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11707B - Image projection module and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such a module - Google Patents

Image projection module and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such a modu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11707B
TW411707B TW086118681A TW86118681A TW411707B TW 411707 B TW411707 B TW 411707B TW 086118681 A TW086118681 A TW 086118681A TW 86118681 A TW86118681 A TW 86118681A TW 411707 B TW411707 B TW 4117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jection
display panel
reflection
patent application
projec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6118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Vaan Adrianus J S M De
Antonie Willem Damen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11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117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Illuminating devices providing polarized light, e.g. by converting a polarisation component into another o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1Illuminating devices providing coloured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6Lenses, e.g. microlenses or Fresnel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6Reflective polariz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43Cholesteric 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3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reflector
    • G02F2201/34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reflector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reflec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it!7〇7五、發明説明(1 )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絮 本發明乃闞於一影像投射模組以下列順序包含一照明系 統,其含有輻射源及一影像顯示系統,其具有至少一個顯 示板以調變一由照明系統供應之照明光束以影像資訊調 變’照明系統包括一具有位於一出口平面之出口表面之積 分器。 本發明亦關於備有該影像投射膜组之影像投射裝置。 在本文首段所敘述之影像投射模組已揭示於美專利US-A 5,098,1 84中。專利中敘述之影像投射模組包含一照明系統 以供應一照明光束及一顯示系統、其具有至少一顯示板將 準備投射之與影像一致之光束調變。除了一輻射源外,一 個在輻射源後之反射器及一聚光透鏡’已知照明系統尚包 括一積分器系統。保證所有再影像在顯示器之平面中重疊 之另一透鏡安排於積分器系統之後。 該顯示板可爲一液晶顯示板^此一顯示板包含二個含液晶 材料層之透光板及備有像素之二向陣列。每一像素包括一 活動圖像元其將有關像素自外部在未被定址時關閉。活動 像素經由組成部分像素之行與列電極獲得其信號。此外, 有一小區域其中之像素無法驅動,此係由於光刻限制。由 行與列所佔據之像素部份及不能驅動之區域將在以後稱爲 被動部分。實際上交換之活動部分與被動部分之間的比値 限定了顯示板之幾何孔隙。 但上述之液晶顯示板在影像投射模組之光輸上造成一些問 題 在目前之LCD投射系統中,其目的爲極小化。但如所生產 -4- M㈣尺賴财_家辟(CNS 規格(加χ 297公费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摞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4ii7〇7 ^__五、發明説明(2 ) 之顯示板在尺寸上減小’但以保持清晰度,幾何孔隙將降 低’故造成許多光損失及降低光系統之輸出。此問題之一 解決方案爲在顯示板之照明側利用微透鏡陣列,保證入射 光集中在有效像素部分上。在小型化情況下,微透鏡亦被 減小,甚至微透鏡及液晶層間之距離亦應減小。此等需求 使其在製造上更爲複雜。 此外,液晶顯示板通常,如顯示板將影像資訊以極化調變 方式加在光束中’則該板位於二極化器之間。如未極化光 入射顯示板,一半數將被第一極化器所吸收,因而引起極 化器及顯示板之加熱’故顯示板可能損毁^ 一解決方案爲 在輻射源及顯示板間之光路徑上將光極化。但此需要如極 化光束分離器等之額外組件。 此外’如係一具有單一顯示板之彩色影像投射裝置,2/3 之入射於顯示板上之光將會損失。事實上,彩色顯示板會 造成包含三個獨立像素之彩色點而無法由肉眼分辨。在一 组像素中’每一像素包含有一不平之彩色濾波器以吸收三 立色之二色’再由其他二個彩色濾波器之一通過。每一像 素僅能通過1/3之入射光。在知名影像投射裝置中,此現象 之解決係將輻射源之光束分裂爲三條單色次光束如在美國 專利US-A 5,161,042中揭示之角彩色分離。 簡言之’由於光係入射在顯示板之被動部分,及由於在主 動部分有不需要方向之極化光及/或不需要波長光之入射於 主動部分,由輻射源供應之光之大部分均已損失,因而無 法構成像有任何貢獻。爲防止此舉發生β以往曾有數種可 -5- -----装------、1Τ------y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ίί7〇7 ΑΊ ___Β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 五、發明説明(3 ) 能性被建議。-項缺點是以此方式實施—影像投射裝置非 常複雜。使其小型化,複雜性大增’因爲此等不同级件之 配置及製造需求更爲困難β 本發明之目的爲提供一相當簡單之影像投射模组,其中之 光線有三個入射位置,顥示板不要之波長或極化方向光可 被收回而再度有機會對形成影像有所供獻。以此方式,一 個具有較大光輸出之影像投射模組可以實現而不必對輻射 源作額外努力。 在此目的,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特徵爲第一反射裝置 出現於積分器系統之出口平面中’第二個選擇性反射裝置 亦出現於此模组中,以及一光系統被安排在第一反射裝置 及第二反射裝置之間以供經由在第一反射裝置上之第二反 射裝置以至少部分將積分器系統之出口表面成像a 本發明乃根據一項認知,即光路徑中之拒光或吸收光區域 在影像形成前即被消除,以及反射區域被引入,該區域有 一由入射光之位置,波長或極化方向所決定之選擇性反 射。入射光入射於不需要之位置及有不需要之波長及極化 方向今後被稱爲無用光。 本發明以上敘述之理想係由結合第一及第二反射裝置而實 現,在二者之間之無用光已被反射及至少部分被變成有用 光。無用光因此被恢復而非吸收或拒斥,故相當高之光輸 出可以實現而不需複雜化影像投影模組β 光系統可確保自第二反射裝置之光至少部分到達第一反射 裝置,反之亦然。 -6-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本頁)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公茇) 411707 A7 B7 ~ _ ___ _________ 五、發明説明(4 ) 積分器可以不同方式予以實施。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组之第一個具體實例之特徵爲積體器 系統包括第一及第二透鏡板,第二透鏡板之透鏡共同構成 積分器系統之出口表面。 在此情況下,第二透鏡板之平面位於積分器系統之出口表 平面。積分器系統之出口平面位於出口平面中。出口平面 之意義爲貢獻於積分器功能之第二透鏡板之表面,換言 之,即第二透鏡板之透鏡所佔據之平面。 每一透鏡平面備有一透鏡矩陣· ’第一透鏡板之每一透鏡將 輕射源在第二透鏡板之一透鏡上成像。第二透鏡板之每一 透鏡在顯示板上將對應之第一透鏡成像。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组之另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第一反射 裝置包括一反射區域出現在第二透鏡板上。 在此情況下’第二透鏡板包括透鏡及反射面積。透鏡及反 射區域之構型有二種不同可能。反射區域實施之方式由第 二反射裝置選擇無用光之參數決定。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另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第—反射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装------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置具有至少一鄰近第二透鏡板之反射元件,並位於積分 器系統之出口平面中。 在此情況下,至少一個獨立反射元件安排在第一反射裝置 4平面中。反射元件之實施亦係由第二反射裝置選擇無用 光之參數決定。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组之另一具體實例中,其中之積體器 系統係以不同方式實施,其特徵爲積分器系統包括一光透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g國家標準(CNS公 «i?or A7 一-----------B7 __ 五、發明説明(5 ) 月條’其遠離輻射源之端面形成積體器系統之出口平面。 由於包含於一條内之光反射係發生在條之側壁,單色光分 布將在遠離輻射源之條之端面產生。 遠離輕射源之條棒之端面可被認爲出口表面。出口表面所 在之平面爲積分器系統之出口平面。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另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第一反射 裝置有至少一個反射元件與條棒之端面相鄰,並位於積分 器系统之出口平面中β 在此情況下’第一反射裝置由安排在積分器系統之出口平 面中之一個或多個獨立反射元件组成。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组之又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第二反射 器之平面包容一個與光軸成一非9〇。之角,及該光系統包括 第一及第二透鏡,由第一透鏡建立之積分器系統之出口表 面之影像則位於第二透鏡之聚焦平面中。 將第一反射裝置之平面傾斜,積分器系統之出口表面之影 像可跨出口平面轉移。以使用光系統方式,反射之影像在 幾何上有與通過出口平面本身之入射光相同特性s &濟部中央榡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架 ---------装,------訂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根據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组之另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第二 反射裝置有一反射區域,其至少部分與顯示板結合在一 起〇 第一反射裝置完全位於一富影像之位置。窗影像之意義爲 在顯示板位置之照明光束之剖面。 如影像投射裝置爲一彩色影像投射裝置並有一單彩色顯示 板,一個由三個獨立像素之彩色點於是形成。每一此等像 -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榇準(CNS )八4说格(2lOx297公釐) A7 B7 4U7Q7 五、發明説明(6 ) 素包含一不同之彩色濾波器。當白色光入射在—顯示板 上’僅有入射在此板上之三分之一的光可用於一影像之形 成。事實上,二分之二之光對相關像素有不適宜之彩色故 被吸收。爲防止此點,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特徵爲第 二反射裝置含有二向色性反射元件之圖案,該圖案與顯示 板之像素圖案對應。 ' 本發明因此建議以二向色性鏡圖案之單顯示板代替在影像 投射模組中之傳統彩色濾波器圖案。二色性鏡可將對應每 一像素之像素之適合波長之光通過,而將其他光反射至出 口平面,該處之光尚有機會到達—適當之像素β除了選擇 入射位置,在此例中亦發生波長之選擇a 二向色性反射元件可以或不與顯示板統合_起。 吾人了解,美國專利US-Α 5,〇29,986已揭示提供具有像點 圓案對應之二色性鏡圖案之顯示板以便實現—輕古、 干x< 光輸 出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气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又 陣列安排於顯示板之照明侧, 列之一聚焦平面中。 具體實例之特徵爲—微透鏡 二色性元件則位於微透鏡陣 經濟部中央榡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微透鏡陣列可保證入射在顯示板上之光集中於有效像 分。二色性鏡可安排於微透鏡陣列之聚焦平面中。 ’' 部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另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微主 陣列位於顯示板之照明側,二色性元件則安排於严 鏡 列上。 、^•适鏡陣 一液晶顯示板包括像素之二維陣列。每一像素 , 、哥一活動部 9 表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 A4規格(210X297公楚 鲤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紫 ^ti7〇7 Α7 ---—__ Β7 五、發明説明(7 ) 刀此部刀事實上是交換的,一被動部分係由電極及黑罩 所形成。正常時,入射於被動部分之光不構成影像之形 成並且會引起顯示板之發熱,此點對液晶材料可能有 害。爲防止此點,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另一具體實例 之特徵爲第一反射裝置有許多反射區域,至少部分與顯示 板之被動像素部分重合。 在顯示板之被動部分位置配置反射區域時,板上之入射光 即向第一反射裝置反射。結果,原來入射於被動區域之光有 了一或二個機會到達,至少部分到達活動像素部分。在此 1月形下,即發生以參考顯示板上之入射位置而選擇無用光。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组之另—具體實例之特徵爲積分器系 統之出口平面實際上與第二反射裝置平行,及在積分器系 統之出口平面中之反射部分涵蓋一表面’此表面爲出口表 面之二倍大。 此舉可使在第二反射裝置上之第二反射提供影像投射模組 增加光輸出之可能性。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另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積分器系 統之出口平面實際上與第二反射装置平行,及積分器系統 之出口平面中之反射部分涵蓋一表面,其爲出口表面之三 倍大。 反射次數及恢復之可能性因而大增。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又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第二反射 裝置包括一反射極化器安排於照明系統與顯示板之間,及 一極化轉換裝置備於或接近第一反射裝置之上。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ΐΜ4· ( 2UVX297公釐) I - » I -I .....— 1— I —.^1 - I. -I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4ti7〇7 A7 ._B7__ 五、發明説明(8 ) 當一光束在到達顯示板之前到達反射極化器時’顯示板之 無用光之極化方向再被反射至第一反射装置。極化轉換裝 置可保證此光之極化方向被轉換,故在反射向第一反射裝 置後,此光將有第二個機會到達顯示板,故其將對影像之 形成有所貢獻。 第二反射裝置可包括一反射極化器及鄰近顯示板上之反射 區域之結合。在此情況下,極化之方向及顯示板上之位置 或入射光之彩色必須加以選擇。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另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極化器爲 一線性歸還方向性極化器。 在此情況下,由光源發出之未極化光在極化器上被線性極 化,而極化之無用方向被送回其光源。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另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其極化器 爲一膽固醇極化器。 在此情況下,由光源放射之未極化光在極化器上被循環極 化° 一膽固醇極化器爲一知名之元件,此種極化器有一液晶聚 合物材料之光層,該材料具有膽固醇順序。意即該材料在 螺距P之螺旋形結構之溶液中之分子自發的依順序而成,提 供該溶液爲一薄而活動層於二個平行基質之間以後,螺旋 形結構引起下列結果,即螺旋結構之軸與該層成爲橫向。 當一未極化光束入射於一膽固醇極化器上,左旋轉及右旋 轉之極化光束成分將彼此分開。事實上’旋轉方向與螺^ 方向對應之光束成分將被反射,而具有其他旋轉方向之光 --------- -11 - 本紙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丨0:<297公兹> ----τ-----Λ------IT------1---- r (請先閱承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繁 4ίί7β7 五、發明説明(9 ) 束成分則發射。但光束成分能被傳輸與否不僅由旋轉方向 決定,亦由入射光束之波長決定。反射波長;^=1/2(ηϋ+ηβ)ρ。 僅有與螺距ρ方向對應之旋轉方向之光束成分之部分及位於 波長帶λ。以内之光束被反射。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组之另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極化器爲 一極化波束分裂器。‘ 此一極化器如顯示板爲一反射顯示板時更爲有利,因爲極 化分離將由傳播方向之分離伴隨。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另一具體實例,其中之第二反射 裝置係由線性極化器所構成,該具體實例之特徵爲第一反 射裝置係以光譜反射,及在第一反射裝置之附近有;L /4之 板0 爲了使由反射極化器反射之光能通過極化器,即有第二個 機會,對影像顯示板無用之極化方向應轉換爲有用極化方 向於或接近第一反射裝置之附近。此一實施可由將第一反 射裝置作爲光譜裝置及提供一 λ/4板在或距第一反射装置之 附近。線性極化之光首先由;I /4板變成圖形極化光。極化之 方向在光譜反射器上反向。當此等圓形極化光再度通過;L/4 板,其將被轉換爲一線性極化光束,其極化方向與原始光 束互補。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具之另一具體實例中,第二反射裝置 包括線性極化器及具有反射區域在或於接近顯示板之處, 其特徵爲一 λ /4板出現在反射在線性極化器上之光路徑中, 及第一反射裝置至少在線性極化所反射之光爲入射時爲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牟(CMS ) Α4规格(210Χ297公釐) ---------士衣------1Τ------"'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 - _______-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1707 a7 _ B7五、發明説明(10 ) 譜反射。 由於由極化器反射之先必須改變其極化方向,極化方向必 須在光到達之處予以改變==此可以達成除經由將第一反射 裝置作爲光譜反射器並在極化器反射之光到達之處,以及 提供一;1/4板於此光之光徑中。 來自顯示板之反射光有一不正確位置,或不正確彩色,故 不應改變其極化方向。結果,光到達之位置應維持其極 化。對線性極化光而言,一光譜反射器保持其極化。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另一具體實例,其中之第二反射 裝置由一膽固醇極化器所形成,其特徵爲第一反射裝置爲 光譜性。 當由膽固醇極化器反射之光束成分再度到達第一反射裝 置’其極化方向將反轉’但第一反射裝置必須以光譜反 射。結果,來自第一反射裝置之光束成分將有—適當之極 化方向以便可以由膽固醇極化器使其通過至顯示板。 根據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具之另一具體實例,其中第二反 射裝置包含一膽固醇極化器及有一在或顯示板附近之反射 區域,其特徵爲在第一反射區域或其附近有一 λ/4板於反射 至反射區域之光路徑中。 因此,極化方向及顯示板上之入射位置必須加選擇《此情 況下,一 λ/4層應出現在一位置,該位置對應由顯示板反射 之光到達第一反射裝置之位置。在光譜反射器上之位置, 即極化器所反射之光到達之處應保留未加處理,因爲此光 之極化必須反向。 ----------Λ------'訂 (請先閏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六4说格(210Χ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丰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1707 at __B7________ 五、發明説明(11 )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组之另一具體實例,其中之第二反射 裝置包括一膽固醇極化器及有一反射區域於或在顯示板之 附近,其特徵爲該膽固醇元件之旋轉方向與膽固醇極化器 之旋轉方向相反,並位於第一反射裝置之上或附近,並出 現於反射在反射區域之光的光徑中。 不在入射光之極化方向必須保持之位置配置λ/4板,但可 提供一膽固醇元件,其旋轉方向與構成第二反射裝置一部 分之膽固醇之旋轉方向相反。由顯示板反射之光將通過膽 固醇極化器至第一反射裝置,在該處將被膽固醇元件所反 射,但如此等元件之旋轉方向相反時能維持其極化方向。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另一具體實例中,第二反射装置 在或在顯示板附近有一反射區域,其特徵爲反射極化器及 反射區域及顯示板之平面與光轴形成一不同於9〇。之角度, 同時共同形成一角度。 在此情況下’可以確保反射之光可到達此等位置,而第二 個機會是非常大。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具之另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該膽固醇 極化器包含有一液晶聚合物材料之單一層,該層内之分子 螺旋之節距在二個値間變化,該二値與所需涵蓋至少充分 可見光波長範圍之反射帶之上限及下限對應。 此舉提供了在全部可見波長範園内極化分離之可能性。此 點對具有單一顯示板之彩色影像投射裝置非常有利。 含有單一層之膽固醇極化器之優點爲可達到高品質之光, 而且可能很薄’儘管大波長範園。此外,事音 . Τ只上,非垂直 -14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 ( 2!C1X29·/公董) ' —----- {請先s: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装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扃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11707 at Β7 五、發明説明(12) 入射角之反射波長帶之移位可以簡單方式處理。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另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_又/斗板 出現在膽固醇極化器與顯示板之間。 該顯示板可圓形調變極化光,及顯示板可線性調變極化 光。由爲膽固醇極化器爲一圓形極化器,在極化器與顯示 板之間必須安排一λ/4板,在一線性顯示板情況下,可將理 想之圓形極化之光束轉換爲線性極化光束成分。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具之另一具體實例’其中之積分器系 統包含第一及第二透鏡板,其特徵爲第二透鏡板爲半圓形 或四分之一圓形,照明系統能供應一半圓或四分圓照明光 束於第二透鏡板之位置。 投射透鏡之瞳孔可充分地以光填充。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另一具體實例,其中之積分器系 統包括第一及第二透鏡板,其特徵爲第一透鏡板之透鏡之 長寬比與顯示板之長寬比對應。 因此,顯示板之有效照明可以實現。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另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影像顯示 系統包括二個顯示板,其中之一可供調變單色光束,另一 個則可供調變至少二種不同單色光束,顯示板之前爲一個 二色性濾波器,具有一輸送波長與相關顯示板調變之光束 波長對應,在輻射源及相關顯示板間之每一光徑之實施與 輻射源與顯示板間之上述光徑之實施方法相似。 在一顯示板用來供二色之用及另一顯示板供三色使用之具 體實例之優點爲單色顯示板之彩色有高度清晰度。另一優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0><297公釐) -----------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411707 A7 _;____B7_ 五、發明説明(I3) 點爲燈之光譜效率可爲最佳。共同發生於一顯示板上之二 彩色可以結合爲二個主彩色。 本發明影像投射模組之又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影像顯示系 統包括二個彩色顯示板,其中之每一個在輻射源及相關彩 色顯示板間之光徑與上述之輻射源與顯示板間之光徑均以 相似方法實施。 此種結合用於三維影像投射裝置中。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又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每一彩色 頻道之實施與上述之輻射源與影像投射模組間之光徑相 似。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另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供再結合 調變之單色次光束之裝置係由—個包含彼此跨越之二色性 鏡之二色性三稜鏡系統组成。 用來供再結合之用的二色性鏡之平面性,即品質非常重 要。該具體實例中之一個彩色再結合系統非常適合使用於 小型影像投射系統中,因其系統有一相當高的發散,而二 色性鏡間之界面由於此一發散而可看見。此外,二色性鏡 可以用簡單方式實施,因爲其位於相當厚之磨光基質上。 經濟部中央標挲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 !? I. I f -- - u t— - - I— _ T / X 刁 ,ya (請先閒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又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影像顯示 系統爲一反射影像顯示系統。 本發明亦關於一影像投射裝置包括一照明系統及一影像顯 示系統共同形成一影像投射模组,尚備有一投射透鏡系 統’其特徵爲此影像投射模組以上述方式實施。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组之另一具體實例之特徵爲一個用來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丨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β:工消资合作社印^ 41VW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 " '~ 將投射透鏡系統之進口瞳孔中之積分器系統之出 像之第三個透鏡備於第二透鏡與投射透鏡系統之間。 第三個透鏡保證投射透鏡之直徑受到限制。 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另-具體實例之特徵爲膽固 化器安排於第二及第三透鏡之間。 其理由爲第二個反射裝置係經常在或在顯示板之附近,詼 處之光速爲遠心。 ~ 所有之該λ/4板宜爲消色差’即其在寬波長範圍頗爲活 動,故本發明之使用可無任何彩色影像投射裝置問題。 本發明之其他特性將可自以下之參考具體實例之説明更爲 清晰。 " 圖中: 圖1(a)及](b)爲一含積分器系統之影像投射裝置; 圖2,5(a),5(b),7及8爲本發明之一影像投射模組之具體 實例:’丨 圖3發)^示在第二反射裝置上之單—反射用之透鏡板之表 面上之透鏡元件及反射區域之分布; 圖4(a)及4(b)爲在第二反射裝置上之雙重反射用之第二透 鏡板之表面上之透鏡元件及反射區域之可能分布; 圖6(a) ’ 6(b)爲在第二透鏡板上之表面之透鏡元件及反射 區域之分布’及如第二反射裝置係由一膽固醇極化器及與 顯示板統合一起之反射區域之组合而形成時在積分器出口 表面上之積分器表面及反射表面之分布; 圖9及丨0爲包括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之一影像投射裝置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不固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ί請先閏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荇本頁)
A7 411707 五'發明説明(15) 之具體實例’該模組有三個單色顯示板; 圖5(c)及11顯示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組及一反射顯示板之 影像投射裝置之具體實例; 圖12(a)及12(b)爲供一具有半圓及四分之一圓形截面之光 束之積分器系統之出口表面上之積分器表面及反射表面之 分布。 圖1(a)中所示之影像投射裝置1包括照明系統3及—影像投 射系統1 3共同構成一影像投射模组2。照明系統3備有輻射 源5 ’其部分被抛物線反射器7所包圍,並跟随一個聚光透 鏡9。輻射源亦可由一球形反射器部分包園。在該情況下, 聚光透鏡可以省略。照明系統3有一出口窗1 1。此爲一虛表 面與影像投射裝置1之光軸垂直,數個元件之位置即以其爲 準向決定。出口窗11如自輻射源5觀之,應位於顯示板15 之前。 影像顯示系統13包括一顯示板15包含在二個極化器25及 2 7之間。影像投射裝置1尚包括投射透鏡系統1 7,以單透 鏡顯示以求簡單,該系統1 7供投射調變之光在影像投射螢 幕1 6之上。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照明系統3包括一積分器系統1 9以使影像均勻性最佳及裝 置之光輸出最大。積分器系統19可包含第一透鏡板21及第 二透鏡板23如圖1(a)中所示。每一透鏡板21,23含數個透 鏡,以22,24表示以矩陣方式形成。第一透鏡板21之透鏡 之寬度及高度爲一致的、其與顯示板15之長寬比對應。第 一透鏡板2 1之每一透鏡22在第二透鏡板23之對應透鏡24上 _______ ~ 18 -____________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椋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7Q7 A? B7 五、發明説明(16) 產生一燈影像。第二透鏡23之每一透鏡24將顯示板15上之 第一透鏡板2 1中之對應透鏡22予以成像,所有在顯示板上 之影像彼此重疊。 ' 積分器系統1 9亦可由一光透明之桿形成。耗合至样之光 將被反射數次於侧牆上,故在遠離輻射源5之样端面2〇上可 有均勻之光分布。圖1(b)顯示作爲一積分器之有透光捍之一 影像投射裝置。 顯示板可爲一包括像素矩陣之液晶顯示板。—活動元件如 TFT(薄膜電晶體)在未定址時自外部將像素去搞合,此活動 元件存在於每一像素中。活動元件經由在像素中延伸之行 及列電極收到其信號》此外,由於光刻限制,在像素中有 一小區域無法被驅動。結果,一像素可認爲包含一活動部 分,實際上係交換的。及一被動部分。如未採取額外措 施,被動部分可造成光之大量損失。事實上,自輻射源之 光並入射於被動像素部分將對影像之形成有利。此外,此 羌’由於吸收關係,將造成顯示板無用之加熱。已知解決 方案爲在安排照明側顯示板之微透鏡陣列,該陣列可保證 光均可集中在活動像素部分。 顯示板可爲一單色板。如希望一個彩色影像投射裝置,可 備有三個彩色頻道供每一主彩色之用,每一彩色頻道於是 備有一單色顯示板。來自輻射源之光束首先被分裂成三個 次光束,調變之後再結合。 顯示板亦可爲一彩色顯示板。此情沉下,每一彩色點係由 三個不同單色像素所建立。而不能以肉眼分辨。此等像素 _ -19- _一 本紙張尺;ΪΪ用中囤國家標率f0NsT^4規格(2I0X2S»7公疫Τ" ~~' ----------Λ------訂------' c請先閒讀背面之:这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411707 __B7 五、發明説明(Ί7)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艿本頁) 備有一彩色濾波器,其將相關彩色輸送,而將二種其他主 色吸收。因此’自輻射源入射之白色光之三分之二由於吸 收而損失。 如顯示板之作業係基於極化調變,顯示板位於建立極化光 之第一極化器25及稱爲分析器之第二極化器27之間以使極 化調變光可作爲照明變化而可見》實際上,來自輻射源5之 光之百分之五十由第一極化器25損失。一已知解決方案爲 將第一極化器爲反射極化器,及與極化—轉換元件結合, 俾對顯示板典用之極化方向轉換爲有用之極化方向。爲防 止分析器之加熱’可選擇一折射分析器。此種分析器可將 來自光徑之光加以折射而非吸收對影像無用之光。 如顯示板爲一擴散液晶顯示板,如PDLC,則極化器可以 省略。 上述之已知解決方案以降低光損失,但亦使影像投射模組 更爲複雜。尤其在希望小型化顯示板時尤其如此,加在此 系統中之光組件上之需求變得極爲嚴厲。 本發明建議一些方法可降低影像投射模组之光損失而不致 使模组變爲複雜,即使顯示板再小型化亦然。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2,5(a),5(b),5(c) ’ 7,8,9,1〇及11顯示本發明之影 像投射裝置之具體實例,並説明如下。 本發明中提議之一種方法爲在積體器系統19之出口平面 中提供第一反射裝置’及在照明系統3之出口窗1 1之附近備 一個第二反射裝置,積分器系統丨9之出口表面藉光系統3【 之助經由第二反射装置至出口平面29中成像,光學系統31 -20-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国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逄) 411707 Λ7 ________ B7 五、發明説明(18) 位於第一及第二反射裝置之間β出口平面29在積分器系統 有一個透鏡板時’第一透鏡板23即位於該平面中。出ρ平 面29在積分器系統有一個光透明桿時,端面2〇即位於其平 面中。以此方式,可以恢復自輻射源5之光,及入射在顯示 板15之無用方向之光,及具有無用之光特性,如無用之極 化方向或無用之波長之光予以恢復而有第二個機會使其於 不同方向入射’或在顯示板15上有不同之極化方向俾其在 影像形成上有所贡獻。本發明之影像投射模具能適應該反 射光,換言之即無用光,故可以在出口平面29之區域内將 積分器系統之出口表面製造一新影像,第二透鏡板23或端 面20均位於該出口平面29中,將第一反射装置放在此影像 之位置’光可以再反射至顯示板15以及給予再調變之機 會。 第一及第二反射裝置有不同可能之具體實例。每一反射裝 置之具體實例及其組合與光恢復之選擇參數有關。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m —ϋ .....I I— - ..---n l1- I- - l^i i-------«1 Ti tr-s (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一反射裝置可由另一元件組成,該元件位於積分器系統 19之出口平面中。此具體實例可供積分器系統中之二具體 實例之用。第一反射裝置亦可統合於第二透鏡板23中。此 具體實例僅在積分器系統具有透鏡板是可能的。 第二反射裝置之平面與光軸成傾斜,俾積分器系統之出口 表面跨出口平面而轉移。 圖2顯示一影像投射裝置之具體實例,該装置有一影像投 射模组’其中之第一反射裝置統合在透鏡板23上,並由反 射區域33形成’該區域分布於此透鏡板之表面上。第二透 _____ -21 - 本絲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Μ規格(2i〇x 297公趁) <11707 A7 B7 經漪部中央標導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 五、發明説明(19) 鏡板23之每一透鏡24以與顯示板i 5對應之長寬比放射出相 同之光錐》位於積分器系統〗9及顯示板1 5之間之光系統3【 包括第一透鏡35及第二透鏡37。自第二透鏡板23之每一透 鏡24之窗影像產生於第一透鏡之聚焦平面中,所有窗影像 均重合。一個自影像之意義爲照明光束在顯示板15區域之 剖面積。由改變透鏡35之聚焦長度,窗影像之尺寸可以適 應改變《第二透鏡3 7選擇後可使其將第二透鏡板23在無限 遠處予以成像’而由第一透鏡35所造之第二透鏡板23之影 像則位於第二透鏡37之焦點平面内。由於第一透鏡35及第 二透鏡37之選擇,第二透鏡板23之影像在反射區域33上反 射後到達原始平面29而不必改變其尺寸。第二透鏡板23包 含與透鏡24—樣多之反射元件33,此外,反射元件33及透 鏡元件24之尺寸一樣。圖3中顯示爲透鏡元件24之分布, 及反射元件33在第二透鏡板23表面上之分布。 由於第二反射裝置之平面與光轴成傾斜,第二透鏡板之每 一透鏡可在位於此等透鏡間之反射元件上成像〇在第二透 鏡板中反射在此等元件上之後,自此等元件之光錐以與來 自第二透鏡板之光相似之方式將顯示板照明,因爲來自反 射元件及來自第二透鏡板之光錐幾何形狀上相同。因此, 影像投射模組之光輸出可大舉增加。在此構型中。第二次 反射在第二反射裝置之光束將到達在第二透鏡板23中之透 鏡,該處即光束原始出處。因此,由於第二次反射,在此 具體實例中,對系統之光輸出無額外貢獻。 上述之具體實例與使用一微透鏡陣列有相同之故用,即由 -22- ---------.装-- *- (請先閏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掁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A4規格U】〇X297公釐) A7 B7 411707 五、發明説明(20) 袭--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光亦入射在被動部分所發生之光損失可大舉降低,雖然 有此等優點,其作業與顯示板之基質之厚度無關,因此在 顯示板小型化時不受影響’及具有降低之幾何孔隙,如具 有相同尺寸但有高解析度之顯示板亦不受影響。 第一反射裝置之另一具趙實例包括提供一獨立反射元件於 積分器系統19之出口平面29中’其緊鄰積分器系統之出口 表面相都或在其上方。此情況下’第—反射裝置未與第二 透鏡板統合一起。此具體實例可供積分器系統之二種可能 性使用,將稍後詳加敘述。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贫合作社印裂 不同具體實例亦可供第二反射裝置之用。第二反射裝置可 位於照明系統3之出口窗1 1,但亦可位於其附近。之後再統 合於顯示板。第一個方式,其中之裝置與顯示板統合_ 起,如係與單彩色顯示板有關,爲以二色性鏡圖案代換在 已知顯示板上吸收彩色濾波圖案。在此情況下,以茱波長 在無用位置入射之光將給予第二個機會再入射於顯示板之 一不同位置。每一濾波器除了吸收二主彩色外,此二彩色 將被反射至積分器系統19之出口平面29。在反射至第一反 射裝置後,此等波長之光將到達顯示板之不同位置,但第 一及第二反射裝置必須配置於相互適當之角度。此時,將 第二反射裝置傾斜涉及顯示板之傾斜。 第二反射裝置可包括在顯示板上之反射區域。如上所述, 入射於被動像素部分之光對像之形成無何助益。爲了使此 等被動邵分反射,入射在該處之光將被反射至第一反射裝 置’在第二個機會,光將入射於不同位置,至少一部分光 -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皁(CNS > A4規格(2] 0 X :297公赴) A7 A7 B7 4ii7a*f — 五、發明説明(21) 爲活動像素部分'。 爲了獲得更高之光輸出,積分器系統19之出口平面29與 第二反射裝置均與光軸傾斜成一角度。如積分器系統包括 二個透鏡板,第二個透鏡板予以傾斜。如積分器系統含一 透光桿’其端面20可能與地成一已知角度。此時,在顯示 板上之第二反射可以實現,故光再度被導致積分器系統之 出口表面上之反射元件之圖案上,結果對系統之光輸出有 利。在出口乎面29中之反射表面應較出口表面大二倍。如 反射區域與第二透鏡板統合一起,則第二透鏡板23之反射 表面爲透鏡表面之二倍大。圖4(a)及4(b)各顯示透鏡元件24 及在透鏡板23上之反射區域33之可能貢獻。 第二反射裝置可包括一反射極化器39,如圖5(a)所示。有 不同形式之反射極化器。反射極化器39可能是一線性歸還 方向性極化器。當一未極化之光束入射在一極化器上,一 半光束將可通過。其他極化方向之光將被反射至光束之原 點。爲了使反應之光束有第二個機會,及能有助於成像, 極化轉換裝置應位於在或接近第一反射裝置之處《爲達此 一目的’第一反射裝置可以光譜反射器實施,以Λ/4板出現 在極化器及第一反射裝置間之光徑中。;ί/4板可位於或接近 第一反射裝置。結果,極化方向將被改變爲補助極化方 向,結果,在到達極化器3 9後將通過至顯示板1 5。 反射極化器39亦可爲一膽固醇極化器。此極化器包括一 有一膽固醇順序之液晶材料,並爲一圓形極化器,其將旋 轉方向對應於膽固醇材料之分子螺旋線之旋轉方向之極化 -2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7—2]0X297公於) -----------襄------"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掣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f合作社印52 A7——illiOS_!Z___五、發明説明(22) 方向予以反射。反射之極化方向應爲對顯示板之無用之極 化方向’並被反射至第一反射裝置。爲了與其結合,第一 反射裝置必須以光譜反射器實施,因爲一光譜反射器可將 圓形極化光改變爲圓形極化光但是有相反之旋轉方向。到 達膽固醇極化器之後,此方向旋轉之光將通過<»此種情況 下’第二反射裝置出現在照明系統與顯示板之間,可能在 照明系統3之出口窗1 1内。如顯示板與線性極化光合作,一 λ/4板4 1最好位於膽固醇極化器及顯示板之間,俾將自膽固 醇極化器之圖形極化之輻射轉換爲線性極化之輻射。該λ /4 板41以虛線顯示’因其爲一光元件。未極化之光經由積分 器系統之出口表面通過第二透鏡板23之透鏡24至顯示板 15,此等未極化之光由膽固醇極化器39所圓形極化。對顯 示板15之無用極化方向經由第一透鏡35及第二透鏡37被反 射至出口平面29 ’並在第二透鏡板23上之反射區域33之圖 案上成像。反射在此元件33時,圓形極化光之旋轉方向將 反轉,但此等元件必須是以光譜反射器實施者。光再度經 由第一及第二透明35,37入射至膽固醇極化器39,現在已 有適當之旋轉方向以通過顯示板15。 如第二反射裝置包含一膽固醇極化器,在顯示板之前的第 —極化器2 5則可以省略。 另一可能是以一光束分裂器實施極化器39。其具體實例 如圖5(b)所示。無用之極化方向被光束分裂器39自光!徑反射 並選至一反射器40。第一反射器應爲光譜式,而;1/4板應備 於極化器39及第一反射裝置之間的光徑中,俾在光再到達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l !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itt7Q7 五、發明説明(23 ) 光束分裂器之前將極化方向轉換。作爲一極化器之光束分 裂器特別適合反射性顯示板,因爲不同方向之極化有不同 之傳播方向。 第二反射裝置尚包括在或接近顯示板15上之反射區域或 二色性鏡。在此情況下,必須注意’由反射區域之光在反 射至第一反射裝置時應保持其極化方向,而由極化器反射 之光則應反向俾逐後通過極化器3 9 » 如積分器系統包括二個透鏡板,例如,備有三個反射元件 33供第二透鏡抵23内之每一透鏡24,透鏡元件之尺寸與反 射元件之大小相等。其在透鏡板23上之分布如圖6(a)所示。 反射元件以Μ表示,位於透鏡24之上。此等透鏡由反射在 極化器39上之光而成像。 如第一反射裝置包括一獨立反射器安排在積分器系統19 之出口平面29中,尚有三個反射元件具有與出口表面之表 面面積相等之表面面積。圖6(b)爲此種構型之一例。出口表 面’即具有積分器功能之部分由參考號碼24代表。反射區 域Μ ’ Ν1及Ν2與圖6(a)中之反射元件Μ,Ml,Ν1有相同之功 用,稍後將詳加說明。 如極化器39爲一膽固醇極化器,元件μ將改變其入射光 之圓形極化方向,但必須以光譜反射器實施。事實上,此 等元件接受由極化器所反射之光。反射元件Ν1接受由顯示 板15之反射區域首次反射之光,因爲光到達顯示板15之無 用位置。反射元件Ν1位於鄰近透鏡24及元件Μ之處。顯示 板15及膽固醇極化器39與光軸成傾斜但方向不同。由於元 -26- 私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姑1格(2丨ΟΧ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掣 4ϋ7ΰ7 Β7___ 4ϋ7ΰ7 Β7___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4) 件Ν1爲接受由顯示板反射之光。此等元件將備有—a/4層 以便其極化方向在反射在此等元件上得以保持β元件^2應 以與元件Ν1相同方式實施。事實上,元件Ν2接受由顯示板 第二次反射之光。 如不提供元件Ν1及Ν2以Λ/4板以保持入射光之極化方 向’元件Ν1及Ν2可被提供以膽固醇極化器,其具有與極化 器3 9相反之旋轉方向。光首先通過極化器39至顯示板。因 爲光入射於此板之無用位置’其被顯示板反射並由極化器 39通過再度至第一反射裝置》如在光到達位置之第一反射 裝置有一膽固醇極化器而其之旋轉方向與極化器39之旋轉 方向相反時,此光將被反射而不改變極化方向。結果,再 度由極化器39通過,至少部分到達顯示板之適當位置。 將一線性反射極化器與反射區域在或在顯示板附近結合, 光入射及由顯示板反射之第一反射裝置之區域Ni及Ν2應保 持其極化方向,因而以光譜方式反射線性極化之光。光入 射並由極化器反射之區域Μ應改變其極化方向,結果以光 譜方式反射,並應備有一;I /4層。 此等具體實例當提供一可能性,即將與第二反射裝置平行 之第二透鏡板23予以傾斜以便可使在影像顯示板上之第二 反射可對系統之光輸出有所貢獻。顯示板15亦可備有微透 鏡陣列(未示出)。因而可使入射光均集中於顯示板之活動 像素部分上。一微透鏡陣列可以二不同模式提供。第一種 模式,一色性鏡位於微透鏡之聚焦平面。每鏡之中心位於 對應微透鏡之光軸。微透鏡與顯示板平行。在第二模式 -27-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囷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CKX297公釐) --- i^i if -I -I;----I - -I -I I i i i 1 ·1 I 丁 *T (请先閏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Ϊ707 五、發明説明(25) 中,二色性鏡安排在微透鏡陣列之平面側。 ---------^------ΐτ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如以上所述,第一反射裝置可由—反射元件43組成,該 元件與第二透鏡板23相鄰並位於同—平面29内,即在積分 器系統出口表面之下,上或緊鄰。圖7爲含一影像模組之影 像投射裝置之一具體實例。在第二反射裝置上反射之光造 成出口表面之一新影像,例如,在積分器系統〗9之出口表 面29中之透鏡板23或端面20,及反射元件43所在之位置。 此反射元件43再發射光至顯示板,該處,光有第二次機 會由顯示.板1 5所調變。反射元件4 3此例中爲一獨立元件。 如第二反射裝置由一膽固醇極化器39如圖7所示構成,此 極化器3 9與光軸傾斜,故第一及第二透鏡3 5 ' 3 7結合後, 極化器3 9之反射光可到達反射元件4 3。此情況下,反射元 件43應舄光譜反射器以便可使其改變入射之極化光之旋轉 方向。反射裝置43可爲一金屬鏡。由反射元件43反射至顯 示板15之光現將由膽固醇極化器39通過。第二透鏡板23或 端面20在反射元件43上之反射影像與通過積分器29之入射 光具有相同之特性及形狀。在出口平面2 9中,積分器系統 之出口表面之反射影像與光抽Ο爲由出口表面通過之光束之 點對稱鏡影像。 經濟部中央標举局兵工消費合作社印繁 在影像投射模組之一較佳具體實例中,該模組包含一積分 器系統及二個透鏡板,照明系統能使在第二透鏡板之位置 產生一具有半圓或四分圓截面積之光束而無光損失發生在 由光源供應之光束。在此種情況下,原始及所成之像共同 形成一圓截面而照明顯示板15。在反射元件43上之反射影 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规格(210X297公嫠) -28- _ ^1707 Α7 _ Β7 五、發明説明(26) 像在由積分器系統19所通過之光之相同位置經由第一及第 二透鏡35,37構成一窗影像。關於有二個透鏡板之積分器系 統之特別具體實例,請參考歐洲專利規格EP 〇 467 447。 圖12(a)及12(b)爲積分器系統之出口表面及獨立反射元件 結合之可能構型供照明光束之半圓形或四分圓形截面之 用。以此方式,將出口平面29之形狀與光束之截面積形狀 相適應,可以節省材料。 如顯示板15與線性極化光合作,一凡/4板41位於極化器 39與顯示板15之間。 如第二反射器可與顯示板丨5綠合一起,反射在顯示板15 上之光亦被成像於出口表面附近,上或下之出口平面29 中。如反射裝置43爲一金屬鏡而第二反射裝置爲膽固醇極 化器,於是鏡則應備有一 Λ/4層或備有旋轉方向與極化器39 相反之膽固醇極化器於顯示板之反射光到達之處,俾禁止 在反射元件上之極化方向之改變。顯示板15與光軸成一角 度之傾斜以使第二透鏡2 3之影像到達反射元件4 3。 蛵濟部中央榡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1i ------- *-'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κ ) 影像投射模組尚可備有第三個透鏡45,其由積分器系統 19所通過之光及反射之影像在投射透鏡17造成影像。圖8 顯示一具有一影像投射模组之影像投射裝置之一具體實 例,該影像投射模組之光系統包括一第三透鏡45 »透鏡45 可位於顯示板之前或後。圖8中,第一反射裝置由獨立之反 射元件構成。第三透鏡45可安排於一影像投射模組中,其 中之第一反射裝置與第二透鏡板統合一起,或在一影像投 射模組中,第一反射裝置由獨立反射器構成。如透鏡45出 -2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棕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絮 4ii7〇7 A7 ---— —__ B7________ 五、發明説明(27) 現’膽固醇極化器可安排在第二及第三透鏡之間,但此位 置之積分器必須在無限遠之處。 該人Μ板及Λ Μ層最好爲消色差性。 圖9爲一彩色影像投射裝置與三個單色顯示板53,55,57 而非一個彩色顯示板之結合β由輕射源5發射之白色光由二 向色性鏡47,49分裂爲三個次光束…,^,、,每一主光之 一 °與有關彩色對應之單色顯示板53 , 55 , 57位於每一次光 束中以將次光束以影像資訊調變》調變後,次光束二個二 向色性鏡59,61再結合爲單一光束由影像投射裝置,爲簡化 計以單一投射裝置17投射至影像投射螢幕16上以成像,以 5 1及6 3代表之鏡爲一般摺疊鏡。在此具體實例中,照明系 統3包括一積分器系統19其有第—透鏡板21及第二透鏡板 23。第一反射裝置位於第二透鏡板2 3之平面29中β 第一反射裝置可以反射區域33之方式與透鏡板23統合, 該區域在圖9中位於透鏡之間。每一顯示板備有此種反射區 域。第一反射裝置亦可由獨立反射元件組成,與圖7及圖8 成類比,並位於透鏡板23之平面中。第二反射裝置可包含 一膽固醇極化器39 »每一彩色頻道包括—個在顯示板前之 膽固醇極化器。膽固醇極化器可認爲是照明系統之—部 分。如第二反射裝置包括一膽固醇極化器,第一反射裝置 應以光譜反射器實施。第二反射裝置尚可包含反射區域 其至少部分與顯示板之被動像素部分重合。一具禮實例中 之第二反射裝置包括一二向色性鏡圖案,不適合此—情 況,因爲顯示板爲單色板。 -30-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公釐) ---------A-------,?τ C'·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瓦) A7 B7 411707 五、發明説明(28) 第二反射装置可爲一組合,即一反射極化器及備有反射區 域之顯示板之组合。此情況下,第一反射裝置之實施必須 使由顯示板反射之光在反射至第一反射裝置上時不改變其 極化方向,而由極化器所反射之光之極化方向則應予以改 變。 彩色再結合不用單獨之二向色性鏡,再結合系統可以三棱 鏡系統實施,其中之二向色性鏡相互跨過β以此方式,鏡 可能非常平,因爲其位於相當厚之光滑基質上β此外,在 小型化影像投射系統中,二向色性鏡間之介面可以見到, 因爲照明光束有一高擴散。圖1 〇爲其具體實例。 圖1 0爲一有影像投射模組之影像投射裝置1之側面圖,該 模組本發明可以使用。由輻射源5發射之未極化光入射於二 向色性截面71上,該二向色性截面71保證實現三彩色通道 供每一主色之用。二向色性截面71可在空中含有二向色性 鏡,因爲影像性質在此情況下爲次重要β圖中僅顯示一個 彩色通道。其他二彩色通道則位於圖之上及下二平面中。 每一彩色通道容纳第一鏡75以摺疊光徑。光最後通過積分 器系統73並經由透鏡系統31及第二鏡77至顏示板79。在相 關之顯示板將每一彩色通道之光調變後,其由第二個二向 色性三稜鏡81個以再結合,俾隨後由投射透鏡系統83予以 投射。 由於光之第二個機會之工作原理,光係入射在顯示板之無 用位置,或該光具有在每一彩色通道中對影像之形成有不 利之光特性,該原理與以上所述之在影像投射模组之 ____ -31 - 本μΓ張尺度“中_家標準(CNS) Μ規格(77〇_:< 297公楚) -I - ---- H —表1 - n H - —丁 7 彳 ·*τ (讀先閏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员工消費合作社印^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 41170^_^ 五、發明説明(29Ϊ ~ ~~~ 之原理可以類比,請參考以上圖說之敘述。 三個彩色通道中之每-光徑均可根據本發明予以實施。圖 1〇所示之具趙實例之優點爲在第二透鏡及照明系統之出口 窗之間並無二向色性鏡之存在。 圖1!爲本發明之影像投射裝置之另—具體實例,其中之 顯示板爲反射性顯示板。自照明系統3而來之未極化光經由 透鏡系統31及;L/4板85入射在極化束分裂器87。極化之一 方向通過在光束分裂器87中之界面89,而自光 另一極化方向則被偏轉。圖U中之具體實例有二個顯示板 89,91。此等顯不板爲反射性質。顯示板89爲僅調變紅色 光。爲限制光損 一㈣Π反射綠及藍光而僅通過紅色 光之—向色性之鏡93安排在顯示板89之前。調變之結果, 紅色光之極化方向可能變化,結果,改變極化方向之光將 被偏轉至投射透鏡17。顯示板91爲一僅能調變藍及綠光之 顯示板。一個可通過綠及藍光及反射紅光之二向色性鏡安 排在顯示板9 1之前。在此例中,極化方向將因調變而改 變,故光束分裂器87將調變之光通過至投射透鏡17〇 顯不板91可能爲一顯示板其中之像素備有藍及綠色傳送 滤波器。或者’顯示板可以時間順序以圖像資訊調變藍及 綠光束’經由此顯示板之時間同步而在螢幕上成像,僅綠 及藍色光被阻止。 此種具體實例之優點,其中_液晶顯示供二彩色之用。第 二個顯示板供第三彩色之用,其優點爲單色顯色板中彩色 尤鬲解析度,或燈之光譜效用之最佳程度可以達到。三彩 ____ -32- 本紙‘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Τί〇>< 297公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艿本1) * I I II _> -4 «1707 Λ7 _____ B7 五、發明説明(30) 色當然以不同方式分布於二個顯示板上。 亦可用一個三色板與一單色顯示板結合。此時,在彩色板 前之二向色性鏡則可以省略。此種結合可提供一種實現在 一定彩色之輋値照明之額外照明。 其他组合爲二個三彩色板或一個三彩色板及一個黑向板。 在上述心所有具體實例中,光徑可以與本發明之影像投射 模組相似万法實施。此情況下,由顯示板反射之光到達之 第—反射裝置上之位置應保持其極性。 以上各圖2,5⑷,5(b),5⑷,7,8,9及1〇均參考 二個透鏡板之積分器系統予以說明如上, 工 彳-畀亦可有—積 分器系統結構成一個光透明之桿。 -------II - ±衣-- *'.卜 (請先閏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毕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 33-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搮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Claims (1)

  1. Α8 Β8 C8 D8 第861!^^118曝專|叹申請案 中文申ϋ利範圍修正本(89年6月) 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影像投射模組,以此順序包括—照明系統含一輻射 源及至少一個顯示板以備將由照明系統提供之照明光束 以影像資訊調變,照明系統包括一有出口表面之積分器 系統,該表面位於出口平面中,其特徵為第一反射裝置 係出現於積分器系統之出口平面中,第二選擇性反射裝 置位於模組中,一個光系統安排於第一反射裝置及第二 反射裝置之間供至少將積分器系統之出口表面經由第二 反射裝置在第一反射裝置部分成像。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特徵為積分 系統包括第一及第二透鏡板’第二透鏡板之透鏡共同構 成積分器系統之出口表面。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特徵為第一 反射裝置包括之反射區域位於第二透鏡板上。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特徵為第— 反射裝置有至少一個反射元件鄰近第二透鏡板及位於積 分器系統之出口平面中。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影像投射模组,其特徵為積分 器系統包括一光透明桿,其距輻射源甚遠之端面構成積 分器系統之出口表面。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特徵為第— 反射裝置有至少一個反射元件鄰近桿之端面及位於積分 器系統之出口表面中。 7 .根據以上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何一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 特徵為第二反射装置之平面與光抽成一不同於9〇。之角 本紙浪尺度埴用中困國家橾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II II I .— -装— I I I 訂 II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裂 A8 BB C8 m <»7设? 申請專利範圍 光學系統包括一個第一及第二透鏡,由第一透鏡造成之 積分器系統之出口表面之影像位於第二透鏡之焦點平面 中。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影像投射模具,其特徵為第二 反射裝置有一反射區域’其至少部分與顯示板統合〜 起。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特徵為第二 反射裝置包括二向色性反射元件之一圖案,該圖案與續 示板之像素圖案對應。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影像投射模級,其特徵為一微 透鏡陣列安排在顯示板之照明側,二向色性元件位於微 透鏡陣列之焦點平面中。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特徵為—微 透知> 陣列安排在顯示板之照明側,二向色性元件被安排 於微透鏡陣列之上。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影像投射裝置,其特徵為第二 反射裝置有許多反射區域,其至少部分與顯示板之被動 像素部分重合。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影像投射裝置,其特徵為積分 器系統之出口平面實際上與第二反射裝置平行,在積分 器系統中之反射部分所涵蓋之一表面為出口表面之二倍 大。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固第8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特徵為積分 器系統之出口表面實質上與第二反射裝置平行,在積分 本紙法从逋用中~5閨家揉準(CNS > A4胁 --------¾------#------4 f靖先聞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耳) 經濟部t央標率局Μζ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2 - 經濟部中夬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器系統中之出口平面之反射部分涵蓋一表面,其為出口 表面之三倍大。 15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特徵為第二 反射裝置包含一反射性極化器,其被安排在照明系統及 顯示板之間,極化轉換裝置出現在或接近第—反射裝置 之處。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特徵為極 化器為歸還方向性極化器。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影像投射模组,其特徵為極 化器為一膽固醇極化器。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影像投射模组,其特徵為極 化器為一極化光束分裂器。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影像投射模组,其中之第二 反射裝置僅由線性極化器構成,其特徵為第一反射裝置 為光譜反射,及一 λ/4板出現在或接近於第一反射裝置。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中之第二 反射裝置包括線性極化器及有一反射區域在或接近於顯 示板’其特徵為一;L/4板出現於反射於線性極化器上之 光之光徑中,及第一反射裝置至少在線性極化器反射之 光為入射之位置為光譜反射。 21·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π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中之第二 反射裝置僅由膽固醇極化器構成,其特徵為第一反射裝 置為光譜性。 22.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中之第二 -3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家揉隼(CNS ) Α4洗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炅) 娌濟部中央梂準局貞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ΙίΤ〇» § —- _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反射裝置包括一膽固醇極化器及有一反射區域在或接近 該顯示板,其特徵在:一個位於或鄰近第一反射裝置之 一四分之一波長板’係出現於反射在反射區域之光的光 徑中。 23·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中之第二 反射裝置包括一膽固醇極化器及有一反射區域在或接近 顯示板,其特徵為膽固醇元件具有一旋轉方向與膽固踔 極化器之旋轉方向相反位於或接近第一反射裝置之處, 該膽固醇元件出現於反射在反射區域之光的光徑中。 2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5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中之第二 反射裝置有一反射區域於或接近顯示板之處,其特徵為 反射性極化器之平面,換言之,反射區域及顯示板之平面 與光軸形成一不同於90。之角度,並共同形成一角度。 2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i 7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特徵為膽 固醇極化器包括一液晶聚合物材料之單一層,在該層 中,分子螺旋線之螺距在二值間變化,該二值與涵蓋至 少充分可見波長範圍所需之反射段之下限與上限對應。 2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特徵為— λ Μ板出現於膽固醇極化器及顯示板之間。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影像投射模组,其中積分器系 統包含一個第一及一個第二透鏡板,其特徵為第二透鏡 板為一半圓或四分圓’照明系統能適於供應一半圓或四 分圓之照明光束於第二透鏡板之位置。 2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影像投射模组,其中之積分 - - - 4 - 本纸張ΛΑΑ财ΒΙΒ家橾準(CNS ) Α4規格7^〇χ歸釐) ---------^------ΐτ------Μ (請先Μ讀背面之注$項耳填寫本頁) 8 8 8 8 ABCD 41170? 六、申請專利範圍 系統包括一個第一及_個第二透鏡板,其特徵為第一透 鏡板之透鏡有一長寬比與顯示板之長寬比對應。 29, —種影像投射模組,包含—含—輻射源之照明系統及一 衫像顯示系統以供以影像資訊而調變由照明系統所供應 、月光束’照明系统包括一有出口表面之積分器系 统,該表面位於出口平面中,其特徵為影像顯示系統包 括二個顯示板,一個顯示板適於調變一單色光束,另一 顯不板則適於調變至少二不同之單色光束,該顯示板配 置在一具有對應由有關顯示板調變之光束之波長之輸送 波長之二向色性濾波器之前,在輻射源及相關顯示板間 <每一光徑包含位於積分器系統平面之第一反射裝置, 第二反射裝置,及安排於第一反射裝置及第二反射裝置 間之一光系統供至少將積分器系統之出口表面經由第二 反射裝置在第一反射裝置上部分成像。 30. —種影像投射模組,包括一含一輻射源之照明系統及一 影像顯示系統供以影像資訊調變由照明系統供應之照明 光束,照明系統包括一有出口表面之積分器系統,該表 面位於出口平面中,其特徵為影像顯示系統包括二個彩 色顯示板,其中每一在輻射源及相關彩色顯示板間之光 徑包含位於積分器系統平面之第—反射裝置,第二反射 裝置,及士排於第一反射裝置及第二反射裝置間之一光 系統供至少將積分器系統之出口表面經由第二反射裝置 在第一反射裝置上部分成像。 31 —種影像投射模組,包括一含一輕射源之照明系統及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着) ------- :裝------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t央橾準局男工消費合作杜印装 A8 B8 C8 D8 *1707 、申請專利範圍 影像顯示系統供以影像資訊調變由照明系統所供應之光 束’照明系統包括一有出口表面之積分器系統,該表面 位於出口平面中,其特徵為影像顯示系統包括三個單色 顯示板,及影像投射模組備有實現三彩色通道之裝置供 單色顯示板之用’其方式為將照明系統之光束分開成三 個主要次光束,且位於輻射源及相關彩色顯示板間每一 彩色通道之光徑包含包含位於積分器系統平面之第一反 射裝置,第二反射裝置,及安排於第一反射裝置及第二 反射裝置間之一光系統供至少將積分器系統之出口表面 名k由第一反射裝置在第_反射裝置上部分成像。 32_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丨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特徵為再 結合調變之單色次光束之裝置係由含二個相互跨過之二 向色性鏡之二向色性三稜鏡系統構成。 33.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影像投射模組,其特徵為影像 顯不系統為一反射性影像顯示系統。 34_ —種影像投射裝置,包括一含—輻射源之照明系統及一 影像顯示系統共同構成一影像投射模組,照明系統包括 一有出口表面之積分器系統,該表面位於出口平面中, 及尚備有一投射透鏡系統,其特徵為位於積分器系統平 面疋第一反射裝置,第二反射裝置,及安排於第一反射 裝置及第二反射裝置間之一光系統供至少將積分器系統 之出口表面經由第二反射裝'置在第一反射裝置上部分成 像。 3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影像投射裝置,其特徵為一 本紙浪用巾g國家標聿(CNS ) i I I —I: IH ^ I n n 11 —Μ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Ϋ項再填寫本頁) 趣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6 - •— VO I I 8888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供將投射透鏡系統之入口曈孔中之積分 系練之Φ p '~p T-. 成像之第三透鏡位於第二透鏡及投勒透鏡系贫之門十面 3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影像投射裝置,其中之第二 反射裝置包括一膽固醇極化器,其特徵為該膽固醇極化 器係安排在第二及第三透鏡之間。 --------裝------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t央標率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固家揉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TW086118681A 1996-11-25 1997-12-11 Image projection module and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such a module TW41170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96203308 1996-1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11707B true TW411707B (en) 2000-11-11

Family

ID=8224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6118681A TW411707B (en) 1996-11-25 1997-12-11 Image projection module and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such a modul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042237A (zh)
EP (1) EP0882248A1 (zh)
JP (1) JP2000504440A (zh)
KR (1) KR100495322B1 (zh)
CN (1) CN1115588C (zh)
TW (1) TW411707B (zh)
WO (1) WO199802399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6948B (zh) * 2012-10-05 2017-06-11 克萊譚克公司 用於判定最小光束點之大小及位置的系統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86771B1 (en) * 1998-04-02 2005-05-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with enhanced brightness
US6956543B2 (en) * 2000-02-07 2005-10-18 Sony Corporation Multiple-screen simultaneous displaying apparatus, multi-screen simultaneous displaying method, video signal generating device, and recorded medium
JP3780873B2 (ja) * 2001-05-01 2006-05-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US6868223B2 (en) * 2001-05-11 2005-03-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llumination apparatus, exposure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device fabrication method
US7002533B2 (en) * 2001-08-17 2006-02-21 Michel Sayag Dual-stage high-contrast electronic image display
DE10312455A1 (de) * 2003-03-20 2004-11-11 Carl Zeiss Jena Gmbh Projektionsvorrichtung
DE10345433A1 (de) * 2003-09-30 2005-04-21 Zeiss Carl Jena Gmbh Projektionsvorrichtung
US7242524B2 (en) * 2003-11-25 2007-07-10 Pc Mirage, Llc Optical system for forming a real image in space
US7612859B2 (en) 2005-10-31 2009-11-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Ultra-violet radiation absorbing grid
US20070097291A1 (en) * 2005-10-31 2007-05-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US7876400B2 (en) 2005-10-31 2011-01-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ptical modulation system
FR2895526A1 (fr) * 2005-12-22 2007-06-29 Thomson Licensing Sas Systeme de retro-eclairage pour panneau d'affichage a cristal liquide et dispositif d'affichage correspondant
DE102006035601A1 (de) 2006-07-27 2008-01-31 Fachhochschule Jena Bildprojektionseinrichtung
TWI360678B (en) * 2007-12-31 2012-03-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Examining device and examining method
CN101482444B (zh) * 2008-01-10 2011-02-09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JP5334494B2 (ja) * 2008-08-20 2013-11-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US8860938B2 (en) 2008-10-21 2014-10-14 Chemometec A/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nalysing fluorescent particles
WO2011031315A2 (en) * 2009-09-11 2011-03-17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ree-dimensional (3d) projection
CN102455513B (zh) * 2010-10-15 2014-01-01 前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光线回收结构的投影装置
TWI483000B (zh) * 2012-02-22 2015-05-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極化轉換元件組及包含該極化轉換元件組之投影裝置
IT201700095075A1 (it) * 2017-08-22 2019-02-22 Maschio N S S R L Gabbia metallica per cisterne.
CN112596332B (zh) * 2020-12-23 2022-03-11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系统及投影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8800951A (nl) * 1988-04-13 1989-11-01 Philips Nv Weergeefinrichting.
NL8901077A (nl) * 1989-04-28 1990-11-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sche belichtingsstelsel en projectie-apparaat voorzien van een dergelijk stelsel.
JP2622185B2 (ja) * 1990-06-28 1997-06-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NL9001610A (nl) * 1990-07-16 1992-02-17 Philips Nv Beeldprojektie-inrichting.
JPH05257085A (ja) * 1992-03-11 1993-10-08 Nikon Corp 照明光学系
JPH05264904A (ja) * 1992-03-18 1993-10-15 Canon Inc 照明光学系および該照明光学系を用いた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US5430562A (en) * 1993-01-25 1995-07-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iquid crystal light valve including between light and light valve microlenses and two reflecting layers with a matrix of openings
JPH07159722A (ja) * 1993-12-09 1995-06-23 Nikon Corp 投射装置
GB2296807A (en) * 1994-12-29 1996-07-10 Sharp Kk Illumination system
JPH09182112A (ja) * 1995-12-22 1997-07-11 Sharp Corp 小型光学系を用いた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US5868481A (en) * 1996-11-08 1999-02-09 Lightware, Inc. Centrifugal illumination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6948B (zh) * 2012-10-05 2017-06-11 克萊譚克公司 用於判定最小光束點之大小及位置的系統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495322B1 (ko) 2005-09-27
KR19990081944A (ko) 1999-11-15
WO1998023990A1 (en) 1998-06-04
EP0882248A1 (en) 1998-12-09
CN1214123A (zh) 1999-04-14
CN1115588C (zh) 2003-07-23
US6042237A (en) 2000-03-28
JP2000504440A (ja) 2000-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11707B (en) Image projection module and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such a module
TW293882B (zh)
US7364305B2 (en) Projector
TW504935B (en) Reflective liquid-crystal-on-silicon projection engine architecture
EP1089115A1 (en) Optical device and projection display
TW200424734A (en) Projector
CA2190132A1 (en) High resolution subtractive color projection system
JPH08271854A (ja) 光源の像を投写する装置
EP0467447B1 (en)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KR20050037470A (ko) 편광 광선 분할기를 갖는 이미지 프로젝션 시스템
JPH11143404A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527804A (ja) 方向性固定偏光軸偏光ビームスプリッタを有するディジタル画像プロジェクタ
TW460710B (en) Array lens, lighting optical system, optical unit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00180792A (ja) 照明光学系およ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US6497485B1 (en)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having uniform brightness
JP2000047198A (ja) 液晶光変調素子及び投影表示装置
JP4273642B2 (ja) 単板式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JP3610835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US6024451A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such an illumination system
KR20030079268A (ko) 프로젝션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JP2000206613A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1281760A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7328218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365618B2 (ja)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2000162592A (ja) 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