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16018B -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 - Google Patents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16018B
TW416018B TW087116457A TW87116457A TW416018B TW 416018 B TW416018 B TW 416018B TW 087116457 A TW087116457 A TW 087116457A TW 87116457 A TW87116457 A TW 87116457A TW 416018 B TW416018 B TW 4160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optic
light
item
rotary jo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16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orris Earl Lewis
Sr Robert Thomas Rogers
Michael P Duncan
Anthony Lee Bowman
Original Assignee
Litton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8/942,72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5991478A/en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ton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Litton System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16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1601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604Rotary joints allowing relative rotational movement between opposing fibre or fibre bundle e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80Optical aspect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10/03 - H04B10/70, e.g. optical power feeding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water
    • H04B10/801Optical aspect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10/03 - H04B10/70, e.g. optical power feeding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water using optical interconnects, e.g. light coupled isolators, circuit board inter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8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 G02B6/2804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forming multipart couplers without wavelength selective elements, e.g. "T" couplers, star couplers
    • G02B6/2808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forming multipart couplers without wavelength selective elements, e.g. "T" couplers, star couplers using a mixing element which evenly distributes an input signal over a number of outpu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Description

416〇|| Β7Π045Τ 五、發明說明(υ 圖7為一根據本發明之纖維光畢.轉,動接頭第三實施例之 示意圖 元件符號說明
14 纖 維 光 學 轉 動 接頭 16 定 子 18 击奎 Γ Τ 4 9 Π 圓 形 外 周 邊 22 波 導 管 24 環 形 内 表 面 26 頂 面 28 底 面 30 波 導 管 32 反 射 區 段 34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36 假 想 邊 界 38 反 射 區 段 40 假 想 邊 界 42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44 假 想 邊 界 46 反 射 區 段 48 假 想 邊 界 50 低 平 信 號 區 域 52 假 想 界 54 反 射 區 段 56 假 想 邊 界 58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60 假 想 邊 界 62 假 想 邊 界 70 光 注 射 稜 鏡 70" 光 注 射 面 72 光 >主 射 稜 鏡 7 2’ 表 面 7 2" 光 注 射 面 74 光 注 射 稜 鏡 74' 表 面 74" 光 注 射 面 76 光 注 射 稜 鏡 76, 表 面 7 6" 光 >主 射 面 80 雷 射 82 分 光 器 84 光 纖 86 光 纖 90 雷 射 92 分 光 器 416018 五、發明說明(1) 發明說明 本案自1997年10月2日所择山— wm,721號,及1 998γ ^υ待;美國^申請案 申請細川5, 946號中請優月^日所提出之待決美國專利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概括關於纖唯#墨Μ .^ ^ ^ ^ „飘、择光干轉動接頭,尤指供發射高位 兀速率k號之無觸點纖維光學轉 背景技藝 頌 名為纖維光學轉動接頭步 fSi m i I裝置’允許光信號在位於旋轉 與固定構件之纖維之間予 Λ ^ 眭,# # $八# m 卞調釔。在纖維位於沿旋轉軸線 唆成中心竣,1。如果不可能接近旋轉軸 頭所採用之技術十分不:為=動接頭,此二型轉動接 人們曾發展成功如讓渡於關於離轴轉動接頭。 ,〇 , n 〇 , ^ 承役於本案文讓人之美國專利 4,325,025號中所揭示之益銀p ;η9ς ^ 4,. 义無觸點纖維光學轉動離軸接頭。 0Ζ5號專利揭不一種缠雜止思 姑么人 維光學轉動接頭,其福合—脈動光 ·(§號越過一轉動介面,计 ^ Ζ 亚包括一形成在定子之環形反射 壁’及一安裝在定子有—眭菸土、, ^ 知緊晶亚與環形反射壁之光纖相 切。光纖之一所發出之幹& Μ A , m L唬將會沿環形反射壁被反射,並 被光纖之另一所接收。 以方式相似於0 2 5專利中大致揭示者構成之實際接頭, 由於不可接文之傳播延導致位元脈衝寬度畸變,曾限 於10__12对之轉子直徑’及5Q百萬位元/秒之數據速率1 要接頭具有轉子直徑40-50吋,脈動光信號具有數據調變
IMI IM C:\Prograni Fi les\Patent\55195. ptd 第 6 頁 416018 案號 87116457 月 曰 五、發明說明 94 光 纖 96 光 纖 100 稜 鏡 100' 表 面 10 0〗' 光 接 收 面 102 镜 鏡 102' 表 面 10 2” 光 接 收 面 104 稜 鏡 104’ 表 面 10 4" 光 接 收 面 106 稜 鏡 106, 表 面 10 6" 光 接 收 面 108 稜 鏡 108' 表 面 10 8" 光 接 收 面 110 稜 鏡 110’ 表 面 110" 光 接 收 面 112 稜 鏡 112' 表 面 112” 光 接 收 面 114 稜 鏡 114’ 表 面 114" 光 接 收 面 116 棱 鏡 116, 表 面 116" 光 接 收 面 118 稜 鏡 118’ 表 面 118" 光 接 收 面 120 .稜 鏡 120’ 表 面 12 0” 光 接 收 面 122 稜 鏡 122’ 表 面 122" 光 接 收 面 140 纖 維 .光 纜 142 纖 維 光 纜 144 纖 維 光 纜 146 纖 維 光 纜 148 纖 維 光 纜 150 纖 維 光 纜 152 纖 維 光 纜 154 纖 維 光 纜 156 纖 維 光. 纜 158 纖 維 光 纜 160 纖 維 光 纜 162 纖 維 光 纜
O:\55\55195.ptc 第12a頁 2000. 09.21.013 416018 五、發明說明(2) 速率10G-4GG百萬位元/秒。為滿足此等需纟,必項符八二 標準。第-,旋轉之光變化必須最少。第=,傳播延遲必 須予以控制,以使對位元脈衝寬度畸變之效應最少。 可使用很多在周邊間開之光於取罙,# & & ,使旋轉之光變化最 以使複雜性及成本 少。問題為宜於有儘可能少之拾取器 最低。 傳播延遲必須予以控制。例如,考慮_種形成為一連續 36〇孤,在周邊為四公尺之波導管。如果繞周邊位於等、 距離之:纖維光學拾取器予以聚焦至一共用光電二極管, ,且一單一光源用以在一注射點將信號注入波導管,然後 取靠近注射點之光拾取器將會首先接收所發射之信號,並 從而首先發射所接收之信號至光電二極管,因為第二光拾 取益位於離開90 ,自注射點以三毫微秒/公尺速度行進 之光信號,將會在第一拾取器之後三毫微秒到達第二拾取 Is,同樣,第三拾取器將會在九毫微秒後接收發射之信 號。因此,四公尺周邊連續波導管,將會導致十二毫微秒 傳播延遲。有1 0毫微秒位元寬度,將行在此等狀況下發射 之100百萬位元/信號,在不同光拾取器,在不同時間到連 之h號’將會使位元形狀畸變,因為傳播延遲大於位元寬 度。較大直徑接頭使問題加重,並將會呈現甚至更大延 遲。 目前建議之至少一種配置,聲稱達成先前所述之周邊及 數據速率需求。此種建議之配置使用許多短光纖片’在周 邊成環形配置在定子上,以形成一光波導管β對應之許多
_案號 87Π6457 年气月 修正 曰 五、發明說明(¾) 180 信 號 合 併 器 或 混 合棒 182 透 鏡 184 圓 形 或 直 線 縫 隙 186 光 電 二 極 管 200 纖 維 光 學 轉 動 接 頭 '2 0 2 定 子 204 轉 子 206 圓 形 外 周 邊 208 波 導 管 210 環 形 反 射 面 2 2 0 反 射 區 段 9 9 4 u w 反 射 區 段 226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228 反 射 區 段 232 反 射 區 段 234 低 電 平 信 號區 域 242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250 低 電 平 信 號區 域 280 光 注 射 稜 鏡 28(Γ 表 面 2 8 (Γ 直 角 表 面 282 光 注 射棱鏡 28 2, 表 面 2 82 " 直 角 表 面
284 光 注 射 稜 鏡 2 8 4" 直 角 表 面 2 8 6, 表 面 290 雷 射 292 分 光 器 296 光 纖 298 光 纖 300 光 接 收 稜 鏡 302 光 接 收 棱 鏡 304 光 接 收 稜 鏡 306 光 接 收 稜 鏡 308 光 接 收. 稜 鏡 310 光 接 收 棱 鏡 2841 表 面 286 光 注 射 稜 28 6 η 直 角 表 面· 291 雷 射 294 光 纖 297 分 光 器 299 光 纖 3 0 0’ 光 接 收 面 30 2' 光 接 收 面. 3 0 4' 光 接 收 面 3 0 6’ 光 接 收 面 3 0 8' 光 接 收 面 310’ 光 接 收 面 Η
O:\55\55195.ptc 第12b頁 2000.09.21.014 416018 五、發明說明(3) ~ ' ----- 接收器或拾取器予以光搞合至一各別短纖維片。對應之許 多雷射發射器予以在周邊配置在—轉子上,並發射光信號 進入波導管,而每-短光纖片自發射器之一接收光信號。 興ίΪΪ之配置有若干缺點’因為光信號係在-種纖維光 以調變,位元速率增加時’纖維 速度最後限制波導管之有效長度。因此,數據速率增加 7二片之長度必須予以減少。長度之此種減少需要 更夕^射范及接收器’而增加成本及 =質之損耗,需要更強力之發射器及/或更另敏外感之? 發明之概述 因此’本發明之一項目的,*担版 ^ 逋,豆奋陴·* 為棱供一種纖維光學轉動接 八κ * 4除上述問題,並實際滿 因此,本發明之一碩目的,,摆徂從^ 要 頭,其可發射高位元迷率^號為^供一種纖維光學轉動接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坦μ _ 4公尺之周邊。 為^供—種光學轉動接頭能有至少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為租也 為一整合式趨维#聲絲為纖维光學轉動接頭,其 學轉動接頭時、:進行2接頭總成’纟中可在組裂纖維光 所位於其中之機哭;,並且其對於整合式之總成 本發明之:對準或特殊修改。 頭,包括—定子有一波'係稭'纖維光學轉動接 ^所達成轉子與定’及—轉子可旋轉—整圈 /、疋子同心。光發射器位於第—周
C:\Program Files\patentX55195. ptd 第8頁 416018 _案號87116457 g?年7月 日_修正| 五、發明說明(?c)
312 光 接 收 稜 鏡 —312’ 光 接 收 面 314 光 接 收 稜 鏡 314’ 光 接 收 面 316 光 接 收 稜 鏡 3 16’ 光 接 收 面 318 光 接 收 稜 鏡 318’ 光 接 收 面 320 光 接 收 棱 鏡 3 2 0’ 光 接 收 面 322 光 接 收 棱 鏡 3 2 2’ 光 接 收 面 350 光 纜 352 光 纜 354 光 纜 .356 光 纜 358 光 纜 360 光 纜 362 光 纜 364 光 纜 366 光 纜 368 光 纜 370 光 纜, 372 光 纜 380 合 併 器 或 混 合 桿 38(Γ 星 形 耦 合 382 透 鏡 3 82’ 凹 面 鐸 383 位 於 中 央 之 纖 維光纜 3 8 4 直 線 或 圓形縫隙 386 光電二極管 4 8 0 光注射稜鏡 4 8 2 光注射稜鏡 484 光注射稜鏡 4 8 6 光注射稜鏡 4 9 0 雷射 491 雷射 492 分光器 494 光纖 496 光纖 497 分光器 498 光纖 499 光纖 500 棱鏡 5 0 0' 表面 5 0 0 " 光接收面 502 稜鏡 5 0 2' 表面 5 0 4 稜鏡 0:y5V55195ptc 第 12c 頁. 2000.09,21.015 416018 寻 '發明說明C4) 邊’並連接至定子及轉子之一。每—光發射器發出一光信 號°光接收器位於第二周邊,並連接至定子及轉子之另 一。光信號切向於波導管發出’並沿波導管在短弦長度被 反射。在轉子之整個一整圈36 0 ° ,每一光信號被少於所 有第二許多光接收器所接收。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方面’光接收器之數為大於光發射器 之數。光信號僅被位於距光發射器—段距離之光接收器所 接收’其導致可接受傳播延遲。某些光接收器在轉子之一 整圈3 6 0 °之一部份不接收光信號。 本發明之此等及其他目的’係藉—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包括一定子有一波導管’及一轉子可旋轉通過一整圈 3 60 °所達成’轉子與定子同心。第—許多光發射器位於 定子上。許多光發射器各發出一光信號。第二許多光接收 器位於轉子上。第二許多光發射器位於轉子上。第三許多 光發射器各發出一光信號。第四許多光接收器位於定子 上。第一許多光信號各切向發出進入波導管,並沿波導管 在短弦長度被反射,並且各被少於所有第二許多光接收器 通過轉子之一整圈3 60 °所接收。第三許多轉子光發射器 光信號各切向發出進入波導管,並且各被少於所有第四 多光接收器通過轉子之一整圈360。所接收。 根據本發明之另-方®,第二許多光接收器為數大 一許多光發射器。 、 第四許多光接收器為數大於第 根據本發明之又一方面 三許多光發射器。
416018 _ 案號 87116457 年7月 a_修正| 五、發明說明 5 0 4’ 表 面 5 0 4 " 光 接 收 面 506 棱 鏡 5 0 6' 表 面 5 0 6 " 光 接 收 面 508 稜 鏡 5 0 87 表 面 5 0 8 " 光 接 收 面 510 稜 鏡 510’ 表 面 510" 光 接 收 面 512 稜 鏡 512' 表 面 512" 光 接 收 面 514 棱 鏡 514’ 表 面 514” 光 接 收 面 516 棱 鏡 5161 表 面 516" 光 接 收 面 518 稜 鏡 518’ 表 面 518" 光 接 收 面 520 稜 鏡 5 2 0' 表 面 5 2 0 " 光 接 收 面 522 稜 鏡 5 2 2* 表 面 5 2 2 " 光 接 收 面 550 纖 維 光 纜 552 纖 維 光 纜 554 纖 維 光 纜 556 纖 維 光 纜 558 纖 維 光 纜 .560 纖 維 光 Μ 562 纖 维 光 纜 564 纖 維 光 纜 566 纖 維 光 纜 568 纖 維 .光 纜 570 纖 維 光 纜 572 纖 維 光 纜 580 混 合 棒 5 8 0' 星 形 辑 合 582 透 鏡 584 直 線 或 圓形縫隙 586 光 電 二 極管 610 光 源 612 光 渾 620 光 源 622 光 源
O:\55\55195.ptc 第12d頁 2000. 09.21.016 416018
五、發明說明(5) 如以下所解釋’在安裝纖維光學轉動接頭於例如一種 c a tj掃描機時,可能遭遇其他種種困難。 ^ t常為外構件,而轉子通常為内構件。定子及轉子 通常各具有多個位置,在此等位置,光信號為在一通過纖 維垃光二之Λ定位置之輸入或輸出。每一位置有-光發射器 /接收^5在母一位置。 此種配置之困難’為纖維光纜自光發射器徑向延伸。因 為光纖徑向延伸,—將纖維光學轉動接頭置入其内之台 架,必須有開口形成在其上,以容納每一光纖·;、而且;1因 為其他裝置妨礙,而可能不允許光纖退出。 使用先前配置,將包括波導管之定子安裝在台架。然後 將發光器/接收器安裝在定子及轉子。然後將一光纖連接 至每一光發射器/接收器。發光器/接收器及光織必須予以 對準。例如,可將一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安裝在_cat_掃描 機。cat -掃描機及纖維光學轉動接頭有不同之製造廠商。 這思β必須在客戶之设備進行纖維光學轉動接頭之組裝及 對準。此為不方便而且昂貴.藉一有一定子包括—波^管 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在报大程度上克服此等困難,並達 成本电明之上述目的。一轉子可旋轉通過一整圈360° * 並與定子同心。第一許多光發射器位於第一周邊,並連接 至定子及轉子之一,第一許多光發射器各發出一光信號。 第一許多光纖各與一對應之光發射器關聯,每一光纖大致 切向於第一周邊延伸。弟一許多光接收器位於第二周邊, 並連接至定子及轉子之另~。第二許多光纖各與一對應之
C:\ProgramFiIes\Patent\55195.ptd 第 10 頁 416018 ^ 案號87116457 年今月 日 修正 五、發明說明(7e) 650 二 向 色 濾 光 器 652 光 纖 654 光 纖 700 纖 維 光 學 轉 動 接頭 702 疊 814 學 轉 動 接 頭 816 定 子 818 轉 子 820 圓 形 外 周 邊 822 波 導 管 824 環 形 反 射 面 826 頂 面 828 底 面 832 反 射 區 段 834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836 反 射 區 段 838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842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846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840 反 射 段 844 反 射 區 段 848 假 想 邊 界 850 假 想 邊 界 852 假 想 邊 界 854 假 想 邊 界 856 假 想 邊 界 858 假 想 邊 界 860 假 想 邊 界 862 假 想 邊 界 870 注 射 平 行 四 逢 形 8 7 0’ 表 面 8 7 0 " 表 面 8 7 0 "' ' 表面 8 7 0,: '’表 面 872 注 射 平 行 四 邊 形 872’ 光 注 射 面 8 7 2 11 表 面 874 注 射 平 行 四 邊 形 874, 876 光注.射 注射平 面 行四邊形 8 74" 8 7 6’ 表面 表面 8 7 6 " 1 ’傾斜表 面 8 7 6 " 表面 8 7 6 "' 1傾斜表 面 880 雷射 882 分光器 884 光纖 886 光纖 890 雷射
0·.ϋ5\55195.ρκ 第12e頁 2000.09.21.017 416018
五、發明說明(6) 光接收器關聯,每一光纖大致士 光信號切向發出進入波導管,”向於第二周邊延伸。每一 射’並且每一光信號被少於所^ =波導管在短弦長度被反 子之一整圈3 60。所接收^ 苐二許多光接收器通過轉 猾於此項技藝者 之再另外諸多目的及優點,其 將會容易明白本發甲 實施例,僅意在例示所擬相實 示並說明本發明之較ϋ 會了解,本發明能有其他之最佳,式。如網 在各種顯而易見之方面修改,而二二,及右干細節能 圖式及說明在性質上視為例證性,= ^發明。因之, 附圖之簡要說明 視為限制性。 為更完全瞭解本發明及其諸多優點, 下列說明,其中相同參考圖號指示相同配合附圖參照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之八’Α在附圖令· 圖2為圖1之光學轉動接頭之部份透視剖面下圖忍_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之纖維光學轉動接 —’ 意圖; ’弟二貫施例之示 圖4A為供圖1及3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合併器之示意圖; 、之—種替代性信號 圖4B為圖4A中之星形耗合器之側視圖; 圖5為一種在二波長又〖及λζ發射光,可伟 纖維光學轉動接頭替代性配置之示意圖; 於圖1及3之 圖6為部份透視剖面圖,示一有多溝 接頭之陣列;以及 匕之光學轉動 416018 it±_ 案號871丨6457 月 S 修正 五、發明說明(纤) 892 分 光 器 894 光 纖 896 光 纖 900 平 行 四 邊形 9 0 0, 表 面 9 0 0' ,表 面 9 0 0丨 表 面 9 0 0 " 表 面 902 平 行 四 邊 形 9 0 2, 光 接 收 面 904 平 行 四 邊 形 9 0 4' 光 接 收 面 906 平 行 四 邊 形 9 0 6' 光 接 收 面 908 平 行 四 邊 形 9 0 8' 光 接 收 面 910 平 行 四 邊 形 910, 光 接 收 面 912 平 行 四 邊 形 912' 光 接 收 面 950 纖 維 光 纜 952 纖 維 光 纜 954 纖 維 光 纜 956 纖 維 光 纜 .9 5 8 纖 维 光 纜 960 纖 維 光 纜 962 纖 維 光 980 信 號 合 併 器 或 混 合棒/ /信號 總力σ器 982 透 鏡 984 圓 形 或 直線縫隙 ,986 光 電 二 極 管 較 佳實 施 例 之 詳 細 說 明 現請 參 as 圖 .1及\ 其 中 例示- -大致 示於] 4之纖維光學 動 接頭 之 實 施 例 其 為 根 據本發明之 原理所構成。纖維 學 接頭 14可 使 用 於 需 要 大 直徑 能發 射高位元速率信號 任 何環 境 並 且 特 別 可 供 c a t -掃描機 使拜 I ° 為求方便, 維 光學 轉 動 接 頭 將 就 圖 1中所例 示之取向 予 以 說明,因 之 ,本 案 所 稱 諸 如 "上面 "向 上’' 以及π 順 鐘向,"及
O:\S5\55195.ptc 第12f頁 2000. 09.21.018 416〇|| Β7Π045Τ 五、發明說明(υ 圖7為一根據本發明之纖維光畢.轉,動接頭第三實施例之 示意圖 元件符號說明
14 纖 維 光 學 轉 動 接頭 16 定 子 18 击奎 Γ Τ 4 9 Π 圓 形 外 周 邊 22 波 導 管 24 環 形 内 表 面 26 頂 面 28 底 面 30 波 導 管 32 反 射 區 段 34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36 假 想 邊 界 38 反 射 區 段 40 假 想 邊 界 42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44 假 想 邊 界 46 反 射 區 段 48 假 想 邊 界 50 低 平 信 號 區 域 52 假 想 界 54 反 射 區 段 56 假 想 邊 界 58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60 假 想 邊 界 62 假 想 邊 界 70 光 注 射 稜 鏡 70" 光 注 射 面 72 光 >主 射 稜 鏡 7 2’ 表 面 7 2" 光 注 射 面 74 光 注 射 稜 鏡 74' 表 面 74" 光 注 射 面 76 光 注 射 稜 鏡 76, 表 面 7 6" 光 >主 射 面 80 雷 射 82 分 光 器 84 光 纖 86 光 纖 90 雷 射 92 分 光 器 修正 4160 施 87116457 五、發明說明汐和 逆鐘向"諸詞,係以相對意義所構成。 纖維光學轉動接頭14包括一定子16及一轉子18。轉子18 有一圓形外周邊20。定子16包括一波導管2 2有一環形内表 面2 4,一頂面2 6及一底面2 8。表面2 4予以分段為八約略相 等區段或區域,交替為反射區段32,38,46,5 4及低電平 信號區域34,42,50,58。反射區段32,38,46,5 4有一 拋光金反射塗層。區域34,42,50,5 8可或可不反射。每 一區段因此延伸供一 4 5°之角弧長度。假想邊界3 6,4 0, 4 4,4 8,5 2,5 6,6 0,及6 2分別劃分反射及低電平信號區 域 32,34; 34,38; 38,42 ; 42,46 ; 46,50 ; 50,54; , 54, 58;及 58, 32° 示為光注射稜鏡70,72,74,及76之四光發射器位於成 9 0° 。間開之間隔,並固定至波導管3 0,並且自其徑向向 内延伸。只要光彎曲成九十度角度,諸如光纖成四十五度 角度切開,或小直徑可壓延管在管有光纖並彎曲成九十
O:\55\55l95.ptc 第12g頁 2000.09.21.019 416018 案號 87116457 月 曰 五、發明說明 94 光 纖 96 光 纖 100 稜 鏡 100' 表 面 10 0〗' 光 接 收 面 102 镜 鏡 102' 表 面 10 2” 光 接 收 面 104 稜 鏡 104’ 表 面 10 4" 光 接 收 面 106 稜 鏡 106, 表 面 10 6" 光 接 收 面 108 稜 鏡 108' 表 面 10 8" 光 接 收 面 110 稜 鏡 110’ 表 面 110" 光 接 收 面 112 稜 鏡 112' 表 面 112” 光 接 收 面 114 稜 鏡 114’ 表 面 114" 光 接 收 面 116 棱 鏡 116, 表 面 116" 光 接 收 面 118 稜 鏡 118’ 表 面 118" 光 接 收 面 120 .稜 鏡 120’ 表 面 12 0” 光 接 收 面 122 稜 鏡 122’ 表 面 122" 光 接 收 面 140 纖 維 .光 纜 142 纖 維 光 纜 144 纖 維 光 纜 146 纖 維 光 纜 148 纖 維 光 纜 150 纖 維 光 纜 152 纖 維 光 纜 154 纖 維 光 纜 156 纖 維 光. 纜 158 纖 維 光 纜 160 纖 維 光 纜 162 纖 維 光 纜
O:\55\55195.ptc 第12a頁 2000. 09.21.013 --------MM 87116457 W年f月 日 條正暴_ 五、發明說明(AT) 選用構件所聚焦。光電二極管3 8 6以已知方式將光信號轉 換為電信號。 示為光注射稜鏡480’ 482,48 4及48 6之四光發射器固定 至轉子204,並自其徑向向内延伸◊如圖3中所示,稜鏡 4 8 0為在δ點鐘位置’稜鏡4 8 2為在3點鐘位置,稜鏡4 8 4為 在1 2點鐘位置’及稜鏡4 8 6為在9點鐘位置。稜鏡4 8 0, 482’ 48 4 及 48 6 有表面 480’’ 482,,484,,及 486’,以在 如圖3中所示之順鐘向注射光。 一光源,諸如雷射490’發出光信號進入一分光器492。 光纖4 9 4及4 9 6分別在其一端連接至分光器492,並在其相 反兩端連接至稜鏡484,480。一第二光源,諸如雷射 4 9 1 ’發出光信號進入一分光器4 9 7。光纖4 9 8,4 9 9分別在 其一端連接至分光器497,及在其相反兩端連接至稜鏡 482, 486。 示為稜鏡之十二光接收器,在周邊相等位於轉子204之 外周邊2 0 6,並自其徑向向外延伸。只要光予以彎曲成 9 0°角度,可使用其他光彎曲裝置代替稜鏡。每一稜鏡 500, 502, 504, 506, 508, 510, 512, 514, 516, 518’ 520,及 52 2有一對應表面 500’,502’,504’,506, 508’,510’’ 512’,514,,516’,518,,520’及 522’附著 至外周邊 2 0 6。一光接收面 5 0 0 ”,5 0 2 ”,5 0 4,',5 0 6 ", 508",510Π’ 512",514",516”,518”,52011 及 5 2 2',自外 周邊20 6成直角延伸。因而,如圖3中所示,每一光接收稜 鏡自其次相鄰光接收稜鏡位於成3 0。間隔。光接收面
O:\55\55i95.ptc 第 20 頁 2000, 09· 21 · 027 _案號 87Π6457 年气月 修正 曰 五、發明說明(¾) 180 信 號 合 併 器 或 混 合棒 182 透 鏡 184 圓 形 或 直 線 縫 隙 186 光 電 二 極 管 200 纖 維 光 學 轉 動 接 頭 '2 0 2 定 子 204 轉 子 206 圓 形 外 周 邊 208 波 導 管 210 環 形 反 射 面 2 2 0 反 射 區 段 9 9 4 u w 反 射 區 段 226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228 反 射 區 段 232 反 射 區 段 234 低 電 平 信 號區 域 242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250 低 電 平 信 號區 域 280 光 注 射 稜 鏡 28(Γ 表 面 2 8 (Γ 直 角 表 面 282 光 注 射棱鏡 28 2, 表 面 2 82 " 直 角 表 面
284 光 注 射 稜 鏡 2 8 4" 直 角 表 面 2 8 6, 表 面 290 雷 射 292 分 光 器 296 光 纖 298 光 纖 300 光 接 收 稜 鏡 302 光 接 收 棱 鏡 304 光 接 收 稜 鏡 306 光 接 收 稜 鏡 308 光 接 收. 稜 鏡 310 光 接 收 棱 鏡 2841 表 面 286 光 注 射 稜 28 6 η 直 角 表 面· 291 雷 射 294 光 纖 297 分 光 器 299 光 纖 3 0 0’ 光 接 收 面 30 2' 光 接 收 面. 3 0 4' 光 接 收 面 3 0 6’ 光 接 收 面 3 0 8' 光 接 收 面 310’ 光 接 收 面 Η
O:\55\55195.ptc 第12b頁 2000.09.21.014 修正 a 8T116457 五、發明說明(丨h 道°轉動接頭6 0 0可如先前所說明為單向轉動接頭或雙向 轉動接頭。現請參照圖7,其中例示一被常示於8 1 4之纖雉 光學轉動接頭第三實施例,其為根據本發明之原理所構 成。纖維光學接頭8 1 4可使用於需要大直徑,能發射高位 元速率信號之任何環境,並且特別可供cat-掃描機使用。 纖維光學轉動接頭8 1 4包括一定子8 1 6及一轉子8 1 8。轉 子81 8有一圓形外周邊820,定子816包括一波導管82 2有一 環形反射面8 2 4,一頂面8 2 6及一底面8 2 8 (請見圊2表面2 6 及28)。表面82 4予以分段為八約略相等區段或區域832, 836’ 840’ 844與低電平信號區域834,8 3 8,842,84 6之 間交替。反射區段832,836,840,84 4有一拋光金反射塗 層。區域834,838,842,846,可或可不反射。每一區段 因此延伸一 4 5°之角弧長度。假想邊界8 4 8,8 5 0,8 5 2, 8 5 4,8 5 6, 8 5 8,8 6 0及8 6 2分別劃分反射m i d低電平信號區 域 832, 834; 834; 836; 836, 838; 838, 840; 840, 842; 840, 844; 844, 846;及 858, 824。 示為注射平行四邊形870,872’ 8 7 4’及8 7 6之四光發射 器位於成90°間開之間隔,並固定至波導管822,並b自其 徑向向内延伸。雖然平行四邊形現為較佳,但只要切向於 波導管注射或.接收光’可使用其他光彎曲裝置,供本案所 說明之所有光發射器及接收器。雖然平行四邊形示為一種 單片式光學元件,但平行四邊形可例如自二稜鏡黏結在一 起所作成。 如圖7中所例示,平行四邊形8 7 0為在6點鐘位置,平行
O:\55\55195.ptc 第24頁 2000.09.21.031 416018 _案號87116457 g?年7月 日_修正| 五、發明說明(?c)
312 光 接 收 稜 鏡 —312’ 光 接 收 面 314 光 接 收 稜 鏡 314’ 光 接 收 面 316 光 接 收 稜 鏡 3 16’ 光 接 收 面 318 光 接 收 稜 鏡 318’ 光 接 收 面 320 光 接 收 棱 鏡 3 2 0’ 光 接 收 面 322 光 接 收 棱 鏡 3 2 2’ 光 接 收 面 350 光 纜 352 光 纜 354 光 纜 .356 光 纜 358 光 纜 360 光 纜 362 光 纜 364 光 纜 366 光 纜 368 光 纜 370 光 纜, 372 光 纜 380 合 併 器 或 混 合 桿 38(Γ 星 形 耦 合 382 透 鏡 3 82’ 凹 面 鐸 383 位 於 中 央 之 纖 維光纜 3 8 4 直 線 或 圓形縫隙 386 光電二極管 4 8 0 光注射稜鏡 4 8 2 光注射稜鏡 484 光注射稜鏡 4 8 6 光注射稜鏡 4 9 0 雷射 491 雷射 492 分光器 494 光纖 496 光纖 497 分光器 498 光纖 499 光纖 500 棱鏡 5 0 0' 表面 5 0 0 " 光接收面 502 稜鏡 5 0 2' 表面 5 0 4 稜鏡 0:y5V55195ptc 第 12c 頁. 2000.09,21.015 416018 _ 案號 87116457 年7月 a_修正| 五、發明說明 5 0 4’ 表 面 5 0 4 " 光 接 收 面 506 棱 鏡 5 0 6' 表 面 5 0 6 " 光 接 收 面 508 稜 鏡 5 0 87 表 面 5 0 8 " 光 接 收 面 510 稜 鏡 510’ 表 面 510" 光 接 收 面 512 稜 鏡 512' 表 面 512" 光 接 收 面 514 棱 鏡 514’ 表 面 514” 光 接 收 面 516 棱 鏡 5161 表 面 516" 光 接 收 面 518 稜 鏡 518’ 表 面 518" 光 接 收 面 520 稜 鏡 5 2 0' 表 面 5 2 0 " 光 接 收 面 522 稜 鏡 5 2 2* 表 面 5 2 2 " 光 接 收 面 550 纖 維 光 纜 552 纖 維 光 纜 554 纖 維 光 纜 556 纖 維 光 纜 558 纖 維 光 纜 .560 纖 維 光 Μ 562 纖 维 光 纜 564 纖 維 光 纜 566 纖 維 光 纜 568 纖 維 .光 纜 570 纖 維 光 纜 572 纖 維 光 纜 580 混 合 棒 5 8 0' 星 形 辑 合 582 透 鏡 584 直 線 或 圓形縫隙 586 光 電 二 極管 610 光 源 612 光 渾 620 光 源 622 光 源
O:\55\55195.ptc 第12d頁 2000. 09.21.016 416018 ^ 案號87116457 年今月 日 修正 五、發明說明(7e) 650 二 向 色 濾 光 器 652 光 纖 654 光 纖 700 纖 維 光 學 轉 動 接頭 702 疊 814 學 轉 動 接 頭 816 定 子 818 轉 子 820 圓 形 外 周 邊 822 波 導 管 824 環 形 反 射 面 826 頂 面 828 底 面 832 反 射 區 段 834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836 反 射 區 段 838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842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846 低 電 平 信 號 區 域 840 反 射 段 844 反 射 區 段 848 假 想 邊 界 850 假 想 邊 界 852 假 想 邊 界 854 假 想 邊 界 856 假 想 邊 界 858 假 想 邊 界 860 假 想 邊 界 862 假 想 邊 界 870 注 射 平 行 四 逢 形 8 7 0’ 表 面 8 7 0 " 表 面 8 7 0 "' ' 表面 8 7 0,: '’表 面 872 注 射 平 行 四 邊 形 872’ 光 注 射 面 8 7 2 11 表 面 874 注 射 平 行 四 邊 形 874, 876 光注.射 注射平 面 行四邊形 8 74" 8 7 6’ 表面 表面 8 7 6 " 1 ’傾斜表 面 8 7 6 " 表面 8 7 6 "' 1傾斜表 面 880 雷射 882 分光器 884 光纖 886 光纖 890 雷射
0·.ϋ5\55195.ρκ 第12e頁 2000.09.21.017 416018 it±_ 案號871丨6457 月 S 修正 五、發明說明(纤) 892 分 光 器 894 光 纖 896 光 纖 900 平 行 四 邊形 9 0 0, 表 面 9 0 0' ,表 面 9 0 0丨 表 面 9 0 0 " 表 面 902 平 行 四 邊 形 9 0 2, 光 接 收 面 904 平 行 四 邊 形 9 0 4' 光 接 收 面 906 平 行 四 邊 形 9 0 6' 光 接 收 面 908 平 行 四 邊 形 9 0 8' 光 接 收 面 910 平 行 四 邊 形 910, 光 接 收 面 912 平 行 四 邊 形 912' 光 接 收 面 950 纖 維 光 纜 952 纖 維 光 纜 954 纖 維 光 纜 956 纖 維 光 纜 .9 5 8 纖 维 光 纜 960 纖 維 光 纜 962 纖 維 光 980 信 號 合 併 器 或 混 合棒/ /信號 總力σ器 982 透 鏡 984 圓 形 或 直線縫隙 ,986 光 電 二 極 管 較 佳實 施 例 之 詳 細 說 明 現請 參 as 圖 .1及\ 其 中 例示- -大致 示於] 4之纖維光學 動 接頭 之 實 施 例 其 為 根 據本發明之 原理所構成。纖維 學 接頭 14可 使 用 於 需 要 大 直徑 能發 射高位元速率信號 任 何環 境 並 且 特 別 可 供 c a t -掃描機 使拜 I ° 為求方便, 維 光學 轉 動 接 頭 將 就 圖 1中所例 示之取向 予 以 說明,因 之 ,本 案 所 稱 諸 如 "上面 "向 上’' 以及π 順 鐘向,"及
O:\S5\55195.ptc 第12f頁 2000. 09.21.018 修正 4160 施 87116457 五、發明說明汐和 逆鐘向"諸詞,係以相對意義所構成。 纖維光學轉動接頭14包括一定子16及一轉子18。轉子18 有一圓形外周邊20。定子16包括一波導管2 2有一環形内表 面2 4,一頂面2 6及一底面2 8。表面2 4予以分段為八約略相 等區段或區域,交替為反射區段32,38,46,5 4及低電平 信號區域34,42,50,58。反射區段32,38,46,5 4有一 拋光金反射塗層。區域34,42,50,5 8可或可不反射。每 一區段因此延伸供一 4 5°之角弧長度。假想邊界3 6,4 0, 4 4,4 8,5 2,5 6,6 0,及6 2分別劃分反射及低電平信號區 域 32,34; 34,38; 38,42 ; 42,46 ; 46,50 ; 50,54; , 54, 58;及 58, 32° 示為光注射稜鏡70,72,74,及76之四光發射器位於成 9 0° 。間開之間隔,並固定至波導管3 0,並且自其徑向向 内延伸。只要光彎曲成九十度角度,諸如光纖成四十五度 角度切開,或小直徑可壓延管在管有光纖並彎曲成九十
O:\55\55l95.ptc 第12g頁 2000.09.21.019 416018 五、發明說明(8) 度’可使用其他光彎曲裝置供參照圖卜6所說明之所有光 發射器及接收器。 如圖1中所例示,稜鏡70為在6點鐘位置,稜鏡72為在3 點鐘位置,稜鏡74為在1 2點鐘位置,及稜鏡76為在9點鐘 位置。稜鏡7 0有一表面70,,其跨在邊界6 2,並連接至環 形反射面24。一直角光注射面70"位於反射分段32,以在 如圖1中所示之逆鐘向注射光。同樣,棱鏡72,74及76有 表面72’ ’74’ ’及76,連接至環形反射面24,並各分別跨 在邊界40,48 ’56。成直角表面72” ,74” ,及76n分別位 於反射分段38,46 ’54内,並且在耦合器取向如圖}中所 示時,在逆鐘向注射光。 一光源’諸如雷射80,發出光信號進入一分光器82。光 纖84及8 6分別在其一端連接至分光器82,並在其相反兩端 連接至稜鏡74,70 ^ —第二光源’諸如雷射9〇,發出光信 號進入一分光器92。光纖94,96具有約略相等長度,並分 別在其一端連接至分光器92,及在其相反兩端連接至棱鏡 Κ,72。雷射80,90藉相同電信號予以驅:逆接至稜鏡 示為梭鏡之十二光接收器’較佳為在周邊相等位於轉子 18之外周邊20,並自其徑向向外延伸。棱鏡可予以不相等 間開。只要光予以彎曲約成90。角度,可使用其他光f曲 裝置代替稜鏡。每一稜鏡100 ’ 102,104,106,108 , 110,1 12 ’ 1 14 ’ 1 16,1 18,120,及122 有一對應表面 100,’ 102’,104’,106,108,,11〇’,112,,⑴,, 116’ ,118’ ,120’及122’附著至外周邊2〇。—光接收面
C:\Program Files\Patent\55l95.ptd 第 13 頁 416018 五、發明說明(9) 100" ’102丨’,1〇4Ν,106丨,,108",110,_,112",114", 116” ’ 118" ,120"及122"自外周邊20成直角延伸。因而, 如圖1中所示,每一光接收稜鏡自其次相鄰光接收稜鏡位 於成30 ° 間隔。光接收面 1〇〇",102,’,104’,,1〇6", 1081' ,11〇Η ,112” ,114” ,116” ,118” ,120"及 122"面向 如圖1中所示之順鐘向。光注射面7〇" ,72" ,74"及76面 向如圖1中所示之逆鐘向。只要光注射面面向於光接收表 面之相反方向’此諸面之取向可予以逆反。光接收禮鏡 100-122間之角弧長度較佳為少於反射區段32,38,46, 54之角弧長度。 纖維光觋140,142,144,146,148,150,152,154 , 156 ’158 ’160 ’162,在其一端分別連接至光接收稜鏡 100,102,104,1〇6,108,110,112,114,U6,118, 1 20 ’ 1 22,並在其相反兩端連接昱一信號合併器或混合棒 180。每一纖維光纜1 40- 1 62應約為相等長度,以避免傳播 延遲’因而在混合棒1 8 〇所接收之信號近乎同時被接收。 以此方式,混合棒1 80將來自所有殲維光纜之光合併為一 光信號。混合棒180發出光信號,其然後被一透鏡182通過 一有圓形或直線缝隙1 8 4之選用構件,聚焦至一光電二極 管1 86。光電二極管1 86以一種巳知方式將光信號轉換為電 信號。 波導管22之環形表面24 ,頂面26及底面28形成一如圖2 中所示之U-形。轉子18之邊緣位於表面26及28之間,並自 表面24徑向向内。光接收稜鏡較佳為自光注射稜鏡垂直間
416018 五、發明說明(ίο) 開’但如圖2中所示徑向重疊。光接收稜鏡位於一平面, 並且垂直間開之光發射稜鏡位於自第一平面垂直間開之另 —平面。 在操作時,轉子1 8可如圖1中所示在順鐘向或逆鐘向旋 轉。雷射80及90各近乎同時發射一含完全相同資訊之光信 號至分光器82,92。分光器82,92將每一信號分為二光信 號,並將此二信號分別注入光纖84,86及94,96。纖維 84,86及94,96約為相專長度.,以避免傳播延遲^然後一 各別稜鏡70 ’72 ’74 ’76將每一信號發射至一波導管22之 各別反射區段32,38 ’ 46 ’ 54。一各別稜鏡7〇,72,74, 76所發出之每一信號近乎同時發出,並且包含完全相同資 訊。既定信號之功率量係部份由希望之數據速率所確定。 繞轉子1 8或定子1 6之周邊使用多重光源,允許在多重位置 被拾取所發射之信號。信號在合併器丨8()予以總加,以提 供一信號’俾可符合所需要之位元誤差速率。例如,自通 訊理論巳知,一能以數據速率][2 5百萬位元/秒接收位元流 之光學接收器,必須接收最少8 X丨0 7瓦,以滿足i χ 1 位 元誤差速率。雖然光發射器70,72,74,76在圖中示為成 90 ^間隔,但巳知如果光發射器不精確位。 在轉子u相對於定子16移動時,⑯會接收 例如,一組狀況可有光發射器配置成〇。 ,82. 5。 ,165。 及247. 5。。源之數及位置可予以改變,以滿足數據速率 需求。 自面70" >72" ’74’ τ 76"所發出之四光信號分別射在反
C:\ProgramFiles\Patent\55I95.ptd 第 15 頁
416018 五、發明說明(11) 射區段32 ’ 38,46,54,並被其所偏轉,並且沿每一表面 在短弦路徑傳播,直到如圖1中所示,分別被光接收稜鏡 1 12 ’ 1 06 ’ 1 00,1 18所攔裁及接收。位於靠近低電平信號 Q域之棱鏡不接收任何光信號。例如,如圖1中所示,梭 鏡Π0 ’ 108,104 ’ 102,122,120,116,Π4 不接收光信 號。 請特別參照稜鏡7 0及稜鏡11 2,11 0,1 0 8,如圖1中所 示’僅稜鏡1 1 2將會接收可使用信號,由於自稜鏡7 〇所發 射之信號變成衰減或消散。例如,使用一 4 0毫瓦雷射,稜 鏡112應接收一相等於19 mV電信號之光信號,而位於離開 三十度之稜鏡11 0應接收一相等於3 mV電信號之光信號, 並且稜鏡108應接收一相等於〇_ 5 mV電信號之光信號=光 信號之強度為可使用於反射區段22,但在光信號達到區域 34時變成太低。在區域34所接收之光信號為足夠低,因而 而其將會檢測不到。如果檢測到光信號,其將會由於傳播 延遲而導致位元寬度畸變。信號檢測不到之部份原因,係 因為如在本發明所使用,能產生^0 — 400百萬位元/秒信號 之放大器,其雜訊電平約為1-2 mV。如果此等稜鏡11〇 , 108,1 04 ’ 1 02,1 22,1 20,1 16,114 接收一光信號,則 位元將會因為傳播延遲而導致畸變。 每一光信號然後分別通過纖維1 5 2,1 4 6,1 4 0,1 5 8,發 射至信號加總器1 8 0,四信號在此處合併並總加。此種配 置允許信號在轉子1 8之所有旋轉位置調變,並允許信號自 多重位置總加’以保證在轉子1 8之所有旋轉位置接收強信
C:\Program Fi1es\Patent\55195. ptd 第16頁 416018 五 '發明說明(12) 號’從而有利解決光振幅變化。例如,請參照圖1,波導 管之每一反射部份成4 D °角度延伸。對照而言,稜鏡係予 以間開成3 0 °角°因此’在轉子1 8旋轉時,至少一,有時 二稜鏡將會位於於一既定反射區段内。 在四離開9 0 °之位置注射光信號,本發明也有利在很大 程度上克服傳播延遲。波導管長度及/或接收器在每一 9 0。象限位於距發射器之長度係限於一允許可接受位元畸 變之長度。因此,位元速率增加時,使用於每一 9 〇。象限 之波導管,其長度必須減少,及/或必須使用另外之之發 射器。在本發明,使用接收器多於發射器,並防止某些接 收益在轉子之一整圈360。之一部份接收光信號。最後, 可增加位το速率,直到其不可能有可接受之波導管長度, ,而可在所有角度拾取均勻信號^在此情況’可能宜於在 疋子及另外之光注射稜鏡,繞轉子提供另外之光接收稜 鏡,以縮短光注射稜鏡與光接收稜鏡之間,繞反射環形表 面之路徑長度。 允迕彳s號在空氣而非一種介質諸如玻璃或塑膠傳播’其 一項優」點,為傳播速度在空氣中較速。(空氣之傳播速度 2 ^毫微各/么& ’折射率等於L41之玻璃,其傳播速度 ":"笔微秒/公尺)。傳播速度最後確定在位元速率增加 m使用之波導管之有效長度。因此,信號在空氣而 螭或纖維中傳播時,波導管之較大長度將可供調變信 疏利用。 圖3中所示之本發明第二實 施例,其中例示一概括示於
C:\Program Files\Patent\55195. ptd 苐丨7頁 416018 五、發明說明(13) 200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為根據本發明之原理所構 成。 在很多應用’需要自旋轉構件發射數據至固定構件,並 控制信號自固定構件至旋轉構件。其他應用可能需要相反 之情況。在任何情形,均需要雙向能力。本發明有利提供 在相同波導管發射雙向信號之能力。就大直徑纖維光學轉 動接頭所需要之包裝及空間量而言,此特色極為重要。 相同波導管可發射二光信號’但必須在波導管在相反方 向行進。因此’可在相反方向注射一在轉子及框架起源之 is號’並且因為其拾取益總成具有方向性,二信號將會不 混合或彼此串擾。 纖維光學轉動接頭200(圖3)為一有雙工操作之雙向接 頭,其中信號可自旋轉之轉子調變至定子,或可自定子調 變至旋轉之轉子,或兩者均可。 纖維光學轉動接頭200包括一定子202及一轉子204。轉 子204有一圓形外周邊206,定子2〇4包括—波導管2〇8有一 環形反射面210以及一頂面(未示)及一底面(未示)。表面 2 1 0予以分段為1 8交替之區段或區域,分別在反射區段 220,2 24 ’ 228 ’ 2 32,與低電平信號區域226,2 34, 242,2 50之間交替。 示為光注射棱鏡280 ’282,284,286之四光發射器位於 成9 0。。間開之間隔,並固定至波導管2 0 8,並且自其徑 向向内延伸。只要光彎曲成九十度角度,可使用其他光彎 曲裝置代替稜鏡。如圖3中所例示,稜鏡2 8 0為在6點鐘位
C:\Program Files\Patent\55l95. ptd 第18頁 五、發明說明(14) " 一 —----- 置1稜鏡282為在3點4啬#罢 ^ Λ^ηο,,, 月护浐9Sfi^n 棱鏡286為在12點鐘位置, 及,鏡為在9點鐘位置。稜鏡⑽,282 面挪’舊,284,,細,附著至環形表面21有表 表面280”,28卜284",28 6",分別位於非反射分段 250 ’ 226 ’ 234,及242。直角面 280 ",282,,2 84” 及2 8611 如圖1中所示面向於逆鐘向。 一光源,諸如雷射29〇,發出光信號進入一分光器292。 光纖294及296分別在其一端連接至分光器29 2,並在其相 反兩端連接至稜鏡284,280。一第二光源,諸如雷射 291,發出光信號進入一分光器297。光纖298,299分別在 其知連接至分光器297,及在其相反兩端連接至稜鏡 286 , 282 。 不為稜鏡之十二光接收器,在波導管208與轉子204之 間’在周邊相等固定位於轉子上2〇2。只要光予以彎曲成 90°角度’可使用其他光彎曲裝置代替稜鏡。每一稜鏡有 一光接收面300’ ’302’ ,304,,306’ ,308,,310,’ 312’ ,314’ ,31 6’ ,318, ’ 320’ 及322’ ,相對於環形表 靣成直角廷伸’並面向於如圖3中所示之順鐘向》光纜 350 ’ 352 , 354 ’ 356 ’ 358 , 360 , 362 , 364 , 366 , 368 , 370及3 72在其一端分別連接至光接收稜鏡3〇〇,302, 304 ,306 ’308 ’310 ’312 ,314 ,316 ,318 ,320及322 , 並在其相反端連接至一信號合併器或混合桿380。每一光 纜350- 372應約為相等長度,以避免傳播延遲。混合桿380 發射一信號,被一透鏡3 8 2通過一有直線或圓形缝隙3 8 4之
C:\Program Files\Patent\55195. ptd 苐19頁 --------MM 87116457 W年f月 日 條正暴_ 五、發明說明(AT) 選用構件所聚焦。光電二極管3 8 6以已知方式將光信號轉 換為電信號。 示為光注射稜鏡480’ 482,48 4及48 6之四光發射器固定 至轉子204,並自其徑向向内延伸◊如圖3中所示,稜鏡 4 8 0為在δ點鐘位置’稜鏡4 8 2為在3點鐘位置,稜鏡4 8 4為 在1 2點鐘位置’及稜鏡4 8 6為在9點鐘位置。稜鏡4 8 0, 482’ 48 4 及 48 6 有表面 480’’ 482,,484,,及 486’,以在 如圖3中所示之順鐘向注射光。 一光源,諸如雷射490’發出光信號進入一分光器492。 光纖4 9 4及4 9 6分別在其一端連接至分光器492,並在其相 反兩端連接至稜鏡484,480。一第二光源,諸如雷射 4 9 1 ’發出光信號進入一分光器4 9 7。光纖4 9 8,4 9 9分別在 其一端連接至分光器497,及在其相反兩端連接至稜鏡 482, 486。 示為稜鏡之十二光接收器,在周邊相等位於轉子204之 外周邊2 0 6,並自其徑向向外延伸。只要光予以彎曲成 9 0°角度,可使用其他光彎曲裝置代替稜鏡。每一稜鏡 500, 502, 504, 506, 508, 510, 512, 514, 516, 518’ 520,及 52 2有一對應表面 500’,502’,504’,506, 508’,510’’ 512’,514,,516’,518,,520’及 522’附著 至外周邊 2 0 6。一光接收面 5 0 0 ”,5 0 2 ”,5 0 4,',5 0 6 ", 508",510Π’ 512",514",516”,518”,52011 及 5 2 2',自外 周邊20 6成直角延伸。因而,如圖3中所示,每一光接收稜 鏡自其次相鄰光接收稜鏡位於成3 0。間隔。光接收面
O:\55\55i95.ptc 第 20 頁 2000, 09· 21 · 027 416018 五、發明說明(16) 5 0 0 " -502" -50 4" -5 0 6 ^ >5 08 " -510" >512" > 514,r > 516” ,518" ,520M及522 ”面向如圖4中所示之順鐘向。只 要光注射面面向於光接收表面之相反方向,此諸面之取向 可予以逆反。 纖維光纜550,5 52,5 54,556,5 5 8,5 6 0,5 62,56 4, 566 ’568 ’570,572,分別在其一端連接至光接收稜鏡 500 , 502 , 504 , 506 , 508 , 510 , 512 , 514 , 516 , 518 , 5 2 0,5 2 2 ’並在其相反兩端連接至一信號合併器或混合棒 180。每一纖維光纜550-572應約為相等長度,以避免傳播 延遲’因而在混合棒5 8 0所接收之信號近乎同時被接收。 混合棒580發出光信號,被一透_鏡58 2通過一有直線或圓形 縫隙5 8 4之選用構件,聚焦至一光電二極管58 6。光電二極 管586以一種巳知方式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 在操作時’轉子204可如圖3中所示在順鐘向或逆鐘向旋 轉。雷射290及2 91各近乎同時發射一含完全相同資訊之光 信號至分光器292,297。分光器290,291分別將每一信號 劃分至光纖2 94及2 96以及29 8及2 9 9。一各別複鏡28 4, 280 ’286 ’282在逆鐘向將每一信號發射至一波導管2〇8之 各別反射區段23 6,220 ’ 244 ’ 2 28,並及沿每一表面在短 弦路徑傳播’直到如圖3中所示,被光接收稜鏡5 〇 〇, 506 ’512 ’518所攔戴及接收。一各別稜鏡284,280, 286,282所發出之每一信號近乎同時發出,並且包含完全 相同資訊。同樣’雷射490及491各近乎同時發射一含完全 相同資訊之光信號進入光器492 ’497。分光器490,491分
C:\Program Fi1es\Patent\55195. ptd 第21頁 416018 五、發明說明(17) ' 別將每一信號劃分至光纖49 4,4 96,4 98及499 ^ —各別稜 鏡484,480,48 6,482然後在逆鐘向將每一信號發射至一 波導管208之各別反射區段232,238,240,224,並及沿 每一表面在短弦路徑傳播,直到如圖3中所示,被光接收 稜鏡310 ,304,324,31θ所攔戴及接收。每一僅可接收一 光t號通過其光接收面。 棱鏡在一既定旋轉位置不接收任何光信號。例如,如圖 3 中所示,稜鏡5 〇2 ’504,508,510 *514,516,520, 522 及 3 00,302 ’306,308,312',314,318,320 不接收 光信號。如果此等稜鏡接收光學信號,則將會因為延遲而 導致位元畸變。 然後發射每一光分別通過纖維354,360,366,372及 550,556,5 62,5 68,至信號加總器380,580,四信號在 此處合併並總加。此種配置允許信號在轉子丨8之所有旋轉 位置調變’並允許信號自多重位置總加,以保證在轉子 2 0 4之所有旋轉位置接收強信號,從而有利解決光振幅變 化。 在圖4A中’例示信號合併器38 0之一種替代性配置。為 求明晰,僅與圖3中所示實施例不同參考圖號予以編號。 使用星形耦合38 0’及58 0,代替混合棒380及58 0。自纖維光 纜350-372發射至星形耦合器380’之光信號予以發出至一 凹面鏡382’ ,並聚焦及反射至一位於中央之纖維光纜 383(圖4B)。此合併之信號然後予以轉移至一光電二極管 (未示)’並以已知方式轉換至電信號。星形耦合器580,以
C:\Program Files\Patent\55195. ptd 第22頁 41θ018 五、發明說明(18) 星形耦合器380’相同方式作用 在圖5中,例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在此第三實施 例,也可使用一星形耦合器示為通過一混合棒。為求明 晰,僅與圖3及4中所示實施例不同參考圖號予以編號。也 為求明晰,僅供自定子發射光信號至轉子另外光源予以圖 示及解釋。請予瞭解’可增加另外之光源’以將光信號自 轉子發射至定子。另請予瞭解,在二方向可有二溝道。 在本發明分波多工之纖維光學通訊系統,可增加另外之 光信號至一纖維光學數據鏈路此技術利用不同波長之光 源發射信號。例如,如果需在一單一纖維發射二電信號, 則可使用光源λ 1及;I 2完成。此二不同波長可發射通過纖 維*並可在檢測前與光學濾光器分開。 也在圖5中,有二光源610,612代替單一光源80。光源 6 1 0 ’ 6 1 2在波長A :及又2注射光信號進入分光器8 2。同 樣’有二光源6 2 0,6 2 2代替代替光源9 0,其在波長;^及 λ 主射光js號進入分光器9 2。在例示之實施例,來自光 源610 ’612之心及為在波長如自*source “Ο,622發 出之又〖,λ2。請予瞭解,自光源610,612發出之λ丨,又2 可在較之自光源620,622發出之l,又2之不同長度。 在星形耗合器38 0’已合併光信號λι,後,此二光信 號然後被光纖3 8 3所轉移至一二向色濾光器6 5 〇,其使二光 信號分開至二不同光纖6 52,654。 在圖6中,例示一種構造,其中許多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7 0 0可沿一共用軸線對準,以形成一疊7〇2,以提供許多溝
C:\Prograin Files\Patent\55195.ptd 第23頁 修正 a 8T116457 五、發明說明(丨h 道°轉動接頭6 0 0可如先前所說明為單向轉動接頭或雙向 轉動接頭。現請參照圖7,其中例示一被常示於8 1 4之纖雉 光學轉動接頭第三實施例,其為根據本發明之原理所構 成。纖維光學接頭8 1 4可使用於需要大直徑,能發射高位 元速率信號之任何環境,並且特別可供cat-掃描機使用。 纖維光學轉動接頭8 1 4包括一定子8 1 6及一轉子8 1 8。轉 子81 8有一圓形外周邊820,定子816包括一波導管82 2有一 環形反射面8 2 4,一頂面8 2 6及一底面8 2 8 (請見圊2表面2 6 及28)。表面82 4予以分段為八約略相等區段或區域832, 836’ 840’ 844與低電平信號區域834,8 3 8,842,84 6之 間交替。反射區段832,836,840,84 4有一拋光金反射塗 層。區域834,838,842,846,可或可不反射。每一區段 因此延伸一 4 5°之角弧長度。假想邊界8 4 8,8 5 0,8 5 2, 8 5 4,8 5 6, 8 5 8,8 6 0及8 6 2分別劃分反射m i d低電平信號區 域 832, 834; 834; 836; 836, 838; 838, 840; 840, 842; 840, 844; 844, 846;及 858, 824。 示為注射平行四邊形870,872’ 8 7 4’及8 7 6之四光發射 器位於成90°間開之間隔,並固定至波導管822,並b自其 徑向向内延伸。雖然平行四邊形現為較佳,但只要切向於 波導管注射或.接收光’可使用其他光彎曲裝置,供本案所 說明之所有光發射器及接收器。雖然平行四邊形示為一種 單片式光學元件,但平行四邊形可例如自二稜鏡黏結在一 起所作成。 如圖7中所例示,平行四邊形8 7 0為在6點鐘位置,平行
O:\55\55195.ptc 第24頁 2000.09.21.031 416018 五、發明說明(20) 四邊形872為在3點鐘位置,平行四邊形874為在12點鐘仅 置及平行四邊形876為在9點鐘位置。每一平行四邊形有四 表面。例如’平行四邊形87 0有表面870,,870” , ,v ’ 870’ ’’ 。表面8 70,及87 0"彼此平行。表面87〇,自 波導管822徑向向外延伸。表面87〇’,,及87〇” "彼此平行。 ^面8 7 0’自波導管δ22徑向向外延伸•表面8?〇"内自波導 官822徑向向内延伸,並位於反射分段832,以在逆鐘向注 射^ :表面8 70,,,將表面87 0’及870 "連接,並成一角度自 波導管822徑向向外延伸^表面87〇" ”將表面87〇,及87〇|,連 接’並成一角度自波導管822徑向向内延伸。平行四邊形 872,874,876具有圖7中所示相同編號之表面,但為為簡 便起見’在此處不予討論。 光源,諸如雷射88〇 ,發出光信號進入一分光器Μ〗。 光纖88 4及88 6分別在其一端連接至分光器882,並在其相 反兩端連接至平行四邊形874,8 70 '—第二光源,諸如雷 射890 ’發出光信號進入一分光器89 2。光纖894,8 96具有 略約相等長度’並分別在其一端連接至分光器892,及在 其相反兩端連接至稜鏡8 76,8 72 ^雷射88(),89〇藉相同電 信號予以驅動。 示為平行四邊形之七光接收器,較佳為在周邊相等位於 在轉子818之外周邊820。平行四邊形也可不相等間開。雖 然平行四邊形現為較佳,但只要光以約9 〇。角度音曲二次 可使用其他光彎曲裝置代替平行四邊形。每一平行四邊形 90 0,9 0 2,9 04 ’9 0 6 ’9 08 ’910 ’912 有四表面。例如,
416018 五、發明說明(21) 平行四邊形900有表面9〇〇,,g〇〇„ ,9〇〇,,,,g〇〇n ” 。因 而,如圖1中所不,每一光接收平行四邊形位於自其次相 鄰光?收平行四邊形約成5 !。間⑮。雖然圖7中示七光接 收平行四邊形,但本發明並不如此限制。平行四邊形之數 係由接頭之直徑,將行達成之光焦度預算’及冗餘度(亦 即可能失效,而接頭仍可作用之平行四邊形之數)所確 足。光接收面 900 1 902' '9 04' - 9 06' > 9 08' « 910' * 912 ,如圖7中所不面向於n順鐘向^光注射面87〇,’ 872’ ,874’及876’如圖7中所示面向於逆鐘向。只要光注 射面向於與光接收面相反方向,此諸面之取向可予以逆 反。較佳為’光接收平行四邊形9〇〇_912間之角弧長度少 於反射區段8 32,8 36,840,844之角弧長度。 纖維光纜950,952,9 54,956,9 5 8,9 60,9 6 2 分別在 其一端連接至光接收平行四邊形9〇〇 —912,並在其相反兩 端連接至一彳5號合併器或混合棒98〇。每一光纖95〇_962在 轉子818之外徑820内大致切向延伸並與其一致。每一纖維 光纜950-962應约為相等長度,以避免傳播延遲,因而在 混合棒980所接收之信號近乎同時被接收。以此方式,混 合棒98 0將來自所有纖維光纜之光合併為一光信號。混合 棒980發出光信號,其然後被一透鏡982通過一有圓形或直 線縫隙984之選用構件,聚焦至一光電二極管98 6。光電二 極管98 6以一種巳知方式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 轉子81 8及定子8 1 6如圖2中所例示及先前所討論,位於 表面26及28之間在操作時。
C:\Program Files\Patent\55195. ptd 第26頁 416018 五 '發明說明(22) 轉子818可如圖7中所示在順鐘向或逆鐘向旋轉。雷射 880及890各近乎同時發射一含完全相同資訊之光信號至分 光器88 2及8 9 2。分光器8 82及89 2將每一信號分為二光信 號,並將此二信號分別注入光纖884 ’886及894,896。纖 維884,886及894,8 9 6約為相等長度,以避免傳播延遲。 每一光纖884,886,894,8 9 6在轉子816之外徑内被常切 向延伸並與其一致。然後一各別平行四邊形870,872, 874,8 76將每一信號發射至波導管822之各別反射區段 832 ’836 ’840,844。每一信號被一各別平行四邊形 870 ’872,874,876近乎同時發出,並含完全相同資訊。 既定信號之功率量係部份由希望之數據速率所確定。繞轉 子818或定子816之周邊使用多重光源,允許在多重位置拾 取所發射之信號°信號在合併器9 8 0予以總加,以提供一 信號,俾可符合所需要之位元誤差速率。例如,自通訊理 論巳知’一能以數據速率1 2 5百萬位元/秒接收位元流之光 學接收器’必須接收最少8 X 1 0—7瓦,以滿足1 X 1 位元誤 差速率。雖然光發射器870,872,874,876在圖中示為成 9 0°間隔,但巳知如果光發射器不精確位於成9 〇。間隔, 在轉子81 8相對於定子8 1 6移動時,·將會接收更均勻之信 號。例如,一组狀況可有光發射器配置成〇。 , 82.5。, 1 6 5。及2 4 7 ‘ 5 ° 。源之數及位置可予以改變,以滿足數據 速率需求。 例如將一光信號注入平行四邊形8 76通過光纖894至表面 8 7 6 ’ 。信號然後被反射離開傾斜表面8 7 6,,,至傾斜表面
C : \Prograni F i 1 es\Patent\55195. ptd 第27頁 416018 五、發明說明(23) 8 7 6 ” ",然後並注射通過表面8 7 6 "。 自面870" ’ 872" ’ 874 ” ,876"所發出之四光信號分別射 在反射區段832,8 36,840,844,並沿每一表面在短弦路 徑傳播’直到如圖7中所示,分別被光接收平行四邊形 908 ’912 ’904 ’所攔截及接收^位於靠近低電平信號區 域之平行四邊形不接收任何光信號。例如,如圖7中所 示’稜鏡910,9 0 0 ’ 902,906不接收光信號。 每一光信號然後分別發射通過纖維958,962,954,至 信號總加器9 80,四信號在此處合併並總加。 圖7中所例示之實施例,也可予以修改,以如以上配合 圖3及4所討論雙向作用。也可如以上配合圖“及⑽所討 論’以星形輪合器替代混合棒g § 〇。也可也可如以上配合 圖5所討論’有二雷射耗合至每一平行四邊形。也可也可 如以上配合圖6所討論,有多重波導管。圖7之實施例可有 利予以製造’對準及測試並交運如一整合式總成並例如容 易安裝至一 cat -掃描機.使用平行四邊形允許光纖發射光 信號進出自平行四邊形,以被常切向於轉子及定子之外握 延伸。所有光纖可予以排定路線通過台架上之單一開口 % ’ c a t -抑描台架需予以修改。光纖可與定子之外徑及轉 子之外徑一致。光纖可通過台架上供其他電纜使用之開口 s進入及退出。cat-掃描製造廠商不必識別供光纖進入及 退出之多重位置。轉子及定子可予以安裝在台架,並且及 光纖予以排定路線通過電纜開口’並且安裝基本上完成。 不同於’光纖徑向延伸,在台架需要分開及特殊開口之圖
C:\Program Files\Patent\55195. ptd 第28頁 416018 五,發明說明(24) 1 - 6之實施例,被常切向延伸之光纖簡化纖維光學轉動接 頭之構造及安裝。 一般精於此項技藝者將會容易明白,本發明滿足上面所 闡釋之所有目的。參閱上述詳細說明後,一般精於此項技 藝者將能完成同等者,以及如在本案概括所揭示,本發明 之各其他方面之各種變化,替代。因此據此所請求之保護 意為僅受後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同等者所含定義所限制。
C:\Prograni Files\Patent\55195. ptd 苐29頁

Claims (1)

  1. 416018 案號 87116457 六'申請專利範圍 1_ 一種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包含 一定子,包括 波導管; 一整圈3 6 0。,並與定子同心; 一 發射器’位於一周邊,炎連接至定子並及 一,第一I麩志發射器各發出一光信號; 一 ϋ光纖各與一對應之光發射器關聯,每一光纖 向於第一周邊延伸; 器位於一第二周邊,並連接至定子及 i光纖’各與一對應之光接收器關 向於第二周邊延伸; 切向發出至波導管,並在短弦長度沿 每一光信號被少於所有第二複數光接 一轉子,可旋轉 光接收 第二複 管反射 收通過 申請專 .光接收 申請專 射器在 申請專 及光接 申請專 光纖各 端轉合 申請專 纖各在 耦合至 一整圈3 6 0° 。 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大於第一 光發射器。 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相等間開。 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含平行四邊形。 利範圍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端耦合至一對應之光發射器 源。 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在其一 至—光 利範圍 其中第 其中複 其中光 其中第 並在其 另包含 其—端耦合至一對應之光接收器,並在其 —信號合併器。
    2000.09. 21.037 O:\55\55l95.ptc 第1頁 416018 案號 87116457 六'申請專利範圍 1_ 一種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包含 一定子,包括 波導管; 一整圈3 6 0。,並與定子同心; 一 發射器’位於一周邊,炎連接至定子並及 一,第一I麩志發射器各發出一光信號; 一 ϋ光纖各與一對應之光發射器關聯,每一光纖 向於第一周邊延伸; 器位於一第二周邊,並連接至定子及 i光纖’各與一對應之光接收器關 向於第二周邊延伸; 切向發出至波導管,並在短弦長度沿 每一光信號被少於所有第二複數光接 一轉子,可旋轉 光接收 第二複 管反射 收通過 申請專 .光接收 申請專 射器在 申請專 及光接 申請專 光纖各 端轉合 申請專 纖各在 耦合至 一整圈3 6 0° 。 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大於第一 光發射器。 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相等間開。 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含平行四邊形。 利範圍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端耦合至一對應之光發射器 源。 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在其一 至—光 利範圍 其中第 其中複 其中光 其中第 並在其 另包含 其—端耦合至一對應之光接收器,並在其 —信號合併器。
    2000.09. 21.037 O:\55\55l95.ptc 第1頁 416018 _案號 87116457_年月日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另包含 一透鏡,一縫隙及一光電二極管,該透鏡供自信號合併器 接收一光信號,並將光信號聚焦至及通過縫隙供被光電二 極管接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逸_ 蓋光纖各約為相同長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波 導管予以分段為反射部份及低電平信號區域。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i 光接收稜鏡斜向間開成一第一角度,非反射部份延伸一 第二角度大於第一角度。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反 射部份及低電平信號區域具有相同環形長度。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反 射部份及非反射部份各延伸一約為4 5°之角度。 1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接 頭有一約為4 0叶之直徑。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該 光發射器位於一垂直平面,並且及光接收器位於一自第一 平面間開之第二垂直平面。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空 氣將複敦光發射器自波導管分開。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另包含 一信號合併器,供將複數接收之信號合併為一合併之光信 號。
    O:\55\55195.ptc 第2頁 2000.09.21.038 416018
    案號 87116457 六、申請專利範圍 '另包 ,並在 其中第 另包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 6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含複數光纖’各在其—端搞合至一對應之光接收器 其一相反端耦合至一信號合併器。 °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一複數光發射器在不同波長人Λ λ發出光信號。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纖維光學轉動^頭, 含一信號合併器,供合併光接收器所接收之光疒號/及 二向色濾光器,供使光信號又及又與信號合併5器分開。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1 一平行四邊形自定子及轉子之—徑向向内及向外延伸。 21.—種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包含: 一定子,包括一波導管; 一轉子,可旋轉一整圈3 60。,並與定子同心; ,第星^光發射器,位於—第一周邊,並連接至定 /子’第""聽光發射器各發出一光信號,· 3 μ / 一^光接收器位於一第二周邊,並連接至定子 及轉子之另一; &光信號切向發出至波導管,並在短弦長度 桩此哭垃此並且母一光k號被少於所有第二複數光 、锝子之一整圈36 0。。 2 2 ·如申請專利# 笛-遂私出技^ 圍第2 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弟一-複數尤接收_ 9Q , . ^ ^益為數大於第一複數光發射器。 2 3 如申請專利a 紅#要瓜…L *抵圍第2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另包 括裝置供防止複勃+ ^ t 先彳§唬被若干之第二複數光接收器所接 收。 -
    O:\55\55195.ptc 麵
    第3頁 2000.09.21.039 416018 _案號 87116457_年月日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複數光發射器在周邊不相等間開。 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光發射器及光接收器包含稜鏡。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另包 含複數光纖各在其一端耦合至一對應之光發射器,並在其 一相反端耦合至一光源。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另包 含複數光纖各在其一端耦合至一對應之光接收器,並在其 一相反端搞合至一信號合併器。 2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另包 含一透鏡,一縫隙及一光電二極管,該透鏡供自信號合併 器接收一光信號,並將光信號聚焦至及通過縫隙供被光電 二極管接收。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複數光纖各約為相同長度。 3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該複數光發射器為四’二光發射器自一光源發射光學信 號,另二光發射器自一第二光源發射光學信號。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0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第一光源為一第一雷射及該第二光源為一第二雷射。 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0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另包 含一第一分光器,有一輸入搞合至第一雷射,及二輸出各 耦合至一光發射器.以及一第二分光器,有一輸入耦合至 第二雷射及二輸出各耦合至一光發射器。
    O:\35\55195.ptc 第4頁 2000.09.21.040 416018 案號 87116457 年 月 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該接頭為離軸接頭。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波導管予以分段為反射部份及低電平信號區域。 3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複數光接收稜鏡斜向間開咸一第一角度,非反射部份延伸 一第二角度大於第一角度。 3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反射部份及低電平信號區域具有相同環形長度。 3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反射部份及非反射部份各延伸一約為4 5°之角度。 3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接頭有一約為4 0吋之直徑。 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該光發射器位於一垂直平面,並且及光接收器位於一自第 —平面間開之第二垂直平面。 4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空氣將複數光發射器自波導管分開^ 4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另包 含一信號合併.器,供將福數接收之信號合併為一合併之光 信號。 4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另包 含複數光纖,各在其一端耦合至一對應之光接收器,並在 其一相反端耦合至一信號合併器。 4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O:\55\5519f.ptc 第5頁 2000. 09.21.041 416018 _案號 87116457_年月曰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一複數光發射器在不同波長λ及λ發出光信號。 4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3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另包 含一信號合併器,供合併光接收器所接收之光信號,及一 二向色濾光器,供使光信號λ Α又與信號合併器分開。 45. —種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包含: 一定子,包括一波導管; 一轉子,可旋轉一整圏36 0° ,並與定子同心; 第一複數光發射器’位於一第一周邊’將複數連接 至定子並及轉子之一,第一複數光發射器各發出一光信 號; 第二複數光接收器位於一第二周邊,並連接至定子 及轉子之另一; 其中每一光信號切向發出至波導管,並在短弦長度 沿該波導管反射,並且每一光信號被至少第二複數光接收 器之一所接收。 46. —種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包含: 一定子,包括一波導管; 一轉子,可旋轉一整圈36 (T ,並與定子同心; 第一複數光發射器,位於該定子,第一複數光發射 器各發出二或.更多第一光信號; 第二複數接收器位於該定子; 第三該複數光發射器位於該轉子,第三該複數光發 射器各發出二或更多第一光信號; 第四複數光接收器位於該定子; 其中每一第一光信號切向發出至波導管,並在短弦
    0:\55\55195.ptc 2000. 09.21.042 第6頁 416018 -^^iIU6457_ 修正 曰 六' 申請專利範圍 ---- 長度沿該波導營;^ λ 二錢光接收器I,並且每1 —光信號被少於所有第 其 卜 接收通過轉子之一整圈36 0。。 第二光作二光信號切向發出至波導管’並且每一 —整圈3σ6ί 。;所有第四產^光接收器接收通過轉子之 47 其中 楚一 …阳不 1 〜辦哗7D子符初雖頭 及該第二光信號係在相反周邊方向發出 48‘々申請專利範㈣46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發頭出 第7^光接收器為數大於第一星光發射器。 •如申请專利範圍第4 6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第光接收器為數大於第三Μ光發射器。 〇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4 6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如申清專利範圍第4 6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 其中 其中 另包 供防止 邀光信號被若干之第二複數光接收器所 括裝置 接收 5 I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6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其中 第光學心號係在波長λ及又發出,及該第二光信號係 在波長Λ Αλ發出。 5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1項之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另包 含至少一信號合併器,供合併光接收器所接收之第一及第 二光信號之一.,及一二向色濾光器,供使光信號λ戽入2 與信號合併器分開。 53.—種纖維光學轉動接頭包含: 一定子,包括一波導管; 一轉子’可旋轉一整圈36 0。 ’並與定子同心: 第一複數光發射器’位於該定子,第一福數光發射
    m O:\55\55195.ptc 2000. 09. 21. 043 416018 案號87116457_年月日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器各發出一光信號; 第二複數接收器位於該定子,第二複數光接收器為 數大於第一複數光發射器; 第三該複數光發射器位於該轉子,第三該複數光發 射器各發出一光信號; 第®複數光接收器位於該定子,第四複數光接收器 為數大於第三複數光發射器; 其中每一第一光信號切向發出至波導管,並在短弦 長度沿該波導管反射,並且被少於所有第二複數光接收器 所一接收; 其中每一第三光信號切向發出至波導管,並在短弦長 度沿該波導管反射,並且被少於所有第四禮數光接收器所 接收。
    O:\55\55l95.ptc 第8頁 2000. 09.21.044
TW087116457A 1997-10-02 1998-11-25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 TW41601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942,721 US5991478A (en) 1997-10-02 1997-10-02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
US09/115,946 US6104849A (en) 1997-10-02 1998-07-15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16018B true TW416018B (en) 2000-12-21

Family

ID=26813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16457A TW416018B (en) 1997-10-02 1998-11-25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6104849A (zh)
EP (1) EP1019763B1 (zh)
JP (1) JP3490971B2 (zh)
KR (1) KR100530630B1 (zh)
AU (1) AU1359999A (zh)
CA (1) CA2305448C (zh)
DE (1) DE69813854T2 (zh)
DK (1) DK1019763T3 (zh)
IL (1) IL135291A (zh)
TW (1) TW416018B (zh)
WO (1) WO19990184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6810B1 (en) 1998-06-16 2001-06-12 Electro-Tec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ime delay in optical slip rings
US7286768B2 (en) * 1998-09-02 2007-10-23 Schleifring Und Apparatebau Gmbh Device for opt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US6453088B1 (en) * 2000-07-31 2002-09-17 Litton Systems, Inc. Segmented waveguide for large diameter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
US6385367B1 (en) * 2000-07-31 2002-05-07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Parallel data transmission through segmented waveguides of large diameter
DE10256634B4 (de) * 2002-02-15 2005-03-24 Schleifring Und Apparatebau Gmbh Optischer Drehübertrager mit freiem Innendurchmesser
DE102004037684B4 (de) * 2004-08-02 2006-09-21 Schleifring Und Apparatebau Gmbh Vorrichtungen zur optischen Drehübertragung mit freiem Innendurchmesser
US7010191B2 (en) * 2002-02-15 2006-03-07 Schleifring Und Apparatebau Gmbh Optical rotating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having an unobstructed inner diameter
US6907161B2 (en) * 2002-11-05 2005-06-14 Moog Components Group Inc.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
DE10302435B3 (de) * 2003-01-21 2004-07-01 Schleifring Und Apparatebau Gmbh Optischer Gigabit-Drehübertrager mit freiem Innendurchmesser
DE10336925B4 (de) * 2003-08-07 2006-01-26 Schleifring Und Apparatebau Gmbh Optischer Drehübertrager mit Koppelschlitten
US6980714B2 (en) * 2003-09-26 2005-12-27 Moog Components Group Inc.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 and associated reflector assembly
JP2006108337A (ja) * 2004-10-05 2006-04-20 Chubu Nippon Maruco Kk 非接触コネクタ
DE102005010845A1 (de) 2004-12-15 2006-07-06 Schleifring Und Apparatebau Gmbh Optischer Drehübertrager mit aktiver Terminierung
US7149382B2 (en) * 2004-12-15 2006-12-12 Schleifring Und Apparatebau Gmbh Optical rotary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with active termination
EP2413167B1 (en) * 2006-04-28 2013-12-18 Moog Inc. Methods of mounting optical rotary joints
DE102006054052B4 (de) 2006-11-16 2018-11-2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rehübertrager
US7848478B1 (en) * 2007-05-04 2010-12-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ationary and non-stationary part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EP2109235B1 (de) * 2008-04-09 2013-05-2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rehübertrager
EP2507660A1 (en) 2009-12-03 2012-10-10 Moog Inc.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s, methods practiced thereby, and fiber optic devices
US8731348B2 (en) * 2010-02-23 2014-05-20 Schleifring Und Apparatebau Gmbh Capacitive rotary joint for optical signals
CN101873174B (zh) * 2010-06-29 2013-03-13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公司 一种旋转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高速激光数据传输系统
CN101873173B (zh) * 2010-06-29 2013-01-16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公司 一种旋转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高速光学数据传输系统
CN101888270B (zh) * 2010-06-29 2013-01-30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公司 用于滑环的光纤数据传输系统
CN101888271B (zh) * 2010-07-15 2013-01-16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公司 一种旋转体与固定体之间的光学数据传输系统
US9122017B2 (en) 2013-05-16 2015-09-01 Raytheon Company Optical interconnect for rolling slip rings
US10564357B2 (en) 2013-07-30 2020-02-18 The Boeing Company Plastic optical fiber bus network using tapered mixing rods
US11300730B2 (en) * 2013-07-30 2022-04-12 The Boeing Company Plastic and glass optical fiber bus network having plural line replaceable units transmitting to a mixing rod
US10326561B2 (en) 2015-06-24 2019-06-18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oration Mirror-ring assembly for bi-directional optic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otor and a stator
US10054746B2 (en) 2015-11-20 2018-08-21 Raytheon Company Rotary optical communication joint
US9778419B1 (en) 2016-06-23 2017-10-03 The Boeing Company Fiber optical system with fiber end face area relationships
WO2018019346A1 (en) * 2016-07-25 2018-02-01 National Oilwell Varco Denmark I/S Detecting parameter in flexible pipe system comprising a turret
US9927579B1 (en) * 2016-09-28 2018-03-27 Princetel, Inc. De-rotating mechanism for off-axis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
DE102016012272A1 (de) 2016-10-14 2018-04-19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Optische Messung von Kräften und Drehmomenten in Getrieben und Motoren mittels Fabry-Perot-Kavität
DE102017204573A1 (de) 2017-03-20 2018-09-20 Robert Bosch Gmbh Optische Schnittstelle
US11237336B2 (en) 2020-04-29 2022-02-01 Northrop Grumman Systems Corporation Hollow shaft optical rotary joint
US11921326B2 (en) 2021-04-06 2024-03-05 Sanmina Corporation Open-axis optical rotary joi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41359A1 (de) * 1974-08-29 1976-03-11 Licentia Gmbh Anordnung zur kontaktlosen signaluebertragung zwischen relativ zueinander bewegten teilen
US4027945A (en) * 1976-03-04 1977-06-0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Optical sliprings
JPS57138228A (en) * 1981-02-20 1982-08-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ptical slip ring
DE3205065A1 (de) * 1982-02-12 1983-08-18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Gmbh, 2000 Hamburg Vorrichtung zum uebertragen von signalen zwischen zwei relativ zueinander drehbaren teilen
US4525025A (en) * 1983-03-21 1985-06-25 Litton Systems Inc.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 using a reflective surface and tangentially mounted rotor and stator optical fibers
DE3400361A1 (de) * 1984-01-07 1985-07-18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Gmbh, 2000 Hamburg Anordnung zur datenuebertragung zwischen zwei relativ zueinander drehbaren teilen
US4643521A (en) * 1984-07-05 1987-02-17 At&T Company Plural-channel optical rotary joint
DE3538035A1 (de) * 1985-10-25 1987-04-30 Siemens Ag Rotierende datenuebertragungsvorrichtung
JP2658400B2 (ja) 1989-06-29 1997-09-30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中空光ロータリジョイント
IL90853A0 (en) * 1989-07-03 1990-02-09 Elscint Ltd Optical communication link
US5555334A (en) * 1993-10-07 1996-09-10 Hitachi, Ltd. Optical 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module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5991478A (en) * 1997-10-02 1999-11-23 Litton Systems, Incorporated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1519541A (ja) 2001-10-23
KR20010030884A (ko) 2001-04-16
DK1019763T3 (da) 2003-06-16
CA2305448C (en) 2009-09-01
US6104849A (en) 2000-08-15
AU1359999A (en) 1999-04-27
IL135291A0 (en) 2001-05-20
DE69813854D1 (de) 2003-05-28
CA2305448A1 (en) 1999-04-15
EP1019763B1 (en) 2003-04-23
IL135291A (en) 2005-03-20
KR100530630B1 (ko) 2005-11-22
WO1999018463A1 (en) 1999-04-15
JP3490971B2 (ja) 2004-01-26
DE69813854T2 (de) 2004-02-26
EP1019763A1 (en) 2000-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16018B (en)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
US5991478A (en)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
US7792400B1 (en) Off-axis fiber optic slip ring
EP2013646B1 (en) Optical rotary joints
JP4834125B2 (ja) 光ファイバ・ロータリ・ジョイント及び関連する反射体組立体
US6898346B2 (en) Rotating optical joint
US5297225A (en) Off-axis optical rotary joint
JPS58145915A (ja) 信号伝送装置
WO2011068492A1 (en)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s, methods practiced thereby, and fiber optic devices
US7433556B1 (en) Optical rotary joint
JPH01500873A (ja) 軸から離れた光結合装置
US6907161B2 (en) Fiber optic rotary joint
JP5261807B2 (ja) ロ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に光ファイバーを適用した大口径ロータリージョイント改造用分割導波路。
US20120207430A1 (en) Active off-axis fiber optic slip ring
US5535294A (en) Connector for multichannel transmission of optical signals through rotating interface
JPS6335029A (ja) 光信号伝送装置
GB2163617A (en) Optical coupling device with rotating joint
JP2017221293A (ja) 空間伝送用光結合システム
SU1739181A1 (ru) Многоканальный оптический вращающийс соединитель
JPS60200629A (ja) 双方向伝送用光モジユ−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伝送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