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40924B - Reverse-offset spacer process capable of decreasing photolithography limitation - Google Patents

Reverse-offset spacer process capable of decreasing photolithography limita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40924B
TW440924B TW89102462A TW89102462A TW440924B TW 440924 B TW440924 B TW 440924B TW 89102462 A TW89102462 A TW 89102462A TW 89102462 A TW89102462 A TW 89102462A TW 440924 B TW440924 B TW 4409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ench
semiconductor
gate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89102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n-Guan Ye
Jian-Ti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89102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44092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40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40924B/zh

Links

Description

92 4 五 '發明說明α) 5 一 1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半導體元件的製程方法,特別是有 關於一種具反向補償間隙壁之金屬氧化半導體元件的 方法。 5一2發明背景: 隨著積體電路之密度不斷地擴大,為使晶片(chip)面 積保持一樣,甚至縮小,以持續降低電路之單位成本,唯 —的辦法’就是不斷地縮小電路設計規格(design rUie) 。以符合高科技產業未來發展之趨勢。 如第一圖所示’顯示一習知的金屬氧化半導體元件結 構的剖面圖,一半導體基底2 0係一矽底材,此基底包括淺 溝槽隔離22,在其表面上依序形成一閘氧化層24與一閘極 26。當離子植入後,基底2〇中將形成輕摻雜汲極30,並在 閘極26的側壁上形成一氧化間隙壁32。然後再進行一重摻 雜之離子植入,基底20中將形威源極/汲極28。很明顯的 ,在傳統上金屬氧化半導體元#之製造方法中,閘極的寬 度與有效通道的長度相關且固定’若需產生一高速元件, 勢必製造一小尺寸之元件,亦即閘極有效通道的長度需縮 減,閘極寬度亦必變窄,但是,金屬氧化半導體元件的通 道長度並不能無限制的縮減,當其長度縮短到某一定程度
^v,' 4 40 92 4
之後,各種因為通道長度變短所衍生的問題便會發生,、言 個現象稱為「短通道效應(Short Channel Ef/ect ), 當製程連續縮小至〇 25微米以下的區域時,多晶 之微影製程(Poly gate lithography)將成為整個製 關鍵性的限制。而在此條件下,其多晶閘極之臨界尺寸的 控制(Critical Dimention ;CD),將難以保持良好的再 現性。再者,Ti或Co的自行對準矽化物之製程,將因為線 寬效應(line-width effect)與淺接合因素(shaU〇w^ junction issue ),而更難以在〇_ 25微米以下之 上形成矽化物。 哨τ 隨著元件的微縮,傳統之小尺寸製程中,其閘極不能 做的太厚,太厚會造成源極/汲極間接合面的問題, ,速加熱製程(RTP ) $成矽化物時,在源極/汲極處會消 J較厚的矽基底,以致源極/汲極之接合(juncU〇nf變 :,為避免形成漏電接面(ieakage juncti〇n),源極 =極之矽化層厚度亦必須隨之微縮而變薄,以 電問題。 ^ ^ 必須 因為 的重 當元件的尺寸縮小時,在源極/汲極中的接合面 ,以避免短通道效應。而且傳統上的製程, :極1度的固疋,將使得源極/汲極在高溫時所擴展 疊通道(overlap )無法減小。
第6頁 440924 五 '發明說明(3) " 、在深次微米元件製程中,對源極/汲極加以矽化處理 為一重要且廣為應用的製程技術。此可藉由單純之源極/ 沒極碎化f理’或由自行對準矽化物處理(SaUcide )來 達成。但疋尺寸若過小,自行對準矽化物處理將難以在閘 極上施行。 ^ .繁於上述之種種原因,我們更需要一種新的金屬氧化 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藉以提高後續製程的產量與品質 5 - 3發明目的及概述: 、 雲於上述之發明背景中,傳統製造具有金屬氧化物半 導體結構之方法’其所產生的諸多缺點,本發明提供一方 法可用以克服傳統製程上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種具反向補償間隙壁( Offset spacer)之金屬氧化半導體元件的製程,以便於製 造尺寸更小、速度更快且再現性高的元件或中央處理器( CPU)。且藉由反向補償間隙壁的形成,可降低多晶臨界尺 寸(Pol y- CD )’並可用此結構來控制童疊長度。由於與 區域擊穿植入的結合,重疊電容亦能夠被大量地減少。
^0 92 4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藉 低有政通道的長度,因而 制。且在石夕化物製程中’有 此窄線寬效應亦可被降低。 由反向補償間隙壁的形成,僅 能夠加以改善微影製程上的限 效的多晶線寬亦能被增加,因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藉由反向補償間隙壁的形成,使 1 矽化物能夠在源極與汲極的區域上形成,因此能合成 ~好而完全的淺接觸。 根據以上所述之目的,本發明揭示了—種半導體元件 之新的製造方法。在本實施例中提供了至少一 :離(叫區域的半導體基底,首先沉積„說化石夕= 1淺溝槽隔離的半導體基底上。再經由氮化矽層定義的過 矛王,可在基底上形成—假性閘極(dummy e )。接著, ,仃一輕摻雜汲極(ldd)後,再沉積一層氧化矽(Si〇2 ,且利用非等向性蝕刻方式蝕刻該氧化矽層,以便在假 j閘極的侧壁上形成氧化間隙壁,然後進行重摻雜以形成 一源極/汲極,最後執行一回火製程。在源極與汲極的延 展形成之後,氧化間隙壁與源極/汲極的深接合皆能被形 成’緊接著,進行薄層自動對準矽化物製程,以便於在源 極及極上形成好而完整的接合面。之後,再沉積一層氧 化矽於基底上做為内層介電層,然後藉由内層介電層二化 學機械研磨法研磨至此假性閘極的厚度為止。此假性閘極 能在熱麟S曼溶液中以濕式蝕刻的方式來移除,在區域性擊
440924 五、發明說明(5) 穿植入之後,反向補償間隙壁可形成。隨後沉積一多晶矽 層,並以多晶矽的化學機械研磨法研磨至原假性閘極的厚 度為止。最後再進行一厚層的鈦之自動對準矽化物製程。 5-4圖式的簡單說明: 為了能讓本發明上述之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 明顯易懂,下文特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 詳細說明如下: 第一圖為習知的金屬氧化半導體元件之剖面結構示意 圖;及 第二A圖至第二L圖為說明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 形成具有反向補償間隙壁的金屬氧化半導體元件製程之剖 面圖。 主要部分之代表符號: 20 半 導 體 基 底 22 淺 溝 槽 隔 離 區 24 閘 氧 化 層 26 閘 極 28 深 植 入 之 源 極/ 汲極 30 淺 植 入 之 源 極/ 汲極
440924 五、發明說明(6) 32 氧化間隙壁 210 半導體之基底 220 淺溝槽隔離 230 薄氧化層 240 氮化矽層 2 4 0 A 假性閘極 250 光阻層 260 輕摻雜汲極區域 270 氧化間隙壁 2 8 0 重摻雜之源極/ ί及極區域 285 薄層自動對準矽化物 290 内層介電層 300 反擊穿區域 310 反向補償間隙壁 315 閘極氧化層 320 多晶矽閘極 330 鈦之自動對準矽化物 5-5發明的詳細說明: 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會詳細描述如下,然而除了這 些詳細描述之外,本發明還可以廣泛地施行在其他的實施 例中,且本發明的範圍不受限定,其以之後的專利範圍為 準。
第10頁 __一 五、發明說明(7) 參考第二A圖所示,首先提供一至少包含淺溝槽隔離 區域220與閘氧化層23〇的半導體基底21〇,此處之淺溝槽 隔離區220與薄氧化層23〇可分別經由傳統的隔離製移與石夕 氧化製程加以製造,其材質皆為二氧化矽(s i 〇2 ),由於 該製程已為熟習此項技藝者所知,並不影響本發明戶斤述之 重點,故於此不予詳加說明。 參考第二β圖,以傳統的低壓化學氣相沉積法(LPCVD )沉積一層氮化矽層240在半導體基底210上。再經由光阻 層2 5 0與傳統的微影製程,可在基底上定義形成一假性閘 極240Α,如第二C圖所示。 參考第二D圖,對上述的結構進行離子植入,以輕摻 雜没極(LDD )程序’形成一輕摻雜汲極區域2 6 〇 ;再沉積 —氧化矽CSi〇2 )層’且利用非等向性蝕刻方式蝕刻氧化 石夕層,以便在假性閘極2 4 0 A的侧壁上形成氧化間隙壁2 7 〇 ,如第二E圖所示。 參考第二F圖所示,對上述的結構進行重摻雜以形成 一重掺雜之源極/沒極280,並執行一回火製程,使源極與 沒極的延展形成。因此’氧化間隙壁27〇與源極/汲極的^ 接合皆能被形成。 /
* '440924
參考第二G圖,對上述結構中的源極與汲 自動對準石夕化物285製程之後,再沉積一層氧化 =内層介電層290,然後藉由内層介“化^ 械研磨法研磨至此假性閘極240A的表面露出,使 電層290之厚度大約與假性閘極24〇A的厚度相同,如 圖所示。 一 ,声考弟二I圖所示,上述結構中的假性閘極24〇a先在 熱磷酸溶液中以濕式蝕刻的方式來移除,隨後以區域性擊 穿植入於源極與汲極之間,並形成—反擊穿區域3〇〇 ( aπti_ punchthrough region ) ° 參考第二j圖所示’在上述結構表面上,以傳統化學 氣相沉積方式形成一氮化矽層31 〇,並進行非等向性蝕刻 法(anisotropic etching),以便於在内層介電層29(}之 溝槽的内部侧壁上形成反向補償間隙壁3丨〇。接著去除薄 氧化層2 3 0之後’再形成一厚度約為2 〇埃至2 6埃之間的閘 極氧化層31 5。 參考第二κ圖,在上述的結構中沉積一多晶矽層3 2 0, 並以多晶矽的化學機械研磨法研磨至曝露内層介電層290 之表面為止,因而形成一多晶矽閘極3 2 〇。之後再對多晶 閘極320進行厚層的鈦自動對準矽化物33〇之製程,如第二
第12頁 五、發明說明(9) ~一*--- 1圓所不。而本實施例之中’鈦矽化物330之厚度約為300 埃至800埃之間,而源極/汲極的矽化物285之厚产大約為 150埃至300埃之間。 又’ ’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藉由在閘極侧壁形成反向補償 間隙壁的製程,可突破微影製程上的限制,亦可降低閘極 與及,間的重疊電容(〇verlap Capaci tance),以促進小 尺寸半導體元件之形成,且可用此結構來控制重疊長度並 降低多晶臨界尺寸。再者,利用反向補償間隙壁結構的形 成’使得多晶矽閘極上方的寬度仍能維持,此可 對準矽化物不易在小尺寸半導體元件上製造之問題仃 顯然地’依照上面實施例中的描述,本發明 多的修正與差異。因此需要在其附加的權利要求^犷5 内加以理解,除了上述詳細的描述外’本發明可^圍 地在其他的實施例中施行。 了以廣泛 以限定本 示之精神 請專利範 上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 么明=申請專利範圍;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 下所凡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在下述 圍内。 τ

Claims (1)

  1. 440924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半導體 提供一半 在該半導 在該半導 利用該飯 ’來形成一輕 形成一第 利用該假 一第二離子植 底中; 形成一第 覆蓋一介 之上層表面; 移除該假 形成一反 =件之製造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 導體基底; 體基底上形成一第一氧化層; 體基底上形成一假性閘極; ^閉極為—第一罩幕以進行—第一離子植入 $雜没極區域於該半導體基底中; 一間隙壁於該假性閘極之侧壁上; =閑極與該第一間隙壁為—第二罩幕以進行 ’來形成一源極/汲極區域於該半導體基 ~金屬矽化物層於該源極/汲極區域上; 電層於該半導體基底上,並裸露該假性閘極 性閘極以形成一溝槽; 擊穿植入區域於該溝槽下之該半導體基底中 形成一第二間隙壁於該溝槽内部的兩側; 去除該溝槽内部之該第一氧化層; 及 再形成一第二氧化層於該溝槽内部; 沉積一導電層於該溝槽中以形成一閘極; 形成一第二金屬矽化物層於該閘極上。
    方法,更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元^ 包含形成一溝槽隔離區域於該半導體基底中;
    第14頁 六、旁請專利範圍 六、旁請專利範圍 其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半導體 中上述之假性Μ極的形成,至 方法 沉積一第—氮化石夕層^ If驟‘ 以微影製程定義祐私^ # V體基底上,及 閘極。 、’1 一第一氮化矽層以形成該假性 4.如申請專利範園第3項所 驗 一―學氣㈣積㉗;半ί 述之半導赌雇方法,其 、'-接一 & # j的沁成,至少包含以下步驟: =非簟二坫一之二氧化砂層於該半導體基底上;及 J第ί ί钕刻方式對該第-之二氧化梦層餘刻,以 开…第—間隙壁於該假性閑極之側… 1項所述之半導體元齡方法,其 極/汲極區域上开/成砂。化物層倍'藉由自動肖準發化物在該源 方法,其 7中第:項所述之半導體“ 二ί二電層的形成,至少包含以下步 層第—之二氧化矽層於該半導體基底上;及 4 4〇 92
    六'申請專利範固 =以化學機械研磨法研磨該第二 仏丨生閑極之上層表面的厚度為止
    中1、申喷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元翼方法,其 槽。述之傲性閘極係由濕式蝕刻法去除,並藉此形成該& 9中ί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半導體元方法,其 述之濕式蝕刻法,係使用熱磷酸(Η3ρ〇4 。 I 士述之反擊穿植入區域係藉由對該溝槽區域性;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半導體元 β· 穿植入而形成 1二述之半導體元參方法,其 以形成,至少包含以^驟: 予氣相沉積的方式沉積一第二氮 體基底及該溝槽表面上;及 /層趴通牛V 以非等向性餘刻的方古女_ 槽内側壁之表面上形成該氮化地刻並在溝 述1導體元方法,其 禮的厚度約為20埃至26埃之間
    第16頁 440924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方法,其 中上述之閘極的形成,至少包含以下步驟: 沉積並填滿一多晶矽層於該半導體基底之該溝槽中以 作為該導電層之用,及 研磨該多晶石夕層至曝露該介電層表面’以形成該閑極 方法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所述之半導體元Μ 其中上述之導電層的研磨係為化學機械研磨法 »·-% 遠㈣ 1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元方法,其 中上述之第二金屬矽化物係藉由自動對準矽化物形成在該 閘極上。 16. 一種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 提供一半導體基底,其上至少具有一介電層,且該介 電層内至少有一溝槽; 形成一間隙壁於該溝槽内部的兩側; 沉積一導電層於該溝槽中以形成一閘極;及 形成一第一金屬矽化物層於該閘極上。
    方法 1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所述之半導體元f
    440924 六、申請專利範圍 更包含: 形成一溝槽隔離區域於該半導體基底中; 形成一閘氧化層於該半導體基底上之溝槽上且於該介 電層之下; 形成一源極/没極區域於該溝槽兩侧之半導體基底中
    :及 形成一第二金屬矽化物層於該源極/汲極區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所述之半導體元彳方法, 其中上述之間隙壁的形成,至少包含以下步驟: 以化學氣相沉積的方式沉積一氮化矽層於該半導體基 底及該溝槽表面上;及 以非等向性蝕刻的方式對該氮化矽層蝕刻並在該溝槽 内側壁之表面上形成該間隙壁。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6項所述之半導體元方法, 其中上述之閘極的形成,至少包含以下步驟: 沉積並填滿一多晶矽層於該半導體基底之該溝槽中以 作為該導電層之用;及 以化學機械研磨法研磨該多晶石夕層至曝露該介電層表 面’以形成該閘極。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半導體元方法, 其中上述之第一金屬矽化物係藉由自動對準矽化物形成在
    ' '''440 92 4
    第19頁
TW89102462A 2000-02-15 2000-02-15 Reverse-offset spacer process capable of decreasing photolithography limitation TW440924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89102462A TW440924B (en) 2000-02-15 2000-02-15 Reverse-offset spacer process capable of decreasing photolithography limit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89102462A TW440924B (en) 2000-02-15 2000-02-15 Reverse-offset spacer process capable of decreasing photolithography limit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40924B true TW440924B (en) 2001-06-16

Family

ID=21658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89102462A TW440924B (en) 2000-02-15 2000-02-15 Reverse-offset spacer process capable of decreasing photolithography limitation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4409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07614B2 (en) 2005-05-23 2012-06-26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for forming arrays of small, closely spaced featur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07614B2 (en) 2005-05-23 2012-06-26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for forming arrays of small, closely spaced features
US9099402B2 (en) 2005-05-23 2015-08-04 Micron Technology, Inc. Integrated circuit structure having arrays of small, closely spaced featur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19807B1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by using reverse-offset spacer process
JP2006525683A (ja) 非対称導電スペーサを設ける半導体形成プロセス
KR100365411B1 (ko) 절연층상의 실리콘 금속 산화물 전계 효과 트랜지스터의제조 방법
US5837588A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an inverse-T gate lightly-doped drain structure
US20080200001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transistor
KR100429886B1 (ko) 균일한 실리사이드 접합을 갖는 집적 회로 반도체 소자 및그 제조방법
US6509243B2 (en) Method for integrating high-voltage device and low-voltage device
JP4086099B2 (ja) 半導体素子の形成方法
US7358575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SRAM device
TW440924B (en) Reverse-offset spacer process capable of decreasing photolithography limitation
US6124159A (en) Method for integrating high-voltage device and low-voltage device
US6492210B2 (en) Method for fully self-aligned FET technology
US6013554A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n LDD MOS transistor
JPH1065171A (ja) モス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
TW425612B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gate of embedded DRAM
JP4388240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418571B1 (ko) 저농도 도핑 드레인 구조의 모스 트랜지스터 제조방법
TW400584B (en) Method of forming the ultra-short channel and MOSFETs with raised S/D on the ultra-thin SOI substrate
KR100511098B1 (ko) 얕은 트렌치 아이솔레이션 구조 개선을 이용한 inwe개선 방법
KR100298462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방법
JP2001168330A (ja) Mosfetおよびmosfetの製造方法
US7524714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100055907A1 (en) Method for achieving very small feature size in semiconductor device by undertaking silicide sidewall growth and etching
TW402749B (e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with self-aligned T-type gate
US20060105531A1 (en) Method of forming notched gate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