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7722A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7722A
TW202337722A TW111141957A TW111141957A TW202337722A TW 202337722 A TW202337722 A TW 202337722A TW 111141957 A TW111141957 A TW 111141957A TW 111141957 A TW111141957 A TW 111141957A TW 202337722 A TW202337722 A TW 2023377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ib
point
cover member
bottom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1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穂刈涼
井上淳
渡邉俊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Agc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Agc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Agc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7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772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一種車載用之顯示裝置,其將蓋構件(2)、顯示面板(3)、及固定於車輛之底構件(5)依序積層,上述底構件(5)具有板部、肋部、及至少2個固定點,表示特定距離之YH與YH cg之比YH/YH cg為0.5以下,若將通過特定基準點及底構件(5)之特定假想線設為假想線D,將n設為2以上之整數,則於上述假想線D上,以蓋構件(2)為第1積層,除底構件(5)以外,配置有到第n層為止之構件,且上述車載用之顯示裝置滿足特定之式(1)。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
作為顯示駕駛時所需之資訊等之車載用之顯示裝置,存在具有顯示面板、與覆蓋顯示面板之蓋構件者。於此種顯示裝置中,謀求於受到衝擊之情形時亦抑制蓋構件破損。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可改善蓋構件之端部耐衝擊性之車載用之顯示裝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6/027812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車載用之顯示裝置根據對車輛側之固定位置,對蓋構件之衝擊傳遞方法改變。因此,例如,於將顯示裝置固定於車輛側直至其之上端附近之狀態下,亦謀求抑制蓋構件之破損。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固定於車輛側直至上端附近之狀態下,亦可抑制蓋構件之破損之顯示裝置。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解決上述問題,達成目的,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如下所述。 一種顯示裝置,其係將蓋構件、顯示面板、及固定於車輛之底構件依序積層之車載用之顯示裝置,於上述蓋構件之厚度方向上,將自上述蓋構件朝向上述底構件之方向設為第1方向時,上述蓋構件具有與上述第1方向成相反側之第1主表面、上述第1方向側之第2主表面、連接上述第1主表面與上述第2主表面之端面、及由上述第1主表面及上述端面形成之角部;上述底構件具有板部、及自上述板部之上述第1方向側之主表面突出之肋部,於上述第1方向側之主表面,形成供對上述車輛進行固定之至少2個固定點;於將通過上述固定點中之2個之中間點,且相對於連結上述2點固定點彼此之線垂直之假想面設為假想面R,將上述蓋構件之主表面與上述假想面R之相交線之長度設為距離YH cg,將上述顯示面板之主表面與上述假想面R之相交線中自上端至與上述中間點對應之點之長度設為距離YH之情形時,上述距離YH與上述距離YH cg之比YH/YH cg為0.5以下;若將上述蓋構件之上述角部之與上述2點固定點之距離相等之位置設為等距離點,將上述角部上中距離上述等距離點為特定距離範圍內之位置設為基準點,將通過上述基準點及上述底構件且相對於上述第1方向傾斜30°以上且45°以下之假想線設為假想線D,將n設為2以上之整數,則於上述假想線D上,以上述蓋構件為第1層,除上述底構件以外,配置有到第n層為止之構件;且上述顯示裝置滿足以下式(1)。 於式(1)中,t為上述蓋構件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Q為由以下式(2)求出之值。 於式(2)中,E D為上述底構件之楊氏係數(GPa),E cg為上述蓋構件之楊氏係數(GPa),E n為上述第n層構件之楊氏係數(GPa),t n為上述第n層構件之上述假想線D通過之區域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t D為由下式(3)求出之值。 於式(3)中,a為上述底構件之上述板部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w 2為上述底構件之上述肋部中最接近上述假想線D所通過之上述板部上之點之第1肋部之寬度(mm),w 1為上述第1肋部與第2肋部之距離(mm),該第2肋部位於通過上述假想線D所通過之上述板部上之點且與上述第1肋部之中心線垂直之線之延伸方向,h為上述肋部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b由以下式(4)表示。 式(4)之a、w 1、w 2及h與上述式(3)同樣。
[數1]
為解決上述問題,達成目的,另一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如下所述。 一種顯示裝置,其係將蓋構件、顯示面板、及固定於車輛之底構件依序積層之車載用之顯示裝置,於上述蓋構件之厚度方向上,將自上述蓋構件朝向上述底構件之方向設為第1方向時,上述蓋構件具有與上述第1方向成相反側之第1主表面、上述第1方向側之第2主表面、連接上述第1主表面與上述第2主表面之端面、及由上述第1主表面及上述端面形成之角部;上述底構件具有板部、及自上述板部之上述第1方向側之主表面突出之肋部,於上述第1方向側之主表面,形成供對上述車輛進行固定之1個固定點;將通過上述固定點,且包含上述固定點之上述蓋構件之厚度方向與鉛直方向之假想面設為假想面R,將上述蓋構件之主表面與上述假想面R之相交線之長度設為距離YH cg,將上述顯示面板之主表面與上述假想面R之相交線中自上端至與上述固定點對應之點之長度設為距離YH之情形時,上述距離YH與上述距離YH cg之比YH/YH cg為0.5以下;若將上述蓋構件之上述角部之與上述固定點之距離最短之位置設為等距離點,將上述角部中距離上述等距離點為特定距離範圍內之位置設為基準點,將通過上述基準點及上述底構件且相對於上述第1方向傾斜30°以上且45°以下之假想線設為假想線D,將n設為2以上之整數,則於上述假想線D上,以上述蓋構件為第1層,除上述底構件以外之情形時,配置有到第n層為止之構件;且上述顯示裝置滿足以下式(1)。 於式(1)中,t為上述蓋構件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Q為以下式(2)求出之值。 於式(2)中,E D為上述底構件之楊氏係數(GPa),E cg為上述蓋構件之楊氏係數(GPa),E n為上述第n層構件之楊氏係數(GPa),t n為上述第n層構件之上述假想線D通過之區域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t D為由下式(3)求出之值。 於式(3)中,a為上述底構件之上述板部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w 2為上述底構件之上述肋部中最接近上述假想線D所通過之上述板部上之點之第1肋部之寬度(mm),w 1為上述第1肋部與第2肋部之距離(mm),該第2肋部位於通過上述假想線D所通過之上述板部上之點且與上述第1肋部之中心線垂直之線之延伸方向,h為上述第1肋部及上述第2肋部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b由以下式(4)表示。 式(4)之a、w 1、w 2及h與上述式(3)同樣。
[數2]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於將顯示裝置固定於車輛側直至其之上端附近之狀態下,亦可抑制蓋構件之破損。
以下參照隨附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另,並非藉由該實施形態限定本發明者,又,於有複數個實施形態之情形時,亦包含將各實施形態組合而構成者。又,數值包含四捨五入之範圍。
(1.顯示裝置之構成) 圖1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模式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為設置於車輛之車載用之顯示裝置。顯示裝置1為例如汽車導航裝置,但用途任意,亦可為顯示器音頻等搭載於車輛之其他顯示裝置。雖稍後詳細敘述,但顯示裝置1經由形成於與顯示面成相反側之背面之固定點P,固定於車輛之內裝部10。內裝部10為設置於車輛之內部之構件,例如車輛之儀表盤之一部分。 以下,將顯示裝置1之厚度方向且自顯示面朝向背面之方向設為第1方向。於圖1~17、20中,將第1方向設為Z方向,於將顯示裝置1安裝於車輛之狀態下,將與Z方向正交且朝向沿水平面之一朝向之方向(於圖1之例中為右方向)設為X方向,將與Z方向及X方向正交之方向中朝向鉛直方向上方之方向設為Y方向。於本實施形態中,顯示裝置1之Y方向側之端部成為鉛直方向上側之端部(上端部)。 另,關於第1方向、Z方向、X方向、Y方向,「方向」作為具有朝向之概念使用。即,於稱為「Z方向」之情形時,指上述規定之朝向者,於稱為「Z方向相反」之情形時,指與上述規定之朝向相反之朝向者。
圖2係圖1之A-A剖視圖。如圖2所示,顯示裝置1具有蓋構件2、顯示面板3、背光源單元4、底構件5、及側壁構件8。顯示裝置1朝向Z方向,以蓋構件2、顯示面板3、背光源單元4、底構件5之順序排列(重疊)配置,於蓋構件2、顯示面板3、及背光源單元4之周圍,配置有框狀之側壁構件8。即,底構件5與側壁構件8構成收納蓋構件2或顯示面板3之框體,底構件5覆蓋蓋構件2或顯示面板3之背面(與顯示側之面成相反側之面),側壁構件8覆蓋蓋構件2或顯示面板3之側面。
(蓋構件) 蓋構件2為透過可見光之透明之板狀構件。蓋構件2具有與Z方向成相反側(顯示面側)之主表面即第1主表面2A、Z方向側之主表面即第2主表面2B、及連接第1主表面2A與第2主表面2B之端面2C。端面2C亦可稱為蓋構件2之側面。以下,將第1主表面2A與端面2C形成之蓋構件2之邊緣部分設為角部2D。角部2D亦可稱為第1主表面2A與端面2C之邊界部分。
蓋構件2之厚度t較佳為0.5~2.5 mm,更佳為0.7~2.0 mm,進而較佳為1.1~1.3 mm。此處,厚度t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0.7 mm以上,進而較佳為1.1 mm以上。又,蓋構件2之厚度t較佳為2.5 mm以下,更佳為2.0 mm以下,進而較佳為1.3 mm以下。另,厚度t為第1主表面2A至第2主表面2B之Z方向之長度。
於本實施形態之例中,蓋構件2為自Z方向觀察成為矩形之平板狀。蓋構件2之尺寸於例如蓋構件2為矩形之情形時,列舉長邊方向(於本實施形態之例中為X方向)之長度為100 mm以上且800 mm以下,短邊方向(於本實施形態之例中為Y方向)之長度為40 mm以上且300 mm以下。但,蓋構件2不限於自Z方向觀察成為矩形之平板狀,可為任意形狀,例如自Z方向觀察可為橢圓狀,亦可為例如彎曲之形狀。又,蓋構件2之尺寸亦可為任意。
蓋構件2之楊氏係數(E cg)較佳為60~90 GPa,更佳為70~80 GPa,進而較佳為70~75 GPa。此處,楊氏係數(E cg)較佳為60 GPa以上,更佳為70 GPa以上。又,蓋構件2之楊氏係數(E cg)較佳為90 GPa以下,更佳為80 GPa以下,進而較佳為75 GPa以下。包含蓋構件2之各構件之楊氏係數亦可藉由拉伸試驗(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日本工業標準)K7161-1、2:2014年・JIS K7113:1995年)求出。
蓋構件2為玻璃製。於蓋構件2為玻璃之情形時,蓋構件2較佳為化學強化玻璃等之強化玻璃。 於蓋構件2為強化玻璃之情形時,蓋構件2之壓縮應力層之厚度(DOL)較佳為例如10~180 μm,更佳為15~180 μm,進而較佳為25~50 μm,進而更佳為30~50 μm。此處,壓縮應力層之厚度(DOL)較佳為10 μm以上,更佳為15 μm以上,進而較佳為25 μm以上,進而更佳為30 μm以上。又,壓縮應力層之厚度(DOL)較佳為例如180 μm以下,更佳為50 μm以下。 壓縮應力層之表面壓縮應力(CS)較佳為500 MPa以上,更佳為650 MPa以上,進而較佳為750 MPa以上。雖未特別限定上限,但例如CS較佳為1200 MPa以下。 典型而言,對玻璃實施化學強化處理獲得化學強化玻璃之方法列舉將玻璃浸漬於KNO 3熔融鹽,於離子交換處理之後,冷卻至室溫附近之方法。KNO 3熔融鹽之溫度或浸漬時間等之處理條件只要以表面壓縮應力及壓縮應力層之厚度成為期望之值之方式設定即可。 作為玻璃種類,列舉例如鈉鈣玻璃、鋁矽酸鹽玻璃(SiO 2-Al 2O 3-Na 2O系玻璃)等。其中,自強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鋁矽酸鹽玻璃。 作為玻璃材料,例如列舉以氧化物基準之摩爾%表示,含有50%以上且80%以下之SiO 2、含有1%以上且20%以下之Al 2O 3、含有6%以上且20%以下之Na 2O、含有0%以上且11%以下之K 2O、含有0%以上且15%以下之MgO、含有0%以上且6%以下之CaO、及含有0%以上且5%以下之ZrO 2之玻璃材料。 亦可較佳使用以鋁矽酸鹽玻璃為基礎之化學強化用玻璃(例如AGC公司製「Dragontrail(註冊商標)」)。 但,蓋構件2不限於玻璃,亦可為例如透明之樹脂構件。
(顯示面板) 顯示面板3為顯示圖像之面板,以與蓋構件2重疊之方式配置於蓋構件2之Z方向側。顯示面板3之與Z方向成相反側之面即顯示面藉由黏著層(未圖示),接著於蓋構件2之第2主表面2B。黏著層為例如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光學透明黏著劑)膜或OCA膠帶,其厚度(Z方向之長度)為例如5 μm以上且400 μm以下,較佳為50 μm以上且200 μm以下。此處,黏著層之厚度(Z方向之長度)較佳為5 μm以上,更佳為50 μm以上,又,較佳為400 μm以下,更佳為200 μm以下。
顯示面板3為液晶面板、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面板、可撓性有機EL面板、電漿顯示面板(PDP:Plasma Display Panel)、電子墨水型面板等,可具有觸控面板等。於顯示面板3具有玻璃基板之情形時,最厚的是玻璃基板,支配顯示面板整體之剛性。因此,亦可將玻璃基板之楊氏係數視為顯示面板3之楊氏係數。 顯示面板3之楊氏係數較佳為2~90 GPa,更佳為60~90 GPa,進而較佳為70~75 GPa。此處,楊氏係數較佳為2 GPa以上,更佳為60 GPa以上,進而較佳為70 GPa以上。顯示面板3之楊氏係數較佳為90 GPa以下,更佳為75 GPa以下。 顯示面板3之厚度較佳為0.05~2.0 mm,更佳為1.0 ~2.0 mm,進而較佳為1.1~1.3 mm。此處,上述厚度較佳為0.05 mm以上,更佳為1.0 mm以上,進而較佳為1.1 mm以上。顯示面板之厚度較佳為2.0 mm以下,更佳為1.3 mm以下。另,顯示面板3之厚度為顯示面板3之與Z方向成相反側之主表面至Z方向側之主表面之Z方向之長度。
如圖1所示,自Z方向觀察,將蓋構件2之Y方向之端部至顯示面板3之Y方向之端部之距離設為距離A1。自以充足之接著強度接著並保持蓋構件2之觀點而言,距離A1較佳為2 mm以上且30 mm以下,更佳為5 mm以上且20 mm以下。此處,距離A1較佳為2 mm以上,更佳為5 mm以上,又,較佳為30 mm以下,更佳為20 mm以下。另,距離A1之數值範圍亦可應用於蓋構件2之與Y方向成相反側之端部至顯示面板3之與Y方向成相反側之端部之距離。 又,如圖1所示,自Z方向觀察,將蓋構件2之X方向之端部至顯示面板3之X方向之端部之距離設為距離A2。自接著強度之觀點及設計上之觀點而言,距離A2較佳為2 mm以上且200 mm以下,更佳為5 mm以上且150 mm以下。此處,距離A2較佳為2 mm以上,更佳為5 mm以上,又,較佳為200 mm以下,更佳為150 mm以下。另,距離A2之數值範圍亦可應用於蓋構件2之與X方向成相反側之端部至顯示面板3之與X方向成相反側之端部之距離。
(背光源單元) 背光源單元4為對顯示面板3照射圖像顯示用之光之光源,以與顯示面板3重疊之方式配置於顯示面板3之Z方向側。
一般而言,背光源單元4由透鏡片、擴散片、導光板、燈、反射板等構件構成。該等構件中,通常最厚的是導光板,導光板支配背光源單元4整體之剛性。因此,亦可將導光板之楊氏係數視為背光源單元4之楊氏係數。 背光源單元4之楊氏係數較佳為1~90 GPa,更佳為2~85 GPa,進而較佳為60~85 GPa。此處,上述楊氏係數較佳為1 GPa以上,更佳為2 GPa以上,進而較佳為60 GPa以上。背光源單元4之楊氏係數較佳為90 GPa以下,更佳為85 GPa以下。 背光源單元4之厚度較佳為1~10 mm,更佳為2~6 mm,進而較佳為3~5 mm。此處,上述厚度較佳為1 mm以上,更佳為2 mm以上,進而較佳為3 mm以上。背光源單元4之厚度較佳為10 mm以下,更佳為6 mm以下,進而較佳為5 mm以下。另,背光源單元4之厚度為背光源單元4之與Z方向成相反側之主表面至Z方向側之主表面之Z方向之長度。
另,亦可不於顯示裝置1設置背光源單元4。於該情形時,顯示裝置1朝向Z方向,以蓋構件2、顯示面板3、底構件5之順序排列(重疊)配置。於不設置背光源單元4之情形時,作為顯示面板3,選擇有機EL面板或微型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面板等無需背光源單元4之自發光型之顯示面板。
(底構件) 底構件5以與顯示面板3(於本實施形態中為背光源單元4)重疊之方式配置於顯示面板3(於本實施形態中為背光源單元4)之Z方向側,亦可稱為框體之底部分。
底構件5包含板部6與肋部7。板部6為以與顯示面板3重疊之方式配置之板狀構件。肋部7為以自板部6之Z方向側之主表面6B突出之方式形成之構件,於本實施形態中成為四角柱狀。藉由將底構件5設為具有肋部7之形狀,與設為無肋部7之厚壁之板形狀相比,可將顯示裝置1輕量化。
圖3係底構件之模式圖。如圖3所示,於自Z方向觀察本實施形態之底構件5之情形時,於底構件5中,格柵狀設置有複數條肋部7。具體而言,圖3中於Y方向延伸之複數條肋部7(肋部71、肋部72、肋部73及肋部74)、與圖3中於X方向延伸之複數條肋部7(肋部75、肋部76及肋部77)交叉。但,肋部7之形狀不限於圖3,可為任意,例如可為彎曲之形狀,而非直線形狀,亦可不設置成格柵狀。另,底構件5亦可不具有肋部7。於該情形時,底構件5僅包含板部6。
於圖5中,於底構件5之Z方向側之主表面5A,形成有固定點P。固定點P為底構件5之固定於車輛(於本實施形態中為內裝部10)之介面之部位,於本實施形態中為供稍後敘述之托架9安裝之部位。 底構件5於主表面5A與固定構件(此處為托架9)接觸之狀態下,固定於托架9。若將主表面5A中之與固定構件接觸之區域設為接觸區域,則可以說固定點P為接觸區域上之點。固定點P可為接觸區域上之任意位置,例如可為接觸區域之邊中位於Y方向相反側之邊之X方向之中點位置。另,可以說對每個接觸區域各形成1個固定點P。即,於有複數個固定點P之情形時,於分開之位置形成有複數個接觸區域,可以說於各個接觸區域各形成有1個固定點P。於固定點P為1個之情形時,可以說接觸區域亦為1個。 例如,於固定於托架9之情形時,可將主表面5A中之與托架9之凸面9a之端之一邊之中點重疊之位置(即接觸區域之與Y方向成相反側之邊之X方向之中點)設為固定點P。又,於底構件5以螺栓等固定具固定於托架9之情形時,固定點P可為主表面5A中之供固定具插入之孔(例如螺栓孔)開口之部位,於以複數個固定具固定於托架9之情形時,可為供固定具插入之孔(例如螺栓孔)開口之部位彼此之中央位置。又,例如,於底構件5由接著劑等固定於托架9之情形時,固定點P可為主表面5A中之塗布接著劑之接觸區域上之點。又,例如,亦有於底構件5之主表面5A形成突起部,將突起部插入形成於車輛(於本實施形態中為內裝部10)之凹部,藉此固定於車輛之情形。於該情形時,可不另外設置托架9,而將底構件5之突起部視為托架9。於該情形時,底構件5之突起部之Z方向側之面成為接觸區域,可將接觸區域上之點設為固定點P。又,例如,亦有於底構件5之主表面5A形成凹部,將形成於車輛(於本實施形態中為內裝部10)之突起部插入主表面5A之凹部,藉此固定於車輛之情形。於該情形時,可不另外設置托架9,而將車輛之突起部視為托架9。於該情形時,底構件5之凹部之Z方向側之面成為接觸區域,亦可將接觸區域上之點設為固定點P。稍後對固定點P之位置等進行敘述。
底構件5於具有肋部7之情形時,楊氏係數較佳為1.5 GPa以上且100 GPa以下,更佳為40 GPa以上且80 GPa以下。此處,具有肋部7時之底構件5之楊氏係數較佳為1.5 GPa以上,更佳為40 GPa以上,又,較佳為100 GPa以下,更佳為80 GPa以下。 底構件5於不具有肋部7之情形時,楊氏係數較佳為40 GPa以上且250 GPa以下,更佳為60 GPa以上且230 GPa以下。此處,不具有肋部7時之底構件5之楊氏係數較佳為40 GPa以上,更佳為60 GPa以上,又,較佳為250 GPa以下,更佳為230 GPa以下。
作為底構件5之材料,較佳為例如含有鋁或鎂等金屬元素之金屬(單體)或合金。又,作為底構件5之材料,可為樹脂,亦可為樹脂層與金屬層之積層。
(側壁構件) 側壁構件8為自Z方向觀察,以包圍蓋構件2、顯示面板3、及背光源單元4之方式設置之框狀之構件,可稱為框體之側壁部分。
於圖2中,本實施形態之例中,側壁構件8具有側壁構件8a、8b。側壁構件8a包含構件8a1、8a2。構件8a1為包圍蓋構件2之框狀之部分。構件8a2為自構件8a1之Z方向側之端部向以沿Z方向之蓋構件2之中心軸為軸向時之徑向內側突出之部分。蓋構件2之中心軸自Z方向觀察通過蓋構件2之中心點,且為於Z方向延伸之軸。構件8a2於自構件8a1突出之與Z方向成相反測之表面,支持蓋構件2之Z方向側之第2主表面2B之外周側之區域。於本實施形態中,構件8a2與蓋構件2經由黏著層接著。 側壁構件8b為設置於側壁構件8a之Z方向側之框狀之構件,於本實施形態中,以包圍顯示面板3與背光源單元4之方式配置。於本實施形態中,側壁構件8b之與Z方向成相反側之表面經由黏著層接著於側壁構件8a。
另,側壁構件8a、8b之形狀不限於以上之說明,可為任意。又,於本實施形態中,雖作為側壁構件8,設置有2個側壁構件8a、8b,但側壁構件8之構成不限於此,可為任意。例如,側壁構件8可由1個構件構成,亦可由3個以上之構件構成。
側壁構件8之楊氏係數較佳為1 GPa以上且250 GPa以下,更佳為2 GPa以上且20 GPa以下。此處,上述楊氏係數較佳為1 GPa以上,更佳為2 GPa以上,又,較佳為250 GPa以下,更佳為20 GPa以下。另,於側壁構件8由複數個構件構成之情形時,各個構件之楊氏係數較佳為上述之範圍。
作為側壁構件8之材料,較佳為例如含有鋁或鎂等金屬元素之金屬(單體)或合金。又,作為側壁構件8之材料,可為樹脂,亦可為樹脂層與金屬層之積層。又,於側壁構件8由複數個構件構成之情形時,亦可對每個構件以不同之材料形成。
另,於本實施形態中,側壁構件8為與底構件5不同之構件,但不限於此,側壁構件8與底構件5可為一體之構件。又,例如,亦可為構成側壁構件8之複數個構件中之一部分與底構件5一體,其他一部分與底構件5分開。即,例如,亦可為側壁構件8b與底構件5一體,側壁構件8a與底構件5分開。
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為如上般之構成,但顯示裝置1不限於以上之說明,可為任意之構成。例如,顯示裝置1可為於稍後敘述之假想線D上,以蓋構件2為第1層,除底構件外配置有到第n層為止之任意構件之構成。又,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之例中,底構件5配置於顯示裝置1之構件中最靠Z方向側,但不限於此,例如亦可於較底構件5更靠Z方向側設置有構件。即,即使於較底構件5更靠Z方向側具有其他之構件,亦將形成固定點P之層(底構件5)作為本實施形態之底構件。換言之,將形成固定點P且位於最靠Z方向之層作為底構件5。
(2.顯示裝置之固定狀態) 接著,說明顯示裝置1被固定於車輛之內裝部10之狀態。以下,對顯示裝置1之固定進行說明。圖4係自顯示面側觀察顯示裝置之模式圖,圖5係圖1之B-B剖視圖。
(固定點) 如上所述,於顯示裝置1之底構件5之Z方向側之主表面5A,形成有供對內裝部10進行固定之固定點P。於本實施形態中,設置有複數個固定點P,於圖4之例中,設置有4個固定點P1、P2、P3、P4。固定點P1、P2排列於X方向(安裝於車輛時為車輛之寬度方向)。固定點P3、P4相對於固定點P1、P2位於與Y方向成相反方向側(安裝於車輛時為鉛直方向下方側)之位置,排列於X方向上。通過固定點P1及固定點P2之線、與通過固定點P3及固定點P4之線相互平行,固定點P1~P4形成長方形之4個頂點。
如圖1、圖2、圖4、及圖5所示,亦可於固定點P安裝固定構件即托架9。於該情形時,底構件5經由托架9被固定於內裝部10。於本實施形態之例中,如圖4所示,於固定點P1安裝托架91,於固定點P2安裝托架92,於固定點P3安裝托架93,於固定點P4安裝托架94。
如圖5所示,托架9為長條之板狀構件,U字狀彎曲。托架9之板寬方向之中心定位於固定點P。托架9之藉由U字狀之彎曲形成之凸面9a(圖5之與Y方向成相反側之面)之端之一邊與固定點P相接。與托架9之凸面9a垂直之方向與X方向(車輛之寬度方向)垂直相交。托架9之連接於凸面9a之一面9b與底構件5相接,且連接於凸面9a之另一面9c與內裝部10相接。即,底構件5之主表面5A中之與托架9之凸面9a之端之一邊之中點重疊之位置(即接觸區域之與Y方向成相反側之邊之X方向之中點)成為固定點P。托架9與底構件5及內裝部10藉由例如螺絲(未圖示)固定。另,托架9之形狀不限於以上之說明而為任意,例如亦可S字狀彎曲。
因顯示裝置1如此經由托架9安裝於車輛,故可以說顯示裝置1與托架9構成顯示裝置單元。 又,底構件5亦可不使用托架9,例如使底構件5之一部分變形而固定於內裝部10。相反,亦可使內裝部10之一部分變形而固定於底構件5。於該情形時,各固定點P只要定義為各固定部位之中心即可。
固定點P之位置及數量不限於以上之說明。固定點P可形成有任意之複數個,此時之各固定點P之位置亦可為任意。
(中間點PQ) 以下為說明固定點P相對於顯示裝置1之Y方向之位置(稍後敘述之YH/YH cg),定義中間點PQ。中間點PQ為固定點P1與固定點P2之中點。若將中間點PQ與固定點P1之距離(或中間點PQ與固定點P2之距離)設為距離X,則自振動特性(JIS D 1601:1995年 汽車零件振動試驗方法)之觀點而言,距離X較佳為30 mm以上且200 mm以下,更佳為50 mm以上且130 mm以下。此處,距離X較佳為30 mm以上,更佳為50 mm以上,又較佳為200 mm以下,更佳為130 mm以下。又,若將排列於Y方向之固定點P1與固定點P3之距離(或固定點P2與固定點P4之距離)設為距離Y,則自同樣之理由而言,距離Y較佳為30 mm以上且200 mm以下,更佳為35 mm以上且125 mm以下。此處,距離Y較佳為30 mm以上,更佳為35 mm以上,又較佳為200 mm以下,更佳為125 mm以下。
如上所述,因固定點P之數量及位置為任意,故以下對固定點P之位置之每次變動之中間點PQ之定義進行說明。
於設置於底構件5之固定點P中自Y方向側(鉛直方向上方)選擇2個固定點P,將選擇之2個固定點P之中點設為中間點PQ。例如,於圖1~圖5,顯示以各2個排列於Y方向之4個固定點P(固定點P1~固定點P4)將底構件5固定於內裝部10之態樣。如圖1~圖5所示,於Y方向上具有複數個固定點P之情形時,作為用於規定中間點PQ(進而稍後敘述之假想面R)之固定點P,使用最靠Y方向側之2個固定點(於圖1~圖4中,固定點P1及固定點P2)。
於Y方向上之相同位置(相同之高度)存在3點以上之固定點P之情形時,選擇2個固定點P彼此之間隔最窄之固定點P,將其中點設為中間點PQ。於Y方向上之相同位置,等間隔存在3點以上之固定點之情形時,亦可將任意2個固定點P之中點設為中間點PQ。即,於有複數個中間點PQ(進而稍後敘述之假想面R)之候補之情形時,只要其中任意一個滿足本實施形態之要件即可。
底構件5亦可以3個固定點P固定於內裝部10。例如,若引用圖4進行說明,則假設無固定點P1及固定點P2,取而代之,於連結固定點P1與固定點P2之線上,存在另外之固定點P’(於圖4等未圖示)之情形。於該情形時,底構件5以固定點P3、固定點P4及固定點P’之3點,固定於內裝部10。此時,若固定點P3與固定點P4中無Y方向之位置(高度)之差,則選擇接近固定點P’之固定點,將選擇之固定點與固定點P’之中點設為中間點PQ。於與固定點P’之距離無差之情形時,選擇任意一者,將選擇之固定點與固定點P’之中點設為中間點PQ。又,於固定點P3與固定點P4於Y方向上位於不同之位置之情形時,與4個固定點P4之規定同樣,自Y方向側選擇2個固定點P(固定點P’、與固定點P3與固定點P4中靠Y方向側之固定點),將選擇之固定點彼此之中點設為中間點PQ。
(YH/YH cg) 如圖4所示,將通過中間點PQ,相對於連結固定點P1與固定點P2之線(用於定義中間點PQ之2個固定點P)垂直之面設為假想面R。又,如圖5所示,將蓋構件2與假想面R之相交線之長度設為距離YH cg。又,如圖5所示,將顯示面板3之主表面與假想面R之相交線之、自顯示面板3之上端(Y方向側之端部)至與中間點PQ對應之點之長度設為距離YH。另,「與中間點PQ對應之點」為使中間點PQ向顯示面板1之厚度方向(Z方向)移動,而定位於顯示面板3之主表面上之點。
顯示裝置1以距離YH與距離YH cg之比YH/YH cg成為0.5以下之方式,設定固定點P之位置。即,顯示裝置1可以說是上端附近亦固定於內裝部10之「嵌入(indash)型或外置(on dash)型(以下,亦簡稱為「嵌入型」)之顯示裝置。顯示裝置1之比YH/YH cg較佳為0.1以上且0.5以下,更佳為0.3以上且0.5以下。此處,比YH/YH cg較佳為0.1以上,更佳為0.3以上。 另,於比YH/YH cg大於0.5之情形時,可以說相當於僅底構件之下端固定於儀表盤之「直立型」。
顯示裝置1如此固定於車輛。
(3.用於抑制蓋構件之破損之構成) 車載用之顯示裝置根據固定於車輛側之狀態,對蓋構件之衝擊之傳遞方式改變,關於如本實施形態般之嵌入型之顯示裝置1,亦謀求抑制蓋構件2之破損。尤其,謀求如頭部衝擊試驗中所評估之對蓋構件2之端部賦予優異之耐衝擊性(以下,稱為「端部耐衝擊性」)。以下,對用於提高蓋構件2之端部耐衝擊性而抑制破損之構成進行說明。
(等距離點H0及基準點H) 為說明蓋構件2之端部耐衝擊性之提高,定義等距離點H0及基準點H。如圖4所示,於蓋構件2之Y方向側之角部2D上,自Z方向觀察,將與用於定義中間點PQ之2個固定點P各者之距離相等之位置設為等距離點H0。於本實施形態之例中,可以說因將固定點P1、P2使用於定義中間點PQ,故自Z方向觀察,等距離點H0為蓋構件2之Y方向側之角部2D上之與固定點P1之距離及與固定點P2之距離相等之點。即,於本實施形態之例中,自Z方向觀察之等距離點H0至固定點P1之距離L1、與自Z方向觀察之等距離點H0至固定點P2之距離L2相等。
又,於蓋構件2之Y方向側之角部2D之延伸方向(於圖4之例中為X方向)上,將與等距離點H0分開特定距離D1之角部2D上之位置設為點H1、H2。即,於圖4之例中,與等距離點H0於X方向之相反方向分開特定距離D1之角部2D上之位置為點H1,與等距離點H0於X方向分開特定距離D1之角部2D上之位置為點H2。於該情形時,於蓋構件2之Y方向側之角部2D上,將點H1至點H2之間之任意位置設為基準點H。即,可以說基準點H為與等距離點H0在角部2D之延伸方向之一側(於圖4之例中為與X方向成相反方向)分開特定距離D1之位置(於圖4之例中為點H1)、及在角部2D之延伸方向之一側(於圖4之例中為X方向)分開特定距離D1之位置(於圖4之例中為點H2)之間的角部2D上之位置。此處之特定距離D1雖可任意設定,但亦可為例如18 mm。
基準點H可為Y方向側之角部2D上之點H1與點H2之間之任意位置,但較佳設為Y方向側之角部2D上之點H1與點H2之間之各位置中剛性最小之位置。於本實施形態之例中,因點H1與點H2之間之各位置中剛性最小之位置為等距離點H0,故將等距離點H0作為基準點H處理。另,剛性最小之位置指點H1與點H2之間之各位置中稍後敘述之式(2)之(E cg・t 2+・・・+E n・t n 2)最小之位置。 但,基準點H不限於點H1與點H2之間剛性最小之位置。例如,亦可不考慮剛性,將等距離點H0作為基準點H處理。 另,基準點H亦可為例如頭部衝擊試驗中使衝擊器碰撞之打擊點之位置。
(假想線D) 接著,定義假想線D。圖6係圖4之C-C剖視圖。C-C剖面係通過基準點H沿Y方向之剖面。如圖6所示,將通過基準點H及底構件5,且相對於Z方向傾斜角度θ之假想線設為假想線D。即,假想線D可以說是通過基準點H,相對於Z方向朝徑向內側傾斜角度θ之線。此處之徑向指以通過Z方向之蓋構件2之中心軸為軸向時之徑向。另,蓋構件2之中心軸如上所述,為自Z方向觀察通過蓋構件2之中心點,且於Z方向延伸之軸。又,於本實施形態中,角度θ為30°以上且45°以下。假想線D可以說是相當於頭部衝擊試驗等對角部2D施加衝擊時高衝擊傳遞之方向。
圖7A及圖7B係蓋構件之其他例之模式性之一部分放大圖。如圖7A所示,蓋構件2可將第1主表面2A與第2主表面2B之邊界部分倒角化。經倒角加工之蓋構件2之端面2C例如圖7A所示,剖視時為階段性折曲之面。於經倒角加工之蓋構件2中,亦將第1主表面2A與第端面2C形成之角設為角部2D,將通過角部2D上之基準點H之假想線設為假想線D。又,如圖7B所示,蓋構件2亦可將第1主表面2A與第2主表面2B之邊界部分進行R倒角。經R倒角加工之蓋構件2之端面2C於剖視時,成為特定曲率半徑之曲線(曲面)形狀。於經R倒角加工之蓋構件2中,亦將第1主表面2A與曲面形狀之端面2C形成之角設為角部2D,將通過角部2D上之基準點H之假想線設為假想線D。另,經R倒角加工之蓋構件2之端面2C可為恆定之曲率半徑,亦可為曲率半徑因每個位置而異之花鍵形狀。
(假想線D上之層構成) 顯示裝置1於如上所述般規定之假想線D上,以蓋構件2為第1層,且除底構件5外,配置有到第n層為止之構件。另,將n設為2以上之整數。即,可以說顯示裝置1沿假想線D上,將蓋構件2、蓋構件2及底構件5以外之(n-1)層之構件、及底構件5排列配置。 於圖6之例中,顯示裝置1沿假想線D上,將第1層且厚度t之蓋構件2、第2層且厚度t 2之側壁構件8a、第3層且厚度t 3之側壁構件8b、及底構件5依序排列,於該例中為n=3。
但,圖6所示之假想線D上之層構成為一例。圖8係顯示顯示裝置之剖面之其他例之模式圖。於圖8之例中,顯示裝置1沿假想線D上,將第1層即蓋構件2、第2層即側壁構件8a、第3層即顯示面板3、第4層即背光源單元4、及底構件5依序排列,於該例中為n=4。
n所表示之數,即存在於假想線D上之蓋構件2與底構件5以外之構件之合計之數較佳為2~20,更佳為3~20,進而較佳為4~10。此處,n所表示之數較佳為2以上,更佳為3以上,進而較佳為4以上。又,n所表示之數較佳為20以下,更佳為10以下。
(假想線D上之層彼此之關係) 本發明者們發現於假想線D上,假想線D上之各層滿足以下式(1),藉此可使蓋構件2之端部耐衝擊性提高而抑制破損。
[數3]
於式(1)中,t為蓋構件2之Z方向之厚度(mm),Q為以下式(2)求出之值。
[數4]
於式(2)中, E D為底構件5之楊氏係數(GPa), E n為第n層構件之楊氏係數(GPa), t n為第n層構件之假想線D通過之區域之Z方向之厚度(mm)。即,t n可以說是第n層構件中假想線D通過之Z方向上自蓋構件2側(與最靠Z方向成相反側)之位置至第n層構件中假想線D通過之Z方向上與蓋構件2成相反側(最靠Z方向側)之位置的Z方向之長度。以圖6之第2層即側壁構件8a為例,側壁構件8a之厚度t 2為側壁構件8a之假想線D通過之與最靠Z方向成相反側之點PA1至側壁構件8a之假想線D通過之最靠Z方向側之點PA2的Z方向之長度。
式(2)之t D為以下式(3)求出之值。即,t D可以說是相當於剖面二維力矩與具有肋部7之底構件5相等,且不具有肋部僅具有板部之假想底構件之厚度之值。
[數5]
圖9係底構件之模式性之一部分放大圖。 於式(3)中 a如圖9所示,為底構件5之板部6之Z方向之厚度(mm), w 2如圖9所示,為第1肋部Rb1之寬度(mm), w 1如圖9所示,為第1肋部Rb1、與第2肋部Rb2之距離(mm), h如圖9所示,為第1肋部Rb1與第2肋部Rb2之Z方向之厚度(mm), 另,第1肋部Rb1為底構件5之肋部7中最接近假想線D通過之板部6之主表面6B上之點p之肋部7。第2肋部Rb2位於連結假想線D通過之板部6上之點p與第1肋部Rb1之線上,且為最接近第1肋部Rb1之肋部7。換言之,第2肋部Rb2為位於通過假想線D通過之板部6上之點p且垂直於第1肋部Rb1之中心線之線之延伸方向的肋部。 又,第1肋部Rb1之寬度指自第1肋部Rb1之延伸方向觀察時之第1肋部Rb1之寬度。又,第1肋部Rb1與第2肋部Rb2之距離指自第1肋部Rb1之延伸方向觀察時之第1肋部Rb1之中心軸與第2肋部Rb2之中心軸之間之距離。再者,換言之,第1肋部Rb1與第2肋部Rb2之距離可以說是通過點p之第1肋部Rb1(肋部73)之垂線上之、第1肋部Rb1(肋部73)與第2肋部Rb2(肋部75)之距離(中心線彼此之距離)。又,於第1肋部Rb1與第2肋部Rb2之Z方向之厚度不同之情形時,h亦可為第1肋部Rb1與第2肋部Rb2之Z方向之厚度之平均值。
於式(3)中,b以下式(4)表示。式(4)之a、w 2、w 1、及h分別與式(3)之a、w 2、w 1、及h同樣。
[數6]
顯示裝置1藉由滿足以上說明之式(1),可使蓋構件2之端部耐衝擊性提高。此處,Q之分子即(E D・t D 2)可以說是相當於底構件5之剛性,Q之分母即(E cg・t 2+・・・E n・t n 2)可以說是相當於除底構件5以外之假想線D通過之構件之剛性之合計值。因此,Q可以說指底構件5之剛性相對於除底構件5以外之假想線D通過之構件之剛性之合計值之比率的值。因此,換言之,藉由根據蓋構件2之厚度t如式(1)般設定底構件5之剛性之比率,可使蓋構件2之端部耐衝擊性提高。
由式(2)求出之Q較佳為1.5以上。藉由Q之下限值成為該範圍,可確保底構件5之剛性,較佳地抑制顯示裝置1之框體之破損。
又,t D較佳為1 mm以上且3 mm以下,更佳為1.5 mm以上且2.5 mm以下,進而較佳為2 mm以上且2.5 mm以下。 又,若將蓋構件2及底構件5以外之假想線D上之構件設為第m層構件,則第m層構件之楊氏係數E m較佳為1 GPa以上且280 GPa以下,更佳為45 GPa以上且250 GPa以下,進而較佳為70 GPa以上且210 GPa以下。第m層構件之厚度t m較佳為1 mm以上,更佳為2 mm以上,進而較佳為3 mm以上。第m層構件之厚度t m為例如50 mm以下。 藉由該等參數成為上述之數值範圍,可將Q設定為適當之值,提高蓋構件2之端部耐衝擊性。
另,有蓋構件2及底構件5以外之假想線D通過之構件亦於Z方向側具有肋部之情形。於該情形時,針對該構件之Z方向之厚度(例如第n層厚度t n),不應用式(3)或式(4),而如t n中所說明,使用自假想線D通過之與最靠Z方向成相反側之位置至假想線D通過之最靠Z方向側之位置之Z方向上之長度。圖10係本實施形態之其他例之顯示裝置之模式性剖視圖。即,例如如圖10所示,於第2層構件即側壁構件8a之Z方向之表面有肋部,且肋部與假想線D重疊之情形時,自側壁構件8a之與Z方向成相反側之表面與假想線D重疊之點PA1至側壁構件8a之肋部之Z方向側之表面與假想線D重疊之點PA2之Z方向之長度成為側壁構件8a之厚度t 2。 另,關於底構件5,不論假想線D是否通過肋部7,t D皆成為使用式(3)或式(4)之值。
又,如上所述,式(2)中相當於第2層至第n層之假想線D上之構件為設置於顯示裝置1內與假想線D重疊之蓋構件2及底構件5以外之構件。但,於本實施形態中,於楊氏係數較低,且厚度較薄之構件存在於假想線D上之情形時,於式(2)中,亦可作為不存在者處理。換言之,關於楊氏係數較低,且厚度較薄之構件,亦可將「E n・t n 2」之值視為0(零)。具體而言,即使於楊氏係數為0.5 GPa以下,且Z方向之厚度成為1 mm以下之構件存在於假想線D上之情形時,較佳為於式(2)中亦視作其不存在。換言之,於本實施形態中,將楊氏係數大於0.5 GPa,Z方向之厚度大於1 mm,且與假想線D重疊之構件作為相當於第2層至第n層之假想線D上之構件處理。
作為式(2)中視作不存在之層,列舉例如將顯示裝置1之構件彼此接著之黏著層、薄膜層及樹脂層等。例如,有於蓋構件2之表面,形成AR(Anti-Reflection:抗反射)層、AFP(Anti-Finger-Print:防指紋)層等薄膜層之情形、或貼合形成有AR、AFP、AG層等之樹脂薄膜之情形。又,有顯示面板3具有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電晶體)、透明導電體等之薄膜層之情形。然而,該等薄膜層與例如蓋構件2其本身、或構成顯示面板3之玻璃基板(鈉鈣玻璃等)相比極薄。又,雖有背光源單元4等具有樹脂層之情形,但樹脂層之楊氏係數非常小。因此,於將該等薄膜層及樹脂層暫時設為「第m層」之情形時,亦可將「E m・t m 2」之值視為0(零)。
作為具有薄膜層之顯示裝置之構成之一例,列舉例如包含蓋玻璃、OCA、偏光板、彩色濾光器、液晶、TFT基板、偏光板、亮度上升膜、透鏡片、擴散板、導光板、反射膜、背光源單元盒、印刷配線基板、底構件及框體樹脂外罩之構成。
又,圖9中之a較佳為0.5~6 mm,更佳為1~5 mm。此處,自生產性之觀點而言,a之值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 mm以上。自輕量化之觀點而言,a較佳為6 mm以下,更佳為5 mm以下。
圖9中之h雖亦可為0 mm,但較佳為1~20 mm,更佳為2~10 mm。此處,自藉由肋部7獲得剛性增加效果之觀點而言,h之值較佳為1 mm以上,更佳為2 mm以上。自底構件5之生產容易度之觀點、及抑制底構件5之尺寸過大之觀點而言,h較佳為20 mm以下,更佳為10 mm以下。
圖9中之w 1較佳為1~40 mm,更佳為2~30 mm。此處,自底構件5之生產容易度之觀點而言,w 1較佳為1 mm以上,更佳為2 mm以上。自頭部衝擊試驗中有效抑制蓋構件2之應力產生之觀點而言,w 1較佳為40 mm以下,更佳為30 mm以下。
圖9中之w 2較佳為1~20 mm,更佳為3~15 mm。此處,自底構件5之生產容易度之觀點、及藉由肋部7獲得剛性增加效果之觀點而言,w 2較佳為1 mm以上,更佳為3 mm以上。自獲得顯示裝置1之輕量化效果之觀點而言,w 2較佳為20 mm以下,更佳為15 mm以下。
(4.其他例) 接著,對本實施形態之其他例進行說明。
(中間構件於與Z方向成相反側具有肋部之例) 圖11係本實施形態之其他例之顯示裝置之模式圖,圖12係圖11之D-D剖視圖。假想線D上之蓋構件2及底構件5以外之構件(中間構件)之至少1者亦可於與Z方向成相反側之表面具有肋部。於該情形時,為更適當地提高蓋構件2之端部耐衝擊性,除Q值以外,較佳為將考慮到存在肋部之Q’值設定為期望之範圍。以下,如圖11及圖12所示,以作為側壁構件8,設置側壁構件8c,側壁構件8c具有肋部之情形為例進行說明。
如圖12所示,側壁構件8c具有基部8c1與肋部8c2。基部8c1為包圍蓋構件2或顯示面板3之框狀之構件。肋部8c2為自基部8c1之與Z方向成相反側之表面突出之構件。於圖12之例中,肋部8c2沿Y方向延伸,沿X方向排列複數個而設置。肋部8c2之與Z方向成相反側之表面經由例如黏著層接著於蓋構件2之Z方向側之第2主表面2B。又,雖於肋部8c2彼此之間,填充有樹脂層8d,但不限於此,亦可為未作任何填充之空洞。另,亦可將黏著層或樹脂層8d作為假想線D上之構件處理。
此處,將複數個肋部8c2中與基準點H之距離最短之2個肋部8c2設為第1肋部8c2A、第2肋部8c2B。第1肋部8c2A可以說是相對於基準點H位於與X方向成相反方向側之肋部8c2中與基準點H之距離最短之肋部,第2肋部8c2B可以說是相對於基準點H位於X方向側之肋部8c2中與基準點H之距離最短之肋部。以下,將第1肋部8c2A與第2肋部8c2B之間之距離設為距離L。
如本例般,於中間構件之與Z方向成相反側之表面具有肋部之情形時,由以下式(5)求出之Q’值較佳為進而滿足以下式(1)’。 式中之各符號與上述式(1)及式(2)之符號同義。
[數7]
式(5)相對於式(2),不同點在於乘以「(L/2) 3」。即,假設於中間構件之與Z方向成相反側之表面具有肋部之情形時,因蓋構件2支持於該肋部,故破損之虞變高。對此,作為Q’,對Q乘以「(L/2) 3」,亦加入支持於肋部時之影響,Q’滿足式(1)’,藉此於具有肋部之情形時,亦可較佳地抑制蓋構件2之破損。另,藉由將式(5)之L值設為「2」,與式(2)相同,故例如不論有無肋部,皆可不使用式(2)而應用式(5),於無肋部之情形時,可將L值設為「2」。
於以上之說明中,雖說明於假想線D上之蓋構件2及底構件5以外之構件(中間構件)之1者具有肋部之情形之例,但亦有於複數個中間構件之與Z方向成相反側之表面,形成有肋部之情形。於該情形時,作為式(5)之L值,應用形成有肋部之複數個中間構件中最靠Z方向側(最接近蓋構件2)之中間構件之L值。
另,於圖12之例中,因以側壁構件8c為例,故基部為框狀,但基部之形狀不限於框狀,可為任意,例如可為平板狀之構件。又,肋部之形狀、數量及排列方法不限於圖12之例,亦可為任意。
另,L較佳為10 mm以上且20 mm以下,更佳為10 mm以上且18 mm以下,進而較佳為13 mm以上且18 mm以下。此處,L較佳為10 mm以上,更佳為13 mm以上,又,較佳為20 mm以下,更佳為18 mm以下。 藉由使L成為如上述般之數值範圍,將Q’設定為適當之值,可使蓋構件2之端部耐衝擊性提高。
(固定點為1個之例) 又,於以上之實施形態之說明中,雖形成有複數個固定點P,但固定點P亦可為1個。於固定點P為1個之情形時,相對於固定點P為複數個之情形,因假想線R、或基準點H之規定不同,故以下進行說明。圖13係本實施形態之其他例之顯示裝置之模式圖。
如圖13所示,底構件5以1個固定點P固定於車輛。於圖13之例中,底構件5以1個固定點P固定於托架9,藉此經由托架9固定於車輛。
於此種固定點P為1個之情形時,將相對於配置在1個固定點P之托架9之凸面9a之與底構件5相接之邊垂直之假想面設為用於規定距離YH與距離YH cg(參照圖4)之假想面R。又,亦可將通過固定點P,且沿固定點P處之蓋構件2之厚度方向(Z方向)與搭載於車輛時之鉛直方向(Y方向)之假想面設為假想面R。
於此種固定點P為1個之情形時,如圖13所示,於蓋構件2之Y方向側之角部2D上,自Z方向觀察,將與固定點P之距離最短之位置設為等距離點H0。因基於等距離點H0之基準點H之規定方法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故省略說明。於圖13之例中,等距離點H0之位置成為基準點H。
如此,於固定點P為1個之情形時,相對於固定點P為複數個之情形,雖假想面R與基準點H之規定不同,但其他點亦可相同處理。即,於固定點P為1個之情形時,顯示裝置1亦可以說較佳為滿足式(1)~(4)。又,於固定點P為1個之情形時,於中間構件具有肋部之情形時,亦可以說較佳為除Q值以外,還使用式(5)作為Q’值。
(底構件5之肋部7之其他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底構件5之Z方向側之肋部7與Y方向平行延伸,但肋部7之形狀或排列方法不限於此,亦可為任意。以下,對肋部7之形狀之其他例進行說明。
圖14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底構件之肋部之位置之模式圖。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如圖9及圖14所示,肋部72及肋部73與點p為皆等距離,故第1肋部Rb1可為肋部72及肋部73之任一者。但,為方便起見,於圖9及圖14中,將肋部72設為第1肋部Rb1。 於圖9及圖14中,可知w 2為最接近點p之第1肋部Rb1之寬度。再者,可知w 1為第1肋部Rb1與第2肋部Rb2之距離(第1肋部Rb1及第2肋部Rb2之中心線彼此之距離)。
圖15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其他例之底構件之肋部之位置之模式圖。於圖15中,點p(與基準點H對應之點)位於肋部72之外側(左側),而非肋部72與肋部73之間。於圖15中,最接近點p之肋部72為第1肋部Rb1,位於連結點p與第1肋部Rb1之線上之肋部73為第2肋部Rb2。 此外,求出第1肋部Rb 1之寬度w 2、及第1肋部Rb1與第2肋部Rb2之距離w 1。再者,亦求出點p與第1肋部Rb1之距離(點p至第1肋部Rb1之中心線之距離)w 3。 且,若距離w 1為與距離w 3同值以上(w 1≧w 3),則使用w 1及w 2之值,計算式(3)及式(4)而求出t n值。 然而,於距離w 3大於距離w 1之情形時(w 3>w 1),不將w 1及w 2之值應用於式(3)及式(4),而作為無肋部7者進行計算。
圖16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其他例之底構件之肋部之位置之模式圖。圖16係除縱向(Y方向)之肋部7(肋部72及肋部73)以外,亦顯示橫向(X方向)之肋部7(肋部75及肋部76)之模式圖。 於圖16中,最接近點p之第1肋部Rb1為橫向之肋部75。且,位於連結點p與第1肋部Rb1之線上的第2肋部Rb2,為與肋部75平行之肋部76。 如此,即使於存在複數條肋部7之情形時(例如,參照圖3),亦只要僅考慮其中最接近點p之第1肋部Rb1(及與此對應之第2肋部Rb2)即可。
於有複數條與點p之距離相等之第1肋部Rb1之情形時,對於該等之全部,探討上述之距離w 1與距離w 3之關係。 且,對於任一第1肋部Rb1,若距離w 1為與距離w 3同值以上(w 1≧w 3),則使用與該第1肋部Rb1相關之w 1及w 2之值,計算式(3)及式(4),求出t n之值。
圖17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其他例之底構件之肋部之位置之模式圖。圖17係顯示排列之肋部7彼此非平行狀態之模式圖。即,於圖17中,縱向之肋部72與肋部73非平行,且橫向之肋部75與肋部76亦非平行。 於圖17中,最接近點p之第1肋部Rb1為肋部73。且,位於通過點p之第1肋部Rb1(肋部73)之垂線上之第2肋部Rb2並非肋部72,而為肋部75。 且,求出第1肋部Rb1(肋部73)之寬度w 2、及通過點p之第1肋部Rb1(肋部73)之垂線上之、第1肋部Rb1(肋部73)與第2肋部Rb2(肋部75)之距離(中心線彼此之距離)w 1
此種複數條肋部7交叉形成之形狀亦可為矩形以外之四角形、其他多角形,而非4個角為直角之四角形(矩形)。 於該情形時,若為上述之定義,則可決定式(3)及(4)之計算所需之w 1及w 2之值。
另,肋部7之剖面形狀為例如長方形或梯形。圖18係顯示剖面形狀為梯形時之肋部7之模式圖。上述w 2及w 3如圖18所示,設為底構件5之板部6之表面(設置有肋部7之側之面)至h/2之高度之位置處之值。
(顯示面板為複數個之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顯示裝置1具有1個顯示面板3,但不限於此,顯示面板3亦可為複數個。於有複數個顯示面板3之情形時,關於各個顯示面板3,只要算出基於上述之式(1)~式(4),或進而式(1)’及式(5)之值即可。
圖19係本實施形態之其他例之顯示裝置之模式圖。圖19僅圖示出蓋構件2、顯示面板3及托架9。於圖19中,2個顯示面板3貼合於1塊蓋構件2,使用托架9將底構件5(於圖19中未圖示)固定於內裝部10(於圖19中未圖示)。 於圖19中,設定有2個部位之固定點P1及固定點P2。因此,如上所述,於決定假想面R、比Z/Z cg、基準點H、假想線D等之後,可算出基於上述式(1)~式(5)及式(1)’之值。
於圖19中,於顯示面板3之外側配置有托架9。如圖19所示,於底構件5之與顯示面板3對向之面不存在2個固定點之情形時,考慮與顯示面板3之外周相鄰之固定點。 例如,關於圖19中之左側之顯示面板3(顯示面板3a),將存在於其外側之4點(固定點P1~固定點P4)設為固定點。其中,將自上數起之2個固定點即固定點P1及固定點P2之中點設為中間點PQ。且,將通過中間點PQ,與連結固定點P1與固定點P2之線垂直之面設為假想面R。且,將與固定點P1、P2等距離處之角部2D上之點設為等距離點H0。 另一方面,於圖19中,關於右側之顯示面板3(顯示面板3b),將存在於其外側之3點(固定點P2、固定點P4及固定點P5)設為固定點。其中,將固定點P2及固定點P5之中點設為中間點PQ。且,將與固定點P2、P5等距離處之角部2D上之點設為等距離點H0。
於固定點P存在於顯示面板3之外側之情形時,有時根據位置關係,中間點PQ亦位於顯示面板3之外側。此時,因距離Z(顯示面板3之主表面與假想面R之相交線中自上端至與中間點PQ對應之點之長度)為負值,比Z/Z cg為0.5以下,故可判斷為嵌入型。
另,蓋構件2及顯示面板3之形狀不限定於矩形(參照圖1等),如圖19所示,可為矩形以外之四角形、其他多角形。此外,亦可為圓形等。又,蓋構件2及顯示面板3不限定於平板狀之構件,亦可為彎曲之板狀之構件。於蓋構件2彎曲之情形時,其之曲率半徑較佳為50~10000 mm,更佳為100~5000 mm,進而較佳為200~3000 mm。此處,上述曲率半徑較佳為50 mm以上,更佳為100 mm以上,進而較佳為200 mm以上。曲率半徑為例如10000 mm以下,較佳為5000 mm以下,更佳為3000 mm以下。
(5.效果) 如以上說明般,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係將蓋構件2、顯示面板3、及固定於車輛之底構件5以沿Z方向(第1方向)重疊之方式配置之車載用之顯示裝置。蓋構件2具有與Z方向成相反側之第1主表面2A、Z方向側之第2主表面2B、及連接於第1主表面2A與第2主表面2B之端面2C。底構件5具有板部6、及自板部6之Z方向側之主表面6B突出之肋部7,於Z方向側之表面,形成固定於車輛之至少2個固定點P。於將通過2點固定點P之中間點PQ,且相對於連結2點固定點P彼此之線垂直之假想面設為假想面R,將蓋構件2之第1主表面2A與假想面R之相交線之長度設為距離YH cg,將顯示面板3之主表面與假想面R之相交線中自上端至與中間點PQ對應之點之長度設為距離YH之情形時,距離YH與距離YH cg之比YH/YH cg為0.5以下。又,將蓋構件2之第1主表面2A與端面2C形成之角部2D之與2個固定點P之距離相等之位置設為等距離點H0,將角部2D中距離等距離點H0為特定距離範圍內之位置設為基準點H,將通過基準點H及底構件5且相對於Z方向傾斜30°以上且45°以下之假想線設為假想線D,將n設為2以上之整數。於該情形時,於假想線D上,以蓋構件2為第1層,除底構件5以外,配置有到第n層為止之構件。 顯示裝置1滿足式(1)。式(1)之t為蓋構件2之Z方向之厚度(mm),Q為由式(2)求出之值。 於式(2)中,E D為底構件5之楊氏係數(GPa),E cg為蓋構件2之楊氏係數(GPa),E n為第n層之構件之楊氏係數(GPa),t n為第n層之構件之假想線D通過之區域之Z方向上之厚度(mm),t D為由式(3)求出之值。 於式(3)中,a為底構件5之板部6之Z方向之厚度(mm),w 2為底構件5之肋部7中最接近假想線D所通過之板部6上之點p之第1肋部Rb1之寬度(mm),w 1為第1肋部Rb1與第2肋部Rb2之距離(mm),該第2肋部Rb2位於通過假想線D所通過之板部6上之點p且垂直於第1肋部Rb1之中心線之線之延伸方向,h為肋部7之Z方向之厚度(mm),b由式(4)表示。 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係比YH/YH cg為0.5以上之嵌入型之車載用之顯示裝置。於此種嵌入型之顯示裝置中,可謀求改善端部耐衝擊性,抑制蓋構件2之破損。對此,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因以滿足式(1)之方式設計,故可改善端部耐衝擊性,抑制蓋構件2之破損。
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係將蓋構件2、顯示面板3、及固定於車輛之底構件5以沿Z方向(第1方向)重疊之方式配置之車載用之顯示裝置。蓋構件2具有與Z方向成相反側之第1主表面2A、Z方向側之第2主表面2B、及連接於第1主表面2A與第2主表面2B之端面2C。底構件5具有板部6、及自板部6之Z方向側之主表面6B突出之肋部7,於Z方向側之表面,形成固定於車輛之至少1個固定點P。於將通過固定點P,包含固定點P處之蓋構件2之厚度方向(Z方向)與鉛直方向(Y方向)之假想面設為假想面R,將蓋構件2之第1主表面2A與假想面R之相交線之長度設為距離YH cg,將顯示面板3之主表面與假想面R之相交線中自上端至與中間點PQ對應之點之長度設為距離YH之情形時,距離YH與距離YH cg之比YH/YH cg為0.5以下。又,將蓋構件2之第1主表面2A與端面2C形成之角部2D之與固定點P之距離相等之位置設為等距離點H0,將角部2D中距離等距離點H0為特定距離範圍內之位置設為基準點H,將通過基準點H及底構件5且相對於Z方向傾斜30°以上且45°以下之假想線設為假想線D,將n設為2以上之整數。於該情形時,於假想線D上,以蓋構件2為第1層,除底構件5以外,配置有到第n層為止之構件。 顯示裝置1滿足式(1)。 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因以滿足式(1)之方式設計,故可改善端部耐衝擊性,抑制蓋構件2之破損。
存在於假想線D上之蓋構件2與底構件5之間之構件(中間構件)之至少1者較佳為具有基部、與自基部之與Z方向成相反方向側之表面突出之肋部。於將具有基部與肋部之中間構件中最靠與Z方向成相反方向側之構件之最接近基準點H之肋部彼此之距離設為L之情形時,基於式(5)之Q’較佳為滿足式(1)’之值。 假設於中間構件之與Z方向成相反側之表面有肋部之情形時,因蓋構件2支持於該肋部,故破損之虞變高。對此,藉由將Q作為式(5)之值,以滿足式(1)之方式設計,亦加入支持於肋部時之影響,藉此即使於中間構件有肋部之情形時,亦可較佳地抑制蓋構件2之破損。
底構件5較佳為使用托架9固定於車輛。藉由經由托架9固定於車輛,可將顯示裝置1適當地固定於車輛。
由式(2)求出之Q較佳為1.5以上。由式(5)求出之Q’較佳為1.5以上。又,Q及Q’皆較佳為1.5以上。藉由使Q或Q’成為該範圍,可確保底構件5之剛性,較佳地抑制顯示裝置1之框體之破損。
蓋構件2較佳為壓縮應力層之厚度為10 μm以上之強化玻璃,較佳為蓋構件2之厚度t為0.5 mm以上且2.5 mm以下,蓋構件2之楊氏係數E cg為60 GPa以上且90 GPa以下,顯示面板3之楊氏係數為2 GPa以上且90 GPa以下,底構件5之楊氏係數為40 GPa以上且250 GPa以下。藉由使各部之楊氏係數等成為該範圍,可抑制蓋構件2之破損。
顯示裝置1於使衝擊器以碰撞時之能量成為152 J之方式碰撞假想線D通過之蓋構件2之基準點H之頭部衝擊試驗中,衝擊器之減速度較佳為50 G以上。於使減速度成為該範圍之情形時,雖蓋構件2之破損之虞變高,但藉由以滿足式(1)之方式設計,可適當抑制蓋構件2之破損。減速度雖無特別限制,但為例如150 G以下。 另,頭部衝擊試驗之條件可使用於後段之實施例中使衝擊器碰撞之模擬之條件。 [實施例]
(實施例) 接著,對實施例進行說明。另,只要奏效發明之效果,則亦可變更實施態樣。
於實施例中,產生顯示裝置1之模擬模型,對顯示裝置1之模擬模型執行對基準點H施加衝擊之模擬,藉此模擬頭部衝擊試驗。以下,對各例之模型進行說明。表1係說明各例之表。
[表1]
(例1) 圖20係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模式性前視圖。於例1中,準備如圖20所示之顯示裝置1之模擬模型。如圖20所示,顯示裝置1之模型具有蓋構件2、顯示面板3、於與Z方向成相反側具有肋部之側壁構件8c、及底構件5。即,顯示裝置1之模型採用圖11、圖12中說明之構造。
於例1之顯示裝置1之模型中,將蓋構件2之尺寸設為X方向為250 mm,Y方向為150 mm,Z方向之厚度t為0.7 mm,楊氏模式E cg為74 GPa。蓋構件2之剛性以E cg・t 2算出,設為表1所示之值。 於顯示裝置1之模型中,將顯示面板3之尺寸設為X方向為170 mm,Y方向為125 mm,Z方向之厚度為1.1 mm。 又,將蓋構件2之Y方向之端部與顯示面板3之Y方向之端部之距離A1設為12 mm,將蓋構件2之X方向之端部與顯示面板3之X方向之端部之距離A2設為40 mm。 又,於顯示裝置1之模型中,如下設定肋部7之形狀,即,使X方向及Y方向之底構件5之尺寸與蓋構件2相同,將板部6之厚度設為2 mm,相當於考慮到肋部7時之厚度之值t D為2 mm。又,將底構件5之楊氏係數E D設為70 GPa。底構件5之剛性以E D・t D 2算出,設為表1所示之值。 又,將側壁構件8c之基部8c1之Z方向之厚度設為1.5 mm,將最接近基準點H之肋部8c2彼此之距離L之一半之值(L/2)設為13 mm。將側壁構件8c之楊氏係數設為2.2 GPa。與蓋構件2同樣地算出側壁構件8c之剛性,設為表1所示之值。 又,於顯示裝置1之模型中,於底構件5之Z方向側之表面,以比YH/YH cg成為0.5之方式,設定固定點P而配置托架9。各固定點之X方向之位置為蓋構件2之X方向(或與X方向成相反側)之端部與顯示面板3之X方向(或與X方向成相反側)之端部的中央位置。 基準點H設定於蓋構件2之Y方向側之角部2D上,與固定點P1、P2之距離相等之位置。 又,假想線D以通過基準點H,相對於Z方向傾斜30°之方式設定。 於例1中,假想線D通過之底構件5以外之構件中,第1層為蓋構件2,第2層為側壁構件8c,n=2。 例1中模型之Q成為表1所示之值,滿足式(1)。
(例2~例18) 於例2~例18中,相對於例1,變更表1所示之參數產生模型。
(評估) 執行依以下之條件使衝擊器碰撞於各例中產生之模型之基準點H之模擬。 ・衝擊器之碰撞能量:152(J) ・衝擊器重量:6.8(kg) ・衝擊器直徑:165(mm) ・衝擊器碰撞角度(衝擊器相對於Z方向之碰撞方向之傾斜角):30(°)
(評估結果) 於衝擊器碰撞於基準點H時模擬取得蓋構件2中產生之應力之解析結果。於蓋構件2中產生之最大應力未達特定閾值之情形時,判定為〇(合格),為閾值以上之情形時,判定為×(不合格)。又,如表1所示,於模擬中,亦取得衝擊器之減速度之解析結果。
圖21係顯示各例之Q值與評估結果之圖表。圖21之橫軸為蓋構件2之厚度,縱軸為Q值,圖21之各繪圖表示各例之結果。線α1為滿足式(1)之邊界線(連結式(1)之左邊與右邊為相同之值時之Q值與蓋構件2之厚度之繪圖之線)。即,較線L1上方之繪圖滿足式(1),較線L1下方之繪圖不滿足式(1)。 實施例即例1、3、5、7、8、11、13、14、18之繪圖於圖21中由圓(○)表示,可知Q滿足式(1)。於實施例中,判定為○,即為良好,可知能抑制蓋構件2之破損。 另一方面,比較例即例2、4、6、9、10、12、15~17之繪圖於圖21中由叉(×)表示,可知Q不滿足式(1)。於比較例中,判定為×,即為不良,可知無法抑制蓋構件2之破損。
以上,雖已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但並非藉由該實施形態之內容限定實施形態者。又,上述構成要件中,包含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容易想到者、實質上相同者、所有均等之範圍者。再者,可適當組合上述之構成要件。再者,於不脫離上述實施形態之主旨之範圍內可進行構成要件之各種省略、置換或變更。
本申請係基於2021年11月4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特願2021-180542)者,其內容以引用之方式提取於此。
1:顯示裝置 2:蓋構件 2A:第1主表面 2B:第2主表面 2C:端面 2D:角部 3:顯示面板 3a:顯示面板 3b:顯示面板 4:背光源單元 5:底構件 6:板部 6B:主表面 7:肋部 8:側壁構件 8a:側壁構件 8a1:構件 8a2:構件 8b:側壁構件 8c:側壁構件 8c1:基部 8c2:肋部 8c2A:第1肋部 8c2B:第2肋部 8d:樹脂層 9:托架 9a:凸面 9b:一面 9c:另一面 10:內裝部 71:肋部 72:肋部 73:肋部 74:肋部 75:肋部 76:肋部 77:肋部 91:托架 92:托架 93:托架 94:托架 A1:距離 A2:距離 a:厚度 D:假想線 D1:特定距離 H:基準點 H0:等距離點 H1:點 H2:點 h:厚度 L:距離 L1:距離 L2:距離 P:固定點 P1:固定點 P2:固定點 P3:固定點 P4:固定點 P5:固定點 PA1:點 PA2:點 PQ:中間點 p:點 R:假想面 Rb1:第1肋部 Rb2:第2肋部 t:厚度 t 2:厚度 t 3:厚度 t D:厚度 θ:傾斜角度 YH:距離 YH cg:距離 w 1:距離 w 2:距離 w 3:距離 α1:線
圖1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模式圖。 圖2係圖1之A-A剖視圖。 圖3係底構件之模式圖。 圖4係自顯示面側觀察顯示裝置之模式圖。 圖5係圖1之B-B剖視圖。 圖6係圖4之C-C剖視圖。 圖7A係蓋構件之其他例之模式性之一部分放大圖。 圖7B係蓋構件之其他例之模式性之一部分放大圖。 圖8係顯示顯示裝置之剖面之其他例之模式圖。 圖9係底構件之模式性之一部分放大圖。 圖10係本實施形態之其他例之顯示裝置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11係本實施形態之其他例之顯示裝置之模式圖。 圖12係圖11之D-D剖視圖。 圖13係本實施形態之其他例之顯示裝置之模式圖。 圖14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底構件之肋部之位置之模式圖。 圖15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其他例之底構件之肋部之位置之模式圖。 圖16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其他例之底構件之肋部之位置之模式圖。 圖17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其他例之底構件之肋部之位置之模式圖。 圖18係顯示剖面形狀為梯形時之肋部之模式圖。 圖19係本實施形態之其他例之顯示裝置之模式圖。 圖20係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模式性前視圖。 圖21係顯示各例之Q值與評估結果之圖表。
1:顯示裝置
2:蓋構件
2A:第1主表面
2B:第2主表面
2D:角部
3:顯示面板
5:底構件
8a:側壁構件
8b:側壁構件
D:假想線
H:基準點
PA1:點
PA2:點
t:厚度
t2:厚度
t3:厚度
tD:厚度
θ:傾斜角度

Claims (8)

  1. 一種顯示裝置,其係將蓋構件、顯示面板、及固定於車輛之底構件依序積層之車載用之顯示裝置,且 於上述蓋構件之厚度方向上,將自上述蓋構件朝向上述底構件之方向設為第1方向時, 上述蓋構件具有與上述第1方向成相反側之第1主表面、上述第1方向側之第2主表面、連接上述第1主表面與上述第2主表面之端面、及由上述第1主表面及上述端面形成之角部; 上述底構件具有板部、及自上述板部之上述第1方向側之主表面突出之肋部,於上述第1方向側之主表面,形成供對上述車輛進行固定之至少2個固定點; 將通過上述固定點中之2個中間點、且相對於連結上述2點固定點彼此之線垂直之假想面設為假想面R,將上述蓋構件之主表面與上述假想面R之相交線之長度設為距離YH cg,將上述顯示面板之主表面與上述假想面R之相交線中自上端至與上述中間點對應之點之長度設為距離YH之情形時,上述距離YH與上述距離YH cg之比YH/YH cg為0.5以下; 若將上述蓋構件之上述角部之與上述2點固定點之距離相等之位置設為等距離點,將上述角部中距上述等距離點為特定距離範圍內之位置設為基準點,將通過上述基準點及上述底構件且相對於上述第1方向傾斜30°以上且45°以下之假想線設為假想線D,將n設為2以上之整數,則於上述假想線D上,以上述蓋構件為第1層,除上述底構件以外,配置有到第n層為止之構件;且 上述顯示裝置滿足以下之式(1): [數1] 於式(1)中,t為上述蓋構件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 Q為由以下式(2)求出之值, [數2] 於式(2)中, E D為上述底構件之楊氏係數(GPa), E cg為上述蓋構件之楊氏係數(GPa), E n為上述第n層構件之楊氏係數(GPa), t n為上述第n層構件之上述假想線D通過之區域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 t D為由下式(3)求出之值, [數3] 於式(3)中, a為上述底構件之上述板部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 w 2為上述底構件之上述肋部中最接近上述假想線D所通過之上述板部上之點的第1肋部之寬度(mm), w 1為上述第1肋部與第2肋部之距離(mm),該第2肋部位於通過上述假想線D所通過之上述板部上之點且與上述第1肋部之中心線垂直之線之延伸方向, h為上述肋部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 b由以下式(4)表示, [數3] 於式(4)中, a為上述底構件之上述板部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 w 2為上述底構件之上述肋部中最接近上述假想線D’所通過之上述板部上之點的第1肋部之寬度(mm), w 1為上述第1肋部與第2肋部之距離(mm),該第2肋部位於通過上述假想線D所通過之上述板部上之點且與上述第1肋部之中心線垂直之線之延伸方向, h為上述第1肋部及上述第2肋部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
  2. 一種顯示裝置,其係將蓋構件、顯示面板、及固定於車輛之底構件依序積層之車載用之顯示裝置,且 於上述蓋構件之厚度方向上,將自上述蓋構件朝向上述底構件之方向設為第1方向時, 上述蓋構件具有與上述第1方向成相反側之第1主表面、上述第1方向側之第2主表面、連接上述第1主表面與上述第2主表面之端面、及由上述第1主表面及上述端面形成之角部; 上述底構件具有板部、及自上述板部之上述第1方向側之主表面突出之肋部,於上述第1方向側之主表面,形成供對上述車輛進行固定之1個固定點; 將通過上述固定點且包含上述固定點之上述蓋構件之厚度方向與鉛直方向之假想面設為假想面R,將上述蓋構件之主表面與上述假想面R之相交線之長度設為距離YH’ cg,將上述顯示面板之主表面與上述假想面R之相交線中自上端至與上述固定點對應之點的長度設為距離YH之情形時,上述距離YH與上述距離YH cg之比YH/YH cg為0.5以下; 若將上述蓋構件之上述角部之與上述固定點之距離為最短之位置設為等距離點,將上述角部中距上述等距離點為特定距離範圍內之位置設為基準點,將通過上述基準點及上述底構件且相對於上述第1方向傾斜30°以上且45°以下之假想線設為假想線D,將n設為2以上之整數,則於上述假想線D上,在以上述蓋構件為第1層且將上述底構件除外之情形下,配置有到第n層為止之構件;且 上述顯示裝置滿足以下式(1), [數5] 於式(1)中, t為上述蓋構件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 Q為由下式(2)求出之值: [數6] 於式(2)中, E D為上述底構件之楊氏係數(GPa), E cg為上述蓋構件之楊氏係數(GPa), E n為上述第n層構件之楊氏係數(GPa), t n為上述第n層構件之上述假想線D’通過之區域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 t D為由下式(3)求出之值: [數7] 於式(3)中, a為上述底構件之上述板部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 w 2為上述底構件之上述肋部中最接近上述假想線D’所通過之上述板部上之點的第1肋部之寬度(mm), w 1為上述第1肋部與第2肋部之距離(mm),該第2肋部位於通過上述假想線D所通過之上述板部上之點且與上述第1肋部之中心線垂直之線之延伸方向, h為上述第1肋部及上述第2肋部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 b由以下式(4)表示, [數8] 於式(4)中, a為上述底構件之上述板部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 w 2為上述底構件之上述肋部中最接近上述假想線D’所通過之上述板部上之點的第1肋部之寬度(mm), w 1為上述第1肋部與第2肋部之距離(mm),該第2肋部位於通過上述假想線D所通過之上述板部上之點且與上述第1肋部之中心線垂直之線之延伸方向, h為上述第1肋部及上述第2肋部之上述第1方向之厚度(mm)。
  3. 如請求項1或2之顯示裝置,其中存在於上述假想線D上之上述蓋構件與上述底構件之間之構件之至少1者具有基部、及自上述基部之與上述第1方向成相反方向側之表面突出之肋部, 將具有上述基部與自上述基部突出之上述肋部的上述構件中位於最靠與上述第1方向成相反方向側之構件之、最接近上述基準點之肋部彼此之距離設為L之情形時,由以下式(5)求出之Q’值進而滿足以下式(1)’, [數9]
  4. 如請求項3之顯示裝置,其中由上述式(5)求出之Q’為1.5以上。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底構件使用托架而被固定於上述車輛。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由上述式(2)求出之Q為1.5以上。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蓋構件為壓縮應力層之厚度為10 μm以上之強化玻璃, 上述蓋構件之厚度為0.5 mm以上且2.5 mm以下, 上述蓋構件之楊氏係數為60 GPa以上且90 GPa以下, 上述顯示面板之楊氏係數為2 GPa以上且90 GPa以下, 上述底構件之楊氏係數為40 GPa以上且250 GPa以下。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於使衝擊器以碰撞時之能量成為152 J之方式碰撞上述假想線D所通過之上述蓋構件之基準點H的頭部衝擊試驗中,上述衝擊器之減速度為50 G以上。
TW111141957A 2021-11-04 2022-11-03 顯示裝置 TW2023377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80542 2021-11-04
JP2021-180542 2021-11-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7722A true TW202337722A (zh) 2023-10-01

Family

ID=86241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1957A TW202337722A (zh) 2021-11-04 2022-11-03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80129A1 (zh)
TW (1) TW202337722A (zh)
WO (1) WO202308012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13880A (ja) * 1995-10-16 1997-05-02 Alpine Electron Inc 表示装置
JP2014234009A (ja) * 2013-05-31 2014-12-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装置の取付構造
JP2015098195A (ja) * 2013-11-18 2015-05-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用情報表示装置、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KR20170048249A (ko) 2014-08-22 2017-05-08 아사히 가라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차재 표시 장치
JP6332559B2 (ja) * 2015-06-05 2018-05-30 旭硝子株式会社 車載表示装置
JP6765762B2 (ja) * 2017-02-17 2020-10-07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車載用電子装置
JP6747481B2 (ja) * 2018-08-10 2020-08-26 Agc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7123784B2 (ja) * 2018-12-25 2022-08-23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JP2021180542A (ja) 2020-05-11 2021-11-1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およびリニアコンベア
JPWO2022215687A1 (zh) * 2021-04-09 2022-10-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3080129A1 (zh) 2023-05-11
WO2023080129A1 (ja) 2023-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8341B (zh) 車載顯示裝置
JP5779620B2 (ja) 複合式導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565790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EP2445030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40025258A1 (en) Vehicle display device
TW202337722A (zh) 顯示裝置
US10747037B2 (en) Display device
TW202401108A (zh) 玻璃物品、及顯示裝置
CN103969886A (zh) 显示装置
CN111856801B (zh)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JP2020071941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915286B2 (ja) 配列型表示装置
US8302313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ase
JP2024058994A (ja) 表示装置
JP6710785B2 (ja) 発光システムの製造方法
KR20070105659A (ko) 표시장치
JP2022150367A (ja) 表示装置、電子機器、製造方法
JP2021173948A (ja) 表示装置
TW200914926A (en) Mold frame and bez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ntaining the same
KR20110023278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20008852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095075A (ja) 表示装置
JP2014044252A (ja) 配光制御シート、配光制御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