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01532B - Camera - Google Patents

Camera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01532B
TW401532B TW087105211A TW87105211A TW401532B TW 401532 B TW401532 B TW 401532B TW 087105211 A TW087105211 A TW 087105211A TW 87105211 A TW87105211 A TW 87105211A TW 401532 B TW401532 B TW 4015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part
camera
handle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05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oru Tanabe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Kk filed Critical Canon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01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015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03B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apparatus;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9/00Cameras
    • G03B19/02Still-picture camer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22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G03B2215/0503Built-in units
    • G03B2215/0507Pop-up mechanis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oboscope Apparatus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401532 at B7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背景 發明領域 本發明有關具電子閃光裝置之照像機,尤係照像機中 ,未發生閃光與發生閃光間電子閃光裝置相對照像機體移 至不同.位置。 相關技術說明 具內建閃光裝置之照像機極普遍,近來照像機尺寸愈 小,致照像透鏡光軸與照像機光軸間距離變小。由照像機 至照像物如人之距離(照像距離)反之漸增,因變焦照像 鏡頭更普遍。照像物距離增加致紅眼現象機率增加,此現 象爲照像機之閃光射於照像物(人)瞳孔並由視網膜反射 。乃亟須抑制紅眼現象。 經澇部中决標準局員工消f合作社印^ 抑制紅眼現象之方法中,可使電子閃光裝置預先發光 或以閃光照像前立即點亮電子閃光裝置外光源使人瞳孔收 縮。另一習知方法稱爲跳出電子閃光裝置,其中使用電子 閃光裝置前其發光部離開照像透鏡之光軸。 跳出電子閃光裝置用於許多照像機,因照像時間外發 光部位於照像機體內,提高照像機攜帶性。具跳出電子閃 光裝置之照像機有不同種類。一種照像機利用變換照像透 鏡鏡筒由收藏位置至使用(照像)位置時所得移動力而移 動發光部。另一種如日本公開專利案平7, — 2 2 5 4 1 0 號所揭,發~光部置於照像機體滑蓋上,照像時電子閃光裝 -4-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3本頁)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因家標準(CMS ) A4規格(210X297公藶> 401532 A7 .. · ..... . B7 . ..: 五、發明説明(2 ) 置光軸同時移離照像透鏡,使滑蓋滑動而露出照像透鏡。 此外,另一習知方法揭示於日本公開專利平 8 — 6 2 6 7 5號,如下安排具透鏡之底片單元。先假定 照像光軸與易發生紅眼現象之閃光光軸間距離範圍。照像 時發光部移至假定範圍外,不照像時則於範圍內。 發明槪述 根據本發明一特性,提供之照像機包含一發光部移動 於收藏位置與使用位置間,一操作件可藉定向滑動操作而 移動,及一傳動件就滑動操作引起操作件位移量傳至發光 部’其中傳動件放大操作件上滑動量並將滑動放大量傳至 發光部,故發光部移動量大於操作件位移量。因此,可簡 單精巧形成發光部移動機構,允許最後縮小照像機尺寸。 參考附圖由以下詳細說明可知本發明上述及其他特性 及優點。 圖式簡要說明 疗'"·部中央標浓局貝工消费合作衽印52 (讀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圖1爲本發明第一例照像機之發光部移動機構分解立 體圖: 圖2爲照像機之發光部處於收藏位置之正視圖; 圖3爲照像機之發光部處於突出(使用)位置之正視 I pi 圖, 圖4爲照像機之發光部移動機構後視圖; 圖5爲‘‘照像機之發光部移動機構側視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囷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5- 401532 A7 B7 .¾¾,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 五、發明説明(3 ) 圖6爲照像機後視圖: 園7爲發光部收藏時發光部移動機構之操作; 圖8爲發光部突出時發光部移動機構之操作; 圖9顯示發光部收藏時本發明第二例照像機之發光部 移動機構操作; 圖10顯示發光部突出時本發明第二例照像機之發光 部移動機構操作; 圖1 1顯示發光部收藏時外力下加至發光部時第二例 發光部移動機構之操作; 圖12顯示發光部突出時外力下加至發光部時第二例 發光部移動機構之操作; 元件對照表 1 照像機體 1 b 孔 2 照像透鏡 3 觀景器 4 自動對焦單元6 接片 7 電路板 1 〇 發光部 1 〇 a 導袖 1 〇 b 導袖 1 〇 C‘‘鈎件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巧本頁) •4
4T 線 本紙張尺度顧巾關家標準(⑽)从見格(2丨qx297公液) -6 - 經濟部中央標本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繁 401532 A7 B7五、發明説明(4 ) 13 導桿 14 支持件 15 支持件 17 基板 17a 孔 18 操作件 18a 操作部 18b 突出 19 第一柄 19a 軸桿 19b 輸入件 19c 軸桿 1 9 d 輸出件 1 9 d / 第一柄 1 9 d ^ 輸出端 1 9 / 輸出端 1 9 e 槽溝 20 肘節彈簧 2 0a 端部 21 第二軸桿 2 1 ^ 第二柄 2 0b 端部 2 1a 軸桿 2 1 b*^ 輸入端 (评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1ΪΤ本頁) 丁 .-1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着) 401532 A7 B7 行^部中决榡卑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 五、發明说明(5 ) 2 2 蓋件 2 2 a 槽溝 3 0 扭力彈簧 3 0 a 彈簧端 3 0b 彈簧端 發明詳述 以下參考圖式詳述本發明較佳實施例。 (第一例) 圖1至6有關本發明第一例照像機。圖1爲照像機之 發光部移動機構結構。圖2爲照像機之發光部收藏時。圖 3爲照像機之發光部突出(使用)時。圖4及5爲照像機 體上發光部安裝結構。圖6爲爲照像機後視圖》 圖2中,數字1爲照像機體,2爲照像透鏡,3爲觀 景器,4爲自動對焦單元,1 〇爲發光部。發光部1 〇如 習知置有放電燈泡,反射片及光學零件等。 '圖2中,發光部1〇左半部收藏於照像機體1內,照 像機電源關閉。圖3中發光部1 0全部露出照像機體1外 ,照像機電源接通。 圖4及5中發光部1 〇下後側提供導袖1 0 a及1 0 b。導袖1 〇 a及1 〇b滑喫一導桿1 3,故發光部1 〇 滑置於照像機體1。導桿13以持桿件14及15藉螺釘 固定至照像*機體1而支持於其二端。 (誚^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巧本頁) - 、v3 本纸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ox297公楚) -8 - 401532 A7 B7 五、發明説明(6 ) (誚1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巧本頁) 參考圖1及5,發光部10下前側提供一鈎部10 :c 。鈎部1 0 c滑喫以螺釘固定於照像機體1之基板1 7前 緣,故決定發光部1 0垂直位置。 如圖4示,發光部1 0以引線1 6電氣接至發光電路 (未示)。 接著說明用於滑動發光部1 0之發光部移動機構。一 操作件18由後方安裝於照像機體1,並相對照像機體1 可橫向滑動。操作件1 8具一操作部1 8 a。當一蓋件 2 2如圖6示置於照像機體1上,操作件1 8之操作部 1 8 a經蓋件2 2之槽溝2 2 a露至照像機外。操作件 18之垂直位置受限於槽溝2 2a ,僅可於照像機體1橫 向操作移動。 此外,如圖4示,電源開關之接片6置於操作件1 8 上。當操作件1 8操作右滑或左滑,電源開關接片滑過置 於照像機體1後側上之開關式樣電路板7。 經濟部中♦標卑局Μ工消费合作社印褽 圖1所示第一柄1 9支持於照像機體上,其軸桿1 9 a轉動地套於基板1 7之孔1 7 a及照像機體1之孔1 a 。此外第一柄1 9操作件1 8,以其輸入件1 9b插入操 作件1 8上二突起1 8 b之間。 第二柄2 1置於第一柄1 9上側,並轉動地支持於照 像機體1上,其軸桿2 1 a套入基板1 7之孔1 7 b及照 像機體1之孔1 b。一拱形槽溝1 9 e形成於第一柄之軸 桿1 9 a與輸出件1 9 d之間一位置》第二柄2 1之軸桿 2 1 a經捵‘形槽溝1 9 e套入照像機體1之孔1 b。另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因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_ 9 - 經瀠部中决梂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401532 at .. B7 五、發明说明(7 ) 拱形槽溝2 1 d形成於第二柄2 1軸桿2 1 a與輸出件 2 1 c間一位置。第一柄1 9之軸桿1 9 a經拱形槽溝 2 1 d套入基板1 7之孔1 7 a。注意安排夠大拱形槽溝 1 9 e及2 1 d以允許第一及第二柄1 9 ’ 2 1轉動。 第一柄1 9之輸出件1 9 d連接第二柄2 1之輸入件 2 1 b,輸出件1 9 d之彎曲件嚙合輸入件2 1 b之叉件 。再者,形成於發光部1 0下側之驅動突起嚙合第二柄 2 1輸出件2 1 c之叉件。因此,操作件1 8如上述經第 一柄1 9及第二柄2 1接至發光部1 0。 一肘節彈簧2 0—端2 0 a嚙合第一柄1 9之軸桿 1 9 c,另一端20b嚙合照像機體1之軸桿1 c。 接著參考圖7及8說明發光部移動機構操作。圖7爲 發光部1 0收藏時之發光部移動機構,圖8爲發光部1 0 突出時之發光部移動機構。 圖7狀態中,以肘節彈簧2 0之彈力迫使第一柄1 9 於軸桿1 9 a上反時針移動。如此,因嚙合第一柄1 9之 操作件1 8位置受限於蓋2 2之槽溝2 2 a ,第一柄1 9 不受彈力再引起轉動。其時,第二柄2 1受肘節彈簧2 0 之彈力經第一柄1 9迫使於軸桿2 1 a上反時針移動。嚙 合第二柄2 1之發光部1 0亦受肘節彈簧2 0之彈力朝左 移,即收藏發光部1 0之方向。 當操作件1 8操作時,如圖7狀態,滑向右方,即突 出發光部1 0方向,第一柄1 9以肘節彈簧2 0彈力於軸 桿2 1 a上‘順時針轉動。然後發光部1 〇於照像機體1突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S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0- (請"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巧本頁)
401532 A7 B7 五、發明説明(8 ) 出之方向治導桿13開始移動。 第一柄1 9順時針轉動使肘節彈簧2 0於另一端部 2 0 b上反時針轉動。肘節彈簧2 0持續施加反時針壓迫 力於第一柄1 9上使發光部1 0走向收藏方向,直至肘節 彈簧2 0 —端部2 0 a走至與另一端部2 0 b橫向對齊之 點。 此時,肘節彈簧2 0 —端部2 0 a逐漸靠近另一端部 20b。因此,肘節彈簧20彈力漸增》當操作件18及 發光部1 0大約分別抵其行程中點,即第一柄1 9轉軸 1 9 a與肘節彈簧2 0二端部2 0 a及2 0 b走至對齊之 點,肘節彈簧2 0之彈力最大。但此時無旋轉迫力加至第 一柄 1 9。 經滂部中决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 隨操作件1 8再向右滑,當肘節彈簧2 0 —端部2 0 a轉動越過一端部2 0 a與另一端部2 0 b横向對齊之點 ,肘節彈簧2 0提供順時針迫力至第一柄1 9。結果,發 光部1 0受迫於突出方向移動。因此操作件1 8滑動越過 行程大約中點後,第一柄1 9,第二柄2 1及發光部1 〇 分別受肘節彈簧2 0彈力驅動於突出方向,即使照像機操 作者手離操作件1 8。此外,操作件1 8滑動引起電源開 關接片6滑過開關式樣電路板7而打開照像機電源。 當操作件1 8進一步移動受阻,而操作件1 8 a端靠 蓋件2 2之槽溝2 2 a端面,發光部1 〇於突出方向之動 作停止。此狀態中,因第一柄1 9受肘節彈簧2 0順時針 壓迫,發光‘部1 0穩定保持於突出(使用)位置。 -11 - (請先聞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巧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家標率(CNS ) A4規格(2丨0X 297公釐) 401532 at B7 五、發明说明(9 ) 此外,發光部10恰抵突出位置前(約2mm),以 發光部1 0之鈎件1 0 c壓下圖1發光部位置偵測開關5 而打開。然後,照像機體1內照像機控制電路(未示)決 定可否以發光部1 0發光(閃光)。若可能,照像機控制 電路送出充電開始信號至電子閃光裝置之充電電路以開始 充電電子閃光裝置。完成充電後,充電電路送出信號至照 像機控制電路指示完成充電。照像機回復至待命狀態準備 照像。 接著說明完成照像後收藏發光部10之發光部移動機 構操作(當電源關閉)。 上述操作打開電源反向進行成收藏操作。當照像機操 作者由圖8位置移動操作件1 8向左,第一柄1 9開始反 時針轉動並逐漸壓迫肘節彈簧2 0。如此使第二柄2 1開 始配合第一柄1 9反時針轉動。然後發光部1 0配合第二 柄2 1亦開始沿導桿1 3左移。此外,操作件1 8滑動使 電源開關接片6滑過開關式樣電路板7而關閉照像機電源 0 經"部中次標卑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i本頁) 此例中,當操作件1 8與發光部1 0通過其個別行程 中點,肘節彈簧2 0之彈力反向。結果,發光部1 0受迫 於收藏方向。當操作件1 8之操作件1 8 a端靠蓋件2 2 之槽溝2 2 a端面而擋住操作件1 8進一步移動,發光部 1 0於收藏方向移動停止。如此,肘節彈簧2 0迫使第一 柄19於反時針方向,故發光部1 0穩定經由第二柄2 1 保持於收if位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現格(210X297公釐) -12- 蜉濟部中央標汍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 4d〇m A 7 B7 五、發明説明(1〇 ) 當發光部10如上述藉操作件18進入突出位置或收 藏位置,可直接由照像機操作者拉出發光部1 〇至突出位 置或推入收藏位置,因發光部1 0完美連結於操作件1 8 〇 前述大致說明第一例發光部移動機構之操作。以下詳 述第一柄1 9及第二柄2 1。如圖7及8所示,第一及第 二柄1 9及2 1柄長大致相同,並延伸於照像機體1前後 方向。有關槓桿比,即一輸入端至轉軸之距離對轉軸至輸 出端之比率,第一柄19槓桿比約1:1,第二柄21槓 桿比約1:2。第二柄21之轉軸21a較第一柄19轉 軸1 9 a更接近第一柄1 9之輸出端1 9 d。因此發光部 1 0之移動量約爲操作件1 8移動量二倍。. 爲抑制紅眼現象,須使電子閃光裝置光軸儘量離開照 像透鏡光軸。然而若照像機允許操作者直接移動發光部, 發光部易移動過量而不易由操作者一手操作,故影響照像 機操作性。因此,第一例發光部移動機構可移動發光部 1 0之程度約爲操作件1 8操作量之二倍。如此安排發光 部移動機構,照像機可足夠移動發光部1 〇離開照像透鏡 光軸並保持良好操作性。 此外,就發光部移動機構所用二柄1 9及2 1,可安 排操作件1 8操作方向與發光部1 0移動方向一致。如此 提供操作者感覺之操作性。 (第二例)·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囷家標準(CNS > A4現格(2丨0X 297公釐) · 13 (請"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巧本頁) 訂 401532 B7 .¾¾.部中夾標卑局M.-t消費合作社印^ 五、 發明说明 (11 1 1 圖 9 至 1 2 爲本發明 第二例之照像機之發光部移動機 1 I 構 〇 第 二 例機構所有組件與第一 例安排相同者以前述相同 I 數字 標 示 〇 • 許 1 I 以 下 爲 第 二 例與第一 例之不 同點。第二例中,第一柄 閱 1责 1 1 1 9 之 輸 出 端 1 9 d / 經扭力 彈簧3 0嚙合第二柄 背 而 1 1 2 1 〆 之 輸 入 端 ,彈簧3 0置於 第二柄2 1 /轉軸 注· 意 1 | 2 1 a 周 圍 〇 T 項 再 I 再 者 第 —- 柄1 9 / 輸出端 1 9 d >與第二柄2 1 — 坑t η { 本 A I 輸 入 端 置 於扭 力 彈簧3 0 之彈簧 端30a及30b之間。 頁 1 1 圖 9 顯 示 發 光部1 0 爲收藏 位置之發光部移動機構。 1 1 如 此 扭 力 彈 簧 3 0之彈 簧端3 〇b端靠第二柄21>輸 | 入 端 處 2 1 b 一彎曲部 ,故扭 力彈簧3 0處於些微負荷 訂 I 狀 態 0 此 乃 因 肘 節彈簧2 0迫使 第一柄1 9 >轉動時之力 1 1 1 足 大 於 扭 力 彈 簧 3 0之彈 力。因 此,由扭力彈簧3 0彈簧 1 1 端 3 0 a 經 第 二 柄2 1 > 所受彈 力迫使發光部1 0於收藏 1 | 方 向 0 镍 I 另 者 圖 1 0顯示發 光部1 0突出位置之發光部移動 1 I 機 構 〇 如 此 扭 力彈簧3 0之彈 簧端3 0 a端靠第一柄 1 1 9 〆 輸 出 端 1 9 d 一處 形成之 彎曲部,而扭力彈簧3 0 1 彈 簧 端 3 0 b 端 靠第二柄 2 1 ^ 輸入端處彎曲部,故扭力 1 彈 簧 3 0 處 於此 微負荷狀 態。如此,以扭力彈簧3 0彈簧 1 I 端 經 第 二 柄 2 1 /承接之彈力迫使發光部10於突出方向 1 1 1 I 第 二 例· 發 光部移動機 構之滑動與第一例大致相同。當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因家標準(CNS )六4祝格(210X297公釐) -14 - 401532 Α7 Β7 五、發明説明(12) 操作操作件1 8,第一及第二柄1 9 "及2 1 —分別配.合 操作件18操作動作而驅使發光部10於突出或收藏方向 。此外,第二例中,第一柄19 —槓桿比約1 :1 ,第二 柄2 1 >槓桿比約1 : 2。因此發光部1 0移動量約爲操 作件1 8移動量二倍。 但第二例中,若施加外力F強制拉動發光部由收藏位 置至突位位置,如圖1 1示,或由突出位置至收藏位置, 如圖1 2所示,發光部1 0沿導桿1 3移動於外力F作用 之方向,第二柄21z因而轉動。然後因肘節彈簧20彈 力足較扭力彈簧3 0彈力大,扭力彈簧3 0之負荷狀態吸 收第二柄21轉動,未使用第一柄19/轉動。因此,無 力不當作用第一柄1 9 ζ或操作件1 8。 當外力下消失,扭力彈簧3 0回復力使第二柄2 1返 回原始位置,故發光部1 0成原始位置。即使意外外力作 用照像機,第二例可不使外力移動操作件1 8,外力消失 發光部1 0重回位置。乃防止不當打開照像機電源,允許 順利閃光照像,提高結構之照像機操作性。 各例所示發光部移動機構具二柄,但本發明發光部移 動機構不限於上述特定柄數及形狀。 (誚乇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巧本頁) -束'-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囷固家標率(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5-

Claims (1)

  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種照像機,包含: a)—發光部安排移動於收藏位置與使用位置之間; b ) —操作件,可藉滑動而移動於特定方向:及 C ) ~傳動件,將滑動引起操作件之位移量傳至發光 部, 其中傳動件放大操作件上滑動量而傳送放大之滑動量 S發光部,故發光部移動量大於操作件位移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照像機,其中發光部移 iit方向相同於操作件藉滑動移動之預定方向而移動於收 藏位置與使用位置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照像機,其中傳動件包 含多數柄,其轉動中心彼此不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照像機,其中傳動件包 含第一柄,其一輸入端接至操作件,第二柄其輸入端接至 第一柄之輸出端,其輸出端接至發光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照像機,其中第一柄之 輸出端及第二柄之輸入端經一彈簧彼此連接。 6 .如申請專利範圔第1項之照像機,另包含一肘節 彈簧,當發光部靠近收藏位置時迫使發光部朝向收藏位置 ,當發光部靠近使用位置時迫使發光部朝向使用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照像機,其中照像機電 源配合操作件操作開關。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照像機,另包含一固定 件固定傳動、至照像機,其中發光部上形成之突出件與固 (請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米 i J.!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入4規<格(210X297公釐) -16- 401522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定件一端部嚙合。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照像機,另包含一偵測 開關偵測發光部已移至使用位置。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照像機,其中當偵測 開關偵測發光部已移至使用位置,控制發光部待命閃光發 射。 11·—種照像機,包含: a)—發光部安排移動於收藏位置與使用位置之間; b ) —操作件藉操作於特定方向而移動;及 c ) 一傳動件,傳送操作件之位移量至發光部, / 其中傳動件放大操作件之移動量並傳送放大之位移量 至發光部,故發光部移動量大於操作件之位移量。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照像機,其中發光 部藉移動於與操作件操作之預定方向同方向而移動於收藏 位置與使用位置之間。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照像機,其中傳動 件包含第一柄及第二柄,第一柄之输入端接至操作件,第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二柄之輸入端接至第一柄之輸出端,輸出端則接至發光部 〇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照像機,另包含一 肘節彈簧,當發光部靠近收藏位置時迫使發光部朝向收藏 位置,當發光部靠近使用位置時迫使發光部朝向使用位置 0 1 5 . 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照像機,其中照像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率(CNS ) A4规格(210X 297公釐) -17- 4015^2 Be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機之電源配合操作件之操作而開關。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照像機,另包含一 偵測開關偵測發光部已移至使用位置。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8 -
TW087105211A 1997-04-14 1998-04-07 Camera TW40153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9095651A JPH10288807A (ja) 1997-04-14 1997-04-14 カメ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01532B true TW401532B (en) 2000-08-11

Family

ID=14143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05211A TW401532B (en) 1997-04-14 1998-04-07 Camera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160961A (zh)
JP (1) JPH10288807A (zh)
KR (1) KR100290237B1 (zh)
CN (1) CN1128385C (zh)
TW (1) TW4015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04677B2 (en) * 2000-12-13 2007-12-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Customizing a digital camera based on demographic factors
CN101539706B (zh) * 2008-03-18 2011-06-2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滑动机构
JP5988773B2 (ja) * 2012-08-28 2016-09-07 株式会社ザクティ 電子機器のポップアップ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67921U (zh) * 1976-06-11 1977-12-20
JPS58159528U (ja) * 1982-04-19 1983-10-24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ストロボ内蔵型カメラ
US5079574A (en) * 1989-08-17 1992-01-07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tor-driven camera
US5270757A (en) * 1990-07-25 1993-12-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ggle-operated, self-contained camera flash unit
US5486886A (en) * 1994-03-21 1996-01-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Variable angle flash with linear motor drive
US5749003A (en) * 1995-08-08 1998-05-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having flash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290237B1 (ko) 2001-08-07
US6160961A (en) 2000-12-12
KR19980081329A (ko) 1998-11-25
JPH10288807A (ja) 1998-10-27
CN1128385C (zh) 2003-11-19
CN1197224A (zh) 1998-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48966B (en) Image capturing camera and projector device
US5315332A (en) Lens-fitted photographic film package and flash unit
GB2100870A (en) Camera with a lens protective cover
TW401532B (en) Camera
US20050175333A1 (en) Pop-up flash of a camera
US7412161B2 (en) Pop-up flash of a camera
US2679196A (en) Hand-held camera with pivoted finger grip
TW414871B (en) Data recording device and camera with data recording device
US4200367A (en) Projector
US4152059A (en) Collapsible camera
CN213903921U (zh) 照相机装置
US20020089650A1 (en) Portable slide projector
TWI308252B (en) Image projection and capture apparatus
JP3734914B2 (ja) シャッタ開閉動作検出装置
JP3739549B2 (ja) ストロボ付き可変焦点カメラ
US5915138A (en) Exterior film-feeding camera
JP2858711B2 (ja) 画像入力装置
JPH07191370A (ja) ポートレートモードを有するカメラ
JPH0697298B2 (ja) 測距用補助投光器の方向調節機構
JPH0562966B2 (zh)
US589346A (en) Magazine-camera
JP4121233B2 (ja) カメラのストロボ装置
JPH0543138U (ja) ポツプアツプ型ストロボ内蔵カメラ
JP2006006391A (ja) お絵描き玩具
GB2051388A (en) Line-by-line Photocopy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