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46794B - Thermostat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a water-cool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Google Patents
Thermostat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a water-cool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446794B TW446794B TW089114331A TW89114331A TW446794B TW 446794 B TW446794 B TW 446794B TW 089114331 A TW089114331 A TW 089114331A TW 89114331 A TW89114331 A TW 89114331A TW 446794 B TW446794 B TW 44679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tor
- cooling water
- thermostat
- internal combustion
- combustion engin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4043 responsiven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HPVKSGLGOKNQON-UHFFFAOYSA-N 3-O-(beta-D-galactopyranosyl-(1->3)-beta-D-glucopyranosyl)serjanic acid 28-O-beta-D-glucopyranoside Natural products COC(=O)C1(C)CCC2(CCC3(C)C(=CCC4C5(C)CCC(OC6OC(CO)C(O)C(OC7OC(CO)C(O)C(O)C7O)C6O)C(C)(C)C5CCC34C)C2C1)C(=O)OC8OC(CO)C(O)C(O)C8O HPVKSGLGOKNQO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72 mea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28 prem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cy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or frames
- F02F7/006—Camshaft or pushrod hous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70/00—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Description
^46794 ·ι _ 五、發明說明(1) 〔產業上之利用領域] 本,明係有關於水冷式的内燃機之恒 特別是針對一由在内燃機的上 ==f構Τ 或内燃機,提供—可以簡 =裝乂熱器而構成之水: ,, 匕匡/皿器之女裝構造,且可·祖朴解 ,^及降低成本等之水冷式内燃機之恒 〔習知技術] 展構以 以往則針對一由在内燃機的上 冷式内燃機,在將恒溫器机在A名"裝,熱器而構成之水 、 你訂1 ,皿态5又在冷郃水之循環路押中士,將 散熱器冷卻用風扇配置在内燃機與散熱器之間^藉^肉燃 機的冷卻水出Π部開口與恒溫器蓋導管之端部來^持炉溢 器,經由管子,將該導管之另一個端部連接至散熱器的泠 卻水入口而進行(參照特公平5_γ8642號公報)。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在以往的恒溫器之安裝構造中,則必須要有用於 保持恒溫器且加以覆蓋之專用的蓋導管,更者,由於必須 要有一將該蓋導管連接到散熱器的管子,因此,零件數目 會增加,而成為造成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又,由於必須 要有將撣溫器蓋導管安裝到内燃機以及插入管子等的作 業,因此’組裝,丨生很難說是優越。 本案之發明即爲了要解決以往之水冷式内機之恒溫器之 安裝構造所具有的上述問題’乃提供一種除了簡化其安裝 構造,提尚組裝性以及降低成本外,也提升散熱器對冷卻 水的冷卻響應性以及冷卻安定性之水冷式引擎之恒溫器之 安裝構造。 Μ
89il433l.ptd 第5頁 446794 五、發明說明(2) 〔解決問題之手段及效果] 本案之發明係為有關解決上述問題之一種水冷式内燃機 之恒溫器之安裝構造,其第1項所述之發明,係在内燃機 的上部安裝散熱器而構成之水冷式内燃機之恒溫器之安裝 構造,其特徵係為: 上述恒溫器位在冷卻水的循環通路中’係臨著上述散熱 器之槽内而設置。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所記載的發明’如上被構成,恒 溫器由於係位在冷卻水的循環路徑中’且臨著散熱器的槽 内而設置,因此不需要以往必須要具備之用於保持恒溫 器’且用於覆蓋之專用的蓋導管以及闬於將該蓋導管連接 到散熱器之管子,因此能夠減少零件數目’降低成本。而 且,可省去以往必要之零件安裝,插入等之作業,因此, 能夠提高其組裝性。 又’由於不需要恒溫器蓋用導管以及管子,因此’不需 要連接配管,即能夠將内燃機之冷卻水出入口與散熱器之 冷卻水出入口予以連通連接,而將内燃機與散熱器配置在 非常近的位置,恒溫器會迅速地感測到散熱器所冷卻之冷 卻水的溫度(當恒溫器被設在内燃機之冷卻水入口部時)’ 或是被内燃機加溫之冷卻水的溫度(當恒溫器被設在内燃 機之冷卻水出口部時)的影響,而能夠適當地調整冷卻水 的循環,提升散熱器對冷卻水之冷卻的響應性。 更者,由於恒溫器較不會受到外部氣 '屋的影響’因此, 能夠正確地感測到因為冷卻内燃機’而溫度上昇之冷卻水
89114331.ptd 第6頁 五、發明說明(3) 的二度,能夠適當地調整冷卻水循環,可以提升散熱器對 冷卻水之冷卻的安定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般,藉由構成申請專 項所5己載的發明,恒溫器係被挾持於内燃機之冷卻 水^入口與散熱器之冷卻水出入口之間而被安裝。 卻=甚能夠藉由極為簡單的機構,將恒溫器固定在冷 卻水的循環路控中,且能夠妝 内。 T且能夠將溫器設成臨著散熱器的槽 〔發明的實施形態]
D 以下針對圖1至圖8所示之本 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來加以說明。、 項所記載之 圖1係採用安裝有適用於水 2係沿著圖】中之丨卜〗 自動—輪車之左侧視圖、圖 式内燃機之動力單元與^mu® ®,包含水冷 抽線的面進行剖切後之概略剖^直二乂 ’且在包含汽缸 11工-111線之箭頭方向之刊面:圖:圖3係沿著圖2之 線之箭頭方向剖面圖,由圖、圖4係沿者圖2中之IV-IV 沿著圖2中之v_v線 硯之散熱器部分的圖、圖5係 此外,在以下,所讲M^圖8係遮罩之前視圖。 進方向,㈣定車體的‘後左:後左右」係指沿者車輛的行 係指通過被安裝在自動二輪車丄:私所,「車體中心」 的鉛垂面。更名,所謂㈤「工=輪,左右寬度方向中央 車體中心的附近」係指被安裝
89114331.ptd $ 7頁 4^67ί 五、發明說明(4) 在自動二輸車之車輪左右寬度方向之寬度範圍内。 如圖1所示,採用本實施形態之安裝至動力單元7的散熱 器安裝構造的自動二輪車1 ’具有由彼此藉由螺栓2被連結 之前框體3與後框體4所構成之主框架。 在前框體3的前端部’則設有用於懸吊前輪5之前懸吊機 構以及用於操縱前輪5之轉向機構,在後框體4之前方的背 後’則設有用於驅動後輪之動力單元7,在後框架4的後端 部’則設有用於懸吊後輪6之後懸吊機構,更者,在後框 架4之前方的上部,則設有座椅8。 在自動二輪車1,更從前方到後方,依序安裝有前擋泥板 9、前蓋10、腳踏面1丨、框架本體蓋12以及後擋泥板13’在 腳踏面11的左右設有一對的側蓋丨4。在座椅8之下方之框 體本體蓋1 2的内部,則設有用於收納安全帽等收納箱1 5。 前懸吊機構,則位在前輪5的右侧,備有為 方下端部的支軸所支撐,而可在上下方Α ^ 叩』隹上下方向自由搖動的搖動 臂1 6、以及一端被框接在搖動臂丨6,而另一端則被框接在 前框架3的缓衝裝置17。此外,經由轉向銷(Kingpin)i8, 將車軸保持益19安裝在搖動臂16之前方端部,而可以在左 右方内自搖動更者,則輪5則為被安裝在車軸保持器 19的車軸2。所支撐,且能夠自由回轉。早旱保持器 ,向機構備有:為被安裝在前框體3之前前方上端部的 柱^ 21所支撐,且可以自由回動的把手柱22 ’為把手柱22之下端部的支軸所支撐,且可在上下 由榣動的轉向臂23,以及—端部被框接在搖動臂23,:另
39114331.ptd
第8頁 446 79 4
發明說明(5) 一端則被_ # + ± 如此ΐ,i車軸保持器19之臂i9a的連桿24。 構,能^ β向機構與前懸吊機構,則彼此成為獨立的機 月&钕咼其操縱性。 動力單开& 1 被插入到分别卩’雖然未詳細圖示,但是藉由分別 孔26,以》仏、,瑕在左右一對之後框體4之托架25的懸吊 以及汽紅-f么述ί内燃機30之下方曲柄箱421之前方端部 對的科ffi L 4之刖方端部的管襯套4 6 (參照圖2、圖3)之一 對=螺栓’而為後框體4支撐且呈自由搖動狀。 被I驻a ΐ,動力皁元7的後部,則經由緩衝裝置2 7,而 被:裝在左方之後框體4的後端部。 &動力單兀?在行走時,可以隨著路面的起伏而上 卜地榣動。 ·> 5個管襯套4 6的軸線,則位在包含内燃機30之曲柄 線(:1的水平面略偏上方的位置。此外,使該兩個 埤'劫?在腳踏面11之上面位置的略下方處之同肖,在除去 二:态41後之動力單元7的上端面與腳踏面丨丨之上面為大 、=同的高度的位置,而如此般地配置動力單元7,以達 成車體的低重心化。 、、動力單元7具備有内燃機30、變速機91、以及備有最終 減速裂置110的動力傳遞裝置9〇。 内燃機30係一火花點火式的4行程單汽缸水冷式内烬 機,從被配置在框架本體蓋12之下方的空氣濾清器32延伸 之可撓性的空氣導入管3 3,則被連接到被配置在車體之右 侧之節流閥本體34的上游端部。被連接到汽缸頭43之吸氣
89114331.ptd 第9頁 4467以 五 、發明說明(6) 二的吸氣管35,則被連接到節流閥本體34之下游端部,在 3玄级氣管3 5上,則安裝燃料喷射閥3 6。從被配置在腳踏面 11之下部的燃料箱37,將燃料供給到該燃料喷射閥36。 .又’在車體的右侧,則配置有排氣消音器39,其連接有 被連接到汽缸頭43之排氣口的排氣管38。更者,會接能到 來自被配置在内燃機30之前方之冷卻風扇58之冷卻風的散 熱器41 ’則被配置在内燃機3〇的上部。 動力傳遞裝置90,則備有行星齒輪式變速機91,其 出’則藉由最終減速裝置丨丨〇之備有驅動軸丨丨1的軸驅 構而被傳遞到後輪6的車軸,而驅動後輪6。 輸 動機 接著則更詳細地說明動力單元7 β 如圖2以及圖3所示,内燃機30係由依序將曲柄箱42、汽 缸頭43 =及汽缸頭蓋44裝配組合在一起之構成。 曲柄箱42 ’則根據除了包含曲柄軸31的軸線外,相對於 水平面呈傾斜的分割面A ’而被二分割成上下的曲柄箱 42u 42义在下曲柄箱42义的分割面,則朝向車體的左上 方。在上曲柄箱42u的上部,則一體地形成有具有相對於 士體中心,右上方傾斜之軸線的汽缸45,而汽缸頭43則被 安裝在該汽缸4 5之朝向車體右上方的安裝面b。 該安裝面B則相對於水平面以及分割面a而傾斜,包含分 割面A的平面與包含安裝面B的平面,則在上下兩個曲柄箱 42u、42又之右下方(在圖2中為左下方)的外側交差。 上下兩個曲柄箱42u、42义,則兼作為用於覆蓋作為將曲 柄輛31的動力傳遞到後輪6之動力傳遞裝置9〇之構成要素
89114331,ptd 第10頁
五、發明說明(7) 之變速機之前端部的變速機箱9 2的一部份。 在下曲柄箱42义之前方左方端部外 " 動力單元7為後框體4之托_25所面,則設有供用於使 襯套如&托 所支撐之懸吊螺栓插通的管 视#46。該菅襯套46係由被一體 ^ 筒邱4Ra 甘成田 ^成在下曲柄箱42又的圓 Π邛46a、”外周面被固著在圓筒部46&之内 之由橡膠等所構成的彈性管4 6 b、以及其 5 彈性管46b的内周面,而内側為罈吊^ °被固者在 ^ . 向門惻馮恝吊螺栓所插通之金屬製 崎,所構成。此外,同一構造的管襯套46,也被 故在:α缸頭43之前方右下方端部外面。 •、盈由一對的主軸承4 9、5 〇,將指向車體的前後方向,而 被配成所明之縱向配置的曲柄軸31,呈自由回轉狀地為 曲柄箱42所支撐。各主軸承49、5〇則為分別被形成在上下 兩個曲柄箱42u、42义之分割面Α的半圓柱狀的凹溝所保 持’曲柄軸3 1的軸線π則位在分割面a上。 此外’經由小端部被框接在活塞4 7 (嵌合在汽缸4 5之汽 缸缸體内可自由滑動)的活塞銷,而大端部被框接在曲柄 軸31之曲柄銷的連繫桿48,藉由作徑復運動的活塞47,而 使曲柄軸3 1回轉驅動。又,在曲柄軸3 1,則在活塞銷的相 反侧設置平衡配重31a,以抑制因為活塞47以及連繫桿48 之往復運動所造成的振動。 在此’則針對分割面A、安裝面B以及汽缸45之軸線的關 係更加詳細說明。 在與曲柄抽31的軸線C1呈垂直相交,且包含汽缸45之韩‘ 線C 2的基準平面中,由分割面a與基準平面的交線、以及
8911433Kptd 第11頁 4 4 6 7 9 4 五、發明說明(8) 從曲柄軸3 1的軸線C1延伸到卜方你 準船垂線所成的角度的半直線的基 上述基準鉛垂線所成的肖p 0 m g θ由π缸45的軸線與 度α 1大略相等。…則還疋成為銳角,而兩個角 此外,由安裝面Β與基準平面的交線的延長線、以及上 述基準錯垂線所成的角A ,而点矣备齒 ”則設成肖产aA? 為度U同位角的角度 r則汉成角度α為小。因此,在基準平面中,分割面 A、安裝面Β以及汽缸45的軸線,在與車體之中心⑶之間所 形成的角度,則分別成為角度α、角度点以及角度”該 些角度α、/3、τ的值,則是考慮到應該設定之傾斜 (bank)角的大小等而適當地設定。 在汽缸頭43 ’則分別形成有連接有吸氣管35的吸氣口、 連接有排氣管的排氣口、以及連接有被連接到過給機52 之吐出空氣導管的過給口 ,而與在汽缸頭43之下面被形成 之燃燒室相連通。
將從被安裝在吸氣管3 5的燃料喷射閥3 6朝向吸氣口喷射 的燃料與空氣的混合氣供給到燃燒室。此外,用於對該混 合氣點火的點火栓51,乃臨著燃燒室被安裝在汽缸頭43。 又,用於形成過給機52之外殼的過給汽缸52a則嵌合在形 成在汽缸頭43之後知面的孔内D 更者’則經由一對的軸承54、55,將指向車體的前後方 向配置之凸輪軸53支撐在汽缸頭43,而呈自由回轉狀。各 軸承54、55則被保持在分別形成在上曲柄箱42u以及汽缸 頭43之安裝面B的半圓柱狀的凹溝内,而凸輪軸53的軸線
89114331.ptd 第12頁 446 79 4 五、發明說明(9) ----- C3則位在安裴面b上。藉由該凸輪軸53的配置,相較於〇 在汽缸頭4 3支撐凸輪軸5 3的内燃機,可以將汽紅4 5在軸方 向的高度抑制成較低。 如圖3所示,在位於曲柄軸3 1之前側的主軸承4 9的前方 位置則設有交流發電機5 6,該發電機5 6的轉子5 6 a,則被 曲柄軸31的前方端面的螺栓螺紋部所貫穿,而以螺帽5 7來 鎖緊’而被固著在曲柄軸3 1。用於將冷卻用的空氣送到散 熱器41的冷卻風扇58,則藉由螺栓59,—體地被安裝在發 電機56的轉子56a。冷卻風扇58的周圍,則為遮罩(風扇 蓋)40所覆,在遮罩4〇的前方部則形成有空氣取入口4〇=。 另一方面’在曲柄軸3 1之後侧的主軸承5〇的後方,則向 後方分別依序安裝第1驅動齒輪60、第2驅動齒輪η,而與 曲柄軸3 1呈一體地回轉。在曲柄軸3 1的後方端面,則形成 與曲柄軸3 1之抽線C1同抽的嵌合孔,將中空的油系驅動轴 喪合在該嵌合孔内,而與曲柄軸31呈一體地回轉。 油泵62係屬餘擺線形式,在利用上下兩個曲柄箱42u、 42义以及變速機92的接合面所形成之殼體(casing)的内部 工·間内’轉子6 2 b則藉由油栗驅動轴6 2 a而被回轉驅動。 積存在下曲柄箱42义之底部的油,則藉由該油系62,經 被形成在變速機箱92的吸入通路63而被吸引,而所也出的 油,則經由被設在曲柄箱42以及變速機箱92的油路以及油 管,而分別被供給到凸輪軸5 3、變速機的中心軸9 3,各軸 承部。又’油則經由油泵驅動軸6 2 a的内部,而被供給到 > 曲柄軸31之兩個主轴承49、50以及曲柄銷與連繫桿48之大
89ll433l.ptd
4467f4 五、發明說明(ίο) 徑部的滑動部。 第1驅動齒輪60,則與被安裴成與惰轉軸64呈一體地回 轉的下齒輪65嚙合。該惰轉軸64 ,如後所述成為平衡軸, 如以與曲柄軸3 1相等的回轉數回轉般地,使大齒輪65的齒 數與第1驅動齒輪60的齒數成為相等。 又’為了要使凸輪軸53回轉驅動,與和凸輪軸53 一體回轉 的凸輪齒輪67嚙合的小齒輪66,則一體地被設在大齒輪“ :此藉由該些-連串的齒輪列,凸輪⑽,肖曲柄柳 ::i :會:轉1次,。、在。凸輪軸53的前方端部則安裝有回 而檢,屮者=位置感測器76檢測出該回轉板的回轉位置, 凸輪齒輪67 期為必要之引擎行程狀態。 之活心籍由方栓槽(Spline)被結合到讓複動型 ⑽C。在凸輪抽53 塞5=作在復運動的過給曲柄 凸輪與各搖動臂之淋叙却成成為可將油供給到後述之各 52C的延長部壓^動/之油路的巾空部,將過給曲柄軸 凸輪軸53會盘過紙工部在過給機侧的端部。藉此, 及過給閥69作閗門用於讓吸氣閥68、排氣閥(未圖示)以 輪。其中,吸氣閥動的吸氣Λ輪、排氣凸輪以及過給凸 而搖動之第1榣動臂,則根據一會被藉由抵接到吸氣凸輪 而被開閥驅動。而破下拉的桿72所搖動的第2搖動臂71 機構,而在不同=閥,雖然未圖示,但根據與此同樣的 6 9,則根據~會祜一間被開閥驅動。另—方面,過給閥 错由抵接到過給凸輪而搖動之第1搖動 ^ 44679 4 --------- 五、發明說明(u) 臂73而被上推的桿75所搖動的第2搖動臂74而被開閥驅 動。 惰轉軸64則指向車體的前後方向被配置,而被形成為附 設段差的圓筒狀’備有大圓筒部64a與小圓筒部64b,大圓 筒部64a以及小圓筒部64b,則分別被藉由上下兩個曲柄箱 42υ ’42^而保持的軸承77、78支撐成自由回轉狀。 各軸承77、78,則與曲柄轴31的主軸承49、50同樣地,係 被保持在分別被形成在上下兩個面柄箱42U,42义之分割面A 的半圓柱狀的凹溝内,惰轉軸64的軸線則位在分割面A上 。又,由分割面A係相對於車體中心c〇以角度α傾斜,因此 ,惰轉軸64的軸線C4 ’係位在曲柄軸31之軸線C1的下方, 且相對於車體中心CO位在右侧(在圖2中為左側)的位置。 在惰轉軸6 4之大圓筒部6 4 a的内侧,則距該大圓筒部6 4 a 的内周面,隔著徑筒的間隔收容有冷卻水泵7 9的外殼(磁 鐵式冷卻水泵79的隔壁)79a。冷卻水系79的蓋79b,則呈 液徵狀地被女裝在5玄外设7 9 a,而來自散熱器41之出口側 的槽的配管(導水管)8 0 ’則被連接到該蓋7 g乜。 又,在上曲柄箱4 2 u,雖然未詳細地圖示,但是卻形成 與冷卻水泵79的吐出口連通’且與包圍汽缸體而形成之冷 卻水護套84連通的吐出孔81 (參照圖2、圖5)。此外,在圖 5中,可由外面看到包圍交流發電機56之周圍之圍壁128的 一部分。該圍壁128,則被突出形成在上曲柄箱42u之前方 外侧面。 在藉由外殼79a以及蓋79b所形成之泵室内,則設有在泵
第 15]" ' ------- 89114331.ptd 五、發明說明(12) -一— 室内在軸方向延伸,一端為蓋79b的頂部,而另一端為外 殼79a之底部’支撐成自由回轉狀的回轉軸79c。冷卻水系 79,除了備有3個葉片外’也備有與回轉軸79c —體被安^ 的葉輪(impeller)79d ’在該葉輪79d之軸部的圓周方向則 安裝永久磁鐵79e。 在惰轉軸64之大圓筒部64a之内周面與外殼7 9a的上述間 隙中’在大圓筒部64a的内周面,在與外殼79a之間具有^ 小的間隙的狀態下,將永久磁鐵79 f安裝在圓周方向,而 在與葉輪79d之韩部的永久磁轉79e之間形成磁性輕合 (couplig) 〇 因此,當惰轉軸64回轉時,則葉輪79d會藉由該磁性輕 合而回轉’經由導水管8 0而流入到泵室的冷卻水,則藉由 冷卻水泵79而被昇壓,且經由冷水泵79的吐出部,上曲柄 箱4 2u的吐出孔81,而被壓送到冷卻水護套84。 散熱器41,如圖2所示’係如被架設在由上曲柄箱4 2 u虚_ 汽缸頭43所形成之V字形之間而被配置,該左右的兩端 則藉由安裝板1 2 0,以螺栓1 2 1分別被固定在上曲柄箱4 2u 之上面左方的端部以及汽缸頭4 3之上面右方的端部。 經對汽缸4 5以及汽缸頭4 3之高溫部冷卻完成的冷卻水, 則如圖2所示,從汽缸頭4 3之冷卻水出口,經由惶溫器8 2 流入到散熱器41之入口侧槽1 2 2 (參照圖7)。 A缸頭4 3之冷卻水出口 ’如圖2以及圖6所示,乃被形成 為突出筒狀,該突出筒部4 3 a,則貫穿被一體地形成在散 熱器41之入口側槽1 2 2之侧部的收容室41 a的室壁,而被嵌
©114331.ptd 第16頁 4 4 6 7 9 4 五、發明說明(13) ' — 入到該收容室41&内,藉此,可達成汽缸頭“之冷卻水出 口與散熱器41之入口側槽122之間的流體連通。恒溫器 82,則被配置在其突出筒部43a貫穿收容室4ia之室壁之部 分的冷卻水循環路徑中而被安裝。 收容室41a ,如上所述,係一體地被形成在散熱器以之 入口側槽1 2 2的側部,而成為入口側槽丨2 2的一部分。此 外’則如與散熱器41之核心(core)部之右方端部之大略後 半部分相接般地被設置。 清參照圖2 ’圖β以及圖7更詳細地說明恒溫器8 2的安裝 構造。 在突出筒部43a貫穿收容室41a之室壁的部分,則在收容 至41a之室壁(底壁)凹入形成用於收容突出筒部的凹入 筒部130 ’突出筒部43a的前半部分則被嵌合在該凹入筒部 1 3 0。凹入筒部1 3 0的内方端則被縮小直徑,在此形成環狀 的段差部1 3 0 a。凹入筒部1 3 〇則成為散熱器4!的冷卻水入 σ 〇 被突出形成在恒溫器8 2之胴體之外周面的環狀的突緣部 8 2a,則經由密封(seal )機構而被挾持於突出筒部43a之端 面與凹入筒部130之段差部130a之内面之間,如此一來, 恒溫器8 2則被挾持在相當於内燃機3 〇之冷卻水出口之汽缸 頭43的冷卻水出口與散熱器41之冷水入口之間而被安裝。 恒溫器8 2的閥體部8 2 b ’則相當深地進入到收容室41 a内, 而恒溫器8 2則深入到收容室41 a内而被安裝。恆溫器8 2的 别端部1 3 1 ’則被配置在汽缸頭4 3的冷卻水出口侧。
89114331.ptd 第17頁
五、發明說明(14) 突出筒部43a嵌入到凹入筒部1 30,以及被恒溫器82之突 出筒部4 3 a的端面與凹入筒部1 3 0之段差部的挾持,則是在 將散熱器41如上述般地架設在由上曲柄箱42u與汽虹頭43 所形成之V字形之間被配置固定的同時被完成。 如此般,由於可以利用由上曲柄箱4 2 u與汽缸頭4 3所开多 成之V字狀的空間,將散熱器4 1配置在此,因此,可以節 省散熱器安裝構造的空間,且能夠達到動力單元7的輕π 化。又,藉此’可以加大在座椅8之下方的置物空間。 更者,不需要藉由管子等的配管來連接汽缸頭43之冷卻 水出口與散熱器4 1之入口側槽1 2 2之間,又,不需要專門 的恒溫器,不需要配管的處理,而能夠提高周邊零件之配 置的自由度。再加上連冷卻水通路的連通連接也會變得容 易,讓恒溫器82介於汽缸頭43與散熱器41之間,而讓其最 短化’能夠使得冷卻性能更加安定。 以下更詳細地來說明散熱器41的構造。 如圖2、圖4以及圖7所示,散熱器41備有冷卻水的入口 側槽1 2 2與出口側槽1 2 3,該兩個槽1 2 2,1 2 3,則藉由附設 多數翼片(fin)的傳熱管124而被連結。 散熱器41的整體輪廓形狀,則呈現由正面來看,長度方 向的中央略朝上方較大,且略朝下方較小地膨脹的細長形 狀(參照圖2 ),散熱器41,則將其細長方向(長度方向)配 置成與架設在由上曲柄箱42u與汽缸頭43所形之v字形之 山谷間的方向相同而被固定。 散熱器41之整體輸廓形狀由平面來看大略呈矩形,乃呈
89114331.ptd 第18頁 ^46794 _ 五、發明說明(15) 現一只有用於接受從汽缸頭43之突出筒部43a所嵌入之收 容室41 a所流出之冷卻水的入口侧槽1 2 2的一個端部分突出 在長度方向的形狀(參照圖7 )。散熱器41的大小、形狀’ 則考慮到所需要之冷容量、周圍零件之佈局(layout)等因 素而適當地被決定。 冷卻水則從入口侧槽1 2 2流入到多個附設翼片之傳熱管 1 2 4内,在此,藉由從冷卻風扇5 8所吐出的冷卻風而被冷 卻。在附設翼片之傳熱管1 24内被冷卻的冷卻水,接著則 流入到出口側槽12 3内,而從設在該槽1 2 3之其中一端部的 冷卻水出口 125,經由配管(導水管)80,而被導入到冷卻 水系79的吸入部。 冷卻風在從冷卻風扇5 8被吐出後,則一邊界由遮罩4 0之 周壁的一部分在經方向膨出,且在軸方向延長而形成的細 長導風部40b(參照圖4、圖8),以及雖然未詳細地圖示, 但被突出形成在上曲柄箱42u之上面的U字狀的導風壁 126(參照圖2、圖4)而被誘導,一邊在導風路徑口内流 動,而從由上曲柄箱42u與汽缸頭43所形成之V字狀空間的 底部,而流入到散熱器4 1的核心部。 流入到散熱器4 1之核心部的冷卻風,則在核心部内,一 邊朝上方以及左右兩側擴散’而一邊從核心部流出D其 間’可以毫不遺漏地與多數附設翼月之傳熱管丨24接觸5, 而與在内部流動的冷卻水進行有效的間接熱交換。 此外,在散熱器41的入口側槽122的上部設有冷卻水的 補給部127。該冷卻水的補給部127,雖然未詳細地說
44匕794 五、發明說明(16) 但是一體地具備有釋放(release)機構。 ^轉軸64之大圓筒部64a的外周面,則安裝有一部分 口 一圓筒狀的配重83,成為一用於抑制因為備有今 m3Ia之曲柄軸31的迴轉所產生的振動,以及由活塞 u與連繫桿48之往復運動所產生的振動之平 (balancer)
2 =,惰轉軸64,除了成為一用於驅動冷卻水泵π的驅 * ,也成為一平衡軸。如此般,設在用於驅動凸輪軸 之:動機構的惰轉軸64 ’藉由可當作冷卻水泵”的驅動 ’ ^ ^當作平衡軸來使用,因此除了可以使得内燃機3〇 小^化外,即使在狭窄的空間,也能夠將多個的迴轉軸輕
凸輪軸53以及惰轉軸64與汽缸45的軸線相關,則配置在 包含分割面A的平面與包含安裝面b之平面相交叉側,亦即 兩個平面互相接近側。藉著凸輪軸53以及惰轉軸64之該配 置|可以讓為分割面A所支撐的惰轉軸64以及為安襞面B 支撐的凸輪軸53彼此接近配置,而在惰轉軸64與凸輪軸“ 之間不必存在其他的惰轉轴,即可以直接藉由小齒輪Μ以 及凸輪,輪67將兩者結合。藉此,可以抑制汽缸铛在軸 方向的高度成較低,而能夠削減零件數目。 、 更者,藉由凸輪軸53以及惰轉軸64之該配置,其結果, 由於可以有效地利用為包含分割面A的平面與包含安裝面b 之平面彼此接近側的該兩個面所挾持的狹窄空間,因此, 可以在隔著汽缸45,在與此相反側之汽缸45的侧面形成寬
446794
可以將作為周邊零件之一的散熱器 五、發明說明(17) 廣的空間,如上所述, 4 1配置在該空間内。 作為動力單元7之動力傳遞裝置90之構成要素的行星齒 ,式變速機91,則備有中心軸93,輸入齒輪94,前進離合 器95 2速用3速用以及4速用的各變速離合器96~98、以 及輸出軸9 9。 指向車體之前後方向而配置之中心軸93,則是該變速機 9 1的中心轴’其前方端部’在上下兩個曲柄箱42^、42』的 分割面A中,則被喪合在分別被形成在兩個曲柄箱42u、 4 2i之前方端部内面的有底的半圓柱狀的凹溝内,其後方 端部’則插入到被安裝在變速機箱9 2之後端面的最終減速 裝置110之齒輪箱114的支樓孔内而被支禮。 此外’藉由用於覆蓋被安裝在該最終減速齒輪箱丨丨4之 軸端的阻止回轉構件1 〇 〇,而被支撐成不能夠回轉。中心 軸93的軸線c5則位在上下兩個曲柄箱42ι1、42_£的分割面A 上。 中心軸9 3的如方端部’如上所述,由於係在兩個曲柄箱 4 2 u、4 的前方端部被支禮·,而較曲柄轴3 1之後方端部位 在車輛的前方,因此可以將曲柄軸3 1與中心軸9 3配置成在 前後方向重疊’而能夠縮短動力單元7之前後方向的長 度,而可以設成為一輕巧的動力單元7。 曲柄軸3 1的第2驅動齒輪61,則與被安裝在附設有突緣 之突部101(呈自由回轉狀被嵌合在變速機91之中心軸93 内),其中在軸方向的中央部之突緣的輸入齒輪94喷合。
89H4331.ptd 第21頁 . 4 fi 7 9 4 五、發明說明(18) 附設有突緣之突部101的後端部,則與前進離合器9 5之離 合器内襯95a呈一體地回轉地被結合,又,在其前端部, 則藉由單向離合器106安裝有與構成起動馬達之減速機構 之惰轉軸的小齒輪104嚙合的起動被動齒輪105。1〇2為與 起動馬達之回轉軸直接連結的驅動齒輪、1 〇 3為與該驅動 齒輪102喃合之惰轉軸的大齒輪。 刖進離合器95具有離合器内襯95a、離合器外襯95b以及 離心配重95c,當離合器内襯9 5 a超過一定回轉數時,藉由 離心配重95c的作動’使離合器内襯95a與離合器外襯9a5b 連接’而使得兩者呈一體地回轉,藉此,前進離合 為完全的連接狀態。 ° 成 各變速離合器96〜98具有行星齒輪機構以及離合器 構。 娜 在行星齒輪式變速機9 1的輸出軸9 9,則如可一體地、回 地安裝有輸出齒輪107,該輸出齒輪1〇7,則與被固^ 終減速裝置110之驅動軸丨丨的齒輪112嚙合。而在指 之前後方向被配置的驅動軸ii的後方端部,則形胃° _ 圖不的斜齒輪,該斜齒輪則與被安裝在後輪6之 動斜齒輪嚙合,如此般,輸出軸U1的回轉會被 、不 被傳遞到後輪6來驅動後輪6。113為回轉數感剛^迷,而 本實施型態之對動力單元7之散熱器4丨的安裴1 於如上所述般地構成,因此可以具備以下的結果广,由 在將散熱器41安裝在動力單元7之上部時,將 — 的曲柄軸31呈縱放地配置在車體前後方向,將 單兀7 μ力單元7
• 4_794 五、發明說明(19) 的汽缸4 5的軸線朝車體右侧方向向上傾斜地被配置,動力 單元7的動力傳遞系統,則朝車體左侧方向向上傾斜地被 配置’散熱器41 ’則被架設在由該兩個傾斜所形成之動力 單元7之上部之V字狀之間而被配置。 結果,可以有效地利用經常會成為死角,而如上述兩個 傾斜所形成之動力單元7之上部的v字狀的山谷間的空間, 可將散熱器41架設在此,能夠節省散熱器4丨之安裝構造的 空間。藉此’可以在散熱器41上方,加大在座椅8之下方 的置物空間。 又’在動力單元7的上部,在由車體前後方向來看,朝 車體右侧方向向上傾斜被配置之汽缸4 5之軸線之上方的動 力單元7的上部,由於可以安裝散熱器41,且該位置接近 於藉由懸吊螺栓’可將動力單元7框接支撐成可自由搖動 之框接部的附近,因此,在動力單元7搖動時,散熱器41 的搖動完全變小’而在散熱器41之上方部位(冷卻水補給 部1 27所具備的帽蓋(cap)等)的位移會變小,因此不需要 針對該搖動位移’將散熱器41 ;};目對地更加堅固地固定在動 力單元7。結果,可以減低散熱器4 1的安裝強度,光是此 點就可以簡化將散熱器41安裝到動力單元7之上部的安裝 構造。 又’在曲柄軸31的一端,則安裝冷卻風扇58,該冷卻風 扇5 8,則被遮罩4 0所覆蓋,從該冷卻風扇5 8所吐出的冷卻 風’由於被引導到散熱器41,因此可將冷卻風扇58接近於 散熱器41而安裝,能夠提高散熱器41的冷卻性能,更者,
89114331‘ptd 第23頁
可以使得遮罩40小型化。 在本實施形態中’雖㈣熱器41係被架設在動力單元7 之上部之V字狀之間而被配置,⑮是也有因為水冷式内燃 機30或動力單元7的構造’而有未能形成1^字狀空間的情 形。此時,則讓散熱器4 1的底部依據適當量凹入成凹狀, 而形成與V字形之間對應的空間部可以將此設為冷卻風 的導風路徑,或是在此設置冷卻風扇。
更者,本實施形態之恒溫器82的安裝構造,由於如上所 述般地構成,因此可以具備以下的效果。 由於恒溫器82係位於冷卻水的循環路徑中,且面臨著構 成散熱器41之入口侧槽122之一部分的收容室41a内而設’ 因此不需要以往必須具備之用於保持覆蓋恒溫器82之專門 的蓋導管,以及用於將該蓋導管連接到散熱器41的管子, 而可以減低零件數目以及降低成本。又,由於不需要安 裝,插入遠些以往必須要具備之零件的作業,因此,能夠 提升散熱器41以及恒溫器8 2的組裝性。
又,由於不需要i旦溫器蓋導管以及管子,因此,不需要 連接配官’即旎夠將内燃機3 〇的冷卻水出口與散熱器4丨之 冷卻水入口加以連通連接,而將内燃機3 〇與散熱器4丨配置 在最近的位置,恒溫器82可以迅速地感測到被内燃機3〇加 溫之冷卻水的溫度所造成的影響,能夠適當地控制冷卻水 循環’且能提高散熱器41對冷卻水之冷卻的響應性。 又’由於丨旦脱器8 2較少受到外部氣溫的影響,因此,可 以正確地感测到因冷卻内燃機3〇而溫度上昇之冷卻水的溫
89114331.ptd 第24頁 五、發明說明(21) 度’而能夠提高散熱器41對冷卻水之冷卻的安定性。 更者,由於恒溫器8 2係被挾持在構成内燃機3 〇之冷卻水 出口之汽缸頭43的突出筒部43a,與構成散熱器41之冷卻 水入口之收容室41a之凹入筒部丨3〇之間而被安裝,因此可 藉由非常簡單的機構’將恒溫器82固定在冷卻水的循環路 徑中,且可以使恒溫器82臨著散熱器41之槽(收容室4ia) 内而設。 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是將汽缸頭4 3之突出筒部4 3 a設 成内燃機3 0之冷卻水出口 ’而將被一體地形成在散熱器4丄 之入口侧槽1 2 2之側部的收容室41 a設成散熱器41的冷卻水 入口’但是並不限於此’也可以將冷卻水的循環方向設成 相反,將同一收容室設為散熱器4丨的冷卻水出口,而將同 一大出畸部4 3 a設成内燃機3 0的冷卻水入口,即使如此, 恒溫器8 2,可以迅速地感測到經散熱器4丨所冷卻之冷卻水 之溫度所造成的影響,而能夠提高散熱器4丨對冷卻水之冷 卻的安定性。此時,最好將恒溫器8 2的方向設成相反,將 恒溫盗8 2之犧部1 3 1配置在收容室4 1 a侧。 更者’可將内燃機3 0之冷卻水出口與散熱器41之冷卻水 入口之;又有管子的連接位置移到汽缸4 5侧。此時,在汽缸 45 $成f冷卻水護套84連通的突出筒部(相當於汽缸頭43 ,突出筒部43a) ’適當地縮小散熱器41的尺寸,將該突出 筒部喪合在散熱器41之收容室41a的凹入筒部130。此外, 則將恒溫器82配置在該突出筒部與凹入筒部丨3〇的嵌合部 内。又’將汽缸頭43之突出筒部43a設成冷卻水入口,而
89114331.ptd 第25頁
讓其連通到冷卻水泵79的吐出部。即使如此,也可以獲得 與上述同樣的效果。此外,内燃機3 〇 '散熱器4丨、冷卻水 泵7 9之間的配管連接構造,也可以將冷卻水的循環方向設 成相反來使用。 在本實施形態中,水冷式内燃機30雖然與動力傳遞裝置 90成為一體,而構成動力單元7的一部分,但是並不限於 此,即使是一未與動力傳遞裝置90成為—單元(unit)的水 冷式内燃機,也可以是一將散熱器安裝在其上部之單汽缸 或多汽缸之水冷式内燃機’而本實施形態之惲溫器8 2的安 裝構造也可以實施在該水冷式内燃機。 元侔編號之說明: 1 自動二輪車 2 螺栓 3 前框體 4 後框架 5 前輪 6 後輪 7 動力單元 8 座椅 9 前擋泥板 10 前蓋 11 腳踏面 12 框架本體蓋 13 後檔泥板
89114331.ptd 第26頁 446794 五、發明說明(23) 14 側蓋 15 收納箱 16 搖動臂 17 缓衝裝置 18 轉向銷(kingpin) 19 車軸保持器 19a 臂 20 車轴 21 頭管 22 把手柱(handle post) 23 轉向臂 24 連桿 25 托架 2 6 懸吊孔 27 緩衝裝置 3 0 内燃機 31 曲柄軸 3 1 a 平衡配重 3 2 空氣爐清Is 33 空氣導入管 34 節流閥本體 35 吸氣管 36 燃料喷射閥 37 燃料槽
89114331.ptd 第27頁 4 4b 7S 4
五、發明說明¢24) 38 排氣管 39 排氣消音器 40 遮罩(風扇蓋) 40a 空氣取入口 40b 細長導風部 41 散熱器 41a 收容室 42 曲柄箱 42u 、4 2i 上下曲柄 43 汽缸頭 43a 突出筒部 44 汽缸頭蓋 45 汽缸 46 管襯套 46a 圓筒部 46b 彈性管 46c 插通管 47 活塞 48 連繫桿 49、 50 主軸承 51 點火栓 52 活塞式過給機 52a 溫給汽缸 52b 過給活塞 89114331.ptd 第28頁 五、發明說明(25) 5 2c 過給曲柄軸 5 3 凸輪軸 5 4 '55 軸承 5 6 交流發電機 5 6a 轉子 5 7 螺帽 5 8 冷卻風扇 59 螺栓 60 第1驅動齒輪 6 1 第2驅動齒輪 6 2 油泵 6 2a 油泵驅動車由 62b 轉子 63 吸入通路 6 4 惰轉軸 6 4a 大圓筒部 64b 小圓筒部 6 5 大齒輪 6 6 小齒輪 67 凸輪齒輪 6 8 吸氣閥 69 過給閥 70 第1搖動臂 71 第2搖動臂
89114331.ptd 第29頁 44^679 4 五、發明說明(26) 72 桿 73 第1搖動臂 74 第2搖動臂 75 桿 7 6 回轉位置感應器 7 7 '78 軸承 79 冷卻水泵 7 9a 外殼 79b 蓋 7 9c 回轉軸 79d 葉輪 79e、79f 永久磁鐵 80 配管(導水管) 81 吐出孔 82 恒溫器 82a 環狀突緣部 82b 閥體部 83 配重 84 冷卻水護套 90 動力傳遞裝置 91 行星齒輪式變速機 92 變速機箱 93 中心軸 94 輸入齒輪
89114331.ptd 第30頁 4 4 6 ?7S4
五、發明說明(27) 95 前 進 離 合 器 95a 離 合 器 内 襯 95b 離 合 器 外 襯 95c 離 心 配 重 9 6 〜9 8 2 速 用 速 用 變 速離合 99 輸 出 轴 100 阻 止 迴 轉 構 件 101 附 設 變 速 離 合 器 (boss) 102 起 動 用 1辱區 動 齒 輪 103 大 齒 輪 104 小 齒 輪 105 起 動 被 動 齒 輪 106 單 向 離 合 器 107 輸 出 齒 輪 110 最 終 減 速 裝 置 111 馬區 動 轴 112 齒 輪 113 回 轉 數 感 測 器 114 齒 輪 箱 120 安 裝 板 121 螺 栓 122 入 口 側 槽 123 出 口 侧 槽 124 附 設 翼 片 之 傳 熱 管 89114331.ptd 第31頁 446^S4 五、發明說明(28) 1 25 冷卻水出口 126 導風壁 127 冷卻水補給部 128 圍壁 130 凹入筒部 130a 環狀段差部 131 前端部 A 分割面 B 安裝面 C0 車體的中心 C1〜C 5軸線 D 導風路徑
89114331.ptd 第32頁 4 4S^B4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採用安裝有適用於水冷式内燃機之本案之第1項以 及第2項中所述之發明的實施形態中之恒溫器之安裝構造 之自動二輪車之左側視圖。 圖2係沿著圖1中之Π — Π線之箭頭方向之剖面圖,使包 含水冷式内燃機之動力單元與曲柄軸呈垂直相交,而在包 含汽缸軸線的面進行剖切後之剖面圖。 圖3係沿著圖2中之m —皿線之箭頭方向之剖面圖。 圖4係沿著圖2中之IV — IV線之箭頭方向之剖面圖,由側 視之散熱器部分的圖。 圖5係沿著圖2中之V — V線箭頭方向之剖面圖。 圖6係圖2之要部放大圖。 圖7係散熱器的俯視圖。 圖8係遮罩的前視圖。
S91i433Lptd 第33頁
Claims (1)
- 446194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水冷式内燃機之恒溫器之安裝構造,其係在内燃 機的上部安裝一散熱器,其特徵為: 上述恒溫器位在冷卻水的循環通路中,係臨著上述散熱 器之槽内而設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冷式内燃機之恒溫器之安 裝構造,其中上述恒溫器係被挾持於上述内燃機之冷卻水 出入口與上述散熱器之冷卻水出入口之間而被安裝。89114331.ptd 第34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1207168A JP2001032715A (ja) | 1999-07-22 | 1999-07-22 | 水冷式内燃機関におけるサーモスタットの取付け構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446794B true TW446794B (en) | 2001-07-21 |
Family
ID=16535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89114331A TW446794B (en) | 1999-07-22 | 2000-07-18 | Thermostat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a water-cool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1032715A (zh) |
CN (1) | CN1131932C (zh) |
FR (1) | FR2796669B1 (zh) |
ID (1) | ID26597A (zh) |
IT (1) | IT1320434B1 (zh) |
TW (1) | TW4467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010078C2 (de) * | 2000-03-02 | 2003-06-18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 Kühlvorrichtung für ein flüssiges Betriebsmittel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500472A (en) * | 1948-10-20 | 1950-03-14 | Lawrence J Sohler | Control for coolants in liquid cooled motors |
FR2602548B1 (fr) * | 1986-08-07 | 1990-07-27 | Valeo | Dispositif de vanne thermostatique pour circuit de refroidissement de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et radiateur equipe d'un tel dispositif |
FR2673241A1 (fr) * | 1991-02-26 | 1992-08-28 |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 Radia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muni d'un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circulation de fluide. |
JPH0578642A (ja) | 1991-09-25 | 1993-03-30 | Hitachi Chem Co Ltd | 接着剤組成物 |
FR2739432B1 (fr) * | 1995-09-29 | 1997-10-31 | Renault | Soupape thermostatique pour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
-
1999
- 1999-07-22 JP JP11207168A patent/JP2001032715A/ja active Pending
-
2000
- 2000-06-14 IT IT2000TO000572A patent/IT1320434B1/it active
- 2000-07-18 TW TW089114331A patent/TW44679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0-07-19 CN CN00120285A patent/CN113193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7-21 ID IDP20000616D patent/ID26597A/id unknown
- 2000-07-21 FR FR0009605A patent/FR2796669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81937A (zh) | 2001-01-31 |
ITTO20000572A0 (it) | 2000-06-14 |
ID26597A (id) | 2001-01-25 |
IT1320434B1 (it) | 2003-11-26 |
JP2001032715A (ja) | 2001-02-06 |
ITTO20000572A1 (it) | 2001-12-14 |
FR2796669A1 (fr) | 2001-01-26 |
CN1131932C (zh) | 2003-12-24 |
FR2796669B1 (fr) | 2003-10-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840353B1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small-type vehicle | |
US6142129A (en) | Breather apparatus for engine | |
TWI324660B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vehicle | |
US8307804B2 (en) | Oil passage structure of engine | |
US6305332B1 (en) | Cooling assembly for engine | |
JP2003120247A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ブリーザ装置 | |
US20040244761A1 (en) |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n engine | |
US20040244757A1 (en) | Balancer structure for engine | |
JP2000161127A (ja) | エンジンの排気用二次空気供給装置 | |
KR100360811B1 (ko) | 자동 이륜차용 내연기관 | |
US6192865B1 (en) | Fuel injection apparatus for vehicular engine | |
JP2001106149A (ja) | ハイブリッド小型車両の冷却構造 | |
JP6347150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 |
JP2010065668A (ja) |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のオイル通路構造 | |
TW446794B (en) | Thermostat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a water-cool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JP2010065667A (ja) |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 |
KR100360809B1 (ko) | 자동 이륜차용 브이형 내연기관 | |
KR100360810B1 (ko) | 자동 이륜차용 브이형 내연기관 | |
JP2007262931A (ja) | 内燃機関の冷却水配管構造 | |
US7367293B2 (en) | Four-stroke engine | |
JP2002127976A (ja) | 車両におけるラジエータ搭載構造 | |
JP6631264B2 (ja) |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 |
JP2000161058A (ja) |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 |
US6209505B1 (en) | Four-cycle engine for vehicle | |
JPH10176617A (ja) | 自動二輪車等小型車両用水冷式内燃機関の冷却水通路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A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