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3315A - 夾持器、夾持站及夾持環形輪胎元件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夾持器、夾持站及夾持環形輪胎元件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3315A
TW202313315A TW111128128A TW111128128A TW202313315A TW 202313315 A TW202313315 A TW 202313315A TW 111128128 A TW111128128 A TW 111128128A TW 111128128 A TW111128128 A TW 111128128A TW 202313315 A TW202313315 A TW 2023133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ipper
adjustment
range
sub
synchroniz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8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威爾凡 堤曼 安頓 凡
羅賓 努西德
貝克 威廉 馬里納斯 凡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商Vmi荷蘭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商Vmi荷蘭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商Vmi荷蘭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3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331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24Drums
    • B29D30/26Accessories or details, e.g. membranes, transfer rings
    • B29D30/2607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nnular tyre components during the building-up stage, e.g. from the first stage to the second stage building dr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016Handling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supplying, storing, conve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016Handling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supplying, storing, conveying
    • B29D2030/0044Handling tyre beads, e.g., storing, transporting, transferring and supplying to the toroidal support or to the dr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夾持器、夾持站及夾持環形輪胎元件之方法,其中,該夾持器包括多個夾持器構件,分布在圍繞一夾持器軸的一圓周方向,在具有徑向內端點及徑向外端點的一主範圍內,可至少在沿著垂直該夾持器軸的一徑向方向上以一向量分量移動,其中,該夾持器更包括一侷限器,用於將該些夾持器構件在該徑向方向上的移動,侷限在該主範圍內的一子範圍內,其中,該子範圍相對於該主範圍,具有可調節的一子範圍位置,其中,該夾持器包括一同步構件,用於同步該些夾持器構件以該徑向方向的移動,其中,該同步構件定義出該主範圍,其中,該侷限器是設置成侷限該同步構件,以定義出該子範圍。

Description

夾持器、夾持站及夾持環形輪胎元件之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夾持器、夾持站、及用於夾持一環形輪胎元件的方法,例如環形圈、環形圈環、環形三角膠填充物或環形圈三角膠組合件。
韓國專利公開號KR 20140050790 A揭示一種可調節的胎圈夾持器,具有多個支撐件,分布在圍繞夾持器軸的圓周方向,及一旋轉板,具有多個曲面槽,在足夠接合小直徑胎圈及大直徑胎圈的夾持範圍內,以垂直該夾持器軸的徑向方向,同步擴張該些支撐件。在夾持胎圈之前,該些支撐件回復到該夾持範圍的該徑向內端點。該些支撐件接著徑向擴張,直到該些支撐件以正確的直徑接合該胎圈。因此,在無需更換零件的情形下,可適當地接合不同尺寸的胎圈。
該已知胎圈夾持器的缺點是,對於一批具有相同、相對較大直徑的胎圈,該些支撐件必須在該夾持範圍內的一大部分反覆移動,以最終接合各胎圈。該反覆移動是非必要的,且消耗了珍貴的週期時間。此外,需要在整個夾持範圍內移動支撐件的驅動方式,可能並非以正確直徑可靠地及/或準確地定位該支撐件的最佳選擇。
德國專利公開號DE 102013102583 A1揭示一種具有多個區段的胎圈轉移環,各該些區段具有其自己的驅動氣缸,以在各別的範圍內徑向移動各別的區段,及其自己的調節機構,用於相對於該環體調節驅動氣缸的位置。該調節機構是利用額外的氣缸來致動。
德國專利公開號DE 102013102583 A1中揭示的胎圈轉移環的一個缺點是,對各區段的各別調節機構增加了胎圈轉移環整體上的複雜性、重量、成本、及維護需求。此外,其可能難以同步多個不同氣壓缸的移動,這可能導致一或多個調節機構相對於其餘的調節機構產生錯位,及/或一或多個區段並沒有透過它們各別的驅動氣缸相對於其他區段同步移動。
本發明之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夾持器、夾持站、及夾持環形輪胎元件的方法,其中可更可靠及/或準確地夾持不同直徑的輪胎元件。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態樣,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夾持一環形輪胎元件的夾持器,其中,該夾持器包括多個夾持器構件,分布在圍繞一夾持器軸的一圓周方向,在具有徑向內端點及徑向外端點的一主範圍內,可至少在沿著垂直該夾持器軸的一徑向方向上以一向量分量移動,其中,該夾持器更包括一侷限器,用於將該些夾持器構件在該徑向方向上的移動,侷限在該主範圍內的一子範圍內,其中,該子範圍相對於該主範圍,具有可調節的一子範圍位置,其中,該夾持器包括一同步構件,用於同步該些夾持器構件以該徑向方向的移動,其中,該同步構件定義出該主範圍,其中,該侷限器是設置成侷限該同步構件,以定義出該子範圍。
透過侷限該同步構件,該侷限器可間接且同步地將所有夾持器構件的移動侷限在該子範圍內。儘管韓國專利公開號KR 20140050790 A揭示了使用具有多個彎曲槽的旋轉板作為同步構件,但這種同步構件,當應用於德國專利公開號DE 102013102583 A1的胎圈轉移環時,僅可合理地視為是同步重新定位各別的驅動氣缸的各別的調節機構的替代方案。該些區段的移動操作仍然由各別的驅動氣缸驅動。韓國專利公開號KR 20140050790 A及德國專利公開號DE 102013102583 A1的組合並未以任何方式揭示或啟發,基於間接且同步地將所有夾持器構件的移動侷限在子範圍內的目的,而使用一侷限器來侷限該同步構件的該移動。此區別特徵的技術優勢在於,本發明的夾持器較不複雜,而可節省重量、成本,及/或更少的維護。此外,該夾持器構件可更加同步地控制,從而提高夾持輪胎元件時的可靠性及準確性。
較佳地,該侷限器包括一驅動構件,用於驅動該同步構件,其中,該驅動構件具有定義出該子範圍的一驅動衝程。換言之,該驅動構件僅可在該驅動衝程內移動該同步構件,即在對應於該子範圍的一受限的驅動範圍內。
更佳地,該驅動構件可在用於在該子範圍內驅動該同步構件的一耦合狀態及該驅動構件相對於該同步構件可自由移動的一非耦合狀態之間切換,以調節該子範圍位置。換言之,在該非耦合狀態下,將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的一者,相對於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的另一者移動,以相對於該主範圍調節該子範圍位置,以便夾持另一直徑的環形輪胎元件。一旦調節了子範圍位置,該驅動構件可切換回該耦合狀態,以相對於該主範圍固定該子範圍位置。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該驅動構件相對於該同步構件可平滑連續調節。因此,該夾持器可針對任何直徑而調節。
或者,該驅動構件相對於該同步構件可分階段調節。該些階段可對應於常規直徑的環形輪胎元件,即常規的英寸尺寸。
在這種分階段調節的一實施例中,該同步構件包括一標度元件,該標度元件定義出對應於該子範圍位置中不同階段的多個標度位置,其中驅動構件包括一耦合元件,該耦合元件在該些標度位置中的任何一標度位置皆可連接該標度元件。因此,該標度元件可被(重新)定位在任何一個標度位置,以選擇與待接合的該環形輪胎元件的直徑中某個階段對應的子範圍位置。
該耦合元件可為手動操作或者其可為遠端控制。手動操作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即透過將一銷插入標度孔中。然而,其需要操作人員在潛在的危險環境中進行插入。藉由遠端控制耦合元件,即氣動、液壓、電氣及/或電子的方式,無需操作人員進行插入。換言之,可至少部分自動化調節子範圍。
在又一實施例中,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一者包括一第一操縱元件,該第一操縱元件可由該夾持器外部的一調節構件接合,用於相對於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另一者,移動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一者。藉助於該夾持器外部的一調節構件,即其非夾持器的一部分,該夾持器本身不需要一調節構件來調節該子範圍位置。特別是,該夾持器不需要調節構件,而將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一者,相對於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另一者鎖定。
在又一實施例中,該驅動構件包括一氣缸,較佳是氣壓缸,而定義出該子範圍。一氣壓缸具有一被侷限的驅動衝程,適於在對應該子範圍的一侷限範圍內,驅動該同步構件。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該同步構件包括具有多個螺旋槽的一螺旋板,該些螺旋槽分布於圍繞該夾持器軸的周圍,其中,該些夾持器構件中的各夾持器構件包括一凸輪從動件,收在該些螺旋槽中的各別的螺旋槽,其中,該螺旋板可圍繞該夾持器軸旋轉,以透過各別的該凸輪從動件及其相應的螺旋槽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徑向驅動該些夾持器構件,其中,該侷限器是設置成侷限該螺旋板圍繞該夾持器軸旋轉。該螺旋板可便於同步該夾持器構件的移動。
該些螺旋槽是塑造成:在該主範圍內,對於該螺旋板的任何角度位置,該螺旋板的角位移及該些夾持器構件的徑向位移之間的比率皆相同。因此,無論該子範圍位於該主範圍內的任何位置,該子範圍皆可具有相同大小。
較佳地,該同步構件包括一標度元件,該標度元件定義出對應該子範圍位置中不同階段的多個標度位置,該標度元件分佈在該圓周方向。該標度元件可用於選擇該子範圍位置,以便在主範圍內的多個階段做選擇,即基於最常規的輪胎元件直徑或英寸的尺寸。
附加地或替代地,該同步構件包括一第一操縱元件,該第一操縱元件可被該夾持器外部的一調節構件接合,用於使該同步構件相對於該驅動構件旋轉。這具有與前述關於該第一操縱構件及該外部調節構件相同的技術優勢,只是現在是透過螺旋板的情況下。
較佳地,該第一操縱元件以平行該夾持器軸的方向,自該螺旋板突出。因此,藉由將該調節構件定位在該第一操作元件沿著該螺旋板行進的路徑中,該第一操作元件可便於由該調節構件來接合及/或鎖定。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子範圍小於該主範圍的百分之50,較佳是該主範圍的百分之30。當該子範圍遠小於該主範圍時,可大幅節省週期時間及/或該移動可更加準確。
在另一實施例中,各夾持器構件設置有一保持構件,該保持構件可在用於將該輪胎元件保持在各別的該夾持器構件的一保持位置及自各別的該夾持器構件釋放該輪胎元的一釋放位置之間移動。在該保持位置中,該保持構件可防止該輪胎元件自對應的該夾持器構件意外釋放。
在另一實施例中,各夾持器構件設置有一彈出構件,用於以平行該夾持器軸的一彈出方向,自各別的該夾器構件彈出該輪胎元件。當輪胎元件需自該夾持器釋放時,該彈出構件可幫助或確保該輪胎元件確實自各別的該夾持器構件中彈出。
在一結合兩個前述實施例的實施例中,各夾持器構件設置有一彈出構件,用於以平行該夾持器軸的一彈出方向,自各別的該夾持器構件彈出該輪胎元件,其中,該保持構件配置成:當該保持構件處於該保持位置時,阻止該輪胎元件以該彈出方向,自各別的該夾持器構件彈出,及當該保持構件處於該釋放位置時,允許該輪胎元件以該彈出方向,自各別的該夾持器構件彈出。因此,該保持構件及該彈出構件可協作,使得當該保持構件作動時,該輪胎元件不會彈出。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態樣,本發明提供一夾持站,包括上述實施例的夾持器,其中,該夾持站更包括在該夾持器外部的一調節構件,以便設置該子範圍位置。
該夾持站包括上述夾持器,而因此具有相同的技術優勢,特別是關於該外部的調節構件。
較佳地,該調節構件位於一調節位置,其中,該夾持站更包括一操縱件,用於使該夾持器在與該調節構件隔開的一操作位置及該夾持器與該調節構件交互作用的該調節位置之間移動。在該操作位置中,該夾持器可用於接合及/或夾持該環形輪胎元件。在該調節位置中,該調節構件可透過固定該夾持器的一元件相對於該夾持器的其他元件的位置來改變該夾持器的動作,即設置或調節該子範圍位置。
更佳地,該調節構件設置成:在設置該子範圍位置的期間,在該調節位置保持靜止,其中,該操縱件設置成:相對於該調節構件,移動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一者,以調節該子範圍位置。因此,該調節構件可為一被動元件。
附加地或替代地,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一者包括一第一操縱元件,當該夾持器移動到該調節位置時,該第一操縱元件由該調節構件接合,其中,該操縱件設置成:當該第一操縱元件被該調節構件接合時,該操縱件相對於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一者,移動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另一者。儘管該操縱件通常用於相對於該環形輪胎元件定位該夾持器,但其驅動及/或移動自由度,於此亦也可用於調節該子範圍位置。
在又一實施例中,該同步構件包括具有多個螺旋槽的一螺旋板,該些螺旋槽分布於圍繞該夾持器軸的周圍,其中,該些夾持器構件的各夾持器構件包括一凸輪從動件,收在該些螺旋槽的各別的螺旋槽中,其中,該螺旋板可圍繞該夾持器軸旋轉,以透過各別的該凸輪從動件及其相應的螺旋槽之間的交互作用,以該徑向方向驅動該些夾持器構件,其中,該侷限器設置成侷限該螺旋板圍繞該夾持器軸旋轉,其中,該同步構件包括一第一操縱元件,該第一操縱元件設置成:當該夾持器移動到該調節位置時,該第一操縱元件由該調節構件接合。這具有與上述關於該第一操縱構件及該外部的調節構件相同的技術優勢,只是目前是在夾持站整體的情況下。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態樣,本發明提供一種使用本發明第一態樣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夾持器夾持環形輪胎元件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相對於該同步構件定義出的該主範圍,調節該子範圍位置;及 –以該侷限器侷限該同步構件,以定義該子範圍並將該些夾持器構件的移動侷限在該子範圍內。
該方法是關於本發明第一態樣的夾持器的實際實施方式,而因此具有相同的技術優勢,於此不再贅述。
較佳地,該侷限器包括一驅動構件,用於驅動該同步構件,其中該驅動構件具有定義出該子範圍的一驅動衝程,其中,該驅動構件可在用於在該子範圍內驅動該同步構件的一耦合狀態及該驅動構件相對於該同步構件自由移動的一非耦合狀態之間切換,以調節該子範圍位置,其中該方法更包括以下步驟: –將該驅動構件切換至該非耦合狀態; –調節該子範圍位置;及 –將該驅動構件切換至該耦合狀態。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該驅動構件相對於該同步構件,平滑而連續地進行調節。或者,該驅動構件相對於該同步構件,分階段地進行調節。
在又一實施例中,該方法更包括以下步驟: –在該夾持器的外部的一調節位置設置一調節構件,以便設置該子範圍位置; –在該夾持器與該調節構件隔開的一操作位置及該夾持器與調節構件交互作用的該調節位置之間移動該夾持器; –當該夾持器具處於該調節位置時,以該調節構件設置該子範圍的位置。
較佳地,在設置該子範圍位置的期間,該調節構件在該調節位置保持靜止,其中,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一者相對於該調節構件移動,以調節該子範圍位置。
說明書中所描述及顯示的多種態樣及特徵,在可能的情況下可獨立應用。這些獨立的態樣,特別是附屬項中描述的態樣及特徵,可成為專利分割申請案的主題。
圖1、圖2A及圖2B顯示用於夾持環形輪胎元件91、92的夾持器1。圖3A至圖3C顯示作為部分夾持站100的夾持器1,其更包括一操縱件4,用於定位夾持器1,及一調節構件8,其在所述夾持器1外部,用於調節夾持器1的配置,調節方法將於下文更詳細討論。
圖1以簡化的方式顯示操縱件4。操縱件4包括一臂40及位於所述臂41遠端的一頭部41。臂40及/或頭部41可圍繞或沿著多個軸。例如,操縱件4可為多軸機械。操縱件4的基部未示出。
如圖1所示,夾持器1配置成接合或夾持不同尺寸(特別是不同直徑D1、D2)的環形輪胎元件91、92。環形輪胎元件91、92可為輪胎製造中使用的胎圈、胎圈環、三角膠或胎圈三角膠。環形輪胎元件91、92可為半成品,或者其等可為已經整合或結合到生胎或未硫化輪胎者。因此,透過接合環形輪胎元件91、92,夾持器1可接合所述獨立輪胎元件91、92整體,或者接合生胎或未硫化輪胎。
由圖1可清楚看出,夾持器1包括多個夾持器構件2,其等分佈在圍繞夾持器軸A圓周方向C。夾持器構件2可在垂直夾持器軸A的徑向方向R上移動,或者在所述徑向方向R具有至少一個向量分量。特別是,夾持器1設置有多個線性引導件10,用於使夾持器構件2以徑向方向R線性移動。較佳地,線性引導件10以固定方式安裝至操縱件4,據此其等相對於其頭部41保持靜止。各夾持器構件2設置有一夾持器主體20,該夾持器主體20被適當地塑造成,以徑向向外方向接觸環形輪胎元件91、92。
如圖2A及圖2B所示,夾持器構件2以徑向方向R穿過主範圍M、沿著主範圍M,或在主範圍M內移動。主範圍M由徑向內端點E1及徑向外端點E2定義或在其內延伸。夾持器1包括一同步構件3,用於同步夾持器構件2以徑向方向R的移動。換言之,同步構件3確保了所有的夾持器構件2同步及/或以相同程度以徑向向內及徑向向外移動。
在此例子中,同步構件3包括具有多個螺旋槽31的一螺旋板30,該些螺旋槽31分布在圍繞夾持器軸A的周圍。各夾持器構件2包括一凸輪從動件21,收在各別的螺旋槽31中。螺旋板30可圍繞夾持器軸A旋轉,以透過各別的凸輪從動件21及其相應的螺旋槽31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徑向方向R驅動夾持器構件2。
螺旋板30可旋轉地安裝在頭部41上。特別是,操縱件4包括用於使螺旋板30相對於頭部41旋轉的一調節驅動器42。請留意,承載夾持器構件2的線性引導件10配置成:當螺旋板30旋轉時,線性引導件10相對於頭部41保持在固定的方向。因此,螺旋板30的旋轉導致與所述夾持器構件2相關聯的凸輪從動件21透過螺旋槽31移動,從而依據螺旋板30的旋轉方向,使各別的夾持器構件2徑向向內或向外移動。
螺旋槽31相對於夾持器軸A以相對小的角度或螺距而成螺形,如此,夾持器構件2僅些微地以徑向方向R移動,來達成螺旋板30的各角度旋轉。在此示例中,夾持器構件2在整個主範圍M上的位移要旋轉超過120度,特別是超過180度。螺旋槽31的長度定義出夾持器構件2的主範圍M。
如圖2A及圖2B所示,夾持器3更包括一侷限器5,該侷限器5可選擇與夾持器構件2耦合及非耦合,以便將夾持器構件2徑向方向R的移動侷限在主範圍M內的子範圍S內。特別是,侷限器5是配置或設置成:侷限同步構件3,更特別是將螺旋板30圍繞夾持器軸A的旋轉侷限在有限角位移H,如圖2B所示。
較佳地,螺旋槽31被塑造成:螺旋板30的角位移及該些夾持器構件2的徑向位移的比值,對於主範圍M內的螺旋板30的任何角位置都相同。因此,無論所述子範圍S位於主範圍M內的什麼位置,子範圍S皆可具有相同的大小。
在此示例中,侷限器5配置成:機械性或物理性侷限夾持器構件2的移動。較佳地,侷限器5包括(或者其為)用於驅動同步構件3的一驅動構件50。具體而言,驅動構件50可具有定義出子範圍S的一驅動衝程X,如圖2B所示。在此示例中,驅動構件50包括一氣缸51,較佳為氣壓缸,氣缸51驅動活塞在驅動衝程X上移動。活塞經由一耦合元件55連接至同步構件3,更具體而言是螺旋板30,以將活塞的線性移動轉換成螺旋板30圍繞夾持器軸A旋轉。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可清楚知道,驅動構件50可有許多變化,這些變化仍將包括在本發明的範圍內,例如任何其他形式的線性驅動裝置、直接接合到螺旋板30的旋轉驅動器及/或齒輪、鏈條、皮帶等上,或以機械方式施加扭矩至螺旋板30。
耦合元件55可在驅動構件3可在子範圍S內驅動同步構件3的耦合狀態及驅動構件50可相對於同步構件3自由移動的非耦合狀態之間切換,以調節所述子範圍S的位置P。子範圍位置P旨在描述子範圍S整體相對於主範圍M的位置。在此示例中,子範圍位置P示意性地由其多個端點中的一端點的一徑向位置來表示。
如圖4示意性地所示,耦合元件55可由遠端控制或自動控制,而在耦合狀態及非耦合狀態之間切換,例如氣動方式或透過伺服馬達。或者,耦合元件55可配置成手動操作,即透過收回或按壓按鈕。
在此示例性實施例中,如圖2A及圖2B清楚所見,同步構件3包括一標度元件35,該標度元件35定義出分佈在圓周方向C的多個標度位置P1、P2、…、Pn,其等對應子範圍位置S中的不同階段(steps)。如圖1所示,標度位置P1、P2、...、Pn可例如是對應於常規直徑D1、D2的環形輪胎元件91、92,例如常規的英寸尺寸。
在此示例中,標度元件35由一圓盤形成,該圓盤具有多個孔、開口或凹部,其等表示多個標度位置P1、P2、…、Pn。標度元件35耦合至螺旋板30或與其整合,以圍繞夾持器軸A一同旋轉。耦合元件55可設置有引導靴56,引導靴56接合標度元件35邊緣,以當驅動構件50與同步構件3分離(非耦合)並且相對於同步構件3圍繞夾持器軸A自由旋轉時,使耦合元件55對齊標度位置P1、P2、…、Pn。耦合元件55配置成在該些標度位置P1、P2、…、Pn中的任何一個位置,耦接或連接至同步構件3。換言之,驅動構件50可相對於同步構件3分階段調節。更具體而言,耦合元件55可包括一銷,可插入於該些標度位置P1、P2、……、Pn中的一者,如圖4示意性地所示。
或者,耦合元件可為一夾合形式(未繪示),在任何角度位置夾合地接合同步構件3。在此種實施例中,驅動構件可相對於同步構件3無分階段來調節。
藉由相對於同步構件3移動驅動構件50,子範圍S相對於主範圍M具有可調節的子範圍位置P,反之亦然。換言之,子範圍位置P可位於或鄰近徑向內端點E1處、徑向外端點E2、或位於沿著主範圍M的多個中間位置。例如,圖2A顯示子範圍S設置在對應於標度位置Pn的子範圍位置P處,使得子範圍S位於或接近於徑向外端點E2。圖3C顯示子範圍S調節至對應於該些中間標度位置之一的子範圍位置P,使得子範圍S與所述徑向外端點E2間隔開。
子範圍位置P可透過使用前述調節構件8來調整,如圖3A至圖3C所示。在此示例中,調節構件8在夾持器3的外部,即不為夾持器3的一部分。或者,一調節構件(未繪示)可設置在夾持器3及/或操縱件4上,例如位置設定的驅動件形式,以調節子範圍位置P,而不需要外部的調節裝置。
如圖3A、圖3B、及圖3C所示,同步構件3設置有可經由調節構件8接合的一第一操縱元件71及一第二操縱元件72。在此示例中,第一操縱元件71位於螺旋板30上的一第一接合位置,以平行或實質平行於夾持器軸A的方向,自所述螺旋板30突出。第二操縱元件72位於該第一接合位置徑向內側的螺旋板30上的一第二接合位置,以平行或實質平行於夾持器軸A的方向,自所述螺旋板30突出。
調節構件8位於一調節位置。操縱件4是配置、設計、及/或控制成:使夾持器1在夾持器1與調節構件8間隔開的操作位置及夾持器1與調節構件8交互作用以設置子範圍位置P的調節位置之間移動。
更特別是,調節構件8包括一調節體80,調節體80定義出一鎖指81、一抓指82、及在所述鎖指81及所述抓指82之間的一鎖定凹部83。抓指82比鎖指81更長及/或延伸出鎖指81。如此,當使螺旋板30圍繞夾持器軸A旋轉且夾持器3位於調節位置時,抓指82可設置在由第一操縱元件71及/或第二操縱元件72的行進路徑中,如圖3B及圖3C所示。在圖3B的情況中,當抓指82僅在第二操縱元件72的路徑中時,螺旋板30仍可以一旋轉方向來旋轉。
然而,當夾持器3進一步移動至與調節構件3接合時,鎖指81位於螺旋板30圍繞夾持器軸A旋轉時第一操縱元件71所行進的路徑中,如圖3C所示。接著,第一操縱元件71鎖定在鎖指81及抓指82兩者之間的鎖定凹部83中,並且可同時阻止螺旋板30兩個旋轉方向上的旋轉。第二操縱元件72通常保持在鎖指81接觸不到的地方。
可選地,調節構件8配置成檢測夾持器3與調節構件8之間的交互作用。例如,調節構件8可允許為:一旦與同步構件3接合,移動超過一小段檢測距離,以允許檢測出所述移動,如圖3B示意性地所示,調節構件8檢測前後的位置分別以虛線及實線顯示。
一旦接合,如果驅動構件50處於非耦合狀態,同步構件3的角位置可相對於調節構件8固定,而驅動構件50可相對於固定的同步構件3旋轉。操縱件4或其臂40可經旋轉,而有效率地改變驅動構件50相對於同步構件3的角位置。更特別是,在耦合元件55與標度元件35分離的情況下,驅動構件50可自由移動,及/或相對於標度元件35移動,直到耦合元件55對齊選定的標度位置P1、P2、...、Pn,此時耦合元件55可與所述選定的標度位置P1、P2、...、Pn接合。耦合元件55及/或標度元件55可設置有適當的倒角、定位及/或引導面,以化解它們之間的微小偏移。
請留意,線性引導件10及支撐在其上的夾持器構件2亦與操縱件4及/或驅動構件50以相同的程度一起移動,從而使與所述夾持器構件2相關聯的凸輪從動件21透過相應的螺旋槽31而移動,從而使所述夾持器構件2根據所選定的子範圍位置P改變徑向位置。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可清楚知道的是,使驅動構件50相對於所述同步構件3移動,代替角位置固定的同步構件3的移動;或者,使驅動構件50固定,而同步構件3可移動。
如圖5A及圖5B所示,各夾持器構件2可選地設置有一保持構件61,用於將輪胎元件91、92保持在夾持器主體20上,及/或一彈出構件65,用於將輪胎元件91、92自夾持器主體20彈出。特別是,保持構件61及彈出構件65可配置成協作,使得當保持構件65作用時,輪胎元件91、92無法彈出。
如圖5A中清楚可見,保持構件61包括一保持指62,該保持指62在輪胎元件91、92側邊的保持位置中,以防止或阻止輪胎元件91、92以彈出方向C,自夾持器主體20彈出。在此示例中,彈出方向C平行或實質平行於夾持器軸A,如圖1及圖4所示。夾持器構件2設置有一釋放槽63,以徑向方向R延伸,且保持構件61與釋放槽64可滑動地接合,例如經由使用引導銷64接合。因此,保持構件61可以釋放方向B,自圖5A所示的保持位置徑向向內拉到如圖5B所示的釋放位置。
在此示例中,彈出構件65塑造成一彈出指,該彈出指相對於夾持器構件2鉸接支撐,例如經由保持構件61處或保持構件61上的鉸接點66。夾持器構件2更設置有一彈出致動器67,例如一氣缸,彈出致動器67用於使彈出構件65相對於夾持器構件2,以彈出方向C的至少一分量,產生相對移動。彈出構件65可在一等待位置(如圖5A所示)及一彈出位置(如圖5B所示)之間移動。當自等待位置向彈出位置移動時,彈出構件65配置成自夾持器主體20,以彈出方向E接觸及推動輪胎元件91、92,較佳是直到輪胎元件91、92不再由夾持器主體20以徑向方向R支撐。
請留意,在圖5A中,輪胎元件91、92被鎖定在一側的保持指62與另一側的彈出構件65之間。如此,保持指62及彈出元件65可在一定程度上協作,以在平行於夾持器軸A的方向上夾持或夾合輪胎元件91、92。
參考圖1、圖2A、圖2B、圖3A至圖3C、及圖4,將於此簡要闡述一種使用如前述夾持器1來夾持圖1的環形輪胎元件91、92的方法。
圖2A及圖2B顯示位於操作位置的夾持器1,夾持器構件3由驅動構件50控制,以在選定的子範圍位置P處的子範圍S的該些外部位置之間移動,即為了夾持圖1中各別的特定直徑D1、D2的環形輪胎元件91、92。
圖3A顯示已移動至調節位置的夾持器1的情況,在該位置抓指82處於第二操縱元件72的路徑中。驅動構件50已切換至非耦合狀態,即,使耦合元件55與標度元件35分離的狀態。
圖3B顯示操縱件4的調節驅動器42已使同步構件3圍繞夾持器軸A旋轉,直到第二操縱元件72接觸調節構件8的抓指82,並可選地觸發檢測所述第二操縱元件72是否已被抓取的情形。螺旋板30的旋轉還導致夾持器2徑向向內朝向主範圍M的徑向內端點E1移動。在達到徑向內端點E1後,操縱件4使夾持器1的第一操縱元件71移動至與調節構件8的鎖定凹部83接合,如圖3C所示,從而鎖定同步構件3防止沿兩個旋轉方向之旋轉。
圖3C顯示以先前討論的方式,在操縱件4及/或其頭部41已圍繞夾持器軸A旋轉,以相對於同步構件3移動驅動構件50,以調節子範圍位置P之後的情況。在此示例中,驅動構件50被旋轉約60度而至選取的一標度位置,該標度位置對應於主範圍M的中心區域。此時,耦合元件55可耦合或重新連接至標度元件35,從而將驅動構件50設置為在新選擇的子範圍位置P中驅動同步構件3,即,針對不同直徑D1、D2的環形輪胎元件91、92的子範圍位置P。此時,操縱件4可將夾持器3移回圖2A的操作位置,從而終止夾持器3及調節構件8之間的接合。
應理解的是,包括以上描述是為了說明該些較佳實施例的操作,並非旨在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根據上述討論,顯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可有多種變化,而這些變化仍將包括在本發明的範圍內。
1:夾持器 10:引導件 2:夾持器構件 20:夾持器主體 21:凸輪從動件 3:同步構件 30:螺旋板 31:螺旋槽 35:標度元件 4:操縱件 40:臂 41:頭部 42:調節驅動器 5:侷限器 50:驅動構件 51:汽缸 55:耦合元件 56:引導靴 61:保持構件 62:保持指 63:釋放槽 64:引導銷 65:彈出構件 66:鉸接點 67:彈出致動器 71:第一操縱元件 72:第二操縱元件 8:調節構件 80:調節體 81:鎖指 82:抓指 83:鎖定凹部 91:環形輪胎元件 92:環形輪胎元件 100:夾持站 A:夾持器軸 B:釋放方向 C:彈出方向 D1:直徑 D2:直徑 E1:徑向內端點 E2:徑向外端點 H:角位移 M:主範圍 P:子範圍位置 P1、P1、PN:標度位置 R:徑向方向 S:子範圍 X:驅動衝程
本發明將基於圖式所示的示意性實施例進行闡述,其中: 圖1顯示本發明的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具有多個夾持器構件的夾持器的前視圖。 圖2A及圖2B顯示,在子範圍內移動多個夾持器構件的步驟中,圖1的夾持器的後視圖。 圖3A、圖3B、及圖3C顯示,在相對於主範圍,調節子範圍的子範圍位置的步驟中,包括有圖1的夾持器及調節構件的夾持站的後視圖。 圖4顯示沿圖3A中IV-IV線截取之夾持器的截面圖。 圖5A及圖5B顯示,在將輪胎元件從夾持器中彈出的方法的可選步驟中,夾持器構件的細節。
1:夾持器
2:夾持器構件
3:同步構件
4:操縱件
5:侷限器
21:凸輪從動件
30:螺旋板
31:螺旋槽
35:標度元件
40:臂
41:頭部
42:調節驅動器
50:驅動構件
51:氣缸
55:耦合元件
56:引導靴
A:夾持器軸
C:圓周方向
E1:徑向內端點
E2:徑向外端點
M:主範圍
P:子範圍位置
P1、P1、PN:標度位置
R:徑向方向
S:子範圍

Claims (30)

  1. 一種用於夾持一環形輪胎元件的夾持器,其中,該夾持器包括多個夾持器構件,分布在圍繞一夾持器軸的一圓周方向,在具有徑向內端點及徑向外端點的一主範圍內,可至少在沿著垂直該夾持器軸的一徑向方向上以一向量分量移動,其中,該夾持器更包括一侷限器,用於將該些夾持器構件在該徑向方向上的移動,侷限在該主範圍內的一子範圍內,其中,該子範圍相對於該主範圍,具有可調節的一子範圍位置,其中,該夾持器包括一同步構件,用於同步該些夾持器構件以該徑向方向的移動,其中,該同步構件定義出該主範圍,其中,該侷限器是設置成侷限該同步構件,以定義出該子範圍。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夾持器,其中,該侷限器包括一驅動構件,用於驅動該同步構件,其中,該驅動構件具有定義出該子範圍的一驅動衝程。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夾持器,其中,該驅動構件可在用於在該子範圍內驅動該同步構件的一耦合狀態及該驅動構件相對於該同步構件可自由移動的一非耦合狀態之間切換,以調節該子範圍位置。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夾持器,其中,該驅動構件相對於該同步構件可平滑連續調節。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夾持器,其中,該驅動構件相對於該同步構件可分階段調節。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夾持器,其中,該同步構件包括一標度元件,該標度元件定義出對應於該子範圍位置中不同階段的多個標度位置,其中該驅動構件包括一耦合元件,該耦合元件在該些標度位置中的任何一標度位置皆可連接該標度元件。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夾持器,其中,該耦合元件為手動操作。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夾持器,其中,該耦合元件為遠端控制。
  9. 如請求項3所述的夾持器,其中,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一者包括一第一操縱元件,該第一操縱元件可由該夾持器外部的一調節構件接合,用於相對於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另一者,移動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一者。
  10.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夾持器,其中,該驅動構件包括一氣缸,而定義出該子範圍。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夾持器,其中,該同步構件包括具有多個螺旋槽的一螺旋板,該些螺旋槽分布於圍繞該夾持器軸的周圍,其中,該些夾持器構件中的各夾持器構件包括一凸輪從動件,收在該些螺旋槽中的各別的螺旋槽,其中,該螺旋板可圍繞該夾持器軸旋轉,以透過各別的該凸輪從動件及其相應的螺旋槽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徑向驅動該些夾持器構件,其中,該侷限器是設置成侷限該螺旋板圍繞該夾持器軸旋轉。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夾持器,其中,該些螺旋槽是塑造成:在該主範圍內,對於該螺旋板的任何角度位置,該螺旋板的角位移及該些夾持器構件的徑向位移之間的比率皆相同。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夾持器,其中,該同步構件包括一標度元件,該標度元件定義出對應於該子範圍位置中不同階段的多個標度位置,該些標度位置分佈在該圓周方向。
  14.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夾持器,其中,該同步構件包括一第一操縱元件,該第一操縱元件可被該夾持器外部的一調節構件接合,用於使該同步構件相對於該驅動構件旋轉。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夾持器,其中,該第一操縱元件以平行該夾持器軸的方向,自該螺旋板突出。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夾持器,其中,該子範圍小於該主範圍的百分之50。
  1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夾持器,其中,各夾持器構件設置有一保持構件,該保持構件可在用於將該輪胎元件保持在各別的該夾持器構件的一保持位置及自各別的該夾持器構件釋放該輪胎元件的一釋放位置之間移動。
  1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夾持器,其中,各夾持器構件設置有一彈出構件,用於以平行該夾持器軸的一彈出方向,自各別的該夾器構件彈出該輪胎元件。
  19.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夾持器,其中,各夾持器構件設置有一彈出構件,用於以平行該夾持器軸的一彈出方向,自各別的該夾持器構件彈出該輪胎元件,其中,該保持構件配置成:當該保持構件處於該保持位置時,阻止該輪胎元件以該彈出方向,自各別的該夾持器構件彈出,及當該保持構件處於該釋放位置時,允許該輪胎元件以該彈出方向,自各別的該夾持器構件彈出。
  20. 一種包括如請求項1所述之夾持器之夾持站,其中,該夾持站更包括在該夾持器外部的一調節構件,以便設置該子範圍位置。
  2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夾持站,其中,該調節構件位於一調節位置,其中,該夾持站更包括一操縱件,用於使該夾持器在與該調節構件隔開的一操作位置及該夾持器與該調節構件交互作用的該調節位置之間移動。
  22. 如請求項21所述的夾持站,其中,該調節構件設置成:在設置該子範圍位置的期間,在該調節位置保持靜止,其中,該操縱件設置成:相對於該調節構件,移動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一者,以調節該子範圍位置。
  23. 如請求項21所述的夾持站,其中,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一者包括一第一操縱元件,當該夾持器移動到該調節位置時,該第一操縱元件由該調節構件接合,其中,該操縱件設置成:當該第一操縱元件被該調節構件接合時,該操縱件相對於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一者,移動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另一者。
  24. 如請求項21所述的夾持站,其中,該同步構件包括具有多個螺旋槽的一螺旋板,該些螺旋槽分布於圍繞該夾持器軸的周圍,其中,該些夾持器構件的各夾持器構件包括一凸輪從動件,收在該些螺旋槽的各別的螺旋槽中,其中,該螺旋板可圍繞該夾持器軸旋轉,以透過各別的該凸輪從動件及其相應的螺旋槽之間的交互作用,以該徑向方向驅動該些夾持器構件,其中,該侷限器設置成侷限該螺旋板圍繞該夾持器軸旋轉,其中,該同步構件包括一第一操縱元件,該第一操縱元件設置成:當該夾持器移動到該調節位置時,該第一操縱元件由該調節構件接合。
  25. 一種使用如請求項1所述的夾持器夾持一環形輪胎元件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相對於該同步構件定義出的該主範圍,調節該子範圍位置;及 –以該侷限器侷限該同步構件,以定義該子範圍並將該些夾持器構件的移動侷限在該子範圍內。
  26. 如請求項25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侷限器包括一驅動構件,用於驅動該同步構件,其中該驅動構件具有定義出該子範圍的一驅動衝程,其中,該驅動構件可在用於在該子範圍內驅動該同步構件的一耦合狀態及該驅動構件相對於該同步構件自由移動的一非耦合狀態之間切換,以調節該子範圍位置,其中該方法更包括以下步驟: –將該驅動構件切換至該非耦合狀態; –調節該子範圍位置;及 –將該驅動構件切換至該耦合狀態。
  27. 如請求項2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驅動構件相對於該同步構件,平滑而連續地進行調節。
  28. 如請求項2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驅動構件相對於該同步構件,分階段地進行調節。
  29. 如請求項25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更包括以下步驟: –在該夾持器的外部的一調節位置設置一調節構件,以便設置該子範圍位置; –在該夾持器與該調節構件隔開的一操作位置及該夾持器與調節構件交互作用的該調節位置之間移動該夾持器; –當該夾持器處於該調節位置時,以該調節構件設置該子範圍位置。
  30. 如請求項2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設置該子範圍位置的期間,該調節構件在該調節位置保持靜止,其中,該驅動構件及該同步構件中的一者相對於該調節構件移動,以調節該子範圍位置。
TW111128128A 2021-08-27 2022-07-27 夾持器、夾持站及夾持環形輪胎元件之方法 TW2023133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NL2029073 2021-08-27
NL2029073A NL2029073B1 (en) 2021-08-27 2021-08-27 Gripper, gripper station and method for gripping an annular tire compon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3315A true TW202313315A (zh) 2023-04-01

Family

ID=78333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8128A TW202313315A (zh) 2021-08-27 2022-07-27 夾持器、夾持站及夾持環形輪胎元件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542765A (zh)
CN (2) CN220535000U (zh)
NL (1) NL2029073B1 (zh)
TW (1) TW202313315A (zh)
WO (1) WO202302549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96493B1 (fr) * 2012-10-05 2016-12-23 Michelin & Cie Dispositif de manutention d'un composant d'une enveloppe de pneumatique
KR101397316B1 (ko) * 2012-10-22 2014-05-22 금호타이어 주식회사 비드 와이어 그립 장치
DE102013102583A1 (de) * 2013-03-14 2014-09-18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Vorrichtung zum Halten und Transportieren eines Reifengürtels
CN104015385B (zh) * 2014-06-17 2016-05-04 桂林橡胶机械有限公司 叉臂式巨胎成型机带束层夹持装置
CN112644048B (zh) * 2020-12-17 2023-01-06 萨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成型机用传递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25496A1 (en) 2023-03-02
CN220535000U (zh) 2024-02-27
JP2023542765A (ja) 2023-10-12
CN115723367A (zh) 2023-03-03
NL2029073B1 (en) 2023-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7327B2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 plurality of magnet segments on a back ring
US20110284170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the rotational angle position of a pneumatic tire on a wheel rim
EP2794247B1 (en) Device for providing a tire bead to a number of workstations
JPS59500462A (ja) 工作機械
JP2004276166A (ja) 作業ロボット用ハンド装置
TW202313315A (zh) 夾持器、夾持站及夾持環形輪胎元件之方法
RU2651154C1 (ru) Барабанный комплект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борта с вершиной для шин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одержащее такую оснастку
CN113580176B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夹持装置
CN106078543B (zh) 快速滑移台钳
JP2003089158A (ja) バンド成型ドラ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ンド成型装置
TWI589390B (zh) 成型機之夾持裝置
US20170066093A1 (en) Tool Changer
JP2014051271A (ja) 修理工場の機械上などにある車両のホイールリムをロックするための器具
US7901608B2 (en) Tire vulcanizing method and vulcanizer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JP2005501751A (ja) 工作機械用の工具交換装置
JP2000197992A (ja) 位置決め装置
EP3438507B1 (en) Cam manipulator, especially for automatic tool change on a machine tool
JP2016068193A (ja) ワーク保持ガイド付きチャック装置
JPH03178794A (ja) 円形物把持用のロボットハンド
JP6354606B2 (ja) 組付装置
JP6829542B2 (ja) ワーク移送装置
JP7127911B2 (ja) スポット溶接用電極取外装置
JP3594325B2 (ja) 複合加工装置
JP3339753B2 (ja) 工作機械の自動工具交換装置
TW202332578A (zh) 胎圈分離器、胎圈供給站、及自胎圈供給單元所保持之複數胎圈分離出單一胎圈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