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5189A - 除水機構 - Google Patents

除水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5189A
TW202235189A TW111105348A TW111105348A TW202235189A TW 202235189 A TW202235189 A TW 202235189A TW 111105348 A TW111105348 A TW 111105348A TW 111105348 A TW111105348 A TW 111105348A TW 202235189 A TW202235189 A TW 20223518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guide part
guide
flow path
water remov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5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世瑾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5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518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00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i.e. removing metal with a series of rapidly recurr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between an electrode and a workpiece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id di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00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i.e. removing metal with a series of rapidly recurr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between an electrode and a workpiece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id dielectric
    • B23H1/10Supply or regeneration of working medi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23H7/101Supply of working medi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23H7/105Wire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23H7/108Used wire dispos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Toy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X-Ray Techniqu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除水機構(50),具有區塊體(52),其形成有沿著與重力方向交叉之方向而貫穿的貫穿孔(52H)。於貫穿孔(52H),設有第1導引部(54)與第2導引部(56)。區塊體(52),含有:氣體流路(66),在第1導引部(54)與第2導引部(56)之間,連通至貫穿孔(52H);以及排出孔(72),在第1導引部(54)與第2導引部(56)之間與貫穿孔(52H)連通,並沿著重力方向延伸而連通至區塊體(52)之外部。

Description

除水機構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除水機構,該除水機構,會將流動在插通有線狀電極之管體內部的液體,從線狀電極予以去除。
於日本特開平05-092322號公報,揭露了一種線放電加工機,其具備引導管、以及除水部。引導管,係用以引導水及線狀電極的管子。除水部,設在引導管的排出側端部。於除水部,設有吸水部,該吸水部連接至外部之抽吸器。在引導管流動的流水,會被抽吸器從除水部的吸水部吸走。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05-09232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然而,存在有一種需求,是要有一種不用抽吸器,就會將流動在管體內部之液體從線狀電極去除的除水機構。
有鑑於此,本發明係以解決上述課題為目的。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態樣係一種除水機構,使得在插通有線狀電極而引導該線狀電極之送出的管體之內部流動的液體,從該線狀電極去除;該除水機構,具備: 區塊體,形成有沿著與重力方向交叉之方向而貫穿的貫穿孔,於該貫穿孔的一端部,配置著該管體的排出側端部; 第1導引部,設置在該管體的排出側端部、與該貫穿孔的另一端部之間,並形成有將該線狀電極從該貫穿孔之一端部側引導至該貫穿孔之另一端部側的導引孔;以及 第2導引部,與該第1導引部隔著間隔而設置在該貫穿孔之另一端部,並形成有該導引孔; 該區塊體,包含 氣體流路,在該第1導引部與該第2導引部之間,與該貫穿孔連通,而將自外部供給的壓縮氣體導向該貫穿孔;以及 排出孔,在該第1導引部與該第2導引部之間,與該貫穿孔連通,而沿著該重力方向延伸並連通至該區塊體之外部。 [本發明之效果]
若藉由本發明之態樣,則可以不用抽吸器,就將加工液從線狀電極予以去除。亦即,在本發明之態樣,從第1導引部流出之加工液,會由於自重而經由排出孔排出。再者,附著在線狀電極的加工液,會被導向第1導引部與第2導引部之間之貫穿孔的壓縮氣體吹走。如此一來,不用抽吸器,就能從線狀電極去除加工液。
上述目的、特徴及優點,當可由參照隨附圖式而敍明之下述實施形態的說明,而輕易理解。
[實施形態] 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線放電加工機10之構成的概略圖。於圖1,顯示了線放電加工機10所具有之軸所延伸的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又,X方向及Y方向會在面內彼此正交,Z方向則相對於X方向及Y方向而各自正交。又,-Z方向,係重力所作用的方向(重力方向)。
線放電加工機10,係對於浸漬於液體中之加工對象物與線狀電極12之間(電極間)施加電壓,而藉由在電極間產生之放電來對加工對象物進行加工。線放電加工機10,具備:加工機主體14、加工液處理裝置16、以及控制加工機主體14及加工液處理裝置16的控制裝置18。
線狀電極12的材質,係例如鎢類、銅合金類、黃銅類等的金屬材料。另一方面,加工對象物的材質,係例如鐵類材料、超硬材料等的金屬材料。
加工機主體14,具備:供給系統20,朝向加工對象物(工件)供給線狀電極12;以及回收系統22,將通過了加工對象物的線狀電極12予以回收。
供給系統20,具備:捲線筒24、轉矩馬達26、制動片28、制動馬達30、張力檢測部32、以及上方塊導引件34。於捲線筒24,會捲繞未使用之線狀電極12。轉矩馬達26,對捲線筒24賦予轉矩。制動片28,對線狀電極12賦予摩擦所促成的制動力。制動馬達30,對制動片28賦予制動轉矩。張力檢測部32,檢測線狀電極12的張力大小。上方塊導引件34,係導引線狀電極12的構件,並配置於加工對象物的上方。
回收系統22,具備:下方塊導引件36、壓輪38與饋送滾輪40、轉矩馬達42、以及回收箱44。下方塊導引件36,係導引線狀電極12的構件,並配置於加工對象物的下方。壓輪38與饋送滾輪40,夾住線狀電極12。轉矩馬達42,對饋送滾輪40賦予轉矩。回收箱44,回收壓輪38與饋送滾輪40所搬運的線狀電極12。
上方塊導引件34,具有固持線狀電極12的固持部34a;下方塊導引件36,具有固持線狀電極12的固持部36a。再者,下方塊導引件36,具備導引滾輪36b,其改變線狀電極12的走向而引導至壓輪38與饋送滾輪40。
又,上方塊導引件34會將不含渣滓(加工廢屑)之乾淨的加工液,朝向線狀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間的電極間噴出。藉此,能以適於加工之乾淨的液體填滿電極間,而可以防止隨著加工所產生的渣滓導致加工精度降低的情形。亦可使下方塊導引件36,與上方塊導引件34同樣地將不含渣滓(加工廢屑)之乾淨的加工液,朝向線狀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間的電極間噴出。
加工機主體14,具備可貯存加工液的加工槽46。加工液,係加工時所用的液體。作為加工液,可舉例如去離子水等。加工槽46,係載置於基座部47上。
於加工槽46的槽內,配置上方塊導引件34及下方塊導引件36;而在上方塊導引件34與下方塊導引件36之間,設置加工對象物。上方塊導引件34、下方塊導引件36、以及加工對象物,會浸漬在貯存於加工槽46的加工液中。
於加工槽46之側壁,安裝著引導線狀電極12之送出的管體48。管體48,與加工槽46連通。於管體48之內部,插通著經由導引滾輪36b而送來的線狀電極12,並有加工槽46之槽內的加工液流入。插通於管體48內部的線狀電極12,會朝向管體48的排出側端部送出。流入管體48內部的加工液,則會朝向管體48的排出側端部流動。於管體48的排出側端部,設有除水機構50。除水機構50,會將流動在管體48內部的加工液,從線狀電極12去除。從除水機構50送出的線狀電極12,會經由壓輪38與饋送滾輪40而被回收至回收箱44。
加工液處理裝置16,會將產生在加工槽46的渣滓予以去除。再者,加工液處理裝置16藉由調整電阻率、溫度等,以管理加工液的液質。經過加工液處理裝置16之液質管理的加工液,會再度回到加工槽46,同時至少會由上方塊導引件34噴出。
圖2,係顯示實施形態之除水機構50之構成的剖面圖。圖3,係著眼於除水機構50之內部而顯示實施形態之除水機構50的圖式。除水機構50,具備:區塊體52、第1導引部54、第2導引部56、以及第3導引部58。
區塊體52,係構成除水機構50之基礎的構件。區塊體52,例如固定於加工機主體14的殼體壁(參照圖1)。於區塊體52,形成了沿著與重力方向交叉之方向而貫穿的貫穿孔52H。在本實施形態的案例中,貫穿孔52H係沿著相對於重力方向(-Z方向)成正交之方向而貫穿。
貫穿孔52H的一端部,係線狀電極12之插入側的端部;貫穿孔52H的另一端部,係線狀電極12之拉出側的端部。於下文中,會將貫穿孔52H的一端部稱為輸入端部,將貫穿孔52H的另一端部稱為輸出端部。
於貫穿孔52H的輸入端部,配置著管體48的排出側端部。管體48的排出側端部,係以固定構件59而固定於區塊體52。固定於區塊體52之管體48的排出側端部的假想中心線,與貫穿孔52H的假想中心線VL大致一致。又,假想中心線VL,係通過貫穿孔52H之剖面中心的假想線。再者,管體48的假想中心線,係通過管體之剖面中心的假想線。
於管體48的排出側端部,設有缺口60,用以排放從管體48之排出側端部流出之加工液。缺口60,設在重力方向(-Z方向)。藉由設置缺口60,而使得管體48的排出側端部之內部,對區塊體52的貫穿孔52H露出。
於區塊體52,設有排水流路62,使得從缺口60流出的加工液,沿著重力方向(-Z方向)而導向區塊體52之外部。排水流路62,沿著重力方向延伸,會通過缺口60、以及區塊體52之外部。
第1導引部54,設置在管體48的排出側端部、與貫穿孔52H的輸出端部側之間。於第1導引部54,形成了導引孔64,將線狀電極12從貫穿孔52H的輸入端部側,引導至輸出端部側。導引孔64,具有:漸縮部64A、以及延伸部64B。通過導引孔64之剖面中心的假想中心線,與貫穿孔52H的假想中心線VL大致一致。
漸縮部64A形成為:從貫穿孔52H的輸入端部側,越朝向輸出端部側、孔徑就越小。漸縮部64A,會將線狀電極12的末端引導至延伸部64B。延伸部64B,係使其大小維持在大致等同於漸縮部64A之末端的孔徑大小,而往貫穿孔52H的輸出端部側延伸。延伸部64B,係沿著貫穿孔52H所貫穿之方向而形成。延伸部64B,一方面將線狀電極12的位置保持在大致固定的位置,一方面引導該線狀電極12之送出。
第2導引部56,設在貫穿孔52H的輸出端部。第2導引部56,與第1導引部54分離。第2導引部56的局部,亦可從貫穿孔52H的輸出端部延伸至區塊體52之外部。於第2導引部56,形成了導引孔64。
在第2導引部56的導引孔64之延伸部64B,亦可比在第1導引部54的導引孔64之延伸部64B更長。相較於第2導引部56之延伸部64B與第1導引部54之延伸部64B相同的情形,在第2導引部56之延伸部64B比第1導引部54之延伸部64B更長的情況下,第2導引部56能更為穩定地引導線狀電極12之送出。
第3導引部58,設在第1導引部54與第2導引部56之間之貫穿孔52H。第3導引部58,與第1導引部54及第2導引部56分離。於第3導引部58,形成了導引孔64。
區塊體52的氣體流路66之流出口,在第3導引部58與第1導引部54之間之貫穿孔52H開口。再者,區塊體52的氣體流路66之流出口,在第3導引部58與第2導引部56之間之貫穿孔52H開口。氣體流路66,能以2條流路來構成,而具有相對於2個流出口各自獨立的流入口;亦能以1條流路來構成,而具有2個流出口共用的流入口。於本實施形態,氣體流路66係以2個流路構成。又,構成氣體流路66之2個流路的其中一個,稱為第1氣體流路66A;構成氣體流路66之2個流路的另外一個,稱為第2氣體流路66B。
第1氣體流路66A,具有:在第3導引部58與第1導引部54之間連通至貫穿孔52H的流出口、以及連通至區塊體52之外部的流入口。第2氣體流路66B,具有:在第3導引部58與第2導引部56之間連通至貫穿孔52H的流出口、以及連通至區塊體52之外部的流入口。
於第1氣體流路66A及第2氣體流路66B之各自的流入口,設有接頭構件68。接頭構件68,係連通氣體流路66(第1氣體流路66A或第2氣體流路66B)與氣體管體70的構件。氣體管體70之一端安裝於接頭構件68,氣體管體70之另一端安裝於壓縮機。壓縮機,可為除水機構50專用,亦可不是除水機構50專用。又,作為不是除水機構50專用的壓縮機,可舉例如:在切斷線狀電極12之情況下供給用於冷卻之壓縮氣體的壓縮機。再者,可舉例如:供給壓縮氣體的壓縮機,該壓縮氣體係用以驅動氣缸閥,以控制傳送線狀電極12之加工液的水流。
第1氣體流路66A及第2氣體流路66B之各自的流出口,配置成:相對於從貫穿孔52H之輸入端部側引導至輸出端部側的線狀電極12之行進路線,更偏向重力方向(-Z方向)之相反方向(+Z方向)。再者,第1氣體流路66A及第2氣體流路66B之各自的流出口,朝向線狀電極12之行進路線而開口。
區塊體52的排出孔72之入口,在第3導引部58與第1導引部54之間、以及在第3導引部58與第2導引部56之間之各自的貫穿孔52H開口。排出孔72,能以2條通路來構成,而具有相對於2個入口各自獨立的出口;亦能以1條通路來構成,而具有2個入口共用的出口;亦能以1條通路來構成,而具有共用的入口與出口。於本實施形態,排出孔72係以具有共用的入口與出口的1條通路來構成。
排出孔72,係沿著重力方向延伸。排出孔72的入口,從第3導引部58與第1導引部54之間,一路到第3導引部58與第2導引部56之間,都與貫穿孔52H連通。排出孔72的出口,連通至區塊體52之外部。
圖4,係顯示加工液在除水機構50之流動樣貌的圖式。從管體48之排出側端部送出的線狀電極12,依序被第1導引部54、第3導引部58、第2導引部56引導。引導至第2導引部56的線狀電極12,會被送出至除水機構50之外部。
一方面,從壓縮機經由氣體管體70而供給至除水機構50的壓縮氣體,會經由第1氣體流路66A,對著從第1導引部54送到第3導引部58的線狀電極12吹送。再者,從壓縮機經由氣體管體70而供給至除水機構50的壓縮氣體,會經由第2氣體流路66B,對著從第3導引部58送到第2導引部56的線狀電極12吹送。又,作為用於壓縮氣體之氣體的具體例,可舉出空氣等。
另一方面,在管體48內部流動的加工液之大部分,會從設在管體48之排出側端部的缺口60,經由排水流路62而落下。在管體48內部流動的加工液之極少部分,會飛散至第1導引部54之導引孔64。或者,在管體48內部流動的加工液之極少部分,會從第1導引部54流出至貫穿孔52H的輸出端部側。或者,在管體48內部流動的加工液之極少部分,會附著於線狀電極12。
飛散至第1導引部54之導引孔64的加工液,會沿著從貫穿孔52H的輸出端部側朝向輸入端部側變低般傾斜的第1導引部54之內壁面流過,再經由排水流路62而落下。
從第1導引部54流出至貫穿孔52H的輸出端部側的加工液,會由於自重,而經由排出孔72落下。
附著於線狀電極12的加工液,會由於通過氣體流路66而吹送過來的壓縮氣體而飛散。飛散了的加工液,會附著於區塊體52之內壁面、第3導引部58之內壁面或第2導引部56之內壁面。第3導引部58之內壁面或第2導引部56之內壁面,係傾斜成:從貫穿孔52H的輸出端部側,朝向輸入端部側變低。附著於內壁面的加工液,會由於自重而流過內壁面,再經由排出孔72而落下。
如此這般,本實施形態之除水機構50的區塊體52,含有氣體流路66,將壓縮氣體導向第1導引部54與第2導引部56之間之貫穿孔52H。再者,區塊體52,含有排出孔72,其在第1導引部54與第2導引部56之間與貫穿孔52H連通,而沿著重力方向延伸並連通至區塊體52之外部。
藉此,本實施形態之除水機構50,能使得從第1導引部54流出至第1導引部54與第2導引部56之間的加工液,由於自重而經由排出孔72排出。再者,除水機構50,能藉由導向貫穿孔52H的壓縮氣體,而將附著在通過貫穿孔52H之線狀電極12上的加工液吹走。其結果,若藉由除水機構50,則不使用抽吸器,就能從線狀電極12去除加工液。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氣體流路66之流出口,配置成:相對於從貫穿孔52H之輸入端部側引導至輸出端部側的線狀電極12之行進路線,更偏向重力方向之相反方向。藉此,可以對線狀電極12吹送壓縮氣體,而使得附著於該線狀電極12的加工液導向排出孔72。因此,相較於氣體流路66之流出口未配置成相對於線狀電極12之行進路線更偏向重力方向之相反方向的情形,能更有效率地去除加工液。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在管體48的排出側端部之重力方向的壁部,設置缺口60。於除水機構50的區塊體52,形成了排水流路62,使得從該缺口60流出的加工液,沿著重力方向而導向區塊體52之外部。藉此,除水機構50,即使讓管體48接觸到第1導引部54,也能經由排水流路62,而排出在管體48內部流動的加工液之大部分。其結果,除水機構50,得以縮短貫穿孔52H所貫穿之方向的區塊體52之長度。更進一步地,除水機構50,能使得從管體48的排出側端部流出的加工液之大部分,不會流入第1導引部54,就排出至區塊體52之外部。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具備第3導引部58,其與第1導引部54及第2導引部56隔著間隔,而設於第1導引部54與第2導引部56之間之貫穿孔52H。除此之外,除水機構50的氣體流路66,在第1導引部54與第3導引部58之間、及第2導引部56與第3導引部58之間,與貫穿孔52H連通。藉此,相較於不具備第3導引部58的情形,能提高從線狀電極12去除加工液的確實性。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導引孔64具有漸縮部64A。漸縮部64A形成為:從貫穿孔52H的輸入端部側,越朝向輸出端部側、孔徑就越小。藉此,導引部(第1導引部54、第2導引部56及第3導引部58)之內壁面,會傾斜成:從貫穿孔52H的輸出端部側,朝向輸入端部側變低。因此,就能使得飛散至漸縮部64A的加工液,通過排水流路62或排出孔72而排出。
[變形例] 上述實施形態,亦可如下述般變形。
(變形例1) 圖5,係顯示變形例1之除水機構50之構成的剖面圖。於圖5,對於與上述構成同樣的構成,會標注相同符號。又,於本變形例,會省略與上述說明重複的說明。
於本變形例,沒有管體48的排出側端部之缺口60(圖2),第1導引部54係與管體48的排出側端部隔著間隔而設置。藉此,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可以經由排水流路62,而排出在管體48內部流動的加工液之大部分。
(變形例2) 第1氣體流路66A及第2氣體流路66B之至少一方之流出口,並不限定於配置成相對於線狀電極12之行進路線更偏向重力方向之相反方向的情形。例如,亦可使第1氣體流路66A及第2氣體流路66B之至少一方之流出口,配置在:從線狀電極12之行進路線朝重力方向之位置的區塊體52之內壁面。或者,亦可使第1氣體流路66A及第2氣體流路66B之至少一方之流出口,配置在:在X方向通過線狀電極12之行進路線的平面所相交之區塊體52之內壁面。
(變形例3) 第1氣體流路66A,亦可使得在第1導引部54與第3導引部58之間連通至貫穿孔52H的流出口,具有2個以上。再者,第2氣體流路66B,亦可使得在第2導引部56與第3導引部58之間連通至貫穿孔52H的流出口,具有2個以上。在這些情況下,相較於第1氣體流路66A或第2氣體流路66B之流出口為1個的情形,附著於線狀電極12之加工液被吹走的量更能提高。
(變形例4) 亦可不設置第3導引部58。再者,亦可在第1導引部54、與第2導引部56之間之貫穿孔52H,設置2個以上的第3導引部58。在設置2個以上的第3導引部58的情況下,在彼此相鄰的第3導引部58之間,會設置間隔。再者,氣體流路66,在彼此相鄰的第3導引部58之間,具有連通至貫穿孔52H的流出口。相較於第3導引部58為1個的情形,在設置2個以上的第3導引部58的情況下,更能提高從線狀電極12去除加工液的量。
以下將針對從上述實施形態及變形例所能掌握到的發明,予以記載。
本發明係一種除水機構(50),使得在插通有線狀電極(12)而引導該線狀電極之送出的管體(48)之內部流動的液體,從該線狀電極去除;該除水機構(50),具備:區塊體(52),形成有沿著與重力方向交叉之方向而貫穿的貫穿孔(52H),於該貫穿孔的一端部,配置著該管體的排出側端部;第1導引部(54),設置在該管體的排出側端部、與該貫穿孔的另一端部之間,並形成有將該線狀電極從該貫穿孔之一端部側引導至該貫穿孔之另一端部側的導引孔(64);以及第2導引部(56),與該第1導引部隔著間隔而設置在該貫穿孔之另一端部,並形成有該導引孔;該區塊體,包含:氣體流路(66),在該第1導引部與該第2導引部之間,與該貫穿孔連通,而將自外部供給的壓縮氣體導向該貫穿孔;以及排出孔(72),在該第1導引部與該第2導引部之間與該貫穿孔連通,而沿著該重力方向延伸並連通至該區塊體之外部。
藉此,可以使得從第1導引部流出至貫穿孔的輸出端部側的加工液,會由於自重,經由排出孔而排出,並藉由導向貫穿孔的壓縮氣體而吹走附著於線狀電極的加工液。其結果,不使用抽吸器,就能從線狀電極去除加工液。
亦可使該氣體流路之流出口,配置成:相對於從該貫穿孔之一端部側引導至該貫穿孔之另一端部側的該線狀電極之行進路線,更偏向該重力方向之相反方向。藉此,可以對線狀電極吹送壓縮氣體,而使得附著於該線狀電極的加工液導向排出孔。因此,相較於氣體流路之流出口未配置成相對於線狀電極之行進路線更偏向重力方向之相反方向的情形,能更有效率地去除加工液。
亦可於該管體的排出側端部之該重力方向的壁部,設置用以排放該液體的缺口(60);該區塊體,亦可具有排水流路(62),而使得從該缺口流出之該液體,沿著該重力方向而導向該區塊體之外部。藉此,即使讓管體接觸到第1導引部,也能經由排水流路,而將流動在管體內部的加工液之大部分排出。其結果,得以縮短貫穿孔所貫穿之方向的區塊體之長度。更進一步地,能使得從管體的排出側端部流出的加工液之大部分,不會流入第1導引部,就排出至區塊體之外部。
亦可使該第1導引部,係與該管體的排出側端部隔著間隔而設置;該區塊體,亦可具有排水流路,使得從該管體的排出側端部流出之該液體,沿著該重力方向而導向該區塊體之外部。藉此,可以通過排水流路,而排出在管體內部流動的加工液之大部分。
亦可使除水機構,具備第3導引部(58),其與該第1導引部及該第2導引部隔著間隔,而設於該第1導引部與該第2導引部之間之該貫穿孔,並形成有該導引孔;該氣體流路,在該第1導引部與該第3導引部之間、及該第2導引部與該第3導引部之間,與該貫穿孔連通。藉此,相較於不具備第3導引部的情形,能提高從線狀電極去除加工液的量。
亦可使該導引孔,具有:漸縮部(64A),形成為越朝向該貫穿孔之一端部就越縮小。藉此,導引部之內壁面,會傾斜成:從貫穿孔的輸出端部側,朝向輸入端部側變低。因此,可以使得飛散至漸縮部的加工液,經由排水流路或排出孔而排出。
10:線放電加工機 12:線狀電極 14:加工機主體 16:加工液處理裝置 18:控制裝置 20:供給系統 22:回收系統 24:捲線筒 26:捲線筒 28:制動片 30:制動馬達 32:張力檢測部 34:上方塊導引件 34a:固持部 36:下方塊導引件 36a:固持部 36b:導引滾輪 38:壓輪 40:饋送滾輪 42:轉矩馬達 44:回收箱 46:加工槽 47:基座部 48:管體 50:除水機構 52:區塊體 52H:貫穿孔 54:第1導引部 56:第2導引部 58:第3導引部 59:固定構件 60:缺口 62:排水流路 64:導引孔 64A:漸縮部 64B:延伸部 66:氣體流路 66A:第1氣體流路 66B:第2氣體流路 68:接頭構件 70:氣體管體 72:排出孔 VL:假想中心線
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線放電加工機之構成的概略圖。
圖2,係顯示實施形態之除水機構之構成的剖面圖。
圖3,係著眼於除水機構之內部而顯示實施形態之除水機構的圖式。
圖4,係顯示加工液在除水機構之流動樣貌的圖式。
圖5,係顯示變形例1之除水機構之構成的剖面圖。
48:管體
50:除水機構
52:區塊體
52H:貫穿孔
54:第1導引部
56:第2導引部
58:第3導引部
59:固定構件
60:缺口
62:排水流路
64:導引孔
64A:漸縮部
64B:延伸部
66:氣體流路
66A:第1氣體流路
66B:第2氣體流路
68:接頭構件
70:氣體管體
72:排出孔
VL:假想中心線

Claims (6)

  1. 一種除水機構(50),將在插通有線狀電極(12)而引導該線狀電極之送出的管體(48)之內部流動的液體,從該線狀電極去除;該除水機構,包括: 區塊體(52),形成有沿著與重力方向交叉之方向而貫穿的貫穿孔,於該貫穿孔的一端部,配置著該管體的排出側端部; 第1導引部(54),設置在該管體的排出側端部、與該貫穿孔的另一端部之間,並形成有將該線狀電極從該貫穿孔之一端部側引導至該貫穿孔之另一端部側的導引孔(64);以及 第2導引部(56),與該第1導引部隔著間隔而設置在該貫穿孔之另一端部,並形成有該導引孔; 該區塊體,包含 氣體流路(66),在該第1導引部與該第2導引部之間,與該貫穿孔連通,而將自外部供給的壓縮氣體導向該貫穿孔;以及 排出孔(72),在該第1導引部與該第2導引部之間,與該貫穿孔連通,而沿著該重力方向延伸並貫穿孔連通至該區塊體之外部。
  2. 如請求項1之除水機構,其中, 該氣體流路之流出口,係配置成相對於從該貫穿孔之一端部側引導至該貫穿孔之另一端部側的該線狀電極之行進路線,更偏向該重力方向之相反方向。
  3. 如請求項1或2之除水機構,其中, 於該管體的排出側端部之該重力方向的壁部,設置用以排放該液體的缺口(60); 該區塊體,包含排水流路(62),該排水流路(62)將從該缺口流出之該液體,沿著該重力方向而導向該區塊體之外部。
  4. 如請求項1或2之除水機構,其中, 該第1導引部,係與該管體的排出側端部隔著間隔而設置; 該區塊體,具有排水流路,該排水流路將從該管體的排出側端部流出之該液體,沿著該重力方向而導向該區塊體之外部。
  5. 如請求項1至4項中任一項之除水機構,更包括: 第3導引部(58),與該第1導引部及該第2導引部隔著間隔,而設於該第1導引部與該第2導引部之間之該貫穿孔,並形成有該導引孔; 該氣體流路,在該第1導引部與該第3導引部之間、及該第2導引部與該第3導引部之間,與該貫穿孔連通。
  6. 如請求項1至5項中任一項之除水機構,其中, 該導引孔,具有漸縮部(64A),該漸縮部形成為越朝向該貫穿孔之一端部就越縮小。
TW111105348A 2021-02-17 2022-02-15 除水機構 TW2022351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23102 2021-02-17
JP2021-023102 2021-02-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5189A true TW202235189A (zh) 2022-09-16

Family

ID=82932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5348A TW202235189A (zh) 2021-02-17 2022-02-15 除水機構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23529A1 (zh)
EP (1) EP4295981A1 (zh)
JP (1) JPWO2022176639A1 (zh)
KR (1) KR20230145350A (zh)
CN (1) CN116829288A (zh)
TW (1) TW202235189A (zh)
WO (1) WO202217663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43570B2 (ja) 1991-09-30 2002-01-07 株式会社 アマダマシニックス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ワイヤ電極搬送装置
JP3541807B2 (ja) * 1997-12-22 2004-07-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JP4331119B2 (ja) * 2005-02-16 2009-09-16 西部電機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KR20110024331A (ko) * 2009-09-02 2011-03-09 두산인프라코어 주식회사 와이어 방전 가공기의 와이어 배출 장치
CN106029275B (zh) * 2014-02-20 2017-10-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线放电加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29288A (zh) 2023-09-29
US20240123529A1 (en) 2024-04-18
JPWO2022176639A1 (zh) 2022-08-25
EP4295981A1 (en) 2023-12-27
WO2022176639A1 (ja) 2022-08-25
KR20230145350A (ko) 202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31119B2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CN106029275A (zh) 线放电加工装置
TW202235189A (zh) 除水機構
CN102131608A (zh) 线放电加工装置中的线导引罩
JPH11138382A (ja) 主軸装置
JP2001198735A (ja) 放電加工機の加工電極を導入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5485099A (zh) 机床的微细切屑处理装置
JP2000024874A (ja) 微細なオイルミストの製造装置
JP3922974B2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ワイヤ自動供給装置
JP2012206187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噴流の供給方法
JP3686728B2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ワイヤ送り装置
JPS62188627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CN115666837B (zh) 线电极回收装置及线放电加工装置
WO2022163413A1 (ja) 放電加工機
JP2000296416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ワイヤ送り装置
KR101017353B1 (ko) 와이어 컷 방전 가공기용 와이어 회수 장치
TWI676514B (zh) 廢線電極自動排除裝置
KR20240066097A (ko) 와이어 방전 가공 장치
KR100452481B1 (ko) 와이어컷 방전 가공기용 제트 수류 흡입 장치
JPH0248122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JPS62181833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ワイヤ供給装置
JPH01321126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結線装置
JP7428531B2 (ja) 工作機械
JP2004255497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ワイヤ電極の案内装置
JPH059830U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