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7670A - 散熱器 - Google Patents

散熱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7670A
TW202347670A TW111144787A TW111144787A TW202347670A TW 202347670 A TW202347670 A TW 202347670A TW 111144787 A TW111144787 A TW 111144787A TW 111144787 A TW111144787 A TW 111144787A TW 202347670 A TW202347670 A TW 20234767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n
heat dissipation
plate
shaped heat
ang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4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邉陽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7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767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 H01L23/467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by flowing gases, e.g. ai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散熱器,可以減小鰭片根部的溫度與散熱鰭片的平均溫度的差而得到優異的鰭片效率,並且,防止冷卻風的壓力損失增大。 散熱器包括與發熱體熱連接的基板、以及在前述基板的主表面上立起設置在前述基板的主表面的與前述基板熱連接的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其中具有寬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的前述板狀散熱鰭片具有沿前述基板的主表面從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寬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連接於前述基板的主表面的鰭片根部、以及從前述鰭片根部往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高度方向連續地設置並且往前述基板的主表面方向傾斜的扭轉部,其中前述扭轉部具有以沿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高度方向從前述鰭片根部線狀地延伸的扭轉開始部、作為面向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前述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而往前述基板的主表面方向傾斜角度θ1的一端部、以及作為面向於前述鰭片根部的鰭片前端的至少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從前述扭轉開始部朝向前述一端部而沿前述基板的主表面的延伸方向傾斜角度θ2的鰭片前端部而劃分的平面區域。

Description

散熱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括冷卻電子元件等的發熱體的散熱鰭片的散熱器。
伴隨電子機器的高功能化,電子元件等的發熱體被高密度地搭載在電子機器的內部。散熱器有時使用作為冷卻電子元件等的發熱體的裝置。又,在散熱器中藉由鼓風扇等強制實施空氣冷卻,即,經由向散熱器供給冷卻風,可以提高散熱器的冷卻性能。
近年來,伴隨電子機器的高功能化,電子元件等的發熱體的發熱量增加,以及提高散熱器的冷卻性能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提高散熱器的冷卻性能,提高散熱鰭片的鰭片效率已被提出。因此,在向內的長度方向上相鄰的散熱鰭片組彼此的散熱面相對於基板的一面部的傾斜角度不同,並且從散熱器的向內的長度方向的一方側觀察時,相鄰的散熱鰭片組的端面彼此在支持基板上相交的散熱器已被提出(專利文獻1)。
在專利文獻1的散熱器中,散熱鰭片經由偏移配置,將冷卻風在通過前方的散熱鰭片組的過程逐漸成長的溫度邊界層,在流入後方的散熱鰭片組時成為亂流而破壞溫度邊界層,而將低溫的冷卻風與高溫的冷卻風混合。由此,可以容易地使低溫的冷卻風接觸於散熱鰭片的表面,而可以提高散熱鰭片的鰭片效率。
然而,在專利文獻1的散熱器中,散熱鰭片偏移配置,並且在通過散熱面的傾斜角度不同的散熱鰭片組時,雖然在冷卻風產生亂流,但存在冷卻風的壓力損失增大,冷卻風的流動分散這樣的問題,並且,存在散熱鰭片間的冷卻風的風速降低的這樣的問題。此結果,在專利文獻1的散熱器中,存在散熱特性有無法充分提高的傾向這樣的問題。
又,由於散熱鰭片的鰭片效率定義為鰭片效率=(散熱鰭片的平均溫度−周圍溫度)/(鰭片根部的溫度−周圍溫度),為了提高鰭片效率,需要使距離發熱體最近溫度最高的散熱鰭片的鰭片根部的溫度盡可能接近散熱鰭片的平均溫度。但是,在專利文獻1的散熱器中,由於散熱鰭片中溫度最高的鰭片根部的冷卻風的流速與距離發熱體最遠溫度最低的鰭片前端的冷卻風的流速相比,因基板的存在而有較小的傾向,所以鰭片根部容易為高溫。因此,在專利文獻1的散熱器中,散熱鰭片的鰭片根部的溫度與散熱鰭片的平均溫度相比顯著變高,仍然存在無法得到優異的鰭片效率這樣的問題。
又,電子元件等的發熱體高密度地搭載在電子機器的內部,因為散熱器的可設置容積有限,難以經由使各個放熱鰭片的表面積增加,而提高散熱器的散熱特性。又,如果增加散熱鰭片的設置數量而不是使各個散熱鰭片的表面積增加的話,存在冷卻風的壓力損失的增大,在散熱鰭片之間的冷卻風的風速降低這樣的問題。又,即使為了補償冷卻風的壓力損失的增大而增加冷卻風的風量,仍然存在散熱鰭片的鰭片根部的溫度與散熱鰭片的平均溫度的差變大,而無法得到優異的鰭片效率這樣的問題。此外,使冷卻風的風量增加的話,存在增加消耗電力增大而增加對環境的負荷,並且,成為噪音產生的原因這樣的問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2015-16416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鑑於上述情況,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散熱鰭片,經由將冷卻風的流動引導至散熱鰭片的鰭片根部,而使得鰭片根部的冷卻風流速比鰭片前端的冷卻風的流速更快,可以降低鰭片根部的溫度與散熱鰭片的平均溫度的差,而得到優異的鰭片效率,並且,經由使冷卻風在鰭片前端及其附近容易地流動而可以防止冷卻風的壓力損失的增大。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發明的構成的要點如下。 [1] 一種散熱器,包括: 基板,與發熱體熱連接;以及 板狀散熱鰭片,複數個立起設置在前述基板的主表面上,並且與前述基板熱連接, 其中具有寬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的前述板狀散熱鰭片,具有: 鰭片根部,沿前述基板的主表面從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寬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以及 扭轉部,從前述鰭片根部往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高度方向連續地設置,並且往前述基板的主表面方向傾斜; 其中前述扭轉部具有以: 扭轉開始部,沿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高度方向從前述鰭片根部線狀地延伸; 一端部,作為面向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前述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而往前述基板的主表面方向傾斜角度θ1;以及 鰭片前端部,作為面向於前述鰭片根部的鰭片前端的至少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從前述扭轉開始部朝向前述一端部而沿前述基板的主表面的延伸方向傾斜角度θ2 而劃分的平面區域。 [2] 如[1]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扭轉開始部位於前述另一端。 [3] 如[1]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扭轉開始部位於前述一端與前述另一端之間。 [4] 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器,複數個前述板狀散熱鰭片沿前述鰭片根部的寬度方向配置,經由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鰭片根部的寬度方向的端部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鰭片根部的寬度方向的端部連接,複數個前述板狀散熱鰭片被一體化。 [5] 如[4]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扭轉部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扭轉部之間為空隙。 [6] 如[4]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扭轉部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扭轉部藉由連結部而連接。 [7] 如[3]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扭轉部具有以: 前述一端部,作為面向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前述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而往前述基板的主表面方向傾斜角度θ1;以及 第一鰭片前端部,作為面向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前述鰭片前端的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從前述扭轉開始部朝向前述一端部而沿前述基板的主表面的延伸方向傾斜角度θ2 劃分的第一平面區域、以及以: 另一端部,作為面向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前述另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而往前述基板的主表面方向傾斜角度θ3;以及 第二鰭片前端部,作為面向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前述鰭片前端的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從前述扭轉開始部朝向前述另一端部而沿前述基板的主表面的延伸方向傾斜角度θ4 劃分的第二平面區域。 [8] 如[7]所述的散熱器,其中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角度θ1的傾斜方向與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角度θ3的傾斜方向相反,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θ2的傾斜方向與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θ4的傾斜方向相反。 [9] 如[7]所述的散熱器,其中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角度θ1的傾斜方向與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角度θ3的傾斜方向相同,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θ2的傾斜方向與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θ4的傾斜方向相同。 [10] 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鰭片根部具有在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寬度方向從前述一端延伸至前述另一端的平面部。 [11] 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從前述鰭片前端更延伸出平面狀的頂面部。 [12] 如[11]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頂面部經由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鰭片前端抵接,在由複數個前述板狀散熱鰭片形成的散熱鰭片組形成頂面。 [13] 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鰭片,其中從前述鰭片根部的底部沿前述基板的主表面的延伸方向而更延伸出平面狀的底面部。 [14] 如[13]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底面部經由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鰭片根部抵接,在由複數個前述板狀散熱鰭片形成的散熱鰭片組形成底面。 [15] 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鰭片根部的高度相對於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高度為30%以下。 [16] 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器,其中角度θ1為2.0°以上且20°以下。 [17] 如[7]所述的散熱器,其中角度θ1為2.0°以上且20°以下,並且角度θ3為2.0°以上且20°以下。 [18] 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器,其中角度θ2為2.0°以上且20°以下。 [19] 如[7]所述的散熱器,其中角度θ2為2.0°以上且20°以下,角度θ4為2.0°以上且20°以下。 [20] 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在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寬度方向,冷卻風從前述一端朝向前述另一端供給。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散熱器的樣態,板狀散熱鰭片具有沿基板的主表面從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寬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鰭片根部、以及從前述鰭片根部往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高度方向連續地設置並且往前述基板的主表面方向傾斜的扭轉部,藉由前述扭轉部具有以沿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高度方向從前述鰭片根部線狀地延伸的扭轉開始部、作為面向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前述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而往前述基板的主表面方向傾斜角度θ1的一端部、以及作為面向於前述鰭片根部的鰭片前端的至少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從前述扭轉開始部朝向前述一端部而沿前述基板的主表面的延伸方向傾斜角度θ2的鰭片前端部而劃分的平面區域,藉由扭轉部使冷卻風的流動被引導到板狀散熱鰭片的鰭片根部,經由鰭片根部的冷卻風的流速比鰭片前端的冷卻風的流速快,鰭片根部的溫度與散熱鰭片的平均溫度的差減小,而得到優異的鰭片效率。又,根據本發明的散熱器的樣態,因為扭轉部的平面區域從扭轉開始部延伸至板狀散熱鰭片的一端部並且從與鰭片根部的邊界延伸至鰭片前端部,隨著冷卻風的流動被引導到板狀散熱鰭片的鰭片根部,經由冷卻風容易地流過鰭片前端及其附近,而可以防止冷卻風的壓力損失的增大。因此,本發明的散熱器可發揮優異的散熱特性。
又,根據本發明的散熱器的樣態,藉由板狀散熱鰭片具有上述扭轉部,即使板狀散熱鰭片沒有偏移配置,也因為可以使冷卻風往並列配置的鄰接的板狀散熱鰭片之間順暢傳送,所以使在冷卻風產生亂流,而有助於提高散熱效率。
根據本發明的散熱器的樣態,藉由扭轉開始部位於前述另一端的至少一部分,因為扭轉部從板狀散熱鰭片的寬度方向的一端延伸橫跨到另一端,進一步促進藉由扭轉部的冷卻風的往鰭片根部的引導,並且進一步提高鰭片效率。
根據本發明的散熱器的樣態,藉由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沿前述鰭片根部的寬度方向配置,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鰭片根部的寬度方向的端部經由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鰭片根部的寬度方向的端部連接,而複數個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鰭片根部被一體化,在一體化的鰭片根部中,冷卻風的流動為連續的高速流。因此,進一步減小鰭片根部的溫度與板狀散熱鰭片的平均溫度的差,可以得到更優異的鰭片效率。
根據本發明的散熱器的樣態,藉由複數個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鰭片根部被一體化,並且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扭轉部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扭轉部之間為空隙,即使複數個前述板狀散熱鰭片被一體化,因為冷卻風可以流通空隙,所以可以確實地防止冷卻風的壓力損失的增大。
根據本發明的散熱器的樣態,藉由複數個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鰭片根部被一體化,並且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扭轉部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扭轉部藉由連結部而連接,包括連結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表面積增加而有助於散熱量的提高。又,藉由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扭轉部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扭轉部藉由連結部而連接,所以可以更確實地防止冷卻風流通板狀散熱鰭片時的噪聲產生。
根據本發明的散熱器的樣態,藉由前述扭轉開始部位於前述一端與前述另一端之間,前述扭轉部具有以作為面向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前述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而往前述基板的主表面方向傾斜角度θ1的前述一端部、作為面向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前述鰭片前端的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從前述扭轉開始部朝向前述一端部而沿前述基板的主表面的延伸方向傾斜角度θ2的第一鰭片前端部而劃分的第一平面區域、以及以作為面向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前述另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而往前述基板的主表面方向傾斜角度θ3的另一端部、以及作為面向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前述鰭片前端的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從前述扭轉開始部朝向前述另一端部而沿前述基板的主表面的延伸方向傾斜角度θ4的第二鰭片前端部劃分的第二平面區域,因為可以調整鰭片根部的高速冷卻風的產生位置,即使發熱體的熱連接的位置不在基板的中央部,也可以更有效率地冷卻發熱體。
根據本發明的散熱裝置的樣態,藉由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角度θ1的傾斜方向與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角度θ3的傾斜方向相反,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θ2的傾斜方向與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θ4的傾斜方向相反,因為可以促進在第一平面區域以及/或第二平面區域往鰭片前端方向的冷卻風的流動,所以可以進一步防止冷卻風的壓力損失的增大。
根據本發明的散熱器的樣態,藉由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角度θ1的傾斜方向與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角度θ3的傾斜方向相同,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θ2的傾斜方向與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θ4的傾斜方向相同,因為在第一平面區域以及第二平面區域的兩個區域,冷卻風的流動被引導至板狀散熱鰭片的鰭片根部而高速化在鰭片根部的冷卻風的流速,所以鰭片根部的溫度與散熱鰭片的平均溫度的差可以進一步減小。
根據本發明的散熱器的樣態,藉由前述鰭片根部具有在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寬度方向從前述一端延伸至前述另一端的平面部,使鰭片根部的高流速的冷卻風的流動順暢化,而可以進一步減小鰭片根部溫度與板狀散熱鰭片的平均溫度的差。
根據本發明的散熱器的樣態,藉由從前述鰭片前端進一步延伸出的平面狀的頂面部,經由使頂面部與鄰接的板狀散熱鰭片抵接,由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形成的散熱鰭片組的機械強度提高。
根據本發明的散熱器的樣態,藉由從前述鰭片根部的底部沿著前述基板的主表面的延伸方向進一步延伸出的平面狀的底面部,基板與板狀散熱鰭片的熱連接性提高。又,根據本發明的散熱器的樣態,經由使底面部與鄰接的板狀散熱鰭片抵接,由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形成的散熱鰭片組的機械強度提高。
根據本發明的散熱器的樣態,藉由前述鰭片根部的高度相對於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高度為30%以下,經由隨著冷卻風的流動藉由板狀散熱鰭片的鰭片根部而確實地被引導而在鰭片根部的冷卻風的流動確實地被高速化,冷卻風往鰭片前端方向也容易地流動,而可以確實地防止冷卻風的壓力損失的增大。
以下將使用附圖說明關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首先,將使用附圖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此外,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立體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側視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俯視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扭轉部的傾斜角度的前視側的說明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扭轉部的傾斜角度的後視側的說明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側視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扭轉部的說明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視側的冷卻風的流動的說明圖。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後視側的冷卻風的流動的說明圖。
如圖1至圖3所示,第一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1包括平板狀的基板20、以及立起設置在基板20上的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經由將板狀散熱鰭片10直接安裝在基板20的主表面21上,板狀散熱鰭片10與基板20熱連接。板狀散熱鰭片10相對於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以所定的角度立起設置在基板20的主表面21上,而與基板20熱連接。又,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並列配置在基板20的主表面21上,而形成散熱鰭片組11。
基板20與作為冷卻對象的發熱體100熱連接。經由發熱體100與基板20的與主表面21相對的受熱面22抵接,基板20與發熱體100熱連接。基板20由熱傳導構件形成。作為熱傳導構件,例如可以舉出銅、銅合金等的金屬構件。
板狀散熱鰭片10具有主表面12以及側面13。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主表面12具有寬度方向W以及高度方向H。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主表面12主要有助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散熱。側面13的寬度構成板狀散熱鰭片10的厚度。板狀散熱鰭片10的材質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銅、銅合金、鋁、鋁合金等。
如圖1至圖3所示,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 並列配置在相對於其主表面12、12、12…的延伸方向而大致平行的方向、或以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的主表面12、12、12…為大致同一平面上的方式並列配置。更具體地,如後所述,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的鰭片根部31、31、31…相互地以大致平行方向並且大致同一平面上的方式並列配置。又,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 大致直線上地並列配置在相對於其主表面12的延伸方向而大致正交的方向。更具體地,如後所述,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的鰭片根部31、31、31…大致直線上地並列配置在相對於其延伸方向而大致正交的方向。如上所述,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主表面12以相對於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主表面12大致平行地排列的方式配置。因此,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並非偏移配置而是整列配置而形成散熱鰭片組11。又,構成散熱器1的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從基板20的一端到另一端以大致相等的間隔並列配置。
又,如圖1至圖3所示,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主表面12具有平面部的延伸方向不同的複數個區域。因此,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主表面12不在同一平面上延伸。
如圖4至圖7所示,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主表面12具有鰭片根部31、以及相對於鰭片根部31而傾斜的扭轉部32,作為平面部的延伸方向不同的複數個區域。
鰭片根部31沿基板20的主表面21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的一端35延伸至另一端36。鰭片根部31是連接於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部位。在散熱器1中,鰭片根部31是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延伸至板狀散熱鰭片10的另一端36的平面部。鰭片根部31沿基板20的主表面21直線狀地延伸。鰭片根部31為板狀散熱鰭片10的相對於基板20的熱連接部,板狀散熱鰭片10以鰭片根部31而安裝於基板20。在散熱器1中,鰭片根部31為平坦面。又,在散熱器1中,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從一端35至另一端36以大致相同高度延伸。
在散熱器1中,鰭片根部31立起設置在相對於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而垂直的方向。
扭轉部32是從鰭片根部31往板狀散熱鰭片10的高度方向H連續設置的部位。又,扭轉部32是相對於鰭片根部31而往基板20的主表面21方向傾斜的部位。
如圖4以及圖5所示,扭轉部32是以與鰭片根部31的邊界40、沿板狀散熱鰭片10的高度方向H而從鰭片根部31線狀地延伸的扭轉開始部41、作為面向於扭轉開始部41的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的一部分並且相對於扭轉開始部41而往基板20的主表面方向21傾斜角度θ1的一端部45、以及作為面向於鰭片根部31的鰭片前端37的至少一部分並且相對於鰭片根部31的延伸方向(即,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從扭轉開始部41朝向一端部45而沿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即,相對於基板20的主表面21而平行的方向)傾斜角度θ2的鰭片前端部47而劃分的平面區域33。如上所述,扭轉部32為板狀散熱鰭片10中以邊界40、扭轉開始部41、作為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的一部分的一端部45、以及鰭片前端部47包圍的平面部。板狀散熱鰭片10中由邊界40、扭轉開始部41、作為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的一部分的一端部45、以及鰭片前端部47形成扭轉部32的外緣。此外,扭轉開始部41是在與鰭片根部31同一平面上往板狀散熱鰭片10的高度方向H延伸的直線狀的部位,並且是作為板狀散熱鰭片10的高度方向H的扭轉部32的起點的部位。
在散熱器1中,扭轉部32的扭轉開始部41直線狀地延伸於相對於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而垂直的方向。又,扭轉開始部41沿板狀散熱鰭片10的高度方向H以邊界40為起點而在與鰭片根部31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從鰭片根部31延伸至鰭片前端37。又,扭轉開始部41延伸於相對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中的鰭片根部31的部位而平行的方向。
在散熱器1中,扭轉開始部41位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另一端36,並且為另一端36的一部分。因此,板狀散熱鰭片10的另一端36為其整體直線狀地延伸的樣態。又,扭轉部32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延伸至另一端36。
扭轉部32的一端部45以邊界40為起點,相對於扭轉開始部41往基板20的主表面方向21以預定的角度θ1傾斜。扭轉部32的一端部45直線狀地延伸至鰭片前端37。如上所述,扭轉部32的一端部45相對於扭轉開始部41的延伸方向而延伸於角度θ1的方向。又,扭轉部32的一端部45相對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中的鰭片根部31的部位而往基板20的主表面方向21傾斜角度θ1。因此,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為在邊界40以角度θ1彎曲的樣態。
扭轉部32的鰭片前端部47以扭轉開始部41為起點,相對於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的鰭片根部31的延伸方向,從扭轉開始部41朝向的一端部45而沿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以預定的角度θ2傾斜。扭轉部32的鰭片前端部47直線狀地從扭轉開始部41延伸至一端部45。如上所述,扭轉部32的鰭片前端部47相對於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的鰭片根部31的延伸方向而延伸於角度θ2的方向。在散熱器1中,面向於鰭片根部31的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前端37的整體為扭轉部32的鰭片前端部47。因此,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前端37其整體直線狀地延伸。
如上所述,如圖6以及圖7所示,板狀散熱鰭片10的另一端36相對於包括鰭片根部31以及扭轉部32的整體為直線狀地延伸,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在邊界40彎曲延伸。又,扭轉部32的鰭片前端部47從扭轉開始部41在與鰭片根部31的寬度方向不同的方向直線狀地延伸至一端部45。關於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扭轉部32的一端部45隨著從邊界40朝向鰭片前端部47而遠離鰭片根部31,鰭片扭轉部32的鰭片前端部47隨著從扭轉開始部41朝向一端部45而遠離鰭片根部31。
在散熱器1中,板狀散熱鰭片10的高度從一端35到另一端36為大致相同的高度。又,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的寬度與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前端37的寬度大致相同。
如圖8以及圖9所示,從鼓風扇(未圖示)往散熱器1供給的冷卻風F以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往另一端36的方向流通的方式供給。即,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冷卻風F從一端35朝向另一端36供給。經由將冷卻風F往散熱器1供給,散熱器1可以發揮優異的冷卻性能。冷卻風F以沿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方式,從與在一端35的板狀散熱鰭片10的側面13面對的側往散熱器1,即,往形成在鄰接的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主表面12之間的空間供給。往散熱器1供給的冷卻風F在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經由沿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主表面12流通而冷卻散熱器1。
如圖8以及圖9所示,在散熱器1的板狀散熱鰭片10中,作為與鰭片根部31延伸方向不同的平面區域33的扭轉部32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的方向引導。主要地,藉由相對於扭轉開始部41往基板20的主表面方向21傾斜角度θ1的一端部45形成在板狀散熱鰭片10,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的方向引導。
又,在板狀散熱鰭片10中,如上所述,由於扭轉部32的前視側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的方向引導,即使在扭轉部32後視側,在面向於扭轉部32的後視側的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圖8以及圖9中未示出)的扭轉部32的前視側也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往鰭片根部的方向引導。因此,即使在扭轉部32後視側,冷卻風F也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的方向引導。
在散熱器1中,藉由扭轉部32冷卻風F的流動被引導至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經由在鰭片根部31的冷卻風F的流速比在鰭片前端37的冷卻風F的流速快,板狀散熱鰭片10中在距離基板20最近、容易為最高溫的鰭片根部31的冷卻風F的流速變快,在距離基板20最遠、難以為最高溫的鰭片前端37的冷卻風F的流速被適度抑制。因此,因為鰭片根部31的溫度與板狀散熱鰭片10整體的平均溫度的差減小,所以板狀散熱鰭片10具有優異的鰭片效率。
此外,在散熱器1中,因為扭轉部32的平面區域33從扭轉開始部41延伸至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部45,並且從與鰭片根部31的邊界40延伸至鰭片前端部47,所以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朝向另一端36供給的冷卻風F被引導往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並且也隨著從一端部45往扭轉開始部41流動,而往鰭片前端37及其附近的方向流動也變得容易。主要是,藉由扭轉部32的鰭片前端部47以扭轉開始部41為起點而相對於鰭片根部31延伸於角度θ2的方向,冷卻風F隨著從一端部45往扭轉開始部41流動,而往鰭片前端37及其附近的方向流動也變得容易。此結果,在散熱器1中,可以防止流通板狀散熱鰭片10的冷卻風F的壓力損失的增大。因此,在散熱器1中,可以發揮優異的散熱特性。
又,在散熱器1中,藉由板狀散熱鰭片10具有鰭片根部31以及扭轉部32,因為扭轉部32相對於鰭片根部31而為突出於相對於基板20的主表面21而平行的方向的部位,所以冷卻風F容易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主表面12脫離。因此,即使板狀散熱鰭片10不偏移配置而是整列配置,冷卻風F也可以往並列配置的鄰接的板狀散熱鰭片10之間順暢地傳送。如上所述,在板狀散熱鰭片10中,藉由使在冷卻風F產生亂流,可以有助於散熱器1的散熱效率的提高。
又,在散熱器1中,藉由扭轉開始部41位於另一端36的至少一部分,因為扭轉部32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的一端35延伸橫跨至另一端36,所以進一步促進藉由扭轉部32冷卻風F的往鰭片根部31的引導,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效率進一步提高。又,在散熱器1中,藉由鰭片根部31為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從一端35延伸至另一端36的平面部,使得在鰭片根部31的高流速的冷卻風F的流動順暢化,可以進一步減小鰭片根部31的溫度與板狀散熱鰭片10的平均溫度的差。
雖然鰭片根部31的高度相對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高度的比率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從冷卻風F的流動藉由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確實地被引導而鰭片根部31的冷卻風F的流動確實地被高速化,並且經由冷卻風F往鰭片前端37方向也流動容易而可以確實地防止壓力損失的增大的觀點來看,30%以下較佳。此外,在作為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的一端35延伸至另一端36的平面部的鰭片根部31中,雖然鰭片根部31的高度相對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高度的比率的下限值只要超過0%就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從冷卻風F往鰭片前端37方向也流動更容易的觀點來看,5%較佳。
雖然角度θ1作為以邊界40為起點的一端部45與扭轉開始部41所成的角度,只要超過0°就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從扭轉開始部41可以更確實地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的方向引導的觀點來看,其下限值為2.0°較佳、為5.0°更佳。另一方面,從更確實地防止冷卻風F的壓力損失的增大,並且更確實地防止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之間的冷卻風F的風速降低的觀點來看,角度θ1的上限值為20°較佳、為15°更佳。
雖然角度θ2作為以扭轉開始部41為起點的扭轉部32的鰭片前端部47與鰭片根部31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只要超過0°就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從扭轉部32可以更確實地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的方向引導的觀點來看,其下限值為2.0°較佳、為5.0°更佳。另一方面,從將冷卻風F往鰭片前端37及其附近的方向也流動更容易並且更確實地防止冷卻風F的壓力損失的增大的觀點來看,角度θ2的上限值為20°較佳、為15°更佳。
如圖1至圖9所示,在散熱器1的板狀散熱鰭片10中,從在板狀散熱鰭片的寬度方向W直線狀地延伸的鰭片前端37進一步延伸出平面狀的頂面部50。頂面部50直線狀地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至另一端36設置。頂面部50在相對於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而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出。
又,如圖1至圖3所示,頂面部50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前端37抵接,頂面51形成在由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形成的散熱鰭片組11。藉由平面狀的頂面部50從鰭片前端37進一步延伸出,經由將頂面部50抵接於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由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形成的散熱鰭片組11的機械強度提高。
在頂面部50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前端37抵接的情況下,板狀散熱鰭片10的頂面部50的延伸出的方向的尺寸規定了與板狀散熱鰭片10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之間的空間寬度。此外,因為板狀散熱鰭片10的頂面部50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散熱鰭片組11的機械強度,所以從提高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效率的觀點來看,可以不設置頂面部50。
如圖2以及圖4至圖9所示,在散熱器1的板狀散熱鰭片10中,從鰭片根部31的底部進一步延伸出平面狀的底面部52。底面部52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設置到另一端36。底面部52沿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而延伸出。
又,如圖2所示,經由底面部52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抵接,底面53形成在由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形成的散熱鰭片組11。藉由平面狀的底面部52從鰭片根部31的底部沿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進一步延伸出,基板20與板狀散熱鰭片10的熱連接性提高。又,經由使底面部52與鄰接的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抵接,由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形成的散熱鰭片組11的機械強度提高。
在底面部52的延伸出的方向的尺寸與頂面部50的延伸出的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並且底面部52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抵接的情況下,板狀散熱鰭片10的底面部52的延伸出的方向的尺寸也規定了與板狀散熱鰭片10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之間的空間寬度。此外,因為板狀散熱鰭片10的底面部52的主要功能是提高與基板20的熱連接性以及散熱鰭片組11的機械強度,所以從提高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效率的觀點來看,可以不設置底面部52。
在散熱器1中,關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的鰭片根部31在大致平行的方向並且以鰭片根部31位於大致同一平面上的方式並列配置。又,關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的鰭片根部31在大致正交的方向並且以鰭片根部31位於大致直線上的方式並列配置。在散熱器1中,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不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的另一端36相接。關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鰭片根部31在大致平行的方向並列配置的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中,板狀散熱鰭片10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之間形成有空隙。
板狀散熱鰭片10相對於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以所定的角度立起設置於基板20的主表面21上。雖然具有平面部的鰭片根部31的相對於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的立起設置角度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從確實地確保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可設置的空間中的板狀散熱鰭片10的設置數量的觀點來看,其下限值為70°較佳、為80°更佳。另一方面,具有平面部的鰭片根部31的相對於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的立起設置角度的上限值為90°,即,相對於基板20的主表面21以鰭片根部31為垂直的方式立起設置板狀散熱鰭片10較佳。此外,具有平面部的鰭片根部31的立起設置角度是指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兩個主表面12中,在相對於鰭片根部31而扭轉部32突出的側的主表面12,鰭片根部31的相對於基板20的延伸方向的立起設置角度。
接下來,將使用附圖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因為第二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與第一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主要的構成元件共通,所以關於與第一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相同的構成元件,使用相同的符號說明。此外,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立體圖。圖1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立體圖。圖12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視側的冷卻風的流動的說明圖。
在第一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1中,雖然關於相對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而在大致平行的方向並列配置的板狀散熱鰭片10,板狀散熱鰭片10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之間形成有空隙,並且板狀散熱鰭片10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為個別體,但取而代之的是,如圖10所示,在第二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2中,板狀散熱鰭片10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為一體的。
在散熱器2中,沿鰭片根部31的寬度方向(即,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配置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經由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的寬度方向的端部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的寬度方向的端部連接,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被一體化,而形成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如上所述,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為將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一體化的樣態,具有一體化鰭片根部61。雖然構成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板狀散熱鰭片10的數量沒有特別限定,但為了便於說明,在散熱器2中,將兩個板狀散熱鰭片10一體化,而形成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
如圖10所示,在散熱器2中,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複數個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60、60…在相對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而大致正交的方向,以成為在大致直線上的方式並列配置在基板20的中央部。又,複數個未一體化的板狀散熱鰭片10、10、10…在相對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而大致正交的方向,以成為在大致直線上的方式並列配置在基板20的兩邊緣部。此外,在圖10中,雖然使用未與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一體化的板狀散熱鰭片10,但可以不使用未一體化的板狀散熱鰭片10,而全部的板狀散熱鰭片為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
如圖11所示,經由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在鰭片根部31中的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寬度方向W的一端35、與在鰭片根部31中的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寬度方向W的另一端36連接,將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一體化。在鰭片根部31中,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寬度方向W的一端35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寬度方向W的另一端36藉由連接部62而連接。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寬度方向W的一端35為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一端65,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寬度方向W的另一端36為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另一端66。
在散熱器2中,在板狀散熱鰭片10-1的扭轉部32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扭轉部32之間為空隙63。因此,板狀散熱鰭片10-1的扭轉部32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扭轉部32為個別體。在散熱器2中,從直線狀地延伸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的鰭片前端37進一步延伸出平面狀的頂面部50。頂面部50直線狀地延伸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在散熱器2中,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頂面部50從板狀散熱鰭片10-1的一端35設置到另一端36。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頂面部50從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一端35設置到另一端36。又,因為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頂面部50與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頂面部50未連接,所以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頂面部50與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頂面部50為個別體。另一方面,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底面部52與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底面部52連接,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底面部52與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底面部52為一體,而形成一體化底面部64。
如圖12所示,從鼓風扇(未圖示)往散熱器2供給的冷卻風F以從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一端65,即,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一端35往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另一端66,即,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另一端36的方向流通的方式供給。如上所述,在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寬度方向W,冷卻風F從一端65朝向另一端66供給。經由向散熱器2供給冷卻風F,散熱器2可以發揮優異的冷卻性能。冷卻風F以沿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方式,從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一端65的與板狀散熱鰭片10-2的側面13面對的一側往散熱器2供給。往散熱器2供給的冷卻風F在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經由沿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主表面12以及板狀散熱鰭片10-1的主表面12流通,將散熱器2冷卻。
如圖12所示,在散熱器2的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中,與一體化散熱鰭片根部61延伸方向不同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扭轉部32將冷卻風F從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一體化鰭片根部61)的方向引導。主要是,藉由相對於扭轉開始部41往基板20的主表面方向21傾斜角度θ1的一端部45形成在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將冷卻風F從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一體化鰭片根部61)的方向引導。
又,在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中,藉由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扭轉部32與板狀散熱鰭片10-1的扭轉部32之間的空隙63,即使形成從鰭片根部31往鰭片前端37的方向的冷卻風F的流動,位於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下風的板狀散熱鰭片10-1的與一體化鰭片根部61延伸方向不同的扭轉部32將冷卻風F從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一體化鰭片根部61)的方向引導。主要是,藉由相對於扭轉開始部41往基板20的主表面方向21傾斜角度θ1的一端部45形成在板狀散熱鰭片10-1,將冷卻風F從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一體化鰭片根部61)的方向引導。
又,在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中,如上所述,由於扭轉部32的前視側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一體化鰭片根部61)的方向引導,即使在扭轉部32的後視側,面向於扭轉部32的後視側的鄰接的其他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圖12中未示出)的扭轉部的前視側也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往鰭片根部的方向引導。因此,即使在扭轉部32的後視側,冷卻風F也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一體化鰭片根部61)的方向引導。
在散熱器2中,藉由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被一體化而形成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因為在一體化鰭片根部61中冷卻風F的流動為連續的高速流,所以進一步減小鰭片根部31的溫度與板狀散熱鰭片10的平均溫度的差,並且可以得到更優異的鰭片效率。
又,在散熱器2中,藉由在板狀散熱鰭片10-1的扭轉部32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扭轉部32之間為空隙63,即使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被一體化,經由冷卻風F流通空隙63,可以確實地防止冷卻風F的壓力損失的增大。
接下來,將使用附圖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因為第三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與第一、第二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主要的構成元件共通,所以關於與第一、第二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相同的構成元件,使用相同的符號說明。此外,圖1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立體圖。圖14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俯視圖。圖15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側視圖。圖16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視側的冷卻風的流動的說明圖。
在第一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1中,雖然扭轉開始部41位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另一端36,並且為另一端36的一部分,但取而代之的是,如圖13、圖14所示,在第三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3中,扭轉開始部41位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與另一端36之間。
在散熱器3中,板狀散熱鰭片10的扭轉部32以扭轉開始部41為邊界,具有第一平面區域33-1以及第二平面區域33-2作為平面區域33,第二平面區域33-2與第一平面區域33-1相對於鰭片根部31的傾斜的方向以及/或傾斜的程度不同。在散熱器3中,在扭轉部32中,第一平面區域33-1是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到扭轉開始部41,而第二平面區域33-2是從扭轉開始部41到板狀散熱鰭片10的另一端36。
如圖13以及圖14所示,第一平面區域33-1是以鰭片根部31的邊界40、扭轉開始部41、作為面向於扭轉開始部41的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的一部分並且相對於扭轉開始部41而往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方向以角度θ1傾斜的一端部45、以及作為面對於鰭片根部31的鰭片前端37的一部分並且相對於鰭片根部31的延伸方向而從扭轉開始部41朝向一端部45沿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傾斜角度θ2的第一鰭片前端部47-1而劃分。
又,第二平面區域33-2是以鰭片根部31的邊界40、扭轉開始部41、作為面向於扭轉開始部41的板狀散熱鰭片10的另一端36的一部分並且相對於扭轉開始部41而往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方向以角度θ3傾斜的另一端部46、以及作為面對於鰭片根部31的鰭片前端37的一部分並且相對於鰭片根部31的延伸方向而從扭轉開始部41朝向另一端部46沿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傾斜角度θ4的第二鰭片前端部47-2而劃分。
如圖13至圖15所示,在散熱器3中,第一平面區域33-1中的相對於扭轉開始部41的一端部45的角度θ1的傾斜方向與第二平面區域33-2中的相對於扭轉開始部41的另一端部46的角度θ3的傾斜方向相反。又,第一平面區域33-1中的相對於鰭片根部31的延伸方向的第一鰭片前端部47-1的角度θ2的傾斜方向與第二平面區域33-2中的相對於鰭片根部31的延伸方向的第二鰭片前端部47-2的角度θ4的傾斜方向相反。
如圖16所示,從鼓風扇(未圖示)往散熱器3供給的冷卻風F以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往另一端36的方向流動的方式供給。即,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冷卻風F從一端35朝向另一端36供給。經由向散熱器3供給冷卻風F,散熱器3可以發揮優異的冷卻性能。冷卻風F以沿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方式從與一端35的板狀散熱鰭片10的側面13面對的側往散熱器3,即,鄰接的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主表面12之間形成的空間供給。往散熱器3供給的冷卻風F在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經由沿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主表面12流通而冷卻散熱器3。
如圖16所示,在散熱器3的板狀散熱鰭片10中,與鰭片根部31延伸方向不同的扭轉部32的第一平面區域33-1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的方向引導。主要是,藉由相對於扭轉開始部41而往基板20的主表面方向21傾斜角度θ1的一端部45形成在板狀散熱鰭片10,而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的方向引導。
另一方面,與鰭片根部31延伸方向不同的扭轉部32的第二平面區域33-2將冷卻風F從鰭片根部31向鰭片前端37的方向引導。主要是,藉由與相對於扭轉開始部41而往基板20的主表面方向21傾斜角度θ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傾斜角度θ3的另一端部46形成在板狀散熱鰭片10,而將冷卻風F從鰭片根部31往鰭片前端37的方向引導。
又,在板狀散熱鰭片10中,如上所述,由於扭轉部32的第一平面區域33-1的前視側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的方向引導,即使在扭轉部32的第一平面區域33-1的後視側,在面向於扭轉部32的第一平面區域33-1的後視側的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未圖示)的第一平面區域33-1的前視側也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往鰭片根部的方向引導。因此,即使在第一平面區域33-1的後視側,冷卻風F也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的方向引導。又,如上所述,由於扭轉部32的第二平面區域33-2的前視側將冷卻風F從鰭片根部31往鰭片前端37的方向引導,即使在扭轉部32的第二平面區域33-2的後視側,在面向於扭轉部32的第二平面區域33-2的後視側的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的第二平面區域的前視側也將冷卻風F從鰭片根部往鰭片前端的方向引導。因此,即使在第二平面區域33-2的後視側,冷卻風F也從鰭片根部31往鰭片前端37的方向引導。
在散熱器3中,可以調整在鰭片根部31的高流速的冷卻風F的產生位置。具體而言,在散熱器3中,可以使高流速的冷卻風F的產生位置往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側移動。因此,在散熱器3中,即使發熱體100的熱連接的位置不在基板20的中央部,也可以更有效率地冷卻發熱體100。
又,在散熱器3中,藉由在第一平面區域33-1的相對於扭轉開始部41的一端部45的角度θ1的傾斜方向、與在第二平面區域33-2的相對於扭轉開始部41的另一端部46的角度θ3的傾斜方向相反,在第二平面區域33-2,因為可以促進往鰭片前端37方向的冷卻風F的流動,所以可以進一步防止冷卻風F的壓力損失的增大。
雖然角度θ1作為以邊界40為起點的一端部45與扭轉開始部41所成的角度,只要超過0°就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從扭轉部32的第一平面區域33-1可以更確實地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的方向引導的觀點來看,其下限值為2.0°較佳、為5.0°更佳。另一方面,從更確實地防止冷卻風F的壓力損失的增大,並且更確實地防止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之間的冷卻風F的風速降低的觀點來看,角度θ1的上限值為20°較佳、為15°更佳。
雖然角度θ3作為以邊界40為起點的往與一端部45的傾斜方向相反方向傾斜的另一端部46與扭轉開始部41所成的角度,只要超過0°就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從進一步防止冷卻風F的壓力損失的增大的觀點來看,其下限值為2.0°較佳、為5.0°更佳。另一方面,從在第一平面區域33-1中可以更確實地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的方向引導的觀點來看,角度θ3的上限值為20°較佳、為15°更佳。此外,角度θ1作為一端部45與扭轉開始部41所成的角度可以與角度θ3作為另一端部46與扭轉開始部41所成的角度相同或不同。當角度θ1與θ3為相同角度的情況下,扭轉開始部41位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與另一端36之間的中央部,在角度θ1大於角度θ3的情況下,扭轉開始部41位於比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與另一端36的中央部更靠近另一端36方向,在角度θ1小於角度θ3的情況下,扭轉開始部41位於比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與另一端36的中央部更靠近一端35的方向。
雖然角度θ2作為以扭轉開始部41為起點的第一平面區域33-1的第一鰭片前端部47-1與鰭片根部31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只要超過0°就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從第一平面區域33-1可以更確實地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的方向引導的觀點來看,其下限值為2.0°較佳、為5.0°更佳。另一方面,從將冷卻風F往鰭片前端37及其附近的方向也流動更容易並且更確實地防止冷卻風F的壓力損失的增大的觀點來看,角度θ2的上限值為20°較佳、為15°更佳。
雖然角度θ4作為以扭轉開始部41為起點的第二平面區域33-2的第二鰭片前端部47-2與鰭片根部31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只要超過0°就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從進一步防止冷卻風F的壓力損失的增大的觀點來看,其下限值為2.0°較佳、為5.0°更佳。另一方面,從在第一平面區域33-1中可以更確實地將冷卻風F從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的方向引導的觀點來看,角度θ4的上限值為20°較佳、為15°更佳。此外,角度θ2作為第一平面區域33-1的第一鰭片前端部47-1與鰭片根部31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可以與角度θ4作為第二平面區域33-2的第二鰭片前端部47-2與鰭片根部31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相同或不同。當角度θ2與角度θ4為相同角度的情況下,扭轉開始部41位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與另一端36之間的中央部,在角度θ2大於角度θ4的情況下,扭轉開始部41位於比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與另一端36的中央部更靠近另一端36方向,在角度θ2小於角度θ4的情況下,扭轉開始部41位於比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與另一端36的中央部更靠近一端35的方向。
接下來,將使用附圖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因為第四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與第一至第三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主要的構成元件共通,所以關於與第一至第三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相同的構成元件,使用相同的符號說明。此外,圖17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立體圖。圖18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前視圖。圖19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俯視圖。
在第二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2中,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板狀散熱鰭片10-1的扭轉部32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扭轉部32之間為空隙63,但取而代之,如圖17、圖18所示,在第四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4中,板狀散熱鰭片10-1的扭轉部32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10-2的扭轉部32藉由連結部70而連接。因此,在散熱器4中,板狀散熱鰭片10-1的扭轉部32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10-2的扭轉部32為一體。
在散熱器4中,也與第二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2一樣,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沿鰭片根部31的寬度方向(即,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配置,經由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的寬度方向的端部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的寬度方向的端部連接,鄰接的板狀散熱鰭片10、10、10…被一體化,而形成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如上所述,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為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被一體化的樣態,具有一體化鰭片根部61。在散熱器4中,兩個板狀散熱鰭片10被一體化,而形成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
如圖17以及圖18所示,經由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在鰭片根部31中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寬度方向W的一端35與在鰭片根部31中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寬度方向W的另一端36連接,複數個板狀的散熱鰭片10被一體化。在鰭片根部31中,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寬度方向W的一端35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寬度方向W的另一端36藉由連接部62而連接。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寬度方向W的一端35為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一端65,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寬度方向W的另一端36為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另一端66。
如圖19所示,在散熱器4中,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頂面部50與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頂面部50藉由連結部70的頂面部71而連接。因此,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頂面部50與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頂面部50為一體。又,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底面部(未圖示)與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底面部(未圖示)也連接,並且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底面部與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為一體,而形成一體化底面部。
在散熱器4的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中,與一體化鰭片根部61延伸方向不同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扭轉部32也將冷卻風從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一體化鰭片根部61)的方向引導。又,位於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下風的板狀散熱鰭片10-1的與一體化鰭片根部61延伸方向不同的扭轉部32將冷卻風F從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鰭片前端37往鰭片根部31(一體化鰭片根部61)的方向引導。
在散熱器4中,也藉由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被一體化而形成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因為在一體化鰭片根部61中冷卻風的流動為連續的高速流,所以可以進一步減小鰭片根部31的溫度與板狀散熱鰭片10的平均溫度的差,而可以得到更優異的鰭片效率。
又,在散熱器4中,藉由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被一體化,並且板狀散熱鰭片10-1的扭轉部32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扭轉部藉由連結部70而連接,包括連結部70的板狀散熱鰭片10的表面積增大而有助於提高散熱量。又,經由板狀散熱鰭片10-1的扭轉部32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扭轉部32藉由連結部70而連接,可以更確實地防止冷卻風流通板狀散熱鰭片10時的噪音產生。
接下來,將使用附圖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第五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因為第五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與第一至第四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主要的構成元件共通,所以關於與第一至第四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相同的構成元件,使用相同的符號說明。此外,圖20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立體圖。圖2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立體圖。
在第一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1中,板狀散熱鰭片10的高度從一端35到另一端36大致上為相同高度,但取而代之,如圖20以及圖21所示。第五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5,板狀散熱鰭片10為一端35的高度與另一端36的高度不同的樣態。在散熱器5中,為板狀散熱鰭片10的另一端36的高度高於一端35的高度的樣態。又,在散熱器5中,為隨著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朝向另一端36而高度增加的樣態。
在散熱器5中,也與第一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1同樣地,扭轉部32中一端部45以邊界40作為起點,相對於扭轉開始部41往基板20的主表面方向21以所定的角度θ1傾斜,扭轉開始部41相對於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而在垂直的方向直線狀地延伸。又,扭轉部32的鰭片前端部47以扭轉開始部41作為起點,相對於鰭片根部31的延伸方向,從扭轉開始部41朝向一端部45而沿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以所定的角度θ2傾斜。
在散熱器5中,鰭片根部31也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從一端35延伸至另一端36以大致相同高度延伸。
即使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的高度與另一端36的高度不同的散熱器5,藉由扭轉部32冷卻風的流動也被引導至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經由在鰭片根部31的冷卻風的流速比在鰭片前端37的冷卻風的流速快,鰭片根部31中在距離基板20最近、容易為最高溫的鰭片根部31的冷卻風的流速變快,在距離基板20最遠、難以為最高溫的鰭片前端37的冷卻風的流速被適度抑制。因此,因為鰭片根部31的溫度與板狀散熱鰭片10整體的平均溫度的差減小,所以板狀散熱鰭片10具有優異的鰭片效率。
此外,即使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的高度與另一端36的高度不同的散熱器5,因為扭轉部32的平面區域33從扭轉開始部41延伸至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部45並且從與鰭片根部31的邊界40延伸至鰭片前端部47,所以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朝向另一端36供給的冷卻風F被引導往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並且也隨著從一端部45往扭轉開始部41流動,而往鰭片前端37及其附近的方向流動也變得容易。此結果,在散熱器5中,也可以防止流通板狀散熱鰭片10的冷卻風的壓力損失的增大。因此,在散熱器5中,也可以發揮優異的散熱特性。
接下來,將使用附圖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第六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因為第六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與第一至第五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主要的構成元件共通,所以關於與第一至第五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相同的構成元件,使用相同的符號說明。此外,圖22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六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立體圖。圖2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六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側視圖。圖24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六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立體圖。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散熱器2中,從板狀散熱鰭片10-1的一端35到另一端36設置有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頂面部50,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一端35到另一端36設置有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頂面部50,但取而代之,如圖22至圖24所示,在根據第六實施方式的散熱器2中,在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被一體化而成的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中,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頂面部50僅設置在板狀散熱鰭片10-1的一端35,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頂面部50僅設置在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一端35。即,在散熱器6中,在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另一端36不設置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頂面部50,在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另一端36不設置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頂面部50。因此,在本發明的散熱器中,板狀散熱鰭片10的頂面部50可以設置在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到另一端36,並且也可以僅設置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的一部分區域(例如,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或另一端36)。
此外,在散熱器6中,為了便於說明,將四個板狀散熱鰭片10一體化,而形成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板狀散熱鰭片10-1與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每兩個交替地配置。又,在散熱器6中,也因為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頂面部50與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頂面部50未連接,所以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頂面部50與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頂面部50為個別體。另一方面,在散熱器6中,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底面部52與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底面部52也連接,並且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底面部52與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底面部52為一體,而形成一體化底面部64。
如圖23以及圖24所示,在散熱器6中,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頂面部50的延伸方向與一體化底面部64的延伸方向為大致相同的方向且大致平行的方向。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頂面部50也與一體化底面部64的延伸方向為大致相同的方向且大致平行的方向。又,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頂面部50往相對於一體化鰭片根部61的平面部而垂直的方向延伸。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頂面部50也往相對於一體化鰭片根部61的平面部而垂直的方向延伸。因此,板狀散熱鰭片10-1的主表面12中,頂面部50附近的角部區域72位於與一體化鰭片根部61的平面部大致在同一平面上的部位而非扭轉部32。如上所述,在散熱器6的板狀散熱鰭片10-1中,鰭片前端37在一端35的附近在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寬度方向W具有彎曲部38。又,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主表面12中,頂面部50附近的角部區域72位於與一體化鰭片根部61的平面部大致在同一平面上的部位而非扭轉部32。如上所述,在散熱器6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中,鰭片前端37在一端35的附近在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寬度方向W具有彎曲部38。
如圖22所示,在散熱器6中,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複數個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60、60…以相對於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而大致正交的方向呈大致直線狀的方式並排配置在基板20。
在散熱器6,以從鼓風扇(未圖示)往散熱器6供應的冷卻風也從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一端65,即,從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一端35往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另一端66,即,板狀散熱鰭片10-1的另一端36的方向流通的方式供給。如上所述,在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寬度方向W,冷卻風從的一端65朝向另一端66供給。經由往散熱器6供給冷卻風,散熱器6可以發揮優異的冷卻性能。往散熱器6供給的冷卻風在基板20的主表面21的延伸方向,經由沿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主表面12以及板狀散熱鰭片10-1的主表面12流通,而冷卻散熱器6。
在散熱器6的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與一體化鰭片根部61延伸方向不同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扭轉部32也將冷卻風從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鰭片前端37往一體化鰭片根部61的方向引導。又,在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中,藉由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扭轉部32與板狀散熱鰭片10-1的扭轉部32之間的空隙63,即使形成從一體化鰭片根部61往鰭片前端37的方向的冷卻風的流動,位於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下風的板狀散熱鰭片10-1的與一體化鰭片根部61延伸方向不同的扭轉部32也將冷卻風從板狀散熱鰭片10-1的鰭片前端37往一體化鰭片根部61的方向引導。
又,在散熱器6中,也藉由形成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因為在一體化鰭片根部61中冷卻風的流動為連續的高速流,所以進一步減小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60的溫度與板狀散熱鰭片10的平均溫度的差,可以得到更優異的鰭片效率。
又,在散熱器6中,也藉由在板狀散熱鰭片10-1的扭轉部32與鄰接的其他板狀散熱鰭片10-2的扭轉部32之間為空隙63,即使複數個板狀散熱鰭片10、10、10…被一體化,經由冷卻風流通空隙63,而可以確實地防止冷卻風的壓力損失的增大。
接下來,將使用附圖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第七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因為第七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與第一至第六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主要的構成元件共通,所以關於與第一至第六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相同的構成元件,使用相同的符號說明。此外,圖25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七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立體圖。
在第一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1中,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到另一端36設置有板狀散熱鰭片10的頂面部50,但取而代之的是,如圖25所示,在第七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7中,板狀散熱鰭片10的頂面部50僅設置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即,在散熱器7中,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另一端36未設置板狀散熱鰭片10的頂面部50。
如圖24所示,在散熱器7中,板狀散熱鰭片10的頂面部50的延伸方向與底面部52的延伸方向為大致相同且大致平行的方向。又,板狀散熱鰭片10的頂面部50往相對於作為平面部的鰭片根部31而垂直的方向延伸。因此,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主表面12中,頂面部50附近的角部區域72位於與鰭片根部31大致在同一平面上的部位而非扭轉部32。如上所述,在散熱器7的板狀散熱鰭片10中,鰭片前端37在一端35的附近,在板狀散熱鰭片10的寬度方向W具有彎曲部38。
在散熱器7中,也藉由扭轉部32而冷卻風的流動被引導至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經由在鰭片根部31的冷卻風的流速比在鰭片前端37的冷卻風的流速快,鰭片根部31中在距離基板20最近、容易為最高溫的鰭片根部31的冷卻風的流速變快,在距離基板20最遠、難以為最高溫的鰭片前端37的冷卻風的流速被適度抑制。因此,因為鰭片根部31的溫度與板狀散熱鰭片10整體的平均溫度的差減小,所以板狀散熱鰭片10具有優異的鰭片效率。
此外,在散熱器7中,從板狀散熱鰭片10的一端35朝向另一端36供給的冷卻風也藉由扭轉部32而被引導往板狀散熱鰭片10的鰭片根部31,並且往鰭片前端37及其附近的方向流動也變得容易。此結果,在散熱器7中,也可以防止流通板狀散熱鰭片10的冷卻風的壓力損失的增大。因此,在散熱器7中,也可以發揮優異的散熱特性。
接著,說明關於本發明的散熱器的其他實施形態例。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中,鰭片根部在板狀散熱鰭片的寬度方向從板狀散熱鰭片的一端平面狀地延伸到另一端,但取而代之的是,鰭片根部可以在板狀散熱鰭片的寬度方向從板狀散熱鰭片的一端線狀地延伸到另一端。
在第三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中,在第一平面區域的相對於扭轉開始部的一端部的角度θ1的傾斜方向與在第二平面區域的相對於扭轉開始部的另一端部的角度θ3的傾斜方向相反,並且在第一平面區域的相對於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第一鰭片前端部的角度θ2的傾斜方向與在第二平面區域的相對於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第二鰭片前端部的角度θ4的傾斜方向相反,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在第一平面區域的相對於扭轉開始部的角度θ1的傾斜方向與在第二平面區域的相對於扭轉開始部的角度θ3的傾斜方向相同,並且在第一平面區域的相對於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θ2的傾斜方向與在第二平面區域的相對於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θ4的傾斜方向相同。
藉由上述樣態,在第一平面區域以及第二平面區域的兩個區域,因為冷卻風的流動被引導至板狀散熱鰭片的鰭片根部,並且在鰭片根部的冷卻風的流速被高速化,所以可以進一步減小鰭片根部的溫度與散熱鰭片的平均溫度的差。
在第三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中,扭轉開始部位於板狀散熱鰭片的一端與另一端之間,板狀散熱鰭片的扭轉部作為平面區域,以扭轉開始部為邊界,具有第一平面區域以及第二平面區域,但取而代之的是,第二平面區域可以不構成扭轉部。即,第二平面區域以與鰭片根部的邊界、扭轉開始部、面向於扭轉開始部的相對於扭轉開始部而往基板的主表面方向未傾斜(與扭轉開始部大致平行)的另一端部、以及作為面向於鰭片根部的鰭片前端的一部分並且相對於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從扭轉開始部朝向另一端部而沿基板的主表面的延伸方向未傾斜(與鰭片根部大致平行)的第二鰭片前端部而劃分也可以。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的散熱器在散熱器的設置空間受限制的環境下,減小鰭片根部的溫度與散熱鰭片的平均溫度的差,而得到優異的鰭片效率,又,經由冷卻風在鰭片前端及其附近也容易流動,因為可以防止冷卻風的壓力損失的增大,所以在冷卻例如中央演算處理裝置等電子元件的領域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
1,2,3,4,5,6,7:散熱器 10,10-1,10-2:散熱鰭片 11:散熱鰭片組 12:主表面 13:側面 20:基板 21:主表面 22:受熱面 31:鰭片根部 32:扭轉部 33:平面區域 33-1:第一平面區域 33-2:第二平面區域 35:一端 36:另一端 37:鰭片前端 38:彎曲部 40:邊界 41:扭轉開始部 45:一端部 46:另一端部 47:鰭片前端部 47-1:第一鰭片前端部 47-2:第二鰭片前端部 50:頂面部 51:頂面 52:底面部 53:底面 60:一體化板狀散熱鰭片 61:一體化鰭片根部 62:連接部 63:空隙 64:一體化底面部 65:一端 66:另一端 70:連結部 71:頂面部 72:角部區域 100:發熱體 F:冷卻風 H:高度方向 W:寬度方向 θ1,θ2,θ3,θ4:角度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立體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側視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俯視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扭轉部的傾斜角度的前視側的說明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扭轉部的傾斜角度的後視側的說明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側視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扭轉部的說明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視側的冷卻風的流動的說明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後視側的冷卻風的流動的說明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立體圖。 圖1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立體圖。 圖12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視側的冷卻風的流動的說明圖。 圖1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立體圖。 圖14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俯視圖。 圖15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側視圖。 圖16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視側的冷卻風的流動的說明圖。 圖17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立體圖。 圖18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前視圖。 圖19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俯視圖。 圖20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立體圖。 圖2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立體圖。 圖22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六實施形態例的散熱器的立體圖。 圖2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六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側視圖。 圖24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六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立體圖。 圖25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七實施形態例的被包括在散熱器的板狀散熱鰭片的立體圖。
1:散熱器
10:板狀散熱鰭片
12:主表面
13:側面
20:基板
21:主表面
31:鰭片根部
32:扭轉部
33:平面區域
35:一端
36:另一端
37:鰭片前端
40:邊界
41:扭轉開始部
45:一端部
47:鰭片前端部
50:頂面部
52:底面部
H:高度方向
W:寬度方向
θ1,θ2:角度

Claims (20)

  1. 一種散熱器,包括: 基板,與發熱體熱連接;以及 板狀散熱鰭片,複數個立起設置在前述基板的主表面上,並且與前述基板熱連接, 其中具有寬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的前述板狀散熱鰭片,具有: 鰭片根部,沿前述基板的主表面從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寬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以及 扭轉部,從前述鰭片根部往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高度方向連續地設置,並且往前述基板的主表面方向傾斜; 其中前述扭轉部具有以: 扭轉開始部,沿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高度方向從前述鰭片根部線狀地延伸; 一端部,作為面向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前述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而往前述基板的主表面方向傾斜角度θ1;以及 鰭片前端部,作為面向於前述鰭片根部的鰭片前端的至少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從前述扭轉開始部朝向前述一端部而沿前述基板的主表面的延伸方向傾斜角度θ2 而劃分的平面區域。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扭轉開始部位於前述另一端。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扭轉開始部位於前述一端與前述另一端之間。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器,其中複數個前述板狀散熱鰭片沿前述鰭片根部的寬度方向配置,經由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鰭片根部的寬度方向的端部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鰭片根部的寬度方向的端部連接,複數個前述板狀散熱鰭片被一體化。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扭轉部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扭轉部之間為空隙。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扭轉部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扭轉部藉由連結部而連接。
  7. 如請求項3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扭轉部具有以: 前述一端部,作為面向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前述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而往前述基板的主表面方向傾斜角度θ1;以及 第一鰭片前端部,作為面向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前述鰭片前端的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從前述扭轉開始部朝向前述一端部而沿前述基板的主表面的延伸方向傾斜角度θ2 劃分的第一平面區域、以及以: 另一端部,作為面向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前述另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而往前述基板的主表面方向傾斜角度θ3;以及 第二鰭片前端部,作為面向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前述鰭片前端的一部分,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從前述扭轉開始部朝向前述另一端部而沿前述基板的主表面的延伸方向傾斜角度θ4 劃分的第二平面區域。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散熱器,其中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角度θ1的傾斜方向與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角度θ3的傾斜方向相反,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θ2的傾斜方向與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θ4的傾斜方向相反。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散熱器,其中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角度θ1的傾斜方向與相對於前述扭轉開始部的角度θ3的傾斜方向相同,並且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θ2的傾斜方向與相對於前述鰭片根部的延伸方向的角度θ4的傾斜方向相同。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鰭片根部具有在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寬度方向從前述一端延伸至前述另一端的平面部。
  11.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從前述鰭片前端更延伸出平面狀的頂面部。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頂面部經由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鰭片前端抵接,在由複數個前述板狀散熱鰭片形成的散熱鰭片組形成頂面。
  13.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從前述鰭片根部的底部沿前述基板的主表面的延伸方向而更延伸出平面狀的底面部。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底面部經由與鄰接的其他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前述鰭片根部抵接,在由複數個前述板狀散熱鰭片形成的散熱鰭片組形成底面。
  1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前述鰭片根部的高度相對於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高度為30%以下。
  1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器,其中角度θ1為2.0°以上且20°以下。
  17. 如請求項7所述的散熱器,其中角度θ1為2.0°以上且20°以下,並且角度θ3為2.0°以上且20°以下。
  1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器,其中角度θ2為2.0°以上且20°以下。
  19. 如請求項7所述的散熱器,其中角度θ2為2.0°以上且20°以下,角度θ4為2.0°以上且20°以下。
  2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散熱器,其中在前述板狀散熱鰭片的寬度方向,冷卻風從前述一端朝向前述另一端供給。
TW111144787A 2022-05-25 2022-11-23 散熱器 TW2023476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85167 2022-05-25
JP2022085167A JP7190076B1 (ja) 2022-05-25 2022-05-25 ヒートシン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7670A true TW202347670A (zh) 2023-12-01

Family

ID=84462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4787A TW202347670A (zh) 2022-05-25 2022-11-23 散熱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90076B1 (zh)
TW (1) TW202347670A (zh)
WO (1) WO202322843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381Y2 (zh) * 1974-12-27 1982-04-06
JPS6211008Y2 (zh) * 1981-06-17 1987-03-16
JPS6336887U (zh) * 1986-08-27 1988-03-09
JP2552828Y2 (ja) * 1991-08-28 1997-10-29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放熱板
JP2001503198A (ja) 1996-08-09 2001-03-06 アービッド サーマ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ヒートシンク
JP2002329821A (ja) 2001-04-27 2002-11-15 Toshiyuki Arai ヒートシンク
AR058408A1 (es) 2006-01-02 2008-01-30 Basf Ag Compuestos de piperazina con accion herbicida
JP6336887B2 (ja) 2014-10-22 2018-06-06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試料作製装置及び試料作製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28438A1 (ja) 2023-11-30
JP7190076B1 (ja) 2022-12-14
JP2023173135A (ja)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08771B1 (en) High performance fan tail heat exchanger
JP5381561B2 (ja) 半導体冷却装置
WO2022028099A1 (zh) 电子设备的均温散热装置
CN103369932B (zh) 一种功率器件散热器的散热片排布方法及散热器
JPH10200278A (ja) 冷却装置
JPH02168697A (ja) 電子機器の冷却装置
JP2002344185A (ja) 有向気流による能動ヒート・シンク構造
JP3604310B2 (ja) 強制空冷式櫛形ヒートシンク
US9342110B2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TW202347670A (zh) 散熱器
JP2007080989A (ja) ヒートシンク
JP7157591B2 (ja) ヒートシンク
JP5498143B2 (ja) 曲折ルーバー状放熱ユニットを用いたヒートシンク
JP2003338595A (ja) 電子部品の冷却装置
CN215647994U (zh) 一种散热器及空调
JP2012182411A (ja) 発熱体冷却装置および発熱体冷却方法
WO2022037329A1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通信设备
JPH11307705A (ja) 強制空冷用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その冷却方法
CN213184266U (zh) 散热器
JP7340567B2 (ja) ヒートシンク
JP2020061395A (ja) ヒートシンク
WO2023037912A1 (ja) ヒートシンク
US20130014921A1 (en) Air flow guiding structure
JP3096855U (ja) 放熱モジュール
CN214338395U (zh) 一种狭管集流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