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7994U - 一种散热器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器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7994U
CN215647994U CN202121882931.0U CN202121882931U CN215647994U CN 215647994 U CN215647994 U CN 215647994U CN 202121882931 U CN202121882931 U CN 202121882931U CN 215647994 U CN215647994 U CN 215647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s
substrate
heat
base plate
highes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29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一能
李想
卢浩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18829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7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7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7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及空调,以解决现有的散热器基板采用垂直等间距的方式排列布置,在散热过程中使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空气流通性相互影响,造成空气流通性差,而影响散热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包括:基板;若干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的翅片,若干个所述翅片向所述基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倾斜设置,并分布在所述基板的最高温度发热区两侧,相邻两片翅片之间形成散热槽。本实用新型在基板上的翅片采用向基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倾斜布置,可增大基板散热时的热接触面积,使热量能更快的传递到翅片上,同时降低了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空气流动阻力,加快空气在两个翅片之间的流动速度,提高了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器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及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散热器采用翅片进行散热,由于热源位置不同热负荷强度不同,如图1所示,为现有散热器基板上翅片的排列方式,在图中可以看出,现有的散热器翅片相互平行等间距的方式排列,并与基板垂直,采用这种方式排列的翅片,热源下方的空气由于受热膨胀引起槽道流阻增加,其它空气会向下离开散热器槽道,当其中一个槽道的空气向下离开散热器时,会对周围的翅片形成负压,导致其他槽道未换热的空气离开散热器,影响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及空调,用以解决现有的散热器基板采用垂直等间距的方式排列布置,在散热过程中使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空气流通性相互影响,造成空气流通性差,而影响散热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的目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公开了包括:
基板;
若干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的翅片,若干个所述翅片向所述基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倾斜设置,并分布在所述基板的最高温度发热区两侧,相邻两片翅片之间形成散热槽。
进一步,距离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最近并位于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两侧的两片所述翅片均与所述基板垂直,且两片所述翅片向所述基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弯折形成扩口。
进一步,两片弯折翅片中任一所述翅片的弯折位置与所述基板的距离d为:
Figure BDA0003208785240000021
其中,p为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热负荷,w为散热器最大散热量,a为翅片端部到离基板之间所允许的最大距离,b为基板最外侧两片翅片端部所允许的最大间距。
进一步,两片弯折翅片中任一所述翅片的弯折段与非弯折段所形成的钝角θ范围为:
Figure BDA0003208785240000022
其中,a为翅片端部到基板之间所允许的最大距离,b为基板最外侧两片翅片端部所允许的最大间距,d为两片弯折翅片中任一所述翅片的弯折位置与所述基板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翅片根部的中性轴到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散热中心沿着所述基板宽度方向的距离cn为:
Figure BDA0003208785240000023
其中,x0为所述基板上热量占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热量5%的位置到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沿着基板宽度方向的距离,n为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同侧的翅片排列次序数,p为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热负荷,w为散热器最大散热量,b为基板最外侧两片翅片端部所允许的最大间距。
进一步,任一所述翅片的厚度h1与所述基板的厚度h2满足:1/5h2≤h1≤4/5h2。
进一步,若干所述翅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翅片数量相等并且倾斜方向相同,两组所述翅片对称设置在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的两侧。
进一步,两个翅片中任一弯折的所述翅片的弯折段与该翅片所在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同侧的其它翅片平行。
进一步,若干个所述翅片的同侧边沿平齐设置。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空调,其包括电子发热元件和用于向所电子发热元件散热的散热设备,所述散热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电子发热元件上,所述最高温度发热区对应所述电子发热元件。
有益效果:在基板上的翅片采用向基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倾斜布置,可增大基板散热时的热接触面积,使热量能更快的传递到翅片上,同时降低了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空气流动阻力,加快空气在两个翅片之间的流动速度,提高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现有散热器在基板上分布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翅片在基板上分布排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现有散热器上的翅片采用与基板垂直等间距的方式布置,相邻两翅片之间形成散热槽,热空气从散热槽内流出会对其它的散热槽内热空气产生阻力作用,影响散热性。本实用新型在基板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的两侧布置向基板宽度两侧倾斜的翅片,使热空气倾斜地从两翅片之间形成的散热槽流出,降低散热槽之间空调流通的阻力,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性。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现结合图2,提供了如下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基板2;
若干个设置在所述基板2一侧的翅片3,若干个所述翅片3向所述基板2宽度方向的两侧倾斜设置,并分布在所述基板2的最高温度发热区1两侧,相邻两片翅片3之间形成散热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1可以为圆形或方形最高等温度区,圆形或方形等温区的中心作为最高温度发热区1的中心。
本实施例最高温度发热区为所述散热器1工作时在所述基板2上产生的最高温度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所述基板2上距离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1最近的两片所述翅片3与所述基板2均垂直,且两片所述翅片3向所述基板2宽度方向的两侧弯折形成扩口,使得空气受热后能迅速离开散热槽,防止散热槽中出现空气热聚集的情况。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两片弯折翅片3中任一所述翅片的弯折位置与所述基板的距离d为:
Figure BDA0003208785240000051
其中,p为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热负荷,w为散热器最大散热量,a为翅片端部到离基板之间所允许的最大距离,b为基板最外侧两片翅片端部所允许的最大间距。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片弯折的翅片3中任一所述翅片3的弯折段与非弯折段所形成的钝角θ范围为:
Figure BDA0003208785240000061
其中,a为翅片端部到基板之间所允许的最大距离,b为基板最外侧两片翅片端部所允许的最大间距,d为两片弯折翅片中任一所述翅片的弯折位置与所述基板的距离。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翅片3根部的中性轴到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散热中心沿着所述基板2宽度方向的距离cn为:
Figure BDA0003208785240000062
其中,x0为所述基板上热量占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热量5%的位置到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沿着基板宽度方向的距离,n为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同侧的翅片排列次序数,p为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热负荷,w为散热器最大散热量,b为基板最外侧两片翅片端部所允许的最大间距。当n的值分别取1、2、3、4、5时,c1、c2、c3、c4、c5分别对应图2中五个翅片3根部到到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沿着所述基板2宽度方向的距离,图中A点所在位置为基板上占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热量5%的位置,A点到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沿着基板宽度方向的距离为x0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任一所述翅片3的厚度h1与所述基板2的厚度h2满足:1/5h2≤h1≤4/5h2。
可选的,若干所述翅片3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翅片3数量相等并且倾斜方向相同,两组所述翅片3对称设置在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1两侧,可使最高温度等温区的热量向两侧传递,使空气流动的方向沿着散热槽的倾斜方向流动,散热均匀。
可选的,两个翅片中任一弯折的所述翅片的弯折段与该翅片所在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同侧的其它翅片平行,可降低热空气流动阻力。
可选的,若干个所述翅片3的同侧边沿平齐设置,使基板2最外则的翅片3最短,靠近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位置的翅片3长度较大,可充提高材料利用率。
本实施例改变翅片的布置形式,使得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位置下方的翅片与基板的单位接触面积变大,达到减少散热器内部传热热阻的效果,同时折弯热源下方翅片和使用倾斜翅片的方式达到减少散热器槽道内流动阻力的效果,不仅使得散热器基板上的热量与原先相比更快的传递到翅片上,同时也加快了散热器槽道内部的流体运动速度,极大地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电子发热元件和用于向所电子发热元件散热的散热设备,所述散热设备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电子发热元件上,所述最高温度发热区对应所述电子发热元件。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0)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若干个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的翅片,若干个所述翅片向所述基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倾斜设置,并分布在所述基板的最高温度发热区两侧,相邻两片翅片之间形成散热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最近并位于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两侧的两片所述翅片均与所述基板垂直,且两片所述翅片向所述基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弯折形成扩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两片弯折翅片中任一所述翅片的弯折位置与所述基板的距离d为:
Figure FDA0003208785230000011
其中,p为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热负荷,w为散热器最大散热量,a为翅片端部到离基板之间所允许的最大距离,b为基板最外侧两片翅片端部所允许的最大间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两片弯折翅片中任一所述翅片的弯折段与非弯折段所形成的钝角θ范围为:
Figure FDA0003208785230000012
其中,a为翅片端部到基板之间所允许的最大距离,b为基板最外侧两片翅片端部所允许的最大间距,d为两片弯折翅片中任一所述翅片的弯折位置与所述基板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根部的中性轴到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散热中心沿着所述基板宽度方向的距离cn为:
Figure FDA0003208785230000021
其中,x0为所述基板上热量占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热量5%的位置到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沿着基板宽度方向的距离,n为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同侧的翅片排列次序数,p为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热负荷,w为散热器最大散热量,b为基板最外侧两片翅片端部所允许的最大间距。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翅片的厚度h1与所述基板的厚度h2满足:1/5h2≤h1≤4/5h2。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翅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翅片数量相等并且倾斜方向相同,两组所述翅片对称设置在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翅片中任一弯折的所述翅片的弯折段与该翅片所在所述基板最高温度发热区同侧的其它翅片平行。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翅片的同侧边沿平齐设置。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子发热元件和用于向所电子发热元件散热的散热设备,所述散热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电子发热元件上,所述最高温度发热区对应所述电子发热元件。
CN202121882931.0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散热器及空调 Active CN215647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2931.0U CN215647994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散热器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2931.0U CN215647994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散热器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7994U true CN215647994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7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2931.0U Active CN215647994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散热器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79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9863A (zh) * 2022-02-15 2022-05-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热源的基板定向导热散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9863A (zh) * 2022-02-15 2022-05-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热源的基板定向导热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42733Y (zh) 散热装置
US6308771B1 (en) High performance fan tail heat exchanger
JPH05695Y2 (zh)
TW526323B (en) Heat exchanger with small-diameter refrigerant tubes
US20070151716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fin of the same
CN100493317C (zh) 散热器
CN215647994U (zh) 一种散热器及空调
CN103369932A (zh) 一种功率器件散热器的散热片排布方法及散热器
CN101315261B (zh) 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KR20190070089A (ko) 방열판
JP2007080989A (ja) ヒートシンク
CN109548381B (zh) 一种放射状肋片表面有凸起的散热器
CN110545648A (zh) 一种散热器、电子设备及汽车
JP2017161186A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熱交換器
CN101208000A (zh) 散热结构
JP6194471B2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熱交換器
CN211509631U (zh) 散热器和具有其的pcb散热组件、服务器
JP2013019578A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熱交換器
JP2005345021A (ja) 熱交換器
JP2006308238A (ja) 熱交換器
CN110708932A (zh) 散热器和具有其的pcb散热组件、服务器
JP3992953B2 (ja) ヒートシンク
CN210663106U (zh) 散热器
JP7374066B2 (ja) 熱交換器用フィ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熱交換器
CN210671157U (zh) 散热器和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