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23982A - 層合體、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及圖型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層合體、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及圖型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3982A
TW202323982A TW111124200A TW111124200A TW202323982A TW 202323982 A TW202323982 A TW 202323982A TW 111124200 A TW111124200 A TW 111124200A TW 111124200 A TW111124200 A TW 111124200A TW 202323982 A TW202323982 A TW 2023239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resin
solvent
aforementioned
independently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4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久美子
丸山仁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3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398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G03F7/028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photosensitivity-increasing substances, e.g. photoinitia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75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75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G03F7/075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Si-O, Si-C or Si-N bo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9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16Coating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16Coating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162Coating on a rotating support, e.g. using a whirler or a spi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1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form insulating layers thereon, e.g. for masking or by using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se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一種層合體,其含有半導體基板與於前述半導體基板上所形成的感光性樹脂層來構成,其特徵在於:前述感光性樹脂層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前述半導體基板在單側具有段差面,前述段差面的凹部被填滿預濕溶劑,並於其上方形成前述感光性樹脂層。藉此可提供:一種層合體,其使用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感光性組成物,使得段差基板的段差面的凹部充分地填埋前述樹脂,而能夠賦予平坦的感光性樹脂皮膜;材料損失較小的前述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及,使用前述層合體之圖型形成方法。

Description

層合體、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及圖型形成方法
本發明關於層合體、前述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及使用前述層合體之圖型形成方法。
隨著對於高積體化的半導體封裝體之需求,為了在一個半導體封裝體內層合複數的半導體封裝體,可垂直貫通並電氣連接基板或晶片(die)的聚矽氧貫通電極(TSV),被使用於3D封裝體。當對於TSV形成配線層時,使用SiO 2膜來作為絕緣層。此者係藉由CVD所形成,但隨著TSV變深,則難以形成平坦的膜。當進一步進行高積體化時,會使用經研磨後的較薄的晶圓,因此需要樹脂接著劑用來貼合支撐此者的支撐晶圓,且需要在200℃左右的低溫下來進行CVD。
因此,亦提案藉由樹脂材料之絕緣層形成。作為形成方法之例子,可舉出印刷法、噴霧方式(專利文獻1)、噴墨方式(專利文獻2)、旋轉塗佈方式及浸漬塗佈方式或層合方式。其中,亦有使用光硬化性樹脂將TSV一次填埋,藉由曝光使VIA開口,而僅在側壁部分形成絕緣層膜之方法。此時,需要在TSV中無間隙地填埋樹脂,並進一步需要以平坦的膜厚,在基板上形成皮膜。
其中,本次注目於被廣泛使用的旋轉塗佈方式。旋轉塗佈方式係使用旋轉離心力,將塗佈物滴入至晶圓中央後並使其旋轉,而可形成平坦的塗膜。但,一般而言為使用於平坦的基板,藉由使其旋轉來進行塗佈,因此實際殘留於基板上的液量較滴入的液量為少,故材料的損失被舉出作為課題(專利文獻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11420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20-13471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5-08865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為有鑑於上述情況而完成之發明,提供:一種層合體,其使用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感光性組成物,使得段差基板的段差面的凹部充分地填埋前述樹脂,而能夠賦予平坦的感光性樹脂皮膜;一種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其材料損失較小,並可藉由旋轉塗佈將預濕溶劑填埋於單側具有段差面的半導體基板上,且能夠形成平坦的感光性樹脂層;及,使用前述層合體之圖型形成方法。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中提供一種層合體,其含有半導體基板與於前述半導體基板上所形成的感光性樹脂層來構成,前述感光性樹脂層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前述半導體基板單側具有段差面,前述段差面的凹部被填滿預濕溶劑,並於其上方形成前述感光性樹脂層。
若為如此般的層合體時,將成為一種層合體,其使用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感光性組成物,使得段差基板的段差面的凹部充分地填埋前述樹脂,而能夠賦予平坦的感光性樹脂皮膜。
此時,前述段差面的開口寬度較佳為10~100 μm,深度較佳為10~120μm。
將成為一種層合體,即使是具有如此般的段差面的層合體,亦可使用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感光性組成物,而使前述樹脂能夠充分地填埋於段差基板的段差面的凹部。
此時,前述預濕溶劑較佳為單一溶劑或包含至少30質量%以上的沸點為130℃以上的溶劑的混合溶劑。
若為如此般的層合體時,樹脂將更充分地填埋段差基板的段差面的凹部,而可賦予更平坦的感光性樹脂皮膜。
此時,前述感光性樹脂層較佳為含有(A)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B)藉由190~500nm之光進行分解而產生酸的光酸產生劑及(C)溶劑。
若為如此般的層合體時,最終可良好地填埋半導體基板的段差面的凹部。
此時,前述(A)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較佳為包含下述式(a1)~(a4)中任1種以上所表示的重複單元及(b1)~(b4)中任1種以上所表示的重複單元。
Figure 02_image001
[式中,R 1~R 4分別獨立為碳數1~8的一價烴基;m為1~600的整數;a 1~a 4及b 1~b 4為滿足0≦a 1<1、0≦a 2<1、0≦a 3<1、0≦a 4<1、0≦b 1<1、0≦b 2<1、0≦b 3<1、0≦b 4<1、0<a 1+a 2+a 3+a 4<1、0<b 1+b 2+b 3+b 4<1、及a 1+a 2+a 3+a 4+b 1+b 2+b 3+b 4=1之數;X 1為下述式(X1)所表示的二價的基;X 2為下述式(X2)所表示的二價的基;X 3為下述式(X3)所表示的二價的基;X 4為下述式(X4)所表示的二價的基,
Figure 02_image003
(式中,Z 1為單鍵、亞甲基、丙烷-2,2-二基、1,1,1,3,3,3-六氟丙烷-2,2-二基或茀-9,9-二基;R 11及R 1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R 13及R 14分別獨立為碳數1~4的烷基或碳數1~4的烷氧基;p 1及p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q 1及q 2分別獨立為0~2的整數)
Figure 02_image005
(式中,Z 2為單鍵、亞甲基、丙烷-2,2-二基、1,1,1,3,3,3-六氟丙烷-2,2-二基或茀-9,9-二基;R 21及R 2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R 23及R 24分別獨立為碳數1~4的烷基或碳數1~4的烷氧基;r 1及r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s 1及s 2分別獨立為0~2的整數)
Figure 02_image007
(式中,R 31及R 3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t 1及t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
Figure 02_image009
(式中,R 41及R 4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R 43及R 44分別獨立為碳數1~8的一價烴基;u 1及u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v為0~600的整數)]
若為如此般的(A)成分時,最終可更良好地填埋半導體基板的段差面的凹部。
又,本發明中前述感光性樹脂層較佳為含有(A’)丙烯酸高分子、(B’)光聚合起始劑及(C)溶劑。
即使是如此般的(A’)成分及(B’)成分,最終亦可良好地填埋半導體基板的段差面的凹部。
又,本發明中提供一種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包含下述之步驟: 將預濕溶劑旋轉塗佈至單側具有段差面的半導體基板的段差面的凹部來進行預濕,並以前述預濕溶劑填滿前述段差面的凹部之第一塗佈步驟; 使旋轉之同時,去除前述半導體基板上在進行預濕之際之多餘的預濕溶劑之刮平步驟;及 對於前述旋轉塗佈並填滿有預濕溶劑之側之面,旋轉塗佈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來形成作為感光性樹脂層的前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塗膜之第二塗佈步驟。
若為如此般的層合體之製造方法時,將成為一種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其使用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感光性組成物,能以材料損失較少之方式藉由旋轉塗佈將預濕溶劑填埋於單側具有段差面的基板上,且可形成平坦的感光性樹脂層。
此時,較佳為從前述刮平步驟起以不停止旋轉前述半導體基板之方式,來進行前述第二塗佈步驟。
若為如此般的層合體之製造方法時,可不使晶圓表面乾燥來滴入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而可適合進行具有段差面的半導體基板之填埋。
此時,作為前述第一塗佈步驟中使用的預濕溶劑,較佳為使用單一溶劑或包含至少30質量%以上的沸點為130℃以上的溶劑的混合溶劑。
若為如此般的層合體之製造方法時,因藉由含有高沸點的溶劑,故於預濕中或滴入用於形成感光性樹脂層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等時,半導體基板表面不易乾燥而變得容易塗佈展開(塗開)。
又,本發明中提供一種圖型形成方法,包含下述之步驟: 對於以如上述記載之製造方法所製造的層合體進行預熱來將前述感光性樹脂層硬化並製成感光性樹脂皮膜之步驟; 將前述感光性樹脂皮膜隔著光罩來進行曝光之步驟;及 於進行曝光後的加熱處理後,藉由顯影液顯影並溶解去除非曝光部來形成圖型之步驟。
若為如此般的圖型形成方法時,由於基板的段差面可良好地填埋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感光性樹脂,而可形成平坦的感光性樹脂皮膜,故可藉由曝光(圖型形成)使VIA開口,而僅在側壁部良好地形成絕緣層。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的層合體之製造方法係藉由使用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而能以較少的塗佈液來高度填充且完整地填埋半導體基板上的段差,進一步可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平坦的感光性樹脂層膜。
[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如上述般,要求著開發:使用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感光性組成物,能以材料損失較少之方式藉由旋轉塗佈填埋單側具有段差面的半導體基板,且可形成平坦的膜的層合體、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及圖型形成方法。
本發明人為了達成前述目的,經深入研究之結果發現:「當以預濕溶劑將單側具有段差面的半導體基板的前述段差面的凹部進行預濕後,再塗佈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時,即使是少量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亦可進行塗佈,且可完整地填埋單側具有段差面的半導體基板的前述段差面的凹部,故所獲得的層合體係前述樹脂無間隙地填埋段差面的凹部,進而可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平坦的膜」,因而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為一種層合體,其含有半導體基板與於前述半導體基板上所形成的感光性樹脂層來構成,前述感光性樹脂層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前述半導體基板單側具有段差面,前述段差面的凹部被填滿預濕溶劑,並於其上方形成前述感光性樹脂層。
以下,對於本發明進行詳細地說明,但本發明並非被限定於該等中。
[層合體] 本發明的層合體,其含有半導體基板與於前述半導體基板上所形成的感光性樹脂層來構成,前述感光性樹脂層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前述半導體基板單側具有段差面,前述段差面的凹部被填滿預濕溶劑,並於其上方形成前述感光性樹脂層。
如圖1所示例般,本發明的層合體10,其含有半導體基板1與於前述半導體基板1上所形成的感光性樹脂層3來構成,前述半導體基板1單側具有段差面,前述段差面的凹部被填滿預濕溶劑2,並於其上方形成前述感光性樹脂層3。
此時,段差面的開口寬度較佳為10~100μm,又較佳為50~80μm,深度較佳為10~120μm,又較佳為50~ 100μm。
[層合體之製造方法] 作為本發明的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可舉例如一種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包含下述之步驟:將預濕溶劑旋轉塗佈至單側具有段差面的半導體基板的段差面的凹部來進行預濕,並以前述預濕溶劑填滿前述段差面的凹部之第一塗佈步驟;使旋轉之同時,去除前述半導體基板上在進行預濕之際之多餘的預濕溶劑之刮平步驟;及對於前述旋轉塗佈並填滿有預濕溶劑之側之面,旋轉塗佈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來形成作為感光性樹脂層的前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塗膜之第二塗佈步驟。
以下,對於層合體之製造方法以參考圖2之同時進行說明。
圖2為本發明的層合體之製造方法之一例。首先,準備單側具有段差面的半導體基板1(圖2的I)。接下來,進行第一塗佈步驟:將預濕溶劑2旋轉塗佈至單側具有段差面的半導體基板1的段差面的凹部來進行預濕,並以前述預濕溶劑2填滿前述段差面的凹部(圖2的II)。接下來,進行刮平步驟:使旋轉之同時,刮平半導體基板1上之多餘的預濕溶劑2(圖2的III)。接下來,進行第二塗佈步驟:對於前述旋轉塗佈並填滿有預濕溶劑2之側之面,旋轉塗佈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來形成作為感光性樹脂層3的前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塗膜,而獲得本發明的層合體10(圖2的IV)。 將所獲得的層合體10進一步旋轉,使得感光性樹脂層3成為目標之膜厚。在此期間,藉由將預濕溶劑2取代成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使得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無間隙地填埋半導體基板1,而獲得本發明的層合體10(圖2的V)。 以下,對於各步驟的詳細內容進行說明。
(第一塗佈步驟)預濕 第一塗佈步驟係將預濕溶劑2旋轉塗佈至單側具有段差面的半導體基板1的段差面的凹部來進行預濕,並以前述預濕溶劑2填滿前述段差面的凹部之步驟。 如TSV等在具有單側凹凸表面的段差面的半導體基板1,通常而言,若欲直接塗佈液狀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時,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不會進入至段差面的凹部,而難以填埋。因此,藉由進行先以預濕溶劑2填滿段差面的凹部,接下來,塗佈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將容易進入,而使得填埋變得容易。
該等的預濕溶劑2較佳為有機溶劑,可單獨使用,亦可使用組合2種以上的混合溶劑。
作為預濕溶劑2,可舉例如:環己酮、環戊酮、甲基-2-n-戊基酮等的酮類;3-甲氧基丁醇、3-甲基-3-甲氧基丁醇、1-甲氧基-2-丙醇、1-乙氧基-2-丙醇等的醇類;丙二醇單甲基醚、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乙基醚、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的醚類;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乙基醚乙酸酯、乳酸乙酯、丙酮酸乙酯、乙酸丁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乙酸tert-丁酯、丙酸tert-丁酯、丙二醇-單-tert-丁基醚乙酸酯、γ-丁內酯等的酯類等。
其中,本實施形態中,與後述所塗佈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中使用的溶劑(後述)的極性或溶解參數等越相近時,填埋將越為良好。
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之際,所使用作為預濕溶劑的有機溶劑較佳為包含至少30質量%以上的沸點為130℃以上(較佳為135℃以上)的溶劑。較佳以含有30~70%為宜。此情況時的沸點較佳為130~160℃,更佳以135~160℃為宜。因含有高沸點的溶劑,故於預濕中或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滴入等時,基板表面不易乾燥而變得容易塗開。
特別是以光酸產生劑的溶解性為最優異的乳酸乙酯、環己酮、環戊酮、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γ-丁內酯及其混合溶劑為較佳。
預濕時,較佳以旋轉速度大於0且至50rpm為止,進一步又較佳為大於0且至20rpm為止。藉此,預濕溶劑2滯留在晶圓上之同時,預濕溶劑2將遍布整個段差面的凹部,因此段差內的氣泡消失,故於塗佈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際不易產生填埋不良。
將預濕溶劑2在半導體基板1上保持的時間,會依據段差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但較佳為1~30分鐘,進一步又較佳為1~15分鐘。
藉由先進行預濕,於第二塗佈步驟中,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擴散將變得容易,連帶節省了滴入液,因而可減少材料的損失。
(刮平步驟) 刮平步驟係進行使旋轉之同時,刮平半導體基板1上之多餘的預濕溶劑2之步驟。作為旋轉速度較佳為50~120 rpm,進一步又較佳為80~100rpm。進一步以1~20秒鐘(又較佳為3~15秒鐘)來使其旋轉為宜。藉此,多餘的預濕溶劑2在晶圓表面上以沒有完全乾燥的情況下被去除,因此於接下來的滴入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際將容易填埋之同時,塗佈液被預濕溶劑過度稀釋,而可抑制因黏度降低所導致的膜厚的減少。
(第二塗佈步驟) 第二塗佈步驟係對於前述旋轉塗佈並填滿有預濕溶劑2之側之面,旋轉塗佈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來形成作為感光性樹脂層3的前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塗膜之步驟。於刮平步驟中將預濕溶劑2刮平後,在以恆定速度使其旋轉之同時滴入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滴入後以1~20秒鐘(又較佳為3~15秒鐘)來使其旋轉為宜。藉此,即使是少量的滴入液,亦由於晶圓上的預濕溶劑2,而滴入液容易在晶圓上潤濕擴散。進一步,為了製成目標之膜厚而使其進行加速時,為了不使預濕溶劑2變乾燥,以階段性地提高速度至最大旋轉數來進行為佳。
前述第二塗佈步驟中,於前述第一塗佈步驟中的預濕後,為了進行刮平步驟而使基板旋轉後,連續不停止旋轉且以恆定速度進行第二塗佈步驟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滴入,並在此狀態下以恆定速度使其旋轉一定時間之後再進行加速,來形成平坦的塗膜亦可。從刮平起至滴入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為止之步驟中,藉由進行維持一定的旋轉速度而不改變旋轉速度,故可在不使晶圓表面成為乾燥之狀態下滴入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因而可容易地填埋具有段差面的半導體基板。
圖3表示第一塗佈步驟、刮平步驟、第二塗佈步驟之旋轉塗佈條件的圖表。橫軸X表示塗佈步驟的旋轉時間(秒),縱軸Y表示旋轉塗佈的半導體基板的旋轉速度(rpm)。
首先,於剛開始第一塗佈步驟中,準備單側具有段差面的半導體基板,將旋轉速度從停止狀態提高至S1,在到達S1時滴入預濕溶劑,並從T1至T2維持S1來進行旋轉塗佈。此時,從T1至T2為止所需的時間,會依據段差的大小而有所不同。隨著段差越大,則期望花費越長的時間。
接下來,作為刮平步驟,在T2至T3之間,將旋轉速度從S1提高至S2,並在T3至T4之間刮平在半導體基板上的多餘的預濕溶劑。
進一步,作為第二塗佈步驟,以旋轉速度維持在S2之狀態下,在T4滴入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並以與刮平時相同的旋轉速度來進行旋轉塗佈直至T5為止。
之後,從T5至T6為止,將速度緩慢地提高,以達到用來製成目標之膜厚的旋轉速度S3。於此,若急遽地提高旋轉速度時,則會成為填埋不良之原因。若刮平時的旋轉速度S2與第二塗佈步驟的旋轉速度S3之差為超過1000rpm時,以階段性地提高旋轉速度為較佳。若S2與S3的旋轉速度之差為小於1000rpm之情形時,較佳以15~30秒鐘加速至S3的旋轉速度。
最後,在T7至T8之間,從S3的旋轉速度減速至0rpm,而結束填埋製程。
本發明的層合體中,感光性樹脂為未硬化之狀態,且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具有流動性。因此,在預濕溶劑與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樹脂層)之界面處,兩者漸漸混合。於該過程中,溶劑在層合方向具有濃度梯度,相關的樣態亦包含在本發明中。藉由在界面的混合進一步進行並且兩者均勻地混合,而可良好地填埋段差面的凹部(段差部)。
填埋製程結束後,進行預烘烤之後,藉由光學顯微鏡進行確認,可均勻地看見晶圓面內的段差,而能夠確認感光性樹脂被填埋至面內的全部區域。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感光性樹脂層為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塗膜,且前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 若前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含有(A)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來作為基質聚合物之情形時,較佳為含有(B)藉由190~500nm之光進行分解而產生酸的光酸產生劑及(C)溶劑。 又,若前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含有(A’)丙烯酸高分子來作為基質聚合物之情形時,亦可使用含有(B’)光聚合起始劑及(C)溶劑者。 除了(A)、(B)、(C)成分、或(A’)、(B’)、(C)成分之外,亦可含有(D)交聯劑、(E)淬滅劑、(F)抗氧化劑等。 以下,對於各成分進行詳細地說明。
[(A)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 作為(A)成分的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並無特別限定,但以含有下述式(a1)~(a4)中任1種以上所表示的重複單元及(b1)~(b4)中任1種以上所表示的重複單元(以下亦分別稱為重複單元a1~a4及b1~b4)為較佳。
Figure 02_image011
[式中,R 1~R 4分別獨立為碳數1~8的一價烴基;m為1~600的整數;a 1~a 4及b 1~b 4為滿足0≦a 1<1、0≦a 2<1、0≦a 3<1、0≦a 4<1、0≦b 1<1、0≦b 2<1、0≦b 3<1、0≦b 4<1、0<a 1+a 2+a 3+a 4<1、0<b 1+b 2+b 3+b 4<1、及a 1+a 2+a 3+a 4+b 1+b 2+b 3+b 4=1之數;X 1為下述式(X1)所表示的二價的基;X 2為下述式(X2)所表示的二價的基;X 3為下述式(X3)所表示的二價的基;X 4為下述式(X4)所表示的二價的基,
Figure 02_image013
(式中,Z 1為單鍵、亞甲基、丙烷-2,2-二基、1,1,1,3,3,3-六氟丙烷-2,2-二基或茀-9,9-二基;R 11及R 1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R 13及R 14分別獨立為碳數1~4的烷基或碳數1~4的烷氧基;p 1及p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q 1及q 2分別獨立為0~2的整數)
Figure 02_image015
(式中,Z 2為單鍵、亞甲基、丙烷-2,2-二基、1,1,1,3,3,3-六氟丙烷-2,2-二基或茀-9,9-二基;R 21及R 2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R 23及R 24分別獨立為碳數1~4的烷基或碳數1~4的烷氧基;r 1及r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s 1及s 2分別獨立為0~2的整數)
Figure 02_image017
(式中,R 31及R 3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t 1及t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
Figure 02_image019
(式中,R 41及R 4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R 43及R 44分別獨立為碳數1~8的一價烴基;u 1及u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v為0~600的整數)]
式(a1)~(a4)中,R 1~R 4分別獨立為碳數1~8的一價烴基。m為1~600的整數。若m為2以上的整數時,各R 3可互為相同或相異,各R 4可互為相同或相異。重複單元a1~a4中,若矽氧烷單元為2個以上之情形時,各矽氧烷單元可全部相同,亦可包含2種以上的相異的矽氧烷單元。若包含2種以上的相異的矽氧烷單元之情形時(即,若m為2以上的整數時),矽氧烷單元可以是無規鍵結或交互鍵結,亦可為包含複數個同種的矽氧烷單元的嵌段。
前述一價烴基可為直鏈狀、分支狀、環狀中之任一者,作為該具體例子,可舉出甲基、乙基、丙基、己基、環己基、該等的構造異構體等的烷基、苯基等的芳基等。該等之中,就原料取得之容易度而言,更佳為甲基及苯基。
式中,m為1~600的整數,較佳為1~400的整數,又較佳為1~200的整數。
式(X1)中,Z 1為單鍵、亞甲基、丙烷-2,2-二基、1,1,1,3,3,3-六氟丙烷-2,2-二基或茀-9,9-二基。R 11及R 1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R 13及R 14分別獨立為碳數1~4的烷基或碳數1~4的烷氧基。p 1及p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q 1及q 2分別獨立為0~2的整數。
前述烷基可為直鏈狀、分支狀、環狀中之任一者,作為該具體例子,可舉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該等的構造異構體等。作為前述烷氧基,可為直鏈狀、分支狀、環狀中之任一者,作為該具體例子,可舉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該等的構造異構體等。
式(X2)中,Z 2為單鍵、亞甲基、丙烷-2,2-二基、1,1,1,3,3,3-六氟丙烷-2,2-二基或茀-9,9-二基;R 21及R 2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R 23及R 24分別獨立為碳數1~4的烷基或碳數1~4的烷氧基。r 1及r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s 1及s 2分別獨立為0~2的整數。作為前述烷基及烷氧基,可舉出與前述為相同者。
式(X3)中,R 31及R 3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t 1及t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
式(X4)中,R 41及R 4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R 43及R 44分別獨立為碳數1~8的一價烴基。u 1及u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v為0~600的整數,較佳為0~400的整數,又較佳為0~200的整數。作為前述一價烴基,可舉出與R 1~R 4的說明中所述為相同者。於式(X4)所表示的基中,若v為2以上的整數時,下標v所表示的矽氧烷單元可以是無規鍵結或交互鍵結,亦可為包含複數個同種的矽氧烷單元的嵌段。
(A)成分的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該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為3,000~500,000,又較佳為5,000~ 200,000。尚,於本發明中,Mw係使用四氫呋喃作為溶出溶劑的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所得之聚苯乙烯換算測量值。
式(a1)~(a4)及(b1)~(b4)中,a 1~a 4及b 1~b 4為滿足0≦a 1<1、0≦a 2<1、0≦a 3<1、0≦a 4<1、0≦b 1<1、0≦b 2<1、0≦b 3<1、0≦b 4<1、0<a 1+a 2+a 3+a 4<1、0<b 1+b 2+ b 3+b 4<1、及a 1+a 2+a 3+a 4+b 1+b 2+b 3+b 4=1之數,但較佳為滿足0≦a 1≦0.8、0≦a 2≦0.8、0≦a 3≦0.8、0≦a 4≦0.8、0≦b 1≦0.95、0≦b 2≦0.95、0≦b 3≦0.95、0≦b 4≦0.95、0.05≦a 1+a 2+a 3+a 4≦0.8、0.2≦b 1+b 2+b 3+b 4≦0.95、及a 1+a 2+a 3+a 4+b 1+b 2+b 3+b 4=1之數,又較佳為滿足0≦a 1≦0.7、0≦a 2≦0.7、0≦a 3≦0.7、0≦a 4≦0.7、0≦b 1≦0.9、0≦b 2≦0.9、0≦b 3≦0.9、0≦b 4≦0.9、0.1≦a 1+a 2+a 3+a 4≦0.7、0.3≦b 1+b 2+b 3+b 4≦0.9、及a 1+a 2+a 3+a 4+b 1+b 2+b 3+b 4=1之數。
(A)成分的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較佳為在分子中具有環氧基、羥基等的交聯基或產生交聯反應的反應點。即,前述聚合物較佳為包含選自重複單元a1~a3之至少1種及重複單元b1~b3之至少1種。此時,式(a1)~(a4)及(b1)~(b4)中,a 1~a 4及b 1~b 4較佳為滿足0≦a 1<1、0≦a 2<1、0≦a 3<1、0≦a 4<1、0≦b 1<1、0≦b 2<1、0≦b 3<1、0≦b 4<1、0<a 1+a 2+a 3<1、0<b 1+b 2+b 3<1、及a 1+a 2+a 3+a 4+b 1+b 2+b 3+b 4=1之數,又較佳為滿足0≦a 1≦0.8、0≦a 2≦0.8、0≦a 3≦0.8、0≦a 4≦0.8、0≦b 1≦0.95、0≦b 2≦0.95、0≦b 3≦0.95、0≦b 4≦0.95、0.05≦a 1+a 2+a 3≦0.8、0.2≦b 1+b 2+b 3≦0.95、及a 1+a 2+a 3+a 4+b 1+b 2+b 3+b 4=1之數,更佳為滿足0≦a 1≦0.7、0≦a 2≦0.7、0≦a 3≦0.7、0≦a 4≦0.7、0≦b 1≦0.9、0≦b 2≦0.9、0≦b 3≦0.9、0≦b 4≦0.9、0.1≦a 1+a 2+a 3≦0.7、0.3≦b 1+b 2+b 3≦0.9、及a 1+a 2+a 3+a 4+b 1+b 2+b 3+b 4=1之數。
特別是(A)成分的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較佳為含有重複單元a3及b3。此時,式(a1)~(a4)及(b1)~(b4)中, a 1~a 4及b 1~b 4較佳為滿足0≦a 1<1、0≦a 2<1、0<a 3<1、0≦a 4<1、0≦b 1<1、0≦b 2<1、0<b 3<1、0≦b 4<1、0< a 1+a 2+a 3+a 4<1、0<b 1+b 2+b 3+b 4<1、及a 1+a 2+a 3+a 4+b 1+b 2+ b 3+b 4=1之數,又較佳為滿足0≦a 1<0.8、0≦a 2<0.8、0<a 3≦0.8、0≦a 4<0.8、0≦b 1<0.95、0≦b 2<0.95、0<b 3≦0.95、0≦b 4<0.95、0.05≦a 1+a 2+a 3+a 4≦0.8、0.2≦b 1+b 2+b 3+b 4≦0.95、及a 1+a 2+a 3+a 4+b 1+b 2+b 3+b 4=1之數,更佳為滿足0≦a 1<0.7、0≦a 2<0.7、0<a 3≦0.7、0≦a 4<0.7、0≦b 1<0.9、0≦b 2<0.9、0<b 3≦0.9、0≦b 4<0.9、0.1≦a 1+a 2+a 3+a 4≦0.7、0.3≦b 1+b 2+b 3+b 4≦0.9、及a 1+a 2+ a 3+a 4+b 1+b 2+b 3+b 4=1之數。
前述的各重複單元可為無規地鍵結,亦可作為嵌段聚合物來鍵結。又,各重複單元中的矽氧烷單元可以是無規鍵結,亦可為包含複數個同種的矽氧烷單元的嵌段。又,前述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中,聚矽氧(矽氧烷單元)含有率較佳為30~80質量%。
使用(A)成分的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而獲得的感光性樹脂層,對於層合體、半導體基板等具有良好的密著性、良好的圖型形成能、耐裂性及耐熱性。
(A)成分的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可使用單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A)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之製造方法] 可藉由將下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以下亦稱為化合物(1))、下述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以下亦稱為化合物(2)),與選自下述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以下亦稱為化合物(3))、下述式(4)所表示的化合物(以下亦稱為化合物(4))、下述式(5)所表示的化合物(以下亦稱為化合物(5))及下述式(6)所表示的化合物(以下亦稱為化合物(6))之至少1種,在金屬觸媒存在下進行加成聚合,來製造前述(A)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
Figure 02_image021
(式中,R 1~R 4及m係與前述相同)。
Figure 02_image023
(式中,R 11~R 14、R 21~R 24、R 31、R 32、R 41~R 44、Z 1、Z 2、p 1、p 2、q 1、q 2、r 1、r 2、s 1、s 2、t 1、t 2、u 1、u 2及v係與前述相同)。
作為前述金屬觸媒,可使用鉑(包含鉑黑)、銠、鈀等的鉑族金屬單質;H 2PtCl 4・xH 2O、H 2PtCl 6・xH 2O、NaHPtCl 6・xH 2O、KHPtCl 6・xH 2O、Na 2PtCl 6・xH 2O、K 2PtCl 4・xH 2O、PtCl 4・xH 2O、PtCl 2、Na 2HPtCl 4・xH 2O(於此,x較佳為0~6的整數,特佳為0或6)等的氯化鉑、氯鉑酸及氯鉑酸鹽;醇改質氯鉑酸(例如美國專利第3,220,972號說明書中所記載者);氯鉑酸與烯烴之錯合物(例如美國專利第3,159,601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3,159,662號說明書、及美國專利第3,775,452號說明書中所記載者);使鉑黑或鈀等的鉑族金屬載持於氧化鋁、氧化矽、碳等的載體者;銠-烯烴錯合物;氯參(三苯基膦)銠(亦即所謂的威爾金森觸媒);氯化鉑、氯鉑酸或氯鉑酸鹽與含有乙烯基之矽氧烷(特別是含有乙烯基的環狀矽氧烷)之錯合物等。
前述觸媒之使用量為觸媒量,通常而言,相對於化合物(1)~(6)的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0.001~0.1質量份,又較佳為0.01~0.1質量份。
前述加成聚合反應中,因應所需亦可使用溶劑。作為溶劑,較佳為例如甲苯、二甲苯等的烴系溶劑。
就不使觸媒失活,且可於短時間內使聚合結束之觀點而言,聚合溫度較佳為40~150℃,又較佳為60~ 120℃。聚合時間會依據所獲得的樹脂之種類及量而有所不同,然而為了防止濕氣介入聚合系中,較佳為大約0.5~ 100小時,又較佳為0.5~30小時。反應結束後,若使用溶劑之情形時,可藉由餾除溶劑而得到(A)成分的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
反應方法並未特別限定,可舉例如首先將選自化合物(3)~(6)之至少1種進行加熱後,將金屬觸媒添加至其中,接著花費0.1~5小時,滴入化合物(1)及化合物(2)之方法。
相對於選自化合物(3)~(6)之至少1種所具有的鏈烯基的合計,使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及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所具有的氫矽烷基的合計,以莫耳比計較佳成為0.67~1.67,又較佳成為0.83~1.25之方式來摻合各原料化合物為宜。
可藉由將如同o-烯丙基苯酚般的單烯丙基化合物或如同三乙基氫矽烷般的單氫矽烷或單氫矽氧烷作為分子量調整劑使用,來控制前述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的Mw。
[(A’)丙烯酸高分子] 作為(A’)成分的丙烯酸高分子,只要是(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即可並無特別限定。重量平均分子量Mw亦無特別限制,但較佳使用為1萬~20萬,更佳使用為2萬~15萬左右的高分子。作為丙烯酸高分子,較佳為例如ART CURE MAP-4050、ART CURE MAP-2801、ART CURE RA-3953(根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或PHORET ZAH-106  PHORET ZAH-110(綜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B)光酸產生劑] 與(A)成分的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組合的(B)成分的光酸產生劑,只要是藉由光照射而分解並產生酸即可,並無特別限定,以藉由照射波長190~500nm的光來產生酸者為較佳。本發明中使用的組成物係酸產生劑的相溶性為優異,因此可使用範圍廣泛的酸產生劑。
(B)光酸產生劑係使用作為硬化觸媒。作為前述光酸產生劑,可舉例如鎓鹽、重氮甲烷衍生物、乙二肟衍生物、β-酮碸衍生物、二碸衍生物、硝基苄基磺酸酯衍生物、磺酸酯衍生物、醯亞胺-基-磺酸酯衍生物、肟磺酸酯衍生物、亞胺基磺酸酯衍生物、三嗪衍生物等。
作為前述鎓鹽,可舉出下述式(B1)所表示的鋶鹽或下述式(B2)所表示的錪鹽。
Figure 02_image025
式(B1)及(B2)中,R 101~R 105分別獨立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數1~12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數6~12的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數7~12的芳烷基。A -為非親核性相對離子。
作為前述烷基可為直鏈狀、分支狀、環狀中之任一者,作為該具體例子,可舉出甲基、乙基、n-丙基、異丙基、環丙基、n-丁基、異丁基、sec-丁基、tert-丁基、環丁基、n-戊基、環戊基、環己基、降莰基、金剛烷基等。作為前述芳基,可舉出苯基、萘基、聯苯基等。作為前述芳烷基,可舉出苄基、苯乙基等。
作為前述取代基,可舉出側氧基、直鏈狀、分支狀或環狀的碳數1~12的烷氧基、直鏈狀、分支狀或環狀的碳數1~12的烷基、碳數6~24的芳基、碳數7~25的芳烷基、碳數6~24的芳基氧基、碳數6~24的芳硫基等。
作為R 101~R 105,較佳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環己基、降莰基、金剛烷基、2-氧代環己基等的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苯基、萘基、聯苯基、o-、m-或p-甲氧基苯基、乙氧基苯基、m-或p-tert-丁氧基苯基、2-、3-或4-甲基苯基、乙基苯基、4-tert-丁基苯基、4-丁基苯基、二甲基苯基、三聯苯基、聯苯基氧基苯基、聯苯基硫基苯基等的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苄基、苯乙基等的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該等之中,又較佳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
作為前述非親核性相對離子,可舉出:氯化物離子、溴化物離子等的鹵化物離子;三氟甲磺酸鹽離子、1,1,1-三氟乙磺酸鹽離子、九氟丁磺酸鹽離子等的氟烷磺酸鹽離子;甲苯磺酸鹽離子、苯磺酸鹽離子、4-氟苯磺酸鹽離子、1,2,3,4,5-五氟苯磺酸鹽離子等的芳基磺酸鹽離子;甲磺酸鹽離子、丁磺酸鹽離子等的烷磺酸鹽離子;三氟甲磺醯亞胺離子等的氟烷磺醯亞胺離子;參(三氟甲磺醯基)甲基化離子等的氟烷磺醯基甲基化離子;肆苯基硼酸鹽離子、肆(五氟苯基)硼酸鹽離子等的硼酸鹽離子等。
作為前述重氮甲烷衍生物,可舉出下述式(B3)所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27
式(B3)中,R 111及R 112分別獨立為碳數1~12的烷基或鹵化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數6~12的芳基、或碳數7~12的芳烷基。
前述烷基可為直鏈狀、分支狀、環狀中之任一者,作為該具體例子可舉出與R 101~R 105之說明中所示例者為相同。作為前述鹵化烷基,可舉出三氟甲基、1,1,1-三氟乙基、1,1,1-三氯乙基、九氟丁基等。
作為前述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舉出:苯基;2-、3-或4-甲氧基苯基、2-、3-或4-乙氧基苯基、3-或4-tert-丁氧基苯基等的烷氧基苯基;2-、3-或4-甲基苯基、乙基苯基、4-tert-丁基苯基、4-丁基苯基、二甲基苯基等的烷基苯基;氟苯基、氯苯基、1,2,3,4,5-五氟苯基等的鹵化芳基等。作為前述芳烷基,可舉出苄基、苯乙基等。
作為前述乙二肟衍生物,可舉出下述式(B4)所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29
式(B4)中,R 121~R 124分別獨立為碳數1~12的烷基或鹵化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數6~12的芳基、或碳數7~12的芳烷基。又,R 123及R 124可互相鍵結並與該等所鍵結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環,若形成環之情形時,R 123及R 124所鍵結形成的基為碳數1~12的直鏈狀或分支狀的伸烷基。
作為前述烷基、鹵化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及芳烷基,可舉出與R 111及R 112所示例者為相同。作為前述直鏈狀或分支狀的伸烷基,可舉出亞甲基、伸乙基、伸丙基、伸丁基、伸己基等。
作為前述鎓鹽,具體而言可舉出三氟甲磺酸二苯基錪、三氟甲磺酸(p-tert-丁氧基苯基)苯基錪、p-甲苯磺酸二苯基錪、p-甲苯磺酸(p-tert-丁氧基苯基)苯基錪、三氟甲磺酸三苯基鋶、三氟甲磺酸(p-tert-丁氧基苯基)二苯基鋶、三氟甲磺酸雙(p-tert-丁氧基苯基)苯基鋶、三氟甲磺酸參(p-tert-丁氧基苯基)鋶、p-甲苯磺酸三苯基鋶、p-甲苯磺酸(p-tert-丁氧基苯基)二苯基鋶、p-甲苯磺酸雙(p-tert-丁氧基苯基)苯基鋶、p-甲苯磺酸參(p-tert-丁氧基苯基)鋶、九氟丁磺酸三苯基鋶、丁磺酸三苯基鋶、三氟甲磺酸三甲基鋶、p-甲苯磺酸三甲基鋶、三氟甲磺酸環己基甲基(2-氧代環己基)鋶、p-甲苯磺酸環己基甲基(2-氧代環己基)鋶、三氟甲磺酸二甲基苯基鋶、p-甲苯磺酸二甲基苯基鋶、三氟甲磺酸二環己基苯基鋶、p-甲苯磺酸二環己基苯基鋶、雙(4-tert-丁基苯基)錪六氟磷酸鹽、二苯基(4-硫苯氧基苯基)鋶六氟銻酸鹽、[4-(4-聯苯基硫基)苯基]-4-聯苯基苯基鋶參(三氟甲磺醯基)甲基化、肆(氟苯基)硼酸三苯基鋶、肆(氟苯基)硼酸參[4-(4-乙醯基苯基)苯硫基]鋶、肆(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鋶、肆(五氟苯基)硼酸參[4-(4-乙醯基苯基)苯硫基]鋶等。
作為前述重氮甲烷衍生物,具體而言可舉出雙(苯磺醯基)重氮甲烷、雙(p-甲苯磺醯基)重氮甲烷、雙(二甲苯磺醯基)重氮甲烷、雙(環己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環戊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n-丁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異丁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sec-丁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n-丙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異丙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tert-丁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n-戊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異戊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sec-戊基磺醯基)重氮甲烷、雙(tert-戊基磺醯基)重氮甲烷、1-環己基磺醯基-1-(tert-丁基磺醯基)重氮甲烷、1-環己基磺醯基-1-(tert-戊基磺醯基)重氮甲烷、1-tert-戊基磺醯基-1-(tert-丁基磺醯基)重氮甲烷等。
作為前述乙二肟衍生物,具體而言可舉出雙-o-(p-甲苯磺醯基)-α-二甲基乙二肟、雙-o-(p-甲苯磺醯基)-α-二苯基乙二肟、雙-o-(p-甲苯磺醯基)-α-二環己基乙二肟、雙-o-(p-甲苯磺醯基)-2,3-戊二酮乙二肟、雙-(p-甲苯磺醯基)-2-甲基-3,4-戊二酮乙二肟、雙-o-(n-丁磺醯基)-α-二甲基乙二肟、雙-o-(n-丁磺醯基)-α-二苯基乙二肟、雙-o-(n-丁磺醯基)-α-二環己基乙二肟、雙-o-(n-丁磺醯基)-2,3-戊二酮乙二肟、雙-o-(n-丁磺醯基)-2-甲基-3,4-戊二酮乙二肟、雙-o-(甲磺醯基)-α-二甲基乙二肟、雙-o-(三氟甲磺醯基)-α-二甲基乙二肟、雙-o-(1,1,1-三氟乙磺醯基)-α-二甲基乙二肟、雙-o-(tert-丁磺醯基)-α-二甲基乙二肟、雙-o-(全氟辛磺醯基)-α-二甲基乙二肟、雙-o-(環己磺醯基)-α-二甲基乙二肟、雙-o-(苯磺醯基)-α-二甲基乙二肟、雙-o-(p-氟苯磺醯基)-α-二甲基乙二肟、雙-o-(p-tert-丁基苯磺醯基)-α-二甲基乙二肟、雙-o-(二甲苯磺醯基)-α-二甲基乙二肟、雙-o-(樟腦磺醯基)-α-二甲基乙二肟等。
作為前述β-酮碸衍生物,具體而言可舉出2-環己基羰基-2-(p-甲苯磺醯基)丙烷、2-異丙基羰基-2-(p-甲苯磺醯基)丙烷等。
作為前述二碸衍生物,具體而言可舉出二苯基二碸、二環己基二碸等。
作為前述硝基苄基磺酸酯衍生物,具體而言可舉出p-甲苯磺酸2,6-二硝基苄基酯、p-甲苯磺酸2,4-二硝基苄基酯等。
作為前述磺酸酯衍生物,具體而言可舉出1,2,3-參(甲磺醯基氧基)苯、1,2,3-參(三氟甲磺醯基氧基)苯、1,2,3-參(p-甲苯磺醯基氧基)苯等。
作為前述醯亞胺-基-磺酸酯衍生物,具體而言可舉出鄰苯二甲醯亞胺-基-三氟甲磺酸酯、鄰苯二甲醯亞胺-基-甲苯磺酸酯、5-降莰烯-2,3-二羧基醯亞胺-基-三氟甲磺酸酯、5-降莰烯-2,3-二羧基醯亞胺-基-甲苯磺酸酯、5-降莰烯-2,3-二羧基醯亞胺-基-n-丁基磺酸酯、n-三氟甲基磺醯基氧基萘基醯亞胺等。
作為前述肟磺酸酯衍生物,具體而言可舉出α-(苯鋶氧基亞胺基)-4-甲基苯基乙腈等。
作為前述亞胺基磺酸酯衍生物,具體而言可舉出(5-(4-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亞胺基-5H-噻吩-2-亞基)-(2-甲基苯基)乙腈、(5-(4-(4-甲基苯基磺醯基氧基)苯基磺醯基氧基亞胺基)-5H-噻吩-2-亞基)-(2-甲基苯基)-乙腈等。
作為前述三嗪衍生物,具體而言可舉出2-(甲氧基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嗪、2-[2-(3,4-二甲氧基苯基)乙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嗪、2-[2-(呋喃-2-基)乙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嗪、2-[2-(5-甲呋喃-2-基)乙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嗪等。
又,亦可適合使用2-甲基-2-[(4-甲基苯基)磺醯基]-1-[(4-甲硫基)苯基]-1-丙烷等。
作為(B)成分的光酸產生劑,特別以前述鎓鹽為較佳,又較佳為前述鋶鹽。
就光硬化性之觀點而言,相對於(A)成分100質量份,(B)成分的含有量較佳為0.05~20質量份,又較佳為0.05~5質量份。若(B)成分的含有量為0.05質量份以上時,則不會有酸的產生量不足而無法充分地進行交聯反應之虞,因此為較佳。又,若為20質量份以下時,則可抑制酸產生劑本身的吸光度的增加,而不會有產生透明性降低的問題之虞,因此為較佳。(B)成分可使用單獨1種、或可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
[(B’)光聚合起始劑] 作為與(A’)成分的丙烯酸高分子組合的(B’)成分的光聚合起始劑,可使用周知者,並無特別限定。作為光聚合起始劑較佳為例如Irgacure OXE01(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或Irgacure OXE02(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
[(C)溶劑] 本發明中使用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係可進一步包含(C)溶劑。作為前述溶劑,只要是可溶解(A)、(A’)、(B)、(B’)成分、或後述的各種添加劑的溶劑即可,並未特別限定,但由於對於該等成分的溶解性為優異,故較佳為有機溶劑。
作為前述有機溶劑,可舉出:環己酮、環戊酮、甲基-2-n-戊基酮等的酮類;3-甲氧基丁醇、3-甲基-3-甲氧基丁醇、1-甲氧基-2-丙醇、1-乙氧基-2-丙醇等的醇類;丙二醇單甲基醚(PGME)、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乙基醚、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的醚類;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PGMEA)、丙二醇單乙基醚乙酸酯、乳酸乙酯、丙酮酸乙酯、乙酸丁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乙酸tert-丁酯、丙酸tert-丁酯、丙二醇單-tert-丁基醚乙酸酯、γ-丁內酯等的酯類等。該等的有機溶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可混合2種以上來使用。特別是,對於光酸產生劑的溶解性為最優異的乳酸乙酯、環己酮、環戊酮、PGMEA、γ-丁內酯及該等的混合溶劑為較佳。
(C)成分的使用量,就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相溶性及黏度之觀點而言,相對於(A)成分及(B)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50~2,000質量份,又較佳為50~1,000質量份,特佳為50~100質量份。
[(D)交聯劑] 本發明中使用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較佳可進一步包含(D)交聯劑。前述交聯劑係用來與前述的(A)成分的酚性羥基、或R 13、R 14、R 23或R 24所表示的烷氧基引起縮合反應,而使得圖型形成變得容易之成分,同時可進一步提高硬化物的強度。
作為前述交聯劑,Mw為150~10,000,特別是以200~3,000的樹脂為較佳。若Mw為150以上時,可獲得充分的光硬化性,若為10,000以下時,組成物的硬化後的耐熱性不會有惡化之虞,因此為較佳。
又,作為前述交聯劑,亦以下述為較佳:1分子中平均包含2個以上的羥甲基及/或烷氧基甲基的三聚氰胺化合物、胍胺化合物、甘脲化合物、脲化合物等的含氮化合物;藉由甲醛或甲醛-醇改質後的胺基縮合物;1分子中平均具有2個以上的羥甲基或烷氧基甲基的酚化合物;及,1分子中平均具有2個以上的環氧基的環氧化合物。
作為前述三聚氰胺化合物,可舉出下述式(D1)所表示者。
Figure 02_image031
式(D1)中,R 201~R 206分別獨立為羥甲基、碳數2~5的烷氧基甲基、或氫原子,但至少1個為羥甲基或烷氧基甲基。作為前述烷氧基甲基,可舉出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等。
作為式(D1)所表示的三聚氰胺化合物,可舉出三甲氧基甲基單羥甲基三聚氰胺、二甲氧基甲基單羥甲基三聚氰胺、三羥甲基三聚氰胺、六羥甲基三聚氰胺、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六乙氧基甲基三聚氰胺等。
式(D1)所表示的三聚氰胺化合物係例如,首先可藉由依據習知方法將三聚氰胺單體以甲醛進行羥甲基化、或將其進一步以醇進行烷氧基化來獲得。尚,作為前述醇較佳為低階醇,例如碳數1~4的醇。
作為前述胍胺化合物,可舉出四羥甲基胍胺、四甲氧基甲基胍胺、四甲氧基乙基胍胺等。
作為前述甘脲化合物,可舉出四羥甲基甘脲、肆(甲氧基甲基)甘脲等。
作為前述脲化合物,可舉出四羥甲基脲、四甲氧基甲基脲、四甲氧基乙基脲、四乙氧基甲基脲、四丙氧基甲基脲等。
作為前述藉由甲醛或甲醛-醇改質後的胺基縮合物,可舉出藉由甲醛或甲醛-醇改質後的三聚氰胺縮合物、藉由甲醛或甲醛-醇改質後的尿素縮合物等。
作為前述改質三聚氰胺縮合物,可舉出將式(D1)所表示的化合物或該多聚體(例如二聚體、三聚體等的寡聚物體)與甲醛依據常法進行加成縮合聚合至其成為所期望之分子量為止所獲得者。
作為藉由甲醛或甲醛-醇改質後的尿素縮合物,可舉出甲氧基甲基化尿素縮合物、乙氧基甲基化尿素縮合物、丙氧基甲基化尿素縮合物等。
前述改質尿素縮合物係例如可依據習知方法藉由將所期望之分子量之尿素縮合物以甲醛進行羥甲基化,或將其進一步以醇進行烷氧基化來獲得。
作為前述1分子中平均具有2個以上的羥甲基或烷氧基甲基的酚化合物,可舉出(2-羥基-5-甲基)-1,3-苯二甲醇、2,2’,6,6’-四甲氧基甲基雙酚A等。
作為前述1分子中平均具有2個以上的環氧基的環氧化合物,可舉出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酚F型環氧樹脂等的雙酚型環氧樹脂、酚酚醛型環氧樹脂、甲酚酚醛型環氧樹脂等的酚醛型環氧樹脂、三酚烷烴型環氧樹脂、聯苯基型環氧樹脂、二環戊二烯改質酚酚醛型環氧樹脂、苯酚芳烷型環氧樹脂、聯苯基芳烷基型環氧樹脂、含有萘環的環氧樹脂、縮水甘油酯型環氧樹脂、脂環式環氧樹脂、雜環型環氧樹脂等。
若包含(D)成分時,該含有量相對於(A)成分100質量份,較佳為0.5~50質量份,又較佳為1~30質量份。只要是0.5質量份以上,則於光照射時可獲得充分的硬化性,只要是50質量份以下,則由於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中的(A)成分之比例不會降低,故可於硬化物中展現充分的本發明之效果。(D)成分的交聯劑可使用單獨1種,或可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
[(E)淬滅劑] 本發明中使用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係可進一步含有(E)淬滅劑。作為淬滅劑,以下述般的化合物為適合:藉由光酸產生劑所產生的酸在感光性樹脂層為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皮膜內擴散之際,可抑制擴散速度的化合物。藉由摻合前述淬滅劑,可提升解析度且抑制曝光後的感度變化並降低基板依附性或環境依附性,而提高曝光寬容度或圖型形狀。
作為前述淬滅劑,可舉出氨、第1級、第2級或第3級脂肪族胺類、混成胺類、芳香族胺類、雜環胺類、具有羧基的含氮化合物、具有磺醯基的含氮化合物、具有羥基的含氮化合物、具有羥苯基的含氮化合物、醇性含氮化合物、醯胺衍生物、醯亞胺衍生物等。
作為前述第1級脂肪族胺類,可舉出甲基胺、乙基胺、n-丙基胺、異丙基胺、n-丁基胺、異丁基胺、sec-丁基胺、tert-丁基胺、戊基胺、tert-戊基胺、環戊基胺、己基胺、環己基胺、庚基胺、辛基胺、壬基胺、癸基胺、十二烷基胺、十六烷基胺、亞甲基二胺、伸乙基二胺、四伸乙五胺等。
作為前述第2級的脂肪族胺類,可舉出二甲基胺、二乙基胺、二-n-丙基胺、二異丙基胺、二-n-丁基胺、二異丁基胺、二-sec-丁基胺、二戊基胺、二環戊基胺、二己基胺、二環己基胺、二庚基胺、二辛基胺、二壬基胺、二癸基胺、二-十二烷基胺、二-十六烷基胺、N,N-二甲基亞甲基二胺、N,N-二甲基伸乙基二胺、N,N-二甲基四伸乙五胺等。
作為前述第3級的脂肪族胺類,可舉出三甲基胺、三乙基胺、三-n-丙基胺、三異丙基胺、三-n-丁基胺、三異丁基胺、三-sec-丁基胺、三戊基胺、三環戊基胺、三己基胺、三環己基胺、三庚基胺、三辛基胺、三壬基胺、三癸基胺、三-十二烷基胺、三-十六烷基胺、N,N,N’,N’-四甲基亞甲基二胺、N,N,N’,N’-四甲基伸乙基二胺、N,N,N’,N’-四甲基四伸乙五胺等。
作為前述混成胺類,可舉出二甲基乙基胺、甲基乙基丙基胺、苄基胺、苯乙胺、苄基二甲基胺等。
作為前述芳香族胺類及雜環胺類,可舉出苯胺衍生物(例如苯胺、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N-丙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2-甲基苯胺、3-甲基苯胺、4-甲基苯胺、乙基苯胺、丙基苯胺、三甲基苯胺、2-硝基苯胺、3-硝基苯胺、4-硝基苯胺、2,4-二硝基苯胺、2,6-二硝基苯胺、3,5-二硝基苯胺、N,N-二甲基甲苯胺等)、二苯基(p-甲苯基)胺、甲基二苯基胺、三苯基胺、苯二胺、萘基胺、二胺基萘、吡咯衍生物(例如吡咯、2H-吡咯、1-甲基吡咯、2,4-二甲基吡咯、2,5-二甲基吡咯、N-甲基吡咯等)、噁唑衍生物(例如噁唑、異噁唑等)、噻唑衍生物(例如噻唑、異噻唑等)、咪唑衍生物(例如咪唑、4-甲基咪唑、4-甲基-2-苯基咪唑等)、吡唑衍生物、呋呫衍生物、吡咯啉衍生物(例如吡咯啉、2-甲基-1-吡咯啉等)、吡咯啶衍生物(例如吡咯啶、N-甲基吡咯啶、吡咯酮、N-甲基-2-吡咯啶酮等)、咪唑啉衍生物、咪唑啶衍生物、吡啶衍生物(例如吡啶、甲基吡啶、乙基吡啶、丙基吡啶、丁基吡啶、4-(1-丁基戊基)吡啶、二甲基吡啶、三甲基吡啶、三乙基吡啶、苯基吡啶、3-甲基-2-苯基吡啶、4-tert-丁基吡啶、二苯基吡啶、苄基吡啶、甲氧基吡啶、丁氧基吡啶、二甲氧基吡啶、1-甲基-2-吡啶、4-吡咯啶基吡啶、1-甲基-4-苯基吡啶、2-(1-乙基丙基)吡啶、胺基吡啶、二甲基胺基吡啶等)、嗒嗪衍生物、嘧啶衍生物、吡嗪衍生物、吡唑啉衍生物、吡唑啶衍生物、呱啶衍生物、哌嗪衍生物、嗎福林衍生物、吲哚衍生物、異吲哚衍生物、1H-吲唑衍生物、吲哚啉衍生物、喹啉衍生物(例如喹啉、3-喹啉碳化腈等)、異喹啉衍生物、噌啉衍生物、喹唑啉衍生物、喹
Figure 111124200-001
啉衍生物、呔
Figure 111124200-002
衍生物、嘌呤衍生物、喋啶衍生物、咔唑衍生物、啡啶衍生物、吖啶衍生物、吩嗪衍生物、1,10-啡啉衍生物、腺嘌呤衍生物、腺苷衍生物、鳥糞嘌呤衍生物、鳥核苷衍生物、尿嘧啶衍生物、尿苷衍生物等。
作為具有前述羧基的含氮化合物,可舉出胺基安息香酸、吲哚羧酸、胺基酸衍生物(例如菸鹼酸、丙胺酸、精胺酸、天門冬胺酸、穀胺酸、甘胺酸、組胺酸、異白胺酸、甘胺醯白胺酸、白胺酸、甲硫胺酸、苯基丙胺酸、蘇胺酸、賴氨酸、3-胺基吡嗪-2-羧酸、甲氧基丙胺酸等)等。
作為具有前述磺醯基的含氮化合物,可舉出3-吡啶磺酸、p-甲苯磺酸吡啶鎓等。
作為具有前述羥基的含氮化合物、具有羥苯基的含氮化合物及醇性含氮化合物,可舉出2-羥基吡啶、胺基甲酚、2-喹啉二醇、3-吲哚甲醇水合物、單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N-乙基二乙醇胺、N,N-二乙基乙醇胺、三異丙醇胺、2,2’-亞胺基二乙醇、2-胺基乙醇、3-胺基-1-丙醇、4-胺基-1-丁醇、4-(2-羥基乙基)嗎福林、2-(2-羥基乙基)吡啶、1-(2-羥基乙基)哌嗪、1-[2-(2-羥基乙氧基)乙基]哌嗪、呱啶乙醇、1-(2-羥基乙基)吡咯啶、1-(2-羥基乙基)-2-吡咯酮、3-哌啶基-1,2-丙二醇、3-吡咯啶基-1,2-丙二醇、8-羥基久洛尼定(julolidine)、3-奎寧環醇、3-托品醇、1-甲基-2-吡咯啶乙醇、1-氮丙啶乙醇、N-(2-羥基乙基)鄰苯二甲醯亞胺、N-(2-羥基乙基)異菸鹼醯胺等。
作為前述醯胺衍生物,可舉出甲醯胺、N-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甲醯胺、乙醯胺、N-甲基乙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丙醯胺、苯甲醯胺等。
作為前述醯亞胺衍生物,可舉出鄰苯二甲醯亞胺、琥珀醯亞胺、馬來醯亞胺等。
作為前述淬滅劑亦可使用下述式(E1)所表示者。
Figure 02_image033
式(E1)中,w為1、2或3。R 301係選自下述式(E2)~(E4)所表示的取代基中任一種的取代基。R 302為氫原子、或碳數1~20的烷基,亦可包含醚鍵或羥基。又,若R 301為存在2以上之情形時,2個R 301可相互鍵結並與該等所鍵結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環。又,若R 301存在2以上之情形時,該等係可相同亦可相異,若R 302存在2以上之情形時,該等係可相同亦可相異。
Figure 02_image035
式(E2)~(E4)中,R 303、R 305及R 308分別獨立為直鏈狀或分支狀的碳數1~4的烷二基。R 304及R 307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碳數1~20的烷基,亦可包含選自羥基、醚鍵、酯鍵及內酯環之至少1種。R 306為單鍵、或直鏈狀或分支狀的碳數1~4的烷二基。R 309為碳數1~20的烷基,亦可包含選自羥基、醚鍵、酯鍵及內酯環之至少1種。
作為式(E1)所表示的化合物,可舉出參[2-(甲氧基甲氧基)乙基]胺、參[2-(2-甲氧基乙氧基)乙基]胺、參[2-(2-甲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乙基]胺、參[2-(1-甲氧基乙氧基)乙基]胺、參[2-(1-乙氧基乙氧基)乙基]胺、參[2-(1-乙氧基丙氧基)乙基]胺、參[2-{2-(2-羥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胺、4,7,13,16,21,24-六氧雜-1,10-二氮雜雙環[8.8.8]二十六烷、4,7,13,18-四氧雜-1,10-二氮雜雙環[8.5.5]二十烷、1,4,10,13-四氧雜-7,16-二氮雜雙環十八烷、1-氮雜-12-冠-4、1-氮雜-15-冠-5、1-氮雜-18-冠-6、參(2-甲醯氧基乙基)胺、參(2-乙醯氧基乙基)胺、參(2-丙醯氧基乙基)胺、參(2-丁醯氧基乙基)胺、參(2-異丁醯氧基乙基)胺、參(2-戍醯氧基乙基)胺、參(2-特戊醯氧基乙基)胺、N,N-雙(2-乙醯氧基乙基)2-(乙醯氧基乙醯氧基)乙基胺、參(2-甲氧基羰氧基乙基)胺、參(2-tert-丁氧基羰氧基乙基)胺、參[2-(2-氧代丙氧基)乙基]胺、參[2-(甲氧基羰基甲基)氧基乙基]胺、參[2-(tert-丁氧基羰基甲基氧基)乙基]胺、參[2-(環己基氧基羰基甲基氧基)乙基]胺、參(2-甲氧基羰基乙基)胺、參(2-乙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羥基乙基)-2-(甲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乙醯氧基乙基)-2-(甲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羥基乙基)-2-(乙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乙醯氧基乙基)-2-(乙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羥基乙基)-2-(2-甲氧基乙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乙醯氧基乙基)-2-(2-甲氧基乙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羥基乙基)-2-(2-羥基乙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乙醯氧基乙基)-2-(2-乙醯氧基乙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羥基乙基)-2-[(甲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乙醯氧基乙基)-2-[(甲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羥基乙基)-2-(2-氧代丙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乙醯氧基乙基)-2-(2-氧代丙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羥基乙基)-2-(四氫糠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乙醯氧基乙基)-2-(四氫糠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羥基乙基)-2-[(2-氧代四氫呋喃-3-基)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乙醯氧基乙基)-2-[(2-氧代四氫呋喃-3-基)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羥基乙基)-2-(4-羥基丁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甲醯氧基乙基)-2-(4-甲醯氧基丁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甲醯氧基乙基)-2-(2-甲醯氧基乙氧基羰基)乙基胺、N,N-雙(2-甲氧基乙基)-2-(甲氧基羰基)乙基胺、N-(2-羥基乙基)雙[2-(甲氧基羰基)乙基]胺、N-(2-乙醯氧基乙基)雙[2-(甲氧基羰基)乙基]胺、N-(2-羥基乙基)雙[2-(乙氧基羰基)乙基]胺、N-(2-乙醯氧基乙基)雙[2-(乙氧基羰基)乙基]胺、N-(3-羥基-1-丙基)雙[2-(甲氧基羰基)乙基]胺、N-(3-乙醯氧基-1-丙基)雙[2-(甲氧基羰基)乙基]胺、N-(2-甲氧基乙基)雙[2-(甲氧基羰基)乙基]胺、N-丁基雙[2-(甲氧基羰基)乙基]胺、N-丁基雙[2-(2-甲氧基乙氧基羰基)乙基]胺、N-甲基雙(2-乙醯氧基乙基)胺、N-乙基雙(2-乙醯氧基乙基)胺、N-甲基雙(2-特戊醯氧基乙基)胺、N-乙基雙[2-(甲氧基羰氧基)乙基]胺、N-乙基雙[2-(tert-丁氧基羰氧基)乙基]胺、參(甲氧基羰基甲基)胺、參(乙氧基羰基甲基)胺、N-丁基雙(甲氧基羰基甲基)胺、N-己基雙(甲氧基羰基甲基)胺、及β-(二乙基胺基)-δ-戊內酯,但並未限定於該等。
(E)成分的含有量係相對於(A)成分100質量份為0~3質量份,若含有之情形時,就感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01~2質量份,又較佳為0.05~1質量份。(E)成分可使用單獨1種,或可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
[(F)抗氧化劑] 本發明中使用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係可進一步包含抗氧化劑作為(F)成分。(F)抗氧化劑係藉由含有此者而可提升耐熱性、及更進一步容易實現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透明性。作為前述抗氧化劑,可舉出受阻酚系化合物、氨、第1級脂肪族胺類、受阻胺系化合物等。
作為前述受阻酚系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以下所列舉者。可舉例如1,3,5-三甲基-2,4,6-參(3,5-二-tert-丁基-4-羥基苄基)苯(商品名:IRGANOX 1330)、2,6-二-tert-丁基-4-甲基苯酚(商品名:Sumilizer BHT)、2,5-二-tert-丁基-氫醌(商品名:Nocrac NS-7)、2,6-二-tert-丁基-4-乙基苯酚(商品名:Nocrac M-17)、2,5-二-tert-戊基氫醌(商品名:Nocrac DAH)、2,2’-亞甲基雙(4-甲基-6-tert-丁基苯酚)(商品名:Nocrac NS-6)、3,5-二-tert-丁基-4-羥基-苄基膦酸二乙酯(商品名:IRGANOX 1222)、4,4’-硫代雙(3-甲基-6-tert-丁基苯酚)(商品名:Nocrac 300)、2,2’-亞甲基雙(4-乙基-6-tert-丁基苯酚)(商品名:Nocrac NS-5)、4,4’-亞丁基雙(3-甲基-6-tert-丁基苯酚)(商品名:Adekastub AO-40)、2-tert-丁基-6-(3-tert-丁基-2-羥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商品名:Sumilizer GM)、2-[1-(2-羥基-3,5-二-tert-戊基苯基)乙基]-4,6-二-tert-戊基苯基丙烯酸酯(商品名:Sumilizer GS)、2,2’-亞甲基雙[4-甲基-6-(α-甲基-環己基)苯酚]、4,4’-亞甲基雙(2,6-二-tert-丁基苯酚)(商品名:SEENOX 226M)、4,6-雙(辛硫基甲基)-o-甲酚(商品名:IRGANOX 1520L)、2,2’-伸乙基雙(4,6-二-tert-丁基苯酚)、十八烷基-3-(3,5-二-tert-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IRGANOX 1076)、1,1,3-參-(2-甲基-4-羥基-5-tert-丁基苯基)丁烷(商品名:Adekastub AO-30)、肆[亞甲基-(3,5-二-tert-丁基-4-羥基氫化肉桂酸酯)]甲烷(商品名:Adekastub AO-60)、三乙二醇雙[3-(3-tert-丁基-5-甲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IRGANOX 245)、2,4-雙-(n-辛硫基)-6-(4-羥基-3,5-二-tert-丁基苯胺基)-1,3,5-三嗪(商品名:IRGANOX 565)、N,N’-六亞甲基雙(3,5-二-tert-丁基-4-羥基-氫化肉桂醯胺)(商品名:IRGANOX 1098)、1,6-己二醇-雙[3-(3,5-二-tert-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IRGANOX 259)、2,2-硫代-二伸乙基雙[3-(3,5-二-tert-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IRGANOX 1035)、3,9-雙[2-[3-(3-tert-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醯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基(商品名:Sumilizer GA-80)、參-(3,5-二-tert-丁基-4-羥基苄基)異氰脲酸酯(商品名:IRGANOX 3114)、雙(3,5-二-tert-丁基-4-羥基苄基膦酸乙酯 )鈣/聚乙烯石蠟混合物(50:50)(商品名:IRGANOX 1425WL)、異辛基-3-(3,5-二-tert-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商品名:IRGANOX 1135)、4,4’-硫代雙(6-tert-丁基-3-甲基苯酚)(商品名:Sumilizer WX-R)、6-[3-(3-tert-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氧基]-2,4,8,10-四-tert-丁基二苯并[d,f][1,3,2]二噁磷環庚烷(商品名:Sumilizer GP)等。
作為前述第1級脂肪族胺類,可舉出甲基胺、乙基胺、n-丙基胺、異丙基胺、n-丁基胺、異丁基胺、sec-丁基胺、tert-丁基胺、戊基胺、tert-戊基胺、環戊基胺、己基胺、環己基胺、庚基胺、辛基胺、壬基胺、癸基胺、十二烷基胺、十六烷基胺、亞甲基二胺、伸乙基二胺、四伸乙五胺等。
作為前述受阻胺系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以下所列舉者。可舉例如p,p’-二辛基二苯基胺(商品名:IRGANOX 5057)、苯基-α-萘基胺(商品名:Nocrac PA)、聚(2,2,4-三甲基-1,2-二氫喹啉)(商品名:Nocrac 224、224-S)、6-乙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氫喹啉(商品名:Nocrac AW)、N,N’-二苯基-p-苯二胺(商品名:Nocrac DP)、N,N’-二-β-萘基-p-苯二胺(商品名:Nocrac White)、N-苯基-N’-異丙基-p-苯二胺(商品名:Nocrac 810NA)、N,N’-二烯丙基-p-苯二胺(商品名:Nonflex TP)、4,4’-(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基胺(商品名:Nocrac CD)、p,p-甲苯磺醯胺基二苯基胺(商品名:Nocrac TD)、N-苯基-N’-(3-甲基丙烯醯氧基-2-羥基丙基)-p-苯二胺(商品名:Nocrac G1)、N-(1-甲基庚基)-N’-苯基-p-苯二胺(商品名:Ozonon 35)、N,N’-二-sec-丁基-p-苯二胺(商品名:Sumilizer BPA)、N-苯基-N’-1,3-二甲基丁基-p-苯二胺(商品名:Antigene 6C)、烷基化二苯基胺(商品名:Sumilizer 9A)、琥珀酸二甲基-1-(2-羥基乙基)-4-羥基-2,2,6,6-四甲基呱啶縮聚合(商品名:Tinuvin 622LD)、聚[[6-(1,1,3,3-四甲基丁基)胺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亞胺基]六亞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亞胺基]](商品名:CHIMASSORB 944)、N,N’-雙(3-胺基丙基)伸乙基二胺-2,4-雙[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胺基]-6-氯-1,3,5-三嗪縮合物(商品名:CHIMASSORB 119FL)、雙(1-辛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商品名:TINUVIN 123)、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商品名:TINUVIN 770)、2-(3,5-二-tert-丁基-4-羥基苄基)-2-n-丁基丙二酸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商品名:TINUVIN 144)、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商品名:TINUVIN 765)、肆(1,2,2,6,6-五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商品名:LA-57)、肆(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商品名:LA-52)、1,2,3,4-丁烷四羧酸與1,2,2,6,6-五甲基-4-哌啶醇及1-十三醇的混合酯化物(商品名:LA-62)、1,2,3,4-丁烷四羧酸與2,2,6,6-四甲基-4-哌啶醇及1-十三醇的混合酯化物(商品名:LA-67)、1,2,3,4-丁烷四羧酸與1,2,2,6,6-五甲基-4-哌啶醇及3,9-雙(2-羥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基的混合酯化物(商品名:LA-63P)、1,2,3,4-丁烷四羧酸與2,2,6,6-四甲基-4-哌啶醇及3,9-雙(2-羥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基的混合酯化物(商品名:LA-68LD)、(2,2,6,6-四亞甲基-4-哌啶基)-2-伸丙基羧酸酯(商品名:Adekastub LA-82)、(1,2,2,6,6-五甲基-4-哌啶基)-2-伸丙基羧酸酯(商品名:Adekastub LA-87)等。
(F)成分的含有量並無特別限定,若含有之情形時,本發明中使用的感光性樹脂層中較佳為0.01~1質量%。
本發明中使用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係可藉由通常之方法來進行調製。例如將前述各成分攪拌、混合後,因應所需藉由過濾器等進行過濾,藉此來調製使用於本發明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可藉由塗佈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來形成感光性樹脂層。
本發明中使用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係例如作為半導體元件之保護膜、配線之保護膜、被覆層薄膜、焊料遮罩(阻焊膜)、貫通電極用絕緣膜(TSV用)之材料,進而適宜用於作為三次元層合中的層合基板間之接著劑。
本發明中使用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黏度較佳設定為50mPa・s以上1500mPa・s以下。進一步若為150mPa・s以上且1000mPa・s以下時,膜的平坦性良好且在段差上可確保充分的膜厚,因此為又較佳。尚,本發明中,黏度係利用圓錐平板型旋轉黏度計在25℃下進行測量時所得之值。
關於段差上之膜厚,可藉由調整本發明中使用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溶劑量或塗佈時的旋轉速度,而能以任意之值來進行塗佈。
(半導體基板) 作為前述半導體基板係單側具有段差面且具有凹凸的半導體基板,故較佳為例如具有開口寬度為10~100μm且深度為10~120μm的溝及孔中任一種或兩種的半導體基板。形成前述感光性樹脂層的層合體係可具有梯度。半導體基板與該感光性樹脂層的密著性為優異且具有高平坦性。 如上述般,本發明的層合體係藉由在半導體基板上先塗佈預濕溶劑之狀態下再形成感光性樹脂層,使得在預濕溶劑與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中的溶劑之間非均勻地分散,而亦可獲得在半導體基板側的溶劑濃度為較高的傾斜層。
[圖型形成方法] 本發明的圖型形成方法包含下述之步驟:對於以上述記載之製造方法所製造的層合體進行預熱來將前述感光性樹脂層硬化並製成感光性樹脂皮膜之步驟;將前述感光性樹脂皮膜隔著光罩來進行曝光之步驟;及於進行曝光後的加熱處理後,藉由顯影液顯影並溶解去除非曝光部來形成圖型之步驟。
進行預熱來將前述感光性樹脂層硬化並製成感光性樹脂皮膜之步驟係使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於半導體基板上形成感光性樹脂皮膜之步驟。作為前述半導體基板,可舉例如矽晶圓、貫通電極用矽晶圓、藉由背面研磨而薄膜化的矽晶圓、塑膠或陶瓷基板、藉由離子濺鍍法或鍍敷法等使基板全面或基板之一部分具有Ni、Au等的金屬的基板等。亦有使用具有開口寬度為10~100μm且深度為10~120μm的溝及孔中任一種或兩種的半導體基板之情形。尚,半導體基板的溝或孔的開口寬度及深度係可使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來進行測量。
作為感光性樹脂皮膜之形成方法,可舉例如藉由旋轉塗佈法將前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塗佈在前述半導體基板上,並因應所需進行預熱(預烘烤:PB)之方法,以有效率地進行光硬化反應。預熱係例如可於40~140℃下進行1分鐘~1小時左右。
前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塗佈量係可因應目的來做適當選擇,以膜厚為0.1~200μm,較佳以成為1~ 150μm的量為較佳。
接下來,將前述感光性樹脂皮膜隔著光罩來進行曝光。曝光較佳係以波長1~600nm之光來進行,又較佳係以10~600nm之光來進行,更佳係以190~500nm之光來進行。作為如此般的波長的光,例如可舉出藉由放射線產生裝置所產生的各種波長的光,例如g線、h線、i線等的紫外線光、遠紫外線光(248nm、193nm)等。該等之中,特佳為波長248~436nm之光。曝光量較佳為10~10,000mJ/cm 2
曝光亦可隔著光罩來進行。前述光罩例如亦可為將所期望之圖型挖出後之光罩。尚,光罩之材質並未特別限定,較佳係能遮蔽前述波長之光之材質,例如具備鉻等者係適宜作為遮光膜使用。
此外,為了提高顯影感度,亦可進行曝光後加熱處理(PEB)。PEB較佳係設為在40~150℃下進行0.5~10分鐘。藉由PEB,曝光部分會交聯,而形成不溶於作為顯影液的溶劑之不溶解化之圖型。
曝光後或PEB後,使用顯影液進行顯影將非曝光部溶解去除,來形成圖型。作為顯影液,例如,較佳為異丙醇(IPA)等的醇類或環己酮等的酮類、PGME等的甘醇類等,然而亦可使用用於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中的溶劑。作為顯影方法,可舉出一般的方法,例如將圖型形成後的基板浸漬於前述顯影液之方法等。之後,可因應所需進行洗淨、淋洗、乾燥等,而獲得具有所期望之圖型之感光性樹脂皮膜。
此外,將形成圖型後的皮膜,使用烘箱或加熱板以100~250℃、較佳以150~220℃進行後硬化為較佳。後硬化溫度只要是100~250℃,則可提高感光性樹脂皮膜之交聯密度,並去除殘留之揮發成分,就對於基板之密著性、耐熱性或強度、電氣特性,進而是接著強度之觀點而言係更佳。後硬化時間較佳為10分鐘~10小時,又較佳為10分鐘~3小時。若為使用於本發明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即使是200℃前後的相對較低溫的後硬化,亦可獲得各種薄膜特性為優異的皮膜。後硬化後的皮膜(硬化皮膜)之膜厚,通常為1~200μm,較佳為5~50μm。
不需要形成圖型之情形時,例如欲形成單一且均勻的皮膜之情形時,於前述曝光的步驟中,以不隔著光罩且以適當的波長之光進行曝光,藉此來形成皮膜即可。 [實施例]
以下,藉由表示合成例、比較合成例、實施例及比較例來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然而本發明並不受下述實施例所限定。 下述合成例中,各樹脂的Mw係使用TSKgel Super HZM-H(Tosoh(股)製)作為管柱,以流量0.6mL/分鐘、溶出溶劑四氫呋喃、管柱溫度40℃之分析條件,藉由以單分散聚苯乙烯為標準之GPC進行測量。
下述合成例中所使用的化合物(S-1)~(S-6)係如以下所示。
Figure 02_image037
[1]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之合成 [合成例1]聚矽氧樹脂1之合成 於具備攪拌機、溫度計、氮取代裝置及迴流冷卻器的3L燒瓶中添加化合物(S-1)117.6g(0.28莫耳)、化合物(S-2)79.5g(0.3莫耳)及化合物(S-3)80.0g(0.43莫耳)後,添加甲苯2,000g,加熱至70℃。之後,投入氯鉑酸甲苯溶液(鉑濃度0.5質量%)1.0g,並花費1小時滴入化合物(S-5)67.9g(0.35莫耳)及化合物(S-6)(y 1=8)399.8(0.65莫耳)(氫矽烷基之合計/鏈烯基之合計=1.01/1.0(莫耳比))。滴入結束後,加熱至100℃,並熟成6小時後,自反應溶液中將甲苯進行減壓餾去,獲得聚矽氧樹脂1。藉由 1H-NMR(Bruker公司製)確認聚矽氧樹脂1為包含重複單元a1、b1、a3、b3、a4及b4。聚矽氧樹脂1的Mw為28,000、聚矽氧含有率為64.4質量%。
[合成例2]聚矽氧樹脂2之合成 於具備攪拌機、溫度計、氮取代裝置及迴流冷卻器的3L燒瓶中添加化合物(S-2)90.1g(0.34莫耳)、化合物(S-4)223.6g(0.52莫耳)及化合物(S-3)27.9g(0.15莫耳)後,添加甲苯2,000g,加熱至70℃。之後,投入氯鉑酸甲苯溶液(鉑濃度0.5質量%)1.0g,並花費1小時滴入化合物(S-5)38.8g (0.2莫耳)及化合物(S-6)(y 1=8)492.0g(0.8莫耳)(氫矽烷基之合計/鏈烯基之合計=1/1.01(莫耳比))。滴入結束後,加熱至100℃,並熟成6小時後,自反應溶液中將甲苯進行減壓餾去,獲得聚矽氧樹脂2。藉由 1H-NMR(Bruker公司製)確認聚矽氧樹脂2為包含重複單元a2、b2、a3、b3、a4及b4。聚矽氧樹脂2的Mw為32,000、聚矽氧含有率為59.6質量%。
[合成例3]聚矽氧樹脂3之合成 於具備攪拌機、溫度計、氮取代裝置及迴流冷卻器的3L燒瓶中添加化合物(S-1)201.6g(0.48莫耳)、化合物(S-4)227.9g(0.53莫耳)後,添加甲苯2,000g,加熱至70℃。之後,投入氯鉑酸甲苯溶液(鉑濃度0.5質量%)1.0g,並花費1小時滴入化合物(S-5)155.2g(0.80莫耳)及化合物(S-6)(y 1=38)589.2g(0.2莫耳)(氫矽烷基之合計/鏈烯基之合計=1/1.01(莫耳比))。滴入結束後,加熱至100℃,並熟成6小時後,自反應溶液中將甲苯進行減壓餾去,獲得聚矽氧樹脂3。藉由 1H-NMR(Bruker公司製)確認聚矽氧樹脂3為包含重複單元a1、b1、a2、b2。聚矽氧樹脂3的Mw為25,000、聚矽氧含有率為50.2質量%。
[合成例4]聚矽氧樹脂4之合成 於具備攪拌機、溫度計、氮取代裝置及迴流冷卻器的3L燒瓶中添加化合物(S-1)63.0g(0.15莫耳)、化合物(S-2)74.2g(0.28莫耳)、化合物(S-4)150.5g(0.35莫耳)及化合物(S-3)42.8g(0.23莫耳)後,添加甲苯2,000g,加熱至70℃。之後,投入氯鉑酸甲苯溶液(鉑濃度0.5質量%)1.0g,並花費1小時滴入化合物(S-5)58.2g(0.3莫耳)及化合物(S-6)(y 1=8)289.1g(0.47莫耳)(氫矽烷基之合計/鏈烯基之合計=1/1.01(莫耳比))。滴入結束後,加熱至100℃,並熟成6小時後,自反應溶液中將甲苯進行減壓餾去,獲得聚矽氧樹脂4。藉由 1H-NMR(Bruker公司製)確認聚矽氧樹脂4為包含重複單元a1、b1、a2、b2、a3、b3、a4及b4。聚矽氧樹脂4的Mw為23,000、聚矽氧含有率為50.0質量%。
[3]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調製 [組成物1-1~1-7] 依據表1、2所記載之摻合量來摻合各成分,之後,於常溫下攪拌、混合並溶解後,以鐵氟龍(註冊商標)製1.0μm過濾器進行精密過濾,獲得組成物1-1~1-7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Figure 02_image039
Figure 02_image041
表1、2中記載之丙烯酸樹脂1~3、光酸產生劑PAG-1、光聚合起始劑、交聯劑CL-1、CL-2、抗氧化劑F-1、F-2、淬滅劑AM-1係如同下述。
・丙烯酸樹脂1:ART CURE MAP-4050(根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丙烯酸樹脂2:ART CURE MAP-2801(根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丙烯酸樹脂3:PHORET ZAH-106(綜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AG-1
Figure 02_image043
・光聚合起始劑:Irgacure OXE01:BASF Japan股份有限公司
・CL-1
Figure 02_image045
・CL-2  KAYARAD GPO-303(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
・F-1:CHIMASSORB 119FL(BASF公司製) ・F-2:IRGANOX 3114(BASF公司製)
・AM-1
Figure 02_image047
[4]填埋步驟之評估 本實施例中,準備分別具備有開口寬度70μm深度80 μm的段差之Si基板與Ti/Cu基板、SiO 2基板的3種。
接下來,在附段差的基板上全面地滴入預濕溶劑來進行預濕後,滴入5ml的各組成物來進行填埋。
作為旋轉塗佈條件係參考圖3,旋轉時間以T1~T2為300秒鐘,T2~T3為0.5秒鐘,T4~T5為8秒鐘,T5~ T6為15秒鐘,基板旋轉速度以S1為20rpm,S2為100rpm,S3為300rpm。
填埋結束後,藉由加熱板,以120℃加熱300秒鐘,去除溶劑並使其乾燥。
本實施例中層合體之乾燥後的基板上之膜厚係目標定為20μm。
表3~7中表示著:使用組成物1-1~1-7並依照上述方法來進行填埋時的實施例,與以不進行預濕之條件及不進行刮平步驟之條件來進行填埋時的比較例。作為預濕溶劑,研究了環戊酮、環戊酮:PGMEA=50:50的混合溶液、及環戊酮:乳酸乙酯=50:50的混合溶液之3種類。尚,混合比為質量比。
(1)塗佈性 滴入5ml的各組成物時評估對於晶圓的塗佈性。將組成物從滴入後至旋轉塗佈結束為止能在晶圓一面上塗開者設為○;將無法塗開者設為×。將結果表示於表3~7。
(2)填埋性 將本實施形態中所製作的層合體的基板,藉由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來觀察開口徑70μm深度80μm的段差的斷面,並評估填埋性。將組成物於滴入後可塗佈PB晶圓整面,且組成物以無空隙、完整地填埋至段差底部者設為○;將未被填埋者設為×。將結果表示於表3~7。
(3)平坦性之評估 使用上述基板,藉由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測量在段差上的組成物之膜厚,與未形成有段差的基板上的組成物之膜厚;該差若為20±1μm以內時則設為○,若為1μm以上2μm以內時則設為△,若為2μm以上時則設為×。將結果表示於表3~7。
(4)圖型形成性之評估 對於(2)之評估中結果為○的基板,在段差內的左右側壁各殘留5μm,並隔著用來形成60μmVia的遮罩,以365nm之曝光條件使用接觸對準型曝光裝置來進行曝光。曝光後,藉由加熱板以140℃進行5分鐘PEB後進行冷卻,並用PGMEA進行540秒鐘噴霧顯影來形成圖型。
將藉由前述方法形成圖型後之基板上的感光性樹脂皮膜,使用烘箱以180℃一邊進行2小時氮氣沖吹一邊進行後硬化。之後,藉由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進行所形成的60μm的Via圖型的斷面觀察。進而,由所獲得的斷面照片進行評估,將能夠獲得開口為垂直的圖型且開口直到底部為止者設為◎;將開口雖然為倒錐形狀但開口直到底部為止者設為○;將底部可看見浮渣(scum)者設為△;將開口不良者設為×。將結果表示於表3~7。
Figure 02_image049
Figure 02_image051
Figure 02_image053
Figure 02_image055
Figure 02_image057
由以上之結果可得知:如同實施例1~35所示般,若使用本發明的層合體時,其含有半導體基板與於前述半導體基板上所形成的感光性樹脂層來構成,前述感光性樹脂層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前述半導體基板單側具有段差面,前述段差面的凹部被填滿預濕溶劑,並於其上方形成前述感光性樹脂層,將可藉由預濕而對於具有段差面的半導體基板的填埋性為良好且節省液體,同時將可獲得平坦性為良好的膜。
另一方面,未進行刮平步驟的比較例1~3、7~9、13~15、19~21、25~27,平坦性則為不佳。又,未進行預濕的比較例4~6、10~12、16~18、22~24、28~30,塗佈性與填埋性則為不佳,而無法評估平坦性與圖型性。
尚,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上述實施形態為例示,與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技術思想具有實質上相同之構成且發揮相同之作用效果者,均包括在本發明之技術範圍內。
1:半導體基板 2:預濕溶劑 3:感光性樹脂層 10:層合體
[圖1]表示本發明的層合體之一例的概略圖。 [圖2]表示本發明的層合體之製造方法之一例的概略圖。 [圖3]表示第一塗佈步驟、刮平步驟、第二塗佈步驟之旋轉塗佈條件的圖表。

Claims (10)

  1. 一種層合體,其含有半導體基板與於前述半導體基板上所形成的感光性樹脂層來構成,其特徵在於: 前述感光性樹脂層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前述半導體基板單側具有段差面,前述段差面的凹部被填滿預濕溶劑,並於其上方形成前述感光性樹脂層。
  2. 如請求項1之層合體,其中,前述段差面的開口寬度為10~100μm,深度為10~120μm。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層合體,其中,前述預濕溶劑係單一溶劑或包含至少30質量%以上的沸點為130℃以上的溶劑的混合溶劑。
  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之層合體,其中,前述感光性樹脂層含有(A)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B)藉由190~500nm之光進行分解而產生酸的光酸產生劑及(C)溶劑。
  5. 如請求項4之層合體,其中,前述(A)含聚矽氧骨架的高分子包含下述式(a1)~(a4)中任1種以上所表示的重複單元及(b1)~(b4)中任1種以上所表示的重複單元,
    Figure 03_image001
    [式中,R 1~R 4分別獨立為碳數1~8的一價烴基;m為1~600的整數;a 1~a 4及b 1~b 4為滿足0≦a 1<1、0≦a 2<1、0≦a 3<1、0≦a 4<1、0≦b 1<1、0≦b 2<1、0≦b 3<1、0≦b 4<1、0<a 1+a 2+a 3+a 4<1、0<b 1+b 2+b 3+b 4<1、及a 1+a 2+a 3+a 4+b 1+b 2+b 3+b 4=1之數;X 1為下述式(X1)所表示的二價的基;X 2為下述式(X2)所表示的二價的基;X 3為下述式(X3)所表示的二價的基;X 4為下述式(X4)所表示的二價的基,
    Figure 03_image003
    (式中,Z 1為單鍵、亞甲基、丙烷-2,2-二基、1,1,1,3,3,3-六氟丙烷-2,2-二基或茀-9,9-二基;R 11及R 1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R 13及R 14分別獨立為碳數1~4的烷基或碳數1~4的烷氧基;p 1及p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q 1及q 2分別獨立為0~2的整數)
    Figure 03_image005
    (式中,Z 2為單鍵、亞甲基、丙烷-2,2-二基、1,1,1,3,3,3-六氟丙烷-2,2-二基或茀-9,9-二基;R 21及R 2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R 23及R 24分別獨立為碳數1~4的烷基或碳數1~4的烷氧基;r 1及r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s 1及s 2分別獨立為0~2的整數)
    Figure 03_image007
    (式中,R 31及R 3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t 1及t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
    Figure 03_image009
    (式中,R 41及R 42分別獨立為氫原子或甲基;R 43及R 44分別獨立為碳數1~8的一價烴基;u 1及u 2分別獨立為0~7的整數;v為0~600的整數)]。
  6.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之層合體,其中,前述感光性樹脂層含有(A’)丙烯酸高分子、(B’)光聚合起始劑及(C)溶劑。
  7. 一種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下述之步驟: 將預濕溶劑旋轉塗佈至單側具有段差面的半導體基板的段差面的凹部來進行預濕,並以前述預濕溶劑填滿前述段差面的凹部之第一塗佈步驟; 使旋轉之同時,去除前述半導體基板上在進行預濕之際之多餘的預濕溶劑之刮平步驟;及 對於前述旋轉塗佈並填滿有預濕溶劑之側之面,旋轉塗佈含有含聚矽氧骨架的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來形成作為感光性樹脂層的前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塗膜之第二塗佈步驟。
  8. 如請求項7之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其中,從前述刮平步驟起以不停止旋轉前述半導體基板之方式,來進行前述第二塗佈步驟。
  9. 如請求項7或請求項8之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使用單一溶劑或包含至少30質量%以上的沸點為130℃以上的溶劑的混合溶劑,來作為於前述第一塗佈步驟中使用的預濕溶劑。
  10. 一種圖型形成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下述之步驟: 對於以如請求項7至請求項9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所製造的層合體進行預熱來將前述感光性樹脂層硬化並製成感光性樹脂皮膜之步驟; 將前述感光性樹脂皮膜隔著光罩來進行曝光之步驟;及 於進行曝光後的加熱處理後,藉由顯影液顯影並溶解去除非曝光部來形成圖型之步驟。
TW111124200A 2021-06-30 2022-06-29 層合體、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及圖型形成方法 TW2023239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9457 2021-06-30
JP2021-109457 2021-06-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3982A true TW202323982A (zh) 2023-06-16

Family

ID=84690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4200A TW202323982A (zh) 2021-06-30 2022-06-29 層合體、層合體之製造方法、及圖型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4365679A1 (zh)
JP (1) JPWO2023276578A1 (zh)
KR (1) KR20240026937A (zh)
CN (1) CN117501180A (zh)
TW (1) TW202323982A (zh)
WO (1) WO202327657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20972A (en) 1962-07-02 1965-11-30 Gen Electric Organosilicon process using a chloroplatinic acid reaction product as the catalyst
US3159662A (en) 1962-07-02 1964-12-01 Gen Electric Addition reaction
US3159601A (en) 1962-07-02 1964-12-01 Gen Electric Platinum-olefin complex catalyzed addition of hydrogen- and alkenyl-substituted siloxanes
US3775452A (en) 1971-04-28 1973-11-27 Gen Electric Platinum complexes of unsaturated siloxanes and platinum containing organopolysiloxanes
JP5325399B2 (ja) * 2007-06-28 2013-10-23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塗膜形成方法
JP2010114201A (ja) 2008-11-05 2010-05-20 Oki Semiconductor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279878B2 (ja) 2013-10-31 2018-02-14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20134715A (ja) 2019-02-20 2020-08-3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EP4001344A4 (en) * 2019-07-16 2023-08-16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PHOTOSENSITIVE DRY FILM, LAMINATED PRODUCT AND PATTERN FORM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1180A (zh) 2024-02-02
JPWO2023276578A1 (zh) 2023-01-05
EP4365679A1 (en) 2024-05-08
KR20240026937A (ko) 2024-02-29
WO2023276578A1 (ja) 2023-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28143B1 (ko) 실리콘 골격 함유 고분자 화합물, 광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광경화성 드라이 필름, 적층체 및 패턴 형성 방법
JP5942859B2 (ja) シリコーン骨格含有高分子化合物、樹脂組成物、光硬化性ドライフィルム
TWI796349B (zh) 含有聚矽氧骨架之高分子化合物、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樹脂皮膜、感光性乾膜、層合體及圖型形成方法
JP5846110B2 (ja) 化学増幅ネガ型レジスト組成物、光硬化性ドライ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電気・電子部品保護用皮膜
JP6502754B2 (ja)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硬化性ドライフィルム
JP6194862B2 (ja) シリコーン骨格含有高分子化合物、ネガ型レジスト材料、光硬化性ドライフィルム、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電気・電子部品保護用皮膜
TWI738966B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乾膜、感光性樹脂被膜,及圖型形成方法
KR102127477B1 (ko) 실리콘 골격 함유 고분자 화합물, 화학증폭형 네가티브형 레지스트재료, 광경화성 드라이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패턴 형성방법, 적층체, 기판, 및 반도체장치
TWI797149B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樹脂皮膜、感光性乾膜、層合體及圖案形成方法
JP5895833B2 (ja) シリコーン骨格含有高分子化合物、ネガ型レジスト材料、光硬化性ドライフィルム、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電気・電子部品保護用皮膜
JP7147702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樹脂皮膜、感光性ドライフィルム、及びブラックマトリックス
EP3450478B1 (en) Epoxy-containing, isocyanurate-modified silicone resin,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photosensitive dry film, laminate, and pattern forming process
JP7268735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ドライ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WO2023276578A1 (ja) 積層体、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US20240184206A1 (en) Lamin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patterning
JP7119997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積層体、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