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9575A - 聚酯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聚酯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9575A
TW202239575A TW110144834A TW110144834A TW202239575A TW 202239575 A TW202239575 A TW 202239575A TW 110144834 A TW110144834 A TW 110144834A TW 110144834 A TW110144834 A TW 110144834A TW 202239575 A TW202239575 A TW 2022395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film
less
film
stretching
martens hardn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4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佳子
堀田光
久保田翔生
黒田剛志
牛山章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9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957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3Arrangements for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於不增加厚度之情況而鉛筆硬度良好之聚酯膜。本發明係一種聚酯膜,其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為140.0 N/mm 2以上,且上述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為9.0 N/mm 2以上且36.0 N/mm 2以下。

Description

聚酯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聚酯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影像顯示裝置等之光學構件中,較常使用各種光學用塑膠膜。例如,於顯示元件上具有偏光板之影像顯示裝置中,使用用以保護構成偏光板之偏光元件之塑膠膜。本說明書中,有時將「用以保護偏光元件之塑膠膜」稱為「偏光元件保護膜」。
以偏光元件保護膜為代表之影像顯示裝置用塑膠膜較佳為機械強度優異者。因此,作為影像顯示裝置用塑膠膜,較佳為使用延伸塑膠膜。作為此種塑膠膜,多使用機械強度及通用性優異之聚酯膜。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10719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由於聚酯膜有時用作影像顯示裝置之表面材料,因此期望其具有特定的鉛筆硬度。尤其,近年來,影像顯示裝置具有觸控面板功能逐漸標準化,故而藉由提高鉛筆硬度等來抑制損傷極其重要。 然而,專利文獻1之聚酯膜等以往之聚酯膜之鉛筆硬度不足,單獨使用聚酯膜容易產生損傷。因此,當將專利文獻1之聚酯膜用作表面材料時,必須於聚酯膜上形成硬塗層等硬化膜。
若增加聚酯膜之厚度,則可略微改善聚酯膜之鉛筆硬度。 然而,當專利文獻1之聚酯膜之厚度增加至鉛筆硬度足夠之水準時,不利於影像顯示裝置之薄型化。又,專利文獻1之聚酯膜係一種單軸延伸膜,故而亦存在容易於延伸方向破裂之問題。
進而,有時為改善光學特性等,於聚酯膜形成功能層。因此,期望聚酯膜具有良好之密接性。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於不增加厚度之情況而鉛筆硬度良好且與功能層之密接性良好之聚酯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解決課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提供以下聚酯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1]一種聚酯膜,其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為140.0 N/mm 2以上,且上述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標準偏差3σ為9.0 N/mm 2以上且36.0 N/mm 2以下。 [2]如[1]之聚酯膜,其中,上述聚酯膜表面之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之標準偏差3σ為7.0%以下。 [3]如[1]或[2]之聚酯膜,其中,上述聚酯膜表面之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為40.0%以上。 [4]如[1]至[3]中任一項之聚酯膜,其中,上述聚酯膜之面內相位差為300 nm以上且1450 nm以下。 [5]如[1]至[4]中任一項之聚酯膜,其中,上述聚酯膜之面內相位差除以上述聚酯膜之厚度方向之相位差所獲得之值為0.15以下。 [6]如[1]至[5]中任一項之聚酯膜,其厚度為10 μm以上且80 μm以下。 [7]一種偏光板,其具有偏光元件、配置於上述偏光元件之一側而成之第1透明保護板、及配置於上述偏光元件之另一側而成之第2透明保護板,且上述第1透明保護板及上述第2透明保護板中至少一者為[1]至[6]中任一項之聚酯膜。 [8]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其具有顯示元件、及配置於上述顯示元件之光出射面側而成之聚酯膜,且上述聚酯膜為[1]至[6]中任一項之聚酯膜。 [9]如[8]之影像顯示裝置,其於上述顯示元件與上述聚酯膜之間具有偏光元件。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聚酯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可於不增加聚酯膜之厚度之情況而使鉛筆硬度良好,且可使與功能層之密接性良好。
以下,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聚酯膜] 本發明之聚酯膜需滿足: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為140.0 N/mm 2以上,且上述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為9.0 N/mm 2以上且36.0 N/mm 2以下。
當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未達140.0 N/mm 2時,無法使鉛筆硬度良好。 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較佳為145.0 N/mm 2以上,更佳為150.0 N/mm 2以上,進而較佳為160.0 N/mm 2以上。
若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過大,則加工適應性可能會降低。又,若馬氏硬度之平均過大,則可能會導致形成於聚酯膜上之功能層之密接性降低,功能層之部分或全部剝離,或功能層產生裂痕。又,若馬氏硬度之平均過大,則後述耐撓曲性易降低。 因此,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較佳為280.0 N/mm 2以下,更佳為240.0 N/mm 2以下,更佳為220.0 N/mm 2以下,更佳為200.0 N/mm 2以下,更佳為180.0 N/mm 2以下,更佳為170.0 N/mm 2以下。
本說明書所示構成要件中,當數值之上限之選項及下限之選項分別顯示有複數個時,可將選自上限之選項中之一個與選自下限之選項中之一個加以組合,作為數值範圍之實施形態。 例如,於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之情形時,可列舉140.0 N/mm 2以上且280.0 N/mm 2以下、140.0 N/mm 2以上且240.0 N/mm 2以下、140.0 N/mm 2以上且220.0 N/mm 2以下、140.0 N/mm 2以上且200.0 N/mm 2以下、140.0 N/mm 2以上且180.0 N/mm 2以下、140.0 N/mm 2以上且170.0 N/mm 2以下、145.0 N/mm 2以上且280.0 N/mm 2以下、145.0 N/mm 2以上且240.0 N/mm 2以下、145.0 N/mm 2以上且220.0 N/mm 2以下、145.0 N/mm 2以上且200.0 N/mm 2以下、145.0 N/mm 2以上且180.0 N/mm 2以下、145.0 N/mm 2以上且170.0 N/mm 2以下、150.0 N/mm 2以上且280.0 N/mm 2以下、150.0 N/mm 2以上且240.0 N/mm 2以下、150.0 N/mm 2以上且220.0 N/mm 2以下、150.0 N/mm 2以上且200.0 N/mm 2以下、150.0 N/mm 2以上且180.0 N/mm 2以下、150.0 N/mm 2以上且170.0 N/mm 2以下、160.0 N/mm 2以上且280.0 N/mm 2以下、160.0 N/mm 2以上且240.0 N/mm 2以下、160.0 N/mm 2以上且220.0 N/mm 2以下、160.0 N/mm 2以上且200.0 N/mm 2以下、160.0 N/mm 2以上且180.0 N/mm 2以下、160.0 N/mm 2以上且170.0 N/mm 2以下等數值範圍之實施形態。
為了提高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藉由延伸提高聚酯膜內之分子配向性較為重要。當使聚酯膜單軸延伸時,表觀上可使分子於一個方向排列。然而,若僅進行單軸延伸,則聚酯膜內之分子之苯環朝向各個方向。即,若僅進行單軸延伸,則聚酯膜內之分子處於二維地配向,但並未三維地配向之狀態。因此,單軸延伸聚酯膜難以提高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 藉由使聚酯膜雙軸延伸,可易於使聚酯內之分子之苯環之朝向於平面方向排列。然而,當寬度延伸倍率,即第二階段之延伸過小時,苯環之朝向未能於平面方向充分排列,難以充分提高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但是,當寬度延伸倍率過大時,可能會擾亂面內之配向平衡。 因此,為了易使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處於上述範圍,較佳為使寬度方向之延伸倍率E2即第二階段之延伸與流動方向之延伸倍率E1即第一階段之延伸為相同程度,更佳為使E2大於E1。E2/E1較佳為0.80以上且1.70以下,更佳為0.85以上且1.50以下,進而較佳為0.90以上且1.40以下,進而更佳為1.00以上且1.30以下。進而,藉由使E2/E1為上述範圍,可易於使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為36.0 N/mm 2以下。
本說明書中,「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及「聚酯膜表面之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中之「聚酯膜表面」係指聚酯膜之平面側之表面。換言之,「上述聚酯膜表面」並非指聚酯膜之剖面側之表面。 本說明書中,馬氏硬度之平均及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係指20個部位之測定值之平均。又,本說明書中,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係指20個部位之測定值之標準偏差。 上述20個測定部位較佳為以距離測定樣品之外緣0.5 cm之區域為留白,較上述留白部分靠內側之任意20個部位。此時,較佳為選擇無特殊形狀或缺陷、平坦且乾淨之部分為測定部位。
聚酯膜之一表面之馬氏硬度及標準偏差3σ只要滿足特定之範圍即可,但較佳為兩表面之馬氏硬度及標準偏差3σ均滿足特定之範圍。
聚酯膜之形態可為例如片狀、及卷狀。 當聚酯膜之形態為片狀時,於片狀形態中特定出上述20個部位即可。 另一方面,當聚酯膜之形態為卷狀時,切割出特定尺寸(例如,縱100 mm×橫100 mm)之薄片,於切割出之薄片之形態中特定出上述20個部位即可。並且,卷狀聚酯膜於流動方向之物性大致相同。因此,當從寬度方向之任意之位置α切割出之縱100 mm×橫100 mm之薄片滿足馬氏硬度之平均等特定條件時,可假設為於任意之位置α在捲筒之整個流動方向上均滿足上述特定條件。
本說明書中,馬氏硬度及彈性變形功率之測定、以及後述面內相位差、厚度方向之相位差、慢軸之方向、總光線穿透率及霧度之測定等各種測定之環境,若無特別說明,則為溫度23℃±5℃、相對濕度40%以上且65%以下。又,測定前,將樣品於上述環境中暴露30分鐘以上且60分鐘以下。
本發明之聚酯膜需滿足: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為9.0 N/mm 2以上且36.0 N/mm 2以下。 當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超過36.0 N/mm 2時,即使馬氏硬度之平均為140.0 N/mm 2以上,鉛筆亦會以馬氏硬度較低之部位為起點陷入聚酯膜。即,藉由使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為140.0 N/mm 2以上,且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為36.0 N/mm 2以下,可使聚酯膜之鉛筆硬度良好。 又,若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過大,則可能會導致形成於聚酯膜上之功能層之密接性降低,功能層之部分或全部剝離,或功能層產生裂痕。藉由使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為36.0 N/mm 2以下,可易於使功能層之密接性良好。 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較佳為30.0 N/mm 2以下,更佳為28.5 N/mm 2以下。 本說明書中,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基於上述20個測定值而算出。
當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未達9.0 N/mm 2時,聚酯膜表面之物理平坦性提高,基於表面凹凸之定錨效應容易降低。即,當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未達9.0 N/mm 2時,功能層之密接性容易降低。 又,當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過小時,存在難以滿足後述條件1之傾向。進而,若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過小,則聚酯膜之加工適應性可能會降低。作為加工適應性降低之一例,可列舉聚酯膜之相互貼附。聚酯膜存在捲取成約100 m以上且8000 m以下之卷狀,或疊放複數片切割成片狀之聚酯膜之情形。於此情形時,聚酯膜彼此之接觸面上可能會產生貼附。 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較佳為12.0 N/mm 2以上,更佳為14.0 N/mm 2以上。
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之數值範圍的實施形態可列舉例如9.0 N/mm 2以上且36.0 N/mm 2以下、9.0 N/mm 2以上且30.0 N/mm 2以下、9.0 N/mm 2以上且28.5 N/mm 2以下、12.0 N/mm 2以上且36.0 N/mm 2以下、12.0 N/mm 2以上且30.0 N/mm 2以下、12.0 N/mm 2以上且28.5 N/mm 2以下、14.0 N/mm 2以上且36.0 N/mm 2以下、14.0 N/mm 2以上且30.0 N/mm 2以下、14.0 N/mm 2以上且28.5 N/mm 2以下等。
本發明之聚酯膜中,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最小值較佳為100.0 N/mm 2以上,更佳為120.0 N/mm 2以上,進而較佳為135.0 N/mm 2以上。 藉由使馬氏硬度之最小值為100.0 N/mm 2以上,可易於使鉛筆硬度更加良好。本說明書中,「馬氏硬度之最小值」係指上述20個部位之測定值之最小值。
馬氏硬度可藉由例如奈米壓痕法測定。 首先,連續測定對應於壓入荷重F(N)之壓入深度h(nm),製作荷重-除去曲線。「荷重-除去曲線」亦稱為「荷重-位移曲線」。根據荷重曲線,解析出「最大壓入深度hmax」,進而,解析出hmax時之投影面積A C(mm 2)。投影面積A C係指壓頭與聚酯膜接觸之面積。可用最大壓入荷重Pmax(N)除以投影面積A C,算出所得值作為馬氏硬度HM(下述式(1))。 HM=Pmax/A C...(1) 此處,A C係於裝置中以標準方法修正壓頭前端曲率而獲得之接觸投影面積。
馬氏硬度可藉由能夠實施奈米壓痕法之裝置進行測定。作為此種裝置,可列舉菲希爾測試儀器公司之商品號「PICODENTOR HM500」。 馬氏硬度較佳為於下述條件測定。 <測定條件> .使用壓頭:維氏壓頭(材質為金剛石之四角錘形狀;型號:VV005,菲希爾測試儀器公司) .壓入條件:最大荷重 .最大壓入荷重:20 mN .荷重施加時間:10秒 .保持時間:於最大壓入荷重保持5秒 .荷重卸載時間:10秒 .放置樣品之平台:吸引台(所用吸引台為SMC公司之型號「SP2130-AD」)
測定馬氏硬度之前,實施標準核對較佳。 標準核對可藉由下述方式實施,例如,使用馬氏硬度已知之標準試樣進行壓入試驗,確認從試驗結果獲得之馬氏硬度在基準值內。較佳為於每次更換樣品時實施標準核對。但是,若樣品相同,則可連續進行複數次馬氏硬度之測定,就作業效率方面而言較佳。 又,當馬氏硬度之測定持續較長時間時,較佳為至少於經過12小時前實施標準核對。例如,即使不於每次更換樣品時實施標準核對,亦較佳為至少於經過12小時前實施標準核對。
當聚酯膜上具有層及膜時,可於剝離該等層及膜之後測定聚酯膜之馬氏硬度。作為剝離層及膜之手段,可列舉下述手段。 <剝離手段> 可列舉下述手段。將5 cm見方以上之樣品於80℃以上且90℃以下之溫水中浸漬5分鐘。其後,從溫水中取出樣品,於室溫放置10分鐘以上。其後,再次於溫水中浸漬5分鐘。從溫水中取出樣品。用刀具等於樣品上刻下切口。然後,以該切口為起點,剝離層及膜。
上述手段中,較佳為於樣品之邊緣貼附於金屬框等之狀態,將樣品浸漬於溫水中。
本發明之聚酯膜中,聚酯膜表面之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較佳為65.0%以下。 藉由使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為65.0%以下,可減少彈性變形。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更佳為64.0%以下。
根據測定馬氏硬度時製作之「荷重-除去曲線」,分別算出壓入工作區域、彈性工作區域、塑性工作區域之面積,然後可由下述式算出彈性變形功率。 彈性變形功率[%]=(彈性工作區域之面積/壓入工作區域之面積)×100
為抑制塑性變形,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較佳為40.0%以上,更佳為50.0%以上,進而較佳為60.0%以上。
聚酯膜之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之數值範圍的實施形態可列舉例如40.0%以上且65.0%以下、40.0%以上且64.0%以下、50.0%以上且65.0%以下、50.0%以上且64.0%以下、60.0%以上且65.0%以下、60.0%以上且64.0%以下等。
聚酯膜表面之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之標準偏差3σ較佳為7.0%以下,更佳為5.0%以下,進而較佳為4.0%以下。藉由使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之標準偏差3σ為7.0%以下,可易於抑制鉛筆以易發生塑性變形之部位為起點陷入聚酯膜,因此可易於使聚酯膜之鉛筆硬度更加良好。 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之標準偏差3σ越小,可使聚酯膜之鉛筆硬度越良好。但是,使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之標準偏差3σ為特定值以上,可提高聚酯膜之生產性。近年來,傾向於追求高品質、低成本之聚酯膜。因此,聚酯膜表面之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之標準偏差3σ較佳為0.10%以上,更佳為0.20%以上,進而較佳為0.30%以上。
聚酯膜較佳為其中一個表面之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及標準偏差3σ為特定範圍,更佳為兩個表面之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及標準偏差3σ均滿足特定範圍。
本發明之聚酯膜之面內相位差較佳為300 nm以上且1450 nm以下。本說明書中,有時將「面內相位差」記為「Re」,將「厚度方向之相位差」記為「Rth」。 Re為300 nm以上之聚酯膜可以說既非分子配向極不充分之構成,亦非厚度極薄之構成。因此,藉由使聚酯膜之面內相位差為300 nm以上,可易於使鉛筆硬度良好。 藉由使聚酯膜之Re為1450 nm以下,可抑制聚酯膜之厚度變厚,易於使影像顯示裝置薄型化。又,藉由使聚酯膜之Re為1450 nm以下,可抑制直線偏光穿透聚酯膜時偏光狀態紊亂,因此可易於抑制肉眼視認時出現之虹圖案之不均。本說明書中,「虹圖案之不均」有時稱為「虹不均」。
聚酯膜之Re之下限較佳為350 nm以上,更佳為400 nm以上,更佳為450 nm以上,更佳為500 nm以上,更佳為550 nm以上。為使機械強度良好,聚酯膜之Re較佳為550 nm以上。 聚酯膜之Re之上限較佳為1400 nm以下,更佳為1200 nm以下,更佳為1100 nm以下,更佳為1000 nm以下,更佳為950 nm以下,更佳為850 nm以下,更佳為800 nm以下,更佳為700 nm以下,更佳為650 nm以下。當聚酯膜之厚度薄膜化至10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時,Re較佳為1400 nm以下。
聚酯膜之Re之數值範圍之實施形態可列舉例如300 nm以上且1450 nm以下、350 nm以上且1450 nm以下、400 nm以上且1450 nm以下、450 nm以上且1450 nm以下、500 nm以上且1450 nm以下、550 nm以上且1450 nm以下、300 nm以上且1200 nm以下、350 nm以上且1200 nm以下、400 nm以上且1200 nm以下、450 nm以上且1200 nm以下、500 nm以上且1200 nm以下、550 nm以上且1200 nm以下、300 nm以上且1100 nm以下、350 nm以上且1100 nm以下、400 nm以上且1100 nm以下、450 nm以上且1100 nm以下、500 nm以上且1100 nm以下、550 nm以上且1100 nm以下、300 nm以上且950 nm以下、350 nm以上且950 nm以下、400 nm以上且950 nm以下、450 nm以上且950 nm以下、500 nm以上且950 nm以下、550 nm以上且950 nm以下、300 nm以上且850 nm以下、350 nm以上且850 nm以下、400 nm以上且850 nm以下、450 nm以上且850 nm以下、500 nm以上且850 nm以下、550 nm以上且850 nm以下、300 nm以上且1000 nm以下、350 nm以上且1000 nm以下、400 nm以上且1000 nm以下、450 nm以上且1000 nm以下、500 nm以上且1000 nm以下、550 nm以上且1000 nm以下、300 nm以上且800 nm以下、350 nm以上且800 nm以下、400 nm以上且800 nm以下、450 nm以上且800 nm以下、500 nm以上且800 nm以下、550 nm以上且800 nm以下、300 nm以上且700 nm以下、350 nm以上且700 nm以下、400 nm以上且700 nm以下、450 nm以上且700 nm以下、500 nm以上且700 nm以下、550 nm以上且700 nm以下、300 nm以上且650 nm以下、350 nm以上且650 nm以下、400 nm以上且650 nm以下、450 nm以上且650 nm以下、500 nm以上且650 nm以下、550 nm以上且650 nm以下等。
本說明書中,面內相位差(Re)、厚度方向之相位差(Rth)係藉由各測定部位於折射率最大方向即慢軸方向之折射率nx、各測定部位於與上述慢軸方向正交之方向即快軸方向之折射率ny、聚酯膜之厚度方向之折射率nz、及聚酯膜之厚度T[nm],以下述式(1)及(2)表示者。再者,本說明書中,面內相位差及厚度方向之相位差係指於波長550 nm之值。 Re=(nx-ny)×T[nm]             (1) Rth=((nx+ny)/2-nz)×T[nm]        (2)
慢軸之方向、Re及Rth可藉由例如大塚電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RETS-100」測定。 當使用大塚電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RETS-100」測定Re等時,較佳為按以下順序(A1)~(A4)進行測定之準備。
(A1)首先,為穩定RETS-100之光源,打開光源後放置60分鐘以上。其後,選擇旋轉檢偏器法,選擇θ模式(測定角度方向相位差及算出Rth之模式)。藉由選擇該θ模式,平台變成傾斜旋轉台。 (A2)其次,將以下測定條件輸入至RETS-100。 (測定條件) .面內相位差之測定範圍:旋轉檢偏器法 .測定點徑:
Figure 02_image001
5 mm .傾斜角度範圍:0° .測定波長範圍:400 nm以上且800 nm以下 .聚酯膜之平均折射率。例如,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情形時,輸入N(平均折射率)=1.617。以聚酯膜之平均折射率N之輸入值為基礎,依據公式「N=(nx+ny+nz)/3」,可算出nz。 .厚度:利用SEM或光學顯微鏡分別測定之厚度 (A3)其次,於該裝置中不設置樣品之情況,獲得背景資料。使裝置為封閉系統,每次打開光源均如此實施。 (A4)其後,於裝置內之平台上設置樣品,進行測定。
本說明書中,面內相位差、厚度方向之相位差、總光線穿透率及霧度,若無特別說明,則係指16個部位之測定值之平均。 上述16個測定部位較佳為以下述方式取得,以距離測定樣品之外緣0.5 cm之區域為留白而將其除去,於剩餘區域劃線,將縱方向及橫方向各5等分,以劃線交點之16個部位為測定中心。例如,當測定樣品為長方形時,較佳為以距離四邊形之外緣0.5 cm之區域為留白而將其除去,以將剩餘區域於縱方向及橫方向各5等分之虛線之交點共16個部位為中心,進行測定。當測定樣品為圓形、橢圓形、三角形、五邊形等長方形以外之形狀時,較佳為繪製出內接於該等形狀之長方形,針對上述長方形,藉由上述方法進行16個部位之測定。
本發明之聚酯膜中,聚酯膜之面內相位差除以聚酯膜之厚度方向之相位差所獲得之值較佳為0.15以下。本說明書中,有時將「聚酯膜之面內相位差除以聚酯膜之厚度方向之相位差所獲得之值」記為「Re/Rth」。
Re/Rth較小意味著聚酯膜之延伸程度接近於均等之雙軸性。因此,藉由使Re/Rth為0.15以下,可易於使聚酯膜之機械強度良好。 Re/Rth更佳為0.13以下,進而較佳為0.10以下。 Re/Rth之下限較佳為0.01以上,更佳為0.03以上,進而較佳為0.05以上。當聚酯膜之延伸較弱時,藉由使上述比為0.01以上,可易於抑制聚酯膜變脆。當聚酯膜之延伸較強時,藉由使上述比為0.01以上,可易於使Re變小。 完全單軸性延伸之聚酯膜之Re/Rth為2.0。通用之單軸延伸聚酯膜於流動方向亦有些許延伸。因此,通用之單軸延伸聚酯膜之Re/Rth為1.0左右。
Re/Rth之較佳之數值範圍之實施形態可列舉例如0.01以上且0.15以下、0.01以上且0.13以下、0.01以上且0.10以下、0.03以上且0.15以下、0.03以上且0.13以下、0.03以上且0.10以下、0.05以上且0.15以下、0.05以上且0.13以下、0.05以上且0.10以下。
本發明之聚酯膜之Rth較佳為2000 nm以上,更佳為4000 nm以上,進而較佳為5000 nm以上。 藉由使Rth為2000 nm以上,可易於抑制經由偏光太陽鏡從斜方向視認時之黑視。所謂黑視,係指整個畫面變黑、無法視認到影像之現象。又,藉由使Re為300 nm以上且1450 nm以下,且Rth為2000 nm以上,可易於使聚酯膜之延伸接近於均等之雙軸性,使聚酯膜之機械強度良好。 為使聚酯膜之Rth為上述範圍,較佳為增大流動方向及寬度方向之延伸倍率。藉由增大流動方向及寬度方向之延伸倍率,聚酯膜之厚度方向之折射率nz變小,因此可易於使Rth變大。 為易使聚酯膜之耐撓曲性良好,Rth較佳為9500 nm以下,更佳為8000 nm以下,進而較佳為6000 nm以下。
Rth之較佳之數值範圍之實施形態可列舉例如2000 nm以上且9500 nm以下、2000 nm以上且8000 nm以下、2000 nm以上且6000 nm以下、4000 nm以上且9500 nm以下、4000 nm以上且8000 nm以下、4000 nm以上且6000 nm以下、5000 nm以上且9500 nm以下、5000 nm以上且8000 nm以下、5000 nm以上且6000 nm以下。
聚酯膜較佳為滿足下述條件1。 <條件1> 從聚酯膜切割出縱50 mm×橫50 mm之尺寸之樣品。於上述樣品之中央部1個部位、與從樣品之四角向中央部前進10 mm處之4個部位之合計5個部位處測定慢軸之方向。上述樣品之任意一邊與各測定部位之慢軸之方向所構成之角度分別定義為D1、D2、D3、D4、D5時,D1~D5之最大值與D1~D5之最小值之差為1.5度以上。
若聚酯膜之慢軸之方向發生偏移,則虹不均會變得模糊而變得不易視認。因此,藉由滿足條件1,可易於抑制以肉眼視認到虹不均。 通用之延伸聚酯膜設計成慢軸之方向不發生偏移。然而,如上所述,藉由有意地使聚酯膜之慢軸之方向偏移,可易於抑制虹不均。又,即使慢軸於較大區域內變化,虹不均之抑制效果亦很小,但藉由使慢軸於縱50 mm×橫50 mm之相對較小區域內變化,可易於抑制虹不均。 圖1中黑圓點之5個部位相當於在條件1測定慢軸之方向之5個部位。
條件1中,上述樣品之任意一邊,即與慢軸之方向構成角度之基準,只要D1~D5全部以相同邊為基準,可為樣品之縱及橫之任意邊。
又,滿足條件1於可使聚酯膜之耐彎折性良好之方面較佳。 另一方面,不滿足條件1且慢軸一致之通用之聚酯膜於撓曲試驗後會發生膜斷裂,或殘留較強之彎曲慣性力。具體而言,如專利文獻1中之單軸延伸膜沿慢軸進行撓曲試驗時會斷裂,於與慢軸正交之方向進行撓曲試驗時會殘留較強之彎曲慣性力。又,通用之雙軸延伸膜於與慢軸正交之方向進行撓曲試驗時會殘留較強之彎曲慣性力。 滿足條件1之聚酯膜無論彎折方向為何,均可抑制於撓曲試驗後殘留彎曲慣性力或發生斷裂,從這一方面而言較佳。
進而,滿足條件1之聚酯膜可易於使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為9.0 N/mm 2以上。
D1~D5之最大值與D1~D5之最小值之差較佳為2.0度以上,更佳為3.0度以上,進而較佳為3.5度以上,進而較佳為4.5度以上。 再者,若D1~D5之最大值與D1~D5之最小值之差過大,則聚酯膜之配向性降低,因此存在馬氏硬度之平均難以處於上述範圍、或機械強度降低之傾向。因此,上述差較佳為20.0度以下,更佳為15.0度以下,進而較佳為12.0度以下,進而更佳為8.0度以下。
條件1中,D1~D5之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之較佳範圍可列舉例如1.5度以上且20.0度以下、2.0度以上且20.0度以下、3.0度以上且20.0度以下、3.5度以上且20.0度以下、4.5度以上且20.0度以下、1.5度以上且15.0度以下、2.0度以上且15.0度以下、3.0度以上且15.0度以下、3.5度以上且15.0度以下、4.5度以上且15.0度以下、1.5度以上且12.0度以下、2.0度以上且12.0度以下、3.0度以上且12.0度以下、3.5度以上且12.0度以下、4.5度以上且12.0度以下、1.5度以上且8.0度以下、2.0度以上且8.0度以下、3.0度以上且8.0度以下、3.5度以上且8.0度以下、4.5度以上且8.0度以下。
當聚酯膜上具有影響面內相位差、厚度方向之相位差、慢軸之方向之測定等之層及膜時,可於剝離該等層及膜後,測定聚酯膜之面內相位差、厚度方向之相位差、及慢軸之朝向。再者,藉由塗佈而形成之層通常並不影響面內相位差、厚度方向之相位差、及慢軸之朝向之測定。 剝離影響面內相位差等之層及膜之手段如上所述。
聚酯膜較佳為於進行10萬次實施例所示之摺疊試驗後不產生裂紋或發生斷裂,更佳為於進行30萬次上述試驗後不產生裂紋或發生斷裂。 又,對聚酯膜進行10萬次實施例所示之摺疊試驗後,將測定樣品放置於水平台上時,樣品之端部自平台隆起之角度較佳為20度以下,更佳為15度以下。聚酯膜更佳為於進行30萬次上述試驗後,樣品之端部所隆起之角度滿足上述條件。樣品之端部所隆起之角度為20度以下,意味著不易殘留摺疊之慣性力。 又,聚酯膜較佳為於沿慢軸之方向摺疊及沿快軸之方向摺疊之情形時均滿足上述性能。 再者,單軸延伸聚酯膜進行摺疊試驗後,於延伸方向發生斷裂,於與延伸方向正交之方向殘留較強之彎曲慣性力。因此,延伸聚酯膜中,較佳為雙軸延伸聚酯膜。
關於條件1,當可從片狀聚酯膜上採集複數個縱50 mm×橫50 mm之尺寸之樣品時,複數個樣品中滿足條件1之樣品之比率較佳為50%以上,更佳為70%以上,進而較佳為90%以上,進而更佳為100%。 又,卷狀聚酯膜於流動方向之物性大致相同。因此,當從寬度方向之任意之位置β切割出之縱50 mm×橫500 mm之薄片滿足條件1時,可假設為於任意之位置β在捲筒之整個流動方向上均滿足條件1。
聚酯膜之積層構成可列舉單層結構及多層結構。 本發明之聚酯膜需滿足: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為140.0 N/mm 2以上,且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為9.0 N/mm 2以上且36.0 N/mm 2以下。為使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及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處於上述範圍,較佳為使流動方向及寬度方向之延伸倍率接近均等。因此,為使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及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處於上述範圍,控制延伸極為重要。比起多層結構之聚酯膜,單層結構之聚酯膜於較易控制延伸之方面較佳。
作為構成聚酯膜之聚酯,可列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及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該等之中,就固有雙折射低、易減小面內相位差之方面而言,PET較佳。
聚酯膜可具有紫外線吸收劑等吸收特殊波長之吸收劑、光穩定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難燃劑、抗膠凝劑(antigelling agent)、染料、顏料、有機粒子、無機粒子、防污劑、交聯劑及界面活性劑等添加劑。
聚酯膜之厚度之下限較佳為10 μm以上,更佳為15 μm以上,更佳為20 μm以上,更佳為25 μm以上,更佳為30 μm以上,上限較佳為80 μm以下,更佳為60 μm以下,更佳為55 μm以下,更佳為50 μm以下。為了實現薄膜化及耐撓曲性,聚酯膜之厚度較佳為50 μm以下。 藉由使厚度為10 μm以上,可易於使機械強度良好。又,藉由使厚度為80 μm以下,可易於減小面內相位差。
聚酯膜厚度之較佳之數值範圍之實施形態可列舉例如10 μm以上且80 μm以下、10 μm以上且60 μm以下、10 μm以上且55 μm以下、10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15 μm以上且80 μm以下、15 μm以上且60 μm以下、15 μm以上且55 μm以下、15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20 μm以上且80 μm以下、20 μm以上且60 μm以下、20 μm以上且55 μm以下、20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25 μm以上且80 μm以下、25 μm以上且60 μm以下、25 μm以上且55 μm以下、25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30 μm以上且80 μm以下、30 μm以上且60 μm以下、30 μm以上且55 μm以下、30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
聚酯膜之JIS K7136:2000之霧度較佳為3.0%以下,更佳為2.0%以下,進而較佳為1.5%以下,進而更佳為1.0%以下。 又,聚酯膜之JIS K7361-1:1997之總光線穿透率較佳為80%以上,更佳為85%以上,進而較佳為90%以上。
聚酯膜之表面於慢軸方向及快軸方向之鉛筆硬度較佳為HB以上,更佳為F以上。 若聚酯膜之鉛筆硬度過高,則存在耐撓曲性及功能層之密接性降低之傾向。因此,聚酯膜表面於慢軸方向及快軸方向之鉛筆硬度較佳為2H以下,更佳為H以下。 聚酯膜表面之鉛筆硬度之較佳之數值範圍之實施形態可列舉例如HB以上且2H以下、HB以上且H以下、F以上且2H以下、F以上且H以下。 聚酯膜較佳為其中一個表面之鉛筆硬度滿足上述範圍,更佳為兩個表面之鉛筆硬度均滿足上述範圍。
本說明書中,將JIS S6006所規定之試驗用鉛筆壓抵於聚酯膜之表面,除改變下述條件以外,依據JIS K5600-5-4:1999進行聚酯膜之鉛筆硬度之試驗。 <條件> 試驗荷重:0.98 N 試驗速度:3 mm/s 合格條件:於各聚酯膜之慢軸方向,實施5次鉛筆硬度試驗。對於具有特定硬度之鉛筆,當5次試驗中有3次以上聚酯膜無劃傷時,於慢軸方向之上述特定硬度記為合格。進而,於各聚酯膜之快軸方向,實施5次鉛筆硬度試驗。對於具有特定硬度之鉛筆,當5次試驗中有3次以上聚酯膜無劃傷時,於快軸方向之上述特定硬度記為合格。
為使機械強度良好,聚酯膜為延伸聚酯膜較佳。進而,延伸聚酯膜更佳為聚酯樹脂層之單層結構。
延伸聚酯膜可藉由延伸含有構成聚酯膜之成分之樹脂層而獲得。延伸方法可列舉逐次雙軸延伸及同時雙軸延伸等雙軸延伸、縱向單軸延伸等單軸延伸。該等之中,易減小面內相位差、且易提高機械強度之雙軸延伸較佳。即,延伸聚酯膜為雙軸延伸聚酯膜較佳。又,雙軸延伸聚酯膜之中,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較佳。
-逐次雙軸延伸- 逐次雙軸延伸中,於流動方向延伸流延膜後,進行膜之寬度方向之延伸。 流動方向之延伸通常藉由一對延伸輥之周速之差而實施。流動方向之延伸可以1個階段進行,亦可使用複數對延伸輥分多個階段進行。為抑制馬氏硬度及面內相位差等物性之過度不均,較佳為使複數個夾輥接近延伸輥。流動方向之延伸倍率通常為2.0倍以上且15.0倍以下。為抑制馬氏硬度及面內相位差等物性之過度不均,流動方向之延伸倍率較佳為2.0倍以上且7.0倍以下,更佳為3.0倍以上且5.0倍以下,進而較佳為3.0倍以上且4.0倍以下。 為賦予馬氏硬度適度之不均並抑制面內相位差等物性之過度不均,延伸溫度較佳為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以上且玻璃轉移溫度+100℃以下。於PET之情形時,延伸溫度較佳為70℃以上且120℃以下,更佳為80℃以上且110℃以下,進而較佳為95℃以上且110℃以下。上述延伸溫度係指裝置之設定溫度。再者,即使裝置之設定溫度設定為上述範圍,至溫度穩定為止仍需要時間。因此,較佳為將溫度設定為上述範圍,進而待溫度穩定後,製造聚酯膜。本說明書中,於複數部分對裝置之設定溫度進行說明。其他部份之設定溫度亦與上述相同,於溫度穩定後製造聚酯膜較佳。 關於延伸溫度,使膜迅速升溫等,縮短於低溫之延伸區間,藉此存在面內相位差變小之傾向。另一方面,使膜緩慢升溫等,延長於低溫之延伸區間,藉此存在配向性提高、面內相位差增大、慢軸之偏差變小之傾向。又,使膜緩慢升溫等,延長於低溫之延伸區間,藉此可易於使馬氏硬度之平均及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處於上述範圍。 當於延伸期間加熱時,較佳為使用產生湍流之加熱器。藉由使用包含湍流之風進行加熱,膜面內之微小區域產生溫度差,上述溫度差導致配向軸發生細微偏移,可易於滿足條件1,並且可易於使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為9.0 N/mm 2以上。但是,考慮到若湍流過強,則馬氏硬度之平均可能會過小,或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可能會過大,因此較佳為調整湍流之強度。
可藉由線內塗佈(in‐line coating)或離線塗佈(off‐line coating)賦予於流動方向延伸之膜易滑性、易接著性、抗靜電性等功能。又,線內塗佈或離線塗佈之前,可視需要進行電暈處理、火焰處理、電漿處理等表面處理。 本說明書中,藉由線內塗佈或離線塗佈而形成之層不計入構成聚酯膜之層之數量。
寬度方向之延伸通常採用拉幅法,用夾具夾住膜之兩端搬送,從而於寬度方向進行延伸。寬度方向之延伸倍率通常為2.0倍以上且15.0倍以下,為抑制面內相位差等物性之過度不均,較佳為2.0倍以上且7.0倍以下,更佳為3.0倍以上且6.0倍以下,進而較佳為4.0倍以上且6.0倍以下。 為了易使馬氏硬度之平均及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處於上述範圍,較佳為使寬度方向之延伸倍率E2即第二階段之延伸與流動方向之延伸倍率E1即第一階段之延伸為相同程度,更佳為使E2大於E1。E2/E1較佳為0.80以上且1.70以下,更佳為0.85以上且1.50以下,進而較佳為0.90以上且1.40以下,進而更佳為1.00以上且1.30以下。 延伸溫度較佳為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以上且玻璃轉移溫度+110℃以下,較佳為從上游至下游溫度逐漸升高。上述延伸溫度係指裝置之設定溫度。所謂上游側,係指靠近寬度方向之延伸之開始地點之一側。所謂下游側,係指靠近寬度方向之延伸之結束地點之一側。具體而言,當寬度方向之延伸區間以長度為基準一分為二時,上游溫度與下游溫度之差較佳為20℃以上,更佳為30℃以上,進而較佳為35℃以上,進而更佳為40℃以上。又,於PET之情形時,第一階段之延伸溫度較佳為80℃以上且120℃以下,更佳為90℃以上且110℃以下,進而較佳為95℃以上且105℃以下。藉由將寬度方向之延伸區間一分為二,並使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之延伸溫度存在溫差,可控制第一階段延伸時之膜之表面溫度與第二階段延伸時之膜之表面溫度不同。因此,於各延伸階段,配向、及配向結晶化不會進展過度,可防止塑膠膜變脆,因此可提高鉛筆硬度。
為賦予如上所述經逐次雙軸延伸之聚酯膜平面性及尺寸穩定性,較佳為於拉幅機內進行延伸溫度以上且未達熔點之熱處理。上述熱處理溫度係指裝置之設定溫度。具體而言,於PET之情形時,較佳為於140℃以上且240℃以下之範圍進行熱固定,更佳為200℃以上且250℃以下之範圍進行熱固定。又,為抑制馬氏硬度及面內相位差等物性之過度不均,較佳為於熱處理前半階段進行1%以上且10%以下之追加延伸。 聚酯膜經熱處理後,緩慢冷卻至室溫,然後捲取。又,可視需要於熱處理及緩慢冷卻期間進行鬆弛處理等。為抑制馬氏硬度及面內相位差等物性之過度不均,熱處理時之鬆弛率較佳為0.5%以上且5%以下,更佳為0.5%以上且3%以下,進而較佳為0.8%以上且2.5%以下,進而更佳為1%以上且2%以下。又,為抑制馬氏硬度及面內相位差等物性之過度不均,緩慢冷卻時之鬆弛率較佳為0.5%以上且3%以下,更佳為0.5%以上且2%以下,進而較佳為0.5%以上且1.5%以下,進而更佳為0.5%以上且1.0%以下。為使平面性良好,緩慢冷卻時之溫度較佳為80℃以上且140℃以下,更佳為90℃以上且130℃以下,進而較佳為100℃以上且130℃以下,進而更佳為100℃以上且120℃以下。上述緩慢冷卻時之溫度係指裝置之設定溫度。
-同時雙軸延伸- 同時雙軸延伸係將流延膜(casting film)導入至同時雙軸拉幅機,用夾具夾住膜之兩端搬送,從而於流動方向與寬度方向同時及/或階段性地進行延伸。作為同時雙軸延伸機,有縮放方式、螺旋方式、驅動馬達方式、線性馬達方式,但較佳為可任意改變延伸倍率、可於任意位置進行鬆弛處理之驅動馬達方式或線性馬達方式。
同時雙軸延伸之倍率以面積倍率計通常為6.0倍以上且50.0倍以下。為抑制馬氏硬度及面內相位差等物性之過度不均,面積倍率較佳為8.0倍以上且30.0倍以下,更佳為9.0倍以上且25.0倍以下,進而較佳為9.0倍以上且20.0倍以下,進而更佳為10.0倍以上且15.0倍以下。同時雙軸延伸中,較佳為將流動方向之延伸倍率及寬度方向之延伸倍率調整至2.0倍以上且15.0倍以下之範圍內,以便實現上述面積倍率。 又,於同時雙軸延伸之情形時,為抑制面內之配向差,較佳為使流動方向與寬度方向之延伸倍率相同,且使延伸速度亦大致相等。又,同時雙軸延伸中,藉由使流動方向與寬度方向之延伸倍率相同,且使延伸速度亦大致相等,可易於使馬氏硬度之平均及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處於上述範圍。
為抑制面內相位差等光學特性之過度不均,同時雙軸延伸之延伸溫度較佳為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以上且玻璃轉移溫度+120℃以下。於PET之情形時,同時雙軸延伸之延伸溫度較佳為80℃以上且160℃以下,更佳為90℃以上且150℃以下,進而較佳為100℃以上且140℃以下。上述延伸溫度係指裝置之設定溫度。
為賦予經同時雙軸延伸之膜平面性及尺寸穩定性,較佳為繼續於拉幅機內之熱固定室中進行延伸溫度以上且未達熔點之熱處理。上述熱處理之溫度係指裝置之設定溫度。上述熱處理之條件與逐次雙軸延伸後之熱處理條件相同。
<形態、尺寸> 聚酯膜可為切割成特定尺寸之單片狀形態,亦可為將長條薄片捲取成卷狀而成之卷狀形態。單片之尺寸並無特別限定,最大徑為2英吋以上且500英吋以下左右。本發明中,單片之尺寸較佳為30英吋以上且100英吋以下,更佳為40英吋以上且100英吋以下。所謂「最大徑」,係指連接聚酯膜之任意2點時之最大長度。例如,當聚酯膜為長方形時,長方形區域之對角線為最大徑。又,當聚酯膜為圓形時,直徑為最大徑。 卷狀之寬度及長度並無特別限定,一般而言,寬度為200 mm以上且8000 mm以下,長度為100 m以上且8000 m以下左右。可對照影像顯示裝置等之尺寸,將卷狀形態之聚酯膜切割成單片狀使用。切割時,較佳為排除物性不穩定之卷狀聚酯膜之端部。 又,單片之形狀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多邊形(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等),可為圓形,亦可為不規則形狀。更具體而言,當聚酯膜為四邊形時,縱橫比並無特別限定,只要作為顯示畫面沒有問題即可。例如,可列舉橫:縱=1:1、4:3、16:10、16:9、2:1、5:4等。
<用途> 本發明之聚酯膜可於不增加厚度之情況而使鉛筆硬度良好。因此,本發明之聚酯膜可適合用作影像顯示裝置之聚酯膜,尤其,可適合用作搭載有觸控面板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聚酯膜。 又,關於滿足條件1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聚酯膜,無論彎折方向為何,均可抑制於撓曲試驗後殘留彎曲慣性力、或發生斷裂,因此可適合用作曲面之影像顯示裝置、可摺疊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聚酯膜。 作為用於影像顯示裝置之聚酯膜,可列舉:保護偏光元件之聚酯膜;作為表面保護膜、抗反射膜、構成觸控面板之導電性膜等各種功能性膜之基材的聚酯膜;等。
[光學積層體] 可於本發明之聚酯膜上進而形成保護層、抗反射層、硬塗層、防眩層、相位差層、接著劑層、透明導電層、抗靜電層及防污層等功能層,獲得光學積層體。 光學積層體之功能層較佳為包含抗反射層。抗反射層較佳為配置於聚酯膜之具有功能層側之最表面。藉由具有抗反射層作為光學積層體之功能層,可易於抑制虹不均。
又,功能層更佳為包含硬塗層及抗反射層。當功能層包含硬塗層及抗反射層時,硬塗層及抗反射層較佳為以此順序配置於聚酯膜上。 作為硬塗層及抗反射層,可使用通用者。
[偏光板] 本發明之偏光板具有偏光元件、配置於上述偏光元件之一側而成之第1透明保護板、及配置於上述偏光元件之另一側而成之第2透明保護板,且上述第1透明保護板及上述第2透明保護板中至少一者為上述本發明之聚酯膜。
偏光板用於例如與λ/4相位差板組合以賦予抗反射性。於此情形時,λ/4相位差板配置於影像顯示裝置之顯示元件上,偏光板配置於較λ/4相位差板靠視認者一側。 液晶顯示裝置用途中,偏光板用於賦予液晶快門之功能。於此情形時,液晶顯示裝置從背光源側開始依序配置下側偏光板、液晶顯示元件、上側偏光板,以下側偏光板之偏光元件之吸收軸與上側偏光板之偏光元件之吸收軸正交之方式配置。液晶顯示裝置之構成中,可使用本發明之偏光板作為上側偏光板及下側偏光板,較佳為使用本發明之偏光板作為上側偏光板。上側偏光板中,較佳為使用本發明之光學膜作為偏光元件之光出射面側之透明保護板。下側偏光板中,較佳為使用本發明之光學膜作為偏光元件之光入射面側之透明保護板。
<透明保護板> 本發明之偏光板使用上述本發明之光學膜作為第1透明保護板及第2透明保護板中之至少一者。較佳為第1透明保護板及第2透明保護板均為上述本發明之光學膜。
當第1透明保護板及第2透明保護板中之一者為上述本發明之光學膜時,另一個透明保護板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光學各向同性之透明保護板、或含有生質材料之透明保護板。本說明書中,所謂光學各向同性之透明保護板,係指面內相位差未達20 nm者,較佳為10 nm以下,更佳為5 nm以下。具有光學各向同性之透明保護板可列舉丙烯酸膜、三乙醯纖維素膜、聚碳酸酯膜、非晶質烯烴膜等。 又,當第1透明保護板及第2透明保護板中僅有一者為上述本發明之光學膜時,較佳為使用上述本發明之光學膜作為光出射側之透明保護板。 第1透明保護板及第2透明保護板與偏光元件可直接密接,亦可經由接著劑層而密接。
<偏光元件> 作為偏光元件,例如可列舉由經碘等染色之膜延伸而成薄片型偏光元件(聚乙烯醇膜、聚乙烯縮甲醛膜、聚乙烯縮醛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皂化膜等)、由大量平行排列之金屬線構成之線柵型偏光元件、塗佈有溶致型液晶及二色性賓-主材料之塗佈型偏光元件、多層薄膜型偏光元件等。該等偏光元件可為具備反射不透射之偏光成分之功能之反射型偏光元件。
偏光元件較佳為以其吸收軸與聚酯膜之慢軸所構成角度為90度±5度以內之方式配置。上述角度更佳為90度±3度以內,進而較佳為90度±1度以內。
[影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之影像顯示裝置具有顯示元件、配置於上述顯示元件之光出射面側而成之聚酯膜,且上述聚酯膜為上所述之本發明之聚酯膜。
圖2及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影像顯示裝置100之實施形態之剖視圖。 圖2及圖3之影像顯示裝置100於顯示元件20之光出射面側(圖2及圖3之上側)具有聚酯膜10。又,圖2及圖3之影像顯示裝置100均於顯示元件20與聚酯膜10之間具有偏光元件31。又,圖2及圖3中,於偏光元件31之兩面積層有第1透明保護板(32)及第2透明保護板(33)。再者,圖3之影像顯示裝置中,使用聚酯膜10作為第1透明保護板(32)。
影像顯示裝置較佳為於顯示元件與聚酯膜之間具有偏光元件。 當影像顯示裝置具有偏光元件時,較佳為以偏光元件之吸收軸與聚酯膜之慢軸所構成角度為90度±5度以內之方式配置。上述角度更佳為90度±3度以內,進而較佳為90度±1度以內。
影像顯示裝置100並不限定於圖2及圖3之形態。例如,圖2及圖3中,構成影像顯示裝置100之各構件以空出特定間隔之方式而配置,然而,各構件亦可經由接著劑層等而實現一體化。影像顯示裝置亦可具有諸如光學膜等其他未圖示之構件。例如,影像顯示裝置亦可具有玻璃板及塑膠板等表面板。當影像顯示裝置具有表面板時,可將本發明之光學膜貼合於表面板。
<顯示元件> 作為顯示元件,可列舉液晶顯示元件、EL顯示元件(有機EL顯示元件、無機EL顯示元件)、電漿顯示元件等,進而可列舉迷你LED、微型LED顯示元件等LED顯示元件、使用QD之液晶顯示元件或LED顯示元件等。 當顯示裝置之顯示元件為液晶顯示元件時,需要於液晶顯示元件之與樹脂片為相反側之表面設置背光源。
又,影像顯示裝置可具備觸控面板功能。 作為觸控面板,可列舉電阻膜式、靜電電容式、電磁感應式、紅外線式、超音波式等方式。 觸控面板功能可為如內嵌式觸控面板液晶顯示元件般於顯示元件內附加功能,或於顯示元件上載置觸控面板。
若聚酯膜滿足條件1,則可抑制光學膜於撓曲試驗後殘留彎曲慣性力或發生斷裂。因此,若聚酯膜滿足條件1,則影像顯示裝置較佳為曲面之影像顯示裝置、可摺疊之影像顯示裝置。 當影像顯示裝置為曲面之影像顯示裝置、可摺疊之影像顯示裝置時,顯示元件較佳為有機EL顯示元件。
作為配置於顯示元件之光出射面側而成之聚酯膜,可列舉:保護偏光元件之聚酯膜;作為表面保護膜、抗反射膜、構成觸控面板之導電性膜等各種功能性膜之基材的聚酯膜。
<其他塑膠膜> 本發明之影像顯示裝置可於不損害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具有其他塑膠膜。其他塑膠膜可僅有1片,亦可有2片以上。 當顯示元件上具有複數片塑膠膜時,較佳為以最遠離顯示元件之塑膠膜為本發明之聚酯膜。 [實施例]
其次,參考實施例,進而更加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該等實施例。
1.測定、評價 下述1-1~1-8之測定及評價之環境設為溫度23℃±5℃、相對濕度40%以上且65%以下。又,測定及評價之前,將測定用樣品於上述環境中暴露30分鐘以上且60分鐘以下。測定用樣品取自乾淨且無破損之部位。測定及評價於樣品之平面性良好之狀態實施。結果示於表1。
1-1.馬氏硬度之平均(HM)、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HM3σ)、彈性變形功率 從後述「2」中製作或準備之實施例及比較例之聚酯膜切割出流動方向50 mm×寬度方向50 mm之樣品。使用菲希爾測試儀器公司之商品號「PICODENTOR HM500」作為測定裝置,於下述測定條件,對樣品之20個部位進行測定,算出馬氏硬度之平均、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彈性變形功率及彈性變形功率之標準偏差3σ。連續測定1個樣品內之20個部位。測定及解析軟體使用上述測定裝置之附屬軟體(商品名「WIN-HCU」、版本3.5)。測定時上述軟體之部分操作順序如下所示。同樣地,對於參考例1~3,亦算出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壓頭之壓入深度之平均於實施例1~3為2.2 μm、於實施例4為2.0 μm、於比較例1為2.5 μm、於比較例2為2.4 μm、於比較例3為2.2 μm、於比較例4為2.1 μm、於參考例1~2為2.0 μm、於參考例3為1.8 μm。表1及表2中,「馬氏硬度之平均」記為「HM」、「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記為「HM3σ」。 由於各樣品之最初之測定可能會出現異常值,故而並不用作資料。因此,實際上,對各樣品中21個部位進行測定,使用第2個部位~第21個部位之資料,算出HM、HM3σ及彈性變形功率。 又,測定各樣品前,使用馬氏硬度已知之標準試樣(菲希爾測試儀器公司製造之壓克力板)進行壓入試驗,實施標準核對,即,確認由試驗結果所得之馬氏硬度在基準值內。於每次更換樣品時實施標準核對。 <測定條件> .使用壓頭:維氏壓頭(材質為金剛石之四角錘形狀;型號:VV005、菲希爾測試儀器公司) .壓入條件:最大荷重 .最大壓入荷重:20 mN .荷重施加時間:10秒 .保持時間:於最大壓入荷重保持5秒 .荷重卸載時間:10秒 .放置樣品之平台:吸引台(所用吸引台為SMC公司之型號「SP2130-AD」) <上述軟體之部分操作順序> 點擊「新建」按鈕。從「編輯」選項卡中選擇「應用程式屬性」,打開應用程式屬性。點擊應用程式屬性之「試驗參數設定」框內荷重增加設定之圖標,即「>>>」,打開「荷重增加參數」。確認於荷重增加參數中選擇了「dSQRT(F)/dt=常數」及「最大荷重」。進而,於荷重增加參數中,輸入最大試驗荷重為20[mN],選擇「荷重應用程式之時間設定」,時間輸入為10[s]。
1-2.面內相位差(Re)及厚度方向之相位差(Rth) 使用與1-1相同之樣品,根據本說明書之記載,測定16個部位之面內相位差及厚度方向之相位差,算出16個部位之平均。基於測定結果算出之Re、Rth、Re/Rth示於表1。測定裝置使用大塚電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RETS-100(測定點:直徑5 mm)」。
1-3.慢軸之方向 關於從與1-1相同樣品之四角向中央部前進10 mm處之4個部位、及上述樣品之中央部之合計5個部位,測定慢軸之方向。測定裝置使用大塚電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RETS-100(測定點:直徑5 mm)」。以聚酯膜之流動方向為基準之0度,於0~±90度之範圍內測定慢軸之方向。
1-4.鉛筆硬度 將JIS S6006所規定之試驗用鉛筆壓抵於實施例及比較例之聚酯膜之表面,進行鉛筆硬度試驗。除改變下述條件以外,依據JIS K5600-5-4:1999進行鉛筆硬度試驗。於各聚酯膜之慢軸方向及快軸方向滿足下述合格條件之鉛筆中,硬度最高者示於表1。 <條件> 試驗荷重:0.98 N 試驗速度:3 mm/s 合格條件:於各聚酯膜之慢軸方向,實施5次鉛筆硬度試驗。對於具有特定硬度之鉛筆,當5次試驗中有3次以上聚酯膜無劃傷時,於慢軸方向之上述特定硬度記為合格。進而,於各聚酯膜之快軸方向,實施5次鉛筆硬度試驗。對於具有特定硬度之鉛筆,當5次試驗中有3次以上聚酯膜無劃傷時,於快軸方向之上述特定硬度記為合格。
1-5.耐撓曲性 <寬度方向> 從實施例及比較例之聚酯膜切割出短邊(寬度方向)30 mm×長邊(流動方向)100 mm之短條狀樣品。將上述樣品之短邊(30 mm)側之兩端(固定距離前端10 mm之區域)固定於耐久試驗機(產品名「DLDMLH-FS」、YUASA SYSTEM公司製造),進行10萬次摺疊180度之連續摺疊試驗。摺疊速度為1分鐘120次。更詳細之摺疊試驗之方法如下所述。 摺疊試驗後,將短條狀樣品放置於水平台上,自平台測定樣品之端部隆起之角度。角度越小,樣品越接近於彎折前之平面狀態。結果示於表1。再者,樣品於途中斷裂者記為「斷裂」。 <流動方向> 從實施例及比較例之聚酯膜切割出短邊(流動方向)30 mm×長邊(寬度方向)100 mm之短條狀樣品,進行與上述相同之評價。
<摺疊試驗之詳情> 如圖4(A)所示,連續摺疊試驗中,首先,將聚酯膜10之邊部10C、及與邊部10C相對向之邊部10D分別固定於平行配置之固定部60。固定部60可於水平方向滑行移動。 其次,如圖4(B)所示,藉由使固定部60以互相接近之方式移動,而使聚酯膜10以摺疊之方式變形,進而,如圖4(C)所示,移動固定部60至特定位置,使得聚酯膜10之固定於固定部60之相對向之兩個邊部之間隔為7 mm,然後使固定部60沿逆方向移動,消除塑膠膜10之變形。 藉由使固定部60如圖4(A)~(C)所示移動,可將聚酯膜10摺疊180度。又,藉由以聚酯膜10之撓曲部10E不從固定部60之下端突出之方式進行連續摺疊試驗,並將固定部60最接近時之間隔控制為7 mm,可使聚酯膜之相對向之兩個邊部之間隔為7 mm。
1-6.虹不均 以樣品之寬度方向平行於畫面之水平方向之方式,將1-1中製作之樣品配置於下述構成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視認側偏光板上。其次,於暗室環境中開啟影像顯示裝置,用肉眼從各個角度觀察,根據下述基準評價是否存在虹不均。 A:未視認到虹不均。 B:於極少部分之區域視認到虹不均。 C:於大部分之區域視認到虹不均。 <影像顯示裝置之構成> (1)背光光源:白色LED或冷陰極管 (2)光源側偏光板:具有TAC膜作為由PVA與碘構成之偏光元件兩側之保護膜。以偏光元件之吸收軸之方向垂直於畫面之水平方向之方式配置。 (3)影像顯示單元:液晶單元 (4)視認側偏光板:使用TAC膜作為由PVA與碘構成之偏光元件之偏光元件保護膜的偏光板。以偏光元件之吸收軸之方向垂直於畫面之平行方向之方式配置。 (5)尺寸:對角線10英吋
1-7.防貼附性 從實施例、比較例、參考例之聚酯膜切出100 mm×100 mm之膜,各準備5片。將切出之5片膜之切割方向對齊,疊放該5片膜,使用TESTER SANGYO公司之「永久變形試驗機(恆荷重式)、商品號:C0-201、加壓面:
Figure 02_image001
80 mm」,施加500 g/cm 2之荷重。於施加荷重,於溫度40℃放置3天。根據下述基準,對膜與膜彼此接觸之四個界面之防貼附性進行評價。 A:四個界面均可容易地剝離。 B:四個界面中,有三個以上界面可容易地剝離。 C:四個界面中,有兩個以下界面可容易地剝離。
1-8.密接性 於實施例、比較例、參考例之聚酯膜上塗佈下述組成之硬塗層用塗佈液,其後於70℃乾燥1分鐘,使溶劑揮發。接著,用紫外線照射(100 mJ/cm 2),形成硬塗層(乾燥厚度5 μm),獲得於聚酯膜上具有硬塗層之積層體。 從上述積層體切割出短邊(流動方向)30 mm×長邊(寬度方向)100 mm之短條狀樣品,進行與1-5相同之連續摺疊試驗。進行下述兩種試驗:將固定部60最接近時之間隔設為7 mm之試驗、及設為5 mm之試驗。 摺疊試驗後,根據下述基準,目視評價聚酯膜與硬塗層之密接性。 A:即使摺疊試驗之次數達到10萬次,硬塗層亦未從聚酯膜剝離。 B:當摺疊試驗之次數達到10萬次時,硬塗層之極少部分從聚酯膜剝離,但當摺疊試驗之次數達到5萬次時,硬塗層未從聚酯膜剝離。 C:當摺疊試驗之次數達到10萬次時,硬塗層之較多部分從聚酯膜剝離。或者,當摺疊試驗之次數達到5萬次時,至少部分硬塗層從聚酯膜剝離。
<硬塗層塗佈液> .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1:0.6質量份 (下述步驟中合成之化合物α) .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2:0.2質量份 (Daicel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EBECRYL230」、固形物成分100%) .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3:0.2質量份 (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Light acrylate IAA」、固形物成分100%) .調平劑:0.01質量份 (大日精化工業公司、商品名「10-28(TL)」、固形物成分10質量%) .光聚合起始劑:0.1質量份 (IGM Resins B.V.公司、商品名「Omnirad 184」) .溶劑 (甲基異丁基酮與環己酮之5:5混合溶劑;溶劑以塗佈液之固形物成分為35質量%之量使用)
<化合物α之合成> 將空氣導入配備有攪拌器、溫度計、冷凝管及氮氣導入管之反應容器中。其次,於反應容器內添加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57質量份、新戊四醇四丙烯酸酯43質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錫0.02質量份、對甲氧基苯酚0.02質量份及乙酸丁酯30質量份,於氮氣氣流攪拌並升溫至60℃。其次,於滴液容器內添加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30質量份,歷時1小時均勻滴入反應容器中。滴液後,將反應容器之溫度升溫至75℃,於75±3℃保溫6小時。其後,添加甲基乙基酮150質量份,獲得透明之樹脂溶液。最後,使用蒸發器除去溶劑,獲得化合物α。化合物α為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
2.製作及準備聚酯膜 [實施例1] 將1 kg之PET(熔點258℃、吸收中心波長:320 nm)與0.1 kg之紫外線吸收劑(2,2'-(1,4-伸苯基)雙(4H-3,1-苯并
Figure 110144834-A0304-1
Figure 110144834-A0304-2
酮-4-酮))於混練機中於280℃熔融混合,製作具有紫外線吸收劑之顆粒。將該顆粒與熔點258℃之PET投入單軸擠出機,於280℃進行熔融混練,從T型模頭擠出,於表面溫度控制為25℃之流延鼓(cast drum)上進行流延,獲得流延膜。相對於100質量份PET,流延膜中紫外線吸收劑之量為1質量份。 將所得流延膜利用設定為95℃之輥組加熱後,使用輻射加熱器加熱膜之正反兩側,使400 mm延伸區間(起點為延伸輥A,終點為延伸輥B;延伸輥A及B分別具有兩根夾輥)之250 mm處之膜溫度為103℃,並使膜於流動方向延伸5.1倍,然後暫時冷卻。再者,使用輻射加熱器加熱膜時,從輻射加熱器之膜之相反側面向膜吹送92℃、4 m/s之風,藉此於膜之正反兩面產生湍流,膜之溫度均勻性受到干擾。 接著,於空氣中對該單軸延伸膜之兩面實施電暈放電處理,使基材膜之潤濕張力為55 mN/m,於膜兩面之電暈放電處理面上,線內塗佈「含有玻璃轉移溫度18℃之聚酯樹脂、玻璃轉移溫度82℃之聚酯樹脂、及平均粒徑100 nm之二氧化矽(silica)粒子之易滑層塗佈液」,形成易滑層。 其次,將單軸延伸膜導入拉幅機中,用95℃之熱風進行預熱後,於沿膜寬度方向延伸4.5倍,第一階段延伸溫度為105℃,第二階段延伸溫度為140℃。此處,當將寬度方向之延伸區間一分為二時,以下述方式進行兩個階段之延伸,即,寬度方向之延伸區間中間點之膜之延伸量(測量處之膜寬-延伸前膜寬)為寬度方向之延伸區間結束時之延伸量之80%。於寬度方向延伸之膜以此狀態於拉幅機內藉由熱風進行7秒熱處理。上述熱風從180℃階段性地升溫至245℃。接著,於245℃之相同溫度條件於寬度方向進行1%之鬆弛處理,進而於快速冷卻至100℃後於寬度方向實施1%之鬆弛處理。然後,將其捲取,獲得厚度40 μm之實施例1之雙軸延伸聚酯膜。
[實施例2] 除了將流動方向之延伸倍率從5.1倍變更為3.8倍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厚度40 μm之實施例2之雙軸延伸聚酯膜。
[實施例3] 除了增加流延膜之厚度,使最終厚度變為80 μm,並且將流動方向之延伸倍率從5.1倍變更為3.8倍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實施例3之雙軸延伸聚酯膜。
[實施例4] 除了將流動方向之延伸倍率從5.1倍變更為4.7倍、寬度方向之延伸倍率從4.5倍變更為5.2倍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實施例4之雙軸延伸聚酯膜。
[比較例1] 準備市售之雙軸延伸聚酯膜(東洋紡公司、商品名:COSMOSHINE A4300、厚度:23 μm)作為比較例1之聚酯膜。
[比較例2] 準備市售之單軸延伸聚酯膜(東洋紡公司、商品名:COSMOSHINE TA044、厚度:80 μm)作為比較例2之聚酯膜。
[比較例3] 除了將流動方向之延伸倍率從5.1倍變更為3.6倍、寬度方向之延伸倍率從4.5倍變更為5.0倍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比較例3之雙軸延伸聚酯膜。
[比較例4] 將流動方向之延伸倍率從5.1倍變更為5.5倍、寬度方向之延伸倍率從4.5倍變更為4.7倍。進而,於流動方向延伸時,變更為不從輻射加熱器之膜之相反側面向膜吹送92℃、4 m/s之風,不於膜之正反兩面產生湍流。除該等變更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比較例4之雙軸延伸聚酯膜。
[參考例1] 除了將流動方向之延伸倍率從5.1倍變更為4.1倍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厚度40 μm之參考例1之雙軸延伸聚酯膜。
[參考例2] 除了將流動方向之延伸倍率從5.1倍變更為4.3倍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厚度40 μm之參考例2之雙軸延伸聚酯膜。
[參考例3] 於氮氣環境下,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4.85 g、1,2-丙二醇4.4 g、對甲苯甲酸6.8 g、鈦酸四異丙酯10 mg混合,於140℃攪拌2小時後,進而於210℃攪拌16小時。其次,降溫至170℃,藉由減壓蒸餾去除未反應物之1,2-丙二醇,獲得聚酯顆粒。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添加紫外線吸收劑,使顆粒中紫外線吸收劑之量相對於100質量份PET而言為1質量份。由於聚酯顆粒中單羧酸之使用量為二羧酸之莫耳數之2倍,因此認為其末端為甲苯甲酸酯。 改變PET之材料系,將延伸時之溫度變更為175℃,流動方向之延伸倍率變更為1.5倍、寬度方向之延伸倍率變更為1.5倍,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造厚度40 μm之參考例3之雙軸延伸聚酯膜。再者,將加熱及延伸時之膜移動速度設為20 m/分鐘。又,將預熱區域之溫度設為175℃、冷卻區域之溫度設為160℃,進行延伸。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參考例1 參考例2 參考例3
HM(N/mm 2 157.1 157.8 160.3 174.0 127.9 130.9 160.8 165.0 - - -
HM3σ(N/mm 2 17.7 27.3 21.9 26.0 99.0 40.5 39.0 7.0 12.6 9.3 6.9
彈性變形功率(%) 62.1 63.5 63.4 62.3 65.7 65.1 62.8 62.4 - - -
彈性變形功率之3σ(%) 0.42 3.72 2.13 3.3 17.55 8.19 7.79 0.12 - - -
Re(nm) 361 805 1392 536 924 8257 634 1530 - - -
Rth(nm) 4982 4720 9305 4824 3497 7610 5876 3978 - - -
Re/Rth 0.072 0.171 0.150 0.111 0.264 1.085 0.108 0.385 - - -
慢軸之 方向 (度) D1 82.00 83.00 76.00 84.10 59.22 89.51 80.30 88.70 - - -
D2 86.00 85.00 83.00 87.30 58.75 89.44 84.70 88.40 - - -
D3 86.00 81.00 79.00 83.40 58.55 89.55 82.10 88.20 - - -
D4 85.00 80.00 84.00 82.60 59.38 89.87 83.30 88.90 - - -
D5 79.00 84.00 80.00 81.40 59.15 89.55 81.10 88.10 - - -
條件1: 最大值-最小值 7.00 5.00 8.00 5.90 0.83 0.43 4.40 0.80 - - -
鉛筆硬度 慢軸方向 F F F F 3B 2B B F - - -
快軸方向 F F F F 3B 2B B F - - -
虹不均 A A A A B A A B - - -
耐撓曲性(TD) 10度 10度 20度 25度 0度 斷裂 25度 30度 - - -
耐撓曲性(MD) 10度 10度 20度 25度 30度 55度 25度 40度 - - -
防貼附性 A A A A A A A B A B C
密接性 間隔7 mm A A A A C C B A A A A
間隔5 mm A A A B C C C C A A C
根據表1之結果,可確認馬氏硬度之平均為140.0 N/mm 2以上且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為9.0 N/mm 2以上且36.0 N/mm 2以下的實施例之聚酯膜無論厚度為何,鉛筆硬度均良好,進而,可使與功能層之密接性良好。又,可確認藉由使實施例之聚酯膜滿足條件1,無論彎折方向為何,均可抑制於撓曲試驗後殘留彎曲慣性力或發生斷裂。
10:聚酯膜 20:顯示元件 30:偏光板 31:偏光元件 32:第1透明保護板 33:第2透明保護板 50:殼體 100:影像顯示裝置
[圖1]係用於說明條件1中5個部位之測定位置之俯視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影像顯示裝置之一實施形態之剖視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影像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形態之剖視圖。 [圖4]係示意性地表示連續摺疊試驗之情況之圖。

Claims (9)

  1. 一種聚酯膜,其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平均為140.0 N/mm 2以上,且上述聚酯膜表面之馬氏硬度之標準偏差3σ為9.0 N/mm 2以上且36.0 N/mm 2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聚酯膜,其中,上述聚酯膜表面之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之標準偏差3σ為7.0%以下。
  3. 如請求項1或2之聚酯膜,其中,上述聚酯膜表面之彈性變形功率之平均為40.0%以上。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聚酯膜,其中,上述聚酯膜之面內相位差為300 nm以上且1450 nm以下。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聚酯膜,其中,上述聚酯膜之面內相位差除以上述聚酯膜之厚度方向之相位差所獲得之值為0.15以下。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聚酯膜,其中,上述聚酯膜之厚度為10 μm以上且80 μm以下。
  7. 一種偏光板,其具有偏光元件、配置於上述偏光元件之一側而成之第1透明保護板、及配置於上述偏光元件之另一側而成之第2透明保護板,且上述第1透明保護板及上述第2透明保護板中至少一者為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聚酯膜。
  8.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其具有顯示元件、及配置於上述顯示元件之光出射面側而成之聚酯膜,且上述聚酯膜為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聚酯膜。
  9. 如請求項8之影像顯示裝置,其於上述顯示元件與上述聚酯膜之間具有偏光元件。
TW110144834A 2020-12-02 2021-12-01 聚酯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TW2022395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20-200488 2020-12-02
JP2020200488 2020-12-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9575A true TW202239575A (zh) 2022-10-16

Family

ID=81853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4834A TW202239575A (zh) 2020-12-02 2021-12-01 聚酯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17956A1 (zh)
JP (1) JPWO2022118807A1 (zh)
KR (1) KR20230112122A (zh)
CN (1) CN116569103A (zh)
TW (1) TW202239575A (zh)
WO (1) WO20221188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4458A1 (ja) * 2022-07-13 2024-01-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光学作用フィルム、易接着性フィルム、光学積層体、表面板、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偏光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8853B2 (ja) 2009-11-12 2012-02-29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液晶表示装置の視認性改善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6586727B2 (ja) * 2013-04-19 2019-10-09 東洋紡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偏光板及び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
TWI649591B (zh) * 2016-05-31 2019-02-01 南韓商Skc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件用保護膜、包含該膜之偏光板及具有該偏光板之顯示裝置
JP2018010821A (ja) * 2016-07-15 2018-01-18 東レ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並びに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7447393B2 (ja) * 2018-11-13 2024-03-1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210405272A1 (en) * 2018-11-13 2021-12-3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surface plate for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17388969A (zh) * 2018-12-28 2024-01-1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417956A1 (en) 2023-12-28
CN116569103A (zh) 2023-08-08
WO2022118807A1 (ja) 2022-06-09
KR20230112122A (ko) 2023-07-26
JPWO2022118807A1 (zh) 2022-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62120A1 (ja)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及び携帯端末機器
WO2020162119A1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JP5324316B2 (ja) 粘着型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6940004B2 (ja)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
JP2017054093A (ja)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09993A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720401B2 (ja) セルロースアセテート積層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677722B2 (ja) 水平配向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63216A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920394A (zh) 偏光鏡保護薄膜、偏光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JP2009157347A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940324A (zh) 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JP2009169389A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7405165B2 (ja) 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7259452B2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7544042B2 (ja) 光学用の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202239575A (zh) 聚酯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JP2008183812A (ja) 液晶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素子用積層フィルム
JP7259453B2 (ja) 可撓性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TW200301374A (en) Polarizing plate,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10072091A (ja) 偏光板
JP7371808B1 (ja) 光学用の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3167263A1 (ja) 易接着層付き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前記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を備えた光学積層体、並びに、前記光学積層体を備えた偏光板、表面板、画像表示パネ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173422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選定方法
JP7549939B2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用基材、該基材を用いた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光学フィル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