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0060A - 加熱控制裝置、加熱烹調器、加熱控制方法及程式 - Google Patents

加熱控制裝置、加熱烹調器、加熱控制方法及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0060A
TW202400060A TW112113942A TW112113942A TW202400060A TW 202400060 A TW202400060 A TW 202400060A TW 112113942 A TW112113942 A TW 112113942A TW 112113942 A TW112113942 A TW 112113942A TW 202400060 A TW202400060 A TW 20240006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supply
target temperature
period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3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本理恵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0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0060A/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Ovens (AREA)
  • Freezing, Cooling And Drying Of Foods (AREA)

Abstract

提供高品質進行解凍的加熱控制裝置、加熱烹調器、加熱控制方法以及加熱控制程式。加熱控制裝置具備:供給處理部,其使蒸汽從蒸汽供給部向收納被加熱物的收納箱內供給;以及循環處理部,其利用循環部使被供給了蒸汽的收納箱內的空氣循環,供給處理部在收容室內的目標溫度被設定為與被加熱物對應的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一期間中,從蒸汽供給部向收容室內供給第一供給量的蒸汽,供給處理部在目標溫度被設定為低於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二目標溫度的第一期間之後的第二期間中,使從蒸汽供給部向收容室內供給的蒸汽的供給量比第一供給量少。

Description

加熱控制裝置、加熱烹調器、加熱控制方法及程式
本發明涉及利用蒸汽對被加熱物進行加熱的加熱控制裝置等。
已知在加熱烹調器中對冷凍食品等被加熱物進行加熱並解凍的技術。
此外,還已知向加熱烹調器的收容室內供給蒸汽(過熱水蒸汽)來加熱被加熱物進行解凍烹調的技術(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4-198007號公報)。
但是,在近年的冷凍食品中,存在將生鮮食品冷凍後的食品、將加熱烹調完畢的食品冷凍後的食品等各種各樣的冷凍食品。這些冷凍食品根據種類的不同,解凍後的食品的適當溫度也不同,因此希望對每個食品解凍到適當的溫度。在現有技術中,難以根據食品的種類解凍到適當的溫度,存在解凍後的品質因食品而產生偏差的問題。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目的在於,提供無論被加熱物的種類如何都能夠利用蒸汽以高品質進行解凍的加熱控制裝置、加熱烹調器、加熱控制方法以及加熱控制程式。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涉及的加熱控制裝置,具備:供給處理部,其使蒸汽從蒸汽供給部供給到收容被加熱物的收容室內;以及循環處理部,其通過循環部使被供給了所述蒸汽的所述收容室內的空氣循環; 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收容室內的目標溫度被設定為與所述被加熱物對應的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一期間中,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第一供給量的所述蒸汽,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目標溫度被設定為低於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二目標溫度的所述第一期間之後的第二期間中,使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的所述蒸汽的供給量比所述第一供給量少。
本發明的另一個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具備:蒸汽供給部,其向收容被加熱物的收容室內供給蒸汽;循環部,其使所述收容室內的空氣循環。另外所述加熱烹調器具備:供給處理部,其使蒸汽從蒸汽供給部供給到收容被加熱物的收容室內;以及循環處理部,其通過循環部使被供給了所述蒸汽的所述收容室內的空氣循環。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收容室內的目標溫度被設定為與所述被加熱物對應的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一期間中,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第一供給量的所述蒸汽,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目標溫度被設定為低於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二目標溫度的所述第一期間之後的第二期間中,使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的所述蒸汽的供給量比所述第一供給量少。
本發明的另一個方式涉及的加熱控制方法,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下述:使蒸汽從蒸汽供給部供給到收容被加熱物的收容室內的步驟;通過循環部使被供給了所述蒸汽的所述收容室內的空氣循環的步驟;在所述收容室內的目標溫度被設定為與所述被加熱物對應的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一期間中,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第一供給量的所述蒸汽的步驟;以及在所述目標溫度被設定為低於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二目標溫度的所述第一期間之後的第二期間中,使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的所述蒸汽的供給量比所述第一供給量少。
本發明的另一個方式涉及的加熱控制程式,用於使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下述:使蒸汽從蒸汽供給部供給到收容被加熱物的收容室內的步驟;通過循環部使被供給了所述蒸汽的所述收容室內的空氣循環的步驟;在所述收容室內的目標溫度被設定為與所述被加熱物對應的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一期間中,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第一供給量的所述蒸汽的步驟;以及在所述目標溫度被設定為低於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二目標溫度的所述第一期間之後的第二期間中,使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的所述蒸汽的供給量比所述第一供給量少。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式,能夠提供無論被加熱物的種類如何都能夠利用蒸汽以高品質進行解凍的加熱控制裝置、加熱烹調器、加熱控制方法以及加熱控制程式。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此外,以下的實施方式只是使本發明具體化的一例,並不具有限定本發明的技術範圍的性質。
[加熱烹調器1的整體構成] 參照圖1至圖5,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1的構成。圖1是表示加熱烹調器1的門關閉時的概略構成的主視圖,圖2是表示加熱烹調器1的門打開時的概略構成的主視圖。
如圖1以及圖2所示,加熱烹調器1具備:長方體形狀的主體外殼1a;加熱室2(本發明的收容庫的一例),其設置於主體外殼1a內,在前側具有開口2a;以及門3,其對加熱室2的開口2a進行開閉。
在主體外殼1a的上側且後側設置有具有吹出口5a的排氣管道5。在主體外殼1a的前表面的下部可裝卸地安裝有承露容器6。承露容器6位於門3的下側,能夠接收來自門3的後表面(加熱室2側的表面)和主體外殼1a的前板55的水滴。另外,在主體外殼1a的前表面的下部可裝卸地安裝有供水箱26。
門3在主體外殼1a的前表面側以下側的邊為軸能夠轉動地設置。在門3的前表面(與加熱室2側相反一側的表面)設置有具有耐熱性的透明的外玻璃7。另外,門3具有位於外玻璃7的上側的把手8和設置於外玻璃7的右側的操作面板13。
操作面板13具有顯示部13a和操作按鈕。顯示部13a顯示菜單等資訊。另外,顯示部13a具有能夠受理由用戶進行的觸摸操作的觸摸面板功能,例如受理由使用者進行的菜單的選擇操作等。所述操作按鈕包括:在中途停止加熱、解凍等時等按壓的取消按鈕13b;以及在開始加熱、解凍等時按壓的開始按鈕13c。
在加熱室2內收容被加熱物M1(加熱對象物)。另外,加熱室2構成為金屬製的烹調托盤91、92(參照圖3)可出入加熱室2中。在加熱室2的左側部2b及右側部2c的內表面設置有支承烹調托盤91的上擱板支撐件16a、16b。此外,在加熱室2的右側部2c及左側部2b的內表面,以位於比上擱板支撐件16a、16b靠下側的方式設置有支撐烹調托盤92的下擱板支撐件17a、17b。
圖3是用於說明加熱烹調器1主要部分的構成的示意圖。在圖3中示出從左側觀察加熱室2的狀態。另外,在圖3中,對與圖1和圖2所示的構成部件相同的構成部件標註相同的附圖標記。
加熱烹調器1具備循環管道18、循環風扇19、上加熱器20、中加熱器21、下加熱器22、循環擋板23、管泵25、供水箱26、蒸汽產生裝置70等。循環管道18是循環通路的一例,循環風扇19是對加熱室2內進行攪拌的風扇的一例。上加熱器20、中加熱器21及下加熱器22分別由例如封裝加熱器構成。管泵25只要是能夠根據驅動方向切換供水動作和排水動作的泵即可。此外,對加熱室2內進行攪拌的風扇也可以與循環風扇19分開設置。
加熱室2的上部2e經由相對於水準方向傾斜的傾斜部2f與加熱室2的後部2d連接。在傾斜部2f以與循環風扇19對置的方式設置有多個吸入口27(參照圖2)。另外,在加熱室2的上部2e設置有多個上吹出口28。另外,在加熱室2的後部2d分別設置有多個第一後吹出口29、第二後吹出口30以及第三後吹出口31(參照圖2)。另外,在圖3中,示出了多個吸入口27中的一個吸入口27。另外,在圖3中,分別各設有一個第一後吹出口29、第二後吹出口30及第三後吹出口31。
循環管道18經由吸入口27、上吹出口28及第一至第三後吹出口29至31而與加熱室2內連通。循環管道18從加熱室2的上側遍及後側地設置,以呈倒L字形狀的方式延伸。另外,循環管道18的左右方向的寬度設定得比加熱室2的左右方向的寬度窄。
循環風扇19是離心風扇,由循環風扇用馬達56驅動。循環風扇用馬達56按照控制部11(參照圖6)的命令來驅動。當循環風扇用馬達56驅動循環風扇19時,加熱室2內的空氣及飽和蒸汽(以下,稱為“空氣等”)被從多個吸入口27吸入到循環管道18內,並吹出到循環風扇19的徑向外側。更詳細而言,在循環風扇19的上側,空氣等在從循環風扇19向斜上方流動後,從後方向前方流動。另一方面,在循環風扇19的下側,空氣等在從循環風扇19向斜下方流動後,從上方朝向下方流動。此外,上述空氣等是熱介質的一個示例。循環風扇19是本發明的循環部的一例。
在循環管道18內且循環風扇19的外側附近配置有室內溫度感測器76(參照圖6)。室內溫度感測器76檢測從加熱室2內經由吸入口27吸入的熱介質的溫度即室內溫度,並將檢測結果輸出至控制部11。
上加熱器20在循環管道18內與加熱室2的上部2e相對地配置。上加熱器20加熱向上吹出口28流動的空氣等。中加熱器21形成為環狀,以包圍循環風扇19的方式配置。中加熱器21對從循環風扇19朝向上加熱器20的空氣、從循環風扇19朝向下加熱器22的空氣等進行加熱。下加熱器22在循環管道18內與加熱室2的後部2d相對地配置。下加熱器22加熱向第二後吹出口30及第三後吹出口31流動的空氣等。
循環擋板23能夠轉動地設置於循環管道18內且中加熱器21與下加熱器22之間。循環擋板23通過循環擋板用馬達(未圖示)轉動。
蒸汽產生裝置70具有:具有上側開口的金屬製的蒸汽產生容器71;覆蓋蒸汽產生容器71的上側開口的由耐熱性樹脂(例如PPS(聚苯硫醚)樹脂)構成的蓋部72;以及由澆鑄在蒸汽產生容器71的底部71a的封裝加熱器構成的蒸汽產生用加熱器73。在蒸汽產生容器71的底部71a上積存有從供水箱26供給的水,蒸汽產生用加熱器73經由蒸汽產生容器71對上述水進行加熱。並且,通過蒸汽產生用加熱器73的加熱而產生的飽和蒸汽在樹脂製的蒸汽管35和金屬製的蒸汽管36中流動,經由多個蒸汽供給口37供給到加熱室2內(參照圖2)。另外,在圖3中,示出了多個蒸汽供給口37中的一個蒸汽供給口37。蒸汽產生裝置70按照控制部11(參照圖6)的命令來驅動。蒸汽產生裝置70是本發明的蒸汽供給部的一例。
另外,加熱室2內的飽和蒸汽通過循環風扇19被送到上加熱器20、中加熱器21以及下加熱器22,並被上加熱器20、中加熱器21以及下加熱器22加熱,由此成為例如100°C的蒸汽。在冷凍食品等被加熱物的解凍處理中,利用所述蒸汽對被加熱物進行解凍。此外,加熱處理所利用的蒸汽的溫度並不限定於100℃,也可以是不足100℃的溫度或超過100℃的溫度。另外,蒸汽的溫度可以根據加熱器的加熱情況調整為任意的溫度。
在蓋部72上安裝有由一對電極棒75a、75b構成的水位感測器75。基於電極棒75a、75b之間是否為導通狀態,判定蒸汽產生容器71的底部71a上的水位是否為規定水位。
管泵25利用輥(未圖示)對由矽橡膠等構成的能夠彈性變形的供排水管40進行擠壓,根據輥的驅動方向,使供水箱26內的水向蒸汽產生裝置70流動,或使蒸汽產生裝置70內的水向供水箱26流動。
供水箱26具有供水箱主體41及連通管42。連通管42的一端部配置在供水箱主體41內,連通管42的另一端部配置在供水箱26外。當供水箱26被收容在箱罩43內時,連通管42的另一端部經由箱接頭部44連接於給排水管40。即,供水箱主體41內經由連通管42等與蒸汽產生裝置70內連通。
由管泵25、供水箱26、供排水管40、箱罩43及箱接頭部44構成供水裝置。
圖4A是用於說明加熱烹調器1的包括供氣單元100的構成的示意圖。在圖4A中示出從左側觀察加熱室2的狀態。
在加熱室2的傾斜部2f設置有由供氣擋板51開閉的多個供氣口50(參照圖2)。多個供氣口50和供氣風扇54經由供氣通道101連通。在從供氣通道101的供氣口50附近分支的第一冷卻通道102設有冷卻擋板52。例如,供氣風扇54由西洛克風扇構成。
在設置於加熱室2的上部2e的凹部110配置有紅外線感測器單元300。
供氣風扇54兼作為用於對循環風扇用馬達56(參照圖3)和紅外線感測器單元300進行冷卻的冷卻風扇。
在圖4的下側的圓圈部分,示意性地表示紅外線感測器單元300的構成。紅外線感測器單元300具有:筒狀的保持構件301,其軸向在前後方向且水準方向上安裝於設置在加熱室2的上部2e上的凹部110;大致圓筒狀的可動構件302,其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被支承在保持構件301內;以及紅外線感測器用馬達304,其安裝於保持構件301的前表面側的一端,驅動可動構件302。可動部件302具有紅外線感測器303。
在本實施方式中,紅外線感測器303例示為檢測縱8×橫8的64區域的溫度的區域感測器,但紅外線感測器303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以是感測器部以直線狀排列的線感測器。
紅外線感測器單元300通過紅外線感測器用馬達304使大致圓筒狀的可動部件302轉動,從而使紅外線感測器303的檢測面(未圖示)朝向加熱室2內,並且使與紅外線感測器303的檢測面垂直的軸沿著主體外殼1a的左右方向且垂直平面在規定的角度範圍(例如20度)內轉動。另外,在設置於加熱室2的上部2e的凹部110上設置有感測器窗部120。紅外線感測器303經由感測器窗部120檢測加熱室2內的被加熱物的溫度,並將檢測結果輸出至控制部11。
如圖4A所示,在供氣風門51打開的狀態下,從供氣風扇54送出的空氣經由多個供氣口50被供給到加熱室2內。此時,第一冷卻通道102由冷卻擋板52關閉。另外,加熱室2內的多餘的空氣等自然地從自然排氣口45向第四風通路204流出。
另外,若供氣擋板51關閉而多個供氣口50關閉,第一冷卻通道102通過冷卻擋板52開放,則從供氣風扇54送出的空氣的一部分經由供氣通道101和第一冷卻通道102被供給到循環風扇用馬達56(參照圖3)。
而且,通過關閉供氣擋板51,設置於供氣擋板51附近的第二冷卻通道103打開,從供氣風扇54送出的空氣的剩餘被供給到配置於頂面側的紅外線感測器單元300。這樣,利用供氣通道101和第一冷卻通道102及第二冷卻通道103,構成用於冷卻循環風扇用馬達56(參照圖3)及紅外線感測器303的冷卻通道。
圖4B是用於說明加熱烹調器1的包括排氣單元200的構成的示意圖。圖4B中表示從左側方觀察加熱室2的狀態。另外,在圖4B中,201是第一風通路,202是第二風通路,203是第三風通路,207是稀釋區域部。
在加熱室2的後部2d的下端部設置有自然排氣口45(參照圖2)。自然排氣口45經由排氣單元200的第四風通路204等與排氣管道5連通。當加熱室2內的空氣等剩餘時,該剩餘的空氣等從自然排氣口45向第四風通路204自然地流出。另外,來自排氣風扇47的吹出空氣的一部分經由第三風通路203供給到主體外殼1a(參照圖1)內的前表面側。
在加熱室2的傾斜部2f中設置有由排氣擋板49開閉的多個強制排氣口48(參照圖2)。強制排氣口48經由排氣單元200與排氣管道5連通。
另外,在排氣單元200中安裝有濕度感測器53。濕度感測器53將表示在第二風通路202中流動的排氣所包含的蒸汽的量的信號輸出到控制部11(參照圖6)。
此外,在蒸製烹調的情況下,使紅外線感測器單元300的紅外線感測器303以朝向與加熱室2相反的方向的方式反轉180度,由此來採取來自加熱室2的濕氣的對策。
圖5是從後方且斜上方觀察拆下了覆蓋主體外殼1a(參照圖1)的上表面及兩側面的上表面板1b及後表面板(未圖示)的加熱烹調器1的立體圖。在圖5中,對與圖1至圖4所示的構成部件相同的構成部件標註相同的附圖標記。
如圖5所示,在加熱室2的後側且左側(圖5中的右側)設置有供氣單元100。供氣單元100具有配置在下側的供氣風扇54、從供氣風扇54朝向上方延伸的供氣通道101、以及從供氣通道101的上側分支並朝向配置在加熱室2的後側上部的中央的循環風扇用馬達56延伸的第一冷卻通道102。供氣單元100從供氣風扇54向上方以呈倒L字形狀的方式延伸。
此外,在加熱室2的後側且右側(圖5中的左側)設置有排氣單元200。排氣單元200具有:殼體210,其包括排氣單元用罩220;以及排氣風扇47,其配置在殼體210的下側。在排氣單元200的上部的右側方(圖5中左側)配置有排氣擋板用馬達60。通過排氣擋板用馬達60來開閉設置於排氣單元200內的上部的排氣擋板49(圖4B)。
在加熱室2的上部2e,沿前後方向立設有分隔板104。分隔板104以使從設置於供氣擋板51(參照圖4A)附近的第二冷卻通路103(參照圖4A)向紅外線感測器單元300的區域流動的冷卻風不流向主體外殼1a內的左側面的方式進行遮擋。
具有以上構成的加熱烹調器1具備利用從蒸汽產生裝置70供給到加熱室2內的蒸汽對冷凍食品等被加熱物進行解凍烹調的功能。
具體而言,在解凍烹調時,供氣擋板51(參照圖4A)和排氣擋板49(參照圖4B)關閉,由蒸汽產生裝置70產生的飽和蒸汽從蒸汽供給口37被供給到加熱室2內(參照圖3)。供給到加熱室2內的飽和蒸汽通過循環風扇19被送到上加熱器20、中加熱器21以及下加熱器22,並被上加熱器20、中加熱器21以及下加熱器22加熱。被加熱的蒸汽通過循環風扇19從循環管道18的上吹出口28、第一至第三後吹出口29至31送入加熱室2內,由此烹調托盤91、92上的被加熱物被加熱而解凍烹調。此時,主要通過蒸汽的冷凝傳熱,被加熱物被高效地加熱,進行解凍烹調。這樣,加熱烹調器1在解凍烹調時關閉供氣擋板51及排氣擋板49而使加熱室2內成為密閉空間,在密閉空間內利用蒸汽對被加熱物進行加熱。即,加熱烹調器1在解凍烹調時不積極地取入外部空氣而將蒸汽作為主要的熱介質對被加熱物進行加熱。由此,能夠以較少的蒸汽量進行被加熱物的解凍烹調,因此能夠提高解凍烹調的效率。
但是,在近年的冷凍食品中,存在將生鮮食品冷凍後的食品、將加熱烹調完畢的食品冷凍後的食品等各種各樣的冷凍食品。這些冷凍食品根據種類的不同,解凍後的食品的適當溫度也不同,因此希望對每個食品解凍到適當的溫度。這裡所說的“適當的溫度”例如是能夠立即食用解凍後的食品、並且能夠引出食品本來的味道的溫度。例如,烤牛肉的解凍後的適當溫度、炙鰹魚的解凍後的適當溫度、麵包(例如奶油麵包)的解凍後的適當溫度、餅乾(例如乳酪餅)的解凍後的適當溫度、年糕(例如大福)的解凍後的適當溫度彼此不同。在對這些冷凍食品進行解凍的情況下,期望按照每個食品解凍到適當的溫度。在現有技術中,難以根據食品的種類解凍到適當的溫度,存在解凍後的品質因食品而產生偏差的問題。與此相對,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1,如下所示,無論被加熱物的種類,都能夠利用蒸汽以高品質進行解凍。以下,對加熱烹調器1的加熱處理的具體構成進行說明。
[加熱處理的具體構成] 如圖6所示,加熱烹調器1具備控制部11、存儲部12、操作面板13、驅動電動機14、室內加熱器15、循環風扇19(參照圖3)、蒸汽產生裝置70(參照圖3)、室內溫度感測器76等。在驅動馬達14中包括排氣風扇用馬達、供氣風扇用馬達、循環擋板用馬達、排氣擋板用馬達60(參照圖5)、供氣擋板用馬達61(參照圖5)、冷卻擋板用馬達等。箱內加熱器15包括上加熱器20、中加熱器21、下加熱器22等(參照圖3)。
控制部11是具備一個或多個處理器、非易失性記憶體以及RAM等記憶體的電腦系統。存儲部12是存儲用於使控制部11執行後述的加熱控制處理(參照圖9以及圖10)的加熱控制程式以及存儲後述的設定資訊等的非易失性記憶體等。控制部11是本發明的加熱控制裝置的一例。
具體而言,存儲部12存儲設定資訊D1、D2。圖7是表示設定資訊D1的一個示例的圖,圖8是表示設定資訊D2的一個示例的圖。
設定資訊D1是表示在解凍烹調時執行的第一運轉模式的運轉內容的資訊。在設定資訊D1中,針對每個菜單登錄“菜單編號”、“菜單名”、“目標溫度”、“設定時間”、“循環風扇DUTY比”等資訊。所述菜單是指示食品的種類的資訊,例如是烤牛肉、炙鰹魚、奶油麵包、乳酪蛋糕、大福等。所述菜單編號是所述菜單的識別資訊,例如被賦予登記順序的編號。所述菜單名例如是食品的名字。所述目標溫度是所述第一運轉模式下的加熱室2內的目標溫度。加熱室2內的溫度(室內溫度)根據蒸汽的供給及由循環風扇19吹送的空氣而變化,由室內溫度感測器76(參照圖7)檢測。所述設定時間是從室內溫度達到所述目標溫度起的目標的經過時間。例如,對於食品A,在所述目標溫度被設定為50°C的情況下,控制部11從室內溫度達到50°C起到經過10分鐘為止持續所述第一運轉模式。另外,控制部11在所述設定時間的期間執行基於所述第一運轉模式的加熱處理,以使室內溫度維持在所述目標溫度。
所述循環風扇DUTY比是表示循環風扇19的運轉方法的資訊。例如,在所述第一運轉模式中,控制部11使循環風扇19斷續運轉(間歇運轉),以使在規定時間內使循環風扇19運轉的接通時間與斷開時間相同(循環風扇DUTY比:50%)。
設定資訊D2是表示在解凍烹調時執行的第二運轉模式的運轉內容的資訊。在設定資訊D2中,與設定資訊D1同樣地,針對每個菜單登錄“菜單編號”、“菜單名”、“目標溫度”、“設定時間”、“循環風扇DUTY比”等資訊。所述目標溫度是所述第二運轉模式中的加熱室2內的目標溫度,所述設定時間是從室內溫度達到所述目標溫度起的目標的經過時間。例如,對於食品A,在所述目標溫度被設定為30℃的情況下,控制部11從室內溫度達到30℃起到經過20分鐘為止持續所述第二運轉模式。另外,控制部11在所述設定時間的期間執行基於所述第二運轉模式的加熱處理,以使室內溫度維持在所述目標溫度。
所述循環風扇DUTY比是表示循環風扇19的運轉方法的資訊。例如,在所述第二運轉模式中,控制部11使循環風扇19連續運轉(始終運轉)(循環風扇DUTY比:100%)。
設定資訊D1、D2預先存儲於存儲部12。例如,在製造加熱烹調器1時,設定資訊D1、D2可以存儲在存儲部12中。此外,在加熱烹調器1交付給客戶之後,控制部11也可以將設定資訊D1、D2存儲於存儲部12。而且,控制部11可以在存儲部12中存儲的設定資訊D1、D2中追加新的菜單的資訊,或者變更已登錄的資訊。例如,在加熱烹調器1具備通信單元的情況下,控制部11可以經由網際網路等網路從伺服器(雲伺服器等)將設定資訊D1、D2下載到存儲部12,追加、變更菜單。
此外,作為其它實施方式,設定資訊D1、D2等資訊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存儲在能夠從加熱烹調器1訪問的伺服器(雲伺服器等)中。在這種情況下,控制部11可以從所述伺服器獲取所述資訊,執行後述的加熱控制處理(參照圖9以及圖10)等各處理。此外,使用者可以利用便攜終端將設定資訊D1、D2從所述伺服器下載到加熱烹調器1中。
控制部11基於設定資訊D1、D2,控制循環風扇19以及蒸汽產生裝置70的驅動,對被加熱物執行基於所述第一運轉模式和所述第二運轉模式的解凍烹調(加熱控制處理)。
具體而言,如圖6所示,控制部11包括顯示處理部111、受理處理部112、設定處理部113、供給處理部114、循環處理部115等各種處理部。另外,控制部11通過根據所述加熱控制程式執行各種處理來發揮所述各種處理部的功能。另外,控制部11所包含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處理部也可以由電子電路構成。此外,所述加熱控制程式也可以是用於使多個處理器作為所述各種處理部發揮功能的程式。
顯示處理部111使各種資訊顯示在操作面板13的顯示部13a中(參照圖1)。受理處理部112受理用戶對操作面板13的操作。具體而言,顯示處理部111使顯示部13a顯示菜單編號、菜單名、溫度、時間、運轉模式等資訊。例如,顯示處理部111在顯示部13a顯示操作畫面,受理處理部112在上述操作畫面中受理來自使用者的菜單(食品)的選擇操作。另外,用戶在進行食品(冷凍食品)的解凍烹調的情況下,在上述操作畫面中選擇作為運轉模式之一的解凍模式,受理處理部112受理上述解凍模式的選擇操作。
設定處理部113設定與加熱處理相關的各種設定專案(參數)。具體而言,設定處理部113根據由受理處理部112受理的食品的種類,設定加熱室2內的目標溫度、設定時間、循環風扇的運轉方法(循環風扇DUTY比)等。例如,設定處理部113在解凍模式中設定與第一運轉模式對應的所述目標溫度、所述設定時間、所述循環風扇DUTY比、以及與第二運轉模式對應的所述目標溫度、所述設定時間、所述循環風扇DUTY比。
所述第一運轉模式是在剛開始解凍烹調後執行的運轉模式,是提高加熱室2內的溫度(室內溫度)而使熱量容易傳遞到被加熱物(促進解凍)的運轉模式。所述第二運轉模式是接著所述第一運轉模式而執行的運轉模式,是降低室內溫度而使被加熱物整體的溫度平衡化的運轉模式。控制部11在解凍烹調中,通過所述目標溫度、所述設定時間、所述循環風扇DUTY比各自不同的兩階段的運轉模式來執行加熱處理。
例如,在使用者選擇食品A選擇了解凍模式的情況下,設定處理部113參照與所述第一運轉模式對應的設定資訊D1(參照圖7),獲取與食品A相關聯的目標溫度(“50℃”)、設定時間(“10分鐘”)、循環風扇DUTY比(“50%”),將加熱室2內的目標溫度設定為“50℃”,將室內溫度達到50℃之後的經過時間(設定時間)設定為“10分鐘”,將循環風扇19的DUTY比設定為“50%”。
另外,設定處理部113參照與所述第二運轉模式對應的設定資訊D2(參照圖8),獲取與食品A相關聯的目標溫度(“30°C”)、設定時間(“20分鐘”)、循環風扇DUTY比(“100%”),將加熱室2內的目標溫度設定為“30°C”,將室內溫度達到30°C後的經過時間(設定時間)設定為“20分鐘”,將循環風扇19的DUTY比設定為“100%”。
這樣,設定處理部113根據由希望解凍烹調的用戶進行的食品的選擇操作,設定分別與所述第一運轉模式和所述第二運轉模式對應的所述目標溫度、所述設定時間和所述循環風扇DUTY比。
供給處理部114使蒸汽從蒸汽產生裝置70供給到加熱室2內。具體而言,供給處理部114根據由設定處理部113設定的所述目標溫度,控制向加熱室2內供給的蒸汽的供給量。另外,供給處理部114基於所述目標溫度和由室內溫度感測器76(參照圖6)檢測出的室內溫度來控制蒸汽的供給量。例如,供給處理部114在室內溫度被設定為與被加熱物對應的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一運轉模式下,使第一供給量的蒸汽從蒸汽產生裝置70向加熱室2內供給蒸汽。另外,供給處理部114在目標溫度被設定為低於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二目標溫度的所述第二運轉模式下,使從蒸汽產生裝置70向加熱室2內供給的蒸汽的供給量比所述第一供給量少。
循環處理部115由循環風扇19使被供給了蒸汽的加熱室2內的空氣等循環。具體而言,循環處理部115基於由設定處理部113設定的所述循環風扇DUTY比,控制循環風扇19的驅動。
例如,在所述第一運轉模式中,供給處理部114以100%的運轉率(例如60秒接通/60秒)驅動蒸汽產生裝置70,直到室內溫度達到所述目標溫度(“50℃”)。當驅動蒸汽產生裝置70時,從蒸汽產生裝置70供給到加熱室2內的飽和蒸汽被上加熱器20、中加熱器21和下加熱器22加熱,由於被加熱的蒸汽,室內溫度上升。
另外,當室內溫度達到所述目標溫度(“50℃”)時,供給處理部114控制蒸汽的供給量,使得直到所述設定時間(“10分鐘”)經過為止室內溫度維持為所述目標溫度。例如,供給處理部114重複基於100%的運轉率(60秒接通/60秒)的蒸汽發生裝置70的驅動的接通/斷開,將室內溫度維持在所述設定時間。具體而言,供給處理部114在室內溫度超過所述目標溫度的情況下停止向加熱室2內供給蒸汽,在室內溫度低於所述目標溫度的情況下向加熱室2內供給蒸汽。
另外,在所述第一運轉模式中,循環處理部115以DUTY比“50%”驅動循環風扇19。另外,越是降低循環風扇19的DUTY比(降低轉速),熱量越容易向被加熱物傳遞,因此也考慮在所述第一運轉模式下使循環風扇19停止(循環風扇DUTY比“0%))。但是,當使循環風扇19停止時,室內溫度不均勻而有可能產生不均。因此,循環處理部115在上述第一運轉模式中,將循環風扇DUTY比設定為比後述的上述第二運轉模式的循環風扇DUTY比小的值且比“0%”大的值。由此,控制部11能夠促進被加熱物的解凍並且準確地檢測室內溫度,並且能夠準確地控制室內溫度。
與此相對,在所述第二運轉模式中,供給處理部114使蒸汽產生裝置70以比所述第一運轉模式低的運轉率(例如5秒接通/60秒)驅動,直到室內溫度達到所述目標溫度(“30℃”)。即,供給處理部114控制蒸汽的供給量,以使所述第二運轉模式下的向加熱室2內的蒸汽的供給量比所述第一運轉模式下的向加熱室2內的蒸汽的供給量少。另外,在室內溫度高於所述目標溫度(“30℃”)的情況下,供給處理部114可以停止向加熱室2內供給蒸汽。另外,在所述第二運轉模式中,循環處理部115以DUTY比“100%”驅動循環風扇19。這樣,在所述第二運轉模式中,通過減少蒸汽的供給量並且促進循環風扇19對空氣的循環(攪拌),能夠使室內溫度降低而使被加熱物的溫度平衡化。
另外,在上述第二運轉模式中,當室內溫度達到所述目標溫度(“30℃”)時,供給處理部114控制蒸汽的供給量,直到經過所述設定時間(“20分鐘”)為止使得室內溫度維持為所述目標溫度。例如,供給處理部114重複進行蒸汽產生裝置70的驅動的接通/斷開,將室內溫度維持在所述目標溫度所述設定時間。具體而言,供給處理部114在室內溫度超過所述目標溫度的情況下停止向加熱室2內供給蒸汽,在室內溫度低於所述目標溫度的情況下向加熱室2內供給蒸汽。
當在所述第二運轉模式下經過所述設定時間時,供給處理部114使蒸汽產生裝置70的蒸汽的供給停止,循環處理部115使循環風扇19的驅動停止。由此,被加熱物的解凍烹調結束,用戶能夠從加熱室2內取出解凍烹調完畢的食品進行食用。
如以上那樣,控制部11包括:第一運轉模式,其在室內溫度達到與被加熱物對應的第一目標溫度為止,將第一供給量的蒸汽供給到加熱室2內;以及第二運轉模式,其在室內溫度達到(降低)到比所述第一目標溫度低的第二目標溫度之前,將比所述第一供給量少的第二供給量的蒸汽供給到加熱室2內。另外,控制部11在所述第一運轉模式下室內溫度達到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的情況下切換為所述第二運轉模式。控制部11通過所述第一運轉模式和所述第二運轉模式執行被加熱物的解凍處理。
[加熱控制處理] 以下,參照圖9和圖10,對在加熱烹調器1中執行的加熱控制處理的順序的一個示例進行說明。另外,以下使用圖11所示的具體例進行說明。例如,所述加熱控制處理根據對加熱烹調器1的規定的用戶操作而開始。
此外,本發明也可以理解為由控制部11執行所述加熱控制處理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加熱控制方法的發明、或者用於使控制部11執行該加熱控制方法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加熱控制程式的發明。另外,所述加熱控制處理也可以通過一個或多個處理器來執行。
首先,在步驟S11中,控制部11判定是否從用戶接收到被加熱物的解凍烹調的開始指示。例如,用戶將冷凍食品收容在加熱室2內,在所述操作畫面中選擇菜單(食品)及解凍模式並按下開始按鈕13c,則控制部11受理所述解凍烹調的開始指示。如果從用戶接收到解凍烹調的開始指示(S11:是),則控制部11使處理轉移到步驟S2。控制部11直到從用戶接收到解凍烹調的開始指示為止待機(S11:否)。
在步驟S12中,控制部11開始所述第一運轉模式下的運轉。具體而言,控制部11參照與所述第一運轉模式對應的設定資訊D1(參照圖7),設定與由使用者選擇的菜單(食品)相關聯的目標溫度、設定時間、循環風扇DUTY比。在此,如圖11所示,控制部11將所述目標溫度設定為“d1”,將所述設定時間設定為“T1”,將所述循環風扇DUTY比設定為“50%”。目標溫度“d1”是本發明的第一目標溫度的一例,設定時間“T1”是本發明的第一設定時間的一例。
接著,在步驟S13中,控制部11開始向加熱室2內供給蒸汽,並開始循環風扇19的驅動。具體而言,控制部11以100%的運轉率(例如60秒接通/60秒)驅動蒸汽產生裝置70,使蒸汽(飽和蒸汽)從蒸汽產生裝置70供給到加熱室2內。從蒸汽產生裝置70供給到加熱室2內的飽和蒸汽被上加熱器20、中加熱器21和下加熱器22(參照圖3)加熱,由此將例如100℃的蒸汽供給到加熱室2內。另外,控制部11以DUTY比“50%”使循環風扇19斷續運轉(間歇運轉)。
如圖11所示,控制部11在時間t0,使蒸汽產生裝置70成為接通狀態,開始向加熱室2內供給蒸汽,並且以DUTY比“50%”驅動循環風扇19。由此,加熱室2內的溫度(室內溫度)上升,並且促進被加熱物的解凍。
接著,在步驟S14中,控制部11判定室內溫度是否達到了設定溫度“d1”。控制部11從室內溫度感測器76(參照圖6)獲取室內溫度來執行所述判定處理。當判定為室內溫度達到了設定溫度“d1”時(S14:是),控制部11使處理轉移到步驟S15(與圖11的時間t1對應)。另一方面,當判定為室內溫度未達到設定溫度“d1”時(S14:否),控制部11使處理轉移到步驟S13。控制部11重複執行步驟S13的處理,直到室內溫度達到設定溫度“d1”(與圖11的時間t0~t1對應)。
在步驟S15中,控制部11使蒸汽向加熱室2內的供給停止,並開始時間的測量。具體而言,在圖11中,在室內溫度達到設定溫度“d1”的定時(時間t1),控制部11使蒸汽產生裝置70成為關閉狀態而停止蒸汽的供給。另外,控制部11開始測量從時間t1開始的經過時間。
接著,在步驟S16中,控制部11判定是否經過了設定時間“T1”。即,在圖11中,控制部11判定從時間t1開始的經過時間是否已達到設定時間“T1”。若控制部11判定為經過了設定時間“T1”(S16:是),則使處理轉移到步驟S21(參照圖10)。另一方面,若控制部11判定為沒有經過設定時間“T1”(S16:否),則使處理轉移到步驟S17。
在步驟S17中,控制部11判定室內溫度是否小於目標溫度“d1”。當判定為室內溫度小於目標溫度“d1”時(S17:是),控制部11使處理移至步驟S18。另一方面,當判定為室內溫度為設定溫度“d1”以上時(S17:否),控制部11使處理轉移到步驟S19。
在步驟S18中,控制部11使蒸汽向加熱室2內的供給再次開始,並且使循環風扇19的驅動繼續。具體而言,控制部11使蒸汽產生裝置70成為接通狀態,以100%的運轉率(例如60秒開啟/60秒)進行再驅動。另外,控制部11繼續循環風扇19的驅動(DUTY比“50%)。由此,使室內溫度上升。
另一方面,在步驟S19中,控制部11在停止了蒸汽的供給的狀態下使循環風扇19的驅動繼續。由此,使室內溫度降低。在步驟S18、S19之後,控制部11使處理轉移到步驟S16。
這樣,控制部11在時間t0〜t2的期間(參照圖11)(本發明的第一期間的一個示例)執行基於上述第一運轉模式的加熱處理。另外,在設定時間“T1”(時間t1〜t2)的期間(本發明的第一規定期間的一例)中,控制部11控制向加熱室2內供給蒸汽及循環風扇19的轉速,以使室內溫度維持在目標溫度“d1”。此外,在從室內溫度達到目標溫度“d1”起到經過設定時間“T1”為止的期間(時間t1~t2),室內溫度從目標溫度“d1”降低規定溫度以上的情況下,控制部11可以將規定量的蒸汽供給到加熱室2內。另外,控制部11也可以將上述期間(時間t1〜t2)中的蒸汽的供給量設定為比時間t0〜t1的期間中的供給量少的供給量。
另外,當在上述第一運轉模式下室內溫度達到目標溫度“d1”時,控制部11進入上述第二運轉模式。更詳細而言,在所述第一運轉模式下室內溫度達到目標溫度“d1”且經過了與預先設定的被加熱物對應的設定時間“T1”的情況下,控制部11向所述第二運轉模式轉移。
另外,控制部11在時間t0〜t2的期間的所述第一運轉模式中,執行重複使循環風扇19驅動的期間和不使循環風扇19驅動的期間的間歇運轉(例如循環風扇DUTY比“50%”的運轉)。
當在步驟S16中經過了設定時間“T1”時(S16:是),在步驟S21中,控制部11開始基於上述第二運轉模式的運轉。具體而言,控制部11參照與所述第二運轉模式對應的設定資訊D1(參照圖8),設定與由使用者選擇的菜單(食品)相關聯的目標溫度、設定時間、循環風扇DUTY比。在此,如圖11所示,控制部11將所述目標溫度設定為“d2”,將所述設定時間設定為“T2”,將所述循環風扇DUTY比設定為“100%”。目標溫度“d2”是本發明的第二目標溫度的一例,設定時間“T2”是本發明的第二設定時間的一例。
接著,在步驟S22中,控制部11停止向加熱室2內供給蒸汽,並且驅動(連續運轉)循環風扇19。具體而言,控制部11使蒸汽產生裝置70為關閉狀態而停止蒸汽的供給。另外,控制部11使循環風扇19以DUTY比“100%”連續運轉。
如圖11所示,在時間t2,控制部11使蒸汽產生裝置70成為關閉狀態而停止向加熱室2內供給蒸汽,並且使循環風扇19以DUTY比“100%”連續運轉。由此,使室內溫度降低。
接著,在步驟S23中,控制部11判定室內溫度是否達到了設定溫度“d2”。控制部11從室內溫度感測器76(參照圖7)獲取室內溫度來執行所述判定處理。當判定為室內溫度達到了設定溫度“d2”時(S23:是),控制部11使處理轉移到步驟S24(與圖11的時間t1對應)。另一方面,當判定為室內溫度未達到設定溫度“d2”時(S23:否),控制部11使處理轉移到步驟S22。控制部11重複執行步驟S22的處理,直到室內溫度達到設定溫度“d2”(與圖11的時間t2~t3對應)。
在步驟S24中,控制部11開始時間的測量。具體而言,在圖11中,控制部11開始測量從室內溫度達到設定溫度“d2”的時間t3起的經過時間。
接著,在步驟S25中,控制部11判定是否經過了設定時間“T2”。即,在圖11中,控制部11判定從時間t3開始的經過時間是否已達到設定時間“T2”。當判定為經過了設定時間“T2”時(S25:是),控制部11結束上述加熱控制處理。另一方面,若控制部11判定為沒有經過設定時間“T2”(S25:否),則使處理轉移到步驟S26。
在步驟S26中,控制部11判定室內溫度是否小於設定溫度“d2”。當判定為室內溫度小設定溫度“d2”時(S26:是),控制部11使處理移至步驟S27。另一方面,當判定為室內溫度為設定溫度“d2”以上時(S26:否),控制部11使處理轉移到步驟S28。
在步驟S27中,控制部11使蒸汽向加熱室2內的供給再次開始,並且使循環風扇19的驅動(連續運轉)繼續。具體而言,控制部11以比上述第一運轉模式低的運轉率(例如5秒接通/60秒)驅動蒸汽產生裝置70。另外,控制部11使循環風扇19的連續運轉(DUTY比“100%”)繼續。另一方面,在步驟S28中,控制部11在停止了蒸汽的供給的狀態下使循環風扇19的驅動(連續運轉)繼續。在步驟S27、S28之後,控制部11使處理轉移到步驟S25。
這樣,控制部11在時間t2〜t4的期間(參照圖11)(本發明的第二期間的一個示例)執行基於所述第一運轉模式的加熱處理。另外,在時間t2〜t4的期間,在室內溫度為目標溫度“d2”以上的期間(時間t2〜t3)內,控制部11停止向加熱室2內供給蒸汽,在室內溫度低於目標溫度“d2”的情況下,控制部11向加熱室2內供給比所述第一運轉模式下的蒸汽的供給量少的供給量的蒸汽。另外,在設定時間“T2”(時間t3〜t4)的期間(本發明的第二規定期間的一例)中,控制部11控制向加熱室2內供給蒸汽及循環風扇19的轉速,以使室內溫度維持在目標溫度“d2”。
另外,控制部11在時間t2〜t4的期間執行使循環風扇19連續驅動的連續運轉(例如循環風扇DUTY比“100%”的運轉)。
如上所述,在進行被加熱物的解凍烹調的情況下,控制部11在上述第一運轉模式下控制供給到加熱室2內的蒸汽的供給量和循環風扇19的轉速,使得室內溫度上升至目標溫度“d1”,並且室內溫度以設定時間“T1”維持在目標溫度“d1”,在接著上述第一運轉模式的上述第二運轉模式下控制供給到加熱室2內的蒸汽的供給量和循環風扇19的轉速,使得室內溫度降低至目標溫度“d2”,並且室內溫度以設定時間“T2”維持在目標溫度“d2”。控制部11每當從用戶接收到解凍烹調的開始指示時就執行所述加熱控制處理。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1中,在加熱室2內的目標溫度設定為與被加熱物對應的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一期間(上述第一運轉模式期間(圖11的時間t0〜t2))內,使第一供給量的蒸汽向加熱室2內供給,在加熱室2內的目標溫度設定為低於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二目標溫度的接續上述第一期間的第二期間(上述第二運轉模式期間(圖11的時間t2〜t4))內,使供給到加熱室2內的蒸汽的供給量比上述第一供給量少。此外,加熱烹調器1既可以在所述第二期間向加熱室2內供給比上述第一供給量少的量的蒸汽,也可以不向加熱室2內供給蒸汽。
根據上述構成,在上述第一期間,通過增大供給到加熱室2內的蒸汽的供給量而使加熱室2內的溫度急劇上升,從而使室內溫度與被加熱物(例如冷凍食品)的溫度差變大,因此能夠促進被加熱物的解凍。另外,在上述第二期間,通過減少供給到加熱室2內的蒸汽的供給量來降低加熱室2內的溫度,從而能夠使被加熱物整體的溫度平衡化。
此外,在加熱烹調器1中,根據被加熱物的種類設定加熱室2內的目標溫度,因此將與被加熱物對應的供給量的蒸汽供給到加熱室2內來進行解凍。因此,無論被加熱物的種類,都能夠利用蒸汽以高品質進行解凍。
另外,根據上述構成,由於不利用微波而僅利用蒸汽執行解凍處理,因此例如能夠在抑制食品的中心部分的加熱的同時利用蒸汽對食品的外側整體進行蒸製來進行解凍。因此,對於冷凍食品,能夠引出食品本來的口感和味道。
[實施例] 圖12中示出測定利用加熱烹調器1對作為冷凍食品的食品A(烤牛肉)進行解凍烹調時的食品A的溫度變化的結果。在此,示出了在將食品A密閉收容於規定的包裝材料的狀態下進行解凍烹調的情況下的測定結果。控制部11在上述第一運轉模式下,基於與食品A相關聯的設定資訊D1(參照圖7),將室內溫度的目標溫度設定為“50℃”、設定時間設定為“10分鐘”、將循環風扇DUTY比設定為“50%”來控制蒸汽的供給及循環風扇19的轉速,在上述第二運轉模式下,基於與食品A相關聯的設定資訊D2(參照圖8),將室內溫度的目標溫度設定為“30℃”、設定時間設定為“20分鐘”、將循環風扇DUTY比設定為“100%”,控制蒸汽的供給及循環風扇19的轉速而執行解凍處理。
在圖12中,實線所示的曲線圖表示食品A的上表面側的中央附近的溫度,虛線所示的曲線圖表示食品A的下表面(背面)側的中央附近的溫度。如圖12所示,可知食品A被解凍成了能引出本來味道的適當的溫度(約20℃)。
圖13示出利用加熱烹調器1對作為冷凍食品的食品B(大福)進行解凍烹調時食品B的溫度變化進行測量的結果。在此,示出了在將多個食品B用規定的包裝材料一併覆蓋的狀態下進行解凍烹調的情況下的測定結果。控制部11在上述第一運轉模式下,基於與食品B相關聯的設定資訊D1(參照圖7),將室內溫度的目標溫度設定為“50℃”、設定時間設定為“4分鐘”、將循環風扇DUTY比設定為“50%”來控制蒸汽的供給及循環風扇19的轉速,在上述第二運轉模式下,基於與食品B相關聯的設定資訊D2(參照圖8),將室內溫度的目標溫度設定為“30℃”、設定時間設定為“26分鐘”、將循環風扇DUTY比設定為“100%”,控制蒸汽的供給及循環風扇19的轉速而執行解凍處理。
在圖13中,實線所示的曲線圖示出了多個食品B中的右端的食品B的溫度,虛線所示的曲線圖示出了多個食品B中的左端的食品B的溫度。如圖13所示,可知食品B被解凍為能引出本來味道的適當的溫度(約25℃)。
如圖12和圖13所示,可知被加熱物在上述第一運轉模式下室內溫度上升,從而食品溫度上升來促進解凍,在之後的上述第二運轉模式下室內溫度維持在較低的溫度,從而食品的溫度不會大幅度變化而被平衡化。
[其它實施方式]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的實施方式,也可以是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
作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控制部11可以在上述第二運轉模式之後接著執行第三運轉模式的加熱處理。具體而言,控制部11在所述第三運轉模式中,將所述目標溫度設定為比所述第二運轉模式下的所述目標溫度低的溫度。例如,控制部11在上述第三運轉模式中,使蒸汽的供給量比上述第二運轉模式下的供給量少(或停止蒸汽的供給),並且使循環風扇19連續運轉(DUTY比“100%”)。即,控制部11在上述第三運轉模式下促進食品的溫度的平衡化。
例如,在上述第二運轉模式中通過向加熱室2內供給蒸汽使室內溫度上升而食品溫度上升的情況下,為了防止食品溫度產生不均,控制部11追加上述第三運轉模式,通過循環風扇19使室內溫度降低,促進食品溫度的平衡化。控制部11可以根據食品的種類預先設定是否執行所述第三運轉模式。例如,也可以針對每個食品將表示上述第三運轉模式的運轉內容的設定資訊預先存儲於存儲部12。另外,控制部11可以在所述第二運轉模式結束的時刻檢測食品溫度,在判斷為檢測出的食品溫度未落入適當的溫度範圍內的情況下,執行所述第三運轉模式。
另外,作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控制部11可以根據被加熱物的狀態控制蒸汽的供給量。例如,即使是相同種類的食品(冷凍食品),有時解凍處理開始時的食品的溫度也會因冷凍庫的機種、季節、時間段等原因而不同。在解凍處理開始時食品的溫度不同的情況下,如果統一設定蒸汽的供給量,則有可能對每個食品產生解凍不均。因此,控制部11例如可以通過紅外線感測器303檢測開始解凍處理的時刻(使用者選擇菜單(食品)及解凍模式並按下了開始按鈕13c的時刻)的食品的溫度,基於檢測出的溫度,控制各運轉模式下的蒸汽的供給量。另外,控制部11可以基於所述食品的溫度控制各運轉模式下的目標溫度、設定時間、循環風扇19的DUTY比等。例如,對於食品A(烤牛肉),在解凍處理開始時的溫度為X度的情況下,控制部11將蒸汽的供給量設定為x1,將循環風扇19的DUTY比設定為x2。與此相對,關於食品A(烤牛肉),在解凍處理開始時的溫度為Y度(其中,X<Y)的情況下,控制部11將蒸汽的供給量設定為y1(其中,y1<x1),將循環風扇19的DUTY比設定為y2(其中,y2<x2)。
此外,作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加熱烹調器1也可以與使用者的便攜終端(例如智慧手機)進行資料通信。例如,使用者操作便攜終端來進行運轉模式(解凍模式)的選擇操作、解凍物件的食品的選擇操作等,控制部11從便攜終端取得操作資訊而執行解凍處理。另外,控制部11也可以使解凍中的各種資訊顯示在便攜終端上。
另外,控制部11可以在解凍處理(上述加熱控制處理)結束的情況下向便攜終端發送解凍結束通知。在此,也可以考慮在被加熱物的解凍處理結束的情況下,使用者無法立即將被加熱物(解凍完畢的食品)從加熱室2內取出。當解凍處理結束的食品被放置在加熱室2內並經過時間時,食品的品質有可能降低。
因此,控制部11可以與所述解凍結束通知一起發送詢問是否延長解凍處理的消息。當使用者在便攜終端上對上述消息進行了延長指示時,控制部11延長上述解凍處理。例如,控制部11檢測室內溫度或食品溫度,控制蒸汽的供給量和循環風扇19的轉速,執行維持食品溫度的運轉模式(延長運轉模式)。另外,控制部11可以與用戶的所述延長指示無關地,以從發送所述解凍結束通知起經過了規定時間為條件,轉移至所述延長運轉模式。由此,能夠防止食品的品質降低。
[發明的附記] 以下,對從上述實施方式提取的發明的概要進行附記。此外,以下的附記中說明的各構成及各處理功能能夠取捨選擇並任意組合。
<附記1> 一種加熱控制裝置,具備: 供給處理部,其使蒸汽從蒸汽供給部供給到收容被加熱物的收容室內; 循環處理部,其通過循環部使被供給了所述蒸汽的所述收容室內的空氣循環; 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收容室內的目標溫度被設定為與所述被加熱物對應的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一期間中,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第一供給量的所述蒸汽, 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目標溫度被設定為低於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二目標溫度的所述第一期間之後的第二期間中,使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的所述蒸汽的供給量比所述第一供給量少。
<附記2> 如附記1中記載的加熱控制裝置,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第一期間中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達到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的情況下向所述第二期間轉移。
<附記3> 如附記1或2中記載的加熱控制裝置,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第一期間中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達到所述第一目標溫度且經過了與預先設定的所述被加熱物對應的第一設定時間的情況下,向所述第二期間轉移。
<附記4> 如附記1至3中任一項記載的加熱控制裝置,所述供給處理部在從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達到所述第一目標溫度起到經過所述第一設定時間為止的第一規定期間內,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降低了規定溫度以上的情況下,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規定量的所述蒸汽。
<附記5> 如附記1至4中任一項記載的加熱控制裝置,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第二期間中,在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為所述第二目標溫度以上的期間停止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所述蒸汽,在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低於所述第二目標溫度的情況下,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比所述第一供給量少的第二供給量的所述蒸汽。
<附記6> 如附記1至5中任一項記載的加熱控制裝置, 所述循環處理部在所述第一期間中,執行重複驅動所述循環部的期間和不驅動所述循環部的期間的間歇運轉, 所述循環處理部在所述第二期間中,執行連續驅動所述循環部的連續運轉。
<附記7> 如附記1至6中任一項記載的加熱控制裝置,包含第一運轉模式,其使所述蒸汽供給部將所述第一供給量的所述蒸汽供給到所述收容室內,直到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達到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為止;以及第二運轉模式,其使所述蒸汽供給部將比所述第一供給量少的第二供給量的所述蒸汽供給到所述收容室內,直到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達到所述第二目標溫度為止; 在所述第一運轉模式中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達到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的情況下切換成所述第二運轉模式。
<附記8> 如附記7記載的加熱控制裝置,在所述第一期間中執行所述第一運轉模式,在所述第二期間中執行所述第二運轉模式。
1:加熱烹調器 1a:主體外殼 1b:上表面板 2:加熱室 2a:開口 2b:左側部 2c:右側部 2d:後部 2e:上部 2f:傾斜部 3:門 5:排氣管道 11:控制部 12:存儲部 13:操作面板 13a:顯示部 13b:取消按鈕 13c:開始按鈕 14:驅動馬達 15:室內加熱器 16a、16b:上擱板支撐件 17a、17b:下擱板支撐件 18:循環管道 19:循環風扇 20:上加熱器 21:中加熱器 22:下加熱器 23:循環擋板 25:管泵 26:供水箱 27:吸入口 28:上吹出口 29:第一後吹出口 30:第二後吹出口 31:第三後吹出口 37:蒸汽供給口 41:供水箱主體 42:連通管 43:箱罩 44:箱接頭部 45:自然排氣口 47:及排氣風扇 49:排氣擋板 50:供氣口 51:供氣風門 52:冷卻擋板 53:濕度感測器 54:供氣風扇 55:前板 56:循環風扇用馬達 60:排氣擋板用馬達 61:供氣擋板用馬達 70:蒸汽產生裝置 71:蒸汽產生容器 71a:底部 72:蓋部 73:蒸汽產生用加熱器 75:水位感測器 75a、75b:電極棒 76:室內溫度感測器 91、92:烹調托盤 100:供氣單元 101:供氣通道 102:第一冷卻通道 103:第二冷卻通道 104:分隔板 110:凹部 111:顯示處理部 112:受理處理部 113:設定處理部 114:供給處理部 115:循環處理部 120:感測器窗部 200:排氣單元 201:第一風通路 202:第二風通路 203:第三風通路 204:第四風通路 207:稀釋區域部 300:紅外線感測器單元 301:保持構件 302:可動構件 303:紅外線感測器 304:紅外線感測器用馬達 D1:設定資訊 D2:設定資訊 M1:被加熱物 S11-S19、S21-S28:步驟
圖1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的門關閉時的概略構成的主視圖。 圖2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的門打開時的概略構成的主視圖。 圖3是用於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的主要部分的構成的示意圖。 圖4A是用於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的包括吸氣單元的主要部分的構成的示意圖。 圖4B是用於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的包括排氣單元的主要部分的構成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的主體外殼的一部分拆下了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6是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的構成的功能框圖。 圖7是表示在本發明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中利用的設定資訊的一個示例的圖。 圖8是表示在本發明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中利用的設定資訊的一個示例的圖。 圖9是用於說明通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執行的加熱控制處理的順序的一個示例的流程圖。 圖10是用於說明通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執行的加熱控制處理的順序的一個示例的流程圖。 圖11是表示通過本發明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執行的加熱控制處理的具體例的圖。 圖12是示出利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對食品進行解凍烹調的情況下測量食品的溫度變化的結果的曲線圖。 圖13是示出利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加熱烹調器對食品進行解凍烹調的情況下測量食品的溫度變化的結果的曲線圖。

Claims (11)

  1. 一種加熱控制裝置,其改良在於,具備: 供給處理部,其使蒸汽從蒸汽供給部供給到收容被加熱物的收容室內; 循環處理部,其通過循環部使被供給了所述蒸汽的所述收容室內的空氣循環; 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收容室內的目標溫度被設定為與所述被加熱物對應的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一期間中,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第一供給量的所述蒸汽, 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目標溫度被設定為低於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二目標溫度的所述第一期間之後的第二期間中,使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的所述蒸汽的供給量比所述第一供給量少。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控制裝置,其中,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第一期間中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達到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的情況下向所述第二期間轉移。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加熱控制裝置,其中,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第一期間中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達到所述第一目標溫度且經過了與預先設定的所述被加熱物對應的第一設定時間的情況下,向所述第二期間轉移。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加熱控制裝置,其中,所述供給處理部在從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達到所述第一目標溫度起到經過所述第一設定時間為止的第一規定期間中,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降低了規定溫度以上的情況下,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規定量的所述蒸汽。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加熱控制裝置,其中,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第二期間中,在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為所述第二目標溫度以上的期間停止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所述蒸汽,在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低於所述第二目標溫度的情況下,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比所述第一供給量少的第二供給量的所述蒸汽。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加熱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循環處理部在所述第一期間中,執行重複驅動所述循環部的期間和不驅動所述循環部的期間的間歇運轉, 所述循環處理部在所述第二期間中,執行連續驅動所述循環部的連續運轉。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熱控制裝置,其中,包含第一運轉模式,其使所述蒸汽供給部將所述第一供給量的所述蒸汽供給到所述收容室內,直到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達到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為止;以及第二運轉模式,其使所述蒸汽供給部將比所述第一供給量少的第二供給量的所述蒸汽供給到所述收容室內,直到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達到所述第二目標溫度為止; 在所述第一運轉模式中所述收容室內的溫度達到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的情況下切換成所述第二運轉模式。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加熱控制裝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期間中執行所述第一運轉模式,在所述第二期間中執行所述第二運轉模式。
  9. 一種加熱烹調器,其改良在於,具備: 蒸汽供給部,其向收容被加熱物的收容室內供給蒸汽;循環部,其使所述收容室內的空氣循環;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蒸汽供給部和所述循環部的驅動, 所述控制部具備: 供給處理部,其使蒸汽從蒸汽供給部供給到收容被加熱物的收容室內;以及 循環處理部,其通過循環部使被供給了所述蒸汽的所述收容室內的空氣循環; 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收容室內的目標溫度被設定為與所述被加熱物對應的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一期間中,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第一供給量的所述蒸汽, 所述供給處理部在所述目標溫度被設定為低於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二目標溫度的所述第一期間之後的第二期間中,使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的所述蒸汽的供給量比所述第一供給量少。
  10. 一種加熱控制方法,其改良在於, 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下述: 使蒸汽從蒸汽供給部供給到收容被加熱物的收容室內的步驟; 通過循環部使被供給了所述蒸汽的所述收容室內的空氣循環的步驟; 在所述收容室內的目標溫度被設定為與所述被加熱物對應的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一期間中,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第一供給量的所述蒸汽的步驟;以及 在所述目標溫度被設定為低於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二目標溫度的所述第一期間之後的第二期間中,使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的所述蒸汽的供給量比所述第一供給量少。
  11. 一種加熱控制程式,其改良在於, 用於使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下述: 使蒸汽從蒸汽供給部供給到收容被加熱物的收容室內的步驟; 通過循環部使被供給了所述蒸汽的所述收容室內的空氣循環的步驟; 在所述收容室內的目標溫度被設定為與所述被加熱物對應的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一期間中,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第一供給量的所述蒸汽的步驟;以及 在所述目標溫度被設定為低於所述第一目標溫度的第二目標溫度的所述第一期間之後的第二期間中,使從所述蒸汽供給部向所述收容室內供給的所述蒸汽的供給量比所述第一供給量少。
TW112113942A 2022-06-20 2023-04-13 加熱控制裝置、加熱烹調器、加熱控制方法及程式 TW2024000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99009 2022-06-20
JP2022099009A JP2024000293A (ja) 2022-06-20 2022-06-20 加熱制御装置、加熱調理器、加熱制御方法、及び加熱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0060A true TW202400060A (zh) 2024-01-01

Family

ID=89384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3942A TW202400060A (zh) 2022-06-20 2023-04-13 加熱控制裝置、加熱烹調器、加熱控制方法及程式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00293A (zh)
TW (1) TW20240006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00293A (ja) 2024-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04271B2 (en) Heating apparatus for cooking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210141435A (ko) 가스 검출 장치, 조리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05103569A1 (ja) 加熱調理器及び加熱調理方法
JP2004184060A (ja) 電子レンジ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8670050A (zh) 具有加湿功能的烤箱及其控制方法
JP4607649B2 (ja) 加熱調理器と調理方法
US20110210115A1 (en) Conveyor oven with dual heater sources
JP2014052108A (ja) 加熱調理器
TW202400060A (zh) 加熱控制裝置、加熱烹調器、加熱控制方法及程式
JP2004184064A (ja) 自動調理装置及び方法
JP2017203561A (ja) 加熱調理器
CN107614977A (zh) 加热烹调器
JP2004044993A (ja)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21032545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0112634A (ja) 加熱調理器
JP6641183B2 (ja) 加熱調理器
WO2015194440A1 (ja) 加熱調理器
JP6393634B2 (ja) 調理器
JP7303096B2 (ja) 加熱調理器
JPH11166738A (ja) 加熱調理器
JP6314050B2 (ja) 加熱調理器
JP5025308B2 (ja) 加熱調理器及びビタミンcを増加させる調理方法
JP6781575B2 (ja) 調理器
JP2004044994A (ja)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高周波加熱装置
US20220163214A1 (en) Cook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