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6302A - 稠環噻吩化合物及包含其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稠環噻吩化合物及包含其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6302A
TW202346302A TW112102210A TW112102210A TW202346302A TW 202346302 A TW202346302 A TW 202346302A TW 112102210 A TW112102210 A TW 112102210A TW 112102210 A TW112102210 A TW 112102210A TW 202346302 A TW202346302 A TW 2023463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r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composition
conversion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2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茂弘
多喜正泰
湯川昇志郎
神山利彥
吉成聡士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大學法人東海國立大學機構
日商日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大學法人東海國立大學機構, 日商日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國立大學法人東海國立大學機構
Publication of TW202346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630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9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5/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4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e.g. plasticisers, dyestuffs, fill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4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sulfur in the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57/00Other synthetic dyes of known constitu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67/00Influencing the physical, e.g. the dyeing or printing properties of dyestuff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s, e.g. by treating with solvents grinding or grinding assistants, coating of pigments or dyes; Process features in the making of dyestuff preparations; Dyestuff preparations of a special physical nature, e.g. tablets, films
    • C09B67/006Preparation of organic pig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Oxygen Or Sulfur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作為適宜作為波長轉換膜用之螢光體之新穎的稠環噻吩化合物,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如式(1)所表示之稠環噻吩化合物。 (Ar 1及Ar 2係分別獨立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香環或可具有取代基之雜芳香環,R 1~R 4係分別獨立為氫原子、可具有取代基之烷基等,R 1~R 4不同時全為氫原子,R 1及R 2亦可互相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R 3及R 4亦可互相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R 1及R 2中之任一方或雙方亦可與Ar 1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R 3及R 4中之任一方或雙方亦可與Ar 2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Y 1及Y 2中之一方為-SO 2-,另一方為-S-或-SO 2-。)

Description

稠環噻吩化合物及包含其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稠環噻吩化合物及包含其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
微型(micro)LED顯示器由於可能為高對比、高亮度,且應用於大畫面化或透明顯示器等應用的幅度亦廣,故繼液晶顯示器、有機EL顯示器之後係被期待作為次世代顯示器。 微型LED顯示器通常係在各畫素中配置有微小LED晶片。 作為此LED晶片之配置之方式,有實際安裝三色LED之RGB-LED方式,然而在此方式中,LED之發光調節的複雜度、紅色LED之性能低的程度係成為一項課題,可解決此課題之波長轉換方式係受到注目。 在波長轉換方式中,僅使用青色LED晶片,並藉由波長轉換材料將紅色、綠色之光取出,有可僅使用青色LED晶片做出三原色這樣的優點。
作為波長轉換材料,以往係提案使用有機物之發光材料之技術,例如,係揭示使用吡啶-萘醯亞胺縮合體者(專利文獻1等)、使用香豆素衍生物者(專利文獻2等)、使用苝衍生物者(專利文獻3等)、使用玫瑰紅衍生物者(專利文獻4)、使用亞甲基吡咯衍生物者(專利文獻5,6等)。
對於此等之波長轉換材料,一般而言,係要求良好的波長轉換效率、色純度及耐光性等的特性。 此點,例如,專利文獻7中係揭示包含由特定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所構成之黏合劑樹脂、特定的螢光色素及可光聚合之丙烯酸酯之組成物係成為高性能且耐光性良好之紅色轉換材料。 又,為了防止有機發光材料之劣化,並使耐久性提高,亦揭示添加光穩定化劑之技術(專利文獻8等)。 此外,已知藉由在波長轉換材料中添加微粒子,由於在色轉換層內之光的散射使在光程長增大且青色光吸收率提高的同時,於界面反射之光係再度散射,藉此發光效率係提高(專利文獻9、10等)。
然而,近年來伴隨顯示器技術之發展,由顯示器之性能提高之觀點來看,對於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係要求波長轉換材料之波長轉換效率及耐久性之更進一步之改良。
又,專利文獻11中係揭示一種稠環噻吩化合物,係雖為細胞內脂肪滴之染色用之螢光色素,然而係具有特定的結構。該稠環噻吩化合物係耐光性優良,在可見光領域具有極大吸收波長及極大螢光波長,故係被期待利用於波長轉換材料,然而在轉換效率方面仍有進一步改善的餘地。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34856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273440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2-317175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1-164245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11-241160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14-136771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特開2006-89724號公報 [專利文獻8]日本特開2011-149028號公報 [專利文獻9]國際公開第2020/189678號 [專利文獻10]國際公開第2019/181698號 [專利文獻11]日本特開2018-14542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情況所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適宜作為波長轉換膜用之螢光體的新穎的稠環噻吩化合物,以及包含該稠環噻吩化合物,且可提供波長轉換效率及耐久性優良之波長轉換膜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 [用於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人等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積極重複進行檢討之結果,發現藉由在含有螢光體及黏合劑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中含有新穎的稠環噻吩化合物作為上述螢光體,可解決上述課題,進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提供以下之稠環噻吩化合物及包含其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 1. 一種如下述式(1)所表示之稠環噻吩化合物。 (式中,Ar 1及Ar 2係分別獨立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香環或可具有取代基之雜芳香環, R 1~R 4係分別獨立為氫原子、可具有取代基之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環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雜芳基,R 1~R 4不同時全為氫原子, R 1及R 2亦可互相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R 3及R 4亦可互相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R 1及R 2中之任一方或雙方亦可與Ar 1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R 3及R 4中之任一方或雙方亦可與Ar 2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 Y 1及Y 2中之一方為-SO 2-,另一方為-S-或-SO 2-。) 2. 如1之稠環噻吩化合物,其中,上述Y 1及Y 2中之一方為-SO 2-,另一方為-S-。 3. 如1或2之稠環噻吩化合物,其中,上述Ar 1及Ar 2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香環或可具有取代基之雜芳香環。 4. 如1~3中之任一項之稠環噻吩化合物,其中,上述R 1~R 4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 5. 一種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含有(A)由上述1~4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稠環噻吩化合物所構成之螢光體及(B)黏合劑。 6. 如5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進一步含有(C)光散射粒子。 7. 如6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上述(C)光散射粒子為氧化鈦粒子。 8. 如5~7中之任一項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上述(B)黏合劑包含樹脂。 9. 如5~7中之任一項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上述(B)黏合劑包含聚合性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 10. 如5~7中之任一項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上述(B)黏合劑包含鹼可溶性樹脂、聚合性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 11. 如5~10中之任一項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上述(A)螢光體之含量在固體成分中為0.1質量%以上。 12. 如6~11中之任一項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上述(C)光散射粒子之含量在固體成分中為1質量%以上。 13. 如5~12中之任一項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由上述組成物所形成之膜之霧度值為18%以上。 [發明效果]
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適宜作為波長轉換膜用之螢光體的新穎的稠環噻吩化合物,藉由使用該稠環噻吩化合物,可提供一種提供波長轉換效率及耐久性優良之波長轉換膜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
以下,針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本發明之稠環噻吩化合物為下述式(1)所表示之稠環噻吩化合物。
式中,Ar 1及Ar 2係分別獨立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香環或可具有取代基之雜芳香環,R 1~R 4係分別獨立為氫原子、可具有取代基之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環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雜芳基,R 1~R 4不同時全為氫原子,R 1及R 2亦可互相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R 3及R 4亦可互相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R 1及R 2中之任一方或雙方亦可與Ar 1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R 3及R 4中之任一方或雙方亦可與Ar 2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Y 1及Y 2中之一方為-SO 2-,另一方為-S-或-SO 2-。
作為Ar 1及Ar 2所表示之芳香環,可舉出作為單環芳香族烴環之苯環,作為多環芳香族烴環之萘環、蒽環、菲環、茀環、芘環、三苯并苯環等。
Ar 1及Ar 2所表示之芳香環亦可具有取代基。作為取代基,可舉出後述之鹵素原子、後述之烷基、後述之環烷基、後述之鹵化烷基、後述之芳基、後述之雜芳基、氰基、硝基等。具有取代基之情況中,其數量較佳為1~6個,更佳為1~3個。
Ar 1及Ar 2所表示之雜芳香環中,作為單環雜芳香環,可舉出吡咯環、噻吩環、呋喃環、咪唑環、吡唑環、噻唑環、噁唑環、吡啶環、吡嗪環等,作為多環雜芳香環,可舉出吲哚環、異吲哚環、苯并咪唑環、喹啉環、異喹啉環、喹㗁啉環等。
Ar 1及Ar 2所示之雜芳香環亦可具有取代基。作為取代基,可舉出後述之鹵素原子、後述之烷基、後述之環烷基、後述之鹵化烷基、後述之芳基、後述之雜芳基、氰基、硝基等。具有取代基之情況中之取代基之數量,例如,較佳為1~6個,更佳為1~3個。
其中,作為Ar 1及Ar 2,由使極大吸收波長及極大螢光波長更大,並使耐光性更加提高之觀點來看,較佳為取代或者非取代之芳香環,更佳為取代或者非取代之單環芳香族烴環。
作為鹵素原子,可舉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及碘原子。
作為烷基,可為直鏈狀、分支鏈狀中之任一者,作為其具體例,可舉出甲基、乙基、n-丙基、異丙基、n-丁基、異丁基、sec-丁基、tert-丁基等的碳數1~10之烷基,較佳為碳數1~6之烷基。
上述烷基亦可具有取代基。作為取代基,可舉出上述鹵素原子、後述之環烷基、後述之芳基、後述之雜芳基、氰基、硝基等。具有取代基之情況中,其數量較佳為1~6個,更佳為1~3個。
作為環烷基,可舉出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等的碳數3~10之環烷基,較佳為碳數4~8之環烷基。
上述環烷基亦可具有取代基。作為取代基,可舉出上述鹵素原子、上述烷基、後述之芳基、後述之雜芳基、氰基、硝基等。具有取代基之情況中,其數量較佳為1~6個,更佳為1~3個。
作為鹵化烷基,可舉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等。
作為芳基,可為單環芳基、稠環芳基及多環芳基中之任一者,其具體例,作為單環芳基,可舉出苯基,作為稠環芳基,可舉出萘基、蒽基、菲基、茀基、芘基、聯伸三苯基等,作為多環芳基可舉出聯苯基、三聯苯基等的碳數6~18之芳基,較佳為碳數6~14之芳基。
上述芳基亦可具有取代基。作為取代基,可舉出上述鹵素原子、上述烷基、上述芳基、後述之雜芳基、氰基、硝基等。具有取代基之情況中,其數量較佳為1~6個,更佳為1~3個。
作為雜芳基,可為單環雜芳基及稠環雜芳基中之任一者,作為單環雜芳基,可舉出吡咯基、噻吩基、呋喃基、咪唑基、吡唑基、噻唑基、噁唑基、吡啶基、吡嗪(pyrazyl)基等,作為稠環雜芳基,可舉出吲哚基、異吲哚基、苯并咪唑基、喹啉基、異喹啉基、喹噁啉(quinoxalyl)基等。
上述雜芳基亦可具有取代基。作為取代基,可舉出上述鹵素原子、上述烷基、上述芳基、上述雜芳基、氰基、硝基等。具有取代基之情況中,其數量較佳為1~6個,更佳為1~3個。
其中,作為R 1及R 2,較佳為取代或者非取代之芳基或取代或者非取代之雜芳基,更佳為取代或非取代之芳基,再更佳為非取代之芳基。
上述R 1及R 2亦可互相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作為R 1及R 2互相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之環,例如,可舉出如同下述之基。
又,上述R 1及R 2係亦可R 1及R 2中之任一方或雙方與Ar 1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作為R 1及R 2中之任一方或雙方與Ar 1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之環,例如,可舉出如同下述之基。
又,作為R 3及R 4,較佳為取代或者非取代之芳基或取代或者非取代之雜芳基,更佳為取代或非取代之芳基,再更佳為非取代之芳基。
上述R 3及R 4亦可互相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作為R 3及R 4互相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之環,例如,可舉出上述作為R 1及R 2互相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之環之具體例所示出之基。
又,上述R 3及R 4係亦可R 3及R 4中之任一方或雙方與Ar 2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作為R 3及R 4中之任一方或雙方與Ar 2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之環,例如,可舉出上述作為R 1及R 2中之任一方或雙方與Ar 1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之環之具體例所示出之基。
此外,上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中,-NR 1R 2所表示之基相對於Ar 1之鍵結位置,及-NR 3R 4所表示之基相對於Ar 2之鍵結位置係未特別限制。例如,在Ar 1及Ar 2為苯環之情況中,係容易形成下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Y 1及Y 2係與上述相同。R 1~R 4係分別獨立為氫原子、可具有取代基之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環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雜芳基,R 1~R 4不同時全為氫原子,R 1及R 2亦可互相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R 3及R 4亦可互相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R 1及R 2中之任一方或雙方亦可與鄰近之苯環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R 3及R 4中之任一方或雙方亦可與鄰近之苯環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
上述式(1)中,Y 1及Y 2中之一方為-SO 2-,另一方為-S-或-SO 2-。作為Y 1及Y 2,若考慮所獲得之波長轉換膜之波長轉換效率,則較佳係一方為-SO 2-,另一方為-S-。又,在將上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作為綠色發光體使用之情況中,作為Y 1及Y 2,一方為-S-,另一方為-SO 2-係較佳,在將上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作為紅色發光體使用之情況中,Y 1及Y 2皆為-SO 2-係較佳。
作為滿足如同上述之條件之稠環噻吩化合物,較佳為下述式(1-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Ar 1、Ar 2、R 1~R 4、Y 1及Y 2係與上述相同。)
此外,下述式(1-1A)及(1-2A)所表示之化合物係更佳。
(式中,Ar 1及Ar 2係與上述相同。R 1a~R 4a係分別獨立為氫原子、可具有取代基之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環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
作為上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較佳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下述式(1-1B)及(1-2B)所表示之化合物。
又,上述稠環噻吩化合物亦有上述式(1)所表示之稠環噻吩化合物作為溶劑和物存在之情況,係皆包含在本發明之範圍內。此外,作為該溶劑和物,若為上述式(1)所表示之稠環噻吩化合物與溶劑之溶劑和物,則未受到特別限定。作為形成溶劑和物之情況中之溶劑,可舉出二氯甲烷、氯仿、乙腈、二乙醚、乙酸乙酯、甲醇、乙醇、環己烷、甲苯、丙酮、N,N-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亞碸、四氫呋喃等。
上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係不僅耐光性優良,其轉換效率亦優良,作為螢光體係適宜用於顯示器用途之波長轉換材料中。
上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係可參考眾所周知之方法來合成,例如,係可藉由與日本特開2018-145422號公報之段落[0084]以後所記載之方法相同的步驟來合成。
本發明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之特徵係含有(A)由上述式(1)所表示之稠環噻吩化合物所構成之螢光體,及(B)黏合劑。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所謂固體成分,係意指構成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之溶劑以外之成分。
上述(A)成分之螢光體之含量,若考慮所獲得之波長轉換膜之波長轉換效率,則較佳係在固體成分中為0.1質量%以上,更佳為0.3質量%以上,再更佳為0.5質量%以上。另一方面,(A)成分之螢光體之含量之上限係未受到特別限定,然而若考慮將螢光體高濃度化時螢光量子產率降低之情況,則較佳係在固體成分中為30質量%以下,更佳為10質量%以下,再更佳為7質量%以下,又再更佳為5質量%以下。
又,本發明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中,在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亦可包含上述式(1)所表示之稠環噻吩化合物以外之其他螢光體作為螢光體。作為上述其他螢光體,可舉出4-二氰基亞甲基-2-甲基-6-(p-二甲基胺基苯乙烯基)-4H-吡喃等的花青系色素;1-乙基-2-[4-(p-二甲基胺基苯基)-1,3-丁二烯基]-吡啶-過氯酸鹽等的吡啶系色素;玫瑰紅B、玫瑰紅6G等的玫瑰紅系色素;噁嗪系色素等的紅色轉換螢光體、2,3,5,6-1H,4H-四氫-8-三氟甲基喹嗪基(9,9a,1-gh)香豆素、3-(2’-苯并噻唑基)-7-二乙基胺基香豆素、3-(2’-苯并咪唑基)-7-N,N-二乙基胺基香豆素等的香豆素色素;溶劑黃11、溶劑黃116等的萘醯亞胺系色素等的綠色轉換螢光體。又,可舉出日本特開2018-145422號公報中所記載之稠環噻吩化合物等的紅色轉換螢光體或綠色轉換螢光體。
包含其他螢光體之情況中,其含量較佳係在固體成分中為5質量%以下,更佳為2質量%以下,再更佳係不包含(0質量%)。
作為上述(B)黏合劑,由在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中作為黏合劑使用之眾所周知的樹脂等選出即可。
作為樹脂,可由作為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之基質樹脂而被利用之樹脂中適宜地選擇使用,例如,可舉出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酯、聚醯亞胺、聚醯胺、聚甲基戊烯等的聚烯烴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甲基丙烯酸甲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苄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的丙烯酸系樹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乙烯醇縮丁醛(PVB);三乙醯基纖維素(TAC)、硝化纖維素等的纖維素酯樹脂等。上述樹脂可為後述之鹼可溶性樹脂,亦可包含鹼可溶性樹脂與其以外之樹脂之雙方。 在此等之中,較佳為丙烯酸系樹脂,更佳為甲基丙烯酸甲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上述各樹脂亦可使用市售品,藉由不飽和雙鍵基之反應所獲得者亦可使用依據使用聚合起始劑之自由基聚合等的常用方法所合成者。
上述樹脂之平均分子量並未受到特別限制,然而其重量平均分子量(Mw)通常為5,000~100,000,較佳為10,000~50,000。此外,本發明中,平均分子量係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所測定之聚苯乙烯換算值。
作為上述(B)黏合劑,亦可以將聚合性單體與光聚合起始劑摻合,並於製膜後使其聚合的方式來進行。此等亦可與上述樹脂併用。 作為上述聚合性單體,若為與光聚合起始劑共同使用,且為藉由光的照射而進行聚合者,則無特別限定,然而較佳為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在本發明中,作為上述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單官能單體、二官能單體及三官能以上之單體皆可使用。
作為單官能單體,例如,可舉出下述式(M1)所表示之單(甲基)丙烯酸酯、下述式(M2)所表示之單(甲基)丙烯酸醯胺化合物及下述式(M3)所表示之醯胺化合物。
式(M1)中,R m1係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 m2係表示1價之烴基(惟,包含乙烯性不飽和基者除外。)。上述烴基可為直鏈狀、分支狀或環狀中之任一者。由在噴墨法中之排出穩定性優良之觀點及使外部量子效率之提高效果更加優良之觀點來看,上述R m2之碳數較佳為10以下。上述烴基亦可被取代,例如,亦可具有醚鍵。
式(M2)中,R m1係與上述相同。R m3及R m4係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1價之烴基(惟,包含乙烯性不飽和基者除外。)。烴基可為直鏈狀、分支狀或環狀中之任一者。又,R m3及R m4亦可互相鍵結並形成環。由在噴墨法中之排出穩定性優良之觀點及使外部量子效率之提高效果更加優良之觀點來看,上述R m3及R m4之碳數之合計較佳為10以下。上述烴基亦可被取代,例如,亦可具有醚鍵。
式(M3)中,R m5係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 m6係表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基之1價之烴基。上述烴基可為直鏈狀、分支狀或環狀中之任一者。由在噴墨法中之排出穩定性優良之觀點及使外部量子效率之提高效果更加優良之觀點來看,上述R m6之碳數較佳為10以下。烴基亦可被取代,例如,亦可具有醚鍵。
作為上述式(M1)所表示之單(甲基)丙烯酸酯之具體例,可舉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丁基(甲基)丙烯酸酯、戊基(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辛基(甲基)丙烯酸酯、壬基(甲基)丙烯酸酯、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十六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十八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環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丁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壬基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乙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異莰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環戊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環戊烯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環戊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四氫糠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苄基(甲基)丙烯酸酯、苯基苄基(甲基)丙烯酸酯、琥珀酸單(2-丙烯醯氧基乙基)、N-[2-(丙烯醯氧基)乙基]萘醯亞胺、N-[2-(丙烯醯氧基)乙基]四氫萘醯亞胺等。
作為上述式(M2)所表示之單(甲基)丙烯酸醯胺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4-(甲基)丙烯醯基嗎啉、(甲基)丙烯酸醯胺、N-甲基(甲基)丙烯酸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酸醯胺、N-乙基(甲基)丙烯酸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酸醯胺、N-異丙基(甲基)丙烯酸醯胺、N,N-二異丙基(甲基)丙烯酸醯胺等。
作為上述式(M3)所表示之醯胺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N-乙烯基甲醯胺、N-乙烯基乙醯胺、N-烯丙基甲醯胺、N-烯丙基乙醯胺等。
在本發明中,上述單官能單體之中,較佳係使用乙氧基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乙烯基甲醯胺、4-(甲基)丙烯醯基嗎啉、N,N-二甲基丙烯酸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酸醯胺。
作為單官能單體,由容易使提高噴墨法中之排出穩定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具有10,000mPa・s以下,更佳為8,000mPa・s以下,再更佳為5,000mPa・s以下,又再更佳為1,000mPa・s以下之黏度者係較佳。此外,本說明書中,單官能單體等的具有乙烯性不飽和基之單體之黏度,例如,係藉由EMS黏度計所測定之在25℃時之黏度。惟,在混合使用複數單體之情況中,藉由與黏度低之單體組合,亦可適宜地使用黏度高之單體。又,在添加溶劑使用之情況中,亦可適宜地使用黏度高之單體。
作為二官能單體,例如,可舉出下述式(M4)所表示之二(甲基)丙烯酸酯及下述式(M5)所表示之二(甲基)丙烯酸醯胺化合物。
式(M4)中,複數個R m7係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 m8係表示2價之烴基(惟,包含乙烯性不飽和基者除外。)。上述2價之烴基可為直鏈狀、分支狀或環狀中之任一者。由排出穩定性優良之觀點及使外部量子效率之提升效果更加優良之觀點來看,上述2價之烴基之碳數較佳為10以下。上述2價之烴基亦可被取代,例如,亦可具有醚鍵。
式(M5)中,複數個R m9係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或甲基,複數個R m10係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1價之烴基(惟,包含乙烯性不飽和基者除外。)。上述1價之烴基可為直鏈狀、分支狀或環狀中之任一者。由在噴墨法中之排出穩定性優良之觀點及使外部量子效率之提高效果更加優良之觀點來看,上述R m10之碳數較佳為7以下。上述1價之烴基亦可被取代,例如,亦可具有醚鍵。R m11係表示2價之烴基(惟,包含乙烯性不飽和基者除外。)。上述2價之烴基可為直鏈狀、分支狀或環狀中之任一者。由排出穩定性優良之觀點及使外部量子效率之提升效果更加優良之觀點來看,上述2價之烴基之碳數較佳為10以下。上述2價之烴基亦可被取代,例如,亦可具有醚鍵。
作為上述式(M4)所表示之二(甲基)丙烯酸酯之具體例,可舉出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5-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3-甲基-1,5-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已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8-辛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環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羥基三甲基乙酸酯二丙烯酸酯、三(2-羥乙基)異氰脲酸酯的2個羥基被(甲基)丙烯醯氧基取代之二(甲基)丙烯酸酯、於新戊二醇1莫耳加成4莫耳以上之環氧乙烷或者環氧丙烷所獲得之二醇的2個羥基被(甲基)丙烯醯氧基取代之二(甲基)丙烯酸酯、於雙酚A 1莫耳加成2莫耳之環氧乙烷或者環氧丙烷所獲得之二醇的2個羥基被(甲基)丙烯醯氧基取代之二(甲基)丙烯酸酯、於三羥甲基丙烷1莫耳加成3莫耳以上之環氧乙烷或者環氧丙烷所獲得之三醇的2個羥基被(甲基)丙烯醯氧基取代之二(甲基)丙烯酸酯、於雙酚A 1莫耳加成4莫耳以上之環氧乙烷或者環氧丙烷所獲得之二醇的2個羥基被(甲基)丙烯醯氧基取代之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上述式(M5)所表示之二(甲基)丙烯酸醯胺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N,N-[氧代雙(2,1-乙烷二基氧基-3,1-丙二基)]雙丙烯酸醯胺等。上述二(甲基)丙烯酸醯胺化合物亦可使用市售品,作為其具體例,可舉出FOM-03008(富士軟片和光純藥(股)製)等。
在本發明中,上述二官能單體中,較佳係使用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已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8-辛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作為二官能單體,由容易使提高噴墨法中之排出穩定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具有10,000mPa・s以下,更佳為8,000mPa・s以下,再更佳為5,000mPa・s以下,又再更佳為1,000mPa・s以下之黏度者係較佳。上述黏度係在25℃時之黏度。惟,在混合使用複數單體之情況中,藉由與黏度低之單體組合,亦可適宜地使用黏度高之單體。又,在添加溶劑使用之情況中,亦可適宜地使用黏度高之單體。
作為三官能以上之單體,例如,可舉出下述式(M6)所表示之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甲基)丙烯酸酯、五(甲基)丙烯酸酯、下述式(M7)所表示之三(甲基)丙烯酸醯胺化合物,及四(甲基)丙烯酸醯胺化合物。
式(M6)中,複數個R m12係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 m13係表示3價之烴基(惟,包含乙烯性不飽和基者除外。)。上述3價之烴基可為直鏈狀、分支狀或環狀中之任一者。由排出穩定性優良之觀點及使外部量子效率之提升效果更加優良之觀點來看,烴基之碳數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5以下。上述3價之烴基亦可被取代,例如,亦可具有醚鍵。
式(M7)中,複數個R m14係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或甲基,複數個R m15係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1價之烴基(惟,包含乙烯性不飽和基者除外。)。上述1價之烴基可為直鏈狀、分支狀或環狀中之任一者。由在噴墨法中之排出穩定性優良之觀點及使外部量子效率之提高效果更加優良之觀點來看,上述R m15之碳數較佳為7以下。上述1價之烴基亦可被取代,例如,亦可具有醚鍵。複數個R m16係分別獨立表示2價之烴基(惟,包含乙烯性不飽和基者除外。)。上述2價之烴基可為直鏈狀、分支狀或環狀中之任一者。由排出穩定性優良之觀點及使外部量子效率之提升效果更加優良之觀點來看,上述2價之烴基之碳數較佳為10以下。上述2價之烴基亦可被取代,例如,亦可具有醚鍵。
作為上述式(M6)所表示之三(甲基)丙烯酸酯之具體例,可舉出丙三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等。
作為上述四(甲基)丙烯酸酯之具體例,可舉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三羥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等。
作為上述五(甲基)丙烯酸酯之具體例,可舉出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等。
作為上述式(M7)所表示之三(甲基)丙烯酸醯胺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N,N-雙(2-丙烯酸醯胺乙基)丙烯酸醯胺等。上述三(甲基)丙烯酸醯胺化合物亦可使用市售品,作為其具體例,可舉出FOM-03007(富士軟片和光純藥(股)製)等。
作為上述四(甲基)丙烯酸醯胺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N-[三(3-丙烯酸醯胺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醯胺、N,N-1,2-乙烷二基雙{N-[2-(丙烯醯基胺基)乙基]丙烯酸醯胺}等。上述四(甲基)丙烯酸醯胺化合物亦可使用市售品,作為其具體例,可舉出FOM-03006、FOM-03009(富士軟片和光純藥(股)製)等。
在本發明中,上述三官能以上之單體之中,較佳係使用丙三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作為三官能單體,由容易使提高噴墨法中之排出穩定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具有10,000mPa・s以下,更佳為8,000mPa・s以下,再更佳為5,000mPa・s以下,又再更佳為1,000mPa・s以下之黏度者係較佳。上述黏度係在25℃時之黏度。惟,在混合使用複數單體之情況中,藉由與黏度低之單體組合,亦可適宜地使用黏度高之單體。又,在添加溶劑使用之情況中,亦可適宜地使用黏度高之單體。
作為光聚合起始劑,可使用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等。若考慮波長轉換構件用於一般性的製造方法中之適合性,則較佳係使用光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另一方面,在硬化製程中不受到氧阻礙而可形成硬化膜(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之硬化物)之觀點中,較佳係使用光陽離子聚合性化合物。
作為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係適宜使用分子開裂型或奪氫型之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
作為分子開裂型之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例如,可舉出安息香異丁基醚、2,4-二乙基噻噸酮、2-異丙基噻噸酮、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醯基)次膦酸乙酯、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烷-1-酮、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乙氧基苯基氧化膦。作為此等以外之分子開裂型之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例如,亦可併用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安息香乙基醚、苄基二甲基縮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4-異丙基苯基)-2-羥基-2-甲基丙烷-1-酮、2-甲基-1-(4-甲基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烷-1-酮。
作為奪氫型之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例如,可舉出二苯甲酮、4-苯基二苯甲酮、間苯二甲酸苯酮、4-苯甲醯基-4’-甲基-二苯基硫醚。亦可併用分子開裂型之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與奪氫型之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
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亦可由市售品取得。作為那樣的市售品,可舉出IGM resin公司製之Omnirad(註冊商標。以下皆相同。)TPO-H、Omnirad TPO-L、Omnirad 819等的醯基膦氧化物化合物;Omnirad 651、Omnirad 184、Omnirad 1173、Omnirad 2959、Omnirad 127、Omnirad 907、Omnirad 369、Omnirad 369E、Omnirad 379EG等的烷基酚系化合物;Omnirad MBF、「Omnirad 754」等的分子內奪氫型化合物;BASF Japan公司製之Irgacure(註冊商標。以下皆相同。) OXE01、Irgacure OXE02、Irgacure OXE03、Irgacure OXE04、常州強力電子新材料公司製之TR-PBG-304、TR-PBG-305、(股)ADEKA製之NCI-831、NCI-930等的肟酯系化合物。
作為肟酯系化合物,除了此等以外,例如,可舉出日本特表2004-534797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開2000-80068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化合物、國際公開第2012/45736號中所記載之化合物、國際公開第2015/36910號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開2006-36750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開2008-179611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化合物、國際公開第2009/131189號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表2012-526185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表2012-519191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化合物、國際公開第2006/18973號中所記載之化合物、國際公開第2008/78678號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開2011-132215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化合物等的肟酯化合物。
在使用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之情況中,亦可組合鏈轉移劑使用。藉由使用鏈轉移劑,可提高光自由基反應之反應率。
鏈轉移劑係被定義於高分子辭典第三版(高分子學會編、2005年)683-684頁中。作為鏈轉移劑,例如,可使用分子內具有SH、PH、SiH、GeH之化合物群。此等係對低活性之自由基種提供氫來生成自由基,或者,在經氧化後,藉由去質子可生成自由基。尤其,較佳可使用硫醇化合物(例如,2-巰基苯并咪唑類、2-巰基苯并噻唑類、2-巰基苯并噁唑類、3-巰基三唑類、5-巰基四唑類等),特佳係可使用多官能硫醇化合物。作為多官能硫醇,若為具有2個以上硫醇(SH)基之化合物即可。作為多官能硫醇化合物之例子,可舉出乙二醇雙硫基丙酸酯(EGTP)、丁二醇雙硫基丙酸酯(BDTP)、三羥甲基丙烷三硫基丙酸酯(TMTP)、季戊四醇四硫基丙酸酯(PETP)、四乙二醇雙(3-巰基丙酸酯)、二季戊四醇六(3-巰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巰基乙酸)、Karenz(註冊商標、以下皆相同)MT BD1、Karenz MT PE1、Karenz MT NR1(以上,昭和電工(股)製)等。
作為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可舉出三苯基鋶六氟銻酸鹽、三苯基鋶六氟磷酸鹽等的聚芳基鋶鹽;二苯基錪六氟銻酸鹽、P-壬基苯基錪六氟銻酸鹽等的聚芳基錪鹽等。
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亦可由市售品取得。作為那樣的市售品,可舉出San-Apro(股)製之CPI-100P、IGM resin公司製之Omnicat(註冊商標。以下皆相同。)270、BASF Japan公司製之Irgacure 290等的鋶鹽系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IGM resin公司製之Omnicat 250等的錪鹽系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等。
上述光聚合起始劑之含量,由組成物之硬化性之觀點來看,相對於聚合性單體100質量%,較佳為0.1質量%以上,更佳為0.5質量%以上,再更佳為1質量%以上。又,其含量之上限,由製膜性及硬化膜之透明性、耐熱性、耐光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40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再更佳為20質量%以下。
在摻合聚合性單體與光聚合起始劑之情況中,亦可進一步摻合鹼可溶性樹脂。藉由於本發明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中摻合鹼可溶性樹脂,係變得可作為阻劑膜形成用之組成物使用。
本發明中,所謂鹼可溶性樹脂,係指具有鹼可溶性基之樹脂。作為鹼可溶性基之具體例,可舉出酚性羥基、羧基、酸酐基、醯亞胺基、磺醯基、磷酸、硼酸基、活性亞甲基等。
所謂活性亞甲基,係指在亞甲基(-CH 2-)之中,於鄰接位置具有羰基,且對於親核試劑具有反應性者。
作為活性亞甲基,下述式(b1)所表示之基係更佳。
(式中,R b係表示烷基、烷氧基或苯基,虛線係表示鍵結鍵。)
在上述式(b1)中,作為R b所表示之烷基,例如,可舉出碳數1~20之烷基,較佳為碳數1~5之烷基。作為那樣的烷基之具體例,可舉出甲基、乙基、n-丙基、i-丙基等。在此等之中,較佳為甲基、乙基及n-丙基。
上述式(b1)中,作為R b所表示之烷氧基,例如,可舉出碳數1~20之烷氧基,較佳為碳數1~5之烷氧基。作為那樣的烷氧基之具體例,可舉出甲氧基、乙氧基、n-丙氧基、i-丙氧基、n-丁氧基、i-丁氧基、s-丁氧基、t-丁氧基等。在此等之中,較佳為甲氧基、乙氧基及n-丙氧基等。
作為上述式(b1)所表示之基之具體例,可舉出下述式(b1-1)~(b1-5)所表示之基,然而並非受到此等所限定者。此外,結構式中,虛線係表示鍵結鍵。
上述鹼可溶性基之中,較佳為具有由酚性羥基及羧基所構成之群組所選出之至少1種有機基,且數平均分子量2,000~50,000之鹼可溶性樹脂。
如同上述,上述鹼可溶性樹脂為數平均分子量在2,000~50,000之範圍內者係較適宜,數平均分子量若為50,000以下,則顯影殘渣變得不易產生,而可獲得所需之靈敏度。另一方面,數平均分子量若為2,000以上,則在顯影之際,係不易產生曝光部之膜厚損失(Film Loss),而可獲得充分的硬化性。
上述鹼可溶性樹脂若具有上述之結構即可,針對構成樹脂之高分子之主鏈之骨架及側鏈之種類等係未特別限定。
作為上述鹼可溶性樹脂,例如,可舉出丙烯酸系樹脂、聚羥基苯乙烯系樹脂,或者聚醯亞胺前驅物、聚醯亞胺,或聚酯等。
又,本發明中,亦可使用由聚合複數種單體所獲得之共聚物所構成之鹼可溶性樹脂。此外,鹼可溶性樹脂亦可為複數種鹼可溶性樹脂之混合物。
作為上述鹼可溶性樹脂,可使用屬於丙烯酸系樹脂之丙烯酸聚合物。本發明中所謂丙烯酸聚合物,係指藉由具有不飽和雙鍵基之單體之聚合反應使不飽和雙鍵基部分反應所獲得之樹脂。 作為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表現鹼可溶性之單體,亦即可舉出將具有由前述鹼可溶性基所選出之至少1種之單體與由可與此等單體共聚之單體之群組所選出之至少1種單體作為必需構成單元所形成之共聚物。上述鹼可溶性樹脂之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2,000~50,000。數平均分子量若為50,000以下,則不易產生殘渣。
上述「具有由鹼可溶性基所選出之至少1種之單體」中,係包含具有羧基之單體、具有酚性羥基及醯亞胺基之單體。此等單體係不限於具有1個羧基或酚性羥基者,具有複數個羧基或酚性羥基者亦可。
以下,係舉出上述單體之具體例,然而並非受到此等所限定者。 作為具有羧基之單體,可舉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單-(2-(丙烯醯氧基)乙基)鄰苯二甲酸酯、單-(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鄰苯二甲酸酯、N-(羧基苯基)馬來醯亞胺、N-(羧基苯基)甲基丙烯醯胺、N-(羧基苯基)丙烯酸醯胺等。
作為具有酚性羥基之單體,可舉出羥基苯乙烯、N-(羥基苯基)丙烯酸醯胺、N-(羥基苯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基苯基)馬來醯亞胺、4-羥基苯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具有醯亞胺基之單體,可舉出馬來醯亞胺等。
上述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之製造中,具有鹼可溶性基與不飽和雙鍵基之單體之比率,在用於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之製造中之所有單體之中,較佳為5~90莫耳%,更佳為10~60莫耳%,最佳為10~40莫耳%。具有鹼可溶性基與不飽和雙鍵基之單體之比率若為10質量%以上,則可獲得充分的鹼可溶性。
上述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由使硬化後之圖型形狀更穩定化這樣的觀點來看,亦可進一步使具有羥烷基及不飽和雙鍵基之單體共聚。
作為具有羥烷基及不飽和雙鍵基之單體之具體例,可舉出2-羥乙基丙烯酸酯、2-羥基丙基丙烯酸酯、4-羥基丁基丙烯酸酯、2,3-二羥基丙基丙烯酸酯、2-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4-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2,3-二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單甲基丙烯酸酯、5-丙烯醯氧基-6-羥基降莰烯-2-羧酸-6-內酯等。
上述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之製造中之具有羥烷基及不飽和雙鍵基之單體之比率較佳為10~60質量%,更佳為15~50質量%,再更佳為20~40質量%。具有羥烷基及不飽和雙鍵基之單體之比率若為10質量%以上,則可獲得共聚物之圖型形狀之穩定化效果。其比率若為60質量%以下,則鹼可溶性基之含量係在適當的範圍內,而可獲得充分的顯影性等的特性。
上述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由提高共聚物之Tg這樣的觀點來看,亦可進一步使N取代馬來醯亞胺化合物共聚。
作為N取代馬來醯亞胺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N-甲基馬來醯亞胺、N-乙基馬來醯亞胺、N-苯基馬來醯亞胺、N-環己基馬來醯亞胺等。由透明性之觀點來看,較佳係不具有芳香環者,由顯影性、透明性、耐熱性之觀點來看,更佳係具有脂環骨架者,再更佳係環己基馬來醯亞胺。
上述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之製造中之N-取代馬來醯亞胺之比率較佳為10~60質量%,更佳為15~50質量%,再更佳為20~40質量%。N-取代馬來醯亞胺之比率若為10質量%以上,則由於共聚物之Tg變高,故最終所獲得之波長轉換膜之Tg亦變高,可獲得充分的耐熱性、耐光性。其比率若為60質量%以下,則可獲得充分的透明性。
又,本發明中,上述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亦可為包含上述之單體以外之單體(以下,稱為其他單體。)作為構成單元之共聚物。其他單體,具體而言,若為可與由上述具有羧基之單體及具有酚性羥基之單體所構成之群組所選出之至少1種共聚者即可,在不損及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之特性之範圍內,並未受到特別限定。作為那樣的單體之具體例,可舉出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丙烯酸醯胺化合物、丙烯腈、苯乙烯化合物及乙烯基化合物等。 以下,係舉出該其他單體之具體例,然而並非受到此等所限定者。
作為上述丙烯酸酯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甲基丙烯酸酯、乙基丙烯酸酯、異丙基丙烯酸酯、苄基丙烯酸酯、萘基丙烯酸酯、蒽基丙烯酸酯、蒽基甲基丙烯酸酯、苯基丙烯酸酯、環氧丙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2,2-三氟乙基丙烯酸酯、tert-丁基丙烯酸酯、環己基丙烯酸酯、異莰基丙烯酸酯、2-甲氧基乙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乙二醇丙烯酸酯、2-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胺基乙基丙烯酸酯、四氫糠基丙烯酸酯、3-甲氧基丁基丙烯酸酯、2-甲基-2-金剛烷基丙烯酸酯、2-丙基-2-金剛烷基丙烯酸酯、8-甲基-8-三環癸基丙烯酸酯、8-乙基-8-三環癸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單丙烯酸酯、己內酯2-(丙烯醯氧基)乙基酯、聚(乙二醇)乙基醚丙烯酸酯等。
作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異丙基甲基丙烯酸酯、苄基甲基丙烯酸酯、萘基甲基丙烯酸酯、蒽基甲基丙烯酸酯、蒽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苯基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丙基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2,2-三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tert-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環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異莰基甲基丙烯酸酯、2-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2-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胺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四氫糠基甲基丙烯酸酯、3-甲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2-金剛烷基甲基丙烯酸酯、γ-丁內酯甲基丙烯酸酯、2-丙基-2-金剛烷基甲基丙烯酸酯、8-甲基-8-三環癸基甲基丙烯酸酯、8-乙基-8-三環癸基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酯、聚(乙二醇)乙基醚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上述丙烯酸醯胺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N-甲基丙烯酸醯胺、N-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丙烯酸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氧基甲基丙烯酸醯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丙烯酸醯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等。
作為上述乙烯基化合物之具體例,例如,可舉出甲基乙烯基醚、苄基乙烯基醚、環己基乙烯基醚、乙烯基萘、乙烯基蒽、乙烯基咔唑、烯丙基環氧丙基醚、3-乙烯基-7-氧雜雙環[4.1.0]庚烷、1,2-環氧基-5-己烯、1,7-辛二烯單環氧化物等。
作為上述苯乙烯化合物,可舉出不具有羥基之苯乙烯。作為其具體例,可舉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氯苯乙烯、溴苯乙烯等。
上述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之製造中,上述其他單體之比率較佳為80質量%以下,更佳為50質量%以下,再更佳為20質量%以下。其他單體之比率若為80質量%以下,則可充分地獲得本發明之效果。
獲得上述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之方法係未受到特別限定,然而例如,係可藉由在使具有由羧基、酚性羥基、藉由熱或酸之作用生成羧酸、及藉由熱或酸之作用生成酚性羥基之基所構成之群組所選出之至少1種之單體;具有羥烷基之單體;依期望之具有由N-烷氧基甲基、N-羥基甲基、烷氧基矽基、環氧基、氧環丁烷基、乙烯基及嵌段異氰酸酯基等的交聯性基,以及N-烷氧基甲基、N-羥基甲基、烷氧基矽基、環氧基、乙烯基及嵌段異氰酸酯基等的自交聯性基所選出之至少1種基之單體;依期望之上述以外之可共聚之單體;及依期望之聚合起始劑等共存之溶劑中,於50~110℃之溫度下使其進行聚合反應來獲得。此時,所使用之溶劑若為可溶解構成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之單體及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者則未受到特別限定。作為具體例,可舉出以下之溶劑。
作為用於上述反應之溶劑,例如,可舉出乙二醇單甲基醚、乙二醇單乙基醚、甲基乙酸賽珞蘇、乙基乙酸賽珞蘇、二乙二醇單甲基醚、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丙基醚乙酸酯、甲苯、二甲苯、甲基乙基酮、環戊酮、環己酮、2-丁酮、3-甲基-2-戊酮、2-戊酮、2-庚酮、γ-丁內酯、2-羥基丙酸乙酯、2-羥基-2-甲基丙酸乙酯、乙氧基乙酸乙酯、羥基乙酸乙酯、2-羥基-3-甲基丁烷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甲酯、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乳酸乙酯、乳酸丁酯、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等。在此等之中,由塗膜性良好且安全性高這樣的觀點來看,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2-庚酮、丙二醇丙基醚、丙二醇丙基醚乙酸酯、乳酸乙酯、乳酸丁酯等係更佳。此等係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
藉此所獲得之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通常為溶解於溶劑中之溶液之狀態。
又,在二乙醚或水等之攪拌下將以如同上述的方式所獲得之特定共聚物之溶液投入,使其再沉澱,並將生成沉澱物過濾、洗淨後,於常壓或減壓下,進行常溫或者加熱乾燥,藉此可製成特定共聚物之粉體。藉由這樣的操作,可去除與特定共聚物共存之聚合起始劑及未反應單體,其結果,可獲得經精製之特定共聚物之粉體。在藉由一次的操作仍無法充分精製之情況中,將所獲得之粉體再溶解於溶劑中,重複進行上述的操作即可。 本發明中,可直接使用上述特定共聚物之粉體,或者可將該粉體再溶解於適宜的溶劑,例如,上述聚合反應中所使用之溶劑中,以溶液之狀態使用。
又,作為上述鹼可溶性樹脂,亦可使用聚醯胺酸、聚醯胺酸酯、一部分醯亞胺化之聚醯胺酸等的聚醯亞胺前驅物、含有羧酸基之聚醯亞胺等的聚醯亞胺,該等若為鹼可溶性則不限定其種類皆可使用。
屬於聚醯亞胺前驅物之上述聚醯胺酸,一般而言,係可將(a)四羧酸二酐與(b)二胺化合物聚縮合來獲得。
上述(a)四羧酸二酐係無特別限定,作為具體例,可舉出苯均四酸二酐、3,3’,4,4’-聯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基醚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基碸四羧酸二酐等的芳香族四羧酸、1,2,3,4-環丁烷四羧酸二酐、1,2-二甲基-1,2,3,4-環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四甲基-1,2,3,4-環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環戊烷四羧酸二酐、1,2,3,4-環己烷四羧酸二酐、3,4-二羧基-1,2,3,4-四氫-1-萘琥珀酸二酐那樣的脂環式四羧酸二酐、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那樣的脂肪族四羧酸二酐。此等係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
又,上述(b)二胺化合物亦未特別限定,作為具體例,可舉出2,4-二胺基苯甲酸、2,5-二胺基苯甲酸、3,5-二胺基苯甲酸、4,6-二胺基-1,3-苯二羧酸、2,5-二胺基-1,4-苯二羧酸、雙(4-胺基-3-羧基苯基)醚、雙(4-胺基-3,5-二羧基苯基)醚、雙(4-胺基-3-羧基苯基)碸、雙(4-胺基-3,5-二羧基苯基)碸、4,4’-二胺基-3,3’-二羧基聯苯、4,4’-二胺基-3,3’-二羧基-5,5’-二甲基聯苯、4,4’-二胺基-3,3’-二羧基-5,5’-二甲氧基聯苯、1,4-雙(4-胺基-3-羧基苯氧基)苯、1,3-雙(4-胺基-3-羧基苯氧基)苯、雙[4-(4-胺基-3-羧基苯氧基)苯基]碸、雙[4-(4-胺基-3-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雙[4-(4-胺基-3-羧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 2,4-二胺基酚、3,5-二胺基酚、2,5-二胺基酚、4,6-二胺基間苯二酚、2,5-二胺基氫醌、雙(3-胺基-4-羥基苯基)醚、雙(4-胺基-3-羥基苯基)醚、雙(4-胺基-3,5-二羥基苯基)醚、雙(3-胺基-4-羥基苯基)甲烷、雙(4-胺基-3-羥基苯基)甲烷、雙(4-胺基-3,5-二羥基苯基)甲烷、雙(3-胺基-4-羥基苯基)碸、雙(4-胺基-3-羥基苯基)碸、雙(4-胺基-3,5-二羥基苯基)碸、2,2-雙(3-胺基-4-羥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4-胺基-3-羥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4-胺基-3,5-二羥基苯基)六氟丙烷、4,4’-二胺基-3,3’-二羥基聯苯、4,4’-二胺基-3,3’-二羥基-5,5’-二甲基聯苯、4,4’-二胺基-3,3’-二羥基-5,5’-二甲氧基聯苯、1,4-雙(3-胺基-4-羥基苯氧基)苯、1,3-雙(3-胺基-4-羥基苯氧基)苯、1,4-雙(4-胺基-3-羥基苯氧基)苯、1,3-雙(4-胺基-3-羥基苯氧基)苯、雙[4-(3-胺基-4-羥基苯氧基)苯基]碸、雙[4-(3-胺基-4-羥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雙[4-(3-胺基-4-羥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等的具有酚性羥基之二胺化合物; 1,3-二胺基-4-巰基苯、1,3-二胺基-5-巰基苯、1,4-二胺基-2-巰基苯、雙(4-胺基-3-巰基苯基)醚、2,2-雙(3-胺基-4-巰基苯基)六氟丙烷等具有硫基酚基之二胺化合物、1,3-二胺基苯-4-磺酸、1,3-二胺基苯-5-磺酸、1,4-二胺基苯-2-磺酸、雙(4-胺基苯-3-磺酸)醚、4,4’-二胺基聯苯-3,3’-二磺酸、4,4’-二胺基-3,3’-二甲基聯苯-6,6’-二磺酸等的具有磺酸基之二胺化合物。又,可舉出p-苯二胺、m-苯二胺、4,4’-亞甲基-雙(2,6-乙基苯胺)、4,4’-亞甲基-雙(2-異丙基-6-甲基苯胺)、4,4’-亞甲基-雙(2,6-二異丙基苯胺)、2,4,6-三甲基-1,3-苯二胺、2,3,5,6-四甲基-1,4-苯二胺、o-聯甲苯胺、m-聯甲苯胺、3,3’,5,5’-四甲基聯苯胺、雙[4-(3-胺基苯氧基)苯基]碸、2,2-雙[4-(3-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雙[4-(3-胺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4,4’-二胺基-3,3’-二甲基二環己基甲烷、4,4’-二胺基二苯基醚、3,4-二胺基二苯基醚、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2,2-雙(4-苯胺基)六氟丙烷、2,2-雙(3-苯胺基)六氟丙烷、2,2-雙(3-胺基-4-甲苯甲醯基)六氟丙烷、1,4-雙(4-胺基苯氧基)苯、1,3-雙(4-胺基苯氧基)苯、雙[4-(4-胺基苯氧基)苯基]碸、2,2-雙[4-(4-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雙[4-(4-胺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三氟甲基)聯苯胺等的二胺化合物。此等係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
上述聚醯胺酸係由(a)四羧酸二酐及(b)二胺化合物所製造之情況中,兩化合物之摻合比,亦即(b)二胺化合物之總莫耳數/(a)四羧酸二酐之總莫耳數較佳為0.7~1.2。與一般的聚縮合反應相同,此莫耳比越接近1,所生成之聚醯胺酸之聚合度變得越大,分子量係增加。
又,在過量地使用二胺化合物來進行聚合時,亦可使羧酸酐對於殘存之聚醯胺酸之末端胺基進行反應來保護末端胺基。 作為這樣的羧酸酐之例子,可舉出鄰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馬來酸酐、萘二甲酸、氫化鄰苯二甲酸酐、甲基-5-降莰烯-2,3-二羧酸酐、伊康酸酐、四氫鄰苯二甲酸酐等。
聚醯胺酸之製造中,二胺化合物與四羧酸二酐之反應之反應溫度通常可選擇-20~150℃、較佳可選擇-5~100℃中之任意之溫度。為了獲得高分子量之聚醯胺酸,可在反應溫度5~40℃、反應時間1~48小時之範圍內適宜選擇。為了以低分子量獲得保存穩定性高之部分經醯亞胺化之聚醯胺酸,更佳係選擇40~90℃之反應溫度、10小時以上之反應時間。 又,以酸酐保護末端胺基之情況中之反應溫度可選擇-20~150℃、較佳係可選擇-5~100℃中之任意溫度。
二胺化合物與四羧酸二酐之反應可在溶劑中進行。作為此時可使用之溶劑,可舉出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N-乙烯基吡咯啶酮、N-甲基己內醯胺、二甲基亞碸、四甲基尿素、吡啶、二甲基碸、六甲基亞碸、m-甲酚、γ-丁內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乳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2-甲氧基丙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甲基乙基醚、丙二醇二甲基醚、二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單甲基醚、乙二醇單乙基醚、二乙二醇單甲基醚、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乙基醚、二丙二醇單甲基醚、二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卡必醇乙酸酯、乙基乙酸賽珞蘇、環己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2-庚酮等。此等係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此外,即使為不溶解聚醯胺酸之溶劑,亦可在不析出藉由聚合反應所生成之聚醯胺酸之範圍內,混合於上述溶劑中使用。
包含藉此所獲得之聚醯胺酸之溶液可直接用於負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調製中。又,上述聚醯胺酸亦可在水、甲醇、乙醇等的貧溶劑中使其沉澱分離並回收使用。
又,作為鹼可溶性樹脂,可使用任意的聚醯亞胺。本發明中所使用之所謂聚醯亞胺,係使上述聚醯胺酸等的聚醯亞胺前驅物以化學或熱使其50%以上醯亞胺化者。
上述聚醯亞胺中,為了賦予鹼溶解性,較佳係具有由羧基及酚性羥基所選出之基。 作為向聚醯亞胺導入羧基或酚性羥基之方法,可舉出使用羧基或具有酚性羥基之單體之方法、以具有羧基或酚性羥基之酸酐將胺末端密封之方法,及,在將聚醯胺酸等的聚醯亞胺前驅物進行醯亞胺化時將醯亞胺化率設為99%以下之方法等。
這樣的聚醯亞胺係可藉由在合成上述之聚醯胺酸等的聚醯亞胺前驅物後,進行化學醯亞胺化或者熱醯亞胺化來獲得。 作為化學醯亞胺化之方法,一般而言,可使用在聚醯亞胺前驅物溶液中添加過量的乙酸酐及吡啶,並於室溫至100℃下使其反應之方法。又,作為熱醯亞胺化之方法,一般而言,可使用將聚醯亞胺前驅物溶液一邊於溫度180~250℃下脫水一邊進行過熱(overheat)之方法。
又,作為上述鹼可溶性樹脂,可進一步使用苯酚酚醛樹脂。
又,作為上述鹼可溶性樹脂,亦可使用聚酯聚羧酸。聚酯聚羧酸係可自酸二酐與二醇並藉由國際公開第2009/051186號中所記載之方法獲得。 作為酸二酐,可舉出上述(a)四羧酸二酐。 作為二醇,可舉出雙酚A、雙酚F、4,4’-二羥基聯苯、苯-1,3-二甲醇、苯-1,4-二甲醇等的芳香族二醇、氫化雙酚A、氫化雙酚F、1,4-環已二醇、1,3-環己烷二甲醇、1,4-環己烷二甲醇等的脂環族二醇;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6-已二醇等的脂肪族二醇等。
本發明之鹼可溶性樹脂較佳係進一步為具有自交聯性基,或為進一步具有與由羥基、羧基、醯胺基及胺基所構成之群組所選出之至少1個基反應之基(以下,亦稱為交聯性基)之共聚物。
作為上述自交聯性基之具體例,可舉出N-烷氧基甲基、N-羥基甲基、烷氧基矽基、環氧基、氧環丁烷基、乙烯基、嵌段異氰酸酯基。
作為上述交聯性基之具體例,可舉出N-烷氧基甲基、N-羥基甲基、烷氧基矽基、環氧基、乙烯基、嵌段異氰酸酯基等。
在使鹼可溶性樹脂中含有該自交聯性基或交聯性基之情況中,其含量較佳係在鹼可溶性樹脂之每1單位之重複單元中為0.1~0.9個,由顯影性與耐溶劑性之觀點來看,更佳為0.1~0.8個。
在上述鹼可溶性樹脂進一步具有具有由上述交聯性基及自交聯性基所選出之至少1種之重複單元之情況中,例如在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之情況中,使其與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且進一步具有由上述交聯性基及上述自交聯性基所選出之至少1種之不飽和化合物共聚即可。
作為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且進一步具有N-烷氧基甲基之不飽和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N-丁氧基甲基丙烯酸醯胺、N-異丁氧基甲基丙烯酸醯胺、N-甲氧基甲基丙烯酸醯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丙烯酸醯胺等。
作為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且進一步具有羥基甲基醯胺基之單體之具體例,可舉出N-羥基甲基丙烯酸醯胺、N-羥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等。
作為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且進一步具有烷氧基矽基之單體之具體例,可舉出3-丙烯醯氧基三甲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三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三乙氧基矽烷等。
作為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且進一步具有環氧基之不飽和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丙烯酸環氧丙酯、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α-乙基丙烯酸環氧丙酯、α-n-丙基丙烯酸環氧丙酯、α-n-丁基丙烯酸環氧丙酯、丙烯酸-3,4-環氧丁酯、甲基丙烯酸-3,4-環氧丁酯、丙烯酸-6,7-環氧庚酯、甲基丙烯酸-6,7-環氧庚酯、α-乙基丙烯酸-6,7-環氧庚酯、o-乙烯基苄基環氧丙基醚、m-乙烯基苄基環氧丙基醚、p-乙烯基苄基環氧丙基醚等。在此等之中,較佳為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甲基丙烯酸-6,7-環氧庚酯、o-乙烯基苄基環氧丙基醚、m-乙烯基苄基環氧丙基醚、p-乙烯基苄基環氧丙基醚、3,4-環氧環己基甲基丙烯酸酯。此等係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
作為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且進一步具有氧環丁烷基之不飽和化合物,可舉出具有氧環丁烷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等。作為這樣的單體之具體例,可舉出3-(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氧環丁烷、3-(丙烯醯氧基甲基)氧環丁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3-乙基-氧環丁烷、3-(丙烯醯氧基甲基)-3-乙基-氧環丁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2-三氟甲基氧環丁烷、3-(丙烯醯氧基甲基)-2-三氟甲基氧環丁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2-苯基-氧環丁烷、3-(丙烯醯氧基甲基)-2-苯基-氧環丁烷、2-(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氧環丁烷、2-(丙烯醯氧基甲基)氧環丁烷、2-(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4-三氟甲基氧環丁烷、2-(丙烯醯氧基甲基)-4-三氟甲基氧環丁烷等。在此等之中,較佳為3-(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3-乙基-氧環丁烷、3-(丙烯醯氧基甲基)-3-乙基-氧環丁烷。
作為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且進一步具有乙烯基之單體之具體例,可舉出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等。
作為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且進一步具有嵌段異氰酸酯基之單體之具體例,可舉出甲基丙烯酸2-(0-(1’-甲基亞丙基胺基)羧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2-(3,5-二甲基吡唑)羰基胺基)乙基等。
本發明之鹼可溶性樹脂中,由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且具有由上述交聯性基及上述自交聯性基所選出之至少1種之基之不飽和化合物所衍生之構成單元之含量在鹼可溶性樹脂所具有之所有重複單元中,較佳為10~70質量%,更佳為20~60質量%。此構成單元之含量若為10質量%以上,則硬化膜之耐熱性及表面硬度係提高。另一方面,此構成單元之含量若為70質量%以下,則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之保存穩定性係提高。
將本發明之鹼可溶性樹脂與前述之聚合性單體併用之情況中,鹼可溶性樹脂中較佳係具有可能與聚合性單體反應之取代基。 獲得具有可能與聚合性單體反應之取代基之鹼可溶性樹脂之方法若為可獲得穩定特性之樹脂者則未受到特別限定,然而例如,可舉出將具有可能與聚合性單體反應之取代基之單體共聚之方法、合成不具有可能與聚合性單體反應之取代基之鹼可溶性樹脂,接著藉由熱反應將具有可能與聚合性單體反應之取代基之化合物加成之方法。鹼可溶性樹脂為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之情況中,若進行前者之方法,則在聚合過程中,可能與聚合性單體反應之取代基有反應使凝膠化進行之疑慮,因此以後者之方法來進行之合成係較佳。
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對於使用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且進一步具有羧基或酚系羥基之單體所合成之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加成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甲基丙烯酸3,4-環氧環己基甲酯等之方法。此時,藉由降低加成之單體相對於樹脂中之羧基或酚系羥基之莫耳比,可在維持源自羧基或酚系羥基之樹脂之鹼可溶性的狀態下導入可能與聚合性單體反應之取代基。 又,作為其他例子,例如,可舉出對於將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且進一步具有熱反應基之單體共聚所獲得之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加成具有可與樹脂中之熱反應性基進行熱反應之可能與聚合性單體反應之取代基之單體之方法。具體而言,可舉出對於將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甲基丙烯酸3,4-環氧環己基甲酯等共聚後之鹼可溶性丙烯酸聚合物加成(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羧基乙基等之方法。 本發明之鹼可溶性樹脂中,具有可能與聚合性單體反應之取代基之重複單元之比例在鹼可溶性樹脂所具有之所有重複單元中較佳為5~60質量%,更佳為10~50質量%,又再更佳為10~40質量%。此構成單元之含量若為5質量%以上,則硬化膜之耐熱性及耐化學性係提高。另一方面,此構成單元之含量若為60質量%以下,則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之圖型形成性係提高。
又,本發明中,上述鹼可溶性樹脂亦可為複數種鹼可溶性樹脂之混合物。
使用上述鹼可溶性樹脂之情況中,其含量由製膜性之觀點來看,相對於上述聚合性單體與鹼可溶性樹脂之合計100質量%,較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20質量%以上,再更佳為30質量%以上。又,其含量之上限,由圖型形成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90質量%以下,更佳為80質量%以下,再更佳為70質量%以下。
上述(B)黏合劑之含量較佳係在固體成分中為70~99.9質量%,更佳為85~99.9質量%,再更佳為90~99質量%。
本發明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中亦可進一步包含(C)光散射粒子。上述光散射粒子係具有藉由使進入波長轉換膜之光在膜中散射,使實質上在波長轉換膜中之光程長延伸且光吸收率提高,且藉由將在波長轉換膜之界面被反射而回到波長轉換膜內之光再度散射,使發光效率提高之機能。
上述光散射粒子可依據目的適宜地選擇,可為有機微粒子,亦可為無機微粒子。其中,由提高粒子之散射性能之觀點來看,折射率大之無機微粒子係較佳。
作為上述有機微粒子,可舉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珠粒(beads)、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珠粒、三聚氰胺珠粒、聚碳酸酯珠粒、苯乙烯珠粒、交聯聚苯乙烯珠粒、聚氯化乙烯珠粒及苯胍胺-三聚氰胺甲醛珠粒等。
作為上述無機微粒子,可舉出由矽、鋯、鈦、銦、鋅、銻、鈰、鈮、鎢等之中所選出之至少1種氧化物所構成之無機氧化物粒子。作為上述無機氧化物粒子,具體而言,可舉出SiO 2、ZrO 2、TiO 2(以下,亦稱為氧化鈦粒子)、BaTiO 3、In 2O 3、ZnO、Sb 2O 3、ITO、CeO 2、Nb 2O 5及WO 3等。此等之中,較佳為TiO 2、BaTiO 3、ZrO 2、CeO 2及Nb 2O 5,更佳為TiO 2。又,TiO 2之中,由於金紅石型之觸媒活性比銳鈦礦型低,故膜之耐久性係變高,進而折射率亦高,故較佳。
此等的粒子亦可使用施行過表面處理者。 在進行表面處理之情況中,作為表面處理之具體的材料,可舉出氧化矽或氧化鋯等的異種無機氧化物、氫氧化鋁等的金屬氫氧化物、有機矽氧烷、硬脂酸等的有機酸等。此等表面處理材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複數種使用。
光散射粒子之平均粒子徑係超過50nm~未滿200nm。平均粒子徑之下限,由波長轉換效率之觀點來看,較佳為60nm以上,更佳為70nm以上。除了波長轉換效率之觀點以外,若考慮圖型化特性,則由i射線(365nm)中之全光線反射率低之觀點來看,超過100nm之平均粒子徑係更佳。由於平均粒子徑之上限若過大則將變得容易沉降,故由組成物之保存穩定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190nm以下,更佳為180nm以下。此外,光散射粒子之平均粒子徑係由穿透型電子顯微鏡觀察所求得之平均粒子徑。
光散射粒子亦可使用市售品,例如,作為氧化鈦粒子之具體例,可舉出PT-401M(金紅石型、平均粒子徑70nm)、PT-401L(金紅石型、平均粒子徑130nm)、PT-501R(金紅石型、平均粒子徑180nm)等,然而並非受到此等所限定者。此外,例示出之光散射粒子之平均粒子徑係可有±10nm之偏差。
上述(C)光散射粒子之含量,若考慮波長轉換效率,則較佳係在固體成分中為0.1~20質量%,更佳為0.2~15質量%,再更佳為0.3~10質量%。
又,本發明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中,除了上述(A)及(B)成分以外,亦可依需要包含(C)成分、光穩定劑、抗氧化劑、界面活性劑、高分子分散劑、阻燃劑、透明化劑、紫外線吸收劑、交聯劑、充填劑等的眾所周知之各種添加劑。
作為界面活性劑,較佳為氟系界面活性劑,更佳為非離子性氟系界面活性劑。 作為其具體例,可舉出Neos(股)製之Ftergent系列之212M、215M、250、222F、FTX-218、DFX-18等,然而並非受到此等所限定者。 使用界面活性劑之情況,其摻合量係無特別限制,然而較佳係在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之固體成分中為0.01~1質量%,更佳係0.01~0.5質量%。
高分子分散劑係具有750以上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且,為具有對於光散射粒子具有親和性之官能基之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分散劑具有使光散射粒子分散之機能。高分子分散劑係透過對於光散射粒子具有親和性之官能基吸附於光散射粒子上,並藉由高分子分散劑之間的靜電排斥及/或立體排斥,將光散射粒子分散於組成物中。高分子分散劑較佳係與光散射粒子之表面鍵結並吸附於光散射粒子上,然而亦可在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中遊離。
作為對於光散射粒子具有親和性之官能基,可舉出酸性官能基、鹼性官能基及非離子性官能基。酸性官能基係具有解離性的質子,亦可藉由胺、氫氧化物離子等的鹼進行中和,鹼性官能基亦可藉由有機酸、無機酸等的酸進行中和。
作為酸性官能基,可舉出羧基(-COOH)、磺酸基(-SO 3H)、硫酸基(-OSO 3H)、膦酸基(-PO(OH) 2)、磷酸基(-OPO(OH) 2)、次膦酸基(-PO(OH)-)、巰基(-SH)等。
作為鹼性官能基,可舉出一級胺基、二級胺基、三級胺基、銨基及亞胺基,以及,吡啶、嘧啶、吡嗪、咪唑及三唑等的含氮雜環基等。
作為非離子性官能基,可舉出羥基、醚基、硫基醚基、亞磺醯基(-SO-)、磺醯基(-SO 2-)、羰基、甲醯基、酯基、碳酸酯基、醯胺基、胺甲醯基、脲基、硫基醯胺基、硫脲基、胺磺醯基、氰基、烯基、炔基、氧化膦基、膦硫基等。
高分子分散劑可為單一單體之聚合物(均聚物),亦可為複數種之單體之共聚物(共聚物)。又,高分子分散劑可為無規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中之任一者。又,高分子分散劑為接枝共聚物之情況中,可為木梳形之接枝共聚物,亦可為星形之接枝共聚物。作為高分子分散劑之具體例,可舉出丙烯酸樹脂、聚酯樹脂、聚氨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醚、酚樹脂、聚矽氧樹脂、聚脲樹脂、胺基樹脂、環氧樹脂、聚乙烯亞胺、聚烯丙基胺、聚醯亞胺等。
作為上述高分子分散劑,亦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使用BYK公司製之DISPERBYK系列及BYK系列、BASF公司製之Efka系列、路博潤公司製之Solsperse 系列、味之素Fine-Techno(股)製之Ajisper PB系列、Evonik公司製之TEGO系列,以及楠本化成(股)製之Disparlon系列等。
作為上述市售品之具體例,可舉出BYK公司製之DISPERBYK-130、DISPERBYK-161、DISPERBYK-162、DISPERBYK-163、DISPERBYK-164、DISPERBYK-166、DISPERBYK-167、DISPERBYK-168、DISPERBYK-170、DISPERBYK-171、DISPERBYK-174、DISPERBYK-180、DISPERBYK-182、DISPERBYK-183、DISPERBYK-184、DISPERBYK-185、DISPERBYK-2000、DISPERBYK-2001、DISPERBYK-2008、DISPERBYK-2009、DISPERBYK-2020、DISPERBYK-2022、DISPERBYK-2025、DISPERBYK-2050、DISPERBYK-2070、DISPERBYK-2096、DISPERBYK-2150、DISPERBYK-2155、DISPERBYK-2163、DISPERBYK-2164; BASF公司製之EFKA4010、EFKA4015、EFKA4046、EFKA4047、EFKA4061、EFKA4080、EFKA4300、EFKA4310、EFKA4320、EFKA4330、EFKA4340、EFKA4560、EFKA4585、EFKA5207、EFKA1501、EFKA1502、EFKA1503及EFKA PX-4701; 路博潤公司製之Solsperse 3000、Solsperse 9000、Solsperse 13240、Solsperse 13650、Solsperse 13940、Solsperse 11200、Solsperse 13940、Solsperse 16000、Solsperse 17000、Solsperse 18000、Solsperse 20000、Solsperse 21000、Solsperse 24000、Solsperse 26000、Solsperse 27000、Solsperse 28000、Solsperse 32000、Solsperse 32500、Solsperse 32550、Solsperse 32600、Solsperse 33000、Solsperse 34750、Solsperse 35100、Solsperse 35200、Solsperse 36000、Solsperse 37500、Solsperse 38500、Solsperse 39000、Solsperse 41000、Solsperse 54000、Solsperse 71000及Solsperse 76500; 味之素Fine-Techno(股)製之Ajisper PB821、Ajisper PB822、Ajisper PB881、PN411及PA111; Evonik公司製之TEGO Dispers650、TEGO Dispers660C、TEGO Dispers662C、TEGO Dispers670、TEGO Dispers685、TEGO Dispers700、TEGO Dispers710及TEGO Dispers760W;以及 楠本化成(股)製之Disparlon AQ-320、Disparlon AQ-330、Disparlon AQ-340、Disparlon AQ-360、Disparlon AQ-380等。
使用高分子分散劑之情況中,其摻合量係無特別限制,然而較佳係相對於光散射粒子為1~100質量%,更佳為5~50質量%。
此外,本發明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中,依需要亦可包含溶劑。作為其具體例,可舉出苯、甲苯、二甲苯、乙基苯、氯苯等的芳香族或鹵化芳香族烴溶劑;n-庚烷、n-己烷、環己烷等的脂肪族烴類;二乙醚、四氫呋喃、二噁烷、1,2-二甲氧基乙烷等的醚系溶劑;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環戊酮等的酮系溶劑;乙酸乙酯、乙酸正己酯、乳酸乙酯、γ-丁內酯、碳酸丙烯酯、丙二酸二異丙酯等的酯系溶劑;氯化亞甲酯、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等的鹵化烴溶劑;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啶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等的醯胺系溶劑;甲醇、乙醇、異丙醇、n-丙醇、環己醇、二丙酮醇、2-苯并氧基乙醇等的醇系溶劑;乙二醇單乙基醚、乙二醇單丁基醚、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二乙二醇單甲基醚、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三乙二醇二甲基醚、三乙二醇單丁基醚、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單丁基醚乙酸酯、二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等的二醇醚系溶劑;乙二醇、丙二醇、己二醇、3-辛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乙二醇、三丙二醇、1,3-丁二醇、2,3-丁二醇、1,4-丁二醇等的二醇系溶劑;乙腈等的腈系溶劑;二甲基亞碸等的含硫系溶劑等的有機溶劑。此等係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
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中包含溶劑之情況中,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之固體成分濃度係依目的之波長轉換膜之厚度或塗布方法等而變動者,故無法一概地規定,然而通常為10~70質量%,較佳為10~60質量%。
上述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之25℃之黏度之上限為10,000mPa・s以下,較佳為1,000mPa・s以下。若考慮保存穩定性,則下限較佳為5mPa・s以上,更佳為10mPa・s以上。 此外,本發明中,所謂黏度,係意指藉由EMS黏度計所獲得之測定值。
本發明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係可將上述(A)及(B)成分、依需要而使用之(C)成分、界面活性劑等的其他的添加劑,及溶劑以任意的順序混合來調製。
將上述本發明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例如塗布於基材上,依需要藉由加熱等使溶劑蒸發,並進一步依需要進行活性能量線(例如紫外光)之照射,藉此可獲得波長轉換膜。 作為塗布方法,例如,可舉出藉由逆輥塗布機、刮刀塗布機、狹縫模塗布機、直接凹版塗布機、膠版凹版塗布機、接觸塗布機(Kiss coater)、自然輥塗布機(Natural roll coater)、氣刀塗布機、輥刮刀塗布機、磨棒輥刮刀塗布機(Burr bar roll blade coater)、雙流塗布機(Two stream coater)、棒塗布機(Rod coater)、線棒塗布機(Wire bar coater)、塗抹器、浸漬塗布機、簾塗塗布機、旋轉塗布機、刮刀塗布機、噴墨等來進行之方法。
加熱係例如可使用烘箱或加熱板等的一般性的加熱裝置來進行。 加熱條件在可形成膜之範圍內係無特別限制,然而較佳係以60~200℃進行5分鐘~2小時,更佳係以80~200℃進行15分鐘~1小時。此外,亦可階段性地使其加熱硬化。
紫外光的照射在可形成膜之範圍內係無特別限制,然而係可使用水銀燈、金屬鹵素燈、氙氣燈、LED等的光源,再依需要組合帶通過濾器,來照射去除目的曝光波長以外之光後之光。照射之光之波長較佳係200~440nm,特佳係包含300~400nm之波長之光。曝光量較佳為10~4,000mJ/cm 2
前述之加熱步驟與紫外光之曝光步驟亦可以任意的順序組合進行。例如,可在加熱後再進行紫外光的照射,亦可在紫外光的照射後再進行加熱,亦可在加熱後進行紫外光的照射,之後再進一步進行加熱。
波長轉換膜之厚度係無特別限制,然而通常為1~1,000μm,較佳為3~500μm,更佳為5~100μm。 波長轉換膜之霧度並未受到特別限制,然而由藉由使入射光在膜內散射來增加螢光體可吸收之光的量之觀點來看,較佳為18%以上,更佳為30%以上,更佳為40%以上。霧度值之上限係未受到特別限定,然而通常為95%左右。此外,本發明中之霧度值係依據ASTM D1003-61所測定出之值。又,本發明中,作為上述霧度值之測定條件,例如,可舉出針對由氧化鈦粒子之含量設為6.7質量%之組成物所形成之膜厚10μm之膜進行測定之條件。
作為上述基材,由作為用於此種的膜之底基材使用者中適宜選擇使用即可,然而較佳為對於400~800nm之可見光領域之光之穿透率為50%以上之玻璃基板或聚合物板。 作為玻璃之具體例,可舉出鈉鈣玻璃、含有鋇、鍶之玻璃、鉛玻璃、鋁矽酸鹽玻璃、硼矽酸玻璃、鋇硼矽酸玻璃、石英等。 作為聚合物之具體例,可舉出聚碳酸酯、丙烯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醚硫化物、聚碸等。
本發明中,在使用包含鹼可溶性樹脂、聚合性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之組成物(負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形成塗膜之情況中,於所獲得之塗膜上安裝具有特定的圖型之遮罩,並照射紫外線等的光,並藉由以鹼顯影液進行顯影,洗出未曝光部,將殘存之圖型狀之膜依需要於80~140℃下進行0.5~10分鐘之加熱,藉此可獲得端面(End surface)明顯的浮雕圖型。
作為上述鹼顯影液,可舉出碳酸鉀、碳酸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等的鹼金屬氫氧化物之水溶液;氫氧化四甲基銨、氫氧化四乙基銨、膽鹼等的氫氧化第四級銨之水溶液;乙醇胺、丙基胺、乙烯二胺等的胺水溶液等的鹼性水溶液等。此外,此等的顯影液中,亦可添加眾所周知的界面活性劑等作為顯影液用。
上述之中,一般係使用氫氧化四乙基銨0.1~2.58質量%水溶液作為光阻之顯影液,在本發明之組成物中亦可使用此鹼顯影液良好地進行顯影而不引起膨潤等的問題。
又,作為顯影方法,亦可使用覆液法、浸漬法、搖動浸漬法等的任一方法。此時的顯影時間通常為15~180秒鐘。
顯影後,對於感光性樹脂膜,進行藉由流水來進行之洗淨,接著使用壓縮空氣或者壓縮氮或藉由旋轉進行風乾,去除基板上之水分,可獲得經圖型形成之膜。上述中,洗淨時間通常為20~120秒鐘左右。
接著,為了使其熱硬化而對於所獲得之圖型形成膜進行後烘烤,藉此可獲得耐熱性、透明性、平坦化性、低吸水性、耐化學性等優良,且具有良好的浮雕圖型之膜。上述圖型形成膜之加熱,可使用加熱板、烘箱等。
作為後烘烤之方法,一般而言,可舉出以由溫度140~270℃之範圍之中所選擇出之加熱溫度,在加熱板上之情況下處理5~30分鐘、在烘箱中之情況下處理30~90分鐘之方法。藉由以這樣的條件進行後烘烤,可獲得具有良好的圖型形狀之硬化膜。
藉由本發明之組成物所獲得之波長轉換膜由於波長轉換效率及耐久性優良,因此可適宜作為微型LED顯示器、有機EL顯示器、液晶顯示器等的顯示器或照明等的波長轉換膜(色轉換膜)使用。 [實施例]
以下,係舉出合成例、調製例、實施例及比較例來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然而本發明並不受下述實施例所限定。
聚合物之分子量,係使用日本分光(股)製GPC系統作為裝置,使用Shodex(註冊商標)KF-804L及803L作為管柱,並藉由下述條件進行測定。 管柱烘箱:40℃ 流量:1mL/分 溶離液:四氫呋喃
以下之實施例中所使用之縮寫,係如同下述。 ・MMA:甲基甲基丙烯酸酯 ・MAA:甲基丙烯酸 ・AIBN:α,α’-偶氮二異丁腈 ・CPN:環戊酮 ・A11:3-(2-苯并噻唑基)-7-(二乙基胺基)香豆素(香豆素6、東京化成工業(股)製) ・A12:下述式(X1)所示之化合物 ・B2:HDDA(1,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製) ・B3:NDDA(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製) ・B4:Irgacure OXE02(BASF公司製) ・B5:KAYARAD DPHA(二季戊四醇聚丙烯酸酯、日本化藥(股)製、聚合性單體) ・C1:氧化鈦粒子 PT-401L(金紅石型、平均粒子徑130nm、石原產業(股)製) ・D1:Megaface(註冊商標)R-40(DIC(股)製) ・D2:FtergentDFX-18(Neos(股)製) ・D3:DISPARLON AQ-330(楠本化成(股)製) ・D4:DISPARLON AQ-320(楠本化成(股)製)
<分析方法> 1H-NMR光譜係使用核磁共振裝置AVANCE III HD(Bruker公司製)來測定。化學位移值係以ppm記載,溶劑中係使用重四氫呋喃、重氯仿。 1H-NMR光譜中,使用源自於溶劑之殘存質子之信號,並將四氫呋喃設定為δ 1.77,3.62ppm,或將氯仿設定為δ 7.26ppm作為內部標準。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係使用由BLD Pharmatech購入者。溴、碘、三(二亞苄基丙酮)二鈀(0)(Pd 2(dba) 3)、二苯基胺(Ph 2NH)、tert-丁氧化鈉(t-BuONa)、間氯過苯甲酸(m-CPBA)係使用由東京化成工業(股)購入者。二氯甲烷、甲醇、四氫呋喃、o-二甲苯、氯仿、己烷、乙酸乙酯、硫基硫酸鈉、無水硫酸鈉、碳酸氫鈉係使用由純正化學(股)購入者。三-tert-丁基鏻四氟硼酸酯(tert-Bu 3PHBF 4)係使用由富士軟片和光純藥(股)購入者。薄層色層分析法(TLC)係使用塗布了矽凝膠60F-254(Merck)0.25mm之玻璃板來進行。矽凝膠管柱層析係使用矽凝膠60N球狀中性(關東化學(股))作為充填材來進行。
[1]聚合物溶液之調製 [合成例1]丙烯酸聚合物B1之合成 藉由將MMA80.0g、MAA20.0g、AIBN2.5g溶解於CPN190.0g中,並於90℃使其反應20小時,獲得包含丙烯酸聚合物B1之溶液(固體成分濃度30質量%)。所獲得之丙烯酸聚合物之Mn為9,900、Mw為17,300。
[2]螢光色素之合成 [合成例2]2,7-二溴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化合物2)
對化合物1使用溴來導入溴基,並以產率28%獲得化合物2。具體而言,係以如同下述的方式進行合成。
使溴(14.2g,89.0mmol)溶解於二氯甲烷(500mL)並冷卻至0℃。將溶解於二氯甲烷(1,000mL)之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化合物1;10.0g,41.6mmol)與碘(211mg,0.832mmol)花費1小時滴入其中。將其在室溫下攪拌62小時。添加甲醇1,000mL,並將析出之白色固體以減壓過濾進行回收,並以飽和硫基硫酸鈉水溶液(100mL)、水(500mL)、甲醇(500mL)洗淨,於50℃下減壓乾燥5小時,獲得白色固體15.0g。於所獲得之白色固體(15.0g)中添加四氫呋喃(1,500mL),並於室溫下攪拌15小時。將四氫呋喃中之白色固體以減壓過濾進行回收,以50℃減壓乾燥5小時,以白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2,產率為28%(4.68g,11.8mmol)。 1H-NMR(500MHz, Tetrahydrofuran-d 8):δ 8.29(d, J HH= 2.0Hz, 2H), 7.92(d, J HH=8.5Hz, 2H), 7.67(dd, J HH=8.5Hz, 2.0Hz, 2H).
[合成例3]N 2,N 2,N 7,N 7-四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3)
對化合物2使用布赫瓦爾德-哈特維希耦合反應導入二苯基胺基,並以產率26%獲得化合物3。具體而言,係以如同下述的方式進行合成。
於N 2氣體環境下將2,7-二溴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化合物2;4.68g,11.8mmol)、三(二亞苄基丙酮)二鈀(0)(Pd 2(dba) 3;238mg,0.260mmol)、三-tert-丁基鏻四氟硼酸酯(tert-Bu 3PHBF 4;281mg,0.968mmol)、二苯基胺(Ph 2NH;11.9g,70.5mmol)、tert-丁氧化鈉(t-BuONa;7.48g,77.9mmol)溶解於除氣後之o-二甲苯(50mL)中。將其升溫至140℃,並攪拌15小時。添加冷水後,使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於合併後之有機層中添加無水硫酸鈉進行脫水,並將濾液進行減壓濃縮。將濃縮物(展開溶劑:己烷;R f=0.1)以矽凝膠管柱層析(己烷→己烷/氯仿=5/1→己烷/氯仿=2/1→己烷/氯仿=1/1→氯仿)進行精製。於所獲得之精製物中添加己烷(300mL),將析出之薄綠色固體以減壓過濾進行回收,並以薄綠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3,產率為26%(1.75g,3.04mmol)。 1H-NMR(500MHz, CDCl 3):δ 7.66(d, J HH=8.5Hz, 2H), 7.55(d, J HH=2.0Hz, 2H), 7.30-7.26(m, 8H), 7.19(dd, J HH= 8.5Hz, 2.0Hz, 2H), 7.15-7.13(m, 8H), 7.06-7.03(m, 4H).
[合成例4]2,7-雙(二苯基胺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 5,5-二氧化物(化合物4)(A1)
藉由對化合物3使用m-CPBA進行氧化來獲得化合物4,產率為33%。具體而言,係以如同下述的方式進行合成。
將N 2,N 2,N 7,N 7-四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3;1.75g,3.04mmol)溶解於氯仿(175mL)中。於0℃下,於其中慢慢地添加間氯過苯甲酸(m-CPBA(含水30質量%);1.65g,6.70mmol)。恢復至室溫,並攪拌5小時。添加飽和碳酸氫鈉,並以氯仿萃取3次。於合併後之有機層中添加無水硫酸鈉進行脫水,並將濾液進行減壓濃縮。將濃縮物(展開溶劑:己烷/乙酸乙酯=3/1;R f=0.5)以矽凝膠管柱層析(己烷→己烷/氯仿=1/1→己烷/氯仿=1/2→氯仿)進行精製,並以橙色固體之形態獲得化合物4(A1),產率為33%(607mg,1.00mmol)。 1H-NMR(500MHz, CDCl 8):δ 7.78(d, J HH=8.5Hz, 1H), 7.44(d, J HH=2.0Hz, 1H), 7.36-7.28(m, 9H), 7.24(dd, J HH= 8.5Hz, 2.0Hz, 1H), 7.20-7.07(m, 14H).
[合成例5]4,4’-(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基)雙(N,N-二苯基苯胺)(化合物5)
於化合物2使用耦合反應將二苯基胺基苯基導入,並以產率43%獲得化合物5。具體而言,係以如同下述的方式進行合成。
於N 2氣體環境下將2,7-二溴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化合物2;100mg,0.251mmol)、四(三苯基膦)鈀(0)(Pd(PPh 3) 4;14.5mg,0.126mmol)、4-(二苯基胺基)苯基硼酸(218mg,0.754mmol)、碳酸鈉(133mg、1.26mmol)溶解於1,4-二噁烷(5mL)與水(1mL)之混合溶劑中。將其升溫至90℃,並攪拌18小時。添加冷水後,使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於合併後之有機層中添加無水硫酸鈉進行脫水,並將濾液進行減壓濃縮。將濃縮物(展開溶劑:己烷/氯仿=1/1;R f=0.8)以矽凝膠管柱層析(己烷/氯仿=10/1→己烷/氯仿=3/1→己烷/氯仿=1/1)進行精製,並以黃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5,產率為43%(78.0mg,0.107mmol)。 1H-NMR(500MHz, CDCl 3):δ 8.10(s, 2H), 7.91(d, J HH= 8.5Hz, 2H), 7.68(dd, J HH=8.5Hz, 1.5Hz, 2H), 7.58-7.56(m, 4H), 7.30-7.27(m, 8H), 7.19-7.15(m, 12H), 7.07-7.04(m, 4H).
[合成例6]2,7-雙[4-(二苯基胺基)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 5,5-二氧化物(化合物6)(A2)
除了使用4,4’-(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基)雙(N,N-二苯基苯胺)(化合物5)取代N 2,N 2,N 7,N 7-四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3)以外,藉由與合成例4實質上相同的反應,並以橙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6(A2),產率為14%(11.0mg,0.0145mmol)。 1H-NMR(500MHz, CDCl 3):δ 8.07-8.05(m, 2H), 7.97 (d, J HH=1.5Hz, 1H), 7.78-7.74(m, 2H), 7.54-7.49(m, 5H), 7.32-7.27(m, 8H), 7.17-7.14(m, 12H), 7.10-7.05(m, 4H).
[合成例7]2,7-雙(二苯基胺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 5,5,10,10-四氧化物(化合物7)(A3)
藉由對合成例2中所獲得之化合物3使用m-CPBA進行氧化,來獲得化合物7(A3),產率為7.2%。具體而言,係以如同下述的方式進行合成。
將N 2,N 2,N 7,N 7-四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3;100mg,0.174mmol)溶解於1,2-二氯乙烷(10mL)中。於其中添加間氯過苯甲酸(m-CPBA(含水30質量%);450mg,1.83mmol)。升溫至70℃,並攪拌29小時。添加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並以氯仿萃取3次。於合併後之有機層中添加無水硫酸鈉進行脫水,並將濾液進行減壓濃縮。將濃縮物(展開溶劑:己烷/乙酸乙酯=2/1;R f=0.5)以矽凝膠管柱層析(己烷/氯仿=1/1→氯仿)進行精製,並以紅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7(A3),產率為7.2%(8.00mg,0.00125mmol)。 1H-NMR(500MHz, CDCl 3):δ 7.38-7.33(m, 12H), 7.22-7.19(m, 4H), 7.16(d, J HH=7.5Hz, 8H), 7.10(dd, J HH=8.5Hz, 2.0Hz, 2H).
[合成例8]N 2,N 7-二(萘-1-基)-N 2,N 7-二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8)
藉由對合成例2中所獲得之化合物2使用布赫瓦爾德-哈特維希耦合反應來導入N-苯基-1-萘基胺基,獲得化合物8,產率為87%。具體而言,係以如同下述的方式進行合成。
於N 2氣體環境下將2,7-二溴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化合物2;500mg,1.26mmol)、三(二亞苄基丙酮)二鈀(0)(Pd 2(dba) 3;25.4mg,0.0280mmol)、三-tert丁基鏻四氟硼酸酯(tert-Bu 3PHBF 4;30.0mg,0.103mmol)、N-苯基-1-萘胺(605mg,2.76mmol)、tert-丁氧化鈉(t-BuONa;400mg,4.16mmol)溶解於除氣後之o-二甲苯(5mL)中。將其升溫至140℃,攪拌6小時。添加水(5mL)攪拌1小時,並將析出之褐色固體以減壓過濾進行回收,以水(5mL)、己烷(5mL)洗淨,並以褐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8(展開溶劑:己烷;R f=0.1),產率為87%(736mg,1.09mmol)。 1H-NMR(500MHz, CDCl 3):δ 7.96(d, J HH=8.5Hz, 2H), 7.90(d, J HH=8.5Hz, 2H), 7.79(d, J HH=8.5Hz, 2H), , 7.58(d, J HH=8.5Hz, 2H), 7.50-7.44(m, 6H), 7.37-7.34(m, 4H), 7.24-7.20(m, 4H), 7.16(dd, J HH=8.5Hz, 2.0Hz, 2H), 7.07(d, J HH= 7.5Hz, 4H), 6.98-6.95(m, 2H).
[合成例9]2,7-雙(萘-1-基(苯基)胺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 5,5-二氧化物(化合物9)(A4)
除了使用N 2,N 7-二(萘-1-基)-N 2,N 7-二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8)取代N 2,N 2,N 7,N 7-四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3)以外,藉由與合成例4實質上相同的反應,以橙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9(A4),產率為8.8%(18.4mg,0.0260mmol)。 1H-NMR(500MHz, CDCl 3):δ 7.92-7.80(m, 6H), 7.73 (d, J HH=9.0Hz, 1H), 7.53-7.46(m, 4H), 7.44-7.40(m, 1H), 7.38-7.33(m, 3H), 7.31-7.28(m, 4H), 7.24-7.18(m, 5H), 7.12-7.09(m, 4H), 7.03-7.00(m, 1H), 6.87(dd, J HH=8.5Hz, 2.0Hz, 1H).
[合成例10]2,7-二(9H-咔唑-9-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化合物10)
除了使用咔唑取代N-苯基-1-萘胺以外,藉由與合成例8實質上相同的反應,以褐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10,產率為81%(580mg,1.02mmol)。 1H-NMR(500MHz, CDCl 3):δ 8.20-8.14(m, 8H), 7.72 (dd, J HH=8.0Hz, 1.5Hz, 2H), 7.51-7.44(m, 8H), 7.35-7.32(m, 4H).
[合成例11]2,7-二(9H-咔唑-9-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 5,5-二氧化物(化合物11)(A5)
除了使用2,7-二(9H-咔唑-9-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化合物10)取代N 2,N 2,N 7,N 7-四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3)以外,藉由與合成例4實質上相同的反應,以橙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11(A5),產率為56%(119mg,0.197mmol)。 1H-NMR(500MHz, CDCl 3):δ 8.30(d, J HH=8.5Hz, 1H), 8.19-8.16(m, 5H), 8.09(d, J HH=2.0Hz, 1H), 7.89(dd, J HH= 8.5Hz, 2.0Hz, 1H), 7.83-7.80(m, 2H), 7.53-7.46(m, 8H), 7.38-7.33(m, 4H).
[合成例12]N 2,N 2,N 7,N 7-四[4-(tert-丁基)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12)
除了使用雙(4-tert-丁基苯基)胺取代N-苯基-1-萘胺以外,藉由與合成例8實質上相同之反應,以黃綠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12,產率為81%(487mg,0.609mmol)。 1H-NMR(500MHz, Tetrahydrofuran-d 8):δ 7.70-7.69 (m, 2H), 7.60(s, 2H), 7.34(d, J HH=7.5Hz, 8H), 7.20-7.17(m, 2H), 7.07(d, J HH=7.5Hz, 8H), 1.35(S, 36H).
[合成例13]2,7-雙{雙[4-(tert-丁基)苯基]胺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 5,5-二氧化物(化合物13)(A6)
除了使用N 2,N 2,N 7,N 7-四[4-(tert-丁基)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12)取代N 2,N 2,N 7,N 7-四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3)以外,藉由與合成例4實質上相同的反應,以橙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13(A6),產率為5.9%(6.10mg,0.00734mmol)。 1H-NMR(500MHz, CDCl 3):δ 7.74(d, J HH=8.5Hz, 1H), 7.40(s, 1H), 7.36-7.28(m, 9H), 7.22-7.20(m, 1H), 7.14(d, J HH=8.5Hz, 1H), 7.09-7.03(m, 9H), 1.33-1.32(m, 36H).
[合成例14]N 2,N 2,N 7,N 7-四-間-甲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14)
除了使用二-間-甲苯基胺取代N-苯基-1-萘胺以外,藉由與合成例8實質上相同之反應,以黃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14,產率為50%(236mg,0.374mmol)。 1H-NMR(500MHz, CDCl 3):δ 7.64(d, J HH=8.5Hz, 2H), 7.50(s, 2H), 7.18-7.15(m, 6H), 6.95-6.92(m, 8H), 6.86(d, J HH=7.5Hz, 4H), 2.27(s, 12H).
[合成例15]2,7-雙(二-間-甲苯胺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 5,5-二氧化物(化合物15)(A7)
除了使用N 2,N 2,N 7,N 7-四-間-甲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14)取代N 2,N 2,N 7,N 7-四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3)以外,藉由與合成例4實質上相同的反應,以橙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15(A7),產率為23%(56.2mg,0.0848mmol)。 1H-NMR(500MHz, CDCl 3):δ 7.77(d, J HH=8.5Hz, 1H), 7.39(s, 1H), 7.30(s, 1H), 7.24-7.17(m, 7H), 7.07-7.05(m, 1H), 6.99-6.89(m, 11H), 2.30-2.28(m, 12H).
[合成例16]N 2,N 2,N 7,N 7-四-對-甲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16)
除了使用二-對-甲苯基胺取代N-苯基-1-萘胺以外,藉由與合成例8實質上相同之反應,以黃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16,產率為69%(326mg,0.517mmol)。 1H-NMR(500MHz, CDCl 3):δ 7.60(d, J HH=6.5Hz, 2H), 7.47(s, 2H), 7.15-7.02(m, 18H), 2.33(s, 12H).
[合成例17]2,7-雙(二-對-甲苯胺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 5,5-二氧化物(化合物17)(A8)
除了使用N 2,N 2,N 7,N 7-四-對-甲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16)取代N 2,N 2,N 7,N 7-四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3)以外,藉由與合成例4實質上相同的反應,以橙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17(A8),產率為37%(127mg,0.192mmol)。 1H-NMR(500MHz, CDCl 3):δ 7.73(d, J HH=8.5Hz, 1H), 7.35(s, 1H), 7.27(s, 1H), 7.18-7.09(m, 10H), 7.05-7.00(m, 9H), 2.35-2.33(m, 12H).
[合成例18]N 2,N 2,N 7,N 7-四-鄰-甲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18)
除了使用二-鄰-甲苯基胺取代N-苯基-1-萘胺以外,藉由與合成例8實質上相同之反應,以黃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18,產率為25%(120mg,0.190mmol)。 1H-NMR(500MHz, CDCl 3):δ 7.55(d, J HH=9.0Hz, 2H), 7.22(d, J HH=7.5Hz, 4H), 7.18-7.10(m, 12H), 7.00-6.98(m, 2H), 6.83(d, J HH=8.5Hz, 2H), 2.04(s, 12H).
[合成例19]2,7-雙(二-鄰-甲苯胺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 5,5-二氧化物(化合物19)(A9)
除了使用N 2,N 2,N 7,N 7-四-鄰-甲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18)取代N 2,N 2,N 7,N 7-四苯基苯并[b]苯并[4,5]噻吩并[2,3-d]噻吩-2,7-二胺(化合物3)以外,藉由與合成例4實質上相同的反應,以橙色固體的形式獲得化合物19(A9),產率為37%(23.0mg,0.0347mmol)。 1H-NMR(500MHz, CDCl 3):δ 7.70(d, J HH=8.5Hz, 1H), 7.26-7.23(m, 3H), 7.20-7.11(m, 10H), 7.04-6.96(m, 6H), 6.86(d, J HH=8.5Hz, 1H), 6.65(d, J HH=9.0Hz, 1H), 2.10-2.03 (m, 12H).
[合成例20]螢光色素化合物A10 依據ACS Materials Lett. 2021,3,42-49中所記載之合成方法,獲得下述式所表示之螢光色素化合物A10。
[3]光散射粒子分散液之調製 [調製例1]光散射粒子分散液1之調製 於50ml之玻璃製小玻璃瓶中添加相對於光散射粒子C1之固體成分比為50質量%之量之丙烯酸聚合物溶液B1,進一步添加CPN,並以使固體成分濃度成為30質量%的方式進行調整。之後將直徑1mm之氧化鋯球添加至容器中,並藉由AS ONE(股)製混合轉子VMR-5R攪拌48小時,進行球磨機處理,獲得光散射粒子分散液1。使用Nanotrac UPA(Microtrac公司製)來測定所獲得之分散液之粒度分布。稀釋液中係使用分散液之溶劑,由對稀釋樣本照射雷射光時所產生之散射,使用日機裝(股)製解析軟體MicrotracDMS,並以體積基準算出分散液中粒子之50%累積徑(D50)為181nm。
[調製例2]光散射粒子分散液2之調製 於500ml苯乙烯瓶中投入B3 143.3g、C1 80.0g後,於分散攪拌下,投入以B3稀釋為30%之D3 26.7g,以1,000rpm分散攪拌30分鐘,獲得漿料。D3相對於C1之添加質量為10質量%。 接著,將漿料全部移至漿料儲槽後,使用Ashizawa Finetech(股)製珠磨(bead mill)裝置Labostar DMS65,以將直徑0.2mm之氧化鋯珠粒填充為60體積%之狀態,以送液速度40ml/min、圓盤之圓周速率8m/s之條件進行5次(Pass)處理,藉此獲得光散射粒子分散液2。使用Nanotrac UPA(Microtrac公司製)來測定所獲得之分散液之粒度分布。稀釋液中係使用B3,由對稀釋樣本照射雷射光時所產生之散射,使用日機裝(股)製解析軟體MicrotracDMS,並以體積基準算出分散液中粒子之50%累積徑(D50)為134nm。
[調製例3]光散射粒子分散液3之調製 於500ml苯乙烯瓶中,以相對於光散射粒子C1之固體成分比為20質量%之量來添加粒子分散劑D4,並進一步添加CPN,以使固體成分濃度成為30質量%的方式進行調整,並藉由以1,000rpm分散攪拌30分鐘,獲得漿料。接著,將漿料全部移至漿料儲槽後,使用Ashizawa Finetech(股)製珠磨裝置Labostar DMS65,在將直徑0.2mm之氧化鋯珠粒填充為60體積%之狀態下,藉由送液速度60ml/min、圓盤之圓周速率8m/s之條件進行10次(Pass)處理,獲得光散射粒子分散液3。使用Nanotrac UPA(Microtrac公司製)來測定所獲得之分散液之粒度分布。稀釋液中係使用CPN,由對稀釋樣本照射雷射光時所產生之散射,使用日機裝(股)製解析軟體MicrotracDMS,以體積基準算出分散液中粒子之50%累積徑(D50)為185nm,體積平均粒子徑為191nm。
[4]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之調製及其評價 [實施例1~9、比較例1]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之調製及其評價 (1)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之調製 以表1所示之組成來混合各成分,並藉由將所獲得之混合物使用孔徑為0.2μm之PTFE過濾器進行過濾,來調製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此外,表1中之組成比係表示固體成分之比。
(2)評價1:耐光性之評價 將實施例1~9及比較例1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使用旋轉塗布機塗布於石英基板上之後,在加熱板上以100℃、120秒鐘進行預烘烤,之後,以160℃進行30分鐘之後烘烤,分別獲得3枚膜厚1μm之塗膜試料形成基板。將此等稱為基板A、B、C。接著,基板A在氮環境下、基板B在大氣中,分別重疊於青色LED燈(CCS(股)製、發光峰值波長450nm、照度2.1mW/cm 2)上,並將LED燈點燈,進行20小時的光照射。在這段期間,基板C係在大氣中以經遮光之狀態保管。之後,使用螢光分光器((股)日立製作所製F-7000),針對所有的基板,進行以特定的激發波長所激發之螢光光譜之測定。將基板A之螢光光譜之峰值強度除以基板C之螢光光譜之峰值強度之值作為在氮環境下之螢光強度維持率、將基板B之螢光光譜之峰值強度除以基板C之螢光光譜之峰值強度之值作為在大氣中之螢光強度維持率。評價之結果示於表2。
如同表2所示,滿足本發明之要件之實施例1~9與使用不滿足本發明之要件之色素之比較例1相比,在氮環境下之光照射後之螢光強度維持率高、顯示出優良的耐光性。又,實施例1~3及5~9與比較例1相比,即使在大氣中其光照射後之螢光強度維持率亦高,且顯示出優良的耐光性。
[實施例10~15、比較例2~10] (1)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之調製 以表3及表4所示之組成來混合各成分。藉由將所獲得之混合物使用孔徑為5.0μm之聚四氟乙烯(PTFE)過濾器進行過濾,來調製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此外,表3及表4中之組成比係以固體成分之質量比表示。
(2)膜特性之評價 將實施例10~12及比較例2~6之樹脂組成物使用旋轉塗布機塗布於石英基板上之後,在加熱板上以溫度100℃進行120秒鐘預烘烤,接著以160℃進行30分鐘之後烘烤,藉此獲得膜厚10μm之塗膜試料。 又,將實施例13及比較例7之各組成物使用旋轉塗布機塗布後,使用CCS(股)製UV-LED曝光裝置(發光峰值波長365nm)照射2000mJ/cm 2之紫外光,接著以160℃進行30分鐘之後烘烤,藉此獲得膜厚10μm之塗膜試料。 又,將實施例14、15及比較例8~10之樹脂組成物使用旋轉塗布機塗布於石英基板上之後,加熱板上以溫度100℃進行120秒鐘之預烘烤。於此塗膜上藉由佳能(股)製紫外線照射裝置PLA-600FA以500mJ/cm 2之曝光量照射在365nm下之光強度為3mW/cm 2之紫外線。接著以160℃進行30分鐘之後烘烤,藉此獲得膜厚10μm之塗膜試料。
針對所獲得之塗膜試料,使用日本電色工業(股)製濁度計NDH5000,測定藉由依循ASTM D 1003-61之測定方法來測定之霧度值。接著,將塗膜試料重疊至(股)CCS製青色LED燈(發光峰值波長450nm)之上,並將LED燈點燈,使用Ushio電機(股)製分光放射照度計USR-45來測定通過塗膜試料所發出之光,作為結果(I)。同樣地,亦同樣地測定去除塗膜試料而僅由LED燈所發出之光,作為結果(II)。由所獲得之分光放射照度光譜,將結果(II)之480nm以下之波長之光之光子數作為「激發光光子數」。同樣地,將結果(I)之480nm以下之波長之光之光子數作為「穿透光光子數」。同樣地將結果(I)之480nm以上之波長之光之光子數作為「發光光子數」。 藉由以下之算式算出「青色光吸收率」及「轉換效率」。 青色光吸收率=(激發光光子數-穿透光光子數)÷激發光光子數 轉換效率=發光光子數÷激發光光子數
(3)耐光性之評價 對於與上述(2)中所使用之相同條件製作之塗膜試料各3枚,於大氣中或VAC公司製手套箱內之氮環境下,使用CCS(股)製青色LED曝光裝置照射450nm之波長之光100小時。對於光照射後之塗膜試料,與評價1同樣地進行青色光吸收率、轉換效率之測定。將光照射後之青色光吸收率除以光照射前之青色光吸收率之值作為青色光吸收率之「維持率」、將光照射後之轉換效率除以光照射前之轉換效率之值作為轉換效率之「維持率」。
上述(2)及(3)之評價之結果示於表5及表6。
如同表5及表6所示,在使用本發明之螢光體之實施例10~15中,與比較例2~10相比,耐光性試験後之轉換效率之維持率不僅在氮環境下,就連在大氣中亦為良好。

Claims (13)

  1. 一種如下述式(1)所表示之稠環噻吩化合物: (式中,Ar 1及Ar 2係分別獨立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香環或可具有取代基之雜芳香環, R 1~R 4係分別獨立為氫原子、可具有取代基之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環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雜芳基,R 1~R 4不同時全為氫原子, R 1及R 2亦可互相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R 3及R 4亦可互相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R 1及R 2中之任一方或雙方亦可與Ar 1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R 3及R 4中之任一方或雙方亦可與Ar 2鍵結,並與鄰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環, Y 1及Y 2中之一方為-SO 2-,另一方為-S-或-SO 2-)。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稠環噻吩化合物,其中,上述Y 1及Y 2中之一方為-SO 2-,另一方為-S-。
  3.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稠環噻吩化合物,其中,上述Ar 1及Ar 2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香環或可具有取代基之雜芳香環。
  4.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稠環噻吩化合物,其中,上述R 1~R 4為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
  5. 一種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含有(A)由如請求項1~4中之任1項所記載之稠環噻吩化合物所構成之螢光體及(B)黏合劑。
  6.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進一步含有(C)光散射粒子。
  7. 如請求項6所記載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上述(C)光散射粒子為氧化鈦粒子。
  8.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上述(B)黏合劑包含樹脂。
  9.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上述(B)黏合劑包含聚合性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
  10.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上述(B)黏合劑包含鹼可溶性樹脂、聚合性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
  11.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上述(A)螢光體之含量在固體成分中為0.1質量%以上。
  12. 如請求項6所記載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上述(C)光散射粒子之含量在固體成分中為1質量%以上。
  13.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其中,由上述組成物所形成之膜之霧度值為18%以上。
TW112102210A 2022-01-18 2023-01-18 稠環噻吩化合物及包含其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 TW2023463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05491 2022-01-18
JP2022-005491 2022-01-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6302A true TW202346302A (zh) 2023-12-01

Family

ID=87348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2210A TW202346302A (zh) 2022-01-18 2023-01-18 稠環噻吩化合物及包含其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46302A (zh)
WO (1) WO202314017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89724A (ja) * 2004-08-25 2006-04-06 Idemitsu Kosan Co Ltd 赤色変換材料組成物及び赤色変換膜
JP5221859B2 (ja) * 2006-03-09 2013-06-26 株式会社Adeka クマリン化合物を含有してなるフィルム、クマリン化合物とマトリクスを含む色変換層、該色変換層を含む色変換フィルタ、補色層、補色フィルタならびに多色発光デバイス
JP6529054B2 (ja) * 2017-03-02 2019-06-12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縮環チオフェン化合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油滴染色剤
CN108383854A (zh) * 2018-02-07 2018-08-10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应用
JP7366841B2 (ja) * 2020-05-29 2023-10-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素子、撮像素子、光センサ、化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40170A1 (ja) 2023-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11256B1 (ja) 染料分散液、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ー、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JP6168048B2 (ja) トリアリールメタン系化合物、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4985859B1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赤色顔料分散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用赤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TWI704413B (zh) 著色組成物、著色硬化膜及顯示元件
TWI465852B (zh) 著色層形成用感放射線性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及彩色液晶顯示元件
TWI825078B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色變換基板、圖像顯示裝置、及硬化膜的製造方法
JP2012207158A (ja) 染料分散液、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ー、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JP2012083735A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KR20130048126A (ko) 착색 수지 조성물, 착색 경화막, 컬러 필터, 액정 표시장치, 유기 el 디스플레이 및 고체 촬상 소자
JP2014059538A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
CN109964540A (zh) 有机el显示装置
JP6078999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赤色顔料分散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用赤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WO2011122447A1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赤色顔料分散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用赤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TW201544552A (zh) 著色劑、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膜、以及顯示元件及固態攝影元件
JP5959009B2 (ja) キサンテン化合物、着色樹脂組成物
JP6179075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赤色顔料分散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用赤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JP2014041289A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
JP2013213161A (ja) 染料分散液の製造方法、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WO2023100809A1 (ja) 波長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
TW202346302A (zh) 稠環噻吩化合物及包含其之波長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
JP2014115381A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
JP2014056214A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
CN118318191A (zh) 波长转换膜形成用组合物
WO2022196389A1 (ja) 波長変換材料
WO2024122572A1 (ja) 波長変換膜形成用組成物および縮環チオフェン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