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49652B - Water-tube boiler - Google Patents

Water-tube boil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49652B
TW449652B TW089115321A TW89115321A TW449652B TW 449652 B TW449652 B TW 449652B TW 089115321 A TW089115321 A TW 089115321A TW 89115321 A TW89115321 A TW 89115321A TW 449652 B TW449652 B TW 44965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water pipe
water
transfer sheet
surfac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15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shihiro Kayahara
Akinori Kawakami
Takashi Morimatsu
Koichi Wakae
Kanta Kondo
Original Assignee
Miura Kogyo Kk
Miura Inst Of Res & Amp Dev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2184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04140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22011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3445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ura Kogyo Kk, Miura Inst Of Res & Amp Dev Co filed Critical Miura Kogyo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49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4965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21/00Water-tube boilers of vertical or steeply-inclined type, i.e. the water-tube sets being arranged vertically or substantially vertically
    • F22B21/02Water-tube boilers of vertical or steeply-inclined type, i.e. the water-tube sets being arranged vertically or substantially vertically built-up from substantially straight water tubes
    • F22B21/04Water-tube boilers of vertical or steeply-inclined type, i.e. the water-tube sets being arranged vertically or substantially vertically built-up from substantially straight water tubes involving a single upper drum and a single lower drum, e.g. the drums being arranged transversely
    • F22B21/06Water-tube boilers of vertical or steeply-inclined type, i.e. the water-tube sets being arranged vertically or substantially vertically built-up from substantially straight water tubes involving a single upper drum and a single lower drum, e.g. the drums being arranged transversely the water tubes being arranged annularly in sets, e.g. in abutting connection with drums of annular sha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21/00Water-tube boilers of vertical or steeply-inclined type, i.e. the water-tube sets being arranged vertically or substantially vertically
    • F22B21/02Water-tube boilers of vertical or steeply-inclined type, i.e. the water-tube sets being arranged vertically or substantially vertically built-up from substantially straight water tubes
    • F22B21/04Water-tube boilers of vertical or steeply-inclined type, i.e. the water-tube sets being arranged vertically or substantially vertically built-up from substantially straight water tubes involving a single upper drum and a single lower drum, e.g. the drums being arranged transversely
    • F22B21/06Water-tube boilers of vertical or steeply-inclined type, i.e. the water-tube sets being arranged vertically or substantially vertically built-up from substantially straight water tubes involving a single upper drum and a single lower drum, e.g. the drums being arranged transversely the water tubes being arranged annularly in sets, e.g. in abutting connection with drums of annular shape
    • F22B21/065Water-tube boilers of vertical or steeply-inclined type, i.e. the water-tube sets being arranged vertically or substantially vertically built-up from substantially straight water tubes involving a single upper drum and a single lower drum, e.g. the drums being arranged transversely the water tubes being arranged annularly in sets, e.g. in abutting connection with drums of annular shape involving an upper and lower drum of annular 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s Of Fluid Heater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49652 A7 _____B7_________ 五、發明說明(】) [發明領域】 本發明為關於,貫流销爐、自然循環式水管錫爐、強 迫循環式水管鍋爐等水管鍋爐之罐體構造。 [以往技術] 水管鍋爐之爐體構造有,將多數支之水管以環狀配置 而在内側形成水管列,將該内側水管列之内側作為燃燒 室,在前述内側水管列之外側另又以環狀配置多數支之水 管以形成外侧水管列,將兩水管列之間形成氣體通路者。 前述燃燒室内主要施行輻射傳熱,在前述氣體通路内則主 要施行對流之傳熱。 在前述水管鍋爐為謀求提昇鍋爐之效率,一般實施前 述水管設置傳熱片以增大傳熱面積之措施。具體說明之, 在設置於前述外側水管列之開口部附近之預定支數之外側 水管全周設置傳熱片,由此謀求提昇鍋爐之效率(例如參照 曰本之特開平9-133301號公報)。但是,對於面對前述氣 想通路之傳熱面中,僅有前述外側水管列之一部分傳熱面 構造之改善。亦即,前述傳熱面之構造,不過由於前述外 側水管列之開口部附近與其上流側設定為2階段。而且, 在前述全周附有傳熱片(fin)之水管為防止前述全周傳熱片 之燒損,將氣體溫度設定在預定溫度以下之降低區域,但 是該區域由前述氣體通路整體看僅限於下流側之部分區 域。由於此,並不成為充分謀求傳熱量之增加。再者,由 於經過前述全周面附有散熱片,雖然可以達成某—程度之 傳,..、量之增加效果,但是如欲將前述全周附有傳熱片之水 本ϊ氏張尺度適用中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x 297公爱) --- 311643 i n n 1 u It If u n I n t If n It f* t— n ^OJ· n n n n n I 線丨 <請先M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蛵濟部智慧財產局p、Η消費合竹_社£ ^ 尚需更進一步之改善。 —種新穎水管鍋爐,將面向氣 亦即將傳熱面構造成為3階 傳熱片之水管之傳熱面整體, 提昇之同時,亦可謀求爐體整 而作者。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且構成包括:環狀之第一水管 具有第一開口部;以及環狀之 管構成而具有第二開口部;並 配置前述第二水管列之同時, 燃燒室’在前述兩水管列之間 二開口部形成氣體通路,將面 氣體之流動由上流側劃分為高 域傳熱面構造,以及低溫區域 發明長1供—種水管鍋爐,前述 述兩水管列為不附有傳熱片水 區域傳熱面構造為至少有前述 片之水管壁構造,前述低溫區 管列為不附有傳熱片水管之水 為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以互相 A; 一·· --一- 五、發明說明(2 ) 管之傳熱面整體有效活用, [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 體通路之傳熱面整體改善, 段’同時有效活用全周附有 可以進一步謀求鍋爐效率之 體之細長化。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發明為解決前述問題 之發明提供一種水管鍋爐, 列’係由多數之水管構成且 第二水管列,係由多數之水 且在前述第一水管列之外侧 月述第一水管列之内部設置 由前述第一開口部向前述第 向該氣體通路之傳熱面沿著 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中溫區 傳熱面構造。 申清專利範圍第2項之 高溫區域傳熱面構造為,前 官之水管壁構造,前述中溫 第二水管列為單側附有傳熱 域傳熱面構造為前述第—水 官壁構造,前述第二水管列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44965 2 五、發明說明( 以預定之間隔配置之構造。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本發明提供一種水管鍋爐,前 述高溫區域傳熱面構造為,前述兩水管列為不附有傳熱片 水管之水管壁構造,前述中溫區域傳熱面構造為,至少有 前述第二水管列為單側附有散熱片水管之水管壁構造,前 述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為,前述第一水管列為單側附有傳 熱片水管之水管壁構造,前述第二水管列為全周附有傳熱 片水管以互相具有預定之間隔配置之構造。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提供一種水管鍋爐,其 中,構成前述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之部分之前述第二水管 列,以多數之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以互相隔開預定之間隔 配置之構造,而在此等各全周附有傳熱片之水管之外側設 置引導構件。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提供一種水管鍋爐,其 中’前述引導構件沿著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以凹凸 狀形成。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明提供一種水管鍋爐,其 中’前述引導構件之内側設置多數之突起。 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發明提供一種水管鍋爐,其 中,構成前述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之前述單側附有傳熱片 水管,由沿著該轴方向延伸之狀態設置之第三傳熱片構 成,該第二傳熱月向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之水管間突 出。 申請專利範圍苐8項之發明提供一種水管鍋爐,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線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η
AT AT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i印K· 五、發明說明( 中 ’構成前述低溫區 水g ,以該軸方向成 板狀之第四傳熱片所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本發明之 第2圖為第1圖 第3圖本發明之 第4圖本發明之 第5圖本發明之 第6圖引導構件 橫向剖視說明圖。 第7圖引導構件 橫向剖視放大圖。 第8圖引導構件 橫向剖視說明圖。 第9圖引導構件 橫向剖視說明圖。 [符號說明] 要部分放大表示之 分放大表示之 -_線 域傳熱面構造之前述單側附有傳熱^ 為多段狀’而且大約水平狀設置之平 構成。 第一實施例之縱向剖視說明圖。 之沿著II-II線之橫向剖視說明圖。 第一實施例之橫向剖視說明圖。 第三實施例之橫向剖視說明圖。 第四實施例之橫向剖視說明圖。 之第-變形例之主要部分放大表示之 之第二變形例之主要部分放大表示之 之第三變形例之主 之第四變形例之主要部 下部管路外套筒 ¥•狀第一水管列 第—縱向翼片構, $嶢器 第二開口部 氣體通路 3 1164^ --------I-----裝 i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9 ]1 上部管路外套筒 水管 第一開口部 燃燒室 環狀第二水管歹q 第二縱向翼片構件 4 6 8 10 12 :ΐ ,s;丨
449652
.、發明說明(5 ) 13 煙道 14 第一傳熱片 15 第一傳熱片 16 引導構件 17 氣體引導用水管 18 絕熱材料 19 鍋爐體外蓋 20 第三傳熱片 21 第四傳熱片 22 凸部 23 突起 A 不附有傳熱片水管 Β 單側附有傳熱片水管 C 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 [實施例]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其次,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本發明為,作為多管式 之水管鍋爐使用,但亦可適用於蒸氣鍋爐、溫水鍋爐、或 加熱熱煤之熱煤鍋爐等。 由多數之水管形成環狀之第—水管列,該第一水管列 之内側設置燃燒室。在前述第一水管列之外側,由多數之 水管形成環狀之第二水管列’該第二水管列與前述第一水 會列之間形成氣體通路。前述第—水管列設置第—開口 部’由該第一開口部使前述燃燒室與前述氣體通路連通。 前述第二水管列設置第二開口部,由該第二開口部使前述 氣體通路與煙道連通。 前述氣體通路沿著氣體之流通由上流側依序因應於氣 體溫度劃分為高溫區域、中溫區域以及低溫區域,面向前 述氣體通路之傳熱面為,因應於前述各溫度區域分別設定 南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中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以及低溫區域 傳熱面構造。此等各傳熱面構造係分別因應於氣體溫度, 由於考慮到前述各水管之熱負載,前述氣體通路之流通阻 本紙張尺ϋ用中國國家標準(CMS)A4規格(210 X 297公|Γ) 5 311643
If I--------- ----—ill ^ ---------球,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工消費合作社印¾ 五、發明說明(6 力,设置於前述各水管之傯妖y 4口 ^ 导…、片之燒才貝之可能性而由可以 獲得最大之傳敎晉. 、 …®之狀態,分別設定最適宜之傳熱面構 ^ D亦即,刚述高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係將前述兩水管列設 疋在夕數之不附有傳熱片水管之水管壁構造,前述中溫區 域傳熱面構造至少僅前针、梦__ 史引述第二水管列設定於多數之單側附
有傳熱>!之水管卷堪决 ^ >L 、、 e 土構造,别述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為使前 述第二水營列右S·叙· >人m — _ 夕數之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由互相隔開預 疋之間隔配置之構造。 Μ 1先說明剛述鬲溫區域傳熱面構造。流通於前述高 區域之氣體由於比較高溫,前述高溫區域傳熱面構造為 與前述兩水管列均成為不附有傳熱板之水管’由此使水管 之熱負載不會過高。由 由於水官之熱負載不會成為過高、污 垢(“Μ不容易附著’可以择實防止前述水管之燒損。 其人說明别述中溫區域傳熱面構造。前述申溫區域 為'A過則述内皿區域之傳熱而降低氣體溫度,隨著體積 之減V而使亂體机速降低,也因為該部分使傳熱量減少。 因此,前述中溫區域值甜4 Λ , Α傳熱構造為,對於前述水管之單側(前 述氣體通路側)附有傳熱片以增大每U水管相^㈣ 面積由此使傳熱量增大。前述中溫區域傳熱面構造為至 ^前述第二㈣列由前述單側附有水管構成,但前述兩水 管列由前述單側附有傳熱片水管構成時’前述中溫區域之 傳熱量更為增加。 在此’則述中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之前述傳熱片為,成 為由前述水管之Μ向前$氣體通路突出4橫向翼片形 木 邊厍 TiSS 家栏並 ------- ^^1 ^^1 ^^1 ^^1 ^^1 ^^1 ^^1 —^1 ^^1 ^^1 I I ^^1 ^^1 n Ml _ - H 一°1¾ _ —ί ^^1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4965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11643 A7 五、發明說明(7 ) 狀’使平板狀之傳熱片構件成為大約水平而且向前述水管 之轴方向之多段狀設置之構成。前述傳熱片成為橫向翼片 形狀時,氣體之流通阻力不增大,可以成為堡力損失少之 鍋爐體構造。再者,前述傳熱片為可以成為沿著前述水管 之轴方向延伸之縱向翼月形狀,例如為平板狀、棒狀或剖 面大約L字形狀之散熱片構件沿著前述水管之軸方向設 置。 由於此,前述中溫區域傳熱面構造由於由前述單側附 有傳熱片之水管構成,因此前述中溫區域之氣體温度之降 低程度增大。由於此,前述中溫區域之下流側之氣體溫度 可以確實降低至前述低溫區域之前述全周附有散熱月水管 之傳熱片不燒損之溫度。再者,氣體溫度更為降低至上流 位置之前述低溫區域之設定氣體溫度,因此可以減少前述 中溫區域之水管支數,縮短前述中溫區域之前述氣體通路 之長度。 繼而說明削述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前述低溫區域為 由於氣體溫度比較前述中溫區域更為降低,前述低溫區域 傳熱面構造前述第二水管列作為前述全周附有傳熱片水 管,水管每1支相當之傳熱面積更為增大。再者,在前述 低溫區域,成為前述第二水管列插入前述氣體通路内之構 成’氣韹在前述第二水管列之内外兩側流通,水管之周壁 全體氣體接觸而進行傳熱’由此使傳熱量大幅度增加。 在此’前述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之傳熱片成為帶狀之 散熱片構件對於前述水管之周壁以螺旋狀捲繞之構造。再 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7i!Fx观公爱)---- »^--------訂---------線 (靖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ΑΓ ΑΓ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 五、發明說明(8 ) 者,該全周傳熱片亦可以 分別分離而向前述水管之”數之圓板狀之散熱片構令 者,前述全周傳熱片亦可以=以多段狀設置之構成1 之傳熱片構件在前述水管之:為向圓周方向分割為多數値 爯去祕二 軸方向以多段狀設置之構成。 列為替代前述不附有傳d熱:,之前述第-水管 侧附有傳熱片水管之水管壁構1 :::構造可以成為單 營之傳熱板為,成為前述縱:翼ν::=τ熱板水 異片形狀,例如成為平板狀、 棒狀或大約剖面L字形狀箸# # μ # ^ ^ 等散熱片構件,成為沿著前述水 S之袖方向延伸之狀態設置之構成。前述傳熱片為,向前 迷^二水管列之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間突出設置, 同時亦作用為防止氣體滯留於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 間之默流促進構件。再者,前述傳熱傳熱片亦可以成為前 述橫向翼片形狀,平板狀之傳熱片構件由大約水平而且向 前述水管之軸方向以多段狀設置之構成。 如前所述’依據前述3階段之傳熱面構造時,由於面 向前述氣體通路之傳熱面構造整體加工者’因此可以使面 向前述氣體通路之傳熱面因應於氣體溫度成為最適宜之傳 熱面構造,可以使銷爐效率大幅度提昇。再者,經過設置 前述中溫區域傳熱面構造,吁以使氣體溫度在更為在上流 位置降低,對於傳熱量之增加可以發揮更大效果之前述低 溫區域傳熱構造由更為在上流位置作為起點設置,再者, 比較相同蒸發量之罐體,可以減少水管支數,因此罐趙之 外徑可以成為更小值而成為細長之鍋爐體。 311643 Μ--------^-------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44965 2 五、發明說明(9 ) 並且’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之外側,亦即前述 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所構成之第二水管列之半徑方向外 側’設置作為氣體通路壁機能之引導H㈣導構件為, 氣體沿著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之外周,具雜為沿著 在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之前述半徑方向外側之傳熱 面流通之形狀形成’例如沿著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 之外周以凹凸狀形成。再者,前述引導構件為大約密接於 前述各全周附有水管之狀態配置,構成前述引導構件與前 述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之水管之間,形成為相當於前述全 周傳熱片之突出高度之幅度之前述氣體通路。 在此,亦可以在前述引導構件之内側,亦可以在前述 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側設置多數之突起。經過設置該突 起,氣體流通於前述引導構件與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 管之間時,氣體之流動被擾亂而促進亂流,由此傳熱量增 大。 如此’設如成為設置前述引導構件之構成時,可以有 效活用前述各全周附有散熱片水管之傳熱面整體,可以使 錫爐效率更為提昇。亦即’由於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 管之外側設置前述引導構件,氣體沿著前述各全周附有傳 熱片水管之外周流通之同時,氣體流速增加,由此可以有 效活用前述全周附有傳熱月水管之傳熱面整體而施行傳 熱,傳熱量大幅度增大。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將本發明適用於貫流式鍋爐之實施 例。 ------------ 褒---- ----訂---------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0 X 297公釐) 9 311643 A7
tr 線 k ΚΙ Β7 449652 五、發明說明(Π ) 片構件11、11··· ’前述各水管3分別連接於前述第二縱向 翼片構件Π。前述第一水管列4之各水管3與前述第二水 管列9之各水管3由圓周方向各偏移半節距之狀態配置。 前述第一水管列4與前述第二水管列9之間,由前述 第一開口部至前述第二開口部1〇設置氣體通路12、12。 此種兩個氣體通路12係經過前述第一開口部向前述燃燒 室7連通’經過前述第二開口部1〇連通於煙道12。由於 此’流出前述燃燒室之氣體為,在前述第一開口部分岐而 分別流入前述兩個氣體通路12,在前述第二開口部10合 流而流入前述煙道。 並且,在前述鍋爐體構造’流通前述氣體通路12之氣 體之溫度經過前述水管列4、9之傳熱隨著向下流侧降低。 在此’在該第一實施例’因應於氣體溫度之降低程度,使 面向前述氣體通路12之前述兩水管列4、9所構成之傳熱 面構造成為高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中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以 及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之3階段,並且由以下所述設定。 而且,在以下之說明中’前述兩氣體通路12係由前述第一 開口部5至前述第二開口部1〇之通路大約成為對稱狀,因 此僅由一方之前述氣體通路12說明。 首先’說明兩溫區域傳熱面構造由前述第一開口部 5流入前述氣體通路12之氣體之溫度大約在〗3〇〇-c〇在氣 體溫度約900°C至約130(TC之高溫區域中,前述兩水管列 4、9成為多數之不附有傳熱片A、A之水管壁構造。前 述不附有傳熱片水管A為,成為不設置傳熱片之構成,並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 I III — — ----- - - - 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1 311643
J I ------本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S·工消費合作社C.:A 3U64? Λ 五、發明說明(i2 ) 且使前述水管3之教备丧τζα 缺L 熱負载不致於成為過高之狀態。再者, 替代不設置傳熱片,使前$ f 冉者 流通路裁面積縮小而增加氣 右十使 本丄、 S轧體机速,由此在前述水管3 產生過熱之熱負載之蘇囹肉士劣 成。 之乾圍内成為期求傳熱量之增加之構 其次’說明中溫區域傳埶 s t 飞得熟面構造。氣體溫度約50(rc 至約900 C之中溫區域中針 ^ + K $管、9為’成為多數 之早側附有傳熱片水管b、b 夕教 w,- . Η . ^ ·之水管壁構造。前述各單側 附有傳熱片水官Β為,分別. ^ „ 1 〇 y 別在前述各水管3之單側(前述氣 體通路】2側)以多段妝机罢 奴狀°又置検向翼片形狀之多數之苐一傳 熱片1 4、1 4…。當氣雜加庚 諸… 軋體*度降低時,體積減少而氣體流速 亦降低,但經過成為前述單側附有傳熱片水管B,可以押 大每1支水管相當之傳熱面積而使傳熱量增加。 3 在此,前述各第-傳熱片14為,分別由前述水管3 之周壁向前述氣體通路】2突出之橫向翼片形狀而且大約 2平设置,因此可以抑制氣體之流通阻力之增大。加之, 剛述中溫區域兔,士 知nJL 、« 〆由於軋體洫度降低為約900。(:以下’因 此不致於燒損前述各第一傳教#^ 禾1寻熟片1 4,再者,前述各單側附 有傳熱片水管B之熱負載亦不致於成為過大。 ,再者’前述各第一傳熱片U之安裝節距為,使愈向上 流側之水管3愈大愈向下流側之水管3愈小,亦即愈^ —N S夕其女裝片& ’使其由沿著氣體之流通傳熱面積逐 次增加之狀態設定.由此可以謀求前述各水管3之敎負載 之均勻化.·,前逑傳熱面積依序增加之構成為’前述各第 ΐϊιιι — 1— 丨 — — I- · I i i I 1 1 I . I — —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4965 2
五、發明說明(η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Μ 傳熱片14由前述水管3之周壁之突出高度愈向下流侧愈昇 :之構成實施。再者’前述安裝節距之調整以及前述突出 高度之調整為,可以由雙方組合實施。 。再者,說明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在氣體溫度為約500 c以下之低溫區域’前述第一水管列4為,成為由多數之 寸有傳熱片水管Α、Α·‘·之水管壁構造,前述第二水管列 9為’成為多數之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C._.以互相隔開 預定之間隔配置之構造。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之水管c 為作為第一傳熱片15,使帶狀之傳熱片構件對於前述水 管3之周壁以螺旋狀捲繞。氣想流通於前述第二水管列$ =外側’前述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之外周整想分別接 觸軋體以施行傳熱。 ^此’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〇為成為其内側之 水管列4側對於前述第-水管列4之前述各不附 有傳熱片水管A幾乎接觸之狀態分 u- ® ^ μ 也77別配置,再者在成為前 述第一水管列4之相反側之前述各
.^ . 疋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 卜側’作為氣體通路壁之機能 16 , . ^ ^ 微此之圓弧狀之引導構件16' 16由幾乎密接之狀態’ 為知者剛迷第二開口部10由成 為對象之狀態配置。該兩引導搆 ...-^ 1 6為’由於作為構成前 述低&區域傳熱面構造之部分之 _ 味壁分別配置,因此苴上 视側端部即分別連接於在構成前 〃 益'+,曾,^ 復G域傳熱面構造之 月J述第二水管列9之最下流側之水管’ 部為’成為劃分前述第二開口部】“再者其各下流側端 前述兩引導構件16為,使氣體沿著t側之端部。再者, _________ 者刑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 家標準(CNS)A4 規格⑵〇 χ 29??? ”、 13 311643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I I---1 I 訂--II---丨 — 線 I · A7 A7 絰濟部智慧財產局員X消費合作.ilfR.p: ^ 一 圓 I , - 家標a (COA..丨规格< :>9T 公餐:1
五、發明說明(l4 水管c流通之同時’使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之間 隔更為狹小化以提高氣體流速而發揮增加傳熱量之功能。 在前述低溫區域,由於氣體流通前述第二水管列9之 内外兩側,因此可以有效活用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 c之傳熱面之同時’可以抑制氣體之流通阻力於低值。加 之,前述低溫區域係由於氣體溫度約成為500t以下,可 以防止則述第二傳熱片丨5或前述兩引導構件丨6之燒損。 :即’前述第二傳熱片15為,其壁厚比較前述中溫區域之 前述各第-傳熱片14之壁厚以薄片形成,再者前述兩引導 構件16為,不同於前述各水管3不接觸成為冷卻媒體之 水,因此氣體溫度高時容易燒損,但在前述低溫區域之氣 體溫度,由於比較前述中溫區域之傳熱大約降低5〇代以 下’由此可以確實防止燒損。再者,前述各全周附有傳埶 片之水管C之熱負載不致於成為過高。 ‘、 再者,前述各第二傳熱片15之各捲繞節距為’可以成 為前述各水管之相同值,亦可以成為愈向下流侧之水管3 愈小而依序增加傳熱面積之構成。在此依序增加傳熱
時可以謀求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fc之熱負載之 化e J 但是’在本第一實施例,前述第二開口部1〇之 央部設置氣體引導用水管17 &該氣體引導用水管Η為, 使氣體在最下流位置,亦即沿著在前述第二開口部二之兩 側位置之2支前述全周附有傳熱片水 I I 3丨導中施 :移向前述煙道丨3之功能。經過設置前述氣體引導用水營 --------------裝.-------訂-----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4965 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b) 17,設在最下流位置之前述兩個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 C中之傳熱可以有效施行之同時,前述氣體引導用水管17 本身亦施行回收熱之作用,由此使傳熱量增加。在本第一 實施例中,前述氣體引導用水管17設置前述第二傳熱片 15 = 在前述第二水管列9之外側,設置絕熱材料18,在其 外側設置鍋爐體外蓋1 9。 在前述構成之貫流鍋爐,說明其作用如下。前述燃燒 器8動作時’在前述燃燒室7内施行燃燒效應,大約完成 燃燒效應之高溫氣體’通過前述第一開口部5流入前述氣 體通路12。流入於前述氣體通路12之氣體為,分為二方 向分別在前述氣體通路12中流通。氣體流通於前述兩氣體 通路12時’氣體之熱量向前述各水管3内之被加熱流體傳 達,氣體之溫度愈向下流側愈降低。在前述第二開口部i 〇 合流之氣體為’由前述煙道13作為排放氣體向外部排出。 並且’則述各水管3内之被加熱流體在加熱中上昇,由前 述上部管路外套筒〗作為蒸氣送出。 分別面向前述兩氣體通路12之前述兩水管列4、9之 傳熱面構造成為前述3階段之傳熱面構造,傳熱量增加, 鍋爐效率大幅度提昇。尤其,前述中溫區域及前述低溫區 域之傳熱量大幅度增加。而且,不必整體增大氣體之流通 阻力之狀態下,一面使前述水管之熱負載不過度昇高中, 可以提昇鍋爐效率。在此,由於氣體之流通阻力不增大, 可以使用能力比較小之送風機,再者,由於水管之熱負栽 -----------:.裝— _^i ^1- _ aw 套 I (請先W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5 311643 不致於過度昇尚’污垢不容易附著而可以確實防止前述水
AV B7 五、發明說明(b ) 管之燒損 在此’關於設置前述中溫區域傳熱面構造所獲得之效 果,更為詳細說明。經過設置前述中溫區域傳熱面構造, 可以使氣體溫度在更為上流位置下降至大約500〇c,可以 使對於傳熱量之增加效果很大之前述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 以更為上流位置為起點位置。此與前述中溫區域傳熱面構 造之傳熱量之增加相輔,對於傳熱量之增加發生甚大效 果。 並且,經過設置前述中溫區域傳熱面構造,可以分別 使前述中溫區域之前述兩氣體通路12之長度縮短,由此可 以使前述水管3之支數減少相當於該部分。由於此,可以 減小鍋爐體之外徑而成為細長之罐體,可以謀求節省能量 化。 在此,依攄前述傳敎面槿沣往,允 稱造時亦可以抑制鍋爐體之 外壁之溫度。亦即氣體溫度相對古&一 没孭對间之剛达高溫區域及前述 中溫區域,由於使前述第二水管列9成為水管壁構造,因 此前述水管列9之外側成為比較低溫。再者,冑述低溫區 域中,由於氣體溫度下降,前沭兩3丨道战μ 耵迷兩引導構件16之各外側 為比較低溫。由於此,依墟访 禮& 據削述傳熱面構造,作為前述兩 引導構件1 6及前述絕钕材料 '柯枓1 8可以使用比較低耐熱性之 同時,不必要加厚前述絕埶权 〆 材料〗8,可以減小鍋爐體之 其次· 1說明第3圖所千穿 _ 園所不第二實施例,在此,前述第 I— u n I I n I I I * n D n I I n n^OJI k^i n I n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瑣再填寫本頁) 經溃鄯智慧財彥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 徑 Ή 164, 449652 A7
五、發明說明(P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實施例之相同構成構件附加相同參照號碼而省 說明。在該第二實施例中,前述兩引導構件“為:: 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之外周,亦g 力即石耆由前述各仝两 有傳熱片水管C所構成之帛β 偁攻之第一水管列9之半徑方向外側之 傳熱面分別形成為凹凸狀’在構成前 再风剛述兩引導構件16與前 述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之水管3之鬥 不官3之間,分別形成圓弧狀 之氣體通路!2、12。該兩氣體通路12之幅度為,分別相 當於前述第:傳熱片15之突出高度1述兩㈣構件Μ 為,氣體沿著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通之同時, 分別使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c之間隔狹小化,由此提高 氣體流速,施行增加傳熱量之功能。 在此,詳細說明設置前述兩引導構件〗6之效果。經過 設置前述兩引導構件16’可以有效活用對於傳熱量之增加 效果較大之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之傳熱面整體。 亦即,氣體流通於前述兩引導構件16與構成前述各全周附 有傳熱片水管C之水管3之間之同時,亦流通於構成前述 第一水管列4之水管3與構成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 C之水管3之間’在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之内外 側沿著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之狀態流通。再者, 經過設置前述兩引導構件使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 管C之外側之流通路裁面積狹小化,流通於前述各全周附 有傳熱片水管C之外側之氣體之流速增加,傳熱量增加。 並且’前述兩引導構件16之凸部22(參照第6圖至第9圖) 防止氣體滯留於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間’對於傳 — — — — — II 丨 -— — —111—^eJ— — — 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K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袼(2〗〇 x 297公釐〉 17 311643 經濟邹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怍社印製
1S A7 ---—___________B7 _ 五、發明說明(is ) 熱量之增加更有效果。再者,前述兩引導構件16為,由於 升/成為凹ώ开y狀’可以吸收反覆施予加熱及冷卻引起之膨 服收縮以緩和熱應力,而且亦具有優異之对久性。 其次’說明第4圖所示第三實施例。在此,前述各實 施例之相同構成構件附加相同參照號碼,省略其詳細之說 明。在此,在第三實施例中,除了前述第二實施例之凹凸 狀之引導構件16、16,構成前述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之前 述第一水管列4成為多數之單側附有傳熱片水管B、B…之 水管壁構造’作為此等各單侧附有傳熱片水管B之傳熱 片,分別設置第三傳熱片2〇。此等第三傳熱片2〇為’由 平板狀之翼片構件在前述第一水管列4之水管3之周壁沿 者其轴方向延伸之狀態分別設置,該各前端部向前述第二 水管列9之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突出。 經過設置前述第三傳熱片2〇t與前述兩引導構件16 之凸部22之氣體滯留防止效果相輔’可以更有效果防止氣 體滯留於前述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間。再者,前述各第 二傳熱片20為,不必擴大氣體通路12之半徑方向之寬度’ 由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接觸於前述第一水管 ;之水管3之狀態設置,在氣體流速之維持以及罐體之細長 化之各點具有良好效果。 再者,第5圖所示第四實施例說明e在此,前述各實 施例同樣之構成構件附加相同參照號碼而省略其詳細之說 明。在此,在本第四實施例低溫區域之第一水管列4設置 第四傳熱片2 1、2卜‘…該各第四傳熱片2】為,與分別在 -- ! 遣用口厓國家標並· a:NS;>A'i規格(2)0 :« 297公f ) 311643 -----------1—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4965 2 B7 五、發明說明(]9 ) 前:中温區域之前述各第一散熱片14同樣,作 =狀’平板狀之傳熱片構件大約以水平而且 ^ 方向以多段狀設置。前述各第四傳熱片21為,由前述^ 請 先 閱 一傳熱片14向前述水管3之 當之傳熱面積增大。 擴大由此使每i片相 f ^所述’在前述各實施例中,作為前述中溫區域傳 則边兩水管列4、9成為前述單側附有傳熱片水管 B之水管壁構造’但亦可以僅使一方之水管列成為前述單 側附有傳熱片水管B之水管壁構造,另一方之水管列|畫 前述不附有傳熱片水管A之水管壁構造d再者,前述兩水 管列4、9亦可以成為前述不附有傳熱片水管a之水 構造。 線 在此,前所述各實施例為,在前述氣體通路12_,由 前述第-開口部5流入之氣體向二方向分流,然後在前述 第二開口部1〇合流之型式之鍋爐體說明,但是本發明為,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例如日本之實開平7·127(Π號公報所記載,亦可以適用於 由前述第-開口部5流入之氣體向一方向在前述氣競通路 12大約一周之狀態流通之型式之鍋爐體。再者,本發明亦 可以如曰本之特開平10_2 63 03號公報所記載之,前述第一 開口部5向前述第一水管列4以圓周方向以大約等分設置 多數個,因應於此等各第一開口部5使前述氣體通路12 分割為多數之方塊之構成之鍋爐體。 其次’關於前述引導構件16之變形例,依據僅擴大主 要部分表示之第6圖至第9圖說明。在此,對於前述各實 本紙張尺度適用尹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0X 297公爱) 19 311643 A7
經濟部智慧Βί產局員工消費合作钍£.袈 施例之相同構成構件附加相同參照號碼,省略其細 明。 ' 、’說 首先,說明第6圖所示第一變形例^該第一變形例為, 曲折平板以形成前述引導構件16。前述引導構件之凸 部22呈現尖頭形狀,向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間 深度突出。由於此,對於防止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 'C間之氣體之滯留具有良好之效果。 其次’說明第7圖所示第二變形例。該第二變形例在 月引導構件16之凸部22之前述氣體通路側設置多數之 大起23、23。此等各突起23為,平板成形為台形狀之傳 熱片構件以水平或適宜傾斜之狀態,在前述水管3之軸方 向成為多段狀之方式設置D前述各突起23為,對於促進前 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間之亂流具有良好效果。 其次,說明第8圖所示第三變形例。該苐三變形例在 前述弓丨導構件1 6之内側,亦即在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 管C側設置多數之突起23、23,.,^此等各突起23為,三 角形狀之傳熱片構件在前述引導構件1 6之内侧全面設 置。經過設置前述各突起23,在構成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 •片水管C之水管與前述引導構件1 6之間氣體之流通受到 擾亂,由此促進亂流而使傳熱量增大, 再者’說明第9圖所示第四變形例說明。該第四變形 例為' 作為前述引導構件】6,經過使用波板形成,在前述 引導構件1 6之内側,亦即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 側形成多數之突起23、23,··。此等各突起23之作用為, !Wil(:NSM4 雙格(以 ^ 公餐) ~-^777:—— ----------------------訂· 1 1 — I I---線 f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49652
五、發明說明(21 j 同於前述第三變形例。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時’面向氣體通路之傳熱面構造整體施加 加工,成為3階段之傳熱面構造,可以因應於氣體溫度成 為最適宜之傳熱面構造,可以大幅度提昇鎬爐效率。再者, 經過在两溫區域傳熱面構造與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之間設 置t溫區域傳熱面構造’可以使氣體溫度在更為上流位置 降低’對於傳熱量之增加效果較大之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 在更為上流位置作為起點設置。再者’比較相同蒸發量之 銀爐體’可以減少水管支數,因此鍋爐體之外徑可以更為 減小而成為細長之鍋爐體。 並且依據本發明時’可以有效活用全周附有傳熱片水 管之傳熱面整體’使鍋爐效率更為提昇。亦即,由於全周 附有傳熱片水管之外側設置引導構件,因此氣體沿著全周 附有傳熱片水管之外周流通之同時,可以使氣體流速增 大’由於此可以有效使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之傳熱面整艘 作用而施行傳熱’結果可以使傳熱量大幅度提高。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 _ · 1 I ! I I I I — It — — — —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χ 297公釐) 21 311643

Claims (1)

  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J<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水管式鍋爐,其特徵為,包括:環狀之第一水管列 4,由多數之水管3所構成而具有第一開口部5;以及 環狀之第二水管列9,由多數之水管3構成而具有第二 開口部1 0 ;並且在前述第一水管列4之外側配置前述 第二水管列9之同時,前述第一水管列4之内側設置燃 燒室7,前述兩水管列4、9之間形成由前述第一開口 部5至前述第二開口部10之氣體通路12,面向該氣體 通路1 2之傳熱面沿著氣體流通路由上流側依序成為高 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中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以及低溫區域 傳熱面構造。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管式鍋爐,其中,前述高溫 區域傳熱面構造為前述兩水管4、9為不附有傳熱片A 之水管壁構造,前述中溫區域傳熱面構造為至少前述第 二水管列9為單側不附有傳熱片水管B之水管壁構造, 前述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為前述第一水管列4為不附 有傳熱片水管A之水管壁構造,前述第二水管列9為全 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以互相隔開預定間隔配置之構 造。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管式鍋爐,其中,前述高溫 區域傳熱面構造為前述兩水管列4、9為不附有傳熱片 水管A之水管壁構造,前述中溫區域傳熱面構造為至少 為前述第二水管列9為單側附有傳熱片水管B之水管壁 構造,前述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為前述第一水管列4為 單側附有傳熱片水管B之水管壁構造·前述第二水管歹 不紙張適用國家標遵規格ί2]ϋ,297公釐) 311643 ------------τ I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汶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BB8C8D8 4 49 6:) ^ 六、申請專利範圍 9為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以互相隔開預定之間隔配置 之構造。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管式鍋爐,其中,構成前述 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之部分之前述第二水管列9為多 數之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以互相隔開預定之間隔配 置之構造,此等各全周附有傳熱片水管C之外側設置引 導構件I 6。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水管式锅爐,其中,前述引導 構件16沿著前述各全周附有傳熱片c以凹凸狀形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水管式鍋爐,其中,在前述引 導構件16之内側設置多數之突起23。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水管式鍋爐,其中,構成前述 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之前述單側附有傳熱片水管B 為’由沿著該軸方向延伸之狀態設置之第三傳熱片2 0 構成’該第三傳熱片20向前述各全周傳熱片C間突出。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水管式鍋爐,其中,構成前述 低溫區域傳熱面構造之前述單側附有傳熱片水管B 為’由該軸方向以多段狀,而且大約水平狀設置之平板 狀之第四傳熱片21構成。 IIII------- -- 叙·!·-----訂·--------"5^1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固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芨) 23 311643
TW089115321A 1999-08-02 2000-07-31 Water-tube boiler TW44965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218447A JP2001041401A (ja) 1999-08-02 1999-08-02 水管ボイラ
JP22201199A JP4134453B2 (ja) 1999-08-05 1999-08-05 水管ボイ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49652B true TW449652B (en) 2001-08-11

Family

ID=26522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15321A TW449652B (en) 1999-08-02 2000-07-31 Water-tube boiler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269782B1 (zh)
KR (1) KR100676163B1 (zh)
CN (1) CN1140717C (zh)
CA (1) CA2314844C (zh)
TW (1) TW4496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3361B (zh) * 2007-04-20 2014-09-21 Miura Kogyo Kk 鍋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85341A1 (en) 2001-07-05 2003-01-05 Alan Lebrun Heat exchang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KR100597429B1 (ko) * 2004-07-13 2006-07-05 (주)청명씨에스 관류 보일러
KR100764903B1 (ko) 2004-09-07 2007-10-09 김병두 발전소용 미분탄 보일러 노 구조
JP4598633B2 (ja) * 2005-09-09 2010-12-15 荏原冷熱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吸収冷凍機
US7681536B2 (en) * 2007-03-22 2010-03-23 Patrick A. Kaupp Low maintenance fluid heater and method of firing same
JP5119720B2 (ja) * 2007-04-20 2013-01-16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ボイラ
US8376034B2 (en) * 2007-09-26 2013-02-1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adiant cooler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same
JP5141171B2 (ja) * 2007-10-05 2013-02-13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ボイラ
JP5022204B2 (ja) * 2007-12-17 2012-09-1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舶用ボイラ構造
JP2009174766A (ja) * 2008-01-23 2009-08-06 Miura Co Ltd 燃焼装置
DE102008013086A1 (de) * 2008-03-07 2009-09-10 Robert Bosch Gmbh Gliederheizkessel aus Gusseisen oder Aluminium
CN102057219A (zh) * 2008-06-13 2011-05-11 三浦工业株式会社 锅炉
US8555820B2 (en) * 2011-03-25 2013-10-15 Miura Co., Ltd. Boiler
CN106367118B (zh) * 2016-10-21 2021-12-07 武汉轻工大学 一种有机固废热解气化炉及蒸汽发生系统
JP7126346B2 (ja) * 2017-11-29 2022-08-2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バーナ装置
CN109028561B (zh) * 2018-06-28 2021-04-09 广东艾欣能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占用空间小的多燃点锅炉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80798A (en) 1964-12-29 1966-10-25 Combustion Eng Steam generator and regenerative air heating system therefor
DE1907758B2 (de) 1969-02-15 1972-03-16 Rheinstahl Ag, 4300 Essen Wasserrohrkessel
DE1909393A1 (de) 1969-02-25 1970-11-19 Rheinstahl Henschel Ag Wasserrohzkessel
US3534712A (en) 1969-03-05 1970-10-20 Spencer E Reynolds Finned tube boiler section
US3701340A (en) 1970-06-08 1972-10-31 Avy Lewis Miller Heating system
US4257358A (en) 1979-06-25 1981-03-24 Ebara Corporation Boiler
JPS5822803A (ja) 1981-08-01 1983-02-10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多管式貫流ボイラ
JPH0613921B2 (ja) 1986-01-31 1994-02-23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多管式貫流ボイラ−の伝熱面構造
US4714049A (en) 1986-10-08 1987-12-22 Dorr-Oliver Incorporated Apparatus to reduce or eliminate fluid bed tube erosion
JPH0712701U (ja) 1993-07-21 1995-03-03 川重冷熱工業株式会社 多管式貫流ボイラ
JP3568300B2 (ja) 1995-11-02 2004-09-22 荏原ボイラ株式会社 水管ボイラ
JPH1026303A (ja) 1996-07-11 1998-01-27 Kawaju Reinetsu Kogyo Kk 円筒型多管式貫流ボイラ
JPH11108308A (ja) 1997-09-30 1999-04-23 Miura Co Ltd 水管ボイラおよびバー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3361B (zh) * 2007-04-20 2014-09-21 Miura Kogyo Kk 鍋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76163B1 (ko) 2007-01-31
CA2314844A1 (en) 2001-02-02
US6269782B1 (en) 2001-08-07
CN1282848A (zh) 2001-02-07
CN1140717C (zh) 2004-03-03
CA2314844C (en) 2008-01-29
KR20010021146A (ko) 2001-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49652B (en) Water-tube boiler
JP2018176262A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式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及びフィンチューブ式熱交換器を備える燃焼装置
JP2000314501A (ja) 水管ボイラ
US3731738A (en) Tube fins of outwardly-organized materials
US3999600A (en) Heat transfer shields
JP2000314502A (ja) 水管ボイラ
CN102692015A (zh) 锅炉
JP3924175B2 (ja) 蒸気過熱器
GB1220867A (en) Tubular heat exchange assembly
CN211575543U (zh) 一种火管式冷凝换热器
CN208223269U (zh) 一种锅炉内翅片换热管
JP4165097B2 (ja) 水管ボイラ
CN110567157A (zh) 一种火管式冷凝换热器
KR200225596Y1 (ko) 가스보일러용 열교환기의 전열핀 구조
CN210486114U (zh) 全预混冷凝铸铝柱形热交换器
JPS5935781A (ja) 熱交換器
JP4134453B2 (ja) 水管ボイラ
CN212081285U (zh) 一种应用于燃气锅炉的烟气换热结构
CN209558672U (zh) 一种燃气热风炉
US2514011A (en) Combined combustion chamber and heat exchanger
JP2004003840A (ja) ガスボイラー用熱交換器の伝熱フィン構造
WO2020133959A1 (zh) 一种热交换管
JPH0275803A (ja) 炉筒水管ボイラ
CN2558945Y (zh) 热交换器
JPH0645121Y2 (ja) 多管式ボイラにおけるヒレ付水管の相対配列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