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7250A - 表面改質裝置及接合強度判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表面改質裝置及接合強度判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7250A
TW202247250A TW111101114A TW111101114A TW202247250A TW 202247250 A TW202247250 A TW 202247250A TW 111101114 A TW111101114 A TW 111101114A TW 111101114 A TW111101114 A TW 111101114A TW 202247250 A TW202247250 A TW 2022472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container
substrate
wafer
processing
ga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1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寺田尚司
三村勇之
前田浩史
増住拓朗
本田勝
坂本亮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7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725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917Plasma diagnostics
    • H01J37/32935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ubes by information coming from the object and/or discharge
    • H01J37/32972Spectral analysi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917Plasma diagnostic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71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thermally excited
    • G01N21/718Laser microanalysis, i.e. with formation of sample plasm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44Gas supply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715Workpiece hol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49/00Particle spectrometers or separator tubes
    • H01J49/26Mass spectrometers or separator tubes
    • H01J49/34Dynamic spectrometers
    • H01J49/42Stability-of-path spectrometers, e.g. monopole, quadrupole, multipole, farvitr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2Apparatus for mechanical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53Process monitoring, e.g. flow or thickness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45Det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variable being measured
    • H01J2237/24571Measurements of non-electric or non-magnetic vari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32Processing objects by plasma generation
    • H01J2237/33Processing objects by plasma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cessing
    • H01J2237/336Chang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reated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000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by connecting a bonding area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 H01L2224/80009Pre-treatment of the bonding area
    • H01L2224/8001Cleaning the bonding area, e.g. oxide removal step, desmea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000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by connecting a bonding area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 H01L2224/802Applying energy for connecting
    • H01L2224/80201Compression bo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課題]在接合基板間前,判定接合的基板間的接合強度的良否。 [解決手段]表面改質裝置,係將基板接合其他基板的接合面藉由處理氣體的電漿進行改質的表面改質裝置。表面改質裝置具備處理容器、測定部、控制各部的控制部。處理容器能夠收容基板。測定部測定表示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控制部,基於藉由測定部測定到的表示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判定假定將在處理容器內進行改質後的基板與其他基板接合的情形中的基板與其他基板之間的接合強度的良否。

Description

表面改質裝置及接合強度判定方法
本揭示係有關於表面改質裝置及接合強度判定方法。
從前,作為接合半導體晶圓等的基板彼此的手法,已知有將基板的接合表面進行改質,將改質後的基板的表面進行親水化,將親水化後的基板彼此藉由凡得瓦力及氫結合(分子間力)進行接合的手法。
基板的表面改質使用表面改質裝置進行。表面改質裝置,將基板收容至處理容器內,將收容的基板的表面藉由處理氣體的電漿進行改質。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8/084285號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本揭示提供能夠在接合基板間前,判定接合的基板間的接合強度的良否的技術。 [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揭示的一態樣的表面改質裝置,係將基板接合其他基板的接合面藉由處理氣體的電漿進行改質的表面改質裝置。表面改質裝置具備處理容器、測定部、控制各部的控制部。處理容器能夠收容基板。測定部測定表示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控制部,基於藉由測定部測定到的表示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判定假定將在處理容器內進行改質後的基板與其他基板接合的情形中的基板與其他基板之間的接合強度的良否。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揭示,發揮了能夠在接合基板間前,判定接合的基板間的接合強度的良否的效果。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有關各種實施形態。此外,並非以以下的實施形態限制揭示技術。
此外,在表面改質裝置的處理容器內重複進行基板的表面改質後,因真空吸引等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會慢慢減少。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若減少,則因在處理容器內生成的處理氣體的電漿的狀態發生變化,無法充分進行基板的表面改質。其結果,有在接合改質完的基板與其他基板時得到的基板間的接合強度降低的情形。接合強度的降低,會成為使基板的剝離等的不良狀態產生的要因,因而不佳。
相關接合強度的良否,一般會在進行基板間的接合後使用檢查裝置等進行判定。不過,在進行基板間的接合後判定接合強度的良否的手法,從使生產性提升的觀點來看並非有效率的。因此,期待能夠在接合基板間前,判定接合的基板間的接合強度的良否的技術。
<接合系統的構造> 接著,參照圖1~圖3,說明關於實施形態的接合系統1的構造。圖1為表示實施形態的接合系統1的構造的示意平面圖、圖2為同示意側面圖。又,圖3為實施形態的上晶圓W1及下晶圓W2的示意側面圖。又,以下參照的各圖式中,為了容易理解說明,有將鉛直向上方向設為Z軸的正方向的垂直座標系的情形。
圖1所示的接合系統1,藉由接合第1基板W1與第2基板W2形成重合晶圓T。
第1基板W1為例如在矽晶圓及化合物半導體晶圓等半導體基板形成複數電子電路的基板。又,第2基板W2為例如未形成電子電路的裸晶圓。第1基板W1與第2基板W2具有略同徑。此外,在第2基板W2形成電子電路也可以。
以下,將第1基板W1記載成「上晶圓W1」、將第2基板W2記載成「下晶圓W2」。亦即,上晶圓W1為第1基板的一例、下晶圓W2為第2基板的一例。又,將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總稱時,有記載成「晶圓W」的情形。
又,以下,如圖3所示,在上晶圓W1的板面之中,將與下晶圓W2接合之側的板面記載成「接合面W1j」、將與接合面W1j相反側的板面記載成「非接合面W1n」。又,在下晶圓W2的板面之中,將與上晶圓W1接合之側的板面記載成「接合面W2j」、將與接合面W2j相反側的板面記載成「非接合面W2n」。
如圖1所示,接合系統1具備搬出入站2、處理站3。搬出入站2及處理站3,沿著X軸正方向,以搬出入站2及處理站3的順序排列配置。又,搬出入站2及處理站3為一體連接。
搬出入站2具備載置台10、搬送區域20。載置台10具備複數載置板11。在各載置板11,分別配置將複數片(例如25片)基板以水平狀態收容的卡匣C1、C2、C3。例如,卡匣C1為收容上晶圓W1的卡匣、卡匣C2為收容下晶圓W2的卡匣、卡匣C3為收容重合晶圓T的卡匣。
搬送區域20在載置台10的X軸正方向側鄰接配置。在相關搬送區域20,設置在Y軸方向延伸的搬送路21、可沿著該搬送路21移動的搬送裝置22。
搬送裝置22,不只是Y軸方向,也能在X軸方向移動且能繞Z軸旋轉。接著,搬送裝置22,在載置於載置板11的卡匣C1~C3、與後述處理站3的第3處理區塊G3之間,進行上晶圓W1、下晶圓W2及重合晶圓T的搬送。
此外,載置於載置板11的卡匣C1~C3的個數,不限於圖示者。又,在載置板11,除了卡匣C1、C2、C3以外,載置用來回收產生不良狀態的基板的卡匣等也可以。
於處理站3,設置具備各種裝置的複數處理區塊,例如3個處理區塊G1、G2、G3。例如,處理站3的正面側(圖1的Y軸負方向側),設有第1處理區塊G1,在處理站3的背面側(圖1的Y軸正方向側)設有第2處理區塊G2。又,在處理站3的搬出入站2側(圖1的X軸負方向側)設置第3處理區塊G3。
在第1處理區塊G1,配置將上晶圓W1及下晶圓W2的接合面W1j、W2j藉由處理氣體的電漿進行改質的表面改質裝置30。表面改質裝置30,在上晶圓W1及下晶圓W2的接合面W1j、W2j,藉由電漿照射形成未耦合鍵(懸鍵),之後以容易進行親水化的方式,將該接合面W1j、W2j進行改質。
此外,在表面改質裝置30中,例如,在減壓氛圍下激發所賦予的處理氣體使其電漿化、離子化。接著,藉由將包含於相關處理氣體中的元素的離子,照射至上晶圓W1及下晶圓W2的接合面W1j、W2j,將接合面W1j、W2j進行電漿處理而改質。關於相關表面改質裝置30的詳細將於後述。
在第2處理區塊G2配置表面親水化裝置40、接合裝置41。表面親水化裝置40,例如藉由純水將上晶圓W1及下晶圓W2的接合面W1j、W2j進行親水化,洗淨接合面W1j、W2j。
在表面親水化裝置40,例如使保持於轉盤的上晶圓W1或下晶圓W2旋轉,同時對該上晶圓W1或下晶圓W2上供應純水。藉此,供應至上晶圓W1或下晶圓W2上的純水在上晶圓W1或下晶圓W2的接合面W1j、W2j上擴散,將接合面W1j、W2j進行親水化。
接合裝置41將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接合。關於相關接合裝置41的詳細將於後述。
在第3處理區塊G3,如圖2所示,上晶圓W1、下晶圓W2及重合晶圓T的過渡(TRS)裝置50、51從下方依序設成2段。
又,如圖1所示,在被第1處理區塊G1、第2處理區塊G2及第3處理區塊G3包圍的區域,形成搬送區域60。在搬送區域60配置搬送裝置61。搬送裝置61,例如具有在鉛直方向、水平方向及繞鉛直軸移動自如的搬送臂。
相關搬送裝置61,在搬送區域60內移動,對鄰接搬送區域60的第1處理區塊G1、第2處理區塊G2及第3處理區塊G3內的所賦予的裝置搬送上晶圓W1、下晶圓W2及重合晶圓T。
又,接合系統1具備控制裝置4。控制裝置4控制接合系統1的動作。相關控制裝置4例如為電腦,具備控制部5及記憶部6。在記憶部6中,儲存有控制接合處理等的各種處理的程式。控制部5藉由將記憶於記憶部6中的程式讀出並執行,控制接合系統1的動作。
此外,相關程式為記錄於由電腦可讀取的記錄媒體中者,從該記錄媒體安裝至控制裝置4的記憶部6也可以。作為由電腦可讀取的記錄媒體,例如有硬碟(HD)、可撓性磁碟(FD)、光碟(CD)、磁光碟(MO)、記憶卡等。
<表面改質裝置的構造> 接著,有關表面改質裝置30的構造,一邊參照圖4一邊說明。圖4為表示實施形態的表面改質裝置30的構造的示意剖面圖。
如圖4所示,表面改質裝置30具有能密閉內部的處理容器70。在處理容器70的搬送區域60(圖1參照)側的側面,形成上晶圓W1或下晶圓W2的搬入出口71,在該搬入出口71設置閘閥72。
在處理容器70的內部配置載台80。載台80例如為下部電極,例如以鋁等導電性材料構成。在載台80形成未圖示的插銷用貫通孔,在相關插銷用貫通孔,收容未圖示的升降器插銷。升降器插銷藉由未圖示的升降機構能夠在上下方向升降。
載台80的上面為具有比上晶圓W1及下晶圓W2還大的徑的平面視圓形的水平面。在相關載台80的上面載置載台保護90,上晶圓W1或下晶圓W2載置於相關載台保護90的載置部91上。
在載台80與處理容器70的內壁之間,設置複數擋孔,配置環狀區隔板103。區隔板103也稱為排氣環。藉由區隔板103,將載置部91作為邊界將處理容器70的內部空間上下區隔。又,藉由區隔板103,處理容器70內的氛圍從處理容器70內均勻排氣。
在載台80的下面,連接以導體形成的供電棒104。在供電棒104,經由例如由黏結電容等形成的匹配器105,連接第1高頻電源106。在電漿處理時,從第1高頻電源106所賦予的高頻電壓施加至載台80。
在處理容器70的內部配置上部電極110。載台80的上面與上部電極110的下面以相互平行的方式以所賦予的間隔對向配置。載台80的上面與上部電極110的下面的間隔藉由驅動部81調整。
上部電極110接地,連接至接地電位。藉此因為上部電極110接地,在電漿處理中,能夠抑制上部電極110下面的損傷。
如此,藉由從第1高頻電源106對下部電極載台80施加高頻電壓,在處理容器70的內部產生電漿。
實施形態中,載台80、供電棒104、匹配器105、第1高頻電源106、上部電極110、及匹配器為在處理容器70內使處理氣體的電漿產生的電漿產生機構的一例。此外,第1高頻電源106藉由上述控制裝置4的控制部5控制。
在上部電極110的內部形成中空部120。於中空部120連接氣體供應管121。在氣體供應管121連接處理氣體供應機構122、不活性氣體供應機構123及加濕氣體供應機構124。
處理氣體供應機構122經由氣體供應管121向上部電極110的中空部120供應處理氣體。作為處理氣體,例如,使用氧氣、氮氣、氬氣等。處理氣體供應機構122具有處理氣體供應源122a、流量調整器122b、閥門122c。接著,從處理氣體供應源122a供應的處理氣體,以流量調整器122b及閥門122c進行流量控制,經由氣體供應管121供應至上部電極110的中空部120。處理氣體供應機構122為第1氣體供應部的一例。
不活性氣體供應機構123經由氣體供應管121對上部電極110的中空部120供應不活性氣體。作為不活性氣體,例如,使用氮氣及氬氣等。不活性氣體供應機構123具有不活性氣體供應源123a、流量調整器123b、閥門123c。接著,從不活性氣體供應源123a供應的不活性氣體,以流量調整器123b及閥門123c進行流量控制,經由氣體供應管121供應至上部電極110的中空部120。
加濕氣體供應機構124,經由氣體供應管121對上部電極110的中空部120供應加濕後的氣體(以下稱為「加濕氣體」)。作為加濕氣體,例如,使用加濕後的氮氣及加濕後的氬氣等。此外,作為加濕氣體,使用調整溫度及濕度的空氣等也可以。加濕氣體供應機構124具有加濕氣體供應源124a、流量調整器124b、閥門124c。接著,從加濕氣體供應源124a供應的加濕氣體,以流量調整器124b及閥門124c進行流量控制,經由氣體供應管121供應至上部電極110的中空部120。加濕氣體供應機構124為第2氣體供應部的一例。
在中空部120的內部,設置用來促進處理氣體、不活性氣體及加濕氣體的均勻擴散的隔板126。在隔板126設置多數小孔。在上部電極110的下面,形成從中空部120對處理容器70的內部使處理氣體、不活性氣體及加濕氣體噴出的多數氣體噴出口125。
在處理容器70形成吸氣口130。在吸氣口130,連接連通至將處理容器70的內部的氛圍減壓至所賦予的真空度的真空泵131的吸氣管132。在吸氣管132設置APC(Auto Pressure Controller)閥門133。藉由真空泵131將處理容器70內排氣,調整APC閥門133的開度,將處理容器70內的壓力維持在預定的壓力。
在處理容器70,安裝能測定處理容器70內的各波長的發光資料的光譜光度計141。具體上,光譜光度計141配置於比載置部91還上方且比氣體噴出口125還下方並安裝於處理容器70。光譜光度計141,例如為OES(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感測器,能夠測定在處理容器70內生成的電漿的發光狀態。光譜光度計141為在自身保持的腔室內生成電漿且能夠測定電漿的發光狀態的自偏式OES感測器也可以。光譜光度計141,取得供應至處理容器70內的處理氣體的發光資料,測定在發光資料的特定波長產生的峰值。光譜光度計141,將在測定到的發光資料的特定波長產生的峰值的資料向控制裝置4的控制部5輸出。光譜光度計141為測定部之一例。
又,在處理容器70,安裝能將處理容器70內的氛圍關於特定的物質的質量數進行分析的質量分析計142。具體上,質量分析計142配置於比區隔板103還下方且安裝於處理容器70。質量分析計142,例如為四極質量分析計(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er:QMS),將處理容器70內的氛圍關於特定的物質的質量數進行分析的分析值。質量分析計142,將測定到的分析值的資料向控制裝置4的控制部5輸出。藉由將質量分析計142配置於比區隔板103還下方,能夠防止電漿造成的質量分析計142的破損。質量分析計142為測定部之一例。
<接合裝置的構造> 接著,參照圖5及圖6說明關於接合裝置41的構造。圖5為表示實施形態的接合裝置41的構造的示意平面圖、圖6為表示實施形態的接合裝置41的構造的示意側面圖。
如圖5所示,接合裝置41具有能密閉內部的處理容器190。在處理容器190的搬送區域60側的側面,形成上晶圓W1、下晶圓W2及重合晶圓T的搬入出口191,在該搬入出口191設置開關快門192。
處理容器190的內部,由內壁193畫分成搬送區域T1與處理區域T2。上述的搬入出口191,形成於搬送區域T1的處理容器190的側面。又,在內壁193也形成上晶圓W1、下晶圓W2及重合晶圓T的搬入出口194。
在搬送區域T1,過渡器200、基板搬送機構201、反轉機構220及位置調節機構210例如從搬入出口191側依序排列配置。
過渡器200暫時載置上晶圓W1、下晶圓W2及重合晶圓T。過渡器200例如形成2段,能夠同時載置上晶圓W1、下晶圓W2及重合晶圓T的任2者。
基板搬送機構201,具有例如在鉛直方向(Z軸方向)、水平方向(Y軸方向、X軸方向)及繞鉛直軸的方向(θ方向)移動自如的搬送臂。基板搬送機構201,能夠在搬送區域T1內或搬送區域T1與處理區域T2之間搬送上晶圓W1、下晶圓W2及重合晶圓T。
位置調節機構210調節上晶圓W1及下晶圓W2的水平方向的方向。具體上,位置調節機構210具有具備保持上晶圓W1及下晶圓W2使其旋轉的圖未示的保持部的基台211、檢出上晶圓W1及下晶圓W2的缺口部的位置的檢出部212。位置調節機構210,藉由使保持在基台211的上晶圓W1及下晶圓W2旋轉同時利用檢出部212檢出上晶圓W1及下晶圓W2的缺口部的位置,調節缺口部的位置。藉此,調節上晶圓W1及下晶圓W2的水平方向的方向。
反轉機構220使上晶圓W1的表裏面反轉。具體上,反轉機構220具有保持上晶圓W1的保持臂221。保持臂221在水平方向(X軸方向)延伸。又,在保持臂221,將保持上晶圓W1的保持構件222例如設置於4處。
保持臂221例如支持於具備馬達等的驅動部223。保持臂221藉由相關驅動部223繞水平軸轉動自如。又,保持臂221以驅動部223為中心轉動自如,且在水平方向(X軸方向)移動自如。 在驅動部223的下方,設置例如具備馬達等的其他驅動部(圖未示)。藉由該其他驅動部,驅動部223能夠沿著在鉛直方向延伸的支持柱224在鉛直方向移動。
藉此,保持於保持構件222的上晶圓W1,能夠藉由驅動部223繞水平軸轉動且能夠在鉛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移動。又,保持於保持構件222的上晶圓W1,能夠以驅動部223為中心轉動,在位置調節機構210與後述上夾盤230之間移動。
在處理區域T2,設置將上晶圓W1的上面(非接合面W1n)從上方吸附保持的上夾盤230、將下晶圓W2的下面(非接合面W2n)從下方吸附保持的下夾盤231。下夾盤231,設於比上夾盤230還下方,能與上夾盤230對向配置。上夾盤230及下夾盤231例如是真空夾盤。
如圖6所示,上夾盤230,藉由設於上夾盤230上方的支持構件270支持。支持構件270,例如,經由複數支持柱271固定於處理容器190的頂面。
在上夾盤230的側方,設置攝像保持於下夾盤231的下晶圓W2的上面(接合面W2j)的上部攝像部235。上部攝像部235例如使用CCD攝影機。
下夾盤231,支持於設在下夾盤231的下方的第1移動部250。第1移動部250,如同後述使下夾盤231在水平方向(X軸方向)移動。又,第1移動部250,能使下夾盤231在鉛直方向移動自如,且能繞鉛直軸旋轉。
在第1移動部250,設置攝像保持於上夾盤230的第1基板W1的下面(接合面W1j)的下部攝像部236。下部攝像部236例如使用CCD攝影機。
第1移動部250安裝於一對軌道252、252。一對軌道252、252設於第1移動部250的下面側,在水平方向(X軸方向)延伸。第1移動部250沿著軌道252移動自如。
一對軌道252、252配設於第2移動部253。第2移動部253安裝於一對軌道254、254。一對軌道254、254設於第2移動部253的下面側,在水平方向(Y軸方向)延伸。第2移動部253沿著軌道254在水平方向(Y軸方向)移動自如。此外,一對軌道254、254配設於設在處理容器190的底面的載置台255上。
藉由第1移動部250及第2移動部253等構成對位部256。對位部256,藉由使下夾盤231在X軸方向、Y軸方向及θ方向移動,進行保持於上夾盤230的上晶圓W1、與保持於下夾盤231的下晶圓W2的水平方向對位。又,對位部256,藉由使下夾盤231在Z軸方向移動,進行保持於上夾盤230的上晶圓W1、與保持於下夾盤231的下晶圓W2的鉛直方向對位。
此外,在這裡雖然使下夾盤231在X軸方向、Y軸方向及θ方向移動,但對位部256,例如,使下夾盤231在X軸方向及Y軸方向移動、使上夾盤230在θ方向移動也可以。此外,在這裡雖然使下夾盤231在Z軸方向移動,但對位部256,例如,使上夾盤230在Z軸方向移動也可以。
接著,關於上夾盤230及下夾盤231的構造參照圖7進行說明。圖7為表示實施形態的上夾盤230及下夾盤231的示意圖。
如圖7所示,上夾盤230具有本體部260。本體部260藉由支持構件270支持。在支持構件270及本體部260,形成在鉛直方向貫通支持構件270及本體部260的貫通孔266。貫通孔266的位置,對應吸附保持於上夾盤230的上晶圓W1的中心部。在貫通孔266插通撞針280的按壓插銷281。
撞針280配置於支持構件270的上面,具備按壓插銷281、致動器部282、直動機構283。按壓插銷281,為沿著在鉛直方向延伸的圓柱狀的構件,藉由致動器部282支持。
致動器部282,藉由例如從電動空氣調節器(圖未示)供應的空氣,在一定方向(這裡為鉛直下方)產生一定的壓力。致動器部282,藉由從電動空氣調節器供應的空氣,能夠與上晶圓W1的中心部抵接控制對該上晶圓W1的中心部施加的按壓荷重。又,致動器部282的前端部,藉由來自電動空氣調節器的空氣,插通貫通孔266而在鉛直方向升降自如。
致動器部282支持於直動機構283。直動機構283,例如藉由內藏馬達的驅動部使致動器部282沿鉛直方向移動。
撞針280如同以上那樣構成,藉由直動機構283控制致動器部282的移動,藉由致動器部282控制按壓插銷281所致的上晶圓W1的按壓荷重。藉此,撞針280按壓吸附保持於上夾盤230的上晶圓W1的中心部使其接觸下晶圓W2。
在本體部260的下面,設置接觸至上晶圓W1的上面(非接合面W1n)的複數插銷261。複數插銷261,例如,徑尺寸為0.1mm~1mm、高度為數十μm~數百μm。複數插銷261例如以2mm的間隔均等配置。
上夾盤230,在該等複數插銷261區域之中的一部分的區域,具備吸附上晶圓W1的複數吸附部。具體上,在上夾盤230的本體部260的下面,設置將上晶圓W1真空吸引吸附的複數外側吸附部391及複數內側吸附部392。複數外側吸附部391及複數內側吸附部392在平面視中具有圓弧形狀的吸附區域。複數外側吸附部391及複數內側吸附部392與插銷261具有相同高度。
複數外側吸附部391配置於本體部260的外周部。複數外側吸附部391,連接至真空泵等圖未示的吸引裝置,藉由真空吸引吸附上晶圓W1的外周部。
複數內側吸附部392,在比複數外側吸附部391還較本體部260的徑方向內方,沿著周方向排列配置。複數內側吸附部392,連接至真空泵等圖未示的吸引裝置,藉由真空吸引吸附上晶圓W1的外周部與中心部之間的區域。
下夾盤231,具有與下晶圓W2同徑或具有比下晶圓W2還大的徑的本體部290。在這裡示出具有比下晶圓W2還大的徑的下夾盤231。本體部290的上面為與下晶圓W2的下面(非接合面W2n)對向的對向面。
在本體部290的上面,設置接觸於下晶圓W2的下面(非接合面Wn2)的複數插銷291。複數插銷291,例如,徑尺寸為0.1mm~1mm、高度為數十μm~數百μm。複數插銷291例如以2mm的間隔均等配置。
又,在本體部290的上面,下側肋292在複數插銷291的外側設成環狀。下側肋292形成環狀,將下晶圓W2的外周部遍於全周支持。
又,本體部290具有複數下側吸引口293。複數下側吸引口293,在由下側肋292包圍的吸附區域複數設置。複數下側吸引口293,經由圖未示的吸引管連接至真空泵等圖未示的吸引裝置。
下夾盤231,藉由將由下側肋292包圍的吸附區域從複數下側吸引口293真空吸引而將吸附區域減壓。藉此,載置於吸附區域的下晶圓W2,吸附保持於下夾盤231。
因為下側肋292將下晶圓W2的下面的外周部遍於全周支持,下晶圓W2到外周部為止適切地被真空吸引。藉此,能夠將下晶圓W2的全面吸附保持。又,因為下晶圓W2的下面支持於複數插銷291,在解除下晶圓W2的真空吸引時,下晶圓W2容易從下夾盤231剝落。
<接合系統的具體動作> 本案發明者經由苦心研究的結果,發現表面改質裝置30中的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與將在處理容器70內進行改質後的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接合時得到的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具有相關關係。
例如,在表面改質裝置30中,處理容器70內重複進行表面改質處理後,因真空吸引等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會慢慢減少。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若減少,則因在處理容器70內生成的處理氣體的電漿的狀態發生變化,無法充分進行上晶圓W1及下晶圓W2的表面改質。接著,該不充分的表面改質,可能會成為使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降低的要因。
因此,在實施形態的接合系統1中,進行一連串的接合處理之前,使用光譜光度計141等的測定器測定表示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的值,基於測定到的表示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的值,判定接合強度的良否。
以下,參照圖8說明關於藉由接合系統1執行的接合強度判定處理的順序。圖8為表示實施形態的接合系統1執行的處理順序的流程圖。此外,圖8所示的各種處理,基於控制裝置4的控制部5所致的控制執行。
如圖8所示,控制部5,測定表示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的值(步驟S101)。例如,控制部5,控制光譜光度計141及處理氣體供應機構122,取得供應至處理容器70內的處理氣體的發光資料,將在發光資料的特定波長產生的峰值作為表示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的值進行測定。
此外,控制部5,控制質量分析計142,將處理容器70內的氛圍關於水的質量數進行分析的分析值作為表示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的值再進行測定也可以。
接著,控制部5,基於測定到的表示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的值,判定假定將在處理容器70內進行改質後的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接合的情形中的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的良否(步驟S102)。
其中,參照圖9及圖10,同時說明關於基於表示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的值的接合強度的良否的判定之一例。圖9及圖10為表示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的測定結果的一例的圖。圖9表示維護時大氣開放之後的處理容器70內的各波長的發光資料。圖9,示出在處理容器70內生成處理氣體即氮氣的電漿的情形中藉由光譜光度計141測定到的發光資料。氮氣的電漿,包含第1激發位準(1st POS)的氮離子、活性度比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還高的第2激發位準(2st POS)的氮離子。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的波長為約530nm~800nm的範圍內、第2激發位準的氮離子的波長為約280nm~440nm的範圍內。圖9所示的發光資料,示出在維護時處理容器70大氣開放後的情形,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幾乎未產生。這可能是因為大氣開放而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上升,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的能量轉移至存在於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H 2O),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從處理容器70內消失。
圖10示出上晶圓W1的表面改質重複預定次數後的處理容器70內的各波長的發光資料。圖10中,示出在處理容器70內生成處理氣體即氮氣的電漿的情形中藉由光譜光度計141測定到的發光資料。圖10所示的發光資料,示出在處理容器70內重複進行上晶圓W1的表面改質的情形,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之量增大。這可能是因為重複進行表面改質時,因為真空吸引等而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下降,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的能量難以移轉至水分(H 2O),殘留的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增大。
控制部5,基於對應在由光譜光度計141測定到的發光資料的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的波長產生的峰值,判定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的良否。隨著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減少,在對應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的波長產生的峰值增大。因此,從在對應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的波長產生的峰值,能夠判定由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減少引起,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是否比正常的範圍還低。例如,控制部5,判定在對應由光譜光度計141測定到的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的波長產生的峰值是否成為第1閾值以上。第1閾值,設為視為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比正常範圍還低的值。例如,第1閾值為從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收於正常範圍時產生的複數峰值任意選定的1個峰值。控制部5,在對應在由光譜光度計141測定到的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的波長產生的峰值成為第1閾值以上時,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比正常範圍還低,判定成不良。另一方面,控制部5,在對應在由光譜光度計141測定到的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的波長產生的峰值成為第1閾值未滿時,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收於正常範圍內,判定成良好。
此外,控制部5,以質量分析計142將處理容器70內的氛圍關於水的質量數進行分析的分析值作為表示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的值進行測定時,再使用相關分析值判定接合強度的良否也可以。
圖11為表示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的測定結果的其他例的圖。圖11表示將處理容器70大氣開放後,將在處理容器70內進行真空吸引的情形的處理容器70內的氛圍關於水(H 2O)的質量數(m/z=18)進行分析的分析值的資料。圖11示出由質量分析計142測定的分析值的資料。圖11所示的分析值的資料,在處理容器70內以預定次數重複進行上晶圓W1的表面改質時,因真空吸引而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漸漸減少。
控制部5,基於對應在由光譜光度計141測定到的發光資料的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的波長產生的峰值、及以質量分析計142測定到的分析值,判定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的良否。隨著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減少,分析值會減少。因此,從分析值,能夠判定由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減少引起,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是否比正常的範圍還低。例如,控制部5,在對應以光譜光度計141測定到的發光資料的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的波長產生的峰值為第1閾值未滿的情形,再判定以質量分析計142測定到的分析值是否成為第2閾值以下。第2閾值,設為視為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比正常範圍還低的值。例如,第2閾值為從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收於正常範圍時測定的分析值。控制部5,在由質量分析計142測定到的分析值成為第2閾值以下時,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比正常範圍還低,判定成不良。另一方面,控制部5,在由質量分析計142測定到的分析值比第2閾值還大時,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收於正常範圍內,判定成良好。因此,控制部5,藉由使用光譜光度計141所致的測定結果及質量分析計142所致的測定結果兩者,能夠更高精度判定接合強度的良否。
回到圖8說明。控制部5,判定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為不良時(步驟S103;Yes),藉由從加濕氣體供應機構124對處理容器70內供應加濕氣體,調整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步驟S104)。藉此,控制部5,在進行一連串的接合處理前,能夠抑制由處理容器70內的水分量減少引起的接合強度的降低。之後,控制部5,重複步驟S101~S104的處理到接合強度成為良好為止。
藉由控制部5判定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的接合強度為良好時(步驟S103;No),在接合系統1中,進行接合處理(步驟S105)。在這裡,參照圖12說明關於接合處理的順序。圖12為表示實施形態的接合處理的順序的流程圖。
首先,收容複數片上晶圓W1的卡匣C1、收容複數片下晶圓W2的卡匣C2、及空的卡匣C3,載置於搬出入站2的預定的載置板11。之後,藉由搬送裝置22取出卡匣C1內的上晶圓W1,搬送至配置於第3處理區塊G3的過渡裝置50。
接著,上晶圓W1,藉由搬送裝置61搬送至第1處理區塊G1的表面改質裝置30。在表面改質裝置30中,在預定減壓氛圍下,使處理氣體即氮氣激發並電漿化而離子化。該氮離子照射至上晶圓W1的接合面W1j,將該接合面W1j進行電漿處理。藉此,將上晶圓W1的接合面W1j進行改質(步驟S201)。
接著,上晶圓W1,藉由搬送裝置61搬送至第1處理區塊G1的表面親水化裝置40。在表面親水化裝置40,使保持於轉盤的上晶圓W1旋轉,同時對上晶圓W1供應純水。藉此,將上晶圓W1的接合面W1j進行親水化。藉此,藉由該純水,將上晶圓W1的接合面W1j進行洗淨(步驟S202)。
接著,上晶圓W1,藉由搬送裝置61搬送至第2處理區塊G2的接合裝置41。搬入接合裝置41的上晶圓W1,經由過渡器200搬送至位置調節機構210,藉由位置調節機構210調節水平方向的方向(步驟S203)。
之後,從位置調節機構210在反轉機構220收授上晶圓W1,藉由反轉機構220使上晶圓W1的表裏面反轉(步驟S204)。具體上,使上晶圓W1的接合面W1j面向下方。
接著,從反轉機構220在上夾盤230收授上晶圓W1,藉由上夾盤230吸附保持上晶圓W1(步驟S205)。
重複對上晶圓W1的步驟S101~S105的處理,進行下晶圓W2的處理。首先,藉由搬送裝置22取出卡匣C2內的下晶圓W2,搬送至配置於第3處理區塊G3的過渡裝置50。
接著,下晶圓W2,藉由搬送裝置61搬送至表面改質裝置30,將下晶圓W2的接合面W2j進行改質(步驟S206)。此外,步驟S206中的下晶圓W2的接合面W2j的改質與上述步驟S201一樣。
之後,下晶圓W2,藉由搬送裝置61搬送至表面親水化裝置40,將下晶圓W2的接合面W2j進行親水化,並將該接合面W2j洗淨(步驟S207)。此外,步驟S207中的下晶圓W2的接合面W2j的親水化及洗淨與上述步驟S202一樣。
之後,下晶圓W2,藉由搬送裝置61搬送至接合裝置41。搬入接合裝置41的下晶圓W2,經由過渡器200搬送至位置調節機構210。接著,藉由位置調節機構210,調節下晶圓W2的水平方向的方向(步驟S208)。
之後,下晶圓W2,被搬送至下夾盤231,以朝向預先決定的缺口部的方向的狀態吸附保持於下夾盤231(步驟S209)。
接著,進行保持於上夾盤230的上晶圓W1與保持於下夾盤231的下晶圓W2的水平方向的位置調節(步驟S210)。
接著,進行保持於上夾盤230的上晶圓W1與保持於下夾盤231的下晶圓W2的鉛直方向位置的調節(步驟S211)。具體上,藉由第1移動部250使下夾盤231移動至鉛直正上方,使下晶圓W2接近上晶圓W1。
接著,解除複數內側吸附部392所致的上晶圓W1的吸附保持後(步驟S212),藉由使撞針280的按壓插銷281下降,將上晶圓W1的中心部下壓(步驟S213)。
上晶圓W1的中心部接觸下晶圓W2的中心部,上晶圓W1的中心部與下晶圓W2的中心部藉由撞針280以預定的力按壓後,被按壓的上晶圓W1的中心部與下晶圓W2的中心部之間開始接合。亦即,因為上晶圓W1的接合面W1j與下晶圓W2的接合面W2j被改質,首先,在接合面W1j、W2j間產生凡得瓦力(分子間力),該接合面W1j、W2j彼此接合。再來,因為上晶圓W1的接合面W1j與下晶圓W2的接合面W2j被親水化,接合面W1j、W2j間的親水基進行氫耦合,接合面W1j、W2j彼此強固接合。藉此,形成接合區域。
之後,在上晶圓W1與下晶圓W2之間,從上晶圓W1及下晶圓W2的中心部向外周部產生接合區域擴大的接合波。之後,複數外側吸附部391所致的上晶圓W1的吸附保持被解除(步驟S214)。藉此,藉由外側吸附部391吸附保持的上晶圓W1的外周部落下。其結果,上晶圓W1的接合面W1j與下晶圓W2的接合面W2j在全面抵接,形成重合晶圓T。
之後,使按壓插銷281上升至上夾盤230,解除下夾盤231所致的下晶圓W2的吸附保持。之後,重合晶圓T,藉由搬送裝置61從接合裝置41搬出。藉此,結束一連串的接合處理。
<效果> 實施形態的表面改質裝置(例如表面改質裝置30),係將基板(例如上晶圓W1)接合其他基板(例如下晶圓W2)的接合面(例如接合面W1j)藉由處理氣體的電漿進行改質的表面改質裝置。表面改質裝置具備處理容器(例如處理容器70)、測定部(例如光譜光度計141、質量分析計142)、控制各部的控制部(例如控制部5)。處理容器能夠收容基板。測定部測定表示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控制部,基於藉由測定部測定到的表示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判定假定將在處理容器內進行改質後的基板與其他基板接合的情形中的基板與其他基板之間的接合強度的良否。藉此,在接合基板間前,能夠判定接合的基板間的接合強度的良否。
又,測定部(例如光譜光度計141),取得供應至處理容器內的處理氣體的發光資料,將在發光資料的特定波長產生的峰值作為表示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進行測定也可以。控制部,基於藉由測定部測定到的在發光資料的特定波長產生的峰值,判定接合強度的良否也可以。藉此,例如,能夠從在對應發光資料的第1激發位準的氮離子的波長產生的峰值,高精度判定接合強度的良否。
又,實施形態的表面改質裝置,具備複數測定部也可以。複數測定部具備第1測定部(例如光譜光度計141)、第2測定部(例如質量分析計142)也可以。第1測定部,取得供應至處理容器內的處理氣體的發光資料,將在發光資料的特定波長產生的峰值作為表示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進行測定也可以。第2測定部,將處理容器內的氛圍關於水的質量數進行分析的分析值作為表示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再進行測定也可以。控制部,基於藉由第1測定部測定到的在發光資料的特定波長產生的峰值、藉由第2測定部測定到的分析值,判定接合強度的良否也可以。因此,藉由使用第1測定部所致的測定結果及第2測定部所致的測定結果兩者,能夠更高精度判定接合強度的良否。
又,實施形態的表面改質裝置,更具備對處理容器內供應加濕後的氣體的加濕氣體供應部(例如加濕氣體供應機構124)也可以。控制部,在判定接合強度為不良的情形中,藉由從加濕氣體供應部對處理容器內供應加濕後的氣體,調整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也可以。藉此,在接合基板間前,能夠抑制由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減少引起的接合強度的降低。
應注意這次揭示的各實施形態全部的點都是例示,並非用來限制者。上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及其主旨的情況下,也能夠以各種形體進行省略、置換、變更。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以使加濕氣體供應機構124動作對處理容器70內供應加濕氣體的情形為例說明,但揭示的技術不限於此。例如,藉由將處理容器70大氣開放,將包含大氣中的水分的氣體作為加濕氣體供應至處理容器70內也可以。
1:接合系統 5:控制部 30:表面改質裝置 41:接合裝置 70:處理容器 122:處理氣體供應機構 123:不活性氣體供應機構 124:加濕氣體供應機構 141:光譜光度計 142:質量分析計 W1:上晶圓 W2:下晶圓
[圖1]圖1為表示實施形態的接合系統的構造的示意平面圖。 [圖2]圖2為表示實施形態的接合系統的構造的示意側面圖。 [圖3]圖3為實施形態的上晶圓及下晶圓的示意側面圖。 [圖4]圖4為表示實施形態的表面改質裝置的構造的示意剖面圖。 [圖5]圖5為表示實施形態的接合裝置的構造的示意平面圖。 [圖6]圖6為表示實施形態的接合裝置的構造的示意側面圖。 [圖7]圖7為表示實施形態的上夾盤及下夾盤的示意圖。 [圖8]圖8為表示實施形態的接合系統執行的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9]圖9為表示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測定結果的一例的圖。 [圖10]圖10為表示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測定結果的一例的圖。 [圖11]圖11為表示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測定結果的其他例的圖。 [圖12]圖12為表示實施形態的接合處理的順序的流程圖。
30:表面改質裝置
70:處理容器
71:搬入出口
72:閘閥
80:載台
90:載台保護
91:載置部
103:區隔板
104:供電棒
105:匹配器
106:第1高頻電源
110:上部電極
120:中空部
121:氣體供應管
122:處理氣體供應機構
122a:處理氣體供應源
122b:流量調整器
122c:閥門
123:不活性氣體供應機構
123a:不活性氣體供應源
123b:流量調整器
123c:閥門
124:加濕氣體供應機構
124a:加濕氣體供應源
124b:流量調整器
124c:閥門
125:氣體噴出口
126:隔板
130:吸氣口
131:真空泵
132:吸氣管
133:APC閥門
141:光譜光度計
142:質量分析計
W1:上晶圓
W2:下晶圓

Claims (7)

  1. 一種表面改質裝置,係將基板接合其他基板的接合面藉由處理氣體的電漿進行改質的表面改質裝置,具備: 能收容前述基板的處理容器; 測定表示前述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的測定部; 控制各部的控制部; 其中, 前述控制部, 基於藉由前述測定部測定到的表示前述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判定假定將在前述處理容器內進行改質後的前述基板與前述其他基板接合的情形中的前述基板與前述其他基板之間的接合強度的良否。
  2. 如請求項1記載的表面改質裝置,其中,前述測定部,取得供應至前述處理容器內的前述處理氣體的發光資料,將在前述發光資料的特定波長產生的峰值作為表示前述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進行測定; 前述控制部,基於藉由前述測定部測定到的在前述發光資料的特定波長產生的峰值,判定前述接合強度的良否。
  3. 如請求項2記載的表面改質裝置,其中,在前述處理容器,設置載置前述基板的載置部、配置於前述載置部的上方並將前述處理氣體向前述處理容器的內部噴出的氣體噴出口; 前述測定部,配置於比前述載置部還上方且比前述氣體噴出口還下方。
  4. 如請求項1記載的表面改質裝置,具備:複數前述測定部; 複數前述測定部,具備: 取得供應至前述處理容器內的前述處理氣體的發光資料,將在前述發光資料的特定波長產生的峰值作為表示前述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進行測定的第1測定部; 將前述處理容器內的氛圍關於水的質量數進行分析的分析值作為表示前述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再進行測定的第2測定部; 其中, 前述控制部, 基於藉由前述第1測定部測定到的在前述發光資料的特定波長產生的峰值,及藉由前述第2測定部測定到的前述分析值,判定前述接合強度的良否。
  5. 如請求項4記載的表面改質裝置,其中,在前述處理容器,設置載置前述基板的載置部、配置於前述載置部的上方並將前述處理氣體向前述處理容器的內部噴出的氣體噴出口、將前述載置部作為邊界將前述處理容器的內部空間上下區隔的區隔板; 前述第1測定部,配置於比前述載置部還上方且比前述氣體噴出口還下方; 前述第2測定部,配置於比前述區隔板還下方。
  6. 如請求項1~5中任一項記載的表面改質裝置,更具備:對前述處理容器內供應加濕後的氣體的加濕氣體供應部; 前述控制部,在判定前述接合強度為不良的情形中,藉由從前述加濕氣體供應部對前述處理容器內供應前述加濕後的氣體,調整前述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
  7. 一種接合強度判定方法,具有:測定表示能收容將基板接合其他基板的接合面藉由處理氣體的電漿進行改質的表面改質裝置中的前述基板的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的測定工程; 基於測定到的表示前述處理容器內的水分量的值,判定假定將在前述處理容器內進行改質後的前述基板與前述其他基板接合的情形中的前述基板與前述其他基板之間的接合強度的良否。
TW111101114A 2021-01-25 2022-01-11 表面改質裝置及接合強度判定方法 TW2022472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09777 2021-01-25
JP2021009777 2021-0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7250A true TW202247250A (zh) 2022-12-01

Family

ID=82549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1114A TW202247250A (zh) 2021-01-25 2022-01-11 表面改質裝置及接合強度判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79222A1 (zh)
JP (1) JPWO2022158471A1 (zh)
KR (1) KR20230134542A (zh)
CN (1) CN116762153A (zh)
TW (1) TW202247250A (zh)
WO (1) WO20221584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1397A1 (en) * 2022-10-25 2024-05-02 Kla Corporation Gas flow configurations for semiconductor inspec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6350A (ja) * 1994-02-10 1995-08-22 Sony Corp ウエハ貼り合わせ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2004266071A (ja) * 2003-02-28 2004-09-24 Canon Inc 貼り合わせシステム
JP5352546B2 (ja) * 2010-08-25 2013-11-2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接合システム、接合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US11837444B2 (en) 2016-11-07 2023-12-05 Tadatomo Suga Substrate joining method, substrate joi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ydrophilic treatment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2153A (zh) 2023-09-15
JPWO2022158471A1 (zh) 2022-07-28
KR20230134542A (ko) 2023-09-21
WO2022158471A1 (ja) 2022-07-28
US20240079222A1 (en)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46633B1 (ko) 접합 장치 및 접합 시스템
KR101953934B1 (ko) 접합 장치 및 접합 시스템
JP5389847B2 (ja) 接合方法、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接合装置及び接合システム
JP5705180B2 (ja) 検査装置、接合システム、検査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TW202247250A (zh) 表面改質裝置及接合強度判定方法
US20070107656A1 (en) Substrate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treatment method
CN114496694A (zh) 处理系统和输送方法
CN110349883B (zh) 接合系统和接合方法
US20230207331A1 (en) Bonding system
WO2022158361A1 (ja) 表面改質方法および表面改質装置
JP5674731B2 (ja) 検査装置、接合システム、検査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TW202303808A (zh) 接合系統及表面改質方法
KR20240002701A (ko) 접합 장치 및 접합 방법
JP2014150266A (ja) 接合装置及び接合システム
JP2021180202A (ja) 検査装置、接合システムおよび検査方法
JP2024006935A (ja) 接合装置および接合方法
CN117316782A (zh) 接合装置和接合方法
KR20230021590A (ko) 접합 장치 및 접합 방법
JP2022029031A (ja) 接合装置および接合方法
CN115769341A (zh) 接合装置、接合系统以及接合方法
JP2023056464A (ja) 接合システムおよび接合方法
JP2018098423A (ja) 表面改質装置および接合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