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4277A - 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以及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以及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4277A
TW202334277A TW111146284A TW111146284A TW202334277A TW 202334277 A TW202334277 A TW 202334277A TW 111146284 A TW111146284 A TW 111146284A TW 111146284 A TW111146284 A TW 111146284A TW 202334277 A TW202334277 A TW 2023342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fluorine
active energy
energy ray
curabl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6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聖矢
坂野安則
越川英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4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427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32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65/329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with organic compounds
    • C08G65/333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with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特徵為特定量含有: (A)下式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 (Rf 1為2價的全氟聚醚基。Z為2價的有機基。Y為(b+1)價的有機基。X為(α取代)丙烯醯基含有1價的有機基。V 1為H、F或-Z-Y(X) b。b為1~10) (B)23℃的黏度為5,000mPa・s以下,且於1分子中具有(α取代)丙烯醯基之丙烯酸化合物、 (C)光聚合起始劑 23℃的黏度為10~100,000mPa・s,在溫度25℃、波長589nm之折射率為1.390以下,該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可藉由紫外線或電子束等之活性能量線硬化,可形成具有低折射率及優異之耐水蒸氣性的透明之硬化物,且可成為操作性優異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

Description

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以及物品
本發明係關於可形成具有低折射率及優異之耐水蒸氣性的透明之硬化物,且操作性優異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該組成物之硬化物,及具有該硬化物之物品。
以往作為藉由紫外線等之光照射可硬化之氟化合物,被廣泛已知有於側鏈具有全氟烷基的聚合性單體,例如包含丙烯酸含氟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含氟烷基酯的聚合物。此等之含氟丙烯酸系化合物,被廣泛嘗試利用對藉由紫外線照射之優異的硬化特性與高透明性、低折射率之光學系材料的利用。例如,日本特開平6-136062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顯示有於側鏈對含氟丙烯酸系化合物之抗反射膜用途的應用,且於日本特開平5-32749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顯示有作為光纖之塗佈材料的用途。
另一方面,此等之含氟丙烯酸系化合物為了進一步降低折射率等之目的,而增加氟含有率時,有降低對非氟化有機化合物的溶解性,並由於亦變成無法溶解在一般的光聚合起始劑,而得不到透明之硬化物,或增加結晶性,而喪失透明性等之問題點,得到具有一定值以下之折射率的透明之硬化物困難。
這般的狀況當中,本發明者們進行了含氟丙烯酸系化合物的開發,例如提案有如日本特開 2006-233172號公報(專利文獻3)所示之紫外線硬化為可能,可形成具有低折射率之透明之硬化物的含氟硬化性組成物。
此等之組成物雖可形成具有低折射率之透明之硬化物,另一方面,該硬化物有藉由對水蒸氣之曝露,導致顯著降低力學特性的問題。又,此等之組成物中,亦有不得不其他方式合成藉由全氟聚醚基改質之光聚合起始劑的問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6-136062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平5-32749號公報 [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006-233172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事情而完成者,以提供一種可藉由紫外線或電子束等之活性能量線硬化,可形成具有低折射率及優異之耐水蒸氣性的透明之硬化物,且操作性優異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該組成物之硬化物,及具有該硬化物之物品作為目的。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者們為了達成上述目的,重複進一步之研究的結果,發現一種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係將 (A)下述一般式(1)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 100質量份、 (式中,Rf 1係藉由碳數1~6之全氟伸烷基與氧原子構成之數平均分子量500~40,000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Z為2價的有機基,可包含途中環狀構造。Y為碳數1~20之(b+1)價的有機基。X獨立為含有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之1價的有機基,且平均1分子中至少含有1個之前述丙烯醯基或是α取代丙烯醯基。V 1為氫原子、氟原子或-Z-Y(X) b表示之1價之基。b為1~10之整數) (B)在23℃的黏度為5,000mPa・s以下,於1分子中含有1個或2個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之丙烯酸化合物(惟,排除(A)成分)0.1~300質量份,及 (C)光聚合起始劑 0.01~20質量份 作為必須成分含有,且在23℃的黏度為10~100,000 mPa・s的範圍,在溫度25℃、波長589nm的條件之折射率為1.390以下,該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係可藉由紫外線或電子束等之活性能量線硬化,可形成具有低折射率及優異之耐水蒸氣性的透明之硬化物,且操作性優異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而終至完成本發明。
據此,本發明係提供下述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該組成物之硬化物,及具有該硬化物之物品。 [1] 一種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係將 (A)下述一般式(1)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 100質量份、 (式中,Rf 1係藉由碳數1~6之全氟伸烷基與氧原子構成之數平均分子量500~40,000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Z為2價的有機基,可包含途中環狀構造。Y為碳數1~20之(b+1)價的有機基。X獨立為含有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之1價的有機基,且平均1分子中至少含有1個之前述丙烯醯基或是α取代丙烯醯基。V 1為氫原子、氟原子或-Z-Y(X) b表示之1價之基。b為1~10之整數) (B)在23℃的黏度為5,000mPa・s以下,於1分子中含有1個或2個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之丙烯酸化合物(惟,排除(A)成分) 0.1~300質量份,及 (C)光聚合起始劑 0.01~20質量份 作為必須成分含有,且在23℃的黏度為10~100,000 mPa・s的範圍,在溫度25℃、波長589nm的條件之折射率為1.390以下。 [2] 如[1]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係未摻合不具有與丙烯醯基反應之基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者。 [3] 如[1]或[2]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一般式(1)中,Rf 1為下述式表示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 (式中,c係每一單位獨立為2~6之整數。d、e、f、g、h、i分別為0~200之整數,且d+e+f+g+h+i=4~200。此等各單位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枝狀,又,附d、e、f、g、h、i之括弧內所示之各重複單位可無規鍵結)。 [4] 如[1]~[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A)成分為下述一般式(2)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 (式中,Rf 2係藉由碳數1~6之全氟伸烷基與氧原子構成之數平均分子量500~40,000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Y 2獨立為碳數1~20之(b’+1)價的有機基。X 2獨立為含有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之1價的有機基,且平均1分子中至少含有1個之前述丙烯醯基或是α取代丙烯醯基。R 1為氫原子或碳數1~8之1價的烴基。V 2為氫原子、氟原子或 -C(=O)-NR 1 a[Y 2(X 2) b’] 2-a表示之1價之基。a為0或1。b’為1~10之整數)。 [5] 如[4]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一般式(2)中,Rf 2為下述式表示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 (式中,c係每一單位獨立為2~6之整數。d、e、f、g、h、i分別為0~200之整數,且d+e+f+g+h+i=4~200。此等各單位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枝狀,又,附d、e、f、g、h、i之括弧內所示之各重複單位可無規鍵結)。 [6] 如[4]或[5]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一般式(2)中,Rf 2為選自下述構造式表示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者, (式中,q為4~200之整數)。 (式中,r為1~6之整數,且C rF 2rO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枝狀,s為0~6之整數,t、u分別為1~200之整數,t+u為2~200之整數,s+t+u為4~200之整數,v為5~200之整數)。 [7] 如[4]~[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一般式(2)中,R 1為氫原子,a為1。 [8] 如[4]~[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一般式(2)中,Y 2為下述中任一者表示者。 (式中,*為與N鍵結之鍵結部,**為與X 2鍵結之鍵結部)。 [9] 如[4]~[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一般式(2)中,X 2為下述構造式表示者, (式中,R 2獨立為氫原子、氟原子、甲基或三氟甲基,W為可包含選自單鍵或醚鍵、酯鍵及胺基甲酸酯鍵中之1種或2種以上的2價或3價的烴基,n為1或2)。 [10] 如[4]~[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一般式(2)中,X 2為下述中之任一者表示者。 [11] 如[4]~[1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A)成分為下述式中之任一者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 (式中,X 2係與上述相同,q為4~200之整數,r為1~6之整數,且C rF 2rO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枝狀,s為0~6之整數,t、u分別為1~200之整數,t+u為2~200之整數,s+t+u為4~200之整數)。 [12] 如[1]~[1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B)成分為含有氟烷基,且含有1個或2個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者。 [13] 如[1]~[1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B)成分為下述式中之任一者表示之丙烯酸化合物。 [14] 如[1]~[1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B)成分為含有1個以上碳數1~8之全氟烷基,且含有1個或2個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者。 [15] 如[1]~[1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B)成分為下述式中之任一者表示之丙烯酸化合物。 [16] 如[1]~[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C)成分之光聚合起始劑為於構造中未含有氟原子者。 [17] 如[1]~[1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係抗反射劑用或光纖之塗佈劑用。 [18] 一種硬化物,其係硬化如[1]~[1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而成。 [19] 如[18]所記載之硬化物,其中,在溫度25℃、波長589nm的條件之折射率為1.400以下。 [20] 如[18]或[19]所記載之硬化物,其中,以95℃、100%RH條件加熱12小時後之硬度的變化值為初期值±10點以內。 [21] 一種物品,其特徵為如[18]~[2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硬化物為構成的全部或至少其構成的一部分。 [22] 如[21]所記載之物品,其係光學零件。 [23] 如[21]或[22]所記載之物品,其係鏡片、抗反射膜及光纖中之任一者。 [發明效果]
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係可藉由紫外線或電子束等之活性能量線硬化,可形成具有低折射率及優異之耐水蒸氣性的透明之硬化物,且操作性優異。因此,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作為抗反射劑、光纖之塗佈劑、鏡片等各式各樣的光學零件的材料為有用。
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特徵為將 (A)下述一般式(1)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 100質量份、 (式中,Rf 1係藉由碳數1~6之全氟伸烷基與氧原子構成之數平均分子量500~40,000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Z為2價的有機基,可包含途中環狀構造。Y為碳數1~20之(b+1)價的有機基。X獨立為含有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之1價的有機基,且平均1分子中至少含有1個之前述丙烯醯基或是α取代丙烯醯基。V 1為氫原子、氟原子或-Z-Y(X) b表示之1價之基。b為1~10之整數) (B)在23℃的黏度為5,000mPa・s以下,於1分子中含有1個或2個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之丙烯酸化合物(惟,排除(A)成分) 0.1~300質量份,及 (C)光聚合起始劑 0.01~20質量份 作為必須成分含有,在23℃的黏度為10~100,000 mPa・s的範圍,在溫度25℃、波長589nm的條件之折射率為1.390以下。
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由於(A)成分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具有:作為具有低折射率性與耐水蒸氣性之基的全氟聚醚基、與丙烯醯基或是α取代丙烯醯基,可藉由紫外線或電子束等之活性能量線硬化,可形成具有低折射率及優異之耐水蒸氣性的透明之硬化物。
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中之第一必須成分即(A)成分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係以下述一般式(1)表示。 尚,在本發明,所謂「丙烯酸化合物」,係具有丙烯醯基、α取代丙烯醯基之化合物的總稱,亦包含於各種聚合物之側鏈或末端以任意之方法導入2個以上之丙烯醯基、α取代丙烯醯基的化合物。又,在本發明,所謂「(甲基)丙烯酸酯」,係表示丙烯酸酯與甲基丙烯酸酯之一者或兩者,所謂「(甲基)丙烯醯基」,係表示丙烯醯基與甲基丙烯醯基之一者或兩者,所謂「(甲基)丙烯酸」,係表示丙烯酸與甲基丙烯酸之一者或兩者。
上述式(1)中,Rf 1係藉由碳數1~6之全氟伸烷基與氧原子構成之數平均分子量500~40,000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Rf 1適合為將碳數1~6,尤其是以下之碳數1~3之全氟氧化烯構造作為主要重複單位具有者。 -CF 2O- -CF 2CF 2O- -CF(CF 3)CF 2O- -CF 2CF 2CF 2O- 此等之構造可為任一種之單獨聚合物,或由複數之構造所構成之無規、嵌段聚合物。
作為具有這般的構造之Rf 1之例,例如可列舉以下之構造。 (式中,c係每一單位獨立為2~6之整數。d、e、f、g、h、i分別為0~200之整數,且d+e+f+g+h+i=4~200。此等各單位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枝狀,又,附d、e、f、g、h、i之括弧內所示之各重複單位可無規鍵結)。
上述式中,c係每一單位分別獨立為2~6,較佳為2~4之整數。c為1時,由於導致耐水蒸氣性低下,故較佳為c係每一單位分別獨立為2~6之整數。 又,d、e、f、g、h、i分別為0~200之整數,較佳為d為0~100之整數,e為5~100之整數,f為5~100之整數,g為0~100之整數,h為0~100之整數、i為0~100之整數,且d+e+f+g+h+i=4~200,較佳為10~150,更佳為30~150。 上述式中,各單位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枝狀。又,附d、e、f、g、h、i之括弧內所示之各重複單位可無規鍵結。
Rf 1包含在相關之構造部分之數平均分子量為500~40,000,較佳為2,000~25,000的範圍即可,對於其分子量分布(或聚合度分布),並非被特別限定者。數平均分子量未滿500時,因氟原子含有率的低下,導致折射率提高,超過40,000時,因黏度增加導致操作性的低下、與因氟原子含有率的增加導致與聚合起始劑的相溶性低下到不容忽視的地步。尚,在本發明,分子量(或聚合度或是重複單位之數)可作為藉由將氟系溶劑作為展開溶媒之凝膠滲透層析(GPC)分析之聚苯乙烯換算之數平均分子量(或數平均聚合度)求出,亦可為根據 1H-NMR分析及 19F-NMR分析,由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的末端構造與主鏈構造的特性峰值強度比率所算出之數平均分子量(或數平均聚合度)。
上述式(1)中,Z為2價的有機基,可包含途中環狀構造。作為Z,例如可列舉下述所示之構造。 (式中,R獨立為氫原子或碳數1~8之1價的烴基。Y、X係與後述之Y、X相同。式中,*為與Rf 1鍵結之鍵結部,**為與Y鍵結之鍵結部)。
上述式(1)中,Y為碳數1~20,較佳為1~8之(b+1)價的有機基。作為Y,例如可列舉以下者。 (式中,*係與Z鍵結之鍵結部,**係與X鍵結之鍵結部)。
上述式(1)中,X獨立為含有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之1價的有機基,且平均1分子中至少含有1個之前述丙烯醯基或是α取代丙烯醯基。
作為X,較佳為下述式表示之構造。
上述式(1)中,V 1為氫原子、氟原子或 -Z-Y(X) b表示之1價之基,較佳為-Z-Y(X) b表示之1價之基。 V 1為-Z-Y(X) b表示之1價之基時,由於平均1分子中至少含有2個以上之丙烯醯基或是α取代丙烯醯基,該組成物形成網目狀之網絡,並得到力學特性優異之硬化物。尚,V 2為-Z-Y(X) b表示之1價之基時,存在於式(1)中之複數個Z、Y、X、b分別可為相同,亦可為相異。
上述式(1)中,b為1~10之整數,較佳為1或2。
作為(A)成分之式(1)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較佳為下述一般式(2)表示者。
(A)成分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為一般式(2)表示者時,Rf 2之末端的至少一者與醯胺構造鍵結。一般而言,Rf 2之末端部分雖藉由氟原子的吸電子性,提高反應性,容易產生水解。另一方面,將由本發明之組成物所構成之硬化物曝露在水蒸氣時,藉由醯胺鍵高之鍵結能量,難以產生水解,作為結果,由於耐水蒸氣性特別優異,故較佳。
進而,(A)成分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具有醯胺鍵時,藉由醯胺構造用作氫鍵受體,藉由與光聚合起始劑中之氫原子的相互作用,提昇與光聚合起始劑的相溶性,作為結果,由於可形成透明之組成物,故較佳。
上述式(2)中,Rf 2係藉由碳數1~6之全氟伸烷基與氧原子構成之數平均分子量500~40,000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Rf 1適合為將碳數1~6,尤其是以下之碳數1~3之全氟氧化烯構造作為主要重複單位具有者。 -CF 2O- -CF 2CF 2O- -CF(CF 3)CF 2O- -CF 2CF 2CF 2O- 此等之構造可為任一種之單獨聚合物,或由複數之構造所構成之無規、嵌段聚合物。
作為具有這般的構造之Rf 2之例,例如可列舉以下之構造。 (式中,c係每一單位獨立為2~6之整數。d、e、f、g、h、i分別為0~200之整數,且d+e+f+g+h+i=4~200。此等各單位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枝狀,又,附d、e、f、g、h、i之括弧內所示之各重複單位可無規鍵結)。
上述式中,c係每一單位分別獨立為2~6,較佳為2~4之整數。c為1時,由於降低耐水蒸氣性,故較佳為c係每一單位分別獨立為2~6之整數。 又,d、e、f、g、h、i分別為0~200之整數,較佳為d為0~100之整數,e為5~100之整數,f為5~100之整數,g為0~100之整數,h為0~100之整數,i為0~100之整數,且d+e+f+g+h+i=4~200,較佳為10~150,更佳為30~150。 上述式中,各單位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枝狀。又,附d、e、f、g、h、i之括弧內所示之各重複單位可無規鍵結。
Rf 2包含在相關之構造部分之數平均分子量為500~40,000,較佳為2,000~25,000的範圍即可,對於其分子量分布(或聚合度分布),並非被特別限定者。數平均分子量未滿500時,因氟原子含有率的低下,導致折射率提高,超過40,000時,因黏度增加導致操作性的低下、與因氟原子含有率的增加導致與聚合起始劑的相溶性低下到不容忽視的地步。尚,在本發明,分子量(或聚合度或是重複單位之數)可作為藉由將氟系溶劑作為展開溶媒之凝膠滲透層析(GPC)分析之聚苯乙烯換算之數平均分子量(或數平均聚合度)求出,亦可為根據 1H-NMR分析及 19F-NMR分析,由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的末端構造與主鏈構造的特性峰值強度比率所算出之數平均分子量(或數平均聚合度)。
作為具有這般的構造之Rf 2的合適之例,例如可列舉以下之構造。 (式中,q為4~200,較佳為10~150之整數)。 (式中,r為1~6之整數,較佳為2~4之整數,C rF 2rO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枝狀,s為0~6之整數,較佳為1~4之整數,t為1~100之整數,較佳為5~80之整數,u為1~100之整數,較佳為5~80之整數,t+u為2~200之整數,較佳為10~150之整數,s+t+u為4~200之整數,較佳為10~150之整數。v為5~200之整數,較佳為10~150之整數)。
Rf 2之最合適之例為以下之構造。一般而言,Rf 2之末端部分雖藉由氟原子的吸電子性,提高反應性,容易產生水解,但Rf 2為以下之構造時,由於Rf 2之末端部分藉由C 2F 4基,更佳為藉由CF(CF 3)基遮蔽,難以產生水解,作為結果,由於耐水蒸氣性優異,故特佳。 (式中,r、s、t、u、v係與上述相同)。
上述式(2)中,R 1為氫原子或碳數1~8,較佳為1~6之1價的烴基。作為1價的烴基,具體而言,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tert-丁基、戊基、新戊基、己基、辛基等之烷基、環己基等之環烷基、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等之烯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等之芳基、苄基、苯基乙基等之芳烷基等。作為R 1,較佳為氫原子、甲基、乙基,特佳為氫原子。
上述式(2)中,Y 2獨立為碳數1~20,較佳為1~8之(b’+1)價的有機基,較佳為可包含醚鍵之碳數1~20,較佳為1~8之(b’+1)價的烴基。作為Y 2之特佳的構造,可列舉以下者。 (式中,*為與N鍵結之鍵結部,**為與X 2鍵結之鍵結部)。
上述式(2)中,X 2獨立為含有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之1價的有機基,且平均1分子中至少含有1個之前述丙烯醯基或是α取代丙烯醯基。
作為X 2,較佳為下述式表示之構造。 (式中,R 2獨立為氫原子、氟原子、甲基或三氟甲基,W為可包含選自單鍵或醚鍵、酯鍵及胺基甲酸酯鍵中之1種或2種以上的2價或3價的烴基,n為1或2)。
上述式中,W為可包含選自單鍵或醚鍵、酯鍵及胺基甲酸酯鍵中之1種或2種以上的2價或3價的烴基,作為2價或3價的烴基,可例示下述式表示之基。 (式中,*係與一般式(2)中之Y 2鍵結之鍵結部,**係與氧原子鍵結之鍵結部)。
作為X 2,更佳為下述式表示之構造。
上述式(2)中,V 2為氫原子、氟原子或 -C(=O)-NR 1 a[Y 2(X 2) b’] 2-a表示之1價之基,較佳為 -C(=O)-NR 1 a[Y 2(X 2) b’] 2-a表示之1價之基。 V 2為-C(=O)-NR 1 a[Y 2(X 2) b’] 2-a表示之1價之基時,由於平均1分子中至少含有2個以上之丙烯醯基或是α取代丙烯醯基,使用該化合物之組成物形成網目狀之網絡,並得到力學特性優異之硬化物。尚,V 2為 -C(=O)-NR 1 a[Y 2(X 2) b’] 2-a表示之1價之基時,存在於式(2)中之複數個R 1、Y 2、X 2、b’、a分別可為相同,亦可為相異。
上述式(2)中,a為0或1,較佳為1。 上述式(2)中,b’為1~10之整數,較佳為1或2。
作為上述式(2)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較佳為下述式表示者。 (式中,X 2、q、r、s、t、u係與上述相同)。
作為上述式(2)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特佳為下述式表示者。 (式中,X 2、r、s、t、u係與上述相同)。
在上述(A)成分之一般式(1)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尤其是式(2)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例如,作為V 2為 -C(=O)-NR 1 a[Y 2(X 2) b’] 2-a表示之1價之基即下述一般式(3)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的合適之合成方法, (式中,Rf 2、R 1、Y 2、X 2、a、b’係與上述相同)。 例如,首先,藉由於下述一般式(4)表示之分子鏈末端具有醯鹵或酯之含有氟聚醚基之化合物,醯胺化反應下述一般式(5)表示之胺基醇化合物, (式中,Rf 2係與上述相同,X 3為鹵素原子或非取代或是氟取代烷氧基) (式中,R 1、Y 2、a、b’係與上述相同)。 而得到中間體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
於此,上述式(4)中之X 3為鹵素原子或較佳為碳數1~10,更佳為碳數1~6之非取代或是氟取代烷氧基,具體而言,可列舉氟、氯、溴等之鹵素原子、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異丁氧基、tert-丁氧基、己氧基、辛氧基等之烷氧基、此等之基之氫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被氟原子取代之三氟甲氧基、2,2,2-三氟乙氧基、1,1,1,3,3,3-六氟異丙氧基等之氟取代烷氧基。
作為於上述式(4)表示之分子鏈末端具有醯鹵或酯之含有氟聚醚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下述所示者。 Rf 2[C(=O)-Cl] 2Rf 2[C(=O)-F] 2Rf 2[C(=O)-O-CH 3] 2Rf 2[C(=O)-O-C 2H 5] 2Rf 2[C(=O)-O-C 3H 7] 2Rf 2[C(=O)-O-C 4H 9] 2Rf 2[C(=O)-O-C 5H 11] 2Rf 2[C(=O)-O-C 6H 13] 2Rf 2[C(=O)-O-CF 3] 2Rf 2[C(=O)-O-C 2F 5] 2Rf 2[C(=O)-O-CH(CF 3) 2] 2(式中,Rf 2係與上述相同)。
又,作為上述式(5)表示之胺基醇化合物,可例示以下所示者。
於式(4)表示之分子鏈末端具有醯鹵或酯之含有氟聚醚基之化合物、與式(5)表示之胺基醇化合物的反應比例,相對於在式(4)表示之分子鏈末端具有醯鹵或酯之含有氟聚醚基之化合物之醯鹵或酯基的總莫耳數,期望將式(5)表示之胺基醇化合物使用1~12倍莫耳進行反應,特別是使用1.2~6倍莫耳進行反應。式(5)表示之胺基醇化合物較此更少時,有得到目的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變困難的情況。
此醯胺化反應期望於上述式(4)表示之分子鏈末端具有醯鹵或酯之含有氟聚醚基之化合物與式(5)表示之胺基醇化合物混合,於反應溫度0~100℃,較佳為0~80℃,進行1分鐘~48小時反應,尤其是進行10分鐘~12小時反應。反應溫度過低時,有無法充分進行反應而直接停止反應的情況,過高時,有引起不期望之副反應或原料的分解等的情況。
上述之醯胺化反應雖即使不存在溶劑亦可實施,但如有必要亦可以溶劑稀釋。此時,稀釋溶劑雖可利用一般被廣泛使用之有機溶劑,但較佳為沸點為作為目的之反應溫度以上且未阻礙反應者。作為這般的溶劑,期望例如m-六氟化二甲苯、三氟甲苯(Benzotrifluoride)等之氟改質芳香族烴系溶劑、甲基全氟丁基醚等之氟改質醚系溶劑等之部分經氟改質之溶劑,特佳為m-六氟化二甲苯。 使用溶劑時,其使用量相對於在式(4)表示之分子鏈末端具有醯鹵或酯之含有氟聚醚基之化合物100質量份,較佳為5~2,000質量份,更佳為50~500質量份。若較此更少,藉由溶劑之稀釋的效果變薄,若更多,有過度提高稀釋度,導致反應速度的低下的情況。
反應結束後,以將未反應之式(5)表示之胺基醇化合物或稀釋溶劑以減壓餾除、萃取、吸附等之公知的方法去除較佳。
如此,藉由於一般式(4)表示之分子鏈末端具有醯鹵或酯之含有氟聚醚基之化合物與一般式(5)表示之胺基醇化合物醯胺化反應,可得到下述一般式(6)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 (式中,Rf 2、R 1、Y 2、a、b’係與上述相同)。
作為這般的式(6)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可例示以下所示者。 (式中,Rf 2係與上述相同)。
接著,藉由對上述所得之式(6)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導入(甲基)丙烯醯基,可得到作為目的之式(3)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
作為對式(6)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導入(甲基)丙烯醯基之方法,可列舉將式(6)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與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異氰酸酯化合物反應之方法。
作為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異氰酸酯化合物,可列舉下述所示者。
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異氰酸酯化合物,雖可相對於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之羥基量的合計,置入等莫耳以上並使其反應,使羥基全部反應,但相對於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1莫耳進行平均,導入1莫耳以上之(甲基)丙烯醯基即可,藉由過剩羥基,以未殘存未反應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異氰酸酯化合物的方式進行即可。具體而言,將反應系中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量定為x莫耳,將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之羥基量的合計定為y莫耳時,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異氰酸酯化合物期望為x莫耳以上2y莫耳以下,特佳為x莫耳以上且為0.6y莫耳以上1.4y莫耳以下。過少時,提高殘存完全無法導入(甲基)丙烯醯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的可能性,過多時,使得未反應之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異氰酸酯化合物的去除變困難。
又,反應時,如有必要可用適當之溶劑稀釋,來進行反應。作為這般的溶劑,若為未與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的羥基、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異氰酸酯化合物的異氰酸酯基反應之溶劑,則可不特別限制使用,具體而言,可列舉甲苯、二甲苯、異辛烷等之烴系溶劑、四氫呋喃(THF)、二異丙基醚、二丁基醚等之醚系溶劑、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等之酮系溶劑、m-六氟化二甲苯[別名:六氟間二甲苯]、三氟甲苯(Benzotrifluoride)等之氟改質芳香族烴系溶劑、甲基全氟丁基醚等之氟改質醚系溶劑等。此溶劑可於反應後以減壓餾除等之公知的手法去除。 溶劑的使用量雖並未被特別限定,但相對於反應成分的全合計質量,較佳為10倍以下。溶劑的使用量過多時,有大幅降低反應速度的情況。
又,反應時,如有必要可添加阻聚劑。作為阻聚劑,雖並未特別限制,但通常可使用作為丙烯酸化合物的阻聚劑使用者。具體而言,可列舉對苯二酚、對苯二酚單甲基醚、4-tert-丁基鄰苯二酚、二丁基羥基甲苯等。 阻聚劑的使用量若從反應條件、反應後之純化條件、最終的使用條件決定即可,雖並未特別限制,但通常相對於反應成分的全合計質量,為0.01~5,000ppm,特佳為0.1~500ppm。
又,反應時,為了增加反應之速度,可加入適當之觸媒。作為觸媒,例如例示二丁基二乙酸錫、二丁基二月桂酸錫、二丁基二辛酸錫、二辛基二乙酸錫、二辛基二月桂酸錫、二辛基二辛酸錫、二辛酸亞錫等之烷基錫酯化合物、四異丙氧基鈦、四n-丁氧基鈦、肆(2-乙基己氧基)鈦[別名:正鈦酸肆(2-乙基己基)]、二丙氧基雙(乙醯丙酮基)鈦、鈦異丙氧基辛二醇等之鈦酸酯或鈦螯合物化合物、四乙醯丙酮鋯、三丁氧單乙醯丙酮鋯、單丁氧乙醯丙酮鋯雙(乙基乙醯乙酸酯)、鋯二丁氧基雙(乙基乙醯乙酸酯)、四乙醯丙酮鋯、鋯螯合物、羧酸鉍化合物等。此等不限於其1種,雖可作為2種或是其以上之混合物使用,但尤其是從毒性與反應性的面來看,較佳為鈦化合物或鉍化合物的使用。 藉由將此等之觸媒相對於反應成分的全合計質量,加入0.01~2質量%,較佳為加入0.05~1質量%,可增加反應速度。
上述反應以0~120℃,較佳為10~100℃的溫度,進行1分鐘~500小時,較佳為進行10分鐘~48小時。反應溫度過低時,有過度延遲反應速度的情況,反應溫度過高時,作為副反應,有導致引起(甲基)丙烯醯基的聚合的可能性。
反應結束後,藉由將未反應之異氰酸酯化合物及溶劑等以餾除、吸附、過濾、洗淨等之方法去除,可得到上述式(3)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
又,反應停止時,將甲醇、乙醇等之醇化合物添加在系統內,可與未反應之異氰酸酯化合物形成胺基甲酸酯鍵。經生成之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類雖可以與未反應之異氰酸酯化合物相同之方法去除,但亦可殘存直接使用。
又,作為對式(6)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導入(甲基)丙烯醯基之另一方法,可列舉使式(6)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與(甲基)丙烯醯鹵反應,而形成酯之方法。
作為(甲基)丙烯醯鹵,可列舉下述所示者。 (式中,X 4為氟、氯、溴等之鹵素原子)。 特佳為丙烯醯氯、甲基丙烯醯氯。
期望(甲基)丙烯醯鹵相對於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之羥基量的合計,置入等莫耳以上並使其反應,使羥基全部反應。具體而言,期望相對於反應系中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中之羥基量,將(甲基)丙烯醯鹵使用1~6倍莫耳,特別是使用1.2~4倍莫耳使其反應。過少時,提高殘存未導入(甲基)丙烯醯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的可能性。
於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使(甲基)丙烯醯鹵反應之酯生成反應中,較佳為使用酸受體,混合攪拌上述式(6)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甲基)丙烯醯鹵及酸受體。酸受體可使用三乙基胺、吡啶、尿素等。 酸受體的使用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醯鹵之莫耳數,期望為0.9~3倍左右。過少時,變成大量殘存未捕集之酸,過多時,成為剩餘之酸受體的去除變困難。
又,反應時,如有必要可用適當之溶劑稀釋,來進行反應。作為這般的溶劑,若為未與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的羥基、(甲基)丙烯醯鹵的鹵素原子反應之溶劑,可不特別限制使用,具體而言,可列舉甲苯、二甲苯、異辛烷等之烴系溶劑、四氫呋喃(THF)、二異丙基醚、二丁基醚等之醚系溶劑、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等之酮系溶劑、m-六氟化二甲苯[別名:六氟間二甲苯]、三氟甲苯(Benzotrifluoride)等之氟改質芳香族烴系溶劑、甲基全氟丁基醚等之氟改質醚系溶劑等。此溶劑可於反應後以減壓餾除等之公知的手法去除。 溶劑的使用量雖並未被特別限定,但相對於反應成分的全合計質量,較佳為10倍以下。溶劑的使用量過多時,有大幅降低反應速度的情況。
上述反應以0~120℃,較佳為10~100℃的溫度,進行1分鐘~500小時,較佳為進行10分鐘~48小時。反應溫度過低時,有過度延遲反應速度的情況,反應溫度過高時,作為副反應,有導致引起(甲基)丙烯醯基的聚合的可能性。
反應結束後,藉由將未反應之(甲基)丙烯醯鹵及溶劑等以餾除、吸附、過濾、洗淨等之方法去除,可得到上述式(3)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
如此進行所得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成為未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揮發性有機溶劑)者。尚,(A)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可1種單獨亦可併用2種以上。
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中之第二必須成分係(B)在23℃的黏度為5,000mPa・s以下,於1分子中含有1個或2個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之丙烯酸化合物,排除(A)成分者。(B)成分之丙烯酸化合物可包含丙烯酸構造以外之氧原子、氮原子,具體而言,可包含醚鍵、胺基甲酸酯鍵、異氰酸酯基、羥基。
(B)成分從與(A)成分的溶解性來看,在23℃的黏度為5,000mPa・s以下,較佳為0.4~2,000mPa・s。在23℃的黏度超過5,000mPa・s時,與(A)成分混合變困難,且操作性劣化。在本發明,黏度可藉由回轉黏度計(例如BL型、GH型、BS型、錐板型、流變儀等)測定(以下相同)。
這般的(B)成分當中,作為於分子中具有1個(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的較佳之例,具體而言,係示於下述一般式(7)表示者。 (式中,R 4為可包含胺基甲酸酯鍵、醚鍵、異氰酸酯基或羥基的碳數1~20之1價的烴基,與碳原子鍵結之氫原子的一部分可被氟原子取代。R 5為氫原子、甲基、氟原子或碳數1~6之氟烷基)。
上述式(7)中,以R 4為可包含胺基甲酸酯鍵、醚鍵、異氰酸酯基或羥基之碳數1~20之1價的烴基,碳數1~20,較佳為1~10之烷基,碳數6~20,較佳為6~10之芳基或碳數7~20,較佳為7~10之芳烷基較佳,此等可為分枝,亦可為環狀,可包含脂肪族不飽和(雙)鍵、胺基甲酸酯鍵、醚鍵、異氰酸酯基、羥基。作為R 4,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異丁基、己基、環己基、辛基、2-乙基-己基、異癸基、十三烷基、異硬脂基、苯基、苄基、異冰片基、二環戊烷基、二環戊烯基、糠基、四氫糠基、四氫吡喃基、2-(2-乙氧基乙氧基)乙基、-CH 2CH 2-OH、-CH 2CH(CH 3)-OH、 -CH 2CH 2CH 2-OH、-CH 2CH 2CH 2CH 2-OH、 -CH 2CH 2CH 2CH 2CH 2-OH、-CH 2CH 2CH 2CH 2CH 2CH 2-OH、4-羥基環己基、-CH 2CH 2-NCO等。 又,R 4係與碳原子鍵結之氫原子的一部分可被氟原子取代。
又,上述式(7)中,R 5為氫原子、甲基、氟原子或三氟甲基、三氟丙基、九氟丁基等之碳數1~6之氟烷基,特佳為氫原子、甲基、氟原子、三氟甲基。
作為這般的式(7)表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甲基(甲基)丙烯酸酯、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n-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異丁基(甲基)丙烯酸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n-辛基(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異癸基(甲基)丙烯酸酯、十三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異硬脂基(甲基)丙烯酸酯、2-(2-乙氧基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苄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4-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5-羥基戊基(甲基)丙烯酸酯、6-羥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4-羥基環己基(甲基)丙烯酸酯、四氫糠基(甲基)丙烯酸酯、異冰片基(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甲基)丙烯酸-苯甲酸酯等。
又,在式(7),作為R 4與碳原子鍵結之氫原子的一部分被氟原子取代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乙基2-氟(甲基)丙烯酸酯、苯基2-氟(甲基)丙烯酸酯、3-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2-二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3,3-二氟(甲基)丙烯酸酯、2-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2-氟(甲基)丙烯酸酯、1H,1H-全氟壬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2,3,3-三氟(甲基)丙烯酸酯、五氟苄基(甲基)丙烯酸酯、五氟苯基(甲基)丙烯酸酯、tert-丁基2-氟(甲基)丙烯酸酯、甲基2-氟(甲基)丙烯酸酯、六氟異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3-(4-氟苯基)(甲基)丙烯酸酯、3-(三氟甲基)苄基(甲基)丙烯酸酯、1H,1H-全氟辛基(甲基)丙烯酸酯、2,2,2-三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七氟異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全氟丁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1H,1H-五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2,2-三氟乙基-2-氟(甲基)丙烯酸酯、甲基3-(2,4-二氟苯基)(甲基)丙烯酸酯、乙基(2E)-3-(4-氟苯基)(甲基)丙烯酸酯、2,2,2-三氯乙基-2-氟(甲基)丙烯酸酯、1H,1H-五氟丁基-2-氟(甲基)丙烯酸酯、甲基2-(三氟甲基)(甲基)丙烯酸酯、2,2,3,3-四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tert-丁基2-(三氟甲基)(甲基)丙烯酸酯、1H,1H,5H-八氟戊基(甲基)丙烯酸酯、(E)-甲基3-(2,5-二氟苯基)(甲基)丙烯酸酯、(E)-甲基3-(3,5-二氟苯基)(甲基)丙烯酸酯、1H,1H,7H-十二氟苯基(甲基)丙烯酸酯、2,2,3,4,4,4-六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又,作為市售品,例如可列舉製品名「CHEMINOX FAAC-4」、「CHEMINOX FAAC-6」「CHEMINOX FAMAC-4」、「CHEMINOX FAMAC-6」、(以上為UNIMATEC公司製)、「Viscoat 3F」、「Viscoat 4F」、「Viscoat 8F」、「Viscoat 8FM」、「Viscoat 13F」(以上為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等。
又,即使為非相當於式(7)之化合物,如例如以具有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四亞甲基氧化物、內酯等之重複單位構造,且具有各種烷氧基末端之丙烯酸酯化合物的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壬基酚EO加成物丙烯酸酯等之名稱市售之(甲基)丙烯酸化合物,若在23℃的黏度為5,000mPa・s以下亦可使用。
進而,(B)成分當中,作為於分子中具有2個(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的較佳之例,具體而言,表示下述一般式(8)表示者。 (式中,R 6為可包含胺基甲酸酯鍵、醚鍵、異氰酸酯基或羥基的碳數1~20之2價的烴基,與碳原子鍵結之氫原子的一部分可被氟原子取代。R 7分別獨立為氫原子、甲基、氟原子或碳數1~6之氟烷基)。
上述式(8)中,以R 6為可包含胺基甲酸酯鍵、醚鍵、異氰酸酯基或羥基之碳數1~20之2價的烴基,碳數1~20,較佳為1~10之伸烷基,碳數6~20,較佳為6~10之伸芳基或碳數7~20,較佳為7~10之伸芳烷基較佳,此等可為分枝,亦可為環狀,可包含脂肪族不飽和(雙)鍵、胺基甲酸酯鍵、醚鍵、異氰酸酯基、羥基。作為R 6,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亞甲基、伸乙基、伸丙基(三亞甲基、甲基伸乙基)、伸丁基(四亞甲基、甲基伸丙基)、伸己基(六亞甲基)、環伸己基、八亞甲基、九亞甲基、十亞甲基、-CH 2CH 2-O-CH 2CH 2-、-C 3H 6-O-C 3H 6-、伸苯基、二環亞戊基(Pentanylene)、二環亞戊烯基、亞糠基、四氫亞呋喃基、四氫伸哌喃基(Pyranylene)等。 又,R 6係與碳原子鍵結之氫原子的一部分可被氟原子取代。
又,R 7分別為獨立為氫原子、甲基、氟原子、三氟甲基、三氟丙基,或九氟丁基等之碳數1~6之氟烷基,特佳為氫原子、甲基、氟原子、三氟甲基。
作為這般的式(8)表示之化合物,更具體而言,可列舉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0-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B)成分更佳為含有氟烷基,且含有1個或2個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者。(B)成分為含有氟烷基者時,與(A)成分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的相溶性變良好,提昇硬化物的透明性。
作為這般的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下述式表示者。
進而,(B)成分特佳為含有1個以上碳數1~8之全氟烷基,且含有1個或2個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者。
作為這般的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下述式表示者。
(B)成分可為單一或符合上述定義之複數個化合物的混合物,為混合物時,將相當於(B)成分之化合物的含量的合計作為(B)成分的含量計算即可。相當於(B)成分之化合物如有必要雖可用公知之方法合成,但從試劑廠商等已市售有各種者,亦可直接使用此。
(B)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100質量份,為0.1~300質量份,較佳為1~100質量份。未滿0.1質量份時,將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的黏度調整至顯示優異之操作性的範圍變困難,超過300質量份時,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之低折射率性的表現變困難。
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中之第三必須成分為(C)光聚合起始劑。 (C)成分之光聚合起始劑若為可藉由活性能量線照射,使丙烯酸化合物硬化者,雖並未被特別限定,但例如可列舉苯乙酮、二苯甲酮、2-羥基-2-甲基苯丙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甲基-1-丙烷-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酮-1-酮、2-(二甲基胺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嗎咻基)苯基]-1-丁酮、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1,2-辛二酮-1-[4-(苯硫基)-2-(o-苯甲醯基肟)]、乙酮-1-[9-乙基-6-(2-甲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1-(O-乙醯基肟)、2-羥基-1-{4-[4-(2-羥基-2-甲基丙醯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等,可1種單獨亦可併用2種以上。此等當中,從光硬化性優異的觀點來看,較佳為烷基苯酚系光聚合起始劑、醯基氧化膦系光聚合起始劑。
又,(C)成分之光聚合起始劑更佳為於構造中未含有氟原子者。於構造中未含有氟原子之光聚合起始劑以取得性的點優異,藉由利用各式各樣市售品之光聚合起始劑,可控制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的吸收波長或硬化特性。
(C)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100質量份,為0.01~20質量份,較佳為0.1~6質量份。添加量較此更少時,降低硬化性,較此更多時,對硬化後之物性的影響變大。
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特佳為未摻合不具有與丙烯醯基反應之基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尤其是於分子中未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之非反應性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或揮發性有機溶劑))者(亦即,無溶劑系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未包含不具有與丙烯醯基反應之基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時,由於藉由在硬化物的形成前之加熱的溶劑去除變不要,故可少能量化製程。
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中,除此之外,亦可摻合硫醇化合物或馬來醯亞胺化合物等、丙烯醯基以外之活性能量線反應性化合物、阻聚劑、抗靜電劑、消泡劑、黏度調整劑、耐光安定劑、耐熱安定劑、抗氧化劑、界面活性劑、著色劑,及高分子或無機物的填料等。此等並不特別限制其構造,於不損害本發明之目的的範圍可使用公知者。
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可藉由以往公知之方法製造。例如,可藉由摻合(A)成分~(C)成分及視必要之其他成分的指定量,並使用混合器等之混合手段,較佳為10℃以上70℃以下之溫度,較佳為0.1小時以上5小時以下混合來製造。又,較佳為於遮光環境下製造。
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在23℃的黏度為10~100,000mPa・s,較佳為10~70,000mPa・s,更佳為10~40,000mPa・s。具有這般的黏度時,得到操作性(作業性)良好之硬化性組成物。於此所謂操作性(作業性),例如,操作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時,進行塗工等之作業時,有難以引起起因於黏度的過低之滴落或內移的現象,或難以引起起因於黏度的過高之分離性不良或整平性的惡化的現象的情況。在本發明,為了將在23℃的黏度定為上述範圍,適當調整比較高黏度之(A)成分之比例與比較低黏度之(B)成分之比例簡便,故較佳。
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在溫度25℃、波長589nm的條件之折射率較佳為1.390以下,更佳為1.380以下,更佳為1.370以下。具有這般的折射率時,可形成在光學零件用途有用之低折射率的硬化物。尚,折射率可藉由例如阿貝折射儀等之折射計測定。在本發明,為了將在溫度25℃、波長589nm的條件之折射率定為1.390以下,有必要具有將藉由(A)成分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為碳數1~6之全氟伸烷基與氧原子構成之數平均分子量500~40,000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
如以上般進行所得之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作為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基,由於具有丙烯醯基或是α取代丙烯醯基,故可藉由紫外線或電子束等之活性能量線硬化,由於具有作為具有低折射率性與耐水蒸氣性之基的全氟聚醚基,故可形成具有低折射率及優異之耐水蒸氣性的透明之硬化物。
進而,於本發明,提供一種上述之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的硬化物。此硬化物係藉由於上述之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照射電子束、紫外線、可見光等之光而獲得,光源雖並未被特別限定,但例如可列舉水銀燈、黑光燈、金屬鹵化物燈、鈉燈、鹵素燈、氙燈、LED燈、螢光燈、太陽光、電子束照射裝置等。作為光,特佳為紫外線,作為紫外線源,較佳為水銀燈、金屬鹵化物燈、LED燈。光照射的照射量從硬化物之特性的觀點來看,以10~10,000mJ/cm 2,尤其是以100~4,000mJ/cm 2的範圍較佳。過少時,殘存未硬化成分,過多時,有硬化物劣化的可能性。
又,為了防止因氧導致之硬化阻礙,於紫外線照射時將照射環境以氮、二氧化碳、氬氣等之未包含氧分子之惰性氣體取代,或是將硬化物表面以具有脫模性之紫外線透過性某保護層被覆,並從其上照射紫外線,基材具有紫外線透過性時,除了將硬化物表面以有脫模性之保護層被覆之外,亦可從基材側的面照射紫外線。又,由於有效果地進行硬化物之整平或硬化物中之(甲基)丙烯醯基的聚合,故可於紫外線照射前及照射中將硬化物及基材以紅外線或熱風乾燥爐等任意之手法加熱。
如上述,硬化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而成之硬化物顯示低折射率,且耐水蒸氣性優異。
該硬化物在溫度25℃、波長589nm的條件之折射率較佳為1.400以下,更佳為1.390以下,更佳為1.380以下。具有這般的折射率時,在光學零件用途特別有用。在本發明,為了將在上述條件之折射率定為1.400以下,有必要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為具有藉由碳數1~6之全氟伸烷基與氧原子構成之數平均分子量500~40,000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
又,該硬化物係以95℃、100%RH條件加熱12小時後之硬度的變化值較佳為初期值±10點以內,更佳為初期值±7點以內。變化值為初期值±10點以內時,係耐水蒸氣性優異。作為上述硬度之測定方法,具體而言,可依照JIS K6253測定。在本發明,為了將上述硬度的變化值定為上述範圍內,較佳為將(A)成分中所包含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即Rf 1或Rf 2定為下述式表示之構造。 (式中,c、d、e、f、g、h、i及d+e+f+g+h+i係與上述相同,此等各單位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枝狀,又,附d、e、f、g、h、i之括弧內所示之各重複單位可無規鍵結)。
進而,於本發明,提供一種將上述之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的硬化物於構成的全部或至少其構成的一部分所具有之物品。如上述,若使用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可對於物品賦予低折射率性與耐水蒸氣性。
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可適合使用在光學零件,具體而言,可作為抗反射劑、光纖之塗佈劑、鏡片等使用。
於此,作為本發明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之塗工方法,雖並未特別限制,但可使用例如刀塗、輥塗、凹版塗、流塗、浸塗、噴塗、旋塗、棒塗、絲網印刷等之公知的塗工方法。
塗工後,對塗膜照射活性能量線並其硬化。於此,作為活性能量線,可藉由照射電子束、紫外線、可見光等之任意之光硬化,光源雖並未被特別限定,但例如可列舉水銀燈、黑光燈、金屬鹵化物燈、鈉燈、鹵素燈、氙燈、LED燈、螢光燈、太陽光、電子束照射裝置等。作為光,特佳為紫外線,作為紫外線源,較佳為水銀燈、金屬鹵化物燈、LED燈。光照射的照射量從硬化物之特性的觀點來看,以10~10,000mJ/cm 2,尤其是以100~4,000 mJ/cm 2的範圍較佳。過少時,殘存未硬化成分,過多時,有硬化物劣化的可能性。
又,為了防止因氧導致之硬化阻礙,於紫外線照射時將照射環境以氮、二氧化碳、氬氣等之未包含氧分子之惰性氣體取代,或是將硬化物表面以具有脫模性之紫外線透過性某保護層被覆,並從其上照射紫外線,基材具有紫外線透過性時,除了將硬化物表面以有脫模性之保護層被覆之外,亦可從基材側的面照射紫外線。又,由於有效果地進行硬化物之整平或硬化物中之(甲基)丙烯醯基的聚合,故可於紫外線照射前及照射中將硬化物及基材以紅外線或熱風乾燥爐等任意之手法加熱。 [實施例]
以下,雖顯示合成實施例、合成比較例、實施例及比較例,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非被限定於下述之實施例。尚,在下述之例,全氟聚醚基之數平均分子量表示根據 19F-NMR分析,從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的末端構造與主鏈構造的特性峰值強度比率所算出之值,(B)成分之黏度表示依據JIS K7117在23℃所測定之值。
(A)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的合成 [合成例1]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1)的合成 於乾燥氮環境下,將於反應容器置入平均構造為下述式表示之化合物(I)100g(0.025莫耳)、 (Rf A1之數平均分子量:約4,400) 下述式表示之化合物(i)12.2g(0.20莫耳)及m-六氟化二甲苯100g, 於乾燥氮環境下60℃攪拌3小時。藉由反應液之IR,確認源自-C(=O)F鍵之帶(Bond)的消失。水洗所得之反應液後進行減壓餾除,而得到以下之構造式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II)92.3g。 (Rf A1之數平均分子量:約4,400)
乾燥空氣環境下,於反應容器中,於藉由前述之方法所得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II)50.0g(羥基量0.024莫耳),混合THF50.0g、與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3.6g(0.024莫耳),並加熱至50℃。對其添加羧酸鉍觸媒(楠本化成製XK-640)0.15g,並於50℃下攪拌24小時。加熱結束後,進行減壓餾除,而得到液狀高黏稠物質46.3g。從 1H-NMR及IR的結果,確認為下述式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1)。 (Rf A1之數平均分子量:約4,400)
[合成例2]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2)的合成 於乾燥氮環境下,將於反應容器置入平均構造為下述式表示之化合物(III)100g(0.017莫耳)、 (Rf A2之數平均分子量:約5,800) 下述式表示之化合物(i)8.5g(0.14莫耳)及m-六氟化二甲苯100g, 於乾燥氮環境下,於65℃攪拌8小時。藉由反應液之IR,確認源自-C(=O)F鍵之帶的消失。水洗所得之反應液後進行減壓餾除,而得到以下之構造式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IV)94.4g。 (Rf A2之數平均分子量:約5,800)
乾燥空氣環境下,於反應容器中,於藉由前述之方法所得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IV)50.0g(羥基量0.017莫耳),混合m-六氟化二甲苯50.0g、與甲基丙烯醯氯3.6g(0.034莫耳)、與三乙基胺4.4g(0.043莫耳),並於50℃下攪拌24小時。加熱結束後,於水洗後進行減壓餾除,而得到液狀高黏稠物質39.9g。從 1H-NMR及IR的結果,確認為下述式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2)。 (Rf A2之數平均分子量:約5,800)
[合成例3]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3)的合成 乾燥空氣環境下,於反應容器中,於與合成例2同樣進行所得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IV)50.0g(羥基量0.017莫耳),混合THF50.0g、與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2.6g(0.017莫耳),並加熱至50℃。對其添加羧酸鉍觸媒(楠本化成製XK-640)0.15g,並於50℃下攪拌24小時。加熱結束後,進行減壓餾除,而得到液狀高黏稠物質48.3g。從 1H-NMR及IR的結果,確認為下述式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3)。 (Rf A2之數平均分子量:約5,800)
[合成例4]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4)的合成 乾燥空氣環境下,於反應容器中,於與合成例2同樣進行所得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IV)50.0g(羥基量0.017莫耳),混合THF50.0g、與1,1-(雙丙烯醯氧基甲基)乙基異氰酸酯4.1g(0.017莫耳),並加熱至50℃。對其添加羧酸鉍觸媒(楠本化成製XK-640)0.15g,並於50℃下攪拌24小時。加熱結束後,進行減壓餾除,而得到液狀高黏稠物質37.3g。從 1H-NMR及IR的結果,確認為下述式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4)。 (Rf A2之數平均分子量:約5,800)
[合成例5]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5)的合成 於乾燥氮環境下,將於反應容器置入平均構造為下述式表示之化合物(V)100g(0.0063莫耳)、 (Rf A3之數平均分子量:約15,300) 下述式表示之化合物(i)3.1g(0.05莫耳)及m-六氟化二甲苯100g, 於乾燥氮環境下,於65℃攪拌8小時。藉由反應液之IR,確認源自-C(=O)F鍵之帶的消失。水洗所得之反應液後進行減壓餾除,而得到以下之構造式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VI)73.2g。 (Rf A3之數平均分子量:約15,300)
乾燥空氣環境下,於反應容器中,於藉由前述之方法所得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VI)50.0g(羥基量0.0063莫耳),混合THF50.0g、與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0.98g(0.0063莫耳),並加熱至50℃。對其添加羧酸鉍觸媒(楠本化成製XK-640)0.15g,並於50℃下攪拌24小時。加熱結束後,進行減壓餾除,而得到液狀高黏稠物質32.8g。從 1H-NMR及IR的結果,確認為下述式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5)。 (Rf A3之數平均分子量:約15,300)
[合成例6]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6)的合成 於乾燥氮環境下,將於反應容器置入平均構造為下述式表示之化合物(III)100g(0.017莫耳)、 (Rf A2之數平均分子量:約5,800) 下述式表示之化合物(ii)12.8g(0.14莫耳)及m-六氟化二甲苯100g, 於乾燥氮環境下,於65℃攪拌8小時。藉由反應液之IR,確認源自-C(=O)F鍵之帶的消失。水洗所得之反應液後進行減壓餾除,而得到以下之構造式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VII)88.7g。 (Rf A2之數平均分子量:約5,800)
乾燥空氣環境下,於反應容器中,於藉由前述之方法所得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VII)50.0g(羥基量0.033莫耳),混合THF50.0g、與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5.1g(0.033莫耳),並加熱至50℃。對其添加羧酸鉍觸媒(楠本化成製XK-640)0.15g,並於50℃下攪拌24小時。加熱結束後,進行減壓餾除,而得到液狀高黏稠物質36.6g。從 1H-NMR及IR的結果,確認為下述式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6)。 (Rf A2之數平均分子量:約5,800)
[合成例7]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7)的合成 於乾燥氮環境下,將於反應容器置入平均構造為下述式表示之化合物(VIII)100g(0.027莫耳)、 (惟,Rf A4之數平均分子量為約3,600,以Rf A4中之括弧包括之各重複單位的配列為無規)。 下述式表示之化合物(i)13.4g(0.22莫耳)及m-六氟化二甲苯100g, 於乾燥氮環境下,於65℃攪拌8小時。藉由反應液之IR,確認源自-C(=O)F鍵之帶的消失。水洗所得之反應液後進行減壓餾除,而得到以下之構造式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IX)88.3g。 (惟,Rf A4之數平均分子量為約3,600,以Rf A4中之括弧包括之各重複單位的配列為無規)。
乾燥空氣環境下,於反應容器中,於藉由前述之方法所得之含有氟聚醚基之醇化合物(IX)50.0g(羥基量0.026莫耳),混合THF50.0g、與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4.0g(0.026莫耳),並加熱至50℃。對其添加羧酸鉍觸媒(楠本化成製XK-640)0.15g,並於50℃下攪拌24小時。加熱結束後,進行減壓餾除,而得到液狀高黏稠物質32.8g。從 1H-NMR及IR的結果,確認為下述式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7)。 (惟,Rf A4之數平均分子量為約3,600,以Rf A4中之括弧包括之各重複單位的配列為無規)。
尚,於上述合成例1~7所得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1)~(A-7)中未包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的調製 [實施例1~15、比較例1] 使用於上述合成例1~7所得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1)~(A-7)、以下之丙烯酸化合物(B-1)~(B-5),及以下之光聚合起始劑(C-1)及(C-2),調製分別以下述表1所示之比例摻合的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F-1)~(F-16)。
(B-1)2-(全氟丁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黏度:2.2mPa・s) (B-2)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黏度:6.1mPa・s) (B-3)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黏度:6.5mPa・s) (B-4)2-(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黏度:3.3mPa・s) (B-5)1H,1H,5H-八氟戊基甲基丙烯酸酯(黏度:4.1mPa・s)
(C-1)2-羥基-2-甲基苯丙酮 (C-2)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
組成物之摻合比例
組成物之外觀的評估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之各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的外觀藉由目視觀察,以下述基準評估。將結果示於表2。 ○(良) :均一。 ×(不良):不均一。
組成物的黏度的評估 實施例及比較例之各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的黏度在23℃條件,依據JIS K7117-1、Z8803測定。將結果示於表2。
組成物之折射率的評估 實施例及比較例之各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的折射率使用阿貝折射儀(ATAGO公司製:DR-A1),在溫度:25℃、波長:589nm測定。將結果示於表2。
塗工與硬化物的製作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之各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刀塗在玻璃上(間隔厚2.0mm)。進行真空脫泡後,使用傳送帶式UV-LED照射裝置(iGrafx製、波長365nm),於氮環境中,將峰值強度490mW/cm 2、積算照射量1,000mJ/cm 2的紫外線從塗工面及玻璃面合計照射2次,使組成物硬化,而得到厚度約2mm之硬化物。
硬化物之折射率的評估 於上述製作之實施例及比較例之硬化物的折射率係使用阿貝折射儀(ATAGO公司製:DR-A1),在溫度:25℃、波長:589nm測定。將結果示於表3。
硬化物之硬度、拉伸強度、切斷時伸長率的評估 於上述製作之實施例及比較例之硬化物的硬度、拉伸強度、切斷時伸長率依據JIS K6250、6251、6253測定。尚,硬度係使用蕭氏(Durometer)A硬度計測定。將結果示於表3。
硬化物之耐水蒸氣試驗 將於上述製作之實施例及比較例的硬化物以空氣環境下95℃、100%RH加熱12小時。對於試驗後之硬化物,測定硬度、拉伸強度、切斷時伸長率。將此等之結果示於表3。
使用藉由以特定比例摻合本發明之(A)成分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A-1)~(A-7)、於1分子中含有1個或2個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之丙烯酸化合物(B)及光聚合起始劑(C)而調製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F-1)~(F-15),來製作硬化物之實施例1~15顯示低折射率,又,確認耐水蒸氣試驗後之硬度變化、拉伸強度變化、切斷時伸長率變化縮小,優異之耐水蒸氣性。 另一方面,於比較例1,藉由未摻合於1分子中含有1個或2個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之丙烯酸化合物(B),僅摻合(A)成分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與光聚合起始劑(C),來調製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F-16)。比較例1係組成物的黏度顯著提高,操作性劣化。

Claims (23)

  1. 一種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係將 (A)下述一般式(1)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 100質量份、 (式中,Rf 1係藉由碳數1~6之全氟伸烷基與氧原子構成之數平均分子量500~40,000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Z為2價的有機基,可包含途中環狀構造;Y為碳數1~20之(b+1)價的有機基;X獨立為含有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之1價的有機基,且平均1分子中至少含有1個之前述丙烯醯基或是α取代丙烯醯基;V 1為氫原子、氟原子或-Z-Y(X) b表示之1價之基;b為1~10之整數) (B)在23℃的黏度為5,000mPa・s以下,於1分子中含有1個或2個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之丙烯酸化合物(惟,排除(A)成分) 0.1~300質量份,及 (C)光聚合起始劑 0.01~20質量份 作為必須成分含有,且在23℃的黏度為10~100,000 mPa・s的範圍,在溫度25℃、波長589nm的條件之折射率為1.390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係未摻合不具有與丙烯醯基反應之基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3. 如請求項1或2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一般式(1)中,Rf 1為下述式表示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 (式中,c係每一單位獨立為2~6之整數;d、e、f、g、h、i分別為0~200之整數,且d+e+f+g+h+i=4~200;此等各單位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枝狀,又,附d、e、f、g、h、i之括弧內所示之各重複單位可無規鍵結)。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A)成分為下述一般式(2)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 (式中,Rf 2係藉由碳數1~6之全氟伸烷基與氧原子構成之數平均分子量500~40,000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Y 2獨立為碳數1~20之(b’+1)價的有機基;X 2獨立為含有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之1價的有機基,且平均1分子中至少含有1個之前述丙烯醯基或是α取代丙烯醯基;R 1為氫原子或碳數1~8之1價的烴基;V 2為氫原子、氟原子或 -C(=O)-NR 1 a[Y 2(X 2) b’] 2-a表示之1價之基;a為0或1;b’為1~10之整數)。
  5. 如請求項4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一般式(2)中,Rf 2為下述式表示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 (式中,c係每一單位獨立為2~6之整數;d、e、f、g、h、i分別為0~200之整數,且d+e+f+g+h+i=4~200;此等各單位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枝狀,又,附d、e、f、g、h、i之括弧內所示之各重複單位可無規鍵結)。
  6. 如請求項4或5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一般式(2)中,Rf 2為選自下述構造式表示之2價的全氟聚醚基者, (式中,q為4~200之整數) (式中,r為1~6之整數,且C rF 2rO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枝狀,s為0~6之整數,t、u分別為1~200之整數,t+u為2~200之整數,s+t+u為4~200之整數v為5~200之整數)。
  7. 如請求項4~6中任一項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一般式(2)中,R 1為氫原子,a為1。
  8. 如請求項4~7中任一項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一般式(2)中,Y 2為下述中之任一者表示者, (式中,*為與N鍵結之鍵結部,**為與X 2鍵結之鍵結部)。
  9. 如請求項4~8中任一項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一般式(2)中,X 2為下述構造式表示者, (式中,R 2獨立為氫原子、氟原子、甲基或三氟甲基,W為可包含選自單鍵或醚鍵、酯鍵及胺基甲酸酯鍵中之1種或2種以上的2價或3價的烴基,n為1或2)。
  10. 如請求項4~9中任一項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一般式(2)中,X 2為下述中之任一者表示者,
  11. 如請求項4~10中任一項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A)成分為下述式中之任一者表示之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 (式中,X 2係與上述相同,q為4~200之整數,r為1~6之整數,且C rF 2rO可為直鏈狀,亦可為分枝狀,s為0~6之整數,t、u分別為1~200之整數,t+u為2~200之整數,s+t+u為4~200之整數)。
  12. 如請求項1~11中任一項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B)成分為含有氟烷基,且具有1個或2個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者。
  13. 如請求項1~12中任一項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B)成分為下述式中之任一者表示之丙烯酸化合物,
  14. 如請求項1~13中任一項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B)成分為含有1個以上碳數1~8之全氟烷基,且含有1個或2個丙烯醯基或α取代丙烯醯基者。
  15. 如請求項1~14中任一項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B)成分為下述式中之任一者表示之丙烯酸化合物,
  16. 如請求項1~15中任一項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中,(C)成分之光聚合起始劑係於構造中未含有氟原子者。
  17. 如請求項1~16中任一項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係抗反射劑用或光纖之塗佈劑用。
  18. 一種硬化物,其係硬化如請求項1~17中任一項之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而成。
  19. 如請求項18之硬化物,其中,在溫度25℃、波長589nm的條件之折射率為1.400以下。
  20. 如請求項18或19之硬化物,其中,以95℃、100%RH條件加熱12小時後之硬度的變化值為初期值 ±10點以內。
  21. 一種物品,其特徵為如請求項18~20中任一項之硬化物為構成的全部或至少其構成的一部分。
  22. 如請求項21之物品,其係光學零件。
  23. 如請求項21或22之物品,其係鏡片、抗反射膜及光纖中之任一者。
TW111146284A 2021-12-14 2022-12-02 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以及物品 TW2023342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02528 2021-12-14
JP2021-202528 2021-12-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4277A true TW202334277A (zh) 2023-09-01

Family

ID=86774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6284A TW202334277A (zh) 2021-12-14 2022-12-02 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以及物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34277A (zh)
WO (1) WO202311271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9962A (en) * 1983-09-19 1986-02-11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erfluoropolyether compositions which are soluble in non-fluorinated solvents
JP3888653B2 (ja) * 1998-06-09 2007-03-07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及び硬化物
JP2001074912A (ja) * 1999-09-06 2001-03-23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光学レンズ
US20130053506A1 (en) * 2008-08-08 2013-02-28 Dic Corporation Fluorine compound and active energy ray-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using same
JP2010090302A (ja) * 2008-10-09 2010-04-22 Kyoeisha Chem Co Ltd 硬化型フッ素系アクリル樹脂の微粒子、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光学材料
JP2011213837A (ja) * 2010-03-31 2011-10-27 Unimatec Co Ltd 含フッ素ポリエーテル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含有する硬化性組成物
JP6394512B2 (ja) * 2015-06-12 2018-09-26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及び物品
JP6497350B2 (ja) * 2016-04-15 2019-04-10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アクリル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含フッ素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並びに物品
CN113439095A (zh) * 2019-02-18 2021-09-24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含氟固化性组合物和物品
CN113950495A (zh) * 2019-06-11 2022-01-18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含氟固化性组合物和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12714A1 (ja)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85524B1 (ko) 함불소 아크릴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함불소 활성 에너지선 경화성 조성물 및 물품
TWI483930B (zh) (Meth) acrylate compound having a cyclic structur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101235227B1 (ko) 불소 화합물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활성 에너지선 경화형 수지 조성물
CN110256959B (zh) 可uv固化有机硅离型剂
JP4267088B2 (ja) 反射防止膜用塗料及び該反射防止膜用塗料を用いた低反射材
JP6094912B2 (ja) ビカルバゾール化合物、光硬化性組成物、その硬化物、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用硬化性組成物、及び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JP7279788B2 (ja) 含フッ素アクリル化合物、含フッ素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並びに物品
JP2008038015A5 (zh)
JP6927040B2 (ja) 含フッ素化合物、硬化性組成物および硬化物
JP5660370B2 (ja) 重合性フッ素系化合物、それを用いた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US11897989B2 (en) Fluorine-containing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article
JP2010235784A (ja) 含フッ素ラジカル重合性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それを用いた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び含フッ素ラジカル重合性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KR20180051508A (ko) 편말단에 치환기를 갖는 (메타)아크릴계 중합체의 제조 방법
JP5720921B2 (ja) 含フッ素多官能チオール、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塗料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JPWO2018117062A1 (ja) 硬化型組成物
TW202334277A (zh) 含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以及物品
TWI376531B (en) Mono-component thermosetting composition for protective film of color filter, and color filter using same
JP2004155847A (ja) 不飽和二重結合を含有する含フッ素共重合体及びこれを含む組成物
JP5338809B2 (ja) 多官能含フッ素化合物及び該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TW202309124A (zh) 硬化型組成物、活性能量線硬化型組成物及活性能量線硬化型塗佈劑組成物
TW202336086A (zh) 含有氟聚醚基之丙烯酸化合物
JP2019048912A (ja) 親水性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当該親水性共重合体を含む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組成物および塗膜
JP2007016065A (ja) ラジカル重合硬化性組成物、その樹脂および光学部材
JP2003192749A (ja) 二重結合を含有する重合体液状組成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JP6381140B2 (ja) 組成物、硬化性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硬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