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4422A - 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及自行車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及自行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4422A
TW202344422A TW111147556A TW111147556A TW202344422A TW 202344422 A TW202344422 A TW 202344422A TW 111147556 A TW111147556 A TW 111147556A TW 111147556 A TW111147556 A TW 111147556A TW 202344422 A TW202344422 A TW 2023444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icycle
state
mentioned
bipod
lever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7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板垣貴浩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4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442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1/00Supports or stands forming part of or attached to cycles
    • B62H1/02Articulated stands, e.g. in the shape of hinged arms
    • B62H1/04Substantially U-shaped stands for embracing the rear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行車用雙腳腳架,該自行車用雙腳腳架不使腳自下車位置向後方大幅移動便能夠放下。 本發明之腳架(40)具備:腳架構件(50),其以旋動中心(rc1)位於較後輪車軸(3a)更靠後方之方式旋動自如地支持於自行車(1);桿構件(60),其包含在彈起狀態下位於較旋動中心(rc2)更靠前方之操作部(60P);及連桿構件(70),其將桿構件與腳架構件進行連桿結合。腳架構成為,藉由於彈起狀態下將操作部向下方壓下使得桿構件旋動,可使腳架構件以接地部向下方移動之方式旋動。於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桿構件位於較後輪(3)之外周更靠內側。

Description

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及自行車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及自行車。
自行車作為可容易地利用之交通工具,於男女老少之間廣泛普及。又,近年來,利用馬達之驅動力輔助駕駛者之踏板踏力之電動輔助自行車亦不斷普及。電動輔助自行車例如揭示於專利文獻1中。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4-19608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作為自行車用之腳架,廣泛使用雙腳腳架。就搭載有雙腳腳架之自行車而言,當要放下腳架時,使用者需要使腳大幅移動至車輛之最後端以操作腳架。因此,使用者可能難以於握住把手之狀態下用腳夠到腳架,操作腳架時被迫大幅改變姿勢。於自行車上堆載有較重之裝載物之情形時,較佳為能夠在握住把手之狀態下以穩定之狀態進行操作。又,亦存在如下問題:於自行車後部堆載有較大之裝載物,或安裝有後置幼兒座之情形時,難以觀察到位於車輛最後端之腳架。
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係鑒於上述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用雙腳腳架,該自行車用雙腳腳架不使腳自下車位置向後方大幅移動便能夠放下。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說明書揭示有以下項目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及自行車。
[項目1] 一種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係安裝於自行車且可切換接地狀態與彈起狀態者,且具備: 腳架構件,其係包含在上述接地狀態下與地面相接之接地部者,以旋動中心位於較後輪車軸更靠後方之方式旋動自如地支持於自行車; 桿構件,其係以旋動中心位於較上述彈起狀態下之上述腳架構件之前端更靠前方之方式旋動自如地支持於自行車者,且包含在上述彈起狀態下位於較上述桿構件之旋動中心更靠前方之操作部;及 連桿構件,其將上述桿構件與上述腳架構件進行連桿結合; 該自行車用雙腳腳架構成為,藉由於上述彈起狀態下將上述操作部向下方壓下使得上述桿構件旋動,可使上述腳架構件以上述接地部向下方移動之方式旋動, 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上述桿構件位於較後輪之外周更靠內側。 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除具備包含在接地狀態下與地面相接之接地部之腳架構件以外,還具備:桿構件,其以旋動中心位於較腳架構件之前端更靠前方之方式旋動自如地支持於自行車;及連桿構件,其將桿構件與腳架構件進行連桿結合;且桿構件包含操作部,該操作部於彈起狀態下位於較該桿構件之旋動中心更靠前方。而且,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構成為,藉由於彈起狀態下將桿構件之操作部向下方壓下使得桿構件旋動,可使腳架構件以接地部向下方移動之方式旋動。藉由此種構成,不使腳自下車位置向後方大幅移動便能夠進行自彈起狀態切換為接地狀態之腳架操作(稱為「腳架放下」)。因此,即便在自行車上堆載有較重之裝載物之情形時,亦能夠於握住把手之狀態下以穩定之狀態(亦即,不大幅改變姿勢地)放下腳架。又,由於能在握住把手之狀態下將體重施加至操作部,故而能夠相對輕鬆地放下腳架。進而,即便在自行車上安裝有後置幼兒座之情形時,桿構件之操作部亦位於容易被駕駛者看到之位置,故而就該方面而言亦能適宜地放下腳架。又,於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中,於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桿構件位於較後輪之外周更靠內側,故而能夠防止自行車越過階差時等被桿構件卡住(接觸)。
[項目2] 如項目1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連桿構件係自上述彈起狀態切換為上述接地狀態時長度實質上不伸長之構件。 就放下腳架時使腳架構件、桿構件及連桿構件作為連桿機構適宜地發揮功能之觀點而言,連桿構件較佳為自彈起狀態切換為接地狀態時長度實質上不伸長之構件。
[項目3] 如項目1或2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桿構件旋動自如地由第1支持構件支持於較後輪車軸更靠下側。 於後輪車軸周邊及其上側,可配置不少自行車之其他構件。因此,就佈局之容易性之觀點而言,桿構件較佳為支持於較後輪車軸更靠下側。
[項目4] 如項目3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桿構件具有一端部及另一端部、以及位於上述一端部與上述另一端部之間之中間部,且 上述桿構件之上述中間部由上述第1支持構件支持。
[項目5] 如項目4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桿構件之上述一端部係上述操作部,且 於上述桿構件之上述另一端部連接有上述連桿構件。
[項目6] 如項目1至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腳架構件旋動自如地由第2支持構件支持於較後輪車軸更靠下側。
] [項目7] 如項目6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第2支持構件係固定於後輪車軸附近之一對固定板,且 上述腳架構件由上述一對固定板支持。
[項目8] 如項目1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腳架構件進而包含自上述接地部延伸之一對腳部,且 於上述一對腳部之其中一者連接有上述連桿構件。
[項目9] 如項目1至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上述桿構件之上述操作部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為45°以下。 就適宜地放下腳架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於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桿構件之操作部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某種程度上較小。具體而言,操作部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較佳為45°以下,更佳為10°以下。
[項目10] 如項目1至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上述接地狀態下之側視時,上述桿構件之上述操作部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為90°以下。
[項目11] 如項目1至1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上述桿構件之前端部包含上述操作部,且上述桿構件具有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上述前端部之下表面向前斜上方傾斜之形狀。
[項目12] 如項目1至1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桿構件之上述操作部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位於較上述桿構件之最下點更靠上側。
[項目13] 如項目1至1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桿構件之上述操作部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位於上述桿構件之前端,且 上述桿構件之上述操作部之寬度大於上述桿構件之除上述操作部以外之部分之寬度。 就更容易放下腳架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桿構件之操作部於彈起狀態下位於桿構件之前端。又,若桿構件之操作部之寬度大於桿構件之除操作部以外之部分之寬度,則能夠進一步提昇桿構件之操作性。
[項目14] 如項目1至1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上述桿構件之操作部位於較踏板之旋轉軌跡之最後點更靠後側。
[項目15] 如項目1至1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上述桿構件之操作部位於較將踏板之旋轉軌跡之最下點與後輪之接地點連結之直線更靠上側。
[項目16] 如項目1至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俯視時,上述桿構件之上述操作部位於將位於最前側時之左右之踏板之最外端、及腳架構件之左右端作為頂點的多邊形之內側。 若俯視時,桿構件之操作部位於將位於最前側時之左右之踏板之最外端、及腳架構件之左右端作為頂點的多邊形之內側,則能夠防止自行車倒下時對操作部施加過大之負荷。
[項目17] 如項目1至1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將上述桿構件與上述連桿構件之連接部稱為桿連接部,將上述腳架構件與上述連桿構件之連接部稱為腳架連接部時, 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上述桿連接部位於較將上述桿構件之旋動中心與上述腳架連接部連結之直線更靠上側。
[項目18] 如項目17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自上述彈起狀態切換為上述接地狀態時,上述桿連接部向前方及上方移動。
[項目19] 如項目17或18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自上述彈起狀態切換為上述接地狀態時,上述桿構件之旋動中心與上述腳架連接部之距離變小。
[項目20] 一種自行車,其具備如項目1至1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方式,能提供一種自行車用雙腳腳架,該自行車用雙腳腳架不使腳自下車位置向後方大幅移動便能夠放下。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自行車進行說明。於以下所參照之圖式中,對相同構成要素標註相同參照符號,且不重複進行針對該構成要素之說明。又,各圖中所示之構成要素之尺寸未必真實地表示各構成要素之實際尺寸、或構成要素彼此之實際尺寸比率。再者,以下說明及圖式中之前、後、左、右、上、下分別意指自乘坐於自行車之鞍座(座部)之騎乘者觀察時之前、後、左、右、上、下。當然,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所例示之實施方式。
[自行車之概略構成] 參照圖1,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自行車1進行說明。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自行車1之左側視圖。此處所例示之自行車1係電動輔助自行車。如圖1所示,自行車1具備前輪2、後輪3、車體框架10、驅動單元20及雙腳腳架40。
車體框架10包含頭管11、下管12、立管13、托架(未圖示)、一對後下叉15及一對後上叉16。車體框架10典型地由金屬材料(例如鋁合金)形成。
頭管11配置於自行車1之前部。於頭管11連接有下管12之前端部。下管12自頭管11向後斜下方延伸。於下管12之後端部連接有立管13。立管13自下管12之後端部向後斜上方延伸。托架安裝於下管12之後端部。於托架之後端部連接有一對後下叉15。一對後下叉15以自左右夾持後輪3之方式配置。於各後下叉15之後端部連接有各後上叉16之一端部。一對後上叉16以自左右夾持後輪3之方式配置。各後上叉16之另一端部連接於立管13之上端部。
把手桿4以旋轉自如之方式插入頭管11中。於把手桿4之上端部固定有把手5。於把手桿4之下端部固定有前叉6。於前叉6之下端部,前輪2可旋轉地由車軸2a支持。於頭管11及把手桿4之前方,以位於前輪2之上方之方式配置有前筐7。
立管13為圓筒狀。於立管13中插入有座管8。於座管8之上端部安裝有鞍座(座部)9。
於一對後下叉16之後端部,後輪3可旋轉地由車軸3a支持。於後輪3之右方,與車軸3a同軸地配置有從動鏈輪32。從動鏈輪32經由單向離合器(未圖示)連結於後輪3。於後輪3之上方設置有後載物架17。於後載物架17,以位於後輪32之上方之方式安裝有幼兒座(後置幼兒座)18。
驅動單元20懸掛於托架。驅動單元20例如藉由緊固金屬件(未圖示)安裝於托架。驅動單元20包含電動馬達21、及收容電動馬達21且界定驅動單元20之外形之殼體22。驅動單元20進而包含控制電動馬達21之控制器(馬達控制部:未圖示)。
於殼體22之前部,曲軸23於左右方向貫通。曲軸23可旋轉地經由複數個軸承(未圖示)支持於殼體22。
於曲軸23之兩端安裝有一對曲柄臂24。於一對曲柄臂24各自之頭端部安裝有踏板26。藉由騎乘者蹬踏踏板26,使曲軸23旋轉。
與曲軸23同軸地配置有驅動鏈輪31。於驅動鏈輪31與從動鏈輪32之間捲繞有鏈條34。又,鏈條34亦捲繞於輔助鏈輪33。驅動鏈輪31及輔助鏈輪33經由鏈條34將驅動力傳遞至後輪3。具體而言,藉由騎乘者蹬踏踏板26而產生之踏板踏力使驅動鏈輪31旋轉,並經由鏈條34,作為使後輪3向前轉方向旋轉之驅動力傳遞至後輪3。又,藉由電動馬達21作動而產生之旋轉力使輔助鏈輪33旋轉,並經由鏈條34,作為使後輪3向前轉方向旋轉之驅動力傳遞至後輪3。藉此,能夠利用自電動馬達21輸出之驅動力輔助藉由騎乘者蹬踏踏板26而產生之踏板踏力。
於立管13之後方配置有電池單元35。電池單元35將電力供給至驅動單元20之電動馬達21。電池單元35具有電池及電池控制部(均未圖示)。電池係可充放電之充電電池。電池控制部控制電池之充放電,並且監視電池之輸出電流及剩餘容量等。於電池單元35與驅動單元20之間設置有將電力自電池供給至電動馬達21之電力線。
雙腳腳架(以下簡稱為「腳架」)40經由固定於後輪3之車軸3a附近之一對固定板81、82(右側之固定板82於圖1中未圖示)安裝於自行車1之本體。藉由使用者之操作,腳架40可切換「接地狀態」與「彈起狀態」。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有時將腳架40及一對固定板81、82統稱為「腳架組件」。又,有時亦將腳架40處於接地狀態時之腳架組件之狀態稱為「接地狀態」,亦將腳架40處於彈起狀態時之腳架組件之狀態稱為「彈起狀態」。
圖2A係表示處於接地狀態時之腳架40之周邊之圖,圖2B係表示處於彈起狀態時之腳架40之周邊之圖。於自行車1停放時,腳架40為接地狀態。於騎上自行車1並移動時,使用者將腳架40自圖2A所示之接地狀態切換為圖2B所示之彈起狀態。又,於停放自行車時,使用者將腳架40自圖2B所示之彈起狀態切換為圖2A所示之接地狀態(將該腳架操作稱為「腳架放下」)。
[腳架組件之構成] 除參照圖1、圖2A及圖2B以外,亦參照圖3A、圖3B、圖4A及圖4B,對自行車1之腳架組件SA之構成進行說明。圖3A及圖3B係模式性地表示處於接地狀態時之腳架組件SA之前視圖及左側視圖。圖4A及圖4B係模式性地表示處於彈起狀態時之腳架組件SA之立體圖及分解立體圖。
如圖3A~圖4B所示,腳架組件SA包含腳架40、及一對固定板81、82,該腳架40具備腳架構件50、桿構件60及連桿構件70。又,腳架組件SA進而包含鎖定桿91、及一對盤簧92、93。
腳架構件50包含接地部51、及一對腳部52、53。接地部51係於腳架40之接地狀態下與地面相接之部分。一對腳部52、53自接地部51延伸。更具體而言,一對腳部52、53自接地部51之左端及右端延伸,位於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分離之位置。
腳架構件50例如由金屬材料形成。腳架構件50例如可藉由對棒狀構件進行彎曲加工及壓製加工等而形成。於圖示之例中,於腳架構件50設置有將接地部51與一對腳部52、53相互連接之複數個棒狀補強構件54A、54B、54C、54D。腳架構件50之形狀並不限定於圖示之例。補強構件54A、54B、54C、54D亦可省略。
腳架構件50旋動自如地連接於一對固定板81、82。此處,於一對腳部52、53各自之端部(彈起狀態下之前端部)形成有連接孔52a、53a(參照圖4B),並且於一對固定板81、82分別形成有連接孔81a、82a(參照圖4B),腳架構件50藉由插通於連接孔52a及81a之銷93A以及插通於連接孔53a及82a之銷93B而連接於一對固定板81、82。
如圖2A及圖2B所示,腳架構件50之旋動中心rc1(銷93A、93B之中心軸)位於較後輪3之車軸3a更靠後方。亦即,腳架構件50以旋動中心rc1位於較後輪3之車軸3a更靠後方之方式旋動自如地支持於自行車1。於圖示之例中,腳架構件50由固定板81、82支持於較後輪3之車軸3a更靠下側。
鎖定桿91可旋動地連接於左側之腳部52。此處,於左側之腳部52之端部附近(彈起狀態下之前端部附近)形成有連接孔52b(參照圖4B),並且於鎖定桿91形成有連接孔91a(參照圖4B),鎖定桿91藉由插通於連接孔52b及91a之銷94而連接於左側之腳部52。鎖定桿91藉由卡在左側之固定板81,而發揮阻止腳架構件50相對於左側之固定板81之旋動的功能。
於鎖定桿91及左側之固定板81連接有盤簧92。鎖定桿91可於卡在左側之固定板81而阻止腳架構件50旋動之「鎖定位置」與自左側之固定板81離開而容許腳架構件50旋動之「鎖定解除位置」之間移動。鎖定桿91藉由盤簧92之彈壓力,通常位於鎖定位置。鎖定桿91藉由被使用者用腳尖等進行操作,可自鎖定位置移動至鎖定解除位置。
於右側之腳部53,以略微向外側(右側)突出之方式設置有卡止部55。於該卡止部54及右側之固定板82連接有盤簧93。右側之腳部53由盤簧93朝與左側之腳部52相同之方向彈壓。
桿構件60包含供使用者操作之操作部60P。若將桿構件60劃分為一端部及另一端部、以及位於一端部與另一端部之間之中間部,則桿構件60之一端部為操作部60P。於圖示之例中,桿構件60包含桿本體61、及操作踏板62。
桿本體61具有於側視時呈く字狀彎折之形狀。更具體而言,桿本體61於彈起狀態下以向下凸出之方式彎折。桿本體61例如由金屬材料形成。
操作踏板62包含板狀部分。操作踏板62安裝於桿本體61之一端部,且位於操作部60P。於圖示之例中,操作踏板62藉由複數個螺釘63安裝於桿本體61。操作踏板62之沿著左右方向之寬度W1(參照圖3A)大於桿本體61之沿著左右方向之寬度W2(參照圖3A)。因此,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之寬度大於桿構件60之除操作部60P以外之部分之寬度。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操作踏板62之寬度W1(亦為操作部60P之寬度)係指操作踏板62之沿著左右方向之最大寬度。操作踏板62之寬度W1例如為30 mm以上80 mm以下。操作踏板62例如由樹脂材料、橡膠材料或金屬材料形成。
桿構件60旋動自如地連接於左側之固定板81。此處,於桿本體61之中間部形成有連接孔61a(參照圖4B),並且於左側之固定板81之前部之下端部形成有連接孔81b(參照圖4B),桿構件60藉由插通於連接孔61a及81b之銷95而連接於左側之固定板81。
如圖2B所示,桿構件60之旋動中心rc2(銷95之中心軸)位於較彈起狀態下之腳架構件50之前端更靠前方。亦即,桿構件60以旋動中心rc2位於較彈起狀態下之腳架構件50之前端更靠前方之方式旋動自如地支持於自行車1。於圖示之例中,桿構件60由左側之固定板81支持於較後輪3之車軸3a更靠下側。又,桿構件60之中間部由左側之固定板81支持。
如圖2B所示,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於彈起狀態下位於較桿構件60之旋動中心rc2更靠前方。又,操作部60P於彈起狀態下位於較桿構件60之最下點更靠上側。
再者,於圖2B中,以單點鏈線表示踏板26之旋轉軌跡rt。如圖2B所示,操作部60P於彈起狀態下位於較踏板26之旋轉軌跡rt之最後點p1更靠後側。又,於圖2B中,以雙點鏈線表示將踏板26之旋轉軌跡rt之最下點p2與後輪3之接地點p3連結之直線L1。如圖2B所示,操作部60P於彈起狀態下位於較該直線L1更靠上側。
又,如圖2B所示,於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桿構件60位於較後輪3之外周更靠內側。亦即,桿構件60不包含在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位於較後輪3之外周更靠外側之部分。
如上所述,右側之固定板82支持腳架構件50,與此相對,左側之固定板81支持腳架構件50及桿構件60。於本說明書中,有時將左側之固定板81之前部81f(亦即,支持桿構件60之部分)稱為「第1支持構件」,將左側之固定板81之後部81r(亦即,支持腳架構件50之部分)及右側之固定板82統稱為「第2支持構件」。
連桿構件70將桿構件60與腳架構件50進行連桿結合。具體而言,連桿構件70連接於桿構件60之另一端部(並非操作部60P側之端部),並且連接於腳架構件50之左側之腳部52。此處,於連桿構件70之一端部形成有連接孔70a(參照圖4B),並且於桿本體61之端部(彈起狀態下之後端部)形成有連接孔61b(參照圖4B),連桿構件70藉由插通於連接孔70a及61b之銷96,而旋動自如地連接於桿構件60。又,於連桿構件70之另一端部形成有連接孔70b(參照圖4B),並且於左側之腳部52形成有連接孔52c(參照圖4B),連桿構件70藉由插通於連接孔70b及52c之銷97,而旋動自如地連接於腳架構件50。
於圖示之例中,連桿構件70係棒狀構件。連桿構件70例如由金屬材料形成。於以下說明中,有時將桿構件60與連桿構件70之連接部稱為「桿連接部」,將腳架構件50與連桿構件70之連接部稱為「腳架連接部」。
參照圖5,對本實施方式之自行車1之腳架放下進行說明。圖5係表示腳架放下時之腳架40之形狀變化(各構件之位置及朝向之變化)之圖。於圖5之上段及下段,分別示出彈起狀態及接地狀態下之腳架40,於圖5之中段,示出彈起狀態與接地狀態之中間狀態下之腳架40。
如圖5之上段所示,於彈起狀態下,桿連接部Lc位於較將桿構件60之旋動中心rc2與腳架連接部Sc連結之直線L2更靠上側。於本實施方式之自行車1中,腳架放下係藉由將彈起狀態下之操作部60P向下方壓下而進行。操作部60P之壓下例如藉由使用者之腳進行。
若將操作部60P壓下,則如圖5之中段所示,桿構件60向前方向(圖中為逆時針方向)旋動,故而桿連接部Lc向前方及上方移動,伴隨於此,腳架連接部Sc亦向前方移動。此時,桿構件60之旋動中心rc2與腳架連接部Sc之距離變小。而且,伴隨著腳架連接部Sc向前方移動,腳架構件50以接地部51向下方移動之方式向後方向(圖中為順時針方向)旋動。
如圖5之下段所示,腳架構件50之接地部51移動至與地面相接之位置而腳架40成為接地狀態,藉此腳架放下完成。
如此,腳架40構成為,藉由於彈起狀態下將操作部60P向下方壓下使得桿構件旋動,可使腳架構件50以接地部51向下方移動之方式旋動。
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中之自行車1之腳架40除具備包含在接地狀態下與地面相接之接地部51之腳架構件50以外,還具備:桿構件60,其以旋動中心rc2位於較腳架構件50之前端更靠前方之方式旋動自如地支持於自行車1;及連桿構件70,其將桿構件60與腳架構件50進行連桿結合;且桿構件60包含操作部60P,該操作部60P於彈起狀態下位於較該桿構件60之旋動中心rc2更靠前方。而且,腳架40構成為,藉由於彈起狀態下將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向下方壓下使得桿構件60旋動,可使腳架構件50以接地部51向下方移動之方式旋動。藉由此種構成,不使腳自下車位置向後方大幅移動便能夠放下腳架。因此,即便在自行車1上堆載有較重之裝載物之情形時,亦能夠於握住把手5之狀態下以穩定之狀態(亦即,不大幅改變姿勢地)放下腳架。又,由於能在握住把手5之狀態下將體重施加至操作部60P,故而能夠相對輕鬆地放下腳架。進而,即便在自行車1上安裝有後置幼兒座18之情形時,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亦位於容易被駕駛者看到之位置,故而就該方面而言亦能適宜地放下腳架。又,於腳架40中,在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桿構件60位於較後輪3之外周更靠內側,故而能夠防止在自行車1越過階差時等桿構件60被卡住(接觸)。
又,根據已說明之情況可知,於腳架放下時,桿構件60作為以旋動中心rc2為支點、以操作部60P為力點且以連接於連桿構件70之端部為作用點之「槓桿」發揮功能,故而亦能實現操作負重之減輕。
就放下腳架時使腳架構件50、桿構件60及連桿構件70作為連桿機構適宜地發揮功能之觀點而言,連桿構件70較佳為自彈起狀態切換為接地狀態時長度實質上不伸長之構件。此處,所謂連桿構件70之長度「實質上不伸長」,係指即便在放下腳架時通常所假定之程度之拉伸負重作用於連桿構件70,其長度亦幾乎不增加。再者,連桿構件70並不限定於例示之棒狀構件,例如亦可為線。
於後輪3之車軸3a周邊及其上側,可配置不少自行車1之其他構件。因此,就佈局之容易性之觀點而言,桿構件60較佳為如圖2A等所示支持於較後輪3之車軸3a更靠下側。
如已說明般,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係於放下腳架時供使用者操作之部分。因此,就適宜地放下腳架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於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操作部60P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α(參照圖5之上段)某種程度上較小。具體而言,操作部60P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α較佳為45°以下,更佳為10°以下。再者,於圖5中,例示有操作部60P之上表面相對於水平方向向後方向(圖中為順時針方向)傾斜之情形,但亦可如圖6所示,操作部60P之上表面相對於水平方向向前方向(圖中為逆時針方向)傾斜。因此,若以正值表示操作部60P之上表面相對於水平方向向後方向傾斜之情形時之傾斜角,以負值表示向前方向傾斜之情形時之傾斜角,則「操作部60P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α為45°以下」係指操作部60P之上表面之傾斜角為±45°以內。同樣地,「操作部60P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α為10°以下」係指操作部60P之上表面之傾斜角為±10°以內。
再者,於接地狀態下之側視時,操作部60P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β(參照圖5之下段)例如為90°以下。
又,就更容易放下腳架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如圖4A等所例示般,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於彈起狀態下位於桿構件60之前端。又,若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之寬度大於桿構件60之除操作部60P以外之部分之寬度,則能夠進一步提昇桿構件60之操作性。
於圖7中,示出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於俯視時之較佳之配置之例。於圖7中,以鏈線示出將位於最前側時之左右之踏板26之最外端與彈起狀態下之腳架構件50之左右端作為頂點的多邊形(四邊形)Po。如圖7所示,操作部60P較佳為,於俯視時位於該多邊形Po之內側。若如此操作部60P於俯視時位於多邊形Po之內側,則自行車1倒下時操作部60P不易與地面直接碰撞,故而能夠防止對操作部60P施加過大之負荷。再者,於圖7中,示出位於最前側時之左右之踏板26之最外端間之距離D1大於腳架構件50之左右端間之距離D2之例,但距離D1亦可小於距離D2。
於圖2B等所示之例中,於彈起狀態下,桿構件60之前端部包含操作部60P,且桿構件60具有於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前端部之下表面向前斜上方傾斜之形狀。具有此種形狀之桿構件60並不限定於包含側視時呈く字狀彎折之形狀之桿本體61者。圖8係表示桿構件60之另一例之側視圖。於圖8所示之例中,桿構件60於側視時為直線狀。又,於圖8所示之例中,為了使彈起狀態下之操作部60P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相對較小,操作踏板62於側視時為三角形狀。此種操作踏板62可與圖3A等所示之操作踏板62同樣地,例如由樹脂材料或橡膠材料形成。
於以上說明中,例示出作為電動輔助自行車之自行車1,但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自行車亦可並非電動輔助自行車。又,於以上說明中,例示出具備2個車輪(1個前輪2及1個後輪3)之自行車1,但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自行車亦可為具備3個以上車輪之自行車。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40係安裝於自行車1且可切換接地狀態與彈起狀態者,且具備:腳架構件50,其係包含在上述接地狀態下與地面相接之接地部51者,且以旋動中心rc1位於較後輪車軸3a更靠後方之方式旋動自如地支持於自行車1;桿構件60,其係以旋動中心rc2位於較上述彈起狀態下之上述腳架構件50之前端更靠前方之方式旋動自如地支持於自行車1者,且包含在上述彈起狀態下位於較上述桿構件60之旋動中心rc2更靠前方之操作部60P;及連桿構件70,其將上述桿構件60與上述腳架構件50進行連桿結合。自行車用雙腳腳架40構成為,藉由於上述彈起狀態下將上述操作部60P向下方壓下使得上述桿構件60旋動,可使上述腳架構件50以上述接地部51向下方移動之方式旋動。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上述桿構件60位於較後輪3之外周更靠內側。
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40除具備包含在接地狀態下與地面相接之接地部51之腳架構件50以外,還具備:桿構件60,其以旋動中心rc2位於較腳架構件50之前端更靠前方之方式旋動自如地支持於自行車1;及連桿構件70,其將桿構件60與腳架構件50進行連桿結合;且桿構件60包含操作部60P,該操作部60P於彈起狀態下位於較該桿構件60之旋動中心rc2更靠前方。而且,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40構成為,藉由於彈起狀態下將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向下方壓下使得桿構件60旋動,可使腳架構件50以接地部51向下方移動之方式旋動。藉由此種構成,不使腳自下車位置向後方大幅移動便能夠進行自彈起狀態切換為接地狀態之腳架操作(稱為「腳架放下」)。因此,即便在自行車1上堆載有較重之裝載物之情形時,亦能夠於握住把手5之狀態下以穩定之狀態(亦即,不大幅改變姿勢地)放下腳架。又,由於能在握住把手5之狀態下將體重施加至操作部60P,故而能夠相對輕鬆地放下腳架。進而,即便在自行車1上安裝有後置幼兒座18之情形時,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亦位於容易被駕駛者看到之位置,故而就該方面而言亦能適宜地放下腳架。又,於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40中,於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桿構件60位於較後輪3之外周更靠內側,故而能夠防止自行車1越過階差時等被桿構件60卡住(接觸)。
於某實施方式中,上述連桿構件70係自上述彈起狀態切換為上述接地狀態時長度實質上不伸長之構件。
就於放下腳架時使腳架構件50、桿構件60及連桿構件70作為連桿機構適宜地發揮功能之觀點而言,連桿構件70較佳為自彈起狀態切換為接地狀態時長度實質上不伸長之構件。
於某實施方式中,上述桿構件旋動自如地由第1支持構件81f支持於較後輪車軸3a更靠下側。
於後輪車軸3a周邊及其上側,可配置不少自行車1之其他構件。因此,就佈局之容易性之觀點而言,桿構件60較佳為支持於較後輪車軸3a更靠下側。
於某實施方式中,上述桿構件60具有一端部及另一端部、以及位於上述一端部與上述另一端部之間之中間部,且上述桿構件60之上述中間部由上述第1支持構件81f支持。
於某實施方式中,上述桿構件60之上述一端部係上述操作部60P,且於上述桿構件60之上述另一端部連接有上述連桿構件70。
於某實施方式中,上述腳架構件旋動自如地由第2支持構件81r、82支持於較後輪車軸3a更靠下側。
於某實施方式中,上述第2支持構件81r、82係固定於後輪車軸3a附近之一對固定板81、82,且上述腳架構件50由上述一對固定板81、82支持。
上述腳架構件50進而包含自上述接地部51延伸之一對腳部52、53,且於上述一對腳部52、53之其中一者連接有上述連桿構件70。
於某實施方式中,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上述桿構件60之上述操作部60P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α為45°以下。
就適宜地放下腳架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於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α某種程度上較小。具體而言,操作部60P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α較佳為45°以下,更佳為10°以下。
於某實施方式中,於上述接地狀態下之側視時,上述桿構件60之上述操作部60P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β為90°以下。
於某實施方式中,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上述桿構件60之前端部包含上述操作部60P,且上述桿構件60具有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上述前端部之下表面向前斜上方傾斜之形狀。
於某實施方式中,上述桿構件60之上述操作部60P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位於較上述桿構件60之最下點更靠上側。
於某實施方式中,上述桿構件60之上述操作部60P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位於上述桿構件60之前端,且上述桿構件60之上述操作部60P之寬度大於上述桿構件60之除上述操作部60P以外之部分之寬度。
就更容易放下腳架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於彈起狀態下位於桿構件60之前端。又,若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之寬度大於桿構件60之除操作部60P以外之部分之寬度,則能夠進一步提昇桿構件60之操作性。
於某實施方式中,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上述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位於較踏板26之旋轉軌跡rt之最後點p1更靠後側。
於某實施方式中,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上述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位於較將踏板26之旋轉軌跡rt之最下點p2與後輪3之接地點p3連結之直線L1更靠上側。
於某實施方式中,於俯視時,上述桿構件60之上述操作部60P位於將位於最前側時之左右之踏板26之最外端、及腳架構件50之左右端作為頂點的多邊形Po之內側。
若俯視時,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位於將位於最前側時之左右之踏板26之最外端、及腳架構件50之左右端作為頂點的多邊形Po之內側,則能夠防止自行車1倒下時對操作部60P施加過大之負荷。
於某實施方式中,將上述桿構件60與上述連桿構件70之連接部稱為桿連接部Lc,將上述腳架構件50與上述連桿構件70之連接部稱為腳架連接部Sc時,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上述桿連接部Lc位於較將上述桿構件60之旋動中心rc2與上述腳架連接部Sc連結之直線L2更靠上側。
於某實施方式中,於自上述彈起狀態切換為上述接地狀態時,上述桿連接部Lc向前方及上方移動。
於某實施方式中,於自上述彈起狀態切換為上述接地狀態時,上述桿構件60之旋動中心rc2與上述腳架連接部Sc之距離變小。
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自行車1具備具有上述任一構成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40。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方式,能提供一種自行車用雙腳腳架,該自行車用雙腳腳架不使腳自下車位置向後方大幅移動便能夠放下。本發明之實施方式可廣泛應用於各種自行車。
1:自行車 2:前輪 2a:前輪之車軸 3:後輪 3a:後輪之車軸 4:把手桿 5:把手 6:前叉 7:前筐 8:座管 9:鞍座 10:車體框架 11:頭管 12:下管 13:立管 15:後下叉 16:後上叉 17:後載物架 18:幼兒座(後置幼兒座) 20:驅動單元 21:電動馬達 22:殼體 23:曲軸 24:曲柄臂 26:踏板 31:驅動鏈輪 32:從動鏈輪 33:輔助鏈輪 34:鏈條 35:電池單元 40:雙腳腳架 50:腳架構件 51:接地部 52:腳部 52a:連接孔 52b:連接孔 52c:連接孔 53:腳部 53a:連接孔 54A:補強構件 54B:補強構件 54C:補強構件 54D:補強構件 55:卡止部 60:桿構件 60P:操作部 61:桿本體 61a:連接孔 61b:連接孔 62:操作踏板 63:螺釘 70:連桿構件 70a:連接孔 70b:連接孔 81:固定板 81a:連接孔 81b:連接孔 81f:左側之固定板之前部 81r:左側之固定板之後部 82:固定板 82a:連接孔 91:鎖定桿 91a:連接孔 92:盤簧 93:盤簧 93A:銷 93B:銷 94:銷 95:銷 96:銷 97:銷 D1:位於最前側時之左右之踏板之最外端間之距離 D2:腳架構件之左右端間之距離 L1:將踏板之旋轉軌跡之最下點與後輪之接地點連結之直線 L2:將桿構件之旋動中心與腳架連接部連結之直線 Lc:桿連接部 p1:踏板之旋轉軌跡之最後點 p2:踏板之旋轉軌跡之最下點 p3:後輪之接地點 Po:將位於最前側時之左右之踏板之最外端、及腳架構件之左右端作為頂點的多邊形 rc1:腳架構件之旋動中心 rc2:桿構件之旋動中心 rt:踏板之旋轉軌跡 SA:腳架組件 Sc:腳架連接部 W1:操作踏板之沿著左右方向之寬度 W2:桿本體之沿著左右方向之寬度 α:於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操作部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 β:於接地狀態下之側視時,操作部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自行車1之左側視圖。 圖2A係表示處於接地狀態時之腳架40之周邊之圖。 圖2B係表示處於彈起狀態時之腳架40之周邊之圖。 圖3A係模式性地表示處於接地狀態時之腳架組件SA之前視圖。 圖3B係模式性地表示處於接地狀態時之腳架組件SA之左側視圖。 圖4A係模式性地表示處於彈起狀態時之腳架組件SA之立體圖。 圖4B係模式性地表示處於彈起狀態時之腳架組件SA之分解立體圖。 圖5係表示腳架放下時之腳架40之形狀變化(各構件之位置及朝向之變化)之圖,於上段及下段分別示出彈起狀態及接地狀態下之腳架40,於中段示出處於彈起狀態與接地狀態之中間狀態下之腳架40。 圖6係表示彈起狀態下之腳架40之圖。 圖7係表示桿構件60之操作部60P之較佳之配置之例的俯視圖。 圖8係表示桿構件60之另一例之側視圖。
1:自行車
2:前輪
2a:前輪之車軸
3:後輪
3a:後輪之車軸
4:把手桿
5:把手
6:前叉
7:前筐
8:座管
9:鞍座
10:車體框架
11:頭管
12:下管
13:立管
15:後下叉
16:後上叉
17:後載物架
18:幼兒座(後置幼兒座)
20:驅動單元
21:電動馬達
22:殼體
23:曲軸
24:曲柄臂
26:踏板
31:驅動鏈輪
32:從動鏈輪
33:輔助鏈輪
34:鏈條
35:電池單元
40:雙腳腳架
50:腳架構件
60:桿構件
70:連桿構件
81:固定板

Claims (20)

  1. 一種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係安裝於自行車且可切換接地狀態與彈起狀態者,且具備: 腳架構件,其係包含在上述接地狀態下與地面相接之接地部者,以旋動中心位於較後輪車軸更靠後方之方式旋動自如地支持於自行車; 桿構件,其係以旋動中心位於較上述彈起狀態下之上述腳架構件之前端更靠前方之方式旋動自如地支持於自行車者,且包含在上述彈起狀態下位於較上述桿構件之旋動中心更靠前方之操作部;及 連桿構件,其將上述桿構件與上述腳架構件進行連桿結合; 該自行車用雙腳腳架構成為,藉由於上述彈起狀態下將上述操作部向下方壓下使得上述桿構件旋動,可使上述腳架構件以上述接地部向下方移動之方式旋動, 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上述桿構件位於較後輪之外周更靠內側。
  2.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連桿構件係自上述彈起狀態切換為上述接地狀態時長度實質上不伸長之構件。
  3. 如請求項1或2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桿構件旋動自如地由第1支持構件支持於較後輪車軸更靠下側。
  4. 如請求項3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桿構件具有一端部及另一端部、以及位於上述一端部與上述另一端部之間之中間部,且 上述桿構件之上述中間部由上述第1支持構件支持。
  5. 如請求項4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桿構件之上述一端部係上述操作部,且 於上述桿構件之上述另一端部連接有上述連桿構件。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腳架構件旋動自如地由第2支持構件支持於較後輪車軸更靠下側。
  7. 如請求項6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第2支持構件係固定於後輪車軸附近之一對固定板,且 上述腳架構件由上述一對固定板支持。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腳架構件進而包含自上述接地部延伸之一對腳部,且 於上述一對腳部之其中一者連接有上述連桿構件。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上述桿構件之上述操作部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為45°以下。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上述接地狀態下之側視時,上述桿構件之上述操作部之上表面與水平方向所成之角度為90°以下。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上述桿構件之前端部包含上述操作部,且上述桿構件具有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之側視時上述前端部之下表面向前斜上方傾斜之形狀。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桿構件之上述操作部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位於較上述桿構件之最下點更靠上側。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上述桿構件之上述操作部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位於上述桿構件之前端,且 上述桿構件之上述操作部之寬度大於上述桿構件之除上述操作部以外之部分之寬度。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上述桿構件之操作部位於較踏板之旋轉軌跡之最後點更靠後側。
  15.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上述桿構件之操作部位於較將踏板之旋轉軌跡之最下點與後輪之接地點連結之直線更靠上側。
  16. 如請求項1至15中任一項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俯視時,上述桿構件之上述操作部位於將位於最前側時之左右之踏板之最外端、及腳架構件之左右端作為頂點的多邊形之內側。
  17. 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將上述桿構件與上述連桿構件之連接部稱為桿連接部,將上述腳架構件與上述連桿構件之連接部稱為腳架連接部時, 於上述彈起狀態下,上述桿連接部位於較將上述桿構件之旋動中心與上述腳架連接部連結之直線更靠上側。
  18. 如請求項17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自上述彈起狀態切換為上述接地狀態時,上述桿連接部向前方及上方移動。
  19. 如請求項17或18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其中於自上述彈起狀態切換為上述接地狀態時,上述桿構件之旋動中心與上述腳架連接部之距離變小。
  20. 一種自行車,其具備如請求項1至19中任一項之自行車用雙腳腳架。
TW111147556A 2022-01-28 2022-12-12 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及自行車 TW2023444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11498 2022-01-28
JP2022011498A JP7399993B2 (ja) 2022-01-28 2022-01-28 自転車用両脚スタンドおよび自転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4422A true TW202344422A (zh) 2023-11-16

Family

ID=87398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7556A TW202344422A (zh) 2022-01-28 2022-12-12 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及自行車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399993B2 (zh)
CN (1) CN116513343A (zh)
TW (1) TW202344422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3137A (ja) 2005-12-05 2007-06-21 Ibaraki Prefecture 二輪車用スタンド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二輪車
JP4673742B2 (ja) 2005-12-28 2011-04-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メインスタンド着脱構造
US20070235979A1 (en) 2006-04-10 2007-10-11 Wesley Lin Bicycle with a pivotable support unit usable as a rear rack and a stand
JP4781155B2 (ja) 2006-04-17 2011-09-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のスタンド
JP4546451B2 (ja) 2006-12-28 2010-09-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メインスタン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3343A (zh) 2023-08-01
JP2023110205A (ja) 2023-08-09
JP7399993B2 (ja) 202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17617B2 (en) Tricycle
JP4686765B2 (ja) 三輪車
US6467781B2 (en) Tricycle
US7967312B2 (en) Dual riding and driving tricycle in juxtaposing link
JP5122538B2 (ja) 三輪車
JP2003127960A (ja)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フロントフォーク構造
US20100253036A1 (en) Wheeled Vehicle that is Operated by Stepping Upward and Downward
JP5122537B2 (ja) 前輪操舵装置及び三輪車
TW202344422A (zh) 自行車用雙腳腳架及自行車
WO2022191115A1 (ja) 車両
EP3957556A1 (en) Front two-wheeled vehicle
JP7420693B2 (ja) 車両
JP7420699B2 (ja) 車両
CN117897327A (zh) 四轮踏板车类型的车辆
JP2531798B2 (ja) 前二輪式三輪車
JP2022140080A (ja) 車両
EP4238857A1 (en) Vehicle
JP5314176B1 (ja) 三輪自転車
JP2022053807A (ja) 車両
JP7424858B2 (ja) 自転車
JP2006151032A (ja) 立ち乗り式小型車両
JP7413181B2 (ja) 前2輪型車両
EP0970881A2 (en) Bicycle with handlebar structure
EP4281355A1 (en) A vehicle, in particular of the cycling type, especially in the form of a bicycle
JP2005199754A (ja) 三輪自転車の揺動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