵運 功率成比例。 作%紐暫之詳細情況顯示於圖1丨中。最初輸出訊號 、速提,是由於初始反轉值產生(反轉係指激發狀態下之 辑^子數目)。不過,紐速率不足以稱提高之訊號功率 灰因:在處理過程延遲約5微秒後,增益控制線路將泵運功 牛值提高至最大允許值。控制器反應為暫時地提高增益持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平項孙填'<-:?本I)
4 ί明説明 Λ7 137 7 達到所需要之姆兴。$ # ^ 所f要之數 7, 1水建功率再減小至穩定狀態操作 如在開啟之軺所尚要總共時間約為25微秒。假 系统反/¾ J仰程巾能夠提供較縫運功率時增益控制 輪當然能夠增加。除此,反應時間能夠籍由使 用快速好元侧如為控獅糾錢賴處理器為 主線路而減小。 重複说明本發明之特定應用以及列舉性實施例為蘇例 性。許多其他操作能夠利用本發明之基本原理,以及在下 列申請專利範圍内。 (請先間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容本頁) 濟 部 屮 合 y.- ! Γ ;;•上 Γ - ' *v.°i, 叫祕

Claims (1)

  1. 461974 Λ 8 別 C8 D8 Hr專利範圆 f 1Ί㈣之方法,其控制m㈣之輪㈣號值與輪 入至衣且之褕入訊號值之比值,該方法包含·· 攸供本一兀件迷接至裝置之輸入以產生第-訊號,其大 小對應於輸入訊號值; · 代供第—兀件連接至裝置之輸入以產生第二訊號,其大 小對應於輸出訊號值; 依據第-與第二訊號值間之差值調整該比值。 2. 依據中請导利範圍第i項之方法,其中裝置為放大器單元 以及該比值為放大器單元之增益。 3. 依拉申明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每一輸出訊號及 入Λ號為複合訊號。 4. 依據申請專職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裝置為光學裝置, 該輸入與輸出訊號為光學訊號,以及第一及第二放大器單 元為跨阻抗放大器單元。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每一輸出訊號及 入Λ號為複合訊號。 6. 依據申請專職㈣5項之方法,其巾輸出及輸人訊號值 為複合訊號之RMS值。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方法,其中調整包含產生誤差 訊號值Serr,其中Scrr:± (So-SA S。為第二訊號之訊號值 ,以及Si為第一訊號之訊號值,以及使用誤差值作為基準 調整該比值。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第—及第二訊 複合訊號以及S#S。為RMS訊號值。 輸 輸 以 u號為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亨項再填窍本:fi) I IV i Φ -1^¾ —^m i r--ro.-c.«I» i·^ i:i| ( CNS ) A4XifS- ( 210X 297/^¾ ) V:/ 461974 \-b妹
    辱利範_ A8 Bg C8 D8 9 I _依據申請衷利益阴带7 τ -及#之方法,其中誤差訊號值以及第 汉朱一讯观值為電壓值。 10·依據申請專利範 元件 響該ώ值之!^成邮]奴妓,其帽純含調整影 11. 入端; 提供第二 出端;以及 跨随抗放大||單料接至光學放大 器單元之輸 \h r,·? 大¥大11單71之輪出訊號與第二跨阻抗放 大^兀之—職間差值調整光堅…。專利範_丨項之方法^光學放大器單元 縣學放大器單元以及該調整包含纖維光學 放大益早兀之泵運雷射泵運功率。 干 2=W12私找,料綱益為輸入u t 心組多種複合波長之RMS光學增益。專職_2項之方法,嫩運功率籍由調 正装連射之驅動控制訊號而加以調整。 i5f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調整包含產生誤 差屯4_Serr,其中ser广士(s。%,s。為第二跨阻抗放大器 單元之輸出電壓以及Sl為第—跨阻抗放大器單元之輸出電 壓’以及使用誤差電壓為基準以調整泵運雷射之果運功率。 R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5項之方法,其中第一及第二跨阻 抗放大器單元分別地經由光感測器連接至輸入及輸出, 以 tit先間讀背而之it意乎項再填寫本页) i, ,4 _____τ___. HI ·-11 说凡度这用中闽阒家捃準(CMS • - I ί 1 I - - I i^p( 461974 AS B3 CS D8 申請專利範国 及s。及Si滿足下列關係: S产G〖C]Pi 其中分別為第二跨阻抗放大器單元以及第-跨阻抗 放大Is单元之㈣跨阻朗益,卜秘人光學訊號功率,G 為光學增益,以及C2及(^為常數。 ’ π_依板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中纖維光學放大器 單元具有單一纖維光學放大階。 °° 18.依板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纖維光學放大器 單元具有一組多個串連之纖維光學放大階。 19_ -種裂置,其控制由裝置輸出之輸出訊號值與輪入至裝 置之輸入訊號比值,該裝置包含 .第一元件連接至裝置之輸入以產生第一訊號,其值對應 於輸入訊號值; 第二元件連接至裝置之輸出以產生第二訊號,其值對應 於輸出訊號值;以及 控制益連接至第一及第二放大器單元以及該裝置,操作 該控制器以調整該比值,其依據第—與第二訊號之差值進 行調整。 20.依據申請專利範Γ苐19項之裝置,其中裝置為放大器單 元以及該比值為放大器單元之增益。 2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方法,其中每一輪出訊號及 輸入訊號為複合訊號 22_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裝置,其中裝置為光學裝置 月中:U闯家標冬(CNS ) Λ4規格(210X297^· 461974 AS m C8 DS 請專利範园 以及第-與第二放大器單元為跨阻抗放大哭單元。 .黯據申請專猶酿2項之裝置,其中每一輪出訊號以 及褕八訊號為衩合訊號。 沉謂申請專利範酸3項之裝置,其中輸出及輸入訊號 值為叙合訊號之RMS值。 25‘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裝置其中 控制器產生誤差訊號值Sem · " serr=± (S。-Si),S。為第二訊號之訊麵以及s為第一 訊號之訊紐,奴_繼使輯㉔舰絲 整該比值。 26.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裝置,其中控制器調整影變 該比值之裝置元件。 27· —種控制增益之光學放大器裝置,其包含 光學放大器單元; 3 f -跨阻^放大ϋ單元連接至光學放單元之輸入端; 第二跨阻抗放大器單元連接至光學放大器單元之’ ;以及 控,f連接至* —衫二跨阻抗放大器單如及該光學 放大器單元,操作翻II以破緋放大器單元之光學增 M,其依據第-跨阻抗放大m元輪出訊號與第二跨阻抗 放大器單元輸出訊號間之差值調整。 28_依據申請專利範園苐27項之裝置,其中光學放大器單元 ,泵運纖維光學放大器單元,其包含栗運雷射,以及雜制 為調整栗運雷射之泵運功率。 、+义-,.4人·】中#嘌毕(CNS ) Λ4從格(210X297公浼) 461974 Λ[; m cs D3 -利.範固 入 說依據申請專利範園第27項之裝置,其中光學增益為輸 至纖維光學放大料元_組?種複合波長之光學與兴 3〇·依據申請專利範園第27項之裝置,其中第一及第二& 抗放大料元分观録光躺料接至輸人及輸出靖。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裝置,其中控制器產生誤差 M&Serr,其中scrr-± (§。一民),S。為第二跨阻抗控制器之 輪^電壓以及&為第一跨阻抗控制器之輸出電壓,以及使 用誤差電壓作為基準以調整光學增益。 32,依擄申請專利範園第31項之裝置,其中第一與第二跨阻 抗控制H單元經由相對光感測g分別地連接至輸入與^出 端,以及滿足下列關係: S^GoCsGPi SAC# 其中G。及G i分別為第二跨阻抗放大器單元以及第—跨阻抗 放大器單元之各別跨阻抗增益,Pi為輸入&學訊號功率,^ 為光學增益,以及C2及(:丨為常數。 ’ 3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裝置,其中光學放大哭單元 ^運纖縣料大轉元,姑含料魏以控制 益5周整泵運雷射之泵運功率。 3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裝置,其中纖維光學放大哭 單元具有單一纖維光學放大階。 °° S5.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裝置,其中纖維光學放大器 具有一組多個串連之纖維光學放大階。 ! 见-種控制之方法,其控裝置輸出訊號值與輸入至裝
    置之輸入訊號值之比值,該方法包含: 提供第一元件連接至裝置之輸入以產生第一訊號t其大 小對應於輸入訊號值; 提供第二元件連接至裝置之輸入以產生第二訊號,其大 小對應於輸出訊號值; 依據第一與第二訊號值間之差值調整該比值。 3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之方法,其中裝置為放大器單 元以及該比值為放大器單元之增益。 3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6之方法,其中裝置為光學裝置, 該輸入與輸出訊號為光學訊號,以及第一及第二放大器單 元為跨阻抗放大器單元。 39·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之方法,其中調整包含產生誤 差訊號值Serr,其中Serr=± (^。"^。”。為第二訊號之訊號 值,以及S;為第一訊號之訊號值,以及使用誤差值作為基準 以調整該比值。 40. —種裝置,其控制由裝置輸出之輸出訊號值與輸入至裝 置之輸入訊號比值,該裝置包含 第一元件連接至裝置之輸入以產生第一訊號,其值對應 於輸入訊號值; 第二元件連接至裝置之輪出以產生第二訊號,其值對應 於輪出訊號值;以及 控制器連接至第一及第二放大器單元以及該裝置,操作 該控制器以調整該比值,其依據第一與第二訊號之差值進 行調整。 23C請先問讀背而之注意亨項再填巧本页}
    、十 3 3 家( ) Λ4说格(210x297公货) 461974 AS B8 CS D8 21 -利範國 41‘依據申請專利範園細項之裝置,其中裝置為放大器單 元以及該比值為放大器覃元之增益。 『 42.依據申請專利範園第40項之裝置,其中 err, 控制器產生誤差訊號值S (心—Si)’ s。為第二訊號之訊號值以及&為第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平項再填寫本页} ^err 讯唬之SFL唬值’以及該控制器使用誤差訊號值為基準以調 整該比值。 43. —種控制之方法,其控制由裝置輸出之輸出訊號值與輸 入至裝置之輸入訊號值之比值,該方法包含: " 產生第一訊號,其大小對應於輸入訊號值; 產生第二訊號,其大小對應於輸出訊號值; 依據第一與第二訊號值間之差值調整該比值。 44·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裝置,其中該比值加以調整 以保持輸入與輸出訊號值之目標比值,目標比值依據一些 與桌一及弟一说號值與輸入及輸出訊號值相關之比例參數 決定出。 45.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之裝置,其中第一訊號與第二 訊號藉由第一放大器單元以及第二放大器單元產生,第一 與第二放大器單元具有預先決定之增益,以及比例參數為 預先決定之增益。 中 ( CNS ) ( 210X 297^^ }
TW089100446A 1998-12-21 2000-01-1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ratio of an output signal and an input signal TW46197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308398P 1998-12-21 1998-12-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61974B true TW461974B (en) 2001-11-01

Family

ID=22347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00446A TW461974B (en) 1998-12-21 2000-01-1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ratio of an output signal and an input signal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EP (1) EP1142108A1 (zh)
JP (1) JP2002533969A (zh)
KR (1) KR20010101311A (zh)
CN (1) CN1334988A (zh)
AU (1) AU2053300A (zh)
BR (1) BR9916386A (zh)
CA (1) CA2355943A1 (zh)
RU (1) RU2001120339A (zh)
TW (1) TW461974B (zh)
WO (1) WO20000383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3361B2 (ja) 2002-11-01 2010-1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増幅器の制御装置
US7409197B2 (en) 2005-03-31 2008-08-05 Intel Corporation Transceiver with receive path overload protection and method
JP4770344B2 (ja) * 2005-09-12 2011-09-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増幅器
JP5679618B2 (ja) 2007-05-31 2015-03-04 株式会社トリマティス 光増幅器
JP5245854B2 (ja) * 2009-01-19 2013-07-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波長多重光増幅器
CN104466681B (zh) * 2014-11-25 2018-12-25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放大器的串级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0823A (en) * 1973-03-28 1975-08-19 Nathan O Sokal Amplifying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modulated carrier signals
NL8103833A (nl) * 1981-08-17 1983-03-16 Philips Nv Inrichting voor het weergeven van informatie in een spoor van een magnetische registratiedrager.
US4709215A (en) * 1985-12-30 1987-11-24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Traveling wave tube drive controll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42108A1 (en) 2001-10-10
CN1334988A (zh) 2002-02-06
BR9916386A (pt) 2001-09-18
WO2000038318A1 (en) 2000-06-29
AU2053300A (en) 2000-07-12
JP2002533969A (ja) 2002-10-08
CA2355943A1 (en) 2000-06-29
KR20010101311A (ko) 2001-11-14
RU2001120339A (ru) 200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22460B2 (en) Optical fiber amplifier control
EP1248389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aman gain
TW461974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ratio of an output signal and an input signal
EP3349355A1 (en) Optical receiver, active optical cabl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optical receiver
CN103946744B (zh) 光放大器以及光放大器的控制方法
KR940010207B1 (ko) 압력식 제어신호 전송장치 및 그 작동방법
CN108369155B (zh) 光学特性测量装置
US5453826A (e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 employing synchronizing signals to synchronize the sampling and manipulation of data representing fibers optic characteristics
US6882410B2 (en) Filter processing system for the output signal of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 in the chromatic dispersion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 apparatus
US20030053193A1 (en) Noise figure measuring system for optical amplifier
JP4040098B2 (ja) 帰還ループを備えた回路装置
US3603146A (en) Electromagnetic flowmeters
US6606191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erformance of optical amplifiers
CN105897341A (zh) 光放大器瞬态抑制快速逼近装置和方法
JP6634310B2 (ja) 光電流センサ
KR101731830B1 (ko) 물리량 계측 장치 및 그의 처리 방법
MXPA0100635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ratio of an output signal and an input signal
JPH0933394A (ja) 光増幅器の特性測定方法
EP1324105A3 (e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tical filter
US7062168B1 (en) Bifurcated range stages to increase speed or dynamic range of measuring instrument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4050813B2 (ja) トランスミッタ
JPH0974057A (ja) 炉内圧力制御システム
RU1667504C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отношения двух напряжений
CN116937947A (zh) 一种基于电流量程进行自适应电路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JPH04223230A (ja) 光パワーメータ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部品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