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5286A - 矽光子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晶圓級系統 - Google Patents

矽光子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晶圓級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5286A
TW202245286A TW110125060A TW110125060A TW202245286A TW 202245286 A TW202245286 A TW 202245286A TW 110125060 A TW110125060 A TW 110125060A TW 110125060 A TW110125060 A TW 110125060A TW 202245286 A TW202245286 A TW 2022452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layer
integrated circuit
silicon
wavegu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5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0865B (zh
Inventor
陳又豪
李惠宇
翁崇銘
管瑞豐
吳建德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5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5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0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086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35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02B6/421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the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 having redirecting reflective means, e.g. mirrors, prisms for deflecting the radiation from horizontal to down- or upward direction toward a devi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02B6/122Basic optical elements, e.g. light-guiding paths
    • G02B6/1221Basic optical elements, e.g. light-guiding paths made from organic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50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e.g. sealing of a cap to a base of a contai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2Bonding areas ;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vered by H01L21/00
    • H01L2221/67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221/683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221/68304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 H01L2221/68345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used as a support during the manufacture of self supportin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vered by H01L21/00
    • H01L2221/67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221/683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221/68304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 H01L2221/68359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used as a support during manufacture of interconnect decals or build up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3Redistribution layers [RDL] for bonding areas
    • H01L2224/0237Disposition of the redistribution layers
    • H01L2224/02379Fan-out arran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al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揭露用於矽光子(SiPh)結構的裝置和方法,矽光子結構包括以下各項的集成:電子積體電路(EIC);光子積體電路(PIC),設置在電子積體電路的頂部上;兩個或大於兩個聚合物波導(PWG),設置在光子積體電路的頂部上且由包覆聚合物層和芯聚合物層形成;以及積體扇出型重佈線(InFO RDL)層,設置在兩個或大於兩個聚合物波導的頂部上。聚合物波導的操作是基於包覆聚合物和芯聚合物的折射率。通過邊緣耦合、反射棱鏡以及光柵耦合提供層間光信號耦合。晶圓級系統實施矽光子結構晶粒且在聚合物波導之間提供晶粒間信號光學互連。

Description

使用聚合物波導的集成光子-電子積體電路封裝的結構和工藝流程
扇出型晶圓級封裝可用於為將晶粒(或晶片)安放在晶圓上提供更集成的解決方案。扇出型晶圓級封裝是積體電路封裝技術,以及標準晶圓級封裝(wafer-level packaging;WLP)解決方案的增強。與常規封裝相比,扇出型晶圓級封裝可提供更小的封裝覆蓋面積以及改進的熱性能和電氣性能,且可在不增加晶粒大小的情況下允許具有更多數目個接觸件(contact)。在當前解決方案中,WLP技術已演變成建立具有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integrated fan-out type redistribution layer;InFO RDL)和嵌入在例如有機層壓體或矽的晶圓材料中的晶粒的封裝。
扇出的關鍵部分是重佈線層(redistribution layer;RDL)。RDL通常是將封裝的一部分電連接到另一部分的銅金屬連接線或佈線層。RDL取決於用於連接到印刷電路板的引腳或焊料凸塊。從成本和空間角度看且由於晶圓級封裝內的RDL基礎架構的電互連的性能,基於傳統扇出型重佈線層的解決方案可能會受到限制。然而,RDL不是非常適合於支撐提供比由電互連提供的性能更高的性能的光學互連。因此,需要更高效方法以在包含一個或多個光學積體電路的晶圓級封裝內提供光學互連。
此背景部分中所揭露的訊息僅意圖為下文所描述的本發明實施例的各種實施例提供上下文,且因此,此背景部分可包含不一定是現有技術訊息的訊息(即,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訊息)。因此,在此背景部分中描述工作的範圍內,當前署名的發明人的工作以及在提交時可能沒有以其它方式取得現有技術的資格的描述的各方面既不明確也不隱含地被認為是針對本揭露的現有技術。
下文參考所附圖式描述本揭露的各種示範性實施例,以使得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製造和使用本揭露。如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顯而易見,在閱讀本揭露之後,可在不脫離本揭露的範圍的情況下對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進行各種改變或修改。因此,本揭露不限於本文中所描述和示出的示範性實施例和應用。另外,本文中所揭露的方法中的步驟的特定次序和/或層級僅為示範性方法。基於設計偏好,所揭露的方法或工藝的步驟的特定次序或層級可在保持在本揭露的範圍內的情況下重新佈置。因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理解,本文中所揭露的方法和技術以樣品次序呈現各種步驟或動作,且除非另外明確陳述,否則本揭露不限於所呈現的特定次序或層級。另外,本揭露可在各種實例中重複參考標號和/或字母。此重複是出於簡化和清晰的目的,且本身並不指示所論述的各種實施例和/或配置之間的關係。
以下揭露描述用於實施主題的不同特徵的各種示範性實施例。下文描述組件和佈置的特定實例以簡化本揭露。當然,這些組件和佈置僅為實例且並不希望為限制性的。舉例來說,應理解,當元件稱為「連接到」另一元件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時,其可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或可存在一個或多個介入元件。此外,為易於描述,本文中可使用例如「在…之下(beneath)」、「在…下方(below)」、「下部的(lower)」、「底部(bottom)」、「在…下面(underneath)」、「在…之上(above)」、「上部的(upper)」等的空間相對術語來描述如圖式中所示出的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元件或特徵的關係。除圖式中所描繪的定向之外,空間相對術語意圖涵蓋器件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
根據一些實施例,半導體封裝設計包含積體扇出(integrated fan out;InFO)、晶圓級系統積體技術平台以及高密度重佈線層(Re-Distribution Layer;RDL)。在一些實施例中,包含矽穿孔(through-silicon via,TSV)以用於例如移動式高性能計算等的各種應用的高密度互連和性能。InFO平台為針對特定應用優化的2D和3D提供各種封裝方案。
本文中所描述的實施例揭露通過使用聚合物波導而集成的光子-電子IC封裝的結構和工藝流程。根據各種實施例,利用由聚合物波導提供的光學互連,可在晶圓級平台中實現實質上更高的通信性能和更緻密的結構。具有聚合物波導的這些實施例可與InFO平台兼容。另外,聚合物波導可支撐晶圓級系統中的層間光學耦合。根據各種實施例,用於層間耦合的技術包含凹面/凸塊、光柵耦合器以及反射棱鏡。
本文中描述了通過使用聚合物波導而集成的PIC封裝的示範性實施例。本文中所論述的示範性實施例包含以下矽光子(SiPh)、重佈線層(RDL)、矽穿孔(TSV)、光子積體電路(PIC)、聚合物波導、光學折射率以及微影的主題。下文簡要地論述這些主題。
矽光子(SiPh)是矽積體電路與半導體雷射的組合。與傳統電子器件相比,矽光子能夠在更長距離上實現更快的數據傳輸。SiPh技術通常使用矽作為光信號傳輸的介質,且可以是用於製造光子積體電路(PIC)的材料平台。可以亞微米精度將矽圖案化成光子組件。SiPh的主要優點包含將光學器件和電子器件集成在同一IC內的潛力,以及其與現有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工藝在製造方面的兼容性。
光子積體電路(PIC)或積體光路是通常與電子積體電路(EIC)集成的電路。PIC可基於來自EIC的輸入而產生光信號,通常在可見光譜或850奈米到1650奈米的近紅外線內。與矽為主要材料的電子集成不同,系統光子積體電路已由各種材料系統製造,所述材料系統包含例如鈮酸鋰的電光晶體、矽上二氧化矽、絕緣體上矽、各種聚合物以及用於製備例如GaAs和InP的半導體雷射的半導體材料。
在積體電路設計中,通孔是絕緣氧化層中的允許不同層之間的導電連接的小開口。矽穿孔(TSV)或晶片穿孔是完全穿過矽晶圓或晶粒的垂直電連接件。TSV是用作線接合晶片和倒裝晶片的替代物以產生3D封裝和3D積體電路的高性能互連技術。與諸如層疊式封裝的替代物相比,互連線密度和器件密度可顯著更高,且連接的長度可減小。
重佈線層(RDL)為晶片上的額外金屬層,所述額外金屬層使得積體電路的輸入/輸出接墊在晶片的其它位置可用,以用於在必要時提高對接墊的接入。當製造積體電路時,其可具有線接合到封裝的引腳的一組輸入/輸出接墊。重佈線層可以是晶片上的額外佈線層,所述額外佈線層能夠從晶片上的不同位置接合出來,從而使晶片到晶片接合更簡單。使用RDL的另一實例為用於在晶粒周圍擴散接觸點以使得可施加焊料球,且可擴散安裝的熱應力。作為金屬層,RDL支撐積體電路(IC)晶片上的許多位置之間的電連接。
根據各種實施例,光學透明聚合物波導(PWG)可用於將矽光子器件介接(interfacing)到光纖。傳統地,將聚合物波導加工到矽光子晶圓上或接合到晶片。聚合物波導通常是可在小外觀尺寸上製造成複雜光學路線的光可圖案化材料。聚合物波導可包括芯層和包覆層。包覆層的聚合物將與芯層的聚合物不同。根據這種不同,包覆層中的折射率可比芯層低,使得光信號在芯層中傳輸同時毗鄰包覆層(或由包覆層圍繞)。包覆層和芯層可具有2微米到10微米的厚度(或寬度)。另外,芯層可呈梯狀以便支撐多模式的信號傳輸。如本文中所論述,「包覆層」等效於「包覆聚合物層」。類似地,術語「芯層」等效於「芯聚合物層」。
在光學器件中,材料的折射率(也稱為折射率(refraction index/index of refraction))是描述光傳播穿過材料的速度的無量綱數。其定義為N = c/v,其中c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且v是光在介質中的相速度。舉例來說,水的折射率為1.333,意指光在水中傳播比在真空中慢1.333倍。增加折射率對應於降低光在材料中的速度。典型聚合物具有1.30到1.70的折射率,但對於特定應用通常需要更高的折射率。可基於1.3到2.0的折射率範圍來設計聚合物波導。根據各種實施例,聚合物可改性有不同折射率以形成聚合物光波導的不同包覆層/芯結構。
根據各種實施例,微影可用於圖案化PWG的包覆層和芯層的層、圖案化通孔的開口、圖案化TSV及圖案的開口,以將光信號引導到不同位置。利用微影和微影膠塗布,凹面/凸塊拓撲(convace/bump topology)可形成於包覆聚合物層和芯聚合物層上。
根據一些實施例,圖1A示出矽光子(SiPh)結構100,包含:光子積體電路(PIC)102;電子積體電路(EIC)104;以及第一包覆層106A;多個矽穿孔(TSV)108;第一金屬接觸件110,設置在第一鈍化層114A中;第二金屬接觸件118,設置在第二鈍化層114B中;以及第三鈍化層116A,設置在第一鈍化層114A中且包圍第一金屬接觸件110;以及第四鈍化層116B,設置在第二鈍化層114B中且包圍第二金屬接觸件118。如圖1A中所繪示,電子積體電路104設置在第一鈍化層114A下方,所述第一鈍化層114A繼而設置在光子積體電路102下方,所述光子積體電路102繼而設置在邊緣耦合器111下方,所述邊緣耦合器111繼而設置在包覆層106下方。如圖1A中所繪示,邊緣耦合器111設置在第二鈍化層114B的部分之間的光子積體電路102上方,且將在下文進一步詳細論述。
根據各種實施例,包覆層106A和包覆層106B可用作波導的包覆層,且電子積體電路104和光子積體電路102可分別為積體光子-電子IC封裝提供電子功能和光子功能,如下文進一步詳細描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矽穿孔108具有在1微米(µm)到3微米範圍內的直徑。舉例來說,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矽穿孔108具有2微米的直徑。雖然圖1A僅示出兩個矽穿孔108、兩個第一金屬結構110以及兩個第二金屬結構118,但應理解,可在光子積體電路102中形成任何期望數目個矽穿孔108、第一金屬結構110以及第二金屬結構118。每一矽穿孔108將金屬結構110中的一個電耦合到金屬結構118中的一個。在一些實施例中,矽穿孔108、金屬結構110以及金屬結構118可由金形成。矽穿孔108允許SiPh結構100的不同層中的兩個或大於兩個中的導電結構之間的導電連接,所述不同層例如但不限於光子積體電路102、電子積體電路104以及第一鈍化層114A和第二鈍化層114B。如下文進一步詳細論述,根據各種實施例,在後續製程步驟之後,矽穿孔108可促進電子積體電路104與SiPh結構100的焊料凸塊之間的電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鈍化層114A、第二鈍化層114B、第三鈍化層116A以及第四鈍化層116B各自包含氮化矽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鈍化層116A和第四鈍化層116B中的氮化矽材料的密度小於第一鈍化層114A和第二鈍化層114B的氮化矽材料的密度。因此,通過分別用第三鈍化層116A和第四鈍化層116B包圍金屬結構110和金屬結構118中的每一個,可釋放鄰近於金屬結構110和金屬結構118的機械應力。
圖1B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在對圖1A的SiPh結構100執行其它處理以在第一包覆層106A中形成開口進而提供第一組通孔112和通孔113之後的SiPh結構110。微影技術可用以將第一包覆層106A中的開口圖案化以形成通孔112和通孔113,所述通孔112和通孔113暴露形成於第二鈍化層114B中的對應金屬結構118。
圖1C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在對圖1B的SiPh結構110執行其它處理以分別在第一包覆層106A的通孔112和通孔113的開口中形成金屬鍍層122和金屬鍍層123的薄層之後的SiPh結構120。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鍍層122和金屬鍍層123包含銅(Cu)金屬。如圖1C中所繪示,其它處理包含在第一包覆層106A的頂部表面上形成第一圖案化光阻(photo resist;PR)層124,以保護一些區免於刻蝕。在刻蝕以暴露通孔112和通孔113之後,執行晶種層濺鍍以在通孔112和通孔113的底部表面和側表面上形成薄的金屬鍍層。在一些實施例中,接著進行灰化工藝以從經蝕刻晶圓去除第一光阻塗層124的殘餘物。
圖1D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在對圖1C的SiPh結構120執行其它處理以用第一包覆層106A中的金屬鍍覆材料(例如,銅)完全填充通孔112和通孔113之後的SiPh結構130。在這個其它處理期間,從第一包覆層106A去除第一光阻塗層124,接著再沉積第二光阻塗層以分別在通孔112和通孔113上方形成第一光阻區126和第二光阻區127。
圖1E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在對圖1D的SiPh結構130執行其它處理以形成設置在第一包覆層106A的頂部上的芯層107之後的SiPh結構140。如下文進一步詳細描述,根據一些實施例,芯層107提供聚合物波導的芯層。為了支撐波導的設計,第一包覆層106A的折射率低於芯層107的折射率。可針對第一包覆層106A和芯層107選擇聚合物,以便達成期望折射率關係。在於通孔112和通孔113上方再沉積第二光阻塗層的情況下,減少或最小化芯層107與通孔112和通孔113之間的接觸。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芯聚合物和/或包覆聚合物可被修改以改變其相應折射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通過摻雜有金屬離子和/或鹵素離子或通過改變聚合物的固化概況(例如,時間、溫度等)來修改每一聚合物的折射率。圖1F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在對圖1E的SiPh結構140執行其它處理以分別在芯層107中形成第二組通孔152和通孔153,且在第二組通孔152和通孔153的開口中的每一個中形成金屬鍍層142和金屬鍍層143的薄層之後的SiPh結構150。工藝包含:(1)第三光阻塗層145沉積在芯層107的頂部上;(2)蝕刻第二組通孔上方的光阻塗層145;接著(3)進行晶種層濺鍍以在第二組通孔152和通孔153的開口中塗佈金屬層142和金屬層143的薄層。
圖1G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在對圖1F的SiPh結構150執行其它處理以通過重複如上文所論述的圖1A到圖1D的步驟來形成聚合物波導(PWG)165之後的SiPh結構160。如圖1G中所繪示,可以與如上文關於圖1A到圖1D所描述的形成第一包覆層106A以及通孔112和通孔113相同的方式來形成第二包覆層106B和另一組通孔162和通孔163。通過這種方式,聚合物波導165分別由芯層107以及第一包覆層106A和第二包覆層106B形成,使得包覆層106A和包覆層106B毗鄰(或包圍)芯層107。在下文中,第一包覆層106A和第二包覆層106B可統稱為包覆層106。由於包覆層106中的折射率小於芯層107,因此光信號在由包覆層106引導的同時在芯層107內部傳輸。如圖1G中所繪示,聚合物波導165具有為電信號提供電連接的多個金屬填充通孔112、通孔152、通孔162、通孔113、通孔153、通孔163。有效地,通孔112、通孔152、通孔162、通孔113、通孔153、通孔163提供形成於PWG層之間的PWG穿孔,以提供層間電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基於包覆層106和芯層107兩者的1.3到2.0的折射率範圍和2微米到10微米的厚度(或寬度)來設計聚合物波導165。在一些實施例中,芯層107可呈梯狀以便支撐多模式的信號傳輸。如上文所論述,上文所論述的製程步驟形成聚合物波導165和穿過聚合物波導165提供電連接的多個通孔。
圖1H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在對圖1G的SiPh結構160執行其它處理以集成晶粒接合到玻璃載體174的兩個專用積體電路(ASIC)175和專用積體電路176之後的SiPh結構170。光子積體電路102和電子積體電路104經由混合接合技術(hybrid bond technology)附接到一起,以最小化附接ASIC晶粒的厚度以便提高SiPh結構170的產量。然而,附接ASIC晶粒的厚度可影響晶圓級產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在稱作「取放」的InFO或基底上晶圓上晶圓(Chip-on-Wafer-on-Substrate,CoWoS)封裝工藝,其中機器拾取晶粒且將其放置在載體上,接著啟動RDL形成、模製等工藝。如果晶粒過薄,那麼晶粒可能在取放工藝期間斷裂,因此較厚晶粒可提高封裝級產量。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存在可基於附接ASIC的厚度來影響晶粒產量的熱考量。有效地,附接ASIC為封裝的芯計算塊。芯計算塊可始終在產生大量熱量的重載狀態下開啟。對於較厚矽,晶粒可充當器件層的局部「散熱件」且可正面地影響產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電子積體電路104的背側處添加支撐填充物172。在一些實施例中,支撐填充物172可充當散熱器結構以消耗來自電子積體電路104的熱能。根據各種實施例,支撐填充物172可以是Si或Si 3N 4或SiO 2。在一些實施例中,支撐填充物由半透明材料製成,以使得光信號可傳輸穿過支撐填充物172。在一些實施例中,模製/MCG塑膠可以為聚合物波導165形成提供支撐。
如圖1H中所繪示,多個(例如,六個)金屬結構177和金屬結構178分別設置在專用積體電路175和專用積體電路176的頂部上。SiPh結構170還包含形成於聚合物波導165中的通孔171和通孔173。在一些實施例中,通孔171由如上文所描述的通孔112、通孔152以及通孔162形成,且通孔173由如上文所描述的通孔113、通孔153以及通孔163形成。在圖1H的左側上存在兩個其它對應組的PWG通孔和TSV,所述PWG通孔和TSV可以與上文所描述的對應結構相同的方式形成。前述製程步驟將專用積體電路175和專用積體電路176安裝在SiPh結構170中且將SiPh結構170接合到玻璃載體174。在一些實施例中,額外PWG可形成於聚合物波導165的頂部上。
圖2A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在對圖1H的SiPh結構170執行其它處理步驟以形成PWG橋接層202之後的SiPh結構200。根據圖2A,PWG橋接層202形成有設置在第一聚合物波導165的頂部上的第二聚合物波導205。根據圖2A,聚合物波導165和聚合物波導205具有若干通孔。舉例來說,通孔204和通孔206可提供從PWG橋接層202的頂部到第二鈍化層114B、接著到矽穿孔108、接著到第一鈍化層114A且接著到電子積體電路104的電連接。位於專用積體電路175和專用積體電路176的頂部上的通孔(例如,通孔207和通孔209)將專用積體電路175和專用積體電路176電連接到其它接觸結構(未繪示)。總地來說,聚合物波導165和聚合物波導205與其相應通孔形成PWG橋接層202。
圖2B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在對圖2A的SiPh結構200執行其它處理以形成設置在PWG橋接層202的頂部上的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InFO RDL)211之後的SiPh結構210。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211包括與包覆層106相同的聚合物。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支撐電信號且可用於連接到兩個專用積體電路175和176或連接穿過通孔的電信號。在SiPh結構210與其它導電結構(例如,導電凸塊、接墊或其它晶粒的線、電路等(未繪示))之間提供電連接的多個導電凸塊213製造於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211的頂部上。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211經由PWG橋接層202的頂部上的通孔(諸如通孔207和通孔209)為專用積體電路175和專用積體電路176提供電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形成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211之後,玻璃載體174從專用積體電路175和專用積體電路176以及充填物172的底部剝離。因此,SiPh結構210為光子積體電路102、電子積體電路104、專用積體電路175以及專用積體電路176提供耦合以允許這些組件之間的互連。在完成前述製程步驟之後,SiPh結構210通過使用聚合物波導來表示光子/電子IC封裝的示範性實施例。
圖2B還指示在SiPh結構210中的邊緣耦合器208的位置,所述邊緣耦合器208可提供聚合物波導與矽波導之間的接口。將相對於圖2C進一步論述邊緣耦合。如前文所述,PWG橋接層202包括聚合物波導165和聚合物波導205。在PWG橋接層202內,可提供層間耦合,如將相對於圖2E、圖2F、圖2G以及圖2H論述。
圖2C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邊緣耦合器208。根據圖2B,指出邊緣耦合器208在SiPh結構210中的位置。根據圖2C,邊緣耦合器208提供矽波導212與可以是如上文所論述的聚合物波導165的聚合物波導214之間的耦合。具有錐形件216的矽波導212在聚合物波導214中突出。利用矽波導212的尖的形狀,光可「擠壓」到聚合物波導214中。因此,利用邊緣耦合器208,光可從矽波導212傳送到聚合物波導214。邊緣耦合器208具有與邊緣耦合器111相同的功能。
圖2D示出根據本揭露的替代實施例的光柵耦合器220的實施例。光柵耦合器220將光信號從矽波導222耦合到芯層107,即聚合物波導。芯層107由包覆層106包圍。光柵耦合器220分別包含上部光柵結構226和下部光柵結構224,其中光的方向由矽波導222中的下部光柵結構224改變,且光由芯層107中的上部光柵結構226收集。在圖2D中通過虛線228示出光的方向。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柵耦合器220由矽與聚合物材料的組合製造。
在比較邊緣耦合器208與光柵耦合器220時,光柵耦合器220需要更少的空間但具有比邊緣耦合器208更多的信號丟失。因此,在更高的性能和更少的信號丟失是重要的且設計支撐空間需求的情況下,邊緣耦合可以是優選的。設計和選擇可通過光信號的波長來判定。對於一些實施例,波長可以是800奈米、1310奈米或1510奈米。
圖2E、圖2F、圖2G以及圖2H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聚合物波導內的層間耦合的實施例。本文中先前所描述的實施例支撐用於光信號傳輸的一個層。利用層間耦合,光信號可在若干聚合物層之間傳送或耦合在若干聚合物層之間。
圖2E示出多個包覆層106A、包覆層106B、包覆層106C與多個芯層107A和芯層107B之間的層間耦合230。聚合物層可在其表面上形成一些凹面/凸塊拓撲,以便於將光信號232從一個PWG層傳送到另一PWG層。如圖2E中所繪示,光信號232傳播穿過芯層107A且經由包覆層106B的相對較薄部分耦合到芯層107B。如圖2E中進一步繪示,芯層107B在包覆層106B的相對較薄部分(比包覆層106B的其它部分薄)處朝向芯層107A向下彎曲和突出。包覆層106A和包覆層106C完成聚合物波導的結構,如圖2E中所繪示。
圖2F示出多個包覆層106A、包覆層106B以及包覆層106C與多個芯層107A和芯層107B之間的層間耦合240的類似實施例。聚合物層可在表面上形成一些凹面/凸塊拓撲(concave/bump topology),以便於將光信號242從一個PWG層傳送到另一PWG層。與圖2E相比,圖2F示出聚合物波導的包覆層和芯層的不同形狀圖案。光信號242的方向調整到聚合物波導中的形狀圖案。對於圖2F,光信號242傳播穿過芯層107A且經由包覆層106B的相對較薄部分耦合到芯層107B。在這一實施例中,芯層107A的一部分在包覆層106B的相對較薄部分處朝向芯層107B向上彎曲和突出。包覆層106A和包覆層106C完成聚合物波導的結構。
圖2G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用於聚合物波導內的層間耦合的光柵耦合器250。如所示出,光信號252傳播穿過芯層107A到達與芯層107A相關聯的下部光柵結構254。接著,改變光信號252的方向且引導其穿過包覆層106B到達芯層107B中的上部光柵結構256。芯層107B中的上部光柵結構256收集光信號252且改變光信號252的方向以允許傳播穿過芯層107B。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柵耦合器250的所有元件由聚合物或包覆聚合物或芯聚合物製成。相比之下,根據一些實施例,圖2D的光柵耦合器220由矽與聚合物的組合製造。
圖2H示出具有反射棱鏡的聚合物波導內的層間耦合結構260。可通過局部改變PWG中的折射率來形成反射棱鏡,以在一方向上將光從一個層反射到另一層。可通過各種方法來修改折射率。舉例來說,修改可以是改變摻雜在聚合物內部的金屬或Cu,或可以是改變製造工藝。總之,通過改變包覆層和芯層的層中的至少一個中的折射率而形成的反射棱鏡允許光信號從一個PWG層反射到另一PWG層。
如圖2H中所示出,光信號262沿著芯層107A向下傳播且由第一棱鏡264反射。光信號262接著傳播穿過包覆層106B到達芯層107B,其中光信號262由第二棱鏡266反射。接著引導光信號262沿著芯層107B向下傳播。圖2H中的其它包覆層包含包覆層106A和包覆層106C。
圖2I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反射棱鏡270。反射棱鏡270包括具有漏斗形狀的芯層107,其中包覆層106毗鄰(或包圍)漏斗形狀的芯層107,且漏斗形狀的芯層107的較窄端突出穿過包覆層材料。如圖2I中所繪示,當漏斗形狀的芯層107從第一寬度變窄到比第一寬度窄的第二寬度時,包覆層106對應地變得更厚。在一些替代實施例中,反射棱鏡可由沒有任何聚合物層的玻璃形成。
圖3A、圖3B以及圖3C示出SiPh封裝的光纖接口的三個實施例:(1)圖3A-光傳播穿過SiPh封裝內的填充物;(2)圖3B-光傳播穿過PWG橋接層內的包覆層;以及(3)圖3C-光纖直接耦合到PWG橋接層。在以下段落中進一步論述這些實施例。
根據一些實施例,圖3A的SiPh結構300將光學封裝與外部光源連接。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SiPh結構300與圖2B的SiPh結構210類似,其中光纖接口(fiber interface)由光學透鏡303A、光學透鏡303B、SiPh光柵耦合器304A以及SiPh光柵耦合器304B支撐。光信號從光纖302A和光纖302B發射,且分別耦合到光學透鏡303A和光學透鏡303B。光信號從光學透鏡303A和光學透鏡303B投射穿過SiPh結構300的包含支撐填充物172、電子積體電路104、鈍化層114、光子積體電路102的若干層,且分別耦合到SiPh光柵耦合器304A和SiPh光柵耦合器304B。SiPh光柵耦合器304A和SiPh光柵耦合器304B具有與如上文相對於圖2D所論述的光柵耦合器220類似的信號功能。根據各種實施例,光學透鏡303A和光學透鏡303B由聚合物和/或矽形成。總之,來自光纖302A和光纖302B的光信號分別耦合到光學透鏡303A和光學透鏡303B,所述光學透鏡303A和光學透鏡303B引導相應光信號穿過支撐填充物172、電子積體電路104、光子積體電路102,且接著分別到達SiPh光柵耦合器304A和SiPh光柵耦合器304B。
根據一些實施例,圖3B的SiPh結構320將光學封裝與外部光源連接。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SiPh結構320與圖2B的SiPh結構210類似,但添加了由光學透鏡323A、光學透鏡323B、SiPh光柵耦合器324A以及SiPh光柵耦合器324B支撐的光纖接口。光信號從光纖322A和光纖322B發射,且分別耦合到光學透鏡323A和光學透鏡323B。光信號從光學透鏡323A和光學透鏡323B投射穿過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211和PWG橋接層202,且分別耦合到SiPh光柵耦合器324A和SiPh光柵耦合器324B。SiPh光柵耦合器324A和SiPh光柵耦合器324B具有與如上文相對於圖2D所論述的光柵耦合器220類似的功能。總之,光纖耦合到每一光學透鏡323A和光學透鏡323B,所述光學透鏡323A和光學透鏡323B引導光信號穿過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211,穿過聚合物橋接層202,分別到達SiPh光柵耦合器324A和SiPh光柵耦合器324B。
根據一些實施例,圖3C的SiPh結構340將光學封裝與外部光源連接。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SiPh結構340與圖2B的SiPh結構210類似,其中添加了耦合到PWG橋接層202的光纖342。光信號從光纖342發射且在PWG橋接層202的橫向側部分處直接耦合到PWG橋接層202。從光纖342到聚合物波導165,光信號可具有主動對準(active alignment)。在一些實施例中,機器可跟蹤光強度以確保光纖的芯和PWG的芯在光學上對準。從光子積體電路102到封裝的橫向側處的另一晶片,光信號可從聚合物波導165耦合到聚合物波導205且從聚合物波導205耦合到聚合物波導165,且接著耦合到封裝的橫向側(例如,圖3C的SiPh結構340的右側)上的另一晶片。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通過在圖2E、圖2F、圖2G以及圖2H中所揭露的方法來實現聚合物波導165與聚合物波導205之間的耦合。
圖4A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與圖3A的SiPh結構300類似但修改了電子積體電路的SiPh結構400。減小圖3A的電子積體電路104的長度,如圖4A的電子積體電路404A和電子積體電路404B所示出。因此,電子積體電路404A和電子積體電路404B的大小可小於光子積體電路102。如所示出,為了填充所得間隙,填充間隙402A和填充間隙402B分別設置成鄰近於電子積體電路404A和電子積體電路404B。填充間隙402A和電子積體電路404A的長度與設置在填充間隙402A和電子積體電路404A下方的光子積體電路102的長度類似。填充間隙402B和電子積體電路404B的尺寸與專用積體電路175和專用積體電路176的相對側上的光子積體電路102的尺寸類似。在一些實施例中,填充間隙402A和填充間隙402B可通過沉積填充有Si/SiO 2/Si 3N 4。在一些實施例中,與穿透電子積體電路404A和電子積體電路404B相比,光可更高效地穿透填充間隙402A和填充間隙402B。額外益處在於由於矽對溫度敏感,因此填充間隙402A、填充間隙402B可充當EIC或ASIC的散熱件。
圖4B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與圖3B的SiPh結構320類似但修改了電子積體電路的SiPh結構420。修改基本上與圖4A的SiPh結構400進行的修改相同。減小電子積體電路104的長度,如電子積體電路404A和電子積體電路404B所示出。分別鄰近於電子積體電路404A和電子積體電路404B添加填充間隙402A和填充間隙402B。對於這一實施例,添加填充間隙402A和填充間隙402B不會影響光穿透,但作為EIC或ASIC的散熱物是有益的。
圖4C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與圖3C的SiPh結構340類似但修改了電子積體電路的SiPh結構440。如相對於圖3C所論述,光纖342直接耦合到PWG橋接層202。PWG橋接層202包括聚合物波導165和聚合物波導205。電子積體電路修改與根據圖4A的SiPh結構400進行的修改基本上相同。減小電子積體電路104的長度,如電子積體電路404A和電子積體電路404B所示出。對於這一實施例,添加填充間隙402A和填充間隙402B不會影響光穿透,但所述添加作為EIC或ASIC的散熱件是有益的。
圖5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利用一個或多個PWG將PIC連接在晶圓載體上的晶圓級系統500。除晶片(或晶粒)在形成PWG之前接合在載體上之外,方法利用與先前所描述的相同的工藝流程。根據各種實施例,載體可以是玻璃、矽、金屬、聚合物、環氧模製化合物或金剛石。如所示出,晶片形成於晶圓(例如12英寸的晶圓)上以形成晶圓上系統(system on wafer;SOW)。如所示出,每一方形表示具有包含光子積體電路502和電子積體電路504的多個組件的晶片。每一晶片可基於PIC和EIC的設計和其它設計元素而包括不同功能。利用基於圖2B的SiPh結構210的晶片,晶片通過聚合物波導506耦合。作為光學波導,與電連接相比,聚合物波導506提供更快通信,傳輸更長距離且具有更緻密的結構。在空間和信號丟失問題方面,僅基於電連接的晶圓級系統可能需要放大器或可避免使用PWG的其它組件。
圖6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通過使用聚合物波導來製造光子/電子IC封裝的示範性SiPh結構的示範性方法的流程圖600。下文所揭露的示範性方法敘述用於製造如圖2B的SiPh結構210的工藝流程步驟作為一個實例。示範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利用混合式晶粒接合將光子積體電路102附接在電子積體電路104的頂部上。鈍化層114A設置在光子積體電路102與EIC之間(步驟602);在光子積體電路102中形成TSV以允許SiPh結構210的層(例如,包覆層106A和鈍化層114A)之間的導電連接(步驟604);通過組合兩個或大於兩個PWG(例如,聚合物波導165和聚合物波導205)形成PWG橋接層202,且將兩個或大於兩個PWG安放在光子積體電路102的頂部上(步驟606);在PWG橋接層202內形成通孔(步驟608);將ASIC安放在光子/電子IC封裝內(步驟610);在PWG橋接層202的頂部上形成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211(步驟612);將支撐填充物附接在EIC下方(步驟614);以及將支撐填充物和ASIC附接到載體,例如玻璃載體(步驟616)。
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實施例,可改變流程圖600中的步驟的次序。
在一個示範性實施例中,揭露一種矽光子(SiPh)結構。這一實施例包括:電子積體電路(EIC);光子積體電路(PIC),設置在EIC的頂部上;兩個或大於兩個聚合物波導(PWG),設置在PIC的頂部上且形成聚合物橋接層,其中兩個或大於兩個PWG中的每一個包括芯層,所述芯層包括第一聚合物。至少兩個包覆層包括毗鄰芯層的第二聚合物。SiPh結構還包括設置在兩個或大於兩個PWG頂部上的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InFO RDL)。如果基於第二聚合物的折射率小於第一聚合物的折射率,那麼光信號傳播穿過芯層,且可使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中的至少一個改性以改變其相應折射率。可通過微影將第一聚合物的層和第二聚合物的層圖案化以促進波導圖案、通孔孔洞以及凹面/凸塊拓撲的實施。SiPh結構包括形成於PWG層之間以提供層間電連接的PWG穿孔,以及在SiPh結構層之間提供電連接的矽通孔(TSV)。SiPh結構可更包括層間光信號耦合器,所述層間光信號耦合器能夠操作以用於經由一個包覆層將光信號從一個芯層傳送到另一芯層。層間光信號耦合器可製造有光柵耦合器,其中每一光柵結構形成於安放在一個包覆層之間的一個芯層和另一芯層中。層間光信號耦合器也可由製造有形成於第一聚合物的層和第二聚合物的層的表面上的凹面/凸塊拓撲。層間光信號耦合器也可製造有通過改變兩個或大於兩個PWG中的至少一個中的折射率形成的反射棱鏡。
在另一實施例中,晶圓級系統包括:晶圓載體;多個晶粒,設置在晶圓上,其中多個晶粒中的每一個包括至少一個光子積體電路(PIC)和至少一個電子積體電路(EIC);聚合物波導,耦合到至少一個PIC以提供晶粒間光學互連;以及積體扇出型重佈線(InFO RDL)層,設置在多個晶粒中的每一個的頂部上。多個晶粒在形成聚合物波導之前接合在晶圓載體上。晶圓載體包括玻璃、矽、金屬、聚合物、環氧模製化合物或金剛石。
在又另一實施例中,一種使用聚合物波導製造SiPh結構的方法可包含以下步驟:利用混合式晶粒接合將光子積體電路(PIC)附接在電子積體電路(EIC)的頂部上,其中無源層114A設置在光子積體電路102與EIC之間;在PIC中形成矽穿孔(TSV)以允許包覆層與鈍化層之間的導電連接;在PIC的頂部上形成包括兩個或大於兩個PWG的聚合物波導(PWG)橋接層;在PWG橋接層的PWG內形成通孔;將ASIC安放在光子/電子IC封裝內;在PWG橋接層的頂部上形成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InFO RDL);將支撐填充物附接在EIC下方;以及將支撐填充物和ASIC附接到載體,例如玻璃載體。
前文概述若干實施例的特徵以使得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更好地理解本揭露的方面。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瞭解,其可容易地將本揭露用作設計或修改用於進行本文中所引入的實施例的相同目的和/或達成相同優點的其它工藝和結構的基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應認識到,這類等效構造並不脫離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且其可在不脫離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在本文中作出各種改變、替代以及更改。
100、110、120、130、140、150、160、170、200、210、300、320、340、400、420、440:矽光子結構 102、502:光子積體電路 104、404A、404B、504:電子積體電路 106A:第一包覆層 106B:第二包覆層 106C:包覆層 107、107A、107B:芯層 108:矽穿孔 110:第一金屬接觸件 111、208:邊緣耦合器 112、113、152、153、162、163、171、173、207、209:通孔 114:無源層 114A:第一鈍化層/無源層 114B:第二鈍化層 116A:第三鈍化層 116B:第四鈍化層 118:第二金屬接觸件 122、123、142、143:金屬鍍層 124:第一圖案化光敏電阻層 126:第一光阻區 127:第二光阻區 145:第三光阻塗層 165、205、214、506:聚合物波導 172:支撐填充物 174:玻璃載體 175、176:專用積體電路 177、178:金屬結構 202:PWG橋接層 211: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 213:導電凸塊 216:錐形件 220、250:光柵耦合器 224、254:下部光柵結構 226、256:上部光柵結構 228:虛線 230、240:層間耦合 232、242、252、262:光信號 260:層間耦合結構 264:第一棱鏡 270:反射棱鏡 302A、302B、342:光纖 303A、303B、323A、323B:光學透鏡 304A、304B、324A、324B:SiPh光柵耦合器 402A、402B:填充間隙 500:晶圓級系統 600:流程圖 602、604、606、608、610、612、614、616:步驟
當結合所附圖式閱讀時,根據以下詳細描述最好地理解本揭露的各方面。應注意,各種特徵未必按比例繪製。實際上,為了清楚說明起見,可任意地增大或減小各種特徵的尺寸和幾何結構。 圖1A示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包括光子積體電路(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PIC)、電子積體電路(electrical integrated circuit;EIC)以及包覆層的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iPh)結構。 圖1B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圖1A的SiPh結構,其在包覆層中具有用於第一組通孔的開口。 圖1C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圖1B的SiPh結構,其中在包覆聚合物層的第一組通孔中形成薄的鍍銅(Cu)層。 圖1D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圖1C的SiPh結構,其中第一組通孔填充有包覆聚合物層中的鍍銅(Cu)。 圖1E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圖1D的SiPh結構,其中形成設置在包覆層的頂部上的芯層。 圖1F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圖1E的SiPh結構,其中在芯層中形成第二組通孔且在芯層中的第二組通孔的開口中形成的薄的鍍Cu層。 圖1G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圖1F的SiPh結構,其中重複圖1A到圖1D的步驟以形成聚合物波導(polymer waveguide;PWG)。 圖1H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根據圖1G的SiPh結構,其中集成接合到玻璃載體的兩個ASIC和晶粒。 圖2A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根據圖1H的SiPH結構,其中形成PWG橋接層。 圖2B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根據圖2A的SiPh結構,其中形成設置在PWG橋接層的頂部上的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InFO RDL)。 圖2C到圖2D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邊緣耦合的實施例。 圖2E、圖2F、圖2G以及圖2H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層間耦合的實施例。 圖2J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反射棱鏡。 圖3A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根據圖2B的SiPh結構,其中光纖接口的實施例由光學透鏡和SiPh光柵耦合器支撐。 圖3B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根據圖2B的SiPh結構,其中光纖接口的另一實施例由光學透鏡和SiPh光柵耦合器支撐。 圖3C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根據圖2B的SiPh結構,其中光纖耦合到PWG橋接層。 圖4A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修改了電子積體電路的根據圖3A的SiPh結構。 圖4B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修改了電子積體電路的根據圖3B的SiPh結構。 圖4C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修改了電子積體電路的根據圖3C的SiPh結構。 圖5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PWG將PIC連接在晶圓載體上的晶圓級系統。 圖6示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通過使用聚合物波導製造光子/電子IC封裝的示範性SiPh結構的示範性方法的流程圖。
100:矽光子結構
102:光子積體電路
104:電子積體電路
106A:第一包覆層
108:矽穿孔
110:第一金屬接觸件
111:邊緣耦合器
114:鈍化無源層
114A:第一鈍化層/鈍化層
114B:第二鈍化層
116A:第三鈍化層
116B:第四鈍化層
118:第二金屬接觸件

Claims (20)

  1. 一種矽光子(SiPh)結構,包括: 電子積體電路(EIC); 光子積體電路(PIC),設置在所述電子積體電路的頂部上; 至少一個聚合物波導(PWG),設置在所述光子積體電路的頂部上且形成聚合物橋接層,其中至少一個所述聚合物波導包括芯層及至少兩個包覆層,所述芯層包括第一聚合物,至少兩個所述包覆層包括圍繞所述芯層的第二聚合物;以及 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InFO RDL),設置在兩個或大於兩個所述聚合物波導的頂部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矽光子結構,其中兩個或大於兩個所述聚合物波導所使用的聚合物設計用於1.3到2.0的折射率範圍。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矽光子結構,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中的至少一個被修改以改變其相應折射率。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矽光子結構,其中通過微影將所述第二聚合物和所述第一聚合物的層圖案化以促進波導圖案、通孔孔洞以及凹面/凸塊拓撲的實施。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矽光子結構,更包括: 聚合物波導穿孔,形成於聚合物波導的層之間以提供層間電連接。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矽光子結構,其中至少一個所述聚合物波導包括第一聚合物波導和形成於所述第一聚合物波導上方的第二聚合物波導,且所述矽光子結構更包括層間光信號耦合器,所述層間光信號耦合器能夠操作以用於經由至少一個所述包覆層將光信號從所述第一聚合物波導的第一芯層傳送到所述第二聚合物波導的第二芯層。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矽光子結構,其中所述層間光信號耦合器包括光柵耦合器,所述光柵耦合器具有形成於一個芯層中的第一光柵結構和形成於另一芯層中的第二光柵結構。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矽光子結構,其中所述層間光信號耦合器被製造有形成於所述第二聚合物和所述第一聚合物的層的表面上的凹面/凸塊拓撲。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矽光子結構,其中所述層間光信號耦合器在兩個或大於兩個所述聚合物波導中製造有反射棱鏡,其中所述反射棱鏡通過改變所述第一聚合物波導和所述第二聚合物波導中的至少一個的折射率而形成。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矽光子結構,更包括: 矽穿孔(TSV),在所述矽光子結構的兩個或大於兩個層之間提供電連接。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矽光子結構,其中所述芯層具有漏斗形狀,且所述包覆層毗鄰所述漏斗形狀的所述芯層,且所述漏斗形狀的所述芯層的較窄端突出穿過所述包覆層以提供反射棱鏡。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矽光子結構,更包括光學透鏡和矽光子光柵耦合器,其中光纖耦合到引導光信號通過支撐填充物、所述電子積體電路以及所述光子積體電路到達所述矽光子光柵耦合器的所述光學透鏡。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矽光子結構,更包括光學透鏡和矽光子光柵耦合器,其中光纖耦合到引導光信號通過所述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和所述聚合物橋接層到達所述矽光子光柵耦合器的所述光學透鏡。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矽光子結構,其中所述光學透鏡由聚合物和矽形成。
  1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矽光子結構,更包括耦合到所述聚合物橋接層的光纖。
  16. 一種晶圓級系統,包括: 晶圓載體; 多個晶粒,設置在所述晶圓載體上,其中所述多個晶粒中的每一者包括至少一個光子積體電路(PIC)和至少一個電子積體電路(EIC); 聚合物波導,耦合到至少一個所述光子積體電路以提供晶粒間光學互連;以及 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InFO RDL),設置在所述多個晶粒中的每一者的頂部上, 其中所述多個晶粒在聚合物波導形成之前接合在所述晶圓載體上。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晶圓級系統,其中所述晶圓載體包括玻璃、矽、金屬、聚合物、環氧模塑化合物或金剛石中的至少一種。
  18. 一種使用聚合物波導製造矽光子結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以混合式晶粒接合將光子積體電路(PIC)附接在電子積體電路(EIC)的頂部上,以形成光子/電子積體電路(IC)封裝; 形成包括至少一個聚合物波導(PWG)的聚合物波導橋接層,且將所述聚合物波導橋接層安放在所述光子積體電路的頂部上; 將至少一個專用積體電路(ASIC)安放在所述光子/電子積體電路封裝內;以及 在所述聚合物波導橋接層的頂部上形成積體扇出型重佈線層(InFO RDL)。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使用聚合物波導製造矽光子結構的方法,更包括: 在所述聚合物波導橋接層內形成通孔;以及 在所述光子積體電路中形成矽穿孔(TSV),以允許矽光子結構的層之間的導電連接。
  20. 如請求項18所述的使用聚合物波導製造矽光子結構的方法,更包括: 在所述電子積體電路下方形成支撐填充物;以及 將所述支撐填充物和所述至少一個專用積體電路附接到載體。
TW110125060A 2021-05-14 2021-07-08 矽光子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晶圓級系統 TWI8008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320,596 2021-05-14
US17/320,596 US11740415B2 (en) 2021-05-14 2021-05-14 Structures and process flow for integrated photonic-electric IC package by using polymer waveguid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5286A true TW202245286A (zh) 2022-11-16
TWI800865B TWI800865B (zh) 2023-05-01

Family

ID=83018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5060A TWI800865B (zh) 2021-05-14 2021-07-08 矽光子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晶圓級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740415B2 (zh)
CN (1) CN114994831A (zh)
TW (1) TWI8008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09327B2 (en) * 2021-04-26 2023-07-25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Fanout module integrating a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8812B2 (en) * 2003-10-27 2007-05-15 Rpo Pty Limited Planar waveguide with patterned cladding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9618712B2 (en) * 2012-02-23 2017-04-1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Optical bench on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9786641B2 (en) * 2015-08-13 2017-10-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ackaging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CMOS circuitry using silicon-on-insulator substrates for photonics applications
US10690849B2 (en) * 2016-06-06 2020-06-23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Integrated micro-lens waveguid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10120148B2 (en) * 2016-11-01 2018-11-06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Devices with optical ports in fan-out configurations
US10162139B1 (en) * 2017-07-27 2018-12-2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emicondcutor package
US10712497B2 (en) * 2018-02-27 2020-07-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914895B2 (en) * 2018-09-18 2021-02-0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Packag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FR3094502A1 (fr) * 2019-03-25 2020-10-02 Stmicroelectronics (Crolles 2) Sas Puce de circuit intégré photonique
US10937736B2 (en) * 2019-06-14 2021-03-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 and method
US11670610B2 (en) * 2019-08-20 2023-06-06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integrated circuit stack having photonic device
US11233039B2 (en) * 2019-08-29 2022-01-2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 packages
US11715728B2 (en) * 2019-09-19 2023-08-0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hotonic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12558240A (zh) * 2019-09-26 2021-03-26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封装总成及其制造方法
US11899251B2 (en) * 2019-10-31 2024-02-13 Ayar Labs, Inc. Vertical integrated photonics chiplet for in-package optical interconnect
US11177219B1 (en) * 2020-09-16 2021-11-16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integrated optical transceiver front-end circuitry for phot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220342150A1 (en) * 2021-04-22 2022-10-27 Intel Corporation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ing archite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94831A (zh) 2022-09-02
TWI800865B (zh) 2023-05-01
US20220365294A1 (en) 2022-11-17
US11740415B2 (en) 2023-08-29
US20230384538A1 (en) 2023-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0318B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10635848A (zh) 光学收发器
US11841541B2 (en) Package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3882738B2 (ja) 複合チップ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複合チ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820799B (zh) 用于光纤到光子芯片连接的装置和相关联方法
WO2013086047A1 (en) Integrated multi-chip module optical interconnect platform
CN111090145A (zh) 具有集成光学组件的半导体装置
CN112103275B (zh) 硅光模块的封装方法及硅光模块
TW201506474A (zh) 光子多晶片模組
US20230384538A1 (en) Structures and process flow for integrated photonic-electric ic package by using polymer waveguide
US20240061195A1 (en) Package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798088B2 (en) Barrier structures for underfill blockout regions
US20210296297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an electro-optical system
TW202235934A (zh) 封裝及半導體元件及其形成方法
TW202322303A (zh) 半導體封裝件及其形成方法
US20160259139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optical and electrical vias
US20220342164A1 (en)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and method
US20220365274A1 (en) Photonic silicon spatial beam transformer integrated on 3dic package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CN116960003B (zh) 光电集成式半导体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TWI813229B (zh) 封裝及其製造方法
US20230395583A1 (en) Integrated packages having electrical devices and phot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220159258A (ko) 광학 관통 비아를 포함한 반도체 디바이스 및 제조 방법
CN117457625A (zh) 封装件、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形成方法
TW202416505A (zh) 半導體封裝與其形成方法與封裝
TW202414722A (zh) 具有重構晶圓上晶片接合或堆疊重構晶圓接合之3d封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